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绘画(多图)



【米芾诗牍册·行草书盛制帖页】

《盛制帖》页,北宋,米芾书,纸本,行草书,纵27.4厘米,横32.4厘米。
释文:
盛制珍藏荣感。日夕为相识拉出,遂未得前。见寒光之作,固所愿也。一两日面纳次。黻顿首。天启亲。
此帖为米芾致友人蔡肇(字天启)尺牍之一。小行草笔势飞动,形态曼妙;“天启亲”三大字则一气呵成,淋漓痛快,充分表现了“刷字”的艺术特色。署款用“黻”而未用“芾”字,可证作于米氏41岁之前。
本幅钤有明代项元汴,清代梁清标、王鸿绪及乾隆、宣统内府鉴藏印多方。裱边有明代董其昌题跋:“米老此尺牍似为蔡天启作。笔墨、字形之妙,尽见于此。”收入清宫旧藏《米芾诗牍册》。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3 20:20:12 +0800 CST  


【米芾行书三札卷】

《三札》卷,宋,米芾书,纸本,行书,《长至帖》纵33.3厘米,横42厘米;《韩马帖》纵33.3厘米,横33.3厘米;《新恩帖》纵33.3厘米,横48.5厘米。
释文:
芾顿首再拜:长至,伏愿制置发运左司学士,主公议于清朝,振斯文于来世。弥缝大业,继古名臣。芾不胜詹颂之至!芾顿首再拜。
芾顿首启:前日幸披晤,即日起居冲胜。韩马欲借三五日,节中数贵游宴集处,使之赏玩如何?忝亲契敢尔。过节面纳也。谨奉启,不宣。芾皇恐。寺丞仁亲阁下。
芾顿首再拜,新恩吏部侍郎台坐。春和,恭惟神明相佑,台候起居万福。芾即日蒙恩,大贤还朝以开太平,喜乃在己。芾薄留泗滨,烝然来思,岂无念哉!谨奉状上贺,不宣。门人米芾顿首再拜,新恩吏部侍郎台坐。三月三日上。
此卷为米芾三封书信合裱而成。《长至帖》又名《公议帖》,是对一位官居“发运左司”的同僚的祝颂之词,愿他能“主公议于清朝,振斯文于来世。弥缝大业,继古名臣”,干一番大事业。钤有“米芾元章之印”。《韩马帖》是向友人商借唐代韩幹所绘鞍马图,以供过节时“贵游宴集”赏玩之需。《新恩帖》则是给一位新任吏部侍郎的贺信。钤有“米芾之印”。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3 20:23:04 +0800 CST  


【薛绍彭草书大年帖页】

《大年帖》页,宋,薛绍彭书,纸本,草书,纵25.1厘米,横34.8厘米。
释文:
绍彭启:多日廷中不得少款为慊。晴和,想起居佳安。二画久假,上还,希检收。许借承晏、张遇墨,希示一观,千万,千万!承晏若得真完,虽《异热帖》亦可易。更俟续布,不具。绍彭再拜,大年太尉执事。廿八日。
此帖名也作《晴和帖》。
这是一封与藏友谈论藏品观摩与交流事宜的书信。信中首先提到归还两幅久借的绘画,然后表示希望借观对方所藏制墨名家李承晏、张遇所制名墨。并云李承晏墨如是完整的真品,愿以自藏王羲之《异热帖》与之交换。信的上款“大年太尉”,据考证应是北宋宗室、名画家赵令穰。
此帖行笔圆健,结字安详,从容不迫,深得“二王”遗韵,是薛氏的代表作品。上钤“贞元”、“绍兴”半印。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3 20:23:29 +0800 CST  


【米芾行书珊瑚帖页】

《珊瑚帖》页,北宋,米芾书,纸本,行书,纵26.6厘米,横47.1厘米。
释文: 收张僧繇天王,上有薛稷题。阎二物,乐老处元直取得。又收景温《问礼图》,亦六朝画。珊瑚一枝。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
注释: 张僧繇:南朝画家,以善画佛道人物造像著称,“天王”即此类作品。   薛稷:初唐书法家。 景温:即谢景温,字师直,米芾同时人,传见《宋史》卷二九五。《问礼图》与珊瑚笔架都是他的藏品,“节相”则是他的官职——“权尚书出知州军事”。 名表:宋代礼部郎中别称“名表郎官”,米芾曾任该职。
此帖是米芾与人谈论收藏情况的一封书信。用笔纵逸迅疾,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充分表现了他放达的个性与深湛的功力。信中言及珊瑚笔架即随手插图一幅,可谓神来之笔,此也是米芾唯一的传世画迹。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3 20:23:50 +0800 CST  


【苏轼行书新岁展庆、人来得书帖合卷】

《新岁展庆、人来得书帖》合卷,北宋,苏轼书,纸本,行书,前帖纵30.2厘米,横48.8厘米,后帖纵29.5厘米,横45.1厘米。
《新岁展庆帖》释文:
轼启:新岁未获展庆,祝颂无穷,稍晴起居何如?数日起造必有涯,何日果可入城。昨日得公择书,过上元乃行,计月末间到此,公亦以此时来,如何?窃计上元起造,尚未毕工。轼亦自不出,无缘奉陪夜游也。沙枋画笼,旦夕附陈隆船去次,今先附扶劣膏去。此中有一铸铜匠,欲借所收建州木(此字旁注)茶臼子并椎,试令依样造看兼适有闽中人便。或令看过,因往彼买一副也。乞蹔付去人,专爱护便纳上。余寒更乞保重,冗中恕不谨,轼再拜。季常先生文阁下。正月二日。
另纸行书:子由亦曾言(此字旁注),方子明者,他亦不甚怪也。得非柳中舍已到家言之乎,未及奉慰疏,且告伸意,伸意。柳丈昨得书,人还即奉谢次。知壁画已坏了,不须怏怅。但顿着润笔新屋下,不愁无好画也。
《人来得书帖》释文:
轼启:人来得书。不意伯诚遽至于此,爱愕不已。宏才令德,百未一报,而止于是耶。季常笃于兄弟,而于伯诚尤相知照。想闻之无复生意,若不上念门户付嘱之重,下思三子皆不成立,任情所至,不自知返,则朋友之忧盖未可量。伏惟深照死生聚散之常理,悟忧哀之无益,释然自勉,以就远业。轼蒙交照之厚,故吐不讳之言,必深察也。本欲便往面慰,又恐悲哀中反更挠乱,进退不惶,惟万万宽怀,毋忽鄙言也。不一一。轼再拜。
另纸行书:知廿九日举挂,不能一哭其灵,愧负千万,千万。洒一担,告为一酹之。苦痛,苦痛。
二帖裱于同一卷中。卷后有董其昌跋。鉴藏印有“御府书印”、“御府宝绘”、项元汴诸印、安岐诸印等。
此二帖均是苏轼写给陈慥(季常)的书札,《新岁展庆帖》是相约陈慥与公择(李常)同于上元时在黄州相会之事;《人来得书帖》是为陈慥的哥哥伯诚之死而慰问陈慥所作。
《东坡集》卷五十《岐亭五首序》中记载了苏轼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五月贬谪黄州时与陈慥相见之事。并有“明年复往见之,……凡余在黄四年,三往见季常,而季常七来见余……”在《东坡集》中共有苏轼写给陈慥的十六封书札,“俱在黄州时作”。《新岁展庆帖》中所写时间(上元)与《岐亭五首序》中所记“明年复往见之”的时间与事由一致,而宋傅藻《东坡记年表》中记载,东坡于“元丰四年辛酉在黄州,正月二十日往岐亭”。由以上记载可推知,该《新岁展庆帖》应作于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春季,苏轼时年44岁。该帖在徐邦达先生的《古书画过眼要录》中有详细的考证。
苏轼在黄州时与陈慥书信往来频繁,在与他人之信中亦常提及陈慥,可知二人友谊深厚。
《新岁展庆》、《人来得书》二帖下笔自然流畅,劲媚秀逸,笔笔交代分明,精心用意。虽为书札,却写得非常精致,字的入笔、收笔、牵连交代分明,是苏轼由早年书步入中年书的佳作。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3 20:24:15 +0800 CST  


【苏轼行书治平帖卷】

《治平帖》卷,北宋,苏轼书,纸本,行书,纵29.2厘米,横45.2厘米。
释文:
轼启:久别思念不忘,远想体中佳胜,法眷各无恙。佛阁必已成就,焚修不易。数年念经,度得几人徒弟。应师仍在思蒙住院,如何?略望示及。石头桥、堋头两处坟茔,必烦照管。程六小心否,惟频与提举是要。非久求蜀中一郡归去,相见未间,惟保爱之,不宣。轼手启上。治平史院主、徐大师二大士侍者。八月十八日。
卷末有赵孟頫、文徵明、王穉登题跋。鉴藏印有“商丘宋荦审定真迹”、“吴江张荃德载图书”二方。本卷引首有明人所画苏轼像及释东皋妙声所书《东坡先生像赞》。
此帖是苏轼书写的信札,内容主要是委托乡僧照管坟茔之事。根据帖后赵孟頫、文徵明、王穉登三人之跋可知,此帖当是苏轼于北宋熙宁年间在京师时所作,时年约30余岁。该帖笔法精细,字体遒媚,与苏轼早年书法特征吻合,正如赵孟頫所称“字划风流韵胜”。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3 20:24:40 +0800 CST  


【黄庭坚行楷书送四十九侄诗卷】

《送四十九侄诗》卷,北宋,黄庭坚作,纸本,行楷书,纵35.5厘米,横130.2厘米。
释文:
诗送四十九侄。又妷财相见,何堪举别觞。共期同奋发,更勉致轩昂。接物宜从厚,修身贵有常。翁翁尤念汝,早去到亲旁。
(注释:妷:同“侄”。财:同“才”。翁翁:犹“公公”,多指祖父。)
帖后无名款。鉴藏印有“白石山房”、“宋荦审定”、“宣统御览之宝”。
此帖原为《宋元宝翰》册之一,后改装成卷。此诗在《山谷外集》中没有记载,四十九侄亦无考。
该帖字大如拳,结体多取柳公权法,字大方可尽其笔势。撇捺特长,笔画多取横势,字势舒展俊朗,跌宕起伏,变化出新,极具挺拔之态。
黄庭坚的书法正如其诗法。张耒评其诗句:“不践前人旧行迹,独经斯世擅风流。”用此句评论黄庭坚的书法是很恰当的。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3 20:24:57 +0800 CST  


【黄庭坚草书杜甫寄贺兰铦诗页】

《杜甫寄贺兰铦诗》帖,宋,黄庭坚书,纸本,草书,纵34.7厘米,横69.6厘米。
释文:
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相随万里日,摠作白头翁。岁晚仍分袂,江边更转蓬。勿言居(此字点去)俱异域,饮啄几回同。寄贺兰铦。
鉴藏印钤“内府书印”、“归来印”、“希之”。
该帖系《宋元宝翰》册中的一开。笔法圆劲,笔势连绵,如龙蛇飞舞,达到心手两忘的境界。尾“寄贺兰铦”四字写作行楷书,矫拔精健,与前草书诗文的飞动气势相映生辉。虽短短八行,却是黄庭坚的草书佳作。此诗帖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黄庭坚《花气诗》帖堪称双美。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3 20:25:19 +0800 CST  


【赵雍行书鄣南八咏诗卷】

《彰南八咏诗》卷,元,赵雍书,纸本,纵30.8厘米, 横227.9厘米,行书。
释文:
鄣南八咏。
天目晴雪
雨池银水在云中,岩壑生花瑞气隆。盐虎作寒连地合,玉鳌扶冻与天通。照人错落山应瘦,向日消残树半空。独有小梅清见骨,只将真色笑春风。
渚溪夕照
渚溪行过少邻家,操面黄蜂趁晚衙。一片素秋清暎水,半汀红日澹迎霞。渔竿影没人争渡,牧笛声沉雁落沙。危石路头清浅处,只消新月照梅花。
北庄梅花
颠倒溪流险在兹,山中忽复见横枝。天生一白世无匹,花压万红春有私。疏影卧波宜入夜,暗香蒙雪幸同时。江南地暖开容易,马上逢人寄所思。
樊坞梨园
旧日樊川雪作团,尚余清艳后人看。一枝香湿雨初霁,千树恨多春企寒。留月只应空院落,闭门谁复倚阑干。何当载酒来花下,洗却凡妆跨素鸾。
梅溪春涨
玉磬峰头积雪消,紫梅花下水平桥。喷开石窦山倾倒,怒拍溪门浪动摇。连岸白沙鸥鸟下,满川红雨鳜鱼跳。黄流引入星河去,一任乘槎上碧霄。
独松冬秀
撞破关门山势开,树头云起唤龙来。擎天老盖高千丈,傲雪贞标压众材。岁久节根坚作玉,风生岩壑响成雷。苍颜不改只依旧,万古相期竹与梅。
浮玉晚娇
白玉山前叠绮纨,故将娇艳弄轻寒。天香喷散龙涎饼,国色铺交玛瑙盘。贵重万花春作主,醉逢三月日凭阑。自从李白题诗后,不许寻常子弟看。
石埭夜航
顺风吹送下山前,石鼓沿溪不碍船。帆影扑开沙上月,橹声摇动水中天。沧浪一曲寻秋去,玄鹤孤鸣恼夜眠。乘涉已为天下共,载云归越在何年。
凌孟傅诗,赵仲穆书。
钤“仲穆”印。卷前为执柔道人篆书“鄣南八咏”,卷后有刘麟、顾应祥题诗。本幅鉴藏印有“陈子受家珍藏”、“子受秘玩”等3方。
赵雍书法结体用笔及笔画特点都恪守家法,《书史会要》记载赵孟頫:“尝为幻住庵写金刚经未半,雍足成之,其联续处,人莫能辨。”此书结体稳健,功力深厚,形体秀美,温润闲雅,具有赵书遗意。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5 23:39:47 +0800 CST  


【吴叡隶书道德经卷】

《老子道德经》卷,元,吴叡书,隶书,纸本,纵24.8厘米,横400.7厘米。
此卷是吴叡为“虚碧道士”书录的老子《道德经》全文。
署款:“元统三年乙亥正月朔,濮阳吴叡为虚碧道士书于观复堂。”款下钤“吴叡私印”。
鉴藏印钤“项元汴家珍藏”、“墨林祕玩”、“张伯骏范我氏精玩书画之印”、“宜尔子孙”、“张子止菴秘笈之印”、“翁伯达氏”等。
卷后有明胡子昂题七言诗一首、题记一段。
此卷《道德经》前附有白描《老子授经图》及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诸收藏印。图左下角落元盛懋款,说明此卷当时以画而收藏,但经考证此款系后添,非盛氏手笔,而在后纸胡子昂题跋中也未提及此图,只论吴叡书法,可见此经卷应为吴叡隶书之佳作。
此书作于元元统三年(1335年),吴氏时年38岁。吴叡传世书法作品较少,《道德经》为其隶书代表作,结体整齐工稳,字形大小一律,笔法方圆互用。虽有汉隶规模,而实依唐隶风范,五千言文字一气呵成,且无一懈笔,功力可观。
清乾隆《秘殿珠林续编》著录。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5 23:48:50 +0800 CST  


【郭畀行书青玉荷盘诗卷】元,郭畀书,纸本,纵29.3厘米,横56.2厘米,行书。
释文:
太常金奉礼宴翰苑诸公,出青玉荷盘,色奇古。盘之上擎杯,象莲蓬,下屈为柄,上覆为盖。盖青质而紫章,凡十九点,匠氏剜为莲房,殆夺天巧。嘱丹杨郭畀赋诗。诗固未足为杯盘夸,然将来或可讬诗以传也。碧云亭亭水天永,翠盖翻风堕秋影。文姬团扇感初凉,露华乱落明珠冷。紫茎绿叶歌秋兰,涉江折得烟蓬还。前缘已被专房误,守宫血点犹斑斑。麴生解后夸奇特,倒卷沧溟供一吸。太华峰高归路遥,但觉满怀春拍拍。俗眼傲睨瑠璃钟,金罍未用争夸雄。古诗调高和者寡,拟唤杜陵醉中把。至治初元修禊日。
钤“郭畀天锡”印。鉴藏印有“砚溪清玩”、“年羹尧字亮工别号双峰”、“唐翰题审定”、“陆树声鉴赏章”等6方。
按清唐翰题言,其先得到俞希鲁书《郭天锡文集序》,后又陆续得到郭畀书《郭景星和梁隆吉诗》以及《青玉荷盘诗》,因之合装成一卷,名为《郭氏诗翰卷》,并跋于卷后,以识本末。《青玉荷盘诗》之序记述了书此诗的原由:“太常金奉礼宴翰苑诸公,出青玉荷盘”,其盘的制作“殆夺天巧”,故赋诗以赞之。按俞序书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八月既望,此时郭畀已卒,“今二十余年矣”。序文又称郭氏“年才五十六耳”。徐邦达先生据此推断郭畀约生于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约卒于惠宗至元元年(1335年)。《青玉荷盘诗》书于至治初元,作者时年约42岁。
本诗卷书法得赵孟頫形骸,是元人中师法赵孟頫之佳者。结构疏密得宜,笔画劲挺磊落,点画精美,运笔娴熟,有一定的艺术水平。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6 20:34:35 +0800 CST  


【龚璛行书教授帖页】元,龚璛书,纸本,纵28厘米,横38.4厘米,行书。
释文:
记事拜复钱翼之教授足下,客袁州龚璛敬封。璛记事拜复翼之教授足下。小婿子行来,重为手帖,深慰岑寂。近作见教,如对笑谈。序文甚欲云云,喧嚣倥偬,实无一毫佳思,容少间尝应命,非推调也。《荔枝谱》留与小孙习之。令郎笔仗如此,可谓撞过烟楼。碧潭回,拈纸奉复。拔暇未觅挂漏,且希昭恕,兹不具。璛再拜。
鉴藏印有项元汴、安岐、谭敬、赵叔彦、张爰等印23方,半印5方。本幅右下有明代项元汴用《千字文》编的号码“集字号”,左下方有“甲二”字样。
此帖中“钱翼之”为钱良佑。“子行”是吾衍的字。吾衍为太末(今浙江龙游)人,居杭州,精于篆学,是龚璛之婿。“令郎”指钱氏之子逵。《荔枝谱》为宋朝蔡襄撰。《教授帖》中称“留与小孙习之”,或是蔡氏手书墨迹,待考。此帖上款称钱氏为“教授”(即教谕),可知应书于元至大年间(1308-1311年)钱氏为吴县教谕时。当时龚璛年约40余岁,应为其中年之笔。
此帖书法运笔流畅自然,连贯潇洒,下笔强劲而有力度,可以看出龚璛很善于运用笔锋。书法表现古澹清和,不失晋人法度。
《墨缘汇观·法书卷下》、《三虞堂书画目》著录。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6 20:36:22 +0800 CST  


【杨维桢行书沈生乐府序页】元,杨维桢书,纸本,册页,纵28.3厘米,横76.8厘米,行书,35行。
《沈生乐府序》释文
本幅款钤“会稽杨维槙印”、“会稽杨氏廉夫”、“抱遗老人”、“东维子”、“清白传家”印5方。安岐、衡永等鉴藏印多方。
《沈生乐府序》是杨维桢为其学生沈国瑞的乐府诗集所作的序文。文中对元朝乐府及乐府诗人酸斋(贯云石)、踈斋(卢挚)、小山(张可久)等作了总体评价,同时称赞沈生所作乐府才情两至,可追美宋代著名词人贺铸。杨维桢本人乃元代乐府高手,其诗多以史事和神话故事为题材,风格纵横奇异,明史称其“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杨维桢以诗坛魁首之身份为沈生的诗集作序,意在提挈后学,同时以尽师生情谊。此篇载杨氏《东维子文集》卷十一,书写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杨维桢时年65岁。书法点画劲健,富于变化,用墨浓重,枯淡相映,风格矫健,艺术个性鲜明。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6 20:37:43 +0800 CST  


【王礼寔行书骑气帖】元,王礼寔书,纸本,册页,纵31.1厘米,横58.9厘米,行书,22行。
《骑气帖》释文
此帖是王礼寔写给陈植的一通信札。王、陈二人当时都在平江路(今苏州),所以礼寔有幸“追陪左右宴游”。帖中称陈植“年当强仕”,时陈植40岁,信应书于其时。书法整秀,承袭赵孟頫、鲜于枢风范。
此帖明代时由项元汴收藏,钤鉴藏印多方。清代入乾隆内府。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6 20:38:54 +0800 CST  


【顾禄隶书诗帖】元,顾禄书,纸本,册页,纵25.8厘米,横54.2厘米,隶书,16行,106字。
释文:
南宋名臣后,簪缨奕世闻。自公承嗣续,不敢忘殷勤。去浙来吴下,依淞近水濆。通波宜卜筑,沃土趁耕耘。堂构增弘敞,仓箱益富殷。双亲跻上寿,诸子搃工文。室有芷兰馥,衣无绮縠纹。一家崇礼让,万石着劳勋。重赋恒先集,同侪耻莫群。承事郎前太常典簿官同郡顾禄谨中譔。
款钤“顾禄私印”、“谨中”。另有安岐、衡永等人鉴藏印。
此诗记述张氏在淞江治水之佳话。杨维桢书有《张氏通波阡表》卷,是应其学生张麟所请为张氏祖上而作。文中历述自张氏先人张商英于南宋时渡江来杭,至后人居松江疏通波塘,张氏家族五世以来的积善修德之功。顾禄所书诗意与此吻合,可知也是赠与张氏某位后人的,或即赠与张麟的。此帖书法宗汉隶,结体工整,点画波尾灵动圆转,具有厚重古雅的风度。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6 20:39:55 +0800 CST  


【饶介行书兰亭帖】元,饶介书,纸本,册页,纵21.7厘米,横21.9厘米,行书,7行,42字。
释文:
兰亭序并圆玉印借来,幸付之。琴轸万勿惮烦,必致之耳。然欲剑合延平也。不觉喋喋。介白事。唯允乡姻。谨遣。
帖上钤“友古轩”印。
此帖乃饶介所书信札,内容是向唯允借《兰亭序》等物。“唯允”即陈汝言,曾做过张士诚的藩府参谋。饶介与他既是同籍,又同为张氏政权所用,交往应很密切。此帖篇幅虽短,但整体颇具规模,显示出饶介劲健潇洒的书风。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6 20:41:10 +0800 CST  


【杨维桢行书城南唱和诗帖】元,杨维桢书。纸本,手卷,纵31.6厘米,横216.6厘米。行书,131行。
《城南唱和诗帖》释文
款钤“廉夫”、“会稽杨维槙印”二方。鉴赏印有“太原颛庵王氏拙修堂收藏图书”、“王掞私印”、“西田”、“娄江王藻儒氏真赏”等,另钤孙承泽、王南屏私家藏印及嘉庆、宣统内府诸印。题跋有孙承泽、陈献章、谢肇淛、徐『0269』等家。《铁网珊瑚》、《庚子消夏录》、《石渠宝笈》三书著录。
此卷书《城南杂咏》20首,原诗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所作。张栻曾于长沙妙高峰筑城南书院,以居学者。《城南杂咏》20首即其对长沙城南诸胜景的咏怀之作。此后不久,朱熹访张栻于城南书院,和南轩诗作,遂成《城南唱和》20首。朱熹手迹经朱氏五世孙之手散出流传于世,辗转归元人虞子贤。当时张栻所书《城南杂咏》原迹已佚,虞氏遂请杨维桢追和张栻原诗,铁崖遂录张栻原诗20首。除原诗外,杨维桢又书“赘评”二则,简述为虞氏补书起因,并对张南轩诗作了评介,以为“有古风人思致”。
在元代复古潮流中,杨维桢的书法因点画多不守常规,所以表现得格外出奇。结体上虽无珠圆玉润和儒雅精到之感,但其笔锋硬峭,筋骨强健,体势奇崛,具有一种壮美堂皇之气象。明代书法家吴宽评其书:“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斨,例载而归。廉夫书或似之。”徐有贞亦称:“铁崖狂怪不经,而步履自高。”此件作品写于杨维桢67岁时,笔势开拓,奔放不羁,风格清劲可喜。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6 20:42:13 +0800 CST  


【文彭草书七律成扇】明,文彭书,金笺,草书,纵16.7厘米,横45.5厘米 。
释文:
帝里逢春春可怜,五云楼阁丽中天。御沟花落流澌尽,璚岛云飞海日悬。风度汉宫银刻箭,香生南陌翠花钿。无由蹔醉金钱会,零落东风又一年。旧作书呈雅山光请教。文彭。
款署:“文彭。”钤“文寿承氏”白文印,鉴藏印钤“龙友”朱文印。
此扇书自作七律一首,为作者晚年之作。文彭的草书受父亲文徵明影响较大,运笔劲健娴熟,有其父用笔的精到,而洒脱过之。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6 20:43:23 +0800 CST  


【陈献章行书兰亭序卷】明,陈献章书,纸本,行书,纵30.7厘米,横487厘米。
款署:“白沙”。钤印:“石斋”。另有项子京、王武、陈君从等人藏印十余方,及张问陶跋文一则。
此卷为陈献章应友人之命,书录《兰亭序》之文,完全以自己的风格作书,而非临摹之作,故笔墨奇古,不拘一格。因揭裱重装之故,导致序文中“映带左右虽无”六字缺失,以及“或因寄所讬”至“古人云死生亦”一段,与“竹管弦之盛”至“悟有一室之内”一段文字顺序颠倒。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6 20:44:17 +0800 CST  


【查继佐行书诗卷】清,查继佐书,绫本,行书,纵450厘米,横33.3厘米。
释文:
一片山花落笔床,石桥寺里最清凉。寄书河上神明宰,玉帛朝回望帝乡。为政心闲物自闲,一州横制浙江湾。百花仙酝能留客,野屐同登竹外山。不将富贵碍高情,树里南湖一片明。杭越风光诗酒主,琵琶起舞换新声。愿得相从一问师,论交却忆十年时。轻舟共泛花边水,南国争传五字诗。西湖清宴不知回,雨过南山积翠来。近得麻湖书信否,五云多处是三台。英雄见事若通神,不薄今人爱古人。早晚得为同舍旅,道光谁不仰清尘。燕蹴飞花落舞筵,蓝田日暖玉生烟。河边淑气迎芳草,琴瑟同谐愿百年。心在重霄鬓未华,不知春思落谁家。城中车马应无数,阁道回看上苑花。生平诗誉复谁过,银箭金壶漏水多。内史笔锋光案牍,江南江北望烟波。苏小门前柳万条,酒醒时得广离骚。无劳海上寻仙客,王母新开一树桃。朝野俱欢庆寿晖,山光物态弄春辉。雄如宝剑冲牛斗,再为苍生入翠微。才子襟期本上清,黄云捧日瑞升平。东风小饮人皆醉,试向文园问长卿。右集唐十二绝为石翁张老师寿。治门生钓史查继佐书并政。
款署:“右集唐十二绝为石翁张老师寿。治门生钓史查继佐书并政。”钤“查继佐印”白文印、“伊璜氏”朱文印,引首印为“紫微房”朱文印。
此书是查继佐自集唐诗十二首为老师祝寿而作,当中每一首七言绝句都是从四首唐诗中分别选取一句,组合成为一首。整件作品共涉及36位唐代诗人的48首诗, 如岑参、王昌龄、白居易、高适、杜甫、李商隐、刘禹锡、温庭筠、杜牧等人的诗作。个别字句与原诗略有出入。其书学颜真卿,用笔劲健、爽利,分间布白极其匀称。查家在清初遭受了文字狱之灾,当时保存查氏墨迹可能会引起杀身之祸,所以查继佐的传世作品较少,此件则更为珍贵。
楼主 安昊儒233  发布于 2019-10-16 20:45:20 +0800 CST  

楼主:安昊儒233

字数:86497

发表时间:2019-10-10 06:59:5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7 18:00:05 +0800 CST

评论数:33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