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即将破裂的财富仓库

@silverhydra 725楼 2014-06-15 10:35:16
基本上就是胡说八道。看到可以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还真以为楼主是个说话俗,学术素养低,但明白人,仔细一看,原来啥也不懂。
像你举的牛肉面的例子完全是错的。资金本身有价格,会根据市场波动,所以一般商品由于资金价格的问题,是都可以转换的。
实际上所谓真正可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本质上是国内经济双规制和国际市场对华限制,美元资产变现受限,实质就是能买的东西不让买,自然购买力......
-----------------------------
看你的发言,就清楚你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既然你写了这么多,就回你一下,也让许许多多与你水平相当者多少看明白一点。
在美国理一次发80人民币,在中国20人民币,美国人不什么不消费中国的理发?因为在这里理发是不可贸易商品,即是由于成本太高而成为实际上不会产生有效交易的商品。美国人当然可以到中国来理发,但成本多大?你不懂么?举一反三,餐馆里的很多消费不正是如此么?
牛肉贵了,自会有资金介入,这当然正确。但是,牛肉成本只是构成牛肉面价格的一小部分,房租、人工成本占了很大一部分。如果你是餐馆老板,你的员工工资从1000涨到了3000,房租从1万涨到了3万,你会只根据牛肉价格高低定牛肉面的价格么?为什么工资涨了?房租贵了?因为社会上货币流通增加了,别的行业都涨薪、涨租,餐饮行业也不会例外。员工工资贵了、租金增加了,你能从国外进口回来么?

再回头看看你的发言:“而被限制的市场,以及地位不平等的市场,由于资金被限制,资金主导权问题,资金的流动是不正常的,自然不能有效的转化,体现市场规律。比如牛肉贵,然后给配额了,资金被限制了,不能有转化,或者像国内只接待给央企,央企又对市场反应慢,没有资金参与牛肉市场,自然降不下来,楼主还是回家读读书吧,别上来谁都不对就自己对。”
评:逻辑不清,语句不通,还敢振振有词的教训别人。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5 11:11:35 +0800 CST  
@ayan83 724楼 2014-06-15 10:20:20
希望楼主不被S B 所困扰,继续奉献干货啊。
-----------------------------
谢谢支持!用财富仓库理论能解释很多现行理论解释不了的经济现象,比如钞票印了这么多而通货膨胀率却又如此低等,会适时奉送。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5 11:16:07 +0800 CST  
@dick_zhe 775楼 2014-06-15 22:54:14
老包提出的均平富,只在理论上可行,书生意气。当然了,也许你的本意也仅是想像郎咸平之流出点名卖点书而已

-----------------------------
我没有提出均贫富,只是更加合理地分配财富,如何合理?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维持尽可能高的效率,二是使要储存的财富与仓库相当。不要认为更合理分配就是均贫富。你的上一个帖子是个好帖,接下来会回复。你所提出的问题我早已思考过。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5 23:25:36 +0800 CST  
@dick_zhe 774楼 2014-06-15 22:46:46
老包讲的,凯恩斯1930年之前就看到了,仓库之说还算有点创新,但实际意义不大。知道给富人加税有毛用,在瓷器国,给富人收阶梯税率?谁来办这事?权利都在富人手上,你觉得富人会挥刀自宫?没有实践基础的理论有毛用?说到底老包比较适合搞理论,搞点实在的目前为止没看见什么干货。大家期待的是张居正,你顶多是个王安石

-----------------------------
目前为止最有力的一个回帖。凯恩斯看到了这一问题,更早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也看到了这一问题。虽然马尔萨斯更早提出了储蓄过剩观点,但在这方面真正取得突破的是凯恩斯,不过我认为凯恩斯的观点仍然存在不足,这也是本人提出财富仓库观点的初衷。
我十分认同凯恩斯所说的:经济学如果出现错误,一般而言不大可能出现在精心设计建构的上层建筑中,而是出在最根本的假设上。在下认为,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的错误出在储蓄能否自动转化为投资的观点上,这是导致经济学理论无法合理解释危机的根本原因。凯恩斯对古典经济学的挑战由此开始,本帖理论阐述也以此为基础。
(未完,待续)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5 23:54:20 +0800 CST  
(接上帖)
储蓄过剩(财富仓库不足)
如果人们储蓄太多的话,经济会不会受到影响?这是大多数人的担心。但对于主流经济学家来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他们认为,储蓄代表资本的供给,投资代表对资本的需求,利息率的调节作用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当货币资本的供给大于需求时,利息率会下降;反之,利息率就会上升。利息率的这种自动调节作用最终使储蓄等于投资,因此从长期看并不存在储蓄过剩。
20世纪初经济大萧条时期大规模失业的出现显然粉碎了古典经济学家的信念,古典的自动调节理论根本无法解释为何出现如此规模的失业与经济衰退。
对此,凯恩斯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由于人们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使利息率不能无限地下降,从而导致储蓄高于投资(投资需求不足)。他的灵活偏好又称为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想以货币形式保持其一部分财富的愿望。人们之所以希望以货币形式经常保持一部分财富在手中,主要是为了应付日常的交易支出,或是为了应付意外突发事件的支出,或是为了抓住有利的投机机会。当利息率降低到较低水平时,人们宁可把货币保存在手中而不愿意储蓄,这时,无论中央银行如何增加货币供给量都不能使利息率再降低,这时候就会出现储蓄过剩。
凯恩斯与古典经济学家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利率调整能解决储蓄过剩,而凯恩斯认为利率不可能无限降低(即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存在)。凯恩斯进一步指出,经济波动是出现储蓄过剩的原因,因此政府需要在衰退期通过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以使经济平稳发展。
但是,无论是古典经济学家还是凯恩斯,在这个问题上都犯了根本性错误,那就是将货币经济等同于实物经济。人们通常很关注物价,却甚少注意到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的区别。
本文认为,利率调整可以使货币储蓄出清,但不一定能使实物储蓄出清(即找到财富仓库)。比如对于1万亿储蓄,通过利率下降一定能找到足够的投资者来贷出。但是,对于与1万亿储蓄相对应的实物财富,不一定能找到足够的投资者愿意将其全部用于厂房等各项投资。此时,就会出现财富仓库不足。
财富仓库与凯恩斯的储蓄过剩观点较接近,但观察与思考角度不同,进而也得出不同政策建议。比如凯恩斯从其有效需求不足和市场机制无法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论断,推论出只有依靠国家干预才能使资本主义经济恢复稳定的政策性结论。凯恩斯的观点实质上就是造仓库。而财富仓库论认为,在仓库不足的情况下,增加仓库仅解决临时矛盾,要真正化解危机,必须消除财富仓库不足。
在凯恩斯看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非常重要;而财富仓库论认为更关键的在于财富分配,因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本质上都是造仓库,而仓库是不可能无限造下去的。
(为照顾广大读者,更深入内容就不发了)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6 00:17:03 +0800 CST  
@dick_zhe 774楼 2014-06-15 22:46:46
老包讲的,凯恩斯1930年之前就看到了,仓库之说还算有点创新,但实际意义不大。知道给富人加税有毛用,在瓷器国,给富人收阶梯税率?谁来办这事?权利都在富人手上,你觉得富人会挥刀自宫?没有实践基础的理论有毛用?说到底老包比较适合搞理论,搞点实在的目前为止没看见什么干货。大家期待的是张居正,你顶多是个王安石

-----------------------------
窃认为,由于经济问题(尤其是宏观经济)的不可实验性,任何经济理论除了逻辑推理严谨外,能否解释事实是最重要的一个评判标准。而众所周知,目前的主流理论,包括凯恩学派、新自由主义、货币主义、理发预期乃至奥地利学派,对于经济问题的解释与指导是完全力不从心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应该尝试新的分析视角呢?现在我从财富仓库视角入手,对经济问题的解释是不是更加有力与合理?我认为这才更为关键。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6 00:57:10 +0800 CST  
@财政不长 787楼 2014-06-16 04:08:54
比如:“假设粮食价格稳定,那么家庭将4万斤粮食卖掉后所获得的钱就相当于储存4万斤粮食。但是,当你的粮食增产时别人的粮食可能也会增产,此时社会上的粮食将过剩,价格就会下跌,你卖掉粮食所获得的钱到第二年时将买不回4万斤粮食(因为到时粮食供给平衡时价格将回升)。”
第二年未必就一定粮价下跌,除非社会消费量显著增加或出现通胀了。假如非此,第二年粮食继续增产,预期将使得粮价下跌,第一年卖粮的钱......
-----------------------------
你没有理解原帖,本处论述的是:社会财富仓库不同于私人实物仓库。在私人仓库储存4万斤粮食,第二年你仍然有4万斤粮食;在社会仓库储存4万斤粮食所得到的钱,第二年未必能买回4万斤粮食。
你提出的第二年粮食未必一定下跌当然对,但与原帖内容并不冲突。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6 06:55:19 +0800 CST  
@财政不长 788楼 2014-06-16 04:14:32
“第一种是通过危机摧毁部分生产能力。本来一年产出1万亿,危机后整个社会处于极度萧条状态,社会产出变为6千亿,这时候人们已没有太多的收入可用于储存,社会仓库容量不足问题就暂时得到了缓解。”
表达太不精确,或者说粗糙。
减产影响到的是基本的供求关系,进而改变了价格,引起你下面又提到的一系列后续反应。
关键并非在于“人们已没有太多的收入可用于储存”。
起作用的是消费刚......
-----------------------------
表达不够精确或者说粗糙问题我承认,谢谢指正!但这不构成推翻本帖核心观点的依据。考虑到本帖涉及内容之广,同时兼顾不同水平读者的阅读理解,有些地方粗糙些粗糙难免。
“减产影响到的是基本的供求关系,进而改变了价格,引起你下面又提到的一系列后续反应。关键并非在于“人们已没有太多的收入可用于储存”。”
评:财富仓库观点已包含了你所说的供求关系、价格改变所引起的系列反应。换句话说,只要财富仓库充足,供求关系、价格改变所引起的系列反应不会成为问题,可以不用考虑;另一方面,供求关系、价格改变所引起的系列反应只所以会成会问题,是与由此引起的财富仓库不足有关。当我们解决了财富仓库不足后,自然也解决了你所提到的供求关系、价格改变所引起的系列反应问题。
本处之所以引起你的注意,与本人大量压缩内容有关。本来此处要增加数千字,也论及你所提出的问题。但为版面流畅,就压缩了。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6 07:21:55 +0800 CST  
@财政不长 789楼 2014-06-16 04:19:34
“更重要的是,如果所储存的财富过多,则这些财富实际上是很难拿回的。以中国4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说,即使每年只花掉2000亿美元购买国外商品供应国内消费,中国自己也承受不了。因为这时候中国市场上将多出1万多亿人民币的国外商品,这就意味着国内企业的产出将减少1万多亿(假设国内外的产品能完全代替),如此一来将会出现大批国内企业破产。”
太过感性和想当然的认识了,还是粗糙!
中国进口的1......
-----------------------------
“中国进口的1万亿国外商品都是什么,具有挤出效应的又是哪些?被挤出的就属于竞争实力不济的或者说资本效率不高的。弱势企业迫于压力,或设法弥补自己的短板与人竞争,或退出再进入其他领域,微观上短时间卡属于经济损失,宏观上长时期看是效率进步。”
评:如果照你的要求,增加十倍内容也未必能分析完全。再说一次,本文是以一个新的视角分析经济,你提出的是文章的规范问题。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6 07:28:21 +0800 CST  
@财政不长 790楼 2014-06-16 04:26:02
“房地产火爆的地区,GDP大幅增长,失业率显著下降,这些无疑是各国政府最乐于见到的。”
又是信口开河了!
房地产泡沫破灭,势必导致失业率上升,这个在理论上很好解释,实证上也能观察到。而房地产火爆使得失业率显著下降,你从哪里可得出这一结论?充其量是增加了房地产和相关行业的就业水平。对整个就业率的影响,要看该经济体涉房经济的比重。
-----------------------------
用失业率显著下降的确欠准确,如果表达为失业率较低或许更合理。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6 07:30:00 +0800 CST  
@财政不长 791楼 2014-06-16 04:28:27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刺激经济的发展,日本中央银行采取了非常宽松的金融政策,鼓励资金流入房地产以及股票市场,致使房地产价格暴涨。从1986年到1989年,日本房价整整涨了两倍。日本当时为何要刺激经济?根源还是储蓄过剩。如果没有过剩储蓄,政府根本不会为经济增长操心。”
不仅是日本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日元升值导致的大量国际游资进入日本也是推波助澜的重要因素。
-----------------------------
爱尔兰那些年经济高速增长,房地产繁荣只是一个因素,同期爱尔兰的服务业以及软件制造业的进步特别明显。所以不能以偏概全。
评:本帖主要提及枝干,你认为还有叶子。之所以不每个因素都增加上去而只写枝干,是因为那样是无法简捷分析的。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6 07:35:19 +0800 CST  
@财政不长 793楼 2014-06-16 04:41:21
“日本的情况是,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依靠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但对日本来说,不幸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发展情况注定了这种模式是不会长久的。外汇市场上日元升值使日本的出口产品变得更为昂贵。其他低成本亚洲生产商的崛起取代了日本,成为新的出口平台。”
这里又出现了逻辑混乱。
那些低成本亚洲生产商的崛起(实际上是东南亚和中国),本来就是日本企业迫于国内工资成本高企和未规避日美贸易摩......
-----------------------------
“那些低成本亚洲生产商的崛起(实际上是东南亚和中国),本来就是日本企业迫于国内工资成本高企和未规避日美贸易摩擦而主动布局东南亚的结果(包括中国的部分日资企业),而且从商品结构看也并非与日本全部直接矛盾。”
评:不管是不是日本企业主动布局,与日本本土企业构成竞争是事实。“并非全部矛盾”不代表没矛盾。

日本说穿了还是因为泡沫破灭。泡沫是透支未来,没破时感觉很好,破了立刻债务危机出现,借未来的债是需要偿还的。如此而已!
评:传统解释观点,但你能否接着解释日本为何失去了二十年?按照传统观点,泡沫破灭后经济经历一段衰退期后将重新恢复增长,日本为何失去二十年?
---
举内债稳经济是为避免衰退的不得已之法。
核心症结在于:透支未来以刺激和提振当下,可以做,凯恩斯主义的传统思路即如此。但是尺度把握非常重要,过犹不及。日本泡沫崩溃、美国次贷、中国4万亿,原因都在于做过头了
评:凯恩斯主义观点,并不能解释当今经济。你怎判断是做过头了?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6 07:43:43 +0800 CST  
@财政不长 794楼 2014-06-16 04:57:08
到此为止,你后面大段论述日本、通货紧缩、市场失灵、两种经济状态、邓氏改革、大萧条、中国改朝换代等的分析也存在太多的硬伤。本官准备看球去了,暂时就不评价了。
归根到底,驱动现代经济增长的有效办法是科技进步和充盈消费。对不同的国家还有不同的短板所在而需要弥补短板。
以中国经济而言,短板在于制度缺陷和科技实力太弱;贫富差距是个表面问题,也属于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有误的结果,但是现......
-----------------------------
“实际上,你这个财富库房的自创本就属于概念不清晰且很容易让一般看客迷糊的东西,换成消费不足与生产过剩,就一目了然。”
关于这个问题,前面已说过了。从财富仓库角度更能反映实物经济根本,并且从财富仓库不足出发可以得出很多重要结论。时间关系早上不及细述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6 07:54:22 +0800 CST  
@财政不长 794楼 2014-06-16 04:57:08
到此为止,你后面大段论述日本、通货紧缩、市场失灵、两种经济状态、邓氏改革、大萧条、中国改朝换代等的分析也存在太多的硬伤。本官准备看球去了,暂时就不评价了。
归根到底,驱动现代经济增长的有效办法是科技进步和充盈消费。对不同的国家还有不同的短板所在而需要弥补短板。
以中国经济而言,短板在于制度缺陷和科技实力太弱;贫富差距是个表面问题,也属于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有误的结果,但是现......
-----------------------------
你拿出当前的主流观点反驳本文,却回避主流观点不能解释世界经济的缺陷。当一种经济理论不能解释经济现象时,拿起来还心中有底么?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6 07:56:42 +0800 CST  
@惹事的乌鸦 816楼 2014-06-16 11:59:49
包老师,如果将来房地产破灭?那么怎么会影响到一些小额投资,比如开一家餐饮店,这样不是会造成恐慌,政府肯定也不会那么做吧?
-----------------------------
房地产泡沫破灭将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大批相关行业从业陷入寒冬、大量人员下岗,在这种情况下,其他行业也遭受严重打击,经济步入衰退,到底衰退幅度多大,取决的因素太大,不好简单判断。如果出现这种局面,社会当然会陷入恐慌。政府肯定不会主动这么做,问题在于政府在不断吹大泡沫,泡沫越大,破裂的可能性也越大。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6 13:21:15 +0800 CST  
@包海松 130楼 2014-06-11 06:53:22
目前房地产逐渐阳萎,地方政府一定会千方百计寻找财富仓库,出口基本到顶了,接下来财富仓库重任将轮到债务,尤其是地方债将成主角。政府通过发债增加了财富仓库,经济又将持续增长一段时间,将繁荣尽可能维持下去,最关键是不能砸在自己任上。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选择自己的方向?首先尽量不要做实业,因为当前财富仓库不足,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很难找到销路的,不妨看看身边的人,这几年投资实业的大多很惨。当然,有些人......
-----------------------------
多谢包老师指点
经济功力不够,勉强看到这里。终于看到了点子,哈。
麻烦包老师有空回答两个问题,小子将不甚感激。
一、地方发债,这句话咋理解(对于门外汉)
二、目前二线城市的房价还会缓涨吗?(比如济南、青岛等地)
三、在调整财富仓库后,以后上班,在民企好,还是外企好?(工业品销售)
------------------------------------
@默煦 821楼 2014-06-16 15:29:52
希望包老师花三分钟给学生解疑,多谢~~
好人一生平安!
-----------------------------
地方发债的主要用途是搞基建,通过基建将财富仓库装不下的实物产出转化为公路、铁路等各种基础设施,相当于将这些实物产出储存起来,即扩大了财富仓库。
民企与外企越来越接近,都可以,关键是你上班的这家公司有没有前景、收入高不高。
按照目前的形势不会再涨,要大跌,但我判断政府会救市,原因是求市的代价虽然十分巨大,但崩盘的代价更高。就象台湾人民不喜欢英九,不过更不喜欢民进那几位,因此是英九当选。不过房地产是财富泡沫,建议远离。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6 19:14:02 +0800 CST  
@itimed 806楼 2014-06-16 08:08:23
楼主,如果中国来场文艺复兴呢?
像当年欧洲文艺复兴一样,暂时以艺术复兴作为财富仓库呢?
-----------------------------
艺术品不能作为财富仓库,因为并没能将实物产出转化,而仅仅是吸收了部分货币。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6 19:17:10 +0800 CST  
大量印钞为何没发生显著通货膨胀
美国《时代》周刊2012年9月5日发表了题为“为何没有出现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文章,文章认为,过去3年的经济形势已通过各种方式令专家和政策制定者感到迷惑不解,但最大的谜团还是最近出现的通胀率下降的现象。这在经济萧条时期似乎并不值得注意,但所有的主要经济理论都认为,当前的物价应处于快速上涨通道。目前没有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现象有助于人们了解真正的经济现状。
现任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欧元之父”、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的弟子向松祚认为:当代货币理论最大的麻烦,则是决定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曾经断言该理论最符合实证经济学之要求,实际结果却令人非常沮丧。根据该理论,理想情况下,通胀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具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即使考虑现实经济生活的诸多复杂动态因素,货币供应量或基础货币增长率也应该是预测通货膨胀的最佳指标。许多人正是据此预测或断言各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必然导致全球恶性通货膨胀。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资产负债从9000多亿美元扩张到接近3万亿美元,增幅超过350%。同期英格兰银行资产负债从852亿美元扩张到超过4000亿美元,增幅超过400%。欧洲央行资产负债从11544亿欧元扩张至26557亿欧元,增幅超过130%。其他许多中央银行亦是开足马力大印钞票,全球基础货币量增幅和规模超越以往一切历史时期。依照经典货币数量论,如此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要么能够刺激实体经济尽快复苏,让经济摆脱通货收缩,要么必然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事实如何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既没有像一些人乐观预期的那样,刺激经济快速复苏,也没有象另外一些人悲观预测的那样,导致全球出现恶性通货膨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6 20:43:19 +0800 CST  
接上:


1923年,德国马克的价值接连暴跌,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通货膨胀率每月上升2500%。 工人们的工资一天要分两次支付,到了傍晚,一只面包的价格等于早上一幢房屋的价值。
在旧中国,100 元法币1937年可以买2头黄牛,到抗日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只能买2 个鸡蛋,1946年只能买1/6块固本肥皂,1947年只可买1只煤球,1948年8月19日只能买0.002416两大米(每斤16两),1949年5月只能买1粒米的千分之2.45。

2013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0.65万亿元,而2003年末M2余额22.1万亿元,10年增长超过4倍。货币超发本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但中国近两年来的CPI增幅却大致保持在2%-3%的水平,这实在让人匪疑所思。一种观点认为,大量的钱在贪官手上,不参与流通。当然存在这种现象,其他原因还能找出不少,如中国发展模式等,但无论如何,这类影响都不是根本性的,我们要找出的是根本性原因。
那么央行货币超发,为什么中国物价却始终处于低位呢?关键还是要从财富仓库角度思考才能得出答案。
假如市场上米价稳定,你在家中会囤积多少大米呢?可能只会一次买回几十斤,谈不上囤积。如果发生10%通货膨胀呢?你就会宁愿多增加实物储存,减少持有货币。一旦出现100%以上的恶性通货膨胀呢?这时你基本就不想持有现金,而是想办法尽可能多的持有实物。当人人都想持有实物而不是货币时,恶性通货膨胀就会变得极为疯狂,此时市场上供应的货币量剧增,供应的商品却剧减,超级恶性通货膨胀就形成了。这就是历史上各国恶性通货膨胀的机理。
而到了今天,在人民币超发的情况下中国为何仍维持低通货膨胀率?原因在于经济状态发生了变化,即从原来的财富仓库充足状态变成了财富仓库不足状态。通俗点说就是原先是产出相对不足状态,而现在是产出相对过剩状态。在财富仓库充足状态(产出相对不足),人们得到收入全部要用于购买实物商品;而在财富仓库不足状态(产出过剩),钞票变成了人们的财富仓库,增加的钞票很大部分被人们当作财富储存起来。
我们来对比两种状态(仓库充足与不足状态)下货币增发的影响:
财富仓库充足状态:
所有的钞票都被用于购买实物商品,假设社会上实物产出不变,货币供应量从1万亿增加到2万亿,则恶性通货膨胀将会发生。因为人们会弃货币而取实物。
财富仓库不足状态:
只有部分钞票都被用于购买实物商品,部分钞票被当作财富储存起来。货币供应量从1万亿增加到2万亿,通货膨胀率将会较低。因为增加的1万亿并非全部变成购买力,而是部分被人们当作财富储存起来。举个简单例子,在供不应求时期,你得到200元会全部用于消费,而在消费饱和时期,你得到2万元只会拿出一小部分用于消费,大部分都变成储蓄。

当增发的一万亿中只有两三千亿被用于消费时,其比一万亿全部被用来消费对物价产生的影响要小得多。在物价变动较小的情况下,并不能促使市场产生弃钞票持实物效应,即这时候虽然货币供应量增加了,但人们仍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是实物。如此一来,通货膨胀率就不会太高。

货币增发是否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其中的一个关键点是人们是否弃钞票而持实物,一旦产生这样的效应,将从两方面导致严重通货膨胀:一是实物供应显著减少,二是货币供应明显增加。在人们仍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是实物时,物价仍将维持稳定。

解放前的中国由于物价疯狂上涨,货币实值持续下跌,受预期心理和恐慌心理驱使,为了保值、增值,除了物资,人们还竞相追逐黄金、外汇,引致对黄金、外汇的超额需求。这一思维定势促使一部分人购买美元与黄金。但是形势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今天是财富仓库不足状态,一定程度的货币宽松并不能促使人们产生弃货币持实物效应,因此恶性通货膨胀很难发生。另一方面,人民币由于有4万多亿美元作背书,处于相当稳健的地位。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7 07:33:52 +0800 CST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山西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其中太原市一季度GDP仅增0.1%。近三年来,煤炭价格不断走低,跌幅高达37.6%,这给煤炭企业的经营带来不小困难,部分民营煤企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同时,煤炭市场的持续低迷,也让“一煤独大”的山西经济倍感压力。今年一季度,山西GDP仅增长5.5%,位列全国倒数第三。

实际上,除山西外,其他地方也不乐观,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滑压力。在煤炭市场“黄金十年”终结、全国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倚靠能源优势的山西经济遭遇滑铁卢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公布数据的30个省市的GDP增速均低于预期。

综合各种因素来看,未来导致中国经济下滑最主要的因素并不是煤炭市场不景气,而是房地产市场的下滑。房地产是中国第一大支柱产业,而且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下滑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威胁,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今年4月份各个城市和房企的库存高企,甚至达到了近5年来的历史新高。如此敏感的时候,房企显然不会轻易进行扩张,都在加大库存去化的力度。市场火爆的时候,房企纷纷高调拿地,而市场下滑的情绪使得房企由乐观转为悲观。投资意愿的下降,表明整个房企的资金承压能力在弱化,所以在战略扩张上表现比较谨慎。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前4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232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4%,增速比前3个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15299亿元,增长16.6%,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一旦房地产投资持续下降,楼市持续低迷,中国经济下滑幅度可能会更大,金融系统面临的风险不可忽视。

楼主 包海松  发布于 2014-06-17 16:11:17 +0800 CST  

楼主:包海松

字数:225116

发表时间:2014-06-07 22: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6-01 17:04:25 +0800 CST

评论数:348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