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论语注解

三.一
【原文】
孔子谓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3)可忍(4)也,孰(5)不可忍也?”
【注释】
(1)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此处是指季平子,即季孙意如。
(2)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的一种礼仪。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3)是:代词,指季氏八佾舞于庭这件事。
(4)忍:容忍。
(5)孰:疑问代词,什么。
【辨析】
对于“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还有一种解释是:“这样的事情他可以忍心做,还有什么不忍心做呢?”,这句话的主语变成季氏。这是不符合孔子说话习惯,也是不符合语法。通常讲话,只有在主语是自己是才会省略,其他人称都要加上去的。
【解读】
对于季氏违犯周礼的行为不能容忍,以此体现出孔子对礼的重视。
【译文】
孔子评论季氏在庭堂中表演八佾舞时说,“这样事能够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容忍呢?”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21 17:50:26 +0800 CST  
三.七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1)乎!揖(2)让而升(3),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释】
(1)射:原意为射箭。此处指古代的射礼。
(2)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3)升:登、上。
【解读】
君子心系天下,其他事情都不放在心上,也就是不屑于争斗;而对于天下的治理,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第一五.四〇章),能合在一起双方就一起共事,合不到一起则一拍两散。想通过争斗去改变对方的认识和立场的也是很困难的事情。如果真的遇到像“射”这样的竞争,君子更为注重的是礼,而不是竞争的胜负,类似于今天“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方针。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下场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评析】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君子无所争”,即使要争,也是彬彬有礼的争,这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强调谦逊礼让而鄙视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这是可取的。但过于强调谦逊礼让,以至于把它与正当的竞争对立起来,就会抑制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成为社会发展的道德阻力。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21 21:53:35 +0800 CST  
二.一八
【原文】
子张(1)学(2)干禄(3),子曰:“多闻(4)阙(5)疑(6),慎言其余,则寡(7)尤(8);多见(9)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解】
(1)子张:姓颛(zhuān)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岁,孔子的学生。
(2)学:学习。
(3)干禄:干,干、做;禄,俸禄,引申为官职;干禄,做好官职、胜任官职。
(4)闻:听,这里是了解的意思。
(5)阙:通“缺”,缺失、空缺,避开。
(6)疑:怀疑,迷惑。
(7)寡:少。
(8)尤:过错。
(9)见:看,这里为察看的意思。
【辨析】
通常的解释是把“干”引申为“求”,这样“干禄”的意思就成了“谋求官职”。但是,从字义上看这种引申比较牵强,而从语义上看,孔子回答的也是做好官职,而不是针对的“谋求”官职,即“禄在其中”。
【解读】
文中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疑”与“殆”,“尤”与“悔”在言行两个方面互用。
这一章意思的核心就是慎言慎行,这是孔子一贯主张和要求,其中多闻多见、阙疑阙殆为慎言慎行的前行,而寡尤寡悔则是慎言慎行的结果。
【译文】
子张(向孔子)学习(如何)做好官,孔子说:“多听,避开感到迷惑的方面,其它(有把握)的说起来也要谨慎,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多察看,避开感到危险的方面,其它(有把握)的做起来也要谨慎,这样就能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面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22 20:38:55 +0800 CST  
三.九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1)不足征(2)也;殷礼吾能言之,宋(3)不足征也。文献(4)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1)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2)征:证明,引以为证。
(3)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4)文:文字,这里指文字资料。
(5)献:进献的东西、贵重的东西,这里指前人遗留下来的实物。
【辨析】
通常的解释是把“献”解释为“贤人”,这种解释说不通。首先,贤人指的是德行而不是知道古代的事情多。其次,如果是“贤人”的应该直接用“贤”,论语中的“贤”字太多了,而不用非要用个生僻“献”字。再者,从语义、修辞上看,对“文字”对应的是“实物”,它们才可以被孔子作为相对客观的证据。
【解读】
在第二.二三章孔子讲过“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他认为礼在经历夏商周三代的发展演变,但总体上是一脉相承的而且趋于完善,夏、商推行了礼,那么周应该一直延续的推行下去。可惜这两个朝代遗留下来的文献太少了,不足以向世人证明礼的延续性和完善性,也不足以证明推行礼的必要性。
【译文】
孔子说:“夏礼,我能说出来,(但是)杞国(现在的礼)却不足以作为证明;殷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宋国(现在的礼)不足以作为证明。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遗留下来的实物不足的缘故,(如果文献)足够的话,我就能够用来证明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23 23:23:37 +0800 CST  
三.一〇
【原文】
子曰:“禘(1)自既灌(2)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注释】
(1)禘:音dì,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一种非常隆重的典礼。因为周公对朝廷做出了重大贡献,鲁国被允许使用这种礼。
(2)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解读】
所谓的不想看了,是因为礼举行的很差劲让孔子实在看不下去,但是观礼也是一种礼,所以孔子还不能离开,只能忍着。至于具体哪个方面差劲,不是重点,孔子没有讲,我们也不必做过多猜测。这句话表明了礼制在当时社会已经走向崩溃,同时也表明了孔子对这种社会现状的痛心。
【译文】
孔子说:“举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24 08:51:02 +0800 CST  
三.一一
【原文】
或问禘之说(1),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2)天下也,其如示诸斯(3)乎!”指其掌。
【注释】
(1)说:学说、理论。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礼的规定。
(2)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之于:对于。
(2)斯:代词,代后面所指的手掌。
【解读】
本章紧接上一章,孔子到鲁国举行的禘祭很不符合规矩,非常气愤。此时,有人问孔子有关谛的问题,孔子不想告诉他具体内容,但是强调了禘祭这种礼的意义:能够认真举行谛礼的人,天下对他来说就有如在展示在手上一样。实际上,这种认识也是孔子一直推行礼的原因。
【译文】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礼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对于天下,就如同将它展示在这里吧!”指着他的手掌。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25 19:40:28 +0800 CST  
三.一二
【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1)不与(2)祭,如不祭。”
【注释】
(1)吾:自己。这里是作为第一人称,泛指。
(2)与:参与,参加。
【解读】
天是客观世界的最高主宰,而神则是不被人们所认识的神秘力量的人格化,也就是塑造或借用一个人物形象做代表,当然,他们最终都要听命于天。反过来讲,人们见到这些人物形象代表,就如同见到了他们所代表的神秘力量。
人们祭拜神是表示对这种神秘力量的尊重和上天的臣服,所以祭拜面对着人格化的形象,如果画像、塑像等,就要如同神真的存在一样,以便发自内心的、虔诚的进行。所以祭拜时,一是要身心全部投入。如果不能亲自参加或者祭拜时不虔诚,反而会获罪与神灵与上天,如此还不如不进行祭拜。
【译文】
祭祀就如同(祭祀的对象)真在那里,祭神就如同神真在那里。孔子说:“自己不能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26 17:52:50 +0800 CST  
三.一三
【原文】
王孙贾(1)问曰:“与其媚(2)于奥(3),宁媚于灶(4),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5),无所祷也。”
【注释】
(1)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时任大夫,掌握实权。
(2)媚:谄媚、巴结、奉承。
(3)奥:这里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
(4)灶:这里指灶旁管烹饪做饭的神,即现今所说的灶王爷。
(5)天:上天,客观世界的最高的主宰,各种不被人们所认识的神秘力量最终皆由其掌管。
【解读】
本章是接着上一章进行的,“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有了这种厚此薄彼的念头,则表明内心已经是对神的不尊重,已经“获罪于天”了,这种状态下的再做形式上的祈祷,已经于事无补了。
【译文】
王孙贾问道:“(人们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26 21:24:09 +0800 CST  
三.二六
【原文】
子曰:“居上(1)不宽,为礼不敬,临(2)丧不哀,吾何以(3)观之哉?”
【注释】
(1)上:上位,高位。
(2)临:上司对待下属。
(3)何以:“以何”的倒装,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或“不能”等意思。
【辨析】
有种解释是把“居上不宽”解释为“位居上位的人不能不能宽厚待人”,“位居上位的人”成了“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的主语,其实“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的句式相同,表示在某种情况的时候的行为,把它解释为“位居上位时不能宽厚待人”才是恰当的。
【译文】
孔子说:“位居上位时不能宽厚待人,举行礼的时候不敬重,参加(下属)丧礼时也不悲哀,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26 22:13:18 +0800 CST  
三.一四
【原文】
子曰:“周监(1)于二代(2),郁郁(3)乎文(4)哉!吾从周。”
【注释】
(1)监:音jiàn,通“鉴”,借鉴。
(2)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商代。
(3)郁:草木茂盛。郁郁:丰富、浓郁。
(4)文:文字。
【译文】
孔子说:“周代的借鉴于夏、商二代,文字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代的。”
【评析】
到底是周代的什么东西借鉴了夏商二代,孔子没有提及,只是赞叹记录它的文字更为丰富多彩。把它强行认为是礼,过于武断。
孔子一直认为夏、商、周朝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并且到了周代已经趋于完美。这不仅仅是礼,与文化相关的各个方面都是如此。孔子没有点名具体的记录内容,这反倒给我们留下了更大的领悟空间。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27 21:17:42 +0800 CST  
三.一五
【原文】
子入太庙(1),每事问。或曰:“孰(2)谓鄹人之子(3)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1)太庙:君主的祖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2)孰:疑问代词,谁。
(3)鄹人之子:鄹,音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指孔子父亲叔梁纥,叔梁纥曾经作过鄹大夫,古代经常把某地的大夫称为某人,因此把鄹大夫叔梁纥称为“鄹人”。鄹人之子,指孔子,这种称谓有轻蔑之意,指孔子以知礼出名是沾了先人的光。
【解读】
孔子以熟知周礼闻名,但是他进入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实不知,即使知道也要对每件事进行确认才是真正地的符合礼。 在孔子看来,礼的意义不在于知道就可以,而在于认认真真的遵循。
现实社会也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询问和回答,并不是真的在乎问题和答案是什么,主要是体现了一种礼节。
【译文】
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鄹人之子懂得礼呢?进入太庙里,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到这话后说:“这就是礼啊!”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28 17:54:03 +0800 CST  
三.二五
【原文】
子谓(1)韶(1):“尽美(2)矣,又尽善(3)也;”谓武(4):“尽美矣,未尽美也。”
【注释】
(1)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
(2)美: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
(3)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的。
(4)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
【解读】
孔子非常重视乐,不仅注重形式美,更注重所表达内容。在孔子看来,乐不单是娱乐形式,更是一种价值导向,影响着文化的发展。
【译文】
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美极了啊,又好极了啊。”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美极了啊,但还不够好啊。”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29 17:50:45 +0800 CST  
三.二四
【原文】
仪(1)封人(2)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3)见之(4)。出曰:“二三子(5)何患于丧(6)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7)。”
【注释】
(1)仪: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
(2)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员。
(3)从者:指孔子随行弟子。
(4)见之:即“使之见”,领他见了孔子。
(5) 二三:表示约数。二三子:这里是称呼孔子的各位弟子。
(6)丧:丧失、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丧失了用武之地。
(7)铎:古代的一种铜制打击乐器,其形制略近于甬钟,体腔内有舌或无舌。有舌者可摇击发声。舌分铜制与木制两种。铜舌者为金铎,木舌者为木铎。古代发布政令、军令时,摇动木铎用来召集民众。
【解读】
有道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这个仪封人已闻孔子大名,如今终得一见,更是对孔子佩服至极,认为孔子就是上天派来唤醒世人的那个人,就是使天下归于有道的那个人。“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这个评价,可以比拟朱熹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译文】
仪地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不能见的。”孔子的随从弟子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弟子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号令天下的木铎。”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29 21:37:02 +0800 CST  
三.八
【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3)予(4)者商(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第三句没有查到出处。倩: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转动灵活。素:质朴,不加装饰本来的样子。绚:绚丽多彩。 这三句诗的意思是: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转动地真明亮啊,这样质朴的脸庞打扮起来真是绚丽多彩。
(2)绘事:画画、绘画。后:后于,在……之后。素,白底。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绘画。
(3)起:开启,引申为发挥、阐明。
(4)予,我,孔子自指。
(5)商:子夏,名商。
【辨析】
通常的解释是把“礼后乎”解释为“礼是在仁的后面”,这是把自己的理解强行加上去了,有画蛇添足之嫌。原文没有说出的东西就要保留,强加猜测会使原文失去的意境,也让学习者失去了领悟的空间。孔子及弟子的讲话方式向来如此,话不多说,以供闻者自悟、自明。
【解读】
事情都是需要一定的基础,才能做好。女人化妆,先天素质好,一笑一盼皆生美妙,再打扮起来的就更加多姿多彩。绘画也是如此:一张白纸才能画最美的图画(毛泽东)。同理,礼要做得好,也是需要一定的基础在前面做好铺垫。
【译文】
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绘画。”子夏又问:“礼也是后面的事吧?”孔子说:“能阐明我的人,就是商啊!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30 21:17:12 +0800 CST  
首先我们要把孔子当做一个人,一个普通人来看;但是孔子又不是个一般的人,是一个不简单的人。而历代的注释者、尤其是宋代以后,大多把孔子当圣人来看待。把孔子当做一个圣人,那么他说的话就不敢质疑,不能违背,甚至处处为其维护,自然也就不敢与之进行交流。这实际上是在读之前,先给自己立了一个框子。这样的方式读论语,就不能透彻的理解。
而把孔子作为一个普通人来看,对他说的话、他做的事就敢去质疑,也能与他进行交流。这样的方式读下去,就会发现他说的话虽然有错误、有局限,但是更多的是独到的、深刻的见解,就会发现他的不一般、不简单。读出这种感觉来,论语才算是读进去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31 16:27:02 +0800 CST  
当然,即使是一个普通人,对他说的话也要尊重。对于论语中的话,如果感到不理解或者不对,应该先反思是不是自己理解的不对;如果发现有不对的地方,也可以质疑、批驳,但是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说孔子说的不对,就去篡改人家说的原话。这是在私人不能说话。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31 19:52:51 +0800 CST  
二.一九
【原文】
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2)?”孔子对(3)曰:“举(4)直(5)错(6)诸(7)枉(8),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解】
(1)哀公:鲁定公的儿子,姓姬名蒋,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谥号“哀”。
(2)服:信服。
(3)对:回答。论语中记载回答国君或者位遵这的问话时都用“对”,以表示尊敬。
(4)举:推举、选拔。
(5)直:正直。
(6)错:通“措”,放置、搁置,引申为罢免。
(7)诸:“之于”的和音和义。
(8)枉:弯曲,不正。
【解读】
一个正直的人才能令人信服。选拔正直的人而把不正直的人罢免了,是为政者自身正直的间接体现,也就是说,只有正直的人才会选用正直的人,这样民众自然就会信服。
【译文】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信服呢?”孔子回答说:“选拔正直的人而把不正直的人罢免了,民众就会信服了;选拔不正直的人而把正直的人罢免了,那么民众就不信服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31 19:55:25 +0800 CST  
二.二〇
【原文】
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2)劝(3),如之何?”子曰:“临(4)之以庄,则敬;孝慈(5),则忠;举善(6)而教不能,则劝。”
【注解】
(1)季康子:季孙氏,名肥,谥号“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2)以:介词,而且。
(3)劝:勤勉,努力。
(4)临:上司对待下属。
(5)孝慈:指当政者孝敬父母、慈爱子女。
(6)善:擅长,擅于。与后面的“不能”对应。
【解读】
季康子问的是向让民众“敬忠以劝”,而孔子回答则是为政者该如何做,着力点是为政者提升、改变自己, 表明为政者在官民关系中的主动地位和引导作用。君子立于社会,必须从改变和提升自己做起,这是“”古之学者为己”(第一四.二四章)的真实意义。
【译文】
季康子问道:“要使民众敬重(我),(对我)忠实而且勤勉,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为政者)用庄重的态度对待,(民众)就会敬重的对待事情;(为政者)孝敬父母、慈爱子女,(民众)就会对你忠实;(当政者)选用擅长做事的人又教导能力差的人,(民众)就会勤勉。”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01 20:51:11 +0800 CST  
四.五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1)之,不处(2)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3)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4)?君子无终食之间违(5)仁,造次(6)必于是,颠沛(7)必于是。”
【注释】
(1)得:得到,引申为实现、达成。
(2)处,相处,此处引申为接受。
(3)去,离开,此处引申为摆脱。
(4)恶,音wū,疑问词,怎么、如何。恶乎成名:如何能成(君子之)名呢,意思是怎么能算得上是君子。
(5)违:违背、背离。
(6)造次:紧迫、仓促。
(7)颠沛:狼狈、困顿、窘迫。
【解读】
孔子这一整段话表达的意思就是,仁是君子最为基本、也是最为核心的德行。无论是处富贵、去贫贱,都不能离开仁,离开了仁就不能算是君子,这是说仁是君子德行的核心。无论是身处颠沛、还是造次,仁只有成为君子最基本的修行,才能时时刻刻也不违背。
【译文】
孔子说:“富有和尊贵,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来达成,(君子)不会接受。穷困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来达成,(君子)不会摆脱。离开了仁,如何能成(君子之)名呢?君子连吃完一餐饭的时间也不会违背仁的,是紧迫仓促的时候一定是这样,在困顿窘迫的时候(也)一定是这样。”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02 12:33:35 +0800 CST  
四.八
【原文】
子曰:“朝闻(1)道(2),夕死可矣。”
【注释】
(1)闻:听到,从他人那里得知。
(2)道:基本原则,真谛,真理。
【解读】
孔子这句话表明了道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道的得之不易。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真理,当晚死去也是可以的。”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03 21:25:45 +0800 CST  

楼主:含英

字数:241642

发表时间:2018-01-18 19:32:5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15 20:26:51 +0800 CST

评论数:72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