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论语注解

四.四
【原文】
子曰:“苟(1)志于仁矣,无恶(2)也。”
【注释】
(1)苟:如果,假如。
(2)恶:音è,坏,不好。
【解读】
仁是发自于人的内心,一心向仁,就会以善恶标准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就不会坏了。孔子所讲的志,是发自于内心,坚定的、执着地追求,不达目的是不会罢休的。志,是理解这句话的关键。
【译文】
孔子说:“假如立志于仁的修行,就不会坏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03 22:49:36 +0800 CST  
四.一二
【原文】
子曰:“放⑴于利而行,多怨。”
【注释】
(1)放:通“仿”,仿照,依据。
【译文】
孔子说:“依据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04 17:55:54 +0800 CST  
四.一六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1),小人喻于利。”
【注释】
(1)喻:知晓,明白。于:在于,这里主要是做判断用。喻于义:知晓的是义。
【解读】
一个人注重的是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君子注重的是义,所以他能明白事物背后的义有多重;而小人注重的是利,所以他明白的则是事物背后的利有多少。
【译文】
孔子说:“君子知晓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04 21:45:42 +0800 CST  
四.一三
【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1)为国乎,何有(2)?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3)?”
【注释】
(1)礼让:礼仪和谦让。
(2)何有:即“有何”,有什么。这里的反问的表示对于“以礼让为国”有什么疑问吗?
(3)如礼何:即“如何礼”,如何对待礼。
【解读】
孔子重视礼,以礼治国作是他最基本的执政理念,是不容质疑的,这是第一个反问。第二个反问是他认为,礼就是用来治国,否则,礼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本章可以说是孔子关于礼的核心认识。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吗?(如果)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又该)如何来对待礼呢?”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05 17:54:42 +0800 CST  
一.四
【原文】
曾子(1)曰:“吾日三(2)省(3)吾身:为人谋(4),而不忠(5)乎?与朋友交,而不信(6)乎?传(7),不习(8)乎?”
【注解】
(1)曾子:名参,字子舆,孔子晚年弟子,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2)三:三次。这里应该是虚指,不一定是正好三次。
(3)省:反省,自省。自我检查,自我检讨。
(4)谋:谋划。为人谋:为人谋划,实际上是为人做事的意思。
(4)忠:忠诚,忠心。
(5)信:诚信。与朋友交往要真心诚意,不可言而无信。
(6)传:老师传授的学问。
(7)习:同第一.一章的解释。第一章孔子讲要学而时习,这里曾子讲了如何做到“时习”。
【解读】
人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外人、外在的事物只能提供帮助和条件。自我反省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为改进提供动力和方向。曾子提出,每日要多次的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且提明确了自省的方向,既包括工作和与人日常交往这些外在的方面,又有自我修习这样内在的方面。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我自己:为人谋事,没有尽我的心吗?和朋友相交,有不够诚信的方面吗?老师所传授给我的学问,没有习练吗?”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07 15:32:10 +0800 CST  
第108楼,对“放”认识不深入,这几天查证后重新注解。

四.一二
【原文】
子曰:“放于利而行⑴,多怨。”
【注释】
(1)放:放纵、放任。放于利而行:即“于利放而行”,在利益上放纵行事。
【辨析】
通常的解释是认为“放”通“仿”,“仿照、依据”的意思,不妥。首先,“放”通“仿”的用法无例证。其次,“依据个人的利益行动”,是常人的本性,会招来一些怨恨也是正常,而那些为了利益任意恣行所招来的怨恨,却是多方面的。
【解读】
趋利是人的本性,孔子并不是反对正常的趋利行为,反对的是为了利益肆无忌惮的任意而行,这样的放纵行为必然会招来多方面的怨恨。
【译文】
孔子说:“在利益上放纵行事,(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07 17:49:18 +0800 CST  
四.二一
【原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1)。”
【注释】
(1) 以喜,以惧:即“以之喜”,“以之惧”,省略了“之”。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清楚:一方面因为(他们的年纪大)而高兴,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们的年纪大)]而有所担心。”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07 22:42:52 +0800 CST  
三.一六
【原文】
子曰:“射不主皮(1),为(2)力不同科(3),古之道(4)也。”
【注释】
(1)射:指射礼。皮:皮,用兽皮做成的箭靶子。 射不主皮:按照周礼规定,射礼时比的主要看是否射中靶心,而不是把靶心射透。
(2)为:因为。
(3)科:品类、级别。
(4)道:原则。
【解读】
射礼的参加者的身体条件、年龄等不尽相同,比准头可以,但是要比力量,显然不合适。射礼作为一种礼,更重要的是参与,目的是以射箭活动这种形式,来增加参与者之间的某种关系。这才是“古之道”。
【译文】
孔子说:“射礼比赛时,主要不在于射穿靶子,因为各人力气的级别不同。(这是)古代的原则。”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08 15:14:13 +0800 CST  
四.二二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1)躬之不逮(2)也。”
【注释】
(1)耻: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的意思。
(2)躬:躬行,亲身实行。逮:音dài,及,赶上。躬之不逮:自身的行动赶不上所说的话,也就是,说出的话自己做不到。
【译文】
孔子说:“古人话不(轻易)出口,把说出的话自己做不到当成了耻辱。”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08 19:04:47 +0800 CST  
四.一〇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之与比(3)。”
【注释】
(1)适:副词,正好、恰好,这里引申为必须这样
(2)莫:副词,表否定,不可。
(3)比:比照,仿照。义之与比,倒装句,即“与义比之”,和义作比照,以义作依据。
【解读】
孔子认为,只要抓住了义,就抓住治理天下的根本;抓住“义”这个根本,其他就可灵活变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没有必须(这样),也没有不能(怎样),而是应该和义作比照。”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09 21:19:29 +0800 CST  
二.二一
【原文】
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子曰:“《书》(3)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4) ’,是亦为政,奚其(5)为(6)为政?”
【注解】
(1)或:不定代词,有人。
(2)奚:疑问词,怎么,为什么。
(3)《书》:即《尚书》。
(4)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出自于《书•周书•君陈篇》,是周成王讲的话,原文是:“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意思是说,只要能从尽孝于父母开始,便能友爱于兄弟,便能施行仁政。
(5)其:代词,指提出问题这个人所说的为政方式,即担任具体官职。
(6)为:是。
【解读】
有人问孔子的为政是是指担任具体的官职,而孔子借用《尚书》中的话来表明:为政不在于担任什么具体官职,而在于能否从自身做起,以自己的德行影响并逐步改变民众的德行;有德行的人,他的德行能够影响并改变民众的德行,即使不担任官职也是在为政。孔子认为为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去改变民众的德行、去改变整个社会的文化。
在第二.一章孔子讲了要“为政以德”,而本章孔子讲的则是“德亦为政”,两者呼应则孔子认为为政的实质。
【译文】
有人问孔子道:“你什么不从参与处理政务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这也是参与政务,为什么担任官职才算是为政呢?”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10 20:14:32 +0800 CST  
二.二四
【原文】
子曰:“非其鬼(1)而祭之,谄(2)也;见义(3)不为,无勇也。”
【注解】
(1)鬼:人死后为鬼,这里指死去的先人。
(2)谄:谄媚、阿谀。
(3)义:正义的,这里引申为正义的事情。
【辨析】
现在通常的解释是把孔子的这句话分成了两部分来理解,这样就割裂前后两部分的之间的联系,而实际上前后之间是紧密相关的,即一个谄媚的人,他是无法做到见义勇为的。一个谄媚的人,总是想着讨好别人,时间长了骨头都软了,这样的人见义必定不会去勇为。
【解读】
死去的人与他没有关系,他跑过去祭祀,是为了巴结、谄媚参加祭祀的人,或者是显示他对死去的人、祭祀的人的关心或者同情,则是谄媚于世人。实际上这种谄媚并不仅是祭祀,与他无关的事情、去了也并不能帮人家解决困难,他却积极地去参加,皆是谄媚,目的是为了获取他自己的个人利益或声誉。
【译文】
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而去祭祀他们,这就是谄媚啊;见到符合正义的事情却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啊。”

【评析】
对于什么样的人应该帮助、什么样的活动应该参与?对于现今社会的纷纷乱相,孔子的这句话对于现今社会更有指导意义。根据孔子的这句话,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凡是那些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情、去了也不能帮人家真正解决问题的活动就不要参加,否则对于那些正义的事情、真正需要帮助人就很难挺身而出。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12 17:57:59 +0800 CST  
二.二二
【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3)行之哉?”
【注解】
(1)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2)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3)何以:以何,用什么、靠什么
【解读】
本章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很有意境。大车上的輗和小车上的軏都是不起眼的小东西,但是离开了它们,大车、小车都无法运行;信用,也不是很显眼的东西,甚至看不见,但是缺少了它,人也就不可以、不行了。由此可见信用对人的重要意义。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们靠什么运行呢?”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14 16:35:42 +0800 CST  
二.二三
【原文】
子张问:“十世(1)可知也?”子曰:殷因(2)于夏礼,所损益可知(3)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4)。”
【注解】
(1)十世:世,一个人的一生为一世,这里是天子的在位时间,十世即十代天子,这里的“十”与后面的“百”并不是确指。根据孔子后面回答中的“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以判定是今后的十世。
(2)因:因袭,沿袭。
(3)损益:损,减少;益,增加;这里是变化的意思。
(4)其:代词,指代周朝后面的王朝。或:或许。虽,虽然、纵然。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后面的王朝或许会继承周朝(的礼),纵然是百世之后,(所发生变化)也是可以知道的。
【解读】
不是孔子能够预知未来,而是孔子认为,只要继承了周礼,即使历经百世也不会发生什么太大的变化,所以能够预知。这是因为孔子认为,周礼接近完美,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做出大的变化的地方。孔子这么认为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根据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所发生的变化而推论出来的。孔子这也是“告诸往而知来者”(第一.一五章)。
孔子一生倡导克己复礼,这个礼指的就是周礼。孔子并不否认变革的存在,而是认为周礼已接近完美,需要恢复和推行。
【译文】
子张问孔子:“十世以后(会怎样的)(你)能够预知?”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它)所发生的变化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它)所发生的变化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礼),即使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14 19:38:37 +0800 CST  
三.一八
【原文】
子曰:“事(1)君尽礼,人以为谄(2)也。”
【注释】
(1)事:动词,侍奉。
(2)谄:谄媚。
【解读】
为什么完全按照周礼去侍奉君主却被人认为是在谄媚,因为当时的周礼已经遭到了破坏,世人已经不适应甚至不懂的周礼,把正规的做法视为了不正常。
【译文】
孔子说:“侍奉君主,完全按照周礼的规定,世人却以为是诌媚(君主)呢。”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15 08:34:13 +0800 CST  
五.九
【原文】
子谓子贡曰:“女(1)与回也孰愈(2)?”对曰:“赐也何敢望(3)回?回也闻一以知十(4),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5)弗如也。”
【注释】
(1)女:通“汝”,你。
(2)愈:胜过。
(3)望:比较。
(4)十:全数,是常用数字顶峰了,“闻一以知十”包含了“由一点能获知全部”的意思,类似的典型用法是“十全十美。
(5)与:和。
【辨析】
有一种常见的解释是认为“与”是“赞同、同意”的意思,“吾与弗如也”的意思就是“我赞同,你不如颜回啊”,这种解读比较生硬。首先,从说法的方式看,这样连续两遍地说“子贡不如颜回”,过于重复,而且在中间再加上“我赞同”也没有必要如此生硬地进行强调,因为前面子贡已经很清楚的说他自己不如颜回了。另外,从论语的相关篇章中看,孔子也有意无意的表达出对颜回的佩服和自叹不如,也没有必要为孔子的不如自己的弟子而做掩饰。所以,这个“与”还是“和”的意思比较好。
【解读】
从整部论语看,颜回的优点很多,胜过子贡的方面的也有不少,但是子贡却只拿出认知能力这个方面来说明,而且这个能力连孔子也自叹不如。由此看见孔子及其弟子对认真能力的重视。
【译文】
孔子对子贡道:“你和颜回,哪一个强些?”子贡答道:“我赐怎么敢和回相比呢?颜回呢,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演知道十件事;我赐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道:“不如,我和你(都)不如他。”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15 17:39:21 +0800 CST  
一.一三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1),言可复(2)也;恭(3)近于礼,远耻辱也。因(4)不失其亲(5),亦可宗(6)也。”
【注解】
(1)义:义气。
(2)复:反复、重复。言可复:说过的话可以重复再说,不是说完了就不承认曾经说过。
(3)恭:恭敬。
(4)因:于是,就。
(5)亲:亲人,有亲密关系的人。不失其亲:不会失去(与)亲人(之间的联系),即不会和亲人形成疏离,而和亲人保持紧密的联系。
(6)可:适合于。宗:宗族。亦可宗:也适合于宗族的。
【辨析】
通常的解释对本章的几个字有多种解释,如把“因”解释为“因为”或者通“姻”等,把“宗”解释为“推崇”或者“宗主”等,造成整句的意思也比较多样,但是这些解释比较生硬、牵强。其原因在于,一首先是割裂了“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与前面的联系,对它进行孤立的解读,而在解读时,又忽略了“亲”“宗”两个字的联系。
【解读】
本章的需要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有子在前面讲了“信”“恭”后,不是结束,而是要把它们延续到后面的“亲”和“宗”上来。更进一步讲,有子的这句话是在讲“信”与“恭”在处理“亲”和“宗”关系上的意义。
一般人都是这样,对于外人会提醒自己做到“信”和“恭”;而对于自己的亲人,整天生活在一起,太熟悉了,反而会忽视了“信”和“恭”,形成了隔阂,甚至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有子提出在与亲人相处时要格外的重视“信”和“恭”,这样才能处理好亲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原则也同样适合于与宗族内的人员相处。
【译文】
有子说:“信的意义接近与义,(就是)说过的话以后可以再重复(的提及)。恭的意义接近于礼,就是(可以让人)远离耻辱。(这样)就不会失去(与)亲人(之间的联系),(这)也是适合于(处理与)宗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的)。”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16 17:55:02 +0800 CST  
三.一九
【原文】
定公(1)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
(1)定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宋。公元前509~前495年在位,谥号“定”。 孔子做司寇就是在定公在位时期。
【解读】
不能应为是自己的属臣,就失去应有的礼,属臣受到礼遇,感受到了尊重,才能尽忠效力。另一方面,受君俸禄为人谋事,就得尽心尽力,这样对个人、君主都会受益。君礼臣忠,传统对等的思维方式在孔子的话语中也得到了体现。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评析】
纵观历朝历代,凡是君臣相处融洽,齐心协力共谋大业,国家就会走上良性的发展道路。反之,君臣不合,不能共谋发展,国家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16 21:24:20 +0800 CST  
四.一七
【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1)焉,见不贤而内(2)自省也。”
【注释】
(1)齐:平齐,看齐
(2)内:内心,这里有“私下”意思,也有“主动”的意思。
【辨析】
本章有两个方面需要进行辨析。
(一)通常的解释是把“贤”“不贤”解释为“贤人”“不贤的人”,这个过于片面。首先,“贤”的后面并没有加“人”这样的字,这个解释属于强加的。其次,一般人既有贤的方面,也有不贤的方面,即使是贤人也只是贤的方面多,不贤的方面也是有一些的,所以要对它们区分清的。真正的学习态度应该是对事不对人、对“贤”不对人。
(二)通常的解释是把“内”忽略了,这个不应该。
【解读】
孔子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理论学习,二是效仿。而效仿不仅要包括“贤”的方面,还包括“不贤”的方面。本章就是孔子对这种方法论进行的总结。
能否做到本章所讲的这样,关键看关注的是什么。如果关注的是如何提升自己,那么他就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当看到别人的优点时就想着如何去学习这个优点;而对于别人的缺点,他看到后就会反思自己是否有或者将会出现同样的缺点,进而去改正或者避免这个缺点。
【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的(方面),便想向它看齐;看见不贤的(方面),便会在内心自己反省(是否也有。)”
【评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总结的这个原则可以说是学习的基本原则,也得到了大多是人的认可,但是我们在实际行为却往往与此相违背,错把学习的关注点放在人上,而不是放在优点与缺点上。如此,认可一个人,那么他身上全是优点;不认可一个人,那么他身上就全是缺点。更有甚者,对于这个人的缺点进行各种嘲笑,对于这个人身上的优点,如果确实无法否认,则想办法进行诋毁,因而变成了“见贤诋毁焉,见不贤则外哂之也”。
对如此行为,我们要做的就是“内自省也”。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17 12:32:57 +0800 CST  
三.二三
【原文】
子语(1)鲁大师(2)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3)如也;从之(4),纯(5)如也,皦(6)如也,绎(7)如也,以成。”
【注释】
(1)语:音yǔ,讲评、谈论。
(2)大:音tài。大师:乐官名。
(3)翕:音xī,形容词,和好,一致。如也:用在句末作语气词,基本无意义,仅略相当于“如同……的样子”。翕如也:(各种乐器)演奏和谐协调。
(4)从:音cóng,随行、跟随。 从之:指跟随开始之后的演奏。
(5)纯:纯正、纯净。
(6)皦:音jiǎo,洁白、清白。
(7)绎:连续不断。
【辨析】
通常的解释认为“语”是“告诉”的意思,整章的意思是孔子在教鲁国大师如何奏乐。这不符合孔子的为人处事的风格。孔子讲究“慎言”,若非自己的弟子是不会直接进行教诲的;对于一般人的询问,也是回复的比较委婉,对于像鲁国大师这样的专业人士,更是不可能去主动地去教人家。
本章实际上是孔子把鲁国大师作为榜样在向弟子讲述如何奏乐,讲述好的音乐会给听众带来的感觉。
【译文】
孔子谈论鲁国大师演奏音乐,说到:“(他的)奏乐的是可以感知到:开始演奏,各种乐器演奏和谐协调;接下去的演奏,(感觉到是)纯纯正正的,(接着感觉到是)清清白白,(再接着感觉到是)连续不断,直到最后演奏终结。”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17 21:01:23 +0800 CST  

楼主:含英

字数:241642

发表时间:2018-01-18 19:32:5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15 20:26:51 +0800 CST

评论数:72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