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作者:foxciom 回复日期:2007-5-8 18:25:46
每天要刷新180次,就等着象牙膏样挤点出来,心焦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也和你一样心焦,如果我是全职写手就好了,每天可以写很多,可惜我还要工作,只能挤时间,虽然时间像海绵里的水,但也是越挤越少,只能尽力而为,对不起啊!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08 20:13:56 +0800 CST  
作者:老佛爷23098 回复日期:2007-5-8 19:57:00
坚决把楼主顶到奥运。
————————————————————————————————
多谢支持!你们简直是我柴油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08 20:16:08 +0800 CST  
第五句 寒来暑往(1)

这句演变自《易经 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寒,是个会意字,房屋里堆了四捆草,草底下躲着一个人,人下面两点表示冰。寒冷是摸不着看不到、没有颜色没味道的东西,只是一种感觉,于是古人就采用人蜷缩在室内的草堆底下避寒,来表示天气很冷。《列子•汤问》注中说:“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可见寒不是一般的冷。“暑”字没有过多的解释,就是热。这句里,寒暑引指不同的季节。
来,是个像形字,像麦穗之形,本义就是指小麦,《诗经 周颂 思文》中说“贻我来牟,帝命率育”,就是说后稷时代上天给他小麦和大麦种子,引种于中原大地。但为什么“来”字意思后来变化这么大呢?我的理解是你要想收获小麦,不能着急,必须慢慢等待,所以引申为由远到近、由彼至此的意思。往,会意字,就是人在土上走并止于某处,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与“来”的意思相对应。

寒暑变化,多少人间冷暖,世事沧桑,几许爱恨情仇。感慨之余,不仅想起金代诗人元好问的《摸鱼儿 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首词的首句大家一定很熟悉,因为金庸琼瑶等很多作家笔下的人物都用过,但堆后面那一堆冗长的词句就不一定完全了解了,在这个快餐式文化大行其道的年代,或许一些人根本没有心思把这首词从头到尾读完。如果元好问能用白话文把词中极具感染力、震撼力和煽情效果的故事写出来,肯定能被很多文摘类杂志疯狂转载。
话说当年元好问去赶考,路上遇到一个捕鸟的,这个人告诉元好问一件奇事:他今天用网捕到两只雁,一只死了,另一只脱网而逃,但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上空盘旋,然后大头朝下坠地自杀。元好问非常感慨,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取名“雁丘”,并写下了这首《雁丘词》。
不知道这两只雁共同经历过“几回寒暑”,但其忠贞的感情足以让我们人类汗颜。我们常说夫妻之间有“七年之痒”、有“审美疲劳”,结婚没几天就因为屁大点事吵来吵去,一哭二闹三上吊,严重的最后一拍两散、离婚单干。婚姻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生活组合形式,更是相互之间关怀支持、包容帮助、生死与共的责任。大雁尚如此痴情,人类难道还不如禽兽吗?
说道禽兽,想起一个成语:“衣冠禽兽”。大家都知道这个成语是个贬义成语,如果有谁把这个成语用你身上你肯定跟他翻脸。但是如果在明朝初期有人说你“衣冠禽兽”,那你肯定乐开了花。明朝文官官服上绣禽,武官官服上绣兽,说你“衣冠禽兽”等于祝你升官发财,你说你能不高兴吗?到了明朝晚期,由于吏治腐败,广大人民群众痛恨当官的,这个词才变成贬义的了。不过与前面说的大雁相比,如果把某些恶人比喻为禽兽,还真是侮辱了禽兽。
这句没有必要翻译了,如果非要翻译,只能是这样:四季轮转,冷热交替,全球变暖,人类何去?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09 00:44:53 +0800 CST  
呵呵,谢谢foxciom兄关心,目前我还挺得住。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09 10:32:28 +0800 CST  
第五句 寒来暑往(2)

暖风熏得人类忧,只怕地球变水球

记得小时候的冬天,家乡的雪下得特别大,每每是一夜大雪,早上平房的房门都推不开,有时候外面的雪都堆到窗台上。但这早已成了遥远的记忆,越来越模糊了。暖冬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基本统治了我们的冬季,好多年以来,北方的雪小了、少了,谁知道2007年元宵节那天,暴风雪突然袭来,把好几年没下的雪都给补上了,让人措不及防。
气候变暖、由此引发的极端天气和对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打击是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
2007年1月,法国东部的玫瑰开了,荷兰的番红花开了,看上去颇似4月的风景,瑞典最大的动物园里的棕熊们比往年早2个月结束了冬眠;俄罗斯自2006年11月以来气温创历史新高;我们中国也一样,2007年1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4℃,其中东北地区偏高4.1℃,属历史冬季最高气温。2007年5月3日,北京跑步前进,正式进入夏季,是35年来最早来临的夏天。
气候变暖加剧了极端气候的出现频率和强度,龙卷风、大暴雪、强雷暴、冰雹、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更频繁、更持久、更严重地袭击着人类。2007年元宵节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的暴风雪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由于冬天的气温偏高,可乐坏了各种病菌、病毒和各类病虫害虫们,它们高举着“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全球变暖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的标语到处游行示威,瞅准机会就向人类开火。包括传统的“四害”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在内的诸多有害动物也因为暖冬欢呼雀跃,因为它们被冻死的几率降低了,致使传染病载体的数量大增,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另外一些生物则面临灭绝,研究显示,全球变暖将在2050年消灭地球上四分之一的植物与动物,这将是自恐龙灭绝以来全球的最大一次物种灭绝。
更可怕的是,随着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许多沿海地区将面临毁灭性打击,桑田和城市可能一起变成沧海,真正成为电影中的“未来水世界”,地球会变成水球。
全世界的冰雪都在消融。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面积比19世纪中叶缩小了三分之一,可能将在2050年前完全消失;从1912年至今,非洲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的冰冠只剩下原来地五分之一;北极的永冻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松动融化,北极冰层在过去的50年中已变薄近一半;青藏高原的冰川消减也和我国的列车运行一样不断提速,预计到2050年冰川面积将比现有面积减少近三分之一。
2007年4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专家们预测说,从现在起到208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2到4摄氏度。届时将有11亿到32亿人的饮水可能遇到问题,2亿到6亿人将面临饥饿威胁,每年沿海地区2亿到7亿居民将可能遭受洪涝灾害。
也许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未知灾难,难以躲避,也许人类的脚步过于匆忙,忽略预防,只有当灾难即将来临时才开始惶恐不安,全世界终于开始关注气候变暖这个问题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气候变暖呢?有人说:当然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了!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两种:一种是自然的气候波动,如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另一种才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人类燃料燃烧、毁林活动等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等。
人类的很多活动都对全球变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些是意想不到的: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研究表明,飞机飞行时排放的大量废气对美国气候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印度和日本科学家说人类过量使用化肥使氧气减少,也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新西兰的一些科学家研究表明,绵羊和奶牛打嗝产生的甲烷也是导致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这并不是胡说八道,新西兰目前绵羊和奶牛的畜养量达1400万只,这些动物打嗝产生的甲烷大约占该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一半。科学家们说,如果能够找到阻止绵羊在打嗝过程中产生甲烷的方法,那将大幅度减缓地球温度持续升高的趋势。有什么办法呢?直接在牛羊嘴上放个点火装置烧掉甲烷?还是给牛羊戴上密闭口罩?
自然的气候波动不是人类能够控制的,人类只有设法控制自身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007年1月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全球立即采取联合行动,延缓和阻止气候变暖的进程,如稍有迟疑,哪怕再晚10年或20年,人类的生存安全将受到威胁。2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呼吁全球更多的企业参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以实际行动控制气候变暖的趋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关键问题的关键时刻,重量级人物却掉链子了。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2002年才首次承认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有关,而且一直坚持不强制减排温室气体,美国政府说这是为了保护本国经济。你的经济都是全球老大了,经济总量简直是大鼻子他爹——老鼻子了,还要保护,多少是多啊?那穷国的经济不是更要保护?美国能源部长说,即便美国开始强制减排,对气候的积极影响也不会大,因为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只占全球的“一小部分”。实际上,美国目前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老大都说不干,别人更不积极了,任凭科学家、国际组织怎么奔走呼喊,理这个茬的国家并不多,很多国家是明一套暗一套,嘴上说的麻脸子跳伞——天花乱坠,实际上并没采取什么有效措施。
就这么耗着吧,反正天塌大家死,你美国人不是有钱、重人权吗?到时候灾难来临,穷人富人的人权就完全没有差别了。
在这个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上,只有欧洲走在了世界前面,从政府到民间都将应对气候变暖提到了重要位置。2007年3月,欧盟单方面承诺到202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削减20%,还决定,如果其他主要排放国也接受的话,欧盟愿意将同期减排目标提高到30%。同时,民间的节能、环保、减排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看看人家这觉悟、这素质、这胸襟,再看看美国,同样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差距咋也这么大呢?严重鄙视。
只要地球还在转动,人类就别无选择地生活在同一个大家园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关乎人类共同的利益,如果你希望延长地球适合人类居住的时间,每个人就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开展一点力所能及的节能减排工作吧:没事时少抽点烟、少开点车,下班时随手关灯、关电脑,吃饭时上少喝点酒、少吃口菜——够不着就别站起来了。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09 13:20:07 +0800 CST  
第六句 秋收冬藏(1)

语出《史记 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秋,甲骨文中是一个长得很像蟋蟀的字,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还有一种写法是蟋蟀下面加“火”字,火烤蟋蟀,口味不赖。后来把蟋蟀那部分用“禾”代替,用以表示秋天禾谷成熟了,像火烧的一样。至于为什么会以禾部替代蟋蟀,我想可能是因为古人从渔猎向农耕转变之后,禾谷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之故吧,况且禾谷比蟋蟀之类的虫子好吃多了。从这个字的长相就能看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你就架起火来烤吧,别管是肉是素,都是好吃的。
冬,会意字,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冬天来临之前,除了要迁徙的和要冬眠的之外,多数动物都会积极准备过冬的食物储藏起来,人类也一样。《诗经 邶风》中说:“我有旨蓄,亦以御冬。”是说我准备了美味的食品储藏起来,可以度过冬天了。旨,是美味的食物。《后汉书 张纯传》中说:“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就是说什么都齐备了,等着过年吧。


秋水伊人:媚眼勾魂,烈焰红唇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因为果实累累、马壮羊肥;秋天也是个悲伤的季节,因为凄风冷雨、黄叶飘坠;秋天更是思念的季节,因为秋水长天,雁阵南飞。对秋天的不同情感完全是出自每个人的主观感受,秋天可没招你没惹你。《红楼梦》中有诗云:“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当秋高气爽的时候,蓝天映衬下的水面特别清澈,让人心旷神怡,羡杀游鱼,因此古人又用“秋水”或“秋波”比喻清澈明亮的眼睛,并主要用于比喻美女的眼睛。
使用“秋水”来比喻美女眼睛的原创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他在描写弹筝女的诗中写道:“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晚唐诗人韦庄几乎照抄照搬,在名诗《秦妇吟》中有“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之句,另外一位晚唐诗人李商隐也借用了一下,他在描写汉代李夫人的塑像时写出了“寿宫不惜铸南人,柔肠早被秋眸割”一句。这些诗句把美女勾人的眼神描写得那叫一个美啊,简直让人忘了自己姓嘛、叫嘛、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家里几口人、人均几亩地,只剩下神魂颠倒、浑身酥软了。
也有人用“秋水”来形容男人的眼睛。晚唐诗人李贺,就是前面讲过的那位因“避讳”而被剥夺考试资格、最终抑郁早亡的天才诗人,他在其诗作《唐儿歌》中写道:“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仁剪秋水。”这首诗是李贺写给杜豳(读“宾”音)公的儿子的,赞扬杜家公子相貌堂堂,目光炯炯有神,是一个富有雄心壮志的好男儿。用来描写男人的眼睛,意思就有所变化了,指男人目光冷俊有神,简直是冷酷到底。
在李贺之后二百多年,北宋诗人秦观(就是苏东坡的妹夫、苏小妹的老公)写了一首《南乡子 妙手写徽真》,其中描写美女眼睛的一句,也是白居易那句诗的模仿秀。全词如下: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徽真是谁呢?徽真不是人,而是个东西:崔徽的写真画像。崔徽又是谁呢?是唐代一个女子。晚唐诗人元稹(这个人和李贺关系可非同一般)在《崔徽歌并序》中说:河中府娼崔徽,碰上一个被派来出差的官府幕僚裴敬中,在一起鬼混了几个月。裴敬中出差完毕,提上裤子走人了,崔徽极度怀念他,找个水平比较高的画师给自己画像,托人把画像带给裴敬中,并传话说,如果见不到画中人,那就是为你而死了。后来崔徽真害了思念病,最后精神分裂而死。
看来这幅画像画得真不错,两百多年后秦观看了之后还写了这首词来赞美,特别是用宋玉东邻的典故来突出崔徽之美。中华第一帅哥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这样描述他的邻家女孩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看看吧,就是这么一个完美的靓女,爬到宋玉家墙上偷看挑逗他三年,宋玉都没搭理他。这么大的诱惑,换成你能抵挡得住吗?如果换成我,估计是控制,控制,再控制,……
这首词里的“水剪双眸点绛唇”相当于今天的“媚眼勾魂,烈焰红唇”。
元稹是崔徽悲剧的记录者,可能耳闻或目睹了整个悲剧的全过程,他在诗作中也表示出了对崔徽的同情。但元稹自己却亲手制造了另一个类似的悲剧。元代王实甫写的《西厢记》现在已经是一个家喻户晓,而《西厢记》就是改编自元稹的自转体小说《鸳鸯记》,张生的原型就是元稹本人,就是这个无情、无耻、无理取闹的家伙对崔莺莺始乱终弃。元稹提上裤子辞别崔莺莺进京赶考,一去不返,攀上了京兆尹韦夏卿这个高枝,并与其女韦丛结婚。
说起元稹和李贺关系,那真是非同一般,简直就是活冤家、死对头。元稹虽然比李贺大十一岁,但攀上高枝之前没有李贺的名气大,于是想去拜访李贺,借机沾沾光出出名。而李贺恃才傲物,瞧不起元稹,说你赶紧自回自家,自找自妈去吧,我忙着呢,没闲工夫搭理你。元稹热沸丝贴了个冷臀部,那个恨啊,心说:“青山不改,绿水常流;山不转水转,你不转我转。李贺小兔崽子你给我等着,有朝一日你犯在我手里,我整不死你才怪呢!”
也活该李贺倒霉,等他要考功名的时候,元稹已经爬上了礼部郎中的位子,正好主管考试,元稹就找了个借口,说李贺的老爹李晋肃的进士相避讳,取消了李贺的考试资格,间接整死在了李贺。
元稹和用“秋水”喻美目的原创者白居易是好哥们儿,他们俩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并称“元白”,其诗作在当时也颇有影响,白居易诗作的特点是通俗易懂,而元稹的一些诗作流于浮艳轻佻,所以有“白俗元轻”之说。
说了这么一大堆古代文人骚客之间的恩怨情仇,有点乱,得理理。简而言之,就是文坛上亘古不变的三个真理:一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抄来抄去有提高;二是文人相轻,害人害己;三是文章写得好的人,人品不一定好。
说起这些纠缠不清的烂事,越扯越远,我们就此打住,还是回到“秋水”上来吧。不过还得回头看一眼: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里有一句也用了“秋水”一词来描写崔莺莺:“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说完了“秋水”,再简单说说“秋波”。
《晋书 列传第十九 谢鲲》中有这样的记载:谢鲲,字幼舆,东晋名士。谢鲲的邻居家高氏女长得很漂亮,谢鲲抵挡不住这么近近在咫尺的美丽诱惑,趁高氏女织布的时候上前轻浮挑逗,可人家高氏女是个正经人,见谢鲲要耍流氓,一气之下拿起织布用的梭子狠狠敲了谢鲲一下,谢鲲当时正嬉皮笑脸,露出了满口大板儿牙,这一梭子正打在门牙上,两颗洁白的大板儿牙就此光荣下岗。
纵观谢鲲一生,其实是个忠义之士,但谁没有个年少轻狂呢?谢鲲的这点糗事被宋代苏东坡写进诗作中:“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于是有了后来“暗送秋波”这一成语,是指暗中眉目传情,但后来仅仅因为一个中央电视台春晚上的一个小品,“秋波”就成了秋天的菠菜,现在一说“秋波”,原来的美好喻意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恶搞。
《诗经 秦风 蒹葭》中写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于是产生了一个美丽的成语“秋水伊人”,指心中思念的那个人,特别是梦中情人。
有一个和“秋水伊人”有关并流传千古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尾生,是春秋时鲁国曲阜人,孔子的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但是孔子却在《论语 公冶长》中直言不讳地批评过尾生,为什么批评他呢?就因为一件油盐酱醋的小事:有人到尾生家借醋,尾生家也没有醋了,但他不好意思直说,就说立马从后门溜出去,向邻居借了一坛醋,回来交给借醋的人。孔子就批评尾生为人不厚道,弄虚作假,欺骗群众。尾生说冤枉啊,我本来是想助人为乐的,再说了,你那么大个圣人,干嘛非和我过不去啊?你这一批评不要紧,就因为这点醋,我不得遗酸万年啊?
关于尾生的爱情故事,《庄子 盗跖》中有记载:“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话说,尾生做了好事反而被孔子一顿臭批,一气之下搬家了,从山东搬到陕西。在新家遇到一个美女,两人一见钟情,私订终身。但是美女的父母嫌尾生家太穷,又是外来户,坚决不同意。看来,嫌贫爱富、歧视外地人的优良传统自古就有。于是尾生和美女决定私奔,回山东老家去。两人约定晚上在城外的一座木桥下会合,然后趁着月黑风高远走高飞。尾生心里着急,提前来到桥下等着。等啊等,等啊等,望穿秋水,伊人没来,反而把真的秋水给望来了: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尾生想跑,但是想到心上人还没来,不能走,于是死死抱着桥柱子硬扛着,但他又不是鱼,没扛多一会就被淹死了。
现在有人把尾生作为诚信的典型,赞美他“言必行,行必果,你不来,淹死我”的高贵品质;也有人说尾生是个超级大傻帽,简直和“恋爱不成上吊的,没病没灾吃药的,合同签成无效的,看着手机傻笑的”这当代“四大傻”并列,成为第五大傻。
随便后人怎么说,尾生是不知道了,也没有必要知道,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屎香不香只有狗知道。但是为了见到自己心爱的人而壮烈牺牲,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如果你是一名未婚男士,拿着一束玫瑰在大庭广众之下等自己的女朋友,千万别不好意思,那应该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等自己的秋水伊人,让别人嫉妒去吧。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10 14:35:34 +0800 CST  
第六句 秋收冬藏(2)

大约在冬季:外表冷漠,内心狂热

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冬天,反正我是不喜欢。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冬天,满目尽是光秃秃,十分难看。这还在其次,最难受的是寒冷,虽然全球气候在变暖,但冬天的温度不可能超过其他三个季节。在冬季,北方的很多地方还是要穿上厚重的冬衣,裹得跟北极熊似的,就这样稍有不慎还有可能被冻伤。小时候亲眼看见一个同学的耳垂儿被冻得发白,轻轻一碰就掉了一块。南方的冬天虽然不算太冷,但由于没有统一供暖,也是阴冷难挨。总之,冬天的总体印象就是一个字:冷。
有一首歌,叫《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由于久居北方,觉得台北的冬天虽然下雨,但也暖和不到哪儿去。台北是一时半会儿是去不成了,但前年冬天去了一趟海南,才发现这哪里是冬天啊?我简直是从冬天走到了夏天,才知道冬季也不是哪儿都冷,觉得那里的人真实太幸福了,即使你身无分文,至少也能解决“温饱”两大基本生存问题中的一项。这也是很多逃犯都选择海南落脚的一个主要原因。
但并不是光解决了温饱就幸福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是在哪里?并不在温暖的赤道一带,而是在寒冷的北极圈附近。
有权威杂志评选冰岛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它凭什么幸福呢?
如果你在冰岛的森林里迷了路怎么办?答案是站起来。因为冰岛没有高大的树木,矮小的树木也为数不多,大部分地区都像葛优的脑袋一样。 冰岛除了渔业、水力和地热资源外,其他资源很贫乏。就这么一个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冰天雪地的国家,怎么会幸福呢?
从经济水平和生活环境来看,冰岛有幸福的资本:高工资、高福利、高税收,贫富差异很小,犯罪率几乎为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那是相当有钱;由于重工业很少,环境保护得很好,可以说是纯天然无污染,全国只有30万人口,社会竞争压力较小,冰岛人都很长寿,生活那是相当舒坦。
但是有钱和舒坦只是冰岛人幸福的外在原因,内在原因是冰岛人对自己的国家和祖先怀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从而形成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冰岛人不断创造幸福生活。冰岛人内心的这种热情,就像冰岛的地热一样源源不断。冰岛被誉为“冰火之国”,境内很多冰川覆盖着很多火山。首都雷克雅未克在冰岛语中是“冒烟的海湾”之意,冒的是什么烟?其实是温泉蒸腾出来的水汽。冰岛全国地热资源非常丰富,成为冰岛本土的主要可利用能源。冰岛人的性格也象他们的国家一样,外冷内热。
我们总是相信别人比自己幸福:别人的钱赚得比自己多,别人的房子比自己的大,别人的老婆总比自己的贤惠,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听话,总之,自己是最不幸福的人。什么是幸福?赵本山在小品里说:“追求了一辈子幸福,追到手儿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其实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态,有钱没钱实实在在,无忧无虑才能乐开怀。只要你内心有追求幸福的狂热,就足以对抗生存环境的冷漠。

有人等着你,大约在冬季。
冬季是储藏的季节,储藏食物,储藏精神,储藏感情,储藏期待。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寒冷早些过去,于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安慰大家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寒冷的冬天,是否有人为你点上一盏灯,送来温暖的关怀?
《世说新语 惑溺》记载:“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以是获讥于世。”
荀奉倩,就是荀粲,是曹操的首席参谋荀彧的儿子,而他的妻子,则是大将曹洪的女儿。这几个三国里的人物一出场,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详。
荀粲继承了他老爹的优点,很有才华,但却是个离经叛道的人物,他认为儒家的六经典籍是圣人之糠秕,从而专于玄道,成为开魏晋玄学清谈之风的人物之一。荀粲得知曹洪的女儿是个美女,便向曹家求亲。曹洪是一介武夫,长相估计好不到哪儿去,却生了个漂亮女儿,真是“歹竹也能出好笋”啊。
求亲的进展十分顺利,因为按照自古流传下来的“鱼找鱼,虾找虾,土豆找地瓜,癞蛤蟆找青蛙,乌龟找只大王八”的门当户对观念来看,谋臣荀彧的儿子和武将曹洪的女儿同样出身富贵,有钱有势,还郎才女貌,简直是天造的一对地设的一双。
婚后,夫妻俩感情很好,形影不离,象两块嚼过的口香糖一样,整天粘在一起。周围的人非常嫉妒,讥笑荀粲是个好色之徒,荀粲本来就是个不羁之人,随便别人怎么说去吧,你们嫉妒你们着的嫉妒,我们幸福着我们的幸福。
但是,夫妻俩甜蜜的生活连老天也嫉妒了: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曹美女生病了,得的是“热症”,估计是流行性肺炎之类的病,高烧快四十度了。当时医疗条件比较差,也没什么好的退烧药,高烧迟迟不退。荀粲急坏了,跑到院子里脱光衣服冻着,等快冻成冰棍了才像机器人一样挪回屋子里,用自己冰冷的身体去给妻子降温。但是这个办法并没起到什么作用,曹美女还是病亡了。荀粲十分悲痛,有狐朋狗友张罗给他再找个美女,被他断然他拒绝了。一年多后,荀粲郁郁而终,追随曹美女而去,只活了二十九岁。
唐代诗人李贺(老熟人又露面了)在其诗作中赞美荀粲说:“情若何,荀奉倩。”
按照现在中国的男女比例,男比女多出近2000万。所以说,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有的是,特别是在中国。男人不难找,有钱的男人也不难找,既有钱又有才的男人也有一些,但是专情的男人可就难找了,想找既有钱又有才还特专情的男人,比大海寻针还难。曹美人遇上了荀粲,幸甚幸甚。
寒冷的冬季怎么过?和最爱的人相依偎。如果没有人可依偎,就自己在心里生把火吧。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11 01:36:01 +0800 CST  
序言:干点正事真的好难

一、千字传千古 心有千千结

皇宫大内巨型情景喜剧:《大臣快跑》

让我们把浮躁的目光沿着历史的轨迹深情回望,在一千五百年前的中国大地上稍做停留。
南朝梁武帝皇宫。
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坐在皇帝宝座上聚精会神地看奏折。突然一把把奏折统统推到地上,愤然站起,大喊:“殷铁石!”。
一个大臣模样的人上场(字幕跟上:“殷铁石 官职有待查史书”):“陛下,臣在。”
萧衍说:“诸王公大臣文化水平如此底,字写的跟狗爬的似的,错别字比比皆是,都什么素质啊,跟1500年以后习惯了用电脑打字的年轻人写的字有一拼,真是有损我大梁王朝的声威啊。你赶紧想个办法搞搞素质教育。”
殷铁石:“臣遵旨!”(退场)
镜头一转,殷铁石抱着一堆纸张出场:“陛下,臣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请陛下下旨,把这些字分发给诸臣去学习临摹,既可以降低错字白字的出现频率,又可以提高大家的书法水平;既可以用于写作实战著书立传,又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既可以养颜,又可以美容。不出一年,您再看这些奏折(放下纸张,拾起地上的一本奏折,翻开指点),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字写得好看了,还没有错别字!”
萧衍微微点头:“爱卿所言甚是。但只把这散乱的一千个字发给大家可能会影响培训效果,如果能把这些字组成一篇文章就好了。你去宣几个又文化的大臣来见朕。”
几个大臣上(字幕:“有文化的大臣甲、有文化的大臣乙、有文化的大臣丙、有文化的大臣丁……”)。
萧衍把自己的想法和几个有文化的大臣交流了一下,准备把这个任务交给其中一人来完成。
大臣们一听如此高难度的任务,都觉得没什么把握完成,个个低头不语。
萧衍一看,不玩点手段不行了,就跟大臣们说:“我数一、二、三,能写出这篇文章的留下来,觉得自己不行的,统统给我滚蛋!预备——开始!一,咦?”
萧衍刚数了个一,眼前的几个有文化的大臣瞬间消失了。
萧衍正要发怒,却发现有个人没动窝,不禁大悦:“卿有才思,为我韵之!”
周爱卿面部特写(字幕:“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
周兴嗣暗中叫苦不迭。
其实周兴嗣是反应最快的一个,仅用了0.02秒就想到应该赶紧跑的,可惜当时正值梅雨季节,他的老寒腿疼得厉害,还没迈开步别人就都跑光了,周兴嗣跑了个倒数第一,当了回副班长。
既然跑不掉,除了硬着头皮接下这个苦差之外别无选择。
周兴嗣说:“蒙陛下青睐,臣当鞠躬尽瘁,必不负圣望。您就擎好吧。”
萧衍龙颜大悦:“周爱卿不愧为朕的笔杆子,好了,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你为朕写的《光宅寺碑》、《铜表铭》、《栅塘碣》、《北伐檄》都是好文章,但不足以传世,这次你要用这一千个字写一篇传世之作,不仅要让我梁朝上下——上至朕及王孙公卿、下至黔首庶人;上至白发苍苍、下至活裤裆——全都能熟读吟颂,不断提高国人文化修养,更要让千百年以后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传诵下去。造此千秋功业,才不负我佛之慈悲。”
周兴嗣顿觉眼前一黑,心说这不是倒霉催的吗?我招谁惹谁了,把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交给我,这不要我老命吗?难道说太有才了也是错误吗?那我赶紧改还不行吗?
但皇上兴味正浓,周兴嗣也不敢说个不字,于是当场表决心:“臣谨遵圣命,给臣一个月时间,臣还陛下一个奇迹。”
萧衍一摆手,清描淡写地说:“一个月太久,只争朝夕。你是一个深得朕心的御用写手,更是玩文字游戏的高手,以爱卿之才,何须一个月?给你一个晚上时间富富有余。”
周兴嗣傻了,一时站在那说不出话来。
萧衍见周兴嗣没反应,问道:“难道爱卿嫌朕给的时间太长了有辱你的才学?”
周兴嗣赶紧说:“臣绝无此意!”
萧衍一听很满意:“那爱卿就回去吧,抓紧时间慢慢写啊!”
周兴嗣:“臣告退。”
萧衍又充满慈爱与关怀地叮嘱了一句:“爱卿白天工作很辛苦,晚上就不要加班了,明日上早朝时把你写出来的奇迹拿来给朕交货就行了。”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11 15:58:53 +0800 CST  
电脑坏了,一直在修,刚能用,争取晚上更新。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12 11:29:39 +0800 CST  
第七句 闰馀成岁(1)

出自《尚书 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闰,会意字,意思是“王在门中”。这个字写起来简单,解释起来却比较麻烦。
按照古代礼制,帝王每年冬季要开个大型会议,目的是给诸侯们布置政事,就是分配下一年度的工作任务,这个过程叫“朔政”。诸侯于月初在祖庙搞个祭庙仪式,实际上是接受来任务并表决心的,说些诸如“一定要抓紧抓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之类的漂亮话,叫“告朔”。为什么要在祖庙搞这个仪式呢?显得正式、庄严、肃穆呗,而且当着列祖列宗的面接受任务并表态,你要是完成的不好就说不过去了。举行“告朔”仪式的时候,帝王通常居于明堂,但要是仪式正赶上闰月,帝王就不能在明堂了,要到路寝门去,所以“从王在门中。”《周礼 大史》中说:“闰月诏王居门终月。”关于明堂和路寝门就不多说了,因为要涉及到古代的明堂之制,极其的冗长枯燥,讲这个能把自己给讲睡着了。
闰的本义是指有余数,这个余数产生于人们采用的纪年历法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的实际用时之间的差数。馀,就是余,闰馀,就是把余数分配一下。《说文》中说:“闰,余分之月,五岁再闰。”就是说把多余的天数分配到月份上去,一般五年闰两次。
岁,本义是指木星,木星也叫岁星。岁又是年的别称,比如《汉书》记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就是说苏武去出使匈奴,被限制人身自由并被迫与羊共舞,一共十九年;又如《诗经 豳风 七月》中说:“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意思是说连一件衣服、一块粗布都没有,怎么熬过这一年啊?


年要怎么闰出来?我的心里好期待!

小时侯家里穷,总盼着过年,上一个年刚过完就期待着下一个年,于是就数月份。但有时候数完了十二个农历月,还不让过年,大人说今年是闰月年,必须再等一个月。想着过年各种好吃的,心里这个急啊,不禁十分费解:过年就过年呗,还要闰这么一下干什么呢?这年到底是怎么闰出来的啊?
想起苏东坡在《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中写的一句:“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意思是说:林子大了,保不齐会有那么几只得禽流感的鸟。
——是这样解释的吗?当然不是,这是我在前面说过的一句话,在这里复习一下,学而时习之嘛。
苏东坡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园子大了,什么树都有,生长得都挺正常的,单单黄杨树不正常,一遇到闰年,这种倒霉树不仅不往高长,还要变矮那么几公分。你说气人不气人?由这句诗还产生了一个成语:“黄杨厄闰”,比喻境遇困难。不过这个生僻的成语现在已经比较少用了。看人家苏东坡,随便写点什么就给后代留下一个成语,牛人啊!
实际上,农历闰年有十三个月,黄杨树肯定不会变矮,而是比平年长得多些。但是古人不明白这个道理,黄杨树是一种生长缓慢的树木,如果你不用尺子实地测量一下,仅凭目测,很可能造成一种错觉:这棵树一年没长高,好像反而变矮了!栽这种树简直是吃饭出汗,干了白干。
小时侯我就像古人理解的黄杨树一样,因为总盼着过年吃点好的,着急啊,遇到闰年更是要多着急一个月,给急矮了,否则,我现在的身高可能早就超过姚明了,去美国赚外汇哪轮得上他啊。

那么年到底是怎么闰出来的呢?
世界上任何一种历法都不能精确到和回归年完全一致。什么是回归年呢?就是太阳中心从这个春分点到下个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一回归年等于365天5小时48分45.5秒,也就是365.2422天。由于存在这种不一致,就有必要调整一下,否则就会越差越多,所以有了闰的概念。
先说说我们的农历年是怎么闰的吧。我国农历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叫夏历。这是一种阴阳合历,以月亮定月份,以太阳定年。
月份是怎么定的呢?按照月亮的圆缺来定的,叫“朔望月”,朔,每月初一,望,每月十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一个周期为354.3672天,平均每个朔望月29.5306日,大约二十九天半,这半天可怎么分配啊?只好设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
我们可以看出月亮的一个回归年和太阳的一个回归年相差10.875天。这可不行,得想办法调整,拿什么来调整呢?就拿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太阳历法: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分为二十四个段落,每段是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是有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相互间隔着组成的。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二十四节气中,逢单的为“节”,逢双的则为“气”,合称为“节气”。这个“气”,又叫“中气”,与十二个月相对应。
我国传统的农平年和闰年,不像公历那样采用长期安排的方法,而是根据节气逐年逐月进行推算的,推算的方法就是以中气定闰月。
《汉书 律历表》中说:“朔不得中,是谓闰月,言阴阳虽交,不得中不生。”意思是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其基本原理是这样的:一个太阳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12.3682个朔望月(365.2422除以29.5306),经过几番轮转之后,必有一个月里没有中气,没有中气这个月的前一天为几月就为闰几月。例如,2006年的闰月出现在农历七月之后,因而叫“闰七月”。由于闰月是经过朔望月与节气对照推算出来的,所以每年中哪个月为闰月是不固定的,除农历正月、十一月、十二月外,闰几月都可能。
农历的闰月基本原理就是这样,再讲复杂了就不好理解了,到此为止。下面说说公历是怎么闰的吧。

现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是公历,也叫格里高利历,是由儒略历修订而成的。儒略历,是公元前46年古罗马帝国统帅儒略.凯撒在埃及天文学家所西根尼的帮助下制定的。
考大家一个脑筋急转弯:说小明头上顶个帽子,那么大明头上顶个什么?答:大明顶鼎。因为有个成语叫“大名鼎鼎”嘛。凯撒就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凯撒是古罗马人。罗马是一个很记仇的民族,具有极强的报复心。公元前390年,法国人的祖先高卢人占领罗马,罗马人本着“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原则,逃进罗马卫城,然后就被高卢人团团包围。这下插翅难逃了,罗马人只好和高卢人讲和,说我们给你钱,别没完没了打我们了。高卢人同意了,说拿银子来吧。可是在赎金过磅的时候,罗马人提出质疑,说你们的磅秤不准啊?高卢人说怎么会啊?我们一直用得挺好的。罗马人说:你们往里拐可不往外拐,太不诚信了。高卢统帅火了,拔出宝剑扔在在磅称上,说了一句至今仍作为处理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的名言:“战败的人活该倒霉!”罗马人没辙了,只好多付赎金,但是他们牢牢记住了这个奇耻大辱。300年后,凯撒率领大军占领高卢,成千上万高卢人被杀,成百万人沦为奴隶。凯撒很得意,写了本书来纪念:《高卢战记》。
当然,罗马人的报复心和制定历法没什么关系。凯撒制定的儒略历规定,一年有12个月,单月31天;双月30天,全年366天,比地球绕太阳一周365天多了一天。多出一天怎么办呢?罗马帝国专在2月处决犯人,因此罗马人认为2月是杀人的月份,不吉利,为了使这个不吉利的月份快点过去,决定把2月减少一天,成为29天,闰年时才是30天。
儒略历从罗马纪元709年,即公元前45年1月1日开始实行,这一年就成了是儒略历元年。这一年,为了弥补罗马历与太阳年的年差,致使全年共有445天,历史上所称为“乱年”。后来,基督教成为罗马的国教,把耶稣降生的那年作为历法元年。
西方历法此走上正轨。但由于负责历法的工作人员严重失职,把改历命令中的“每隔三年设一闰年”理解为“每三年设一闰年”,不过很长时间也没人纠正,大家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着。
公元前9年,凯撒的养子奥古斯都成为罗马的统治者,他准备把这个错误改正过来,但已经多闰了三次了,于是他下令从公元前8年开始以后的12年里停止闰年,把以前多闰的补回来,然后再恢复为每四年一闰。
为了纪念奥古斯都的功绩,罗马人把儒略历的第八月改称为“Augustus”,即奥古斯都月,因为他在这个月里曾取得过巨大的军事胜利。但8月是个小月,未免有点逊色,于是就从2月份再拿出一天,加到奥古斯都月里,8月就31天了,而2月变成了平年28天、闰年29天。7、8、9月连续三个月都是大月,太别扭了,就把8月以后的几个月改成双月为31天、单月为30天,一直到两千年后的今天还是这样。
但这种闰法从长远来看还是有缺憾的,因为这种历法的四年比实际四个回归年相差的不是正好一天,而是0.9688天,可别小看这点零头,时间长了也能累积出比较大的误差:每过128年就差约一天,400年就差三天多。
这个缺憾在1582年被由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弥补过来了:凡遇世纪年,也就是整百的年份,要被400所整除才算闰年。比如2000年是闰年,但1900年就不是闰年。这样一改,3000年左右才有大约1天的误差。以后这种历法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称“格里高利历”。我国是从1912年开始使用的。
关于年是怎么闰出来的讲完了,整明白了这些,以后我们可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地过年了。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13 21:21:02 +0800 CST  
为了赶进度,一会我把刚刚写完的一部分也贴出来吧,免得大家苦等很久只看到那么“巴掌大一篇文字”。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14 00:40:49 +0800 CST  
第七句 闰馀成岁(2)

我不怕不怕啦:太岁头上敢动土

前面说过,木星又叫岁星。古代天文学家很早就发现木星绕天走一圈是12年(实际上是11.86年),就用岁星来纪年。但是由于岁星运行的方向与太阳运行的方向不一致,于是就根据岁星假设一颗“太岁星”,它也用12年绕天球走一圈,但行走的方向与岁星相反,这样一来观星纪年就不用反着来了,于是就产生了“太岁纪年法”。
后来在民众学习天文知识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搞的,“太岁”成了一个很厉害的神,太岁神在地上,与天上的岁星相应而行,太岁神到了一个地方,就会化身为一块肉状的东西,你要在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要是跟你翻脸你就要倒霉了,你哪斗得过神啊。因此就产生了“太岁头上动土”这句俗语,比喻冒犯了有权有势惹不起的人。
人们对太岁的敬畏,主要是源于道教。道教中所说的太岁神,就是根据天文上的太岁星演化来的。太岁神是诸神之中最有权力的年神,掌管人间一年的吉凶祸福,统摄众神,人送外号“年中天子”。太岁神共有六十位,各有姓名,轮流值班,从来没有偷懒的,从甲子年的金赤大将军至癸亥年的虞程大将军,依六十甲子分别来当轮值 ,叫“流年太岁”。古书上说:“太岁如君,为众神之首,众煞之主,有如君临天下,不可冒犯。”(至于这是哪本古书上说的,我没查到。)可见太岁够厉害,简直就是凡间老大、人世一霸,谁敢得罪他老人家啊?
但是有时候不是你想得罪他老人家,而是避不开,因为他老人家太霸道了:你到了本命年,说你“年冲”他了;本命年之后第六年,说你“对冲”他了;你的出生年如果与当值太岁神所属生肖相差三年,就说你“偏冲”他了;如果过你的名字里有和当值太岁相同的,也属于冒犯他了。反正都是你的错,人家太岁都是对的,谁让人家是凡间老大呢?
大家总是得罪太岁他老人家,怎么办呢?想点招儿吧:本命年系个红腰带什么的,辟避邪;在冲犯太岁之年的新春之际求个“太岁符”来保保平安;实在不安心,到庙里去拜拜太岁,求他老人家原谅。 这样一来谁高兴啊?当然是管理求符、拜太岁场所的那些人,也就是道教的教徒们,你能空手去求符和拜太岁吗?多少也得意思意思吧,拿少了还怕太岁神不高兴报复你,所以只有多出点血。
你说我就不信这套行吗?如果在古代你这么说,就会有人给你举一堆例子,来说明太岁之厉害。
唐朝段成式写了一本名为《酉阳杂俎》的志怪小说,里面说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个叫王丰的人,不信邪,在太岁头上挖坑,挖到一肉块,大如牛,蠕蠕能动,王丰害怕了,赶紧埋上,但是那块肉随填而长。王丰吓坏了,扔下铁锹跑回家。过了一晚上,王丰就死了,他家里的其他人也在几天之内全部死光光,只有一个女儿幸存。
金代诗人元好问在《续夷坚志》中也讲了一个得罪太岁的悲惨事例:说一个叫何信叔的人,领着仆人挖坑,挖到一个肉块,像盆那么大,大家很害怕,赶紧七手八脚给埋上了。何信叔不久就病死了,家里十余口人也相继死亡。
但是古人也想出了对付太岁的办法。其实也没什么好办法,对付欺人太甚的东西,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来解决问题。
唐代戴孚在《广异记》中记载:有一个叫晃良贞的愣头青,是个傻大胆,天不怕地不怕,每年都要在太岁头上挖土。有一次挖出肉块,用鞭子打了几百下,扔到大路上喂狗,狗也不敢吃,简直是狗不理。当夜有人看见有些神仙骑马坐车来慰问那肉块,并问:“太岁兄,你为什么受他辱打而不报仇呢?”太岁回答:“那人血气方刚,我干不过他。”天亮后“太岁”就不见了。
清代袁枚在《子不语》中记载:徐坛长到京城考试,有一次上厕所,发现一块浑身有洞的大肉块,一看就知道是传说中的太岁。惊恐之余,忽然想起书上说有情人千里能共婵娟,可是我现在就想把你手儿牵——扯淡,那时侯哪里顾得上想这些啊?徐坛长想到的是一本书上说“鞭太岁者脱祸”,于是赶紧叫人抄家伙,取来大棍皮鞭,与家丁轮流痛打那块肉。当年,徐坛长考中了进士。看来多看点书还是有好处的。

所谓“太岁的肉身”是否真实存在呢?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作为一种具体的生物,“太岁肉身”是真实存在的。在《山海经》等很多古籍中均有详尽记载,称其为“肉芫”、“视肉”、“土肉”、“聚肉”等。《本草纲目》中把“肉芫”归到“菜”部“芫”类,其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发现了所谓“太岁肉身”。如2004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图克镇红旗村发现一个长、宽、高大约52、40、20厘米的“太岁”,据说其手感和肉一样,夏天不会因高温而腐烂,冬天也不会因低温而僵硬,它身上的“伤口”能够自动愈合,无异味且在不断地长大;2005年沈阳新城子区清水台也发现了一个,这个是有根的、黑乎乎、软绵绵的东西,有点像海绵;2006年伊春西林区发现了一个圆柱形、重2公斤、浑身呈肉红色的“太岁”;等等。
目前,国内专家们通过高科技的DNA鉴定,基本肯定“太岁”是黏菌群复合体,有专家还大胆推测说这可能是一切动物的祖先。不过黏菌群复合体这一概念是非常模糊的,还不能清楚解释“太岁”为何种物种。
有一点专家们给出了一致的意见:就是“太岁”不可轻易食用。因为“太岁”属于原生动物及真菌类,品种十分复杂,加之其来源于土壤,自身可能会附着各种有害生物或者有毒物质,弄不好会患病或中毒。
现在我们可以回过头来,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解释一下古人“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原因:“太岁”是一种生长于土壤内的生物,相貌丑陋怪异,而且还可能携带病毒,古人把它挖出来,可能会被其很有创意的模样给吓死,也可能是被其传染上疾病而死,所以引起人们的恐慌,从而对其进行神化。另外,“太岁”这种肉块状的生物,在其生长的土壤里就像蚯蚓一样,把土质给弄得十分松软,在上面建屋、筑室、大兴土木是非常不适合的,从建筑安全的角度来看,“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是对的。
现在我们基本没人相信“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这一套了,每天有无数个建筑工地在施工,谁有工夫搭理什么太岁?我就在你头上动土,怎么着啊?小样,我要是把你挖出来,看我怎么揍你!一定要把你腿打折、腰打断、肋巴扇子稀烂,打你一个生活不能自理!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14 01:02:55 +0800 CST  
勘误:"一定要把你腿打折、腰打断、肋巴扇子稀烂,打你一个生活不能自理!"应为"……肋巴扇子打稀烂……",是本人参考原说法杜撰的。唉,发帖太着急,真实错误百出啊!还望大家见谅!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14 16:44:34 +0800 CST  
第八句 律吕调阳

“律”和“吕”,《说文》中是这样解释的:“律,均布也”、“吕,脊骨也”。合起来就是均匀分布的脊梁骨——这算什么玩意啊?实际上是指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一排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吕。
《释名》中说:“律,述也,所以述阳气也。”这里的“述”是遵循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律,就是遵循,遵循的就是阳气。
《史记 律书》开篇说:“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规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更是把律提高到了“万事根本”的高度。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进一步解释了十二律吕的名称:“律有十二。阳六为律: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是也。”
成语“黄钟大吕”说的就是十二律中第一和第一吕,引申为洪亮的声音,用来形容音乐的庄严、文辞的庄重或场面的热烈。


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

中国传统的“律吕之学”从创建之初就与天文历法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后汉书 律历》中认为:“夫五音生于阴阳,分为十二律,转生六十,皆所以纪斗气,效物类也。天效以景,地效以响,即律也。”把音乐与天文历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古人利用不同季节地球辐射声频波的能量强度来调整音律和天文历法。这种方法很有趣,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所需材料:不同尺寸的律管十二支(竹管或铜管)、葭莩灰(就是苇子腔内的薄膜烧成的灰)若干、封口薄膜十二个(不知道用什么东西做的)。
组合方式:找一个上圆下方的三重密室,依一定方位把十二支律管竖直埋置地下,上端与地面持平,管内填充葭莩灰,用薄膜封口。
操作结果:到了冬至时刻,其中最长的那支律管必有葭莩灰喷出来,如果你当时正趴地上观察它,肯定被喷一鼻子灰,同时还发出“嗡”的一声。这支律管就是标准的黄钟律管,那一声响就是黄钟之音。同理,若其余十一支律管尺寸无误,同样现象将于二十四节气中另十一气时发生。
这种方法在《后汉书》、《晋书》等多部文献中都有记载。
好玩吧,奇怪吧,有创意吧?古人就是用这种看起来不太现实的方法来确定节气是否准确,以调和阴阳历法。《吕氏春秋 音律》中列举了十二律具体对应的节气:“天地之气,合而生风。日至则月钟其风,以生十二律。仲冬日短至,则生黄钟;季冬生大吕,孟春生太簇,仲春生夹钟,季春生姑冼,孟夏生仲吕,仲夏日长至,则生蕤宾,季夏生林钟,孟秋生夷则,仲秋生南吕,季秋生无射,孟冬生应钟,天地之风正,则十二律定矣。”
至于这十二支律管的具体尺寸,《史记》上说,最长的黄钟律管“长八寸十分一”,最短的应钟律管“长四寸二分三分二”(这是个什么长度呢?),但那时侯的尺寸和现在是不一样的。如果为了调整音律,那么绝对长度不重要,重要的是十二支律管之间的相对长度。所谓“律数”,就是五音以及十二律管长度的比率数。律数的确定基本方法是三分损益法,就是“先三分减一,后三分加一”。十二律中任何一律都可当作宫声,但是只有以长度为八寸十分一的黄钟管作为宫声,最得五声之正,高低度最合适。确定了宫声,在按照规则分别确定徵、商、羽、角,这样五个全音就都出来了,然后再确定变徵、变宫这两个半音。这样,“五音七律”就都确定下来了。由于本人对乐理知识一窍不通,所以具体的定音方法就难以做出更详细的解释了。
有人认为,汉代的尺寸是9进制的,黄钟律管“长八寸十分一”,按9进制折算,就是九寸,计算其他律管的长度是以9为基数的,同样按照 “先三分减一”的三分损益法计算,就是三个九相乘,再减掉一半,得数是364.5,这就是阴历年加闰以后的天数,与太阳历的365只基本一致,从而达到用律数调整勘定和调整节气的目的。这种算法不太容易理解,姑且存疑。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说“律吕调阳”,不得不提一个人:蔡邕。
蔡邕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而且在以律吕调整历法方面也很有造诣。《后汉书》中《律历志》和《天文志》等好几篇都是出自蔡邕手笔,我们前面介绍的很多内容是蔡邕记载的。
蔡邕和司马迁一样,出生史官世家,又声名显赫,身居要职,治史口碑甚佳,是当时历史界的权威兼劳动模范。由于他博学多识,辞赋和书法都写得很好,并精通音律,真实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他生逢乱世,又生性耿直,注定了其悲剧的命运。
汉灵帝时,召蔡邕当官,拜郎中。但由于他总是直言劝谏,不仅得罪了宦官,连灵帝也越来越讨厌这个不会拍马屁的家伙,再加上有小人进谗言,皇上就把他全家流放朔方(在今内蒙境内),仇家派刺客于路上暗杀,但刺客被蔡邕的一身正气所感动,没有动手。
不久,皇上大赦天下,让蔡邕回家,但因担心遭到仇家报复,蔡邕不敢回乡,而是跑路到吴地,也就是现在江浙一带。这一跑就十几年,直到汉献帝时,由于董卓的威逼利诱,才被迫出来当官。但董卓对大名鼎鼎的蔡邕还是十分敬重的,曾经在三天之内连升三级。
后来董卓被杀,蔡邕想起董卓待他不错,不由轻轻叹了口气。不巧的是,当时他旁边坐的是当权派司徒王允,就是《三国演义》里让貂禅同时勾引董卓和吕布的那位仁兄。王允认为他是董卓一伙的,把他抓了起来。蔡邕请求说你把我“黥首刖足”都无所谓,只要让我活着把汉史写完就行。王允说你以为你是司马迁啊,不行!并顶住了众多大臣的说情风,坚决把蔡邕投进监狱。结果蔡邕死在了狱里,王允这才后悔了,但已经晚了。
蔡邕在音乐方面是个天才,史书上有例为证:
有一次,蔡邕的邻居请他吃饭喝酒,大家喝得正高兴,有一个客人在屏风里弹琴,蔡邕走过去听了听,不禁大惊失色,掉头就跑。主人赶紧把他追回来问:“你是喝多了还是偷我家银子了?跑什么啊?” 蔡邕说:“弹琴的人要杀我。”大家十分惊愕。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一只螳螂正要捕蝉,蝉马上就要飞了,那个傻螳螂还在那犹豫不前。我担心螳螂捕不到蝉,心里替它着急。难道这种杀意在琴声里表现出来了?” 蔡邕笑着说:“看来就是这个原因。”
当年蔡邕隐居吴地的时候,有一家在做饭,以木头为燃料,蔡邕听见木头燃烧的声音,就知道这是一块好木头,就赶紧跑过去从火里头抢救出来。这家主人说:那可不是烤红薯,红薯在锅蒸着里呢。蔡邕说:我就要这块木头。于是把木头做成琴,果然声音优美。由于木头的一端已经烧焦,所以大家就叫这把琴为“焦尾琴”。可惜后来这把琴失传了。
蔡邕的女儿名叫蔡琰,也就叫蔡昭姬,晋朝时为了避司马昭的讳而改为蔡文姬。由于遗传基因的作用,她和老爹一样,很有才华。蔡邕死后,关中地区长期混战,长安一带百姓到处逃难,蔡文姬也跟着难民到处流亡。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抓去了,匈奴兵见她年轻美貌,就本着“美女少,先紧着领导”的原则,把她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
于是蔡文姬就成了左贤王的夫人。虽说强扭的瓜不甜,但左贤王对她很好,也就对付过吧,总比当难民强。一晃十二年过去了,蔡邕的老朋友曹操已经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得知老朋友的女儿蔡文姬在匈奴,就派使者来接她回中原。左贤王舍不得啊,但是不敢得罪曹操,只好放蔡文姬回去。而蔡文姬就像神经了一样,一会喜一会悲,一会哭一会笑,为什么呢?回老家当然高兴,但要她离开在匈奴生下的子女,又觉得悲伤。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她写下了著名诗歌《胡笳十八拍》。
蔡邕写过一首题为《饮马长城窟行》的诗,当然很多权威的专家认为这首诗不是蔡邕写的,那是谁写的呢?专家说不知道,所以很多收录这首诗的书上都写作者为“无名氏”。但是诗中表达的思念家乡、盼望书信的情感和当初蔡邕被流放朔方时的心情应该是一致的。不管是不是蔡邕写的,这首诗写得还是不错的,我们有必要欣赏一下,而且你会发现,第一句很熟悉: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14 21:39:52 +0800 CST  
作者:歌酒以咏志 回复日期:2007-5-15 02:48:56
佩服~~看了这文章,感觉多少年的书是白读了,
楼主是否可以说说这些知识是怎么积累起来的吗?
另外,从开篇《千字文》是不是有重复的字的这段论证,感觉楼主好像是专门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近乎于文科教授一样,而非一般的文字爱好者,是否可以明示?
另外,谢谢楼主可以继续写完,本人随时关注,
开贴有益~~呵呵
----------------------------------------------------------
多谢夸奖!承蒙厚爱,不胜荣幸。活了这么多年,唯一的收获就是读了点书,不敢说有多少积累,天外有天。我从事的工作是经济类的,与文字关系不大,这只是个业余爱好,所以文中难免有贻笑大方之处,诚心聆听指正。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15 17:36:36 +0800 CST  
昨天网络不通,没能更新。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16 14:10:02 +0800 CST  
第九句 云腾致雨

云,这里应为“雲”,象形字,指大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或与雨共存时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地气上为云。”
古人认为云是从山石中产生的。《说文》中说:“云,山川气也”, 《诗注》上也说:“云生于石,故名曰云根。” 所以古人经常把山石称为“云根”。如贾岛在《题李凝幽居》中说:“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很多名山大川也有以此命名的石头,像安徽宣州城北敬亭山的山顶有怪石,上面就刻着“云根”二字,据说是李白所题;黄山渔梁坝景区白云禅院西首山壁的摩岩石上也刻着“一带云根”四个大字,为明代末年名士孙子贞所书;湖南邵阳城南桃花洞外的巨石上刻着“古云根”三个字,是宋代邵州郡守麋登干的好事。后来“云根”也用来指寺院或云游僧人休息的地方。
雨,正规的解释是指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荀子 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为什么要有山才能下雨呢?因为除了正常的冷暖峰交汇产生的降水外,地势的变化也是降水的原因,我们知道,海拔每上升一千米,温度就会降低六摄氏度,空气遇山上升并变冷,从而产生降水。
腾,在这里指升入空中。《礼记 月令》中说:“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致,造成,导致。
这句话说的是一种我们极为熟悉的自然现象,不用多解释了。


云雨巫山枉断肠

云雨本来是常见自然现象,但是如果说“巫山云雨”,说的则是另一种“自然”现象了。具体指什么,你知,我知,大家都知。
为什么“云雨”到了“巫山”意思就全变了呢?我们不得不请出战国时楚国大夫宋玉,就是前面小露了一把脸的那位对邻家美女熟视无睹的才子,唯楚有才啊。
那位完美的邻家女孩是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里为了衬托自己是如何的高尚正直、不好色而写的,至于宋玉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芳邻,谁也不知道,或许他是在吹牛皮,反正也不用上税。
可能宋玉是个完美主义者,在塑造了一个小家碧玉型的、完美的凡间芳邻之后,又塑造了一个大家闺秀型的、更加完美的巫山神女,只是,宋玉笔下这两位美女都够主动的。如果据此按照现代的观念进行心理分析,说明宋玉可能是个很自恋的人。
宋玉写巫山神女,用了两篇辞赋:《高唐赋》和《神女赋》,这两篇辞赋是姊妹篇,相当于一部电影的上下集。上集主要是铺垫,神女在开头露了个脸,然后放在一边不管了,任凭你急着想看仔细神女的细部特征,宋玉就是不提这个茬儿,吊着你的胃口,文章开始改道了,大篇幅地描写景色,用华丽的语言、磅礴的气势描写巫山地区的山水风物,展示了一幅美丽壮观、原生态健康品的自然画卷。
到了下集,神女再次出现了,看点又回来了。这会不玩虚招子了,宋玉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神女的细部特征,展示了神女的容貌情态、装束身段,真是没法再美了,而神女那神采焕发、摄人魂魄的精神气质更是美到了极至,反正我是想不到词儿、找不着调儿、跟不上流儿、走不上道儿了,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神女有多美,只好麻烦各位去看宋玉的原创。总之,神女那个美啊,足以让天下男人集体口水狂流、鼻血狂喷。
这两篇辞赋并不是简单描写美景和美女的,如果那样就成了旅游宣传片了,实际上人家是彩色宽荧幕故事片,其中还是有故事情节的:
上集《高唐赋》中说宋玉曾经陪楚襄王到云梦公费旅游,看见高处云气变化无穷。楚襄王问宋玉:“这是什么东东啊?”宋玉说:“这就是传说中的朝云。” 楚襄王又问:“朝云又是什么东东?”(帝王以及其他达官显贵好像普遍智商不高,什么都不懂,基本属于外行指导内行。)
宋玉也不好意思嘲笑领导无知,只好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楚怀王,也就是你老爸,曾经到高唐公费旅游,玩累了,大白天就睡觉了,还做了个梦,也就是白日做梦,不过他这个白日梦是个春梦。梦见一个女子说:我是巫山之女,听说你来高唐旅游,特地来当个三陪:陪玩陪乐陪睡觉(原文写得很雅致:“愿荐枕席”)。结果,你老爸就这样被俘虏了。女子临走前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这句放到后面专门解释)你老爸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一看果然天上有云气,就在那里立了庙,叫朝云。”
上集的故事基本结束,临了楚襄王还问:“朝云始楚,状若何也?”宋玉猛用华丽的辞藻形容了一番。楚襄王说:“我可以去我老爸战斗过的地方游历一下吗?”宋玉看出其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巫山美女,能说不行吗?楚襄王又说:“那个地方怎么样啊?你给我描述一下吧,写个高唐旅游攻略,好让我有个感性认识。”于是宋玉就开始写美景。写完美景,上集完。
下集《神女赋》一开始就把剧情推向了高处,但还未达到高潮就掉了下来,走向了结局:
楚襄王让宋玉作完《高唐赋》后,晚上睡觉。估计早就想睡了,好像他老爸一样做白日梦。梦里真的与神女相遇了,神女果然很美丽,楚襄王很奇怪。(为什么奇怪呢?因为神女没有“愿荐枕席”?)第二天,楚襄王告诉宋玉说我也做梦了。宋玉问:“怎么样?”楚襄王说:“迷迷糊糊的,好像看见了一个美女,长得很奇异。醒了之后就记不大清了,平心静气想了半天才记起来一些。上次我老爸见到的神女长什么样啊?”宋玉说:“当然美了,‘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要多美有多美。” 楚襄王说:“那你就给我写篇文章描述一下吧,让我过过干隐也好。”于是宋玉开始写美女。写完美女,全剧终。
看完这部故事片,我们会有一种感觉:好像和现在国内某些大导演拍的烂片差不多啊?画面美轮美奂,但是故事情节残缺而且不合情理,基本上属于走“情节不够、床戏来凑”路线的。比如在《高唐赋》里是宋玉给楚襄王讲故事,楚襄王听着高兴,叫宋玉再给他“赋”一回;而到了《神女赋》中,楚襄王做梦,然后给宋玉讲梦,讲完后又让宋玉给他“赋”一回。宋玉又没有梦到神女,凭什么给楚襄王讲神女如何如何漂亮啊?这不欺负人吗?看来这部电影存在硬伤啊!
其实从宋代开始就有人提出类似的质疑。于是有人提出假设:《神女赋》的“王”与“玉”由于长得太像而在传抄过程中弄混了,于是把楚襄王和宋玉说的话给弄反了,实际上是宋玉做梦,然后给楚襄王讲梦,楚王听后叫宋玉再给他“赋”一回。这样一来,这部电影的硬伤就解决了。有道理吧?这种假设对不对,请大家自己判断。

《高唐赋》中“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一句,产生了这样几个成语:“巫山云雨”、“朝云暮雨”、“朝朝暮暮”。
神女说的这一句话倒是不难理解,只是最后一句“阳台之下”有点让人费解。难道指的是我们今天高楼大厦的阳台吗?难道现在从阳台爬下来幽会的行为是效法神女吗?
当然不是。去过三峡旅游的人可能知道,巫山有古代“三台”遗址:“楚阳台”、“授书台”、“斩龙台”。这三台都与巫山神女有关。楚阳台又称高唐观,位于巫山县城西的山丘上,就是巫山神女自称“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授书台位于巫峡飞凤山麓的平台上,传说神女在此授予大禹以招鬼神之书;斩龙台在南岸之错开峡,神话传说有一条恶龙开错了峡,神女在江边的石坪上亲自代表人民将恶龙处决。现在这“三台”还有没有,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既没银子又没时间,所以没办法去三峡进行实地考察。
美丽多情、勇敢正义的巫山神女到底是谁呢?宋代李昉等编著的《太平广记》中说她是“云华夫人,王母第二十三女,太真王夫人之妹也,名瑶姬”。
而“高唐”又是个什么地方呢?一般认为是古人用来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也有人认为是史前人类防御洪水的遗迹,类似防洪纪念塔,还有人说“高唐”就是高媒,是古时候的爱神、媒神和母神,掌管着人间婚恋与生育,真是一专多能、能者多劳、劳苦功高、高高在上……。总之,所谓“高唐”,可能是个人多的地方,适合于通过海选的方式谈恋爱、找对象、约会、速配;也可能是一个相当于现在婚姻介绍所的地方。
宋玉可能也没想到自己的作品对后世有这么大的影响,此后的“云雨”就成了男欢女爱的代名词。唐代诗人李商隐慨叹:“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宋代叶阊《摸鱼儿 倚薰风》中写有“红裙溅水鸳鸯湿,几度云朝雨暮”一句,让人浮想联翩,脸红心跳。不过最有名的“云雨”类诗篇,要数唐代元稹的《离思》。
元稹,我们在前面说过,就是那位抛弃崔莺莺、攀上了高官并娶了高官之女韦丛的家伙。韦丛二十岁和元稹结婚,二十七岁时就不幸死去。虽然说家花不如野花香,但元稹对妻子的感情还是十分深厚的,与其对崔莺莺的绝情形成鲜明的对比。《离思》就是他写给亡妻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虽然按一般道德准则来看,元稹人品确实不咋地,但客观地说,这首诗写得是有很高的艺术水准的,我们不能因为不喜欢作者而贬低其作品的价值。可是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时下有一位八零后作家,多部作品涉嫌抄袭,但很多粉丝还是誓死捍卫其偶像,刚出的新书一下子就卖了上百万本。我没看过这位作家的作品,不敢枉加评价,否则就会有“文人相轻”的嫌疑(虽然我还称不上文人),不过粉丝们是否需要先搞搞清楚:偶像的新书是不是又涉嫌抄袭,然后再去卖书,这样是不是更为理智些,对其偶像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爱护。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自己的心中“神女”或“楚王”。美丽的邂逅应该是一个温馨的梦,是一首朦胧的诗,是多年之后仍不会改变的微笑,是灵魂深处的感动与呼唤。漫漫长路上所有回忆的心情,都来自最初那深深的悲欢。时代在改变,观念在更新,但美丽依然优雅地牵引着人类心灵的航向,尽管我们苦苦地安慰自己:美丽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16 14:11:55 +0800 CST  
今天太累了,刚写了一点点,看来今天无法更新了,告假一晚。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16 21:39:26 +0800 CST  
刚刚写完了一段,还是趁着新鲜出炉的热乎劲儿贴出来吧:

第十句 露结为霜

语出《诗经 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紧接着的下一段开头是“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晞,指被太阳晒干。也就是说,“露”的命运有两种:结冻成霜,或晒成水气。
《说文》中说:“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露,是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因而被用来命名加入药料、果汁、颜料等东西制成的饮料、药剂、化妆品等,比如止咳露、枇杷露、润肤露。
霜,是露水再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因而常被用来指粉末状或膏状的东西,如比较霸道的砒霜、深受广大女士喜爱的各类美容霜。《红楼梦》第六十回标题“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一口气说了四种高级化妆品。
霜和露连用,常用来比喻艰难困苦的条件。如宋代苏洵《六国论》中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就是说前辈创业那个难啊,挥多少汗,流多少泪,才混了一块安身之地,就像我们今天一样,辛辛苦苦干一辈子,每个月的钱都让银行扣了还买房贷款。


不悲霜露但伤春

西方的节日大行其道,而传统的中国节日如寒食、端午、七夕、中秋等越来越没人关系了,连春节的年味都变淡了,如果不是中国铁路运力不足导致春运期间一票难求,或许我们已经感受不到多少过年的气息。我对西方的节日一向抱着淡漠的心态,看着很多人兴高采烈地过洋节,觉得有点“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意味。不过世事变迁,开放搞活,你想过什么节就过什么节,别人无权干涉。
但是我对西方的“母亲节”“父亲节”倒是举双手赞成的。时下国人重视子女多于关心父母,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心”,但现在的状况是多数家庭将心血完全倾注于子女,儿子是自己的亲儿子,而父母反而疏远了很多。每每看到许多年迈的老人忙于家务,而年轻夫妇为娇生惯养的子女忙前忙后的时候,不禁发出由衷的赞美之词:“真孝顺啊!”
非常愧疚的是我自己连自己的父母和岳父岳母的生日都不知道。上一代人过得太艰难,他们连自己都不记得自己的生日。可惜我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让他们轻松地颐养天年,至尽老人家们还在为生计辛苦忙碌,只好用“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来自我安慰。
《礼记 祭义》中说:“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由此诞生了下面几个成语:霜露之辰,指父母先人的生日;霜露之思或霜露之感,指对父母先祖的思念。霜露之悲,指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元代戏曲作家高明在《琵琶记》写道:“风木之情何深,式彰风化之表;霜露之思既极,宜沾雨露之恩。”意思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念亲恩。
唐末进士韩偓曾写过一首《过茂陵》:“不悲霜露但伤春, 孝理何因感兆民?景帝龙髯消息断,异香空见李夫人。”大意是说汉武帝不追念先祖,却伤悼于李夫人之死,又如何能用孝道来感化广大人民群众呢?你老爹汉景帝死了你不怀念,却找了巫师神汉来为李夫人招魂。这首诗对积极提倡孝道又极端好色的汉武帝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批判。
在孝道方面汉武帝确实是说一套做一套。比如有一次他去汾阴后土祠祭祀“娲皇后土圣母”,也就是去祭奠老祖宗,搞完祭祀活动之后,他写一首《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兮奈老何!
这首辞写的是不错,有文才有气势,重点描写了汉武帝祭祖之后对人生短暂、老之将至的感叹,有一种悲凉壮美的风格,但是却表现出一点对祖先的尊重和追念,而是重点强调了“怀佳人兮不能忘”!
在这里我不多讲关于“孝”的话题了,以免讲到“孝当竭力”一句时候没的可说,但最后还要强调一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16 23:21:44 +0800 CST  
勘误:倒数第三行“但是却表现出一点对祖先的尊重和追念……”一句,丢了两个关键的字,应为“但是却没有表现出一点对祖先的尊重和追念……”。致歉!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17 11:34:30 +0800 CST  

楼主:望于江湖

字数:935419

发表时间:2007-04-06 02: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0-21 17:07:44 +0800 CST

评论数:790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