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君临天下》已出版,长篇连载:《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更新】第十二章 绝不放过你 (下)

世界杯来了,今晚兴奋一下,干脆把第十二章全放出来,以示庆祝。明早有好看的比赛:西班牙VS荷兰。

——————————————————————————————————

料理完当年的亲密战友之一王峻后,郭威没有忘记自己的另一位老朋友王殷。

这位王殷也是郭威当年的老同事和佐命功臣,在后周代汉过程中的地位和功劳仅次于王峻,与王峻相比,这位仁兄倒是比较低调,但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后周建立后,王殷仍兼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这是禁军最高级别的将领,同时郭威还加给他了同平章事的官衔,并且委以重任,替补皇帝镇守邺都以备契丹,能够从老板那里接过这份老板干过的工作,肩负国防重任,充分显示了新皇帝和老同事对王殷的信任。

但这位王殷却实在辜负了郭威的一番苦心和信任,或许是以前和郭威一起干革命干上了瘾,王殷不甘寂寞,很快又和王峻勾结在了一起。这两个人,一个人在朝廷飞扬跋扈,呼风唤雨,一个在地方恃功专横,把握重兵,还经常互派使者、书信往来,结成了颇具实力的政治联盟,已经对郭威的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按照政治斗争的规律分析,王峻已经倒台,和他同乘一条贼船又功高震主的王殷自然也难逃厄运。

不过,以郭威的小心谨慎和政治权谋,绝对不会犯下像刘承祐那样下诏委托别人杀人的错误,为了稳妥的达成目标,郭威先是利用王峻事件敲山震虎,而后又派使者专程赶赴邺都对王殷进行安抚慰问,将这位手握重兵的将帅暂时稳住,以防他狗急跳墙,拥兵作乱,甚至向自己学习,重演一遍从邺都杀回开封的好戏。

数月之后,郭威利用王殷入朝的机会,将他挽留在了京城,担任京城内外巡检,这实际上是解除了他的兵权,消除了他可能兴兵作乱的隐患,把他牢牢控制在自己身边,也证明了郭威对王殷下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郭威并没有让王殷等多久,七天之后,住在京城的王殷沿着与王峻相同的路线,入宫向皇帝问安,郭威故技重施,将王殷拘捕控制,这次干脆连审判都省了,立即下诏称王殷密谋在郊祀之日发动叛乱,谋逆之罪,罪不容赦,判决其流放登州。

不过这一次,郭威没有让这位老朋友活着走到流放地登州,王殷刚刚离开汴京城,就被送上了西天,和自己的难兄难弟王峻去九泉之下团聚了。

解决了两个功高震主的心腹大患之后,整个朝廷终于彻底安定了,有二王的结局作为典型案例,剩下那些功臣们都得夹起尾巴做人,而位居宰辅,掌握军政大权的大人物们现在都换成了自己一手提拔的心腹亲信,他们的忠诚是绝对可以信任的。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自己亲手缔造的大周朝海内升平,边陲安宁,社会安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前方等待郭威的,将是一统天下、太平盛世、万古长青的伟大功业。

然而,本应该万分振奋的郭威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身患重病,时日无多了。

【第十二章 《绝不放过你》】完结,下次更新【第十三章 《真命天子》】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3 22:04:45 +0800 CST  
【更新】 第十三章 真命天子 (上)


实际上,在处置王殷的时候,郭威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了,他几乎是硬撑着身体,带病将王殷铲除,或许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阳寿不长,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所以才要在临终之前把潜在的祸患一一清除,为自己的大周王朝和继承人扫除障碍。

到了祭祀太庙时,郭威已经举步维艰,要靠着左右搀扶才能勉强支撑着登上台阶。祭祀当晚住在南郊时,郭威的病情更是突然加重,几乎不救。

病情严重到如此程度,郭威必须要考虑自己的身后之事了,在这些需要考虑的身后之事中,继承人问题无疑是最重要的问题。

想到自己的继承人,郭威欣慰的笑了,这个人虽然不是自己的亲生子女,甚至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却与自己亲如父子,而且一向胸怀大志,富有韬略,精明强干,出类拔萃,与自己倒是十分相似,绝对是一个理想的继承人选。

对这个理想的继承人选,郭威唯一顾虑的是他还太过年轻,资历威望尚浅,一时之间恐怕难以服众,特别是难以镇住朝中那些元老重臣,但自己已经安排妥当,给自己的继承人留下了一套可以依靠的执政班子,他相信这位后周的新天子将会继承自己未竟的事业,开创大周王朝的百年基业。

就这一点而言,皇帝与普通人家的父母心理是完全一样的,都希望为自己的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让自己的孩子一切都能顺顺利利,只是由于地位差别,大家所能采用的方式手段不同而已,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俗话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这句话用在郭威身上至少是管用的。这位军旅出身的皇帝登上皇位时已经48岁,而老天爷也实在不是一个大方仁慈的人,他只给了郭威3年的皇帝命,然而就是在这短短三年内,他废除后汉,建立后周,内平叛乱,外拒强敌,铲除权臣,任用贤能,革故鼎新,勤勉治国,将一个饱经动乱,国力衰弱的中原王朝打造成为国力强盛,百姓安乐的全新国家,奠定了统一天下的伟大基业。

后周广顺四年(公元955年)正月十七日,后周太祖郭威驾崩,终年51岁。四天后,太祖遗诏宣布,柴荣正式登基,即皇帝位,是为周世宗。

郭威一生提倡并且带头厉行节俭,从一名自幼父母双亡的孤儿,到缔造大周王朝的帝王,郭威的身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期的很多人、很多事情也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他艰苦朴素的作风始终没有变,贯穿于他的一生,甚至延续到他死后。

临终之前,郭威下诏薄葬,诏曰:陵所务从俭素,勿修下宫,勿置守陵宫人,勿作石人石兽,惟刻石置陵前云“周天子平生好俭约,遗令用纸丧、瓦棺,嗣天子不敢违也”。

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节俭精神,仅凭这一点,郭威就无愧于五代十国时期最伟大的帝王之一。试问我们现在的领导干部,天天喊着坚决执行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像郭威这样呢?

郭威之前的四个中原王朝,共经历了十二位皇帝,在这些皇帝中,论治国安民,功业谋略,唯一可以与郭威媲美的大概只有后唐明宗李嗣源了。

事实上,这两位皇帝的经历也有几分相似,都是前朝重臣、一代名将,都是被部将拥立称帝,在位时间都不长,又都是五代十国时期难得的明君英主,但如果纵观整个五代十国,以郭威之贤能明仁,英敏神武,即使能力压唐明宗李嗣源,却也只能屈居第二。

对于这个排名,郭威倒不必不服气,也用不着惭愧,因为位居五代帝王之首的那一位,正是他亲自挑选和培养的皇位继承人——柴荣。

柴荣,字君贵,邢州龙冈人(今河北邢台西南),五代十国时期最杰出的皇帝,最优秀的政治家。

后唐天祐十八年(公元921年),柴荣出生在河北邢州龙冈的一户柴姓家庭里,他的父亲名字叫柴守礼。从“守礼”这个名字来看,这应该是颇有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家庭,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柴氏在河北邢州地区原本是一个富有的地主世家,往上数几代人都是地主,但偏偏到了柴守礼这一代却家道中落了,所以柴荣的童年生活并不富裕,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锦衣玉食的奢侈生活只能是一种奢望。至于当皇帝,那更是连做梦都不敢相信的虚无梦想。

柴荣的爷爷柴翁(所谓柴翁,意思就是姓柴的老头,等同于柴老爷子,说明史料上没有记载柴荣爷爷的名字,只知道他姓柴)有一天睡觉起床之后,开始莫名其妙的哈哈大笑,柴荣的奶奶见到老头子突然傻笑,还以为这老头子莫不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吧?于是就问他为什么这么高兴,笑得都合不拢嘴了?而老爷子的回答更是让老太太无语:我梦见咱们孙子做皇帝了!

柴老爷子的境界水平真是不一般的高,连做梦的内容都如此不同凡响,什么宰相、枢密使、节度使统统都在不在他老人家做梦的考虑范围,要做梦咱就做大的,直接奔着皇帝去!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这位老爷子居然真的美梦成了真,虽然他没能看到梦想实现的那一天。

柴荣出生的时候,中原正值五代的第一个王朝后梁统治时期,李存勖和后梁军队正打得难解难分,河北基本上已经在李存勖的控制之下,由于柴家世代都是良民,父亲柴守礼又是教书先生,从不喊打喊杀,所以柴荣的童年和少年期间成长经历应该是比较顺利和平淡的。

直到十几岁那年,一件事情的发生改变了柴荣的生活。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柴守礼有一个妹妹,也就是柴荣的姑姑,在少女时曾经朝廷被选入后宫当了宫女,后来因为战乱又跑了出来,出来之后又跑回了家。既然回家了,姑娘也大了,按说就应该听父母的话找个好人家嫁了,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

可柴荣的这个姑姑也不是一个等闲女流,而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她没有听从父母的安排,而是坚持我的婚姻倭做主,嫁给了一个当兵的汉子。

这对婚姻在当时是不被柴家看好的,因为男方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还是一个当兵的汉子,没有社会地位,也没有什么前途,而且为人似乎也比较暴力,喜欢打架斗殴,逞勇斗狠,估计姑娘嫁给他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但是这位柴姑娘还是坚信自己的眼光,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嫁给了这个穷当兵的。

我相信,柴姑娘嫁给这位当兵的青年动机十分单纯,她不嫌贫爱富,不求富贵发达,只想找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好好过日子,而她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上天还是厚待了这位厚道的姑娘,这个当年的穷当兵虽然起点很低,却十分勤奋,也十分努力,经过自己的不断奋斗,在若干年之后成为了朝廷一位著名的将军,再若干年后成了朝廷的枢密使,再若干年后成了一个王朝的奠基者,一个著名的皇帝,这个人就是郭威。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4 13:01:26 +0800 CST  
【更新】 第十三章 真命天子 (中)

大概在十岁左右的时候,柴荣被自己的父母送到了姑姑家里,从此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之所以说是寄人篱下,是因为柴荣并不是来姑姑家度假或走亲戚的,他在姑姑家一住就是十几年。

到了姑姑家里,柴荣才发现,自己这位从皇帝后宫解放出来的姑姑,家庭状况竟然不比自己家强多少。姑姑是个女人,当然没有什么工作赚钱养家糊口,而自己的姑父郭威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家庭的顶梁柱,在刘知远的部下当差,虽说是国家干部,薪资收入也不高,所以整个家庭的生活还是比较拮据的。

郭威并不是一个以家庭为重,努力挣钱养家的传统好男人,而是一个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事业型好汉,对于家庭收支、理财花钱,吃喝拉撒、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琐事完全不放在心上,更悲催的是,郭威和柴荣的姑姑婚后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柴荣是这个三口之家除了郭威以外的惟一一个男子汉,所以当柴荣逐渐长大到十几岁的时候,整个家庭生活的担子就落到了年轻的柴荣身上。

郭威对自己这位内侄也十分信任(实际上是自己没空管),他见柴荣办事谨慎,为人十分老实厚道,就放心的把一切家庭经营事务都交给他去打点管理。

要说柴荣,也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来到姑姑家里不是图享福的,还必须要为这个家庭做贡献,才能换来自己在这里的地位,所以这个年轻稚嫩的孩子十分努力地挑着这副担子,悉心经度着家庭的收支,为了补贴周济家用,他甚至与一名叫颉跌氏的商人一起到江陵地区去贩卖茶叶,这个时候的柴荣已经成长为一个敢于担当的男子汉。

柴荣贩卖茶叶到底赚了多少钱不好说,但他这种认真勤奋的工作态度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还是让郭威十分赞赏,见柴荣这么懂事,家里也离不开他,一高兴就把柴荣收在膝下,当了自己的养子,这样一来,内侄变成了养子,姑父变成了养父,姑姑也变成了养母,双方是亲上加亲,柴荣正式成为了这个家庭中的一员。

需要说明的是,柴荣认郭威为父,并不像现在认干爹一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双方一拍即合就行,而是经过了正式的过继手续,相当于现在收养孩子,要经过民政部门批准备案,所以柴荣随之改换了姓氏,成了“郭荣”。

所以,这位后来的周世宗在史书上的名字始终是郭荣,即便他后来即位当了皇帝,也没有改回原本的姓氏,只不过后来的人们更习惯于称呼他原来的名字柴荣,这而种习惯性称呼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如果你和别人一起聊起五代历史,说起郭荣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听了之后都会表示没听说过,为了照顾这种习惯,我们在今后的叙述中仍然采取他已经废弃了的本名“柴荣”。

柴荣就这样一天天在勤勉的工作中成长和成熟起来,这段经历虽然辛苦却是弥足珍贵。年纪轻轻就承担家庭生活重任,培养了柴荣独立决断和敢于担当的性格特质,外出贩茶经商的经历锻炼了柴荣与各色人等打交道,熟悉人情世故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当家作主的角色扮演和闯荡江湖的经历,柴荣大大增长了见识,他能经常深入社会底层,了解民间疾苦和社会利弊,深切体会了国家动荡带给百姓的痛苦,这种体验和经历对他今后的成长成熟和治国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皇二代永远不可能拥有的。

记得很小的时候,父母和老师就不断教诲我们:付出总有回报,这句话显然也适用于上千年前的柴荣同学。

后晋开运四年(公元947年),柴荣一直以来的努力付出终于获得了回报。

这一年,郭威的老板刘知远摇身一变成新王朝的皇帝,郭威也来了个鲤鱼翻身,因有佐命之功被任命为枢密副使,成了朝廷的高级干部,这下郭家的家庭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自然用不着柴荣在出去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了。

郭威发达了,并没有忘记自己这位义子兼家庭总管,他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关系,给他安排了一份正式工作——左监门卫将军。

请大家不要望文生义,以为这是一个很气派的高级武官或者是一个看大门的保安门卫。实际上,在五代时期这是一个低级武官职务,主要工作内容也不是看大门,而是去干一些与这个职务毫不相干的工作(专业术语叫“差遣”),至于具体干什么,根据组织需要进行安排。

不过,这终归是柴荣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从此他结束了家务总管的身份,取得了新的角色,开始追随郭威左右,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郭威担任枢密使率兵讨伐三镇叛乱时,柴荣随军征战,参赞军务。郭威改任天雄军节度使,镇守邺都时,他又随之前往,任天雄军牙内都指挥使,领贵州刺史,检校右仆射。

所谓牙内都指挥使是一个军职的名称,其职责是掌控节度使的亲军近侍部队,一般只有节度使的亲信才能担任,这表示,除了感情和身份关系上的亲近,柴荣在政治军事生活中,也已经逐渐成为郭威最为信任的亲信和心腹。

这个时候的柴荣可谓是春风得意,年轻有为,前途一片光明。然而,不久之后的那场惊天巨变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4 20:36:42 +0800 CST  
【更新】第十三章 真命天子 (下)


对于那场开封城内的那场惊天巨变,大家都已经不再陌生,后汉乾祐三年十一月,刘承祐借铲除顾命大臣之机,诛杀了郭威在汴京的全家老小百余口,老病妇孺无一幸免。

消息传到邺都,巨大的打击几乎让柴荣悲痛欲绝,自己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孩子也未能幸免,他们又有什么罪过呢?

柴荣不是一个简单的年轻人,他明白自己不能只是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他要将悲痛转化为强大的力量,追随自己的义父一起杀进汴京,铲除奸臣小人,为死去的亲人报仇雪恨。

遗憾的是,充满愤怒和仇恨的柴荣并没有如愿杀回开封,手刃仇人,因为郭威做出了一个决定,让他留守邺都。

柴荣是一个聪明人,稍加思考,他就明白了义父郭威的用意。

邺都是郭威最稳固的根据,也是他唯一真正完全掌控的地盘,郭威此去汴京未必一定能够成功,万一兵事不利,还可以退回根据地,保存实力以图后事。可若是兵发汴京失败,而自己的老巢再被后汉官军给扫荡了,或者部下叛乱,后院起火,断了郭威的后路,那他们就真的是没有退路,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样看来,邺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汴京攻不下来还是小事,邺都要是失守才是大事,所以邺都一定要留人把守,而且一定要交给最为信任,又有能力的人把守,而柴荣无疑是最佳人选,他是郭威现在唯一的亲人。

接下来的过程就不用多说了,郭威顺利进军,报了血海深仇,并且不久之后即位为帝,建立了后周。

考虑到邺都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封赏功臣的需要,郭威让开国的次席功臣王殷去镇守邺都,而把柴荣调到了距离汴京更近一些的澶州(今河南濮阳)任节度使,检校太保,封太原郡候。

郭威对柴荣的这一任命可谓颇有深意,他没有让柴荣直接担任中央高级官员,虽然以柴荣的身份和功劳,他即便是封王封侯,估计大家也不会有太多异议。

郭威很想让这个养子侍奉在自己身边,但他又深知柴荣能力虽强,天赋亦佳,善于学习,却一直以来都在自己的羽翼庇护之下,十分缺乏独立治军、执政的经验,也没有太高的威望,将来要是委以重任,托以大业,恐怕难以服众,现在有意识的让他到地方上锻炼锻炼,对他个人成长未必是件坏事。

柴荣当然明白义父的良苦用心,他更知道郭威现在没有后嗣,以自己的身份和与养父之间的感情,是很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他牢牢把握住了这个机会,不但没有任何懈怠表现和消极情绪,反而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更加高涨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了治理地方,镇守重镇的事业中去。

所谓澶州节度使,相当于澶州市市长兼军分区司令员,要兼管澶州市和周边若干地方的民政军事,是该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责任十分重大。

柴荣显然很有管理天赋,作为坐镇一方的节度使,他思路十分清晰,他一抓政事,切实转变作风,勤于政事,做到为政清肃;二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到盗不犯境,路不拾遗;三抓城市建设,亲自设计,规划布局,整修基础设施,拓宽街道。短短一年之内,使得城市规模得到扩大,城市面貌得到很大改善,人民群众和下属们对柴荣的满意度指数直线上升。

取得如此显著的政绩,柴荣的能力素质得到充分展现,他也在基层锻炼中进一步成长,人气威望不断提升,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他用自己的成绩证明,自己完全能够独当一面。

面对柴荣的表现,郭威十分欣慰,也非常满意,这位义子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甚至可以说是大大超过了自己的期望,既然他已经能堪大任,那就放心的把担子交给这位年轻人吧!自己已经不再年轻,未来是属于柴荣这一代人的。

【第十三章 真命天子】完,下次更新【第十四章 上门讨债的来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4 20:41:35 +0800 CST  
【更新】第十四章 上门讨债的来了 (上)

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4年)正月,在解决了王峻这位“肉视群臣,孩抚朕躬”的大权臣后,郭威实际上已经为继任者扫除了最大障碍。他随之将柴荣从澶州召入汴京,三月授任开封府尹兼功德使、封晋王。

在五代十国时期,凡是宗室封王并且担任开封府尹的(简称“亲王尹京”)基本上就是下任皇帝人选,相当于立为皇太子了,柴荣的皇位继承人地位和身份就此确定下来。

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4年)十二月,郭威硬撑着虚弱的病体,解决了另一位功高震主的功臣王殷,柴荣继位的最后一个障碍也被清除。

后周广顺四年(公元955年)正月,柴荣加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侍中,判内外兵马事,牢牢控制了最高军事指挥权。

两天后,郭威驾崩,秘不发丧。

三天后,柴荣公布郭威的遗命,于先帝灵柩前即位,是为周世宗。

郭威的时代结束了,属于柴荣的时代开始了。

郭威的去世让柴荣十分悲痛,他们有着十多年朝夕相处的经历,郭威既是姑父,又是义父,对柴荣又有着知遇之恩,要说没有丝毫感情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如果没有郭威就完全不可能有柴荣的今天,无论于公于私,柴荣都应该是十分悲痛的。

但是,柴荣这种悲痛并没有持续太久,确切的说,还不到十天,倒不是柴荣薄情寡义,而是上门讨债的人来了。

上门讨债的人为首的叫刘旻。之所以说是为首的人,是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来上门的,而是带来了一个团伙。这个讨债团伙有多少人呢?说出来不怕吓着你,足足有五万人!

那么,刘旻是何许人也,这个讨债团伙又为何要在这个时候上门呢?

这一切要从三年前说起。

刘旻,原名刘崇,沙陀部人,公元895年出生。这位刘旻并非普通的讨债团伙头目,而是大有来头的,他的亲哥哥就是后汉高祖刘知远。

虽然这哥俩出生在同一年,年龄相差不大,但要是论起智商水平和工作成就,这位弟弟和他的哥哥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刘旻年轻时游手好闲,嗜好酗酒,基本上是个不学无术的社会盲流,后来他投靠了自己在后晋任职的哥哥刘知远,找到了一份正式工作,靠着自己的哥哥走上了发家的道路。

刘知远后晋末年担任河东节度使时,刘旻就作为他的亲信担任步军都指挥使,到了后来刘知远称帝并南下洛阳时,就任命刘旻为北京留守,行太原府尹,把镇守河东的重任交给了自己的亲弟弟。

河东是刘知远发家之地,也是防御契丹的前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就为刘旻今后的割据一方奠定了基础。

后汉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十一月,隐帝刘承祐玩火自焚,在郭威杀回汴京的过程中兵败遇害。

得知这一消息的刘旻十分恼火。实际上,在此之前,刘旻就因为郭威功劳地位太著,完全压制他这位皇帝亲叔,而与郭威有着很深的矛盾,而今郭威以臣子身份弑君,甚至要阴谋篡夺他刘氏江山,他理所当然的把侄子遇害这笔账记到了郭威的头上(实际上也确实是郭威的责任)。

这位刘旻也是一个性子急的人,他立刻起兵南下,准备进京找郭威算账,但没等着他走多远,汴京方面又传来了新消息,郭威不但没有自立为帝,反而向皇太后提出请立嗣君,也就是迎立徐州节度使刘赟入继大统,成为新皇帝。

听到这个消息,刘旻的心情立刻阴转晴,因为这位新的皇位继承人刘赟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大喜过望的刘旻这下放心了,自己的儿子做了皇帝,自己就是太上皇,这恐怕是最好的结果了,自己还有什么好担忧顾虑的?惊喜之下,这位仁兄居然就这样又收拾包袱,打道回府了。

做出这样的举动,说明这位刘旻仁兄的智商十分堪忧。对于郭威迎立刘赟的提议,《新五代史》是这样记载的:“当是时,人皆知太祖(郭威)非实意也”,也就是说,但凡是有眼睛、有脑子的人都知道郭威这一举动并非真心实意,而是一种阴谋手段,却只有刘赟的法定监护人刘旻敢于相信,真不知道他的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

但是如果你认为刘旻同学的智商真的只有这么低下,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刘旻同学的智商要比你想象的还要低,正所谓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针对刘旻对形势的错误估计和判断,时任太原少尹也就是刘崇副手的李骧暗地里找到了刘旻,向刘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告诉刘旻,据我观察郭威这家伙迎立您儿子刘赟之举,那是做给别人看的,决不可相信,他最终一定会自立为帝的。为了安全稳妥起见,您不如迅速带兵南下,占据孟津关(今河南孟津县),给郭威施加压力,让他不敢轻举妄动,等到您儿子真的到了京城,坐上了龙椅,皇位坐稳当了之后,您再返回太原也不迟啊!

应该说这位李骧还是很有眼光的,他不但看出了郭威要耍的手段伎俩,提出了问题所在,而且还给自己这位糊涂的领导提出了十分可行的对策建议,可以说是一名十分称职的参谋助手,如果刘旻按照他的建议行事,或许历史真的会被改写,至少可以给郭威篡位制造一些障碍,不会让他如此顺利地取代刘氏江山。

可惜的是,聪明的李骧却遇到了一个糊涂的领导,他过于高估了这位领导的智商,更低估了刘旻的暴躁脾气。面对下属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刘旻又一次发怒了,他大骂道:“你这个迂腐的老书生,居然敢离间我们父子感情,给我拉出去斩了!”

可怜的李骧,身负一身才华,却摊上这么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脾气暴躁的主子,真是死的不得其所啊!

临死之前,李骧气的大骂:你这个愚夫!要杀我,你把我全家都杀了了吧!

刘旻糊涂的头脑并没有被这顿痛骂给骂醒过来,他的愚蠢表现还远远没有结束,这位仁兄很体贴的满足了李骧死前的意愿,把李骧的妻儿老小一家人全部送到九泉之下与他团聚,然后专门派人进京,把自己这一“壮举”完完本本地报告给了朝廷,表示自己双手拥护朝廷的领导,绝无二心,秀智商下限秀到这种程度,只能用“人神共愤”、“令人发指”这类词语才能形容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5 09:34:50 +0800 CST  
【更新】第十四章 上门讨债的来了 (中)

郭威同学还是比较实在的,他不是赵本山,对着范伟同学忽悠起来没完没了,很快郭威就将亲自把刘旻同学从被忽悠的梦境中唤醒,告诉他事实的全部真相,刘旻同学被忽悠的生涯马上就要结束了。

二十几天后,坐镇太原,正在欢度春节的刘旻同学接连收到了京城传来的两条消息,第一条是十二月二十六日,皇太后发布诏令废黜“皇帝”刘赟为湘阴公,并请郭威监国;第二条是正月初五,郭威正式称帝,建立后周。

这一次,刘旻同学终于彻底清醒了。不用说,这些事情都是郭威搞的阴谋诡计,一直以来自己都被郭威当猴子耍了,自己还在对人家感恩,现在自己儿子的屁股还没坐上龙椅就成了废帝,这口恶气如何咽的下?

这个时候,一向糊涂的刘旻反而冷静下来了,事已至此,自己不能轻举妄动,因为儿子刘赟还捏在人家郭威的手里,皇帝做不成也就罢了,自己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保住儿子的一条性命,保住刘家的一脉香火。

于是,强忍怒火的刘旻抱着对郭威的最后一丝幻想,向郭威提出了一个申请,他希望监国大人能够放过自己的儿子一马,让他返回徐州安安分分地过日子。

一向大度容人的郭威又一次发扬了慈悲为怀的人本精神,他热情洋溢地给刘旻回信,诚挚地表示,您的儿子现在正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暂住,我已经派人手加以保护,一定会妥善安置的,请您一万个放心,只要您能支持我,什么封王封爵、丹书铁券之类的高级待遇,我是绝对不会吝惜的。

郭威真不愧是厚黑学的高级专家,撒谎吹牛就如同家常便饭。同样是忽悠,赵本山大叔把范伟连续忽悠了好几个春节,也不过是赚了点黑心钱,最后好歹也让范伟风光了一把,但郭威这位监国大人不光是一个忽悠人的高手,还是个搞政治阴谋的专家,把人家忽悠到底的同时还要索人家的命。

就在给刘旻回信的同时,在他本人的授意之下,正月十六日,废帝、湘阴公刘赟在宋州被杀。

消息传来,刘旻彻底崩溃了。刘氏的天下亡了,侄子和儿子惨遭不幸,而自己更是被郭威当成小孩子,玩弄于股掌之中,刘旻纯洁稚嫩的心灵受到了大忽悠郭威残忍的伤害,自尊心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这真是旧仇未报,又添新恨啊!好你个弑君篡位的郭威,我刘氏与你不共戴天,有生之年,必报此仇!

就在这一天,刘旻饱含着屈辱、愤恨,在太原即皇帝位。为了表示对郭威建立的周朝的敌对和仇视,他继续沿用后汉的国号和乾祐年号,史称北汉,刘旻也就是北汉世祖。

需要说明的是,对刘旻建立的“汉”政权称之为“北汉”,是为了区别于刘知远建立的“后汉”和处于岭南的另外一家“南汉”政权,实际上这三个政权的国号都是“汉”,因分别地处中原和一南一北,后人为了方便区分才称之为后汉、北汉、南汉。

北汉在宋朝时还有一个称呼叫“东汉”,是因为北汉政权的主要辖区在今天山西省中北部,位于黄河东面,故称“东汉”,这与山西地区在当时被称为河东地区是一样的道理。

称帝后的刘旻虽然怒气很大,底子却一点都不足。这也难怪,因为当时的北汉所辖地区只有十二个州,加起来还不如如今山西省一个省份大,在五代十国全部政权中,地盘是最小的,甚至连一些割据地方、不敢建国称帝的节度使都不如。

这十二个州都位居山西中北部地区,北面是契丹的控制区域,南面是后周的势力范围,战略位置固然十分重要,却大多都是山区,太行山、吕梁山、五台山等山脉占据了北汉国土的一半以上,可供耕地只有太原盆地附近这部分区域,全部总人口不过五万户,史书用“地狭物薄”一词来形容北汉的国情地理可谓是恰如其分。

在传统农耕经济社会中,没有肥沃的土地,没有足够的人口,又不具备发展林、牧、副、渔产业的条件,想要富国强兵基本上是痴心妄想,能保住这片国土就得谢天谢地了。

难能可贵的是,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刘旻同学和他的后世子孙发挥艰苦创业、决不放弃的精神,始终坚守着自己这片贫瘠的国土,这个看起来国力虚弱的弹丸之地,居然硬生生地挺了二十八年,就连英明神武、堪称五代名将的后周世宗柴荣、大宋太祖皇帝赵匡胤数次亲征都铩羽而归,历经两朝,熬死了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北宋太祖三位五代时期最杰出的帝王,成为五代十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政权,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奇迹的开创者居然是屡屡被郭威侮辱智商、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刘旻,相信刘旻同学泉下有知,知道自己创立的政权寿命是世仇后周政权的接近三倍,也算是从精神层面报了国恨家仇,终于可以瞑目了吧。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5 14:45:18 +0800 CST  
【更新】第十四章 上门讨债的来了 (下)

北汉之所以在中原政权的步步紧逼之下,能够苦苦支撑二十八年,除了刘旻及其子孙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斗志外,外援的力量也是不能忽视的。
恢复正常智商水平的刘旻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也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以自己的实力想要与后周搞一对一对抗,乃至成功复仇的希望是十分渺茫的,所以他抱着十分谦虚的态度积极向前辈学习取经,特别是汲取了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的成功经验,积极寻找外援支持。

环顾四周,当时最为强大的外援无疑是契丹,只有获取契丹的支持才有可能具备与后周对抗到底的实力。但是,想当年石敬瑭是用了幽云十六州的大片地盘和“儿皇帝”的不雅称号才换来契丹的鼎力扶持,这么高的价码刘旻是出不起的,因为整个北汉不过只有十二个州而已,总不能全部送给人家,那自己这个小国家不就不打自灭了吗?

想来想去,刘旻十分懊恼地发现,与财大气粗、厚颜无耻的石敬瑭相比,自己能够付出的价码只有这张老脸而已。

虽然自己的哥哥刘知远曾经被誉为抗击驱逐契丹的领袖,虽然石敬瑭认贼作父换来了臭名昭著的骂名,虽然自己能付出的价码低得可怜,但被仇恨充满了头脑的刘旻还是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一定要排除万难,以石敬瑭为榜样,向契丹皇帝称侄,以叔父事之,争取换来对方的支持。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刘旻向北面的邻居发去了心甘情愿当侄子的邀请函。

出乎意料的是,契丹居然答应了刘旻的请求。

其实说来也是刘旻的运气比较好,当时的契丹皇帝是世宗耶律阮,这位仁兄与自己的祖父耶律阿保机和叔父耶律德光不同,他为人十分豪俊,也非常大方,考虑到北汉地狭物薄,实在出不起太高的价码,加上主动认自己做叔父的刘旻态度十分诚恳,大笔一挥,就认了这个比自己年龄还大的侄子,还把自己心爱的一匹黄骝马当作“认侄礼”赐给了这位大侄子,册封他为“大汉神武皇帝”,虽然这个汉一点也不大,这个皇帝也一点也不神武,但总算是满足了刘旻的心愿。

得到契丹支持的刘旻腰杆顿时硬了起来,此后他多次率兵南下进攻后周,试图借契丹之力报仇雪恨,结果恨没有雪成,却多次战败,更加雪上加霜了。特别是广顺元年(公元951年)十月,他联合契丹五千骑兵,气势汹汹的进攻晋州(今山西临汾),却被当时的王峻以逸待劳,送给他一次大败,伤亡失踪过半,损失极为惨重。

这次失利让刘旻彻底的认识到,以自己目前的实力想要战胜“狡猾”而“残忍”的郭威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自己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乖乖滚回自己的太原老巢,厉兵秣马,养精蓄锐,等待机会再来一雪前耻。

经过无数次的被忽悠、被揍得鼻青脸肿之后,刘旻同学终于醒悟开窍了,而上天待他也算不薄,不久之后他梦寐以求的机会就来到了,因为自己的死对头郭威死了。

郭威居然死了,刘旻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这个比自己还小十岁的死对头居然死在了自己前头,真是报应啊!

长期以来,刘旻同学饱受郭威同学的口头忽悠和武力威胁,甚至赤裸裸的暴力打击,身心受到很大摧残,因此对郭威同学产生了极强的心理恐惧感,而今霸道的郭威居然先走一步,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刘旻同学喜出望外,长舒一口恶气,他痛恨啊,痛恨自己没有能亲手送老对手上路,实在是不够痛快,而当他听说后周继位的皇帝是只有三十来岁,籍籍无名的柴荣时,更是欣喜若狂,禁不住大呼天助我也。

这时的刘旻已经学聪明了,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坐失良机。几天之内,他就迅速集结整顿军马,并再次向契丹借来了数万兵马,趁后周皇位交替,政局不稳之际,气势汹汹地向后周北部边境发动了进攻。

在刘旻看来,这是一次真正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自己联合契丹大兵压境,只怕那个乳臭未干的柴荣将会不堪一击,一片乐观的氛围之中,他似乎已经看见后周军队望风披靡、丢盔弃甲的狼狈情景。

只是让刘旻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将是自己败得最惨的一次南征,他非但没有把握这次机会,反而断送了自己最后的希望。

按理来说,与刘旻结下梁子的是郭威,讨债也应该向郭威去讨,但由于债主过于强悍,刘旻几次上门都吃了闭门羹,还多次被对方毒打,只好暂时作罢。现如今,老债主死了,换了一个年轻稚嫩,未经世事的年轻人,这个新债主看来似乎是一个软柿子。

刘旻秉持了我国古代父债子偿的优良传统,准备旧恨新仇一起报,不但要讨回成本,还想一起收回几年来积累的债务利息。但是,刘旻同学似乎忽略了这笔比较复杂的债务纠纷源起不是别人,而是另外一起更大的债务,你的侄子刘承祐可是欠了人家郭威和柴荣一百多条人命债啊!

【第十四章 上门讨债的来了】完 下次更新【第十五章 御驾亲征】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5 19:35:39 +0800 CST  
【第十五章】 御驾亲征 (全)

刘旻统率大军入侵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汴京,对即位不到十天的柴荣来讲,这不啻一个重磅炸弹。

刘旻这次兴师动众,几乎是倾国而来,还不惜代价花高薪请来契丹外援,显然不是来祝贺自己登基的,而是欺负他柴荣是个新手,准备把自己当软柿子捏了。

这种情形要是换做其他新手上路的皇帝,估计早就惊慌失措了,但柴荣毕竟是柴荣,经过短暂的震惊和心里的一丝慌乱之后,他很快意识到,北汉的入侵对自己而言固然是一个极为严峻的挑战和威胁,在这威胁和挑战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难得的机遇,而要抓住这个机遇,自己必须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御驾亲征。

柴荣非常清楚,自己作为郭威的养子继承皇位,在礼法上并无不妥,但自己不像先帝一样有着卓著的战功和辉煌的业绩,自然也缺乏足够的威望来驾驭群臣,让他们俯首听命。朝廷中那些元老勋旧,表面上对自己事以君礼,恭敬有加,说不定内心对自己这个菜鸟皇帝的能力充满了怀疑,而禁军和地方上那些手握重兵、坐镇一方的将帅和节度使们更是心怀鬼胎,对此自己不得不防。

想起自己的义父郭威以如此之地位声望登基为帝,即位之初仍然压不住阵脚,外有慕容彦超叛乱,内有王峻、王殷擅权谋反,柴荣禁不住产生了一种胆战心惊的感觉。

对,亲征!一定要亲征!朕要亲自统帅三军将士开赴前线,迎接刘旻的挑战,朕要用胜利,让所有怀疑朕、不服朕,甚至图谋不轨的人见识一下我的手段能力,完全服从我的统治!

当然,亲征不是一件小事,征求大臣们的意见,争取他们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柴荣立刻召集后周的官员们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希望借此统一君臣上下的思想认识,为亲征做好充分准备。

在他看来,这次会议应该不会遇到太多阻碍,大敌当前,自己以身作则,敢于御驾亲征,这应该是很多大臣们求之不得的事情,但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参加军事会议的都是后周的高级官员,包括太师冯道,宰相范质、王簿,枢密使郑仁诲,枢密副使魏仁浦等等,当柴荣通报敌情并提出本次会议的主题——御驾亲征之后,立刻引起了大臣们的热烈响应。

经过一番讨论后,太师冯道代表群臣做出了总结发言。

冯道分析了当前形势和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认为刘旻自从被太祖郭威几番教训之后,已经没有了再来寻仇的勇气,这次他声称亲自带兵来攻,一定是疑兵之计,是来忽悠吓唬我们的,况且先帝还未下葬,陛下您又刚刚登基,国内政局不稳,人心不定,您最好老老实实地呆在朝廷,即便他刘旻亲自敢来,也用不着您亲自出马,只要派出将领率兵御敌就可以了。

在冯道看来,北汉看起来气焰嚣张,但从以往双方的战绩来看,却是一只纸老虎,不足畏惧,根本用不着劳皇帝大驾,也能轻松搞定。当然,他之所以如此自信,主要还是因为刘旻同学前几年对后周作战时的糟糕表现,让人不轻视都不行,所以冯道的分析倒也是合情合理。

柴荣没有想到大臣们的意见是如此一致,他认为大家还没有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于是再次重申了亲征的必要性:刘崇欺负我年少新立,乘我大周国丧之际,大举来犯,妄图谋取我大周天下,这么好的机会他一定会亲自来,他要是来了,我又怎能不亲征御敌呢?我要是不出头,岂不成了胆小鬼吗?

为了增强自己的说服力,柴荣还搬出了自己的偶像唐太宗,十分激动的说:“昔日唐太宗以马上得天下,凡有征战,莫不亲临战阵,朕又有何不可比呢!”

柴荣本以为自己这番话绝对能够说服反对亲征的大臣们,但没想到迎接他的却是兜头的一盆冷水,冯老太师听了柴荣打的比方,不紧不慢的回答说:“未审陛下能为唐太宗否?”

这句话要是直白点说,意思就是“陛下您怎么能和唐太宗相比呢?”,潜在的意思更直接:和唐太宗比,您还差得远呢!

这可是一句十分刻薄的话。要知道在中国古代,只要某个皇帝不算昏庸暴虐,哪怕只是个碌碌无为之辈,大臣们只要一上书,往往也是把皇帝拿来与尧、舜之类上古明君相比,以保护皇帝大人的积极性,鼓励皇帝以先进为楷模,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退一步讲,就算柴荣真的没有资格和唐太宗比,您作为臣子也不能说这么直接的话来打击这位年轻气盛的皇帝啊!何况还是一句反问式的问话,质疑和蔑视之意十分明显。

柴荣听了冯道的回答之后十分尴尬和气恼,好你个老家伙,这么对我说话,一点面子都不给我留,也太不把我柴荣放在眼里了吧?

可现在眼前大敌当前,形势危急,自己又刚刚登基,根底尚浅,实在不好发作,况且冯道是四朝元老,官场不倒翁,政坛常青树,连先帝郭威都对他尊敬有加,他的意见代表了大部分大臣的看法,说来又有一定道理,自己也不能太过发泄情绪。

柴荣只好按捺一下心中的怒气,故意当做没听见冯道的话,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刘旻虽然带甲十万,不过一群乌合之众,以我大周之兵强马壮,有朕御驾亲征,破敌之易,犹如泰山压卵而已。”

谁知道冯老太师却和柴荣卯上了劲,又针锋相对的来了一句:“未审陛下能为山否?”

这句话可彻底把柴荣激怒了,我说泰山压卵不过是用一下修辞手法,打个比喻,振奋一下大家的士气,你这个老家伙却跟朕较上了真儿,说话如此不客气,也太不给皇帝面子了!

怒火中烧的柴荣,忍无可忍,只好从头再忍,再次强压下了怒火,平复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平淡却十分坚定的说:朕意已决,众卿无需多言。

在场的大臣们欣赏了柴荣和冯道一对一的激烈辩论后,都深刻领教了柴荣的坚定和决绝,他们已经能够明白这位年轻的皇帝虽然刚刚登基,却有一股不服输、敢于应对挑战的劲头,看来御驾亲征的心意是难以挽回的,所以大家也就不再言语,亲征之事就此决定。

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三月十一日,柴荣亲率大军从汴京出发,日夜兼程,向潞州方向快速推进。

看着大军浩浩荡荡,旌旗蔽日,剑戟遮天,烟尘滚滚,柴荣心中一股豪气油然而生:亲征的意愿终于得以实现,自己将指挥着千军万马纵横驰骋,往来冲突,与敌人决一死战,这是何等的豪迈壮烈!这才是真正的王者风范!

当然,柴荣也十分明白,摆在自己面前的命运是未知的,胜负一时难以预料,胜则自己声望大震,群臣钦佩,诸将顺服,国家安定;负则身败名裂,甚至性命难保,以身殉国。但是,自己身居皇位又岂能趋利避害,惧蹈风险?

不,我决不能畏惧,决不会退缩,证明自己的机会就在眼前,来吧刘崇!让我们用实力说话,我大周与你北汉的恩怨就在这里做个了断!

就在柴荣率军北进之时,北汉先锋主将张元徽已经取得一场胜利,逼得潞州节度使李筠不敢出战,只得固守待援,而作为北汉总统帅的刘旻此时却并不知晓柴荣御驾亲征的消息,他这次倒是没有死脑筋地强攻潞州(今山西长治),而是只留了部分兵力围城,自己则率领主力绕过潞州南下,刘崇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打过黄河去,解放全中原!

【第十六章 御驾亲征】完 下次更新【第十六章 高平之战】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6 18:24:32 +0800 CST  
【更新】 第十六章 高平之战 (上)

后周和北汉,柴荣和刘崇,双方一南一北,兼道倍行,很快就在半途相遇了。

三月十九日,后周前锋在泽州(今山西晋城)东北十五里的高平遭遇到了北汉军队。双方见面,二话不说,噼里啪啦地先打了一仗,结果北汉军不敌后周,先失一阵,稍稍向后退却。

三军统帅柴荣见状,担心北汉军队不经打,千万别就此撤退逃跑,于是督促诸军迅速发动追击。

北汉军队倒没有逃跑的意思,刚才的交锋只是一次小小的试探,大战还没有开始。刘旻已经在前方的巴公原摆开阵仗,他派手下第一骁将张元徽统领左路,契丹援军为右路,自己则统率精锐坐镇中军,严阵以待,等待后周军队前来决战。

柴荣率军抵达巴公原之后,看到北汉军队的阵型,倒是吸了一口凉气。北汉军队阵型严整,人马众多,而且似乎已经做好了迎接自己的充分准备。反观自己,由于进军太快,援军还在后方,现在能投入战斗的也就不到三万人,看来这绝对会是一场恶战。

虽说从战略上藐视敌人,但从战术角度,柴荣对北汉军队也不敢大意,他迅速指挥布阵,也将麾下兵马分为三军,与北汉三军针锋相对。

后周三军的阵容是这样的:左军是白重赞、李重进部,右军是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部,中军为宣徽南院使向训、郑州防御使史彦超部,柴荣自己则披甲仗剑,亲临阵前督战,受命保护他的是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

双方列阵完毕,军旗猎猎,战马嘶鸣,众将士刀出鞘,箭上弦,紧紧盯着对面不远处的敌人,整个巴公原的空气似乎被杀气充满,战场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战一触即发。

对面的刘崇见后周摆开阵势之后也有了新的想法,倒不是担心自己人少,反倒是嫌后周兵马不多。眼见后周的军队数量远少于自己这方,刘崇顿时十分后悔,早知道后周就来这么些军队,何必花大价钱请契丹外援呢?

经过短暂的考虑,刘崇迅速做出了一个临时决定,信心十足的对手下将领说:“今天咱们用不着契丹出手,光凭自己的部队就可以轻松搞定后周军队。这一战咱不光要灭了后周之敌,也要让契丹见识见识咱们的实力,让他不服都不行。”

刘崇的部下和他一样大多是草包将军,听到主帅如此自信满满,都拍起了领导的马屁,个个点头称是,拍的刘崇不禁有些飘飘然。

那位契丹主将名叫杨衮,是个地地道道的的契丹人,契丹名叫耶律敌禄,倒是一个见过世面的将领。他看出了后周军队绝非不堪一击,也看出了刘崇骄傲轻敌的苗头,于是好心过去提醒刘崇千万不可大意。

没想到刘崇老兄正在兴头上,对杨衮的善意提醒完全不以为然,只是回答了一句:“机不可失,请公勿言,试观我战。”话里的意思很明显,你别废话,一边站着看我表演吧!

杨衮好心提醒刘崇,却热脸贴了个冷屁股,心里很不痛快。他没有说话,也没有再劝阻刘崇,但心里却已经在默念:你这个狂妄自大,不识好人心的老匹夫,居然敢对我如此无礼。既然你不客气,那我也用不着和你客气了。

刘崇确实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大战在即的关键时刻,他又犯了刚愎自用,不听劝阻的老毛病,自己高价请来契丹外援,仗还没开打,外援还没有登场,他就把直接打发到替补席上,把人家给得罪了。

这还不算完,当刘崇准备下达攻击命令的时候,老天爷也来凑热闹了。之前一直很强劲的东北风突然转向,变成了南风,这对处于战场北面的北汉军队是一个十分不利的因素,因为历史很多次告诉我们,刮风问题和风向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气象问题,而是一个重要严肃的政治军事问题,某些时候还会演变成为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因素。

估计老天爷也被刘崇的智商给震惊了,打算可怜可怜他,给他提个醒儿,让他知道形势的危急和对自己的不利因素,从而知难而退。

就在刘崇因此而有一些犹豫的时候,一位气象专家突然站了出来,在原本就自信满满的刘崇头上来了一把火上浇油,让刘崇自信爆了棚。

这位天文气象专业人士叫李义,时任北汉司天监,他不愧是跨行业发展的人才,居然在军事方面也有深厚造诣,主动给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谋意见,他告诉刘崇:大风转向,对我军有利,动手的时候到了,请陛下下命令吧!

不过除了杨衮以外,北汉方面还是有明白人的,枢密直学士王得中就是其中之一。他听到了这位司天监出的馊主意,而且头脑简单的主帅似乎已经不顾战场上的不利形势,准备发动进攻了。

情急之下,他一把拉住刘崇的战马,大声劝告道:“现在正刮南风,我军逆风作战,形势对我方不利,上天哪里是在帮助我们呢?李义这个家伙胡说八道,误我军国大事,应该斩首!”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谁对谁错,哪个是符合战场形势的正确意见,只要是智商正常的人,就算没有军事作战的经验,也能轻易的做出准确判断。如果刘崇头脑稍微清醒一点,稍微恢复一下正常智商,采纳王得中的正确意见,战争形势应该还会有挽回的余地,至少不会败得一败涂地。

可惜的是,刘崇已经听不到别人的任何意见,他二杆子精神一旦大爆发,谁也拉不回来。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以往屡遭郭威羞辱智商和残忍打击的场面一一涌上脑海,仇恨和愤怒的情绪冲昏了他的头脑,现在在刘崇的眼中只有四个大字:挡我者死!自己人也不例外。

于是刘崇怒火中烧,大声叱喝王得中道:“吾计已决,老书生勿妄言,且斩汝首!”说完,他大手一挥,数万大军随即向后周发动了进攻。也就在这一刻,刘崇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一切都将不可挽回。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7 12:52:16 +0800 CST  
【更新】 高平之战 (中)


首先发起进攻的是北汉的左路军,也就是东路军,这一路的统帅是北汉第一名将张元徽。

这是一位名符其实的猛将兄,不但马上功夫了得,而且是出了名的不要命,打起仗来一向是勇往直前,决不后退,在此之前,他就曾经使用以退为进之计,伏击后周将领穆令均,斩杀后周军队一千多人,打响了北汉入侵的头一炮。

这次面对皇帝率领的后周军队主力,张元徽没有丝毫畏惧,挟上次大胜周军的余威,挥动两柄板斧,一马当先冲了过来。所到之处,后周军尽皆披靡,无人可挡。

北汉军队见到主将如此威猛,顿时军心大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与后周军厮杀在一起。刹那间,战场上人喊马嘶,刀枪相撞,短兵相接,乱成一团。

后周方面与张元徽对位的是樊爱能、何徽率领的右路军。这两位将领一个是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一个是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都是后周久经沙场的高级将领,统帅的也分别是后周侍卫亲军战斗经验丰富的主力部队,按理说无论如何也能和北汉军队斗上几个回合,但问题是,这位樊爱能虽然名字叫“爱能”,却既不爱逞能,也没有过硬的能力,基本上是靠熬资历、混日子才混到今天这个位置的。

更要命的是,他连最起码的胆量都没有,平时打仗碰到比自己更差、实力更不济的对手还能勉强应付,但对上张元徽这样的亡命之徒,立刻现出了自己欺软怕硬、贪生怕死的原形。

樊爱能看见张元徽如此刚猛,顶着大风还能不顾一切地玩命冲锋,视刀枪剑戟、千军万马若无物,一副三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势头,自己这边几乎无人可挡,心里早已发憷,暗想还是保存实力,不要和对方硬拼为好,还没等到张元徽杀到他的身边,这位仁兄就开始调转马头,惊慌失措的向南跑去。

这下可彻底完蛋了,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看到主帅不打招呼就临阵脱逃,樊爱能手下的那些骑兵们可不干了,主帅都跑路了,咱们又何必在这里拼命呢?再说,北汉军队个个好像打了鸡血一样,如此生猛,还是别这么实在了,保命才是最重要的。

就这样,用不着撤退的命令,后周的骑兵也纷纷自觉的调转马头南逃。他们一逃,立刻引发了后周的军心大乱,在这些逃命先锋的带动之下,后周将士四散奔逃,形势一发不可收拾。

最要命的是步军,他们本来是站在马军后面,自己的骑兵逃命时,冲散了他们原有的阵型,这些人可没有坐骑,逃跑时也跑不快,被北汉军队一顿穷追猛打,损失十分惨重,跑得慢的一千多人,最后干脆扔下兵器,解甲投降,右路军彻底溃散。

眼见自己的主力右路军一击即溃,柴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难道就是大周身经百战的主力部队?如此顾惜性命,如此不堪一击,如此临阵脱逃?他们把打仗当成什么了?又把朕当成什么了?

然而情势危急,容不得他多想,张元徽在击溃后周右路军后,已经乘胜冲向的中军,对方士气正盛,势不可挡,自己伤亡惨重,军心涣散,这个时候,自己必须要站出来了。

万分危急之下,柴荣不顾自己的安危,带领亲兵临阵指挥,冒着箭矢飞石亲自督战,勉励大家奋勇杀敌。

在皇帝的激励监督之下,后周其他将领振奋精神,终于稍稍抵住了北汉的疯狂攻势,但以双方目前的状态对比来看,想要反败为胜,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在此时,后周军中忽然传出一声高呼:“皇上如此危急,我们这些做部下的怎能不誓死作战!”柴荣搭眼一看,喊出这句话的正是赵匡胤。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7 19:33:23 +0800 CST  
【更新】 高平之战 (中)

战斗开始以后,赵匡胤作为皇帝的宿卫将领,主要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所以他并未直接投入战斗,但与此同时,赵匡胤也在一直密切关注着战场上的形势。当周军右路崩溃,北汉军队乘胜发动追击和冲锋的时候,赵匡胤意识到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倘若不能出奇制胜,实施绝地反击,后周军队必败无疑,情急之下,他才喊出了这个煽动人心的口号。

事实证明,在战场上喊口号是颇具成效的一种举动,受到口号激励的内殿直马仁瑀也开始大声高呼:“皇帝受到如此威胁,要我们这些担当侍卫的人有什么用!”说完,他跃马引弓,接连射杀数十名敌人,另一名亲军将领马全义仝也率领数百士兵不顾一切的杀入敌阵。

喊出第一句口号的赵匡胤却并没有轻举妄动,他通过对战场形势的观察和分析,已经找到了反败为胜的计策。赵匡胤找到自己的上级,时任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对他说:“北汉军虽然气焰嚣张,却并非不可战胜。如果我们兵分两路,您率两千神箭手作为左翼,登高临下,以箭矢压制敌人骑兵的攻势,我领兵作为右翼,与敌人近身搏战,你我通力合作,奋勇杀敌,必能奏效。国家安危存亡,在此一举!”

张永德听了赵匡胤的话,禁不住连连点头,这确实是挽救当前不利局势的唯一手段,除此之外已经别无选择。于是,两人迅速带兵,按照预定计策向北汉军队发动了反击。

借着张永德所率神箭手的箭矢火力和南风助力的优势,赵匡胤身先士卒,带领数百骑兵,冒着箭矢不顾一切的向北汉军发动了反冲锋。后面的周军将士见到他如此勇猛,受到极大的激励,士气大振,个个争先恐后,以一当百,拼死战斗。

在后周军队突如其来的强力反击下,北汉军队的攻势被暂时遏制了,一时之间,战场形势呈现了僵持之势,这个时候,如果谁再加一把劲,就有可能把握战场主动,甚至反败为胜。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另一起突发事件彻底改变了战场局面。

估计是冲锋过于猛烈,加上南风正盛,挟着风沙迎面而来,那位猛将兄张元徽杀的正过瘾的时候,座下的战马突然被地上的什么东西绊了一跤,一下子把这位猛将兄给掀翻在地。

主将马失前蹄,这在战场上可是一个纯粹的小概率事件,然而这种小概率事件恰恰在最关键的时刻发生了,而且后果还十分严重,严重到送掉了主将的性命。

倒在地上的张元徽还没有明白过来怎么回事,甚至没来得及爬起身来,就被周围的后周士兵一顿乱刀看成了肉酱,所谓命苦不能怨政府,猛将兄,要怨你就怨老天爷吧!

在古代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两军交战,双方的主将先出来单挑,要是有一方被对方给KO了,他麾下的那些士兵们基本上成了待宰的羔羊,或者作鸟兽散了,无论有多少人都不管用,《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有这样的镜头。

在实际战斗中,情景也差不多。张元徽乃北汉第一勇将,估计也是唯一的勇将,这种出了名的猛将都栽到了后周军手下,还有谁能抵挡对方的进攻?

张元徽的死立刻引起了北汉军的恐慌和骚乱,没有了主将的带头冲锋和统一指挥,后汉军队群龙无首,再也抵抗不住后周军队的凌厉反击之势,开始四散逃窜起来。

此时,后周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柴荣也发现了战场形势的变化,适时地指挥其他军队趁势发动了全力追击,战场形势瞬间发生了逆转。

正在后面督师,自鸣得意的北汉皇帝刘崇这时也开始慌乱了,形势的变化实在太过迅速,太过刺激,让他都无暇反应。他亲自挥起旗帜,试图收拢四散奔逃的军队,却根本无济于事,所谓兵败如山倒,数万大军如大海退潮般向自己涌来,无论如何也是阻挡不住的。

这个时候,一直在旁边冷眼观战的契丹军主帅杨衮倒是忠实地履行了刘崇让他一边站着看的要求,在刘崇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居然一箭不放,率领自己的人马全师而退了。无奈之下,刘崇也不敢充当好汉英雄,只好夹起尾巴和溃兵们一起仓皇逃命。巴公原一战,北汉先胜后败,痛失大好形势,成了刘崇挥之不去的噩梦。

刘崇的噩梦还远远没有结束,傍晚时分,后周的援军终于赶到,与稍事休整的主力合兵一处,又向疲惫不堪的北汉军队发动了二次攻击,略无斗志的北汉军又一次大败,死伤无数,数千人投降做了俘虏,史书记载当时的战场是“僵尸弃甲填满山谷,所获辎重、兵器、骏马,伪乘舆、衮服不可胜纪。”是役,北汉军惨败,十亡七八,史称高平之战。

年老体衰的刘崇连续遭到重创,如同惊弓之鸟,狼狈逃窜。为了方便逃跑,他也学当年的曹操玩了一出割须弃袍,换上粗布衣服,戴上斗笠,装扮成老百姓,一路狂奔,几不能支,最后几经周折,总算逃回了自己的老巢晋阳(今山西太原)。

看着自己所剩无几的残兵败将,刘崇禁不住抱头痛哭:列祖列宗,我刘崇无能,此生恐再难报家恨国仇,复我刘氏江山了!

从刘崇同学这样的表现来看,他似乎又恢复了正常智商,可惜这位仁兄每次都是马后炮,不是搞自我检讨剖析,就是玩痛哭失声,就算再懊悔也无法挽回失败的结局。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7 19:36:52 +0800 CST  
【更新】 第十六章 高平之战 (下)

反败为胜的后周军队没有就此收兵,为了不给北汉残军以喘息之机,进一步扩大战果,周世宗决定乘胜追击。

这一次将帅们都没有反对,他们已经领教了这位年轻皇帝的厉害,加上士气正盛,纷纷踊跃请战。柴荣不再休整,立刻挥师北上,俗话说: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他决定趁热打铁,直捣刘崇的老巢晋阳,甚至送他去和自己的儿子团聚。

此时的北汉各州县早已听闻高平之战的败绩,慑于周军声势,不敢稍作抵抗,纷纷献城投降,周军所到之处,兵不血刃,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北汉大部分领土。

五月,后周大军兵临城下,将晋阳团团围住,发起了猛烈的围城攻坚战。

在柴荣看来,自己挟高平大捷之威,对付已成惊弓之鸟、瓮中之鳖的刘崇,绝对是手到擒来,纵然太原城池坚固,也抵不住大军围攻,城破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但是,一向自信的柴荣却忽略了两个问题,正是这两个问题让这次攻坚之战功败垂成。

首先,柴荣低估了刘崇负隅顽抗的决心和意志。

刘崇同学虽然智商堪忧,和柴荣相比属于天壤之别,但他的保命意志还是十分坚定的,否则他也不会以北汉狭薄之地一直与后周对抗,而且,人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往往反而能迸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和求生力。既然你已经逼到人家大门口了,对方退无可退,又不想自杀或投降,那就只好拼命抵抗了,所谓困兽犹斗,正是这个道理。

事实也确实验证了这一点,从五月初到五月底,后周军队围城攻击了一个月之久,太原城却坚挺如故,反倒是后周军队由于粮饷不继,出现了大肆劫掠百姓和州县的现象,导致本来已经归顺的北汉州府又纷纷改变态度,回到了北汉的怀抱。

这些还都是小事,世宗柴荣低估的第二个问题才是大问题,那就是他低估了契丹救援北汉的决心。

高平一战,杨衮同学很不仗义地抛弃了亲密战友刘崇,但这属于他们之间的私人恩怨,而且杨衮同学挟私报复,见死不救友军的行为也受到了契丹皇帝的严肃批评。要说,还是皇帝最讲信用、讲义气、讲感情(这不是“三讲”吗?),当刘崇这个不争气的侄子被人家围住老巢,再次向他求援时,皇帝大人再次大方地派出了数千骑兵南下援助北汉,支持力度如此之大,刘崇这叔叔真不是白喊的。

当后周大军围攻太原城时,柴荣也派出了强大阵容去迎击契丹援军,承担打援任务的都是后周名将,包括符彦卿、史彦超、李筠、张永德,这也充分证明了柴荣对契丹援军的战斗力还是十分重视的,可惜的是,他派出的将领却未必这么认为。

担任打援先锋任务的史彦超最早遭遇契丹援兵,双方交战一番,后周取得一场小胜。

或许是被高平之战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再次取得小胜的史彦超居然天真地把契丹军队的战斗力当成与北汉军队一个档次上了,他自恃勇敢,率领所部兵力,一路轻敌冒进,结果被契丹军队设计围攻,力战而死,连同所部军队死伤众多,就连奉命前去救援的李筠也差点丢了性命。另一位老牌将领符彦卿见势不妙,也领兵撤回了晋阳城下,看来“骄兵必败”这句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得知打援失败的消息后,柴荣终于沉不住气了,之前周军长期围城不克,士气已经十分低落,近日又连逢大雨,士兵们十分疲惫,形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最重要的是万一契丹援军赶到,与北汉内外夹攻,后周甚至可能面临一场惨败。

眼前的形势让柴荣开始意识到,攻克太原城已经基本上没有了希望,万般无奈之下,他终于下定决心,诏令班师。

这一天是后周显德元年六月初二。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8 13:01:54 +0800 CST  
【更新】第十七章 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当柴荣率军离开时,我相信他一定是恋恋不舍,心有不甘的,胜利曾经如此接近,再拼一把劲或许就可以拿下太原城,但同时他也清楚自己的部队已经是强弩之末,一味坚持极有可能换来更为惨痛的失利。

放弃吧,反正自己还很年轻,以后还有机会再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柴荣也只好如此安慰自己了。

令柴荣绝对想不到的是,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兵临太原城下,有生之年自己竟然不能亲自攻灭这个世仇之国,下一次亲征太原,兵临城下的皇帝已经不姓郭了。

无论是论规模大小,还是旷日持久,高平之战在五代十国时期都不是最突出的,即使在后周世宗在位的短短五年内,也有比高平之战规模更大、战况更难的战役,比如世宗征淮南时的寿州围城战,就足足打了一年之久,但是高平之战的重要性却远远超出了那些更大规模的战役。

经此一战,北汉元气大伤,从此之后再也无力主动发起南侵,几个月后的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十一月,刘崇忧愤成疾,在无限的不甘与愤怒中,终于撒手人寰,到九泉之下去找老对头郭威报仇去了。

另一个强大的邻居契丹,也领教了后周军队的强大,不敢轻易派兵来犯,后周北部边境获得了数年的平静安定,使得柴荣有暇南顾,发动一系列对后蜀和南唐的攻势。

对柴荣自己来讲,这一战的意义更是非凡。他力排众议,御驾亲征,取得大胜,借高平之战的胜利,证明了自己卓越的远见、过人的胆魄和超凡的天赋,人气威望短时间内暴涨,同时也给那些诸多不服的元老重臣和蠢蠢欲动的强大藩镇们敲响了警钟,我柴荣文能治国,武能定邦,绝对不是好欺负的,你们最好乖乖听话,别在下面偷偷地搞小动作,玩阳奉阴违的把戏,从而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稳定了国内政局。

史料记载,“帝违众议破北汉,自是政事无大小皆亲决,百官受成于上而已。”

高平之战之所以取得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柴荣的力排众议,御驾亲征,他在危急时刻展现了自己的英武果敢,沉着冷静的性格特征,指挥部队反败为胜,但柴荣也很清楚,自己虽然是一把手,也不能大功独揽,若是没有勇敢将士们的冲锋陷阵,拼命死战,自己这条性命恐怕就得断送在巴公原上。

所以,战后柴荣及时论功行赏,在战斗中表现突出的各级将领全部加官进爵,士兵们也都发了奖金,有的还提了干,除了临阵脱逃和投降的人以外,大家都各有所得,受益匪浅。

不过,在我看来,在这场高平之战中受益最大的或许并不是周世宗柴荣,而是另一个在战斗中表现突出的将领。

对柴荣而言,高平之战前,他是皇帝,高平之战后,他依然是皇帝,所获得的不过是威望和人气的提升,但对这个人而言,收获却完全不同,高平之战后加官进爵的名单中也有他的姓名,他被提拔为殿前都虞侯,执掌皇帝亲军,这位将领就是我们本书的男一号赵匡胤。

说到赵匡胤同学也着实不易,作为本书的第一男主角、领衔主演,在最近这几幕剧作中的戏份却少的可怜,倒不是我有意雪藏这位男一号,而是他这几年里实在太过安静,没闹出什么名堂来。

从后汉乾祐元年(公元949年)投身军旅,跟从郭威,到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侍卫柴荣从征北汉,赵匡胤从一名普通士兵晋升到了禁军的低级将领,虽说是皇帝的亲卫军头目,很是让人羡慕,却没什么特别出彩的机会,总体表现平平淡淡,稳稳当当,基本上没有什么出色的表演。

反观本书的另外两位主角郭威和柴荣则是牢牢抓住了历史机遇,顺风顺水。这五年间,郭威从枢密使变成了皇帝,又从皇帝变成了先帝太祖,柴荣则是从郭威的养子、亲信,变成了亲王、开封尹,又从开封尹变成了皇帝。短短五年之内,两人又是清君侧,杀奸贼,又是耍阴谋,搞兵变,又是诛权臣,平叛乱,内治政事,外御强敌,搞的是轰轰烈烈,风光无限。

要是按照这种节奏和发展速度下去,再过五年,赵匡胤也就是混到个中级军官,撑死了兼领个团练使、刺史之类的加衔,但高平之战却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凭着关键时刻智勇双全的表现,赵匡胤获得了皇帝柴荣的认可和青睐,被提拔为殿前都虞候,这已经是禁军系统的中高级将领了。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其后的五年,即从显德元年至显德六年的五年间,赵匡胤的军职几乎是一年一个台阶,从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几经升迁,到了殿前司都点检,忠武军节度使,掌握了禁军的最高指挥权,进步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超越了同时期的任何一名武将。

当然,这些都是五六年之后的事情了,估计赵匡胤自己都没敢奢望,在显德元年,赵匡胤毕竟还只是殿前都虞候,虽然级别不算低,却还只是高级将领中的低级将领,当时的后周军队和地方藩镇中比他资格老、级别高的将领一抓一大把,别说扳着两个手指头,就算把两只脚都算进去,也数不过来。

级别的高低固然重要,个人能力的作用却更加关键,就是这个资历平平、级别不高的赵匡胤却获得了一个别人梦寐以求的机会,这个机会不是高官厚禄,升官发财,也不是授以节钺,甚至不是统兵征战,而是整顿禁军。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8 18:43:43 +0800 CST  
【更新】第十七章 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中)

关于这次机会,我们还是要从高平之战说起。

参加那场大战的后周将领大部分都因功获得了封赏或提拔,但至少有两个高级将领还是除外的,他俩就是樊爱能、何徽两位高级将领。这哥俩分别是后周主力作战部队侍卫马军和侍卫步军的都指挥使,也就是骑兵和步兵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却在战斗中自乱阵脚,望风而逃,还得柴荣差点丢了性命。

说来这两位仁兄也十分讲义气,在紧急逃跑的过程中还不忘通知后续的援军,一边跑一边大声喊:“我们已经战败了,大军都已经解甲投降了,你们就别跑去送死了!”还好后周援军主帅刘词没有听他俩的忽悠,而是迅速前去支援,这才给了北汉二次打击。

更让人无语的是,战斗结束后,听说军周反败为胜的消息,确认战场安全之后,这两位恬不知耻的逃兵首领又手拉手返回了周军大营,准备继续做他俩的都指挥使。

这件事情的发生给了柴荣极大的震撼,也让他十分愤怒,气得他跳脚大骂:“你们这些朝廷宿将又不是不会打仗,却不发一箭,望风而逃,这不是把朕当作奇货可居,甩卖给了刘崇吗?”

骂完之后,柴荣还不解气,为了整肃军纪,柴荣决定痛下杀手,他顶着重重压力,力排全军众将为败军之将求情的意见,听从了张永德的建议,将樊爱能、何徽二人为首的五十余名大小将领悉数斩首,一千多个火线逃脱的士兵也全都杀头。

一次性杀掉这么多临阵脱的将士,即便在整个五代十国都是极为罕见的,倒不是柴荣嗜好杀人,他这样做是杀鸡儆猴,借此震撼全军将士。

事实证明,这招杀鸡儆猴十分管用,在屠刀面前,这些骄将悍卒们终于知道了军法的严厉和皇帝的可怕,他们明白,从现在开始,以前那种想打就打,不想打就跑的自由散漫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杀掉一千多人的效果是明显的,反正逃跑绝对是死路一条,还不如拼了命往前冲,运气好了还能捞个战功,运气不好死了还能混个烈士,给家人留点抚恤金,大家都明白逃跑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远远超过了拼命作战的代价,那谁还逃跑啊!

但这一效果还远远不能让柴荣满意,他的志向不仅仅是保家卫国,守土开疆,而是削平四海,统一天下,要实现这样宏伟的目标,仅仅拥有一支军法严峻,打仗时不敢逃跑的部队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的是上下一心,如同一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虎狼之师。

要打造这样的虎狼之师,依靠军队现有将领和士兵的素质是绝对无法达到这种要求的。这帮骄兵悍将们,真是应了那句俗话“当兵的都是土匪”,而且是一帮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贪生怕死的土匪,打起仗来却连土匪们打劫的积极性都没有,指望他们的话,只怕自己得在前线死上十回八回也不算完,高平之战中被抛弃的经历仍让柴荣心有余悸,大力整顿禁军,提高军队战斗力已经势在必行。

柴荣是一个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的人,征伐北汉回京后的第四天,他就下诏大力整顿禁军,淘汰老弱病残,精选强壮有力者为上军,招募天下勇悍之士充实禁军,而承担这个具体任务的就是新任殿前都虞候赵匡胤。

能够得到这个机会,说来赵匡胤实在应该感谢樊爱能、何徽这两位逃跑健将,正是两人的临阵脱逃给了赵匡胤临危不乱、勇冠三军的表演机会,也正是两人的拙劣表现让柴荣痛下了整顿禁军的决心,两位健将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赵匡胤换来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舍生取义,大公无私的精神,一种牺牲小我,成全他人,心中只有他人,完全没有自己的精神,赵匡胤同志一定会从心底里感激你们的!

之所以把如此重任交给一个年纪轻轻,资历和威望都很一般的将领,柴荣绝对是费了一番心思的,他有着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个方面是因为赵匡胤的能力素质。

赵匡胤在高平之战中的表现给柴荣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关键时刻体现出的冷静、机敏、勇敢和忠诚,体现出了他成长为一名优秀将领的潜质,这些正是柴荣十分欣赏,也是其他将领所不具备的。

另一方面的考虑就很有帝王心术的味道了。

作为五代王朝中最后一个王朝的皇帝,前四代那些强藩悍将弑君篡位、取而代之的成功案例就在眼前,柴荣再英明大度也不得不加以防备,特别是即将建立的这支部队将会是后周最为精锐的武装力量,交给根基尚浅、绝对忠诚的将领才能确保安全。

相对张永德、李重进、韩通这些与自己关系密切的高级将领和王彦超、符彦卿、白重赞等资深藩镇,赵匡胤既没有显赫的身世背景,也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更没有深厚的资历威望,自然更不会有什么政治野心,把整顿禁军这样的重任交给他无疑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应该说,柴荣的顾虑是正常的,眼光是独到的,策略也是明智的,但后来历史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更确切的说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谁也想不到他亲手选择并委以重任的这个人,竟然会在若干年后成为亲手终结大周王朝的罪魁祸首,包括这个人自己也是料想不到的。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8 18:46:51 +0800 CST  
【更新】 第十七章 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中)

接到任务的赵匡胤十分激动和兴奋,从皇帝的诏书内容中,他体会到了皇帝的决心和这副担子的分量,以及皇帝对自己的期望,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握来自不易的机会,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和良好成绩来回报皇帝的信任和器重。

不过赵匡胤同志,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摆在你面前的虽然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更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一个十分烫手的山芋,因为你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很多人想解决却又难以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

将骄兵惰、贪生怕死也好,纪律涣散、兵匪不分也好,种种问题,都是当时各国军队的“通病”和“顽疾”,这些“顽疾”历史十分悠久,从唐朝晚期就开始在军队中蔓延,早已成了历代皇帝和统帅司空见惯的“职业病”,大家对此都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就好像是病患者身上的瘤子,随身携带多年,已经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想要动刀切除需要很大勇气和魄力,也需要冒很大的风险。

而今,赵匡胤就是要做执刀的大夫,操起手术刀切除这些附体已久的瘤子。他心中十分清楚,正如所有手术都会有风险,自己这个操刀者一样也有压力,且不说难不能对症下刀,刀到病除,就是那些瘤子本身也不会心甘情愿的被一刀切除的,但是倘若心慈手软,不忍心下手,这些瘤子和顽疾将会不断吞噬大周军队的战斗力,直至把整支军队吞没。

所以,不能再拖延了,必须痛下决心,痛下杀手,拯救这支顽疾附体的军队,这也是柴荣和赵匡胤共同一致的认识。

显德元年三月,经过柴荣院长的授意,赵匡胤大夫正式执刀开始了这场手术,具体来说,赵大夫对付这些顽疾一共动了三刀。

第一刀是裁员,即淘汰老弱。

五代十国时期的禁军采用的是募兵制,也就是花钱招募士兵。对大部分士兵来讲,参加禁军主要是为了拿工资养活自己和家人,不是为了实现保家卫国之类伟大理想的,拼命之类的傻事,大家是没有热情的,如果混日子也能拿工资,何必要拼死送命呢?所以,遇到不得不打的仗时,除非万不得已,他们一般都是能躲则躲,能跑则跑,实在不行就举手投降,反正法不责众,大家都逃跑,主帅也没办法,总不能把逃跑或者作战不利的士兵全部杀了,再重新招募吧?

可这样下去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由于大家都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士兵的平均寿命明显延长,很多老兵油子在部队里混了十几甚至几十年,只要人不死,就不用退役或者复员转业,是名符其实的铁饭碗。

为了切实把这个铁饭碗端牢靠,这些老兵油子发扬把当兵当到底的精神,只要还能站着点卯报数,就坚持一直混在军队里头,拿工资混日子,平时的训练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至于能不能打仗,基本上没人管,长此以往,军队中的老兵、弱兵、不能打仗的兵越来越多,这种现象就是传说中的的“冗兵”。

对于这一长期顽固性疾病,赵匡胤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一刀切——裁员,整个禁军系统,数十万士兵,全部都在裁员之列。裁员的标准也很简单,“凡老弱羸小,一概去之”,不管你什么背景,什么关系,也不论你工作多少年,吃过多少苦,只要身体素质不过关,不能扛枪打仗,统统滚蛋。

这期间,虽然有人托关系、走后门、送红包,也不乏托朝廷中的重量级人物出面说情,希望赵匡胤大夫刀下留情,保住自己的铁饭碗,但都被赵匡胤一一回绝了,他认准了禁军不是养老院,福利所,更不是老弱病残的天堂,为了完成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即便得罪人也要坚持下去。

赵匡胤并不是一个不知变通的死硬派,拒绝那些请托的人,固然会得罪一些高官权贵,留下不好的名声,但对赵匡胤而言却未必是件坏事。

赵匡胤十分清楚,在禁军裁员这件事情上,自己是秉公办事,完全不怕得罪人,得罪谁都不用怕,因为整顿禁军,裁减冗员是皇帝的意思,自己只是奉旨行事,执行皇帝的旨意,即便得罪人,别人也说不出什么闲话,即便是那些重量级人物,也不敢公开指责他,因为指责赵匡胤就等于指责皇帝,那岂不是连自己的饭碗也不想要了吗?

反过来说,如果赵匡胤徇私办事,就会得罪另外一个人——皇帝柴荣。权衡之下,孰轻孰重,赵匡胤心里还是有一杆秤的。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9 14:25:22 +0800 CST  
【更新】 第十七章 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下)

赵匡胤大夫祭出的第二刀是招聘,即招募补充禁军兵员。

裁员这第一刀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军队中的老弱病残被一扫而空,同时空出了大量的兵额需要补充。

为了严格招募标准,确保招聘到符合要求的人才,朝廷面向全国发布了海选广告,并在海选广告中表示朝廷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诚意,不论出身成分如何,哪怕是土匪路霸,绿林好汉出身,只要身强体壮,能打能杀,又不贪生怕死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海选。
事实证明,这份招聘广告十分见效,一经发布,各地报名应征者就纷至沓来,应募人数远远超过了需求人数。赵匡胤大夫摇身一变,又成了人事部经理,开始组织各用人部门经理(主要是禁军所辖马军、步军的指挥官)进行人员甄选、体检和考试面试工作。

经过严格的挑选考察,录用了其中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人员,分别充实到龙捷、虎捷等禁军主力部队中去,“由是诸军士伍,无不精当”,主力部队的士兵素质和战斗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赵匡胤大夫祭出的第三刀是重组殿前司。

在这里我们先简要介绍一下后周禁军领导机构的构成。禁军是隶属后周朝廷的中央正规军(与隶属地方藩镇的军队相对应),名义上受朝廷(皇帝)指挥,也就是所谓的“皇帝指挥枪”。当然,皇帝大人日理万机,精力有限,不可能直接管理禁军的全部事务,所以设置了两个领导机构来具体负责对禁军的管理,他们分别是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这个司下面又设立了马军司和步军司两个机构),这两个机构就是整个禁军系统的领导机构。

按照职责划分,殿前司主要是负责统领皇帝的近卫部队,其下又设××班、××直这类次一级的机构,比如内殿直、外殿直、东西班、金枪班等等,合称“诸班直”,主要是为皇帝提供安全警戒、护卫和礼仪服务,一般很少直接参加战斗,大体相当于现在部队中的警卫团。

除了诸班直以外,殿前司还管辖指挥一部分不属于诸班直的武装部队,这部分武装部队除了提供与诸班直职能类似但规模更大的任务外,也可以像侍卫亲军司管辖的部队一样参加外出征战,可以说兼具了诸班直和侍卫亲军马军、步军部队的职能任务和性质特点。

当年的赵匡胤曾经担任过殿前司东西班行首这个职务,而现在他所担任的殿前司都虞候,主要职权就是统领殿前诸班直,所以让赵匡胤来负责组建诸班直可谓天经地义,职责所在,分内之事。

当然,由于诸班直的地位实在过于特殊,作用十分重要,招募入选条件又十分严格,如此重要的一刀绝对是在柴荣老板的授意批准下进行的,而且由于柴荣老板精力旺盛,喜欢事事躬亲,有时也亲自过问甚至直接面试考校应募人员,以确保选拔到素质最为优秀的人才。

在老板柴荣的亲自过问和大力指导支持下,在人力资源部经理赵匡胤的不懈努力下,新组建的殿前诸班直集中了大周王朝最英勇和武艺最高明的将士,成了精锐中的精锐,绝对是一支政治可靠、军事过硬、作风顽强、保障有力的精英部队。由此,整个后周禁军也都旧貌换新颜,风气为之一新,正如史书记载所言:“兵甲之盛,近代无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且减冗食之费用。”

整顿禁军是柴荣一系列重要改革活动的开篇,也是最为重要的篇章,通过这次大整顿,原来不堪大用的禁军旧貌换新颜,成了一支能征善战,举世无双的军队,在不久的将来,这支全新的军队将承载着柴荣统一天下的梦想,扫荡四方,无人可挡。

军中新贵赵匡胤在这次改革中的表现更是无懈可击,他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充分展现了自己过人的才华和能力,圆满完成了皇帝交给自己的重任,这一切柴荣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赵匡胤,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继续努力吧!只要你始终保持对我和大周王朝的忠诚,始终保持这份勤奋和努力,朕绝对不会亏待你!

【第十七章 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完 下次更新【第十八章 千古一策】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9 18:50:59 +0800 CST  
【更新】 第十八章 千古一策 (上)

实际上,对赵匡胤而言,完成了这次任务并不仅仅是付出了努力、勤奋和汗水,自己同样也获得了回报,而且他所获的回报将一直伴随着他,绝对远远超过了他的付出和期望。这种回报很丰富,包括学习到了治军的经验,锻炼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独当一面的水平等等,但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回报则是隐藏在赵匡胤心底的一个秘密。

如果我们留意关注一下上述整顿禁军(或者称禁军改革)的整个过程就会发现,赵匡胤扮演了大夫和人事经理的双重角色。大夫的职责是望闻问切,诊断疾病,对症下药,执刀手术;人事经理则是伯乐相马,择优录用,淘汰老劣,但现在我用另一个角色来概括可能会更合适一些,那就是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我们知道,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是有权决定众多应试举人中哪些能高中进士,哪些要名落孙山的,虽然有些勤奋的皇帝也喜欢亲自进行殿试,主考官的权力依然是很大的,而考中的那些进士自然对主考官感恩戴德,也就成了主考官的门生,称呼主考官为座主或座师,关系好的还会发展成为更加亲密的亲信和心腹,从而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关系网和势力圈。

比较一下赵匡胤在整顿禁军中的角色,实际上就是一个主考官,只不过他主持考试的对象不是舞文弄墨的书生,而是那些四肢发达的士兵军校,但道理人情是相类似的。
经过赵匡胤选拔进入禁军特别是殿前司诸班直的官兵,一方面对他感激有加,另一方面又成为了他的下属,对这位顶头上司更是要言听计从,自然而然就成了他的亲信和嫡系。可以说,这帮虎狼之辈对他赵匡胤的感情和服从甚至可能超越对皇帝柴荣的尊崇和敬畏。

于是,在著名的禁军改革过程中,赵匡胤不费一分一毫,利用皇帝老板的信任和威望,给自己谋取了巨大的潜在利益,虽然我相信在当时他绝对是大公无私,出于公心,为国选材,为军择将,并非假公济私,刻意为之,却在无形之中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完成了对禁军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柴荣又把目光投向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

柴荣十分清楚地认识到,想要平定眼前这个乱世,只有精锐的部队,只靠武力的征服是不够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就是自己的前车之鉴。

这位堪称五代十国时期最能打仗的皇帝,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却因为治国乏术,用人无方而导致众叛亲离,身死族灭,这只不过是三十年前的事情,血淋淋的教训仿佛还在眼前,自己绝对不能步庄宗的后尘。

在这一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柴荣锐意进取,推行了全面的改革,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求贤爱才,知人善任;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均定赋税,减轻刑罚;疏浚漕运,发展生产等等。

柴荣采取的这些措施,单单拿出一项或者几项,其实并非开天辟地的创新之举,也不是改天换地的艰难之事,但要做全面持续、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些改革措施,坚持这些治国爱民举措,却实属不易,只有真正志存高远,具备远见卓识,并且深知民间疾苦,洞悉天下积弊的君王才能做到,而柴荣确确实实地做到了这些。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百姓负担得到减轻,军队战斗力得到增强,国家财政得到充实,漕运水路得到畅通,社会生产得到发展,而所有这些成果汇聚到一点就是后周综合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为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成就,可以说,经过短短数年(或许还要加上郭威在位的几年)的励精图治,柴荣和他的大周王朝已经初步具备了问鼎天下的实力和削平四海的锐气,现在面临的唯一问题就是先拿谁开刀。

显德年间的中华大地,依然是四分五裂的割据局面,与他并存的还有六七个大大小小、实力不一的割据政权,而在国土面积方面,后周的疆域甚至还不如前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四个王朝。

所以,按照目前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想要四面出击,同时作战,全面开花是很不现实的,如何选择攻击顺序,先向谁动手开刀,就成了柴荣面临的首要问题,一个重要而又棘手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战略方向性难题,柴荣采取了头脑风暴的方法,巧妙地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四月,后周翰林学士承旨徐台符为首的侍从近臣们接到了皇帝布置给他们的一项政治作业,要求他们分别以《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为题,各自撰写一篇文章,皇帝大人还表示要亲自御览批卷,要求他们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充分发挥个人才华,争取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从题目来看,柴荣布置的这份作业采用的文体应该分别算是议论文和应用文,前一篇注重一个“论”字,就是发表评议意见,属于议论文,后一篇侧重一个“策”字,就是要提出针对性对策,属于应用文。

显然,后一道题目的要求和难度要更高一些,既需要较高的理论水平,又需要足够的战略思维和一定的政治军事经验,一般人是很难写出高水平答案的。其实,柴荣真正需要和期待的也是后一篇《平边策》,这才是他搞这次命题作文的目的所在。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20 19:46:24 +0800 CST  
【更新】 第十八章 千古一策 (下)

接到这份政治作业的人有二十多个,他们大多是饱学之士,一看皇帝如此重视,既要亲自出题,又要亲自阅卷,再看看题目的名称,都十分明白皇帝的用意,所以大家都格外积极主动,奋笔疾书,精雕细琢,甚至不惜加班加点,挑灯夜战,都希望自己的答卷能让皇帝满意,从而获得平步青云的机会。

很快,数十份试卷送到了柴荣这位命题者兼评卷官的面前。

按理说,这种命题作文对饱读诗书的文学之士来讲应该是手到擒来,不乏佳作才对,但当柴荣翻阅这些文章的时候却禁不住连连摇头,这些出自不同手笔的《平边策》虽然各个文字优美,辞藻华丽,内容也不尽相同,却无一例外都是些“修文德,怀远人”之类空洞无物的陈词滥调,既没有任何新意,也没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正当柴荣对此失望不已的时候,接下来的一篇《平边策》却让他眼前一亮,如获至宝,这份《平边策》的内容原文如下:

“臣闻唐失道而失吴、蜀,晋失道而失幽、并,观所以失之之由,知所以平之之术。当失之时,君暗政乱,兵骄民困,近者奸于内,远者叛于外,小不制而至于大,大不制而至于僭。天下离心,人不用命。吴、蜀乘其乱而窃其号,幽、并乘其间而据其地。平之之术,在乎反唐、晋之失而已。

必先进贤退不肖以清其时,用能去不能以审其材,恩信号令以结其心,赏功罚罪以尽其力,恭俭节用以丰其财,时使薄敛以阜其民。俟其仓廪实,器用备,人可用而举之。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强财足,人安将和,有必取之势,则知彼情状者,愿为之间谍,知彼山川者,愿为之先导。彼民与此民之心同,是即与天意同。与天意同,则无不成之功矣。

凡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惟吴易图,东至海,南至江,可挠之地二千里。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西,备西则挠东,彼必奔走以救其弊。奔走之间,可以知彼之虚实,众之强弱,攻虚击弱,则所向无前矣。攻虚击弱之法,不必大举,但以轻兵挠之。南人懦怯,知我师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则民困而国竭,一不大发,则我可乘虚而取利。彼竭我利,则江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难平之也。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吴则桂、广皆为内臣,岷、蜀可飞书而召之。若其不至,则四面并进,席卷而蜀平矣。吴、蜀平,幽州亦望风而至。惟并州为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诱,必须以强兵攻之。然彼自高平之败,力已竭,气已丧,不足以为边患,可为后图。

方今兵力精练,器用具备,群下知法,诸将用命,一稔之后,可以平边。臣书生也,不足以讲大事,至于不达大体,不合机变,惟陛下宽之!”。

单是从文学评论的角度来看,这份《平边策》堪称策论文的经典代表之作,其谋篇布局、逻辑结构足可载入史册,作为策论文章的完美模板。奇文共赏析,下面不妨让我们共同学习一下这篇策论经典。

“臣闻唐失道而失吴、蜀,晋失道而失幽、并,观所以失之之由,知所以平之之术……平之之术,在乎反唐、晋之失而已。”

文章的开篇部分,作者开门见山,直切主题,直接摆出论点,然后剖析了“失之之由”,也就是原因及其根源,并采用逆向思维的思路提出“平之之术”,这部分从大处着眼,属于战略方针层面的论述。

只有战略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作者又提出了具体的政治军事策略,它运用“凡攻取之道,从易者始”的基本军事理论,紧密结合后周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周边各国具体情况,对如何确定攻取的先后顺序,如何采取不同的攻取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证。

最后,作者又简要分析总结了大周目前的实力水平和战略优势,明确指出“一稔之后,可以平边”,再次呼应开篇,坚定了出师平边的决心。

纵观此篇全文,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文字简洁,内容充实,思维缜密,结构严谨,起承转合,尽显精妙,完美符合“凤首、猪肚、豹尾”的优秀文章标准,堪称“千古一策”。

虽说从文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篇好文章,但作为唯一评卷考官的皇帝柴荣对文学赏析是完全不感冒的。这位皇帝并不是文艺青年,也不是文学评论家,他真正感兴趣的是这篇文章深厚的政治内涵和重要的战略意义。

文章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具体策略分析和论证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的数百字,涵盖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如果把这部分内容浓缩成八个字来概括表达的话,那就是“先易后难,先南后北”。

看完这篇《平边策》之后的柴荣激动了,这正是他所期望和需要的答卷,一份完美和满意的答卷,一字一句都是那么的顺言顺耳,完完全全地说进了他的心坎里,也彻底征服了这位性格高傲、标准严格的考官。

柴荣完全接受了这篇《平边策》的真知灼见,随即将它凝聚提炼出的“先易后难,先南后北”八字方针付诸实践,同时他也牢牢记住了这篇《平边策》的作者——王朴。

这个时候正是显德二年四月十九日,从这一天开始,从这篇《平边策》开始,在不久之后的将来,一场浩浩荡荡的战争将席卷南北,不可阻挡,中国统一的序幕已经拉开,露出一丝微微的曙光,黑暗终将结束,光明即将来临。

【 第十八章 千古一策】完 下次更新【第十九章 目标——淮南】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20 19:49:41 +0800 CST  
【更新】第十九章 目标——淮南十四州 (上)

显德二年五月,柴荣派宣徽南院使、镇安节度使向训,凤翔节度使王景等率军西征,进攻后蜀。

这一进攻对象的选择与王朴《平边策》确立的先征南唐显然不同,但这不过是柴荣为了检验一下这支经过大整顿之后的禁军战斗力而已,在宰牛之前先杀一头羊来试刀祭旗,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事实证明,这支新军的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面对拥有地势之利的后蜀,后周军队不到半年就先后攻取了后蜀的秦(今甘肃天水)、阶(今甘肃武都东)、凤(今陕西凤县)三州之地,打响了统一战争的头一炮。

在西征后蜀的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一段插曲,这段插曲不算大,但也不算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讨伐后蜀战争的成果。

后蜀军队的战斗力一般,却拥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尤其是凤州地处秦岭腹地,山脉崇高,地势奇峻,易守难攻。蜀军显然十分了解自己这种地利优势,而且充分发挥了这一天然优势,没有贸然出击与周军硬碰硬的直接作战,而是居高临下,凭险固守。

反观后周,军队的战斗力虽然强大,却因为处于仰攻的不利位置,攻势受阻,一筹莫展,战争一直打到七月份,还是没有分出胜负,而形势却对周军越来越不利,因为他们又遇到了另一个难题:后勤补给问题。

由于出师遥远,深入山区,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周军的粮草供应和运输工作不太顺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前线将士的士气和战斗力。

这些问题纠缠在一起,引起了朝廷群臣对当前战事的争论,最终形成了大多数人的主流意见,就是认为形势对我方不利,再耗下去只会损兵折将,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朝廷应该撤军罢战。

这一意见对皇帝也产生了影响,原本十分坚定的柴荣也有些动摇,但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攻取后蜀四州的机会,而且大军出师无功而返,对士气的影响也是很不利的。出于谨慎决策、科学决策的考虑,柴荣决定不轻易相信任何人的话,而是派一名值得信赖又有水平的亲信赶赴前线进行考察调研,然后再决定是否撤军,接到这个重要任务的正是赵匡胤。

受到皇帝器重和信任的赵匡胤自然也不敢怠慢,鉴于考察调研的结果和意见可能会影响朝廷进退的重大军事决策,赵匡胤充分认识到,自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的态度才能完成这一重要任务。

当然,这同时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如果自己主张撤军,符合大多数人的意见,必然会让主战的皇帝心里不高兴;如果自己坚决主张继续进攻,皇帝固然高兴,但万一作战失利,皇帝怪罪,大臣攻讦,失利的这个黑锅就得要自己来背。

此时的赵匡胤展现了自己果敢决绝的一面,他没有搞两头讨好,推卸责任的那一套把戏,而是经过仔细的实地调研和缜密的形势分析之后,旗帜鲜明地回朝复命,他面奏皇帝,力陈凤州可取之状。

听到汇报的柴荣再次坚定了继续进攻的决心,他重新调整兵力部署,组织再次进攻,终于夺取了后蜀四州之地。

在这次征讨后蜀的战事中,赵匡胤虽然没能披挂上阵,指挥作战,却也获得了赶赴前线的机会,圆满地完成了皇帝交给自己的调研考察任务,其能力和印象又在皇帝心目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但赵匡胤本人却不大满意,不是对皇帝不满意,而是对自己不满意。

自从参军以来,赵匡胤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表现不断获得提拔重用,甚至成为了皇帝的亲信将领,人人艳羡,但让他感到缺憾的是,自己从来没有独立指挥过一支军队,去冲锋陷阵、攻城拔寨,而那才是一个军人最荣耀的时刻,才是自己尽情表演的舞台。

赵匡胤你不要着急,属于你的机会很快机就会到来,就在不远的前方,就在南唐。

取得后蜀四州后,牛刀小试、锋芒初露的柴荣又马不停蹄地把矛头指向了南唐,这个才是大周真正的敌人,一个真正堪舆匹敌的对手。

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十一月,西征后蜀的战事刚刚结束,柴荣就任命宰相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知庐、寿等州行府事,统帅数万大军,十多名战将,正式开始征伐淮南。

这将是一场真正考验大周军队战斗力的战争,真正严峻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21 13:58:38 +0800 CST  
【更新】第十九章 目标——淮南十四州 (上)

南唐是在江南割据政权吴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它地处江淮下游,自然条件极为优越,加上历代统治者多采取保境息民的政策,境内局势比较安定,农业生产得到保护和发展,是五代时期少有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地区,综合国力也比较强大。

南唐发展到中主李景在位时期,更是一鼓作气,灭掉了闽、楚两个相邻的割据政权,疆土面积达到全盛时期,史载其地“东暨衢婺,南及五岭,西至湖湘,北据长淮,凡三十余州,广袤数千里,尽为其所有,近代之地,最为强盛。”

如果从现在的地图上来看,南唐最鼎盛时的疆土涵盖了今天的江西全省、安徽、江苏、福建、湖北和湖南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成为仅次于中原政权的第二大国,也是名符其实的江南第一大国。

即便到了后周显德初年,南唐失去了原楚地和闽地的部分领土,但疆域面积仍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后周国土,依然是地盘最广、人口最多、经济最富庶、兵力最盛、国力最强的地方割据政权,稳坐江南第一大国的宝座,其他地方割据政权无人可及。

面对这样一个重量级的对手,柴荣毫不畏惧地做出了进攻的决定,他发出了一道讨伐南唐的诏书,这份著名的诏书在历史上也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伐淮南诏》。

在这份诏书中,后周痛斥南唐“蠢尔淮甸,敢拒大帮,因唐室之陵迟,黄寇之纷乱,飞扬跋扈,垂六十年,盗据一方,僭称伪号”,指责对方“与北境而交通,厚启兵端,诱为边患…勾诱契丹,至今未已,结连并寇,与我世雠,罪恶难名,人神共愤”,并且声称自己“缵承基构,统御寰瀛”、“顾兹昏乱之邦,须举吊伐之义”。

实事求是地说,这份诏书对南唐的种种斥责,比如勾结契丹,结交北汉,占据闽楚两国之地等等,倒不是故意栽赃陷害,大体都是事实。但在那个时代,所谓“僭称伪号”、“厚启兵端”、“迫夺封疆”之类的事情,大家谁也没少干,只要是握有兵权的军阀,大大小小的角色都敢称王称帝,要论起正统,估计没有几个人是正儿八经的李唐王朝宗室出身。

至于动不动就打仗、抢别人地盘那更是本职工作,家常便饭,你要是爱好和平,坚持不动刀兵,那唯一的结局就是被人抢了地盘,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只要有实力、有野心,统一大业谁都可以领导,没人规定只能由哪个王朝、哪个政权来实现,更何况南唐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在当时是最滋润的,这“昏乱之邦”一词又从何说起?

所以,综观此篇诏书,虽然表面大义凛然,气势非凡,实际上却是牵强附会,强词夺理,正所谓:欲行讨伐,何患无辞?要打你,其实不需要理由的。

后周首先将进攻目标对准了寿州(今安徽寿县),李谷率领大军沿颖水而下,抵达了淮水重要渡口正阳(今江苏正阳),然后火速架设浮桥,迅速渡过淮河。

十一月初十,后周大军兵临城下,将寿州团团围困,开始了攻城。

担任周军统帅的李谷身居宰臣之位,却不是一位不懂军事的书生,史书记载他“少勇善射,任侠为事”,后来又追随郭威受其重用,颇懂得兵法韬略,是一名文武兼备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李谷身负大才,年轻时十分自负,他曾经自诩道:“中原若用吾为相,取吴如囊中物耳”,而今十多年过去了,他果然成为了中原王朝的宰相,更是获得了统军征讨南唐的机遇,可谓是春风得意,在他看来,以自己的才华能力,率军攻取淮南之地,乃至灭亡整个南唐都非难事,年轻时的梦想和抱负即将实现。

然而,出乎李谷意料之外的是,他虽然连续击败了好几支企图救援寿州的南唐部队,取得了一些小规模胜利,但寿州城城池十分坚固,城内的南唐守军又拼命抵抗,一根筋地坚守不出,后周军队连续攻打了一个多月都徒劳无功,战局陷入了暂时的僵持。

寿州久攻不下让主帅李谷束手无策,身在京城的柴荣更是心急如焚。

从现有的历史记载来看,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存在一个明显的性格缺点,那就是脾气比较急躁,而且事必躬亲,什么事情都喜欢亲自动手。眼见前方战事不利,柴荣又着急上火了,在他看来,这年头谁都靠不住,还是自己亲自出马来解决问题吧!

显德三年正月,柴荣再次御驾亲征,征讨淮南。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21 18:05:12 +0800 CST  

楼主:低首神龙狄飞惊

字数:929910

发表时间:2014-05-28 20: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7 09:54:34 +0800 CST

评论数:121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