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论语注解

一.一〇
【原文】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5)其政。求(6)之与?抑(7)与之(8)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9)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10)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解】
(1)子禽:陈亢,字子禽,孔子的弟子。
(2)子贡:端木赐,字子贡,孔子的弟子。
(3)夫子: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
(4)邦:指当时的诸侯国。
(5)闻:听闻,知晓。
(6)求:请求,句中是打听的意思。
(7)抑:连词,还是,或是。
(8)与:给予,句中是主动地给讲解、告知的意思。
(9)温、良、恭、俭、让:依次为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给弟子留下的印象与感觉。
(10)诸:语气词,或者,大概。
【解读】
孔子周游列国就是在推销自己和自己的政治主张,必然要先了解清楚所到国家的政治状况。政治是错综复杂的,有些情况往往是讳莫如深的,但是孔子为人温、良、恭、俭、让,能够给人良好的感觉,故而能够探听清楚。这个实例不仅展现出孔子的风范,也反衬出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德的实际意义。
【译文】
子禽问子贡道:“夫子每到一个国家,必定知晓该国的政治状况,(是他)想打听该国的呢?还是(人家)想告知他呢?”子贡说:“夫子(为人)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故而能向人家打听到政治状况。夫子了解的政治状况的方式,大概不同于一般打听的方式吧。”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6-25 15:05:33 +0800 CST  
七.七
【原文】
子曰:“自行(1)束脩(2)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
(1)自行:自己做主去做。现今仍有类似的用法如:自行前往、自行解决等。
(2)束脩:脩,干肉、肉蒲;束脩,捆扎在一起的干肉,一束干肉。
这里用一束干肉作为一种拜见之礼,一束干肉的具体数量是多少,后世也无法考证,结合后面的“以上”二字来看,应该算是最基本的、作为起点的礼物,不贵重但是又拿得出手。
孔子开创了私学,这句话里的束脩一词在后世也就逐渐变成了学费的代名词。
【辨析】
自行束脩以上,有种解释认为是从能够行束脩之礼以上,行束脩就是行拜师之礼,并认为是在十五岁。如果采用这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变成了“够了行束脩的年龄的人,我从没有不与以教诲的”,显然这个教诲的范围就太广了,先不说孔子能否做得到如此广泛的教诲,还有人家是否愿意接受孔子来教诲的问题。
其实,把行束脩认定为十五岁是本末倒置。从孔子开创私学之后,才有了行束脩(交学费);在这之前,是没有私学的,也就谈不上交学费了。
【解读】
本章讲只修薄礼来见的,孔子没有不教诲。以礼相见,一方面表明前来学习的诚意,只要诚心想学习,孔子就会去教诲;另一方面体现了教与学这种社会活的动仪式感,也暗合了孔子对礼的重视,你以礼相见求教于我,我必真心教诲与你。有来有往,这才是“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
孔子说:“自己主动带着一束干肉以上的(礼物来见我的),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
【评析】
我们有求于人,必须有足够的诚意的,只要不是强人所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更进一步讲,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是需要付出和投入,付出和投入是“舍”,做成我们想做的事情就“得”,有舍才有得,这才是“舍得”的真实含义,也是客观规律。而有这种客观现实,又会让我们从主观上更加珍惜和努力,更有助于我们做成事情。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7-07 19:38:51 +0800 CST  
七.八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举一隅(2)不以三隅反(3),则不复(4)也。”
【注释】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本意是郁结于心,这里指冥思苦想却没有想通;启,开启、开导;悱,本意是说不出来、表达不出来,这里指心中有想法但是却不能表达出来;发,启发。这一段话是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即“不愤悱,不启发”。
(2)隅:角,角落。一个方形的东西有四个角,例如古代通常会把县城的四角分别叫做东北隅、东南隅、西南隅、西北隅。举一个角而反三个角,是表示已经全都搞清楚。
(3)反:通“返”,返回、回复。
(4)复:重复、再来。
【解读】
孔子教育学生以启发式为主,本章就是启发式教学的简要描述。教与学,应该以学生的主动思考为主,在此基础上在进行老师再去启发,才能取得效果。同样,老师列举、启发了一个方面,要等学生把其他方面全都推演出来,才能继续。当然,这段话更是孔子告诫学生要把握主动性,积极学习。
【译文】
孔子说:“不经过冥思苦想,(我是)不会开导的,心里没有想法的,(我是)不会去启发的。(给他)列举了一个角,(他还)不能回复出其余三个角的,(我是)不会再讲的。”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7-09 14:27:07 +0800 CST  
一.一一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1);父没,观其行(2);三年无改于父之道(3),可谓孝矣。”
【注解】
(1)志:志向。父亲在世,儿子不能完全做主,只能观察他的志向。
(2)行:行为,做为。父亲去世,儿子就可以自己做主了,这个时候就要观察他的具体行为。
(3)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年:古代守孝,三年为限。道,原则、规则。处于对父亲的尊重,三年之内不改父亲生前制定的原则、规则等大的方面,隐含的意思就是三年后就可以改了。客观的讲,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增加了一种子承父业的合法性。
【解读】
孝包含了多个层次的含义,这一章点明孝的最核心层的就是对父亲的顺从和遵守,尤其是父亲制定的决策和原则,不仅是父亲在世时,父亲离世后还要有三年。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看他的行为;若是三年内不更改他父亲制定的原则,可以说是孝了。”
【评析】
孔子倡导的这种孝,不仅在现在,即使是在当时看也是不合时宜的。人时有多重归属的,不仅属于其家庭、家族,还属于他处于的国家和社会,尤其是孔子要培养的是君子,君子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所以社会事务与家庭事务要分开,不必要也不能保持一致,当然要尽力避免或者减少两者之间的直接冲突。另外,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尤其是父母去世时,一般正当青壮年,此时突然中断身上的工作,回家守孝三年,必然会耽误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后世又搞出二十七个月算是三年的名堂,实际上就是在设法减少守孝的时间。
孝是应该限定在家的范围内,离开家踏上社会,就应该遵守社会的规则。真正的孝应该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家里,依照的家庭内部的规则、原则,承担家庭所赋予的义务和责任;在社会,遵守社会的规则,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样自然给家庭、家族带来荣誉。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7-10 11:46:27 +0800 CST  
《史记.孔子世家》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7-28 22:16:31 +0800 CST  
《资治通鉴.卷二》秦献公薨,子孝公立,孝公生二十一年矣。是时河、山以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馀,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皆以夷翟遇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于是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7-29 10:06:39 +0800 CST  
《史记.秦本纪》

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余。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孝公于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下令国中曰:“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乃出兵东围陕城,西斩戎之獂王。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7-29 10:09:14 +0800 CST  
一.一六
【原文】
子曰:“不患(1)人之不己知(2),患不知人也。”
【注解】
(1)患:担心,害怕。
(2)不己知:“己”前置,即“不知己”。知,知道,理解。
【解读】
得到别人的了解乃至认同,是人之常情,但是孔子为什么却要告诫弟子不要担心别人不理解自己,而要担心的自己不理解别人呢?因为孔子传授的学问是为人处事的学问,对人的理解是是为人处事的基础,所以要首先检讨自己是否理解别人。
再有一个方面就是,了解别人是了解自己的基础,而了解自己更为重要,也更为困难。如果你能了解别人,就可以把自己当做众人中的一员,这样可以客观的认知自己。
还有一个方面是,要通过别人不了解自己来反思自己的能力是否还不够。能力、做为够了,别人也就会逐渐地理解你了。也就是说,别人了解你是结果,这个结果来源于你的能力和做为展示。结果很重要,但是必须有恰当的过程才能取得结果。第一四.三二章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和第四.一四章的“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表达的就是这层意思。
当然,即使自己的能力和做为够了,也会有人不了解自己,为此不必恼怒,保持平和的心态即可,这本身也是一种修行,也就是第一.一章所说的“人不知而不愠”。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理解别人。”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7-30 17:47:59 +0800 CST  
《论语》自战国前期成书问世以后,因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几乎惨遭灭顶之灾。到汉初,朝廷明令“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有些冒着生命危险收藏下书籍的人,纷纷向朝廷“献书”,因口口相传再手抄笔录辗转反复,字句往往有所差异。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
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21篇。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02 09:04:10 +0800 CST  
二世纪中期,东汉郑玄又以《张侯论》为底本,根据不同版本进行点校,定下《论语》今本,并结集了两汉间对《论语》的不同解释。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02 09:04:57 +0800 CST  
不到一百年后,何晏把郑玄本及其反对派的观点编成了《论语集解》。何晏之后,南北朝时代,皇侃,受佛教的影响,编成《论语义疏》本。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02 09:06:04 +0800 CST  
八至九世纪,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对郑玄、何晏所编之本都持怀疑态度,要回到原典。但由于郑玄在世时已与孔子相差600余年,《论语》原典并不可考。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02 09:06:55 +0800 CST  
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02 09:07:31 +0800 CST  
论语注解 第一四.三二章
【原文】
子曰:“不患(1)人之不己知(2),患其不能也。”
【注解】
(1)患:担心,害怕。
(2)不己知:“己”前置,即“不知己”。知,知道,理解。
【辨析】
根据程树德《论语集释》考异:皇侃的《论语义疏》,叶德辉的《天文本论语校勘记》记录的古本、足利本、 唐本、津藩本、正平本, “患其不能”在皆为“患已不能”。“患已不能”比较符合孔子为学之道——学问应该是从自身做起,而“患其不能”,则是把自身的问题转移到别人身上了,不符合孔子的为学之道。所以先按照程树德《论语集释》考异进行。
【解读】
为别人所知只是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来源于你的能力和做为展示。有了能力和做为的展示,别人才能了解你。关注自身的能力和做为这才是关键。第四.一四章的“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表达的也是这层意思。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02 15:00:10 +0800 CST  
一四.三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1)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2)。”
【注释】
(1)危:正,端正、正确、正直。
(2)孙:通“逊”,退让,辞让。
【解读】
国家无道时,君主已经听不进正确的言辞,说得再多,也无法改变现实,反而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只有正确的行为,才能对现实进行补救乃至改变国家无道的情形。说话容易做事难,危难之际,要争取更多的机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做事上,少说多做。
【译文】
孔子说:“国家有道(时),说话要正直、行为要正直;国家无道(时),行为要正直,说话则要辞让。”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05 11:18:03 +0800 CST  
一四.二四
【原文】
子曰:“古之学(1)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注释】
(1)学:做学问。
【解读】
孔子崇尚古人,认为今人应该向古人学习。古人做学问目的是提升自身的修养水平,从而实现自身的抱负,而今人做学问却是想直接改变世人从而实现自身的理想。人不是怕改变,而是怕被改变。只要有心,提升自己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去改变别人却是很难的。这与孔子在第一五.二一章所讲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相同。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06 17:59:41 +0800 CST  
二.一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2)北辰(3),居其所(4)而众星拱(5)之。”
【注解】
(1)德:德行。
得,是得到,是结果,当然是正确的结果;而德则是取得正确结果的正确的行为方式,故而孔子也使用“德行”这样双音词(第一一.三章)。实际上,孔子所说的德行既包括了行也离不开行的主体——人,在行的方面,要符合社会上各种有形、无形的规范;在人的方面,既包含了道德、品德,还包括了脾性、心性,甚至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德的含义是要远超过道德的这样狭窄的方面的。
(2)譬如:就像。
(3)北辰:即北极星。由于它看起来在天空中固定不动,被众星拥护,故被视为群星之主。
(4)所:处所,位置。
(5)共:通“拱”,围绕、环绕。
【解读】
孔子以北极星作比喻,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以德施政会形成向心力和吸引力,进而统御施政的其他方面。为政以德,可以说是孔子执政理论的根本。
【译文】
孔子说:“以德行施政,就像北极星,安居于它自己所在的位置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06 18:05:54 +0800 CST  
二.二

【原文】
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注解】
(1)诗三百:《诗经》共有三百零五篇,这里只用了整数。
(2)蔽:概括。
(3)思无邪:纯真无邪。出自于《诗经•鲁颂•駉》的最后一段,原文是:“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孔子引用这三个字对《诗经》进行概括。
【辨析】
“思”在原诗中放在句首并无意义,而“无邪”本就是指思想上无邪,如果改变“思”在原诗中的意义,非得解释成“思想”的意思,既有画蛇添足之嫌又破坏了原诗的意境。
【解读】
孔子在学术上一项重要成就就是删定《诗经》。《史记•孔子世家》是这样记载的: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由此可知,是孔子把三千多篇删定到了三百五篇,并配上了音乐以便歌唱。
而《汉书•艺文志》是这样记载的: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纯用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由此可知,《诗经》中各篇是由政府采集而来,原作者是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普通成员。从形式来,除了押韵之外,其他要求很少,而从内容来看都是与各阶层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由上可见,《诗经》能够真实地表达出当时人们淳朴的的生活与情感,可谓是有什么唱什么,想什么说什么,没有遮掩也不需要修饰,故而孔子概括为“纯真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纯真无邪。’”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07 17:50:26 +0800 CST  
二.三
【原文】
子曰:“道(1)之(2)以政(3),齐(4)之以刑,民免而无耻(5);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6)。”
【注解】
(1)道:通“导”,引导。
(2)之:代词,代后面的“民”。
(3)政:政策、法令。
(4)齐:取齐、使之整齐,约束。
(5)民免而无耻:免,避免,躲避。耻,羞耻之心。人民会避免(受到处罚)但是没有了羞耻之心。
(6) 有耻且格:格,格式,规格,引申为规矩。有羞耻之心而且(作为)中规中距。人有了羞耻之心,就会避免那些不良的行为,逐渐的提高自己的德行。
【解读】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质,面对着严格的政策、法令,民众为了不受到处罚会无所不用其极,这样就会失去原有的羞耻之心。羞耻之心,人也是有的,如果受到礼遇和恰当的对待,民众的羞耻之心就会慢逐步的树立起来,言行也会慢慢规矩起来。
本章在上一章分析得出民众思想纯真无邪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以德治国的原则。以德治国觉不是什么教化民众,而是根据民众淳朴的思想、敦厚的本质加以引导,是整个民众在思想和行为在原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更不是利用权利和地位,做出苛刻民众的行为,就会导致民众“免而无耻”,社会趋向恶性循环。而要做到这一步关键是为政者自己的德行,即为政以德进而引出下一章的内容。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人民,用刑法来约束人民,民众会避免(受到处罚)但是没有了羞耻之心。用德行来引导人民,把礼来约束人民,(民众)有羞耻之心而且(言行)中规中距。”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08 17:58:06 +0800 CST  
二.四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1)志于学(2),三十而立(3),四十而不惑(4),五十而知天命(5),六十而耳顺(6),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7)。”
【注解】
(1) 十有五:有,通“又”。在古汉语里,在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习惯用“有”字,而不用“又”字。十五,这个岁数,还有后面的三十、四十等岁数,都不是确定的岁数,而是大约的岁数。
(2)志于学:立志于做学问。志,立志于;学,做学问,见第一.一章的注解;
(3)立:确立。经过大约十五年的学习,关于如何为人处事的学问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基本确立了。
(4)不惑:不再感到迷惑。随着学问的增长,孔子已经不再出现感到迷惑的情形。
(4)天命:天,客观直接的主宰;命,预先做出的安排、部署。世界发展变化是自有其规律,当触发了某一规律后,就会陆续出现一系列的结果,这些结果是不可改变的,人们会觉得是世界的主宰已经实现安排好了的,称之为天命。人是生活在客观世界中的,只有了解了外部世界的规律,做人处事才能坦然以对。
(5)耳顺:各种言论都听起来心里面都不会感到不顺畅。主要指那些对于自己的批评或建议,都能正确地理解、对待。孔子强调对人的了解(第一.一六章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了解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就能坦然理解别人的言行。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听随;逾,越过;矩,规矩。随心所欲而不会越过规矩。这表明学问已经完全融入到实际的行为中去,不必刻意要求自己,却能符合自己的为人处事的要求。
【辨析】
通常的解释是,把孔子各个年龄段分割开来,而没有把这段话做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这种割裂不仅无法确切的理解每个年龄段的意思,更无法把整段话贯通起来,以便对孔子的一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立” 字解释各式各样,“三十而立”的意思各不相同,以至于到后世“而立之年”成为一个常用语。
从语法角度看,“十有五”没有接“而”字,而“三十”“四十”……“七十”后面都是有“而”字的,这个“而”显然不是承接“三十”“四十”……“七十”,而是承接前面的“志于学”的。
从语义上看,孔子不是讲完“吾十有五志于学” 就完了,立志以后究竟如何?是需要有下文的,是需要把立志后的结果表达出来的,否则就是不完整的,就是后言不达前语。
【解读】
“学”出现在句首,为这句话的主题,其后各句皆是基于这个主题展开描述的,即从十五岁便开始立志做学问,然后是在这个志向的鼓舞下坚持不断修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问水平以及所到达状态。
这一章是孔子以自身经历的向学生表明立志于做学问所会出现的状态;这些状态并不是事先的规划出来,也不是对学生的要求。当然,以孔子的一生为榜样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起立志于做学问;(到)三十岁时(学问)已经确立下来了;(到)四十岁时已经不会再有什么感到迷惑;(到)五十岁时知晓了天命;(到)六十岁时能听进各种言论而不觉得不顺;(到)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
从这一章可以看出孔子的一生可谓是“生命不已、追求不止”,着实令人敬佩。孔子只活了七十三岁,试想:如果孔子能活到八十岁、九十岁会怎么样?我相信孔子还会坚持自己的追求学问,还会取得的更大收获和进步。
在很多人看来,孔子一生跌宕起伏、颠沛流离,可谓不得志。但是,孔子的年少之时便立志于做学问,其后矢志不渝,随着年龄的增长取得不同的结果,到了七十可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了这种状态是何等的另一人羡慕。
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我们多少人在年少时能立下宏伟志向?这其中又有多少人能在成年继续追求自己在年少时立下的志向?而孔子可以用一生去实现自己年少时立下的志向,是何等荣幸!
楼主 含英  发布于 2019-08-09 17:57:39 +0800 CST  

楼主:含英

字数:241642

发表时间:2018-01-18 19:32:5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15 20:26:51 +0800 CST

评论数:72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