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出东方》(近代史)

今年老大说要学党史,但市面上大多这类读物学究气太重,老套刻板,阅读体验很差,一般人真看不下去,于是,我以人物为主线,融合了小说和传记的笔法,写了《五星出东方》。
其实近代史史料很丰富,比写古代史要容易,而且人物多,也最接近我们的时代,完全可以写的很好看。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3-26 18:02:20 +0800 CST  
第一章 韶山冲的少年


1893年12月26日,湖南省湘潭县的韶山冲,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了山村的宁静,农民毛贻昌和文素勤的第三个儿子降生了。

两人又欣喜又担心。

由于之前的两个儿子均不幸夭折,他们很担心这个娃子的命够不够硬。

后来听了“高人”指点,母亲文素勤抱着孩子去了娘家附近的一座石观音庙,让孩子拜一块大石头认作干娘,取小名“石三伢子”。

毛贻昌给孩子取名叫泽东,字咏芝,后来改为润之。


(韶山冲毛泽东的故居,远景)

这个孩子后来是怎样的人物,我想大家都知道了。不过在当时,不会有人想到,今后中国的命运将会和这个山娃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3-26 18:09:02 +0800 CST  

韶山冲地处湘潭、宁乡、湘乡三县的交界,是个四面环山的谷地,住有六百多户人家。



毛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战国时的毛遂,没错,就是“毛遂自荐”里的那个毛遂,而韶山这支毛氏,祖先则是元末明初的江西吉水贫苦农民——毛太华。



毛太华年轻时躲避战乱,后来加入明军,远征到了云南澜沧,当上将军后,迁到了湖南湘乡。他死后两个儿子来到韶山冲,定居下来。到毛泽东这一代,已经在此工作(主要是务农)、生活了二十代,五百余年了。



毛泽东的爷爷叫毛恩普,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虽然祖上留下的田产不少,但他不善于经营,欠了不少债,后来不得不把一部分田产典当给了别人。



毛恩普的妻子叫刘氏,生了一子两女。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字顺生),就是家中的独子。



和父亲不同,毛贻昌是个精明强干的人。因为家庭贫困,他很小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到十七岁时,主持了家事,为了还债,他参加湘军,当了几年兵。



小伙子勤快又节俭,到退伍时,攒下了一笔不小的存款。



回乡后,毛贻昌赎回了父亲典当的土地,又买了一些,家里的田产增加到二十二亩,每年能收八十担稻谷。



毛贻昌专做稻谷和猪牛生意,资本逐渐滚到两三千银元。



两三千银元是什么概念呢?



今天普遍的一个说法,当时一银元约等于今天的四百元人民币,这样算来,该有一百多万。



1919年,鲁迅先生花了3675银元在北京买了一套有28间房的四合院。这样看,毛贻昌的资产虽比不上鲁迅,但当时也能在北京买个挺大的四合院。



毛贻昌还涉足过小额金融,自制了一种叫“毛义顺堂”的流通纸票,算得上是韶山冲有名的富农了。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毛泽东从小物资条件自然不缺,但是他的童年并不轻松。



这跟他的父亲有关。

(左起,毛泽东的母亲文素勤和父亲毛贻昌)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3-26 18:09:58 +0800 CST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3-26 18:11:19 +0800 CST  


毛泽东故居远景



毛贻昌无疑属于旧社会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贫穷命运的优秀农民代表,他得以逆袭的法宝,无疑就是凭借吃苦耐劳和勤劳节俭的精神品质。

这种农民往往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相信,这是他们这个阶级的人最好的出路。在自己成功后,会把自己的模式复制给下一代。
毛贻昌希望毛泽东能继承衣钵,守好他苦心经营的产业。因此他教育孩子方式很严格,甚至于严厉。

从六岁起,毛泽东就开始做干农活,拔草、放牛、拾粪、砍柴、犁地、播种、收割、大谷,样样都得做,学会识字后又帮着父亲记账。

在毛泽东的眼里,父亲是个严厉的监工,看不得自己闲下来,如果某天没有账要记,就会赶自己做农活,一刻不能闲着。父亲性情还很暴躁,稍有不如意,就动手打自己和两个弟弟(毛泽东之后,又生了毛泽民和毛泽覃)。

这种高压的教育方式,一方面使毛泽东传承了勤快朴实、吃苦耐劳的农家子弟本色,体会了农民的艰辛,没有成为奢靡享乐的纨绔子弟。

另一方面,出于对父亲的畏惧,逆反的心理随着年龄增长一点点累积,等到一定的时候,反抗强暴的意识和人格就会觉醒。

1906年的冬至,毛贻昌按例宴请生意场上的朋友来家做客,并吩咐十三岁的毛泽东招呼客人。

毛泽东不愿意,毛贻昌很生气,骂他懒惰、无用、不孝。毛泽东不服气,当着来客们的面怼道:“父慈子孝,只有父慈,才能子孝!”

这让毛贻昌脸面扫地,举手就朝儿子身上打去。毛泽东躲过,逃了出去,毛贻昌在后面追,一直追到屋外的一处池塘。

池塘水很深。




(毛泽东故居的正面和池塘)

毛泽东转头面向父亲,大声威胁道:“你再逼近,我就跳下水去”。

父亲惊住了,儿子的语气不像开玩笑,他止住了脚步,母亲从屋内追了上来,好说歹说,毛泽东从小以来第一次免了皮肉之苦。

这件事让毛泽东悟出了一个道理:面对强权,退缩软弱,只会遭受更多打骂;坚决反抗,别人才不敢轻视你,才能保护自己。

十四岁那年,父亲给毛泽东包办了婚姻,娶了一个十八岁的媳妇,叫罗氏。但是毛泽东坚决抵制,从未和碰过罗氏,一生中也不承认这桩婚姻。

毛贻昌无可奈何,但是后来还是把“毛罗氏”作为毛泽东的原配妻子写进了毛氏家谱。

和严厉的父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温柔的母亲文素勤。

母亲的娘家在湘乡县唐家坨(念tuó),与韶山冲只有一山之隔,相距十余华里。因在同族姐妹中排行老七,也叫文七妹。

文家是文天祥的后人,和毛家一样也是农民,家境小康。

文素勤为毛贻昌生了五男二女,由于前两个男孩和后两个女孩都夭折了,所以只有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三兄弟。

文素勤信佛,平时在家烧香拜佛,带人接物纯朴善良,极富同情心。灾荒年月,常背着丈夫施舍讨荒的人。她把“积德行善”、“因果报应”一类的信念传输给了毛泽东,使他从小学会了同情贫弱,帮助他人。

父亲毛贻昌曾向一个毛姓农民买猪,已经谈好了价格,并收了订金。

几天后,毛贻昌派毛泽东去收猪,但这时猪已涨价了。这个农民叹气自己运气不好,说少了几块钱对富人不打紧,但对穷人家里却是个大空缺。

毛泽东于心不忍,就私自把这桩买卖退掉,为此挨了父亲的痛骂。

毛泽东十一岁那年,父亲要逢低买进堂弟毛菊生赖以活命的七亩田产,毛泽东和母亲都劝说应该设法帮助毛菊生渡过难关,而不是乘机买他的田产。但毛贻昌认为用钱买田天经地义。这件事给毛泽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建国后,毛泽东多次对毛菊生的儿子毛泽连说:旧社会那种私有制,使兄弟间也不顾情义,我父亲和二叔是堂兄弟,到买二叔那七亩田时,就只顾自己发财,什么劝说都听不进去。



毛泽东两岁到八岁这段时间,大多是在湘乡县唐家坨外婆家度过的。

文素勤的二哥叫文正莹,就是毛泽东的二舅,在当地开了家私塾,教子弟读书。

有一天,毛泽东的表哥文运昌和文南松带他到私塾玩,毛泽东被读书的场景吸引,竟安安静静地坐下来跟着学生们一起听课、背书,让文正莹很吃惊。

文正莹见毛泽东聪慧,就教他读书识字背古诗,毛泽东领会很快。文正莹又教他写字,不久居然能写得一手像样的毛笔字,文正莹高兴得到处向乡亲们夸耀。

在二舅的教导下,毛泽东童年已经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六言杂字》、《神童诗》这些传统启蒙教材,接受了“学前教育”。

1902年,毛泽东八岁,父母把他接回了韶山冲。按旧社会传统,八岁是进入私塾接受正式教育的年纪。

毛泽东先后在韶山的南岸、关公桥、桥头湾、钟家湾、井湾里、乌龟井、东茅塘几处私塾读书,一直到十六岁(中间曾停学两年在家务农),毛泽东把这段时光称为“六年孔夫子”。




(毛泽东读过的南岸私塾)

尽管清末经历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西学东渐、出国留学已成为当时的教育风潮,但除大一点的城市开设新学堂、教授新知识外,中国不少落后地区依然保持着封建社会那套原生态的落后教育模式。

韶山冲就是其一,它地处偏远山区,与世隔绝,所以毛泽东在私塾接受的,只能是传统的儒家文化教育。

虽然毛泽东不喜欢枯燥难懂的四书五经、也不喜欢老师刻板的教学方式,但他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仍然学得很好。他读了《左传》,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培养了“鉴古知今”的爱好,我们在毛泽东诗词里看到的传统文化底蕴,就是从那时打下的基础。

毛泽东那时最爱读的书,是被私塾老师称为“闲书”和“杂书”的《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隋唐演义》这类传统白话文小说。

上课时,他会用课本挡住老师的视线偷着读;在家里,父亲不让读,他就用布把窗户遮住,使父亲看不见灯光。




(韶山冲少年毛泽东的卧室,他看书会用布遮住窗户,不让父亲发现有灯光。)

我们一般人读小说,大多是喜欢里面的英雄人物,也希望自己成为英雄。但毛泽东读了小说后,还发现了一个特别又深刻的社会问题——这些小说里的主人公都是武将、文官、书生,没有一个是农民。

他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这些人都不必种田,因为他们掌握了土地,有农民替他们耕种。但如果从小说扩展开去,整个中国的历史不都是地主们的历史吗?这是极不平等和发人深思的。

当毛泽东还浸润在传统文化熏陶中时,山外的世界其实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早在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就发起了戊戌变法,但失败了;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一场改天换地的社会变革就要到来了。

这些事情,与世隔绝的韶山冲,几乎没人知道。

1907年至1908年,毛泽东辍学在家,一边务农,一边自学。韶山冲回来了一位叫李漱清的维新派老师,在韶山的李氏族校任教。

李漱清又名李吉力,毕业于湘潭师范和长沙法政专科学校,算是山里出外见过世面的人,他的家离毛泽东家只有几里地。



(百度百科上的李漱清照片,毛泽东的民主启蒙老师)

他给韶山冲里的人们讲起了外面的见闻,讲起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维新变法的故事,让人大开眼界。

毛泽东常常跑到李家屋场上找李漱清,师生海阔天空地畅谈。李漱清热情地向他灌输维新救国思想,推荐新书,认真地帮他修改作文。李漱清向毛泽东推荐了一本叫作《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的书。毛泽东读后深受震撼。

从李漱清这里,毛泽东接受了最早的维新救国和民主思想,也是早期的政治启蒙。

这期间,大表哥文运昌借给他一本书—— 1894年出版的《盛世危言》,作者是郑观应。书中介绍的西方工业技术和政治军事的先进让毛泽东深感震撼,特别是书中开头语“呜呼!中国其将亡矣”,他读十几遍,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毛泽东1915年归还表哥文运昌的《盛世危言》和还书时附的字条)



1910年,湖南闹饥荒,粮价飞涨。4月,饥民们涌到长沙巡抚衙门请愿,反而遭到枪击,十四人被当场打死,打伤者不计其数。

饥民们被激怒,放火烧了巡抚衙门,捣毁外国洋行、轮船公司、税关。清政府调来大军,封锁整个长沙,抓捕、屠杀,一时间城内血流成河,许多人的头被砍下来挂在浏阳门外示众。

几个卖兰花豆的湘乡小贩逃了出来,把饥民暴动和清军镇压的消息传到韶山。毛泽东听后十分震惊,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我们的国家一定发生了什么?一定有什么需要做出改变?但是他还说不出来。

这一年,毛泽东十七岁。父亲本打算送他到湘潭县城一家米店当学徒,可此时的他更希望到外面求学,见识新的世界、接受新的知识。此时,表哥文运昌告诉他,离韶山五十里的湘乡县立东山小学堂在讲授新学。

毛泽东很动心,先后请八舅文玉清、堂叔毛麓钟和表哥王季范极力劝说父亲送他去读书。

毛贻昌答应了。

1910年秋天,毛泽东收拾行装,准备离开生活了十七年的家乡,前往湘乡。

说真的,长这么大,除了在韶山冲和唐家坨打卡,外面的世界对于他来说还是未解锁的地图。

想到就要离开父亲的管束,想到山外的精彩,他激动得一夜未眠。

他提笔改写了日本僧人西乡隆盛的一首诗,夹在父亲的账簿里: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3-26 18:26:03 +0800 CST  
​一

湘乡县立东山小学堂创办于1895年,全称“湘乡县公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名字有点长)。

现在这里叫东山学校,湖南省重点中学。

这里除了教授传统儒学外,还开设英语、地理、自然科学等课程,是湖南最早开办新学的学校。开国大将陈赓、谭政也是这里的学生。

在这里,命运向毛泽东展开怀抱。




(现在的“湘乡县公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叫“东山学校”)

毛泽东是以插班生的身份进入东山小学堂的。

在入学考试作文《言志》中,毛泽东抒发了自己救国救民的情怀,而其他考生写的内容多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主考官谭永春眼前一亮,他把毛泽东的作文拿给校长李元甫。

李元甫惊叹:我们学堂竟然取了一名建国才!

不过,学校很多士绅和世俗派不同意录取毛泽东,除了作文的观点外,还有毛泽东的年龄(当时已经16岁),读小学堂有点超龄。

一番争论后,毛泽东还是被破格录取了。

在东山小学堂,毛泽东开始知道外面的一些事情。

从一位日本留学的老师那里,他听到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非常羡慕。

也是到这里,毛泽东才知道,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早在两年前就死了(可见韶山冲有多闭塞)。

这时期他能接触到的前沿理论是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学说,他很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

毛泽东结识了一位好朋友——萧子暲,他就是后来的著名诗人萧三,他比毛泽东小三岁。他的父亲萧岳英就在学校任教。

在未来的一段岁月里,两位好友将紧密相伴。





(萧三和德籍妻子叶华,看得出是个大帅哥)

毛泽东从萧三那里读到了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书中讲的是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这些人物的故事。毛泽东深受感染,对萧三说:“我们中国也需要这样伟大的人物。

在东山读了五个月后,1911年春天,一位叫贺岚冈的老师收到了省城长沙“湘乡驻省中学”的聘书。

湘乡驻省中学是一所专门为湘乡人开办的学校,当时很有名气。消息传开,毛泽东主动找到贺老师,请求带他一起去长沙。

因为毛泽东平时品学兼优,自带学霸光芒,贺老师很器重,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和毛泽东同行的还有萧三,不过萧三是因为自己不喜欢东山小学堂才离开的。

他们坐轮船来到长沙,当时的长沙有人口80万。

毛泽东看到熙熙攘攘的景象,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笔直宽阔的街道、来往穿梭的人流、不用马拉就会跑的汽车、比韵山最高的丘陵还高的楼房,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怎么也看不够。

在小贩手里,他第一次看到报纸。这份报纸是于右任创办的《民立报》。于右任是同盟会元老,也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始人。




(《民立报》)






(于右任,1879.04.11—1964.11.10)

毛泽东成了《民立报》的热心读者。从那时开始,每天读报,再到后来办报、投稿,成了他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

“看来,来长沙是无比正确的!”毛泽东对自己说。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3-26 18:32:29 +0800 CST  


毛泽东轻松通过了湘乡驻省中学的入学考试。

一天,他在《民立报》上读到一个名字——黄兴!

报上说他刚刚领导了一场起义,失败。

这次起义,叫“黄花岗起义”。

黄兴,1874年生,字克强,湖南长沙善化县(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中国同盟会元老,孙中山第一知交。

1911年4月,他受孙中山委托,率敢死队130人进攻广州两广总督府,因寡不敌众,被清军镇压。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党人有86人。他负伤撤到香港。

黄兴和我们广西也有渊源, 1907年,他先后指挥了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廉州(今北海合浦)上思起义,这些地方当时还属于广东管辖。




(黄兴,1874.10.25—1916.10.31)

毛泽东为革命义士的壮举震动,他按捺不住激动,挥笔写下一篇文章,把它贴到了学校的墙上。

他主张立即成立新政府,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当总统,康有为任总理,梁启超任外交部长。

这篇文章的见地还很幼稚,连革命派与维新派都没有了解清楚。但能看出,来长沙后,毛泽东已经知道了民主、共和、总统这些概念,比之前又有进步。

他的行为很危险,因为当时还是清政府统治。如果有人告到衙门,弄不好会被抓起来砍脑袋,还会诛连家人。

好在学校领导把事情压下了来,毛泽东只是受了一顿批评教育。

可不久,毛泽东又“出格”了。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了保路运动。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1911年5月9日,清政府为了向四国银行团借款用来镇压革命,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划下,宣布将之前说好商办(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实际是要把铁路抵押给外国人。

当时投资两条铁路的股东里,有乡绅、商人、地主、农民,农民的股份占很大比例。

清政府虽然下令收回路权,但是不打算给股东们退款,而是发放铁路股票。

玩过股票的人都知道,这是把人民群众当韭菜呢。





(保路运动,也叫铁路风潮)

中国的农民本身就蕴含了巨大的能量,此时又附加股民的属性,后果很严重了。

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革命党人借机介入,运动风起云涌,声势浩大。

清政府赶紧从湖南、广东、陕西、甘肃、贵州、云南调兵增援四川,镇压一如既往的血腥,死了很多人。

但是这也为革命党人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因为被调走的,还有湖北的新军。

武汉空虚!

9月25日,四川荣县宣布独立,第一个脱离清王朝,运动达到高潮。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3-26 18:37:53 +0800 CST  


消息传到学校。

同学们非常激动,为了发泄不满情绪,很多人相约剪掉辫子。毛泽东和一个朋友剪了辫子,但是好些原来说要剪辫子的人反悔了。

毛泽东和朋友就拿了剪刀从后面偷袭他们,强行剪了这些人的辫子,“受害者”有十几人。

要知道那时候还是清朝,满清规定“留发不留头”,没辫子是要掉脑袋的。

“受害者”的家长怕了,也怒了。

他们冲到学校施加压力,大骂毛泽东忤逆,要求开除毛泽东。

贺岚冈老师到校长那里求情,好在校长是个开明人士,只是给毛泽东记了过。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3-26 18:38:52 +0800 CST  


毛泽东把目光投向了报纸。

一则警察学堂的广告让他动心,他交了报名费。

接着一所肥皂制造学校的广告也吸引了他。他刚前脚报名,后脚就有朋友劝说他学法律。因为校方拍胸脯,保证毕业后马上能当法官。

还有一位朋友推荐他读高级商业学校,因为现在国家要搞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经济人才,还能挣大钱。

毛泽东当时对于自己今后要干什么还是很迷茫的,他有点想读法律,但又拿不定主意,他征求父亲意见。

父亲是商人,自然认为商校最好。于是毛泽东进了商校。不过他没想到的是,这所学校居然是全英文教学,毛泽东连ABC都认不全,上课时一脸懵逼。

他月初才入学,月底就卷铺盖走人了。

后来,几个表哥建议,先读中学,再读大学。

毛泽东认为有理。

当年,长沙成立了一所新中学——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堂(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就是现在的长沙一中。大家熟悉的朱镕基总理、《万历十五年的》的作者黄仁宇也是这里的学生。

毛泽东一不小心,考了第一名。

在这所学校,毛泽东留下了一篇满分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




(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手稿,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他最早文稿。)

文章开篇:“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

全文不到六百字,但是阅卷老师柳潜批语了一百五十字,说(作者)“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还给学生们传阅。

柳潜拿出自己私藏的《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借阅给毛泽东。

此书是在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纂修的一部大型编年通史。里面有乾隆皇帝对历史的”御批”一千九百余条,十五万字,是乾隆治国理政思想的集萃,是史评类著作的上上之作。

毛泽东读得很认真,收获很大。他萌生了新想法。

在这所学校读了半年后,毛泽东提出了退学。

原因很简单,他觉得学校的课程太简单了,约束也多,很占时间,不如自学。


毛泽东瞒着家人,悄悄搬到了湘乡会馆。

这是一家招待同乡人的旅店,类似今天的青年旅社或地方招待所,价格很便宜,离湖南省立图书馆也近,只要三里路。

毛泽东自己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读书计划。

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他就进去读书,中午买点干粮就着白水填饱肚子,等到下午闭馆,才意犹未尽地离开。

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卢梭的《民约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孟德斯鸠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还有严复的译作等等,比较系统地接受了一次的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启蒙。

在书里,他也了解到,西方国家是通过组建政党,发布施政纲领,参与竞选,控制议会多数,改组政府等方式,实现利益诉求的。





(毛泽东读过的《法意》、《群学肄言》等)

他深受启发,这为他今后搞党建做了理论准备。

自学的生涯持续了半年,一位韶山老乡来长沙办事,住在湘乡会馆,撞见了毛泽东,事情暴露。

回去后他告诉乡人,毛泽东没在长沙上学,而是瞎混。

毛贻昌非常生气,严厉警告儿子:不上学的话,马上“断供”。

正好那时候,湘乡会馆也不好住,住了很多退伍或遭遣散的士兵,鱼龙混杂,他们经常和住里面的学生吵架。

有一天,争吵升级为武斗,几个士兵要杀死学生。毛泽东赶紧躲到厕所去,等斗殴结束才敢出来。

看来廉价酒店也住不下去,毛泽东不得不重新考虑前途。

他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广告。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3-26 18:44:19 +0800 CST  
补四,不知道什么原因,天涯说有违规。不懂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3-26 18:45:39 +0800 CST  


时局变化很快。

1911年10月10日晚上,革命党人程秉坤率领新军工程第八营在武昌打响了第一枪。起义军高举十八星旗,迅速控制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

大家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在起义的新军中有一个人,叫刘云庭,他是刘少奇的二哥,我们以后再讲。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3-26 18:45:55 +0800 CST  
湖北军政府很快派代表来到长沙,要求湖南革命党人立即响应。

一名代表来到湘乡驻省中学,得到校长同意后,给学生们做演讲。

代表猛烈抨击清朝的罪恶与卖国,号召大家起来推翻清王朝。

学生们听得热血沸腾,当场就有七八个人站起来,挥舞拳头,高喊口号。

毛泽东也无比激动,他决定参军,并在同学中组织筹钱,准备到汉口参加黎元洪的革命队伍。

可没等到他们起程,长沙就枪响了。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3-26 18:46:13 +0800 CST  
伴着枪炮的轰呜,毛泽东冲向城外一处高地,长沙城尽入眼底,硝烟、火光映入的眼帘,热泪止不住奔涌而出。

等他回到学校时,革命军已经占领长沙。

革命党人组织了学生军,很多同学加入这支队伍。有同学拉毛泽东入伙,他拒绝了。

“要当就当正规军。”

他加入了湖南新军第二十五混成协第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上一名列兵,队伍暂时驻守长沙。

那时,他的月工资是七元。两元用作伙食,剩下的用来订阅报刊、购买书籍。

在基本都是文盲的士兵中间里,毛泽东感受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优越。他读过书、会写字,战友们都请他代笔给家里写信,他也极乐意服务。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3-26 18:46:24 +0800 CST  
他还是个讲故事的高手。

他给讲三国,讲水浒,讲隋唐,大家听得津津有味,都尊称他“大学问家”。

他和排长、战友们的关系很好,班副彭友胜和战友朱其升时时照顾他。当时棉军服军毯紧缺,彭友胜还将自己的棉衣送给他。

有一天,毛泽东从《湘汉新闻》上读到一篇谈论社会主义的文章,作者叫江亢虎,这是他第一次看到“社会主义”这个名词。

但江亢虎不是什么好人。此人1883年生,江西弋阳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1911年7月创立了中国社会党。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3-26 18:46:35 +0800 CST  
他说的“社会主义”和共产党人说的社会主义不是一回事,是社会改良主义。

后来抗日的时候,这个人投靠日本,为日军侵华炮制了各种理论,还为日本洗白南京大屠杀作宣传。如果论卖国战力,此人能在汉奸排行榜上进前十。

讽刺的是,此等败类居然又是中国研究社会主义的第一人。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一词很感兴趣,他和士兵们讨论,但如同鸡同鸭讲。他写信给几个同学,提议研究这个问题,只有一人回信。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满清的黄龙旗被换下,各地挂出五色旗,革命形势如狂风暴雨,天地为之一变。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3-26 18:46:44 +0800 CST  
毛泽东磨拳擦掌,准备上战场继续推翻满清。谁料,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溥仪就宣布退位了。

这就像打王者荣耀,我方队友刚攻下一塔,对手就投票认输了。

太没劲了,此时距毛泽东入伍还不到半年。

良好的形势给了人民一个错觉——革命已经成功了,中国就要迎来和平、发展、民主、自由的新时代了。

真是想得太简单了!

但是,当时包括毛泽东在内,很多人就是这么想的。

“既然革命已经成功,也就没必要穿军装了。”毛泽东的心里还是向往读书。

他告别了战友,继续求学。

可是学什么好呢?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3-26 18:46:57 +0800 CST  
第三章 新青年
这是第三篇了,谢谢大家继续关注。

毛泽东看到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的广告:


一、学费全免;


二、食宿费,友情价;


三、毕业包分配,当教师。


当时写这则广告的人估计不会想到,他吸引了一个伟人级的客户。


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制五年。


第二年春,因学校合并到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多读了半年预科,前后读了五年半。


学校当时汇集了一批大咖级的老师——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王季范、黎锦熙等等。如果在今天,这些人都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王季范还是毛泽东的姨表哥。


毛泽东还结识了一批优秀的同学——何叔衡(比他大17岁)、蔡和森、萧子升(萧三的哥哥)、张昆弟、陈章甫、罗学瓒、周世钊、李维汉(后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的父亲),他们大部分成了毛泽东的亲密战友。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4-03 20:08:38 +0800 CST  

毛泽东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杨昌济。


(杨昌济)



可能有人不知道杨昌济,但是一定听过杨开慧,她就是杨昌济的女儿。


杨昌济是长沙板仓人,生于1871年,饱学多才,精通传统文化,1903年到留学日本6年,后又去英国留学3年,还游历了德国、瑞士,学贯中西。


回国后,湖南省曾请他担任教育司司长(相当于今天教育厅厅长),被他拒绝了。


他选择到这所学校教书。



毛泽东此时还对前途迷茫,但杨老师帮他找到了方向。


杨老师身上,有中国传统文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也有放眼世界的视野,他鼓励他的学生不要只是为谋一份工作而读书,而要树立高尚的理想,“此后一言一动皆合此理想”,要“奋斗”,“有朝气”,“有独立心”,“立定脚跟”,办事“精细”、“学贯中西”。


毛泽东决心做一个对国家和世界有益的人。


毛泽东和同学们时常去杨老师家里讨论问题,杨老师人很随和热情,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当时,杨老师最欣赏三个学生——毛泽东,蔡和森和萧子升,人称“湘江三友”。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4-03 20:09:55 +0800 CST  


毛泽东的学习,最初更多是关注传统典籍。


他很早起床,晚上熄灯后借助外面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时代思想家的著作,从二十四史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昭明文选》到《韩昌黎全集》,从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到本省的县志,他如饥似渴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


1916年以后,他将兴趣转向了西方哲学、伦理学,尤其推崇伦理学,他认为:“伦理学是规定人生目的及达到人生目的的方法之科学。”


他有自己的“人生目的”——让中国摆脱屈辱、贫穷,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青年毛泽东)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4-03 20:10:14 +0800 CST  

我们前面说过,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临时国民政府,2月12日清帝退位,辛亥革命“成功”了。



人们弹冠相庆,但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人们发现,清政府虽然是推翻了,但自己和国家的命运并没有切实的改变。



农民种的地还是原来李老爷的地,地租没有因为革命减少,反而因为动乱,加租更多了;



工人的状况也是老样子,老板依然姓张,发的薪水只够活命,还经常克扣工资;



地方政府也没有因为换了国旗变得清正、廉洁、民主,把持国会和地方大权的还是原来那帮人,他们只是剪了辫子,从尚书、巡抚、道台变成了部长、委员、司长、县长;



洋鬼子在中国依然跟上帝一样,对贫穷邋遢的中国人嗤之以鼻,他们趾高气昂,对中国人的点头哈腰十分得意。



人们在革命前所预期的民生改善、民族独立、社会进步没有到来,反而更加动荡、分裂。



不少省分的长官拥兵自重,成为了大军阀。省再往下是市、县,又有中军阀,乡里、村里还有小军阀。1916年六月下旬,毛泽东回韶山看望病卧在床的母亲,因有军队在银田寺一带骚扰,被阻隔在途中。



这时的中国,似乎还不如满清,至少是一个统一的政府。



最让革命党人和新知识分子吃惊的是,很多当时响应号召,起来推翻满清的人,其实并不理解什么是民主、共和,当初他们只是对清王朝不满,在推翻前清后,他们又希望建立一个新帝国或者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社会上,革命后抱持守旧、尊孔、保皇、复古的大有人在,思想界还兴起了尊孔读经的潮流。



这股力量体现在袁世凯和张勋等人身上。
楼主 牧阳子  发布于 2021-04-03 20:11:37 +0800 CST  

楼主:牧阳子

字数:13285

发表时间:2021-03-27 02:02:2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4 22:22:39 +0800 CST

评论数:2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