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论语注解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03 20:20:18 +0800 CST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04 20:53:16 +0800 CST  
四.七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1);观过,斯(2)知仁矣。”
【注释】
(1)各:音gě,特别,与众不同,与“同”的意思相反。党:本是古代的一级地方组织,五百家为一党。后引申为具有相同特征、相同诉求而有一定联系的同一类人。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一个人的过失就是不同于他所属的那个党的典型特征,比如改革派,以破除阻挠、勇于改革为特征,一个隶属于改革派的人,如果他突然害怕阻挠、趋向保守,那这就是他的过失,这个过失是与他所属的党的总体特征是不同的。
(2)斯:则、就,用于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辨析】
有一种通常的解释认为“各”是“各自”的意思,“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则解释为“人的过错,各自同于他的一类人一样”。这种解释多出了“同”的意思,属于无中生有。如果真要表达这种意思,应该是“人之过也,‘同’于其党”,而不是“‘各’于其党”。
对于“仁”字,有一种解释是通“人”。论语中仁字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而且它是孔子思想中核心概念,为什么到了此处要通假?这实际上是为了解释句意而人为地去改字,属于倒果为因。
【解读】
本章的理解难度比较大,关键还是在于对“观过而知仁”的理解。仁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行为规范,取决于三个方面:
首先,它是基于人的本性,是对待一个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的本能反应。
其次,它取决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关系不同,仁的内容不同;一个人与他周围的人关系不同,仁的内容就不同,如对父孝、对子慈、对兄悌、对弟友等。同样,一个人同他隶属的党的成员之间也存在着关系,党内成员之间也会有仁的关系,如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等。
再次,它需要保持双方保持对等才能维持下去,如果单方面的付出和努力,双方之间的仁的关系就会逐步瓦解。
如此,观察过失本身并不能看出什么是仁,而是通过观察一个人出现问题后,周围与他有关人的人如何对待他来领悟什么是仁。而本章讲的则是通过观察一个人出现过失后,他的同党是如何帮助他处理的,从而对仁有更深的领悟。
【译文】
孔子说:“人的过失是不同于他隶属党的(总体特征);观察这些过失(所引发党内成员的反应)就能知道什么是仁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06 10:15:14 +0800 CST  
四.二〇
【原文】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解读】
本章与第一.一一章的部分内容重复。论语中的篇章应该是孔子不同弟子的不同记录,所以会存在着记录的重点、详略等方面的差异,后合并成书时没有进行严格的甄选和删减。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三年内不更改他(生前)父亲制定的原则,可以称得上孝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06 10:41:49 +0800 CST  
四.二一
【原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1)。”
【解读】
为人子女有时往往是矛盾的,尤其是当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时,一方面为他们能够高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则是担心他们在世的时光会越来越少。
【注释】
(1) 以喜,以惧:即“以之喜”,“以之惧”,省略了“之”。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清楚:一方面(为他们的高寿)高兴,另一方面(对他们的寿限将至)又有所担忧。”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06 15:29:26 +0800 CST  
四.二二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1)躬之不逮(2)也。”
【注释】
(1)耻: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的意思。
(2)躬:躬行,亲身实行。逮:音dài,及,赶上。躬之不逮:自身的行动赶不上所说的话,也就是,说出的话自己做不到。
【解读】
(一)孔子“信而好古”(第七.一章),他在提到古人的言行、事迹时,既是对它们的肯定,也是把它们作为楷模。
(二)谨言慎行,这是孔子一贯强调的行为原则,本章是孔子借古人的行为方式对此原则进行了重申。
【译文】
孔子说:“古人话不(轻易)出口,(是因为)把说出的话自己做不到当成了耻辱啊。”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06 19:07:17 +0800 CST  
三.四
【原文】
林放(1)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2)奢也,宁俭(3);丧,与其易(4)也,宁戚(5)。”
【注释】
(1)林放:字子上,鲁国人。
(2)与其:连词。在比较两件事而进行取舍时,“与其”用在放弃的一面,后面用“毋宁”“不如”“宁”等词相呼应,作为取用的一面。
(3)俭:节俭。
(4)易:形容词,简易、简省。
(5)戚:忧愁、悲伤。
【辨析】
对于“易”,通行的解释是:本义是整治土地的平坦,句中引申为把丧礼置办的周到完备。通行的解释说的“整治土地的平坦”的“易”出现在《孟子.尽心》中,原文为:“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分析这句原文发现:“易其田畴”和“薄其税敛”的语法结构一致,“易”和“薄”在句中皆是形容词,意思分别是“容易的”、“薄的”,在句中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田畴”“税敛”为名词动用,意为“耕种土地”“上缴的税赋”,原文的意思是“使民众耕种田地容易,使民众的上缴的税赋降低,就可以使民众富裕”。使民众耕种田地容易,可以有很多措施,比如兴修水利、修路等,还有第一.五章讲到的“使民以时”,相反政府出面整治土地,在当时很难采用。显然,“易”并没有“整治土地的平坦”的意思。
在本章中,“易”与句中的“奢”“俭”“戚”的用法一致,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并且意思与“俭”相近似,为容易、简洁的意思。
即使非要把“易其田畴”中的“易”解释为“整治土地的平坦”的意思,也是引申义,它的本意是“改变”。引申义必须在原有的语境下才能存在,离开了原有的语境原有的引申义就不存在的。而把“整治土地的平坦”引申为把“丧礼置办的周到完备”,则属于离开了原有的语境,把引申义做进一步引申,这是根本不成立的。
【解读】
本章记载了鲁人林放向孔子问礼的对话。林放的问题是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但仔细琢磨他的话,还是明确解答了礼之根本的问题,这就是:礼的仪式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形式来表达内心情感;在能够表达内心情感的情况下,礼的仪式要尽量节俭,但是仪式的简洁不能影响到内心情感的表达。所以在第三.一七章中,对于子贡提出的去掉告朔之饩羊的简易,孔子毫不犹豫地表示反对。
对于丧礼而言,仪式本身需要营造出一种肃穆、凝重的气氛以便表达内心的悲伤,所以丧礼的仪式可以节俭但是不能简易,以致于无法充分表达悲伤的情感。
【译文】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本质。孔子回答说:“这个问题很大啊!礼的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举办丧礼,与其仪式上简易,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07 20:40:26 +0800 CST  
五.四
【原文】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1),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2)也。”
【注释】
(1)女:通“汝”,你。
(2)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的器皿,竹制,上面有玉饰,华美尊贵,有方形的,有圆形的,夏代称瑚,商代称琏。
【解读】
本章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瑚琏虽然华美尊贵,但毕竟还是一种器,而按照孔子提出“君子不器”(第二.一二章)的标准,说明子贡虽然有相当的才能,但修为还是不够,还算不上是君子。
【译文】
子贡问道:“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孔子道:“你好比是一个器皿。”子贡道:“什么器皿?”孔子道:“瑚琏啊。”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08 21:21:13 +0800 CST  
五.五
【原文】
或曰:“雍(1)也仁而不佞(2)。”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3),屡憎于人。不知其仁(4),焉用佞?”
【注释】
(1)雍:孔子弟子冉雍,字仲弓。
⑵佞:能言善辩,有口才。
(3)给:音jǐ ,充足。口给:口舌给力,言词丰富、犀利。
(4)不知其仁:不知到他(是否)仁,意思是冉雍的仁与不仁并非重点。
【解读】
强呈口舌之利,必让人生厌,于事无益反而有害。这是孔子一贯反对的。
【译文】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仁却不会能言善辩。”孔子道:“何必要能言善辩呢?凭借口舌之利与人家强行辩论,常常遭人憎恨。不知道他是否仁,但为什么要能言善辩呢?”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09 20:57:01 +0800 CST  
四.二四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⑴于言而敏于行⑵。”
【注释】
(1)讷:音nè,说话迟钝。这里有说话谨慎、不轻言的意思。
【解读】
本章与第一.一四章所讲的“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另一种表达,是孔子评价君子的主要标准之一。
【译文】
孔子说:“君子要在言语上谨慎迟钝而在行事上敏捷。”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10 22:30:22 +0800 CST  
四.二五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1)。”
【注释】
(1)邻:邻近,接近。
【辨析】
通常的解读是认为“德”“邻”指的都是人,整章的意思为“有德行的人不会孤立,必然会有与他相邻近的人”。这种解读限定的范围有些狭窄。实际上,在此意思之外还可以更加扩展一些,与德行相靠近的不一定是人。比如:一个有德行的人,他为人的其他方面言语、政事、文学等,也不会很差,也会随着德行的提高而提高。
【译文】
孔子说:“德行不会孤单,必然会有与它接近的。”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11 20:57:07 +0800 CST  
五.六
【原文】
子使漆雕开(1)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2)。”子说(3)。
【注释】
(1)漆雕开:漆雕氏,名开,字子开,孔子弟子。
(2)吾斯之未能信:倒装句,即“吾未能信斯”;“之”是用来倒装的词;“斯”代词,代出仕这件事。
(3)说:通“悦”,高兴。
【解读】
漆雕开虽然对于出仕没有信心,但是他有自知之明,对此孔子的高兴。自知,是孔子认为的君子基本品行之一。
【译文】
孔子叫漆雕开去做官。(他)答道:“我对这个事情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12 19:43:27 +0800 CST  
五.七
【原文】
子曰:“道不行,乘桴(1)浮于海。从(2)我者,其(3)由与(4)?”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5)。”
【注释】
(1)桴:音fú,古代把竹子或者木头编成排,以当船用,大的叫筏,小的叫桴。
(2)从:跟从、跟随。
(3)其:语气助词,大概,可能。
(4)与:通“欤”,语气助词,吧、啊。
(5)好勇:勇气好,如同其他篇章中的“好学”。取材:选取材料,实为“选取优点”的意思。好勇过我,无所取材:(除了)勇气好超过我(以外),没有什么(别的)优势可以选取的了。
【解读】
(一)孔子认为自己的执政主张是正确的,如果与自己执政的主张不一致就不会与之一起去共事(第一五.四〇章之“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自己的执政主张在全天下也无法得到肯定和施行,那么就要隐居了(第八.一三章之“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所谓的“乘桴浮于海”就是隐身世外的一种形式。当然,乘桴浮于海,更多的是一种比喻,虽然没有羁绊,却是潜藏着各种危险。
纵观孔子的一生基本也是如此,自己的政治主张在鲁国无法推行下去后,就开始周游列国,寻求能够得以施展的空间,几经尝试不果,最终只得回归故土整理经典、培养弟子,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二)海上风急浪险,而且桴不过是很小的水上交通工具,空间有限,这个时候能够更随孔子的,必然是愿意而且能够真正有助孔子的人,而选中子路也正是基于这两个方面。首先是子路很高兴追随孔子(闻之则喜);其次是子路的勇气好过孔子,而在充满凶险的环境里,勇气就显得尤为可贵。事实也是如此,在孔子周游列国之时,正是子路一直由子路在陪伴左右。
(三)所谓“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并不是否定了子路的其他优点,只不过这些优点相比孔子来就不算什么了,更重要的是突出子路勇气过人的优势,这个优势难能可贵。此外,孔子这样讲也是让子路保持冷静、谦虚和谨慎,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
【译文】
孔子道:“(我的)主张得不到施行,我就乘桴到海上去,跟随我的可能是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却)说:“仲由啊,(除了)勇气好超过我(以外),没有什么(别的)优势可以选取的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13 08:47:38 +0800 CST  
五.八
【原文】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1)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2)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3),百乘之家(4),可使为之宰(5)也,不知其仁也。”
“赤(6)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7)立于朝,可使与宾客(8)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释】
(1)不知:不知道。对于别人的提出的问题,如果不想回答或不想讨论时,孔子通常会用“不知”二字来应对,以避免不必要的解释或者讨论。
(2)赋:用来满足军事需要所征收的财物。治其赋,引申为管理军事保障工作。
(3)邑:古代的民众的聚居之地,小的相当于城镇,大的相当于县城,归国家管理的为“公邑”,分封给大夫的为“采邑”。
(4)家:古代的卿大夫由国家封以一定的地方,由他派人治理,并且收用当地的租税,这地方便叫采地或者采邑。“家”便是指这种采邑而言。
(5)宰:最早是君主家里的总管的称谓,后来逐步扩大,延伸为各级官僚的总管称谓,一县的县长叫做宰,大夫家的总管也叫做宰。
(6)赤:公西氏,名赤,字子华,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09年,卒年不详。孔子的弟子。
(7)束带:扎衣带。当时的正式的服装会用一个宽大的带子来束腰,这里用“束带”这一典型特征代指穿上上朝的礼服。
(8)宾客:一般是贵客叫宾,普通客人叫客,这里则把“宾客”合为一词,统指客人。
【解读】
孟武伯是在什么情景下、因为什么原因向孔子询问其弟子品行的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孔子显然也知道孟武伯真正想了解的是这几个弟子具有什么样为政能力,而不是他们的品行如何,所以孔子用“不知”跳过问题,直接推荐弟子们适合担任的具体工作。
孔子虽然非常重视“仁”这个概念,但是孔子并不认为一个人的“仁”与他的具体能力正相关,所以在谈及具体能力时都避免涉及到讨论到“仁”上去。
孔子的回答也是很直接地体现了他教育弟子的目标,那就是把弟子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素质和能力的为政者,并使之能够得以从政。
【译文】
孟武伯问:“子路仁吗?”孔子说:“不知道。”他又问。孔子说:“仲由啊,在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负责军事保障工作。不知道他是否仁。”
(孟武伯又问:) “冉求又怎么样呢?”,孔子道:“冉求啊,可以让他在有千户人口的邑,或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担任总管。不知道他是否仁。”
(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道:“公西赤啊,穿着礼服立于朝廷之上,可以让他接待宾客。不知道他是否仁。”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14 20:53:59 +0800 CST  
五.一〇
【原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1) 也。于予与何诛(2)?”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3)。”
【注释】
(1)杇:音wū,通“圬”,泥工抹墙的工具,这里名词动用,是指墙垒完后再在外面抹一层墙皮。
(2)予:指宰于。与:通“欤”,表示感叹,啊。诛:谴责。于予与何诛:对于宰于啊,(还)能谴责什么。
(3)是:代词,这、此,这里孔子前面提到了的他的识人方法。
【解读】
本章连续两个“子曰”,虽然从时间上看是不连续的,但是在内容上看都是围绕着“宰予昼寝”这件事展开的。“宰予昼寝”,不是正常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与宰于自己说的话不一致,宰于可能太会说了,以至于孔子先前相信了他,由此使得孔子在识人上由“听其言信其行”变为“听其言而观其行”,如此这般不知孔子是喜还是忧?
孔子说“于予与何诛”,其实已经很难找出比“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更强烈的谴责了。朽木要是去雕刻就会溃散,粪土垒砌的墙壁要是抹墙皮就会垮塌,这两者已经是不可触及、不可救药的事物了,已经说到这样了,还要进行怎么样的谴责?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15 20:33:38 +0800 CST  
五.一〇
【原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1) 也。于予与何诛(2)?”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3)。”
【注释】
(1)杇:音wū,通“圬”,泥工抹墙的工具,这里名词动用,是指墙垒完后再在外面抹一层墙皮。
(2)予:指宰于。与:通“欤”,表示感叹,啊。诛:谴责。于予与何诛:对于宰于啊,(还)能谴责什么。
(3)是:代词,这、此,这里孔子前面提到了的他的识人方法。
【解读】
本章连续两个“子曰”,虽然从时间上看是不连续的,但是在内容上看都是围绕着“宰予昼寝”这件事展开的。“宰予昼寝”,不是正常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与宰于自己说的话不一致,宰于可能太会说了,以至于孔子先前相信了他,由此使得孔子在识人上由“听其言信其行”变为“听其言而观其行”,如此这般不知孔子是喜还是忧?
孔子说“于予与何诛”,其实已经很难找出比“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更强烈的谴责了。朽木要是去雕刻就会溃散,粪土垒砌的墙壁要是抹墙皮就会垮塌,这两者已经是不可触及、不可救药的事物了,已经说到这样了,还要进行怎么样的谴责?
【译文】
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能雕刻了,粪土垒砌的墙不能抹墙皮了。对于宰予啊,(还)能谴责什么呢?”
孔子说:“最初我对于人(的认识),(是)听到他的话便相信他(会按照他说的话)行事;现在我对于人(的认识),(是)听到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是从宰予啊,改变了(我)识人的方法。”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16 20:33:22 +0800 CST  
四.一九
【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1)。”
【注释】
(1)方:名词,方法、策略,类似的意思如“教子有方”“千方百计”等词的“方”。
【辨析】
通常的解释是把“方”解释为“方向”或者“地方”,不妥。“方”确实有这两种意思,但是都是与其他字结合时才能表达出这样的意思,如果独立使用时,则不能表达出这样的意思。另外,从句意上看,即使有了明确的地方或方向,也并不能完全解决父母的后顾之忧。
【解读】
为什么父母在不远游?通常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远游会引起父母的担心和牵挂,二是远游离家后不能近前照顾父母。而有时又不得不远游,怎么办?那就要在出游前想办法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当然,具体采取什么办法因人因事而已,孔子也不会细谈。有些方法还是比较常用得,比如:告知父母自己有可信的人同行;在出行前找人代为照顾父母;离家后即使保持通信;出门三年后回家探望等等。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到很远地方出游;(如果一要)出游,必须有(一定的)方法。”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16 20:41:43 +0800 CST  
五.一四
【原文】
子路有(1)闻,未之能行(2),唯恐有(3)闻。
【注释】
(1)有:动词,表示存在、发生、呈现出后文所描述的的事物或状态。
(2)未之能行:倒装,即“未能行之”。
(3)有:通“又”。
【解读】
子路的行动力强,会把听到的道理付诸实践,但是付诸实践的是需要时间,在这个期间就担心又听到一个道理来不及去践行。
【译文】
子路听到了(一个道理),(如果)还没有能够去践行,就担心又会听到(一个道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17 20:06:02 +0800 CST  
五.一五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1)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2)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
(1)孔文子:孔圉(音yǔ),字仲叔,担任过卫国的上卿,“文”为其死后的谥号。
(2)敏:敏捷。
【辨析】
通常的注释是把“敏”解释为“聪敏”,主要是指智力方面。这种认识不够确切。实际上孔子在用“敏”时,专指在行事上的迅速、快捷,除本章之外,论语中还有其它7章用“敏”字,都是这个意思,如:“敏于事而慎于言”(第一.一四章)、“纳于言而敏于行”(第四.二四章)、“敏以求之者也”(第七.一九章)、“虽不敏,请事斯语” (第一二.一章、第一二.二章)、“敏则有功”(第一七.六章、第二.一章),都是这种含义。
【解读】
大约从西周中期恭王、懿王开始,形成了一套谥号制度,用以对于死去的重要人物给于总结性的评价,一般是一两个字。“文”虽然专门对应一定的品行和成就,但在众多谥号中,可谓是最顶的评价了,是用来评价极为了不得人物,一般品行和成就的人是得不到的。
子贡对孔圉会得到“文”字的谥号感到好奇,很正常;而孔子的回答只是提及孔圉在品行上表现而没有谈他取得的成就,不够全面。而从孔子回答的内容上看,更是符合他自己的主张。准确地说,孔子是在通过回答问题在阐明自己的观点进而教育自己的弟子。孔子的这种方式不只是在本章,在其他篇章中评价人物时也会采用。
【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因为什么称为‘文’呢?”孔子说:“(他行事)敏捷而且学问好,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做耻辱,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号。”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19 09:37:28 +0800 CST  
五.一三
【原文】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1),可得(2)而闻也;夫子之言性(3)与天道(4),不可得而闻也。”
【注释】
(1)文章:孔子是古代文化的整理者和传播者,这里的“文章”是指孔子整理的的诗、书、礼等等。
(2)得:助动词,能、能够。
(3)性:这里指人的本性、天性。
(4)天道:自然界运行的基本规律。
【解读】
子贡之所以很难听到孔子讲关于人性和天道方面的见解,不是因为孔没有这方面的见解,而是因为孔子在弟子面前基本不讲述这些问题。后世有人考证出孔子在人性和天道上的见解,这不作为奇,像孔子这样注重于道和交流的人,这些见解是藏也藏不住的。
孔子的教学目标培养弟子为人处世的学问,进而培养成为能够施行仁政于天下的君子,在教学上非常专注而且讲究实效。具体而言,孔子传授给弟子的是诗、书、礼、乐、射、数等六艺,教材是他本人对早期儒家先贤们所留下的资料和见解的整理(即本章提及的“文章”),评价弟子方向则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方面。除此以外的其他方面,孔子当然会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但是在弟子面前他会尽力地回避不谈,一是这些方面会分散自己和弟子精力,二是像性与天道这些题目比较宽泛和虚化,会把弟子引向纯学术研究、甚至是清谈。
虽然,孔子不讲人性,但是他讲人伦;孔子不讲天道,但是讲的是政道,因为这些东西与他的培养目标密切相关而且比较具体。
用今天的观点看,孔子在教学之外努力避免哲学等方面问题,关注的主要是社会、政治、文化等现实性的问题。从学术角度看,孔子在论语里也有一些哲学方面的认识和观点,但并不是一个哲学家,而是一个集社会学、政治学等的教育家。

孔子把前期的儒家思想集结成型后,儒家思想得到社会认同,其体系必然会逐步丰富起来,在顶层上必然会涉及到哲学上,诸如人性和天道这些东西;在底层上则会涉及到日常行为规范上等等,这是一门思想发展的必然。这些在孟子和荀子中就体现出来了。而在汉初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其发展就趋向立体化,除了在纵向上这种发展之外,还在横向上扩展:一方面是延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东西都包纳进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是指从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军事一直到日常的吃喝拉撒。以致于是儒家(而不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事物。
【译文】
子贡说:“老师的文章,(我们)是可以听得到的;老师讲天性和天道(的言论),(我们却)不能够听得到。”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19 10:09:47 +0800 CST  

楼主:含英

字数:241642

发表时间:2018-01-18 19:32:5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15 20:26:51 +0800 CST

评论数:72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