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君临天下》已出版,长篇连载:《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小手温暖 11198楼 2016-11-15 08:27:00
@低首神龙狄飞惊2015-09-0 709:18:17
【正文】
按照各种史料的说法,这块石碑对外是完全保密的,只有皇帝一个人知道,历代皇帝到太庙祭祀时,都只带一个不识字的太监随从进入夹室,照着誓碑上的内容对天发誓,其他文武官员、无关人等只能闲人免进,站在外面等候,所以这个秘密誓碑的事情只有皇帝一个人知道,而皇帝无一例外都保守了这个秘密,直到北宋末年靖康之变,金兵占领汴京才无意发现这块誓碑,这段
—————————————————
@狄飞惊小号 2016-11-15 20:01:43
高宗的懦弱恐怕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想找出点他在“勇敢”方面的亮点确实比较困难。另外楼主其实对赵光义并无好感,也不至于一心替他翻案(何况他弑兄篡位之说在学术界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并未盖棺定论),只是认为认定诸如斧声烛影这类的证据并不充足。楼主学识有限,误区在所难免,您所说的误区不知所指何事?还请具体指教。多谢您对楼主的关注支持!
-----------------------------
@小手温暖 2016-11-16 08:06:39
您的学识我很钦佩呢,是相当严谨的。只是,我觉得我们读史者不应把问题简单的怪罪于统治者,而忽视时事,社会,外界的影响!
-----------------------------
您的话我很赞同,不应该把问题全部简单归罪于统治者,统治者的决策会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当然,统治者的不同决策也会反过来影响当时的形势。每一名统治者都有自己的执政理念,也会给时代打上自己的烙印,赵构搞起政治权谋自有他的一套,但就勇敢懦弱而言,他实在不是一个勇敢的人。著名宋史学者王曾瑜有一本书叫《荒淫无道宋高宗》,里面详尽叙述了赵构的光荣事迹,朋友不妨读读看看。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1-16 16:39:18 +0800 CST  
@cg4 2016-11-14 13:19:50
已跟进。楼主输入法是否有问题,凡是二字,都没打出来。
-----------------------------
多谢兄弟!“楼主输入法是否有问题,凡是二字,都没打出来。”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两个字没有打出来呢?不是说“太&祖”吧?这两个字如果连起来就是被屏蔽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1-17 19:21:54 +0800 CST  
【更新】

秘阁里的东西一般人一辈子也是没有机会看的,不像现在故宫博物馆里的文物经常展览,买个门票就可以进去饱饱眼福,只有皇帝大人高兴的时候,才会给机会让若干亲近大臣进入秘阁开开眼界。

办公条件大幅度升级,下一步就得充实图书了,没有书的话,这壮观宏丽的崇文院也只能是一个名不副实的空壳。

军人出身的赵匡胤是个爱书之人,当年带兵打仗时他就只爱读书不爱财,当了皇帝之后不光自己坚持学习,还十分注重为国家搜集图书典籍,每消灭一处割据政权,除了把这些土豪们聚敛的财富收入国库外,图书典籍也收入三馆。

赵匡胤搜集图书的成就十分突出,建隆初年的三馆所藏图书仅一万二千余卷,后来收藏了后蜀藏书一万三千卷,南唐藏书二万余卷,使得三馆图书大为丰富,增长了近两倍。

官方藏书毕竟是有限的,收藏不到的就只好向民间搜求,赵匡胤在位时鼓励民间向朝廷献书,太宗继位后标榜文治,这方面的力度更大,他在太平兴国九年元月发布诏令,让三馆把现存藏书与唐代《开元四部书目》核对,将缺少的书籍目录公布中外,面向民间广泛搜求。

从这条诏令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宋太宗的“野心”,他不仅仅是要超越自己的哥哥,更是以超越唐代开元盛世藏书量为目标的。

除了坐等收书,赵光义还积极走出去“寻宝”,他专程派人前往江南、两浙一带购求图书(因为这一带文化底蕴丰厚,私人藏书比较多),规定凡献书三百卷以上者,赠送铁饭碗一个(“如堪任职官者一子出身”),如果你没文化做不了官,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另行安排(“不儒墨者即与安排”),三百卷以下的不给饭碗,而是根据所献图书的数量多少给经济补偿(“据卷帙多少优给金帛”)。

如果还是有人有书不愿献,朝廷也不搞强行征收,只是临时借用你的原本,派人誊抄副本(相当于复印)后再还给你,双方皆大欢喜。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1-17 19:25:48 +0800 CST  
【更新】

由此可见,赵匡胤哥俩为了搜集图书典籍确实是下了真功夫的,能想到的招数基本都用遍了,不可不谓用心良苦。

经过他们的努力,宋初的图书储量有了极大增长,到太平兴国年间,三馆的藏书已达到八万多卷,比建隆初年足足多了六倍,对我国古代文化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

图书丰富了,机构也健全了,场所上档次了,但这些只是文化工程的第一步,浩如烟海的图书典籍如果不进行分门别类整理,是很难得到有效利用,充分发挥价值的,文化工程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我国文化届历来有“易代修史、盛世修书”的说法,修书既是展现盛世气象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盛世成色的重要标准。

如果说灿烂的文化是一个王朝的皇冠,那文化巨著就是镶嵌在桂冠上最耀眼的钻石,一个王朝没有拿得出手的文化巨著,总会给人没有文化底蕴的印象,即便是太平盛世也总显得成色不足。

历代王朝和帝王都十分重视修史、修书这两项任务,最出名的莫过于明成祖修《永乐大典》和乾隆帝修《四库全书》,而他们所处的永乐、乾隆年间正是明清国力最强盛、最繁荣的“太平盛世”。

古代官方修书跟“著书”、“写书”不一样,是把把原本零碎的、见于各处的图书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归纳,核对纠错,然后把同类图书资料汇编到一大部书里,它在学术文化上的价值主要是把原本分散的图书资料编著到一起,便于集中保存,防止散佚流失。

修书是个系统工程,既要花钱,也要有人才,更需要最高领导的重视,不是盛世王朝,不是皇帝重视,是编不出高水平著作的。

还好这三样大宋朝廷都不缺。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1-17 21:43:09 +0800 CST  
【更新】

为了修好书,赵光义作为最高领导做出了最大力度的支持,他把朝廷里文化水平最高,知识最广博的优秀人才集中起来,组成若干项目组分别负责不同项目,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编成了四部杰出的著作,它们分别是《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神医普救方》,在此我称之为“太宗四大书”。

对比来看,“太宗四大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不如《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但也是数一数二的文化巨作。

四部书中,《太平总类》的名字很陌生,但它的马甲《太平御览》名气就大的多了,四部书价值最高的就是这部《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从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下诏开修,到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十月完成,共用了七年时间,该书由翰林学士李昉、扈蒙担任总编,主要编辑人员有李穆、汤悦、徐铉、张洎、宋白、陈鄂、吴淑、舒雅、吕文仲、李克勤、徐用宾、阮思道(后三人开始不久后调离项目组,以赵邻几、王克贞和董淳三人补缺)。

这十四名主编云集了当时最为优秀的文学人才,既有后周、后汉、后晋遗才,也有南唐、后蜀入宋的文臣,人人是进士出身,个个都是博学之士,每人均有文集、著作留世,十人在《宋史》有传,十三人参与了另外两部大书《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的纂修,阵容之强大充分体现了最高领导的高度重视。

《太平御览》的性质跟《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相似,属于综合性大型类书,共有一千卷,门类繁多,征引赅博,在现存古类书中是保存五代以前文献、古籍最多的一部,在类书中堪称“空前”(绝后还称不上),因此被视为“类书之冠”。

《太平御览》全书一千卷,分五十五部,各部下又分若干类,类下又有子目,大小类目共计约五千四百七十四类,分类原则与编排方法大抵是以天、地、人、事、物为序,每类下面再按经、史、子、集顺序编排。

由于分类太多,这里楼主就不一一列出了,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百度,看过之后就知道它绝对对得起《太平总类》的名头,也对得起包罗万象的荣誉。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1-17 22:04:17 +0800 CST  
【更新】

《太平御览》的最大优点在于引书比较完整,大多是整篇整段的“复制粘贴”,很多五代以前的书籍都已经散佚,后代学者看不到原书,但从《太平御览》中可找到一些宝贵的文献资料。

清朝学者阮元曾说:“存《御览》一书,即存秦汉以来佚书千余种矣”,由此可见此书对文献保存的重要价值。

四部大书中,《太平广记》的成书速度是最快的,从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开始着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就编纂完成,跟历时七年的《太平御览》相比,效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太平广记》的主编阵容几乎和《太平御览》一模一样,这应该算是他们在编著《太平御览》之前的一次热身。

从体例上来讲,《太平广记》与《太平御览》都属于类书,但它的内容却十分特别,主要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传说、道经﹑释藏等杂著,很像一部“民间故事会”。确切的说,它是我国古代汉语文言小说的第一部总集。

说起神鬼志怪小说,大家必定会想到《搜神记》、《山海经》、《幽明录》、《夷坚志》等等,《聊斋志异》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堪称神鬼志怪领域的泰山北斗。

但即便是它,跟《太平广记》的庞杂内容比起来也要相形见绌,《太平广记》才是神鬼志怪中的航空母舰。

《太平广记》全书共500卷,光是目录就有10卷,引书大约四百多种,它把内容按主题分92个大类,下面又分150多小类,这样读者就可以按照兴趣分类阅读,查起来比较方便。

这500卷故事几乎都能涵盖你想象得到和想象不到的所有内容,占比重最大是神怪故事,如神仙55卷,女仙15卷,报应33卷,神25卷,鬼40卷,其他包括如道术、方士、异人、妖怪、精怪、幻术、龙虎、畜兽、禽鸟、水族、草木、昆虫,再生、谶应、定数、感应等等等等……

什么超自然的、玄幻的、魔幻的、灵异的、传说的,只要不是高科技的,它几乎都有涉及,甚至还包括历史上真实人物的逸闻趣事、诙谐故事和传说异事,真可谓应有尽有。只有让你想不到,没有找不着,“广记”之名名符其实。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1-23 12:30:27 +0800 CST  
【更新】

《太平御览》的最大优点在于引书比较完整,大多是整篇整段的“复制粘贴”,很多五代以前的书籍都已经散佚,后代学者看不到原书,但从《太平御览》中可找到一些宝贵的文献资料。

清朝学者阮元曾说:“存《御览》一书,即存秦汉以来佚书千余种矣”,由此可见此书对文献保存的重要价值。

四部大书中,《太平广记》的成书速度是最快的,从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开始着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就编纂完成,跟历时七年的《太平御览》相比,效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太平广记》的主编阵容几乎和《太平御览》一模一样,这应该算是他们在编著《太平御览》之前的一次热身。

从体例上来讲,《太平广记》与《太平御览》都属于类书,但它的内容却十分特别,主要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传说、道经﹑释藏等杂著,很像一部“民间故事会”。确切的说,它是我国古代汉语文言小说的第一部总集。

说起神鬼志怪小说,大家必定会想到《搜神记》、《山海经》、《幽明录》、《夷坚志》等等,《聊斋志异》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堪称神鬼志怪领域的泰山北斗。

但即便是它,跟《太平广记》的庞杂内容比起来也要相形见绌,《太平广记》才是神鬼志怪中的航空母舰。

《太平广记》全书共500卷,光是目录就有10卷,引书大约四百多种,它把内容按主题分92个大类,下面又分150多小类,这样读者就可以按照兴趣分类阅读,查起来比较方便。

这500卷故事几乎都能涵盖你想象得到和想象不到的所有内容,占比重最大是神怪故事,如神仙55卷,女仙15卷,报应33卷,神25卷,鬼40卷,其他包括如道术、方士、异人、妖怪、精怪、幻术、龙虎、畜兽、禽鸟、水族、草木、昆虫,再生、谶应、定数、感应等等等等……

什么超自然的、玄幻的、魔幻的、灵异的、传说的,只要不是高科技的,它几乎都有涉及,甚至还包括历史上真实人物的逸闻趣事、诙谐故事和传说异事,真可谓应有尽有。只有让你想不到,没有找不着,“广记”之名名符其实。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1-23 14:08:42 +0800 CST  
【更新】

与《太平御览》相似,《太平广记》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保存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献。

众所周知,六朝志怪、唐代传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题材,但这些朝代距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历经战乱频仍,原始书籍大多已经失传。

还好有《太平广记》的存在,许多唐代及以前的故事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比如唐朝小说中的《李娃传》、《柳氏传》、《无双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等传奇名篇多数仅见于本书,还有《古镜记》,《离魂记》,《柳毅传》,《南柯太守传》等也都是现存最早的本子。

《太平广记》对戏剧文化也有很深影响,戏剧是从唐宋时期的话本演变发展而来的,很多戏剧艺术工作者编剧时都直接从《太平广记》选取题材加以改编敷演,我国古典四大名剧之一的《西厢记》就取材于《太平广记》保存下来的《莺莺传》。

明清时期是古典小说的繁荣期,当时人编印了不少所谓的唐代小说集,但大部分都是改头换面,假托唐朝的“伪书”,如果真想去看唐朝以前的古代小说,《太平广记》是第一选择,想要了解宋代之前中国古代小说的全貌,也只能通读《太平广记》。

这可不是我说的,而是鲁迅先生的指点,他在编辑《古小说钩沉》和《唐宋传奇集》时指出:“我以为《太平广记》的好处有二,一是从六朝到宋初的小说几乎全收在内,倘若大略的研究,即可以不必别买许多书。二是精怪,鬼神,和尚,道士,一类一类的分得很清楚,聚得很多,可以使我们看到厌而又厌,对于现今谈狐鬼的《太平广记》的子孙,再没有拜读的勇气。”

有了鲁迅先生的强力推荐,对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读一读这篇另类的名著,我曾经读过若干章,文言浅显易懂,网上也有白话翻译版,相信不会让你失望。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1-24 12:17:10 +0800 CST  
【更新】

与《太平御览》相似,《太平广记》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保存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献。

众所周知,六朝志怪、唐代传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题材,但这些朝代距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历经战乱频仍,原始书籍大多已经失传。

还好有《太平广记》的存在,许多唐代及以前的故事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比如唐朝小说中的《李娃传》、《柳氏传》、《无双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等传奇名篇多数仅见于本书,还有《古镜记》,《离魂记》,《柳毅传》,《南柯太守传》等也都是现存最早的本子。

《太平广记》对戏剧文化也有很深影响,戏剧是从唐宋时期的话本演变发展而来的,很多戏剧艺术工作者编剧时都直接从《太平广记》选取题材加以改编敷演,我国古典四大名剧之一的《西厢记》就取材于《太平广记》保存下来的《莺莺传》。

明清时期是古典小说的繁荣期,当时人编印了不少所谓的唐代小说集,但大部分都是改头换面,假托唐朝的“伪书”,如果真想去看唐朝以前的古代小说,《太平广记》是第一选择,想要了解宋代之前中国古代小说的全貌,也只能通读《太平广记》。

这可不是我说的,而是鲁迅先生的指点,他在编辑《古小说钩沉》和《唐宋传奇集》时指出:“我以为《太平广记》的好处有二,一是从六朝到宋初的小说几乎全收在内,倘若大略的研究,即可以不必别买许多书。二是精怪,鬼神,和尚,道士,一类一类的分得很清楚,聚得很多,可以使我们看到厌而又厌,对于现今谈狐鬼的《太平广记》的子孙,再没有拜读的勇气。”

有了鲁迅先生的强力推荐,对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读一读这篇另类的名著,我曾经读过若干章,文言浅显易懂,网上也有白话翻译版,相信不会让你失望。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1-24 14:40:08 +0800 CST  
【更新】

第三部书是《文苑英华》。

《文苑英华》是一部文学类书,是继《文选》之后的第二部大型诗文总集,主要编纂者有李昉、宋白、徐铉、苏易简、杨徽之等20多人,太平兴国七年(982)九月开始纂修,雍熙三年(986年)十二月完成,历史四年三个月。

《文苑英华》全书一千卷,上继《文选》,起自萧梁,下讫晚唐五代,选录作家两千余人,作品近两万篇,按文体分赋﹑诗﹑歌行﹑杂文﹑中书制诰﹑翰林制诰等三十九类,每类之中又按题材分若干子目,可谓卷帙浩繁。

《文苑英华》收录的约十分之一是南北朝作品,十分之九是唐人作品,大多数是根据当时流传不多的抄本诗文集收录的,文学艺术价值很大,清朝在纂修《全唐诗》、《全唐文》和《四库全书》时都曾用作参考,其中收录的诏诰﹑书判﹑表疏﹑碑志等保存了不少文献资料,史学价值也很大。

可惜的是这个宋刻本现今仅存残本,无缘目睹全貌,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说完了经史类的、小说类的、诗文类的,最后一部书出场了,这是一部医学领域的类书,书名《神医普救方》。

《神医普救方》主要收集宋代及以前流传的治病救人的药方医方,全书共1000卷,目录10卷,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医方著作,由贾黄中领衔编纂,参与其事者还有刘锡、李宗讷、吴淑、吕文仲、杜镐、舒雅等。

此书从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开始编修,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完工,历时五年整,赵光义亲自为该书作序,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可惜的是,关于这部书楼主只能介绍这么多了,因为卷帙过繁,不易流行,《神医普救方》到南宋初年就失传了,它对后世医药学的价值我们无法确切估量,但通过与同时期类似医书进行比较,我们还是可以大致想象出如果保存下来会有多大价值。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1-24 16:48:45 +0800 CST  
【更新】

《太平圣惠方》是北宋官方的第一部药方大荟萃,也是太宗皇帝的手笔,全书共100卷,载药方16834首,后来也已失传。

但在它尚存世时,一位叫何希彭的中医曾经选其精要辑成《圣惠选方》60卷,载有药方6096首,作为中医医学教材应用了数百年,《太平圣惠方》还走出国门,走向亚洲,对朝鲜和日本医药学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回头再看《神医普救方》,它的卷数是《太平圣惠方》的整整10倍!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神医普救方》这部古代最大的医方著作如果流传下来会有多么大的价值,又能拯救多少生命。

对古人来说,修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更是一项功在当世,利在千秋的事业。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这几部大书,会有多少的经史子集散佚,会有多少传奇故事消失,会有多少诗文歌赋被遗忘,会有多少医药良方被湮灭,中国古典文化必定要失去不少光辉。

这四部大书的投资人、出品人赵光义,编辑李昉、扈蒙、徐铉等等等,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发挥了重大却不为人知的贡献,他们是真正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即便不考虑在其他领域的成绩,也足以让我们肃然起敬。

文化工程固然很撑面子,但赵光义可不想只搞“面子工程”,作为一个实干型皇帝,他决定带头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做爱读书爱学习的典范,要求史馆每天给自己上三卷《太平总类》以供御览。

宰相宋琪担心“日览三卷”会累着皇帝大人,纷纷劝赵光义保重龙体,悠着点来。

赵光义不以为然:所谓开卷有益,朕天生就爱读书,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怎么干都不会累。这部书共有千卷,我日阅三卷,一年就可以读完。想想别人读万卷书都不会累,我这区区一千卷怎么会累呢?

领导水平就是高,随便说句话就成了历史典故,成语“开卷有益”就是这么来的。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1-28 14:46:19 +0800 CST  
【更新】

赵光义是个热爱学习的好同学,他把《太平总类》改了个书名叫《太平御览》(意思是皇帝亲自阅览,这位仁兄似乎有改名的癖好),行动上严格履行学习计划,坚持日览三卷,从不间断。如果哪天没能完成当日任务,日后一定补上,真正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日清日结”,果然在一年之内读完了《太平御览》。

在皇帝大人的率先垂范下,朝廷上下呈现出一派热爱读书的情景,很多武将也跟着啃起了书本,文化氛围十分浓厚。

由此可见,领导说的再好,也不如做得好,高喊口号不如率先垂范,百句套话不如真抓实干。赵光义这种言行一致的表率,比起某些天天唱高调、做样子,开会喊着学习,会后束之高阁,从严要求别人,从宽放过自己的领导干部强过不知多少倍。

建三馆,修四部大书,带头提倡读书,赵光义的三项举措拉开了文治的序幕,但这些还不足以造就他心目中的文治盛世,要实现太平兴国的政治理想,眼下最缺少的是一样东西——人才。

在人才选拔任用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赵匡胤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在赵光义看来还远远不够。

大宋现有干部队伍的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从五代政权继承而来,一部分是从各地割据政权接收而来。

这两部分人的共同特点是,干部素质参差不齐而整体偏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管理事务对人才数量质量的需要。因此,必须要选拔一大批优秀人才进入各级政府机构,才能打造一支的思想坚定、政治忠诚、德才兼备、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

对这个问题,赵光义的解决之道是——科举。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1-28 15:47:50 +0800 CST  
【更新】

科举不是什么新鲜名词,赵光义也不是这一制度的始作俑者,但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史上,他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不为过。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正月,赵光义刚刚即位几个月,就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开科取士,而且要亲自登临讲武殿,出题复试进士。

皇帝亲试进士(殿试)之制首创于赵匡胤,并非赵光义的原创,这一决定之所以这重要不是因为皇帝亲自当考官,而是在于赵光义采取了“大规模扩招”的政策。

那么,这个所谓的“大规模”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是此次考试录取人数情况:

进士(相当于大学本科):109人;诸科(相当于大学专科):207人;特奏名(相当于破格录取):191人,合计507人。

如果你觉得这还不算多,我们再来看另一组数字:

赵匡胤在位17年,几乎年年开科,共取士15榜,录取进士188人,加上诸科、特奏名的267人,共录取455人,而赵光义第一次开科就录取了507人,全面超越哥哥。

如果这仅仅是一次例外,倒也无所谓,就当新皇帝给天下读书人发红包好了,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扩招”不是皇帝大人发的一次性奖金,而是定期发放的法定福利。

据统计,宋太宗赵光义在位21年,共开科8次,共取进士1487人。取进士最多一榜是淳化三年的353人,最少一榜是太平兴国三年的74人,平均每榜约186人,是太祖朝的14倍,如果包括诸科和特奏名4406在内,累计取士5893人,每榜取士多达735人,将近太祖朝的24倍,差距之巨大令人咋舌!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1-28 20:27:36 +0800 CST  
【求赞】各位朋友,楼主作品《说不尽的宋朝》正在“版权之家网”微信平台参与一个网络原创作品比赛,目前正进行到月赛12进3环节,希望各位能够帮忙点赞。点击下面链接,使用微信进入投票即可,无需关注!欢迎扩散!感谢各位朋友一直以来对楼主的关注支持(❁´ω`❁)【致谢】
链接地址 http://mp.weixin.qq.com/s/RGJURWNDDVBca71Sg490fQ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2-03 21:47:15 +0800 CST  
【投票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即可,免除输入网址烦恼&注意:只能用微信投票,无需关注!】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2-04 19:27:20 +0800 CST  
【更新】

纵观太宗朝的科举取士,除了人数多这一大特点外,还有两大特点值得注意,分别是待遇高、提升快。

首先看待遇高。

唐朝时礼部放榜之后,及第进士们往往聚集在长安城内的曲江举办“闻喜宴”,大肆宴饮庆祝,顺便赋诗抒情,在历史上留下了“曲江流饮、杏园探花、雁塔题名”的美谈,至今在西安旅游景区仍可窥见当年才子们的俊采风流。

但这都是进士们自发组织的庆祝活动,经费主要靠个人自理,赵光义的手笔就不一样了,他改在开宝寺赐宴招待被录取的五百多名干部,还赐诗两首以示庆贺。

吃完喝完,酒足饭饱后,大家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到新单位报到了,可如果生在唐朝你还不能上班,考中进士只是表示你取得了做官资格,必须再到吏部参加一道考试(学名“关试”或“释褐试”,意思是脱去表示平民身份的粗布衣服,换上象征官员身份的服装),考试合格的正式授官才真正具备官员身份。

要是你过不了“释褐试”这关,也不用着急,耐心等上三年,还有下次关试的机会,而考取了进士却总也过不了“释褐试”,终其一生没能出仕做官的杯具也不乏其人,伟大的思想者文学家韩愈就曾经“三试吏部无成”,十年犹布衣。

赵光义正准备广纳天下人才,唐朝这种“毫无人性”的做法当然要废止,录取的五百多人部分进士诸科还是特奏名,全部赐给绿袍、官靴、笏板等全套制服装备,确认干部身份,并且不需要参加“释褐试”,而是把进士及第者“定其优劣为三等”,一、二等为进士及第,三等为同进士出身,按照所在等级直接授官。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2-04 21:22:26 +0800 CST  
【更新】

第一、第二等进士及九经授“将作监丞、大理评事”(名义上的“官职”),“通判诸州”(实际上的“差遣”职务),同出身进士和诸科也跟着进士沾光免试,优等注拟初资职事“判司簿尉”(指州的判官、司户参军、司理参军,县的主簿、县令、县尉等“幕职州县官”,名义“官职”与实际“差遣”合一)。

请大家不要小看赵光义的这一举动,在唐朝即便你通过了“释褐试”也只能授最低级从九品的芝麻官,还要到偏远州县任职,这一传统到赵匡胤期间仍是沿袭不变,就算是进士第一名也不例外。

赵光义第一次授官的“将作监丞”是从六品,“大理评事”是正八品,“判司簿尉”是从八品到从九品不等,一、二等的进士能干副市长(通判),破格录取的诸科能当县级干部(判司簿尉),跟以往简直是天壤之别。

唐朝的进士们要是知道这种待遇,一定恨不得自己晚生上百年,投胎到宋朝考试,而这届新任职公务员则对皇帝大人感激涕零,五体投地,感谢列祖列宗,感谢陛下万岁,让我们身在好时代啊!

赵光义同学摆摆手,大家先别激动,你们的福利还没完呢!

到地方赴任前,赵光义再次接见了五百新官的优秀代表,赐给每人一个大红包——二十万的行装钱,并且进行了一番语重心长的任前谈话,表达了自己的殷切期望,允许他们在地方上随时向皇帝上章奏事,直达天听,所谓“到治所,事有不便于民者,疾置以闻。”

排队领取完全部红包福利,怀揣着对大宋皇帝知遇之恩的无比感激,大家终于可以奔赴工作岗位大展抱负了。

赵光义赐给这批科举取士的超高待遇是史无前例的,正所谓“宠章殊异,历代所未有也”,受益者当然一万个满意。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2-04 21:48:52 +0800 CST  
【更新】

但反对者还是有的,宰相薛居正等人就认为这次开科“取人太多,用人太骤”,还是应该慢慢来。

赵光义却不以为然,自己刚刚即位,正准备壮大干部队伍,提高干部素质,开创太平盛世,怎么会嫌“取人太多”呢?你们认为“用人太骤”,我还觉得太慢了呢!

皇帝大人向大臣们耐心解释说:“朕是希望从科场考试中选拔人才,不敢奢望考十个能得五个,就算只得到一二个真正的人才,也可以帮助开创治世之局啊!”

接下来赵光义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不光是“用人太骤”,进士们的起点已经很高,但他们入仕后的提拔速度更加惊人,这次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所取进士中,第一名的吕蒙正和数十名开外的张齐贤在六年以后的太平兴国二年(公元公元983年)就已经位至执政(分别为参知政事和签书枢密院事),吕蒙正更是在十二年后的端拱元年(公元988年)拜相,张齐贤则在淳化二年(公元991年)担任宰相。

从新手上路的公务员,十几年内干到宰相执政,升迁之快称得上空前绝后,速度直追飞毛腿导弹。

吕蒙正和张齐贤都是人中龙凤,但他们的提拔快却不是个例,同一年录取的李至、王化基、王沔、温仲舒、张宏、陈恕等人也都在后来出任宰执,太平兴国二年进士榜成为有宋一代出宰执最多的一次,这一榜因此被称为“龙飞榜”。

更大范围的数据统计显示,太宗朝开科所取进士中有18人在本朝已位居宰执,只要你能在进士考试中拔得头筹,工作后不犯政治错误,混到宰执只是时间问题,稍差的是个省部级,最次也是正厅,难怪宋人有“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的说法。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2-05 12:35:49 +0800 CST  
【更新】

按照赵光义本人的说法,他大开科举之门是“欲博求俊乂”,“为政治之具”,这话固然不假,但即位几个月就大规模扩招,一次取士超越哥哥十六年总和,参加进士考试十五次次次落榜的、参加九经考试不合格的,皇帝大人都“怜其老”破格录取,读书人怎能不感其天恩浩荡,高呼万岁圣明?

大力提高录取进士的身份地位和政治待遇,不遗余力提拔进士出身的官员,他们怎能不以天子门生自诩,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要说没有“私心”,恐怕赵光义同志自己都不好意思。

通过扩大招录名额、提高政治待遇,加快升迁速度,赵光义还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不少完善,先后实行了进士唱名赐第、及第赐宴、考生回避、主考官锁院、糊名考校等制度,这些制度被推广应用到科举制的各级考试,对后世科举考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今的公务员考录制度,每个环节都可以看到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子。

凡此种种都为全天下读书人大开了方便之门,也确实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宋朝之所以被誉为读书人的天堂,文官的盛世,在思想、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涌现出众多中华文明史上举足轻重的杰出人物,跟宋太宗大开科举,力倡文治的理念是分不开的。

经过赵光义的不懈努力,到太宗后期,科举考试录取的士人已经占据了从中枢机构到州县幕职的大小官位,一系列针对文官的选拔、任用、考核、监察、奖惩等方面的制度性规定也逐渐成熟,从而宣告了宋朝文官统治的真正确立。

正是从这个时候起,科举出身的读书人终于完全摆脱世家大族势力的制约,成长为一股独立而强大的政治力量,在历史舞台上发挥出决定性作用,逐渐形成一种富有特色的文官政治模式,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政治制度的走向,也是对全世界文官制度的重要贡献。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2-12 21:31:16 +0800 CST  
【更新】

第十五章 不省心的皇太子

加强中央集权,收纳吴越彰泉,攻灭北汉十国归一,提倡文治繁荣昌盛,两度北伐虽未能恢复幽云,却也与强大的契丹难分轩轾。

作为一个承接开国帝王的二代君主,赵光义的成绩十分可观,但除了幽云十六州这个最大的心病,仍有两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他。

这两个问题一个在内,一个在外。

对一个皇帝来说,内部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皇位的继承。

赵德昭、赵德芳、赵廷美的相继离世,给赵光义传位于子扫清了全部障碍,但确立皇储的道路却出乎意料的漫长。

赵光义共有九个儿子,长子元佐,次子元僖,三子元侃……后面六位我们就不介绍了,因为皇储人选没有他们的份儿。

赵元佐是元德皇后李氏所生,与后来的宋真宗是同一个母亲。

这位元德皇后并非赵光义的正宫皇后,而只是他众多女人之一,赵光义在世期间她的等级只是夫人,直到宋真宗即位后才被追封为“贤妃”,后来又上尊号“元德皇后”。

自己的母亲未受父亲多少宠幸,但赵元佐倒是自少聪颖,长相像极乃父,因此深得赵光义钟爱(好像每个父亲都喜欢相貌性格接近自己的儿子),出阁即授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搞定赵廷美后,赵光义开始迈出向传位于子的第一步,封长子赵元佐为卫王、检校太傅,次子赵元僖为广平郡王、检校太保,两人均加同平章事,又命轮日赴中书视事。

所谓“赴中书视事”,就是说两人的同平章事并非虚衔,而是像其他宰相一样,到中书办公,参预国家大事,这是赵光义对儿子的有意锻炼,让他们积累政务经验。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12-13 12:52:15 +0800 CST  

楼主:低首神龙狄飞惊

字数:929910

发表时间:2014-05-28 20: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7 09:54:34 +0800 CST

评论数:121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