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论语注解

五.一
【原文】
子谓公冶长(1):“可妻(2)也。虽在缧绁(3)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4)妻之。
【注释】
(1)公冶长:公冶氏,名长,字子芝,鲁国人(一说是齐国人)。孔子的弟子。后世传说懂得鸟语。
(2)妻:qì,动词,把你女儿嫁给他。
(3)缧绁:音léi xiè,捆绑犯人所用的绳索,这里指代监狱。
(4)子:此处指的是女儿。
【解读】
对于非常信任的人,才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公冶长关进了监狱,还要把女儿嫁给他,可见孔子对公冶长的信任程度非常高。但是公冶长的具体品行如何,论语这里没有提及,正史上也没有什么记录,有关他的传说不足为据。
【译文】
孔子说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被关进了监狱,但不是他的罪过。”(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18 17:47:06 +0800 CST  
四.九
【原文】
子曰:“士(1)志于道,而耻恶(2)衣恶食者,未足与(3)议也。”
【注释】
(1)士:大体上是指具有一定的学问但是尚未得以从政的一类人。
(2)恶:音è,恶劣的,不好的。
(3)与:相与,一起。
【解读】
表面上追求大道,但实际上却在乎物质生活,如此矛盾表明,这样的人并不是真的立志于大道,也是不值得继续交往的。真正追求大道的人对饮食等物质方面要求不高,而心思放在追求大道上,并以此为乐,能够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六.一一章)。
【译文】
孔子说:“(一位)士,有志于道,但又以吃的不好、穿的不好为耻辱,不值得同(他)一起讨论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18 20:43:18 +0800 CST  
三.一七
【原文】
子贡欲去告朔(1)之饩羊(2)。子曰:“赐也!尔爱(3)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
(1)朔: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告朔:诸侯在每月初一到祖庙举行祭祀活动,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
(2) 饩,音xì;活的牲畜。饩羊:祭祀用的活羊。
(3)爱:爱惜。
【解读】
对于子贡因为爱惜生灵而提出去掉饩羊的建议,孔子大为不满,实际上是表明了孔子对于礼的维护,反对因为别的一些原因而简化礼仪的端庄威严,这也与第三.四章孔子所讲的“与其易,宁戚”是相一致的。
【译文】
子贡想去掉告朔时所用的羊。孔子说:“赐啊!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护那种礼。”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19 17:59:07 +0800 CST  
四.三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注释】
(1)好:音hào,喜好、喜爱、喜欢。
(2)恶:音wù,动词,讨厌、憎恶。
【解读】
为什么只有仁者才能好人、恶人?不仁者就不能好人、恶人了吗?人都有喜好,但是喜好的标准各不相同。仁者判断的标准是为人的标准,也就是善恶的标准,根据善恶标准先把人进行区出,分辨出好人、坏人,然后再喜欢好人、讨厌坏人。而不仁者的判断标准却是个人的喜好标准、价值标准,根据喜好标准判断的是这个人符合自己的喜好,根据个人价值标准判断的是这个人是否对自己有利,然后再去喜欢符合自己喜好的人或是对自己有利的人。更进一步讲,仁者好恶的对象是人,而不仁者好恶的对象并不真的是人,而是喜好、利益等等。比如,看着某个人长得难看,就不讨厌这个人,这个厌恶的对象实际是因为他不符合自己审美标准 。再比如,有一句俗话讲的“喜欢的不是这个人,喜欢的是他的钱。” ,这个喜欢的对象就是利益而不是人。
【译文】
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真的是)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20 19:48:56 +0800 CST  
三.二一
【原文】
哀公问社(1)于宰我,宰我(2)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3)。”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4)。”
【注释】
(1)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
(2)宰我:宰氏,名于,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20年,卒年公元前458年。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能言善辩,在第一一.三章中的“言语”类只有两人,分别是宰我和子贡。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
(3)战栗:恐惧,发抖。
(4)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此处实为互文的修辞方法,实际意思是:对已经过去了的事,不说、不鉴、不咎。
【解读】
如果要靠发音相同来使民众感到惧怕,祭拜也就失去的意义。宰我的这种说法实际上也构成了对周礼及其制定者周公的诋毁,而且还是当着周公的后人哀公面讲(估计哀公也不自己也不清楚)。孔子对宰我的说法不高兴,但是孔子听说时,事情已经过去,再去追究也于事无补了。这也从反面揭示了孔子一直强调谨言慎行的意义。
从修辞的角度看,“成事不说,遂事不谏”为互文的方式。孔子用了“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三者意思相近,实际上在强调自己的一种态度,就是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不在追究,其隐含的意思是应该把功夫放在事前。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事,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做的神主牌位),商朝用的是柏树,周朝用的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说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21 17:56:48 +0800 CST  
五.二
【原文】
子谓南容(1):“邦有道(2),不废(3);邦无道,免于刑戮(4)。”以其兄之子(5)妻之。
【注释】
(1)南容:南宫氏,名适(kuò),一作括,又名縚(tāo),字子容。鲁国孟僖子之子,孟懿子之兄(一说弟),本名仲孙阅,因居于南宫,以之为氏,谥号敬叔,故也称南宫敬叔。孔子弟子。
(2)道:指政治主张、执政方针等,通常默认它们是正确的。有道:施行正确的政治主张。无道:没有施行正确的政治主张。
(3)废:废弃。不废:不被废弃,实指才能得到施展。
(4)刑戮:刑罚和杀戮,泛指来官方的惩治。
(5)兄之子:兄长的女儿。孔子之兄叫孟皮,这时孟皮可能已死,所以孔子替他女儿主婚。
【解读】
南荣的具体品行和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参看第一一.七章,本章只是讲述了以南荣的能力所能到的结果。作为掌权家族的子孙,“邦有道不废”,相对容易;而“邦无道免于刑戮”,难度比较大。孔子对于南荣的这种能力给予了肯定和信任,才敢做主把兄长的女儿嫁给他,而且对于兄长女儿的婚嫁选择,应该比对自己女儿的更为谨慎。
【译文】
孔子说南容:“国家有道的时候,他的才能不会被废弃;国家无道的时候,他能够免受刑罚和杀戮。”于是把哥哥的侄女嫁给他。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21 20:05:57 +0800 CST  
三.二〇
【原文】
子曰:“《关睢》(1),乐而不淫(2),哀而不伤。”
【注释】
(1)《关睢》:睢,音jū,即《诗经•国风•周南•关雎》篇,是《诗经》的第一篇。
(2)淫:过度、放纵。
【解读】
由于年代久远以及行文风格的差异,今人对《诗经》中的很多篇章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关睢》大体写了一个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从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思到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各种情感都是不加掩饰地直接表达出来,正是这种充分、真实地抒发,使情感得到了释放,才能做“不淫”“不伤”。
《诗经》这种在内容上的真情实感、表达上直接抒发,得到孔子的高度赞同,认为它有助于于人们的真实生活和真实情感的表露和抒发,“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第一七.九章)。
孔子对《关睢》的评价,实际上仍然是第二.二章“思无邪”评价的延续。
【译文】
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纵,忧愁而不哀伤。”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22 15:52:36 +0800 CST  
三.二一
【原文】
哀公问社(1)于宰我,宰我(2)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3)。”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4)。”
【注释】
(1)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
(2)宰我:宰氏,名于,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20年,卒年公元前458年。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能言善辩,在第一一.三章中的“言语”类只有两人,分别是宰我和子贡。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
(3)战栗:恐惧,发抖。
(4)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此处实为互文的修辞方法,实际意思是:对已经过去了的事,不说、不鉴、不咎。
【解读】
如果要靠发音相同来使民众感到惧怕,祭拜也就失去的意义。宰我的这种说法实际上也构成了对周礼及其制定者周公的诋毁,而且还是当着周公的后人哀公面讲(估计哀公也不自己也不清楚)。孔子对宰我的说法不高兴,但是孔子听说时,事情已经过去,再去追究也于事无补了。这也从反面揭示了孔子一直强调谨言慎行的意义。
从修辞的角度看,“成事不说,遂事不谏”为互文的方式。孔子用了“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三者意思相近,实际上在强调自己的一种态度,就是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不在追究,其隐含的意思是应该把功夫放在事前。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事,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做的神主牌位),商朝用的是柏树,周朝用的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说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23 17:52:02 +0800 CST  
四.一四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1)。不患莫己知,求为(2)可知也。”
【注释】
(1)立:动词,立足。
(2)为:表被动,被。
【辨析】
有一种常见的解释是认为“立”通“位”,这种说法比较牵强。其一,如果“立”通“位”,那么前面的“不患无位”,为何不写成“不患无立”?同一句话前面的记录用了正字,后面的则用通假字,怎么能如此无常?其二, “立”通“位”后,就变成了名词,从语法“所以”后面应该接具有行动含义的字或者词句。
【解读】
为别人所知、被社会认可,只是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来源于你的能力和做为展示。有了能力和做为的展示,别人才能了解你、才能立足于社会。所以关注自身的能力和做为这才是关键。本章与第一.一六章、第一四.三一章的相互参读理解。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没有(自己的)位置,担心的是凭什么立足。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被(别人)知道(自己的能力)吧。”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24 17:47:58 +0800 CST  
四.一五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1)。”曾子曰:“唯(2)。”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3)而已矣。”
【注释】
(1)贯:贯穿、统贯。一以贯之:即“以一贯之”,用一个(原则)贯穿。
(2)唯:应答词,是的。
(3)恕:宽恕、宽容。
【译文】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主张可以用一个(原则)来贯穿起来。”曾子说:“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后,别的弟子便问曾子道:“是什么意思?”曾子道:“老师的主张(的原则)不过是忠、恕罢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25 17:58:42 +0800 CST  
五.一一
【原文】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1)。”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注释】
(1) 枨:音chéng。申枨:姓申,名枨,字周,鲁国人,孔子弟子。
【解读】
一个人欲望太强烈了,他就会一直想着如何满足他的欲望上,就会去迎合或者屈服于某些人、某些事物以便尽快实现自己的欲望,就很难做到刚强了。
【译文】
孔子道:“我没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道:“申枨是啊。”孔子道:“申枨啊,欲望太强烈,怎么能够刚强呢?”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27 17:52:58 +0800 CST  
五.一二
【原文】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1)诸(2)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3)所及也。”
【注释】
(1)加:施加、强加。
(2)诸:“之于”的合音合意。
(3)尔:你。
【解读】
子贡所讲的“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就是对孔子在第一五.二四章所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更为白话的表达。
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使是出于好心,是为了他人好,也很少顾及到他人的感受。一方面,一些自己不喜好的事物,却往往会把它们强加于他人,根本就不去考虑他人也会不喜好这些事物。另一方面,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或是喜好的事物,也会它们施加给他人,认为这些事物对他人也有利、也会喜欢,根本不会想到这些事物并不一定对他人有利或者不喜欢;更重要的是这种强加的方式,没有人会喜欢。即使有时候心里想着要去顾及他人,但是一做起来还是不自觉地按照自己想法行事,而且自己还不知道。
在孔子看来,子贡虽然有此心,但实际上还是做不到。
【译文】
子贡说:“我不想别人强加给我的,我也要不强加他人。”孔子说:“赐,这不是你能做到的。”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28 17:47:37 +0800 CST  
九. 七
【原文】
牢(1)曰:“子云:‘吾不试(2),故艺(3)。’”
【注释】
(1)牢:有人认为是孔子弟子琴牢,字子开,亦字子张,或称“琴张”,卫国人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并无此人。
(2)试:试试,尝试。
(3)艺:技艺,主要是指孔子要求弟子掌握的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辨析】
通常的解释认为“试”是“用”的意思,并进一步引申为“被用”,“我不试”的意思则是“我不被国家所用”。“试”确实有“用”的意思,但是这种解释过于周折且不符实、不合理。首先,在有明确主语的情况下,“用”引申为“被用”就牵强了。其次,与事实不相符。事实是,孔子也曾做过官,是被国家使用过的。再次,于理不符。没有做官并不能导致有技艺没有做过官的人太多,这些人中很多也没有什么技艺,显然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相反。做官和有技艺之间倒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掌握了一定技艺更有利于做官,而做官的过程又会增强一些技能。
能否有技艺,关键还是看态度如何,坚持下去,而不是浅尝辄止,才能掌握的了技艺。大多技艺看起来觉得很有趣,会有忍不住试试的想法,但是要像提高水平,就要反复地练习、不断地琢磨,如此就会感觉到枯燥无味,如果没有毅力、不能坚持下去,是难以真正掌握的。
【译文】
牢说:“孔子说:‘我不是试一试(就算了),所以(掌握了)技艺。’”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28 21:34:04 +0800 CST  
五.三
【原文】
子谓子贱(1),“君子哉若(2)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3)?”
【注释】
(1)子贱:宓(fú)不齐,字子贱,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21年。孔子弟子。《吕氏春秋•开春论第一》有言:“宓子贱治单父(今山东单县),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汉书‧艺文志》载,有《宓子》十六篇,久佚。
(2)若:代词,这,此。
(3)斯:代词,前面一个代子贱,后面一个代君子。焉:疑问代词,怎么。取:获取、取得,这里是“学成”的意思。
【解读】
本章虽然短小,但是包含的内容却很有深意。
其一,反问句表示强烈肯定。孔子反问“鲁无君子”,实际上是在肯定鲁国是有君子的,鲁国乃君子之邦。
其二,把弟子培养成为君子,是孔子教育的目标。对于自己的弟子成为了君子,孔子当然是就喜不自禁地夸赞起来:“君子哉若人!”。
其三,对于培养君子的方法,孔子认为除了理论学习,效仿,即向榜样学习,尤为重要。子贱就是向榜样学习而成为君子的实例。
【译文】
孔子说宓子贱:“真是君子啊这个人!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从怎么学成为君子的呢?”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29 17:53:44 +0800 CST  
四.一八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⑵,劳(3)而不怨。”
【注释】
(1)几:音jī,轻微、细微,这里引申为委婉。
(2)违:冒犯,触犯。
(3)劳:辛劳、劳苦。
【译文】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要婉转地劝阻,看到自己的志愿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辛劳而不会怨恨。”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29 20:29:48 +0800 CST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30 16:00:41 +0800 CST  
四.二三
【原文】
子曰:“以约(1)失(2)之者鲜矣。”
【注释】
(1)约:约束。
(2)失:失去、失败。与“得”相对应。
【辨析】
通常的解释把“约”、“失”解释为“对自己的约束”、“自己个人的过失、错失”,这种解释的视野比较小。实际上这个“约”、“失”并非只是针对个人,而是一种普遍性的规律。
【解读】
“以约失之者鲜矣”的实际意思就是“以约得之矣”,即因为事先有约束才能够得到、成功。相反,事前没有约束,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儿算什么样儿,有如何能够成功呢?
【译文】
孔子说:“因为有约束而失去,(这种情形)很少啊。”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9-30 20:37:37 +0800 CST  
四.六
【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1)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2)。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3)矣,我未之见(4)也。”
【注释】
(1)尚:动词,超过,高出。之:代词,代仁。无以尚之:没有什么可以高过仁;也就是说,在喜好仁的人看来,没有什么比仁更高尚的了,仁是最高尚的。
(2)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双重否定表 示肯定,即“使仁者加乎其身”,意思是“只是使仁加到自己身上”,更直白的意思是“避免不仁加到自己身上”
(3)盖:副词,表示猜测,大概,可能。盖有之矣:可能有吧,实际意思是很少有、基本没有。
(4)未之见:即“未见之”的倒装。
【辨析】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这是通常解释的断句,“好仁者”和“恶不仁者”并列为宾语,意思是“我没有见过喜好仁的人,也没见过厌恶不仁的人。”。这种断句可能与后面分别对“好仁者”和“恶不仁者”进行了陈述有关,但是与基本事实不符,语意也不顺畅。事实上,孔子是见过“好仁者”和“恶不仁者”,如果没见过的话,那见到就是“恶仁者”和“好不仁者”,更加罔顾事实了。而从语意的衔接上看,前面说没见过,后面却又就没见过的事物进行阐述,失去基本的逻辑基础和连贯性。正常的说话需要保持连贯并有基本的逻辑,如同本章最末的“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前面说了“没见过”,后面接着补充说“很少有”,所以才符合逻辑,才能连起来。
【解读】
孔子在本章讲了一个好仁的人的行为方式,大体可以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讲的是不会怎样做,另一部分讲的则是会怎样做。具体而言,不会的部分讲的是真正好仁的人是不会去厌恶那些不仁的人,因为厌恶不仁的人,只是避免了不仁加到了自己身上,而自身在仁的上的修为并没有得到提升。真的要提升在仁上的修为还需要自己身上下功夫,这就引出会的部分。会的部分讲的就是喜好仁的人,认为仁是最高尚的,会把一整天地把自己力量都用到为仁上面的,并且不会感到力量不足。也就是说,真正喜好仁的人全身心的投入为仁上,而且会感到身上充满了力量。反过来讲,那些说为仁而力量不足的,并不是真正喜好仁的人。
更进一步讲,一个有真正喜好的人,会把自己的喜好看的最高,是不会理会别人喜好、行为是什么,他做的就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喜好中去,而并且是力量满满。
【译文】
孔子说:“我没见过喜爱好仁的人(会)厌恶不仁的人。喜好仁的人认为没有什么高过仁。(一个人如果)厌恶不仁的人,(那么)他为仁只是不使不仁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有能一整天把他的力量用于为仁上的吗?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这样人还是有的,我没见到罢了。”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01 16:25:57 +0800 CST  
四.一
【原文】
子曰:“里(1)仁为美。择不处(2)仁,焉得知?”
【注释】
(1)里:邻里。这里名词动用,“与……为邻里”的意思。
(2)处:相处,居住。
【解读】
(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能够改变一个人,即便是个君子,也不要心存侥幸,认为自己不会被环境所改变、甚至能够改变周围环境。所以要做的就是“里仁为美”,孔子在第一.八章所讲的“无友不如己者”,与高人结交,也是如此。
(二)孔子认为“知者”与“仁者”是最相近的一类人,而且两者是相互裨益的:知是能够提升仁的,而仁者也会不时显露出真正的智慧,故而经常把两者连在一起谈论。“择不处仁,焉得知?”的意思就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会选择与仁者相处,进而提升自己的仁,这算是对知能够提升仁的一个示例。
【译文】
孔子说:“与仁的人为邻里才是美好的。选择不与仁者相处,怎么算是智慧呢?”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02 09:25:47 +0800 CST  
四.二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2)仁。”
【注释】
(1)约:制约、困住,引申为穷困的意思。
(2)利:动词,使得利,使获利。
【辨析】
通常的解释认为“利”是“利用”的意思,但是这种解释比较牵强,没有佐证。作为动词的利,只有两种意思:一是擅长;二是使获利、使得利,如损人利己,利他等。从修辞角度看,“仁者安仁”与“知者利仁”的句式相同,实为“仁者安于仁”和“仁者利于仁”,“利于任”是“有利于任”而不能是“利用于仁”。
【解读】
为什么不仁者不能长久地处于穷困或者安乐的环境,而仁者却能够呢?因为仁者安心于仁,而不在意生活环境,而那些知者能够进行有效的选择,规避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升自己的仁,犹如第四.一章所讲的那样。
【译文】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居于穷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居于安乐中。有仁的人能够安于仁,而聪明人(的智慧)会有利于仁(的提升)。”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10-02 18:28:48 +0800 CST  

楼主:含英

字数:241642

发表时间:2018-01-18 19:32:5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15 20:26:51 +0800 CST

评论数:72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