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第二百四十五句 束带矜庄

一本正经
这句的意思是:装束整齐端正,表情严肃庄敬。
束带,把衣带系好,整饰衣服,表示端庄。见于《论语 公冶长》:“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这是孔子对其弟子公西赤的评价,说他穿戴整齐在朝廷当官,可以让他去搞外交。后来公西赤出使齐国,施展才华,还发生了冉有没有按照孔子的吩咐,私自多给公西赤老娘很多粟米的事,这些我们在“车驾肥轻”一句中已经说过。
古代士大夫阶层在正式场合要穿符合儒家礼仪要求的宽大型服饰,属于当时的正装,这种服饰要系好衣带,否则开着对襟漏出中衣或皮肉就不雅了,就像现在正式场合穿西装,要打好领带一样。正装穿久了往往会觉得过于束缚,板人,能休息的时候都会换成短小的便装,至少要松一松衣带,不过一忙起来也就顾不上了。《旧唐书 崔元综传》载:“元综勤于政事,每在中书,必束带至晚,未尝休偃。”崔元综在武则天时期拜相,工作十分勤勉,在办公场所一直着正装,从早忙到晚,不得休息。
崔元综工作上认真负责,还“好洁细行,薰辛不历口者二十余年”,如果你在地铁里碰到一个吃大蒜的人,就知道崔元综这个习惯是多么的有公德心了。但是,“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鞫狱,必披毛求疵,陷于重辟。”崔元综心肠够狠,凡是奉命审案,都要故意抓住一些毛病,从严从重处罚,“以此故人多畏而鄙之。”宰相只当了一年,“犯罪配流振州,朝野莫不称庆。”
振洲是哪里呢?就是现在的海南三亚附近。如今是好山好水好空气的好地方,那时候可是穷乡僻壤、病疫多发的烂地方。崔元综在那里坚持了好几年,“寻赦还,复拜监察御史。中宗时,累迁尚书左丞、蒲州刺史,以老疾致仕。晚年好摄养导引之术,年九十余卒。”所谓摄养导引之术,就是养生气功,崔元综练得卓有成效,活了九十多岁。
唐代吕道生在其轶事小说集《定命录》讲述了崔元综的后半生经历,说崔元综在任宰相时,令史奚三儿这个从来没有在任何史籍中出现过的神人跟他说:“从现在开始六十天以内,你要被流放到南海;六年之中有三次该死,后最终不能死。从这以后,你将更换官职,最后还会官复原职,寿数是一百岁,最终要饿死。”六十天后,崔元综被流放到南海以南,几年后得传染病,很久治不好,都快死了,但最后还是活过来了。逢大赦乘船回京,过海时遇到大风浪,船被吹翻,同船的人都死了,只有崔元综一个人抱住一块木板漂到一个小岛上。他抱的那块木板上有一个大钉子,深深地刺进脊背,动弹不得。偏巧遇到一船人来到这个岛上,把他救了。一路讨饭回到京城任职,多次升迁,最后当了中书侍郎。活到九十九岁,他的子侄都死了,独身一人病卧在床,唤奴婢拿饭粥,奴婢们欺他年老病重,都笑而不动。崔元综感叹气愤之下不吃东西,几天后死了。
这个故事当然是胡扯,但崔元综能活到那么大岁数,别管是养生术的效果还是命中注定,在当时的条件下确实不易。
矜庄,矜持,严肃庄敬,大概出自《荀子 非相》:“谈说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欣欢芬芗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受。”荀子说游说辩论的技术要点是,严肃庄重地面对,真诚地替对方设想,坚持自己的观点,通过分析对比让对方通晓,通过类比让对方明白,热情和悦地将自己的观点转达给对方,体现出重视珍爱和尊崇谨慎。这样对方一般都会接受你的观点。这也太难了,看来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大忽悠需要的技术是多方面的。
矜持是人在特定氛围下表露出来的情绪,而人的情绪是多样的,所以一个正常人不可能一直做矜持状,但是也有特例,《后汉书 张湛传》载:“张湛字子孝,扶风平陵人也。矜严好礼,动止有则,居处幽室,必自修整,虽遇妻子,若严君焉。及在乡党,详言正色,三辅以为仪表。人或谓湛伪诈,湛闻而笑曰:‘我诚诈也。人皆诈恶,我独诈善,不亦可乎?’”
张湛矜持庄严,举动规矩,就算在自己家里这种私密场所,也要穿戴整齐,和老婆孩子见面也要和领导接见群众一样,深入群众时更是义正词严地宣传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成为京城的道德楷模。不过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满心阴暗地猜测张湛和老婆亲热时候是不是也这样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派头,于是有人说他太能装了,肚脐眼上长毛——装波一。面对质疑,张湛并不生气,他说:我就是装,别人装恶,就我一个人装善,有什么不好的。
对于官员故作矜持的作品,人们是非常看不惯的,唐代诗人孟郊就写过一首《严河南》来讽刺河南县令高高在上的做派,其最后两句为“丈夫莫矜庄,矜庄不中看”,嘲讽县令为了维护官威而故作矜持的样子。
官场上的事,没涉足于其中的孟郊还是图样图森破了,等年近五十的孟郊考中进士之后才知道,自己不会装,上头又没人帮的话,在官场上是没有出路的。进士登第之后,被任命为溧阳县尉,孟郊不愿意干,总在上班时间跑出去游玩写诗。当官没个官样,经常旷工,把自己混同为一般群众,让县令很生气,另找了个人做县尉的事,孟郊的工资也被分去一半,导致生活艰难,没多久,孟郊就辞职不干了。好在孟郊的才华为曾当过宰相的河南尹郑余庆所欣赏,请孟郊到他手下任水陆运从事,孟郊的生活才得到改善,后来郑余庆调任兴元尹,让孟郊也一起去,可惜六十多岁的孟郊折腾不起了,暴病死于途中。
衣着得体、仪表端庄是很多场合中的基本要求,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这些场合里就要一本正经,除此之外应该放松,不能一直端着架子,做这样子。官员可以适当矜持,但更要亲民,你看美帝的总统,都没咱的村长架子大,虽然体制不一样,不具可比性,但只要是人就讨厌一套做一套的官员,在台上整天冠冕堂皇,一副大义凛然,出事之后比谁都脏,连认罪伏法都要念稿子打官腔,尾巴都被人踩住了,还装大尾巴狼有意思吗?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16-08-25 16:21:00 +0800 CST  
第二百四十六句 徘徊瞻眺

深思熟虑

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比喻犹豫不决。出自《荀子 礼论》:“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群匹,越月逾时,则必反铅;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踯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也。”说鸟兽落单离群之后,过一段时间就会返回原地,路过熟悉的地方,就会在那里鸣叫着来回走动,然后才离开。
瞻眺,远望。这句的意思就是:走起路来小心谨慎,注意四周的障碍和远处目标。
从字面上可以这样解释,但联系上下文来看,此句与“俯仰廊庙”一句是对应的,故“瞻眺”应为名词,可理解为高瞻远瞩之谋略。那么这句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深思熟虑,谋划国家大事。
上句说的是穿戴好服饰、拿捏好表情,但是不能总在那摆姿势啊,这句就是接下来要开始有所行动了。走路不是你想走,想走就随便走,古人对行走也是有讲究的,须遵制合礼,主要体现在走路的速度、步形、体态等方面。如古时以右、前为尊,在同一条道路上,男靠右行,女靠左行;长者前行,幼者随后;兄弟朋友须并行。在不同的场合,走路的速度、方式需要有所区别,《尔雅》中说:“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有什么区别呢?“行”是两脚正常走路,“步”是慢走,“趋”是疾行,“走”则更快一些,是疾趋,“奔”就是跑起来。汉代规定,在帝王面前要“疾趋”,只有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或皇上特别亲近的人,才可以免去此礼。
在不背道逾礼的情况下,古人也十分讲究步行美,以此体现人的性格情趣和风度教养。如先秦时君子步行鸣偑玉,既喻示着君子言行举止要符合德行的要求,而偑玉之声伴随着步行的节奏,又显示出一种庄重和谐的美。汉末至魏晋时代,战乱使礼制松弛,加上人们思想的解放,对步行的要求不再那么严格,迟缓不迫、舒泰优雅的步行方式成为衡量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风度的标准。
徘徊和彷徨、踟躇、容与等词一样,本来是表示走路方式的,后都演化为犹豫不决的意思,因为走路方式往往是心情的体现,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不是流连不舍,就是举棋不定。西汉时有个人就在关键时刻徘徊不前,错失大好时机,此人就是西汉相国吕产。
吕产是汉高祖刘邦皇后吕雉的侄子。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大肆封赏吕氏族人,吕产为相国,封梁王,统领南军,吕禄为上将军,封赵王,统领北军。西汉初设置在长安城内的禁军,这是一只对朝廷起决定性作用的武装力量,分南北两军,南军驻守皇帝所在的正殿未央宫,北军驻守皇后所在的长乐宫。吕后让自己的两个侄子统领禁卫军,就是保证了吕家对政权的绝对控制。吕后病逝之后,吕氏家族打算造反,废掉的小皇帝刘弘,但因惧怕周勃、灌婴等开国老臣,没敢贸然行事,给刘家和终于刘家的大臣留下了可乘之机。
朱虚侯刘章是刘邦的孙子,娶的是吕禄之女,此女对老公无话不说,连自己家里阴谋夺权的事也告诉了刘章。刘章赶紧暗中联系哥哥齐王刘襄,起兵攻打诸吕。吕产听说齐王举兵,就派灌婴统兵去镇压。要说这吕产的智商,确实有点问题,明知灌婴是忠于刘家的,还派他带兵出征,结果灌婴屯兵荥阳,准备等时机成熟后和齐王等刘家力量一起诛灭吕氏。
这边吕禄、吕产等人依旧前怕狼后怕虎,迟迟不敢发动叛乱,而京城中的刘氏宗族和忠于刘家的大臣更是害怕,因为一旦诸吕叛乱,南北两支禁军无人能敌,分分钟把大家全都灭掉。真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京城笼罩在一种非常诡异的气氛中。
要说姜还是老的辣,开国老臣周勃和陈平商量怎么办,最后想了个好办法:劫持郦商。
这位郦商不是一般人,也是西汉开国功臣,曾和周勃并肩战斗过,并封侯拜相。此时抓他有什么用呢?因为郦商有个儿子叫郦寄,跟吕禄关系非常要好。抓郦商的目的,是用老子做人质,让儿子去骗吕禄,说皇上和大臣通过了一项决议,让你回到封国赵国去,把北军的兵权交给太尉周勃。
吕禄会上当吗?没那么容易,吕禄虽然没有怀疑这个事的真实性,但也没有马上听命,他跟吕产和吕家的其他人商量这个事,大家意见不统一,吕禄就仍留在京城没走。过了几天,吕产听说齐王和灌婴等人准备攻打京城,就打算立即拼死一搏,率领南军进未央宫造反。事情紧急,太尉周勃闻讯想赶紧进入北军取得军权,但没能成功,于是周勃双管齐下,一方面让主管符节的纪通拿着符节,假传圣旨,接管北军,另一方面又派郦寄去劝吕禄,说皇帝命太尉周勃主管北军,让你交出将军印回赵国去。吕禄的智商跟吕产差不多,认为好基友郦寄不会欺骗自己,就交出了将军印,离开北军军营,准备去赵国。周勃拿到将军印,进入北军军门,向军中发令:“拥护吕氏的袒露右臂,拥护刘氏的袒露左臂。”军中将士都袒露左臂表示效忠刘氏。
形势已经向有利于刘氏的方向发展,但南军还在吕产手里,而此时的吕产已经在准备进未央宫造反了,一旦他控制了小皇帝就麻烦了。此时陈平召来朱虚侯刘章协助周勃,周勃派刘章监守军门,并通知未央宫守卫,不准放吕产进入殿门。吕产还不知道吕禄已离开北军,“乃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得入,徘徊往来。”
如果吕产直接冲进宫中,最后的结果还真不好说了,而他这一徘徊,彻底丧失的先机。此时周勃心里也没底,担心不能战胜诸吕,没敢下令杀掉吕产,只是派刘章带了一千多人进宫保卫皇帝。刘章进入未央宫,看见吕产还在那徘徊呢,双方对峙了好一会,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刘章只有二十岁,年轻人扛不住饿,终于忍不去了,向吕产发起攻击,吕产逃走。这时狂风大作,吕产的随从一片混乱,无人抵抗。刘章率兵追赶吕产,吕产无处藏身,只好躲到厕所了,你说他藏这个倒霉地方,刘章把他堵在里面杀掉了。
南军和北军的控制权都夺过来了,刘家彻底翻盘,派人分头把吕氏的男男女女全部抓来,不分老少,一律斩杀。铲除诸吕之后,大家又商量起了皇帝人选的问题。现在的少帝刘弘是吕后立的皇帝,需要换掉,换成谁呢?朱虚侯刘章主张换成他大哥齐王刘襄,但是大臣们都被吕家专权吓怕了,首先考虑的就是外戚问题,刘襄的舅舅是出了名的恶人,不行。又有人提出换成淮南王刘长,大家觉得他太年轻,外祖母家也很凶恶。讨论了半天,最后找到一个合适人选,就是刘邦的儿子代王刘恒,为人仁孝宽厚,关键是刘恒的老娘薄夫人一家都是好人,于是迎立代王刘恒,“文景之治”从此开始了。在这次平定诸吕的过程中,刘家人里面朱虚侯刘章功劳最大,汉文帝刘恒原打算封其为赵王,但听说刘章当时是想拥立其兄长齐王刘襄为帝,很不爽,于是改封城阳王。刘章也很不爽,三年之后就死了。
如果吕产不是在未央宫那徘徊,而且冲进去挟持小皇帝,然后带领南军控制皇室宗族和主要大臣,那么局势就会完全不一样了。不光他一个人,吕氏家族在占尽先机的情况下迟迟不敢进攻,只是被动防御,在拥刘派的步步紧逼下逐渐丧失优势、最后被灭掉是必然的结果。缺乏大局观,没有进行周密谋划、设定目标,也没有实施目标的路线图,最后导致满盘皆输。所以,谋大事者,在初期要深思熟虑,制定战略,这时候你可以随便徘徊,因为有的是时间。大的战略制定好了之后,要确定路线图,明确每一步怎么做,然后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在实现目标的关键节点就不能掉链子了,不能畏首畏尾,徘徊不前,而是要严格执行计划,当机立断。我们要从吕氏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要想做成一件事,首先明确奋斗方向,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先挣一个亿。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16-09-02 11:31:42 +0800 CST  
第二百四十七句 孤陋寡闻

薄古厚今

这句和下句都是周兴嗣的自谦之词,说本人才疏学浅、愚笨无知、见识太少,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教。
“孤陋寡闻”是个成语,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或对世事了解的不多,出自《礼记 学记》:“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这一段话说的是导致教学失败的六种情况:一是问题已经形成才禁止,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而难以奏效;二是错过时机再补学,怎么刻苦努力也难成功;三是教师杂乱施教,没有了条理,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四是独自学习不与伙伴讨论,就会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五是结交损友,违逆老师的教导;六是不良的习惯爱好,使学生荒废学业。
这六种情况里面,是不是有眼熟的?不要跟坏孩子玩,不要看电视玩游戏耽误学习,这是家长老师教育孩子的经典说辞,我们的教育方式好像两千年就已经成型了,直到今天还基本是同一个套路。
都说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果这是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那么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传统教育。据考证,我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专门针对青少年的教育场所,进行建屋、养畜、歌舞等训练,具备了学校的雏形。夏商周时期,专门的教育机构已经形成,只是叫法不一样,东汉蔡邕在《独断》中说:“三代学校之别名: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西汉时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比较繁荣的时期,中央设立太学,还出现了私塾这种民办教育,唐以后又出现了书院这种教育机构。
古代教育都传授哪些内容呢?《孟子》中说:“谨以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气。”这是古代教育的宗旨。具体到教学科目,从东周时期开始,学校逐渐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但随着科举制度的出现,学校教育开始慢慢异化了,“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追求的梦想,学习内容大多局限于儒家经典,形成了遗害至今的应试教育体系,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能力,培养出来学生除了儒家经典外什么都不知道,真的是孤陋寡闻了。直到清末,特别是庚子赔款以后,美国利用赔款培训中国留学生,并帮助清廷建立新式学校,而民间留学也逐渐多起来,中国学子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想。接下来的民国时期,思想相对解放,学术空前自由,于是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师级的人才。可惜,最后这些大师逃的逃死的死,中国教育史上的这一空前辉煌的时期如昙花一现。
如果说一个人“学富五车”,那他应该是够渊博的了吧?但是这个成语本身就产生于误读。《庄子》中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说惠施这个人学问广博,他写的文章能装满五辆车,但是他所说的道理是杂乱无章的,言辞多有不当。
惠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与张仪曾同为魏国重要谋士,但主张完全不同:惠施主张魏国与齐国、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而张仪主张魏国联合秦国、韩国攻打齐国、楚国。最后魏王采纳了张仪的主张,惠施只好离开。
“学富五车”一般表示读书多学问大,而出处原文的意思是惠施写了五车的书,但这种误读影响并不大,因为能写出五车书的人,读的书肯定比五车还多。要说惠施也够厉害的,写了五车书,那得多少本啊?其实并不多,当时还没有纸,写书要用竹简,五车竹简也写不了太多字。从《庄子》中的一些记载来看,惠施虽然读的书多,但境界比庄子差很多,比如庄子去看望在梁国为相的惠施,惠施听说庄子来了,以为是来求官的,担心会对自己的地位造成威胁,于是派人在城中搜了三天三夜,后来庄子主动现身去找惠施,讲了个猫头鹰见到臭老鼠就像得到宝贝一样,讥讽惠施,表示自己对梁国相位无感。其实,二人的境界高低与读书多少无关,而是决定于本学派的宗旨。虽然二人门派不同,经常有一些“鱼乐不乐”之类的争论,但并不妨碍他们做朋友。
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经常会觉得古人真是厉害,学富五车的人比比皆是,诗文典故张口就来,各种书法提笔就写,还有不少人文武双全,今人无法望其项背。实际上,这可能是一种错觉,厉害的古人不是没有,但跟现在一样,数量不多,大部分古代知识分子跟现代人一样,不是什么都能背下来,而是在用到的时候需要去查资料。举个例子,清初著名经学家毛奇龄,当时人们都觉得他满肚子学问,他自己也非常自负,只有他老婆不服气。清末陈康琪在《朗潜纪闻》中记载:“西河纳妾曼殊,矜宠特至。夫人陈颇不平之,尝诋之于客座曰:尔辈以毛大可为博学耶?渠作七言八句,亦须獭祭乃成。”
毛奇龄字大可,人称西河先生。老毛参加早年抗清斗争,失败后专心研究学问,在清初是非常有影响的学者,仅《四库全书》收录他的著录者就有五十余种,但为人狂傲乖戾,且在晚年主动向清廷输诚而未得重用,更为学人所轻视。说老毛纳了个妾,所谓妻不如妾,老毛对小妾非常宠爱,这让老婆陈氏非常恼火,于是就跟老毛的学生们说:你们都一位老毛很博学是吧?其实他写七八句诗,也要搬出来很多书摆在面前来查。
陈氏所说的“獭祭”,本指水獭捕鱼后整齐地摆在水边、如同陈列供品祭祀这一现象,后被用作罗列或堆砌辞藻的典故和代名词。不仅毛奇龄如此,就连唐代大诗人李商隐也被人以此嘲讽,南宋吴炯在《五总志》中说:“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人脑不比电脑,除了个别天才外,正常人无论怎样努力学习背诵,都有遗忘和记不清的时候,所以摆出很多书查资料是正常的。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古人的知识水平跟今人不具可比性,说他们孤陋寡闻肯定合适。现在做学问要方便很多,不必费劲查书,互联网上一搜,或者麻烦点翻墙过去,信息极大丰富,想看什么有什么。既然这样,为什么现在的学问大家、贤达之人没有古时候多呢?因为几千年来出的贤达大家肯定比当下几十年内多,且现在知识较为普及,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便捷,人人皆可成为专家,谁也不服谁,伪大师很容易被抓包。从深层次讲,学问不等于学识,对于人生大哲学的洞见不能用一般知识的多少来衡量,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不会写字,不会读经,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佛学宗师。另外,古代传业授道多讲究师承,老师会把研究最透、最精华的学问传授给弟子,而今人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过多,又要全面发展,因而以灌输式教育为主,杂而不精,很难有突破性建树。当然,这些都是从微观层面的原因,至于关键的制度、环境层面的原因,就不好展开说了。需要注意是是,以上这些只是我国的状况,不适用于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16-09-05 16:05:55 +0800 CST  
@ffmin 2016-08-28 16:20:33
超赞楼主的博学多才,和坚持不懈!
请问,这个写完会出版成书吗?一定要出版哈。特备想买一本。
-----------------------------
尚无出版计划,多谢关注!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16-09-05 16:06:50 +0800 CST  
第二百四十八句 愚蒙等诮

真傻假傻

这句的意思之前已经说过,是周兴嗣的自谦之词。
愚蒙,指愚昧不明,是古人常用的自谦之词,其用法非常简单,在此举两例加以说明。
西汉杨恽在《报孙会宗书》中写到:“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遭遇时变,以获爵位。终非其任,卒与祸会。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
这是杨恽写给友人孙会宗的一封信的开头,大意是说:我杨恽才能低下行为卑污,内外品质都欠修炼,所幸靠着先辈留下的功绩才得以担任宫中侍从官。遭遇到特殊事件,被封为侯爵,始终不称职,最后惹了祸。你可怜我的愚昧,特地来信拿我做得不好的地方教导我,恳切的情意甚为深厚。
有的史料将“愚蒙”二字分开,就成为“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古人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要根据意思来断句,这样断句意思也没变,但后面一句的主语就不是前面的“足下”了,稍显不顺。
杨恽的这段话有着特定的背景。首先要说说杨恽这个人,他父亲杨敞是汉昭帝时期的丞相,他母亲司马英则是司马迁的女儿。司马迁死后,其家人把《史记》拿到司马英家中藏起来,杨恽自幼聪颖好学,从母亲那里看到这本书,爱不释手。长大后的杨恽入朝为官,汉宣帝时因揭发霍光的儿子谋反而被封为平通侯,迁中郎将。此时政治较为清明,杨恽上书汉宣帝,把《史记》献了出来,这部伟大的史学著作终于得以公开发行。
杨恽在中郎将的职位上做得非常好,升任光禄勋,位列九卿。仕途顺风顺水的杨恽廉洁无私,乐善好施,他父亲和后妈去世分别给他留下了巨额财产,他都分给了宗族亲戚。但是,杨恽有些居功自傲,说话不注意场合,爱揭别人的隐私。有人举报汉宣帝平民时的发小、太仆戴长乐言语失当,戴长乐怀疑是杨恽干的,就反咬一口,揭发杨恽六大罪状。
汉宣帝命廷尉审讯杨恽,后经人说情,宣帝将他从轻发落,免为庶人。杨恽并不感恩,觉得自己因为几句风凉话就从九卿贬为平头百姓,真是太冤了,于是离开官场,买房置地,交朋会友,过上了悠闲而富足的生活。杨恽的友人、安定太守孙会宗看到这种情况,写信劝说他要虚心接受组织处理,闭门思过,等待皇帝的谅解,或许能够复出,现在这种置办产业、结交宾客的做法太高调,是不可取的。
孙会宗的这番劝说是善意的,但杨恽对仕途已经绝望,所以不但不领情,还很是反感,他很激动地写了一封回信,就是前面说的那封《报孙会宗书》。在这封信中,杨恽言辞激烈,口无遮拦,指桑骂槐,句句带刺,并意图与一心走仕途的孙会宗决裂。
在书信中发发牢骚,如果没有其他人知道,也就这么过去了,偏巧这一年发生了日食,有个负责养马的、名叫拜成的低级官员上书皇帝,说杨恽高傲奢侈,死不悔改,导致了日食的发生。
这本是一派胡言,但勾起了汉宣帝对杨恽的不满,于是命令廷尉去追查,查到了杨恽给孙会宗的信。汉宣帝看了信中对朝廷及皇帝冷嘲热讽的话,非常生气,最后治了杨恽一个“大逆无道”之罪,处以腰斩的极刑,兄弟妻儿均受牵连,孙会宗等友人也被免官,只有那位拜成检举有功,得到了封赏。
汉宣帝是个较为平和宽容的皇帝,但是对杨恽却痛下杀手,而杨恽在皇帝身边工作多年,没有摸清领导的心思,说了皇帝最不爱听的话,因而丢了性命,对他来说“愚蒙”还真不是自谦之词了。
《后汉书 黄香传》中记载,尚书令黄香被外派担任东郡太守,黄香不想去,上书皇帝说“臣江淮孤贱,愚蒙小生,经学行能,无可算录。……”
黄香是东汉江夏人,“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说的就是他的事迹。黄香九岁时母亲去世,与父亲相依为命,他十分孝顺,冬天为父亲暖被子,夏天为父亲扇凉席子,《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说的就是他。
黄香以孝名闻于天下,又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流传着“天下无双,江夏黄香”的赞誉。成年后的黄香入朝为官,升为尚书令,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并卓有成效,深受汉和帝宠信。在中央干了几年之后,应该下地方锻炼了,黄香不想去,就给皇帝上书,说了一通道理,结果呢,“帝亦惜香干用,久习旧事,复留为尚书令,增秩二千石,赐钱三十万”,不仅同意了,还给了赏赐。
不过,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下去锻炼是早晚的事,几年后黄香外派任魏郡太守,偏偏当年这个地方就发生了水灾,黄香把自己的工资和所得赏赐都拿出来赈灾,还组织富豪大族捐赠谷物,灾民因此得以活命。虽然水灾不是黄香的责任,但那时候的官场还是有点原则的,是出了事总要有人负责,最后黄香因水灾被职,几个月后死于家中。黄香的后人也非常有名,比如他孙子黄安,与当今一个靠拍马屁过活的台湾艺人同名,而三国东吴将领黄盖,则是黄安之子。
诮,读“翘”音,责骂、讥讽之意。这个字现在基本不用了,仅举一例来说明其用法:鲁迅快五十岁才得了个儿子,难免非常疼爱,于是有人就嘲笑他,鲁迅就写了一首《答客诮》:“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意思是说,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豪杰,怜爱孩子不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在山林里兴风狂啸的老虎,还不时回过头来看看小老虎呢。
古人自谦的词语很多,如愚、鄙、敝、卑、窃、仆等,说自己的儿子是犬子也一样,把自己的智商和位置放低些,表示谦虚。在言论不自由的条件下,贬低自己和赞美他人一样毫无意义,都是套路,不必当真。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16-09-12 10:22:37 +0800 CST  
第二百四十九、二百五十句 谓语助者 焉哉乎也

捧哏演员

语助,即助词,指语言中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虚词,包括但不限于焉、哉、乎、也。
虚词相对于实词来说,不能独立表达语义,只能配合实词来构成语法结构,因此显得不重要,但是,不用虚词或用不好虚词都会影响语义的表达。实词和虚词,好比说两位说相声的搭档,逗哏的重要,但捧哏的不能缺,捧哏的水平高,相声才能说的更好。不过,最开始的虚词还真不重要,可以省去,不用发音,简直是可有可无的累赘——关于虚词的发展演变问题,先放一边,等会再说。
虚词貌似无用,就连宋太祖也这样认为。北宋诗僧文莹在《湘山野录》中记载了一件事:“太祖皇帝将展外城,幸朱雀门,亲自规画,独赵韩王普时从幸。上指门额问普:“何不只书‘朱雀门’,须着‘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太祖大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说宋太祖赵匡胤准备拓展外城,他来到朱雀门前,亲自搞规划设计,只有赵普一个人陪同。赵匡胤抬头看见门额上写着“朱雀之门”,问赵普说:“为什么不写‘朱雀门’三个字,多用一个‘之’字有什么用呢?”赵普回答说这个之字是助词。赵匡胤大笑说:“之乎者也这些虚词,能助什么事啊!”赵匡胤是在轻视虚词吗?有点这个意思,但是就事论事地说,朱雀门中间加个之字,确实多余。
如果真的无用,现在的汉语里也就不存在虚词了,所以虚词肯定是有用的。清代刘淇写了一本《助字辨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体例的虚字专著,共收虚字四百余个,刘淇在这本书的自序中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盖文以代言,取肖神理,抗坠之际,轩轾异情,虚字一乖,判于燕越,柳柳州所由发哂于杜温夫者邪!”
虽然刘淇是清朝人,距离现在并不很久远,但这几句文言文还是不太好懂。前面一句还好,就是说文章都是由实词和虚词构成的,实词是文章的体骨,虚词是文章的性情。后面从虚词“盖”开始的一句就有点儿麻烦了,大意是说:用文字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说清楚旨意理路,写明高低清浊的音调,分辨轻重缓急的不同情况,如果虚词没用好,意思可能就差得特别远了,柳宗元就是因此嘲笑杜温夫的。
柳宗元嘲笑杜温夫又是怎么回事呢?杜温夫是一位文人,三次登门拜访柳州刺史柳宗元,送上自己的作品,求指导和表扬,但是此人的水平确实不怎么样,柳宗元不胜其烦,就给杜温夫写了一封信。信中主要说杜温夫文章中的两大问题:一是马屁拍过了。杜温夫为了表示敬意,把柳宗元比作周公、孔子,柳宗元说我可不敢当啊,而且你见我这样拍,见了别的官员也得这样拍,那得多少个周公、孔子啊?二是虚词用错了。“但见生用助字,不当律令,唯以此奉答。所谓乎、欤、耶、哉、夫者,疑辞也;矣、耳、焉、也者,决辞也。今生则一之。”乎、欤、耶、哉、夫等字,都是表示疑问语气的虚字;矣、耳、焉、也等字是表示肯定语气的虚字,杜温夫把它们当作一回事,对于一个文人来说,这属于基本功不行啊。
刘淇对虚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所创造的体例,对后来的虚词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未对虚词产生之初的功用、发展变化过程进行探究。
在文言虚词使用的鼎盛时期,其功能主要有语句停顿或强调、语气语意变化、加重感情表达、音韵调节等,虚词用得好,不仅能使它所在的句子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而且会把整段、乃至整篇文字都搞活了,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李商隐在诗中善用虚词,如《风雨》中的“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句,“仍”字有更兼之意,黄叶本已凋零,再加风雨摧残,其凄凉景象更令人黯然神伤;“自”字既有转折意味,又含自顾之意,画出青楼豪贵纵情声色、自顾享乐、根本无视人间忧苦的意态。清末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记载:“钱牧斋降后,尝揭一联于门,联为“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二句。后有人于联下各添一字云:‘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钱牧斋就是钱谦益,明末大臣,投降清朝后为人讥笑,其实钱谦益做出的只是绝大多数人趋利避害的本能选择,但因其身为东林领袖,是士人的模范和代表;身为礼部尚书,是南明的核心和脸面,所以他的投降让人不能接受,便利用各种机会加以嘲讽讥笑。据说清军兵临南京城下时,妓女出身的侧室柳如是打算和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老钱以水太冷为由不跳,柳如是自己跳水,被老钱拉住。遑论这件事的真伪,钱谦益的投降虽是对明朝的不忠,但挽救南京城百万民众的性命却是事实。批评别人容易,轮到自己未必就能比忍将强。引文中那副对联,因两个无足轻重的虚词乱入,巧妙地将意思反转,使对联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16-09-20 21:46:13 +0800 CST  
古谚云:“之乎者也矣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虚词用得好,就能写出好的文言文章,但在最初使用这些文言虚词时,还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用处,功能非常单一,不仅没意义,而且还不发声,就是一个站在舞台上一句话不说的捧哏演员。随着语言文字的慢慢发展演进,虚词才成为语气助词,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这个捧哏演员开始搭腔了,而且与逗哏演员形成了配合。
文言虚词最初只有一种功能,就是断句。在没有标点符号的情况下,古代人将口语转化成书名语,存在着如何断句的难题,于是就用虚词来断句,如《诗经》中《角弓》里有“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这几个的“矣”明显是为了断句而使用的,又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者和也主要起断句作用,在口语中就可以直接说“师,传道授业解惑”,中间稍加停顿即可,但是在不使用标点符号文言文中,则需要用虚词来断句。再如屈原的《山鬼》原文每句中都一个“兮”字,但《宋书 乐志》转录时,把“兮”字全部去掉,因为这个“兮”字并没有特定语气,只相当于现代的一个逗号。
但是,除了停顿之外,口语转化为书面语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声调的缺失。书面语无法表现语音变化,于是就在某些用于断句的虚词身上,同时附加了声调变化的提示功能。因为语气恰恰是由最后一个实词的声调变化表现出来的,所以作为断句符号的虚词开始同时兼具两种功能。
虚词的增强语气这一功能的发挥,与口语中出现了白话语气词有关。文言虚词从周代出现到唐宋,发展了近两千多年,其间虚词用于断句与提示语气的功能也在发展变化,总体趋势是语气功能在逐渐加强。比如韩愈《祭十二郎文》, 用了大量的虚词来表达感情,使文章呈现出了浓郁的感情色彩。
既然虚词最初是以断句的功能出现的,那么就不必读出声音来,谁会把标点符号读出来呢?《诗经》中一些诗句,最后一个字并不是韵脚,而是一个断句符号,韵脚应落在它前面的那个字上,比如《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韵脚不是虚词“之”,而是“流”和“求”。在前面说的那个故事中,宋代口语中的“朱雀门”写成书面语则为“朱雀之门”,但在口语中这个“之”是不需要发声的。清代冯景《解舂集文钞》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论语》首章凡三十字。曩估客言,曾见海外盲儒发狂疾,删去虚字十六,训其徒曰:‘学时习,说。朋远来,乐,不知,不愠,君子。’简则简矣,是尚为通文义者乎?”这位海外盲人非常好学,学完了还教徒弟,结果少了十六个虚词,并不是盲人有意为之,而是因为在读诵时虚词并不发声。
那么现在我们阅读文言文为什么虚词也要发声呢?还是因为虚词的语气词功能逐渐强化所致,而唐宋时期科举制度要求用书面语来应试,古文中的语气词就不能省略了。宋代雕板业普及后,标点符号开始使用,每句的句末以小圆圈点断,虚词在古文中的断句作用被取代,人们只将其当成一般的语气词。到了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兴起,这些文言虚词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啊吗呢呀”这些虚词。
在清末,有一些文字高手对文言虚词还是颇有研究的,能够用来做文字游戏。民国杨钧在《草堂之灵》记载了这么一个事:“曾文正祠成,长沙名士咸集新祠,设宴贺之。有人戏以‘牛则有皮’四字求对,李篁仙、郭筠仙均不能答。王湘绮先生后至,郭云:罚汝作对。湘绮曰:有一语可对,小儿女皆知之者。然不肯说出。郭急询之。乃曰:焉哉乎也。郭、李皆抚掌大笑,其余士绅多不知所谓。”
毕竟是民国人写的,这段记载的意思比较好懂,但是你看完之后是不是跟“其余士绅”一样不知所谓呢?先说一下三位出场人物:李篁仙,是谭嗣同的岳父,被誉为“长沙才子”,清咸丰年间进士,封荣禄大夫,其人清才卓越,善诗文,特别擅长对对联;郭筠仙,即郭嵩焘,道光年间进士,做过曾国藩的幕僚,出任广东巡抚、驻英公使;王湘绮,就是王闿运,晚清文学家,咸丰年间举人,做过曾国藩幕僚,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
李、郭二人都是进士出身,玩文字的高手,但是对“牛则有皮”这样一幅上联,都对不出下联,就让迟到的王闿运来对,老王对的是“焉哉乎也”,郭、李抚掌大笑,这是搞懂了,但其他人都不明白是咋回事。
“牛则有皮”出自《左传 宣公二年》,我们在前面“容止若思 言辞安定”两句中说过。这四个字的上联意用四个全无意义的虚词“焉哉乎也”作为下联,确实不好理解。经仔细研究,得出一解,不知然否:“焉”作名词时指一种黄色的鸟,暗指男根,与上联的“牛”相对;“哉”是虚词,与上联的虚词“则”相对;“乎”作动词时同“呼”,召唤之意,与上联的“有”相对;“也”字的篆书是个象形字,指女性的隐私部位,与上联的“皮”相对。 “空空如也”这一成语中的“也”,亦做此解。知道了这种解释之后,再看到这个“也”字,会感觉不好意思。王闿运这个有文化的流氓,亏他想得出来!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16-09-20 21:46:54 +0800 CST  
感谢各位的长久陪伴,最近事多心乱,还剩个小结和结束语,我会争取尽快完成。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16-10-26 11:05:09 +0800 CST  
第九部分小结:活在当下

宏观世界由微观个体构成,每个人的生活也是由无数细节构成。《千字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写的就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千百年来,无数人的生活细节构成了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我们这个民族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为了生存不断努力,或隐忍或挣扎,世代相传走到今天,虽然这个民族的精神早已湮灭于崖山。
让生活更加美好,是所有正常人最基本的愿望,人们的绝大多数行为也是为了这一愿望而努力,进而或多或少地对社会造成了影响。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但实际情况是历史的发展是由特定的人物来推进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就是吃瓜,对历史的发展没有丝毫的影响力,就连其自身的历史都要被特定的人物来任意摆布和涂抹。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行为是不会考虑到影响社会和历史那么深远,而是基于自身需求。美国人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论,将人类的动机视为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求所组成,开始他提出了五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后来又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前增加了认知和审美两个需求,成为七种需求。绝大多数人不会把影响历史作为自身行为的需求,甚至很少从长远着眼考虑问题,人生苦短,能解决目前的问题,把生活质量搞上去,就算不错了。未来是不确定的,很难预测,走一步算一步吧,充其量为个人的发展和幸福动动心思、找找方向,为国家和人民的未来担忧这种事,只有特定人才有权利去做。
西晋初年,侍御史郭钦心怀天下深谋远虑,觉得已经归服的北方少数民族以后有可能反叛,对中原政权具有极大的威胁,于是上疏劝说晋武帝司马炎加强边备,并将少数民族内迁,与汉人杂居,使他们失去群聚的力量。不管基于安全需求还是自我实现需求,郭钦的这一建议是现在看来都是非常具有前瞻意识和战略眼光的,但是决断权在晋武帝手中,而此时他还沉浸在灭吴之后一统天下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中,根本没把郭钦的建议当回事。唐代诗人周昙作诗叹曰:“谁疑忠谏郭钦言,不逐戎夷出塞垣。晋室既无明圣主,果为胡虏乱中原。”其实,当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也不少,但还没有实现民族融合。晋武帝死后四年,内迁的匈奴人、氐人、羌人就开始造反,并拥立氐人齐万年为帝,西晋官军花了四年时间才将其镇压。散骑常侍江统上疏晋惠帝,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怎么办呢?应该把他们统统赶走,迁回原来的居住地,才能实现汉族政权的稳固。结果呢,他的建议也没有被采纳,过了十来年就出现了五胡乱华的局面,西晋政权被少数民族灭掉了。郭钦和江统两种完全不同民族政策,看似都有道理,但效果并不好。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迁与不迁,而是民族政策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可惜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本没有在统治者的考虑范围内。像郭钦和江统这样向皇帝提出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意见,虽然没啥作用,但也属于参政议政,而普通百姓在私下里如此说三道四,不仅没用,而且属于妄议中央了。
在历史的某些特殊节点上,一个普通人的本能反应可能会引发蝴蝶效应,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亲率数万大军进入川峡四路,欲效西晋灭吴之法,先取长江上游,然后水师顺江东下,配合陆路灭掉南宋。大军一路没有遇到太多的抵抗,顺利到达嘉陵江上的钓鱼城。万万没想到,身经百战的蒙古大汗蒙哥南下的脚步永远停在了钓鱼城外。钓鱼城主将王坚率部顽强抵抗,坚守近半年,蒙古军损兵折将,却无法完全攻占钓鱼城。蒙哥大怒,亲自上阵督战,指挥全军攻城,却被炮石击中,不治而亡。小小的钓鱼城改变的世界历史的进程:蒙古大军撤退,南宋政权得以延续;蒙哥的六弟旭烈兀已征服了西亚,正打算挥师进攻埃及,突闻蒙哥已死,赶紧率主力东归,阿拉伯世界躲过了一场浩劫;蒙哥的四弟忽必烈、七弟阿里不哥打了四年仗,最终忽必烈胜出,登上大汗宝座,逐步改变蒙古军滥杀的传统,推行汉化政策,使中国南部的经济和文化免遭更大的破坏。
再如明崇祯二年(公元1627年),监察御史毛羽健上疏陈驿递之害:“兵部勘合有发出,无缴入。士绅递相假,一纸洗补数四。差役之威如虎,小民之命如丝。”刑科给事中刘懋又上疏称:“当今天下州县困于驿站的约十之七八,而驿站用于公务的仅十分之二,用于私事的占十分之八”,崇祯皇帝非常重视,将刘懋改任兵科给事中,专管驿递整顿事务。两年后,整顿驿站进展顺利,刘懋上奏皇帝,说共节约了六十八万五千余两银子。看似很好的一件事,没想到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在整顿驿站过程中,有一个驿卒因弄丢了公文而被开除,此人名叫李自成。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毛羽健为何提出整顿驿站的建议呢?据说毛羽健非常怕老婆,但又有好色的基本需求,于是趁老婆温氏回娘家之机私自包养了一个小妾,没想到被迅速赶回来的温氏抓了个正着,挨了一顿胖揍。后来得知温氏是通过驿站这一快速通道回来的,毛羽健便利用职务之便上疏崇祯皇帝,说驿站制度怎么怎么不好。不过,这种私事并不见于正史,应为后人杜撰。
无论是临时决断还是深思熟虑做出的选择,都是基于一定的需求,谁也不知道或不能确定自己的行为会对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产生,生死存亡,爱恨情仇,只在一念之间。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人们能够做到的,就是活在当下,享受生活,善待自己,珍爱亲朋,仅此而已。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16-12-19 23:20:08 +0800 CST  
结束语:一次别离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两句被无数人引用到泛滥的诗,竟然找不到更合适的替代。十年前,遇见你,直到今天,走到终点,所有相遇的结局,都会是一场别离。
那时候,我们还年轻,还能够在南方夏天的雷雨里游玩,还能够在北方公园的长椅上聊天,还曾有为了达到一个幼稚的目标而冲破一切阻力的想法。十年过去了,你依然保持着与生俱来的美丽,我仍是假装视而不见的冷漠,一切又回归到最初平静的起点。别离,是最好、最终、最自然的结局。
那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始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我一时冲动,开始动手写这个帖子。第二天,伊朗释放先前遭扣留的15名英国皇家海军士兵,我开始在天涯论坛上发帖连载。
从关心全球变暖到亲历满城尽带防霾罩,从小贝去美国踢球到科比退役,从刘德华狂热粉丝之父亲投河自尽到王宝强被绿离婚,从股市窜上6124点到股灾救市,从小布什到川普,……一切都在变,虽然这个世界并没有变得有多好,某些地方甚至在全面倒退,但是时间的脚步从不曾停留。
当初预计两三年完成的工程,工期一拖再拖,期间的各种机遇和变故难以尽述,就连天涯连载主贴的第一次发帖莫名其妙失踪,变成了网友的回复。好在都熬过来了,今天终于准备收工。当初宏伟的计划并没能很好地完成,对《千字文》解读得不够透彻,故事讲得不够有趣,各章节之间的连贯较差,而认识上的变化导致前后各部分的行文风格和阐述主旨有较大差异。但是,无论如何,我还是坚持写完了。
面对一个不太满意的产成品,我没有能力将其回炉再造,也不想进行修修补补,就这样吧,算是自己学习的记录,自娱自乐,也就够了。
越到最后,越发现自己的无知浅薄,越不敢轻易写一个字出来。
由衷地感谢诸位网友一直以来的陪伴。
再见。或许再也不见。
是以为跋。
2016年12月20日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16-12-20 00:02:18 +0800 CST  
@盐的滋味 2017-06-27 02:50:29
最喜欢看7楼那一段........
-----------------------------
年久失修,楼层已乱,7楼是神马内容?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17-08-16 22:03:27 +0800 CST  
@artscape 2017-07-24 17:11:45
感谢望于江湖老师,跟了好多年,请问有全套书是否出版了,想买来收藏。当然,如可能,也希望得到电子档。我会给我的女儿们讲来听。多谢老师了 [email protected]
-----------------------------
已发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17-08-16 22:07:06 +0800 CST  

楼主:望于江湖

字数:935419

发表时间:2007-04-06 02: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0-21 17:07:44 +0800 CST

评论数:790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