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传习录》王阳明心学圣经独家趣解

@何谓廉耻 2165楼 2013-05-22 00:16:35
还是麻烦LZ能否发一下:[email protected]
记得去年LZ给我发过一次,中间断断续续看完了。因工作生活的原因又中断了。机缘巧合之下,又来到了LZ的帖子,算与之有缘吧。拜谢!
-----------------------------
你好,已经发送,请查收!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23 08:39:42 +0800 CST  
@ruizhe2000 2167楼 2013-05-23 05:40:22
楼主想真正懂王阳明哲学请读他的<大学问>和庄子的<逍遥游>和<齐物论>.我说,西方哲学是讨论上帝不掷色子的哲学,中国哲学是讨论上帝掷色子的哲学!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的区别是一个不承认前识,一个承认前识!一个用海豚的认识世界的方法:摸着石头过河;一个用鱼的方法被动接受外界信息并用逻辑或辩证法判断(类人鱼)!王阳明是明代的庄子,曾国藩是清代的庄子!!!
-----------------------------
多谢老师指点,我一定认真再读下,感谢回帖。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23 08:40:36 +0800 CST  
@沙滩孤雁 2163楼 2013-05-21 16:49:27
本贴中关于朱王异同已经谈的很多了,请参看相关章节,这个话题也是一言难尽。
-----------------------------
@ublox_dx 2166楼 2013-05-22 11:04:36
嗯,传习录中有一些王阳明自己谈到朱王的异同, 可能我太愚钝, 总感觉好像有点是懂非懂的感觉。 比如王阳明与罗整庵(与王阳明同时代的的大儒, 对程朱, 陆王都有所批评)的PK。可能我太执着朱王的异同(估计到我退休后可能才会有些许感悟),反倒失去的儒学的本心。
顺便说一句个人感觉楼主沙滩孤雁比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董平讲得好多了,楼主积累到董平那个年纪的时候, 超越他应该毫无疑问的, 楼主加油......
-----------------------------
不敢不敢,董平教授是前辈,楼主只是和董教授讲的风格不一样,大家根据自己的口味各取所需就是,对心学的理解上恐怕不及董教授的十之一也。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23 08:47:42 +0800 CST  
240
【原文】
先生曰:“仙家说到虚,圣人岂能虚上加得一毫实?佛氏说到无,圣人岂能无上加得一毫有?但仙家说虚,从养生上来,佛氏说无,从出离生死苦海上来,却于本体上加却这些子意思在,便不是他虚无的本色了,便于本体有障碍。圣人只是还他良知的本色,更不着些子意在。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作得天的障碍。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
【译文】
阳明先生说:“道家说到‘虚’,圣人岂能在‘虚’字上再加上一丝一毫的‘实’?佛家说到‘无’,圣人岂能在‘无’上再加上一丝一毫的‘有’?但是道家说‘虚’,是从养生上来说的,佛家说‘无’,是从脱离生死苦海上来说的,(但是这二家)却在本体上另加了这些意思进去,就不是‘虚’和‘无’的本意了,对于本体而言就有了障碍。圣人只是还良知以其本意,不再增加另外的意思在其上面。良知的‘虚’,就是‘天之太虚’的‘虚’;良知的‘无,就是‘太虚之无形’的‘无’。日月风雷、山川民物等,凡是有貌有形有色的东西,都在太虚无形之中生发、作用、运行,不曾成为天的障碍。圣人只是顺应自己良知的生发与作用,天地万物都会纳入我良知的生发与作用当中,何尝又有一个事物能脱离于良知之外,成为良知的障碍呢?”
【解析】
这节首先是细究道家、佛家、儒家对于“虚”和“无”的理解,以突出儒家对“虚”和“无”理解的大中至正,不偏不倚。但是更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这节彻根彻底疏通了“心(良知)”与“物(万物)”的关系。
其中用“日月风雷、山川民物”是对世间万物的统称,先指出存在之物“未尝作得天的障碍”,换做另一句哲学上的话来讲就是“存在即是合理”,从这里引出“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用”,换为我们熟悉的表达方式,就是“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似乎又跳跃到了唯物主义哲学的视角,但是大家请注意,我们再说这句话时,是在要求谁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是要求河边的石头吗?当然不是,是要求人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那么人依靠什么判断是否在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呢?答案自然是良知。
客观规律是一种本然之理,就像珠峰一样,无论你去攀登,还是不去攀登,它都会一直在那里,所以,世上一切的客观规律,唯有通过致良知的方式才能让本然之理为我所用,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着力点也都脱离不了这层意思。所以,“良知”是贯通“心”与“物(此物指外物)”的桥梁,而“致良知”就是通过这个桥梁将“心”和“物”连接为一体,使得万物皆不出“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24 18:20:08 +0800 CST  
最近太忙了,看来六月底将《传习录》讲解完的承诺要跳票了,最后的路往往最难走……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26 21:31:45 +0800 CST  
@阳光照乾坤 2174楼 2013-05-25 23:44:06
楼主整理的上部已经看完。中部讲完,整理完了吗。有的话请发[email protected] 谢谢
-----------------------------
已发送,请查收。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30 11:41:44 +0800 CST  
@人帅何必拽文 2176楼 2013-05-26 09:40:30
雁哥,邮箱[email protected],你懂的,谢谢

-----------------------------
已发送,请查收。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30 11:42:11 +0800 CST  
241
【原文】
或问:“释氏亦务养心,然要之不可以治天下,何也?”
先生曰:“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做幻相,渐入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天下。”
或问异端。
先生曰:“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
【译文】
有人问:“佛家也追求养心,但是追究起来,(佛家的养心)却不能用来治理天下,为什么呢?”
阳明先生说:“我们儒家的养心不曾脱离事物,只要顺应自然规律,就是(养心的)功夫了。佛家却要与世间的事物断绝,把心看做是幻相,渐渐坠入虚无空寂中去了,和世间的事物没有任何的关涉,所以不能用来治理天下。”
有人问什么是异端。
阳明先生说:“与愚夫、愚妇相同的,叫做同德;与愚夫、愚妇不同的,叫做异端。”
【解析】
先讲儒家的养心和佛家的养心的不同,文意直白易懂,不再多言。后面提到了“异端”两个字,这是儒家对其他不符合自己学派理论、思想的泛称。用愚夫愚妇之良知作为检测同德和异端的标准,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此良知人人具有,不假外求。
242
【原文】
先生曰:“孟子不动心与告子不动心,所异只在毫厘间。告子只在不动心上着功,孟子便直从此心原不动处分晓。心之本体,原是不动的。只为所行有不合义,便动了。孟子不论心之动与不动,只是‘集义’。所行无不是义,此心自然无可动处。若告子只要此心不动,便是把捉此心,将他生生不息之根反阻挠了,此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集义’工夫,自是养得充满,并无馁歉,自是纵横自在,活泼泼地。此便是浩然之气。”
又曰:“告子病源,从性无善无不善上见来。性无善无不善,虽如此说亦无大差。但告子执定看了,便有个无善无不善的性在内。有善有恶,又在物感上看,便有个物在外。却做两边看了,便会差。无善无不善,性原是如此。悟得及时,只此一句便尽了,更无有内外之间。告子见一个性在内,见一个物在外,便见他于性有未透彻处。”
【译文】
阳明先生说:“孟子说的‘不动心’和告子说的‘不动心’,其差异也只在毫厘间。告子只是在‘不动心’上下功夫,孟子是只从从此心原本是不动的地方加以把握。心的本体,原本是不动的。只因为人的行为有不合于‘义’处,便动了。孟子不管心动还是不动,只是用‘集义’的功夫。所行无不是‘义’,此心自然不会动。像告子只是要求此心不动,便成了(强行)把持此心,将心的生生不息之根反给阻挠了,这不仅仅没有益处,反而有害于心。孟子做‘集义’工夫,自然是将此心养得充实圆满,并没有什么欠缺之处,自然是纵横自在,生机勃勃。这就是浩然之气。”
阳明先生又说:“告子的病源,是从性无善无不善上得来的。性无善无不善,虽然这样说也没有大的差错。但是告子将其看成死板的了,就有个执定性是无善无不善的用心在内。(遇到)有善有恶的情况,又从外物的感受上来看,就有个物在外的(用心)。这样是(将‘心’和‘物’)分作两边来看了,就会出差错。无善无不善,性原本是这样的。悟透了这一点,只说这一句就把话讲尽了,更没有内外的分别。告子认定一个‘性’在内,一个‘物’在外,就能看出他对‘性’的理解有没有透彻之处。
【解析】
请参看第072节和第216节的解析部分。
243
【原文】
朱本思①问:“人有虚灵,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类,亦有良知否?”
先生曰:“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是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①朱本思:名得之,字本思,号近斋。靖江(今属江苏)人。曾入仕,学主道家。
【译文】
朱本思问:“人有虚明的灵觉,才有良知。像草木瓦石之类,也有良知吗?”
阳明先生说:“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如果草木瓦石没有人的良知,就不可以称之为草木瓦石了。岂止草木瓦石是这样呢?天地离开了人的良知,也不可以称之为天地了。天地和人原本是一体的,其产生意义的最关键之处,是由于人心中这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本是一体的。所以五谷禽兽之类都可以供养人类,药物石针之类都可以治疗疾病。只因为同源于一气,所以能相同。”
【解析】
这一段问答双方的所选取的语境背景和第239节相同,朱本思又是站在了客观的视角发问,阳明又是站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回答。《传习录》中类似这样“鸡向鸭问”的情形其实是不胜其数,前面我们曾经都详细剖析过,这里不再赘言,大家可以结合第002节的解析部分来理解这段。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01 10:11:37 +0800 CST  
244
【原文】
先生游南镇①,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①南镇:浙江绍兴县会稽山。
【译文】
阳明先生到南镇游览,一位朋友指着山岩中开花的树问道:“(您说过)天下无心外之物。就像这开花的树木,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的心又有什么相关呢?”
阳明先生说:“你没有看这些花的时候,这些花和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这些花的时候,则这些花的颜色顿时就明白起来。由此就知道这些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解析】
就这一段的著名程度而言,完全配得上我们黄土垫道,清水泼街,沐浴熏香,斋戒三日之后再将其捧上来。许多人或许不知道《传习录》,或许不知道王阳明,但是对这段话绝对不会陌生,这完全是托我们教科书之福,才使得这一段名闻天下。不幸的是,教科书在提到这一段时,总是将其作为证明唯物主义哲学正确伟大的反面教材而托出的,一般情况还总不忘加上一些自居于正统权威视角的嘲弄讥讽。
这段虽然著名如斯,我却对其已经讲无可讲,没办法,主要是前面剧透太多,这段的真义早在前面抖落殆尽,所以请大家参看第055节的解析。另外,从对话的套路上, 和上一段一样,还是那个“鸡问鸭答”的模式。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01 10:12:39 +0800 CST  
245
【原文】
问:“大人与物同体,如何《大学》又说个厚薄①?”
先生曰:“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体,把手足捍头目,岂是偏要薄手足?其道理合如此。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②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及至吾身与至亲,更不得分别彼此厚薄。盖以仁民爱物皆从此出,此处可忍,更无所不忍矣。《大学》所谓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此便谓之义;顺这个条理,便谓之礼;知此条理,便谓之智;终始是这个条理,便谓之信。”
①厚薄:语出《大学》,原文“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大意是该重视的不重视,不该重视的却重视,没有这样的道理的。
②燕:同“宴”。
【译文】
有人问:“大人与物同为一体,为何《大学》中又做一个‘厚’和‘薄’的区分呢?”
阳明先生说:“只是从道理上来说自然有一个‘厚’和‘薄’的区分。比如人身是一个整体,(遇到危险)用手脚去捍卫头部和眼睛,哪里是偏偏要轻视手脚?(不过是)道理合该如此。飞禽走兽与草木同样是我所爱的,用草木去喂养飞禽走兽,难道我心中就忍得?人和飞禽走兽同样是我所爱的,宰杀禽类兽类来奉养父母,来供奉祭祀,来宴请宾客,难道我心中就忍得?至亲之人和路人同样是我所爱的,如果只剩下少量食物,得到就能活下来,得不到就死去,不能两全,宁可去救至亲,不救路人,难道我心中就忍得?这不过是道理合该如此。至于我自身和至亲之间,更不能分别彼此的厚薄。大致上,‘仁民爱物’的心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这里能忍心,也就没有什么不能忍的了。《大学》中所说的‘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道理,不能逾越,这就被称之为‘义’;顺着这个道理,就称之为‘礼’;知道这个道理,就称之为‘智’;始终遵循这个道理,就称之为‘信’。”
【解析】
这段讲的道理在“薛侃录”中的“侃去花间草”一段已经谈到,依然在强调“一循于理,是天理合如此,本无私意作好作恶”,请大家参看第087节的解析。另外,我们举一个历史上的例子,来说明出现“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这种反常情况的会产生什么后果。
齐桓公(前716—643),春秋时期齐国国君,春秋五霸之首,在位时期的前期,由于任用历史上有名的贤相管仲,实现了富国强兵,称霸一时。齐桓公晚年,管仲病重,将不久于人世,桓公就问管仲:“你不在了的话,群臣之中谁可以接替你的相位?”管仲对桓公说:“了解臣下没有人比得上君主了。”他把球踢给了桓公,桓公就说:“易牙如何?”
介绍一下易牙这个人,他本来是为齐桓公做饭的厨师,厨艺不凡,被后世尊奉为厨师的祖师。但是招致齐桓公特别喜欢他的原因,还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饭做得好,更是由于他的人“做得好”,尤其善于逢迎桓公,其善于逢迎的最经典例子是这样的,一天,桓公对易牙说:“寡人吃遍了天下的美味,唯独没有吃过人肉,倒是一件憾事啊!”桓公这么说,并不是因为他就是重口味,而很可能就是一句和自己宠幸之人所说的戏言。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易牙把这句话牢牢记在了心中。
一日午餐时,齐桓公喝到了一小金鼎鲜嫩无比的肉汤,却楞是喝不出来是什么肉熬制的,就询问易牙:“此系何肉?”易牙口未开,泪先流,说:“人肉,我四岁儿子的人肉!”不知道齐桓公听后有没有想呕吐的冲动。原来易牙为了讨好桓公,真就做出了杀子献主这种骇人听闻的举动。换做今天的正常思维,首先就要把易牙以杀人罪交给司法部门,按照法律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但是齐桓公没有这样做,反而被易牙的行为所深深打动,一个爱自己胜过了爱自己亲生儿子的人,能不让人感动吗?此后,桓公更加宠幸易牙。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齐桓公想让他接替管仲的相位,管仲是何等人物,他立即对齐桓公说:“杀掉自己的亲骨肉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让他接替相位。”
眼见管仲否定了自己提议的第一个人选,桓公又问:“开方如何?”这里再介绍一下开方,他来路不小,原本是当时卫国的太子,他父亲是卫懿公——一位动物饲养爱好者——喜欢养仙鹤。当年齐桓公在实现称霸事业的征程中曾经伐卫,卫国战败后,卫懿公就派他的儿子开方携带大量金帛到齐军讲和,开方看到了齐国的强盛,自愿到齐国当官。他表面上做出一副对齐桓公忠心耿耿的样子,例证是十五年没有回家,父母去世也没有回国奔丧。
管仲回答说:“开方背弃自己的父母双亲,以讨好国君您,不符合人情,不能亲近。”
于是桓公推出了自己的第三个人选,问:“竖刁如何?”竖刁,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宦官,这哥们是自愿挥刀自宫的,理由是他想要更好地为齐桓公尽忠,只有为宦,才可能胜任掌管内侍及女宫等职务。管仲说:“人之常情,没有人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竖刁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还能指望他爱国君您吗?”最后,管仲还语重心长得劝告桓公,这三个人不但不能重用,在他死后还应该驱逐。
管仲归天后,开始桓公真的按照管仲的话驱逐了这三个人,但是不久后又十分想念他们,就又召回来给予了重用,三人立即实现了梦寐以求的人生理想——专权擅政。齐桓公四十三年(前643),齐桓公病重,他的五个儿子各率自己的党羽忙着争位,易牙、开方、竖刁为了矫托王命,将王宫用高墙垒起,只留一个小洞,以递送饮食,后来干脆连饭也不递送了,可怜的桓公就这样被活活饿死,直到六十七天后才为其发丧,此时他的尸身已经腐烂不堪,恶臭熏天,蛆虫乱爬。
管仲的否决这三个人继承相位的对答,可以说是一针见血,这三个人其他方面表现如何先按下不表,却做出了这种“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这样违背常理事情,本身就甚是乖谬,所以这种货色怎能授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但是,齐桓公对人的判断就无脑得多,他就认定了对我好,才是真的好这个理儿,而根本没有去想过人家为什么对你好,本质上是欲令智昏,结果身死奸佞之手,为天下所笑。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01 10:13:40 +0800 CST  
@戒烟戒酒养情人 2188楼 2013-06-02 12:39:07
老师,跪求一份整理的学习搞,我的邮箱是:[email protected]
-----------------------------
你好,已发送,请查收.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02 16:00:52 +0800 CST  
246
【原文】
又曰:“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译文】
阳明先生又说:“眼睛没有本体,以万物的颜色作为本体;耳朵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声音作为本体;鼻子没有本体,以万物的气味作为本体;嘴巴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味道作为本体;心没有本体,以感应到天地万物之是非作为本体。”
【解析】
这一节的含义和第240节暗通,相同点在于也是疏通“心(良知)”与“物(万物)”的关系,不过这一节偏重于强调万物的作用。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03 11:16:24 +0800 CST  
247
【原文】
问“夭寿不贰。”
先生曰:“学问功夫,于一切声利嗜好,俱能脱落殆尽,尚有一种生死念头毫发挂带,便于全体有未融释处。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①之学。”
①尽性至命:语出《易经.说卦传》,原文“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译文】
有人请教“夭寿不贰”。
阳明先生说:“学问功夫,对于一切声色、功利、嗜好都能完全摆脱,尚且有一种贪生怕死的念头牵挂着,就不能与本体完全融合(为一体)。人贪生怕死的念头,本来是从生命的本源上带来的,所以不容易去除,要是能在此处看得破,看得透,此心才能全部是畅通无阻,才算是‘尽性至命’的学问。”
【解析】
“夭寿不贰”在前面已经不止一次提到过,但是这一次阳明先生阐释“夭寿不贰”的角度明显和之前不同。他更像是在借助“夭寿不贰”这个话题来谈论自己的生死观,这里谈的是其在龙场悟道时所体验到的真实感受。人只有将生死也参破,一切以良知为准则,才是彻底的尽性至命之学。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03 11:17:24 +0800 CST  
248
【原文】
一友问:“欲于静坐时,将好名、好色、好货等根,逐一搜寻,扫除廓清,恐是剜肉做疮否?”
先生正色曰:“这是我医人的方子,真是去得人病根。更有大本事人,过了十数年,亦还用得着。你如不用,且放起,不要作坏我的方子。”
是友愧谢。
少间曰:“此量非你事,必吾门稍知意思者为此说以误汝。”
在坐者皆悚然。
【译文】
一位朋友问:“想要在静坐时,将好名、好色、贪财等病根,逐一搜寻出来,清除干净,恐怕是剜肉补疮吧?”
阳明先生严肃地说:“这是我治病救人的方子,真正能去除人的病根。像一些做出了巨大成就的人,过了十几年,仍然还用得着这个方法。你如果不用,就放在一边,不要糟蹋了我的方子。”
这个朋友很惭愧地向先生道歉。
停了一会儿阳明先生说:“我料讲出这话也不怪你,必定是我门人中有稍微懂得一点儿意思的用这种说法来误导你。”
在座的门生们都悚然动容。
【解析】
克治私欲的功夫在第038节曾经谈到过,请大家参看那一节。不过这位朋友在这里提出的“剜肉补疮”的疑问,的确是很有代表性的,可惜的是阳明先生没有给予正面回答。我们先看一个笑话:
某人问医生:“请问医生,我怎么才能活到100岁?”
“第一,戒酒。”
“我从不喝酒。”
“第二,戒色。”
“我一点儿不讨女人喜欢。”
“第三,少吃肉。”
“我是个素食者!”
“那你活那么久干吗?”
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严肃的笑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名气、财富、女人。现在阳明先生让他将这个也克治了,那个也克治了,岂不等于剥夺了他做人的全部趣味了吗?如果心学就是造就出这样了无生趣的人生的话,我不学其也罢,相信这能代表相当多数人的心态。我们再看另一个关于酒色财气的故事,故事的真实性我们不深究,只取其义理来讨论。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到大相国寺拜访他的好友佛印和尚,恰值佛印外出,苏东坡就在禅房住下,无意中看到了禅房墙壁上留有一首佛印题的诗,其诗云: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面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
苏东坡看后,另有所思,就提起笔来在佛印的诗旁边附和了一首,他写的是:
“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
写完后,苏东坡次日就离去了。又一日,宋神宗赵顼在王安石的陪同下,来到大相国寺游览,他们看到了佛印和苏东坡的题诗,感到颇有趣,神宗就对王安石说:“爱卿,你何不和一首?”王安石何等高才,他随即应命,挥毫泼墨,写道:
“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
宋神宗大为赞赏,也乘兴题写了一首,他写的是:
“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
佛印的诗从个人养生方面来谈,提倡完全和酒色财气相绝缘,完全是佛家一派的思路。苏东坡的诗强调对待酒色财气关键是把握一个度,风格亦道亦儒,不过依然是局限于个人修身方面来谈。王安石和宋神宗则从酒色财气对国家社稷的正面作用方面来谈,肯定了酒色财气中所蕴含的积极因素。
阳明先生让人克治“好名、好色、好货”,关键在于那个“好”字,单纯说“名、色、货”,其实都有合于理的因素在内,王安石和宋神宗的诗就是抓住这其中合于理的因素来说的,佛印的诗完全只注意到了“酒色财气”中对人具有破坏性作用的因素,所以主张完全与之断绝,但是这种完全断绝就像倒洗澡水时将孩子也倒掉一样,在道理上难以行得通。苏东坡的观点就显得八面玲珑,滴水不漏,细究起来,其中说的“不醉”、“不迷”、“不可取”、“不生气”实际就是阳明先生所说的克治私欲功夫的一种举重若轻之表述。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03 11:18:05 +0800 CST  
@人帅何必拽文 2196楼 2013-06-04 21:37:54
回复第1137楼(作者: @沙滩孤雁 于 2012-11-15 23:10)
最近,收到了很多朋友热情洋溢的鼓励,楼主愈加惶恐,后续写作当更加以临深履薄之心待之,方不负众友之……
==========
雁哥,我越看越有一事不解,就是心中存天理,不被外界的事物乱了心,套用你的比喻,人心就像操作系统,方式方法就像应用软件,意思是不是把人塑造成一台电脑一样,行事就如电脑,这样就少了一丝人性了吧,望雁哥赐教
-----------------------------
人要随才成就,狂者从狂处成就自己,涓者从涓者处成就自己,人的天然气质,又怎能湮埋,操作系统之比喻,也只是为了说明世间诸多学问的层次性,固执于字面看,又是理解上偏了。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05 12:41:27 +0800 CST  
249
【原文】
一友问功夫不切。
先生曰:“学问功夫,我已曾一句道尽,如何今日转说转远,都不着根?”
对曰:“致良知盖闻教矣,然亦须讲明。”
先生曰:“既知致良知,又何可讲明?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糊涂。”
曰:“正求讲明致之之功。”
先生曰:“此亦须你自家求,我亦无别法可道。昔有禅师,人来问法,只把麈尾①提起。一日,其徒将其麈尾藏过,试他如何设法。禅师寻麈尾不见,又只空手提起。我这个良知就是设法的麈尾,舍了这个,有何可提得?”
少间,又一友请问功夫切要。
先生旁顾曰:“我麈尾安在?”
一时在坐者皆跃然。
①麈(zhǔ)尾:麈,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谓之麈尾。
【译文】
一位朋友问做功夫不真切该怎么办。
阳明先生说:“做学问的功夫,我已经一语道尽了,为何今日却越说越远,全不着道呢?”
对方回答说:“致良知我已经听您讲过了,不过也需要再讲清楚一点吧!”
阳明先生说:“既然知道了致良知,又有什么需要再讲清楚呢?良知本来就是明白的,切实下功夫就行。不肯下功夫,只在语言上解说,就会越解释越糊涂。”
对方又说:“正是请求(先生)讲清楚致此良知的方法。”
阳明先生说:“这也需要你自己去探求,我也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对你说。过去有位禅师,人们向他问法,禅师只是把手边的麈尾提起。一天,他的徒弟将他的麈尾藏了起来,想试试看(没有了麈尾)他该如何讲法。禅师寻不到麈尾,只好空手提起来示意法。我说的这个良知就是讲明法的麈尾,舍去了这个,又有什么可以提起的呢?”
稍停了一会儿,又有一位朋友请教做功夫的切要之处。
阳明先生旁顾四周说:“我的麈尾放在哪儿了。”
一时间,在座的都哄笑起来。
【解析】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250
【原文】
或问至诚前知①。
先生曰:“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实理之妙用流行就是神,其萌动处就是几,诚神几②曰圣人。圣人不贵前知,祸福之来,虽圣人有所不免。圣人只是知几,遇变而通耳。良知无前后,只知得见在的几,便是一了百了。若有个前知的心,就是私心,就有趋避利害的意。邵子③必于前知,终是利害心未尽处。”
①至诚前知:语出《中庸》,原文“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②诚神几:见周敦颐《通书》第四章,原文“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人。”
③邵子:即邵雍(1011—1077),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后人称百源先生,谥康节。北宋哲学家、易学家。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著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
【译文】
有人请教《中庸》中的“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阳明先生说:“诚是实在的道理,实质上只是一个良知。实在道理的妙用和流行就是‘神’,它的萌动之处就是‘几’,能做到诚、神、几全具备,就叫圣人。圣人不贵在能‘前知’,祸福到来了,即便是圣人也不能避免。圣人只是知道‘几’,遇到事情能够变通而已。良知不分前后,只能把控现在的“几”,如此就是一了百了。如果有一个‘前知’的心,就是私心,就有了趋利避害的用意。邵雍先生醉心于“前知”,终究是趋利避害的私心还没有根除。”
【解析】
“祸福之来,虽圣人有所不免。”这层意思在第007节的解析中已经涉及到。阳明先生这段意思,本质上还是秉承着儒家一贯的“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过去的无非是一堆已经死去的灰烬,未来的无非是一片模糊难辨的混沌。良知只能反映当下,即便你在追思昨日或者是展望未来,所用到的良知依然无法脱离于当下,所以,一切力量之源都脱离不了当下之良知。人心,可以说是永远矗立在这两个无限永恒的交叉点上,仅仅是眼下已经展现于你内心的良知,就足以让你受用不尽了,你又何苦踮起脚尖去希冀那些难以窥到的风景呢?要知道,生命的力量常常会在觊觎远方风景之用心中而蹉跎耗费。
在上一节中,阳明已经说过了,致良知这三个字,“实落用功便是”,就是说,就你目前良知所展现的内容,对的就做去,错的就克治掉,不要发愁不能预知未来会让你“吃亏”这种事情,等到你真的觉得目前所展现的良知“不够你用了”,你再去考虑“前知”这种事也不迟,但是这样一路做下来,你会惊喜地发现,终生也不会出现良知“不够用”这种情况。“致良知”三个字最玄妙的地方就在于此,现实的情况是,许多人终身受制于“前知”或者“往事”的困扰,也就终生不能践行“致良知”的大道,岂不悲哉?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05 21:16:51 +0800 CST  
251
【原文】
先生曰:“无知无不知,本体原是如此。譬如日未尝有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无照无不照,原是日的本体。良知本无知,今却要有知。本无不知,今却疑有不知。只是信不及耳。”
先生曰:“‘惟天下之圣为能聪明睿知①’,旧看何等玄妙,今看来原是人人自有的。耳原是聪,目原是明,心思原是睿知。圣人只是一能之尔。能处正是良知。众人不能,只是个不致知。何等明白简易!”
①“惟天下”句:语出《中庸》。
【译文】
阳明先生说:“无知无不知,本体原本就是如此。比如太阳未尝有心普照万物,而万物却无不被其普照。无意去照结果却无不照,这原本就是太阳的本体。良知本来是没有知的,现在却要有知。本来(良知)是无所不知,现在却要怀疑其有所不知。还只是对良知不能笃信而已。”
阳明先生(又)说:“(《中庸》中说)‘惟天下之圣为能聪明睿知’,过去看来是何等玄妙啊,现在看来原来是人人自有的。耳朵原本就是聪敏的,眼睛原本就是明察的,心思原本是睿智的。圣人只是能遵循一个法则而已,他所能遵循的正是良知。普通人不能遵循,只是因为他们不去致此良知。这是何等明白简易的道理啊!“
【解析】
在文意上,这一节紧承上文,继续阐明良知对世上诸物的普适性,人只要坚定按良知指引行去,自然会囊括万事万物而没有遗漏。普通人和圣人的惟一区别就在于一个不能致自己良知,一个能致自己的良知。
252
【原文】
问:“孔子所谓‘远虑①’,周公‘夜以继日②’,与将迎不同,何如?”
先生曰:“远虑不是茫茫荡荡去思虑,只是要存这天理。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天理即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若只着在事上茫茫荡荡去思,教做远虑,便不免有毁誉、得丧、人欲搀入其中,就是将迎了。周公终夜以思,只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功夫。见得时,其气象与将迎自别。”
①远虑:语出《论语.卫灵公》,原文:“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夜以继日:语出《孟子.离娄》原文:“周公思兼三王(禹、汤、文王),以施四事。其有 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译文】
有人问:“孔子所说的‘远虑’,周公所说的‘夜以继日’,与‘将迎’之心是不同的,这样理解如何?”
阳明先生说:“远虑不是漫无边际地去思虑,只是要存一个天理。天理就在人的心中,自古至今,无始无终。天理就是良知,千思万虑也只是要致良知。良知越是思考越是精明,
如果不精思,只是漫不经心地随着事情的到来而应付,良知就粗疏了。如果只是拘泥于具体的事情上漫无边际地去思考,称之为‘远虑’,就不免有毁誉、得失、人欲掺杂在其中,这就是‘将迎’之心了。周公夜以继日地思考,只是一个‘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功夫。认清了这一点,就知道周公的境界和‘将迎’之心自然不同。”
【解析】
“将迎”这两个字,之前常常和“意必”联袂出现,都是描述人心在没有遵循“理”的情况下的一种乱作为、乱起意的情形。现在提问者说了,孔子在做“远虑”之思的时候,还有周公夜以继日操心于国事的时候,他们的用心和“将迎”之心还是不同的,我这样理解如何?
阳明当然对这种理解是首肯的,他更进一步解释了为何孔子和周公之用心不是“将迎”,原因就是他们的思都没有出离“天理”,即便是在谋划将来的事情或者远方的事情,也是没有出乎“致良知”的范畴。反之,哪怕你心中所思所虑都是眼下手边的具体事物,但是如果没有遵循“天理”,而是不着边际去思考,依然是“将迎”之心。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09 08:37:11 +0800 CST  
253
【原文】
问:“‘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①’,朱子作效验说②,如何?”
先生曰:“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仁者以万物为一体,不能一体,只是己私未忘。全得仁体,则天下皆归于吾仁,就是‘八荒皆在我闼③’意,天下皆与,其仁亦在其中。如‘在邦无怨,在家无怨④’,亦只是自家不怨,如‘不怨天,不尤人’之意,然家邦无怨,于我亦在其中,但所重不在此。”
①“一日”句:语出《论语.颜渊》。
②效验说: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注此句:“极言其效之甚远而至大也。”
③“八荒”句:语出宋代金石学家吕大临的《克己铭》,闼(tà),门楼上的小屋。
④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语出《论语.颜渊》。
【译文】
有人问:“(《论语》中说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朱熹先生解释为是从效验上说的,对吗?”
阳明先生说:“圣贤只是做切己的学问,重视功夫,不看重效验。仁者以万物为一体,不能做到一体,只是因为自己的私欲还没有忘记。完全得到了仁的本体,则天下都可以归于我的仁,就就是‘八荒皆在我闼’的意思,天下都归于我的仁了,仁自然也就在天下万物之中。比如(《论语》中说的)‘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也只是说自己不要有‘怨’,如同‘不怨天,不尤人’的意思。如果‘在家’和‘在邦’都做到‘无怨’,我的仁自然也包含在其中,但是重点却不在这里。”
【解析】
阳明想告诉我们的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八个字,朱熹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解释为是在说“仁”的效验,从另一个角度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阳明生怕人一旦起了计较“仁”归我还是不归我的心,就流于了功利,反而背离了“仁”本体,所以就有点偏执地要求人只重视功夫,不要过多计较效验。颇合于道家的“惟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意味。阳明认为,人只有具有一尘不染的出世之心,才能真正地完成入世之务,所以重点还是落在保持此心不被私欲所蒙蔽的一尘不染上。
254
【原文】
问:“孟子巧、力、圣、智之说①,朱子云:‘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②’何如?”
先生曰:“三子固有力,亦有巧。巧、力实非两事,巧亦只在用力处,力而不巧,亦是徒力。三子譬如射,一能步箭,一能马箭,一能远箭。他射得到,俱谓之力,中处,俱可谓之巧。但步不能马,马不能远,各有所长,便是才力分限有不同处。孔子则三者皆长。然孔子之和只到得柳下惠③而极,清只到得伯夷④而极,任只到得伊尹⑤而极,何曾加得些子。若谓‘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则其力反过孔子了。巧、力只是发明圣知之义,若识得圣知本体是何物,便自了然。”
①巧、力、圣、智:语出《孟子.万章篇》,原文“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
②“三子”句: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注此段:“三子则力有余而巧不足。是以一节虽至于圣,而智不足以及乎时中也。”“三子”指伯夷、伊尹、柳下惠。
③柳下惠:姓展,名禽,春秋时鲁国的贤大夫。
④伯夷:参看第085节注释二。
⑤伊尹:参看第085节注释三。
【译文】
有人问:“孟子有用“巧”和“力”比喻“智”与“圣”的说法,朱熹先生说:‘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他说的对吗?”
阳明先生说:“三个人固然有‘力’,但也有‘巧’。‘巧’和‘力’实际上并不是两件事,‘巧’也只有巧在用‘力’处,只有‘力’而没有‘巧’,也只是白用力。三个人比喻为射箭的话,一个能步行射箭,一个能骑着马射箭,一个能远距离射箭。他们能射到目标,都可以称之为有‘力’,能射中目标,都可以称之为‘巧’。但是步行射箭的不能骑着马射箭,骑着马射箭的不能远距离射箭,各有所长,就是他们的才能和天分有不同之处。孔子则是三种都能。不过孔子的‘和’也只是到了柳下惠所达到的程度,孔子的‘清’也只是到了伯夷所能达到的程度,孔子的‘任’也只是到了伊尹所能达到的程度,又何曾能更进一步呢?要是说‘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岂不是说他们的力超过孔子了。提出‘巧’与‘力’只是为了阐明圣人对‘知’的意思的解释,要是认识了圣人之知的本体是什么,就自然清楚了。”
【解析】
阳明这段对“巧”与“力”的解释,其思维套路和第065节对“志”与“气”的解释相同。只说“巧”而不说“力”的话,那到底是什么发动了这个“巧”呢?所以还是要归结到“力”上,是“力”发动了巧。但是只说“力”而不说“巧”的话,发疯的野牛也有蛮力,但这种“力”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巧”和“力”本质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种属性,比如一根尺子,用来量东西时,用到的就是其具有测量的属性,当然,老师也可以用这个尺子敲捣蛋学生的头,此时,尺子就具有戒尺的属性。但是,尺子依旧还是那把尺子。
既然阳明否定了朱熹的“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的说法,那么他对“三子”的论断是什么呢?其实阳明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在第085节,阳明曾经以精金比喻圣人,“三子”和孔子的区别,只是在份量上的不同,但是在纯乎天理方面,和孔子相比是毫不逊色的。成色是否精纯,其操之在我,可以力学而致,份量之多寡,则委之在天,不必强求。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09 14:18:18 +0800 CST  
@树下野狐01 2209楼 2013-06-09 20:52:04
格物致知 何解?
-----------------------------
你好,帖子中已经把这四个字讲烂了快,请参看相关内容。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10 09:10:17 +0800 CST  
@苦艾飘香yy 2210楼 2013-06-10 07:46:12
对于想要成功的人来说,可否这样理解,“成功就是践行心学,践行心学就是成功“

-----------------------------
“成功”如果只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不成功也罢,“成功”如果是为了致我心中之良知,想不成功也难。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10 09:12:02 +0800 CST  

楼主:沙滩孤雁

字数:3267

发表时间:2012-03-03 02: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06 09:14:52 +0800 CST

评论数:29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