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传习录》王阳明心学圣经独家趣解

@ruizhe2000 2090楼 2013-05-05 06:58:23
要想学王阳明请先学<阳明先生评武经七书批>的兵书!阳明先生的孙子兵法与众不同,他的孙子兵法,用间是第一篇,始计是第二篇!阳明先生思想的不是知行合一而是行知合一!这不是阳明先生发现的,而是中国古人的道家学说就阐明的.中国古人的道家有德道经!德道经是先行后知,摸着石头过河;而道德经是先知后学!!!!!!!
-----------------------------
@沙滩孤雁 2091楼 2013-05-05 09:36:25
感谢老师的开市,不过您用一个感叹号就行了,不用这么激动,讨论学问首先要心平气和,心不平,气不和,一探讨就等于动气了。
-----------------------------
是“开示”不是“开市”,打错了,sorry。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05 09:39:49 +0800 CST  
214
【原文】
问“志于道”①一章。
先生曰:“只‘志道’一句,便含下面数句功夫,自住不得。譬如做此屋,‘志于道’是念念要去择地鸠材,经营成个区宅。‘据德’却是经画已成,有可据矣。‘依仁’却是常常住在区宅内,更不离去。‘游艺’却是加些画采,美此区宅。艺者,义也,理之所宜者也。如诵诗、读书、弹琴、习射之类,皆所以调习此心,使之熟于道也。苟不‘志道’而‘游艺’,却如无状小子,不先去置造区宅,只管要去买画挂做门面,不知将挂在何处?”
①志于道:语出《论语.述而》,原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
有人问《论语》中“志于道”这一章。
阳明先生说:“单单‘志于道’这一句,就包含了下面几句的功夫,不能仅仅停留在志道上。比如建造这个房子,‘志于道’是念念不忘去选择建造地址、收集建筑材料,构思成一个住宅(的蓝图)。‘据于德’却是指构思已成,(建造起来)有所依据了。‘依于仁’是指常常住在区宅内,不再离去。‘游于艺’是指加些装饰,美化一下区宅。‘艺’就是‘义’,指理当如此。像朗诵诗、读书、弹琴、射箭之类,都是用来调习我的心,让它能够谙熟于道。假如不在‘志于道’的前提下就去‘游于艺’,就像是糊涂虫般的愣头小子,不先去营造房屋,却只管去买画作装饰,做个门面,不知道他将要把画挂在何处?”
【解析】
先解释一下“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几句话的意思,“志于道”是指做人的大原则不能偏离“道”,这个道自然就是阳明一直说的“天理”。“据于德”其中的“德”就是“得”的意思,万物各得其所称之为“德”,“据于德”是从形而上的层次上规范做人之道。“依于仁”就是对“道”和“德”施用于社会人生的具体化要求,从注重内心的修养扩充到爱人爱物都是仁的表现。“游于艺”其中的“艺”在古代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用现代话来解读,人的专业技能和人文修养都可以归入到“艺”。
道、德、仁、艺这四项,道就像是树根,德、仁、艺就像是从树根上生发出的树干枝叶,所以阳明才说单单“志于道”这一句,就包含了下面几句的功夫,这又是阳明先生惯用的综合法。抓住了“道”这个根本,才能纲举目张,比如我们今天的许多人,谈到传统文化修养,仿佛会背诵几首唐诗宋词,会写出漂亮的毛笔字,能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如数家珍,就是传统文化修养很好了,其实这不对,传统文化修养的根还在于如何做人,也就是阳明这里说的“志于道”,我们不能只抓枝叶,而不见根本。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05 18:24:34 +0800 CST  
215
【原文】
问:“读书所以调摄此心,不可缺的。但读之之时,一种科目①意思牵引而来。不知何以免此?”
先生曰:“只要良知真切,虽做举业,不为心累。总②有累,亦易觉克之而已。且如读书时,良知知得强记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欲速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夸多斗靡之心不是,即克去之。如此亦只是终日与圣贤印对,是个纯乎天理之心。任他读书,亦只是调摄此心而已,何累之有?”
曰:“虽蒙开示,奈资质庸下,实难免累。窃闻穷通有命,上智之人,恐不屑此。不肖为声利牵缠,甘心为此,徒自苦耳。欲屏弃之,又制于亲,不能舍去,奈何?”
先生曰:“此事归辞于亲者多矣。其实只是无志。志立得时,良知千事万事只是一事。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因叹曰:“此学不明,不知此处耽搁了几多英雄汉!”
①科目:分科选拔官吏的名目,分秀才、明经、进士等等。
②总:通“纵”。
【译文】
有人问:“读书是调整涵泳此心所不可缺的方法。但是读书之时,又有一种掂量着通过科举而当官的思虑产生。不知道该怎样避免这种情况?”
阳明先生说:“只要良知真切,即便是为了科举,也不会成为心的拖累。纵然有了拖累之感,也容易觉察并将其克治掉。比如读书的时候,良知觉察到强记的心不对,就克治掉它;良知觉察到求速的心不对,就克治掉它;良知觉察到炫耀浮夸的心不对,就克治掉它。如此一来,也总是成天与圣贤的心印证对比,就是一个纯乎天理的心。任凭他怎样读书,也只是调整涵泳此心而已,哪里又会觉得被(读书)拖累呢?”
那人说:“虽然承蒙您的指教,怎奈我的资质低下,实在还难以避免被其拖累。我私下听说穷通有命,有上等智慧的人,恐怕不屑于在这里纠结。但我这种不肖的人被名利所牵缠,自愿为了科举而而读书,也是自讨苦吃。打算割弃科举之事,又被父母双亲所掣肘,不能割弃掉,怎么办?”
阳明先生说:“将这种事情归咎于父母的人多了。其实还是自己没有志向。志向确立的时候,在良知的统摄下,千事万事也只是一事。读书和写文章,又怎么能拖累人呢?不过是人被自己的得失之心所拖累罢了!”因此,阳明先生感慨地说:“良知之学不能大明于天下,(很多情况就是)在这一点上耽搁了许多英雄好汉啊!”
【解析】
请参看第089节的解析。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06 11:16:00 +0800 CST  
@new518312 2106楼 2013-05-07 06:22:43
谢谢楼主大作,拜读了上半部,请楼主发我个电子版继续学习[email protected]谢谢了!
-----------------------------
已发送,请查收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07 09:24:16 +0800 CST  
216
【原文】
问:“‘生之谓性’①,告之亦说得是,孟子如何非之?”
先生曰:“固是性,但告子认得一边去了,不晓得头脑。若晓得头脑,如此说亦是。孟子亦曰:‘形色,天性也’②。这也是指气说。”
又曰:“凡人信口说,任意行,皆说此是依我心性出来,此是所谓生之谓性。然却要有过差。若晓得头脑,依吾良知上说出来,行将去,便自是停当。然良知亦只是这口说,这身行。岂能外得气,别有个去行去说?故曰:‘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③气亦性也,性亦气也。但须认得头脑是当。”
①生之谓性:语出《孟子.告子上》,原文: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②形色,天性也:语出《孟子.尽心上》。
③“论性”二句:语出《河南程氏遗书》卷六。
【译文】
有人问:“‘生之谓性’,这话告子说得也对,孟子为何反对呢?”
阳明先生说:“天生的固然可以认为是‘性’,但是告子理解得偏颇了,不晓得要领。要是晓得了要领,他这样说也对。孟子也说过‘形色,天性也’。这也是指气而言的。”
阳明先生又说:“普通人信口说、任意行,都说这是依据我的心性而表现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生之谓性’。但是这样理解要出差错的。如果晓得了要领,依据我的良知之指引说出来,做下去,就自然妥帖。然而良知也只能依靠这张口来说,这个身来做。又怎么能脱离‘气’,(依靠)别的东西去做去说呢?所以说:‘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气也是性,性也是气。但是需要认清要领。
【解析】
告子说“生之谓性”,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人天生的自然属性是“性”,自然属性指人在肉体之躯的基础上所具有的食欲、性欲、自我保护欲等。在第034节,我们对“性”字的解释是“天地万物公共之理在人之禀受。”人的自然属性自然可以划归为“天地万物公共之理”的范围,但是如果认为天地万物公共之理仅仅是指人的自然属性,显然说的还不全面。这正是孟子反对告子这样说的原因。
阳明先生和孟子的意见显然是相同的,他更明确地指出了告子“不晓得头脑”,这个“头脑”在阳明先生看来,自然就是良知了。现代哲学对人的属性的划分,既包括自然属性,也包括社会属性,并且认为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阳明先生这里说的良知虽然还不能完全等同于现代哲学所表述的社会属性,但是二者的确有不少相同之处,最重要的共同点是二者都认为——无论是表述为社会属性也好,表述为良知也好——这才是决定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在《孟子》原文中,告子和孟子的对话已经为我们揭示出这一点了,如果按照告子认为的人之自然属性就是“性”,那么人和动物界的狗、牛之类就没有区别了。
这节还反复出现了“气”这个概念,在第065节,我们对“气”的描述是“在人的生理基础上所焕发的生命力”,孟子说的“形色,天性也”大意是指人所具有的这个血肉之躯,是天生的,所以阳明才说这是指“气”而言。
下面阳明指出人若是率性而为,必然有过差,在第195节我们举那个“就地打滚”的例子时已经说明过这一点了。阳明指出,只有用“良知”这个“头脑”对人的言语、行动进行约束规范、裁剪取舍,才是充分体现了“性”之用——即实现了人的参赞天地之化育的大用。但是良知之用,毕竟还是脱离不了人所拥有的这个具备自然属性的躯体,所以说“岂能外得气,别有个去行去说?”
最后,又引用程颐的话“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说明“气”和“性”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过按照老传统,最后阳明还是忍不住又将“气”和“性”撮合成了一个东西。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07 15:09:08 +0800 CST  
@lorence2010 2109楼 2013-05-07 14:12:50
一年多来,LZ辛苦了...
-----------------------------
谢谢谢谢,不辛苦,乐此不疲,此之谓也,^-^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07 15:10:13 +0800 CST  
217
【原文】
又曰:“诸君功夫,最不可助长。上智绝少,学者无超入圣人之理。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不可以我前日用得功夫了,今却不济,便要矫强做出一个没破绽的模样。这便是助长,连前些子功夫都坏了,此非小过。譬如行路的人遭一蹶跌,起来便走,不要欺人做那不曾跌倒的样子出来。诸君只要常常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①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又曰:“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
①“遁世”句:语出《易经.乾卦》。
【译文】
阳明先生又说:“诸位下功夫,最要不得的是助长。上等智慧的人非常少,求学者没有直接达到圣人境界的道理。一起一伏,一进一退,是做功夫过程中不可少的程序。不能因为我前日将功夫做到位了,今天却做不到,便要装扮出一幅没有破绽的模样。这样做就是助长了,会将前些日子所积累的功夫也给破坏掉了,这不是小过错。譬如走路的人跌倒了,站起来就走,不要骗人,做出未曾跌倒的样子出来。诸位只要常常怀着‘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的心,依据自己的良知,忍耐着做下去,不管别人的非难和嘲笑,不管别人的诋毁和诽谤,不管别人是夸奖还是侮辱,任凭做功夫有时进步有时退步,我只是坚持致良知的原则不停息,时间久了,自然有受益之处。一切外部的事物也自然不能动摇我致良知之心。”阳明先生又说:“人若是切实用功,随便别人诋毁诽谤,随便别人欺负轻慢,(皆能)处处受益,处处作为自己增长德行的条件。若不用功夫,(外在的挫折)都将成为魔鬼,也终归会被其累倒。
【解析】
这段描述致良知道路上的曲折和艰辛,并且指出,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这是致良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勉励人不要急于求成,要坚毅有恒。面对毁谤荣辱,阳明用了“忍耐去做”四个字。世路风霜,人情如纸,没有一个忍辱负重的胸怀,如何能撑过漫漫人生长途,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马云说过一句话:“男人的胸怀是被委屈撑大的。”所以,上天要剥夺掉你许多东西,那仅是因为他想要给你更多。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初出茅庐时,出师不利,落魄归来,回到家中,妻子正在织布,连织机都没有下,嫂子也不给他做饭,父母也不和他说话。此情此景,换做抗打击能力差的人,不是想着投河上吊,就是恼羞成怒,和亲人反目成仇。但是苏秦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这就是豪杰的胸怀,受挫了,不抱怨亲人,不仇视社会,更没有毒杀同宿舍的同学。一切责任独自承担起来,将苦难当做激励自己进步的动力。具有这样的胸襟,苏秦后来若不能成功,真就没天理了。
苏秦的事例,正符合阳明这里所说“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阳明又说“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人若不能将外部的挫折转化为正能量,这些挫折的破坏性就会肆虐,就会像魔鬼一样控制人心,令其被拖累倒。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10 11:04:45 +0800 CST  
@ruizhe2000 2122楼 2013-05-12 06:22:36
王阳明的书好读,功夫难学!王阳明的后期弟子有的人授人王阳明哲学时先教人道家的练丹术然后再授人学问.然而中国的道家的练丹术(内丹术)失传了,所以现代人很难懂王阳明哲学!梁漱溟老先生曾批评熊十力等自认为王阳明哲学的继承者:是凡人不懂功夫!一句话点到要害!王阳明年轻时得了中世纪的癌症-肺结核,造常理他活不过三十岁.然而他掌握了道家的长生久视之道,他做到了我的生命我掌握,把自己的寿命延长了一倍!这在当时应是世界......
-----------------------------
养生术可以认为是“致良知”的具体实现,不可否认,养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没有好的身体,将失去做其他事业的基础。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13 10:04:24 +0800 CST  
218
【原文】
先生一日出游禹穴①,顾田间禾曰:“能几何时,又如此长了!”
范兆期②在旁曰:“此只是有根。学问能自植根,亦不患无长。”
先生曰:“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但着了私累,把此根戕贼蔽塞,不得发生耳。”
① 禹穴:据传此洞穴在浙江会稽县,为大禹藏书之处。另一说指大禹埋葬于此。
② 范兆期:名引年,号半野,字兆期,王阳明学生。
【译文】
阳明先生有一天去禹穴游览,看着田间的禾苗说道:“这才几天,又长这么多了!”
范兆期在旁边说:“禾苗只是因为有根(所以才长这么多)。做学问若是能自己种下根,也不怕没有长进。”‘
阳明先生说:“哪个人没有根呢?良知就是上天所植入的灵根,自然能生生不息。但是人被私欲拖累,把这个根戕害堵塞,不能生长而已。”
【解析】
良知就是人的灵根,这是人人具有的,阳明一再强调这一点,正是怕人犯了自轻自贱的毛病。人需要发愁的不是自己没有灵根,而是这个灵根被私欲所蒙蔽。
219
【原文】
一友常易动气责人,先生警之曰:“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舜能化得象①的傲,其机括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
是友感悔。
曰:“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当责辩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先生曰:“凡朋友问难,纵有浅近粗疏,或露才扬己,皆是病发。当因其病而药之可也,不可便怀鄙薄之心。非君子与人为善之心矣。”
①象:舜的异母弟弟。性格骄傲狠毒,受封于有庳(今湖南道县北)。相传他在父亲瞽叟示意下,多次谋杀舜,未遂。
【译文】
一位朋友经常容易生气而去责备别人,阳明先生提醒他说:“为学应当反身自省。若只是责备他人,就会只看到别人的不对,看不到自己的错误。若能反身自省,才能见到自己有许多没有做到的地方,哪里还有工夫责备别人?舜能感化象的傲气,其关键只是不盯着象的不是之处。若是舜只想着纠正象的奸恶,就只能看到象的不是了。象是傲慢的人,必定不肯听从,如何能感化了他?”
这位朋友听后有所感悟并(对自己过去的言行感到)懊悔。
阳明先生(接着)说:“你今后不要去议论别人的是非,凡是碰到(想要去)责备别人的时候,就把(这种念头)当做一项大私欲克治掉才行。”
阳明先生说:“凡是朋友之间的问答辩论,即便是浅近粗疏,或者是炫耀才能,表现自己,都是毛病发作。就病症发作之时对症下药就行了,不能窝藏自己粗鄙浅薄之心。(如果窝藏)就不是君子与人为善之心了。
【解析】
此段谈处友之道,在第021节,阳明先生说过“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的话,这里就像是对那句话的扩充讲解,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请大家对照021节的解析部分来看即可。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13 10:05:26 +0800 CST  
220
【原文】
问:“《易》,朱子主卜筮,程传主理,何如?”
先生曰:“卜筮是理,理亦是卜筮。天下之理,孰有大于卜筮者乎?只为后世将卜筮专主在占卦上看了,所以看得卜筮似小艺。不知今之师友问答,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之类,皆是卜筮。卜筮者,不过求决狐疑,神明吾心而已。《易》是问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问天。谓人心尚有所涉,惟天不容伪耳。”
【译文】
有人问:“对于《易》,朱熹先生主要从卜筮方面解释,程颐在他著的《伊川易传》中主要从理的方面解释。先生怎么看呢?”
阳明先生说:“卜筮是理,理也是卜筮。天下之理,还有什么能大于卜筮的吗?只因为后世将卜筮专从占卦的方面看待了,所以将卜筮看做是小技艺。却不知道今天师友间的问答,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之类,都是卜筮。卜筮(的本质),不过是求得决断心中的疑惑,让自己的心神明而已。《易》是向天询问,人有了疑惑不能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才用《易》来向天询问。因为人心尚且有所偏颇,只有天是不容作假的。”
【解析】
我们从后往前解读,现代的教科书,动不动将一个“唯心主义者”的大帽扣到阳明先生头上。但阳明在这里明白无误地说了“易是问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问天。谓人心尚有所涉,惟天不容伪耳。”这里透漏出两层意思,明显不同于他以往讲学的风格。
其一,将心和天分开来谈。我们知道阳明心学提出“心即理”,而天”实际上就是“理”的另一个名称,谈到心必然涉及到天,谈到天也必然绕不过心。但这一次,他是将心和天做出了区分,对于总倾向于万法归一来讲的阳明来说,做到这一点十分难得。
其二,指出了天相对于心所独具的特点。人心的缺点是“尚有所涉”,而天却“不容伪耳”,这般“拔高”天而“矮化”心,正好投合唯物主义哲学的口味,唯物主义哲学中,最被奉为圭臬的一条基本判断是“物质决定意识”。在这里,阳明承认了人心靠不住的一面,同时又承认了“天不容伪”,所以人才“有疑自信不及”,才“以易问天”,完全是“物质决定意识”这句话的阳明版表述。
假如不参照阳明心学的其他内容,仅仅孤立地看待阳明在这段所说的最后两句话,我基本上可以对王阳明这个人做出这样一个印象判断:这家伙显然就是唯物主义学派门下的“一条走狗”,阳明先生用饱含幽怨的目光狠狠瞪了我一眼。
上面的两点分析可以归类为是同一个层面上的,现在我们逆流而上,继续追溯上一个层面的意思。
阳明说“易是问诸天”,他淡化了主语,即淡化了“谁在问?”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不过这也不言自明,肯定是人在问,河边的石头不会问,更具体一点儿,是人心在发问。人用卜筮的方式向天询问,而发出这一指令的依然是人心。那么人心发出这个指令的依据是什么?是私欲吗?有人说,卜筮是迷信,搞封建迷信,应该是私欲作祟。但阳明说卜筮是迷信了吗?没有!他只说卜筮的本质是“求决狐疑,神明吾心而已”,此心求取光明之理,又怎么能说是私欲呢?所以发出卜筮指令的心不是私欲,反而是良知。
比如说,现在我们每天都在听的天气预报,本质上也是卜筮,是“求决”未来的天气情况。从来没有人将想要了解明天天气的念头看做私欲,又凭什么说想要通过占筮来“决狐疑”的念头就是私欲呢?从广义上来说,阳明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类,皆归为“卜筮”,因为这些活动的宗旨都没有越出“求决狐疑,神明吾心”的范围。从这一层次的意思出发,良知依然处于主导权的位置。
小结一下,卜筮是人心向天求理,因为人心对自己不自信。在这一层意思中,天是老大,人心是小弟。但是发起“卜筮”之念的依然是良知,我们姑且对“卜筮”程序合不合理这一层追问按下不表,人去“卜筮”的初衷是“决狐疑,神明吾心”,无疑这是良知之发,那么“卜筮”活动本质就是“致良知”的过程。这样一来,“向天求理”终究还是被纳入了“致良知”的统摄之下,所以从这个层次的意思上来看,依旧没有脱离阳明心学所一贯宣扬的“心即理”的窠臼。
卜筮这一活动,在阳明先生那X光机般穿透力的目光下,绝不是仅代表了一种只配被街头巷尾跑江湖的算卦先生所把玩的“小艺”,而是人类一切探索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为了表述清楚自己的意思,阳明不得已“屈就”了一下唯物主义观的视角,但这已经不是老先生第一次“失身”了,在第055节,谈论“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的时候,他已经“破过身”了。这次不同的是,阳明先生收放自如地将“以易问天”这个活动重新收伏到“致良知”的大旗下,算是将碎了一地的节操又重新捡拾了起来。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13 10:06:02 +0800 CST  
黄省曾录
221
【原文】
黄勉之①问:“‘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②事事要如此否?”
先生曰:“固是事事要如此,须是识得个头脑乃可。义即是良知,晓得良知是个头脑,方无执著。且如受人馈送,也有今日当受的,他日不当受的,也有今日不当受的,他日当受的。你若执著了今日当受的,便一切受去;执著了今日不当受的,便一切不受去,便是‘适’‘莫’,
便不是良知的本体。如何唤得做义?”
①黄勉之:名省曾,字勉之,号五岳,苏州人。王阳明在浙江讲学时(1522—1527年),黄曾求学于门下。
②“无适”三句:语出《论语.里仁》。原文“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大意是: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什么是必须要亲近的,也没有什么是必须要疏远的,只将道义作为唯一的准则。
【译文】
黄勉之问:“《论语》中说的‘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这样呢?”
阳明先生说:“虽然是所有的事情都要这样,但也必须懂得一个要领才行。‘义’就是良知,明白了良知就是要领,才会没有拘泥执着。比如受到别人的馈送,也有今天应当受的,他日不应当受的,也有今天不应当受的,他日应当受的。你如果固执地认为今天应当受,就一切情况都应当受;固执地认为今天不应当受,就一切情况都不应当受,就成了‘适’,就成了‘莫’,就不是良知的本体了。又如何能称得上‘义’?”
【解析】
黄省曾有《会稽问道录》十卷传世,“黄省曾录”中所收录的这六十八条,根据黄宗羲的考证,应当是摘录自《会稽问道录》中,但是又指出其中“往往失阳明之意”。
这段探讨《论语》中的一句话,阳明再次强调“良知”是“主脑”,并举例说明,在实际的事情上,依据时间、环境等条件的不同,人的应对也要顺势而为,才称得上是“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阳明先生绝对不是一个教条主义者,他只是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按良知指引而行的大原则,但是,只有时时刻刻依照这个大原则去行,才能保证我们的行为不产生偏差。
222
【原文】
问:“‘思无邪’①一言,如何便盖得三百篇之义?”
先生曰:“岂特三百篇,六经只此一言便可该贯,以至穷古今天下圣贤的话,‘思无邪’一言也可该贯。此外更有何说?此是一了百当的功夫。”
① 思无邪:语出《论语.为政》,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问:“‘思无邪’一句话,为什么(孔子说)能涵盖《诗经》中三百篇的含义呢?”
阳明先生说:“岂止是三百篇,六经也只要这一句话就能涵盖,以至于去穷究古今天下圣贤的话,‘思无邪’一句话也都可以涵盖。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这是一了百当的功夫。”
【解析】
“思无邪”这三个字最早出现在《诗经.鲁颂》中,其中的“思”字本来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语音词,但是孔夫子一旦借用过来,将这个“思”字做“思想”来解释了。所以,这段提到的“思无邪”,大意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阳明先生话不离口的三字真言本来是“致良知”,这里被人问到了“思无邪”,他同样给予了这三个字以极高的评价,原因在于,“思无邪”在阳明先生看来就是“致良知”,思想要完全纯正,需要做的就是克治掉私欲,而克治掉私欲,就是致我心中之良知的过程,按照阳明先生万法归一的传统,这两个名词完全就是指同一个东西,不同的叫法而已。
六经和古今天下所有的圣人之言,都可以用“思无邪”三个字来代表,但是我觉得阳明先生这样说还不够猛,站在宣扬阳明心学的“帮凶”的立场上,我认为人类所有的文明都可以用“思无邪”三个字涵盖,科技、文化、政治、体育、工商等等,凡是你能够想到的属于人类文明范畴的东西,尽管提出来,都脱离不了“思无邪”这三个字。
最近流行一个新词汇——正能量,什么是正能量?“正能量”就是思无邪,就是致良知,老祖宗几千年前就说过的东西,今天被改头换面以一个时髦的字眼表达了出来,其实骨子里想要表达的东西,前人早已经说尽了。推动世界进步的力量是人,人的力量来自于心,心的力量来自于致我心中之良知,话说到这里,也可以说是一了百当了。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13 15:25:27 +0800 CST  
@changle8 2128楼 2013-05-13 21:04:20
先生好!很想仔细阅读您的文章。能否发一份整理版给我?我好打印出来看。先谢谢了。[email protected]
-----------------------------
已经发生,请查收。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14 08:38:10 +0800 CST  
223
【原文】
问“道心人心①。”
先生曰:“‘率性之谓道②’,便是道心。但着些人的意思在,便是人心。道心本是无声无臭,故曰‘微’。依著人心行去,便有许多不安稳处,故曰‘惟危’。”
①道心人心:见第002节的注解三。
②‘率性之谓道:见第112节注解二。
【译文】
问:“‘道心’和‘人心’(该怎么理解?)”
阳明先生说:“‘率性之谓道’,就是道心。但是一旦掺杂了人的私欲,就是人心了。道心本来是无声无味的,所以说‘微’。依着人心去做,就会有许多不安稳之处,所以说‘惟危’。”
【解析】
请参看第011节的解析部分。
224
【原文】
问:“‘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①’,愚的人与之语上尚且不进,况不与之语可乎?”
先生曰:“不是圣人终不与语。圣人的心忧不得人人都做圣人!只是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说命,他也不省得也,须谩谩②琢磨他起来。”
①“中人”二句:语出《论语.雍也》,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②谩谩:通“慢慢”。
【译文】
问:“(《论语》中说)‘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愚钝的人,对他们说高明的道理尚且不能进步,更何况不对他们说呢?”
阳明先生说:“不是圣人不给他们说。圣人的心巴不得人人都做圣人呢!只是因为人的资质不同,对他们施行教育时,不可逾越他们的实际情况而冒进。中等材质以下的人,就对他们说‘性’,说‘命’,他们也不理解,需要慢慢引导他上路。
【解析】
此段讲两个道理,第一是“因人施教”,第二是“循序渐进”,文意浅白,不再多言。
225
【原文】
一友问:“读书不记得如何?”
先生曰:“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译文】
一个朋友问:“读过的书却记不住怎么办?”
阳明先生说:“只要晓得就行,为何要记得?要晓得已经落于第二义了。关键是要明白自己的本体。如果只要记得,就不能晓得;如果只能晓得,就不能明白自己的本体。”
【解析】
这一段,现代的我们也要“善看”才行,仅仅从字面意思看,好像阳明先生很轻视记书上的内容,他认为晓得书上的内容比记住书上的内容重要,而明白自己的本体(本体依然指良知)比晓得书上的内容更重要。阳明这样说,本意依然是强调良知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记得”有时候是必须的,比如学习外文,就必须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去记,初学写文章的人,能背诵一些名人名篇,对写作也是大有裨益的。可以这样说,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记得,什么情况下该晓得,这本身就是本体(良知)之用的表现,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本体(良知)的确比“晓得”和“记得”都重要。
226
【原文】
问:“‘逝者如斯”①是说自家心性活泼泼地否?”
先生曰:“然。须要时时用致良知的功夫,方才活泼泼地,方才与他川水一般。若须臾间断,便与天地不相似。此是学问极至处,圣人也只如此。”
①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问:“(孔子说的)‘逝者如斯’是在形容自己的心性活泼泼的吗?”
阳明先生说:“是的。必须时时用致良知的功夫,才能做到活泼泼的,才能和那些江河里的水一样。如果有了一刻的间断,就和天地(之道)不相似了。这是学问的极致之处,圣人也只是如此。
【解析】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论语》中的名句,但是后人对这句的解释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比如有人解释为“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还有人解释为“这世间的人不顾修身续慧命,只为追逐名利前仆后继的就像这江水一般,挟老死病苦昼夜不停的奔劳。”南怀瑾先生对这句的解释,引用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语出《易经》乾坤的卦辞)”也就是要效法水不断前进,也可以用《大学》这部书中引用汤之盘铭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理解。
以上三种解释,和阳明先生的意思最为接近的是南环瑾先生所解。两者的共同之处有以下两点,首先都强调了连贯性,阳明先生用了“时时”二字,南怀瑾先生引文中有“不息”二字。其次都强调了要致力于往“正能量”的方向用功,阳明先生说了“致良知”,南怀瑾先生引用了“日日新”。
在第224节,刚刚提到“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这一节就开始“语上”了,因为阳明说了“此是学问极至处,圣人也只如此”,不间断做致知功夫就是“学问极至”处,我们这般不费力地讲出来,好像也平淡无奇,但是最要命的就是“不间断”这三个字,也就是阳明先生说的“时时”和南先生说的“不息”,大家只有实地下过功夫,才会发现,保持功夫连贯不断是何等艰难,所以这里是看似容易成却艰!没有亲身到达这种境界,其中的况味也难以口言。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15 14:02:40 +0800 CST  
227
【原文】
问:“志士仁人”①章。
先生曰:“只为世上人都把生身命子看得来太重,不问当死不当死,定要宛转委曲保全,以此把天理却丢去了,忍心害理,何者不为。若违了天理,便与禽兽无异,便偷生在世上百千年,也不过做了千百年的禽兽。学者要于此等处看得明白。比干②、龙逄③,只为他看得分明,所以能成就得他的仁。”
①志士仁人:语出《论语.卫灵公》,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②比干:殷纣王叔父。因向纣王进谏,被剖心而死。
③龙逢:即关龙逢,夏末大臣。因多次进谏,被桀囚禁杀死。
【译文】
有人请教(《论语》中的)“志士仁人”这一章。
阳明先生说:“只因为世上的人都把身家性命看得太重,不问当死不当死,一定要设法委曲保全性命,因此把天理都丢弃了,忍心害理,无所不为。若是违背了天理,便与禽兽无异,即便在世上偷生了成百上千年,也不过做了千百年的禽兽。求学的人要在这些地方分辨清楚。比干、龙逢,只因为他看得清楚,所以能做到杀身成仁。”
【解析】
儒家不是不珍惜生命,但是在儒家看来,比生命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天理。阳明先生举了比干、龙逢这两个例子,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这两个人的例子在今天可能比较缺少说服力,那我们就举身边的例子。举两个老师,一个是范跑跑,一个是张丽莉,由于媒体对这两个人的报道都已经很多,我不再具体举她(他)的事例。尽管在言论自由化的今天,对于这两个人的评价也有不同的声音,但是,令人欣慰的是,主流的看法还是认同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条传统的儒家道德规范,守住了这个原则,也就等于坚持住了我们民族良心的底线,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表白了“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语出第165节)”
228
【原文】
问:“叔孙武叔毁仲尼①,大圣人如何犹不免于毁谤?”
先生曰:“毁谤自外来的。虽圣人如何免得?人只贵于自修,若自己实实落落是个圣贤,纵然人都毁他,也说他不着。却若浮云掩日,如何损得日的光明?若自己是个像恭色庄、不坚不介的,纵然没一个人说他,他的恶慝终须一日发露。所以孟子说‘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②毁誉在外的,安能避得?只要自修何如尔。”
①毁仲尼:语出《论语.子张》,原文:“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踰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
②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语出《孟子.离娄上》,原文是:“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大意是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求全苛责的毁谤。
【译文】
问:“(《论语》中说)叔孙、武叔毁谤孔子,为什么大圣人犹然不免被人毁谤?”
阳明先生说:“毁谤是从外面来的。即使是圣人,又怎能免除?人只贵在自修,如果自己确确实实是个圣贤,纵然人人都毁谤他,也影响不到他。就像浮云掩盖住了太阳,又哪里能损害太阳的光明?如果自己是个外表道貌岸然,内心却毫无操守的人,纵然没有一个人说他(的不是),他内在的恶终归有一天会暴露出来。所以孟子说‘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毁谤和赞誉都是外来的,怎么能避免呢?只要加强自己的修养,(外来的毁谤和赞誉)又怎么能干扰到自己呢?
【解析】
一句话概括:走自己的正路,让闲言碎语飞去吧。
229
【原文】
刘君亮①要在山中静坐。
先生曰:“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汝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①刘君亮:字元道,余不详。
【译文】
刘君亮要去山中静坐。
阳明先生说:“你如果用厌弃外界事物的心去求静,这样反而养成了一种骄傲懒惰的习气。你如果不厌弃外界的事物,再去静处涵养自己,就非常好。”
【解析】
请参看第026节的解析部分。
230
【原文】
王汝中①、省曾②侍坐。
先生握扇命曰:“你们用扇。”
省曾起对曰:“不敢。”
先生曰:“圣人之学不是这等捆缚苦楚的,不是装做道学的模样。”
汝中曰:“观‘仲尼与曾点言志③’一章略见。”
先生曰:“然。以此章观之,圣人何等宽洪包含气象!且为师者问志于群弟子,三子皆整顿以对。至于曾点,飘飘然不看那三子在眼,自去鼓起瑟来,何等狂态!及至言志,又不对师之问目,都是狂言。设在伊川,或斥骂起来了。圣人乃复称许他,何等气象!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得?”
①王汝中:即王畿(1498—1583),字汝中,别号龙溪。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王阳明得意弟子,官至南京兵部郎中,后辞官,讲学四十余年,传播王学。著有《龙溪集》。
②省曾:黄勉之的名字。
③曾点言志:见029节注解七。
【译文】
王汝中和黄省曾陪侍阳明先生坐着。
先生拿扇子给他们,说:“你们用扇吧!”
黄省曾站起来说:“不敢。”
阳明先生说:“圣人之学不是这般拘束困苦的,不是装作一副道学的模样。”
王汝中说:“从(《论语》中的)‘仲尼与曾点言志’这一章可以大致看出来。”
阳明先生说:“对。从这章看来,圣人具有何等宽宏包容的气度啊!而且,作为老师,向自己的众位弟子询问志向,有三个学生都毕恭毕敬地回答。至于曾点,却洒脱脱地连看都不看那三个人一眼,自行去鼓起瑟来,这是何等狂放不羁之态啊!
等到他谈论志向,又不正面回答老师的问题,说的都是些狂言。换做(老师是)程颐的话,很可能就训斥责骂起来。而(孔)圣人却又称赞曾点,这是何等的气度啊!圣人教育人,不是将他们束缚得像一个模子里拖出来的一样。比如狂放的就从狂放之处来造就他,耿直的就从耿直之处来造就他,人的才能气质怎么能完全相同呢?”
【解析】
“曾点言志”我们曾经在第029节谈到,请参看那里的解析。
本节提到了程颐先生,是作为反面教材提出来的,不过这也不是阳明先生不怀好意的中伤,而是在《二程外书》中记载这么一则故事:
一天,程颐程颢二兄弟和朋友韩维一同去西湖游玩,韩维让自己的一些弟子随行,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是韩维的弟子中有人说说笑笑了,这一下子惹得程颐老先生不高兴了,他回头训斥道:“你们这些小字辈的屌丝们,跟随长辈出行,敢如此放浪形骸,有说有笑,老韩家孝顺而恭谨的家风全被你们败坏完了!”看到朋友发怒了,韩维脸上也挂不住了,立即将他的弟子们撵走了。
对这个故事,一般的解读是认为程颐先生方正端庄,不苟言笑,一副师道尊严的道学模样,进而感佩程颐先生修身谨严。但是阳明先生从中看出了道学作风对人的不必要的礼节束缚,本来,程颐程颢和韩维一行三人,无非就是到西湖去游玩,又不是参加什么重大的活动,年轻后生们生性活泼,说说笑笑和休闲娱乐的气氛本来就是协调的。现在被程颐先生这么一搞,只剩下二程兄弟和韩维三个人游览,个个绷着个脸游西湖,哪里还有什么气氛,您到底是游玩还是去扫墓啊?
从另一方面来说,程颐和韩维的交情有多深厚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当着朋友的面,训斥人家的弟子,虽然碍于情面韩维不好说什么,但是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韩维的弟子有了不是,从人情远近亲疏的角度看,开口训斥的也应该是韩维。你现在开口就训,还真没拿自己当外人,说好听点,您是方正耿直,说难听点,就是个二愣子。
程颐先生的学问虽然一直被世人所敬仰,但是从这件小事情上,可以看出其学问失之于迂,学问和做人依然没能打成一片,令人敬而难亲,终究和圣人的气象还差一截,也难怪阳明先生要顺手拿程颐来揶揄,从“道行”上来说,伊川先生确实还仍需努力。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15 14:52:50 +0800 CST  
@沙滩孤雁 6楼 2012-03-05 19:33:47
【解析】
要完整理解这一段的意思,必须先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最好读一下《大学》的原文。朱熹改动《大学》原文这段公案,说来话就多了,抻开了来写,足以出一本专著,以南怀瑾先生的讲义为底本的《原本大学微言》一书,有对这段公案的详细探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此书。
朱熹改“亲民”为“新民”到底是对是非,非我的学力所能妄加论断,这里为了避免枝蔓过多,仅限于在阳明思想体系的范围内简略谈一下。这里就......
-----------------------------
孤雁楼主你好, 《传习录》这本书我也买了很久, 一直以来都是似懂非懂, 非常感谢您的解析与解惑。 其他章节我没有什么疑问, 唯独这一段有些许疑议:
一:①在亲民,《大学》古本作“在亲民”,朱熹改其为“在新民”。// 个人觉得似乎更为准确的说法是:朱熹继了程颐的观点改其为"在新民"。
二:关于楼主对朱熹的“新民”注解准确性似乎有点瑕疵。
三:关于到底是“新民”还是"亲民", 我个人没有水平妄断(个人存疑: 如果做“亲”民讲, 大学的大人之学是大官之学,还是圣贤的大儒之学或者儒者的大人之学?),看了张居正的注解后个人倾向于“新”民。我也查阅了楼主所说的南怀瑾先生的讲义为底本的《原本大学微言》,南怀瑾先生在“朱晦翁昧改《大学》”一章中个人情绪化比较重,姑且听其言之。我个人觉得目前对《大学》注解最精确的是张居正(神童,庶吉士,与心学门人牛人关系匪浅, 国子监祭酒, 两朝帝师, 内阁首辅), 之前我也对《大学》很多疑问,但是看了张居正的注解之后再无异议, 至少我目前提不出来。 还在纠结“新”还是“亲”的朋友 , 请参考《张居正讲解大学.中庸》一书
四:个人觉得朱熹与王阳明根本冲突在于“格物致知”的注解上(偏偏这两章遗失了, 幸亏这两章遗失了,朱王论述合二为一应该是最准确的“格物致知” ), 也就是圣学的入门功夫上。其实朱王只是入门有所偏重而已, 属于儒家的一体两面, 缺一不可,相互依存。
附注《大学》注解片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朱熹章句】
程子曰:亲当作新。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
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
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
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
@ublox_dx 2151楼 2013-05-18 13:14:16
【张居正讲解】这一章是孔子的经文,这一节是经文中的纲领。孔子说:“大人为学的道理有三件:一件在明明德。上明字,是用功夫去明他;明德,是人心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的本体。但有生以后,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则有时而昏,故必加学问之功,以冲开气禀之拘,克去物欲之蔽,使心之本体,依旧光明,譬如镜子昏了,磨得还明一般,这才是有本之学,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一件在亲民。亲字,当作新字,是鼓舞......
-----------------------------
@ublox_dx 2152楼 2013-05-18 14:14:30
更正: 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观点
-----------------------------
你好,其中第二条"对朱熹的'新民'注解准确性似乎有点瑕疵。"请详细阐释,比较之后,感觉和您所引用的"新民"的解释是相同的.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19 09:38:59 +0800 CST  
@沙滩孤雁 2153楼 2013-05-19 09:38:59
你好,其中第二条"对朱熹的'新民'注解准确性似乎有点瑕疵。"请详细阐释,比较之后,感觉和您所引用的"新民"的解释是相同的.
-----------------------------
首先我的水平肯定远不及楼主,只是看了张居正对《大学》的注解之后对楼主这段注解提出疑议而已:
一:“至善”是指“事理当然之极”也就是“自然如此,理该如此”可以看出这两纲都是从人的修养来谈的。所以,朱熹认为中间夹了一个“亲民”,主动亲近老百姓,好像是脱离了人的修养,又加上《大学》后文有“作新民”的提法,所以朱熹认为此处有误,就把“亲”字改为了“新”字,“新民”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也可以归类为人的修养,和其他两纲就浑然一体
【疑议: 朱熹改“亲”为“新”的这段推论出去源自哪里?是有朱熹的客观记载还是后人的主观推论?,朱熹大学章句与张居正注解都没有提到, 南怀瑾老先生的说法是:a.朱熹冒用老师程颐的观点改的(不知道是否有考证依据);b.“因为把亲民的亲,当作“新”字来解释,他可非常有力地把后文“苟日新,日日新”来证明自已涂改有理。因此,他便可以大谈静坐观心,畅论心性微言妙论的教化,认为人人如此,才是学问,才能革新改过,才算是个新人(民)“( ”在新民“ 难道是做一个新人(民)?);c. 老先生文章中很多主观情绪化的表达 】
二: 就上述而言,朱熹改的也很有道理啊,但个人认为,还是有瑕疵。“明明德”与“新民”是否在意义上过于接近了,“将正大光明的德行发扬”是否已经涵盖了“除旧图新”之意?光明之德来,旧暗之私自然去,还用得着再单独提出“新民”作为一纲了吗?
【疑议:1. “明明德”与“新民”是否在意义上过于接近了, 张居正的说法是:”大人明己德、新民德,不可苟且便了,务使己德无一毫之不明,民德无一人之不新,到那极好的去处,方才住了“ , 三纲“明德”、“亲(新)民”、“至善”句意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明己德-> 新民德->至善), 并与后文的八目层层递进的句意相呼应。2. 抛却主观推论,来客观看一下”在新民“在《大学》文的篇章结构,句法,句意的关系,朱熹版本大学本文论证极其严谨与严密,详细的讲解论证请参考张居正讲解的大学。 我这里只是大概说一下(可能表述有不准确的地方): a. "明德、亲(新)民、至善 " 这三纲在大学的后文中分别有具体的解释,就”亲(新)民“ 这一纲目而言具体解释如下: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明新民之本“); 《康诰》曰:“作新民。”(”以明新民之事“);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以明自新新民之极“);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一章虽是释新民, 然起头说日新,便是明德的事, 末后说无所不用其极, 便是止至善的事,而大学之道, 备在是矣“); b. 三纲与八目的关系:”这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是明明德的条目; 齐家, 治国, 明明德于天下, 是新民的条目; 人能知所先后, 而循序为功, 则己德明, 民德新, 而止于至善在其中矣。《大学之道》,岂有外于此哉“ 】
----------------
@ublox_dx 2154楼 2013-05-19 13:06:44
最后说一下自己对儒学发展的感慨,明亡之后无儒家【清的儒家似乎可能的准确说法是奴家】,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儒学在清彻底没落(将儒学的一条腿(只有朱熹)走路发挥到极端[正常情况下应该两条腿走路],彻底将儒家整残废了变成奴家, 完全没有了宋明儒学的大辩论,大讨论,不断进步, 不断完善与发展, 只剩下彻底的僵化,读书人只能皓首穷经,寻章摘句,训诂),清亡以后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打倒孔家店。 儒学真正面目在......
-----------------------------
难得您能这么认真思考考证,而且可以说得通,我的解析也只能说是一家之言,主要是紧扣阳明心学的主旨来探讨,也是得其义而忘其言的一个意思.是"亲"还是"新"本来就是千古悬案,至今难说有定论,就如同阳明编纂的《朱子晚年定论》,也大有凑鸡毛成掸子之意味,这也需要我们“善看”,您说是吗?儒学现状是不好,以至于国家从上至国家主席,下到苦逼屌丝,一说起凝聚共识,就非要提一个不伦不类的舶来品词汇——正能量,而将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抛掷爪哇国,“抛尽家中无尽藏,沿街持钵做乞儿”今之谓也!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19 14:19:53 +0800 CST  
235
【原文】
一友静坐有见,驰问先生。
答曰:“吾昔居滁①时,见诸生多务知解,口耳异同,无益于得。姑教之静坐,一时窥见光景,颇收近效;久之,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或务为玄解妙觉,动人听闻。故迩来只说致良知。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炼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此便是学问头脑。我这个话头,自滁州到今,亦较过几番,只是致良知三字无病。医经折肱②,方能察人病理。”
①居滁:正德八年(1513),阳明四十二岁,十月至滁州(今安徽滁县),督马政。
②医经折肱:出自《左传.定公十三年》,原文“三折肱(喻阅历多),知为良医。”
【译文】
一位友人在静坐时有所心得,就马上跑来请教阳明先生。
阳明先生说:“我以前在滁州时,看到学生们大多只专注于在知识见闻上做解释,纠缠于口说耳闻的异同之辨,对于实际学问的增长却没有多大益处。就暂且教他们静坐,一时之间,他们也窥探到了良知的境界,颇能收到近效;时间久了,却渐渐有了喜静厌动、坠入枯寂的毛病。还有人致力于玄妙的解释和感觉,以耸人听闻。所以近来我只说致良知。良知明白了,无论你去静处体悟也好,去事上磨练也好,良知的本体本来是不分动静的,这就是学问的要领。我这个说法,从滁州时期到现在,也反复斟酌过好几遍,只有‘致良知’这三个字没有毛病。这就好像医生要经历过三折肱,才能明察人的病理一样。”
【解析】
阳明先生的学说,中间也经历过一些变化和完善,最终瓜熟蒂落时,还是归结为“致良知”这三个字,所以,在无数个场合下,无数个提问者面前,阳明先生不厌其烦反复强调的就是这三字真言。
236
【原文】
一友问:“功夫欲得此知时时接续,一切应感处反觉照管不及;若去事上周旋,又觉不见了。如何则可?”
先生曰:“此只认良知未真,尚有内外之间。我这里功夫,不由人急心,认得良知头脑是当,去朴实用功,自会透彻。到此便是内外两忘①,又何心事不合一?”
又曰:“功夫不是透得这个真机,如何得他充实光辉?若能透得时,不由你聪明知解接得来,须胸中渣滓浑化,不使有毫发粘滞,始得。”
①内外两忘:程颢语,出自《明道文集.答横渠先生定性书》,原文“与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
【译文】
一位朋友问:“想要下功夫保持良知时时不间断,但是一切应该感应到的‘知’反而照应不到;如果去具体的事情上周旋,又觉得良知不见了。怎么办才行?”
阳明先生说:“这只是因为对良知的认识不真切,尚且还有内外不同的分别。我所说的致良知功夫,由不得人心急,只要能恰当地认清良知这个要领,去笃实地用功,自然会透彻(领悟)。到此地步就是‘内外两忘’了,又怎么会心和事不能合一?”
阳明先生又说:“(致良知的)功夫要不能透彻洞悉这个真机,又怎么能获得良知充实而光辉的境界呢?要想能透彻洞悉这个真机,不是依靠你的聪明和理解力强就能做得来的,必须将心中的渣滓消融掉,不使其有一丝一毫的粘连,才能做到。”
【解析】
又出现了“时时”二字,功夫间断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但阳明先生的回答没有多少“亮点”,都是之前反复说过的,出现功夫间断的根源不外乎是“认良知未真”,解决之道是“不由人急心”、“朴实用功”,都是些让你听后想用头撞墙的回答。
阳明说的第二句,依然是在强调“良知”这个真机,后面说的“胸中渣滓浑化,不使有毫发粘滞,始得。”本质上是克治私欲的功夫,可以和第085节阳明说的“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对照来看。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20 09:45:35 +0800 CST  
237
【原文】
先生曰:“‘天命之谓性’①,命即是性。‘率性之谓道’,性即是道。‘修道之谓教’,道即是教。”
问:“如何道即是教?”
曰:“道即是良知。良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还他是,非的还他非,是非只依着他,更无有不是处,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
①天命之谓性:见第112节注解二。
【译文】
阳明先生说:“(《中庸》中说的)‘天命之谓性’,其中的‘命’就是‘性’。‘率性之谓道’,其中的‘性’就是‘道’。‘修道之谓教’,其中的‘道’就是‘教’。”
有人问:“为什么‘道’就是‘教’?”
阳明先生回答说:“‘道’就是良知。良知原本是完完全全的,是的,就还他一个是,非的,就还他一个非,判断是非只依着良知,就再没有不对的地方,这个良知还是你的明师。”
【解析】
请参看第112节的解析部分。
238
【原文】
问:“‘不睹不闻’①是说本体,‘戒慎恐惧’是说功夫否?”
先生曰:“此处须信得本体原是‘不睹不闻’的,亦原是‘戒慎恐惧’的。‘戒慎恐惧’不曾在‘不睹不闻’上加得些子。见得真时,便谓‘戒慎恐惧’是本体,‘不睹不闻’是功夫亦得。”
①不睹不闻:以及下面的“戒慎恐惧”皆语出《中庸》。
【译文】
有人问:“(《中庸》中说的)‘不睹不闻’是说本体,‘戒慎恐惧’是说功夫,对吗?”
阳明先生说:“这里必须要相信本体原本是‘不睹不闻’的,也原本是‘戒慎恐惧’的。‘戒慎恐惧’并没有在‘不睹不闻’上添加什么。能认真切的时候,就算是说‘戒慎恐惧’是本体,‘不睹不闻’是功夫也可以。”
【解析】
我们先看一下《中庸》中的原话:“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翻译为现代话,大意是:“所以,君子要在人看不到的地方警惕谨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惴惴小心。(私欲)当在暗处就克治,(私欲)当在细处就遏制。所以君子在独知之处要戒慎。“
“不睹不闻”和“戒慎恐惧”就是从这句话而来的,在067节,提到到过这两句话。阳明这里将“不睹不闻”和“戒慎恐惧”合起来谈,依旧是从“体用一源”的思想出发,这已经是他的老调门了,不再赘言。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20 18:12:23 +0800 CST  
239
【原文】
问:“通乎昼夜之道而知①。”
先生曰:“良知原是知昼知夜的。”
又问:“人睡熟时,良知亦不知了。”
曰:“不知何以一叫便应?”
曰:“良知常知,如何有睡熟时?”
曰:“向晦宴息②,此亦造化常理。夜来天地混沌,形色俱泯,人亦耳目无所睹闻,众窍俱翕,此即良知收敛凝一时。天地既开,庶物露生,人亦耳目有所睹闻,众窍俱辟,此即良知妙用发生时。可见人心与天地一体,故‘上下与天地同流’③。今人不会宴息,夜来不是昏睡,即是妄思魇寐。”
曰:“睡时功夫如何用?”
先生曰:“知昼即知夜矣。日间良知是顺应无滞的,夜间良知即是收敛凝一的,有梦即先兆。”
又曰:“良知在夜气④发的方是本体,以其无物欲之杂也。学者要使事物纷扰之时,常如夜气一般,就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①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语出《易经.系辞上》,大意是通晓了昼夜的“道”就可以获得“知”一说“知”通“智”,是智慧的意思。
②向晦宴息:语出《易经.随卦.象传》,原文“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③“上下”句:语出《孟子.尽心篇》,原文“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④夜气:参看043节注解四。
【译文】
有人问:“(《易经》上说的)‘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该如何理解)?”
阳明先生说:“良知原本就是能知道白天知道黑夜的。”
问:“人睡熟的时候,良知岂不也不知道了?”
阳明先生说:“若是不知道的话,为何一叫就会答应?”
问:“良知如果时常知道,为何又有睡熟的时候?”
阳明先生说:“到了晚上就应该睡觉,这也是自然规律。夜晚来临,天地间一片混沌,(万物的)形状和色泽都泯灭了,人的耳目也就没有什么可听可看,人的感觉器官也都闭合了,这就是良知一时的收敛凝聚。一旦白昼来临,万物显露,人的耳目也就有东西能听有东西能看了,人的感觉器官也就全部打开了,这就是良知的妙用可以产生作用之时。由此可见,人心和天地是一体的,所以,(《孟子》中说)‘上下与天地同流’,现在的人不能善用晚上的休息,夜晚来了,不是昏昏大睡,就是胡思乱想(失眠)多梦。”
问:“睡觉时功夫如何下呢?”
阳明先生说:“知道白天也就知道黑夜了。白天良知是顺应(众理)而无所凝滞的,夜间良知就是收敛凝聚的,有梦就是(良知仍在)的先兆。”
阳明先生又说:“良知在夜间生成的善良之气中产生的才是本体,因为其中没有私欲掺杂。求学的人要做到在事情纷扰之时,良知要保持为如在夜间生成的善良之气下一般,这就是(《易经》中说的)‘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解析】
这节的问答可以认为是对良知之学的“极限测试”,提问者有意提出一些极端条件——熟睡时——来测试良知之学在非正常条件的表现。我们先看一下当代词典对“睡眠”一词的解释:高等脊椎动物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另一种解释是:睡眠是由于脑的功能活动而引起的动物生理性活动低下,给予适当刺激可使之达到完全清醒的状态。
提问者问“人睡熟时,良知亦不知了?”从现代对睡眠的定义上来看,侧重指出了人的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可以认为是一种客观的视角。但是,阳明为了证明人即便是在睡眠状态,良知依然在起作用,特意举出了睡着的人也可以被叫醒的特性,以证明良知的“不息”,可以认为是一种主观的视角。
但是提问者显然不愿意钻进阳明先生设定的语境背景下与之交锋,他又站在客观的视角逼问,“良知常知,如何有睡熟时?”至此,阳明先生算是被逼到死胡同了,他再也无法用主观视角的语境来回答这个客观视角下的问题,不得已,他站到了对方的主场——客观视角的位置——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向晦宴息,此亦造化常理”,天黑了人就睡觉,这就是自然规律,他说出了“造化”二字,承认了“造化”,也就等于承认了客观规律。但是假如就这样站在对方的主场被对方牵着鼻子绕圈子,他也就不叫王阳明了,于是,他开始将话往自己主场的范围内圆。
阳明开始描述夜晚的情况,一片混沌,万物形色俱泯,至此,算是将话圆到自己的主场了,因为感受到天地混沌和万物形色俱泯的,是人,人的主宰又是心。良知一时的收敛凝一只是为了配合造物所安排的“常理”,这本身也可以说是良知之用,这种情况良知之用的特殊性在于,他是通过降低良知本身的灵敏性而实现着致良知。接着又描述白昼到来,良知之用的功能全开时的状态,这本身也是良知在配合造物所安排的“常理”。最后的结论是“人心与天地一体”,睡着也好,醒着也好,都是完全依据造物的“常理”而行,没有一丁点儿人的私欲,此情此景,人就是天地,天地就是人,所以可以说是一体。
提问者最后问睡着时功夫如何下,又是非常尖锐的问题,因为人在睡眠时,意识是处于一种暂时中断的状态。显而易见,此时做致良知的功夫, 明明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口。但是阳明先生仍然能自圆其说,他要求人效法昼夜之道,(关于昼夜之道,在第111节也曾谈到过,大家可以结合那一节来看。)意思不外乎,睡眠时你就好好睡,这本身就是致良知了,不要胡思乱想,避免产生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情况,就是睡觉的功夫。据统计,中国居民睡眠障碍的患病率高达42.7%,阳明先生在四百多年前就劝诫我们睡要好好睡,我们当代人读之当更有切身之感。没有好的睡眠,连饱满的精神状态都保证不了,又如何能在白昼竭尽全力做致知的功夫呢?
阳明先生最后补充说的“夜气”,在第043节曾经提到,请参照来看,但是这句补充的话和上面想要表达的意思实际上关联不大,更像是另一层意思的表述,也很可能是阳明先生跳跃式的思维造成的。其中强调的“学者要使事物纷扰之时,常如夜气一般。”功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像历史上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在收到前线捷报之时,轻描淡写说了句“小儿辈破贼归矣!”然后继续下棋,这种静气就颇吻合这里表述的“纷扰之时,常如夜气一般。”当然,阳明先生在指挥作战之时,也常常是前堂处理完军机大事,回来后堂继续神态自若地讲学,这也是保持“夜气”于“纷扰之时”的极好例子。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20 18:12:51 +0800 CST  
@沙滩孤雁 2155楼 2013-05-19 14:19:53
难得您能这么认真思考考证,而且可以说得通,我的解析也只能说是一家之言,主要是紧扣阳明心学的主旨来探讨,也是得其义而忘其言的一个意思.是"亲"还是"新"本来就是千古悬案,至今难说有定论,就如同阳明编纂的《朱子晚年定论》,也大有凑鸡毛成掸子之意味,这也需要我们“善看”,您说是吗?儒学现状是不好,以至于国家从上至国家主席,下到苦逼屌丝,一说起凝聚共识,就非要提一个不伦不类的舶来品词汇——正能量,而将博大精深......
-----------------------------
@ublox_dx 2162楼 2013-05-21 10:49:40
感谢先生回复, 不知道先生怎样看待朱王学说的异同(虽然传习录中说是入门的区别), 我一直对这个问题似懂非懂的。
-----------------------------
本贴中关于朱王异同已经谈的很多了,请参看相关章节,这个话题也是一言难尽。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5-21 16:49:27 +0800 CST  

楼主:沙滩孤雁

字数:3267

发表时间:2012-03-03 02: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06 09:14:52 +0800 CST

评论数:29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