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图文连载,每日更新)

@lanjun916 2012-9-24 16:12:00
不错,以前看过,一个贴子写的南北朝,邙山之战,确是精奇呀,足以证明,高欢和宇文泰的将逢对手,不可思义,如果二位少了一位,估计他们可能就统一了全中国了,呵呵,我纯粹是瞎议论,不要理我。
-----------------------------
宇文泰和高欢确实棋逢对手。但似乎都还缺少一点什么,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25 23:29:16 +0800 CST  
5、关西男子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惨烈的邙山之战,让东西魏两败俱伤。东魏家大业大,还能勉强承受;西魏就悲剧了,关中地区的鲜卑军只有四万余人,加上关西地区的羌氐杂胡也才达到十万之众。而邙山一战就让西魏失去六万精锐,仅靠残存的胡人军力,绝难以抵御东魏的攻击。
所以,征兵备战成了西魏的当务之急。办法一目了然:鲜卑兵越打越少,羌氐杂胡桀骜难驯,接下来只能征汉人当兵了。但历史和现实,都让宇文泰不能不三思而后行。
五胡十六国时期,胡人建立的诸国长期实行“胡汉分治、兵农分离”,也就是汉人种田交税、胡人当兵打仗,常备军都是胡人,汉人最多是临时性抽调充当炮灰。很多人为这种体制辩护,比如有名的蝙蝠侠高欢,亦禽亦兽,最擅长在鲜卑和汉人两面和稀泥。他见了鲜卑人就说:“没有汉人交税纳粮,你们吃啥喝啥?干嘛还要欺负人家呢!”,见了汉人又说:“鲜卑人抛头颅洒热血,还不是为了保护世界和平,让你们安心过小日子!干嘛还要憎恶人家呢!”
话说得好听,但在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时代,武装力量才是利益的终极保障。所以,“胡汉分治、兵农分离”的制度,归根到底还是胡人统治者为了避免汉人掌握武装力量,从而危及自身统治的权术。说白了,一想起冉闵杀胡的血淋淋教训,谁还敢让汉人手握屠刀?
除了历史传统和教训,现实也让宇文泰揪心:永嘉以来,关西地区诸胡角逐,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频率堪称全国之最,胡人在自相残杀中势力渐衰,而汉人闷声生娃,在人口上早就占了上风。如果开了汉人当兵的口子,将来必成军队的主导,难免会动摇鲜卑人的统治。
纠结之后,宇文泰想明白了:让汉人当兵,可能以后会死翘翘;不让汉人当兵,今天就会死翘翘!还是先把今天过了再说吧。

经过深思熟虑,宇文泰决定推行府兵制。他把全国划分为大约一百个军府(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规定中等以上人家的汉族子弟,如果武勇过人就能参军,从此全家进入军籍、免除赋税。这些职业军人按照家乡地域划分防区,组合成二十四支常备部队,每军将领称为开府将军,故而简称为“府兵”。府兵平日驻扎防区,兼顾军事训练和劳动生产,战时以野战军身份召集出征。在此基础上,每两支府兵隶属于一位大将军,史称“十二大将军”;每两位大将军隶属于一位柱国大将军(简称“柱国”),由功勋卓著、势力强大的军事元老担任,分别是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和侯莫陈崇,再加上宇文泰本人和皇族代表广陵王元欣,史称为“八柱国家”。
府兵之制,巧妙地结合了汉人军事屯田制和胡人部落兵制两大传统,使西魏逐渐摆脱了邙山之战造成的被动局面。相应地,关西汉人豪族和勇士大量涌入西魏军队,史书记载很快就达到了五万之众,成为与六镇鲜卑并驾齐驱的力量,几经战争锤炼,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汉人将领。而为了笼络这些势力膨胀的关西豪族,西魏上层权贵也主动拉关系,比如柱国李虎认陇西李氏为源流,大将军杨忠以弘农杨氏为宗门。
宇文泰是鲜卑人,自然不能像李虎、杨忠一般去认亲戚。眼见着军队成分巨变,他又想出了一个聪明的法子:把汉族府兵改为鲜卑姓,大家不都成鲜卑人了嘛!
公元549年,宇文泰下令孝文帝时改为汉姓的胡人恢复本姓,以增强鲜卑人的内部凝聚力;公元555年开始,他又陆续把鲜卑开国诸部的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小姓,“赐予”有实力的汉人将领,其属下士兵也随之改为胡姓。根据台湾学者朱希祖的考证,正史明载的六十七名赐姓显贵中,汉人高达六十一人,既显示出宇文泰“倒行逆施、以夷变夏”的力度之大,也从反面证明了西魏统治集团中汉人势力的崛起。比如汉人高级将领里,柱国李虎被赐姓大野氏、大将军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铁猛兽蔡佑被赐姓大利稽氏、韦孝宽被赐姓宇文氏等等。
当然了,宇文泰给汉军改姓,就和满清让明朝子民剃发易服一样,形式上缓和了胡汉之间的对立和差异,但实质上改变不了汉人的民族认同:如果说老外信的神是上帝、安拉、佛祖,汉人信的神就是祖宗,这种祖宗信仰和宗教信仰一样坚不可摧。正所谓“行不改名、坐不改姓”,重视宗法制度的关西汉人是不会数典忘祖的。相反,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在英雄的凝聚下反戈一击,实现凤凰涅磐的逆转。
一旦摆脱了“种族隔离”制度的束缚,关西汉人势力就在府兵制的哺育下迅猛成长,既为西魏赢得了生存空间,也为自己打出了新的世界。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韦孝宽。
韦孝宽出身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名门大族,年青时和独孤信、杨忠在荆州共事,关系极好。邙山大战后第三年暨公元546年,高欢养足了力气,率倾国大军进攻韦孝宽驻守的玉壁(今山西稷山县),意图由此西渡黄河攻占关中,从而引爆了第五次东西大战。
和前四次大战不同,玉壁一战事发突然,西魏主力来不及参战,韦孝宽是以孤军孤城对抗东魏的十万鲜卑主力。所以在高欢眼里,韦孝宽这种汉家公子哥吟诗作赋还行,以寡敌众就纯属螳臂挡车了。于是高欢派人喊话“能斩城主降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邑万户,赏帛万疋”,谁料想,韦孝宽竟然也对城外宣扬:“若有斩高欢者,一依此赏!”
斩高欢?好大的口气!
正所谓“口气源自底气”,韦孝宽的底气就是玉壁的地形。玉壁地处汾河与涑水河的分水岭峨嵋原。峨嵋原虽不是四川的峨眉山,但也是易守难攻之地。它是面积达六千平方公里的巨大台地,北接汾河谷地,西邻黄河大峡谷,东、南两面皆被涑水河环绕,而且台地被四面河流冲刷,形成数十米高的陡峭断崖,整个就是一鬼斧神工的天然城堡。台地土质也极为肥沃,耕田取水自足有余。西魏在此修筑玉壁城堡,就是捅到东魏肚子上的一把尖刀,难怪高欢要举国之兵,拔之而后快。
韦孝宽充分利用了玉壁的地形特点,百般抵御东魏大军的攻击。东魏军垒筑土山攻城,韦孝宽就用木板加高城楼,始终保持居高临下的态势,劈头盖脸箭石伺候。气得高欢大怒道:“纵尔缚楼至天,我会穿城取尔!”空袭战失利,高欢就改用地道战,挖了十几条地道直通城下。韦孝宽一笑:“你挖地道我挖沟,比比咱俩谁犯愁”,绕城挖了一条大沟。东魏军呼哧呼哧钻出地道,直接就掉沟里了。等他们逃回地道,韦孝宽又备好干柴烈火,借来铁匠铺的牛皮鼓风机,塞进地道一顿烧烤,把东魏军搞成了人肉串。东魏军一看硬冲不行,就把支撑地道的木头柱子点火烧毁,造成地表塌陷,玉壁城墙也随之倾覆。韦孝宽就在破墙边插上高高的木栅栏,让东魏军无缝可钻。
地下打不过,那就接着地上打。东魏军造出铁皮冲车猛撞城墙,所击之处无不崩塌。韦孝宽懂得空气动力学,搜罗全城布匹做成帐幔,铺在城墙外表。冲车撞在顺风鼓起的帐幔上,就像铁拳打在棉花上,无奈何以柔克刚。东魏军又想出一招,点燃长杆火炬去烧帐幔,韦孝宽就大搞拿来主义,学着造出长杆钩刀,从墙上挥舞着把燃烧的火炬统统割断。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27 20:57:22 +0800 CST  
好你个韦孝宽,天上地下、啥都不怕!高欢只好派祖珽去劝降。
祖珽同志可谓千古极品,诸多矛盾集于一身的双面奇人。他号称北国第一才子,亲手创建了北齐文林馆,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翰林院的前身,但又因品德恶劣,被斥为卑鄙小人;他为了政治斗争害死第一名将斛律光、导致北齐亡国,被史书骂作奸臣罪人,但担任宰相时又励精图治,抑制宦官、整顿吏治,大获时人好评;他家财万贯、一掷千金,但竟然有偷小东小西的癖好,甚至当了朝廷高官还会偷宴会上的盘子;他被斥为钻营牟利的贪婪小人,但又智勇过人,老年时已成瞎子,还能以真实的“空城计”吓退陈朝大军……
从现代精神医学来看,这哥们多半是多面人格,甚至有精神分裂症。但不管怎么说,高欢手下多的是这类“有才无德”的家伙。有个故事颇能说明他的心思:东魏行台郎中杜弼劝高欢反贪,高欢摇头道:“天下浊乱,已经是老问题啦。如今武将家属多在关西,经常受到宇文黑獭(即宇文泰)的招诱;江东的萧衍老头又成天搞衣冠礼乐那一套,被中原士大夫视为正朔。我要是大力反贪,只怕会武将尽投黑獭、文臣悉奔萧衍,则人物流散,何以为国?”
贪腐亡国,反贪亡党。还真是古往今来的老矛盾了。为了保住亲信集团的忠心,高欢选择纵容放任他们贪腐,导致朝政朽烂,鲜卑权贵和汉民社会的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被西军轻松吞灭。反观宇文泰之所为,建立府兵、混一胡汉,告诫权贵“无贪财以轻敌,无暴民以作威”,又采用名臣苏绰的六条国策“治身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至少在治国策略上,比高欢高了不只一个段位。其效果也是很显著的,仅以曾在玉壁和高欢对垒的西魏官员来说,第一任刺史王思政修城墙挖出了三十斤黄金,立即全部上交国库;续任刺史韦孝宽清廉仁爱,被士卒民众誉为宝“璧”;长史裴侠“躬履素俭,爱民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由此观之,东西之争的胜负也颇为合理了。
话归正传。祖珽虽然无德,才气和胆识确实过人。他进入刀枪森严的玉壁城,高声质问韦孝宽:“救兵不会来了,你为何不降?”他说得不错,西魏元气未复,此时忙于平定凉州叛乱,重臣苏绰又重病临死,仓促间确实拿不出大军援救。
韦孝宽的回答铿锵有力:“孝宽关西男子,必不为降将军!”
面对这一身铮铮铁骨,祖珽无话可说。但他还是不甘心,出来时又对着城中人大声嚷嚷:“韦城主是当官的,吃人嘴软、拿人手软,效忠西魏情有可原!可你们这些大头兵、小百姓,何苦为人卖命作炮灰呢?”
祖珽不愧才子,这话说得还真有水平。但韦孝宽很快就让他知道了,世间确实有值得卖命的东西。

祖珽出城后,高欢把韦孝宽的侄子韦迁押到城下,威胁道:“若不早降,便行大戮!”史载“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士卒莫不感励,人有死难之心”。
韦孝宽用实际行动,证明他必会死战到底,无论是亲族还是自己的牺牲,都会毅然承受;玉壁城的士卒们,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人之所以为人而非禽兽,是因为人除了活命的原始欲望,更有舍生取义的人性光辉。
而激发那一瞬间光辉的,不是长篇大论的道德说教,也不是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其实只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东西:榜样的力量。抗战牺牲的第一位军长,郝梦龄将军曾有名言:“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有什么样的将军,就有什么样的士兵。
“孝宽关西男子,必不为降将军!”
韦将军的慷慨豪言,震撼着众人的耳际和灵魂:
是啊,我等关西男子,流淌着赳赳老秦的血脉,扫荡六合、吞食天下,何其雄哉!
是啊,我等关西男子,激荡出强汉铁骑的风采,龙腾四海、威名千古,何其壮哉!
而如今,就让你们领教一下,我们复活的血性!
众志成城的关西男子汉,终于证明了自己无愧于祖先。史载东魏军攻城五十余日,十万鲜卑精锐死伤殆尽,仅战死和病死人数就高达七万。无计可施的高欢气得吐血病发,只得在十一月初一弃围撤军。次年正月,高欢即抑郁而终。

玉璧之战,不仅是高欢和宇文泰两大枭雄之间的最后一次对决,也不仅是东西之间的又一次大战,而且是五胡乱华以来的一次历史转折:汉家将军无惧诸胡宿将!代北鲜卑不敌关西男子!
籍由府兵制和关西男儿提供的新鲜血液,西魏终于由弱转强,天下分崩之势也就此开始转向合一。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27 20:59:32 +0800 CST  
@亨利贞sfjp 2012-09-27 00:52:23
长期大帖中,流云的宋史访问量670多万,小生的名将530多万,估计还是时间长的原因吧。另外一些百万访问量大帖吸引力稍嫌不足,挑山工的隋唐也有580多万了还没拜读过,希望本帖也能辉煌。
-----------------------------
谢谢亨利兄抬爱。只要有朋友坚持读完,访问量大小倒没所谓。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27 21:23:08 +0800 CST  
长假出游,节后再更。祝朋友们节日快乐!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29 21:17:43 +0800 CST  
6、南朝挽歌
魏晋南北朝时代,以建康(今南京)为首都、江南吴会地区(今江苏、安徽中南部、浙江北部、江西东北部)为重心,先后建立了孙氏东吴、司马氏东晋、刘宋、萧齐、萧梁和陈朝等,史称“六朝”。六朝之间,各有特色,东吴粘了《三国演义》的光而名声最大,东晋因为传袭了大一统王朝西晋的法统而地位最高,刘宋依靠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而版图最大,萧齐以区区二十三年的时间而存续最短,陈朝则因为梁朝留下的烂摊子和北方的统一而实力最弱、创业最难、守业最艰。
而萧衍所建的梁朝,称得上最繁荣:不但经济上最繁荣,文化上也最繁荣。
北方的鲜卑魏国先是主动汉化,然后又分裂内战,梁朝在南北实力对比中俨然居于上风,获得了国内和平发展的契机。经济上南方继续得到深度开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追忆的就是萧衍时代的繁荣富庶。更厉害的是,萧梁一朝短短五十五年,竟然文化井喷,涌现出编《昭明文选》的萧统、著《文心雕龙》的刘勰、诗歌理论化的鼻祖钟嵘、中医至圣陶弘景,还有一时之文豪沈约、瘐信、谢出、丘迟、刘昭、刘峻等等,当然还有那位留下成语江郎才尽的哥们儿江淹。
可以说,萧梁一朝的经济文化都繁荣、物质文化双丰收,中国历史上大概只有两宋可以比肩了。但吊诡的是,梁朝的结局也和两宋一样悲剧。
梁朝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搞坏南朝的坏蛋,就是瘸子侯景。

话说高欢死后,东魏大将侯景随即叛乱。这家伙是羯人,和他的祖宗石勒、石虎一个德性“狡诈酷虐”,连高欢也颇为忌惮。他一面和慕容绍宗、斛律光领衔的东魏讨伐军激战,一面向宇文泰、萧衍割地求援。宇文泰和侯景是老冤家了,知道这家伙难缠,本着“只拿钱、不干活”的态度顺势收了河南西部的城池;八十三岁的萧衍却“返老还童”,天真地以为可以一统中原,派十万大军北上接应。但此时的梁朝名将凋零,统军将帅是些不中用的皇子。结果寒山堰一战,梁军被慕容绍宗打得全军溃散,孤立无援的侯景逃奔梁朝,像贺拔胜、独孤信、杨忠一样受到了萧衍的收留。
只可惜,萧衍好人做久了,难免像东郭先生一样碰上以怨报德的中山狼。侯景死性不改,用奸计强占了梁朝重镇寿阳,还向萧衍提出要和王谢高门联姻。但因门第限制,侯景求婚不遂。伤自尊的他咬牙切齿道:“什么门第,我要让吴中儿女尽作奴隶!”,于是把周边居民尽数征发充军备战。就这种反人类、反社会的过激心态,侯景能安分么!
公元548年二月,梁朝与东魏开始议和。侯景担心成为谈判筹码,在八月举兵叛乱南下。正好萧衍的侄子萧正德想篡位,就派船把侯景的军队接过了长江,使其轻松进入建康、包围“台城”(梁朝的紫禁城)。不光侄子混账,萧衍的子侄将领们也多是孽障。他们带来了二三十万勤王军,但都不敢作战而作壁上观,只想着保存实力争夺权位。
公元549年三月,萧衍被活活饿死,叛军攻陷台城,搞了史上第一次南京大屠杀。侯景又纵兵攻掠江浙腹地,祸害得“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可怜王谢等百年高门士族,几乎被杀个精光。公元551年三月,侯景又率军西上进攻荆州。湘东郡王、荆州刺史萧绎是天生的独眼龙,侯景是个天生的瘸子,两个残疾人展开风云对决。萧绎手下大将王僧辩以诈败诱敌之计,诱使侯景猛攻坚城巴陵,极大地消耗了叛军主力。六月,萧绎的另一员大将胡僧祐击败侯景后军。梁军士气大振,侯景只得逃回建康。
与此同时,侯景的残暴激起各方义军。就连远在广州的梁将陈霸先也万里长征,一路打到建康城下。公元552年三月,王僧辩、陈霸先两路大军联手,彻底击垮叛军。真是恶有恶报,恶贯满盈的侯景下场极惨,在逃亡路上被手下刺了个透心凉,尸首被建康百姓分食精尽,留在北方的老婆和五个儿子也被高氏下油锅煮了。

西魏、东魏(公元550年高氏称帝,国号北齐)、南梁的后三国演义,经过侯景之乱终于出现转折。如果说府兵制是关西一统天下的内因,侯景之乱就是最重要的外因之一:东魏刚经玉璧之役折损了有生力量,又被侯景搞乱了河南重地,战略优势大大消耗;南朝更不用说了,直接从高位跌停,彻底退出了统一争霸的序列。而唯一的受益者就是西魏,不但从侯景那儿分割了河南,更重要的是趁乱夺取了梁朝的大片土地。
话说独眼龙萧绎虽然成功地消灭侯景、登基为帝,但和争位的兄弟子侄们打得不可开交。他们都向西魏伸手求援。宇文泰趁机大捞渔人之利,派尉迟迥占领了梁朝的梁州、益州,派杨忠进占襄阳,牢牢控制住了坐镇于此的梁朝岳阳王萧詧。萧绎派大将柳仲礼从安陆出兵反攻襄阳,杨忠来了一招“避实击虚”,反过来奔袭包围安陆,逼得柳仲礼回师。柳仲礼是当时名将,曾在荆州北境和贺拔胜、独孤信、侯景等北方重将长期对抗,名震南北。杨忠的部将都颇为忌惮,请求立即攻城据守。杨忠却道:“敌军固守坚城,难以攻下。如此一来,我军就会腹背受敌。我们不如以逸待劳、半道袭击,只要击破柳仲礼,安陆也不攻自破!”于是杨忠亲率两千轻骑衔枚夜进,在半道上趁夜突袭敌军,一举生擒了柳仲礼。随后汉水中游诸城皆不战而降。由于功勋卓著,杨忠进一步升入十二大将军之列,进爵陈留郡公,杨氏终于成为西魏的顶级权贵。

西魏的连续进攻,形成了对萧绎的泰山压顶之势。
和他老爸萧衍一样,萧绎这个人也擅长“打烂一手好牌”。他醉心文学,光是私人收藏的图书就达十四万卷,以至于老婆徐氏长期空房,最后红杏出墙,留下“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典故。他还是个大画家,传世名画《职贡图》据说就是他原创的。在硬实力上,萧绎也算了得,手下有王僧辩、胡僧祐、陈霸先三大名将,如果好好经营,聚拢人心、保住地盘还是没问题的。
可惜的是,他啥都不缺,就缺战略眼光(不知道是不是瞎了一只眼的缘故)。因为恋家就把国都放在荆州江陵,完全暴露在西魏的枪口下。更要命的是,他还本末倒置,把王僧辩、陈霸先两支主力放在千里之外的建康防备高氏,忽视了卧榻之患的西魏。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摊上这么个主,西魏不抢都不好意思。
公元554年九月,宇文泰派柱国于谨、中山公宇文护、大将军杨忠、开府将军韦孝宽领兵五万,在萧詧的向导下突然进攻江陵。萧绎重蹈了老爸的覆辙,坐困孤城,身死国灭。只可怜江陵的王公士庶数万人都被驱回长安,梁朝的最后一脉精华至此消亡。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10-10 12:25:22 +0800 CST  
见西魏抢了益州和荆州,北齐犯了红眼病,就以武力胁迫在建康扶植了一个傀儡皇帝。面临南朝大地即将被瓜分的困局,陈霸先奋起抗击,先火并了屈从北齐的王僧辩,然后从公元555年十月到公元556年六月,和入侵的北齐大军在建康一带鏖战两百多天,终于摧灭强敌,稳定了长江下游的形势。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建立南朝最后一个王朝陈朝。
陈霸先从一个村长起步,南征越南、讨伐羯贼、北抗鲜卑,步步惊心地登上皇帝宝座,其跨度之大、开国之艰,可媲美刘邦。他建国后又励精图治,悉心治疗江南大地的战争创伤,被史家誉为“江左诸帝,号为最贤”。
然而,陈霸先能一时挽狂澜于既倒,却终究无力回天。
陈霸先家族并非南渡侨人,而是吴地本土庶族;他的班底也不是衣冠南渡或流民寓居的北人,而是江南和岭南的本地豪强。他的称帝建国,标志着在连续遭受侯景之乱、江陵之乱后,南朝两百五十年来“北人统御、士族当政”的传统政治体制彻底消亡,转变成了一个东吴本土政权。经此连串巨变,南朝不但经济军事实力大损,再也无力完成北伐大业;而且在政治声望上也不能专享一统天下、恢复华夏的正统性了。所以,尽管陈霸先及其继承人陈文帝陈蒨、陈宣帝陈顼屡次勉力北伐,也难以突破淮河之限,最终成为南朝的谢幕挽歌。
当然了,要不是陈霸先保住了南国一脉,中国很可能就变成了两个鲜卑国之间的对决,以后的历史走向也就难以判断了。正如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所言:“(陈霸先)非忠于萧氏,而保中国之遗民,延数十年以待隋之一统,则功亦伟矣哉!”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10-10 12:34:57 +0800 CST  
长假归来,恢复更新。谢谢各位的耐心!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10-10 12:35:52 +0800 CST  
7、新生的力量
江南巨变的同时,西魏也发生了巨变。
公元556十月,就在陈霸先击退齐军、即将建国的前夕,宇文泰病逝于出巡路上,因为子嗣幼小,他临终前托付侄子宇文护辅政。至此,高欢、萧衍、宇文泰三大巨头全部消失于历史的舞台,未来属于新生的力量。公元557年,在陈霸先代梁建陈的同时,宇文护也断然废掉西魏皇室,让宇文泰的三子宇文觉即位,建立北周。
旧的时代逝去了,新的方向又在哪里?
此时的中国,走入了历史的迷雾。举目天下,谁主沉浮?

和江南的情况类似,公元557年的改朝换代也标志着关西政治体制的巨变:关西的八柱国家体制,本质上是各大军事贵族的平等联盟,宇文泰只是武林盟主而已。细分又可分为四大派系:最大的是宇文泰派系,包括拥立功臣赵贵、于谨、侯莫陈崇;次之是独孤信派系,继承了贺拔胜的势力,地位隐然与宇文泰抗礼;再次之是李弼,代表侯莫陈悦的余部势力;最后是长期担任禁卫军统帅的李虎,倾向于北魏皇室正统。
如今宇文家族从盟主变成帝室,他们的关系就从兄弟之谊变作君臣之分,各大门派就面临兼并,掌门人们能否甘心呢?
诸元老中,李虎早已去世,其家族虽然对宇文篡魏之举有所保留,但已构不成威胁;李弼也病重,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唯求依附宇文氏以保子孙富贵;于谨、侯莫陈崇则是宇文家的嫡系,乐见其成。最不服气的是赵贵,经常嚷嚷“当年要不是我,宇文泰怎当得上盟主!”,哪肯臣服于宇文护这后生晚辈。他又串联一直被宇文泰打压的独孤信,准备搞掉宇文护。
作为当年贺拔胜的心腹亲信、单骑追随西魏皇帝入关的忠臣,独孤信一直备受宇文泰的猜忌。宇文泰病重时,要在长子宇文毓和三子宇文觉之间选择接班人。宇文毓虽然年长,但因为是独孤信的女婿所以落选。宇文泰还为此召开元老会,公然道:“我想立宇文觉,但担忧大司马(即独孤信)起疑心啊!”,实际上已撕破了脸皮。
然而,诸葛一生唯谨慎,独孤信也是如此,对赵贵的提议举棋不定。赵贵则是另一个极端,典型的冲动派,冒冒失失攻打皇宫,结果中了宇文护的圈套。赵贵被杀,独孤信也被逼令自尽。

一下搞掉两个柱国,宇文护的狠辣令人大吃一惊。随后几年,他还要继续发飚呢:嫌周闵帝宇文觉爱发牢骚,毒死;嫌周明帝宇文毓有才华,又毒死;嫌柱国侯莫陈崇多嘴,派兵逼死;嫌十二大将军之一的李远不听话,勒令自尽……加上被杀的西魏末帝,宇文护堪称“自古弑君第一人,嗜好就是杀功臣”!
靠着铁血手腕和阴沉心计,宇文护铲除了异己势力,稳定了北周的统治秩序,但也导致皇室的不满和勋贵集团的离心。有意思的是,宇文护老是看皇帝不顺眼,自己却不当皇帝,往好了说是周公、霍光,往坏了说就是曹孟德、尔朱荣。他的诸子、亲信也有样学样、贪横跋扈,大有凌驾皇室诸贵的讨厌气场。
更糟糕的是,宇文护是典型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他执政的十五年间,发起了三次大规模东征,都被北齐打退,最惨的一次几乎全军覆没。在一片哀歌中,作为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体制的幸存者,杨忠老当益壮,展现了最后一面名将神采。
公元562年,宇文护决定联合突厥伐齐,众将都认为至少需要十万大军。唯独杨忠慨然道:“打胜仗不是靠人多,给我一万骑兵就够了!”次年,杨忠担任北路军统帅,经由故乡武川直逼晋阳,先后攻陷二十多座军镇。公元564年正月,杨忠军与突厥军会师。晋阳是昔日高欢的老窝,北齐尽起精锐迎战。当时雨雪纷飞、朔风凛冽,突厥军畏惧北齐军势,退而不战,杨忠高呼道:“事势自有天命,岂在人数多寡!”,以近六十岁的高龄,亲率七百勇士冲击敌军大阵。
后来宇文护攻打洛阳,杨忠又负责长途苦差,到北境的沃野镇接应突厥军。半路上军粮耗竭,军心不安,晋中山地的步落稽人(俗称稽胡)又阴谋阻袭。史书记载稽胡“胡头汉舌,即言其状似胡而语类中夏”,据说是春秋时代白狄部落后裔,五胡十六国时代趁乱复起,叛降不定,很让北方各国头疼。杨忠智勇双全,想出了“一石二鸟”之计。他摆酒宴请稽胡酋长们,暗自让部将领军悄悄出营,然后装成援军到来,大叫道:“大冢宰(即宇文护)已平洛阳,听说稽胡要闹事,特派我等助讨!”,唬得稽胡酋长拜伏于地,争相筹粮劳军。这一招无中生有、化敌为友,足显杨忠有勇有谋。
在元勋凋零、青黄不接的窘迫日子里,智勇兼备的老将杨忠显得尤其珍贵。正因如此,作为独孤信的亲信加亲家的杨忠,才没有遭到宇文护的清洗。公元568年,杨忠重病回京,宇文护也亲来看望。不久杨忠去世,二十七岁的杨坚袭爵隋国公。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公元572年,爱折腾的权臣宇文护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当时的皇帝是宇文泰第四子周武帝宇文邕。这个年青人心机深沉,汲取了两个皇帝哥哥惨死的教训,一直在宇文护面前装孙子,暗地里却以击杀尔朱荣的北魏孝庄帝为榜样。公元572年三月十四日,他打着太后的幌子把宇文护骗进皇宫内殿,亲手抡起玉珽当板砖,和六弟宇文直一起杀死宇文护,然后诛杀宇文护全家。不同的是,北魏孝庄帝随即遭到尔朱家族的反攻倒算,落得个绞死的下场。周武帝宇文邕却安安稳稳地接掌了大权。这只能怪宇文护昔日下手太狠,把宗室、诸贵、百姓都得罪光了。
杀宇文护虽然一时大快人心,但发展才是硬道理,周武帝必须证明自己比他强,至少在开疆拓土上不会像他一般窝囊。因此,亲政后的周武帝马上推行了文武两手内政改革:兴儒灭佛、府兵改革。
武的一手是改革府兵体制,实现中央集权。宇文泰建立的府兵制,柱国、大将军、开府将军等各级将领拥有对部曲的所有权,将不离兵、兵不离将,连士兵的姓氏都必须改成将领的,本质上是移用了鲜卑人的部落制。这种设置虽能保持部队的凝聚力,但也容易导致军队的私有化和军阀化。因此,周武帝一除掉宇文护,马上就在公元573年下令改“军士为侍官”,也就是实行兵将分离,把担任野战军职责的府兵变成皇帝禁卫军,直接归属中央朝廷掌握。遇到战事,由朝廷任命将领出征,并配给相应的府兵士卒。当然了,周武帝能够顺利推行如此敏感的改革,最大的原因是掌握军权的诸位柱国、大将军等上层军头大多已被宇文护铁腕铲除,其余的也老死了。所以,周武帝还是应该感谢宇文护的。
在实现中央集权后,周武帝开始全力扩军,史载“募百姓充之,除其县籍”。前面说过,宇文泰“广募关陇豪右”与“籍民之有材力者为府兵”,只是选拔中产阶级以上的汉人豪强子弟参军,这样既可以限制汉军数量,也方便通过利益机制来协调驾驭。周武帝扩军心切,打破出身限制,让平民百姓皆可入伍。在进入军籍即可免除租税徭役的诱惑下,海量汉族百姓踊跃当兵,以至于“夏人半为兵矣”。此举决定性改变了北周军队的民族构成,所谓的六镇鲜卑被彻底稀释,北周军队转变成一支传统的华夏军队。不知不觉间,年青气盛的周武帝为后来的隋朝代周打下了武力基石。
自古以来,文武之道、国之双翼。在实行府兵改革的同时,周武帝也祭出了文的一手:整顿思想战线,确立儒家尊位。公元573年,周武帝亲自主持召开佛儒道三教大会,经过大辩论,亲自裁定以儒为尊、以佛为末。公元574年五月,他下诏废禁佛教,严令全部僧尼还俗,没收所有佛寺财产,史称“三武灭佛”之一。
对于这次“法难”,佛教徒一直痛心疾首,甚至指斥周武帝为“暴君”。既然讲到这里,就要说说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佛教真相了。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10-10 23:18:24 +0800 CST  
8、战火佛光
话说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梦见一个会飞的金人,认为就是传说中西方的佛,于是派遣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求佛,从此佛教传入中土。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并不顺利,直到近两百年之后的魏嘉平二年(公元249年),才有一个名叫朱士行的汉人在洛阳受戒为僧,成为汉人和尚的始祖。佛教传播的长期停滞,是因为与儒家信仰的根本矛盾:沙门不敬王者,是为不忠;不得娶妻生子,是为不孝;所以做和尚就是不忠不孝,怎能自存于天地之间?
那么,为何到了五胡乱华的时代,佛教突然人品爆发,流行于中国社会呢?
有人说是因为乱世之中,人们需要精神寄托。那么,从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到三国时代,混战之惨烈并不亚于五胡乱华,佛教却没有大流行,而是作为本土宗教的道教发挥了巨大的历史影响。汉末三国之乱与晋末五胡之乱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汉人内战,后者是胡汉对战。从西晋末年到隋朝建立,长达四百年的时间,以五胡为代表的各异族蜂拥而入、肆虐中原,在带来血与火的同时,也带来思想文化上的外来异物——佛教。正是在诸胡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下,佛教才流行于北国中原,进而扩散至南中国。

戎君当信戎神:羯族与第一次佛教高潮。
公元310年,龟兹高僧佛图澄以七十九岁高龄来洛阳传道,于后赵建武十四年(公元348年)逝世,三十八年间亲授门徒近万,主持建立佛寺八百九十三所,掀起了中土佛教的第一次高潮。佛图澄的成功,除了自身学术高超之外,更关键的因素是羯族政权的大力扶持。佛图澄来洛阳不久就遇上匈奴刘曜军队攻陷洛阳,西晋灭亡。兵荒马乱之间,佛图澄主动找到羯族军阀石勒的部将郭黑略,通过表现神通获取了郭的皈依,并进而被石勒所崇奉。到了羯族建立后赵政权,更是把佛图澄奉为国师,把推广佛教作为国策。对于这一变化,《资治通鉴》记载:(石)虎乃下诏问中书曰:“佛,国家所奉。里闾小人无爵秩者,应事佛不?”著作郎王度等议曰:“王者祭祀,典礼具存。佛,外国之神,非天子诸华所应祠奉。汉氏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立寺都邑以奉之,汉人皆不得出家;魏世亦然。今宜禁公卿以下毋得诣寺烧香、礼拜;其赵人为沙门者,皆返初服。”虎诏曰:“朕生自边鄙,忝君诸夏,至于飨祀,应从本俗。佛是戎神,正所应奉。其夷、赵百姓乐事佛者,特听之。”
这段记载透露了三个重要信息:第一,佛教虽然早在东汉时代已传入中原,但直到五胡乱华之前,国家都禁止汉人出家为僧,只允许外来异族人建庙信奉,因而佛教没有显著影响中国人;第二,孔子早就说过“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作为汉人的王度认为“佛,外国之神,非天子诸华所应祠奉”,这代表了儒家对佛教的抵制态度;第三,石虎认为:“朕生自边鄙……应从本俗。佛是戎神,正所应奉”,以石虎为代表的羯族统治者坚持“胡人”的自我认同,而且故意开放汉人信佛禁令,以推广这一“戎神”。
石虎此人,堪称史上第一畜牲,残暴嗜血,但也是第一个把佛教徒奉为国师的统治者,真是天大的讽刺。其原因当然不是他良心发现,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是因为“戎君当信戎神”罢了。

抢钱抢粮抢和尚:氐羌与第二次佛教高潮。
第二位佛教大师鸠摩罗什祖籍天竺,一生陷于战乱之世,惟有向心灵寻求解脱。他本是龟兹的王室亲族,母国处于焉耆、前凉、前秦的争夺侵攻之中,屡遭大难。在此背景下,鸠摩罗什追随母亲出家为僧,成为名动四方的佛学大师,连远在长安的前秦苻坚天王也动了心,《出三藏记集》记载了他的霸气决定:抢人!
公元383年,苻坚派骁骑将军吕光领军远征西域,特意嘱咐道:“闻彼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闲阴阳,为后学之宗,朕甚思之。若克龟兹,即驰驿送什。”但吕光攻克龟兹后,苻坚已经败于淝水,不久死于羌人姚苌之手。吕光随即割据凉州,鸠摩罗什也就在凉州待了十六年。
这只是鸠摩罗什第一次被抢。很快,建立后秦的姚苌就邀请他前往长安,但吕氏严词拒绝。姚兴即位后,觉得还是苻坚的办法管用,你不给我就抢,于公元401年派遣陇西公姚硕德西伐吕氏,这一仗一直打到年底,终于大破氐军,硬是把鸠摩罗什迎入了长安城。从此鸠摩罗什在华北传道十二年直到逝世。
姚兴这人是狂热的佛教徒,“托意于佛道,公卿以下,莫不钦附,沙门自远而至者五千余人”,他本人还撰写三篇有名的佛教论文,但对儒家思想没有任何作品。最能体现姚兴以“佛教神王”自居的是,他把自己的宫廷称作“须弥山”,并模仿帝释天的天宫建筑巨型浮图。在他影响下,整个羌族贵族集团都视鸠摩罗什为圣人,大将军常山公姚显,左将军安成侯姚嵩等纷纷皈依佛教。实际上,除了苻坚、姚兴以外,此时的胡人君主都把佛教当作自己的神圣光环。匈奴族的赫连勃勃厚着脸皮自称“勃勃是人中之佛,堪受僧礼”,还把佛像画在了自己的披风上。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10-14 12:52:00 +0800 CST  
沙门与王者:鲜卑与佛教第三次高潮。
经过各胡族政权的大力扶持,佛教在北中国的传教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拓跋鲜卑崛起代北、南下中原之后,也依循胡族惯例崇佛。北魏拓跋圭平定河北后,尊崇僧侣领袖法果,法果也投桃报李,把拓跋圭捧为“当今如来”,一举把世俗统治者捧为宗教主神,在中国历史上罕见地创造了政教合一、人神合一的理论体系。北魏鲜卑也把佛教立为国教,把佛教推向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统治性宗教地位。
法琳《辨正论》记载:汉人统一王朝的西晋愍帝(公元313~316年)时代,全中国佛寺仅有一百八十所,僧尼三千七百余人;即使到了以出家崇佛闻名的汉人君主梁武帝萧衍(公元502~549年),其统治下的南部中国僧尼也仅八万二千七百余人。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在胡族当政的北中国,到了北魏时代(公元386~534年),竟然发展到了国家大寺四十七所、贵族寺庙八百四十九所、民间寺庙三万余所,僧尼总共二百万人!
在这种举国狂热的宗教氛围下,佛教已经登上了历史的巅峰。然而,随着拓跋鲜卑的北魏统一中国北部,佛教的命运悄然发生着微妙而深远的变化。一方面是神权与王权的冲突,日益稳固的王权,对强大而傲慢的神权抢占社会资源不满;另一方面是胡族的汉化加深,拓跋鲜卑开始有意识地自我汉化,从宣扬自己是“黄帝苗裔”到后来的全面汉化,挣脱了“戎君当信戎神”的意识束缚,为本土儒教和道教的复兴带来了契机,也给佛教的失宠埋下了伏笔。
公元440年,在儒臣崔浩和道士寇谦之的联合阵线影响下,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弃佛信道,改年号为太平真君。他公开指责佛教是“胡神”、“西戎虚诞”、“鬼道炽盛”,随后下令全国灭佛,声言:“有非常之人,然后能行非常之事,非朕孰能去此历代之伪物!敢有事胡神及造形像泥人、铜人者门诛。一切浮图形象及胡经,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这就是“三武灭佛”的第一次:太武法难。
后来寇谦之病逝,崔浩也因为撰修《魏史》得罪鲜卑贵族,遭到灭族大祸,佛教的外部环境得以和缓。拓跋焘死后,北魏即复兴佛教。到了周武帝时代,佛教几乎恢复到太武法难之前的巅峰状态,僧侣及寺庙依附人口占到全国编户的十分之一。如果算上北齐,北中国的寺庙多达四千余座,僧尼总数高达三百万人!与之对比,到了天下一统、人口大增的隋朝,全国僧尼不过二十四万;即使到了“三武灭佛”的最后一次,也就是唐武宗的“会昌法难”前夕,僧尼也只有二十六万人而已。
由此可见,周武帝之所以灭佛,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为了从佛寺手里夺回人口和财富,有了人和钱,才能打仗嘛。所以,当时有人一针见血评论道:“帝独运远略罢之(指佛教),强国富民之上策”。

如果细细推究,南北朝时代的两次灭佛其实有重大区别。北魏太武帝灭佛兴道,是用本土宗教取代外来宗教,儒家并未能恢复正统地位;而周武帝灭佛的同时,明定儒家为三教之首,在数百年衰乱之后恢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
这一巨变的历史意义超过了府兵制度改革,是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重大抉择。
从曹魏代汉到隋朝灭陈,共计369年,是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个礼崩乐坏的大时代。大致说来,曹操在《求贤令》首次提出“唯才是举”,否定了儒家“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政治理念,其家族代汉之举又粉碎了儒家君臣秩序体系,后来的司马氏青出于蓝,更是以诈谋夺取天下的功利主义者。上梁不正下梁歪,整个社会的观念风气因此发生急剧的变化,汉武帝以来确立的正统儒家观念体系分崩离析,以非难和藐视纲常名教为乐事的玄学清谈成为汉族士人的主旋律。
玄学这东西,很多人称赞为魏晋风骨、思想解放之类,其实说白了就是古代嬉皮士,成天到晚谈些灵魂、反战之类纯洁时髦的话题,兴致来了再吸毒酗酒搞场群P,既把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视为垃圾,也把一切认真工作踏实生活的人骂作傻B。这样的思想,这样的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有,而且不少。
所以有人会辩解说,玄学清谈的人,虽然无能,但至少不是坏人,是对汉末以来血腥混战、人欲横流的黑暗社会现实不满,无奈之下采取不问俗事、消极对抗的姿态啊。儒家自己不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吗?
是的,孔子还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很难真正拿明末大儒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标准来要求普罗大众。因此玄学清谈,如果是老百姓在酒桌上自娱自乐自然无妨,要是大学教授在象牙塔里为此写上几百万字的专著,更能为人类社会思想的丰富性作出贡献。然而,如果是一个社会的公务员阶层也是嬉皮士呢?
那这个国家就完蛋了。
但魏晋时代就是这样,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行政官僚,都以吹牛扯淡混日子为荣,以踏实工作为耻;以占着茅坑不拉屎为荣,以认真负责为耻;以吊儿郎当瞎胡闹为荣,以遵守秩序为耻。说轻了,这是没有做官的职业道德,说认真点,这是没有做人的良心。
最终,这股以反儒为标志的玄学风潮,不但加速了华夏国家体制的崩塌,恶化了五胡乱华的历史悲剧;在思想文化领域也是为他人作了嫁衣裳,为佛教的发展培植了思想土壤。无论是思想深度还是理论体系的完备性都相形见拙的玄学,最终几乎被佛学吸纳兼并。
西谚有云:“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要终结凡尘乱世,再造人间秩序,终究要靠人的努力,而非鬼神之幻梦。
周武帝深明此理。所以对于兴儒国策,周武帝不是说说而已。他狠抓落实,把儒家经学作为选拔官吏的依据,把宇文泰形式主义的“推崇周礼”具化为实实在在的行政举措。从此,五胡乱华以来伴随胡强汉弱而来的佛盛儒衰的局面,终于得以扭转。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10-14 12:57:03 +0800 CST  
@__菩提树下__ 2012-10-15 16:39:01
抵达并州首府晋阳(今山西太原)。
===============================================
晋阳 在宋太宗 时 毁城 ,! 太原 和 晋阳没什么关系 .
另外,有传言乌孙是现代英国 的始祖 , 楼主做何评论?
-----------------------------
晋阳城确实被宋太宗彻底毁弃,其旧址在现在的太原市晋源区,说是太原似乎也不离谱是吧,呵呵。
关于乌孙和英国人的关系,这个据说是某位英国学者的研究,说是乌孙人属于凯尔特人的一支,和英国的威尔士人、苏格兰人等同族。这个只是据说,并没有可靠的证据。不过要说起来,在罗马人和日耳曼人崛起之前,凯尔特人在欧洲大陆的分布确实极其广泛,要真有那么个部落东迁到东亚,理论上也不是不可能的吧。从史书记载来看,乌孙人有红头发的特征,这个和凯尔特人很相似。另外,史书还记载,唐朝时代,推翻回鹘汗国的黠嘎斯人也有红头发特点,说不定也可以拉上关系呢。当然,以上纯属娱乐性瞎侃,呵呵。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10-15 19:22:59 +0800 CST  
9、真正的王者
无论府兵改革还是兴儒灭佛,都是向华夏传统回归的重大国策。作为配套措施,他对汉人上层权贵也大力笼络。573年九月,周武帝亲自拍板,为太子宇文贇选择了一位十三岁的太子妃——杨坚之女杨丽华。
话说当年宇文护害死独孤信后,对他的女婿们也相当关注。大女婿周明帝被他毒死,四女婿李昺(柱国李虎之子、唐高祖李渊之父)被闲置于京城。小女婿杨坚运气算好的,有手握军权的老爸杨忠罩着,暂保无虞。宇文护也曾想拉拢杨坚,杨忠却告诫儿子:“在两个婆婆底下,怎能当好媳妇?你千万别去!”告诫他不要在周武帝和宇文护之间仓促站队。即使在杨忠死后的艰难岁月里,杨坚也不敢忘记父亲的忠告,以至于宇文护大为愤怒,史载“尤忌高祖(指杨坚),屡将害焉”。
事实证明,听老爸的没错。杨忠的政治眼光和他的军事谋略一样出色。政坛之险恶不逊于战场,杨氏父子的政治投资终于获取了战场上不曾得到的丰厚回报:宇文护最终被周武帝拍翻,不曾阿附宇文护的杨坚被视为大忠臣,获得周武帝信赖。双方子女联姻一举抬高了杨家的政治地位,使其隐然凌驾于诸贵之上。
而要巩固自己的地位,杨坚还需要上战场镀金,也就是东征北齐之战。

经过文武两手内政改革,从公元575年开始,周武帝急不可待地发动了征伐北齐的战争。
当时,北周众人还有宇文护时代东征失败的心理阴影,大多反对仓促开战。雷厉风行的周武帝乾纲独断,认为北齐名将斛律光、兰陵王高长恭等都被昏君所杀,腐朽的北齐已是冢中枯骨。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在这场论争中,新生的年青人,包括宗室诸王以及曾被宇文护迫害的诸贵的后裔亲族,成为周武帝的铁杆支持者,其中也包括杨坚。
从关中进攻北齐有两条主要路线:一是南线,出潼关直趋洛阳,然后在孟津通过河桥北渡黄河进攻齐都邺城;一是北线,从蒲津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晋州,然后翻越太行山进攻邺城。北线的山西地区是高氏经营多年的老窝,周武帝决定避实就虚,从南线进军。
公元575年七月,周武帝亲率六万大军进攻黄河渡口河桥,另派齐王宇文宪、隋国公杨坚、梁公侯莫陈芮(侯莫陈崇之子)、常山公于翼(于谨之子)、申公李穆(李远之弟)等五路偏师率分道进攻,以为策应。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东西大战中,扼守黄河渡口的河桥一直是争夺焦点。北齐军坚守河桥北岸的河阳城堡,北周军久攻不下,周武帝突然患病,北齐右丞相高阿那肱又率大军来援,周军被迫班师。
初战不利,让年青的周武帝清醒了许多。他分析认为:南线虽是坦途,但黄河天险被周齐共享,骤然间难以突破;而自从玉壁之战后,山西的黄河渡口地带就被北周牢牢掌握,同时山西也是北齐重兵所在,可以通过主力会战速战速决。
但这一招“攻其必救,诱敌决战”的风险极大,成则一劳永逸,败则一败涂地。周武帝用兵之果决刚毅,真有爷爷宇文泰之遗风!
公元576年十月,周武帝发动第二次东征,杨坚随征。大军首先进攻晋州首府平阳,周武帝亲临城下督战。北齐没料到周军敢走北线,平阳官吏侯子钦惧而作内应,帮助周将王轨领军入城,俘敌八千有余。平阳失守,邺城西大门洞开,北齐后主高纬慌忙亲率主力来夺。周武帝“攻其必救,诱敌决战”之策得以实现。
为了确保决战成功,周武帝决定先率主力撤退避战,以平阳为诱饵消耗北齐军力。守城重任落在了开府将军梁士彦身上。梁士彦是凉州汉人,继韦孝宽之后的新一代汉军名将。昔日玉壁今平阳,孝宽之后代代强!他砥砺士气、奋力抗战,把北齐大军死死钉在城下。血战数十日后,北齐军疲粮尽,势同强弩之末。十二月初四,周武帝亲统八万精锐回师会战,内外夹攻之下,北齐全军崩溃,后主高纬落荒逃回邺城。公元577年正月,周武帝率军追至邺城,高纬仅领百骑仓皇东逃,在青州(今山东省西北部)南邓村被俘。
北周武帝灭齐之速,大出众人意料,在近世东西大战中,能与之相比的只有王猛灭前燕一役。除了周武帝和北周年青一代将领表现给力以外,北齐内部矛盾丛生、积弊难返也是关键因素。
北齐最大的内部矛盾,就是胡汉矛盾。陈寅恪先生早就提出,高氏虽是汉人后裔,班底却是鲜卑诸胡武力,加之国大势强,缺少西魏、北周那样为生存而汉化的动力,所以东魏、北齐一直表现出“鲜卑化”、“西胡化”特征。汉人士大夫甚至高氏君主的汉化努力,也在鲜卑贵族集团的抵制下失败。比如三朝老臣崔暹,就因整顿法度被鲜卑权贵诬陷,被流放边荒劳动改造。最严重的胡汉冲突是高殷被废事件。北齐的第二任君主高殷,母家是高门世族赵郡李氏,受其影响自幼喜爱汉家文化,以至于老爹高洋念叨他“得汉家性质,不似我”,一度想另立太子。在杨愔、燕子献、宋钦道等汉臣拥护下,高殷即位后厉行整顿,颇有仿效孝文帝汉化改革之气象。六镇鲜卑权贵大为不满,高欢的老婆娄昭君已垂垂老矣,也跳出来大骂高殷之母李太后:“我们鲜卑人岂能受你这个汉人老妇的摆布!”,结果即位仅一年,高殷就被贵族政变推翻,被害时年仅十七岁。各汉家世族势力也被暴力镇压。
在如此尖锐的胡汉矛盾下,北齐看似强大,实则已成泥足巨人。所以,鲜卑主力军团被周军击败后,北齐各地汉人势力并无反抗之举,使得周武帝能够毕其功于一役。
吞灭北齐后,晋州战役的两大功臣王轨、梁士彦强强联手,击败陈军北伐,俘虏陈朝名将吴明彻,一统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域。周武帝随即生发“平突厥,定江南”的宏愿,可谓晋末以来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胡人君主,三百年间只有前秦苻坚勉强可比。然而天不遂人愿,公元578年,三十五岁的周武帝在北征突厥的路上,突然病逝。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10-16 13:13:30 +0800 CST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就在杨坚启程去扬州的前夕,一个天大的消息传来:宇文赟死了。
公元580年五月,周宣帝宇文赟暴亡,死因是荒淫过度、精尽人亡,于是九岁的儿子宇文衍即位,是为周静帝。
由于皇帝死得突然,只有刘昉、郑译、颜之仪三个随侍的文臣在场。嚎哭一场后,他们犯嘀咕了:小屁孩能掌握皇帝大权?鬼都不信。传统的戏码是母后临朝、外戚专政。问题是宇文赟立了五个皇后,偏偏宇文衍的生母朱满月是宫女出身,无根无基。其他四个皇后家族,元氏是魏室后裔,陈氏是北齐遗臣,名义上不便辅政;真正有威望、有实力的外戚只有杨坚和尉迟迥。另外,周宣帝的二弟汉王宇文赞在京秉政,也是专权辅政的热门人选。
宇文赟有没有遗嘱?有的话是让谁辅政?这些都成了千古之谜。但俗话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死人的话通常是不管用的,即使他曾贵为皇帝。在公元580年的那个夜晚,真正管用的是刘昉、郑译的想法。
首先被排除的是年过六旬的尉迟迥。尉迟迥是宇文泰的外甥,又是宇文赟的岳父,一生沙场征战,是代表传统六镇鲜卑势力的老古板。此时他正坐镇北齐故都邺城,统辖关东重地,军权在握。对于刘昉、郑译这些汉族文臣而言,如果让尉迟迥领兵进京辅政,难保不是引来一个董卓。
其次出局的是宇文宗室亲王。汉王宇文赞身在长安,本易近水楼台先得月,但这家伙好色成性、贪暴无能,和他哥宇文赟是一丘之貉。让他辅政,等于让暴君复活;赵王宇文招是现存宇文泰诸子之长,倒是老成持重、文武双全,但他人在外藩封地,且对刘、郑这班后起文臣一向不感冒;而其他几个宇文氏亲王纯属粗豪纨绔,不足与议。
想来想去,还是杨坚最合适:女儿是第一皇后,地位尊崇,辅政名正言顺;身为元勋之后,足以说服关陇权贵;为人低调大度,符合全国民心;还有一条,他和文臣们都是汉人,一贯关系亲密,比鲜卑武夫尉迟迥、色狼宇文赞好太多了。

计议已定,刘昉、郑译率领御史大夫柳裘、内史大夫韦叟、御正下士皇甫绩等文臣,连夜赶到杨府劝进。仓促之间,杨坚难免犹豫。刘昉急得大喊起来:“你要想干,就赶快行事;要再推托,我刘昉就自己干了!”
这话看起来无礼,其实是表忠心:我绝不是忽悠你!即使你不干,我也不会让你的竞争者们如愿的!
于是杨坚放心了。刘、郑就假传遗诏,让杨坚担任丞相兼军队总司令,哥俩自己分任第二、第三把手。汉王宇文赞一开始也野心勃勃,甚至厚着脸皮搬到宫里住,上朝时故意和杨坚并列而坐,大有分庭抗礼之势。杨坚就派刘昉去忽悠宇文赞:“您是先帝的弟弟,继承帝位是众望所归。但先别急嘛,您先回王府享福,时机一到我们就八抬大轿把您抬上皇位!”,又给了宇文赞一个右大丞相的虚名。宇文赞还真就回家了,从此被杨坚送的美女黏住身,淡出朝堂。
宇文赞只是个十六岁的花花公子,容易糊弄,外地的年长藩王就麻烦了。他们有兵有地,特别是赵王宇文招还得到了颜之仪的支持,扬言说遗诏有假,要推宇文招辅政。杨坚和刘、郑想出一计,就说先帝有遗命让诸侯王回京议政,顺便商量宇文招的女儿千金公主出嫁突厥的国际大事。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代王义乌恩达、滕王宇文逌等王爷正想进京夺权呢,于是纷纷赶到长安,结果成了瓮中之鳖。只有陈王宇文纯犹豫不来,杨坚派亲信崔彭直奔其地,以违诏之名直接绑了押回长安。
短短一个月,内外政敌束手就擒,杨坚一举夯实专权摄政大位,遂有篡位代周之势。
看到这儿,很多人都会生出一个疑问:主幼臣强,挟持藩王,这不明摆着是当代王莽嘛!杨坚之心,路人皆知矣!但杨坚虽是勋贵之后,自己却既没有不可一世的政绩战功,也没有可以镇服天下的武力军权,而宇文家秉掌西魏、北周两代数十年,根深叶茂,又刚刚吞灭北齐、风头无双,怎么就被杨坚轻轻松松搞定了呢?再说了,那些骄兵悍将、各方豪强就这么服气?
不光咱们看不懂,就连清代考据大家赵翼也不禁惊叹道:“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10-16 13:16:15 +0800 CST  
上一段发错了。明日重发。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10-16 13:19:10 +0800 CST  
一个看起来的王者突然消失了,真正的王者到底在哪里?
继位的周宣帝宇文赟显然不是。可能是周武帝管教太严导致逆反,这个二十岁的毛头小子荒淫暴虐,和北齐的亡国之君没有两样。他指着老爸的棺材大吼:“你死得太晚了!”,然后杀了皇叔齐王宇文宪(宇文泰第五子,周武帝的弟弟),宇文宪的亲信大将军王兴、开府将军独孤熊、豆卢绍等也被一并诛杀。按理说,对于宇文宪集团的覆灭,杨坚应该高兴。因为眼光老道的宇文宪曾劝周武帝:“杨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这宇文宪文武双全、功高权重,是宗室的顶梁柱、朝廷的镇山石。他这一死,杨坚顿感如释重负。
但是,摊上这么个女婿,杨坚的日子也不好过。宇文赟敢杀伯父,就敢杀岳父。他曾指着皇后杨丽华的鼻子大骂:“我要杀了你全家!”,害得杨坚的老婆跑进宫中,磕头磕得头破血流,才让混账女婿作罢。更离谱的是,宇文赟把其他四个妃子也立为皇后,明摆着是对杨坚不放心。有一次宇文赟召见杨坚,甚至在宫里埋伏了杀手,密令道:“只要杨坚稍微无礼,即杀之!”结果杨坚一点不摆岳父架子,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让宇文赟没机会发作。宇文赟对皇叔和岳父都如此刻薄寡恩,对文武百官就更不用说了。他杀害灭齐功臣王轨等人,还喜欢强暴臣僚、宗室的老婆,引得怨愤满朝。公元579年,刚即位一年的宇文赟又玩了一出荒唐把戏,把帝位传给七岁的儿子宇文衍,然后大搞美女海选,窝在后宫享乐,淫逸凶暴日甚一日。
小乱避于城,大乱避于乡。杨坚左思右想,决定外出避祸。他联系老同学、宇文赟的宠臣郑译,谋得扬州总管一职。如果远走东南,性命暂时保住了,但也从此远离权力核心,长远来看也难免祸难。亲信庞晃不甘心,力劝杨坚干脆放手一搏。杨坚长叹一声:“时机不成熟啊!”
时机确实不成熟。杨坚是元勋之后、国丈之尊,处事也深得人心,声望和身份没话说。但从宇文护时代以来,周室对杨家这样的贵族一贯疑忌打压,既无军权也无政权,拿什么一搏?所以,杨坚只得隐忍、隐忍再隐忍。
但宇文赟才二十二岁,杨坚已经四十岁,忍到最后,只怕是把自己先忍进坟墓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就在杨坚启程去扬州的前夕,一个天大的消息传来:宇文赟死了。
公元580年五月,周宣帝宇文赟暴亡,死因是荒淫过度、精尽人亡,于是九岁的儿子宇文衍即位,是为周静帝。
由于皇帝死得突然,只有刘昉、郑译、颜之仪三个随侍的文臣在场。嚎哭一场后,他们犯嘀咕了:小屁孩能掌握皇帝大权?鬼都不信。传统的戏码是母后临朝、外戚专政。问题是宇文赟立了五个皇后,偏偏宇文衍的生母朱满月是宫女出身,无根无基。其他四个皇后家族,元氏是魏室后裔,陈氏是北齐遗臣,名义上不便辅政;真正有威望、有实力的外戚只有杨坚和尉迟迥。另外,周宣帝的二弟汉王宇文赞在京秉政,也是专权辅政的热门人选。
宇文赟有没有遗嘱?有的话是让谁辅政?这些都成了千古之谜。但俗话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死人的话通常是不管用的,即使他曾贵为皇帝。在公元580年的那个夜晚,真正管用的是刘昉、郑译的想法。
首先被排除的是年过六旬的尉迟迥。尉迟迥是宇文泰的外甥,又是宇文赟的岳父,一生沙场征战,是代表传统六镇鲜卑势力的老古板。此时他正坐镇北齐故都邺城,统辖关东重地,军权在握。对于刘昉、郑译这些汉族文臣而言,如果让尉迟迥领兵进京辅政,难保不是引来一个董卓。
其次出局的是宇文宗室亲王。汉王宇文赞身在长安,本易近水楼台先得月,但这家伙好色成性、贪暴无能,和他哥宇文赟是一丘之貉。让他辅政,等于让暴君复活;赵王宇文招是现存宇文泰诸子之长,倒是老成持重、文武双全,但他人在外藩封地,且对刘、郑这班后起文臣一向不感冒;而其他几个宇文氏亲王纯属粗豪纨绔,不足与议。
想来想去,还是杨坚最合适:女儿是第一皇后,地位尊崇,辅政名正言顺;身为元勋之后,足以说服关陇权贵;为人低调大度,符合全国民心;还有一条,他和文臣们都是汉人,一贯关系亲密,比鲜卑武夫尉迟迥、色狼宇文赞好太多了。

计议已定,刘昉、郑译率领御史大夫柳裘、内史大夫韦叟、御正下士皇甫绩等文臣,连夜赶到杨府劝进。仓促之间,杨坚难免犹豫。刘昉急得大喊起来:“你要想干,就赶快行事;要再推托,我刘昉就自己干了!”
这话看起来无礼,其实是表忠心:我绝不是忽悠你!即使你不干,我也不会让你的竞争者们如愿的!
于是杨坚放心了。刘、郑就假传遗诏,让杨坚担任丞相兼军队总司令,哥俩自己分任第二、第三把手。汉王宇文赞一开始也野心勃勃,甚至厚着脸皮搬到宫里住,上朝时故意和杨坚并列而坐,大有分庭抗礼之势。杨坚就派刘昉去忽悠宇文赞:“您是先帝的弟弟,继承帝位是众望所归。但先别急嘛,您先回王府享福,时机一到我们就八抬大轿把您抬上皇位!”,又给了宇文赞一个右大丞相的虚名。宇文赞还真就回家了,从此被杨坚送的美女黏住身,淡出朝堂。
宇文赞只是个十六岁的花花公子,容易糊弄,外地的年长藩王就麻烦了。他们有兵有地,特别是赵王宇文招还得到了颜之仪的支持,扬言说遗诏有假,要推宇文招辅政。杨坚和刘、郑想出一计,就说先帝有遗命让诸侯王回京议政,顺便商量宇文招的女儿千金公主出嫁突厥的国际大事。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代王义乌恩达、滕王宇文逌等王爷正想进京夺权呢,于是纷纷赶到长安,结果成了瓮中之鳖。只有陈王宇文纯犹豫不来,杨坚派亲信崔彭直奔其地,以违诏之名直接绑了押回长安。
短短一个月,内外政敌束手就擒,杨坚一举夯实专权摄政大位,遂有篡位代周之势。
看到这儿,很多人都会生出一个疑问:主幼臣强,挟持藩王,这不明摆着是当代王莽嘛!杨坚之心,路人皆知矣!但杨坚虽是勋贵之后,自己却既没有不可一世的政绩战功,也没有可以镇服天下的武力军权,而宇文家秉掌西魏、北周两代数十年,根深叶茂,又刚刚吞灭北齐、风头无双,怎么就被杨坚轻轻松松搞定了呢?再说了,那些骄兵悍将、各方豪强就这么服气?
不光咱们看不懂,就连清代考据大家赵翼也不禁惊叹道:“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10-17 13:11:50 +0800 CST  
其实,这一切看似不可思议,实则水到渠成。
对于这个问题,史书有一段有意思的记载,说是杨坚自己也心中不安,询问国子监的老同学元谐,元谐叹口气:“您孤立无援,犹如激流中的一堵墙,极其危险啊。只能努力一搏了。”沮丧的杨坚又连夜召见亲信庚季才,问道:“我平庸无能,却担负重任,你看结果会怎么样呢?”庚季才镇定地答道:“天道奥妙难测,我只能从人事来分析,觉得您夺取天下的符命已定。”杨坚沉默半晌,点头道:“你说得很对啊。”
这段对话就是谜底:人事关系。
老外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人说冰冻非一日之寒。杨坚的成功也绝非偶然,而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时势造英雄也。具体而言,主要是三方面的人事支持:
一曰军权:汉人军头的支持。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新人出。杨坚夺权的时候,参加过宇文泰时期东西大战的武将诸贵,只剩下尉迟迥、李穆、韦孝宽、阎庆、窦毅等寥寥数人,除了尉迟迥以外,这几位军方大佬都是汉人出身。而经过三十多年的府兵制之锤炼,北周伐齐战争涌现出的新生代名将,如梁士彦、韩擒虎等也多是汉人。更不用说汉人在基层士兵和中下级军官中也是压倒多数。对此,宇文家是有人深为不满的。公元580年三月,就在周宣帝宇文赟暴亡前夕,宗室大将宇文亮就预感到“主上淫纵滋甚,社稷将危,不忍坐见倾覆”,于是发动兵变袭击韦孝宽军营,结果兵败被杀。可见华强于胡,已成定势。宇文亮确有先见之明,在杨坚的夺权过程中,强大的汉人军方势力确实选择了支持同一民族的杨坚。后来尉迟迥等举兵反杨,正是被韦孝宽为首的汉军荡平。
二曰政权:关陇世族的支持。宇文氏虽然声称“恢复周礼”,甚至以周为国名,但实际上处处抑制汉家大族势力,宇文泰给汉人官宦改鲜卑名、行部落制可谓明证。特别是宇文护、周武帝时代以来,为抵消府兵制和汉化改革的副作用,汉人世族普遍受到压制,高级政府官员多由宇文宗室子弟和武川勋贵后裔出任。例如京兆武功苏氏曾深受宇文泰倚重,苏亮、苏绰并称二苏,皆任宰辅。但宇文护上台后,其后代就再无显要。又比如弘农杨氏,北周一代几乎没人当过高官,大名鼎鼎的杨素也不过是低级军官。就算混得最好的京兆杜陵韦氏,代表人物韦孝宽在北魏末年就与独孤信在荆州共事,被时人并列誉为“联璧”,但当独孤信等北镇贵族已高居柱国(相当于军长)时,韦孝宽还只是一个仪同将军(相当于团长)。所以,当东西对峙时,关陇豪族两害相权取其轻,会帮助宇文氏抗衡更加胡化的东军;但外敌消失后,他们就热切期盼打破宇文氏的桎梏。杨坚无疑就是最好的代言人。自从杨忠认祖归宗于弘农杨氏后,其关陇世族的身份已获得各汉家大族认可,杨忠的妹妹得以嫁给了同一等级的陇西李氏。经过杨氏父子的倾力笼络,汉家世族自然就跟定亲戚杨坚了。
三曰党权:孝武帝派系的支持。当年东西分裂,西魏孝武帝入关投奔宇文泰,结果反被毒杀。追随孝武帝入关的洛阳人士有一万多人,后来荆州的贺拔胜被高欢击败,也率部辗转进入关中。根据现代学者甘怀真的考证,这些人多是关东汉人世族和汉化鲜卑贵族,和宇文泰代表的北镇武夫格格不入。即使是贺拔胜、独孤信这样的武川人,也是忠于西魏孝武帝的保皇派。这一派系对宇文氏毒杀孝武帝、篡位建周的行为很有意见,也因此遭到猜疑和打压。连独孤信这样的派系领袖也死于非命。作为独孤信的女婿,杨坚自然成了该派系的继任领袖,他们也成为杨坚夺权的急先锋。头号功臣刘昉、郑译、救驾功臣元胄的父辈都是追随孝武帝入关的洛阳官僚。
有了党政军三大支持,杨坚夺权之易也就可想而知。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10-17 13:15:09 +0800 CST  
当然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纵有千好万好,也抵不过致命一刀。杨坚的权力之路也历经生死考验。
最先发难的是进入长安的宇文五王,由赵王宇文招出面邀请杨坚赴宴。杨坚明知道是鸿门宴,但出于礼仪不得不去。绝的是,他随身带去了酒水菜肴,不碰宇文家的有毒食品,反正你家里也没树“本店谢绝自带酒水”的牌子嘛。谁知宇文招更绝,说盛夏炎热,硬要亲手喂杨坚吃西瓜:百密一疏,杨坚忘了带水果啊!眼瞅着毒西瓜递到嘴边,杨坚又没有合适的理由不吃,救驾的樊哙及时出现了。保镖元胄冲进包间大呼:“相府有急事,请杨丞相速回!”宇文招气极败坏道:“我和杨丞相说话,哪轮得到你插嘴!”可元胄死活不走,护定了杨坚。宇文招转念一想:你不走,我走!等我退出室外,就让伏兵杀进去!谁知宇文招一挪步,元胄就把他扶回座位。宇文招又说喉咙发干,叫元胄去厨房拿饮料,元胄还是不动。最后杨坚假装批评元胄,拉拉扯扯间退到门口,突然跳上马车脱身而去,气得宇文招把自己的手都抓出血了。鸿门宴之后,双方脸皮撕破,宇文宗王继续谋刺杨坚,幸亏卫队长李圆通保护才幸免于难。杨坚遂反击诛杀五王。
长安的宇文招只是困兽犹斗,外镇的尉迟迥才是心腹大患。尉迟迥不但是宇文泰的外甥,和杨坚一样也有个皇后女儿。他还是资历最深的军方元老,和杨坚他爸一个辈分。因为亲缘和资历两方面的因素,此时的尉迟迥是北周唯一的上柱国大将军,名义上比杨坚的地位还要高呢。最关键的是,他坐镇北齐旧都邺城,坐拥精兵猛将、无数钱粮,和侄子尉迟勤一起控制了河北、山东大部。如果他率众起事,无论凭其资历、实力还是战策、武略,都可能让杨坚变成一个新的王莽。
环顾天下,能够抗衡这老将军的,只有一个更老的将军:韦孝宽。
此时的韦孝宽,已经七十二岁了,而且重病在身。
人生七十古来稀。当年玉壁城头的关西男子,已是垂垂老矣的关西老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要韦孝宽抱病出山,杨坚既心怀忐忑,也心有不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无论于公于私,他接受了杨坚的恳请,毅然决然地出阵了:以私而论,韦孝宽和杨忠是荆州共事的老朋友,是看着杨坚长大的韦叔叔,而且韦孝宽的妻子也出身于弘农杨氏,两家算是亲戚;以公而言,作为汉军诸将之首、关陇豪族大佬、孝武帝派系中坚,韦孝宽也无法回避与宇文氏鲜卑嫡系的摊牌对决。
决定天下命运的一战,就握在这位白发老者的手心间。
尉迟迥,就让你看看关西男子最后的神采吧!

公元580年五月底,杨坚派遣韦孝宽接替尉迟迥的相州总管职务,欲解除其兵权。尉迟迥派使者到黄河南岸远远迎接。韦孝宽一琢磨,哪有对政敌这么热情的!简直就是侮辱我的智商么!他一边套使者的话,一边派人去相州打探,很快搞清楚了,尉迟迥是想把他骗进邺城杀头祭旗呢!韦孝宽赶紧往后撤,一路上拆掉桥梁,好不容易摆脱了追兵。退到洛阳时,又有八百鲜卑驻军在尉迟迥的煽动下准备造反。韦孝宽就以发赏钱为名,把他们诱入洛阳城一网打尽。
六月十四日,尉迟迥斩杀朝廷使者,拥戴赵王宇文招的儿子为帝,正式起兵倒杨。大乱骤起,坐镇各地的诸侯大佬迅速站队。除了尉迟家族掌控的河北、山东一带,统镇四川的益州总督王谦(尉迟迥老战友王雄之子)、坐镇湖北的郧州总督司马消难(周静帝的岳父)、盘踞鲁南的徐州副总督席毗罗(尉迟迥旧部)、控扼虎牢关的荥州刺史宇文胄(宗室)、申州刺史纥豆陵惠等也起兵响应。一时间叛军数十万、烽火连千里。
但关东地区的三位大佬却站到了杨坚一边。并州刺史李穆属于陇西李氏,家族又曾被宇文护迫害,所以断然逮捕了朔州刺史、尉迟迥的儿子尉迟谊,还送给杨坚天子才能佩戴的十三环金带;幽州总督于翼是老柱国于谨之子,属于洛阳汉化鲜卑的后裔,加之继承了其父“识时务”的作风,清醒地拒绝了尉迟迥的招揽;徐州总督源雄的家族更是典型的汉化鲜卑,父祖皆为洛阳公卿,其父被害于尔朱荣制造的河阴之变,自然坚定地支持杨坚。有这三位大佬支撑,关东的局面总算没有崩盘。
地方上陷入混战,还得靠关西的中央军出击制胜。杨坚立即拜老将韦孝宽为行军大元帅,高颎为监军,统领关中府兵东征,所部将兵幕僚多是府兵制下千锤百炼之汉军精锐。尉迟迥不敢大意,派长子尉迟惇率精兵十万进抵武德(今河南武陟),隔沁水对峙。尉迟惇想等西军半渡而击之,韦孝宽将计就计,先佯装后退麻痹敌人,突然鸣鼓疾进,渡河之后焚桥绝后,以激励将士背水一战。尉迟惇被打得全军覆没、单骑北逃。八月十七日,韦孝宽进逼邺城,尉迟迥集结十八万大军列阵迎战,邺城百姓也真是胆大,跑来看打架的也有数万人,看来喜欢看热闹也是国人的悠久传统了。一时间,几十万兵民把邺城郊野挤得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尉迟迥的亲兵号称“黄龙兵”,数量仅仅万人,但都是北镇鲜卑余脉,精于铁骑驰射。一通冲锋之下,西军竟然不能抵御,阵脚大步后退。韦孝宽的部将宇文忻(先祖出于鲜卑宇文部落,但不是宇文泰亲戚)大喊道:“形势危急,我只能用诡道破敌了!”于是下令射击围观的百姓。看热闹看出祸事来了!百姓们顿时四散逃奔,把尉迟迥的军队冲得七七八八。韦孝宽趁机挥军反攻,一鼓作气把尉迟迥撵回了邺城。数日后,梁士彦率军攻破城门,尉迟迥只得自杀。树倒猢狲散,各地叛军也相继覆灭。
公元580年十月,韦孝宽凯旋回京,一个月后就溘然长逝,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韦孝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燃烧出比玉壁城头更辉煌灿烂的光焰,从此照亮了中国的未来。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10-22 13:39:18 +0800 CST  
随着宇文五王和尉迟迥等人的覆灭,杨坚终于荡清内外,登上成功的宝殿。公元581年二月,杨坚令周静帝禅让帝位,建隋称帝,年号开皇,即为隋文帝。隋文帝恢复汉、魏旧制,
就以陈寅恪先生的评价作为结语吧:
隋文帝为周文王后不世出之圣主。观文帝缔一代开皇盛世,自古武定祸乱、文致太平未若如斯之盛,威震四夷、化被万邦。其终结北朝胡人之腥膻、南朝汉人之萎靡浮华,比美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10-22 13:40:21 +0800 CST  
不好意思各位朋友,上周忙着谈出版的事情,耽误了更新。今日起继续更新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10-28 16:37:16 +0800 CST  

楼主:叶落如刀

字数:650927

发表时间:2012-03-03 21:2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3-14 16:08:49 +0800 CST

评论数:32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