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作者:yfengo 回复日期:2007-4-18 20:21:22
“我从小开始读圣贤书,深谙孔孟之道,为人行端走正,做事无愧无悔。只有一种难言心痛,相伴终生。忆当初年少,曾钟情于邻家之女,尝修书一封:‘奉违闺范,不觉倏尔逾时;幸睹芳颜,转瞬星霜几换。心有所念,时岁余而漫漫;身无双翼,路咫尺即遥遥。落叶纷纷,顿起无边怅惘;秋风瑟瑟,犹念梦中伊人。夙思夜盼,难见秋波一闪;魂牵梦绕,只有笑颜依稀。……词不达意,诚心拳拳眷眷;遥颂祝福,挚情绵绵依依。’而最终没有勇气将此信并未及时发出,迟致爱慕之情,铸成终生之撼,追悔无以复加。如陶渊明所言:‘盛日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心痛难言,情何以堪?
----------------------
从这开始后面一段,写的太好了。是楼主写的么,平时看书不多,不要笑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段确实是本人原创,谢谢夸奖。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4-19 08:01:00 +0800 CST  
作者:voodoo5xp 回复日期:2007-4-19 01:46:57

强人强贴,佩服ing~~~

不知楼主ID深意跟庄子《大宗师》的名言有无关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D正是源于《大宗师》,本来是注册"相忘于江湖"的,被人占上了,只好注册了这个。不过ID只是个代号而已,注册一个好听的ID不难,难的是写出好东东,而写出的好东东能够让大家都喜欢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4-19 13:11:49 +0800 CST  
第一句 天地玄黄 (2)

明明要躲避,偏偏又相遇

在清朝康熙年间及以后很长时间里,“天地玄黄”一直都写为“天地元黄”,因为康熙皇帝叫玄烨。雍正帝胤祯登基后,为了避其名讳,还把“女慕贞洁”写为“女慕清洁”,这里说了,在讲到“女慕贞洁”一句时就不再重复。
如果某个字被皇帝占上了,那别人谁也别想再用,不光《千字文》要改,凡是涉及皇帝名讳的词语都要改。比如康熙年间,中药材玄参改叫元参,广东玄山寺改名为元山寺,南京玄武湖改为元武湖。
避讳是我国历史上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习俗,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如遇应讳的字,不能读本音,要“改读”或“换说”,称为“读白”,如《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了避母亲贾敏的讳,碰到“敏”字,就读成密或米;写应讳字时候,要按规定要采取“空字”、“缺笔”或“改字”的办法,叫“写白”,如孔丘的“丘”字,在古文献中总是写作缺笔的“正”。我们习惯上把错别字说成“白字”,就是来源于避讳。
避讳这种霸王条款是什么时候规定的呢?有人说夏商时期就开始了,唯一的证据是《山海经》中夏后启写作夏后开,说明夏朝就开始整这些没用的事了。但有人说《尚书》中对夏商国君的名字都直书不讳,《山海经》中之所以避启为开,乃是汉朝人抄书时避汉景帝刘启讳所致。多数人认为避讳起源于周代,但周代的避讳并不严格,只要避开国、官、山川、隐疾、畜牲、器币就行了。后来避讳这一霸王条款被发扬光大,历代帝王为了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突出自己的特殊地位都积极推行,将避讳的中心转移并把范围扩大。
有人不服气了:我用个字碍你皇上什么事了,凭什么不让用啊?就这么霸道,就这么不讲理,不服气吗?有招想去,没招死去。
你还真别不信邪,要是在避讳之风盛行的朝代,你非要用避讳字,那就是自找倒霉了。《唐律疏议》规定,主观故意直呼皇帝名字就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不敬”罪,就算是客观无意犯禁,也要收拾你。明太祖朱元璋当过和尚造过反,因此对“僧、贼”二字极端厌恶,大臣们也都知道,但偏偏就有一个不长眼的。杭州学府教授徐一夔给皇上写贺表,用了“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一句,朱元璋看后勃然大怒,说:“生者僧也,则字音近于贼,杀!”徐一夔就这么被干掉了。朱元璋的超级敏感,源于其内心的超级自卑。
还有人想利用避讳升官发财反受其害的。乾隆时有个巡抚叫海成,意外发现江西举人王锡侯出的一本名叫《字贯》的书中竟直书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名字,如获至宝,赶紧向皇上打小报告,心想皇上一定回重重封赏我吧。乾隆下令斩了王锡侯及其子孙,然后“重赏”了海成两样东西:一样是革职查办,另一样是判死缓。真实害人害己啊!估计海成肠子都悔青了。
还有一个著名的避讳悲剧。唐朝诗人李贺七岁成名,踌躇满志,社会上普遍认为李贺考个功名简直就是老太太擤(读“醒”)鼻涕——手掐把拿的。但李贺去考进士时,却被告知不具备考试资格。李贺不服,说我根红苗正,没有任何民事或刑事案底,凭什么说我没考试资格,我要告你们招生腐败!人家考官和颜悦色的问他:“你妈贵姓?”李贺说:“你管着吗你?”考官赶紧说:“对不起,我刚看完《大话西游》,问错了。我问的是你爸叫什么?”李贺说:“叫李肃晋啊,这么了?”考官又问:“你来这想考什么?”李贺说:“那还用问吗,我来考进士啊!”考官说:“你老爸的名讳和进士相冲突,你还敢来考,不治你个不敬之罪就算便宜你了,还在这跟我唧歪个啥劲儿啊?”李贺仕途从此断绝,这个打击使他非常绝望,二十七岁郁闷而死。
古往今来,因避讳产生的故事多了去了,因此造成词语变化的也很多,虽然改朝换代以后基本不用再避前朝的讳,但已经改了很多年的词语也很难再改回去。比如唐朝为了避李家老祖宗李虎的讳,把“老虎”改成“大虫”;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把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宋代为了避宋真宗赵恒的讳,将传说中月亮里的“姮娥”改为“嫦娥”;等等。每朝每代每个皇帝都一通乱改,造成很多混乱。
避讳的习惯并没有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而消失。文革期间,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有句这样的唱词:“擒栾平,逮胡标,活捉野狼嚎。”而这句唱词的原版是“擒栾平,逮胡彪,活捉一撮毛”。彪、毛二字在当时可是不能随便说的,何况是用在反面角色身上,所以赶紧改了,如果改晚了,后果可能是相当严重的。
李敖谈避讳时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避讳这套想起来实在没有什么道理的习惯,在世界上,可说是中国独有的坏习惯,自找麻烦的坏习惯。我们再反看外国,外国正好和中国相反,洋鬼子们觉得,尊敬一个人,最好的尊敬法子,不是不敢提他的名字,而是偏偏要提他。”
中国人避讳这一坏习惯的根源在哪里呢?根源就在于我们中华儒家伦理文明塑造的民族性格。孔子是提倡在适当的时候说谎话的,他本人就是以“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为原则编写《春秋》一书的。避讳实际上就是为别人遮羞,这是儒家道德观念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人家叫你名字并没有什么羞耻的,这是后代当权者别有用心地对避讳进行发扬光大的结果。
如果抛开阶级观念,避讳实际上是一种人文关怀,体现了貌似刻板的儒家伦理道德中存在的非常人性化的一面,其本身并无实质性错误,但在一些其他因素的干扰下,人们逐渐把有意夸大或隐瞒实情也视为避讳的范畴,造成信息失真,社会诚信缺失,而这种状况正是儒家伦理道德所反对和着力改变的。于是形成了一个奇怪现象:儒家提倡的避讳对对儒家伦理道德体系本身造成巨大冲击。
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美国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就拿这位同时寻开心说:“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你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没想到这句玩笑话在美国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而且这句笑话的意思也逐渐扩展,最后演变成这样:“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可以简单理解为十个字:明明要逃避,偏偏又相遇。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反而会很高,对待不太可能发生的问题如果存在侥幸心理,会产生相当严重的后果。任何文明和民族性都不会是完美的,缺憾在所难免,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去直面缺憾,采取有效的修正措施,而不是心存侥幸、忌病讳医地去“避讳”,只有这样,我们的文明才能具备更多的理性和包容性、我们的民族性格才能更加丰满和健全。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4-19 21:01:05 +0800 CST  
楼上所言甚是,欢迎大家继续批评指正!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4-20 08:15:18 +0800 CST  
作者:SirIsaac 回复日期:2007-4-19 21:38:38
好文,好文。
颇有举重若轻信手拈来的风度。
楼主渊博至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奖了,本人才疏学浅,又要拼命工作养家活口,写东西只出于爱好,远没有达到“举重若轻信手拈来”的境界。天涯里达到这种境界的,首推好熊先生。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4-20 10:38:02 +0800 CST  
作者:macartney 回复日期:2007-4-20 21:43:13
还没更新 楼主懒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呵呵,我不是懒死的,而是累死的。每天工作很累,晚上写帖子也很累,昨天熬不住了,写了一半睡着了。我会尽快更新的,请大家多多原谅并耐心等待!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4-21 09:05:30 +0800 CST  
终于又写完了一段,困死了,发完睡觉zzzzzzzzz^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至高无上到低级庸俗

在我国古代,黄色一直是皇权的代表色,象征着高贵。
黄色为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被推至高无上的宝座上的呢?
这要从中国五行理论说起。按照现在可考的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先民虽然还多用神话传说来解释一些弄不清楚的自然现象,但已经具备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创立了五行之说这一种对世界组成进行抽象的物质观。后来五之说由阴阳家们不断发展,成为我国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十分深远的的一种哲学思想。
根据阴阳家的说法,世界是由具有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属性的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的,这五种物质相对应的颜色分别是白、青、黑、红、黄。中国历史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属性——当然,有的是那个朝代的人自己确定的,有的是后来人给强加上去的。比如夏朝是木德、崇尚青色;商属金德,崇尚白色;周是火德,崇尚红色;西汉是土德,崇尚黄色;东汉属火德,崇尚红色;千字文产生的年代南朝梁国属木德,崇尚青色;等等,可是各朝代的皇帝多数还偏爱黄色,特别是汉代以后,认为黄色才是皇权的象征。
在原始社会末期,黄色被当时的中国原始部族首领看中,作为自己的称号,这个首领就是黄帝。黄帝并不姓黄,而是姓姬,名叫轩辕。为什么姓姬呢?因为“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就是以居住地取姓。 但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姓公孙。其实黄帝姓什么都无所谓,因为那时候姓氏观念还处于萌芽阶段,仅仅起到了区分部族之间亲疏关系的作用,一般都以居住地点的标志物名称为姓,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姓氏。后来才慢慢发展演变,形成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的诸多姓氏。相比之下,日本鬼子的姓氏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从蒙昧时代开始到现在,一直以居住地取姓,住在山脚下的姓“山本”,住在松树下面的姓“松下”,住在的田地里并发现地里有个大王八就姓“龟田”。姓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鬼子的原始野蛮特征,所以才有很多禽兽不如的表现。
姬轩辕同志之所以看上黄色,是因为有一天,他看见有“大螾大蝼”出现,就是大个头的蚯蚓和蝼蛄(俗称“喇喇蛄”或“土狗子”),于是说:“土气胜!”土是黄色的,因而认为是这是“土德之瑞”(德,就是属性;瑞,吉祥的征兆),所以崇尚黄色。这可能是黄色正式被隆重推出的最早记录了。后面的朝代虽然属性不一样,但对黄色也基本都持推崇的态度。
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五行之说已经发展比较完善,于是动用手下一群胡参谋烂干事,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终始循环的原理进行推算,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周朝属于火德,秦朝取代周朝,就是克制住了火,克火的是水,因而秦朝应该是水德。水德对应的颜色是黑色,所以秦朝应该崇尚黑色。暴虐的秦始皇发扬了大公无私的精神,说好颜色要让大家分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让全国人们都穿黑的,差点就宣布乌鸦为国鸟了。结果,整个秦朝都够黑暗的。至于秦始皇本人穿黄还是穿黑,没有看到有关记载。
黄色到底有什么好的呢?古人认为黄色是中和之美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谥也”,充分体现了在以农耕为主的中国古代人们对土地资源的爱护、依赖和崇拜。另外,《春秋大传》中说:“天子之国有泰社,东方为青色,南方为赤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 沿袭了五行之说,以黄色为中央色,皇权居中央的观念也是让帝王门爱上黄色的一个原因。还有个说法认为皇帝都认为自己是天上的太阳,而太阳是黄色的,于是以黄色为帝王色。
从文献资料来看,隋朝以前,黄色并不是皇家专用色,老百姓也可以穿用。《后汉书》中说:“二百石以上四彩,青黄红绿,贾人,缃缥而已”,就是说每个月薪水多于二百石的官员可以穿青黄红绿四种颜色的衣服,商人当时地位低下,只能穿浅黄色与淡红色。不过到了隋朝,黄色的使用权限就开始上收了。隋唐两代都明文规定天子要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元朝规定“庶人不得服赭黄。”黄色正式成为象征着皇权和尊贵的法定尊色。黄色地位提高了,而绿色的日子却不好过了。唐朝时开始用给犯错误受处分的人戴绿头巾,以示惩戒,到了元朝,绿色更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朝廷专门规定妓院里的王八要戴绿头巾。这个说法一直流传到今天,只不过“绿头巾”变成了“绿帽子”。
那时侯,你要是能够资格穿上黄色服装,就和现在开上宝马或胸前挂一个“全国某某代表”的牌子一样,从里到外都透着气派、高级、牛!
虽然黄色服装等物品不让老百姓用,但并没有规定不能说“黄”这个字。前面提到的“黄天后土”就是大家常说的一个词语。实际上应该是“皇天后土”,出自《左传》,是“天地神祗”之意,但后来很多人都写成“黄天后土”,也不能说写错了,因为黄色代表皇权嘛,这两个字没有实质区别。《释名•释采帛》中是这样解释黄的:“黄,晃也,犹晃晃,像日光色也”,黄色也象征光明,所以“黄天”实际上是相当于“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而不是因为沙尘暴而形成的“黄沙漫天”。由于“黄”除了是皇权的代表色外,还是贵金属“金子”的颜色,所以在人们日常用语中,黄也广泛地用于表示尊贵、吉祥、美好之一,比如,诸如“黄灿灿”、“黄道吉日”、“黄花大闺女”等,全都是誉美之词。
但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十分不满黄色被统治阶级最高层长期霸占的现实,于是通过特殊的方式进行了地下斗争,就是通过用“黄”字代指牲口或其他脏东西来从精神上打击“黄”的尊贵性。比如用“黄”指马,成语“飞黄腾达”中的“飞黄”可不是说飞行中的蝗虫,而是指传说中的神马,据说这种马善于跑得特别快,简直就是马中的刘翔。后来这个成语多用于比喻善于暗中钻营而得意于宦途。还有用“黄”指狗的,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说:“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里的“黄”肯定不是“皇上”,否则苏轼也不敢牵。因为狗也是黄色居多,所以用“黄”来代指狗。我们小时侯也经常叫自己家的狗为“大黄”或“阿黄”。不过对于苏轼先生“左牵黄,右擎苍”的动作,我感到有点别扭,正常应该“左擎苍,右牵黄”才舒服点吧,除非苏轼是个左撇子。用“黄”指狗还不算什么,还有更不堪的:用“黄”指粪。如《黄帝内经》中说“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
封建王朝被推翻、特别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人民群众终于扬眉吐气:解放了,天亮了,穿啥颜色都让了,咱老百姓今儿我是真呀真高兴!可惜好景不长,从二十世纪中期开始,鲜亮一点的色彩都被认定为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数亿中国人民只能穿草绿色(绿色高兴了,终于翻身了!)、灰色和蓝色,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青年人穿的花哨一些,也被当成奇装异服,走在街上会被人抓住剪烂衣服——这些与“黄”关系不大,就此打住。
皇上完蛋了,“黄”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再也没有那个尊贵的派头了。此后产生的或者是此前就有而后来才流行开来的有关“黄”字词语主要有这么几个:
黄账。就是借钱不还。你借人家钱,人家债权人还记着账呢,结果你一拖再拖,记账的账本都变成黄色。你这个人诚信有问题呦!俗话说“欠钱不还,屁眼朝南;欠钱不给,屁眼朝北。”虽然比较不雅,但话糙理不糙,充分反映了广大债权人对赖账者的鄙视和无奈。
黄了。指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黄了”能表达这层意思,我的理解是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植物根系遭到破坏或气候等条件不适合等变化,都会由绿变黄,表明该植物已经死翘翘了,完蛋了,结束了,Game over 了。
黄牛。现在一提黄牛,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不会是那些在田里辛勤耕作的家畜,而是那些活跃于车站、体育馆、商场等地让人恨之入骨、有时候又不得不与之讨价还价的“黄牛党”。“黄牛”是曾经是一个多么好的词啊,活生生让这些人给糟蹋了。建国以后的一段时期内,如果你被称为“革命的老黄牛”那是相当荣耀的一件事,表示大家对你塌实工作的一种肯定。现在基本没这么表扬别人的了。
那么这个表示投机买卖、买空卖空意思的“黄牛”是从何而来的呢?
有人说是外文翻译来的,最初是指在证券交易场所外挣点跑腿费的人,没有进入交易大厅的资格,属于社会底层一种没有办法的谋生手段,但由于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黄牛们生意越来越火,终于鼓捣成气候了,成为黄牛一党。
外文咱不在行,中文还凑合。据说黄牛没有肩胛,因此上海旧时称那些讲话不算数、不能担负责任,办事不牢靠的人为“黄牛”,《汉语方言大词典》里也说:责任心差而不履行承诺的人可以说是“黄牛”,进而引申为代指那些从事着“空手套白狼”这一伟大事业的掮客们。黄牛真的没有肩胛吗?我没学过动物解剖学,这个问题答不上来,但小时侯骑过黄牛和马,连猪都骑过,没觉得牛比马少什么,只是牛背不如马背舒服,可能是因为黄牛真没肩胛或肩胛肉薄?但各位家长千万要告戒小孩子:骑牛骑马都可以,千万可别骑猪,我小时候骑猪,差点被摔残废。不过现在的小孩生活条件好了,基本接触不到家畜,只吃过肥猪肉没见过肥猪走,想被摔都没机会。
查了一下词典,英文里“黄牛”一词为“scalper”,而“肩胛”一词为“scapular”,看来两者还是有关联的,如果不是黄牛没肩胛,就是黄牛党要从肩胛上弄点好处去,因为“scalper”也可以翻译为“剥第一层皮的人”或“做投机抽头的人”。
各位观众,终于要说到目前“黄”字最普遍的一个意思了,顺便也回答一下前文提到的问题:为什么黄色代表色情?
我们今天已经习惯于用黄色来指称带有明显色情意味的的东西,只要一提 “黄色”二字,十个人有十一个首先想到色情——其中有一个人想了两遍。上大学时候正直青春年少,精力旺盛,求知若渴,特别是两性知识,老师一直也不教,让大家觉得很神秘,就更想知道——其实老师要是早把那点破事说清楚讲明白,大家就没什么兴趣了。现在的教育是对光明正大的生理卫生问题羞羞答答藏着掖着,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倒是毫不避讳,比如对于家长当官或有钱的学生,个别老师会以身作则地引导其他同学尊重他、爱护他、让他当班干部——大学生是最具创造力的一个群体,大家通过各种荤段子、黄笑话来学习、探讨和交流心得体会,学习成果特别突出的一个宿舍被大家命名为“黄普学校”,就是黄色知识普及学校。
闲话少说,继续讲黄色为什么代表色情。
说起来也有一百多年了,1894年,在欧洲的西北角有个比较著名的国家,叫英国,有人创建了一本名叫《黄杂志》的期刊,这个杂志的主要写手是颓废派的文艺家们,他们的作品有时会带有一点色情意味,但不能算淫秽。《黄杂志》发行量差强人意,杂志社勉强维持着,如果不是第二年发生的一件事,这个杂志一直也不会有什么知名度。
1895年4月的一天,著名作家王尔德因搞同性恋而被逮捕,赶巧了,王尔德在被捕的时候,正拿着一本《黄杂志》。其实王尔德被捕那天手里拿的书并不是《黄杂志》,而是法国作家比尔.路易的小说《爱神》,巧合的是那本书的封面是黄的。于是人们想当然地认为《黄杂志》和王尔德同样是不名誉的,很快有人到《黄杂志》的出版商门前示威,有人把裤衩上的皮筋儿抽下来,做成弹弓,用小石子打出版商的玻璃。旁边人一看,说你费这劲干嘛?拣几块大石头一砸不就完了吗?结果出版商的办公场所被砸了个稀巴烂。
从此,在欧洲,黄色就与性、色情、恶俗等等概念发生了联系。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正处于报业发展的一个新时期。当时纽约的《世界报》和《日报》是竞争对手,正为了争夺市场而进行激烈的PK。《世界报》用骇人听闻的报道和对政治腐败进行攻击,赢得了全美报纸的最大发行量。《日报》不干了,看来不玩点狠的不行了,就把极受读者欢迎的连环漫画《黄色小子》的画家给挖了过来。当时两大报广泛采用大字标题、彩色连环画、大量图片等手法,竭力迎合读者。这段时期被称为“黄色新闻”时期。
这就是西方的黄色,有色情和媚俗两层之意,总之是指低级庸俗的东西。至于黄色的这种意思是什么时候传到中国的,就不可考了。本来,我国古代把色情场所称之为“烟花柳巷”、把不正经的行为成为“寻花问柳”,把性病称为“花柳病”,虽然同样不是指什么好东西,但叫法还是挺诗意的。而“黄色”的西方意思一传过来,马上取代了“花柳”,不知道是远来的和尚会念经,还是出于对曾经至高无上、风光无限的“黄色”进行打击报复的心理。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4-23 00:45:02 +0800 CST  
昨晚太困了,发贴时忘了加标题:第一句 天地玄黄 (3)
中间部分“黄灿灿”前“美好之一”,应为“美好之意”。
抱歉!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4-23 08:18:32 +0800 CST  
第二句 宇宙洪荒

凭着理解加发挥,这句的意思应该是“茫茫宇宙啊\辽阔无边\渺小人类啊\暂活世间!”
这一句的意思十分简单,但讲起来要费些力气,要从宇宙的起源讲起,只好采取老办法,就是尝试用轻松活泼的语言来解释冗长枯燥的理论,不知道能否达到目的。
按照本意,“宇”是指屋檐,如庙宇、屋宇,“宙”是指栋梁。“宇宙”一词本来是就是指一间房屋。后来意思扩展了,指天地,后来又扩展到没边了,指时空。《庄子 庚桑楚》中说:“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淮南子 齐俗》中说:“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
宇宙也有大小之分,大宇宙是客观上的,包括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小宇宙原本是指在构造或性质方面与大系统有相似之处的小系统,我们这里将其抽象为以个体思维为依托和核心、主观上的小宇宙,即每个人,相当于一些人经常呐喊的“燃烧吧,我的小宇宙!”



今天暂时到此为止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4-23 23:01:24 +0800 CST  
第二句 宇宙洪荒(1)


凭着理解加发挥,这句的意思应该是“茫茫宇宙啊\辽阔无边\渺小人类啊\暂活世间!”
这一句的意思十分简单,但讲起来要费些力气,要从宇宙的起源讲起,只好采取老办法,就是尝试用轻松活泼的语言来解释冗长枯燥的理论,不知道能否达到目的。
按照本意,“宇”是指屋檐,如庙宇、屋宇,“宙”是指栋梁。“宇宙”一词本来是就是指一间房屋。后来意思扩展了,指天地,后来又扩展到没边了,指时空。《庄子 庚桑楚》中说:“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淮南子 齐俗》中说:“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
宇宙也有大小之分,大宇宙是客观上的,包括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小宇宙原本是指在构造或性质方面与大系统有相似之处的小系统,我们这里将其抽象为以个体思维为依托和核心、主观上的小宇宙,即每个人,相当于一些人经常呐喊的“燃烧吧,我的小宇宙!”


大宇宙:永恒存在?爆炸产生?

科学发展到今天,还是不能解决宇宙起源和归宿问题。到底是什么东西创造了宇宙?而又是谁创造了那个东西?最后宇宙要去向哪里?这是十分挠头的问题。你如果有兴趣,可以进行研究探索,整出个理论来,没准儿就填补了中国籍人士在诺贝尔奖上的空白。
关于宇宙到底是怎么启动并运转的一直就没停止过,宗教界认为宇宙很年轻,刚诞生不久。比如十七世纪时大主教邬谢尔经过计算,搞得十分精确,还有零有整的,说宇宙是公元前4004年光荣诞生的。
他是采取什么高精尖的技术方法进行计算的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旧约圣经中人物的年龄加起来。
但这么蹩脚的计算结果却被现在一些科学家所认同,理由是如果宇宙已经启动了很久,我们人类也应该已经存在了很久,那么我们的文化和技术都应该更加先进,早都应该杀向太空了逮几个外星人回来研究了,而我们现在还处在“窝里斗”的阶段。同时,根据科学考证,上次冰河期结束的时间和圣经上记载的的创世日期相差不多,作为地球的寄生虫,人类也就是在那时候正式诞生的。所以宇宙应该是很年轻的。
以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一大撮”哲学家则认为,宇宙是永恒存在的,没有开头和结尾。那么人类为什么发展得这么慢呢?如果宇宙一直存在,那么人类就算坐个牛车也应该走到火星上去了。
他们的解释是:周期性的自然灾难就像猫玩老鼠一样一次又一次地使人类打回起始状态。
不管是启动论还是永恒论,上述两种观点一致认为:宇宙不随时间而改变。
到了十九世纪,地质学家发现岩石以及其中的化石的形成需要几亿甚至几十亿年的时间,这表明地球及宇宙上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另外,根据牛顿的引力定律,宇宙中的恒星必须相互吸引,那么它们就没有理由互间间保持恒定的距离并且静止在原地,除非上帝在和恒星们玩“木头人”游戏。
牛顿虽然觉得不太对头,但是他并没有借这个机会否定宇宙永恒论。牛顿同志,天才啊,当初看到树上掉下一个苹果就想到力学问题,如果换了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个苹果熟没熟、甜不甜。这就是天才和我们普通人的区别。但是天才大都比较怪异,据说天才与白痴、真理与谬误之间都只有一步之遥,后来牛顿同志因“万有引力”而出了彩、成了名、当了官、加了薪,被当成权威供了起来,加上当时面临的需要科学解释的问题太多,弄得牛顿头大了好几倍,跟喝了劣质奶粉的大头娃娃似的。最后牛顿同志崩溃了,快疯了,差点成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例“疯牛病”患者,为了求解脱,牛顿信了上帝,把解释不了的问题都推到了上帝身上。
牛顿撂挑子不干了,但他的权威地位还在,就因为这个原因,压制了很多新人新思想。一直到二十世纪初都没有人提出否定宇宙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理论。
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了红移现象,就是远距离星球射向地球的光以红光为多,近距离的则以紫光为主。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星球在远离地球。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也不知道,直接去问那些科学家好了。
接着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他提出加速度不等于零的理论,其中即包含了宇宙膨胀的观点。但是他对宇宙恒定论情有独钟,以至于他没有提出宇宙膨胀论,而是设立了一个宇宙常数,用于抗衡引力的因素来调和牛顿的理论。
1929年,埃德温•哈勃首次提出了宇宙膨胀论。十几年后,科学家们又提出大胆预测,说宇宙是由大爆炸产生。
简单模拟一下大爆炸的产生过程,大致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你把星系逆着时间的方向,就是向已经过去时间方向运行(当然,运行速度至少要超过光速,才能回到过去)那么星系在前一百亿到前二百亿年之间的某一时刻似乎应该重叠在一起,在这个称为大爆炸奇点的时刻,宇宙的密度和时空的曲率应为无穷大,你可以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想想那一刻有多么可怕,所有的已知的科学定律在这种条件下都失效了。科学唯一能告诉我们的是:宇宙现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是过去是处于那种形态。至于为什么大爆炸后的那一瞬间宇宙变成现在这个德行,目前的科学是解释不了的。
按照大爆炸理论,科学家推断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37亿年。后来又有人计算宇宙有多大,发现宇宙真实超级大,其长度至少为1560亿光年,目前已发现和观测到的经星系大约有1250亿个,而每个星系又拥有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几百到几万亿颗。想想吧,我们每个人在这个宇宙中是多么多么的渺小。至于宇宙到底是什么形状的,渺小的人类还在争论,有说宇宙是球形的,有的说是马鞍形的,还有说很平坦的,就像盲人摸大象一样乱说一气。
1963年两位名字特别难记的俄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部分质疑大爆炸理论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当星系直接相互接近或离开时,它们才会在过去的一个单独的点上相重叠,才导致无限密度状态,但是星系还多少具有一些侧向速度,就像汽车一样,多少会有点跑偏,因而星系虽然曾经非常靠近过,却不一定发生相撞这种恶性事故。然后宇宙会继续重新膨胀,而不必通过一种无限的密度的状态。
这个观点让我想起了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著名悖论:“阿喀琉斯追不上龟”。
阿喀琉斯,就是古希腊神化中那位全身除了脚跟都刀枪不如的大英雄,在那场因美女海伦被诱拐而引发的特洛伊战争中大出风头,当时属于天字第一号英雄,谁都不是对手。阿喀琉斯的奔跑速度,那是嗖嗖快,但芝诺说他永远也追不上前面慢悠悠爬行的乌龟。
为什么这么说呢?芝诺先生有他的道理:阿喀琉斯如果要追上乌龟,那么他便要先到达乌龟刚才所在的位置,可当他到达那位置,乌龟则当然已离开那位置而前进了一小段距离。于是,如此重复下去虽然距离越来越近但始终却都还有着距离。所以,芝诺得意地说:“阿喀琉斯啊,你不是跑得快吗,但是你就算是追到肾亏,也追不上乌龟!除非你煮了乌龟来补肾亏!”
再往后,那位躺在轮椅上、全身除了大脑之外都不能动的著名传奇科学家霍金结合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来探索宇宙的开端。1983年霍金等人提出了“无边界设想”,认为宇宙的状态应由对一定种类历史的求和给出,宇宙的边界条件是它没有边界。“无边界设想”的具体内容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对于我们这些肢体健全、全身都能活动的俗人,研究这些理论远没有类似“小故事大智慧”的东西有趣。
但是霍金自己仍然充满迷惑,他说:“究竟是什么东西将生命之火赋予这些方程,使之产生一个受它们制约的宇宙呢?难道终结的统一理论是如此之咄咄逼人,以至于其自身的实现成为不可避免?虽然科学能解决宇宙如何启始的课题,它仍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为何宇宙必须存在?我对此没有答案。”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4-24 21:35:28 +0800 CST  
第二句 宇宙洪荒(2)


小宇宙:生命何来?意义何在?

生命这玩意儿啊,真是奇妙,构成生命肌体的原材料都非常常见,而且这些原材料在地球上还备有大量库存,随时可以组装成生命,但现在的科学技术最多是克隆,还不能直接组装或合成生命。
每个生命都独具特色,比如说人类吧,全世界几十亿,就找不出来两个完全一样的。记得读高中时候,有个男同学看到一个漂亮女生,非常感慨地说:“同样是碳、氢、氧三种主要元素,人家怎么排列得那么好呢?”
我们之所以被赋予生命,是偶然中的必然,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父母根本没机会征求你意见就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了,然后你在消耗资源的同时不得不亲历亲为:亲自吃、亲自喝、亲自上厕所,亲自体验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生老病死。等体验得差不多了,白白了您哪,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哪儿来的哪儿回去吧。
先看看我们中华文明三原色对生命的态度吧。佛教认为:人生来就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有欲望,必须消除欲望进行修行,才能达到西方极乐世界,即“苦、集、灭、道”。道家主张顺其自然,该活就老老实实活着,该死就痛痛快快死,道家的二当家庄子更是在顺其自然的基础上增添了极富浪漫主义的情调,“庄生晓梦迷蝴蝶”,对活着是现实还是梦境提出质疑。他的洒脱浪漫倾倒了两千多年以后的万千少女:在2004年众女网友票选出来(一说为某女网友自己列举)的“中国五千年四大极品男人”中,力压富可敌国的范蠡、万夫不挡的项羽、才貌双全的周瑜,荣获冠军,成为男人中的男人。儒家则只讨论过程不管结果,以比较积极的态度来关注并力求改变所生存的社会状况。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现代生命科学认为,生命是物质的特殊存在形式,生命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应激反应、不断进化,主要也就是吃喝拉撒睡那点事;生命的本质是核酸与蛋白质的化学成份不断地自我更新。
生命的特殊性在于其自主性,比如说你现在正看我写的东西呢,下一步你想做什么?是继续看下去,还是喝口水去,还是准备去干点不可告人的隐私事去,谁都不知道,只有你自己知道,也只有你自己能决定。生命的奥秘也就在于这种个体意识,在这种意识存在的条件下,生命体才能运转自如,才可以成为一个主观小宇宙。对于生命和意识具体是如何产生的,那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放在一边不去理它。
通常所说的灵魂,实际上就是指意识活动。意识是哲学概念,与物质相对应,什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之类,我们上学的时候念叨了无数次。灵魂的说法实际上是不唯物的,指附于人体的精神或心意之灵,但由于这个词说起来既通俗又高雅、既直白又神秘,所以在文化人中间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凡生命体都有本能的个体意识,而人类已发展到拥有逻辑思维意识,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高级吧?但人类的个体意识也很容易被其他意识所左右,比如作为基督教集体意识结晶的《圣经》就苦口婆心地教导劳苦大众们说“忍受苦难可以使灵魂安静”,就是要你在意识上认同你所遭受的苦难,以便统治阶级把你当成受虐狂养着。
下面我们要板起脸来,装一会假正经,讨论一个严肃的话题。
人到底为什么活呢?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自从人类出现就一直被类似的问题困绕着。有人说了:我还不想死就活着呗,好死不如赖活。这也是一个答案,在人类找到标准答案之前,没有人敢说这个答案是错的。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类的生命和世界上其他生命没有本质区别,如老子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大自然的眼里,人和其他物种一样,跟个玩具狗没什么区别。但我们人类可以用科学的观点来安慰自己,找出人类高于其他物种的优势来,寻个心理平衡。
有一本书谈宇宙和人生的书中是这样找心理平衡的:
“假设宇宙到现在还没有进化出具有认知思维意识的人类,那么宇宙中的物质存在就得不到真正的认识,而宇宙则不过是一个无法认识自己的、机械的、零零碎碎的宇宙而已,所以我们说:我们是宇宙的明灯,照亮了宇宙。这就是人生对于宇宙最重大的意义。”
看到这个理论,我第一反应就是想骂街。这种找心理平衡的观点简直太幼稚了,糊弄三岁孩子去吧,整点四岁的行吗?宇宙需要人类来帮助来认识自己吗?人类还想照亮宇宙?拜托,先撒泡尿照照自己好吗?
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在人出生前,人没有先天固定不变的本质,所以生命是没有意义的。可是,从进化发展的角度看,人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其意义就是保证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够绕的吧?这种超出人类智慧的高深问题都这德行。
就个人小宇宙来说,我们现代人在这个充满危险的世界上活着,很多人都在为满足基本生活条件而奔波劳碌着,被生活压得透不过气来,还有一些人非常富足,但钱太多了也愁得慌,整天担惊受怕的。大多数人都处于勉强活着或者“亚活着”(借鉴亚健康的意思)的状态,很多小宇宙都快爆炸了,还谈什么意义不意义的?
从社会成员的角度看,人不光为自己活着,而且为周围的人活着,为了责任活着,与此同时不自觉地促进了社会的前进。人活着并不一定要有意义,但如果能够有意义,人会活得更充实。作家毕淑敏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
人生充满未知因素,使人始终处于迷惘状态,总要面对生离死别,总要面临选择,就像买股票,都希望它涨,涨个百分之一万才好,但它极可能跌个稀里哗啦。如果能长生不老,如果能预测未来,人生会变得有意义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克隆动物的成功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科学家预言:若干年后,人类将能够治愈绝大多数疾病,人类的寿命将越来越长,还将能够通过克隆来复制自己。但就目前的社会构架和伦理秩序而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自我复制将造成大混乱。科学还不能预测未来,即使能够实现,对于没有任何悬念、按照既定规划走下去的人生之路,你还能有多少期待呢?就说看足球世界杯吧,大家都宁可熬夜看直播,在已经知道了结果的第二天,还有几个人会去看整场录播?
《千字文》让我们记住了1500年的周兴嗣,电灯让我们想起了爱迪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辈子干那么一件两件漂亮事,让后代记住你的名字,比较高级形态的人生意义,也就这样吧。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4-25 22:10:45 +0800 CST  
:voodoo5xp 回复日期:2007-4-26 0:25:01
才解到第二句,这样的篇幅,看来一直能看到08奥运开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也正是我所忧虑的……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4-26 08:13:13 +0800 CST  
今天晚上有朋自远方来,要出去喝酒,恐怕今晚难以更新了,争取明天多写点,抱歉!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4-26 17:04:07 +0800 CST  
第三句 日月盈昃 (1)

“太阳啊/时正时斜/月亮啊/有圆有缺!”
日斜称“昃”。《说文》中说:“昃,日在西方时侧也。”所以太阳初升到正午这段时间不为昃,过了正午太阳偏西才能这么说,后来引申为“倾斜”之意。有个不太常用的成语:“昃食宵衣”,是一个善于拍马屁的大臣任用来热情讴歌皇帝勤于政事的,意思是太阳偏西时才吃饭,天还没亮就穿衣。这个成语的发明人,就是与周兴嗣同时代的南朝陈国尚书左仆射徐陵,是个宫体文的名家,但与周兴嗣比,徐陵属于小字辈,周兴嗣去世时,他是一个不满十四岁的小屁孩。
月圆为“盈”。《说文》中说:“盈,满器也。”就是器皿装满之意,略加引申,指丰满、匀称好看。中国历史上美男子之无冕之王、名气比前面说的卫玠还大的超级帅哥宋玉,在其《神女赋》中写到:“貌丰盈以壮姝兮,苞温润之玉颜”,描写了身材匀称容貌秀丽的美女——这里的“壮姝”可不是指“健壮的美女”,而是“长大了的美女”之意。“盈”字亦可重叠使用,“盈盈”指的是充盈、充积的样子,金庸小说中魔教教主任我行的女儿任盈盈,可能就是取此意。



十个太阳和三足鸟:假新闻是怎样产生的

我国关于太阳的传说,可以说老掉牙了,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天长地久有没有?浪漫传说说太多”,对于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你再罗罗嗦嗦长篇大论的,肯定招人烦。
我国关于太阳传说的梗概是这样子的:开天辟地以后,天上有十个太阳,每个太阳里面栖息着一只三足乌鸦,不知道为什么没变成“烤鸦”,否则太阳没准就改叫“全聚德”了。天上太阳多,地球变热锅,当时又没空调,人们热得啊,真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只好请神射手后羿帮忙,在给足了出场费、车马费、劳务费之后,后羿射掉九个太阳。
关于后羿,我们一会还要细说,现在要说的是太阳。我们前面说过,由于先民无法解释天地的起源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就将自然的力量形象化和人格化,以神话传说的形式记录自然现象。但是这个传说记录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呢?因为远古时候真的出现“天现十日”的现象吗?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
天文气象专家解释说:“天现十日”可能是由于特殊的大气条件所造成的一种奇异的大气光学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幻日”。有的学者还通过复杂的公式,对产生此种现象的天气条件进行了复原,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几率进行了推算。在近些年,类似的天文现象也出现过。
那么三足乌鸦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因为太阳黑子嘛!古人也曾发现太阳里有阴影,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就以地上的东西来揣测,天下乌鸦一般黑,太阳里的乌鸦也白不了,所以就认定太阳里有乌鸦。
解释得相当有道理吧?

但事实的真相未必如此。
我们不能盲目否定一切,但要有怀疑一切的勇气。
“幻日”现象主要集中发生在南北极附近区域,在我国北方高纬地区偶尔也能看到,而我们的老祖宗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看到“幻日”现象的可能性很低,更重要的是,“幻日”现象是特殊的大气条件造成的,一般是两个或四个太阳,出现十个太阳的概率极低,而传说中只有十个,没有其他数目。
关于乌鸦的解释好象还是很有道理的,但关键问题在于为什么是三条腿的畸形乌鸦呢?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西汉时期的谶纬人士所作的《春秋纬 元命苞》中给出的答案是:“阳成于三,故日中有三足乌。” 看来三条腿只是一种象征意义,但为什么用三条腿来象征,而不用三个脑袋、三个尾巴来象征呢?
真理越辩越明白,问题越想越晕菜。

我们只好从传说的源头来寻找答案。我国太阳的传说,基本上来源于《山海经》。《山海经》实际上是一部巫书.在古时候的一些朝代,我国的巫吏是不分的,有专门从事占卜的官职。战国时期有人把前辈巫师们积累流传下来的见闻汇总,就诞生了这本书。
《山海经》中的记载是这样的:“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汤谷上有扶桑,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意思是说:“下面有温泉浴场。浴场边上有一棵扶桑树,是十个太阳洗澡的地方,在黑齿国的北面。正当大水中间,有一棵高大的树木,九个太阳停在树的下枝,一个太阳停在树的上枝。” “温泉浴场上面长了棵扶桑树,一个太阳刚刚回到汤谷,另一个太阳刚刚从扶桑树上出去,都负载于三足乌的背上。”后来关于十个太阳的说法,基本来源于这段记载。
现在我们就来仔细研究一下,这段记载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搞不清楚,但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毕沅在《山海经新校正》中给这段加的注释启发了我们:“盖当时图像如此。”意思是可能当时的图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山海经》中这段话描述的是一幅画,这幅画里面有十个太阳和三条腿乌鸦。
这能说明什么呢?不要忘了,《山海经》是一部巫书,对于一般的画,别管是达芬奇的、梵高的还是齐白石的、张大千画的,《山海经》理都不理你,它所能描述的,只是和巫术有关的。因此我们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可以推断:这张图,画的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古代“时钟”:日晷(读“鬼”音)。
古代人没有钟表,呼机、手机、掌上电脑,更是一个也没有。看时间怎么办呢?就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计算时间,后来发明了日晷,根据表木投影的变化确定时辰。有人问了,要是阴天怎么办?晚上怎么办?别担心,还用一种不用太阳的计时器:漏壶,用滴水来计时。
日晷上有十个太阳吗?答案非常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有。
从出土的秦汉时期日晷来看,但是是采取十时记时制度的,那个时期的日晷的表盘周边共有一百个刻度,即采取百刻记时制,这种记时制是十刻记时制的细化,秦汉以前的日晷就极可能是十刻记时制的,每个时刻画一个太阳,代表一个时段。
扶桑树又是指呢?扶桑树也叫朱槿,是锦葵科植物,花冠比较大,是著名观赏植物。《山海经》中说的扶桑树,实际上是用来测影的表木,相当于时钟的指针。就是因为《山海经》中的这句话,以后“扶桑”就成了我们东边小日本国的代名词,这么好的一个植物名就这样给糟蹋了。
那么太阳里的三条腿乌鸦是怎么回事呢?古时候的人比现在人勤俭节约多了,他们做到了一物多用,堪称节能降耗的典范:早期的日晷除了发挥钟表的功能外,还能用来测量风向风速。他们在日晷的表木上“结薰茅为旌,刻玉为鸠”,就是弄点轻飘飘的茅草或羽毛,刻一个鸟一样的东西,把草往鸟屁股上一绑,这样,风速风向都能测出来。为了测风向,这个鸟一样的东西要随风转动的,所以鸟的腿中间要有个转动的轴,鸟的两条腿加一条能转动的“腿”,一共几条“腿”?
《山海经》的作者或在对古图不了解的情况下,认为图中的测日之表木就是传说中的东海扶桑神树、以为图中象征十时的十个日轮是十个太阳一起当空照,以为日晷上测风的东西是乌鸦。就这样,《山海经》给后代留下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假新闻。
我们还得继续打假:“后羿射日”也是假新闻。
根据刘宗迪博士的考证:立木为表,可以作为日晷用来测影计时;表上缀羽,可以作测风,此外,日表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作为射箭的靶子。
这个结论不仅继续证明了古人一物多用、节能降耗的超前意识,也符合我们的日常习惯。现在的车站、广场、礼堂或教堂等公共场所一般都高挂一个大钟,给大众提供时间参考,虽然好多钟都是不准的或根本不动的,但也得摆出个方便群众的样子。古代时候也应该这样,日晷设立于公共场所,让大家看时间和风向,那么显眼的一个东西立在那,必然会成为人们进行射箭比赛的靶子,即使有规定破坏公物品,那些缺乏社会公德的人也会偷着射。想想看,我们小时侯是否用石块或弹弓打过电线杆、路灯等公共设施?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4-27 19:23:19 +0800 CST  
第三句 日月盈昃 (2)

嫦娥吴刚和蟾兔:登月过程全记录

关于宇宙中的天体,我们的祖先都给编排了故事,但最有故事的,要数月亮了。大家从小就开始听嫦娥奔月的故事,但是版本可能不各有不同,主要分歧集中在嫦娥奔月的原因上。

版本之一: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传说中后羿和嫦娥是天上的神仙美眷,郎才女貌,不打不闹,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啊。有一天,玉皇大帝让善射的后羿到凡间出差,协助尧解除人间的苦难,不知道是后羿不放心嫦娥,还是嫦娥不放心后羿,反正他们两口子一起下凡了。看来天庭出差可以带家属的,现在不行了,只有国家元首出访才可以带家属。
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干掉了好多野兽怪物,立了大功。出差的任务圆满完成,准备返回天庭,但他出差期间取得的杰出成绩遭到其他天神的妒忌,就向玉皇大帝进谗言,玉皇大帝不知道是耳朵根子软还是别有用心,宣布开除后羿两口子的仙籍,下放人间劳动改造。
后羿和嫦娥只好隐居人间,靠后羿打猎为生。后羿觉得对不起老婆,就跑到王母娘娘那里诉苦,王母娘娘心一软,就给他一颗不死仙丹,说你们夫妻二人在世间好好改造,永远和谐地生活下去吧。后羿说:“怎么就这一颗啊?”王母娘娘说:“对啊,全面感冒,就这一颗!”后羿说:“那你让我们俩谁吃啊?”王母娘娘说:“地主家也没余粮啊,我这里就这一颗没有存货了,要不你先回去等几天,来新货我再通知你吧。”后羿没办法,只好拿着一颗仙丹回去了。
嫦娥觉得凡间的日子太苦了:由于房价太高,只好买了个小房子,还是分期付款,要还三十年房贷,屋里条件简陋,连个抽水马桶、电热水器都没有。其他的条件更别提有多差了:取暖基本靠抖,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物质条件差还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可怜的凡人除了创造人类就根本没有什么更高的精神追求。这种地方我是实在不能忍受了!于是嫦娥趁后羿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不死仙丹,跑到月亮里去了。
俗话说:破鼓万人捶,墙倒众人推;棒打落水狗,狗撵下坡狼。倒霉的后羿干了很多好事却连神仙都做不成了,现在又是老婆和仙丹人药两空,十分郁闷,但更倒霉的在后面。
后羿收了一个徒弟,叫逢蒙。这个阴谋家一看老师后羿都这样,看来跟他混下去也没什么前途了,不如赶紧夺权,于是将后羿暗害。有的后羿是说是被逢蒙用桃木大棒打死的,有的说是用暗箭射死的。有的传说里还说,后羿死后阴魂不散,变成了打鬼的钟馗,寄托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这位为民除害的倒霉英雄的美好祝愿。

版本之二:痴情的脚步追不上变心的翅膀
说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之后,王母娘娘为了奖励这个有为青年,赏赐给他一颗不死仙丹。后羿回家后,和老婆嫦娥显摆,说你看你老公我多厉害,简直是男人中的男人。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两口子没有立即分而食之,可能是因为一颗仙丹只能保证一个人长生不老,两个人分着吃药力不够。总之,就像现在男人在外面赚了钱都要拿回家交给老婆一样,这颗仙丹最后是交给嫦娥管理了。
然后后羿又去外地巡回演出赚出场费去了。嫦娥一想,老公现在整天在外面演出,已经成为演艺圈里的当红人物了,“后羿”以前只是个人名,现在成名人了,如果他吃了不死仙丹那还了得?得有多少纯情小姑娘上当受骗和他搞潜规则啊?
偏巧这时候嫦娥埋伏在后羿身边的卧底传来消息,说后羿和河伯的老婆发生了婚外情,嫦娥一气之下,就把不死仙丹给吃了,跑到天上的月亮里去了。
到了月亮上嫦娥才发现,一个人孤零零的太难受了,不禁追忆似水年华,想起了老公后羿的好处来,十分后悔,可惜,木已成舟,覆水难收。于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版本三:再大的风也吹不皱我凝望你的视线
后羿射日和王母赐药的部分都没有什么不一样,变化从从后羿外出巡回演出开始。
后羿的徒弟蓬蒙趁后羿不在家,威逼嫦娥交出不死仙丹,嫦娥意志坚定,说打死我也不说!蓬蒙一通乱翻,眼看就要找到仙丹藏匿之处了,嫦娥赶紧拿出仙丹往外跑,蓬蒙在后面就追。嫦娥一边跑一边喊:“抓小偷啊!抓流氓啊!有人打劫啊!”可惜路人都只看热闹不帮忙,没一个跳出来见义勇为的。眼看要被蓬蒙追上了,嫦娥只好一口把仙丹吞了下去。于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飞上天空。由于牵挂着老公后羿,嫦娥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仙。
后羿巡回演出回到家,发现亲爱的老婆大人不见了,侍女们告诉了他家里发生的事情。后羿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深情呼唤:“安红,我想你!”侍女们一听就问了:“主人啊,安红是谁啊?”后羿脸一红:“不小心喊错了。”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月亮里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自己的老婆嫦娥。
后羿急忙让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最爱吃的好利来蛋糕、台湾芒果、新疆哈密瓜和库尔勒香梨等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此后,每到夜晚,两个人就遥遥相望,心情和月色一样凄清哀怨。
老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谴责蓬蒙的忘恩负义、当在嫦娥被追时候袖手旁观者的冷漠无情,于是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说像蓬蒙、见义不敢勇为的人毕竟是少数,像我们这些老老实实的才是老百姓的大多数,您一定不要怪罪我们,要控制好月亮和地球的距离,别让大海潮汐淹着人啊。就这样,民间形成了中秋节拜月的风俗。

嫦娥奔月传说的不同版本,显示出了人们对嫦娥从谴责到同情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发生在魏晋到唐代这段时期,以前诸如嫦娥化蟾之类的古老传说由于不够美丽、不够煽情而被大家遗忘,体现了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
那么吴刚和蟾蜍、玉兔又是怎么来的呢?
《山海经》中记载:“炎帝之孙伯陵。伯陵通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读“书”音)。”
大意是炎帝的孙子伯陵和吴权的老婆缘妇私通,生了三个孩子。吴权就是吴刚。有人问了:伯陵和吴刚的老婆私通三年,还生了三个孩子,吴刚去哪了?
吴刚是个道教票友,他离家三年学仙道去了。三年之后学了一些仙道的吴刚高高兴兴回家乡,进自己家一看,里面有三个小孩俩大人,就说:“对不起,走错屋了。”转身想出去,但仔细一看,俩大人中的一个就是自己的老婆,另一个是个男的。
一看这阵势,傻子也明白怎么回事了。吴刚的脑袋迅速变绿了,大概是学仙道学的吧,心里想什么就能变什么。一怒之下,吴刚吧那个奸夫杀了。他老婆吓坏了,说:“你闯祸了!这个人上面有人!他是炎帝的孙子伯陵!”吴刚说:“我是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我就杀了他,看谁能把我怎么样!”
果然,炎帝听说孙子被人宰了,恨得牙根痒痒,准备处死吴刚给孙子报仇,但一想自己的孙子也不是什么好鸟,勾引人家老婆在先,判吴刚死刑太过分了。于是就把吴刚发配到月亮上劳动改造:整天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据说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砍了白砍,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来惩罚吴刚。
吴刚的老婆缘妇对老公的遭遇也感到内疚,为了表示歉意,她让自己和伯陵生的三个儿子都到月亮上去陪伴吴刚,一个变成蟾蜍,一个变成玉兔,另一个不知道变成了什么,或者是嫌月亮上生活条件不好偷偷跑了一个。缘妇的做法非常难以理解,要是真内疚,你自己上去陪你的亲老公啊,让三个私生子去是什么意思?难道想活活气死吴刚吗?
于是寂静的月宫里热闹起来了:吴刚天天叮当砍树,嫦娥没事抱个玉兔,蟾蜍捣药咕咕咕。吴刚和嫦娥,痴男和怨女,干柴遇烈火,按照现在影视作品的套路,一定有看头了,可吴刚和嫦娥就一直什么都没有发生,你说奇怪不奇怪?原因何在呢?天涯社区里的一位卓越的野史神话研究专家茅十八先生经过刻苦研究,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嫦娥是玉帝的二奶,吴刚是给玉帝和嫦娥放风的,具体内容,请参看茅十八的《一本神经》。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4-28 16:19:58 +0800 CST  
勘误:倒数十六行“吧”应为“把”。致歉!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4-28 19:45:35 +0800 CST  
五一回老家探亲了,走得太匆忙,未来得及向诸位告假,刚刚从疲惫的旅途中恢复一点精神。感谢大家在五一期间大力顶贴,我马上动手准备更新。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06 16:20:43 +0800 CST  
第四句 辰宿列张(1)


星星知我心

“辰”字本来是个像形字。你看它像什么?
按照现在的这种写法,我是看不出来像什么。如果把“辰”还原成原始写法,你就会发现:简直就是画了一只蛤蚌。“辰”是“蜃”的本体字,指蛤蚌之类的软体动物。《说文》中说“辰,有身也”,而《史记 律书》中的解释是这样的:“辰者,言万物之蜃也”,意思就是辰表示说万物都已蠕动起来。我们可以想象一只软体动物缓慢爬行的样子。
后来“辰”的意思不断拓展,特别是被用来作为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第五位之后,“辰”充分发挥了一专多能的作用,被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简直就是万金油。纪年,就是在太岁纪年法中与天干相配来纪年,用它纪年的时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龙年,比如2000年是农历庚辰年;纪月,是指农历的三月;纪日不多说了,古代的纪日方法繁多复杂,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但我们可以从宋代柳永的《雨霖铃》中的一句来简单理解:“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里的“良辰”就相当于“今天是个好日子”。纪时,即午前七时至九时。用来纪时的时候,又可以写作“晨”。
“辰”还被作为日、月、星的统称,也可单指星星。“日”和“月”在上句都说过了,在这句里,“辰”显然是单指星星。
“宿”这个字是个形声字。按照甲骨文的写法,“宿”字画的是人睡在室内席子上,所以其本义是指过夜休息。但在这句里,“宿”读“秀”音,是星座的古名。我国古代把恒星天空划分为“二十八星宿”和“三垣”。实际上“星宿”就是“星星临时休息、住宿”的意思,并未脱离“宿”字的原意。
所谓二十八星宿,是我国古代按照星星坐落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黄道是什么呢?就是地球运行轨道与天球的交界面,简单说就是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运行轨道,古人将黄道和赤道的天区又分成大小不等的二十八个小区,每个小区里住的星星为一“宿”。二十八星宿又分东西南北四象(又称四兽、四维、四方神),每象七宿,东方有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合称苍龙或青龙;西方有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合称白虎;南方有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合称朱雀;北方有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合称玄武。
据说每象的星宿全部连起来,你就会看到该象星宿合称的那种动物,比如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的全部星星组成的图案极其像一条苍龙。但现在估计没有几个人能看懂了,一是可能已经没人能把天空的星星按照二十八星宿那样划分出来了,二是污浊的空气使我们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几颗星星了,除非用天文望远镜,但那玩意太贵,买不起,到路边摊买个一般的高倍望远镜,质量又难以保障,而且路边那个卖望远镜的很可能是个碰瓷的,只要你挨了他的望远镜,他那个破东西肯定就会坏掉,你不买都不行。这种状况我在几个比较大的城市里都看到过。关于星宿,闲聊时候随便说说、显得你有点学问就算了,不是专业人士就别去亲自实践了。或许我们的生活太平淡,有点热闹就哭着喊着要看,前些年狮子座流星雨,引得无数天文真假票友熬夜受冻在外面傻站着仰望夜空,最后也没几个真看到流星雨的,就是真看到的人,也没什么特别的感受。据说,那几天大家瞎折腾,给犯罪份子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你出去看流星,小偷就到你家找银子,还发生了几起恶性刑事案件。所以,千万别跟风啊同志们,说不准这阵风就是龙卷风。
我们就以东方七宿为例稍微展开,介绍一下我国古代关于星宿的一点知识吧。
最初我们的老祖宗为了比较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颗星的运动,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宿,配上一种动物,组成一个星官,作为观测标志。这种原本用于天文观测的方法至今还被日本人用来表示一个星期的七天。小鬼子使用我们老祖宗的知识产权,不仅交无形资产使用费,还死不悔改,妄图掩盖罪恶的侵略历史。
东方七宿的七个星官分别是: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箕水豹、尾火虎、房日兔、心月狐。东方七宿包括四十六个星座,三百余颗星,组成一条苍龙的图案。有观点认为,《易经》中说的“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正是描述的苍龙七宿在春天时的天象。角宿是苍龙之角;亢宿是苍龙的脖子;氐宿又名天根,是苍龙的胸;房宿为苍龙之腹,由于龙为天马,所以房宿又称为天驷或马祖;心宿即大火星;尾宿是苍龙的尾巴。
我们聪明的老祖宗不仅把这些星宿和动物进行了对应,还把天上的星星与地上的某一区域进行了对应,画了一个天地对照布局图,也就是分野之说。如尾宿和箕宿对应着九江口,因此尾宿又名九江。又如王勃的《藤王阁序》的第一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更是分野说的一个典范:南昌在二十八星宿中的翼、轸分野之内。
考虑到当时外国还比较愚昧落后,我国古代的分野说中就没有把他们地盘考虑到二十八星宿里来,不过完全不考虑外国人也不好啊,那不成了种族歧视了吗?外国人虽然落后,但也是有人权的。怎么办呢?这点小事难不住我们的老祖宗,他们把二十八星宿以外的北天星区划分为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垣就是墙的意思,就是以墙围起的星区。这些星区对应的就是我们老祖宗不知道其他地面区域。这种划分方法可能始创于战国时期,因为给三垣里的星星起名方式比较别致:基本上是是将当时人间的帝王管理机构搬到了天上。
列,指排列有序的行列,竖排称“行”,横排称“列”。《荀子 议兵》中说:“故仁人用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张,在这句里是布满、充满的意思。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的最后一章中写到: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和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它最后被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哲学家就是哲学家,星空与道德准则并列成为其两大敬畏,真让我等俗人佩服得前仰后合。为什么前仰后合呢?笑他傻帽呗!星空关你屁事?道德准则多少钱一斤?哲学家如果听到我们这样的议论,一定会气得从棺材里坐起来。
柏拉图写过这样一首的小诗:
你看着星吗?
我的星星?
我愿为天空,
得以无数的眼睛看你。
很明显,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字数不多,情深意长。爱意深沉而不狂野,情感含蓄而不掩藏。爱如潮水将你我包围,而当事人却能够不急不躁地表达,颇具唯美的意境。比起时下简洁明快、迅速直白、一刀见血的“我爱你”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艺术多少倍。在这首诗里,正是由于用星空作为恰当的喻体,使整首诗的艺术感染力无限增加。
提到现代诗歌,真实没法说。古诗有严格的体韵等要求,现代诗什么都不用,随便写点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可以标榜为艺术作品。当然也有好作品,但太少了,而且好作品基本是那几位在正常人看来处于疯癫状态的高人写的,比如顾城,比如海子。看到报刊的某些角落里还偶尔出现的那些孤芳自赏、梦中呓语、不知所云的所谓“诗”,真是欣赏不了,我说大诗人们,在表达你自己极其不着调的艺术思想之余,照顾一下读者的感受好不好?不知道是我的欣赏档次太低还是现代诗已经走向了没落。
刚刚在一本国内相当著名的期刊上看到一首题为《潮落无声》的诗:
午夜的潮声
最好从很远的地方听
太近了
你听见的只是脚指头内部
关节炎的呻吟
看完这首诗,我听见浑身有无数的鸡皮疙瘩在呻吟。不过,关节炎的呻吟还算好的,更多的所谓现代诗是无病之呻吟。
套用一下所谓现代诗的“呻吟”手法,“辰宿列张”这一句翻译成过来大致是这样的: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东青龙啊西白虎
南朱雀呀北玄武
使我明白了
什么是 星罗棋布
什么是 汗漫远古
通过曾经见证历史的夜幕
只有星星知道
我熬夜写东西时的乐与苦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07 14:44:11 +0800 CST  
作者:秦淮闲云 回复日期:2007-5-7 16:10:45
好文!就是写到北京奥运。我愿意跟着奉读到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真幽默 回复日期:2007-5-8 09:38:16

等待更新
不逼楼主更新是不行了
———————————————————————————

荣幸之至,不胜感激。有这么多忠实的支持者,除了抓紧一切时间更新我无以为报。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08 10:30:23 +0800 CST  
第四句 辰宿列张(2)


星座运势预测最权威?

当年中学毕业的时候,同学们纷纷拿纪念册来相互留言,一般先都要填写诸如姓名、生日、血型之类的内容,可能是怕对方把自己忘了吧。每次填到“星座”一项,我就跳过去,因为对星座这个概念我一无所知,弄不清怎么回事,有人根据我的生日查到我所属的星座,说你填上吧,我说不明不白的内容还是不填为好,如果是“星座”是“合同”的代名词,你胡乱填上了,过多少年之后,没准有人找你追债呢。
后来看了一些天文资料,对星座稍微了解了一点,但对于时下很多报刊杂志电视台网络等媒体铺天盖地的星座运势预测节目颇为反感。大规模的宣传渲染简直把星座运势预测从娱乐游戏推倒了科学论断的高度,比起诸如跳大神、看面相、摸骨术等被归到封建迷信一类、偷偷摸摸运做的占卜术,星座运势预测高调横空出世,普及得极为迅速,简直成了占卜界的权威。
星座运势预测到底权威在哪里呢?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要从占星术的起源和演变说起。
占星术,是古代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或巫师们通过观测日月星辰等天体的位置及其各种变化,来预测人世间事物的一种方术。占星术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哲学基础,古人希望找到事物变化的征兆和发展规律,很自然地将神秘的星空与人间事物联系起来,尽管联系得很牵强,但也反映了古代人类积极尝试、大胆探索的精神。
按照《史记 天官书》中的记载,我国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就开始有人潜心研究占星术了,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古代星占术实际上是大臣为皇上出谋划策的最佳借口,凡事只要一说是天意,皇上就要考虑一下了,如果谋略出了错,也可以推给天意,这样既可提高合理化建议的采用率,又可以降低用谋不当造带来的风险。
但皇上也不是省油的灯,如果天官预测不准也可能面临被砍头的结局,于是天官们又想了个好主意来蒙骗皇上,就是篡改天文记录,使之符合后来发生的事件,就像医院在发生了医疗事故之后改病历一样。这真应了那句俗话:“鸟儿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儿。”这种做法的最终的结果是导致我国古代天文记载的观点含糊和内容失真,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中记载的通过占星术预测的事例,全都是已经发生过的,而且没有一个不成功的,百发百中,神吧?但是你却找不到一个通过占星术预测将要发生事件的例子。
就拿《史记 天官书》来说吧,其中有一段记载翻译成白话是这样的:
“汉朝兴起时,五星会聚于东井宿之中。匈奴兵围汉高祖于平城,在参、毕二宿附近,月晕多至七重。诸吕作乱,发生日食,虽白昼也黑暗无光。吴、楚等七国叛乱,有彗星长达数丈,天狗星经过梁国郊野。七国兵起以后,以致尸横血流于梁国城下。……由此看来,没有一件事不是先由天象表现出来,然后才在世间看到应验。”
这段里一连举了七八个占星预测成功的例子,但都是陈芝麻烂谷子。比如说第二个例子吧,说刘邦被困平城的事星相已经显示出来了:在参、毕二宿附近的月晕多至七重,结果刘邦被匈奴困了七天七夜。既然星相已经显示出来了,怎么还不采取措施提前跑掉?占星术是用来预测的,事后人人都是诸葛亮,过完年猪才喂胖,有什么用呢?依我看,这些应验的星相,多半是事后杜撰出来的。
虽然是杜撰出来的,还是要稍微多说几句。按照分野之说,平城(今山西大同)在参、毕二宿分野之内,这两宿属于在西方七宿。毕宿,又名“罕车”,相当于边境的军队。《诗经 小雅 渐渐之石》中说:“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意思就是说月亮经过毕宿时,预示着要下大雨了,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蚂蚁搬家,大雨哗哗;蚂蚁上路,大雨如注”。成语“滂沱大雨”就出自这里。参宿,在西方称为猎户座,是亮度很高的一个星座,从冬季到次年的初夏,参宿都是夜空中最醒目的一个星座,它是那么明亮,它是那么深情,那简直是早已熟悉的眼睛。
说到参宿,必须提到另外一个星宿:商星。商星是东方七宿之一,不信你回头到前面所列的东方七宿中找找看。估计没几个人会费那个劲回头去找,如果有人较真儿,到前面去找,就会发现:东方七宿分别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哪有什么商星啊?楼主在骗人吧?
我并没有骗人。前面在介绍东方七宿时,对心宿没有过多介绍,就是准备留到这里的。心宿又叫商星。关于参、商两宿的来源及关系,《左传 昭公元年》中是这样记载的:帝喾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阏(读“饿”音)伯,小的叫实沈,这哥俩是前世冤家,整天往死里掐架。他们的老父亲觉得这样不行,就把阏伯迁到商丘,去管东方的心宿,此后心宿也叫商星;把实沈迁到大夏,主管西方的参星。这两个星座相互对立,此出则彼没,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就不会再掐架了。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写到“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成语“动如参商”就此光荣诞生,比喻长时间的分离难以会面。
我国古代占星术也明显带有中央集权色彩,实际上是一种皇家御用占星术,占卜对象主要是国家大事,天官们把把最明亮的星星都分配给了统治阶级,老百姓也只能对应一些无名小星了。流星、彗星等异象对应的是人间凶祸,但和普通老百姓也没什么直接关系,而是预示着社会性的大事,比如大灾荒、洪水、非典、禽流感等。中国占星术由于历代战乱,很多方法理论已经失传,其论命与推运皆以二十八宿为准,再掺杂一些怪力乱神成分,听这套歪理邪说的人越来越少,因为越来越不受人待见,所以现在已经几乎绝迹了。而西方占星术则恰恰相反,他们搞的那一套是以个人命理为主的生辰占星术,现在的日子是越来越红火。
西方占星术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古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天体预兆论。后来星相学家根据给定时刻的日月五星坐标和黄道十二宫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几何关系,算出行星的影响力,再利用占星天宫图,找出上述各种因素与地上事件的对应关系,得出占星的结果。这种结果有时自相矛盾,这就需要占星者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经验来自圆其说。公元1世纪左右,这种占星方法基本定型。
到了公元17世纪,随着日心说的确立和近代科学的发展,星相学失去了科学上的支持渐渐失去了其原来占有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但近年来星相学忽然又活跃起来,有人还试图将近代发现的外行星引入占星术中,并试图找出行星位置和人类生活的统计关系。
西方占星术颇受全世界青少年的欢迎,主要是其迎合了不为社会重视的平民阶层心理,并罩上了科学的外衣,具有很大的欺骗性,简直可以说是披着神秘的袈裟,干的却不是和尚的勾当。星占家还采用在统计上制造假证据的卑劣手段来迷惑信众,但是至今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可以用占星术做出准确的预言。十六世纪法国巫师诺查丹玛斯在《诸世纪》中,运用占星术预言世界末日即将来临,在世界巫术信众和普通老百姓中引起了恐慌,但最终事实证明这个所谓“大预言”其实是个大谎言。
西方占星术在我国的传播方式是通过简化版的星座运势预测来实现的,一度炙手可热,大家抱着“不管用不用先占上、不管信不信都先听着”的态度积极传播星座运势预测,使其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并成了占卜界的权威。
说了这么多,现在终于回到前面的问题上了:星座运势预测到底权威在哪里呢?
权威在星座的划分和命名上。这也正是星座运势预测借用天文概念来蒙人的地方。
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全天划分成88个星区,叫星座。星座名称是由亮星组成的图形,结合神话故事,用人物、动物和器具给予命名的。在这88个星座中,沿黄道天区有12个星座。它们分别是:双鱼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室女座、天秤座、天蝎座、人马座、摩羯座、宝瓶座。北天29个星座,包括小熊座、天龙座等,南天有47个星座,包括天燕座、 座等。
你看看,星座运势预测用的都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划分和命名的星座,多权威啊!真是把挂羊头卖狗肉、偷梁换柱的手法玩到天上去了。
如果抱着娱乐的态度进行星座运势预测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嘛,但是如果想用星座运势预测来决定你的人生选择,那可就要慎重了。前方的路要怎么走,最好还是去问自己的脚。

楼主 望于江湖  发布于 2007-05-08 13:41:32 +0800 CST  

楼主:望于江湖

字数:935419

发表时间:2007-04-06 02: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0-21 17:07:44 +0800 CST

评论数:790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