拾珠记(转载)

最爱独处,飘浮在宇宙的时光里。没有任何能量的纠缠。欢笑哭泣由我。心便渐渐松驰,压缩于心灵深处的疼痛慢慢溢出,可以淡定地化解掉。心便可以自由。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29 13:21:47 +0800 CST  
印度电影最搞笑的时刻就是正邪一起大跳广场舞。前一刻正反斗得你死我活,只要音乐一响,两方立马没了敌我之见,都呲着牙开跳。音乐一停,又吹胡子瞪眼。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29 13:33:05 +0800 CST  
天使爱美丽中的女主像个精灵般令人印象深刻。相反,男主只是个故事道具,长什么样都想不起来了。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29 13:39:07 +0800 CST  
仍然有些难过……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29 20:37:25 +0800 CST  
今夜的月亮,有些孤寂,冻得有些发白。我看着月亮,觉得月亮懂我的心。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29 21:11:12 +0800 CST  
开篇就是一大堆对自己的不满:

我一无是处,什么都不会,长的不好看,找工作一直受挫,好像没有人喜欢我,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废人」......

面对这种留言,我总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客观来说,虽然你可能成绩不好,可能不知道擅长什么,可能有一大堆的缺点,但你绝不可能没有一点优点和可爱之处,真的「一无是处」,不信你回头问问你身边的朋友和父母。

但我也知道,这种安慰你听不进去,因为最难改变的是你对自己的认识。如果你一心认定自己就是「一无是处」,就像是把自己关进了一个透明、单向渗透的玻璃罩子里。

遇到批评拒绝和挫败,你会再次印证自己心里的判断「看吧,我就是没用,糟透了,没有人喜欢我」。

而面对欣赏、鼓励和表扬,那个玻璃罩子就会立刻反弹出去,潜意识里觉得「是他们在客套吧,社交礼仪而已」,「哎呀,就是凑巧啦,运气好」。

但是这种对自己的贬低和批评,一点点磨掉你的「自尊」,摧毁你的「信心」,让你开始沮丧,焦虑和社交恐惧,甚至最后可能会毁掉你整个的生活。



你有过这些不自信时候吗?

不自信的人,往往会:

有「我不能做成任何事情」的感觉,预期自己会失败

经常对自己进行严厉无情的批评,更看重别人的评价

总把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做比较,更加自责

难以发展亲密关系,不敢信任别人

生活在面对拒绝和批评的恐惧之中,经常感到焦虑

不敢当众发言,不愿意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

......

经常感到自卑的人,在这样的生活中,背着脚铐和负重,艰难前行。可能对别人来说微不足道的事情,对你的生活就是一种挫伤。

所以我们会特别羡慕那种自信飞扬,有坚定的气场,敢爱敢恨的人,充满了鲜活的、绽放的生命力。不是所有人,都拥有这样的自信。

而且周围的朋友经常还会奇怪,「你看着挺好一人,为什么就对自己这么不自信呢?」

这个问题,也困扰了 Taka 很久。



为什么你会这么不自信?

自信和不自信在一个人身上的区别,很早就能看的出来。

真正发自内心的自信,是来自「健康的自尊」,是信任和尊重自己,欣赏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价值,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看重的,值得成功和快乐。

这样的自信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为什么一些人感觉天生就更加自信一些?

▍过去成长环境下的负面体验

目前很多研究都表示,自尊和安全感的建立,大多来自幼年的3-4岁之间,父母的关心和赞同是重要的安全感来源。

如果父母能提供「无条件的关心和爱」,无论你表现怎么样,仍然给你关心和鼓励,响应你的需求并给予支持,更容易发展出健康的自尊。

而低自尊,往往来自过去的负面体验,尤其是身边亲密的人对待你的方式。



图片来源:Pinterst

如果你小时候经常遭到家人朋友的指责拒绝,强烈批评,排斥孤立,生理缺陷,甚至重大灾难性事件。这些糟糕的负面体验,会挫伤你的自尊。

如果你只有表现得好、变得很乖、学习好、或者去讨好,才能获得父母的关心和认可,在这种「有条件的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小孩,一般也会产生低自尊的心态。

长大之后在潜意识里,你会把自己的价值和外在的表现和拥有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可能只有成绩好,薪水高,获得成功,外表身材完美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

▍错误的社会比较

只要存在「比较」,你就无法感受到幸福,也不可能拥有真正的自信。

我们不知不觉就会产生比较,向内,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理想的自我」,她集中了所有完美的特质和表现,当真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差距越大,你的自尊会越低,越没有自信,对自己不满意。

向外,你的焦虑都是来自和别人的比较。看着人家比你年轻,比你好看,比你赚得多,成为人生赢家,会觉得自己的生活简直是一无是处。

之前饲主也提过,大约1%的成年人会出现「体象障碍」的问题,过度关注自己的体像并对自身体貌缺陷进行夸张或臆想。

几乎所有的女生都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无论多瘦都觉得自己「腿有点粗」。还有之前有人私信给我们说,因为自己显眼的毛孔嫌弃自己到不敢出门。

因为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媒体的错误宣传,和过度 PS 到不现实的模特相比,人人都觉得自己「有问题」,进而产生这种认知失调。

▍逃避问题

生活最大的挑战,就是面对痛苦和问题的反应。

大多数的痛苦,都是因为逃避问题。



拥有自信的人会把问题视作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有勇气去迎接挑战。

自卑的人因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总会第一时间选择逃避。反过来,逃避也会加剧「低自尊」的感受。

每次当你要逃避不愉快的事情,比如拖延复习写论文,沉迷在游戏电视剧中,你的自尊都会降低。而且逃避的时间越长,对你自尊的伤害就越大。

因为逃避会给你留下一种「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感受,觉得自己无能,如果遇到反复失败的后果,最终形成「习得性无助」,这种感受比失败本身更有摧毁性。

知道产生「不自信」的这么多原因,我们还能改变吗?

虽然自信不是别人跟你说一句「要自信一点」,你就能一下子变化的。但自信仍然是一个可以锻炼的技能,就像肌肉一样,只是你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相信自己」能够通过练习和努力,建立起「自信」,本身也是一种自信。



药方1:建立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就是你相信能自己达成目标获得成功的信心,是一种对自己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掌控感。

▍写一份自己的「成就」清单

你可能第一反应是,我没有什么值得自豪或者成功的事情,这是你缺乏自信的一个习惯思考方式。

仔细再回顾一下,这个「成就」是你通过努力,技能和坚持去完成的任何事情。并不一定要是获得过奖品、证书、排名、成绩、薪水,并不需要是通常意义的「成功」。

也许这个「成就」对别人来说是件平常的小事,但对你很有意义很重要就可以了。因为只有你知道,在过程中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坚持。

比如自己通过笔试面试找到一份实习;比如自己一个人到北京来独立生活工作;比如自己修好了故障的电脑......



把让你觉得自豪的,获得这些成就的事情,都写在一个本子上,在沮丧的时候,唤醒那些让你愉悦的记忆,证明给自己看:「你是能做到的」。

▍创造成功经验

你可以给自己设置并完成一系列越来越有挑战性的目标。

如果你害怕社交,可以慢慢设置要完成的任务:

提前打好草稿,向一个不太常接触的朋友询问一个问题

约一个朋友去吃饭

向朋友寻求一个小的帮助

和朋友同事每周进行课程或者工作的讨论

参与朋友组织的聚会

参加一个兴趣协会和俱乐部

......

在完成一个小目标接一个小目标的过程中,你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会慢慢增加。

▍培养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说穿了就一句话:你相信能力是能够通过学习改变的。不过这种思维要在反复练习中巩固,其他的练习方法戳这里复习《层次越高的人,越会花时间去培养这 1 件事》。



药方2:积极自我对话

自卑的人最害怕的就是遇到批评和拒绝,感受的不仅是对自己的能力,而是对自己整个人的打击和不认可。

一遇到挫折或者问题,会对自己进行严厉的指责,攻击,贬低和批评。这些消极的自我对话和标签让你对自己的感觉越来越差,其实它并不是真的。



所以每当你发现自己又出现了消极的评价和内在批评:

1.立刻让自己停止下来,甚至可以想象一个「巨大的红色停止标志」。

2.然后暂停一下,写下来,想一想这是客观的么,是事实吗,又陷入了负面的思维循环吗?用正面理性的语言改写这些想法。

3.其他负面情绪的处理,也可以采用这篇《情绪自救指南 | 当你总在焦虑、抑郁、不安的时候,你在想些什么?》中提到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积极自我对话来击退内在批评,影响你对自己的感受,慢慢建立起对自己的认可。



药方3:自我接纳

建立自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自我接纳,学会喜欢自己。

自我接纳,它说起来简单也简单,就是认清并接纳自己全部的真实情况,不向外比较,不因为达不到理想的自己而挑剔自己。

你知道自己有很多缺点,也同样认可自己的优点。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重要的,不因为表现和行为不好就否定自己。

但是说难它也真的难,可能从小你就被父母挑剔,批评,因为成绩不好被责怪,慢慢就内化成自己对自己的批评。

即使知道了原因,但我们可能无法指责过去父母养育你的方式,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也不懂怎么去关心和照顾一个孩子。

但你现在能够尝试,成为自己的「内在父母」,用「无条件的关心和爱」来对待自己。



想象一下,如果现在的你是自己的孩子,你会要求她成绩优秀,外表优秀,赚很多很多的钱,所有的表现都要完美才行吗?

你会因为她犯的错误就劈头盖脸的指责她「就是没用,什么都不会」吗?

不会的,你不会因为她的表现不好就讨厌她,不会因为她的失败就拒绝她,你会接受她的一切,她的笑她的好她一切的不完美。

你会给她很多很多的爱,想要能够一直陪伴和关心她的生活和感受,你只想她能健健康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天都过得很开心,

你的存在就是最大的价值,这大概是一个父母所有的期待了。

也许我们都还没成为父母,但希望你能给自己这种「无条件的关心和爱」,希望你能慢慢拥有自信,更希望你能喜欢上现在的自己。

这是「自信」最根本的源泉。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29 22:04:08 +0800 CST  
犹记得那幸福的跳跃,一蹦三尺高,不停地感受着内心最本真的幸福和喜悦。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29 22:17:16 +0800 CST  
大家说谁是佛与魔?自己就是魔,自己就是佛,为什么呢?当自己欲望生起的时候,就会折磨自己、折磨他人,当你说魔的时候,自己就是魔;当自己觉悟的时候,六根清净的时候,不立知见、不起分别、没有自私心的时候,你就是佛,你就在智慧当中。
以前天天讲别人的过失,现在不讲了,我六根不清净,我讲别人,别人也烦恼,我也烦恼,整了半天,不是别人是魔,我是魔。愣严经的反观功夫很厉害,所以,回头是岸。只看自己过,不看他人非,这个很重要 。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29 22:45:18 +0800 CST  
眼见的不一定为实。这个世上的事物往往如空心的核桃。骄傲虚荣下藏着自卑,欲念下藏着贫乏,争强好斗下藏着懦弱。因为,这颗心是如此的有缺、脆弱,故而护上硬壳,向外拼命索求。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29 22:54:05 +0800 CST  
心理学:小心了,这些人正在偷偷的对你进行“心理虐待”



心理虐待是最危险的事情之一,它不同于身体上的虐待,情绪虐待往往不是公认的虐待,因为它是由你所爱的人进行的,而且,心里虐待的伤口有时愈合不了。

心理虐待往往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很多生活在心理虐待中的人们发现不了这个事实,所以他们的往往感到压抑,焦虑,却找不到问题的源头。

心理学家总结出了施虐者的几个特征,帮你发现身边,那些偷偷在对你心理虐待的人们(心理虐待的特征请见上一篇文章)



(1)虐待者不易沟通:

是否会与你进行沟通,这是识别虐待者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如果在一段关系之中,缺乏了沟通和交流,那这段关系必然变成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的控制,发展到后来,就会慢慢变成心理虐待。

(2)分而治之:

心理虐待者有两种,一种是不知道自己正在犯错误(多见于家庭关系),一种是本身就能从虐待他人中获得变态的心理满足(多见于朋友,恋人)。

对于第二种人,他们往往会把你的情感支持(朋友、家人或同伴)中隔离出来,因为他们希望你依赖他们,而他们不希望他们的把戏被看穿。



(3)缺乏自控力:

上面那种是主动的施虐者,而缺乏自控力,则是典型的被动施虐者。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阴影,脾气暴躁的父母,情绪容易失控的朋友。这些人往往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并让你感到焦虑和不安。

因为他们总是随时随地的发泄自己的感情(而且通常是对你),在发泄过后,他们自己感觉舒坦了,却给你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创伤。进而演化成心理虐待。



(4)心理虐待者不会承认错误

因为心理虐待具有隐蔽性,而且施虐者一般是我们亲近的人,所以他们往往不会承认,或者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面对他们的绝对否认,以及冰冷的拒绝,受害者(久而久之)感到越来越没有底气,使他们不再相信自己的看法和现实。

(5)迷人/魅力/自信

这些虐待的人会有很高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对感情脆弱的人极有吸引力(常见于朋友关系)。这是他们的魅力,所以才能吸引到你的依赖。但一旦你依赖了对方,这些人就可以控制你了,并对你进行心里虐待。



(6)你只是一个棋子:

你也能感觉到,你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和欲望。他们通过控制你,让你听他们使唤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他们从来没有把你当成对等的身份来看待(常见与家庭关系),这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使得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对你发泄情感,并进而形成心理虐待

结语:心理虐待往往是隐蔽的,形成的创伤却很多事终生的。记住心理学家所总结的这些迹象,把施虐者踢出去。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30 08:50:39 +0800 CST  
别太天真了!忍气吞声换不来任何人际关系

曾老师品味人生
订阅
身处社会,学会吃亏有时候是一件有利于自身的事情,但是,一味的忍气吞声真的能换来你想要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吗?实际上,按照心理学滑坡效应,人是很难在占据心理优势的情况下适可而止的,所以,忍气吞声最终换来的也许是一时的平静,但失去的尊严或许会造成最终的爆发。今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忍气吞声到底能够换来怎样的人际关系,看看你是不是太天真了。


其实,按照一些心理学理论来说,人的很多行为模式是有迹可循的,例如:滑坡效应,人们在无法自知的情况下可能会越来越过分;心理传递,欺软怕硬是人的普遍心理,所以,人们对于心理能量较弱的人是可以感知到的,自然也会选择软柿子来捏。所以,忍气吞声换来的并不是尊重,而是你的自尊以及不断降低的底线。

忍气吞声可能会换来一时的平静,但是你付出的是将愤怒情绪积压在自己的内心,而这种情绪最终会变成恶臭的垃圾情绪从而影响你的心理健康,甚至可能会造成心理问题,很多心理问题严重的人都是所谓的“老好人”,他们认为退一步海阔天空能够换来较好的人际关系,实际上却把自己推向了深渊。

一个擅长表达情绪的人,你和他的对话中大多是比较积极的内容,而平时喜欢忍气吞声的人,一定是个垃圾情绪的宣泄者。但是,我们也要分清的是,发泄情绪和表达情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例如:我们遇到了和朋友或同事的人际冲突,愤怒的情绪激发,发泄情绪的人会选择破口大骂,而表达情绪的人会选择语言沟通并且表达自己的不满。


好好说话对方不听怎么办?

如果你面对的是伴侣,我想表达你内心的感受是最好的办法,这种沟通过程不是指责,不是装可怜,而是直接告诉对方你的感受,并且让他站在你的角度来考虑你的感受。这个沟通过程是平静的,如果这样的沟通方式都不能换来对方的理解,我想这段关系也不会维持太久了。毕竟,有时候我们面对的人心理年龄太弱,是无法理解他人的。

如果你面对的是朋友或同事,就不仅仅是发达情绪这么简单了,更重要的是让对方清楚你的立场和你的界限,这不仅是一个心理威胁的过程,也会让你的形象硬气起来。也许总有那么一些人死不悔改,不用担心,只要你淡定的表达这一切,他的情绪爆发也就快到了,也就意味着他的形象即将崩塌。


也许在表达情绪的过程中你还不能掌握太多技巧,但是只要你清楚,忍气吞声换不来任何人际关系这个道理,我想在这条路上你会越走越顺的。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30 08:58:09 +0800 CST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除了靠自己,谁都靠不了!



就爱分享

2018-01-26 10:34

订阅

你可以相信别人,但不能指望别人,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只有靠自己。



牵牛花离开了木架,就躺倒一地,

爬山虎失去了墙壁,就一片狼藉,

越是依附越容易败落,

仙人掌独自抗争也能开花如艳,

向日葵孤身挺立依然向阳微笑,

越孤身顽强越活的出色。



这个世界人人都很忙,

自己都照顾不好,

哪有时间顾及你的困难 。

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求人不如求己,

一直依附必定失去自我。

自己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小时候靠父母,那是养育,

长大了靠父母,那叫啃老,

困难了靠朋友,那是无助,

懒惰了靠朋友,那是无耻。



靠天不如靠人,靠人不如靠己,

好子不贪爷田地,好女不贪嫁时衣。

靠己粮满仓,靠天空米缸,

靠别人的干粮过日子,就得挨饿一辈子。

靠别人只是短暂的,靠自己才是终身的,

靠天靠地靠爹靠娘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只有靠自己,才能受人尊敬,无需看人脸色,

只有靠自己,才能笑的漂亮,无需点头哈腰,

靠自己,才能无惧无浪,

靠他人,永远害怕风霜。

当遇到任何困难时都束手无策,

靠变成依赖,依赖成失去自我。

我没有雨伞,但可自己撑起一片天,

我没有资本,但可自己拼搏为明天,

我没有后盾,但可自己勇敢步向前。

活着就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我谁也不靠,靠自己才是正道!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30 09:13:40 +0800 CST  
心理学:小心身边的控制型人格,这是他们控制你的6种方法



木木瞎扯

2018-01-30 17:36

订阅

控制型人格是指那么拥有极强控制欲的人们,他们的心理与常人不一样,一般拥有极强的控制欲。他们是如何控制你的呢?下面是心理学家总结出来的,控制型人格常用的6种心理控制方法。



(1)获取信息

控制型人格的人喜欢收集个人信息,并存储起来供以后使用。他们还会主动的用自身的魅力诱使一个人分享秘密的信息,特别是那些容易引起对方尴尬的细节。

随后他们会使用这些信息来作为威胁,从而控制你的内心。

(2)夸大错误。

控制型的人非常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他们总是积极的评论你,批评你,来打击你的信心,从而让你产生不安全感,心理失去平衡,这样他们就可以发现你的心灵漏洞,从而更好的控制你。

而一旦这种行为被发现,他们常常会用“我只是开玩笑”,或者指责那个人“开不起玩笑”来为自己辩解



(3)推卸责任。

每当做错了事情,他们会把所有责任归咎于其他人,或者尽量减少自己的责任。因为这样有助于维护他们的完美的形象,同时还可以打击你的内心。

(4)幼儿对话

他们总是以和孩子对话的口吻和你对话,这种行为其实是在拔高自己,贬低你,给你造成了一种心理暗示:让你觉得自己不成熟,而他们才更为成熟,值得学习。从而达到让你对他依赖的目的。



(5)道德绑架

他们擅长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他人,把自己和道德,或者神绑在一起,从而无限拔高自己的地位,居高临下的来压迫你内心。

比如他们会常常说“上帝告诉我你需要……”“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你应该……”

同时,因为大多数让人都有迷信权威的心理,所以他们往往还会用权威给自己背书,增加自己高大上的形象。



(6)比较

他们总会拿自己擅长的领域和你比较,从而打击你的自信心,这会让你产生一个“我永远不够好”的感觉。而他们总会最大限度地减少用别人的成就与自己的不足进行比较。

结语:以上就是控制型人格常用的6种心理控制的方式,他们使用这些方法,发现你心理上的漏洞,从而一步步控制你的内心。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那你一定要小心了,守住自己的内心,不要被他们所控制。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30 22:33:03 +0800 CST  
千古识人之术:一个人到底如何,关键就看这八个地方



娱后天晴

2018-01-27 16:26

订阅

一、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得志了,看他是否还谦谦有礼,待人温和。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陈胜。



秦末之际,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这是多么好的形势。

然而陈胜在得志之后,就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当年的难兄难弟去找他,他连理都不理,直到陈胜外出,那人直呼陈胜的小名,才被陈胜带到宫中。因为是陈胜的故人,所以就进进出出,陈胜觉得有损自己的威严,于是就杀了那人,早就将当初那句“苟富贵,勿相忘”抛在了一边。

虽然这是一件小事,而且这也不足以至陈胜于失败之地,但在当时就可以断定,陈胜注定失败。

二、贵则观其所进

一个人变得尊贵了,就要看他举荐什么样的人才。

清末那个赫赫有名的两江总督曾国藩,他就一直秉承着“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的态度。



当时的曾国藩可以说,想让谁当南方那几个省的巡抚、总督,那只是一封奏折的事情。但他并没有滥用职权,并再三告诫马上要参加考试的次子曾纪鸿,不许告诉主考官自己的身份,考不上就考不上。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后举荐了沈葆桢(林则徐外甥),举荐过左宗棠,更是全力帮助自己的得意门生李鸿章。这些人后来都成了清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

三、富则观其所养

有钱了,要看这个人怎么花钱,把钱花在什么地方。

范蠡千金散去还复来,与西子泛舟游于西湖,也不失逍遥。

相反。晋朝的那个斗富大王石崇就差远了。



石崇经常与武帝司马炎的舅舅,被诸葛亮骂死的那个王司徒之孙王恺斗富。

更逗比的是武帝知道这件荒唐事后,没有制止反而暗中帮助王恺。

后来石崇被杀,在去法场的路上大哭:这些人是贪图我的财富啊。押他的人说:既只如此,为何不早早散财。石崇无法回答。

四、听则观其所行

听完一个人的话,就要看他是否去执行。

上学期间,我们总是想知道,这门课的学习方法,那门课的学习方法。

而老师们,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也都会告诉他们的诀窍,但是大部分人听完之后就完了,或许坚持一两天发现没有成效,就不再坚持了。结果还是老样子。

所以曾国藩就说:人但有恒,事无不成。梁启超评价曾国藩做事的态度是:不求近效,铢积寸累。



五、止则观其所好

看他业余时间追求什么。

业余时间,大都也就是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

儒家非常强调:君子慎其独也,所谓的慎独,就是在没有旁人的情况下,还能否坚持自己,约束自己。



六、习则观其所言

和一个人熟悉之后,看他所说的话。

在与人第一次交往时,往往会掩饰自己,尽量将自己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相处的时间长了,就看他的言行与初次见面时的是否相差不多。

如果是判若两人的话,那就要慎重交友了。

七、穷则观其所不受

一人穷困之时,看他不接受什么,是否还能坚守底线。

陶渊明那句著名的: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八、贱则观其所不为

一个人没有地位,不可怕,关键在于不去做非义之事。

历史之中,不乏为了摆脱贫贱而无所不为的小人。

明朝的那个魏忠贤,本是一个地痞流氓无赖,为摆脱贫贱而自宫进京,进去后拼命巴结他人,后来得势之后,便狠心杀掉了曾经帮助自己的人,并且还夺恩人之妻(对食),所以他注定不会有善终。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31 06:16:48 +0800 CST  
南怀瑾先生所言:


我们中国人讲的成仙或者成佛、得道了的人,他已经搞清楚了;没有成仙、成佛以前,搞不清楚的,不管你学问多好,神通多广大,也搞不清楚,因为成仙、成佛不是神通广大,而是智慧的成就,智慧成就才搞得清楚……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31 06:45:44 +0800 CST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神通是有为法。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31 07:11:57 +0800 CST  
摘自网络上的一段话:

真正修行之人,心如明镜,寂然不动。他们已无分别心,放下一切,甚至连修成大道的心都没有,不执着于任何念想,唯求内心空虚清净。若真的清净了,你就修成了大道。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31 08:42:20 +0800 CST  
网上摘:


家庭是净土

你的家庭就是净土,就是你的寂静处。

要把你的净土打扫的干干净净,布置的清净庄严,要任劳任怨地尽你的责任和义务,擦掉灰尘就是擦掉你的业障,扫除垃圾就是扫除你的烦恼。

你的家人都是你的亲人,都是你的道友,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尊重他们,不要伤害他们,怨恨他们。

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你执着什么,什么就会伤害你,你执着谁,谁就会让你伤心,一切都要看淡,放下所有的妄念,但放下不是放弃,该做的还要去做,还要做好。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31 13:01:10 +0800 CST  
修行要修心

众生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有什么可执着的,有什么可计较的,少说一句又能怎样?退一步又能怎样?凡事不要只考虑自己,要为对方考虑。

只有去掉了自私、自利,你才能够自在。你真正有了慈悲心、修道心,别人自然会尊重你,喜欢你。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看别人不顺眼,不要总想去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会随心转。

当你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一切,包容一切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能经常查找自己的缺点,能不断地去掉我执,这就是修行,否则修什么呢?

其实,修行和生活、工作并不矛盾,然而人们陷入了繁忙的事务,到处奔走寻求,忘记、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宝贵的东西应该从自心中寻找。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31 13:04:26 +0800 CST  
网上摘录: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道观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

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31 13:05:28 +0800 CST  

楼主:海阁眺月

字数:28774

发表时间:2018-01-27 00:58:1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8-06 16:36:27 +0800 CST

评论数:10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