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君临天下》已出版,长篇连载:《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更新】

《宋会要辑稿》第二册第1064页(中华书局影印本)载遗诏全文如下: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太祖崩于万岁殿,遗制日:‘修短有定期,死生有冥数,圣人达理,古无所逃,朕生长军戎,勤劳邦国,艰难险阻实备尝之。定天下之袄尘,成域中之大业,而焦劳成疾,弥国不瘳。言念亲贤,可付后事。皇弟晋王天钟睿哲,神授莫奇,自列王藩,愈彰厚德,授以神器,时惟长君,可于柩前即皇帝位。丧制以日易月,皇帝三日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七日大祥,诸道节度观察防御团练使、刺史、知州等并不得辄离任赴阙,闻哀之日,所在军府三日出临释服。其余并委嗣君处分。更在将相协力,中外同心,共辅乃君,永光丕构。’召群臣叙班殿廷,宰臣宣制发哀毕。移班谒见帝于殿之东楹,称贺。复奉慰尽哀而出。”

《宋大诏令集》卷7亦收录了太祖此遗诏之全文,名曰“开宝遗制”。

这份遗诏明确提到,由皇弟、晋王赵光义继承皇位。

此遗诏一现,一切水落石出,太宗没有太祖传位遗诏的说法不攻自破。

等等,还有一个问题:这份遗诏是否赵光义伪造呢?

在我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因为无论伪造与否,赵光义都是有一份传位遗诏的,那些拿没有传位遗诏来挑赵光义毛病的论点就彻底站不住脚了,何况他根本不需要什么传位遗诏来证明即位的合法性。

如果你硬要说他伪造了传位遗诏,那么证据呢?

历史上所有的传位遗诏理论上都有伪造的可能。

历史学不是自然科学,你不能证伪,就要承认它是真的。

至此,皇储资格和传位遗诏的问题已经解决。

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赵光义即位是合情合理且合法,符合当时历史需要的。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7-25 12:54:02 +0800 CST  
【更新】

不对吧楼主?这就说完了?传说中的金匮之盟呢?

稍安勿躁,马上就来。

金匮之盟是一个关于皇位如何传承的誓约,与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密切相关。

三个男人是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一个女人是昭宪杜太后,

金匮之盟与陈桥兵变、斧声烛影并称宋初三大疑云,史学界不但对该誓约是否真实存在存在极大争论,就连它的内容如何也有重大分歧。

简单地说,金匮之盟有两个版本——独传约和三传约。

所谓独传约,是指赵大传赵二(匡胤传给光义)。

所谓三传约,指赵大传赵二(匡胤传给光义),赵二传赵三(光义再传给廷美),赵三廷美再传赵大长子赵德昭。

有人问了,独传还是三传,有什么影响吗?

有,当然有,影响还不小。

兄终弟及制自有其优越性,但也面临一个重要问题,皇位传给弟弟后如何再往下传。

是传给哥哥的儿子,还是传给弟弟的儿子?

于情于理,哥哥把皇位传给弟弟,弟弟应该把皇位还给哥哥一脉,才显得哥俩好。

历史上确实有人这么干,五代十国就有好几个。

可从感情上讲,没人愿意把到手的皇位传给别人的儿子。

赵光义也不例外。

即位之初,赵光义给了赵廷美不亚于哥哥当初给自己的地位,给了赵德昭、赵德芳两人远比哥哥在世时更高的待遇,三人俨然形成未来皇位继承的三个梯次。

与赵匡胤不同,赵光义没打算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廷美,也不想传给哥哥的两个儿子,他想恢复承平时代父子相继、立嫡立长的传统,让皇位始终在自己这一脉传承。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7-25 17:30:31 +0800 CST  
【更新】

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哥哥为赵氏江山着想,把皇位传给自己,如此高姿态让他无法去试图改变现状,否则等待他的将是背信弃义的骂名,甚至是遗臭万年。

更何况还有那个金匮之盟,像一个紧箍咒,束缚着他的手脚。

不管金匮之盟是独传约,还是三传约,哪怕是不曾存在,赵光义的行动仍受极大制约。

赵廷美—赵德昭—赵德芳“三人相继”的传位模式已成事实,就算没有一纸盟约,这个事实也是难以跨越的障碍,在机会出现之前,必须从长计议,耐心等待。

老天爷实在垂青赵光义,没有让他等待太久。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因为给将士请赏被皇帝抢白几句,燕王赵德昭居然一时想不开,拿着水果刀自尽,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两年后的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更年轻的赵德芳死去。

两个儿子都比老爹短命,真不知老天爷为何如此厚此薄彼,让赵匡胤爷仨如此寿短。

但这对一直纠结于传位难题的赵光义来讲,确实是不折不扣的好消息。

哥哥,请原谅我的自私,权力的诱惑实在太过巨大。

虽说大家一致认为赵德昭、赵德芳的死跟赵光义脱不了关系,但现存史料确实没有证据证明两人是被赵光义谋害,所以赵光义在法理上是清白的。

在杀人害命这种事上,你不能应用“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

留下几滴眼泪,送别两个侄儿后,只剩下一个最大的障碍——赵廷美。

赵廷美年龄既长,经十余年政治历练比较成熟,又以亲王尹京,拥有一定人脉威望,只有足够的罪名才把他扳倒——毕竟你不能指望暴病而亡这种事总发生在别人身上。

但黑人这种损事自己不方便直接下手,需要一个重量级人物的帮助。

这个人要掌握皇位传承的秘密,洞悉自己的心理动机,具备超强的权谋水平,还要有不亚于廷美的声望地位。

这样的人有且只有一个——赵普。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7-26 18:12:55 +0800 CST  
【更新】

自开宝六年(973年)八月罢相后,赵普暂时远离权力漩涡,生活清净不少,但顶峰滑落、门庭冷落的感觉并不好受,毕竟他当时只有51岁。

对一个政治家来说,这正是年富力强,大展拳脚之时。

赵普不甘政治生涯就此终结,他人在藩镇,却密切关注着朝廷的政治动向。

他需要一个时机,能让自己重返最高权力中心的机会。

这个机会让他等了三年零三个月。

开宝九年(976年)十一月,赵匡胤驾崩,赵光义即位。

当年的对手当了皇帝,对赵普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但这确实是一个机会。

作为地方藩镇,非皇帝召见,赵普是不能擅自入京的,想要回京必须找到强有力的理由,而赵匡胤一直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皇帝驾崩,作为先帝重臣,赵普有足够理由申请回京拜谒太祖山陵。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二月,赵普顺利回到汴京,被授太子少保,获京师居留权。

这样看来,赵光义对这个昔日政敌还是很讲情面的。

但赵普依然郁闷,他虽人在汴京,却没有实职,一年到头见不着皇帝的面,平时只能宅在家里喝大茶,对朝政没有任何发言权,只能看着别人忙活,美名其曰“奉朝请”。

更可恶的是,就连闲成这幅鸟样,现任宰相卢多逊也不放过他,仗着自己的宰相身份,常在新皇帝面前说赵普坏话,搞得这位前宰相赵普十分郁闷。

赵普的儿子赵承宗续弦,娶了燕国长公主的女儿,新郎官赵承宗特地从知潭州任上“受诏归阙”,经皇帝批准返回汴京,举办结婚仪式。

这原本是一桩圆满的婚姻,但却被人搅了局——新婚夫妻连蜜月还没度完,新郎官就被皇帝催着赶回潭州上班。

赵普一打听,又是卢多逊给皇帝吹的耳边风,气不打一处来,除了愤怒还是愤怒。

但人家现在正当红,自己这落坡凤凰不如鸡,只能忍气吞声,除了郁闷还是郁闷。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7-29 15:31:47 +0800 CST  
【更新】

如果说这还只是一件“小事”,另一件可是真正人命关天的大事。

侯仁宝,五代时期著名贰臣侯益之子,宋初原本担任闲职,生活悠闲,后被卢多逊排挤到地处偏远的邕州(广西南宁)当知州。

就算现在谁也不愿从繁华的京城到这里当官,何况一呆就是九年,看不到回京的一丝希望,侯仁宝简直都快疯了。

他知道这些都是拜宰相卢多逊所赐,只要他一天当政,自己就不会得到回京的机会,迟早会死在这个荒蛮落后的破地方。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割据交州的丁琏死,侯仁宝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迅速向朝廷献策说可趁交州内乱,发兵夺取交州,自己愿意进京当面向皇帝汇报。

侯仁宝的打算是先找个理由回京再说,只要回京打死也不回来了。

算盘打得很精明,可惜他的对头是更精明的卢多逊。

赵光义得报大喜,准备命驿站用快马把侯仁宝召回京师,听取汇报。

卢多逊早就识破侯仁宝的伎俩,三言两语就打乱了他的计划:

“臣以为一旦召侯仁宝回京,攻取交州的计划就会泄露,对方势必加强戒备,反而不易攻取。不如授侯仁宝便宜行事之权,让他负责筹划此事,再派将领率领数万士卒,自荆湖发兵,长驱直入,必能一举成功。”

赵光义一听有理,就听从了卢多逊的意见,直接下令以侯仁宝为交州路水陆转运使,孙全兴、刘澄等将领为兵马部署,水陆并进征讨交州。

侯仁宝率前军先发,先在白藤江口取得一场胜利,孙全兴等人却长期驻军不前,坐失战机,根本不听侯仁宝指挥调遣,至于此举是否出于卢多逊授意就不得而知了。

等两军会师后继续进军,一直未遇敌军,刘澄所部又擅自后撤,侯仁宝中了敌人诈降之计,孤军深入,结果被重兵包围,孤立无援下,战死江中,进攻交趾之战就此草草收场。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7-29 18:27:54 +0800 CST  
【更新】

侯仁宝鼓动发兵交州的动机不纯,但终归算是战死沙场,为国捐躯,他的死虽不是卢多逊的直接责任,却跟卢多逊脱不了干系。

但这件事跟赵普又有什么关系呢?

很简单,侯仁宝的老婆是赵普的亲妹妹。

卢多逊先是把侯仁宝排挤到邕州,又害自己的妹妹成了寡妇,这些都是自己失势之后的事情,很明显对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完全是针对自己来的。

赵普是出了名的小心眼,他把受到的一切屈辱,加上罢相的夙怨,都牢牢记在心里,这次他又给这个死对头记了一笔黑账。

有仇不报非君子,总有一天,我赵普会把这一切都加倍奉还。

不过想要扳倒卢多逊,难度不亚于自己重新登上相位,只有依靠皇帝的力量才能实现。

要达到这个目的,一是要取得皇帝信任,二是寻找卢多逊的错误。

但达成这两个条件谈何容易,自己跟皇帝当年斗得那么厉害,他会突然反省,原谅自己,信任自己?这事儿自己都不敢相信。

至于卢多逊的错误,这个人比自己当年的口碑要好那么一点点,小辫子也不好抓。

一个是前朝宰相,正在寻找机会,企图东山再起,打击政敌卢多逊。

一个是现任皇帝,正在寻找帮手,准备谋划未来,扳倒秦王赵廷美。

这样的两个人若是走到一起,再自然不过。

把两个人联系在一起的是共同的需要,共同的敌人,再者就是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涉及的除一母三子外,还有一个重要人物——赵普。

太平兴国六年九月,被遗忘在角落的赵普突然得到皇帝召见。

君臣相见,动情地回顾了当年并肩战斗的深厚友谊,对曾经相互敌对的误会达成谅解。双方表示,愿意捐弃前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密切各领域协调合作。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8-01 12:29:59 +0800 CST  
【更新】

赵光义还就皇位传承等当前重大问题征求了赵普的意见:

“皇位传弟传子,朕拿不定主意。卿乃国朝重臣,给朕一个意见吧!”

“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

意思是说太祖不听我的意见,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陛下不能重蹈覆辙啊!

赵光义暗喜:卿言甚合吾意!可传子这事不好操作啊!

赵普察言观色,趁机而上:“臣愿备枢轴以察奸变。”

赵光义沉默半晌,没有答复。

通过这次召见,赵普已经窥知皇帝的想法,他决定拿出一个重磅消息来证明合作诚意,也为自己重回中书增添一道砝码。

几天后,一封复密上达天听。

密奏中,赵普详细陈述了当年昭宪顾命、太祖承诺传位于弟的全部过程,特别强调了自己作为这一历史性事件的见证人,曾亲自书写誓约藏于金匮的事实:

建隆二年(961年)六月,杜太后病笃,召赵普入宫,且问太祖:“我儿何以得天下?”

答曰:“全靠祖宗和太后积德。”

“不对!这是因为周世宗以幼儿主天下,人心不附。倘若周有年长之君,天下哪能轮到你所有?你和光义都是我生的,你百年后应传位给兄弟。能立长君,社稷之福啊!”

太祖哭泣,叩头应允。

太后对赵普说:“你记下我的话,不可违背。”

于是赵普在榻前亲写约誓,一式两份,签上自己的名衔。事后,一份随葬入杜太后的墓棺,一份由太祖手封收藏。

赵光义不敢妄信赵普之言,他在宫中一番寻找,果真找到那个金匮,这才大为感悟,动情地对赵普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朕不到五十,就知道自己过去四十九年的错误了。卿乃正直忠臣,朕确实错怪卿了啊!”

六月,宰相薛居正薨。

九月,赵普拜司徒兼侍中,入主中书,终于实现再登元辅的梦想。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8-01 17:58:38 +0800 CST  
【更新】

我赵普又回来了!我要把失去的全都拿回来!

对这个金匮之盟,大家对它的判断几乎众口一词——伪造。

因为赵光义的皇位来路不正,所以他需要找到一个即位依据,而赵普为东山再起,和赵光义相互勾结,炮制了根本不存在的所谓“金匮之盟”,用于满足这种需要。

至于如此论断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也都是老生常谈的调调:

一、传子导致幼君在位的前提是赵匡胤早逝,但当时的赵匡胤正值春秋年盛,杜太后怎能预测到自己的儿子会早死呢?老太太这么说不是诅咒她儿吗?不合逻辑,也不合人情。

二、杜太后毕竟是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怎么能掺和皇位传承这种重大问题呢?再说以赵匡胤的聪明睿智,怎么能轻率答应老太太?这不符合他的性格特点。

上述论调完全不值一驳,因为我们前面已经论证了太宗即位的合法性,有无这个“金匮之盟”对赵光义而言无所谓——至少他不需要靠捏造出的一个“金匮之盟”来证明自己。

现有史料下,我们只能说“金匮之盟”不能被完全证伪,也无法被完全证真,这个非此即彼,非真即假的问题注定是一个千年难解的谜案。

但是对赵光义而言,有无“金匮之盟”并不重要,“三传”还是“独传”才是真正重要的。

《长编》作者李焘为我们描述了“三传”、“独传”的记载源头:

“独传”见载于官方实录系统,包括《太祖新录》(特别强调“旧录盖无是事”)、《太宗实录》和主要据《实录》而成书的官修《三朝国史》,即“昭宪顾命,独指太宗”;

“三传”之说来源于北宋时期的私史稗乘,如《建隆遗事》、《涑水记闻》、《嘉佑杂志》,李焘虽不甚赞同,却又指出“盖当时多有是说(指‘三传’之说),“或谓昭宪及太祖本意”。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8-04 17:58:41 +0800 CST  
【更新】

李焘对“三传”与“独传”两说孰是孰非未作直接判断,他认为“三传”之说“不可全弃”,应“两存其说”,不可混一,反映了他谨慎严肃的治史态度。

从内容上来看,很明显“独传”比“三传”对赵光义更为有利,因为“三传”约定了他要把皇位传位给廷美以至德昭,但“独传”只说他传位给廷美,因此即便赵光义和赵普伪造“金匮之盟”,他们也只会伪造“独传”,不会伪造“三传”。

换言之,若是“金匮之盟”真实存在,那极可能是从“三传”被篡改为“独传”的。

无论“金匮之盟”的原本面貌是“三传”还是“独传”,赵光义面临的现实情况是——太平兴国年间“三传”的迹象已近乎形成铁一般事实。

若想改变这一事实的走向,必须要有所动作,赵普复相就是赵光义的第一个大招。

赵普复相传递的是一个信号,一个令赵廷美琢磨不透,令卢多逊惴惴不安的信号。

赵廷美从中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他主动上表,谦虚地请求把自己朝会班位排在宰相赵普之下。

赵光义也不客气,直接予以批准。

这是一个与赵匡胤相反的举动。

当初赵普罢相,赵光义被封晋王,班位在宰相之上,皇储之位彻底明确;如今赵普复相,赵廷美这个人尽皆知的皇储,班位却被放在宰相之下,其中透露的信息值得玩味。

猜不透皇兄意图的赵廷美想必不会安心,史书记载他“不自安”是很有可能的。

同样“不自安”的还有卢多逊。

自己黑了赵普不止一次,如今他重新得势,自己该从去何从?

换做其他人,一狠心或许就上书请求致仕,急流勇退了。

可卢多逊贪恋权位,他认为自己于当今皇帝有功,赵普不能拿自己怎么样。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8-07 10:19:00 +0800 CST  
【更新】

卢多逊低估了赵普的能力,更低估了赵普背后的力量——皇帝。

赵普这次复相要干的是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他在酝酿的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风暴。

这一切都是在皇帝首肯下进行,为了这件大事,牺牲任何人都是值得的。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三月,如京使柴禹锡、翰林副使杨守一、内酒坊副使赵镕等人经过秘密侦查,揭发一个可怕的阴谋——秦王廷美肆意骄纵,欲谋兴兵作乱,行刺皇帝。

柴禹锡、杨守一、赵镕何许人也?

三人都是无名之辈,共同之处是赵光义当年的府邸幕僚。

他们何以得知秦王阴谋?

不得而知。

但赵廷美的叛乱计划倒是打听的一清二楚,据说共有两套方案。

首先是借皇帝乘舟前往金明池水心殿游览之机突然发难,把皇帝扔到湖里喂鱼。

一套方案若不成功还有二套方案,廷美假装患病宅在家里,等皇帝前来探望时,趁机砍掉皇帝的脑袋。

两套方案,两手准备,赵廷美的阴谋果然十分可怕。

只是我很奇怪若第一套方案没成功,赵光义会弱智到送上门让他们实施第二套方案?

赵光义得到这个爆炸性消息,那是万分震惊:想不到啊想不到!

出人意料的是,万分震惊的皇帝大人对这次告密的回应却是冷处理。

三月十日,赵廷美被罢去开封尹一职,授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守。

赵光义不但没忍心曝光赵廷美的阴谋罪行,反而赐他袭衣通犀带、钱十万、绢彩各万疋、银万两、西京甲第一区,并派枢密使曹彬为秦王饯行。

廷美他要杀我只是一个构想,还没有成为事实,我怎么能动手呢?不如等他兴兵作乱,准备拿刀砍我的时候,大家有凭有据,再定他的罪也不迟啊!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8-07 13:48:46 +0800 CST  
【更新】

对这等阴谋犯上的乱臣贼子如此宽宏,皇帝大人真是一个好人。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吗?

不,才刚刚开始。

一锤子砸死不是赵光义和赵普的作风。

四月四日,枢密承旨陈从信、皇城使刘知信、弓箭库使惠延真、禁军将领皇甫继明,范廷召、王荣等均被贬职,“皆坐交通秦王廷美及受其私犒故也。”

当然,整治几条小鱼小虾也不算什么大手笔,好戏还在后头。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关键时刻,老将赵普出手了。

据赵普本人讲,他早就盯上了卢多逊,暗中探知其与秦王廷美私下交通,中书门下官吏赵白,秦王府官吏阎密、王继勋、樊德明、赵怀禄、阎怀忠等人都是知情者。

这次赵光义没有上回的好脾气了,盛怒之下的皇帝撤了卢多逊的宰相之职,下令把上述人等全部逮捕,下御史狱严加审讯。

这可是通天大案,赵光义又命翰林学士承旨李昉、学士扈蒙、卫尉卿崔仁冀、膳部郎中知杂事滕中正等人组成专案组,负责审理此案。

事情到了这里,终于开始发生变化。

在宋代,皇帝亲自下诏立案的案件被称为“诏狱”,然后交由御史台、大理寺或开封府审理,体现领导的高度重视,但这次诏狱赵光义却直接指定人员审理,且均非专业司法人员,足见此案已经超越一般司法刑事案件,而是重大的政治事件。

更重要的是,一群人把第二嫌疑人卢多逊和其他小喽啰往死里审,头号嫌疑人赵廷美却被打发到远离汴京的西京洛阳,连申明辩白的机会都没有。

经过一番不公开审理后,案件基本清楚,接下来进入集议环节。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8-10 16:18:30 +0800 CST  
【更新】

集议是宋朝针对重大事件的一种民主决策方式,也是最高的司法审判形式,“文武常参官集议朝堂”,相当于公审大会,当初赵匡胤对王全斌等问罪就是采取这种形式。

一般来说,不是十恶不赦的罪名,是用不着这么大阵仗的,而且皇帝的个人倾向往往会对公审结果起到决定性影响,文武百官的意见仅供参考,最终决策权还在皇帝手里。

经王溥为首的七十四名大臣集议,赵廷美、卢多逊的罪名议定,所谓“心怀顾望,诅咒君父,大逆不道,干乱纲常。”

且慢!你们给人家扣上这么大一顶帽子,证据呢?

赵廷美的罪名主要有两项,一是赵廷美放肆骄纵,二是与卢多逊勾结意图谋反。

第一项罪名的具体证据如下:

阎密“隶属秦王府,恣横不法,言多指斥”;王继勋“廷美尤亲信之,尝使求访声妓,怙势取贷,赃污狼藉”;阎怀忠“尝为廷美所遣,诣淮海王俶求犀玉带、金酒器,受俶私遗白金百两”;樊德明素与赵白游处,多逊因之以结廷美……等等。

可见,对这项罪名的指控其实主要来自赵廷美亲信的行为,赵廷美自己并没有放肆骄纵的直接表现,充其量是驭下不严,背上个领导责任,根本要不了命。

但第二项罪名可是捅破天的大罪。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8-10 17:43:26 +0800 CST  
【更新】

嫌疑人卢多逊供认暗自结交亲王,欲图谋不轨,他曾多次派遣下属赵白拍赵廷美的马屁,向对方泄露中书机密要事。

去年九月,卢多逊曾让赵白向赵廷美传话:“臣巴不得皇帝早死早投胎,我好尽心侍奉秦王大人您”,俨然一副媚颜屈膝的哈巴狗模样。

赵廷美大喜,派亲信樊德明答复说:“卿言正合我意,我也希望皇帝早日归西。”

两人一拍即合,结成邪恶联盟暗中往来,廷美多次馈赠名马弓箭,卢多逊都一一接受。

此外,赵廷美还通过馈赠、贿赂等类似方式拉朋结党,意图行迹十分可疑。

这样看来,除了当事人的口供证言,赵卢二人勾结谋反之事根本没有任何物证,兵甲仪仗、冠冕龙袍之类的造反必备道具,统统没有。

够了够了,只要有口供就够了。

诅咒君主、拉拢朝臣、私赠兵器,扯上这三条,你就是谋反。

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但凡在朝廷混的,这点政治觉悟还是有的,于是大家义愤填膺地声讨赵廷美、卢多逊不臣之罪,大声疾呼“宜行诛灭,以正刑章”。

伟大英明的赵光义再次大发慈悲,赵廷美只被勒归私第,闭门思过。

其他人就没那么幸运了,赵廷美身边的亲信僚属纷纷被降职罢免,朝中势力扫除殆尽。

赵白、阎密、王继勋等涉案人等更被斩首示众,籍没家财,来个死无对证。

事情到这里应该结束了吧?

结束?你们结束,我还没结束呢!赵普暗暗地说。

不把你们彻底打到,怎能出我心中恶气!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8-19 09:05:28 +0800 CST  
【更新】

五月,知开封府李符上书揭发赵廷美心怀怨怼,拒不悔过,乞徙远郡,以防生变。

不用说,这又是赵普背后整人的惯用手段,更是正中皇帝下怀。

很快,赵廷美被降为涪陵县公,贬到房州(今湖北房县)安置——名为安置,实则囚禁。

房州四面山林怀抱,中间盆地断陷,风水上称为“困龙局”,是个贬斥王侯的好地方,当年后周的幼儿皇帝就是被软禁到这里。

几个月前,赵廷美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宋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如今却沦落到狼狈不堪的涪陵县公,幽居边远,形同阶下之囚,人生竟如此大悲大喜,大起大落。

苍天啊!你为何对我赵廷美如此不公!

承载太多愤懑的赵廷美忧悸成疾,雍熙元年(984年)正月不治而亡,时年三十八岁。

消息传来,赵光义悲伤欲绝,痛哭失声,下诏追封廷美为涪王,左右都被感动。

如果说燕王赵德昭之死还是一次偶然,赵光义的悲痛还算流出几滴鳄鱼眼泪的话,这次“呜咽流涕”的表现就是赤裸裸的表演,实在让人恶心。

赵廷美郁闷而死,卢多逊也是同为天涯沦落人。

在赵光义的亲自过问和赵普的大力关怀下,卢多逊被削夺一切官爵,贬为庶民,连同家属被流放到比房州远得多的天涯海角——崖州(今海南崖县),而且是“纵更大赦,不在量移之限”——即便以后大赦天下,也不得挪窝,只能死在这里。

整人整到这一步,真是打翻在地,还要踏上一只脚,叫对方永世不得翻身。

落坡凤凰不如鸡。作为戴罪之身,卢多逊饱受当地官吏欺凌,甚至被禁止在城内居住,只能居住在城外的水南村,终于在雍熙二年(985年)病死贬所,终年五十二岁。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8-19 14:14:32 +0800 CST  
【更新】

综观赵廷美谋反案,疑点重重,丝毫经不起质询,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是一起冤案。

先说秦王赵廷美。

史料说他十分低调,政治敏锐性强(比如主动请求朝会班位在宰相之下),对可能的嫌疑避之唯恐不及,怎肯勾结朝臣,招惹是非?何况他手中没有兵权,凭什么敢谋划作乱?作为一个年近四十、不疯不傻的男人,莫不成把谋反当过家家一样简单?

再说卢多逊,此人在太祖朝就和赵光义勾勾搭搭,太宗即位后即担任宰相,执掌中书大权,前途光明,完全没必要冒诛灭九族的风险勾结秦王造反,因为就算侥幸谋反成功,换了赵廷美当皇帝,他卢多逊最多还是一个宰相,从中得不到比现在更大更多的好处。

退一步讲,即便两人真的图谋不轨,“诅咒皇帝”之类的话也不可能通过两个无名小卒口头传递——至少也得弄个鸡毛信之类,把自己置于高度危险的境地——毕竟他俩不是傻子,难道不怕别人告密吗?

所以说,这是一起赤裸裸的诬陷,水平低劣到让人一眼就能看穿。

此后所有史书写到廷美案,几乎都会留下这样一句话:“凡廷美所以遂得罪,赵普为之也”、“及涪陵事败,多逊南迁,皆普之力也”。

这只是史官的春秋笔法,谁都知道赵普充其量是帮凶,赵光义才是真正的幕后主谋。

通过制造这起冤案,赵光义扫除了传位于子的最大障碍,赵普把老对头卢多逊整到永世不得翻身,这成为两人政治生涯中的一大胜利,也是最不光彩的一大污点。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8-22 15:49:14 +0800 CST  
【更新】

在赵光义看来,完成使命的赵普已经失去价值,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十月,赵普再度罢相,由司徒、兼侍中罢为武胜军节度使(今河南邓州)、检校太尉、兼侍中。

这场由赵光义、赵普联手制造的政治风暴终告停息,赵光义成为唯一的胜利者。

不过,赵光义似乎还不打算罢休,他不但要把廷美打倒,还要彻底搞臭。

为达到这个目的,赵光义不惜牺牲父亲的名誉,爆出一个超级猛料。

据《宋史赵廷美传》、《长编》记载,赵廷美死后,赵光义曾亲口向宰相李昉透露赵廷美并非杜太后亲子,而是自己的乳母(奶妈)耿氏所生。

也就是说,赵廷美和赵匡胤、赵光义哥俩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这个耿氏后来离开赵家嫁给另外一家赵氏,还生了另一个儿子赵廷俊。

最后赵光义还表示若非自己宽大处理,赵廷美早该砍头了,“朕于廷美盖无负矣”。

这段话看似平淡无奇,隐含信息却很大。

如果赵廷美的母亲是耿氏,那他的父亲是谁呢?

赵光义没有直接点出,但按照他的说法,耿氏是在给自己当奶妈期间生了赵廷美,自己的父亲赵弘殷肯定就是赵廷美的父亲,否则两人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

要知道耿氏在赵家只是一个奶妈,连妾都不是,和赵弘殷没有任何事实婚姻关系,俩人却连儿子都生出来了,这不是“婚外恋+私生子”吗?这剧情实在太爆炸、太狗血。

古代讲究父子相隐、亲亲相隐,即便父母有了婚姻出轨、赌博嫖娼这类“失德”之事,子女也要尽量曲意维护,不能对外张扬,否则就是违背伦常,何况是当今皇帝。

但据史料记载,赵光义爆料的时候神态很“从容”,说完后又“为之恻然”,一副家门不幸的悲伤样子,果然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比起赵匡胤有过之而无不及。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8-22 17:55:57 +0800 CST  
【更新】

对皇帝大人的爆料,宰相李昉的回答是:“涪陵悖逆,天下共闻,但宫禁中事,若非陛下委曲宣示,臣等何由知之。”

由此可见,赵廷美系赵弘殷和奶妈耿氏私生子一事,外人并不知晓,而真正知情的赵弘殷、杜太后、赵匡胤、赵廷美全都死无对证,是黑是白,全靠赵光义一张嘴。

在赵廷美已死的情况下,为抹煞赵廷美的皇位继承资格,竟不惜破坏已故父亲形象,亲口爆料自己老爸出轨和奶妈搞出非婚生子女,赵光义的厚颜无耻实在让人无语。

清人毕沅在《续资治通鉴》中论及此事时有云:“父子有相隐之义。如太宗言,则宣祖(指太宗之父)私其子之乳母,是淫也;杜太后又不能容而两使出嫁,是妒也。太宗一言而两彰父母之失,乡党自好者耻之,身为天子而忍言不顾。”

那么,赵光义这番话到底有几分可信?

对赵廷美是否杜太后亲生一事,主张亲生、非亲生说者皆有之。

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采信赵光义的话,认为赵廷美是耿氏所生(“上乳母陈国夫人耿氏卒,涪陵县公廷美之亲母也”)。

直接取材于《长编》的《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中引用的王禹偁《建隆遗事》、江休复《嘉祐杂志》都说“廷美与太祖、太宗皆杜太后所生”,还记载杜太后在昭宪顾命时曾说“吾欲万世之下,闻一妇人生三天子”,说的就是赵匡胤哥仨都是她生的。

但作者本人、南宋人杨仲良却认为杜太终年六十岁,廷美当时十四岁,若是杜太后所生,则推算杜太后生廷美时已四十七岁,不合情理,因此也支持非亲生之说。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8-24 16:34:40 +0800 CST  
【更新】

这样的推断显然站不住脚,四十七岁生子虽不多见却非全无可能,古代没有计划生育政策,只要具备生育能力,婆婆和儿媳妇同年生子、老大和老幺相差二十岁事不是没有。

另一部官修正史《宋史》对赵廷美的生母记载更是前后矛盾。

《赵廷美传》引用赵光义之说指出廷美的生母是奶妈耿氏,《昭宪杜太后传》却又明确说杜太后生五子二女,赵廷美排行第四。

综合来看,这个连宋元时期都拎不清的事情,即便我们现在穷尽史料,恐怕也得不出一个百分百准确的真相,考虑到赵光义撒谎如喝水吃饭一样随意的习惯,编造谎言的可能性无疑更很大。

赵德昭、赵德芳、赵廷美相继离世,困扰赵光义的内忧彻底解除,雄心勃勃的他又可以腾出精力,继续着手解决“幽云十六州”这个外患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8-24 17:47:17 +0800 CST  
【更新】

第十三章 北伐!总决战!

自从高粱河之败,赵光义很长时间没有再提攻打幽州的事情,甚至着手修复与契丹的外交关系,试图维持双方相对和平的局面。

但这并不表示他彻底放弃幽燕,打算与契丹缔造百年和平。

不,我没有放弃,也不敢忘记。

我不敢忘记高粱河惨败的耻辱、落荒而逃的仓皇,不敢忘记百姓的水深火热、辽军的侵掠骚扰,不敢忘记宇内一统的未竟事业。

暂时的沉默只是等待,是积累,等待一雪前耻的重要机会,积蓄重新站起的强大力量。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

雍熙三年春(986年),机会终于出现了。

知雄州贺令图、岳州刺史贺怀浦(贺令图之父)、文思使薛继昭、军器库使刘文裕、崇仪副使侯莫、陈利用等人先后上言,建议趁“契丹主年幼,国事决于其母,其大将韩德让宠幸用事,国人疾之”的大好机会,大规模兴兵北伐,一举收复幽燕。

贺令图父子说的赵光义怦然心动,虽有大臣表示强烈反对,但他力排众议,毅然决然地选择再度北伐。

做皇帝就要有气魄,这件事我说了算!

在赵光义看来,契丹内部政局不稳,实力必定不如以往,而自己足足做了三年的充分准备,此次北伐没有理由失败。

从表面上看,辽圣宗这年十六岁,其母承天萧太后代理国政,说“契丹主年幼,国事决于其母”诚然不虚,而且这位女强人也确实宠爱她公开的“情人”韩德让,说权臣“宠幸用事”也大体属实。

但“国人疾之”却是贺令图父子毫无依据的主观臆断。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8-26 12:43:28 +0800 CST  
【更新】

众所周知,契丹皇帝的皇后全部来自萧氏,述律平是萧氏的第一代皇后,也是一名权谋水平极高的女性,但若要论起最杰出的萧氏皇后还轮不到她,这一荣誉非承天太后萧绰莫属。

萧绰,小名燕燕,自幼聪慧,因为父亲萧思温参与拥戴辽景宗有功,她被选为辽景宗的贵妃,两个月后被册立为皇后,而她的肚子也很争气,很快给皇帝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辽圣宗。

一个女人混到这个程度,应该算是女人中最成功的人士了。

但这对萧绰来说只是一个开始。

辽景宗自幼体弱多病,繁忙的政事带给他很大压力,而萧绰出身贵族,颇有政治才干,对政治又很敢兴趣,便开始协助自己老公处理政事。

这种情形发展到后来,辽景宗对老婆的决定最多只是听听汇报,表示知道就行,不做任何干预,国家大事实际上都由萧绰一人决定。

看起来,这很像是一个翻版唐高宗和武则天的故事。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乾亨四年(982年)九月,辽景宗在外出狩猎过程中死于云州(今山西大同),遗诏由梁王耶律隆绪即位,皇后萧绰代理国政。

从这时起,萧绰开始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由于她以皇太后的身份摄政,因此在历史上被称为萧太后。

丈夫的突然驾崩把萧燕燕一下推到风口浪尖,儿子皇帝只有十二岁,对政事一窍不通,自己又是一个三十不到的寡妇,这孤儿寡母,主少国疑,万一那些宗室皇族怀有不轨之心,自己该如何应对?

这绝非杞人忧天,南朝的那个赵匡胤不就是夺了大周朝孤儿寡母的江山吗?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8-26 17:25:28 +0800 CST  

楼主:低首神龙狄飞惊

字数:929910

发表时间:2014-05-28 20: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7 09:54:34 +0800 CST

评论数:121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