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历史的人性——宋金战史(长篇连载)

在金廷权斗的同时,这边的赵恒因为有了完颜宗望的联络,好比吃进定心丸,于是大刀阔斧地巩固权力。

公元1126年2月12日,赵恒以金人退兵大赦天下。

14日,以奸佞误国,罢免宰相李邦彦、执政王孝迪、蔡懋,任命吴敏为宰相,李纲再为知枢密院事,主持军事。

15日,下诏教习禁军,以备抵御胡骑。

16日,下诏曰:“金人叛盟深入,其原主合议之宰执李邦彦、割地使李棁、李邺、郑望之悉行罢黜。”“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与人。”

18日,贬太师蔡京为秘书少监,河南府居住。贬太师、广阳君王童贯左卫上将军,池州居住。贬太保蔡攸为太中大夫。

赵恒在做两件事:安抚民心;巩固皇权。

此时,民众的情绪已达到沸点。对老百姓而言,保家和卫国其实是两个概念,家比国更有画面感,家代表了父母妻儿,包含了所有生活的希望。对当地人而言,割地等于毁家,所以黄河边2万民兵可以不战而溃,家门口的七千义勇却依然能奋不顾身。

任何人只要处在赵恒位置,很快就能明白一个道理——红眼拼命的情绪必须外泄。罢免主和派,重新启用李纲,操练兵马,强调“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于人。”的做法无一不是在向外疏导民众的情绪。

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民族情绪,千百年来一直是缓解内患的不二法宝。

这些动作在完颜宗望尚未完全撤离之时便已高调推进,可见赵恒与宗望之间已相当默契,在前期的沟通中,以钱换地的构想应基本达成共识。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2 21:18:38 +0800 CST  
在金廷权斗的同时,这边的赵恒因为有了完颜宗望的联络,好比吃进定心丸,于是大刀阔斧地巩固权力。

公元1126年2月12日,赵恒以金人退兵大赦天下。

14日,以奸佞误国,罢免宰相李邦彦、执政王孝迪、蔡懋,任命吴敏为宰相,李纲再为知枢密院事,主持军事。

15日,下诏教习禁军,以备抵御胡骑。

16日,下诏曰:“金人叛盟深入,其原主合议之宰执李邦彦、割地使李棁、李邺、郑望之悉行罢黜。”“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与人。”

18日,贬太师蔡京为秘书少监,河南府居住。贬太师、广阳君王童贯左卫上将军,池州居住。贬太保蔡攸为太中大夫。

赵恒在做两件事:安抚民心;巩固皇权。

此时,民众的情绪已达到沸点。对老百姓而言,保家和卫国其实是两个概念,家比国更有画面感,家代表了父母妻儿,包含了所有生活的希望。对当地人而言,割地等于毁家,所以黄河边2万民兵可以不战而溃,家门口的七千义勇却依然能奋不顾身。

任何人只要处在赵恒位置,很快就能明白一个道理——红眼拼命的情绪必须外泄。罢免主和派,重新启用李纲,操练兵马,强调“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于人。”的做法无一不是在向外疏导民众的情绪。

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民 族情绪,千百年来一直是缓解内患的不二法宝。

这些动作在完颜宗望尚未完全撤离之时便已高调推进,可见赵恒与宗望之间已相当默契,在前期的沟通中,以钱换地的构想应基本达成共识。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2 21:19:19 +0800 CST  

赵恒即位后,另一件同等重要的事是巩固到手的皇权。眼下赵恒地位很不稳定,不光有来自底层的动荡,更有来自高层的危机,宋钦宗赵恒与他老爸宋徽宗之间的矛盾,是一个更大的内忧。

当时金兵突然南侵,迫使宋徽宗匆忙传位钦宗,但事态逐渐平息后,宋徽宗便一路“南幸”一路发诏,这是干吗?这是既卸肩膀又抓权力的节奏。

赵恒没办法,宋徽宗一道诏书,他便回一道圣旨加以否定,发一道灭一道,来来互不相让。但这里有一个令人不安的关键因素,宋徽宗赵佶虽然退位,却并非孤家寡人,曾经的亲信权臣党羽勾连,赵恒若不能利用法统地位和战争状态的军权,对他老爹加以控制,宋徽宗完全有实力另立朝廷,让赵恒成为一个仅仅用来挡箭的苦逼稻草人。

赵恒难以容忍。

早在即位之初,赵恒便有所动作。

1126年正月4日,以“不俟命”为由贬“六贼”中的王黼为崇信军节度副使;李彦赐死,籍没所有家产;朱勔“放归田里”。

24日王黼在前往流放地永州(湖南零陵)途中,被开封府尹聂昌安排的“强盗”所杀。

30日曾推举赵恒即位有功的“六贼”之梁师成,被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当日出京前往循州(广东龙川)的途中“自缢而亡”。

“六贼”中去除四贼,京城内的一干党羽尽遭诛灭。之后,赵恒准备一鼓作气,派“快刀”聂昌再往东南地区,秘密处置蔡京、童贯等前朝重臣。

李纲反对,“倘使此事成功,亦必惊动太上皇帝;倘若不成功,令其(党羽)惊恐,万一挟道君(徽宗)与东南,陛下将如何处之?不若公开将蔡京、蔡攸、童贯等人贬官,乞道君(请求宋徽宗)去此数人,早日回銮京师,可不劳而事定。”

赵恒采纳了李纲的建议。

利用其本身正朔的法统,以及主战派大臣李刚抗击外侵的军事凝聚力,赵恒先对“六贼”的外围余党做高压剥离。此时正处战时非常状态,“六贼”的残余虽盘根错节势力庞大,但遭遇压倒一切的战时非常手段,很快被一一剪除。

各方派系重新站队。

3月21日李纲往东南面见宋徽宗,传诉当今天子的奉迎之意。此时身边亲信不同程度被贬,空架子的太上皇开销用度吃紧,所发诏书日渐无效。

宋徽宗向李纲解释,江南修造的多处行宫本非扰民,只为防御金人,婉转表达其为赵宋皇室构建退路,希望留在江南之意。

李纲代赵恒重申父子团聚的决心。

宋徽宗又问京城政务,并点评防御细节,对赵恒作温和批评。

李纲开导道:“皇帝仁孝小心,唯恐行事不周,每得太上皇御笔批问,常惶恐而不进膳。臣私下以为,若将朝廷比之平常人家,家长出门而将家室托付子弟,偶遇强盗劫掠,子弟须当随意处置,及家长归来,当褒奖其保存田地之功,不必问其细故。今陛下传位巡幸,恰当大敌入侵,为社稷计,政事不得不小有变革。今江山无虞,四方安宁,臣以为陛下回銮,宜嘉奖天子,其他细故一切勿问。”

宋徽宗碰了个钉子,只得表态:“公言极是,朕只是性快问及,后即无此(以后不会再问了)。”并当即解下玉带赏赐李纲。

这段对话中,李纲态度倨傲,宋徽宗以太上皇的身份小心应答,姿态谦恭,令人唏嘘。

赵恒从一开始的即位,到权力安全而平稳交接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能见到李纲的身影。拥立赵恒,李纲可谓居功至伟。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3 11:21:49 +0800 CST  

待续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3 11:36:08 +0800 CST  
4月3日,宋徽宗一行回到离开了三个多月的京城开封。

宋钦宗赵恒率后宫、宗戚、百官出城,至宜春苑奉迎。

宋徽宗以道士打扮回宫,以示不问朝政之决心。

赵恒亲自接宋徽宗入宫,秘密将其贴身的十名内侍“并行罢黜,不许入门,敢留者斩。”

回宫后的宋徽宗每有手札给宋钦宗赵恒,言必称“老拙”,称钦宗为“陛下”。

赵恒每日前往宫中探望,并密令内宫,徽宗之赏赐,受赏者一律上缴管库。这是种严厉的防范,可想见的理由是杜绝徽宗买通贴身内伺,切断其与外界的一切联络。

挨过了一段时日后,徽宗向儿子赵恒提议,金人虽暂退而去,必卷土重来,“老拙”欲分忧朝廷,前往洛阳募兵。

赵恒否决。

徽宗生日那天,宋钦宗赵恒前往祝寿,徽宗斟酒,赵恒举杯欲饮,随行官员以脚踩之,于是赵恒坚辞不饮。“上皇嚎哭入宫”。

皇权之前无父子,两宫矛盾彻底表面化。

与此同时,赵恒加紧铲除旧有势力。

4月初,再贬蔡京为崇幸军节度副使。

4月中,贬童贯为昭化军节度副使,郴州安置。贬蔡攸为节度副使。朱勔安置循州。

5月,追削刚死的太尉高俅一切官爵。

7月11日,流放蔡京于儋州(海南儋县),蔡攸于雷州(广东海康),童贯于吉阳军(海南三亚),赵良嗣于柳州(广西柳州)。

7月21日,诏令蔡攸子孙二十三人贬窜边远军州,遇大赦不得北还。同一日蔡京死于被贬途中。

7月28日,诛杀童贯、赵良嗣于贬所,并将其首级送至京师示众。

8月,蔡攸及其弟蔡翛以及朱勔被诛杀于各自贬所。

宋钦宗在李纲辅佐下,快刀斩乱麻地处置了内忧,政权交接渐趋平稳,但此时的财政已濒于崩溃,羸弱的国力与保卫家园的民众诉求并不匹配。

对宋钦宗而言,当务之急是筹集议和的钱银,但东京开封的民心又渐浮动,各种请愿此起彼伏。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3 15:57:55 +0800 CST  


东京太学全体罢学,京城流传民谣:“城门闭,言路开;城门开,言路闭。”当时有一首《十不管》的民谣较全面的阐释了当时民间的不满:

不管太原,却管太学;

不管防秋,却管《春秋》;

不管炮石,却管安石;

不管肃王,却管舒王;

不管燕山,却管聂山;

不管东京,却管蔡京;

不管河北地界,却管举人解免;

不管河东,却管陈东;

不管二太子,却管立太子。

说得是当时太原形势危急,燕山落入敌手,钦宗的弟弟肃王还在二太子营中当人质,河北三镇面临割让,在黄河秋防毫无头绪,五百多座炮架无人收管之际,朝廷却只顾肃清蔡京余毒,批判肃王王安石,抓捕异议人士,控制言论,并忙于讨论科举,册立太子。

说的都是实情,细究却是无奈。

站在钦宗赵恒的立场上看,道理其实挺简单,短期内打赢不可能,不管什么代价,议和是唯一的出路,但这不能对外说,此时民意汹汹,已成最主要的内忧。

册封太子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刚获取的皇权威望;贬王安石、蔡京等新党,是为了重新团结士大夫;开太学科举是为了笼络读书人;总之,所有的举措只有一个目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压所有不利于和议的负面言论。

至于太原那边如果能救当然要救。被围困了几个月的太原城,除非打通内外联络,否则终是座死城。

早在3月中旬,宋军曾派西北军名将种师中、姚古,率河东军精锐,解太原之围。此役宋军拼死力战,种师中魂归沙场,而宋军终未逃出溃败之宿命。太原孤城陷于绝望。

以步兵为主的宋军,在与金军骑兵的主动野战中,除后来的岳飞外,几乎就没打平过。这主要存在困扰已久的地理位置所造成的装备差距原因。

太原救援失利后,主和派与主战派多次交锋,并相互排挤,最后李纲率主战派大臣上奏,提出一整套扩军固防的计划。

赵恒考虑后宣布,拜李纲为帅,节度各路兵马,再解太原之围。

李纲厥倒。

以赵恒的感受,原本稳定民心的李刚,此时已有挟民意而左右朝政之势,按照李纲的路数,即便掏空国库,未必能构建他理想中的国防体系。

据说,李纲是个极具仪式感的人,家中排场奢侈,富可敌国。《樵书》记载,“李纲私藏,过于国帑(国库),侍妾歌童,衣服饮食,极于美丽。每宴客设馔(菜肴)必至百品,遇出(出行)则厨传数十担。”这虽是一家之辞,但从李纲多次如狮子开口般的军备方案看,不排除拿国防当生意的嫌疑。

赵恒索性顺着李纲的高调表态,把他顶到最高处,既堵民众之口,又解朝堂压力,还转移了视线。

谁都知道李刚毫无野战经验,而赵恒上位李刚可谓功不可没,可算是肱股之臣。这一任命多少有些绝情。

出征前,李纲心中悲愤,怀赴死之心。

赵恒终究念及旧情,亲自给李纲设宴践行,并宽慰道:“卿为朕巡边后,便可还朝。”言语间未作期待,而暗示了一场政治秀。

但即便如此,罩在李刚头上的光环算是毁了。

结果如预期,对民众有了交代,对太原尽了人事,而西征的大军一触即退。

事态发展到目前为止,赵恒政权虽如履薄冰,却依然运行在轨道之上,外表看政令混乱,却富含着内在逻辑。不过,赵恒终究还是漏算了决定其命运的最为关键的一步。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4 13:27:16 +0800 CST  
@qweqwr 2017-03-03 20:08:18
感觉金人开始也没打算灭宋的。只是后面打交道之中发现宋朝太弱了,不灭都对不起自己。2次南下中间隔了1年左右。可惜宋钦宗未能抓住机会重整军务,有针对性的布防。如能打上几个相持仗(不奢望取胜)当能挺过难关成为中兴之主了。可能徽宗牵制力量太大,内耗严重,没能抗住!
-----------------------------

欢迎讨论。此文只是一家之言,作抛砖引玉。
赵恒是不是中兴之主不好说,但从赵恒即位后的行为看,比起历史上常见的生于宫廷血统高贵(或有近亲结婚)的王子,我以为,他应该算是个有思路够决断的人。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4 13:39:02 +0800 CST  
在赵恒忙于稳固政权之时,金国最忙的是完颜粘罕,获得了政治上的支持后,他需要将政治上的优势化为军事上行动,首要的一步是占据舆论和道义的高地。

完颜粘罕是个实干家,在需要的时机,需要的地点,没费吹灰之力,便获取了他需要的证据——截获宋钦宗赵恒的两封密信。

第一封,写给已经降金的原辽国大将耶律余赌,请耶律余赌发动兵变。这封信由出使北宋的使节萧仲恭带回,但萧仲恭交给了完颜粘罕。

第二封,写给当时在西域筹建新政权西辽的耶律大石,希望恢复与辽的传统友谊,并游说耶律大石对金进行夹攻。这封信在边界被完颜粘罕的巡逻兵所获。

从事后看,这两封信都有明显疑点之处:

耶律余赌作为辽国的叛将,在金军中并拥有可改变局势的的绝对实力,劝降耶律余睹无关大局。而两国交战时,想要说降对方的一员大将投诚,涉及无数细节,从来都不是一二封信能办到的事。就算由此意向,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至于耶律大石,此时刚经历了惨败,手下至多几千号人,泥菩萨一个。为躲避金军,耶律大石正策划穿越沙漠,西逃可敦城。此时劝降到底是想抓根稻草还是拖个油瓶。

在强弱对比一目了然的情况下,刚上岸的耶律余賭和耶律大石又有什么理由弃明投暗,重登上宋朝这艘“泰坦尼克号”?更何况张瑴的前车之鉴犹然在目,恩宠如郭药师还不照样逃离宋朝,这才是现成的榜样。

一件不管从上下左右哪个角度看,横竖都没意义却授人把柄的事,赵恒怎么可能脑筋答错地加以实施。就算赵恒脑子坏掉,这种大事在君臣之间的朝政商议中,又怎么可能通得过可行性评估,总不至于所有人都大脑短路吧。

这事不经推敲。

完颜粘罕是粗糙的,那是一种强悍到极致才能拥有的粗糙。这两封信虽然经不起推敲,但你随便推敲,他动都不动,他只要结果。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5 11:52:17 +0800 CST  


@版主,原有的评论为什么会被吃掉?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5 11:55:35 +0800 CST  



前面也有朋友说过回帖被删的事,到底什么情况?

第一次来天涯,人格担保到目前为止所有回帖的朋友,没有一个是我在现实中认识的。绝对不存在虚假灌水。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5 12:06:24 +0800 CST  
结果是完颜粘罕找到了搞臭赵氏“证据”,让金国占据了政治和舆论的先机,金国高层以压倒性的力量,通过了再次发兵伐宋的决议。

公元1126年8月,金国对宋国发起了第二次进攻,由完颜粘罕和完颜宗望分率东、西两路军南下,同时给赵恒发来一份“问罪书”,指责赵恒不履行割地协议,并企图阴谋策反,罪恶比其父有过之无不及,要求速派亲王、宰相随带深刻检讨前往前往金营认罪,并打开三镇大门等待“抚定”。

宋廷赵恒回复:坚守三镇是当地军民不接受圣旨的结果,不关朝廷的事,策动反金是“奸人作伪”,并再次请求免割三镇,以银绢的形式把三镇的赋税交给金人。

金人继续前进,9月3日,完颜粘罕攻克粮尽援绝被围困了260多天太原,此时太原居民死难者十之八九,已到了杀人而食的地步。

10月5日,东路的完颜宗望攻下坚守了40多天的真定(河北正定),主将刘翊兵败自杀,知府李邈被乱军斩杀。

东西两路的防御要津相继失陷。

京城开封原本群情激奋的街市顿时安静,弥漫在一片肃杀的恐惧中。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5 13:00:50 +0800 CST  

攻克了各自行进线路中最重要的防御重镇后,金军的两路兵马东西对进,会师平定(山西阳泉)。

对于下一步的行动,东西路两路军高层有一次重要的前线军事会议,时人张汇在其所著的《金人节要》中记录了这次会议的一些细节:

粘罕自太原至平定军,宗望自真定西至平定军,以议再寇(进犯)京师开封。

右监军兀术(著名的完颜兀术,完颜宗望同父异母的弟弟)曰:“今河东已得太原,河北已得真定,两者乃两河领袖也,趁此之势,可先取两河,待两河既定,徐图过河以取东京不为晚矣。今若弃两河先趋东京,苟(若)有不利,则两河也非我有也。兼二太子(宗望)昨(上次)已到东京,不能取之。”

宗望未有语。

粘罕怫然而起,以手取貂帽掷之于地,大声道:“东京,中国(宋朝)之根本。我谓不得东京,两河虽得而不能守,苟(若)得东京,两河不取而自下。昨(上次)东京不能得者,以我不在彼也,今若我行,得之必也。”

又舒展右臂,作取物状,曰:“我今若取东京,如运臂取物,回手得之也。”

宗望欣然称善。

这是一次不同利益,不同性格之间的冲突。性格决定命运,城府更深的完颜宗望踏上了他命运的不归之路。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6 11:43:22 +0800 CST  
金军决议进攻开封之时,宋廷内阁也在紧急磋商。宋钦宗赵恒召集大臣重新评估割让三镇的利弊得失。

右谏议大夫范宗尹等70人主张割地,态度坚决,范宗尹哭趴在地上,请求割让三镇,“以纾国祸”。

左谏议大夫秦桧等36人认为不可。中书侍郎何栗的观点具有代表性,认为太原、真定已失,金军南下已然无法阻挡,但“两河之民皆吾赤子,弃地则并其民弃之,为民父母而弃其子,可乎?”意思是若割地便等于弃民,如同父母抛弃孩子,政治上将彻底失去信誉,以后怎么统治,这能行吗?

这当然不行,但前提是宋金之间必须存在和议基础。赵恒不知道,他跟完颜宗望私下的和平协议,彻底伤害了“国相系”的完颜粘罕,此时他正处于金廷权斗的风暴眼。

宋钦宗赵恒派出一路路的使者前往金营联络沟通,陈述利弊。

他没想通:打仗是手段,利益才是目的,稳定而臣服的中原,难道不正符合金国,既无力统治又想获取最大利益的诉求吗?

他当然想不通,他没在金国高层,无法了解金廷权斗的内幕细节。金国的利益难道就等于完颜粘罕以及其他高层的利益吗?

这边思路还没来得及理清,完颜粘罕的西路军已打到了黄河边。

大将完颜娄室的建议,“宋军虽多,不足惧也。与之战,不若以虚声恐吓,取军中战鼓通宵击之,以观其变。”

完颜粘罕采用了他貌似儿戏的策略。

11月12日金军在对岸把羊绑上,用羊蹄敲了一夜的鼓,驻守在黄河南岸的宋朝12万民兵一夜溃散。

金军驾小舟,以两天的时间从容渡河。

赵恒依旧没跑,但这次他赌错了。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6 11:46:23 +0800 CST  
心存幻想的赵恒再派康王赵构和刑部尚书王云赶赴金营,表示愿割让三镇,并尊金国皇帝为皇伯。

赵构一行启程未久,金人又送达了以黄河为国界的最新要求。

赵恒完全接受,回复:“一一专听从命,不敢依前有违。”派执政官聂昌、耿南忠赶赴金营办理割地手续。

聂昌和金使到达绛州,绛人听说割地,坚壁而拒。聂昌身怀皇命,持诏书硬闯,结果被守城军民拿下,乱刀砍死。

耿南忠与金使王讷来到卫州,卫州百姓围住驿馆,喊杀震耳,吓得两人连夜逃出城去。金使逃回金营,耿南忠跑到相州,不敢说割地之事,谎称欲调人马拱卫京师,这才躲过一劫。

11月20日赵构一行前往金营途中到达磁州,21日路过应王庙时,被愤怒的民众包围,王云被当场打死,赵构被知州宗泽救出后,留在磁州。

赵构虽逃过一劫,但代价惨重。在这一场民变中,后来的南宋开国皇帝皇九子康王赵构的生殖系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7 10:18:28 +0800 CST  
这是一个基于史实的逻辑推理。

赵构的一生中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赵旉最小,生于1127年6月,按正常计算,如果赵旉他妈在1126年第一个11月怀孕(那年闰11月),那么连头带尾就有差不多有9个月的时间(正常的妊娠期280天左右)。

1126年11月上旬,赵构正在第二次出使金营的路上,所以那孩子很可能是在出在使过程中,行营临幸的意外。

这就解释了另一个疑问,为什么后来徽钦二帝率整个后宫“北狩”之时,赵构能带着出生不久的赵旉一路南逃?同时,这也说明了一个基本事实,1126年11月上中旬康王赵构的生殖功能完全正常。

赵构生于1107年5月,1126年11月他刚19岁半,翻看赵构的简历,这时他已经有了6个孩子,严格意义上是7个——此时他在开封康王府里的正妻邢氏已怀有身孕(押往金国时,被强行堕胎)。如果以16岁开始有第一个孩子来计算,赵构平均每半年造一个小人,这说明赵构的功能不光正常,而且正处于极强悍的时期。

《靖康稗史笺证·青宫译语》的记载中,有关于年轻时康王赵构的描述,其“目光如炬,好色入父,伺婢多死者。”这或许有点夸张,但仅以其年龄、营养、基因(宋徽宗32个儿子,34个女儿)等条件判断,赵构成为一个强壮青年,那是再正常不过的大概率事件。


但是,1126年11月,赵构在让赵旉他妈怀上后,从此就再没让任何一个女人怀过,前后比较,反差强烈。那么,什么事情能让“目光如炬”的赵构变个人呢?


在1126年11月或之后的较短时间内必定有一个节点,成为赵构“强悍功能”由盛及衰的重要转折。

而恰在此处,史料记录了一个细节:1126年11月21日,赵构和王云在出使金营途中,路过磁州应王庙,遭到当地愤怒民众的围攻,场面火爆失控,王云被活活打死。

连接上面所有的逻辑链条,我们便有了充分的理由做出推定:与王云同行的赵构,在11月21日的暴乱中遭到了同样的袭击,虽保全性命,但当场“碉堡”了。

这是种无比巨大的身心屈辱,以至于在此事发生后,一切关于赵构的内容都被讳莫如深地刻意修饰,事实上连赵旉的生母都极少被提起。

或许这就是命运,然而却更像是诅咒,在赵宋皇朝中,赵构还算是好的,而整个北宋皇室最终都极其惨烈地无一幸免,甚至包括还在娘胎里的赵旉。

这一轮和谈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就在此时,金军的东西两路军都已渡过黄河,直扑京城。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7 10:29:03 +0800 CST  
写作内容与正史会有较大出入,抛砖引玉,欢迎探讨。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7 18:14:45 +0800 CST  
期待顶贴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7 18:47:43 +0800 CST  

谢朋友们的支持,深感鼓舞。请放心,我会有始有终地更完。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7 22:30:52 +0800 CST  
1126年11月24日完颜宗望的东路军到达北宋首都东京(河南开封),次日,完颜粘罕率西路军赶到,形成合围,京城一片恐慌。

闰11月1日,金军从各方位发起全面进攻,凭借开封坚固的城防,宋军奋起反击,双方相持数日,伤亡惨重。

宋军京城内装备充足,战事成胶着状,但坚守终究不是出路,若无外援,开封俨然便是第二个太原。

宋钦宗赵恒不断派人持蜡书潜出,诏令各路人马勤王效命:

任命滞留在相州的康王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督率河北诸军入援。任命李纲为开封尹归拢外围诸路军马,驰援开封。破格提拔从邓州赶来勤王的张叔夜为签书枢密院事。甚至广发绿林帖,赦令的各方山寨至官府报备,为国效命以建功勋。


金军完颜宗望以“恐天下援兵至”为由,提议采取和谈的方针,并敦促宋廷速割两河之地。

赵恒派出大臣冯解、曹辅与宗室成员赵仲温至金营议和。

完颜粘罕白眼弹回,“国相系”的西路军攻势愈猛。

局势走向如太原例:金军围城打援,开封困守。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8 12:31:10 +0800 CST  


如果说太原曾上演过一部血腥的灾难片,那么开封将要开演的将是场喧嚣的荒诞剧,之后的剧情以低俗开头,但结尾隽永,耐人寻味。

主演是当时在京城卫戍部队中一个叫郭京的龙卫军副都头,他以一种独特的表演方式,让他和开封保卫战载入了史册。

此剧的导演也不得不提:孙傅,字博野,进士出身,时任兵部尚书(国防部长)、同知枢密院(军委委员)。

孙傅找到郭京是因为传闻中他能掷豆成兵,还能隐形(类似魔术)。据郭京所言,他能用六甲神兵7777人破敌解围。孙傅给了郭京最大的信任,上报朝廷后,授郭京“武略大夫”的官衔,并调拨金银,以招募人马。

郭京招人方法独特,不看技艺,只看命理,多招些地皮无赖,授以“都督”、“大夫”的头衔,有武将想要应征偏将的职位,郭京扣算其八字后,回绝:“君虽材勇,然明年正月当死,恐为吾累(累赘)。”

人马召集完毕,郭京高调操演,各种神道。孙傅以官方的身份作为背书。走投无路的京城百姓如遇救命稻草,焚香祷告,盼望奇迹出现。

但这终究儿戏。

有人规劝孙傅:“自古未曾听说过此事,为证其言,不妨稍作尝试,待实证后,再作委任不迟。孤注一掷,只恐国家蒙羞。”

孙傅呵斥:“郭京为危局而生,敌之弱点无所不知。幸亏先生对我说这话,若在外乱说,必告你诅咒之罪。”说完,挥手送客。


舆论鼓动下,公众情绪受到鼓舞,伴随着一致的虔诚,京城百姓在绝望中生出了一片希望。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3-08 12:32:31 +0800 CST  

楼主:梵刀

字数:198998

发表时间:2017-02-28 19:4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25 21:02:12 +0800 CST

评论数:435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