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第十四句 果珍李柰(2)

苹果的作用有多大?

美国人喜欢搞排行榜,什么十大流行金曲、十大卖座电影、十大畅销书等等,年年搞、月月搞、周周搞,天天搞,对休闲娱乐产品的商业化运做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作用,这种做法逐渐被中国等国家学习和描摹,只是人们发现一些排行榜和大家的好恶经常是背道而驰的,也不知道是哪位数学家统计的。
美国的《读者文摘》杂志曾经搞了个健康水果排行榜,你猜猜,排名第一的是谁?
它就是——我们的苹果同志!(热烈掌声)
苹果排名第一的理由是:富含纤维物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降低心脏病发病率,还可以减肥,是肥胖者的福音。胖人多半是因为喜欢吃肉类或淀粉类食物的,如果一个人总以苹果为主食,那这个人肯定不会太胖,所以一些美国胖人团结起来,集体决定每周节食一天,这一天只吃苹果,号称“苹果日”。其实你爱吃什么就吃什么,爱吃几天就吃几天,嘴和肥肉都长在你自己身上,谁管得着你?这么大张旗鼓干什么呢?美国胖人这么做,据说是为了约束自己、警戒他人,在彰显个性的同时也兼顾他人利益,小小地体现了一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宣扬的民主和自由。
不同的人要选择不同的苹果,只选对的不买贵的嘛。糖尿病患者宜吃酸苹果,心血管病患者和肥胖者宜吃甜苹果,治疗便秘时可吃熟苹果,睡觉前宜吃可以消除口腔内的细菌并改善肾脏功能的鲜苹果,治疗咳嗽和嗓子嘶哑要喝鲜榨苹果汁,儿童与老年人消化不良可将苹果泥加温后食用。

苹果有这么多用处,真是水果中的翘楚啊!更为传奇的是,牛顿是因为看到苹果落地现象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啥牛顿看见的是苹果,而不是桃、杏、梨、香蕉呢?看来人家苹果,不光能力强,运气也好。
但是我不禁要冒昧地问一句:牛顿是因为看到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这是真事吗?
这件事还是存在疑点的:首先,在牛顿活着的时候并没有苹果落地的故事;其次,牛顿本人没有在公开场合说过这个故事;第三,当时许多与牛顿来往密切的科学家或牛顿的朋友并没有听过苹果落地的故事。
牛顿去世那一年,也就是1727年,格林在《哲学原理》一书中谈到苹果落地的故事,但他也是听别人说的;法国伏尔泰在1733年发表的《哲学通信》中也记载了这个故事,但他是听牛顿的外甥女说的。只有斯图克莱说他听牛顿亲自谈到过苹果落地的事。
此后,苹果落地的故事就被大家熟知了,不管是真是假,反正你也不能再去牛顿那里调查核实了,随便大家说去吧。
后来牛顿故居的那棵苹果树已经因腐朽而倒下去了,其标本被人保存起来,有人在原来枯死的苹果树那里补栽了新的苹果树。至今,仍有许多观光客到牛顿故居瞻仰这棵并非原装正版的苹果树。
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功劳都放在苹果身上,可对不起牛顿了。而牛顿也不抢功,他在临终前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笛卡尔看得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看来牛顿把功劳归到“巨人”身上了。“巨人”是谁呢?就是那些曾经研究过引力问题的科学家们,如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惠更斯、胡克等人。所以,即使苹果落地的故事是真的,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苹果不过是一个伟大发现的标志而已,没有发挥什么实质作用。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其中有两个人谈的都是一件事:分苹果。
一个正在蹲小号的犯人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大小不一的苹果,我非常想要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但是弟弟抢先提出了这个要求。妈妈瞪了弟弟一眼,责备他说:“倒霉孩子,怎么这么自私呢?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只想着自己。”于是我马上见风使舵:“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把大苹果奖励给了我。从此我学会了说谎,后来就被弄到监狱里了。
这个故事说明,必须及时遏止“谎言可以得到实惠”这样事情发生,否则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或严重的后果。
一位来自白宫的成功人士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出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我和两个弟弟都争着要大的。妈妈说:“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最红最大最好吃的苹果。”我们三人比赛剪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
这个故事说明,要得到先要付,付出与得到成正比,老老实实做人,尽心尽力做事,不偷懒耍滑,不投机取巧,就能迈向成功。但前提是处于公平竞争、不附加任何人为的因素的环境中。

一个中国人听了这两个故事后,也讲了一个苹果的故事,前半部分与后一个故事相同,到后面就变了:妈妈确定了分苹果的原则后,老大立即拿起工具在烈日下干了起来。等到老大干完那块草坪的活,汗流满面地来到妈妈面前时,桌上只剩那个最小的苹果。两个弟弟正在妈妈身边乖顺地啃着又红又大的苹果。老大哭叫着说:“说好的,谁干得好,谁吃大苹果。”妈妈怒斥道:“你的动机就不对,你干活只想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老大争辩说:“可弟弟他并没有干活呀?”妈妈说:“既然你这么会干,你为什么不替他们干了?”老大呜咽着无奈地离开。
这个故事描述的就是社会的缩影,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曾发生过并延续着。游戏规则已经确定,但游戏规则在权威(相当于妈妈的角色)面前形同虚设、不堪一击,于是在这个社会中就产生了漠视规则或制度、讨好和依靠权威的风气,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说的,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逐渐扭曲,从而产生分配不公、权钱交易、司法腐败、行贿受贿、渎职失职等现象,社会中存在大量的非理性和混乱行为。
从上面三个故事可以看出苹果的作用很大吧?当然不是,苹果只是充当了道具的角色。
人类最可怕的敌人就是人类本身,就像有人来顶贴,也有人来刷屏一样,这个社会有人忙着建设,也有人忙着破坏,建立真正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不是那么容易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如果整个社会就是一篮子苹果,那么我们要做的,除了改善环境防止好苹果腐烂外,还要坚决把烂苹果扔出去。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01 22:11:57 +0800 CST  
由于有正直的网友向斑竹投诉,来捣乱的“王小石0112358”之刷屏作品已被删除,在此对连日来经常光顾和不停顶贴的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希望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会牢记每个名字和每句金玉良言。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03 00:25:30 +0800 CST  
这几天工作太累了,更新比较少,而且前面犯了个低级错误:“果珍李柰”是第十五句,让我写成第十四句了。今天匆匆完成了一点点,先贴出来吧:

第十六句 菜重芥姜(1)

菜,形声。采声。上古时期,菜只指蔬菜,《说文》中说:“菜,草之可食者。” 到了中古以后,菜的范围就扩大了,把肉蛋类及熟食等主食以外的食品都包含在内了。
有人问了:你老说什么“上古”、“中古”的,具体指哪段时间啊?吴玉章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编定的《中国历史教程》中,综合中国传统的历史分期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形态理论,将一部中国历史划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和近代五个阶段。太古时期的下限是夏朝末,为原始社会的神话传说时期;上古是商朝末年到秦统一,为奴隶制形成和发生变化的时期;中古由秦统一到五代末年,为封建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近古由北宋统一至鸦片战争,为中国特殊的封建制度时期。现在学术界又有很多新的划分方法,但习惯上大家还经常遵照前面的这种方法。
去年冬天大白菜多得几乎白给都没人要,而时下肉蛋价格暴涨,于是有媒体说:“菜贵伤民,菜贱伤农”,把市民和农民对立起来,难道人民不包含农民?如果那样我国的人口就少多了,哪里会有十三亿啊?这个社会中的很多人从骨子里就存在对农民的歧视。
芥,指芥菜,一种开黄花、茎叶及块根都可以吃的植物。《礼记》中说:“脍,春用葱,秋用芥。”意思是做烹调肉类的时候,春天加葱,秋天加芥菜,把肉炒得滋滋冒油,真馋人啊。
我国的芥菜主要有叶用芥菜(如雪里红)、茎用芥菜(如榨菜)、薹用芥菜、芽用芥菜、芥子菜和根用芥菜六个类型。一般我们说的芥菜是指叶用芥菜或茎用芥菜。
把芥菜腌制成咸菜,具有一种特殊的香鲜味,可作为一盘调口味的小菜。芥菜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铁和钾等,可辅助治疗一些维生素缺乏症及防癌等。但芥菜的主要功效是开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芥菜利膈开胃。”将芥菜与生姜一同煲汤,对于消化能力较弱的患者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芥菜的种子研成细末可以作成调料,就是芥末,味道辛辣,古话说:“望梅生津,食芥堕泪。”
芥,还读“盖”音,芥菜也是一种植物,也作“盖菜”。“芥”读“盖”音让人很困惑,芥(“介”音)菜和芥(“盖”音)是不是同一种植物呢?从字典上的解释看不明显。如果是同一种植物、只是发音不同倒可以理解,如果不是同一种植物,直接用“盖”字岂不省去很多麻烦?真是惟恐天下不乱。
姜,一种草本植物,须根不发达,根茎肥大,呈不规则块状,灰白或黄色,有辛辣味,可作蔬菜、调料,也可以入药。
“姜”最初是一条河流的名字。《说文》中说:“姜,神农居姜水,以为姓。”意思是说我们的老祖宗神农氏住在姜水附近,就姓姜了。姜水可不是生姜煮出来的水,而是一条河流,具体地理位置在哪里呢?《水经注》中说:“岐水经姜氏城为姜水。”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因山有两支,所以上古称“岐”,流经岐山的水就是岐水,岐水流经神农氏住的地方就是姜水。那么到底是先有姜水这个名称还是神农氏先姓姜呢?不知道,鸡生蛋,蛋生鸡,谁搞得清哪个先哪个后。
传说“生姜”是神农氏发现并命名的。神农尝百草,中毒照样倒。一次神农氏在山上尝草,误食毒蘑,肚子疼得在地上拼命打滚,折腾了一个天翻地覆,吓得鸟奔森林奔兽山,麻雀鸽子回房檐。折腾了一通就累晕了。不知过了多久,神农氏被一种气味熏醒,原来旁边有一丛尖叶子的青草,闻一闻,头不晕了,胸不闷了,手脚也有劲了,于是神农氏顺手拔了一些,连根带叶放在嘴里嚼,又香又辣又清凉,还真对得起这张嘴了。过了一会儿,肚子咕噜响,垃圾往外淌,腹泻过后,中毒的症状全没了。对于这种救命草,神农氏决定给它取个好名字。因为他姓姜,就把这种植物命名为“生姜”,意思是使自己起死回生。
这个传说有点夸大了姜的作用,但生姜确实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能,常用来治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咯痰咳嗽。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很多药方都有姜。中医认为生姜能够解鱼蟹毒,所以在吃鱼蟹时总要蘸一些姜汁,既调味又防毒,一举两得。传统认为湖南均州产的生姜做药材最地道,故名“均姜”,均姜入药,提高疗效,药材好,药才好。
这句的意思是:在各种菜里面,要数芥菜和姜最好了,味道不错,价格便宜,量又足,我们一直吃它们。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03 23:27:36 +0800 CST  
刚贴出来就发现错误:“鸟奔森林奔兽山”为“鸟奔森林兽奔山”之误。总是忙中出错,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啊!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03 23:34:00 +0800 CST  
谢谢网友“xeehl”的指教。
关于网友“beckarl”提到的“三长两短”,五把宝剑是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源于《礼记 檀弓上》:“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意思是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起来(那时侯还没有钉子),横捆三道,纵捆两道。由于棺材是长方形的,横的木板长,纵的木板短,所以就有了“三长两短”的说法。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04 22:27:54 +0800 CST  
第十六句 菜重芥姜(2)

心容万物,万物归心

“芥”也指小草,常用来引指轻微纤细的事物。如《庄子 逍遥游》中说:“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意思是说把一杯水倒在小坑小洼里,一根小草在里面就像船一样;还有“芥蒂”一词,引指细小的梗塞物,后来比喻积在心中的怨恨或不快,如果两个人彼此心存芥蒂,那关系肯定搞不好。
民族英雄林则徐写过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心其实比天高,比海更遥远,但是人心更多的时候比芥籽还小。芥籽,指芥菜种子,也写成“芥子”,但“芥子”也指直径小于1.19毫米最小号无烟煤颗粒。佛教有个说法,叫“芥纳须弥”,意思是一粒小小的芥籽,可以容纳一座大山或整个世界。须弥,传说中古印度的一座大山,是世界的中心,日月环绕此山而回旋出没。
有人对“芥纳须弥”这个说法不大相信,如唐朝的江州刺使李渤。有一次李渤问智常禅师:“佛经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觉得纯属夸张,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不是愚弄群众吗?”智常禅师听后,反问说:“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不是真的啊?”李渤很得意:“那当然了,我多有才啊!” 智常禅师问:“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现在都保存在哪里呢?别说你都存电脑里并刻了光盘。”李渤说:“当然保存在我的脑袋里了。” 智常禅师说:“你的脑袋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愚弄群众吗?”李渤听后,立即恍然大悟。
世间有几个人的心胸能有“芥纳须弥”这么宽广呢?现在,人们的胃口越来越大,而心胸越来越小,或许是因为同在一个胸腔内,此消彼长之故?
经济在高速发展,人人都怀揣着发财的梦想匆忙地奔波着,而我们的社会距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的标准还差十万八千里,社会成员不平衡的心理越来越严重,穷人想富,富人想更富,胃口比天还大,没有人觉得自己的钱够花了,于是大家齐心协力赚银子,正道赚不到就走歪门邪道,于是有人坑蒙拐骗,有人贪污受贿,有人黄赌毒黑,还有两个神人想到了一个极其有创意的办法:从银行金库里搬出来五千多万人民币去买彩票。奇怪的是,这些足以把几头骆驼活活压死的现金全部买了彩票之后,竟无一中奖,也算创造了一项“急你死”世界记录了。
要说胃口大,还得说人家广东人。千年好胃金不换,广东人什么不敢咽?天下野味有几只,广东人什么不敢吃?巨蜥毒蛇一条条,广东人什么不敢嚼?只有一样不吃:不吃亏。
2007年5月末的一期《南方周末》有一篇“珍稀动物如此端上餐桌”的报道,第一部分小标题为“百万野物葬身广东人腹 千年陋习为何屡教不改”,还引用了一位犯罪学专家的话:“野生动物走私,已成为继军火、毒品之后的第三大走私贸易。”报道说,2007年5月22日,广东阳江警方破获了两起走私野生动物大案,共查获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巨蜥5400多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30只,以及马来闭壳龟、缅甸棱龟、锯缘摄龟共3000多只,还有部分熊掌。而随后记者广州在暗访中发现,市场、酒店中大量进行野生动物交易,箭猪、山猪、穿山甲、巨蜥、果子狸、老鼠,想吃什么有什么。
据说某领导人开了个玩笑说:“天鹅飞过广东也不敢落地,因为一落地就成了一煲汤。”前一阵子流行的一个手机短信笑话,说一个外星人死在地球上,北京人想为之建博物馆,上海人想把它做科学研究发财,广东人考虑怎么样把它烹调一下。下面这件事您可别当笑话听,据说这事是真的:广东番禺野生动物园曾经跑了两只澳洲树袋熊,最后工作人员只抓回了一只,另一只被当地人给吃了。
广东自古就有吃猴脑的传统,做法极其残忍,都不忍心介绍了。据说到猴笼外选猴时,猴子们不约而同呜呜哭泣,并不停作揖。一旦一只猴子被客人选中,其他猴子就立即一起抓住那只被选定的猴子拼命往笼门口推。
人心何其毒也?为了那一点香香上呼吸道、臭臭下消化道的欲望,竟惨杀那么多生灵!本来,吃些普通的猪牛羊鸡鱼肉就足够了,对那些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野生动物痛下黑手,于心何忍?于法何容?2003年一场“非典”,严重警告了那些饕餮之徒,但是很多野味爱好者仍死不悔改。如果有来生,希望那些残忍的饕餮之徒托生为猴子,一个一个被客人选中拖出去……
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应当具备宽容之心,而非宽容之胃。对个人内心修养来说,从对待亲朋同事、大事小情,到对待万物生灵、世间百态,都应该采取宽容的心态。心容万物,万物归心,这样才能活得潇洒、有气度,像个人样,而不只是一个斤斤计较的肉食动物。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05 00:00:20 +0800 CST  
第十六句 菜重芥姜(3)

姜太公姓啥?孟姜女老几?

您曾晕车晕船吗?您被冻伤过吗?您脱发吗?您曾因低血糖或中暑而晕倒吗?您在清理污物时会感到恶心吗?您饱受失眠的困扰吗?
不用担心,上面的这些问题,有一种东西全部都帮您解决。什么东西这么神啊?它就是——我们的生姜先生!掌声有请!(胖乎乎的生姜先生出场,对现场气氛很不满意:“掌声不够热烈啊?”)
嘴含一片生姜或喝生姜汁可减轻或消除晕车晕船症状;将生姜片敷于冻伤处,几日可愈;头发突然成片脱落,可用生姜擦患处,多日后可长出新发;用姜末或生姜汁加糖饮服,能解除低血糖或中暑导致的眩晕;清理污物前口含一片生姜,可缓解恶心感;睡前将鲜姜丝置于枕边,可以放松情绪,促进睡眠。
姜是一种很好的东西,但我们不是在讲植物学,其作用就不多说了,还是讲讲两位姓姜的名人吧。
第一位名人是姜太公。
“姜太公”是我们老百姓对他的昵称,他老人家姓姜,叫尚,名望,字子牙,吕氏,也称吕尚。还有个称呼,叫“太公望”,这个称呼的来历我们马上就说到。
有人问了:姜太公到底姓姜还是姓吕啊?
这个问题涉及到我国姓氏的产生过程。前面说过,太古时代人们以居住地取姓,然后到了母系氏族社会,人们都是随母亲姓,你看看“姓”这个字,由“女”、“生”两个字组成,谁生的就随谁的姓。到了父系氏族社会,男人地位高了,谁说男人没地位,呸!那是万恶的母系氏族社会!男人当家作了主人,为了突出男人的地位,就给自己弄出个“氏”来。这样,每个“姓”里面分出好多个“氏”,姓和氏同时存在,估计在进行自我介绍时会很麻烦。姜太公的祖先在舜时为官,被封于吕地,大致在今河南省南阳一带,所以以“吕”为氏。到东周时期,氏越来越多,姓和氏逐渐二合一,就是现在所说的姓氏,或干脆简单说成姓。
《史记》中记载,姜太公碌碌无为穷困潦倒,也有人说他博学多闻,曾为商纣做事,因商纣无道而离去。步入年老时,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文王而受重用。关于姜太公的先进事迹,我们在很久以后的“磻溪伊尹”一句中还要细说。这里简单说一下“太公望”的来历。
话说周文王出去打猎,在磻溪边看到一个怪老头,正用无饵的直钩钓鱼,就上前询问:“你这样能钓到鱼吗?” 老头回答:“愿者上钩。”周文王又问:“你是谁啊?不是商纣派来的细作吧?”老头回答:“我是一棵葱,站在风雨中,谁敢拿我蘸大酱,我——” ”周文王赶紧说:“打住打住,继续说下去就不雅了。我知道你是谁了,我爷爷太公说过,一定会有圣人来这,周会因您而变,我家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老头为“太公望”,二人同乘一车而归,尊为太师。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这个老头就是姜太公。
第二位名人是孟姜女。
相传秦始皇修长城,人手不够,四处抓农民工,对待农民工极其残忍,非打即骂,还长期拖欠农民工工资。孟姜女千里寻夫来到长城,得知其夫已劳累而死,包工头也跑了,组织施工的单位领导也躲起来了,拖欠的工资怎么讨不回来了,悲恸欲绝,放声痛哭,哭声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破坏力,竟哭倒了长城,看来也是豆腐渣工程。最后孟姜女投海而死,人们在其投海之处修建了孟姜女庙。如今,你要是去河北山海关旅游,就能看到这座庙。距庙八里地的东南方向有两块露出海面的礁石,据说是孟姜女的坟与碑。庙后巨石上有小坑,据说是孟姜女望夫所踏足迹,石上刻有“望夫石”三个大字。庙内殿门两侧还有一副非常有名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大家可以试着读一下,看那么多的“朝”和“长”要怎么读。
关于“孟姜女”这个名字,传说是这样来的:有一户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隔壁姜家结了瓜。瓜熟了,两家想吃要这个瓜,于是达成妥协:一家一半。把瓜打开一看,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孟姜女”。
很多传说就相当于胡说。其实,孟姜女应该是姜家的长女。
我们知道,古代兄弟姊妹基本以“伯、仲、叔、季”四字排行,相当于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比如伯邑考是周文王的大儿子、孔仲尼是孔家老二。
《说文》中说:“孟,长也”,看来“孟”也表示老大。那么“孟”与“伯”有什么区别呢?东汉的班固在《白虎通》中说:“嫡长称伯,伯禽是也。庶长称孟。” 伯禽,就是周公旦长子,周朝鲁国的第一任国君,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周公嫡出大儿子。孔子的异母哥哥叫孟皮、曹操字孟德,这两个人的名字一听就知道是家里的庶出老大。在古代一夫多妻家庭中,正室所生的子女为“嫡出“,妾所生的子女为“庶出“。
为什么在名字上要将嫡出和庶出严格区别开呢?因为在正室有子女的情况下,庶出的子女一般是没有继承权的。关系到财产分割的大问题,当然从小就要明确,以免以后闹纠纷。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06 01:32:14 +0800 CST  
更正:倒数第九行“瓜熟了,两家想吃要这个瓜”,应为“瓜熟了,两家都想吃这个瓜”。致歉!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06 08:15:23 +0800 CST  
最近在外地出差,没能及时更新。抱歉!今天写完了一点儿,由于工作开展得比较郁闷,所以这次更新的内容中可能有几句过激的语言,请大家谅解。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08 15:54:25 +0800 CST  
最近在出差,由于工作进展比较郁闷,一直没有时间写,现在终于凑了一点,但有个别比较过激的语句,是工作不爽在帖子里的反应,请大家见谅!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08 15:57:21 +0800 CST  
第十七句 海咸河淡(1)

海,河流会聚之处。《说文》里时这样解释的:“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如我们经常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就是这个意思。这句话出自《论语》,说孔子的学生司马牛有两个哥哥,分别叫向趔、向巢,哥俩准备在宋国造反,司马牛说你们别整那些没用的,跟对抗政府是没有出路的,但是那哥俩吃了秤砣铁了心了,根本不听这一套。司马牛很伤心,就和同学子夏说:“人家都有兄弟,就我没有!跟独生子似的!”子夏安慰他说:常言说的好: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只要你尊重别人避免过失,谦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海”还引指容量大,比如:小时候吃饭用的大海碗;我写的东西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海涵;现在所说的“大忽悠”,实际上就是夸海口。还引指数量多,如:“人海之中,找到了你,一切变得有情谊……”;平时我们形容什么东西多,就会说“海了去了!”
听评书时,讲到两军对垒,描述出场大将的相貌,经常会说:“剑眉虎目,海下长髯飘洒胸前……” 这里的“海”就是指大嘴巴。
咸,这句里时指一种味道,人生有五味,酸甜苦辣咸。俗话说:“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含盐的东西味道就是咸的,含量越多越咸,含量越少越淡。但“咸”这个字本来是“杀”的意思,“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长嘴的器官,就是脑袋,拿大斧子砍脑袋不就是杀嘛!后来这个意思基本没了,而是用来表示“全部”。
盐打哪儿咸?打海里咸呗。《汉书 晁错传》中说:“煮海为盐。”要煮海,得要多大个锅啊?这里的海指海水。
河,这个字没什么好解释的,只是要说一点,河的本意就是指黄河。《说文》中说:“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淡,与咸相对,指味道不浓,含盐少,引指浅、薄,含某种成分少,或不热心,如淡酒、淡妆浓抹、冷淡。更深的一层意思指无关紧要、无聊,如:母鸡屁股栓绳——扯淡(蛋);老太太不认识电灯泡——闲扯淡(线扯蛋)。
这句的意思是:海水是咸,河水是淡的。——就这么简单吗?就这么简单,好文章也不一定字字精彩、句句深刻,这句只是在说一种客观存在。

精卫无穷填海心

“精卫填海”是一个成语,说精卫这种鸟不停地衔来小石子,决心填平大海,原比喻深仇大恨,你好毒你好毒,我一定要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这个成语源于《山海经 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读“笑”音)。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大意是:在长着很多柘树的发鸠山上,有一种鸟,除了脑袋是花的、嘴巴是白的、爪子是红的之外,长相和乌鸦差不多,这就是精卫,其叫声和它的名称差不多。精卫鸟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女娃到东海去游泳,不小心淹死了,就变成了精卫鸟,对大海怀有刻骨的仇恨,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要看好自己的小孩,不要让小孩自己到海里游泳。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添枝加叶,改变成神话,相当于把一部电影改成三十集电视剧。精卫这种鸟也被叫做“冤禽”。因为监护人失职而导致未成年人丧命,确实有点冤。
发鸠山,位于山西省长子县西,海拔为一千六百多米,据说山势雄伟壮观,山顶云遮雾罩,翠奔绿涌,像仙境一般。《山海经》的上面一段记载,造福了发鸠山当地人民,为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古往今来,发鸠山一带修建了很多精卫鸟有关的庙宇,在东边山脚下就有一座泉神庙,后改为灵湫庙,规模宏大,造型别致,传说是炎帝为纪念其女儿所修建的。
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晋代诗人陶渊明读了《山海经》中的这一段之后,在其读书笔记《读山海经》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把小小的精卫鸟与顶天立地的宇宙巨人刑天相提并论,这种悲壮千百年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当然也有个别人骂傻帽的。有一位很哲人的网友说过:“你写的文章与尾声抱柱、精卫填海等故事一样,不会让所有人都觉得好,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人。”说得太狠了,有点过。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香港发表演讲时引用晚清著名外交家、诗人黄遵宪的诗祝愿香港。总理说:“我不多加解释,只把最后两句说一下,就作为我的祝愿,让我们同胞们以杜鹃啼血之情,热爱我们香港,热爱祖国吧!以精卫填海之心去建设香港,去建设祖国吧!”
这首诗名叫《赠梁任父同年》。从总理引用过之后,很多人都记住了这首诗。但是,有人就因为读错了这首诗而当众出丑。本来,一般人读不出来也无所谓,而且当时这首诗是用小篆体写的,特别难认,但这位读错的人是我国最著名学府的校长。
2005年5月11日,台湾亲民党 宋楚瑜到清华大学演讲。清华大学校长向宋楚瑜夫妇赠送纪念品:一幅篆字书法作品,写的就是黄遵宪的《赠梁任父同年》。校长把诗念了一遍,这一念就出错了:“侉”念成“分”,“力”念成“云”,“无”字辨认了好半天才认出来。
一个普通人犯点小错误不算什么,但一个知名人士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其校长的身份和那种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能看到的场合,于是引起大家的热议。
我只想说两个字:宽容。谁能不有点小失误呢?偶尔出现一点小失误是无伤大雅的,只要用一点点小智慧、开一个小小的玩笑就可以化解尴尬。可惜的是,当时的现场没有人能够做到随机应变。

精卫填海力量太薄弱了,填到现在都好几千年了还没见到什么成果,真急人啊!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急了,想用自己去填海,人的躯体总比一粒小石子大吧?
这个人就是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
鲁仲连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忽悠,能用一番话使敌军后退,更绝的是能把人活活给忽悠死!
公元前260年,也就是秦昭王四十七年、赵孝成王六年,秦国进攻赵国,赵将廉颇坚守不出,进行战略防御,秦军有劲没处使,急得直挠墙,有火没处发,急得直骂娘。后来秦国丞相应侯范睢运用反间计,使赵王用赵括取代廉颇指挥战争,结果长平一战,赵军大败,四十余万赵国士卒被秦将白起用欺骗的手段活埋了,只释放了年纪尚小的二百四十名士兵。赵国上下笼罩在恐慌之中。秦军乘胜追击,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的平原君派人向魏国求救,魏国却三心二意,救援的部队驻扎在汤阴不敢进兵,同时派新垣衍来劝说赵王屈服,尊秦王为帝。
在这个赵国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鲁仲连先生终于出手——不,是出嘴了。他找到新垣衍,用鲜活具体的事例、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的道理,指出了尊秦为帝的弊端,使原本不愿意见鲁仲连的新垣衍心服口服,不敢再提尊秦王为帝,而秦将听说这事,全军后退五十里。此后魏公子无忌窃符救赵,赵国之围得解。
平原君私下里就想了:鲁仲连人家一个齐国人来帮助赵国解围,怎么也得为点什么吧?无利不起早嘛,而且齐国的老祖宗姜太公在《太公兵法》里也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于是他就准备给鲁仲连一个官当当,鲁仲连说不干,当官怕腐败,平原君又送他千金作为酬谢,鲁仲连说不要,拿钱怕被抢。最后鲁仲连说:“做好事不留名才是真正的见义勇为,如果要回报,那是生意人的行径,我可不是生意人。”权利和金钱的糖衣炮弹都没能打倒鲁仲连,高人啊!
这件事就算过去了。二十多年之后,燕国采取闪电战的方式,一口气夺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危机时刻,齐国的田单挺身而出,在即墨用火牛阵大败燕军,随后收复了齐国大部分国土。不过,在收复聊城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攻打聊城一年多,士卒死伤惨重,就是攻不下来。把田单给急坏了,就问守城的燕国将领,说你那么玩命守城有什么好处啊?燕将说:有人在燕王面前说我的坏话,我要是回燕国就会被杀掉,索性我就在沙家浜扎下去了。田单说你别占着我们齐国的城池啊,要不我给你找座山,你上去当齐天大圣都行,把聊城还给我吧,别让我费劲了。燕将说:你要我就给你,那我多没面子啊?有种你打进来啊!
攻城还在继续,但仍是没有进展。这时候鲁仲连先生来了,跟田单说:你不要攻城了,在错误的道路上,就算你跑得再快也没有用。看我的吧,只要写一封信,保证把燕将给忽悠死。于是鲁仲连就写了一封《遗燕将书》,系在箭上射进城去。
燕将看了鲁仲连的信,哭了好几天。想要回归燕国,怕被杀掉;想要投降齐国,觉得自己杀死和俘虏的齐人太多了,恐怕投降之后也没好果子吃。最后长叹说:“与其让别人杀死,不如自绝于人民。”然后就自杀了。聊城大乱,田单很轻松就搞掂聊城,然后向齐王报告,说鲁仲连立大功了,齐王想让鲁仲连当官,又赏赐钱财。鲁仲连心想你们怎么都会搞这一套啊,人除了当官发财,就没点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了吗?俗!真俗!“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就是说我与其富贵而屈身侍奉于人,还不如贫贱而轻视世俗放任自己的心志。最后鲁仲连自己跑到海边隐居起来。
鲁仲连在劝说新垣衍不要尊秦为帝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意思是:如果秦王无所忌惮地称帝并统治天下,那么我只有跳进东海里淹死,我可不愿意当秦国的顺民。
于是就产生了“鲁连蹈海”这一成语,表示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和伟大情操。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留学日本前写的一首诗中就用了这个典故:“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2005年4月29日,中国国民党 连战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提到他祖父在日本统治台湾时期的一封信里写的“鲁连蹈海,义不帝秦”,某著名网站在记录连战演讲时竟把这八个字写成“乳连到海,一步嫡亲”。真不愧是搞新闻的,虽然历史知识差了点,但是人家联想猜测和胡编滥造的水平,那真是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啊!
至于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鲁仲连是否还在世,史书上就没有记载了。我大胆估计,如果他还活着,以他的个性一定会跳海自杀。古代这么有个性的人不多啊,不像现在,男人想要潇洒,女人想要漂亮,不男不女的要个性,所以有个性的人越来越多了。
胸有成竹、舌灿莲花的鲁仲连身上具备的疾恶如仇、见义勇为、淡薄名利、追求自由的高尚品格为后人所敬佩和赞美,但是,真正能达到他那种境界的人太罕见了,也太难了,如果大家对统治阶级不满意就去蹈海,那精卫可乐坏了,因为那样的话填海的进程会大大加快,两千多年来,东海可能已经被填满了。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08 15:59:33 +0800 CST  
困死了,南方的雷声吵得人睡不着,只好起来写帖子,结果帖子没写完,觉也没睡好。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10 12:50:47 +0800 CST  
第十七句 海咸河淡(2)

人间咸淡谁掌控?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实际上就是一件事:填饱肚子。
为了填饱肚子这一人类永恒的目标,人们辛苦奔波着。元代杂剧《刘行首》中说:“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唉,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啊!明朝文学家唐伯虎在《除夕口占》中写到:“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好惨啊,大过年的,吃没的吃,喝没的喝,看着人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自己只好饿着肚子跑到寺里看梅花,物质生活不行,咱用精神生活来弥补嘛。
作为必要的生活物资之一,食用盐自古至今在世界各国基本都是政府垄断的物资,在历史上盐税曾是税收的重要来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盐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有人会觉得奇怪:盐来自海水,海水有的是,盐可以从中提取,要多少就有多少,现在一斤上好食用盐也就一块钱吧,至于那么重要吗?
盐是百味之基,虽然我国的饮食习惯基本是“北咸南淡”这样一个布局,但这只是一个盐的用量问题,人一点也不摄入盐份是不行的。在古代,人们的饮食相对比较单调,调味也基本靠盐,不像现在,味精鸡精蘑菇精、花椒大料十三香,五花八门,到处都有,所以古代的盐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当时的交通条件、冶盐技术等因素限制,再加上统治阶级的高盐税,盐卖到老百姓手里时价格就会很高,成了老百姓奢侈的必需品,不买不行,多贵也得买,实在没钱买不起盐,就清汤寡水煮面条,凑合着吃吧。苏东坡在《山村诗》中就写到了这种状况:“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孔老夫子听了韶乐之后非常兴奋,说韶乐真是太好听了,比什么乡村、摇滚、圆舞曲好听一万倍,听得我味觉和听觉混乱,三个月尝不出肉的味道,还以为是在吃地瓜呢;山里的老百姓也是好久吃东西没有味道了,但不是听音乐听的,而是因为买不起盐而没盐吃,嘴里都淡出鸟来了,很快就会出现白毛女了。
老百姓吃盐困难,那么广大盐业工作者不会缺盐了吧?未必。前面提过,旧时有童谣说“泥瓦匠住草房,卖盐的喝淡汤,当奶妈的卖儿郎,淘金老汉一辈子穷得慌”,实际上,盐业生产者倒不一定因为没有盐而喝淡汤,可能只有盐吃而买不起其他生活物资,而卖盐的盐贩如果没有被官府捉到或干脆买通官府,其利润是相当丰厚的。
清代的吴嘉纪写了一首《绝句》:“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这首诗平淡而真实地反映出盐民的异常艰苦的劳动场景。
苦点累点无所谓,只要能赚钱养家活口就认了,谁让咱是普通劳动人民呢,但是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也很难实现。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曾担任过盐场的监督官,他饱含着对盐民的同情写下了一首《煮海歌》,由于盐民实在是苦大愁深冤如海,所以这首诗也写得比较长: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何寥落?牢盆煮就汝输征。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风干日曝盐味加,始灌潮波流成卤。卤农盐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为雪。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货充糇粮;称入官中充微值,一缗往往十缗偿。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煮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本期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余财罢盐铁。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盐民艰辛地煮盐,而官府把盐的收购价格订得很低,还远远不够成本呢,同时官租私租层层剥削,到头来不光什么都没剩下,而且还要赔本,越来越穷了。
有人又问了:盐民辛苦劳累结果没钱赚,而盐价格又虚高得厉害,那么中间的差价都被哪些王八蛋赚去了呢?答案请看下面这首诗:
“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利淮西头;人生不愿千金宅,但愿盐商千斛舶。大农课盐折秋毫,凡民不敢争锥刀;盐商本是贱家子,独与王家埒富豪。”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末进士杨维桢。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曾请杨维桢到京城议订各种仪礼法典,事成后请归,朱元璋命百官于京城西门外设宴欢送,归后不久逝世。这首诗主要写人无论是当官还是发财,都不如贩盐。官府课盐税一分钱都不能少,一般老百姓谁敢和官府砍价啊?盐商虽然出身不好,但人家有钱啊,其财富简直可以与豪门望族相比。埒,本来指矮墙,这里是“等同”之意。诗中可以看出,政府和盐商所获暴利,全部来源于老百姓的腰包。
历史上很多与盐有关的名人典故,如某盐号曾请人撰写一幅对联,上联是:“胶鬲生涯,桓宽名论”,下联是:“夷吾煮海,傅说和羹”。围观的老百姓一看,都说这个盐号真奇怪啊,对联写得根本找不着辙、对不上牙,和盐一点关系都没有。
实际上此联中的四个典故都是与盐有关的,而这四个典故有三个在《孟子 告子章句下》中说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闲,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接下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段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胶鬲是商朝人,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盐贩子,后投奔周文王,然后打入商纣集团内部,玩了个无间道,进行策反工作,协助周武王完成大业;桓宽是汉人,公元前81年,桓宽作为作为记录员参加了一次会议,会议记录整理出来后就是著名的《盐铁论》;夷吾就是管仲,齐桓公时为相,在任期间为发展齐国经济,大力发展盐业,并首创盐业政府专营;傅说是商朝武丁王中兴时期的名相,他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盐的迫切需求,用版筑的方法修建了运盐道路,还用盐和梅调和鼎鼐制作出鲜美的饮食。下联说的这两位我们在后面的“桓公匡合”、“说感武丁”两句中还会细讲。
胶鬲与管仲,作为第一个盐商和食盐专营的创始人,与海盐生产的创始人夙沙氏一起,被誉为“盐宗”,旧时泰州祭祀盐宗的庙里供奉的就是这三位老哥。
这几位都是历史上隶属于统治阶级阵营的所谓“正面”人物,更有“反面”人物出身于盐业的,最有名的就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
《旧唐书》中说:“黄巢,曹州冤句人,本以贩盐为事。”《 新唐书 逆臣下》中记载:“黄巢,曹州冤句人。世鬻盐,富于赀。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
黄巢,山东曹州人,祖祖辈辈的传家本领就是贩盐。盐业是由政府垄断经营,所以盐贩子们只能偷偷摸摸贩私盐,虽然也赚了大把的银子,但也是提心掉胆,说不准哪天被逮个现行就两手抱脑袋——完(玩)蛋了。于是黄巢就准备改行,想读书考功名,只要有了政治地位,就可以光明正大贩私盐了。读书读到“稍通书记”,自我感觉良好,就去长安赶考。考试结果一公布,黄巢发现自己落第了,非常不满,就写下了一首题为《不第后赋菊》的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从这首诗的文采来看,黄巢的文学素养的确是一般化,马马虎虎,难怪榜上无名,但诗中表现的气势可真是非同小可。后来黄巢与另一个盐贩子王仙之造反,杀到长安,直接导致了唐王朝的覆灭。一千多年以后,有一部名导演加名演员加大把钞票打造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横空出世,人们满怀期待地走进电影院,但走出来的时候,除了一些波霸宫女之外,好像没什么值得记忆的内容了。
盐掌控着人间饮食的咸淡,而古代是统治阶级和盐贩子掌控着盐。如果你不满,敬请来造反。造反的成本太大了,黄巢不是反了吗?但他只取得了短暂的胜利,当了两年多皇帝就兵败自杀(也有人说是他杀),劳动成果被朱温窃取了,还不如继续贩私盐呢,只要小心点不被逮到,至少不愁吃不愁穿,还能有个善终。
“咸”和“淡”不仅形容是盐分多少的,也用来表示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或观点,如俗语“咸吃萝卜淡操心”,意思是人家吃咸萝卜,你担心他齁死,指爱管闲事的人不了解事实的真相,在那里瞎操心、帮倒忙。所以,不该管的事不管,管不了的事别管,管好你自己对关心你的人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了。
人生的咸淡是谁在掌控呢?自己?别人?还是命运?
台湾的综艺节目里,会搞几个人来,一起吃同样的东西,其中有一个人吃到了难吃的,如咸的、辣的、苦的,让大家猜是谁吃到了。很少有人能猜对。吃到什么味道的东西,你自己不说也不表现出来,谁知道呢?生活的滋味也一样,是咸是淡,别人看不出来,只有自己体会。饥饿的时候,一碗稀粥加一碟咸菜就是人间美味。有时候,咸点淡点都无所谓,只要你能很好地搭配。
在雨中停下来流泪,你会知道:咸的是泪水,淡的是雨水。当雨水和泪水都干了之后,你抬起头来,会看见晴空,除了忘记咸淡继续前行,你没有选择。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11 21:45:00 +0800 CST  
作者:voodoo5xp 回复日期:2007-6-14 02:34:48
休憩之间应该插播一些写作花絮。正所谓:“学莫乎便乎近其人”,继而好其人。江湖兄应该站到前台来接受万众敬仰,这是现代粉丝捧星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哈哈~
—————————————————————————————————————————
谢谢提醒,这次我就在帖子里加点花絮吧,呵呵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15 07:53:43 +0800 CST  
第十八句 鳞潜羽翔(1)

鳞,本意是指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说文》中说:“鳞,鱼甲也。”——看仔细了,是鱼甲,而不是甲鱼呦!通常用来代指鱼类等长鳞的动物,在这句里就是这个意思。
潜,指隐蔽在水里而且在水下活动。几年前我在海南潜了一次水,感觉像一条笨鱼,而且因为拒绝他们提供得水中拍照、摄像等服务而被所谓“潜水教练”不断往深水里压,压得我耳膜生疼。唉,人啊,被钱闹得都没人性了。现在说“潜水”一般是指在网络论坛里不发言——潜水的朋友们,希望你们都能出来冒个泡,潜水时间太长会变成胖头鱼的。
羽,是象形字,长得很像两根鸟毛,特别指鸟的长翎。《管子 霸形》中说:“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齐桓公说我有干爹管仲帮忙,就像鸟有羽毛翅膀一样。也可以这么说:没有管仲之前,齐桓公简直就是一只没长毛的野鸭子。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上一般采取插鸟羽的方式以示紧急,因而常用“羽书”表示书信。
翔,指飞行的一种方式:翅膀平直不动,在空中盘旋。《淮南子》的注中有两种解释:“大飞不动曰翔”、“直刺不动曰翔”,引指人在行走时张开两臂,如《礼记》中说“室中不翔,并坐不横肱”,就是说在屋子里不要张开双臂,和别人并排坐着的时候不要把胳膊横放着,以免碰到别人。人多肘部不要横,室狭双臂不要张,老牛拉车要稳当,包子有肉不在摺上。一大群人并排坐,磕着碰着了不得,磕着君子还好办,碰着小人犯口舌。这是“礼”对人的要求,其实就是教人要有起码的礼貌,注意不要妨碍到别人。“翔”还可以引指悠闲自在地行走,曹植《梁甫行》中有“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一句,意思是简陋的房门前非常萧条冷清,孤单的兔子在屋子里悠闲地散步。
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一句“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和这句有很类似,但这句表达的意思更广一些,不仅说水里游的和天上飞的,还应该包括地上走的,是在说所有的动物。


别离应易老,万里两凄凄

最近一直在外地出差,十分想念在家的妻子——也不用笑话我,要是你常年出差,一走数月不回,不想家才怪呢!离家的日子吃不香睡不好,心中的思念,永远在相同的地方。于是一边干活,一边咒骂领导没人性,一边盼着回家的日子。多情自古伤别离,有家难回真着急。
古人喜欢用鸟儿分飞来比喻别离,唐代张籍的《别鹤》就是一个典型:“双鹤出云溪,分飞各自迷。空巢在松顶,折羽落红泥。寻水终不饮,逢林亦未栖。别离应易老,万里两凄凄。”鸟儿分飞也是不喝水不栖息,其心情可能也和人一样凄凄,而且比人还着急,人分离后还可以打个电话、发个短信什么的来联系一下,鸟就不行了,通讯只能靠吼,离得远了就听不见了,还容易把老鹰招来。
但是古代人还是非常羡慕鸟的,因为他们的通讯手段还不如鸟先进呢,而且人家鸟能飞,想去哪就飞呗,又不用花车马费,简直是自在死了。古代人的通讯方式主要是书信,当然官方可以通过遍布全国的官驿迅速向传递公文,但这种相对迅捷的通讯方式一般老百姓是无福消受的。
古人把书信雅称为“鳞鸿”。鳞,代指鱼,鸿就是大雁一类的鸟,鳞鸿”也称“鱼雁”。
以“鸿雁”代指书信,源自《汉书 李广苏建传》,即著名的“苏武牧羊”故事。
苏建是苏武的老爸,年轻时曾跟随大将军卫青抗击匈奴,得以封侯。文革时期有口号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苏武就是这句话的典型实例。汉武帝天汉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00年,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到那里就回不来了,被匈奴人长期扣留。由于苏武拒不投降,匈奴人把弄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进行劳动改造,让他放羊。那个苦寒之地生活条件太艰苦了,直到现在仍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但是苏武仍不投降。艰苦的日子熬了十九年之后,汉朝与匈奴和亲,派使者去解救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幸亏苏武的随从常惠秘密地见到了汉朝使者,告诉苏武并没有死,并让使者对单于说:我们大汉天子在上林苑打猎,射到一只鸿雁,雁足上系着一块帛书,上面说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能这么不厚道呢?单于一听,信以为真,非常惭愧,只好道歉,并释放了苏武。于是“鸿雁”就成了书信的代名词
“鳞”或“鱼”用来代指书信,源于前面提到过的那首“疑似”蔡邕写的《饮马长城窟行》中的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双鲤鱼”就是古代的信封,是用两做成块鱼形的木板对接而成,中间夹着书信。“呼儿烹鲤鱼”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拆开信封。这种鲤鱼形信封美观耐用,不怕风吹雨打,直到唐代还有沿袭的。还有一种不大可信的说法,说古代人常把信折成双鲤鱼的形状。
古代夫妻两地分离,只能靠书信联系,而且当时邮政又不发达,一封信要很久才能到达,有的时候还没法寄信,宋代婉约派词人晏殊在《蝶恋花》中写到:“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连地址都没有怎么寄信啊?
东汉恒帝时有一对陇西(现甘肃)的夫妇就饱受分别之苦,丈夫名叫秦嘉,妻子名叫徐淑,秦嘉在郡政府当一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官。新婚不久,徐淑生病了,估计也就是个头疼脑热的流行性感冒之类的小病,怕传染老公,就回娘家养病。这时候正赶上年底,地方政府派秦嘉去京城洛阳述职。这一去,造就了秦嘉一生的最大悲喜,悲的是去了之后再也没回来,喜的是他与老婆的书信赠诗作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之作,成为东汉五言诗创作进入繁荣期的标志。
要去比较大的城市出差了,但秦嘉并不高兴,“非志所慕,惨惨少乐”,而且要和妻子分开一段时间,心里更加不舍,就派了一辆车去接徐淑,并捎去了一封信,说我要出差了,你回家来,我们弄个烛光晚餐,一起唱一首“我和你吻别,在无人的街”之类的流行歌曲,烘托一下离别的气氛吧。
徐淑接信后也很想回家,但病还没好利索,就给老公写了一封回信,说你去京城是件好事,可以在朝廷上挂上号,对今后的升迁大有好处,而且能见见世面,毕竟京城是全国比较大的城市,一般人想去还没机会呢!(“策名王府,观国之光”)
徐淑还写到:“身非形影,何能动而辄俱;体非比目,何得同而不离?”意思是说我也不想和你分开啊,但是夫妻俩毕竟不是形和影,也不是比目鱼的两只眼睛,不可能一直相依相偎,口水歌里唱的什么“飞越红尘永相随”纯属扯淡。“咏萱草之喻,以消两家之思;割今之恨,以待将来之欢。”暂时的分别不算什么,让我们忘记这难熬的两地相思,以今天的离别之苦换取将来相聚之欢。(萱草,一种草本植物,传说可以使人忘忧。)
秦嘉收到妻子的回信,在临走之前环顾家里空旷的房间,想起妻子的身影,心里十分惆怅。“顾看空室中,髣髴想姿形;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 髣髴(读“仿佛”音),是古代妇女的首饰。于是给妻子留下四件礼物:明镜,宝钗,好香,素琴。“明镜可以鉴形,宝钗可以耀首,芳香可以馥身,素琴可以娱耳。”希望通过这些东西减轻妻子的孤独和思念。
徐淑回信说:你给我的礼物都很好,但是你不在身边,我要这些有什么用呢?女为悦己者容,还是等你回来再用吧。“素琴之作,当须君归;明镜之鉴,当待君还;未奉光仪,则宝钗不列也;未待帷帐,则芳香不发也。”
秦嘉在妻子的鼓励下赴京,被任为黄门郎。秦汉时期,宫门是黄色的,“黄门郎”是就是皇宫里的工作人员,从地方进中央了,相当于“短裤变背心”——上调了,至少也相当于“背心变乳罩”——虽然是平调,但位置很重要。
夫妻俩书信不断,这些书信不仅饱含两人的真挚的情感和浓郁的思念,更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和文学价值。可惜这些书信没能全部、完整地流传下来。
徐淑在家平静而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回家,等着你回来呀等着你回来,等着你回来看那桃花开。但是桃花开了,秦嘉却永远也不能回来了。可能是由于水土不服或相思成灾等原因吧,秦嘉不久病死在他乡。徐淑悲痛欲绝,而这个时候,徐淑的哥哥、秦嘉的大舅哥跳将出来,逼徐淑改嫁,徐淑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自毁容貌,此后一直寡居不再嫁。
“别离应易老,万里两凄凄。”别离的日子人老得很快,头发、胡子、指甲这三种没用的东西和相思一起疯长。别离之后只有等待中的乌云和期盼中的蓝天,而眼睛看到的都是陌生的景色和冰冷的风情。身体飞越万里关山,而爱人所在的彼岸仍是心灵的故乡,我愿意和你变成形与影、变成比目鱼的两只眼睛,永远寸步不离,一生相伴相随。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15 07:55:55 +0800 CST  
终于从南方回来了,更新速度从下周开始恢复正常。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16 19:44:43 +0800 CST  
第十八句 鳞潜羽翔(2)

鸿飞去,雪泥融;吃鱼肉,刺喉咙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跑的,形形色色的动物使这个世界充满生机。但是现在,随着人类种群的不断扩大,其他动物种群在减少、在灭绝,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人类和生命力极端旺盛的苍蝇、蚊子、老鼠、蟑螂这“四害”或者更多的“害”一起生活了。站在其他动物的角度来看,人类早已超越其他“害”,成为地球上的“第一害”。
所以,趁着现在还能看到很多鱼啊鸟啊,赶紧好好看吧,赶紧好好歌颂吧,赶紧别再吃它们了吧。
古代人还想不到这些,但是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描写、歌颂动物,或借动物喻事。比如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就喜欢以“鸿”入诗词。粗略地查了一下,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江城子 天涯流落思无穷》、《哨遍 为米折腰》、《水调歌头 落日绣帘卷》、《行香子 一叶舟轻》、《哨遍 睡起画堂》等多首诗词有与“鸿”有关的描写或借喻,而最具有神秘色彩的,要数《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中的“鸿”。
这首词写得很精练、很凄凉,每句都饱含深意。其实,我们普通人也一样,有时候你只需说三个字,心有灵犀的人就会明白。这首词的全文如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乍看上去,我们觉得有点无厘头:整首词凄凉孤寂,主要就是写一只孤独的鸿雁在夜深人静的沙洲上徘徊,好不容易找到几个树枝还不肯落下来休息,像一个挑三拣四的、长翅膀的流浪汉。苏轼先生这是在搞什么飞机啊?奇怪奇怪真奇怪,被窝里长棵大白菜!
要弄明白是怎么回事,首先要感谢我们自古以来不断辛勤耕耘的出版业工作者们,是他们让我们可以通过查找历史上的一些相关记载来了解一些背景资料,使古人难以直接表白的复杂情感能够大白于今日。
据《宋六十名家词》载,这首词前面原本是有一个序的,内容如下: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
这个序讲的是一个美丽而凄凉的故事,大意为:惠州有一个官宦之女,体健貌美有婚房,但是都过了法定结婚年龄了就是不结婚(古代女子十六岁早应该结婚了)。听说苏轼被贬到惠州来了,十分高兴,当然不是因为苏轼被贬而高兴,而是因为能见到心中偶像、梦中情人苏轼先生而高兴,看来是苏轼的铁杆粉丝。苏轼晚上吟诗的时候,美女就在窗外徘徊偷听,当苏轼推窗寻找时,她却已经翻墙而去——不知道是墙不高还是她会轻功。苏轼就准备物色王郎的儿子给她做男朋友。这个美女好象是为苏轼而存在,在苏轼离开惠州后美女就死去了,埋葬在沙洲旁。当苏轼回到惠州,美女去,黄土垒,情悲痛,心懊悔,于是就写了这首著名的《卜算子》。
序里说的故事是事实吗?我觉得并不完全可信。自古才子必伴有风流韵事,勇士必辅之好气任侠;而今超女必配上黑嘴评委,快男必搬来红花杨二。炒做之风从古刮到今,刮得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苏轼此词的用意很可能只是表达遭受谪贬之悲愤,人与鸿相比并凝为一体,托鸿以见人,表达出一种凄凉清冷、孤苦幽寒的感情境界,虽然这种感情远不如写给美女粉丝的凄美情怀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我们从苏轼的其他诗词中可以看出,他借助“鸿”这种可以飞越关山畅通无阻的鸟,多是为了表达了一种人生无常的慨叹和屡遭谪贬的孤凄。作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苏轼的诗词往往在悲怨中充满雄壮,困苦中带着顽强,茫然中闪烁着哲理,最具代表性的是《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看法:前途不可预见,人生充满未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然在雪上落了一下,留下爪子印,而鸿飞雪化,一切都没了。或许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我们的生活轨迹?或许人生被来就是一个极其偶然的际遇?
苏轼还在另外一首诗中写到:“人似秋鸿来有信,去如春梦了无痕。”是在哪一首诗里写的呢?这首诗的名字很长,还是不说了吧。——有人说了: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它名字长呢?那就写出来看看:《正月二十二日与潘郭二生出郊游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并韵》。够长吧?这两句诗同样表达了人生来去如鸿雁一样无常、个人的经历就像春梦一样去无踪难追忆的复杂感情。
人生就像吃苦瓜,春梦如同抽鸦片。

本来这一部分内容是想替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做个广告的,宣传一下爱护动物的重要性的,结果被“鸿”给带沟里去了。现在回到主题,正式开始做广告:请国际动物保护组织中国区形象代言人唐朝诗人白居易出场!
白居易先生摇头晃脑地出场,吟颂了一首《观游鱼》: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旁白:“老白的诗一贯以通俗易懂为特点,这首诗秉承了这个特点。简单解释一下,这首诗的大意是:吃饱了撑得难受就围着水池看鱼玩,正好遇到几个小屁孩儿在那里摆弄钓鱼船。一样出于爱鱼之心,但差距咋这么大呢:我喂食,你钓鱼。”
胖头鱼旁白:“爱我,就不要伤害我!大不了我以后不再潜水,多出来冒几个泡还不行吗?”
——广告结束。
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爱护动物而抛头颅、洒热血——有这么严重吗?对不起,写错了,应该是:多少仁人志士为了避免更多的动物抛头颅、洒热血而大声疾呼。
《孟子 梁惠王上》中记载了孟子谆谆教导梁惠王要爱护动物的一段话:“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后来很多男人随意曲解孟子这句话的意思,以“君子远庖厨”为理论依据,在家里拒绝做饭,把“庖厨”工作都推给女人。依文解意,三世冤佛,歪理邪说害死人啊!
英国戏剧家萧伯纳说:“动物是我的朋友,我不吃我的朋友。”不过现在骗亲戚、坑朋友的事情太多了,人类对“杀熟”这一招已经玩到驾轻就熟的程度了。动物啊,千万别和人当朋友!
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认为:“肉食的益处,只有增高动物性的情感,刺激性欲,并且增长暴饮,嗜食而已。”肉有这么大的益处吗?我觉得太夸大了,否则,肉早就代替“伟哥”在药店里销售了。
意大利艺术家达文西说:“鄙视生命的人,不配拥有生命!”一针见血,力透纸背。
有人说了:我也想爱护动物啊?但是动物不爱护我啊?狗追我,猫挠我,鸽子在空中往我身上拉“米田共”,你说我能爱护它们吗?
韩非子在《说难》说:“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婴之,则必杀人。”意思是说龙属于虫类(古人认为龙属虫类,好大的虫啊!),可以驯养游戏和骑乘,然而龙喉下有一尺长的倒鳞,人要触动它的倒鳞,一定会被它伤害。
人要想与动物和谐相处,首先要尊重动物的习性,谁让你比动物进化得高级些呢?如果你不尊重动物,就不要怪动物翻脸。
《春城晚报》2007年2月23日报道,22日下午,昆明动物园发生一起意外事故:一名6岁小女孩在与老虎合影时,被兽性大发的一只雄虎当场咬成重伤,经医院抢救无效身亡。据悉,咬人的老虎已被关进了铁笼里,“可能以后都不再出来表演了”。(老虎不发威你就当我是病猫?)
就在老虎咬死人的三天之后,《新京报》2007年2月26日载:昨日下午2时许,武汉动物园大象馆里两头体态庞大的非洲象引来众多游客围观。一些游客拿着石块、泥土、塑料瓶等扔向大象(我真弄不清这些人出于什么心态,可能是想让大象活动活动、跳个芭蕾舞?)。有一只公象突然暴躁起来(换了你能不暴躁吗?特别是身体里有雄性荷尔蒙的),大声朝人群吼叫,可游客还是继续向它扔东西。大象突然用鼻子从地上卷起一块拳头大的石头,朝人群扔去(大象不发威你还以为我是猪鼻子插葱呢?)。石头正中一名抱在父亲怀里的小女孩头部(不知道她父亲是否朝大象扔东西),顿时血流满面,众游客吓得四散而逃(现在知道害怕了?贱坯子!)所幸经过医院检查小女孩只是眉骨受伤。
上面说的是体型较大的动物对人类的反抗,那么小型动物就没有反抗能力了吗?
大家经常吃鱼吧?特别是东部沿海的人,吃的鱼可能比我吃的米粒还多。我不吃鱼并不是因为出于爱护动物的考虑,鸡鸭鱼肉适当吃点并不违背爱护动物的宗旨,只要你别把娃娃鱼啊、中华鲟啊等珍稀鱼类都往嘴里招呼。我不吃鱼的原因,就是怕被鱼刺扎。有一次吃饭,刚吃一口鱼肉就被扎了喉咙,赶紧喝醋,一碗醋下去,没管用,这辈子也没喝过那么多醋,只好大口吃花卷往下噎,四个大花卷下肚,刺终于噎下去了,肚子也饱了,一桌子菜基本没动,光吃醋熘花卷了。
后来才知道,被鱼刺扎了之后采取上面的方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赶紧送医。如果刺的位置不深,医生会用卫生纸绑住你的舌头,让你用力往外拉,拉得跟吊死鬼似的,然后医生用专用工具伸进喉咙里把刺拔出来;如果刺的位置比较深的,可能要麻烦些,弄不好要全身麻醉后做手术才能把刺取出来。
鱼也真是的,你都被蒸熟了,就老老实实被人吃了算了,还要用刺做无谓的反抗。但是,鱼除了能死后趁你不小心刺你一下之外,还能如何反抗呢?鱼对于人类,就像人类对于命运,根本没有什么反抗的资本和手段,主要工作就是逆来顺受、任由宰割。但是有些动物的类似反抗还是卓有成效的,比如蛇,听说现在的蛇肉口味越来越差,除了一些变态的家伙外,正常人很少吃蛇了。看来,作为人类桌上大餐的各类动物们,要想活命,最好的办法就是变得越来越难吃。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18 09:18:17 +0800 CST  
更正:“去如春梦了无痕”一句,应为“事如春梦了无痕”,诗的标题倒数第二个字,不应是“并”,而应该是“前”。此处引用因未详细考证而被错误蒙骗,致歉!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18 13:24:29 +0800 CST  
第一部分小结:寄生虫的自白

我们是寄生虫。我们生活在一个庞大的宿主身上。大树底下好乘凉,宿主庞大好安家。我们从宿主身上吸取各种养料。我们非常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对于如何建设一个新世界,我们虽然嘴上喊得厉害,但心里确实没谱。
我们是寄生虫。千百年来我们一直探寻着自己和宿主的起源,但是我们的智慧还不够高,一直没有彻底搞清楚,于是一边继续在黑暗中探寻,一边得过且过,完全不管我们的后代和宿主还能存在多久。我们之中有一条被尊为“圣虫”的老祖宗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我们是寄生虫。我们对宿主的感情非常复杂,既希望和它搞好关系,又经常惹它生气。在宿主高兴的时候,我们可以快乐的游荡,可以尽情的玩耍;在宿主生气的时候,我们会被黄色的烟尘笼罩,会被巨大的水流冲击,会被酷热的环境煎熬,会被无情的疾病吞噬。如果你是宿主,你身上的寄生虫只知道索取而不考虑付出,你也会毫不留情地把寄生虫涤荡一空。为了生存,我们开始讨论如何与宿主合作。
我们是寄生虫。我们这个族群数量众多,我们在宿主身上到处繁衍,最初我们害怕其他寄生物种,经常疲于逃避,但慢慢地我们迅速占领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挤得其他寄生物种四散奔逃。没有办法,我们也是为了生存,对于其他物种,我们只能遗憾地送它们八个字:有招想去,没招死去。
我们是寄生虫。我们的不同族群之间经常为了一些利益之争而大打出手,直到虫脑袋打出狗脑袋,成千上万的寄生虫因此而丧生。力气大的族群总能居于老大的地位,看谁不顺眼就救急众多马仔冲过去狠揍一顿,根本没有道理可讲。而一些弱小的族群也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态,整日于老大周旋。自从我们诞生那一天起,族群之间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大打三六九,小打天天有。尽管大家都追求着和平的目标,但从来没有实现过真正的和平。
我们是寄生虫。我们把自己称为“人类”,把宿主称为“地球”。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18 22:52:54 +0800 CST  
第二部分 历史前行慢悠悠

第二部分从“龙师火帝”到“赖及万方”,也是十八句。这部分内容简要地讲述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演进过程,重点描述周王朝盛世的一派大好局面——是大好,不是小好。
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趣解”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因为这部分多是讲太古时期和上古前期的情况,很多属于神话传说时期的事,少有文献记载,存在很多的争议,“解”起来就不太容易,想弄出点“趣”来更难了。但是既然已经逼上梁山,就绝不会被招安,硬着头皮革命到底吧。车到山前必有路,困难面前别发怵。
午夜时光似水流,无边困倦袭双眸;历史前行慢悠悠,更新不快使人愁。


第十九句 龙师火帝(1)

龙,古代传说中一种神异动物,有鳞、有角、有须;能兴云作雨,能走,能飞,能游泳。如果我们真正意义上的龙的传人,那海峡两岸早就实现“三通”了。《说文》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有点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啊!在古生物学中,龙是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行动物,比如恐龙。在现在的网络用语中,“恐龙”已经迅速进化,成为那些长得比较有创意的女性的代名词。
师,原来是用来表示众多之意的,《尔雅》中说:“师,众也。”从古代开始,“师”就作为军队编制的一级,《说文》中还把一个师的人数给明确了:“师,二千五百人为师。”泛指军队,或指民众。后来引申用于尊称长老、首领、专业人才,或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火,这是个极其常用的字,意思很多,不详细说了。
帝,本来是一个花蒂的模样:上面是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下垂的是雌雄花蕊。但后来这个字的意思完全变了味、走了调:用来指宗教或神话中主宰万物的神,以及现实中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凡间老大。《说文》解释说:“帝,王天下之号也。”
这句的四个字分开解释并不合适,因为“龙师”和“火帝”是对两个人的称呼:龙师是伏羲氏,火帝是燧人氏。
“伏羲”也作“伏牺”,“羲”字在这个名称中并没有实际意义,是专用字。我有时候很奇怪:没有意义的字为什么还在使用呢?如果以前是有意义的,在传承过程中被遗忘了,那还说得过去,但有的字就不可理解了,比如“柏林”和“柏拉图”的“柏”字,本来读“百”音的,就仅仅为了个别外国名词,非要多出一个“伯”的音来,字典上解释说这个读音“用于外国语音译”。既然是音译,用“伯”字或其他同音字代替不就完了吗?不知道最早使用这个字翻印外国名词的人哪根筋不对了,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蛤蟆跳井——不懂(卟咚),木头眼镜——看不透,水缸着火——想不到。
传说伏羲是个打猎的高手,当时人们还不会农耕,只能靠打猎维持生活,而打猎的本事也不大行,常常是忙了一天连一只野鸡都逮不到,还经常有人反被老虎逮去改善生活。于是打猎高手伏羲就教大家如何又快又好地打猎、抓鱼,并驯化了一些动物,大力发展畜牧业,让大家在什么也打不到的时候也不至于挨饿。
燧人氏的拿手绝活是钻木取火。火可是个好东西,史前人类对黑暗的恐惧比我们可厉害多了,要是在黑夜里能看到一点火光,比现在的人买彩票中了五百万还高兴。有光亮,就意味着有希望,就意味着能吃到滋滋冒油的纯肉便当,就意味能暖暖和和安安全全地睡个好觉。但当时的火种太难得了,好不容易碰上雷击树木起火,就赶紧把宝贝火种保护起来,派专人看管,还给负责看管火种的人封了个官职:祝融。当燧人氏展示了取火的绝活之后,人民群众可乐坏了,以后需要用火时,就可以按照燧人氏教的办法,找块木头卯足了劲儿钻去吧,只要有把子好力气,随时随地,火光四溢。
但有人不高兴了,谁啊?祝融呗。钻木取火一推广,宣布祝融要下岗。但是祝融毕竟也是官场上的人,大小也是个领导啊,怎么能让他下岗呢?分流安置一下吧。于是组织上给他安排了一个既清闲又有油水的差事:在神庙里管香火。
龙师火帝,实际上就是最早着手解决人们温饱这两大基本生存问题的人。几千年过去了,世界上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仍大量存在。
关于与“帝”相关的“五帝”,我们暂且留一会儿,到下一句时和“三皇”一并解说。俗话说的好:“一个鸭子也是赶,两个鸭子也是放”,这属于最基本的统筹原理。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6-20 01:41:26 +0800 CST  

楼主:望于江湖

字数:935419

发表时间:2007-04-06 02: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0-21 17:07:44 +0800 CST

评论数:790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