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君临天下》已出版,长篇连载:《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某稳忒丶 669楼 2014-06-08 12:03:00
@低首神龙狄飞惊 634楼 2014-06-07 16:31

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有大家的支持,我一定不会太监的,毕竟有老婆孩子的,不舍得太监啊!只是我的更新速度不那么快,因为平时工作很忙,还要照顾孩子和家庭,只能做到坚持每天更新。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08 16:19:42 +0800 CST  
@元芳你怎么看88 655楼 2014-06-07 22:27:00
楼主接砖!!!今晚主要是男猪角闯荡江湖的经历总结,内容还是比较深,刻的,不但突出了赵匡胤的心理变化过程,也让我等观众对当时百姓们的悲催生活感同深受,这些东西应该没有太多史料可以参考,估计得发挥一下神功,把自己代入角色,不容易,所以就不给楼主拍砖了、期待明天的更新!

—————————————————
欢迎新来的兄弟。看了您的几个回帖,很有真知灼见,语言又不失幽默风趣,感觉您和昏鸦老兄都对宋朝历史很有研究,每块砖都拍得恰到好处。真心希望以后多来讨论交流,有批评才有进步!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08 19:12:25 +0800 CST  
感谢理解,理解万岁。现在面临最大的困难是时间有限,更新速度跟不上,虽然很多朋友支持,可实在担心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只能加倍努力!!今晚先更一部分吧!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08 20:24:14 +0800 CST  
【更新 第七章 功高震主 下】

郭威亲率大军历时一年多,以最小的代价平定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稳定了建立才一年多的后汉政权局势,让年轻的皇帝大为欣喜。事后论功行赏,郭威自然居功至伟,刘承祐在枢密使、同平章事之外又加给他检校太师兼侍中的官爵,这可算是最顶级的官爵了,再往上加就只能封王了,顺便还赐给郭威一条玉带,以示恩宠。

可贵的是,劳苦功高的郭威却并没有因此而有丝毫的自鸣得意,大功独揽,而是谦虚地向皇帝表示,破贼平叛成功不是我郭威一个人的功劳,当朝将相比如杨邠、史弘肇等等顾命大臣们内安朝廷,外抚百姓,馈运粮饷,支援前线,给平叛行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他们对平定叛乱都有大功,都应该大大封赏,我郭威怎么可以一个人独自承受如此功劳呢?

在郭威的一再建议下,刘承祐大手一挥,把一批高官大臣全都召来,全都赐给玉带,人手一条,不用争不用抢,这些总算够意思了吧?

没想到,郭威对这一做法还是不够满意,他又提出来,其实不光是朝廷重臣,其他大臣作为朝廷命官也都出了力,他们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力挺朝廷平叛,对于平叛胜利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倘若没有他们的呐喊助威,大力声援,这平叛战争或许会困难得多。

刘承祐的心情显然十分愉快,对郭威的建议,他不假思索的答应了,不就是庆功打赏吗?小事一桩。于是,在郭威的再三建议下,刘承祐又给窦贞固、苏逢吉等一批非郭威亲信的朝廷官员都加了官、晋了爵。管你有功没功,反正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官大家一起做,不管对平叛有功没功,哪怕只是呆在朝廷中为平叛遥遥助威呐喊的,或者在精神层面上支持朝廷平叛的,也一律封赏,绝不吝啬。

但是,事情还不算完,郭威大人似乎是替别人索取封赏上了瘾,他又提出来皇帝宗室、天下藩镇甚至州县官员都为平叛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皇帝你就好人做到底,赏赐赏到家,干脆让大家人人有份,以示皇恩浩荡,沐泽百官。

刘承祐想了想,反正国库的钱没有了不够用了还可以再想办法,而且花的也不是自己的钱,是国家的钱,赏就赏吧!于是,赏赐范围再次扩大化,上至皇室重臣,下至州县官员,众皆受赐,人人有份,大家都在这场平叛战争换来的蛋糕中分上了一杯羹,什么原则、什么范围、什么级别全都不重要,赏就赏吧,一个都不要漏下!在这种纵容做法的鼓励下,史书记载“众皆受赐,滥赏遍及天下”。

那么在这场大规模的“滥赏运动”中,究竟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呢?答案是毫无疑问的,不是刘承祐,而是郭威。

大家都知道,赏赐虽然是刘承祐这个皇帝给出钱拨款的,但提出赏赐建议的却是郭威,平定三镇叛乱的主帅也是郭威,大家的感激敬佩之情自然是要留给郭威大好人的。

就这样,郭威十分聪明地不掏一分一毫,就做了一次免费的全国公益广告大宣传,既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声誉,又收买了不少人心,实在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而年轻的老板刘承祐则因为经验不足,结结实实地给郭威这个手下当了回独家赞助商,也就是传说中的冤大头。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08 20:42:09 +0800 CST  
@小坏无聊识 687楼 2014-06-08 20:45:00
楼主你好,分手了还能挽回吗?听我说一个民间方法,先说说我的亲身经历吧,去年年初的时候,和我相恋了五年的男友提出分手,当时天都塌下来了,是的,当时心很痛,我很爱他,一心想和他走到老,虽然平时也有吵吵闹闹,但从没想到他会无情地提出分手,当时心情非常差,觉得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但我不死心,因为我不能失去他,就那样恍恍惚惚地等了他一天又一天,盼望他能回心转意,可三个月后那个混蛋还是没有回心转意的迹像,
—————————————————
发这么长的广告帖,也不容易,回你一个吧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08 21:08:38 +0800 CST  
@essay杨 703楼 2014-06-09 01:27
失眠的夜晚,一口气读完,好文章!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加油!支持你啊!等着更新。
------------------------------
您真敬业,凌晨还在支持俺,感动地要泪奔啊!健康第一,要不周一可怎么上班啊!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09 08:50:23 +0800 CST  
@梅花三弄6666 701楼 2014-06-08 22:15
以前记忆看过一个关于赵匡胤的小说,说是郭威平定三镇叛乱时,是赵匡胤给郭威出的主意,主攻河中,但看楼主的文章,好似没老赵神马事,史实究竟如何呢?
------------------------------
这个貌似俺也看过,应该属于演义情节,至少正史无记载,正史记载提意见的是镇国节度使扈从珂,你看们小说应该是用了移花接木,增强主角光环。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09 11:53:01 +0800 CST  
【更新 第七章 《功高震主》中】

在这一波滥赏浪潮之中,赵匡胤想必也是受益者,虽然还是个新兵,但别人吃肉自己喝上一口汤还是可以的。不过在当时,他实在是一个太不起眼的小人物,小到郭威甚至不知道自己掌握的兵籍中有这个人的名字,当然更不会有人慧眼识英雄,去提拔他这个寸功未立的新兵蛋子。

需要指出的是,眼前这个新兵兼小人物,与那些混迹多年的老兵油子相比,却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那就是善于学习。在军队这个鱼龙混杂、环境恶劣的组织里,赵匡胤所看到的和所经历的与其他士兵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但他却从中观察琢磨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在河中围城之战中,他琢磨出了郭威运用兵法的奥妙,在平叛成功之后的滥赏中,他领会到了郭威收买人心的机谋,在日常耳濡目染中,他学习到了郭威驾驭三军将士的艺术。

这些东西对于很多普通士兵来讲都是一些没价值的东西,是他们从来不会费精神去思考的东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把当兵打仗作为一份工作,我拼命,你给钱,天经地义,公平买卖,领导指向哪里我就打向哪里,至于为什么要这么打,懒得去想,也没必要去想,那些都是统帅将领和领导们要考虑的事情,我就是一个士兵,想那么多干什么?

无数成功人士的经历都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区别正在于此。成功的人士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比别人多想了一些。比如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先生,一日无事坐在树下思考事情,天上突然落下一个熟透了的苹果砸到了自己的脑袋。要是换做别人,碰到这种事无非就是骂上一句真够倒霉之类的话,把那个不长眼的苹果踩碎扔掉,发泄一下情绪就算完事。但是这位天生喜爱思考,闲着没事也要思考(脑子没闲着)的科学家牛顿却对这个苹果产生了浓厚兴趣,经过反复勤奋而又执着的琢磨和思考,他终于琢磨出了“苹果落下砸脑袋”这一低概率的偶然意外事件背后隐藏的必然客观规律——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先生的成功还无疑证明了这样一个定律:那就是没有人能随便便便成功,只有付出更多的勤奋和努力,才有可能成功,哪怕只是比别人多想一些。这一定律同样适用于社会学和政治军事学领域,赵匡胤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别人只是机械地按照上级指令做事的时候,赵匡胤的脑袋却在思考,在琢磨,在理解领会上级领导的意图,然后他就会自觉不自觉的去学习和模仿,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有时候并不需要刻意去追求,它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

除了天赋,赵匡胤也是足够幸运的。他刚刚站在事业的起跑线上就遇到了影响他一生命运的伟大导师——郭威。当然,所谓导师并不是像现在的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一样,亲自授课讲解,亲自指点论文,郭导师绝不会对一个自己还不认识的学生特别垂青。事实上,终其一生,这位叫赵匡胤的学生也没有得到过他的亲自指点,特别器重或者开小灶。这位郭导只不过在用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学生们作出了榜样和表率,至于学生们能顾领悟到多少,那就是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了。说到底,这种事情还是要看你的天赋和勤奋程度如何。

令人欣慰的是,这两样赵匡胤一样都不缺少。正是靠这种天赋和用心,赵匡胤不断学习着、成长着,直到有一天,他将超越同时代所有的杰出人物,包括他曾经的导师和偶像。

三镇叛乱平定之后,后汉王朝政局进入了短暂的稳定期。但是隐患并没有完全排除,内部的藩镇暂时老实了,外部的敌人却仍旧虎视眈眈,北方的契丹始终没有停止对中原王朝的骚扰,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会不会再次突然发难,挥师南下,重演一幕当年灭亡后晋的剧本。

刘承祐可不想再扮演一次当年后晋的石重贵,为了应对这个最为强大的威胁,他祭出了自己最有能力、最值得信任的部将,当然就是枢密使郭威,作为防御武器。

后汉乾祐三年(公元952年)四月,郭威被任命为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并且移镇邺都(今河北大名)。所谓移镇,就是你不能继续在京城上班了,必须要到你所镇守治理的地方邺都办公。当然郭威仍然保留着朝廷枢密使的官职,刘承祐授命他仍以枢密使的名义节制河北各州军事,所以同为节度使,郭威这个节度使可不比其他地方节度使,他不算是常驻地方的藩镇,也不是挂着中央虚衔的地方官员,而是中央临时驻守地方的最高级别官员,承担着防御契丹的重任,并且兼任着河北地区边防总司令的职务。

这个举动似乎有着皇帝借机将郭威排挤出京城的嫌疑,但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这个任命并无不妥之处。

邺都在今天的河北大名,位于河北省中部,扼契丹南下中原的要道,从邺都向北数百公里便是幽州(今北京),向南数百公里就是黄河,跨过黄河向南再百公里就是汴京(今开封)。在幽州通往汴京的道路上是一望无际、坦荡开阔的华北平原,除了黄河这一天然险阻外,别无阻拦,能够造成障碍的只有人造的城池。

考虑到契丹骑兵的强大和邺都战略位置的重要,把如此重任交给郭威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论起军事能力,在当时的后汉,郭威如果自认第二,没人敢称第一,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加之他又身居枢密,执掌兵权,无论在哪一个皇帝和大臣看来,都是一个最为理想的人选。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09 13:15:16 +0800 CST  
【更新 第七章 《功高震主》 下】

赵匡胤自然也跟随着郭威一起到了邺都。镇守地方的日子是比较单调的,契丹似乎也没有大举侵略的意图,戍守的大军每天都在吃饭、睡觉、训练、娱乐单调枯燥的重复节奏中度过。

在生活工作之余,交几个知心朋友也是顺理成章的,尤其在军队这种清一色的纯爷们环境中,大家整天不分昼夜的朝夕相处,一个锅里吃饭,一个营房睡觉,随便哪个人都有三五个朋友,要是你搞独立,玩自闭,或者老实巴交,沉默寡言,那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挨欺负,这一点在古今中外的军队中大概都是差不多的。

我们的赵匡胤同志在搞关系、拉帮派、笼络人心方面是极具天赋的,所以在邺都戍守时,他很快就适应了枯燥无味且关系复杂的军队环境,搞起人际关系很是如鱼得水,结交了一帮地位相近、年龄相仿的哥们兼战友们。这些战友和他一样都是最普通的士兵或者最低级的军校,他们能够走在一起,与其说有着共同的理想,不如说是有着相近的地位。

在赵匡胤这些铁哥们中,有着后来我们非常熟悉的名字: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贇、李继勋、刘光义、张令铎……十年后,这一批地位低微、感情亲密、敢作敢为的年轻人将一起成长壮大,一起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兵变,改变整个历史的进程。

除了与自己称兄道弟的这帮战友外,赵匡胤还结识了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比自己大6岁,但人家在军中的职务和地位却要比自己高得多。赵匡胤不是一个趋炎附势,以官职高低决定交际对象的人,真正令他敬佩的并不是这个人的职务,而是对方超乎同龄人的成熟气质,既精明强干,又老成持重,既宽容大度,又坚决果断,使得赵匡胤不由自主得产生一种对兄长般的向往和钦佩。

与此同时,这位大赵匡胤6岁的年轻人对这个还是普通军校的赵匡胤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他们并不是深交的朋友,却已经彼此产生彼此欣赏、惺惺相惜的感觉。顺便提一下,这个大赵匡胤6岁的年轻人,名字叫郭荣,但这并不是他的本名,五年后的某一天,这位郭荣将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并在历史上留下属于他自己的姓名——柴荣。

当然,无论是十年之后,还是五年之后,这些都是将来的事情,是现在的任何一个人都预测不到的,至少在当时,赵匡胤仍然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军卒,他的生活过的是比较平淡的。事实上,在邺都留守的那段时间,赵匡胤、郭威、柴荣的日子过的都是波澜不惊,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平静。

然而,就在这一片宁静之下,一个巨大的阴谋正在酝酿,不久之后一场腥风血雨就将骤然而至,打破这短暂的宁静。

【第七章 《功高震主》完,今晚更新:第八章《皇二代的手腕》】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09 13:33:07 +0800 CST  
【更新】第八章 皇二代的手腕

这个阴谋的策划者不是别人,正是已经出场多次的后汉皇帝刘承祐。

要说刘承祐的运气,比他的老爹还要好上好几倍。刘知远虽然不是靠自己动手打下来的皇位江山,毕竟也是苦心经营、隐忍不发将近十年,年过半百才当上皇帝,而且是典型的过把瘾就死。相比而来,刘承祐作为一个皇二代、纨绔子弟,一不带兵打仗,二不专心向学,只做了一年的预备皇帝就转了正,时年刚满十八岁,可谓是少年得志不言愁,前途一片远大光明,值得所有同辈之人羡慕不已。

可是,少年继位的刘承祐却一点也没有得志,我们这位中原王朝的皇帝虽然已经露过好几次脸儿,却基本上都是充当龙套演员,没有几句像样的台词。这也怪不得他自己,实在是因为别人,确切的说是他的下属太过威猛,把他这位顶头上司大老板的戏份全都给抢去了,比如郭威这位戏霸,几乎霸占了我们90%的戏份,自从他一出场,就是我们本书的领衔主角赵匡胤同志都被抢去光环,没有多少台词,大多数都是内心独白。

赵匡胤同志毕竟是刚刚出道,一无背景,二无运气,连份正式工作都没有,以积累经验、锻炼演技为主,在历史大舞台的中央,还远远不到他登台表演的时候,没戏份也是理所当然。可是刘承祐不一样,在他看来,我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无数人对我俯首称臣,三拜九叩,众星捧月,唯我独尊才是我应有的地位,现在怎么沦为了一个龙套?实在是太过可气!

刘承祐同学您先别着急,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完全是导演和编剧的安排嘛,您要是发飙就去找导演和编剧呗!

刘承祐同学却清醒得很,找导演和编剧?我去哪里找?难不成要我去找老天爷,找编写史书的人去?别蒙我了!我堂堂一朝天子,大汉皇帝,之所以沦落到如此地步,全都是你们这些抢戏的戏霸们的错!

在确定了这个基本原则之后,刘承祐便把一腔怒火和不满发泄到了以郭威为首的顾命大臣兼戏霸集团身上。

说到顾命大臣这个中国古代历史上令人羡慕的特殊群体,也算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了,一般的皇帝只要临终前还能张嘴说话的,都会在遗嘱中留下话,给自己的接班人指定几名有资历、有威望、有能力、够忠诚、信得过的文武大臣作为左辅右弼,然后不忘叮嘱新皇帝几句“凡国家大事,俱咨之而后行”诸如此类的话,对那些年幼无知或懦弱无能的接班人尤其如此。

在刘知远看来,自己刚满十八岁的独生儿子刘承祐很明显十分符合需要有人辅佐照顾的条件,于是在临终之前他就很贴心的为自己的儿子精心挑选了他认为值得委以重任的四个顾命大臣,他们分别是史弘肇、杨邠、王章和郭威。

单从这份名单来看,这几乎是刘知远能够排出来的最强阵容了。这四个人是刘知远最可靠的亲信将佐,跟随他多年,在其盘踞河东、建立后汉的过程中,无不尽心竭力,出谋划策,都是极为重要的开国元勋。四个人中,杨邠、郭威时任后汉正、副枢密使,王章时任三司使,史弘肇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兼同平章事,全面掌握着后汉的军、政、财大权,堪称实力最强、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四大天王”。

刘知远留下如此强大阵容辅佐自己的儿子,可以看出他对自己这个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很不放心,也包含了他对顾命大臣们的信任和重托。只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死后的形势变化发展会远远超出他的想象之外。刘知远不但高估了顾命大臣们的忠诚度,也低估了自己儿子的理想和决心魄力。

在他死后不到三年,这四位顾命大臣就有三位连自己的命都没能顾得住,夺走他们性命的就是自己那位需要“顾命”的儿子,硕果仅存的那一位顾命大臣,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却反过来要了自己儿子的命,而引起这一切的源头则是来自于对权力的争夺。

由于老爹留下的顾命大臣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而且他们牢牢地掌控着这个国家的几乎全部权力,身为皇帝的刘承祐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一种被操控的感觉,自己虽然年轻,却不是幼稚儿,十八岁的年龄已经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由人了,可是在朝廷,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受这几个所谓顾命大臣的半大老头子们约束,实在难以让他大展身手,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能力。最可恶的是顾命大臣中的郭威,此人不但能征善战,功勋卓著,而且富有谋略,能与将士同甘共苦,惯于收买人心,深得部下爱戴,加上他功不独揽,赏必同当,朝廷上下对其无不敬重,威望极高,反观自己这个皇帝,却似乎没有人把自己当回事,实在是自己独揽大权的最大障碍。

一般来说,做臣子的做到这种地步,离死也就不远了。

不过,这些顾命大臣们却似乎并不知晓这位年轻人的真实想法,不管是为了不负先帝重托,恪尽职守,还是不愿放弃眼前位高权重的现实利益,总之,他们依然紧紧掌握着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依然陶醉在顾命大臣的美好感觉里,并没有意识到死亡的威胁正在一步步逼近。

要想摆除顾命大臣的控制,依靠刘承祐自己的力量绝对是办不到的。这些顾命大臣都是武将出身,又是多年的战友兼同事,就算没有亲如兄弟的感情,共同的利益还是有的。一旦谋划不周导致泄密或者不能一网打尽,他们随时可以反戈一击,甚至堂而皇之造反,到时候刘承祐就是想做活的木偶和傀儡都不可能了。所以,必须要找到一个绝对可信可靠的人,制定一个绝对周全缜密的计划,才能保证大事可成。

经过一番思忖,刘承祐很快就找到了这个人,自己的舅舅李业。

李业并非一个特别杰出的人才,刘承祐之所以找到他来策划这种大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李业是自己的舅舅,亲密关系和忠诚度还是可以信任的。被选中的李业也被皇帝外甥这种高度信任所感动了,事实上对于顾命大臣控制年轻皇帝的做法,他一直很有想法,却不敢公开发表意见,这种事情,连当事人九五之尊的皇帝都敢怒不敢言,他自己更没有这个胆子了,只能利用各种进言接触的机会,向自己的外甥旁敲侧击,以此来试探皇帝的态度。所以这次皇帝主动向自己透露想法并委以重任后,李业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高涨的工作热情,还有高度的胆大妄为,他和自己的外甥日夜密谋,不辞劳苦,终于出炉了一套他们自认为完美无缺的杀人计划。

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十一月,镇守邺都的后汉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得知了一个令他万分震惊的消息:在京的史弘肇、杨邠、王章等三位顾命大臣一日之间全部被诛杀,三家遭到满门抄斩,而干出如此暴力血腥之事的不是别人,竟是那位看似年轻无能、被自己为首的顾命大臣们玩弄于鼓掌之中的皇二代刘承祐!

到了这里,隐帝刘承祐和李业制定的密谋计策正式曝光,他们要以雷霆之势,铁血手腕,将顾命大臣集团势力连根拔起,彻底斩除,正所谓不做则已,做就做绝。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他们几乎就要成功了。计划的实施非常顺利,顾命大臣中的三大巨头已经伏诛,剩下的只有最棘手的郭威,但郭威现在也是势单力孤,他虽然握有军队,但绝不敢主动造反。退一步讲,就算郭威敢于谋反,朝廷的禁军主力还掌握在皇帝自己手中,即便双方兵戎相见,朝廷也未必会落于下风,更何况自己手中还掌握着一件足以让郭威投鼠忌器的秘密武器。

想到这招秘密武器,刘承祐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0 06:45:36 +0800 CST  
【更新】 第九章 郭威的反击

得知汴京事变的郭威震惊之余,很快又冷静下来。他没有时间去为死去的同僚悲痛,因为照眼前的形势来看,朝廷动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自己,自己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经验告诉我们,遇到难解的问题想不出解决办法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开会,搞头脑风暴法,发挥大家的集体智慧,共同讨论研究。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郭威迅速召集亲信部将一起商量对策。

说是商量讨论,其实并没有可供选择的方案。很明显,朝廷的目标是让郭威死,史弘肇等人就是他的榜样。要想不死,除了以暴制暴,武装造反,实在想不出第二条道路。

郭威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更不是抱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信念的迂腐书生,但造反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总不能自己一个人当光杆司令,赤膊上阵就去PK朝廷的千军万马,总得想办法把手下这帮如狼似虎的将士们拉上造反的贼船,一起去拼一拼,才能增加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就算最后仍旧失败,总还有一帮兄弟们给自己当垫背的,黄泉路上也不会寂寞。所以必须召开一次会议,调动起广大将士们的造反积极性,坚定广大将士们造反的决心,增强广大将士们造反成功的信心。

除了需要动员队伍以外,还有另一个客观因素令郭威犹豫不决,投鼠忌器。这个令郭威犹豫不决的因素正是刘承祐所掌握的那件秘密武器,郭威留在汴京的一百多口家属老小。

刘承祐之所以敢于在诛杀顾命大臣时先杀史弘肇等人,而把手握重兵,威胁最大的郭威放在后面,除了郭威驻守地方,距离京城有一段距离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掌握着郭威留在京城的家属,有着一百多口肉票在手,就算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想要造反,也得慎重考虑考虑,何况是一向为人如儒雅,爱兵如子的郭威呢!

然而,自以为是的刘承祐和李业还是失算了。他们虽然了解郭威的为人,并且掌握了郭威投鼠忌器的心理,却低估了郭威身处绝境之下的胆魄和决断力。事实上,郭威并不是武侠小说或者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英雄和大侠们,被坏蛋随便拉来一个路人甲、宋兵乙当做人质,稍加威胁就乖乖就范束手被擒。相反,他是一个万分危急局面之下仍能保持冷静应对和缜密分析,善于谋略和敢于决断的绝世枭雄,这从他辅佐刘知远取得江山和帮助刘承祐平定叛乱就可以看得出来。、

相比来看,刘承祐和李业的谋略水平只能算做入门级水平,他们只是盲目自信有人质在手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却没有注意到自己这种自信有着一个的思维陷阱,这个陷阱不但让郭威自己没有选择,也让阴谋策划者刘承祐和李业自己没有了退路。

只要我们稍微做一下简单的逻辑推理,就可以发现无论郭威是顺从还是造反,处于刘承祐控制之下的一百多口人质的人身安全都是无法保证的。

如果郭威选择造反,那么这一百多口肉票肯定会被刘承祐撕票,因为这些肉票本来就是为了威胁郭威乖乖就范,郭威一旦不顾人质安全毅然造反,这些肉票自然也就失去了作为人质的价值,成为一文不值、过期失效的废票,刘承祐不会浪费粮食白养着他们的。

如果郭威选择就范,他本人是必死无疑,因为刘承祐的本来目的就是要除掉他,而一旦郭威被杀,刘承祐绝不会放过他的家人,即便他做出“牺牲你一个,优待你全家”的美好承诺,也一定会像对付史弘肇等人全家一样,对付郭威的一家老小,所谓斩草除根,这是正常人都能想得到的结局。

这就是郭威面临的选择,无论他被逼造反还是引颈就戮,自己和全家老小都难逃一死,虽然残酷,却很现实。

现有的史料并没有记载郭威的心理活动,但我还是相信他必然经历过这种令人纠结的形势分析,经历过令人无比煎熬的内心斗争,并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既然不可挽回,既然无路可走,那就拼尽一切,放手一搏吧!这样的决策,虽然有损高大全的传统英雄形象,却是在当时情势下能够做出的最正确的决断。

决议谋反的郭威不缺刀,不缺枪,也不缺人马,但为了增加获胜的几率,他还需要借用两样东西来帮助自己。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0 19:25:00 +0800 CST  
【更新】第九章 郭威的反击 中

郭威借用的第一样东西叫诏书,确切的说是刘承祐命人诛杀郭威等将领的秘密诏书。

事实上,皇帝刘承祐发出的秘密诏书不止一份,被诛杀的对象也不止郭威一个人,第一个收到皇帝诏书的是镇宁节度使(治所澶州)李洪义,他的诛杀目标是同在澶州的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王殷。

王殷之所以陪着郭威上了被诛杀的黑名单,主要原因是他是顾命大臣史弘肇的亲信,隐帝刘承祐灭了史弘肇全家,自然不会放过王殷。

李洪义是皇太后的弟弟,也是刘承祐的舅舅,按说把这份任务交给这样一个人,应该是很放心的,但所谓人心隔肚皮,皇帝的这位老舅是个胆小懦弱,十分识时务的人,他接到密诏之后不敢动手,而是直接把诏书拿给了应该被诛杀的王殷。

看到这道要人命的诏书,王殷吓了一身冷汗,他的反应速度也很快,干脆把传达密诏的使者孟业(请注意不是“李业”)给绑了,然后将另一道密诏加急送给郭威,而这另外一道密诏的内容就是命令邺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威、步军都指挥使曹威将郭威就地格杀。

这是一道要人命的密诏,自己到底应该如何处理?在手下一位叫魏仁浦的幕僚启发下,郭威决定借题发挥,篡改一下诏书的内容。

简单地说,郭威把原来皇帝命令邺都守将郭崇威、曹威诛杀自己的内容,修改成了皇帝命令郭威诛杀邺都的全部将领,除了主语“皇帝”没变,主宾语、副宾语全都换了人。

如此大幅度的更改说是篡改,不如说是重新创作。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改之后,诏书内容完全变了个样,刘承祐倒还是那个罪大恶极的幕后主谋,但本来是要充当被害人的角色郭威成了刘承祐杀人预谋的直接执行者和潜在凶手,新的被害人角色将由他本人手下那些无辜的将领来充当。

当然,这一切与刘承祐铲除顾命大臣的谋划一样,都是秘密进行的。不同的是,郭威同志的保密工作水平要高得多,所以他密谋的成效也要好得多。篡改完诏书后,郭威毅然将诏书公之于众,同时对皇帝的昏庸无道和残忍阴谋表示了强烈的愤慨,表示我郭威就算是冒着抗旨不遵、掉脑袋的风险,也绝不做如此违背道义之事。

这招偷梁换柱,移花接木果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功效。郭威手下那帮莽撞武夫知道了诏书的内容立刻就炸了窝。好你个刘承祐,老子们在前线戍边,浴血奋战,喝西北风,为朝廷和你刘承祐卖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而今无缘无故却要被这个昏君一纸诏书取走俺们的项上人头,这也太过惨无人道了吧!还好郭威大帅为人仗义,把诏书内容泄露给我们,否则我们就得不明不白掉了脑袋,死了也得当个糊涂鬼。既然你做皇帝的不仁,就休怪我们这些做臣子和部下的不忠不义了,反了他娘的!

于是,部下的将领们个个热血沸腾,义愤填膺,纷纷表示坚决拥护郭威大帅的领导,一定要用武力反抗到底,打过黄河,活捉皇帝,解放全中原。

郭威的目的达到了,他篡改诏书就是要用这招激将法来挑起手下将领们的怒气,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死心塌地的拥护自己造反,并且化怒气为士气,最大限度的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所以说,郭威所借用的第一样东西其实不是诏书,而是士气。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0 19:29:43 +0800 CST  
【更新】第九章 郭威的反击 下

郭威借用的第二样东西是人头,确切的说是李业的人头。

刘承祐虽然对史弘肇等人动了手,但此时此刻他并没能如愿干掉郭威,那一纸秘密诏书是不足以成为郭威造反的理由,至少不是一个特别充分正当、合情合理的理由。经过更改的诏书虽然激起了三军将士的怒气,却也解决不了这个理由的问题。

有人可能会问,你前面不是说五代十国是个武夫当道乱的不能再乱的乱世吗,既然是不讲道德伦常的乱世,那大家说造反就造反,掂起刀来跟着你拼命就是了,何必找什么理由,喊什么口号啊!

事实上,喊口号是我国古代优良且悠久的传统之一,与粉饰太平的锦绣文章不同,口号这种东西在乱世尤其很有市场。从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三国时期刘备吆喝的“锄奸贼,复汉室”,从元末农民起义时朱元璋的“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到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的“均贫富、等贵贱”,各种响亮的口号激励着无数人投身造反和革命事业,也成为了大型政治运动和大规模军事战争不可或缺的政治纲领。

在这些形形色色、内容众多的口号中,使用频率最高、成功率也最高的口号,大概就是“清君侧、杀某某(奸臣的姓名)”了。汉代八王之乱时,造反的诸王们打出的口号就是“清君侧,诛晁错”,虽说最终被诛的是他们这些喊口号的造反者,但至少迫使皇帝把最早提出削藩的晁错给诛杀了,而后来明代著名的永乐大帝朱棣在以藩王身份造反时也使用了这一口号并且取得了最终成功。

除了这一口号的始作俑者(八王)和最成功者(朱棣),历史上另一位使用这一口号的造反者就是郭威,而充当被杀人角色的正是那位与刘承祐合谋杀人的李业。

郭威借鉴或者说剽窃了八王之乱时叛乱诸王的发明,提出了“清君侧,杀李业”这一响亮的口号,以此保证自己师出有名,塑造自己为社稷百姓,为朝廷皇帝而不得不动武的正义形象。他要告诉皇帝刘承祐和天下人:看看我的口号,我这可是为了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臣贼子,不得已而为之,绝不是为了我个人的利益。至于李业,就委屈你一下,借你项上人头用用吧!

事实证明,喊口号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谓产品好不如广告做得好,人品好不如口号喊得好,一个好的口号可以让造反者有一个冠冕堂皇的接口来光明正大的进行造反事业,反正我是来诛杀皇帝身边奸臣的,不是造皇帝的反,从而帮助造反者取得舆论和心理上的自我优势。好的口号还可以凝聚力量,团结大家一起向着目标奋勇前进,实在是革命造反者的必备理论武器。

所以,郭威所要借用的第二样东西,实际上并不是李业的人头,而是口号。

拥有强大士气和响亮口号的郭威不再犹豫,他立即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南下汴京,大军所到之处,几乎是摧枯拉朽,势不可挡,沿途所过州县的守将或官员,不是望风披靡,弃城而逃,就是主动开门,迎接入城。

这也并不奇怪,这些守军即便是想抵抗也挡不住这些长期镇守边境,士气高涨的虎狼之师,何况郭威的声望一向甚高,此次出兵又是打着“清君侧”的招牌,自然是一路顺利。

就在郭威率军顺利南下的路上,他的对手刘承祐又犯下了一个更加严重的错误,得知郭威造反的他,盛怒之下居然不顾反对,下令屠杀了郭威留在开封的全部家属老小,婴幼妇孺,百余口人,竟然无一幸免。

这可是一个十分昏头的招数。这些人质肉票本来是郭威唯一顾虑和忌惮的对象,一旦他率军兵临城下,刘承祐还可以以此作为要挟,与郭威讨价还价,双方冷静下来好好谈判,各退一步,握手言和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毕竟郭威打的口号是“清君侧,杀李业”,而不是“抢江山,杀皇帝”。

刘承祐的这个致命错误彻底断绝了自己最后的一丝退路和希望,也彻底坚定了郭威造反到底的决心,事既至此,双方已经退无可退,就让我们用刀枪来做最后的了断吧!此等情势之下,郭威已经顾不得伤心欲绝,痛哭失声,只能化悲痛为力量,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向皇帝刘承祐讨一个说法,要让杀人的凶手和主谋付出沉重的代价。

【今日更新结束,明日更新第十章 《后周代汉》】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0 19:36:39 +0800 CST  
【更新】第十章 后周代汉

邺都距离开封不过二百多公里的路程,只用了几天,郭威的大军便已经兵临城下,这个时候,刘承祐显然已经无路可逃,他索性顽抗到底,亲自率军出城,在开封城北郊与郭威大军展开战斗。

这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较量,结果是毫无悬念的,郭威率领的后汉军队大胜,皇帝率领的后汉军队大败,将领纷纷投降。仗打到这个份儿,刘承祐已经宣告全面彻底的失败,但他依然十分顽固,拒不投降,而是选择了逃跑,一时不知所踪。

城破之后,造反成功的军队开始在开封城内纵火劫掠,骚扰百姓,导致城内形势一片混乱,简直比刘承祐统治京城时还要混乱。这是郭威在兑现他给部下的承诺,举兵南下之时,郭威曾经向三军将士许下承诺:城破之日,允许劫掠十日,现在是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以劫掠百姓作为拉拢奖赏部下的方式,是五代十国时期骄兵悍将的普遍作风,也是那一时期战争动乱给百姓造成危害的真实写照,这种方式和作风并不奇怪,但它却既违背了仁义道德的社会规范,也违反了军队的法规法纪,是十分不可取,甚至足以让后人唾弃的。

在此之前,郭威心中始终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刘承祐。作为下属的郭威虽然率兵打败了作为老板的皇帝,却没能把对方置于死地,对郭威来说,这是一个最不好的结果。因为郭威此次南下虽然属于事实上的造反行为,但从口号上来说,他率领的不是反皇帝的造反部队,而是杀李业的正义之师,从表面上来说,郭威本人仍然是臣,刘承祐依然是君,万一刘承祐良心发现,来个主动认错,说自己是受了李业这个奸臣贼子蛊惑才一时糊涂犯下大错,向郭威表示诚恳道歉并请求谅解的话,郭威自己还真不能拿这个皇帝怎么样,总不能一刀杀了他来发泄自己的愤怒情绪吧?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个儿打自个儿的嘴巴吗?

郭威想当皇帝,却不想当一个弑君篡位的皇帝,这种既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心理也是历来造反者的共同心态,与他的上一任老板刘知远并无二致。

就在郭威内心为这个问题纠结时,一个消息的传来让他彻底摆脱了这个问题的纠缠:刘承祐死了。

刘承祐确实死了,他没有死于两军战场上的直接交锋,却死在自己人手中。城外兵败之后,刘承祐没能撤回汴京城内,而是逃到了城郊一个叫赵村的地方,在这里他的生命走到了终点。

与刘承祐一起逃亡的有一位叫郭允明的将领,时任翰林茶酒使,这位仁兄的工作原本是护驾,但他远远看到后面有追兵的影子,还以为是郭威的兵马,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横下心来,一刀下去结果了刘承祐的性命,送这位皇帝去黄泉之下与他的老爹团聚去了,想来刘承祐到了九泉之下,父子团聚,也会抱头痛哭,痛悔各自当年的错误决策。

刘承祐就这样出人意料的被杀死了,而杀死刘承祐的凶手郭允明也没能弃暗投明,因为追来的部队根本不是郭威的部下,而是赶来护卫皇帝的亲军。郭允明这桩苦肉计搞错了对象,痛悔不已,干脆来了个自我了断,陪着受害人刘承祐一起到阎王爷那里报到去了。

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刘承祐皇帝的死法,他不是自己死的,也不是病死、摔死、战死或者自杀死的,而是被自己的部下杀死的。这种死法对他本人而言,当然十分悲惨,但对郭威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是最好的一种死法,也是最理想的结局。

这个昏庸又残忍的皇帝死了,却不是他郭威所害,自然也轮不到他郭威来背这个责任,只能说他是自作自受,天助郭威也!

如此“圆满巧合”的结局,让我不得不怀疑其中是否有人刻意的谋划安排,然后陷害栽赃到已经死掉的郭允明身上,故意制造一种皇帝被害以致意外身亡的假象。遗憾的是,由于刘承祐在历史上只是众多皇帝中籍籍无名的小角色,而且扮演的基本上是一个昏君和无能之君的负面角色,所以他的死是否涉及阴谋,丝毫没有引起后人的关注和研究,反正郭威比起他来,无论是名气还是人品功绩都远胜N个档次,大家也就顺理成章地认为刘承祐的死是理所当然,上天开眼,就算是有阴谋,大家也只当你活该了,死了也是白死。

至于郭威,就当一个顺应天命民意的帝王吧,弑君篡位这种事情绝对不是他会做出来的,这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真相。

无论如何,刘承祐已经死了。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而郭威无疑是朝廷上下最合适的人选,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人家举兵清君侧,杀李业,连自己的全家老小都赔进去了,不捞个皇帝做做实在是太不够本。

但是,一向善于深谋远虑、慢火细熬的郭威却不这么急于求成,他决定把“天命民意”的把戏演到底,再加上几幕更加精彩的情节。

于是,郭威选择了继续扮演社稷忠臣的角色,对刘承祐的意外死亡表示了沉痛的哀悼,痛陈自己作为顾命大臣,没有尽到保护好皇帝的职责义务,愿意主动承担对皇帝保护照顾不周的全部罪名。

出于对稳定国家政局的考虑,郭威还主动上表,诚挚地邀请皇太后临朝听政,处理国家大事,而对于皇位继承这个重要问题,郭威也提出了自己的合理化建议,他向皇太后建议,由于刘承祐没有儿子,不如邀请先帝刘知远的侄子刘赟入京为嗣,继承皇位,以维持刘氏江山。

当然,朝廷上下所有人都知道,这种涉及皇位继承人这种头等大事的命令旨意都是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达的,但决策和意思表达却是郭威代为作为。

毫无疑问,郭威好不容易解决了刘承祐这个皇帝生死的棘手问题,是绝不会在再给自己找一个新老板,充当自己顶头上司和将来事业绊脚石的,所以这个刘赟注定只能是郭威登上皇位的垫脚石,迟早会被郭威踩到脚下。

刘赟是刘承祐的堂弟,刘知远之弟刘崇的儿子,当时他并不在京城,也没有跟着他老爹刘崇镇守太原,而是作为皇室亲戚被封到了外地。听说自己的堂兄死了,皇太后要立自己当皇帝,刘赟自然是又惊又喜,一心等待着朝廷派人来迎接自己进京享福,但是直到死,他也没有坐上皇帝的龙椅,甚至连汴京城的门槛都没摸着。

在很多人看来,厚葬隐帝,请太后临朝听政,议立刘氏新君,做足了功夫,实际掌握了这个国家政权的郭威已经是众望所归,就等着把屁股正式挪到皇帝的座椅上去了,但是郭威不愧是一位演技炉火纯青的资深演员,他觉得时机仍不成熟,自己仍然需要继续表演,一直等到一个更加合适机会的出现。

让人欣慰的是,这个更加成熟的机会很快就来到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1 19:14:20 +0800 CST  
【更新】第十章 后周代汉

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十一月,后汉北部边境传来军情战报,契丹军队突然进犯河北,形势十分严峻,急需朝廷派兵支援。

这应该并不是一次大规模的入侵,充其量只是一次骚扰性质的小打小闹,所以连被写入历史记载的资格都没有,但是刚刚经历了政局动乱的后汉朝廷上下却慌作一团,不知如何是好。

遇到这等事关军国防卫的大事,郭威自然是义不容辞,他不顾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地位,毅然冒着严寒,亲自率大军北上抗敌。

然而,大军刚刚走到澶州(今河南濮阳),还没见到契丹军队的影子,一场意外却发生了。

发生在后汉军队中的这场意外叫兵变。兵变的具体过程是,众将士自动自发地集合去面见郭威,强烈要求拥戴郭威为帝,而郭威似乎也被这场意外给震惊了,他无论如何都不肯答应,甚至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坚决不出门。

主帅这种消极避让的行为当然阻挡不了广大将士们的拥戴决心,见到主帅不肯出来,部分身强力壮、情绪激动的将士开始翻墙跳入了郭威居住的院子,甚至直接撞开了紧闭的房门,强行闯进了主帅的房间,一时之间,居然没人能够站出来制止这帮人的行为,形势十分混乱。

就在这一片混乱之中,有人撕裂了一面黄色的旗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这片黄色的破布披到了郭威的身上,就当成天子的赭袍了,还没等郭威反应过来有所表示,广大将士们又不由分说,呼啦啦地跪倒了一大片,趴在地上高声喊出了万岁、万岁、万万岁。就这样,在一片混乱和山呼海啸的万岁声中,一位新皇帝诞生了。

关于这段兵变的具体经过,史书的记载并不十分详细,但却十分精彩,记载的原文是这样的“诸军将士大躁趋驿,如墙而进,帝闭门而拒之。军士登墙越屋而入,请帝为天子。乱军山积,登阶匝陛,扶抱拥迫,或有裂黄旗以被帝体,以代赭袍,山呼震地”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段描述虽然简短却实在非常精彩,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让人相信郭威是真的身不由已,“被迫”当了这个皇帝。你看这些词语用的:什么“大躁”、“如墙而进”、“登墙越屋”、“登阶匝陛”、“扶抱拥迫”等等,这哪里是拥立皇帝,分明是团伙入室抢劫胁迫加威逼就范嘛!

而受害人郭威“闭门而拒”,也表现出了不与劫匪们同流合污、抗争到底的决心,很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做皇帝就拿出命来的劲头,无奈对方人多势众,声势浩大,为了避免造成军队混乱和更大的损失,郭威大帅只好克服一百个不愿意,牺牲一下自己,不得已而从之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是大局已定,就等着一个改朝换代的正式仪式了。可是新科皇帝兼资深演员郭威演戏上了瘾,铁了心要给这部大戏安排一个更加完美合理的结局。

“黄袍加身”之后,郭威连契丹军队所谓的“入侵”也不管了,当即就率领军队返回汴京,同时又是上书皇太后,又是发布文告,再次公开强烈表达了当时自己被逼无奈,万不得已而从之的困窘之情,以及因为惭愧而导致失眠,整夜连觉都睡不着的惶恐之心,从而换取了朝廷上下一致的谅解和同情。

其实对这一切,大家都是心知肚明,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只不过都不愿意,也没有胆量戳破这层窗户纸而已。皇太后也是个明白人,自从刘承祐一死,她就知道大势已去,刘氏的江山无论如何是保不住了,保住刘氏的子孙和当前的性命才是比较务实的选择。现在人家郭威已经“黄袍加身”,她也不得不顺水推舟,宣布废刘赟为湘阴公,由郭威监国。

可怜这位刘赟,不但做皇帝成了黄粱一梦,就连湘阴公也做不成。不久之后,这位没坐一天龙椅,甚至都没进京的替补皇帝在宋州(今河南商丘)被郭威派人秘密杀害。

公元951年正月五日,在后汉朝廷全体大臣一致劝进之下,郭威终于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建元广顺,建国号为周,史称后周,郭威也因此成为了后周的创建者,庙号周太祖。

至此,一场堪称五代十国时期最为精彩的军事政治历史剧“后周代汉”终于落下了帷幕。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1 21:53:41 +0800 CST  
【更新】第十章 《后周代汉》

今天破例,中午更新一次,最近晚上没太有时间
————————————————————————

刘承祐同学终于满足了要当主角的愿望,不过他这个角色戏份虽多,最终来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虽然抢回了属于自己的一部分戏份,还过了一把编剧和导演的瘾,把其他重要角色全都踢下了台,甚至几乎把几个戏霸全都给干掉,但终究没有斗得过演技实力和表演经验都远远胜过自己的终极戏霸——郭威,抢戏份抢到头破血流,搞阴谋搞到引火焚身,刘承祐同学,这下子你服气了吧?

如果您还不服气的话,我们再给您最后一次机会,不妨来分析一下您失败的教训;如果您服气了的话,那不好意思,我们还得拿您和郭威大人做个对比,总结一下郭威成功的经验。虽然我们知道这样会让您在九泉之下心里非常不好受,可为了剧情需要,还得借您用做反面教材,这也算是您为我们做的最后一次贡献吧!

刘承祐对付顾命大臣的策略无疑是经过了精密策划的。作为五代之中第四个朝代的第二代皇帝,他应该是吸取了前几个朝代的皇帝铲除强大势力失败的惨痛教训,比如后唐闵帝李从珂一直把石敬瑭看作自己皇位的最大威胁,一心想搞削藩,把这位心腹之患给削掉,但削来削去,最后却把自己的命给削没了,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的犹豫不决和姑息纵容,让石敬瑭有充分的时间和充裕的准备来进行应对和反击。

正是鉴于这一点,刘承祐和他的舅舅李业制定的削藩(顾命大臣也可以算得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强藩权臣)策略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三个字:快、准、狠,不搞什么麻痹、怀柔、试探之类的阴谋把戏,直接亮出屠刀,向敌人头上砍去,打你个措手不及,管什么顾命大臣、保命大臣,就算你们有三头六臂,包括你们的全家老小,三六九族,统统都让你们人头落地。

这个计策虽然太过血腥暴力了些,却十分管用,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相对前朝李从珂、石重贵对强势权臣藩镇的安抚绥靖策略无疑是要见效的多,史弘肇、王章、杨邠等人就是被这招给一网打尽的。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由于顾命大臣并非全部在京,刘承祐一网打尽的计划梦想也没有能完全实现,漏掉的恰恰是最肥的一条大鱼—郭威,而这条唯一的漏网之鱼不是一条任人欺凌宰割的鲤鱼,而是一条伪装得十分成功的鲨鱼,血腥和暴力并没有震慑和吓倒他,反而激发了他的怒火和斗志,使得他反噬一口,将捕鱼者一口吞噬。

由此可见,要想真的实现快、准、狠,除了敢作敢为的胆魄外,还必须要有缜密可行的策划、雷霆万钧的手段。另外,保密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否则还没等阴谋付诸实施就出现了泄密,密谋变成了公告,处心积虑的所谓谋划必然付诸东流。

就刘承祐和李业这对搭档来说,他们最大的错误是缺少了一套应急方案,也就是说如果既定方案没能把敌人一网打尽,反而把对方逼上造反的绝路,朝廷要如何应对。要知道,刘承祐面对的这些顾命大臣们,都是参加过无数大小战斗,拥戴自己老爹称帝,军龄大于自己年龄,牢牢掌握军政大权的老狐狸、老油条,而不是几个只会喝茶聊天、下棋睡觉的普通老头子,整个军队中大大小小的将领十之八九都是他们的亲信部将,自己虽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却根基浅薄,没有什么声望,要是大家撕破脸皮硬碰硬,他刘承祐根本讨不着任何便宜。

关于应急方案这一点,刘承祐显然没有放在心上,他也没有好后手,以至于当漏网之鱼郭威带兵反击时,一路之上出奇的顺利,沿途州县据点居然无人可挡,而当郭威军队兵临城下时,刘承祐这个从没带兵打仗的皇帝对自己和军队的战斗力估计也有些过高,竟然敢亲自挂帅督师,最终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所以,失败的刘承祐留给我们的教训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没有人能随便便便成功。

反观郭威,这个资历、威望、韬略都远胜前朝所有皇帝的顾命大臣,却没有效仿那些“成功人士”的成功道路,主动把自己的皇帝拉下马,他既不像朱温那样残暴嗜杀,弑君自立,也没有像石敬瑭那样认贼作父,割地求荣,更没有像刘知远那样明哲保身,投机取巧。

郭威的做法是慢工出细活,他利用各种大大小小的机会,不断收买人心,提高威望,却赚得宽容大度的美名,他身为顾命大臣,手握重兵,功勋卓著,却并不骄纵横行,博得忠君爱兵的赞扬。

当皇帝步步进逼,大难临头之时,他没有拍案而起,冲冠一怒,反而精心设计,最大程度地激发三军士气,喊出“清君侧,杀李业”的煽动性口号,将自己置于诛杀奸贼,匡扶社稷的正义光明立场。

当汴京城破,江山即将到手之时,他没有得意忘形,抢夺皇位,而是借刀杀人,迎立新君,没有将自己陷入不忠不义、乱臣贼子的不利境地。

直至大权在握,时机成熟之时,这位国家的实际控制者,不是皇帝胜过皇帝的皇帝,也没有急不可耐地抢夺帝位,而是精心策划导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闹剧,以“太后传授玉玺,自己不得已而为王”的姿态坐上九五之尊的宝座。

综观郭威取得天下的整个过程,其谋划之深远,其行动之谨慎,其手段之机巧,后来者几乎无人可与之匹敌。

正因为如此,同为以“造反”夺天下,以“弑君”做皇帝的郭威却没有留下像朱温、石敬瑭、刘知远之类的恶名,实在是值得后来有志者学习的“好榜样”而这个榜样留给我们的成功经验则是“缜谋而慎行,后发而制胜”。

澶州兵变的知名度虽然并不很高,其影响力确是极其深远的,兵变成功的郭威建立后周政权之后,并没有走前朝皇帝的老路,而是继续发扬原来作为将帅臣子时谦虚谨慎、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努力做一个勤政爱民的明君,他政治上加强皇权,惩治贪官,革除弊政,体恤民力,减轻刑罚,推崇节俭,使得后周的国力不断增强,为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割据局面奠定了初步基础。

除了以上影响,在我看来,这次兵变最重要、最深远的影响并不是在当时,却是在若干年后的未来。

在澶州兵变的数万将士之中,有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军校亲身经历了兵变的全过程,虽然他只是一名籍籍无名的小兵,没有资格参与最高机密的谋划,也没有机会立下定策拥戴的功勋,但这次兵变体现出来的权谋技巧、政治艺术,特别是集编剧、导演兼领衔主演于一身的郭威所表现出炉火纯青的表演技艺,尤其带给了他极大的震撼。

对于一个年轻人和小人物而言,榜样和偶像的力量是伟大的。任何人都预料不到的是,仅仅在九年之后,这个无名小卒就在距离澶州百余公里之外的陈桥驿,上演了另一场影响更加深远的兵变,开创了郭威本人都能以企及的辉煌事业,这个无名小卒,就是我们的赵匡胤。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2 14:05:56 +0800 CST  
【更新】第十一章 不得不赏的功臣

郭威建立后周以后,首要的事情便是大封功臣,他的皇位并不是靠血统继承来的,也不是后汉皇帝心甘情愿,主动让贤奉献出来的,而是靠军事实力和阴谋权术抢过来的,这当然不是郭威一个人单枪匹马就能办得到的。

虽然他是“后周代汉”这部电影的策划人、总导演和领衔主演,并且是当之无愧的最佳男演员,但别忘了这部戏里还有众多的配角、龙套和群众演员,没有这些角色的众星捧月,郭威就算表演的再卖力也是徒劳无功,正所谓军功章有你的一份,也有我们的一份。

具体来说,这些和郭威共同分享军功章的功臣得到的回报如下:

王峻,时任枢密使、检校太傅,后周建立后加同平章事,兼领军政要事。

王殷,时任夔州防御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检校太傅,后周建立后加同平章事,军职不变,充邺都留守,干的正是前任郭威的工作。

郭崇威,时任果州防御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后周建立后任洋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军职不变,仍典章军队。

曹威,时任岳州防御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后周建立后任利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军职不变,仍典章军队。

李洪义,兵变时任镇宁(澶州)节度使,后周建立后任宋州节度使,加同平章事。

除了在即位过程中立有直接拥戴之功的将帅外,郭威对朝廷原有的后汉文武大臣和地方藩镇也一概留用,加官进爵。这些大臣们大多都是颇识时务的“俊杰”,隐帝在位时本就昏庸无能,没什么人气威望,现在换了资历、能力和威望都甩隐帝刘承祐几条大街的郭威做皇帝,对隐帝没有忠诚度可言的这些大臣自然不会为他死节,反而是顺应天意民心,顺势转投了新老板,官照做,工资照拿,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

当然,两全其美是不可能的,后汉旧臣中的那些庸庸碌碌、无能之辈,郭威自然不会欣赏,而对确有才干者,郭威也都加以提拔重用,比如李谷、王朴等人,他们后来都成长成为了朝廷的重要人物,辅佐周世宗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如此一来,无论后汉的旧臣,还是拥戴的功臣,大家都各得其所,皆大欢喜,新旧政权的过渡交接也顺利完成。

对了,除了带兵为自己充当打手和护法的武将,还有一个群体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自己的亲信幕僚。

这些亲信幕僚虽然没有在后周代汉过程中提供直接的武力支持,但平时却一直为自己出谋划策,处理文书,鞍前马后,襄赞军务,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智力支持,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况他们中间的佼佼者还参与了郭威的历次重大决策,在郭威代汉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智囊作用,最重要的是,相对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将功臣来讲,这些心腹们的忠诚是绝对可以信任的。

在郭威的这些心腹幕僚名单中,有几个人将会对后周的政局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在这里介绍一些他们的基本情况:

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今河北清河西南),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进士。这位以文才著称的进士后晋时就担任了翰林学士,时年33岁,前途可以说十分光明,但不幸的是,就在他任翰林学士的第三年,契丹人来了,而且一举灭掉了后晋。

更不幸的是,后晋出帝石重贵把起草降表(也就是投降书)的重任交给了他,为了表示对他的重视,还特别交代“卿为我草奏具言之,庶几活我母子”,意思是我的身家性命就看您这篇投降书稿子的质量如何了。结果,范大学士不负重望,硬是把一篇投降书写成了文采斐然的文章,契丹对他写的降表质量十分满意,出帝也得以暂时保住了性命。

范质真正进入朝廷高层是在后汉乾祐三年(公元950年),时任枢密使的郭威向太后推荐范质担任了枢密副使。说是推荐,实际上就是郭威一手提拔,皇太后只是点了个头而已,成为郭威副手的范质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也对郭威感恩图报,从此成为郭威的心腹,他虽然没有追随郭威左右,一起镇守边境,却成为郭威留在京城的重要帮手,后周建立后,郭威进一步加拜范质为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成为后周的首任宰相。

王簿,字齐物,并州祁县人(今山西祁县),后汉乾祐元年(公元948年)中进士甲科,任秘书郎。

这位仁兄刚刚参加工作就遇到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三镇叛乱。本来这种事情跟他是无论如何也扯不上关系的,但时任枢密使的郭威在率兵平叛时却相中了王簿,把他调入帐下做了一名从事(算是统军将帅的秘书兼助理吧),从此王簿就追随郭威左右,逐渐成为了心腹亲信,到了郭威镇守邺都时,王簿任留守判官,成为郭威幕僚群体的领军人物和重要参谋助手,郭威建立后周时,随即任命王簿为枢密直学士。

魏仁浦,字道济,汲县人(今河南卫辉),。与前两位出身进士,文才卓著不同,魏仁浦不但没有中过进士,甚至连举人也不是,他的出身是吏人。所谓吏人,就是指没有学历(进士出身),不能当官,不出意外的话一辈子只能从事最基层事务性工作的人员,俗称“刀笔吏”。

魏仁浦这位被士人瞧不起的“刀笔吏”学历水平不高,却有着十分突出的行政事务能力,比起那些舞文弄墨、繁文缛节的进士,他为人处事十分干练,干活绝不拖泥带水,工作能力很强,而且这位仁兄从后晋时期干“吏人”这份职业时起就在枢密院工作,对枢密院的业务十分熟悉,因此到后汉时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被提拔为枢密院的兵房主事,而提拔他的领导恰巧就是时任枢密使的郭威。

与范质一样,受到知遇之恩的魏仁浦也投靠到了郭威的阵营,并跟随这位长官镇守邺都,成为了郭威的心腹幕僚。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正是这位刀笔吏出身的魏仁溥给郭威献了一招移花接木的妙计,教唆自己的老板篡改密诏,收到了良好效果。

后周建立后,论功行赏,郭威自然忘不了这位妙计建功的干练之才,提升他为枢密承旨。

表面看来,郭威授给王簿、魏仁浦的官衔并不高,因为这两位心腹虽有才干,却无资历,起点又比较低,如果直接授以显贵官职,实在有任人唯亲,以新换旧的嫌疑,恐怕那些后汉旧臣会有诸多不服,也就不利于自己皇位和政权的稳固。

但实际上,郭威在两人的职位安排上很是花费了一番心思。当时,枢密院掌握兵权和国防军事要务,是朝廷最为重要的中央机构,也是皇帝必须完全掌控的重要部门,枢密直学士、枢密承旨虽不是枢密院的最高长官,却可以参与枢密院机要事务,只要皇帝愿意,也可以直接向皇帝请示汇报工作,“虽非显贵,实乃显要,也为下一步的提拔重用做好了铺垫。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2 18:24:10 +0800 CST  
【更新】 第十一章 不得不赏的功臣 (下)

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我们本书真正的男主角赵匡胤同学又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露面了,倒不是他不想露脸,而是在那场惊天巨变中,他实在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以他的级别,是绝对无法参与最高机密谋划的,就算想要带兵充当造反逆袭急先锋,也轮不到他,充其量也就是混在造反的人群部队中为郭威摇旗呐喊,高呼万岁,充当一名没有台词、没有镜头的群众演员,而且还是无数群众演员中的一个。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以赵匡胤的性格特质和能力素质,绝对不会只充当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跟风随大流的普通大兵,虽然没有什么戏份,他仍然很投入地完成了他的本职工作——当龙套,他踏踏实实、真心实意地拥护自己的老板,为老板的事业成功做出了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在那场巨大阴谋的血雨腥风和惊天巨变的乾坤扭转中,赵匡胤只能充当一个无足轻重的棋子,不是侍奉将帅左右的相、仕,也不是冲锋陷阵的车、马、炮,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兵卒,虽然他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角色,但你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人。

赵匡胤确实是一个有心人,他始终保持习惯性的思考,去反思刘承祐之所以失败的教训,去总结郭威之所以成功的经验。在他看来,成功还是失败,知识一个结果,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结局,隐藏在这结局背后的必然性更能引起自己的浓厚兴趣,虽然他并不是十分明白自己的这些思考、分析和总结到底对自己有何用处,但他依然这样默默地做着。

继续努力吧赵匡胤,不要着急,你还很年轻,你才只有二十几岁,属于你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你现在需要做的是积累,是等待,就这样坚持下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积累所有的理想和才干,等待属于你的机会和时代。

改变,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赵匡胤毕竟还是立功了,新登基的皇帝大封大赏,跟着他一起造反奋斗的广大普通将士也跟着沾了光,就算没有吃着肥肉,跟着喝口肉汤也算是不枉冒了一把造反的风险,赵匡胤也不例外,他被任命为东西班行首。

这是一个低级武官官职,品级只有七品,也就是一个武官系统中的芝麻官。不过,赵匡胤实在应该庆幸,因为所谓的东西班不是唱戏的戏班,而是皇帝的近卫军。

在五代时期,皇帝一般都拥有自己的近卫部队,这些近卫部队又由若干子部队所组成。这些子部队包括内殿直、外殿直、东西班、控鹤军等等,而这些被称为××班、××直的子部队又统称为“班直”。

既然是皇帝的近卫军,主要任务就是保卫皇帝的安全,既然是保卫皇帝的安全,那么忠诚和英勇就是对近卫军成员最基本的素质要求,身手武艺当然也得是一流水平,关键时刻,你得能冲在最前面,随时随刻准备挡在皇帝身前,为他挡着随时可能飞来的明枪暗箭, 即便牺牲自己也得拼命保住皇帝,按照这样的素质要求和能力标准挑选出来的近卫军,堪称皇帝最亲信的精英部队,而班直就是亲信中的亲信,精英中的精英。

再进一步,所谓的东西班行首,就是东西班的长官,大致相当于警卫团团长,统领着东西班这一精英部队,虽然管辖人数不多,却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高手,绝对不是普通禁军部队中的流氓兵能比的了得。

由于东西班是皇帝的亲近部队,能够经常见到皇帝的龙颜,天天保护着皇帝的安全,提拔的机会也比别人多,就算没有立功的机会,但天天在皇帝身边站岗,没有有功劳也有苦劳,时间一长,皇帝开恩,把你调到禁军里干个指挥使或者到地方上弄个刺史、团练使之类的中高层干部干干是绝对没问题的。

总而言之,这个职位的级别是不高的,地位是重要的,前途是光明的,别人是羡慕的,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就是这个道理。

赵匡胤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个重要的职位,与他自身的能力素质是分不开的的,郭威在组建自己的近卫部队,挑选成员时态度一定是非常严肃认真,要求一定是非常严格的,而他的眼光也被证明是十分精准的,因为赵匡胤绝对符合东西班行首这个职位的任职资格条件要求。

赵匡胤年轻(当时只有24岁),武艺高强(太祖长拳、盘龙棍法堪称赵匡胤的武功双绝,虽说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也一定程度反映了他的特长),英勇坚强(20岁就离家出走,单枪匹马闯荡江湖而毫发无损,从不哭鼻子,从不害怕困难),忠诚可靠(从公元949年郭威讨伐三镇叛乱时投军,到后周建立时,他已经在郭威手下度过了两年时光,忠诚度方面估计郭威也进行过考察),并且在智商、情商上明显要高出周围那些勇夫们好几个档次,加上他的外在形象条件也不错,在当时郭威的部队中绝对是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的优秀士兵,入选警卫团担任团长实在不算是意外。

对赵匡胤而言,这个职位带给自己的不仅仅是亲近皇帝的机会和提拔重用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自己获得了一个难得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他可以更多的观察皇帝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揣摩皇帝为人处事的艺术,驾驭群众的技巧,治理天下的策略,决断军政的机谋,可以默默地不自觉的学习这些帝王之道,这些看似距离自己十分遥远,无关自身利益的东西。

赵匡胤并不知道,自己这种习惯性的学习方法,会逐渐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的与众不同,直到有一天,改变自己和全天下的命运。

【第十一章 《不得不赏的功臣》】结束,下次更新 【第十二章 《绝不放过你》】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3 13:06:52 +0800 CST  
【更新】第十二章 绝不放过你 (上)

郭威也确实是一个值得学习效仿的好榜样,好皇帝。这位后周的缔造者虽然是刺史的儿子,却幼年孤贫,少年时没过过多少好日子,十分了解民间疾苦,因此他即位之后就着手革除前朝弊政,惩治贪官污吏,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减轻赋税和刑罚,废除前朝传统的“斗余”、“称耗”、“羡余”等名堂,这些东西的内容我就不一一解释了,总之一句话,都是贪官污吏搜刮剥削老百姓的惯用手段,从而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同时郭威还放宽对犯罪的刑事处罚,特别是废除了一般性犯罪也要“一人犯罪,株连全族”的严苛刑罚,这些作为,都受到了黎民百姓和文武大臣们的赞誉,为郭威赢得了广泛的民心,也强化了郭威的统治,巩固了新生的后周政权。

在赵匡胤看来,郭威的这些作为固然令人敬佩,但这些都是治理天下的常规性策略和手段,只要是皇帝开明一些,懂得爱惜百姓,只要皇帝愿意办,一般就都能办得到,真正让赵匡胤领略到这位后周太祖皇帝政治水平和权术手腕的是他对“二王”的处理。

所谓“二王”,并不是两个封王的人,而是两个姓王的人,是指王峻、王殷两个姓王的后周大臣。

前面我们已经简单介绍过这哥俩,这两位仁兄都是拥戴郭威造反,力助后周代汉的大功臣,而且分别是功居第一和功居第二的功臣。两人在后晋时期就与郭威一起在刘知远手下当差,经常一起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郭威发迹做了皇帝以后,自然要对他们大加封赏,其中对王峻更是尊宠有加。

王峻在澶州兵变前担任邺都都监,是仅次于郭威这位邺都留守的第二号人物。据记载,允许士兵攻下开封之后大肆劫掠、秘密杀害刘赟这类脏活、狠活,就是他教唆郭威获得首肯之后亲自执行的,功劳之大无人可比,所以郭威在返回京城之后,就借皇太后之手任命王峻为枢密使,建国之后大封功臣时又加同平章事,相当于既当宰相,又当枢密使,同时执掌军、政大事,这种尊宠在整个五代十国都是十分罕见的。

除了加官进爵外,郭威还大打感情牌,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平时在称呼作为臣子的王峻时,从不直呼其名,而是尊敬的称呼他一声“大哥”、“王兄”,这种政治待遇,放眼五代十国乃至两宋三百余年间是绝无仅有的,足见王峻的地位之高,权力之重,真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按理说,做官做到这个层次应该是心满意足了,但王峻偏偏不这么想。

这位万人之上的重臣出身其实十分低下,只是一个乐户。那个时候搞音乐的可不像现在的娱乐明星那么风光,千人追万人捧,说白了只是供人娱乐消遣、生活在最底层,毫无社会地位可言的可怜虫。

不过,王峻除了这项专业特长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聪明,而且不是一般的聪明,不是简单的智商高,而是情商高。他十分善于察言观色,判断别人的心理,然后用各种积极表现来逢迎对方,因此颇得客户们的欢心。

王峻后来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机会,服侍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由于他有一定的智商和情商水平,对领导的服务工作也比较到位,又受到了刘知远的宠信,几经升迁之后,居然混到了宣徽使,成了朝廷的高级官员(这是一个与枢密副使级别相当的职位),直到后汉乾祐年间,他被派驻到邺都担任都监,又和郭威成了搭档。

总结这位仁兄的发家经历,从乐户到朝廷高官,经历非常传奇,但我们也可以发现他虽有小聪明,却基本上没有突出的才能谋略,成功之道和某些著名宦官颇为相似,大致可以用四个字归纳——小人得志。

正因为缺乏谋略,不懂得适可而止,知足常乐,这位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对现状仍不满足,自己已经身兼宰相、枢密使,仍要一再向郭威请求继续加官进爵,以彰显自己独一无二的功劳地位。

郭威也是一个好说话的人,二话没说,又送给了他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的官衔,顺便还兼“兼修国史”的职务,这两个虽然都是虚职和加衔,却意义非凡,只有德高望重、才学突出的宰相才能享受,足见郭威对他的照顾。

令人遗憾的是,王峻先生还是不满意这些没有实权的虚衔,强烈要求给自己整点实惠的,要求兼领藩镇,这种要求相当于既要当中央首长、国务院总理,又要做地方大员,当真是贪得无厌。

出人意料的是,对于这一无理要求,郭威居然答应了,而且还让他兼领了重镇青州的节度使。

这当然不是郭威真心实意的做法,而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他能当上这个皇帝,虽然对外宣传说是天命使然,但他自己却很清楚完全是人力促成,靠的主要是三军将士黄袍加身,拥戴而立,自己若是不满足第一功臣王峻的要求,恐怕要留下薄情寡义的恶名,对其他那些同样有拥立之功的部下也不好交代。

因此,面对王峻一次次过分的无理请求,郭威选择了一次次的容忍和许可,他希望这样可以让王峻以及他所代表的功臣们心满意足,领会自己的良苦用心,对自己感恩戴德,进而保持绝对的忠诚。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3 19:21:17 +0800 CST  
【更新】第十二章 绝不放过你 (中)

事实证明,郭威实在是高估了王峻先生的领悟力,而且低估了王峻先生的胃口。虽然皇帝对他十分尊宠,几乎满足了他所有的要求,虽然皇帝对他十分尊重和亲密,平时称其兄而不呼其名,但他依然不知满足,越来越飞扬跋扈,甚至敢于对皇帝稍加辞色,出言不逊。

郭威是一个比较谦虚谨慎的皇帝,大臣们也会给郭威提一些意见建议,这位位高权重的王峻也是一位爱提意见的主,他每次给郭威提意见都十分直接,郭威要是采纳了他的意见,王峻先生就很高兴,表现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要是郭威没有采纳甚至说再考虑考虑,王峻先生的脸色立马就不好看。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他不知君臣之礼,郭威还可以勉强容忍的话,他的另一项举动就透露出了危险的信号,足够让郭威无法忍受了,那就是三番五次忤逆皇帝旨意,千方百计阻挠郭威重用义子柴荣,离间他们的父子感情。

这样的所作所为,已经不是专横跋扈所能形容,简直就是藐视皇帝,干涉皇权,图谋不轨了。作为一个臣子,无论功劳多大,俨然把自己当皇帝,把皇帝当下属,嚣张到这种程度,那就是自找苦吃了。

面对王峻的步步进逼,专横跋扈,郭威已经忍受到了极点,特别是王峻居心叵测,千方百计阻挠自己的义子,也是最重要的亲信,潜在的皇位继承人柴荣进京留在自己身边,妄图孤立自己,这是郭威不能继续容忍的。想要窥视自己至高无上的皇权,左右自己九五之尊的言行,王峻,你这是自寻死路,怨不得我,也怨不得别人!

广顺三年(公元953年)二月癸亥,后周太祖郭威突然宣布召集宰相、枢密使入宫议事,冯道、范质、王簿等宰臣奉命陆续先行进宫,过了一阵,最大牌的王峻才施施然而来。

王峻这次进宫,是打算来听好消息的,三天前他曾经向皇帝举荐自己的一名亲信当宰相,以替代现任的范质、王簿等宰辅大臣,当时皇帝的答复是三天后召集群臣共议,现在三天过去了,皇帝召集宰辅们进宫议事,按照以往的经验,十有八九是商量自己提的那件事情,看来今天等待自己的必然是让自己如愿以偿的好消息。

得意洋洋的王峻万万想不到,这次进宫将是他最后一次踏入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一向对自己言听计从的皇帝会突然翻脸,等待自己的将是政治生命的终结。

王峻迈着悠然轻盈的步伐进入了皇宫,他的脚刚一踏入宫门,数十名全副武装的铁甲卫士突然一拥而上,把他捆了个结结实实,然后把他幽禁起来。由于事发突然,毫无心理准备,在场的其他大臣们都大大吃了一惊,这是演的哪一出啊?

这时,一直躲在后台的郭威才慢慢走出来接见了目瞪口呆的大臣,开始历数王峻的种种罪恶和不法行为,尤其是对自己百般欺压,得寸进尺,说到激动之处,郭威禁不住痛哭流涕,留下了伤心无辜的泪水。

这些宰辅们欣赏完了一出惊险刺激的擒贼计后,又看到皇帝声泪俱下的伤感演出,立刻领会了领导的意图。这些与王峻同朝为官的宰辅大臣们,平时对王峻的所作所为早就深恶痛绝,眼见权臣失势,自然是要狠狠地上去踩上几脚才肯解气,于是纷纷对王峻进行了严厉谴责,表示权臣王峻目无尊长,欺压皇帝,专横跋扈,罪行深重,必须加以严惩,最好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面对群情激奋,人人请诛的热烈场面,郭威欣慰的笑了,他的目的已经达到,既制造了除掉王峻的舆论效应,又通过鲜活的案例给这些位高权重的宰辅大臣们敲了警钟,接下来就是要对罪大恶极的王峻做出最终的判决了。

在很多大臣看来,以王峻的罪行,搞个腰斩之类的处死方法都太过人性化了,至少要株连若干族才行,但是第二天,郭威又做出了一个令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决定:解除王峻的一切职务,贬为商州司马。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决定,因为在处罚王峻的诏书中,对王峻罪行的指责有八个字“肉视群臣,孩抚朕躬”,这八个字的意思翻译出来就是,把群臣看成是砧板上的肉,想怎么切就怎么切,把皇帝我当做三岁小孩子看待,哄哄骗骗。

这样看来,王峻的罪行实在是已经骇人听闻了,却只换来贬官外放的处罚,连个开除公职、罢为庶民都没混上,实在是太失败,也太让人看不懂了。

如果你据此认为郭威实在是一个心慈手软、宽大为怀的大善人、好皇帝,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从郭威下决心贬谪王峻那一刻起,王峻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除了死,他的结局没有别的选择。

郭威之所以对王峻网开一面,显示自己的大度和宽容,那是故意做给其他功臣看的,以防有人同病相怜,狗急跳墙,反正让他深恶痛绝的王峻,已经是笼中鸟,瓮中鳖,任凭自己处理了。

果然,不久之后,王峻在贬所商州突然患病,经医治无效死亡,至于死亡原因,恐怕只有郭威和王峻自己知道了。

王峻用自己找死的经历留给了我们一个沉痛的教训:不作死就不会死,no zuo no die。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4-06-13 19:29:52 +0800 CST  

楼主:低首神龙狄飞惊

字数:929910

发表时间:2014-05-28 20: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7 09:54:34 +0800 CST

评论数:121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