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琴:就从《心经》弹开去

九章算术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12 20:32:37 +0800 CST  
笔算开平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12 21:03:10 +0800 CST  

十六、《九章》所达到的高度续

少广,是前面方田和后面商功的变相应用。

商功,是计算体积。所列基本立体的体积公式以及复杂点的如鳖臑(一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锥),羡除(楔形体,这两个名词在今年的高考数学中很是火了一把)的都正确,但球体积公式不正确。后来刘徽用割补法证明了以上公式后,也发现球体积的问题,但未能解决。然而刘徽构造了一种叫“牟合方盖”的立体,他计算得知“牟合方盖”的体积和它的内接球体的体积之比是4:π,但他通过割补法无法计算牟合方盖的体积,这问题就又沉寂了200年,最终由祖冲之的儿子祖暅解决。

什么是牟合方盖呢?令两个底面相同的圆柱体相交,其相交的部分就是牟合方盖。牟合方盖有一些特征,它的每一个截面都是正方形,而且正方形的边长就等于其内接的球体在同一截面的截面圆的直径,所以两个的面积之比是4:π。因此根据“祖暅定理”,牟合方盖的体积和它的内接球体的体积之比也应该是4:π。祖暅又使牟合方盖内接于一个立方体,并将其分为八份,这样每一份除去八分之一的牟合方盖后就剩下一个变形的立体,通过计算这个变形的立体体积,祖暅算出了牟合方盖的体积,从而得出了球体积的正确公式。

均输,主要解决赋役摊派的问题,是比例算法的应用拓展。

盈不足,大抵用于解二元一次方程,但古代代数还没有发明符号系统,所以用盈不足术较为方便。比如例题: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

这类问题《九章》给出了一般的解法和公式,但解法思路如下,多三记为+3,不足4记为-4,每人出8,多3,每人出7结果为-4,两种出钱法就相差一个,而造成结果相差,3-(-4)=7,这一定是因为人数造成的,所以人数是7人,计算总钱数其实已经不一定用到公式了,只需将人数带入上面两种情况中的一种就可以算出。

方程,是多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如果不考虑古人没有符号系统,《九章》的解方程法和现在一模一样。

例题: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

古人先画一个四行三列的表格,在表格旁边从上到下依次写上上禾、中禾、下禾、实。每一列依次用算筹摆上系数,比如第一列为:三、二、一,三十九,依此类推。后面就是遍乘消元,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了。

勾股,自然讲的勾股定理的应用。由于勾股自然要用到开方,所以也涉及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古人用筹算,不是我们现在所用的配方法,且古人只求一个正根。后来刘徽发展勾股术写成《海岛算经》,勾股法还被应用于测量。

符号系统的雏形,在中国,大概要到宋朝才出现。当时数学家用天元术解一元高次方程,列法如下:先写上 “元”、“太”两个字,元在上,太在下。元字旁边写一次项的系数,往上是二次项,三次项等,往下在太字旁边写常数项。方程列好后,利用增乘开方法求方程的正实根。

未完待续……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14 18:24:29 +0800 CST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14 19:01:03 +0800 CST  
高次方程的项的名称



图片来源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14 19:17:19 +0800 CST  
天元术





图片来源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14 20:10:44 +0800 CST  

十七、精神世界还是物质世界

《九章》所有的问题有个共同点,就是它所关心的问题都是实际能用上的,绝不做无用功。以后的数学书也沿袭了《九章》的体例,在代数学上越走越远,最终在宋朝达到最高峰。

印度人则不然,印度人重视精神世界远超过重视物质世界。有人说中国哲学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现在人际关系复杂官场复杂;欧洲人重视人与物的关系,所以现在科学发达;印度人重视人与神的关系,所以神学发达。不管对不对,且具一说吧。在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前,印度已经各种教派林立,他们大多以解脱为目的。佛经中所谓的各种各样的外道,就是那些释迦牟尼以前的宗教派别。据说总有96种外道,可归结为六大派系。就算释迦牟尼本人也跟着这些外道修行过,比如他在菩提树下证道之前也曾修过六年苦行,结果弄得“身形消瘦、有如枯木”,当他决定放弃苦行,到河里洗了个澡后,身体竟虚弱到连上岸的力气都没有,吃了牧羊女送的乳糜才恢复体力。

由于过于重视精神世界,所以印度人忽视了物质世界的很多东西。比如历史、时间、数字等。印度人本身不注重对历史的记载,也没有形成像中国这样记载历史的习惯和制度。在公元十二世纪穆斯林征服印度以前,可靠的史料极其匮乏。很多的历史事件要从佛经或其他经典里去还原,甚至到过印度的外国人的如法显、玄奘等的著述也成了考证印度古代史的资料。

印度人同样缺乏时间观念。经常看佛经的人一定知道,佛经总是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这样开头,从来没有具体的时间。然而佛经上不记载具体时间,却被后人附会出很多高深的理论。时间无穷无尽无始无终,要说明一个时间就得有一个参照时间,否则没有任何意义。因此说一时即表明该事件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刻,正好说明佛无时不在说法。另外时间没有开始的开始,因此佛经上也有无始以来的说法。再则过去、未来、现在皆不可得。过去已经成为过去抓不住,至少现在还没有回到过去的办法。所说的现在也立即成为过去,我们虽说抓住现在,但现在从未抓住过。未来未到,当然抓不住,即使到了就是现在,是现在转瞬已是过去。念念现在,念念过去。不管是否准确,姑具一说吧。

相较而言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就要强烈得多。我们很早就有了计时工具——日晷。日晷由一个倾斜放置的圆盘和一根装在圆盘中央的晷针组成,晷针在圆盘上的投影就指示当前的时刻,晷针也叫做表。同时我们还有一套圭表工具,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表是立杆,平放的带有刻度的直板叫圭。我们通过测量表的日影投影在圭上的长度,用来定节气,用来推测回归年的长度——即地球公转的周期,我们在两三千年以前就已经能将一个回归年精确到365.25天,到郭守敬之时计算的回归年的长度和现在相比不过几分钟的误差而已。这些都得益于我们制作的圭表。不论是日晷还是圭表,立杆都叫表,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表的本意,因为《说文解字》认为表,从毛从衣,毛亦声。但现在我们知道《说文解字》只是许慎根据小篆字形臆测该字的本意。后来计时工具也称表,挂在墙上的叫钟表,戴在手上的就叫手表,电池驱动的就叫电子表,等等,哥俩关系好也叫老表(写错了,划掉^_^)。

现在的表盘有12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1个小时,以前的钟表也有十二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一个时辰。一天是24个小时或者12个时辰。考你个问题,一天的长度是怎么定的呢?什么?刘德华的歌词说“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嗯,你确信,那一年地球自转多少圈呢?365圈!你真的确定?该打屁股,回学校重新学过。实际上地球一年的自转圈数要比一年的天数多一个,因为地球自转的时候还在公转。地球自转一圈需要的时间叫做恒星日,实际上的一天亦即地球的某条经线两次我们对准太阳的时间间隔,由于地球在公转,所以当地球自转一圈后,同一条经线还没有正对太阳,还要再转过一定的角度才可以,所以太阳日实际上比恒星日要长些,一年刚好多一个恒星日。

除了将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的计时法,我们还有一套计时系统,漏壶计时系统。漏壶计时系统在漏壶的水面上浮着一根刻度杆,随着壶里的水逐渐减少,刻度杆不断下沉,从而指示时刻。在清朝以前一天被分为100刻,每刻钟大概14.4分钟,清朝将一天划分为96刻,每刻15分钟(不知道是否受到西方的影响),这样一来刻度计时和时辰计时就可以完美的统一起来,时间的划分更加细腻,于是就有了午时三刻这类的说法。当你看古装电视剧,不论哪个朝代监斩官无一例外的都说:“午时三刻已到,行刑。”就知道这些导演又在粗制滥造了。

有人根据我们的百刻计时制来解释《山海经》的十日传说,该作者认为《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以及《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记载的两则,实际上是对《山海图》的解读,而图上画的正是一个日晷,扶桑木实际上是日晷的表,而10个太阳是晷盘上的刻度。只是当时用的是百刻计时的简易形式,只划分了十个刻度。《趣解千字文》的作者望于江湖这个观点很诱人,但我不知道百刻计时和十二时辰计时究竟谁先谁后,所以这个疑问暂且存而不论,以俟能言者。

有一点可以确定,我们很早以前就发明了干支纪年法。有多早呢,有人说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甚至以前。但至少商朝的甲骨上已经刻上了完整的六十甲子。当然有人认为兴于西汉初,大行于王莽时,也有人认为更早。到东汉的时候用政府的诏令的形式将干支纪年颁行于全国。年月日时都用干支法来计总共需要八个字,就是我们常说的八字,当然现在说到八字感觉很神秘很高大上了,其实不外如此。某人掐指一算立刻知道天机,怎么可能呢?掐指算不出来天机,但可以推算出来年月,那些算命先生也只是用掐指算法在推算你的生辰八字,仅此而已。现在不少人在网上教人算干支,我看过。为什么要掐指一算呢?因为古人总结的掐指算法确实很精妙,简单易学,熟练的掌握了掐指算法,在干支纪年系统里计算年份还是相当方便的。

另外风水学也是同样的道理,现在看起来很神秘,其实也不外如此。风水学不外就是一门看地理形势的学问,所谓藏风聚水无非要环境好,千年不易的地势,看重的就是它的稳定,当然无论阴阳两宅都有利了。古代风水学的宗师们为了便于后人容易学习掌握,将好风好水的地方特点一总结就成了风水歌诀,既便于记忆又易于传播,后人就算学问不精,按照歌诀所说去做总之不会错得太离谱。可惜愚蠢的后人辜负了先人,不但墨守成规,还将那些简单易懂的歌诀复杂化、神秘化,所以现在风水学看起来神神叨叨的。我们聪明的先辈们总结了很多有用的规律和歌诀,后人懒惰,只知道照本宣科,也就渐渐的忘记了这些简单的歌诀背后的数学或者理论原理。


未完待续……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15 19:21:04 +0800 CST  
恩,是我孤陋寡闻了。想来竹片是有细长的纤维的,确实不好刻。这一节我明天看怎么改一下。非常感谢你出错误。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15 23:08:35 +0800 CST  
少打一个字,应该是指出错误。^_^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15 23:10:31 +0800 CST  
@u_99460370 2015-11-15 21:44:35
我国出土竹简,从未发现有刀刻的,不信的话可以自己在竹子上刻刻试试。说刀笔吏,是因为要把竹简上的墨书用刀划去才能重写,所以带着刀这样的工具。刀,也叫削。说孔子笔则笔之,削则削之,就是指的这个。具体形状,可以参考战国时的刀币,就是带环可以穿在腰带的。
-----------------------------
根据网友的建议,第五章更改如下,非常感谢@u_99460370

五、习惯不一样

佛家典籍卷轶浩繁,各部经典多如牛毛,再加上后人阐释经典的相关专著更是难以计数。比如般若部的《大般若经》就有600卷之多,500万字以上。普通人一辈子不要说看完所有佛经,就算要看完一部大部头的经典,没有点耐心,也是办不到的。正因为这样,一些小部头的浓缩经典就流行开了。《金刚经》和《小品般若经》都是截取的《大般若经》的一部分。而《心经》可以算是《大般若经》的核心或者总纲。可以说《心经》所讲的道理,就是《大般若经》所要讲的道理,而《大般若经》是对这些道理的详论和推广。

《心经》之所以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还由于其文字优美,言简意赅。这样的风格在佛经里面是一个另类,然而正是这样的另类才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在文字方面,中国人应该是崇尚简约,微言大义的。一部《道德经》总共才勉强分了两卷,五千言而已。《山海经》的《五藏山经》部分记载了全国范围(也有人认为是全世界)的山川物产风俗才用了一万五千多字,而其后面记载人文历史神化的《海荒经》部分,也才用了同样多的篇幅。也就是说古代的中国人,只用了三万多字就写成了一部包括地理人文的大百科全书。儒家的四书五经篇幅也都不大,至于《春秋》更是精简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没有春秋三传根本没法读。兵家之祖《孙子兵法》虽有十三篇,也才六千余字。

后世的文章篇幅虽有增长的趋势,但除了政论性的文章,也都还算短小精悍。到了唐宋,中国人更学会了将大量复杂深沉的情感,注入到篇幅更短的唐诗宋词里。“向晚意不适,驱车等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相信你不会因为它只有二十字而否认它那深沉却绝对震撼人心的力量。

印度人则走了相反的路子。有人认为,中国人比较务实,无论是做事还是写文章喜欢脚踏实地,言之有物。印度人则比较务虚,喜欢长篇大论,因而佛经都很长。我觉得以上的原因也不能排除,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书写方面的原因。

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文字都刻在龟甲或牛骨上。到了周朝开始铸造在青铜器物上(金文),也刻在石头上(籀文也称蝌蚪文或者大篆)。再以后写在竹简上,写错了要用刀刮削重写,所以刀和笔是负责文书的小吏的必备工具,因此他们也叫刀笔吏。据说到了蒙恬时才发明毛笔,但用笔的历史肯定更早,中国人一向有把某一项发明归于某一人的习惯,其实很多发明都不是一人一时做出的,毛笔也是如此,有可能蒙恬改进了毛笔。然而竹简太重也是麻烦,写在丝帛上却又太贵,一般人消费不起。据称秦始皇每天要批阅的奏章多达数百斤。庄子形容惠子学富五车,如果都是竹简的话,那么惠子读过的书未必比现在的初中生多。直到东汉蔡伦才发明了较为轻便的纸张。正因为书写太困难,才养成了中国人惜墨如金的习惯。中国人也珍惜写过字的纸张,小时候长辈教训,拿写过字的废纸擦屁股都是不允许的。

和中国艰辛的书写条件相比,印度人真算是得天独厚。我们现在还将佛经称为贝叶经。为什么这么叫呢?因为印度最古老的佛经是用铁笔书写在一种叫贝多罗树的叶子上的。贝多罗树叶长而宽,页面光滑很适合书写。把写有经文的叶子连缀起来集成册页,便是贝叶经了。在叶子上书写当然比用竹简方便的多,佛经一开始就是长篇巨著也就不难理解了。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16 13:09:06 +0800 CST  

十八、纪年和历法

我们还有一套纪年的办法——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不得不说是一个创举,所以我们就有了康熙二十三年,乾隆十八年等叫法。汉武帝以前呢?就用皇帝的庙号纪年,比如汉高祖六年,《春秋》的鲁僖公元年,以及周平王元年等。我们的历史有确切纪年的时间是共和元年。你看现在说共和国,共和也不是什么新词汇,只是老瓶装新酒,味道变了而已。

年号纪年也有缺点。纪年的时间长短没有定数,因为皇帝执政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再则,在明朝以前皇帝改年号是一件很随便的事情。皇家有喜事丧事都可以改年号,叫做改元,遇到天灾,碰见彗星了想换换运气可以改年号,甚至心情好或者不好都可以改年号。比如武则天当皇帝后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天授。到天授三年,天竺国遣使来朝,武则天一高兴就改天授三年为如意元年。不久心血来潮又改为长寿元年。好景不长到长寿三年的时候,老太太给自己加了个尊号“越古今轮圣神皇帝”,一高兴又改了个年号延载。我们算一下从天授三年到延载元年中间就隔了一年而已,这已经用了四个年号,太纷乱了,简直就像儿戏一般。除非是史学家,除非有一个从共和元年开始至今的年号更替表,要弄清年号这笔烂帐,要计算历史间隔不是一般的困难。

明朝开始年号就基本固定下来,主要是因为年号出现在货币上之后,具有了纪年和影响货币制造和通行的作用。并且朱元璋规定新任皇帝不得改变当年前任皇帝的年号,除了明英宗因为土木堡之变被蒙古人抓走,后来复辟成功用了两个年号以外,其余的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当然这也造就了一个没有年号的皇帝——朱常洛,他八月份继位,九月底去世,继位时是万历四十八年,他没权利改,虽然宣布次年改元泰昌,但又没活到次年。朱高炽比他幸运些,虽然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但好歹跨年了,所以他的年号洪熙好歹还用了一年。而清朝则所有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所以我们称呼清朝的皇帝一般称呼他们的年号,明朝的皇帝兼而有之,明以前一般称呼庙号或者谥号。所以我要不说清高宗就是乾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清高宗是谁。

历史趋势是必然的,但历史事件是偶然的,有没有可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像西方一样从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开始用公元纪年呢?或者退一步每个王朝像民国一样用国朝的国号纪年呢?毕竟这样的节点是存在的。现在有种黄帝纪年,但太虚无缥缈了,夏商周断代都还不清不楚呢,谁知道黄帝是哪一年。共和元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节点,因为这是我国有确切纪年历史的开端。但后来想想,在那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几无可能。因为中国的宗教一直是皇权之下的,利用宗教的节点首先不可能。其次,共和元年,是诸侯摄政行天子事。在皇帝那里也是忌讳。再者古代皇帝登基后视改元为大事,为了彰显自己对帝国的影响力,改元是重要手段,有些皇帝尤其是乱世的皇帝自己老爹的年号尚且要改,何况公用的纪年。

说完了纪年,再说说历法。历朝历代改历法都是很重要重要的事。难道我国的历法不完善?不能像西方儒略历那样一用上千年?呵呵,这就要说到我们的农历了。世界上的历法,不外乎两种,利用太阳周期的叫太阳历,利用月亮周期的叫太阴历。所以我们常说公历农历,阳历阴历。我们的农历的月份天数就是按照月亮的周期来的,月亮的周期是29.5天左右,所以农历小月29天,大月30天。两种历法各有优缺点,使用公历可以有效的指导安排农事,这在古代是很重要的。使用阴历可以通过看月亮的圆缺程度很容易的判断当天的日期。但这两者很难兼得,我的优点就是你的缺点。

有时也把农历叫阴历,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农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的历法。为什么呢?因为历法的作用是为了协调农事,季节、气候的变化是按照太阳运行的周期来的,但阴历不具备这样的优点。为了协调这个矛盾,我们的先人们可谓煞费苦心,于是我们加入了十九年七闰的闰月制度,并且发明了二十四节气。农历闰哪一个月,取决于一年中的24个节气,24节气实际上是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的总称,比如立春是节气,雨水就是中气。节气和中气之间大约相差15天,而农历一个月只有29或者30天,所以每两年多一定会出现一个只有节气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定为闰月。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不完全相等,因为太阳的视运动速度是不均匀的,这种不均匀就是地球椭圆轨道的体现),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但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并不固定。所以在制定农历时,要把每年的节气定出来。而且农历每个月的初一必须是朔日,这就使得农历每个月的大小不一定,是大月还是小月必须要通过推算和观测来定。以古代的观测精确度,就注定了农历隔一段时间就要修正。而且历法还有预报日月蚀的义务,而这些推算起来更难。所以我们总是在改历法改历法。清初,南怀仁负责改历法,罗列了以后300年的历法,也因此被人抓住把柄,说他诅咒大清只有300年的国祚。现在看来当然很可笑,因为南怀仁还高估了,清朝还不足300年呢。

秦汉时二十四节气已经成型。根据现有的资料看,二十四节气可能产生在战国末期。虽然全部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在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才出现,但是战国末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就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大部分名称。那么在二十四节气出现之前,怎么协调农事呢?只有看星相了。所以秦汉以前的人似乎都通晓天文,《诗经》里就记载了大量的天文现象,要知道《诗经》很多都是民歌诶。所以那时候,随便抓个人都能说出很高大上的天文术语,什么荧惑守心呐,七月流火呐等等,不要太奇怪,他们只是日常用到所以熟能生巧。七月流火其实是大火星西行的季节,也就预示着天气即将转凉,秋天快到了。古埃及人用天狼星来决定农时也是同样的道理。自二十四节气出现后就再没有这样的全民天文大普及了,只需要官方算出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再下发到各级,就可以指导农事,而这种指导应该也是大一统王朝乐于见到的。

纯粹的阴历现在还有在用的,回历就是一种。这种历法每年也是12个月,但比公历年就短了10天左右,所以回教封斋的日子每年都会提前大约10天的样子,所以不论他们的斋月在冬天还是在夏天都不要觉得惊奇。

未完待续……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17 21:24:40 +0800 CST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19 20:12:35 +0800 CST  
第十九章不知道怎么回事发不上来,只好用图片说话了。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19 21:54:20 +0800 CST  

二十、进入正文了

正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是谁?对于学佛的人根本不是个问题,没学佛的人相信大多也能猜到就是观世音菩萨。问题是为什么玄奘和尚翻译时要放弃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观世音名号,而改为观自在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各位不妨去读读同样是玄奘和尚翻译的《大般若经》。不要求看完,只需要看过前几章就行了。什么感受?没错就是啰哩啰唆,就像《大话西游》的唐僧一样,不知道《大话西游》设计的唐僧形象是不是受到《大般若经》的启发。为什么这样啰嗦?是为了确保翻译的准确。所以般若的道理玄奘和尚硬是用了600卷,500万字才讲完,当然原经卷帙浩繁也有原因。给人的感觉陈玄奘应该是一个很较真的人,觉得翻译成观世音不太妥当,但观世音的名号已经太深入人心了,怎么办?思来想去纠结了好几天睡不着觉,最后,去他大爷的,准确第一,改吧,改成观自在,世界清静了。陈玄奘绝对是聪明人,聪明人就难免有聪明人的臭脾气。他创立的法相宗,也只有他那样的聪明人才能玩得转。

那么翻译成观世音就真的不准确吗?也未必哦。除了玄奘以外,还是翻译成观世音的居多。《楞严经》第六卷观世音菩萨自己陈述修行方法:“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是从耳根的闻性起修的,看来观世音似乎也没什么不妥。虽然现在认为视觉提供的信息占了所有感官的绝大部分,但佛教认为听觉的作用比视觉更大。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在里面,眼睛瞻前就不能顾后,看到的永远只是一半,而听觉则圆融无碍,不受限制。所以佛教也很重视咒语的作用。

至于后世省称观音,可能是为了避李世民的讳。现在穿越小说很流行,众多的痴男怨女梦想着穿越回历史上的各类盛世或者乱世,利用自己的历史知识和掌握的现代知识在古代演绎开挂的人生。事实远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别的不说,单是避讳一项,就可能要你寸步难行。避讳简言之就是要避开父母长辈上级尊贵者的名字,不能自呼其名,就算写文章也不能用。李世民当了皇帝,世民两个字就成了国讳,全国人民都不能用。那么观世音只好简称观音。那不得不用民字怎么办?有办法,找个意思差不多的字代替,哪个字?人。这一改就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所以现在合称人民。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当皇帝后,治字又成了国讳,怎么办?用理代替,所以现在合称治理。在李治之前从来只有说治国,没有说理国,更不提治理的。李家祖孙在避讳方面还有几个影响了千年的例子,李世民的太爷爷,李渊的爷爷叫李虎,当李家建立唐朝后,虎也是国讳。老虎只好改成大虫。另一位供人方便的“虎子”君,马马虎虎那就叫马桶吧。

赵匡胤本是三兄弟,两个弟弟叫赵匡义和赵匡美,这种取名方式是当时刚流行起来的潮流(为什么这么说?下一章详述。)。老大赵匡胤黄袍加身,一旦当上皇帝后“匡胤”两字就是国讳了,别人再不能用,不能说,不能写。于是两个弟弟改名为赵光义和赵光美。不幸的是后来二哥赵光义又当了皇帝,悲催的老三不得不再次改名赵廷美。虽然赵光义最后自动改名为赵炅,但老三大概很信奉那句话“做男人廷美”于是一直廷美下去,直到被二哥害死。

往大了说要避国讳,当官要避上司的讳,和朋友在一起要避朋友的讳,在家要避家讳。犯讳的后果也相当严重,李贺因为父亲名字叫李晋肃而终身与进士无缘。而犯了国讳往严重了说可是要掉脑袋的。

避讳也有避出问题的,《红楼梦》贾雨村说林黛玉总是把敏读成密因此知道她母亲叫贾敏。杜甫的诗集里从未出现过海棠,因此有人推测他的母亲可能叫海棠。史马迁因为父亲叫司马谈所以整部史记从未出现谈字,大将赵谈更是生生被他改名为赵同,留下千古的笑柄。田登非但成为千古笑柄还被贡献了一个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避讳再发展就不光是避名讳了,在民间对于一些不吉利的名字或者事物也要避讳。比如好赌之人忌讳别人说输,以至于说“书”都犯忌讳。《古今笑史》记载了一则:“民间俗诲,各处有之,而吴为甚,以筯为筷儿。”把筯子说成筷子,现在当然很普遍了,但其根源在此。因为筯的谐音是“阻”。过年的时候长辈要求早上尽量不说话,白天不说不吉利的话,也是避俗讳。

未完待续……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21 18:06:11 +0800 CST  


图片来源于网络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21 20:29:28 +0800 CST  
@秋天的小鸽子 2015-11-21 21:27:28
哥俩关系好也叫老表。楼主偶尔有点闷骚。??
-----------------------------
草,这都被你发现了。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22 15:07:33 +0800 CST  

二十一、古人怎么起名字

上一章遗留了一个关于起名字的问题,本章就就这一问题做些阐发。但只说起名,不牵扯姓氏,否则网撒太大就收不回来了。

古人怎么起名字?是个大问题。就像现代服饰一样,每个时代有不同的潮流。古人起名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潮流。最早的先民起名很随意,不用翻相书不用看黄历,想到什么就是什么。比如夏朝的始祖——弃,本来是他妈妈不喜欢他,准备把他扔掉,但扔了好几个地方发现非但扔不掉,还有很多神异的现象,于是只好抱回精心抚养,并取名为弃。你看弃字的篆书是两只手托着一个倒立的婴儿,准备丢弃的样子。说明弃的本意就是弃婴的意思。而夏朝的祖先鲧有人认为是一种鱼,而禹极可能是一种虫(鲁迅的小说有提及,也有人认为这样解读是外国学着为了污蔑我们)。另有说法大禹姓姒名文命,应该是后人附会,文命一名太超越时代了。

商朝将干支起名发展到极致。干支纪年是我国历代通行的纪年法,以十天干甲乙丙丁等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等相配合纪年,按照配对规则总共有六十种不同的配合。如:甲子、乙丑……癸亥等。干支纪年法由于有自身特有的优势,现在都还没有废除。夏朝帝王有一人叫孔甲,不知道是否是按照干支在起名。但商朝的帝王则无一例外均以干支起名。什么外丙,太甲,盘庚,小辛不一而足。

周人盛行以排行取名,排行不是以老大老二,或者如日本的太郎次郎排,而是以伯仲叔季排行。比如孔子字仲尼,所以后人知道他排行老二,因此后世孔老二也就叫开了。周太王的大儿子叫泰伯(《论语》有一篇《泰伯》就是说的此人),次子叫仲雍,小儿子叫季历。哥三身上还发生了一件很感人的故事。周太王发现季历的儿子姬昌很贤能,决定把王位传给季历。泰伯仲雍哥俩知道后非但没有怨恨,反倒主动避居到吴地,而且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两兄弟创立吴国,周朝建立后,正式分封为诸侯。泰伯的后代也有像祖上一样类似的故事,但其结果就比祖上差远了。吴王寿梦准备把王位传给第四子季札,但季札不接受,于是只好传给老大,老大又传给老二,老二再传给老三。到老三死的时候,季札还是不接受,王位就落到老三的儿子吴王僚手里,后来老大的儿子吴王阖闾雇刺客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故事就尽人皆知了。

按照排行起名的办法,名字至少由两个字组成,但你看《三国演义》张飞、关羽、赵云、吕布一水的全是单名。这一转变又始自何时呢?有一种说法是源自王莽,王莽复古改制其中一项就是去二名。他的孙子王会宗被他改名王宗,后来王宗谋反事发,王莽又将他恢复为王会宗表示贬辱。这一去一复给民间的信息就是只有罪人才用双名,所以……。姑具一说吧。其实汉朝之初已有流行单名的趋势,你看廉颇、赵高、嬴政、刘邦很多人都是单名,只不过王莽加速和固化了这一趋势,并使之一直延续到唐朝。

南北朝以来贵族上层喜欢在名字里加入虚字,诸如王家的一大片“之”,王羲之、王献之、王坦之等。至于按照辈份取名则盛行于宋代。上一章提到的赵匡胤三兄弟就是例子。但在皇家按照辈份取名,由于避讳的原因多少不太方便。因为兄弟辈中一旦有人当了皇帝,皇帝要不愿意改名的话,所有兄弟就都得改名。宋朝的皇帝相对仁厚些,自己改名的居多。清朝四爷雍正叫胤禛,他当皇帝后,所有还在世的兄弟都因此而改名了。但清朝也非一无是处,为减轻民间的避讳麻烦在皇室成员的名字上还是下了些功夫的。用生僻字,不信你翻翻清朝皇帝世系表(别看网上的盗版),看看能认全几个皇帝。

也可以将辈份作为偏旁使用,如《红楼梦》的贾家。祖上贾源、贾演都是水字辈。其次是代字辈的贾代化、贾代善、贾代儒等。之后是文字辈的贾赦、贾政。其次是玉字辈的贾宝玉、贾琏、贾珍等。再后面是草字辈的贾蔷、贾芸、贾菌等一干人。明朝皇帝朱元璋吸取前人教训,自他以后都以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的排列法,依次是相生,跳一位则相克)的顺序排辈。朱元璋的所有儿子都是木字辈,太子朱标其子建文帝朱允炆,二子朱棣等,以后的皇帝仁宗朱高炽(火)、宣宗朱瞻基(土)、英宗朱祁镇(金)、代宗朱祁钰(前者的兄弟)、宪宗朱见深(水)等。到最后的天启帝朱由校,崇祯帝朱由检,正好是第三轮的开端。

朱元璋这一规律其实是朱熹的家风,朱熹之父朱松(木),朱熹(下面四点为火,不是水),朱熹之子朱在(土)。朱元璋没有显赫的家世,但历代皇帝登基后,为了证明自己天命所归,必先证明自己有优良的血统,而证明血统的办法就是为自己认一个家世煊赫或者立身正派可称为圣人或者神仙做祖宗。刘邦干过这事,但手法拙劣,捏造了一段不伦不类的神话故事。唐朝皇帝干过这事,认了太上老君李耳。武则天也干过,但毕竟武是小姓,历史上姓武的实在找不出什么拿得出手的人物,只好认了周平王的小儿子姬武为始祖,因而改国号为周。宋朝虽然后知后觉,但到了宋真宗手里好歹也认了个财神赵元朗(字公明)为始祖。到朱元璋手里也有同样的麻烦,当过皇帝的只有朱温,可惜名声太臭。符合以上要求的只有南宋的理学家朱熹,因此认了朱熹做祖先。虽然有随便认爹的嫌疑,好在朱熹也号称圣人,尊圣人还不算丢脸。

中国对待自己的名字很认真、慎重,尽量捡好的字眼取名字,对待外国人的名字就没那客气了。流传下来的唐朝基督教(那时叫景教)的经文有一个名字叫“移鼠”,原文是:“末艳怀后产一男,名为移鼠。”这显然说的是玛丽亚产耶稣的故事,移鼠=耶稣,怎么看怎么觉得怪怪的。这还是一教之主的待遇。我在看《宋史》太宗的传记时发现一个更加接地气的名字,原文是“戎酋王泥猪寇八狼戍”,就是说有一个叫“泥猪”的小酋长侵犯八狼戍,泥猪,呃,算了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不知道我们的祖先是什么心态。

未完待续……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22 18:00:15 +0800 CST  

明朝皇帝世系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22 18:11:59 +0800 CST  
本帖中的图片,如无特别声明,均转载自百度图片搜索,本人无任何侵权的主观意愿。如果该图片的版权所有者认为不妥,请联系本人。本人当申请版务处理,删除图片。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22 22:26:44 +0800 CST  
二十二、关于观自在菩萨的那些事儿

正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不管叫观自在也好叫观世音也好,你觉得这位菩萨真实存在过吗?不要看什么《观音得道》之类的小说,那些不可信。《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自诉成道经验,说是先有一个观世音佛,他跟着观世音佛并用依照他的法门修行,有了成就,于是也承袭了观世音这个名号。就当是作者现编的故事吧。进一步开脑洞你认为佛经上提到的菩萨都真实存在过吗?很值得怀疑。不信?随便翻开一部佛经看看上面记载的菩萨称号。以下是《大般若经》一开头列举的菩萨名号:贤守菩萨摩诃萨、宝性菩萨摩诃萨、宝藏菩萨摩诃萨、宝授菩萨摩诃萨、导师菩萨摩诃萨、仁授菩萨摩诃萨、星授菩萨摩诃萨、神授菩萨摩诃萨、帝授菩萨摩诃萨、广慧菩萨摩诃萨、胜慧菩萨摩诃萨、上慧菩萨摩诃萨、增长慧菩萨摩诃萨、无边慧菩萨摩诃萨、不虚见菩萨摩诃萨、无障慧菩萨摩诃萨、善发趣菩萨摩诃萨、善勇猛菩萨摩诃萨、极精进菩萨摩诃萨、常精进菩萨摩诃萨、常加行菩萨摩诃萨、不舍轭菩萨摩诃萨、日藏菩萨摩诃萨、月藏菩萨摩诃萨、无比慧菩萨摩诃萨、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得大势菩萨摩诃萨、妙吉祥菩萨摩诃萨、宝印手菩萨摩诃萨、摧魔力菩萨摩诃萨、金刚慧菩萨摩诃萨、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常举手菩萨摩诃萨、大悲心菩萨摩诃萨、大庄严菩萨摩诃萨、庄严王菩萨摩诃萨、山峰菩萨摩诃萨、宝峰菩萨摩诃萨、德王菩萨摩诃萨、慈氏菩萨摩诃萨。

不知你看了有何感想,反正我很怀疑他们是否真实存在过。你看有仁授接着就有星授、神授、帝授;有广慧接着就有胜慧、上慧、增长慧、无边慧;有善发趣就有善勇猛;有极精进着就是常精进。如此种种不胜枚举,现实中怎么可能这样巧合,就好像你叫尚不去,你楼上恰好就叫夏不来一样。所以我更愿意相信除极少数菩萨真有其人外,其余的都是作者因事起意临时杜撰的名号。什么名号就代表了相应有什么样的成就。那么观音菩萨是否真有其人呢?我极度怀疑,但找不到证据,留给专家们去吧。

当然我不是第一个发现这问题的,早有佛学人士发现了,但他们相信这些菩萨都是真实存在过的,于是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现象,只是因为佛菩萨都是以成就而得名号。和我的说法只是因果颠倒了,至于你究竟相信哪个,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我就具此一说而已。当然这名号可不是自己给自己取的,否则就如《金刚经》的逻辑:若我作是念。我是某某菩萨摩诃萨。即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世尊则不说我是某某菩萨摩诃萨。所以照此观点看来,所谓菩萨名号更像是他们因为修行成就所得的外号。就像梁山好汉的外号。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南怀瑾认为梁山好汉的名字很好,外号也很好。唯一不妥的是名字和外号合起来则不好。比如梁山老大及时雨宋江,本来是及时雨很好,然而送到江里,就没什么作用了。智多星吴用,智多星很好可惜无用。豹子头林冲最悲剧,豹子在平原上本来跑得很快,可惜偏往林子里冲。无怪乎其一生有才展不得,有武用不得,有仇报不得。

未完待续……
楼主 老王lxjz  发布于 2015-11-24 20:46:22 +0800 CST  

楼主:老王lxjz

字数:113001

发表时间:2015-11-01 01: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3-03 18:09:29 +0800 CST

评论数:19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