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论语注解

二.五
【原文】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6)。”
【注解】
(1)孟懿子:鲁国的三家大夫之一,仲孙氏,名何忌,“懿”是谥号。他的父亲僖子临终前要求他向孔子学礼。
(2)无违:不要违背。古人常把“孝顺”连在在一起讲,顺着父母是孝最基本的要求。
(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4)御:驾驭马车。
(5)孟孙:指孟懿子。
(6)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活着的时候,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按礼埋葬他们,按礼祭祀他们。
【解读】
对父母的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是应做的,而像孟懿子这样大夫而言,不是寻常民众,其与父母还有一层君臣关系,所以对父母的孝还需要按照礼来行事。孔子对孟懿子这样讲,可能是认为他在礼上做的不到位。
孔子因材施教,对不同人有不同的要求和不同教学方法,一是与他们的的缺点有关,二是与他们的角色和地位有关。本章与后面几章同是讲孝却因人而异,正是孔子这一教学理念的反映。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父母)。”(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樊迟说:“(那)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按礼埋葬他们,按礼祭祀他们。”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10 15:47:19 +0800 CST  
二.六
【原文】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
【注解】
(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2)父母唯其疾之忧:唯,同“惟”,惟独,只有;其,代词,指父母;疾,疾病;忧,名词,担忧,忧愁;父母只有对他们自身疾病(这样)的担忧。
【解读】
让父母无忧无虑、安享天年就是做到孝了,但是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他们有疾病时,有所担心是不可避免的。除此之外的事情,子女要处理好不要让他们再有什么担忧了。仅从孝的本义上讲,做到这一点难度很大。
一对父子,地位与角色相似,孔子却对他们提出不同的意见,只因他们的缺点、修为不一样。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如果)父母只有对他们自身疾病(这样)的担忧(就算是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11 16:26:13 +0800 CST  
二.七
【原文】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2)。至于犬马,皆能有养(3),不敬(4),何以别乎?”
【注解】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子晚年的学生。
(2)是谓能养:谓后面省略了“其”,代前面的孝者。是说(他)能够养活(父母)。
(3)皆能有养:都能够得到人的喂养。
(4)不敬:(心里面)不恭敬。
【解读】
前面说过,仁包含一种纯朴的情感因素,本章说孝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他的行为是谈不上孝的。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的孝者,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其实)连狗马之类都能够得到人的喂养,(如果心里面)不恭敬,(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有什么区别呢?”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11 20:53:49 +0800 CST  
一四.三五
【原文】
或曰:“以德(1)报怨(2),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3)报怨,以德报德。”
【注解】
(1)德:恩德。
(2)怨:仇怨、怨恨。
(3)直:正直、公正。
【解读】
这一章的关键词是“直”,就是正直、公正,它是一个是非标准,而不是一个价值标准。是非标准与与判断者无关,取决于当时社会的是非观,依据是非标准判断的是事物是否正确,或者哪一个是正确的、哪一个是错误的。而价值标准是针对判断者而言的,取决于判断者的价值观,不同的判断者会采取不同的价值标准。也就是说依据价值标准判断的是事物是否有价值、有多少价值,或者哪一个有更有价值更有价值。通俗的讲,依据价值标准判断的是对自己是否有利、有多少的利。
孔子认为为人处事的应该依据是非标准,而不是价值标准。按照是非标准,以德报德属于公正的对待(社会正义得到维护),如果再以德报怨,德和怨得到同等的对待,那么对德就是不公正的(社会正义受到了践踏),所以孔子反问“何以报德?”。那么以怨报怨行不行?也不可以。因为以怨的方式是不符合是非标准的。比方说,有人尖刻地嘲讽你,嘲讽别人不是一种正直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反对和批评的,如果因为是针对的你,你也就马上尖酸地回敬他(以怨报怨),这样你也就实施了应该受到了反对的行为。所以对待怨,不能用怨的方式,而要采取正直、公平的方式回敬它,这就是“以直报怨”。
【译文】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仇怨,怎么样?”孔子说:“(那么)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用正直(的方式)来对待仇怨,用恩德报答恩德。”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12 17:52:22 +0800 CST  
二.八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2)服(3)其劳(4);有酒食,先生馔(5),曾(6)是以为孝乎?”
【注解】
(1)色难:色,脸色,态度。难,困难,不容易。(孝敬父母以和颜悦色的)态度最为困难。面色态度为内心的反映,只有发自内心的孝,才能在态度上表现的和颜悦色。
(2)弟子:这里指儿女和晚辈。后面“先生”指父母或长者。
(3)服:承担、担负。
(4)劳:操劳、劳作。
(5)馔:音zhuàn,饭食,多指美食,这里名词动用,吃、享用的意思。
(6)曾:副词,竟然。
【解读】
本章所表达的意思与上一章的基本一致,都是强调了,能养父母还不够,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发在内心的恭敬,态度上才能表现的和颜悦色。
本章及前面三章都是孔子谈论孝的具体内容,但是由于对象不同谈论的侧重点也不同。把它们安排的一起,有助于读者在了解孝的丰富内涵的基础上掌握孝在实践中的要点——真心;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敬父母以和颜悦色的)态度最为困难。有了事情,由子女承担来操劳,有了酒饭,父母(先)享用,竟然把这样做认为是孝了吗?”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13 19:50:52 +0800 CST  
二.九
【原文】
子曰:“吾与回(1)言,终日不违(2),如愚。退而省其私(3),亦足以发(4),回也不愚。”
【注解】
(1)回:颜名,字子渊,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还有一种说法是四十岁),孔子早年弟子。论语里涉及到颜回篇章很多,在第六.三章孔子给予他很高评价,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称呼身份低于自己的人,一般叫他的名,称呼身份与自己相近或是高于自己的人,一般叫他的字。
(2)不违:违,违背,这里引申为反驳和质疑;不反驳和质疑(我说的话)。
(3)退而省其私:退,退下来,指课后;省,观察;私,私下的;课后我观察他私下里的行为。
(4)发:发挥,发展。
【解读】
通常认为那些上课“终日不违”的学生是不够聪明的学生,但是孔子并没有以此就轻易地下结论,而是从课后观察了解学生的行为,看看他在私下的表现。也就是说,要了解一个人,需从多个方面来了解,不能仅要看他表面行为,还要看他私下的表现。另一方面孔子也是在引导学生,做学问仅是知道老师教的还不够,还要学会扩展应用,做到举一反三(见第七.八章)。
【译文】
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论,一整天(他也)不反驳和质疑(我说的话),像个愚蠢的人。课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行为,(发现他)也能够(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颜回(其实)并不愚蠢。”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14 11:43:54 +0800 CST  
三.一五
【原文】
子入太庙(1),每事问。或曰:“孰(2)谓鄹人之子(3)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1)太庙:君主的祖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2)孰:疑问代词,谁。
(3)鄹人之子:鄹,音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指孔子父亲叔梁纥,叔梁纥曾经作过鄹大夫,古代经常把某地的大夫称为某人,因此把鄹大夫叔梁纥称为“鄹人”。鄹人之子,指孔子,这种称谓有轻蔑之意,指孔子以知礼出名是沾了先人的光。
【解读】
孔子以熟知周礼闻名,但是他进入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实不知,即使知道也要对每件事进行确认才是真正地的符合礼。 在孔子看来,礼的意义不在于知道就可以,而在于认认真真的遵循。
现实社会也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询问和回答,并不是真的在乎问题和答案是什么,主要是体现了一种礼节。
【译文】
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鄹人之子懂得礼呢?进入太庙里,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到这话后说:“这就是礼啊!”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14 17:51:11 +0800 CST  
二.一一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1),可以为师(2)矣。”
【注解】
(1)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2)可以为师:可以做老师了。
【解读】
为什么“温故而知新”就可以做老师了?老师教学生教的当然是旧的学问,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温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新的收获,这样新旧合一、教学相长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吗?反之,忙于教别人学问,自己的学问却停止不前了,怎么有资格、有时间去做老师呢?赶紧去学习吧。
本章孔子阐述了新旧合一、教学相长这样一种做学问的方法,其真正的含义在于告诉我们学无止境,为此我们能做的就是生命不已,学而不止。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温习旧的学问时而能体会到新的学问,(那么他)可以做老师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15 08:12:57 +0800 CST  
三.三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1)?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
(1) 如……何:怎么对待(处理)……,把……怎么样。
【解读】
孔子用两个连续的反问句强调了仁是礼、乐的基础,没有了仁也就谈不上什么礼、乐了。仁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而礼、乐则是建立在这种品质基础上的社会层面的规范与仪式。仁为体,礼、乐为用。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仁,(他会)怎么对待礼呢?一个人不仁,(他会)怎么对待乐呢?”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15 17:47:28 +0800 CST  
二.一三
【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
【注释】
(1)从之:从,跟从、跟随。
【解读】
孔子的为己之学是如何为人处事的学问,是体现在行为上而不是在口头上,这应该是君子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知易行难,而初学者往往乐于炫耀所知。针对于此,孔子提出了对于成为君子的最为基本的实践要求——先做后说。
【译文】
子贡问如何才算是君子。孔子说:“把他要说的话先做成了然后再说出来。”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15 22:16:54 +0800 CST  
一.一四
【原文】
子曰:“君子食(1)无求(2)饱,居(3)无求安(4),敏(5)于事而慎(6)于言,就(7)有道(8)而正(9)焉(10),可谓好学(11)也已。”
【注解】
(1)食:饮食,吃饭。
(2)求:追求,贪求。
(3)居:居住。
(4)安:安乐,舒适。
(5)敏:敏捷,反应快速。
(6)慎:谨慎。
(7)就:动词,就近、接近。
(8)道:正道、大道。有道:指具有大道的人。
(9)正:端正、改正。
(10)焉:“于”、“是”的合意。
(11)好:喜好、热爱。学:学问。好学:喜好做学问,而实际的意思是“学问很好”,因为喜好做学问,而具有了很高的学问。
【解读】
何谓君子?孔子在本章有作了进一步的描述:君子不在乎物质享受而重视德行的修养;君子少说话快做事;君子不是完美无瑕而是能够找到榜样改正自己。这三点是孔子在论语的后续篇章中会不断的强调,尤其是“慎言敏行”,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一说到做事必会言及。
【译文】
孔子说:“君子(在)饮食方面不贪求饱足,(在)居住当面不贪求安乐,在做事情上敏捷而在说话时谨慎,接近有道的人来改正自己,(这样的人)可称得上算是学问很好的人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16 17:47:50 +0800 CST  
二.一四
【原文】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
【注解】
(1)周:周围、四周,这里名词动用,同等对待周围的人。
(2)比:勾结、结合。两个相同的物件紧挨在前一起,这里指与某些人关系很近。类似的用法有“朋比为奸”。
(3)小人:在为人处事方面低下、缺少修养、没有学问的人,与君子相对应。小人的本义是指地位和身份低下的人,而地位和身份尊贵的人则称之为大人,比如官员,这两者是对应的。 孔子把这层意思进行引申,使之与君子进行对应,指那些与从政标准有显著差距的人。
同君子这个概念一样,现今更倾向于把小人理解为一个道德标准,比如“防君子不防小人”。而孔子对小人定义也是超越了道德层面,把它当作整体素质和能力低下的一个标准。就做人标准而言,君子处于高端,小人则处于底端,而且两端之间差非常明显。就人群总体分布而言,只有少数的人处于或接近于君子一段,大部分人集中在小人一端,也就是说,一般人、普通人实际上都是小人。
【解读】
一般人的私心重,会和与自己有相同之处的人进行结合来谋取、保护共同的利益,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君子心系天下,谋求的是社会公益和正义,故而会同等的对待周围的人。
本章采用了对比的修辞的方法,通过把君子与小人两种完全相反的行为的对比来教育弟子要摒弃小人的行为方式而要学习君子行为方式,强调的是按照君子标准去改掉小人的行为方式。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同等对待周围的人而不是去勾结个别人,小人则会勾结个别人而不是同等对待周围的人。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16 21:57:21 +0800 CST  
一.三
【原文】
子曰:“巧(1)言令(2)色(3),鲜矣仁(4)。”
【注解】
(1)巧:乖巧、讨巧。
(2)令:美好的。
(3)色:脸色,表情。
(4)鲜矣仁:很少是仁了。
【解读】
仁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的纯真情感,是不需要也不必要加以修饰的。而巧言令色则是带有讨巧作秀的成分,已经把内心内心和直接的情感给遮蔽了,不敢以真实的面孔展示出来,这样的表现就很少是仁了。
这句话直接的意思是孔子提示弟子小心那些巧言令色的人,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迷惑,实际上却是是孔子在告诫和教导弟子要是实实在在地待人,而不要做表面上的功夫。这句话是一个反面警示,而在第一三.二七章孔子从正面告诉弟子如何做到仁,即“刚、毅、木、讷近仁”,其中的讷与巧言相反,木与令色相反,不善于言语、不善于表现的更近于仁。
当然,对这两句话孔子考虑得还是很全面的,只是“鲜矣仁”“近仁”,保留了一定的可能性。
【译文】
孔子说:“说的话很乖巧,表情很丰富、动容,(这种情况)就很少是仁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17 15:14:41 +0800 CST  
一.一五
【原文】
子贡曰:“贫(1)而无谄(2),富而无骄(3),何如(4)?”子曰:“可也;未若(5)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6)。”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7)’,其斯(8)之谓与?”子曰:“赐(9)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0)。”
【注解】
(1)贫:贫穷,缺少财物。
(2)谄:谄媚,巴结。
(3)骄:骄傲、傲慢。
(4)何如:即“如何”,怎么样。
(5)若:好像,如同。不若:不如。
(6)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乐,乐于、以某事为乐。有的版本在乐的后面有“道”字,根据行文,采用增加这个字以对应,即: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于《诗经•卫凤•淇澳》的第一段,如下: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其中的切、磋、琢、磨是中国古代加工玉器的四种工艺:切是切开,磋是用锉刀锉磨,琢是雕刻,磨是用磨石细磨。这四个字分列共用,意思是切、磋、琢、磨等多种工艺都用上了才能加工出一件精美的玉器。这里引用此诗的寓意是,已经具有一定修为的君子,要想进一步提升自己就如同玉器的加工一样,需要不断的经过各种磨炼,这个自我提升的过程非常艰难。
(8)赐:子贡的名。
(9)往:以往的、以前的。来:后续的、将来的。告诸往而知来者:告诉事情前面发生了什么,就能知道事情的后面将会出现什么,这说明一个人的领悟能力非常强,能通过已得知一些内容而判断出更多含义或者信息。
【解读】
君子是孔子一再倡导的为人境界。本章通过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对君子做了进一步描述:君子对物质生活并不在意,注重的是提升自己的个人修为,为此需要进过种种磨炼逐步的提高。其中,无谄无骄只是安于贫富,是君子最为基本的修为;而乐道好礼则是在安于贫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君子修为。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傲慢,(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答:“算是可以了。但不如贫穷也能乐于道、富有也能喜好礼的人。”
子贡说:“《诗经》上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就是这意思吗?”孔子说:“赐呀!已经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把(事情的)前面发生了什么的告诉你,你就能知道(事情)后面将要发生什么。”
【评析】
在这一章孔子提出的“告诸往而知来者”不仅仅是子贡的赞美之词,而是把子贡作为榜样,引导弟子在学习时能够根据老师的片言只语领悟其中的内涵,提高自己的领悟能力。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就是这个意思。这一点不仅仅是儒家,而是整个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学习《论语》也应该把握这个原则,《论语》收录的只是关键性、引导性语句,而在安排上则尽量做到相互参引、递进深入。为此,我们千万不可轻意的放过每一个词句,更不可隔断各个篇章的相互联系。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17 21:03:17 +0800 CST  
二.一五
【原文】
子曰:“学(1)而不思(2)则罔(3),思而不学则殆(4)。”
【注解】
(1)学:动词,学习,这里主要是向别人学习的意思。
(2)思:思考,这里有独立思考的意思。
(3)罔:音wǎng,通“惘”,迷茫、迷惑。
(4)殆:音dài,危险。
【解读】
学习不能人家讲什么就是什么,人与人基础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人家讲述的东西即使全背下来也会感到迷迷瞪瞪的,不明所以。学习过程实际上一个交流对话过程,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要从心里面进行不断的反问、质疑,经过这样一个思考过程,最后才能够真正的掌握有价值的东西。另一方面,有些东西仅靠自己的苦思冥想并不能够得到解决,反而会钻进牛角尖,禁锢了自己的思想和眼界,这个时候就需要向前人或者旁人学习,看看人家是怎么解决的,从而制定出符合自己的解决方法 。
【译文】
孔子说:“(只向别人)学习而(自己)不做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自己)思考而不(向别人)学习就会出现危险。”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17 23:05:25 +0800 CST  
二.一六
【原文】
子曰:“攻(1)乎(2)异端(3),斯(4)害也已(5)。”
【注解】
(1)攻:专攻、专心研究,不同于一般的了解和学习的。
(2)乎:介词,在、于、对于。
(3)异端:异,怪异的、异常的;端,事物的一头,极端;异端:怪异的极端。
(4)斯:代词,这。
(5)也已:语气助词,表示感叹。
【解读】
为什么攻乎异端就有危害了?关键在于攻,对于异端作一般的了解并没有什么害处,只是辅助性的,但是沉心于对它进行研究,就会耽搁对正常学问的研究,思想上就会失于偏颇,就会造成伤害。
本章孔子继续讲述做学问的方法,强调了治学之道在于不费正途,勿深入异端,是儒家的中庸思想的体现。
【译文】
孔子说:“专心研究(学问中的那些)怪异极端的方面,这就有危害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18 17:38:42 +0800 CST  
三.二
【原文】
三家(1)者以《雍》(2)彻(3)。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3),奚(4)取于三家之堂(5)?”
【注释】
(1)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大夫:仲孙、叔孙、季孙。他们是桓公的公子庆父、叔牙、季友之后的子孙,故皆称孙,又称“三桓”子孙。由于庆父为庶子之长,所以后来把仲孙改称为孟孙。大夫称家,所以称三家。
(2)《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3)彻:通“撤”,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
(3)相:协助。维,语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庄严肃穆。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诸侯(在一旁)恭敬地协助,天子(在正中)庄严肃穆地进行祭祀祖先。
(4)奚:怎么,为什么。
(4)堂:祭祖的庙堂,这里指在庙堂上进行祭祀的仪式。
【解读】
《雍》唱的是诸侯协助天子在祖庙进行祭祀的情景,而三家只是大夫,却在祭祀时唱这样的诗,显得不伦不类。孔子一方面对三家僭越表示愤慨,另一方面嘲笑三家虽然有权势,但是却不懂礼,也不具有天子的威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礼的庄重、肃穆和威严。
【译文】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中的)‘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这样的诗)怎么会是取自于他们三家这样的庙堂(上的祭祀)吗?”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18 19:34:23 +0800 CST  
三.五
【原文】
子曰:“夷狄(1)之有君,不如诸夏(2)之亡(3)也。”
【注释】
(1)夷:我国古代东方的少数名族。狄: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夷狄:这里泛指古代中原地区周边地区的各个民族。
(2)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3)亡:通“无”,没有。
【解读】
孔子认为周边的少数民族开化的比较晚,文明比较落后,即使“诸夏”没有君主,也比虽有君主但文明落后的“夷狄”要好。
【译文】
孔子说:“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19 19:42:59 +0800 CST  
二.一七
【原文】
子曰:“由(1),诲(2)女(3),知之乎(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
【注解】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鲁国人,比孔子小九岁((公元前542—480))孔子早年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2)诲:教诲,教导。
(3)女:通“汝”,你。
(4)知之乎:知,知晓,明白;明白吗?孔子对子路当头棒喝。
(5)是知也:是,代词,这,代前面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认知、理解;这才是(对自己的)认知啊。
【解读】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就是要先搞清楚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只要这样搞清楚自己的无知与缺陷,才能有针对性补充、提高自己的学问。这是自我认知的起点。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你,(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对自己的)认知啊。”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20 12:20:11 +0800 CST  
三.六
【原文】
季氏旅于泰山(1),子谓冉有(2)曰:“女(3)弗(4)能救(5)与(6)?”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7)不如林放(8)乎?”
【注释】
(1)旅:古代祭祀山川为旅。按周礼的规定,只有天子才有祭祀天下名山大川的资格,比如泰山;只有诸侯才有资格祭祀其封地境内的名山大川。季氏不过是鲁国的大夫,却要去祭祀泰山,属于僭越。
(2)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29岁。当时是季氏的家臣,所以孔子责备他。
(3)女:通“汝”,你。
(4)弗:不。
(5)救:挽救,这里引申劝阻、阻止的意思。
(6)与:通“欤”,语气词,呢、吗。
(7)泰山:这里指泰山之神。
(8)林放:与第三.四章中的为同一人。
【解读】
祭祀泰山是天子的专权,季孙氏去祭祀泰山是僭礼行径,虽然阻止不了,但是泰山之神也是知道礼的,即使是亲自前来祭祀也不会庇佑与季孙氏的。
【译文】
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20 21:13:22 +0800 CST  

楼主:含英

字数:241642

发表时间:2018-01-18 19:32:5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15 20:26:51 +0800 CST

评论数:72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