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系列之《起源》

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论述的是达成天下大同后的社会远景——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欺诈),盗窃乱贼而不作(杜绝动荡),故外户而不闭(杜绝犯罪),是谓大同(这便是大同盛世)。

如此实施“天下为公”,公平的目的是为了长治久安,杜绝动荡;施行“选贤与能”,公正的目的是为刚正法纪,杜绝犯罪;提倡“讲信修睦”,诚信的目的归正人心,杜绝欺诈。
如此《礼记·大道之行》全文相得益彰,实为《大学》《中庸》后《礼记》中又一篇对社会,对尤其是对当代社会影响深远的古学佳作。同时也是本文之后检验“取法自然”理念的重要证据。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7 17:17:15 +0800 CST  
@梨花居士 2020-08-07 14:50:35
‘学习’的繁体为‘學 ’,‘學’字上半部由两只手朝下的形状组成,寓意提携、教授、教导;下半部则由屋内一子组成,寓意孩童汇集之所。如此上行下效,‘學’字指孩童们在师长的提携、教导下掌握知识;‘ ’字则重点讲解了掌握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上半部双羽寓意二鸟飞行,重申了‘學’字上半部提携、教导之意,会意大鸟前飞,小鸟随后效法练习;下半部一白则会意光明,引申《大学》中‘明明德’宣扬上天光明德行的学习终极纲......
-----------------------------
此节“习”字的繁体被屏蔽。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7 17:29:13 +0800 CST  
上古易学原本分为“象数”与“义理”,自然科学与社会哲学两部分,早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之前,象数文化便已缺失,以致《尚书》等先秦古籍中只记载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等河图口诀,上古易学的文字奥义。却并未配载便于数算推敲的具体的图示,如“太极图”。因此,孔子韦编三绝整理《易传》时也未配载“太极”“河图”“洛书”中的任何一幅。直至五代宋初,“上古三图”重新出世。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9 12:49:47 +0800 CST  
北宋理学的出现与上古三图的失而复得不无关系。因为后晋天福四年之前,既公元939年前,上古三图“太极图”“河图”“洛书”处于失佚状态,虽然《尚书》《系辞》《庄子》等先秦古籍中多有文字记载,但具体图示却早已不知所踪。直至公元939年,“白云先生”陈抟游历峨眉山期间,拜民间一位不知名的麻衣相者为师,才有幸重得上古三图(也有一说源于盗墓)。之后,陈抟将上古三图传给自己的学生种放;种放传穆修、李志才;穆修则传周敦颐,周敦颐才依此传承写出《太极图说》等理学大作,开创北宋理学之先河;李志才则传邵雍,邵雍著《皇极经世》与《梅花书》等易学筹算奇书,重开上古象数之玄门。
我们要接下来要开始讲述的天文运算方法,便源于以上传统文化经典的启发。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9 12:53:13 +0800 CST  
@明月照边疆 2020-08-09 01:15:03
道字之解:人首蛇身!
-----------------------------
嗯,龙的传人~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9 12:55:09 +0800 CST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中国传统的社会行为“算卦”是不是一种迷信?如果不是,那么“算卦”的科学依据又是什么?毕竟现代社会事事讲求实际检验,早已不再是从前那个先哲们以神明的名义宣法劝善便能治理好社会的礼法时代。因为人们心中早已有了辨别“可取”与“不可取”的标准,那便是科学。因此未来之世,任何人文理念如果经受不住自然科学严苛检验,注定无法实现大同的人类共同理念。而我们将要开始做的便是这件事,要以自然科学实事为标准,验证华夏祖先自称是“取法于自然”的核心人文理念——和谐。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9 13:41:49 +0800 CST  
关于“卦”的由来,《易传·说卦传》开篇记载:“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因此,“参天两地而倚数”便成为古学中的立卦之数,既古者创造“算卦”这种行为的理论基础。更因此,自古以来对“参天两地而倚数”的解释众说纷纭,说什么的都有。我将要为大家讲述的解释是我个人结合现代科学理念对上古易学的新解,也仅代表我一家之言。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9 13:58:30 +0800 CST  
之前阐述过不止一次,华夏古者所指的天与地,既现代科学理论重新定义的空间与时间。因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弟子文子在其所著的《文子·自然篇》中便记载:天地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
先秦百子之一的尸佼也在《尸子》中记载: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庄子·庚桑楚》中也记载:有实而无外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唐初训古学家陆德明引用此篇编撰《庄子音义》时注解: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
汉初,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与门客共著的《淮南子·原道训》中同样记载:神托于秋毫之末,而大宇宙之总。东汉经学家高诱在《淮南子集释》中注解此文:宇宙,喻天地。总,合也。又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之后,南朝刘峻著《世说新语》,唐朝杨倞著《荀子注》,都曾引用过春秋古说‘天地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因此我认为“参天两地而倚数”中的天与地,分指空间与时间。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9 14:06:14 +0800 CST  
而参者三也,两者二也,如此,“参天两地”很可能是在暗示,在失佚的象数文化中,空间的计算使用三,时间的计算使用二。

于是我在现行的科学理论中寻找起类似的物理公式,很容易的便找到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星体空间单位a的三次方,与时间单位T的两次方,等价!
既是说,在天体运动的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星体空间距离单位a的三次方,除以时间单位T的两次方,结果为一。
而且任何星体都如此,只要它们能保证一个前提,拥有相同的绕心点!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9 14:18:51 +0800 CST  
而传统易学将“绕心点”现象称为“极”,既事物(也包含动力)的源头。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9 14:22:10 +0800 CST  
但这又让我陷入了另外一个困惑,难道中华古者早已掌握了对“次方”的运用?直至深入了解易学的发展历史才醒悟,中华古者并非没有发现“次方”,而是根据时代发展需求人为的忘却了易学文化中不合时宜的象数部分。如史前“颛顼”发起的“绝天地通”运与三国两晋时期王弼倡导的“王弼扫象”。为什么?因为史前黄帝时期东夷刚刚纳入中华版图,东夷的巫医、巫士总以天地神明的名义蛊惑人心,致使社会动荡。而汉末张角三兄弟同样打着上古象数的名义,掀起了“黄巾之乱”。
《阴符经》对此早有暗示,所谓“天之道,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是说,天地时空之道有德君子得之心存敬畏,躬身奉行爱惜民众之理;逐礼小人得之则见利忘义,不顾百姓死活,草菅人命。比如这次新冠疫情,某世界大国为什么总也治理不好?因为体制决定它见利忘义,亏本的买卖不做。反观我国,以人为本,不计代价的投入民生建设,这便是无德与有德的区别。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9 14:54:59 +0800 CST  
其实,孔子为中华民族保存的文化经典《周易·象传·乾卦》中早已阐明古者取象自然,运用次方的关键证据,天地运行之道——天行健!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9 14:59:41 +0800 CST  
《象传》指出,天地的运行之道是“健”,既对等对称的公平之象。


《说文解字》记载:健,伉也。
又解:伉,对称匹敌之象。

古时夫妻也称“伉俪”,取象的便是天地一体,此消彼长的往复之道。寓意夫妻一体,相互包容迁就,方为家庭和谐统一的自然大道。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9 15:08:51 +0800 CST  
还有之前提及的孔子的人生理念“仁爱”,取法的同样也是自然中普遍存在的“万物一体”现象,既物质与能量并存的波粒二象性。因此古人强调“大道至简”,不过是同一规则在不同事物中的分别运用。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9 15:18:29 +0800 CST  
明确了次方的运用问题,继续讨论“倚数”。

何谓“倚数”?北宋数学家《梅花易数》的作者邵雍认为“倚数”既“拟数”,虚拟之数。如此再根据“倚靠之数”的字面解释分析,“倚数”指的可能是定义数字的依据,既代数中“分母”。如一定数量的苹果可以按斤算,按公斤算,按吨算,按箱算,按堆算……但无论如何表达,“2000斤”“1000公斤”“一吨”“100箱”(每箱10公斤)与“40堆”(每堆50斤)都可以用以表达这一定数量的苹果,而且都没错。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9 19:41:36 +0800 CST  
因此,如何统一古学象数文化中运算单位与现代天文学中的物理单位成为解开这千古之谜的关键一步。我采用的方式是以“现代天文学”与“古代星象学”都有条件进行的,设地球距离绕心点(极点)太阳平均空间距离作为统一空间单位的换算分母。如若以亿公里计,地球距离太阳平均空间距离约为1.49597亿公里,我们以此空间单位作为分母,比算其他天体距离太阳的平均空间距离。如火星距离太阳的平均空间距离约为2.2793亿公里。
两相比较,便可得出“2.2793亿公里/1.496597亿公里≈1.5236……。

而天文学中早这种物理单位,那便是“天文单位"Au。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9 20:27:58 +0800 CST  
但与现代天文学不同的是,我们不但要使用地球天文单位Au作为固定的空间距离单位的换算分母。天体时间单位的换算分母,也固定为地球环绕太阳公转的整数周期,既时间单位一年。如此便可得出以“年”为单位火星公转周期1.88075/年。

既是说,火星环绕太阳每公转一周,将耗时1.88075个地球年,若换算为'天',既686.94/天。

如此完成倚数换算,之后添加《说卦传》中“参天两地”的次方运算规则,便可得出“1.5236的三次方/1.88075的两次方≈1”的天文结论。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9 20:40:10 +0800 CST  
但其实,行星轨道半长轴a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T的两次方的比值是个常数的问题,早在公元1600年前后便已被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发现。但当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行星轨道半长轴a的三次方与行星公转周期T的两次方比值其实相等,而是将其命名为开普勒常数K。直到近代a的三次方与T的两次方比值相等的问题,才重新被天体力学认识到。

不过,“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试图阐述的现象内涵,其实便是太极文化中“阴与阳”“天与地”平衡相等自然大道,既自然事物中存在普遍现象。因此不止宏观天文现象如此,微观量子现象也如此,也存在空间单位的三次方与是时间单位的两次方,相等共存的现象。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庸》记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9 21:32:43 +0800 CST  
但《中庸》还透露,行星轨道半长轴a的三次方与星公转周期T的两次方乘积结果也为一!

并且《道德经》中老子说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既是说,“中”的话题就算我们牵强附会,但“和”的问题科学并没有解答,没有证明过这种观点(空间与时间彼此循环)。但信不信我能证明?我可以证明天体空间单位的三次方与时间单位的两次方乘积同样为一?
但这个“一”与先前“一”不一样,先前的“一”表达是事物的不纯一性,表达事物注定要建立在阴阳对立的二元对立体系内才可存在,以致描述。而这个“一”表达是殊途同归,和谐共处的发达之道。表达是阳与阴,天与地,空间与时间,能量与物质,彼此相互产生,从而达成天长地久的自然大道。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9 21:39:42 +0800 CST  
方法其实不难,只需遵循“阴阳反背”的太极形态,颠倒空间或时间任意参数的分子与分母,形成时间与空间“同圆抱一”的运算格局。

既是说,将时间与空间的总量设置为一,设圆再分。如此时间或空间中的任意参数占据时空总量中的某一比例,剩余比例则必然是余下参数。如河图口诀所示,天的数值刻度如果是一,地的数值刻度必然是六。因为只有如此搭配,才能形成“6-1=5”和谐守中格局。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8-09 22:02:19 +0800 CST  

楼主:梨花居士

字数:72022

发表时间:2020-08-07 22:39:4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24 08:59:24 +0800 CST

评论数:41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