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说人话,讲二十四史

055、分崩离析
首先我们要认清的一点是,夏朝的灭亡,或者说哪怕是桀的灭亡都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根据后人推测,桀在位的时间长达三十一年,这对古今中外的任何皇帝、君主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所以桀在位期间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阶段性的,而他的倒台则是所有这些阶段性问题积累到极点的结果。
内政方面,桀由盛转衰的节点似乎是妺喜的入宫。这个女人或许没有历史上所说的那样祸国殃民,但是她可能确实促进了桀的骄傲和腐化,这就好像杨贵妃与唐玄宗的故事一样。妺喜是在什么时候成为的桀的妃子,我们不清楚,但种种迹象表明这应该是其丈夫统治前半段的事情,否则桀的名声不可能这么坏。而且夏朝灭亡的时候没有留下关于妺喜的传说,那么她很可能已经死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伊尹后来又屁颠屁颠地跑回了商国——线人挂了,再留下就没什么必要了。
有关桀内政的记载,历史上留下了这么几个故事。
首先爆发的是史官终古叛逃事件。此人的名字叫终古,他看到桀昏庸无道,于是拿着一本“图法”(同样不晓得是什么东东)跑到桀面前作死地哭泣,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不过这哥们显然没有什么文死谏的精神,一见老板不听自己的意见,于是果断跳槽到了汤的手下,汤一看给夏朝编史书的人都归顺了自己,非常高兴地感慨道:“你看桀是要完蛋了的,你看给他老祖宗编故事的人都不干了,别人还会服从他吗?”
古代一个国家的史官几乎代表了全国最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你看司马迁,除了会写史书,那天文地理数学财经几乎样样精通,要是那时候也有文凭的话他就不仅是什么双学位博士的概念了。鉴于此,大家应该能理解汤为什么见到终古后会那样兴奋了吧?
第二个事件相对来说更有名,那就是最著名的关龙逄事件——第三个字念“旁”。从史料的记载来看,这个关龙逄应当是一个大贵族,其家族具有明显的龙图腾崇拜意识。鉴于后来的汉族对龙有着极高的评价,所以关龙逄在当年应该也混得不错。
不过关龙逄本人却是一个不怎么安分的家伙,横竖看不惯桀的行为,所以经常拿一种叫“黄图”的东西出来劝诫君上这里那里。这个“黄图”是什么,有没有打码,我并不清楚。有人说是当年的全国地图,我觉得拿张地图出来劝谏boss好像也不能说出什么高论,我猜测这玩意儿应该是符纸之类的东西,而关龙逄可能就是想跟杨秀清一样假托天意来规劝天王……呃我是说夏王。
然而桀是个自比太阳的人,怎么可能听你这么“妖言惑众”?于是最后结果就是黄图被烧毁,关龙逄被杀。
此事对桀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一般认为是让众人认清了其反动的本质,但我琢磨着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这个关龙逄说不定就是当时某一原始宗教的教宗人物,大家本来就反感夏王大不敬地装神弄鬼,现在又限制信仰自由,那自然更没人买他的账了。
按《竹书纪年》的说法,汤于桀在位的第二十二年被囚禁,第二年获释,五年后终古弃夏奔商,六年后费昌投奔汤(做司机去了),七年后,桀杀关龙逄,八年后,夏朝灭亡——果然内因才是根本原因啊!倘若夏朝内部能精诚团结,那么即便外患严重,大家撑一撑,可能还能续命一阵。而一旦夏人自己开始窝里作死了,那他们的灭亡也就指日可待了。
下一话,决战,让一切来个了断吧!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01:01:15 +0800 CST  
056、鸣条决战
有句话说得好,上帝要谁灭亡,就一定先让谁疯狂。
就在夏朝太史令终古投奔汤的那一年,“昆吾氏伐商”。好家伙,别人是惹不起但躲得起,这个昆吾氏果然有种,居然率先发动了对商的战役,果然是“霸于夏者也”。不过此战并没有打出个什么所以然出来,似乎是还没分出胜负就结束了战斗,桀的施压,应该是重要原因。
不过两年后,也就是关龙逄被杀的那一年,汤重振了旗鼓,率兵发起了对昆吾氏的战争并于次年消灭了对方,于是商夏两国终于正面接壤了起来。
这次,桀已经退无可退了。
忠心耿耿的小弟已被系数消灭,剩下的就只有不忠心耿耿的九夷之流,他们是不会来帮助自己的。而汤自然也不会忽略这一情况,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总算发起了对夏国本土的总攻,接着便爆发了著名的鸣条之战。
作战前,汤照例发表了一篇动员檄文,原文有多个版本,我这里杂糅了一下,以白话放出:
“各位,你们听我说!不是我汤犯上作乱(撇清嫌疑),实在是夏国罪恶多端,所以老天爷派我来主持公平!或许你们要问了,为什么你要浪费大家的农活时间来打这一仗(可见当年是并农合一而没有职业军人的)?原因也是如此。那么他有什么罪行呢?问问全言吧!那就是让人们承担繁重的徭役,自己却奢侈而浪费,甚至还不要脸的自称太阳,以至于他的国民都骂道:‘什么狗日的,我们宁可和太阳一起灭亡也要日了这狗!’你们说,夏国该不该灭亡?”
当然,上面这些都是虚的,比较关键的是结尾的这句话:“听我的命令,我就会重重有赏,决不食言;不然,我就要惩罚你们,甚至杀死你们,听明白了吗!”
众人表示:靠,罗里吧嗦半天,直接说最后一句不就得了,读书人就是矫情!
鸣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改朝换代战争,不过平心而论,这战争规模估计也就那么回事。中国古代记载更古代的事情一般只有夸大其词的(一方面是后人吹嘘,一方面是作者编者经常以瞎揣测上古的事情),但即便如此,以杂而不精著称的《吕氏春秋》居然记载说汤在鸣条之战不过动用了“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就算按驷乘之法(一般车上只有三个人),那商国的兵力也不超过6300,不到一个旅的规模。这还是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事情,难以想象在这之前1000年时候的涿鹿之战黄帝能带多少村夫作战,囧……
商军此次作战采取了迂回突然袭击夏朝都城的办法,桀尚未做好准备便在蒲州先败了一仗,但主力犹存,退守鸣条,接着双方便在鸣条展开了战略大对决。根据传说,战争进行时正值电闪雷鸣,夏朝的军队被这恶劣的天气给吓破了胆,而汤的“必死之人”则毫不畏惧,越战越勇,最终彻底击溃了敌军。眼见大势已去,桀放弃了自己的都城,带着少量军队逃到了自己的附属国三朡(念宗,三宗罪?),而汤则趁势又消灭了三宗罪。被逼无奈下,桀只得再次出奔,逃到了偏远的南巢(今安徽省巢湖市),不就后即病死。
据说,桀在临终前曾狠狠地说道:“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可是这世上有后悔药买吗?
桀啊,你也不用太感慨命运之不公,因为你至少还是活着离开的自己的国家,而六百年后,商的最后一位君主能力比你强,运气比你背,结局也比你惨,是否这个结局能让你释怀一些呢?
历经夏启夺位、太康失国、少康中兴、杼槐盛世和孔甲乱夏之后,有夏一朝终于在桀手上走到了尽头。一个时代,也总算就此终结了。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01:05:22 +0800 CST  
057、有夏一朝
联系历史与实际,人们往往会发发现一个集团的文化确实与其创始人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有夏一朝的创始人是禹,他本人是一个没什么风骚文化、但却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人物,所以整个夏朝自始至终都非常的质朴。表现好的君主,少康、杼、槐,都是认认真真办事类型的;表现不好的,太康、孔甲、桀,也不耍什么心眼——你看着三个哥们,何曾有过什么装逼之举?咱就是吃喝玩乐,绝不掩饰。哪怕是装神弄鬼,大家也是实打实地装,绝不搞什么神的使者、上帝的儿子之类的概念,直接咱就是神了,何其之实诚!何其之可爱!
所以有夏一朝,整个国家的文化基本上就是没有文化。当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确定其是否存在,但即便是通过史书的记载,我也觉得夏朝不留下文字是很有可能的——哪怕他们本来就有。因为这个朝代非常现实,颇有些孔夫子“未知生焉知死”的感觉:活在当下。既如此,众人吃喝玩乐即可,何须管那些形而上的东西呢!
简约,这就是夏朝身上最大的一个特色。
不过大道之初,哪个文明不是简约的?凡事都要有一个过程,夏朝建立之前不久,整个华夏文明还面临着被大洪水倾覆的可能,大家的人身尚处于极度危险状态,如何能有时间来思考别的东西?而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没有大洪水,若以尧舜执政,他们有能力培养出一支强大到足以与其他贵族、部落对抗的势力吗?恐怕若干年后,整个东亚大陆也将和另外四大古老文明一样,这里一个金闪闪的乌鲁克,那里一个赤裸裸的斯巴达,中间夹个浑浑噩噩的哈拉巴,周边一堆认都不认识的斯帕特——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当然,我完全有理由相信,统一是大势所趋,但是越早整合本区域的民族当然越有优越性。今天我们起码都以龙的传人而感到骄傲(至少不觉得丢脸),但是如果不是夏朝率先在那个年代打了东夷几杠,那么再过几百年,东亚大陆可能就会出现龙凤两大民族相争的局面。尽管崇拜鸟的商族最终还是灭掉了夏朝,但是今天的凤凰还是成为龙的附属,成为了受,这种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便消磨了东夷人心中的分裂因子,最终让他们成为了大华夏族两大古老主体中的一部分。
夏朝虽然灭亡了,但是火种却没有断绝。
被少康遣送(流放?)到会稽附近的那支血脉还在自娱自乐、有忧有虑地存活着,他们保持着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直到春秋时期仍然落后到爆。但是若干年后,因为一桩桃色事件,这个国家重新回归到了东亚文明的怀抱,而一个人的出现将让夏人的威名再次震动天下。
此外,据说在夏还没灭亡的时候,一个叫淳维的夏贵族带着一群小伙伴来到了遥远的北方,和各蛮夷居住在了一起,久而久之,他的族人发展出了一个民族,即后来威震旧大陆的匈奴族。
评:以上两种说法,均有可能是两大民族为了给自己贴金而强行认的祖宗,但是也未必不可能。我们想想,相比于四方蛮夷,夏人是有高度先进文化的民族,他们来到一个新居住地本身就有竞争优势,所以也完全可能被当地群众视为又一个神人、圣人、三皇、五帝,这都是完全可以有的嘛。
但是毕竟环境不一样了,土著终究势力要大些——人数上的优劣势是无法改变的,没办法,种族延续拼的还是人口基数。那么久而久之,尽管能促进新家园居民们文明的发展,那些流落到异地的华夏族散户却仍然还是不免会被对方同化,最后只流传下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罢了。
当然,也有可能还是人家瞎编的,谁知道呢!历史学家说会稽那个的传说相对比较靠谱,匈奴那个不怎么可信。好吧,就听他们的呗!
有夏一朝的故事,到此结束。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01:08:43 +0800 CST  
058、龙的传说终结版
虽然我在本帖里多次提到了龙的问题,以后也要时不时再提到,但是现在做一个阶段性总结是比较恰当的,因为在这之后所谓的龙基本就是现在我们理解的意思了,而历史上对这这个生物形象的塑造过程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搞清远古时候的传说真相还是可以多少帮助我们在读史时少走一些弯路的。
据说孔甲(没错,这哥们又来了)身上发生过这么一件事,那就是有一天天帝觉得这哥们不错(还会装神弄鬼了?),于是赏赐了他两条龙给他。然而当时会养龙的人已经基本灭绝,孔甲找到了一个业余出身的为自己养,结果他果然把龙给养死了。为了减轻罪责,此人偷偷把龙剁了喂狗……呃我是说喂孔甲,而孔甲吃了后觉得很不错,所以向他索要more多more多的肉,这哥们一看纸包不住火,只得收拾东西潜逃到了远方,这就是著名的“孔甲好龙”的故事。
后世人站在龙崇高地位的角度批判孔甲简直不是个东西,居然连龙都敢吃,实际上这是个理解误区。我们翻山海经,“龙”这个字出现在各大山头,简直就是家家都有丈母龙的节奏,你要说这个龙是后世所说的龙,那打死我也不信。那么我们似乎可以这么推测,当年人们口中的龙应该不是个什么怪物,甚至一度很常见,而到夏朝的时候则慢慢绝种了,所以孔甲得到两条龙就才会高兴得要命。
孔甲好龙的完整版故事来自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公公的著作经常一本正经地说外人明显不可能知道的事情(比如项羽遗言之类的),所以是真是假,难以判断。但是在司马迁之前几百年的时候,另一部严谨的史学著作《左传》也记载过夏朝时孔甲得到两条龙,而且也提到有一个家族(据说是舜的后人)拥有驯龙绝技,故事没那么离奇,但是存在龙这个重点还是说到了的。
前文我有说到,古代的专业技术都是代代相传的,所以很久以前的“养龙”大概也跟共工的防水、祝融的用火一样是一项家族职业,外人不能窥伺其奥秘。但是随着龙这个物种的逐渐灭绝,这个技术也再也没法传承下去(废话,现在要是没有马了大家对着教科书怎么练也练不出马术)。到庄子所在的时代,他老人家就编了个故事说有个人辛辛苦苦学了屠龙之术(这大概也是一项世代相传的技艺),然而世间却已经没有龙了。
可是这个龙到底是什么呢?
基本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龙不是蛇,因为古籍龙、蛇分得很清楚,如果是一个东西实在没必要这么描述。另外我个人感觉也不大像是鳄鱼,或者说逻辑是这样的:后来鳄鱼可能被当做是龙,但是一开始龙应当不是鳄,因为一则龙蛇虽然不是一个东西,但是显然在大家嘴里看来也是相似的,而鳄鱼和蛇实在长得不怎么像;此外,在那个年代,鳄鱼真有分布那么广?
综合而言,我觉得最早的龙,可能不是单指某一种生物,而是大量爬行动物的总称。比如这个山头的龙就是鳄鱼,那个山头的龙可能就是蛇,而一些落后点的民族看到大民族这么称呼,回老家一看,那墙上的壁虎好像长得也像是龙,那池塘里的娃娃鱼似乎也像是龙,那沼泽地里的巨蜥看着也像是龙——所有蜥蜴类蛇类爬行动物确实都长得很相似,所谓“龙生九子各不同”可能就是出自这种误解。而有些民族可能还不经意地发现了远古巨型爬行动物的化石,对比着现实的小爬行动物,那就对“龙”更加的畏惧和崇拜了。
而且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龙”,都是用汉族、华夏族的文字记载下来的。所以更简单的解释就是,《山海经》的众作者跑到了一个山头,看到了一种生物,问当地人叫什么,他们说叫“稀巴烂”,但是我们这位作者不知道“稀巴烂”怎么用文字表达(当时大部分民族是没有文字的),转念一想,大概就是我们民族所说的“龙”吧!这就跟匈奴人不会骂自己是“奴”的道理一样,因为都是你们汉人的词嘛!咱又没文字!
不管原因怎样,总之“龙”的概念混淆在了早期的东亚各地,潜移默化很多年后,众人早已不知道自己的祖先口中的龙究竟是什么东西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各民族相互一交流,于是莫名其妙地产生“我们都是龙的传人”的口号了。
当然,以上纯属我个人的脑补,并无太多实质性证据。我也尝试着查了一下古生物学的资料,没找到啥结果,咱毕竟不是学这个的,所以不熟门径,所以在此希望这方面专业的朋友能提供一些相关证据,先谢过了哈!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01:14:04 +0800 CST  
059、九鼎易手
传说,禹平定大洪水时,也曾收四方之金(铜),铸成九个巨大的鼎,以此宣誓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从此九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象征君权的第一个重要物件(事实上类似的玩意儿历史上总共也就俩而已,另一个是传国玉玺),谁拥有了它,那就至少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实力具备时可以号令天下,实力衰败时也可以像幕府时代的天皇和当代的中国牙防组一样靠卖“权威认证”度日。现在桀已去世,夏朝也已倾覆,九鼎自然就要易手于商汤了。
不过汤也好今天的我们也罢都知道,拥有九鼎还是拥有后来的传国玉玺,都不过是称王称帝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而已,真正的王图霸业都是要通过实力来获得和稳定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太康滚出夏都的时候是没有带走九鼎的,但是手握九鼎的寒浞还是被少康给杀了回来。至于一千多年后的那个叫袁术的哥们更是深刻教育了我们,占有不代表拥有,本事不够的话,对九鼎或玉玺而言,你永远都不是归人,而只是个过客罢了。
所以当汤拿到这九个粗制滥造的铜器(在他之前四百年的工艺,可以想见)的时候,他其实是惴惴不安的:这玩意儿就是个烫手的山芋,随时会让自己翻船。于是当鸣条之战后大局已定时,汤却仍然不敢称王,因为他在等桀死亡;当桀已经死在了南巢的旮旯里时,他还是不敢称王,而是仍然做了周密的部署。
他的第一步是遣散了夏王室的成员,让他们到今河南杞县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杞国,以此来分离了他们与夏民之间的联系。不过汤其实是准备彻底地“迁夏社”,大概就是流放掉全夏族人,将他们逐出黄河流域肥沃地带(类似舜当年放逐“四凶”一样),然而考虑到这个行为可能太过蛮横,所以最终结果是“不可”。
但是汤也好商朝的后代君主也好,他们从未放弃过对杞国的打压。司马迁说“杞在商时,或封或绝”,地位十分不稳定。而就算是“封”的时候,其国力也是相当渣渣,号称“小微,其事不足称述”,经常被大自然欺负、被邻国欺负,没完没了地搬家,没完没了地向别人称臣,最后这支大禹的嫡系血脉终于还是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Ps:有人分析说,之所以有“杞人忧天”这个典故,就是因为杞国人一直活在恐惧中不可自拔,所以疑神疑鬼,最后夸张到了担心天会塌下来的地步。历史是人创造的,究竟当年的杞国人是否真有这种心理,我们已不得而知。但恐惧能助长灾难意识,这是人类的共性,所以全言我还是倾向于认可这个观点的。
其次,汤在对待东亚其他国家的时候也表现出了异常的克制。灭夏后汤也效仿古代君主搞会盟party,结果有三千诸侯(大部分大概也就相当于今天的乡长、村长、族长罢了)前来参加。与会期间大家虽然都一再希望非汤他老人家不能收拾天下局面,但是他仍然三次辞让了王位。
在我看来,这三次三让虽然有作秀的成分,但也绝不仅仅是作秀,因为一方面汤之前从未有过这种改朝换代,所以他是确实没有处理这种事情的经验。像隔壁的日本人,他们就从头到尾喊着“万世一系”的天皇传承,虽然皇种早已被杂得无以复加,但是喊不喊口号是个态度问题——一千多年前的日本人未必没有面对过同样的问题,而他们最终没有和我们的老祖宗一样做同样的选择,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干这件事的人,也就是汤,此时犹豫徘徊,也是很正常的,武断地以今推古反而是对历史不恰当的理解。
另一方面,商人本是有着浓厚迷信传统的民族(说实话,今天中国最迷信的不也是“商人”),经常操心了今生操来世,担心了自己担后人。这革命不革命大家不懂,但是造反没造反所有人可都是看在眼里的。今天你能这么对自己的主子,难道就不怕来年生娃儿没pp,代代戴绿帽子?所以汤才要找仲虺谈心,没准还要拿着龟壳兽骨向列祖列宗早请示晚汇报——这事儿他可以问问上甲微俩兄弟嘛,试问这两位祖宗在二夫共玩一女时是否有过什么廉耻之心?
不过政治家毕竟是政治家,忏悔也好羞愧也罢,现实仍然还是第一位的。当四方诸侯第三次(当然,所谓的“三”未必是三,只是中国人喜欢用一些特别的数字而已)对汤表示拥戴的时候,他终于决定管他什么节操、报应去,不可能咱辛辛苦苦几十年,最后还是一无所获吧!
于是乎,汤迁九鼎于亳都,“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今后之天下,乃我大商之天下也!
一个崭新的王朝,开始在东亚大陆冉冉升起……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01:19:38 +0800 CST  
060、新朝气象
咳咳,新朝是新的朝代的意思,托王莽的福,每次用这个词的时候都要淡腾一番,大家不要被绕进去了。
通过前面的文字大家也看到了,商朝的崛起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看着不像是什么武装夺权,反而近似于做生意。投入、产出、投入、产出……这也倒是真的符合商人的民族习俗。同样因为如此,汤在灭夏之后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也是异常的精打细算,从而成为了后世新政权初建的表率:小子们学着点,这,就是改朝换代后该做的事情!
将夏朝贵族和夏民分离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但是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了汤: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贵族们不是。想当年夏王室一家人几乎都被寒浞斩尽杀绝了,但少康二十年后便成了一条好汉,靠的是什么?还不是夏民们的支持。正所谓为后羿带路的是夏民,为少康带路的也是夏民,东夷族无法在人力上对抗华夏,最终遭遇失败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所以汤不能重蹈这个覆辙。
之所以商朝无法将夏民赶走,最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对方人多,而且应该是多得可怕的那种。根据历史学家推测,夏朝时期的人口已经达到了200万以上,就算除去那些商朝的铁杆,那也会剩下一个庞大的基数,所以汤不可能一次性流放这么多人。至于商人有多少?我们今天无法知晓,但通过模拟,我们也可以窥伺个大概。
战国秦杀赵兵和秦末楚杀秦兵时双方的人数对比约在1:3左右,杀人当然比流放要简单粗暴,因为流放是要考虑到对方反抗的(汤当然不可能将夏民全体埋了,那就是作死了),所以我们还要参考一下汉末董卓逼迫洛阳人民迁都的案例——当时双方人数对比应在1:5以上,那商朝的男丁估计不及夏民(或者说只是夏都,而且主要也是防范他们的男丁)的五分之一。再加上华夏早已取得了对东夷的政治文化优势以及夏朝还有很多子城邦,所以商夏的人口对比大概远在1:5以上。
如何解决这个麻烦呢?
商人们最后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夏都斟鄩(音“真寻”,真的寻找到了龙?)附近建立了一个叫西亳的城邦作为新首都,以此来监视夏民,这就是后世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商族是因为人少才不得不这样做,而像西周建立后就有本事建立两京,这个办法也被历朝历代沿用了下去,所以我们看中国历史长时间有长安、洛阳和北京、南京两个首都组合出现,原理其实是一样的。
此外,汤还命手下一个叫咎单的作《明居》,大约就是习俗法之类的东西,以此来约束国民——东夷早有皋陶作法的先例,商人商业发达,大概契约文化也比较浓厚,所以制订出来的法律应该也不赖。
而法律之外,汤仍然不忘本族人民优秀的迷信传统。他改正朔(重新制订历法),易服色(之前夏朝好像以青色为上等服饰的颜色,商人则崇尚白色……我怎么有种天天哭丧的既视感,果然是敬畏鬼神的民族?),作五祀八政(一堆仪式性的东西,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些都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卓越成果,相当于精神上的剃发易服。总之就是尽量消除两族之间的界线,以此来达到天下“大同”——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两大主题少一个是一个,少一个多一份保险。
总而言之,汤坚信,困难是存在的,但前途更是光明的,看着这一片咸与维新制造出的新朝新气象,他欣慰地闭上了眼睛。
汤是个厉害的人物,既无愧于“智谋无双”四个字(根据地、白区两条战线安排得整整齐齐),又当得起“坚忍不拔”这个词(深入龙潭虎穴,没完没了地装孙子),换个人与他易地而处真未必能做得如此完美。但是他辛苦操劳了一辈子所奠定的这份事业,真能换来子孙后代的永久安宁吗?
历史的打脸,即将到来……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01:24:07 +0800 CST  
061、二代危机
翻遍史书,基本上历朝历代都要遭遇一个二代危机,闹腾出各种好戏出来。不信,让我们一个个数一数:夏(从启算起)二代太康、周(从武王算起)二代成王、秦二代胡亥、汉二代被吓尿、魏二代曹叡、晋二代又是一个逆天白痴、隋二代浪子、唐二代玄武门、宋二代烛光斧影、蒙古二代监国死(从元朝算起未免不厚道)、明二代失踪、清二代……管他是皇太极也好还是顺治也罢,不都跟多尔衮没完没了?
二代之所以容易出问题,我们在太康失国那一节讲过一部分——但凡是二代,本人大多没参加过集团的创业,所以不懂起家的酸甜苦辣。而除此外,每个王朝建立的时候都有着一堆“历史遗留问题”要处理,主要表现为前朝的太子遗老,或者本朝的开国功臣元勋之类的。我们看上面那个名单里“业绩”不错的二代们,比如大孝子李世民、好弟弟赵匡义,都是和一代一起打过江山的,能力不能力暂且不谈,至少镇得住场子。
大家不服周成王很自然,我跟你爸爸打江山的时候你还是个娃娃呢!对于你,咱们跪拜是跪拜,可是谁真当回事呢!但是大家敢不服李世民吗?别的就不说了,当年你起码是当众给我磕过头喊过主子的,那就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礼仪了,你说你跪小孩子是闹着玩大家信,跪个大老爷们甚至娘们(木有不尊重女同胞哈,这是封建遗毒的叫法)也说是玩笑,谁信呐!然后你现在再说要造反,羞不羞呢!
商朝同样出现了二代危机,而且还很严重,严重到什么地步呢?那就是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伊尹放太甲”事件。在说此事前,我们照例要将“时代背景”交代一下。
传说汤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太丁、外丙、仲壬(你早该想到是一群甲乙丙丁了)。这三兄弟的故事非常混乱,大致可以确定的是,老大太丁在爸爸汤死之前就挂了,接着就出现了两个版本的故事。
版本一:汤的王位本来是要传给太丁的儿子、也就是汤的长孙太甲的,然而因为太甲年幼,所以上头决定让外丙、仲壬先登基。不过这两哥们加起来也只活了六年时间,于是王位又顺到了太甲手上。
这本是正统的版本,受到了包括《竹书纪年》、《孟子》和《史记》的三大牌著作的支持。
然而挑战也是既大且多的。
首先这三本书有一个共同的风格,那就是喜欢洋洋洒洒地夸夸其谈,文章太过“完美无缺”。先说《竹书纪年》吧,战国时代距离五帝两千年,结果这本书帮你把时间轴确立得完完整整,打死我也不相信他有这个本事。孟子和《孟子》的文章结构非常严谨,尤其十分喜欢用排比句,然而学术问题向来都很难排比好,不然元素周期表就不是那个卵样了。至于司马公公,我们都知道,笔下的人物很生动,但究竟有多少是他老人家自己原创的呢?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第二个商朝领导人接班顺序的版本则是:汤死后,直接即位的人是他的长孙太甲,但是因为不明原因,位置被他的两个叔叔给拿了过去,数年后又回到了太甲的手中。
支持这个版本故事的著作包括《三统历》、《汉书•律历志》、《伪古文尚书》、《尚书序》。《三统历》是本历法书,编者是西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但却一定不是史学家的刘歆(王莽同志的好战友);《汉书-律历志》的作者是班固;《伪古文尚书》是晋朝人汇编的;《尚书序》可能是隋唐时孔颖达的那个版本。
相比于《竹书纪年》、《孟子》和《史记》,这四本书都是晚辈,距离商朝的时间自然也更远。但是总体来说这四本书似乎更有学术范儿,所以两相抵消,我们很难辨别双方的说法谁更值得相信。
不过这些倒不是重点,因为外丙和仲壬注定是打酱油的角色,真正的大戏,将在他们的侄子太甲和商朝开国元勋伊尹之间展开。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17:03:38 +0800 CST  
062、第一个“代理一把手”
中国人是最讲究等级和秩序的,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凡是僭越了这些等级秩序的人都具有程序不合法性,任尔如何冠冕堂皇,最后都难逃史学家的口诛笔伐——当然,更多的人受到的不仅仅是嘴巴和笔杆子的讨伐,而是最终死在了拳头和枪杆子的攻击下。
专制社会,你要么就真做皇帝,要么就少操那个心,因为社会的思维是不接受这种情况的,所以你看自古以来干这事儿的有几人能全身而退的?第一名肯定是诸葛亮,不过我们要看到,诸葛亮所在的集团在他死后三十年就完蛋了,作为敌国的魏晋当然不那么在意这个“历史人物”的行为。其他的,按排名算的话,伊尹算是第二位,霍光第三,后面的话……“其他”?
周公鸡蛋和共和执政的那两位不大好算进来,因为他们毕竟是王室成员,咱说句难听点的,他们就是真的做了王,大家也就笑笑罢了:此乃尔等之家事,岂用问外人哉?至于张居正之流的话……你可以去史了!
不过伊尹确实是这个牛人圈子的开山鼻祖,号称我大第一个“代理一把手”。后羿本来要算是第一个的,不过人家自己称王了,那就是另一番故事。若是后来霍光的儿子也把汉王朝给顶下去了,那霍光就不是霍光,而是王莽、曹操了(可怜的霍皇后呢)。
历史上关于伊尹这段历史的说法比较统一,大致就是太甲即位后荒淫无道,治国无方扰民有术,伊尹见状愤而将其废黜流放,让其自我反省,而国家大事悉决于己,“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几年后太甲幡然醒悟了,伊尹又再次将其迎回朝堂,重新将政权归还于他。后来太甲死了伊尹还没死,直到太甲的儿子沃丁在位期间他才挂掉,后来沃丁以天子之礼将其安葬,皆大欢喜的结局。
如果这件事属实的话,那确实是足以与尧舜禹禅让相媲美的政坛完美道德案例。但是正因为它实在太过完美且童话,所以很多人对其产生了怀疑,尤其是《竹书纪年》就记载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版本,那就是伊尹是自己想当王,所以将太甲流放,后来太甲的复位也是他自己偷偷潜回了国都将伊尹杀掉的结果,不存在什么让来让去(“太甲元年,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七年,王潜出自桐,杀伊尹”)。
前面楼主我已经扒过尧舜禅让的皮了,那么这次伊尹放太甲事件是否也真是另一个阴谋论的美化版本呢?
我也好大部分学者也好都觉得不大可能,证据有二:一是后来发现的甲骨文显示,直到商朝末年商人还在坚持对伊尹进行祭祀,而且规模和历代先王们差不多——就算真是太甲杀了伊尹而商王室的后人觉得杀得不该,那也没必要正儿八经地对其进行祭祀,更不必使用这么浓重的礼仪,没道理嘛;二是伊尹的儿子伊陟不但没有受牵连,反而在后来再一次担任了商朝首相的职务,这作为一个乱臣贼子的儿子来说就更不合理了。
《竹书纪年》倒是没有否认伊陟的存在,但是也紧接着上一段说太甲在杀死伊尹后,“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这故事编得实在不够6,基本不足为信。所以综合而言,伊尹可能没有那么道德高尚,但是毕竟不是篡逆之人,定这个性还是没错的。
尽管伊尹在早年对商朝建立的作用可能没有后世想象的那么大(就算参与了谍战,但这个手段毕竟是次要的,所以起码伊尹的作用和后来的姜子牙是没得比的),但是商朝能够挺过二代危机而延绵六百年不倒,伊尹确实是第一功臣,无可争议。
不过伊尹开创的这个先例实在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接下来的几千年历史里,有多少人打着伊尹(and霍光)的旗号而做着废立君上的阴谋呢?对此大家只是呵呵一笑:董卓之心,路人皆知是也!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17:04:49 +0800 CST  
063、要儿子还是要弟弟(1)
长期以来,一个有关商朝的历史疑案一直在被争论,至今没有停息。这个案子的主题就是:有商一朝的最高领导人继承法,究竟是父死子继,还是兄终弟及?
可以肯定的是,商朝中期以后大致是确定使用的父死子继办法,但仅仅是中期以后。而在此之前究竟是用的哪个方案,直接影响到大家整个商前期的若干历史问题定性。说啥?没这么严重?你看了本节的商朝故事就知道了。
太甲死后,继承其王位的人是其儿子【沃丁】。沃丁在位时伊尹还没死,看起来太甲应该活的时间不长。但是紧接着沃丁死了接班的是他弟弟【大庚】,而不是其儿子,于是这道“要儿子还是要弟弟”的梗便开始了。大庚之后的新一代王【小甲】又不知道是什么来头,司马迁大概也是老糊涂了,一边在《殷本纪》里说是大庚的儿子,而在后面附的《三代世表》里又说是大庚的弟弟。小甲在位期间,不知是商人觉得夏民已经不足为惧了,还是他们自身的实力衰减不敢“天子守国门”了,或者是这次商族总算有能力“迁夏社”了,抑或西亳地利用尽了,总之他们抛弃了这个城市,转而将国都又迁回了汤当年崛起的亳。
不管小甲是弟弟还是儿子,继承小甲王位的则肯定是他的弟弟【雍己】。雍己在位期间商朝是确实败落了的,诸侯们又开始不来朝贡——正所谓朝贡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雍己要是再不反省,恐怕就要混成商朝版的孔甲,最后再被后世扯淡的史学家们来一句“乱商者,雍己也”。
不过雍己和商朝很幸运,因为在他之后,老天紧接着又送来了一个好人,他就是雍己的弟弟【太戊】(没错,又是弟弟)。
太戊是个好同志。虽然我们对其生辰八字一无所知,但是通过后世的记载可以了解到其拥有这么几个标签:
①选贤举能,善用人才。
太戊在位时提拔并重用了“贤人”伊陟、巫咸为相,于是天下大治,诸侯归附。伊陟我们前面提到了,伊尹的儿子。巫咸据说是一个大祭司,通俗点说就是高级神汉。看起来太戊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不耽误,所以一下子商朝局势便取得了好转
②活得长。
一个活得长的君主未必能有造化,甚至还可能物极必反(唐玄宗:都看着我干嘛),但是一个活不长的君主那就肯定没造化,最典型的,参考北周、后周,最后都熬成了一锅粥。
最完美的强权政治就是让最强的那个杀出重围而领导整体,然后维持整体的稳定——之所以大家容忍各种二百五坐在龙椅上,不是因为他们多么有才,而是仅仅为了维持整体的稳定而已。大家都想做皇帝,必然要狗咬狗不得安宁,不如让他们家族接着坐下去,我们闷声发大财就行了。所以过去的人们往往只希望能出现一个比较好的领导然后让他的“治世”能持续长一点,太戊就符合这个标准(贤明,而且据说在位时间长达75年),所以后人给了他一个“中宗”的庙号。
不过历史证明太戊要成为这个“中兴祖宗”实在还差得远,因为一个标准的中宗是能够承上启下、成为一个王朝两个国力波浪顶点中的第二个的君主。而太戊一死,后面又是乱七八糟,而且又出现了几个中宗,让人有种商朝遍地是中宗的感觉。
醉不醉?你看了就会感受到的。
我们下一节再见!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17:06:19 +0800 CST  
064、要儿子还是要弟弟(2)
太戊死后,紧接着而来的商朝历史事件就是赫赫有名的“比九世乱”——听名字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比九世乱,就是九世之乱的意思。而在介绍这个“比九世乱”之前,我们终于要开始直面“兄终弟及”这个制度了。
父死子继这个制度是人都能听懂,就是老爸死了儿子接班,代代相传,很简单的。但是兄终弟及明显就要复杂得多,别的且不说,至少它涉及到一个不可改变的矛盾,那就是:既然是兄弟,那大家肯定都是同一代人。这同一代人若是大家都死了,这个“及”该怎么及下去呢?
我们看今天沙特的王室,怎一个淡腾了得,六十年来全是在兄终弟及,之所以能延续这么久,不过是因为老皇帝生育能力强,所以儿子多,最大的和最小的年龄差距也大,所以能玩下去。但是这个终究不是办法,之前就发生过好几次政变,之后,以及未来的话……你看沙特王室像是要在中东一直玩下去吗?这些年来他们无止境地到欧洲到世界四处买地产房产,摆明了也是知道自己那一套根本混不下去,所以随时准备滚蛋罢了。
所谓制度,本身就是为了提供一个稳定而已。沙特的兄终弟及实际上是基于现实而产生的权宜之计,所以根本算不得是什么制度。而商朝的历史似乎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稳定版本的兄终弟及法则,那就是“直旁法则”。
首先必须申明的是,没人任何决定性证据证明商朝真的是兄终弟及,那时候也没法把这个写入宪法或者党章,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一切都是根据史实而推测的而已,算是不成文法,而这个不成文法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从汤开始,长子、长孙血脉称为直系王室,非长子、长孙血脉称为旁系王室。王位传承的法则是王1.1号传位给弟弟王1.2号,1.2号再传给弟弟1.3号,传到没有弟弟了,那就将王位传给大哥1.1号的长子2.1号。之后就是2.1号传给他的弟弟2.2号,2.2号传给弟弟2.3号,又传到没弟弟了,就传给大哥2.1号的长子3.1号……
晕。
是个人其实都能看出这个继承法中隐藏着惊天漏洞,那就是王位的诱惑与人性的贪婪势必对其造成破坏性影响。
我承认这世界上、过去的历史上都是存在着道德非常高尚的人(比如我是吧,哈哈……靠谁扔的鸡蛋),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俗人还是多于好人的。面对权、钱、色,这世上究竟有多少人能把持住不动心?今天我还是万众瞩目的王者,明天却要将王位交给哥哥的而不是自己的儿子,有几个人能咽下这口气?
而且很多东西不是说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的。假设咱就是个王吧(听着怎么怪怪的),或许我本人淡泊名利,不慕权贵,所以想履行承诺,将位置传给侄子。但是这时候我的儿子可能就会不甘心;就算我儿子甘心,我老婆可能也会不甘心;就是我老婆甘心,你总不能保证所有我的嫡(利)系(益)人(集)马(团)都甘心吧?
所以他们就要闹,就要一哭二闹三上吊:“你咋能这样呢,你儿子才刚抱孙子呢,以后奶粉钱谁报销?以后买房谁给福利?以后……”这时候,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谁不会动心一下呢?
这怎么能说是以权谋私呢?我就是想给自己的孩子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嘛!嗯,听着很耳熟是吧?
拿什么自己想做好爸爸好妈妈为理由来侵犯公共利益是很不要脸的,要是你自家的公司企业,你爱怎么闹腾怎么闹腾,没人管得着。不然,那就是拿无辜的孩子当挡箭牌,你自己觉得羞耻不?
所以商朝兄终弟及制度的阻力是多方面的,而且可能反而不是来自那些旁系王自己——历史上没有雄心壮志的帝王多了去了,什么无上权威之类的,你真以为什么人都渴望啊?但是无论哪个帝王,他们都一定代表了一群人的利益,所以这群人就是必须保证此人稳稳地坐在龙椅上,所以传儿子还是传侄子,这就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集团的问题了。
就这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下,商朝迎来了轰轰烈烈的“比九世乱”。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17:08:47 +0800 CST  
065、要儿子还是要弟弟(3)
相信大家都做好准备了,什么准备?商朝的比九世乱,当然就会有9个甲乙丙丁人物冒出来,光是记住那批人名都会让人头疼半天。不过这里不是教室,所以就算记不住,那也无所谓,因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他们只是九个酱油哥而已,大家只要了解个大概就差不多了。
在位75年的老头太戊死后,接他班的人是其儿子【中丁】——这很正常,太戊当王都当了那么久,没准自己兄弟早就死光光了。中丁在位期间又开始败家了,他一边出兵攻打异族,一边放弃了都城亳而迁都到了[嚣](大概在今天河南郑州附近),商朝开始衰败。从他开始,之后连续八个王都在没完没了地掐架,这就是所谓的“比九世乱”(兄弟争斗比较多,叫九王之乱我看比较合适)。
中丁之后,新一任的王是他的弟弟【外壬】。外壬在位期间“邳人、侁人叛”(侁人还记得吗?伊尹他妈的部落),国力继续衰败。而紧随其后登基的是他的弟弟【河亶甲】(音河胆甲),这哥们比较有志向,他把首都又迁到了[相](今河南内黄县),一边镇压邳人、侁人的叛乱,另外还带兵和一些外族打了几仗,虽说是励精图治,但效果大概是不大理想的。
接替河亶甲的是他大哥中丁的儿子【祖乙】,这一次王位是正常转手到直系王室手上的。祖乙在位期间也玩迁都,他先是将国都由相迁至[耿](今河南温县东),后来又因为洪水的缘故迁都到[庇](今山东定陶县)。祖乙在位期间巫咸好像还没死,又被他拉出来溜了溜,商朝有所复兴,所以后世又把他称作是中宗。至此,兄终弟及制度似乎还是没被破坏的。
祖乙死后,王位由他的儿子【祖辛】继任,然后是祖辛的弟弟【沃甲】,随后又传回了祖辛的儿子【祖丁】,到这里,也是没问题的。
然而接下来就有些莫名其妙了。
祖丁之后,王位落到了叔叔沃甲的儿子【南庚】手上,紧接着南庚就迁了一次都而且是非常夸张地迁到了[奄](今山东曲阜)这个当年还很偏僻的地方——南庚之所以叫“南”庚,就是因为曲阜在当年是文明的边境地区,所以他才得到了这个称呼。
而南庚死后,接班的既不是他儿子也不是他弟弟,而是落到了堂哥祖丁的儿子【阳甲】手里。阳甲在位期间也只是跟外族打了几仗,却也不能恢复前面八王造成的商朝在东亚地位霸主地位的衰败,正因为如此,司马迁将这段历史称之为“比九世乱”。
不过细心的读者们也看出来了,以上所谓的混乱,其实也就最后祖丁-南庚-阳甲三人对兄终弟及制度有所打破,其余的人都符合传了弟弟传侄子的习惯,何来乱之一说?
而且比九世乱的说法仅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其余文献并没有如此点评,所以很多人认为商朝所谓的兄终弟及的真相并不是之前盛传的那样,而是这么一回事——
商朝其实也是正常施行父死子继制度的,但是由于太戊在位时间长,所以他死的时候儿子们都有了很强的实力,所以相互间就开始不断争斗,不管是血腥政变也好还是相互妥协也罢,总之王位就是在最强者手中轮回,到河亶甲死的时候可能也只有大哥的儿子祖乙比较年长而且有能耐,同时有血统优势,于是王位便回到了祖乙手上。
可是祖乙在位后也是想恢复父死子继的办法的,所以他没有将王位传给弟弟而传给了儿子(当然,也可能他没有弟弟,但是综合商王室的生育能力来看,这个可能性似乎不大)。然而他的两个儿子祖辛和沃甲也发生了内讧,于是又来了一个轮回,王位才传回了祖乙的长孙祖丁手上。
不过祖丁又并不能消除沃甲一派的实力,结果在他之后,叔叔的儿子南庚卷土重来,拿到了王位。而南庚的位置显然也是不稳定的,所以他就只得迁都到边远地区来称王,并且之后王位还是被祖丁的儿子阳甲给夺了回去。
很多年后,司马迁看到了这段历史,再联系到当时商朝的衰败,所以将这种莫名其妙地王位继承定性为“乱”,于是便得出了“比九世乱”的结论。很显然,司马迁是站在一个父死子继成为默认继承法则的年代对这段历史提出批评的,所以他说:“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可究竟商朝的兄终弟及制度是真的存在呢,还是仅仅是因为政治斗争而造成了他们在使用这种继承法的假象?
我们下节再分析。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17:56:23 +0800 CST  
066、要儿子还是要弟弟(4)
一般来说,本帖对历史真相的采纳都是以主流为主,适当推翻不合理的猜想,所以前面的大部分历史故事我都没有翻传统的案,也就尧舜禅让之类的做了新的解读。但是现在面对商朝继承法的问题,我也是捉急万分,因为历史学家们给我和大家出了这么一对矛盾的难题:
①史学界明显分为了两大派,一派认为商朝就是在用兄终弟及,一派则坚持说这只是实力博弈后的结果,而不是制度,大家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
②不管是哪个推测,它们都存在着违背常理的地方。
第一点我就不详说了,都是学术问题,咱这屌丝也插不上话。第二点的话,大家读了我前面的记述,大概也能发现问题之所在了。
①如果真的是采用的这个制度,那么首先我们无法在其他朝代和其他文明史上看到类似的东西,几乎所有人类历史上的兄终弟及情况都是现实使然,是父死子继制度的补丁而已,绝不是再版。
②但是如果说纯粹是现实问题的话,比九世乱的继承实在太有规律了,确实是大哥死了弟弟轮流上,上完了最后又回到了儿子手中——太完美了,所以不可思议。
我个人的观点是:确实不存在这么一个制度。
如果商朝真玩的是一个直系旁系兄终弟及继承法,那么历史上完美实现了这个法则的次数也就两次,加上太甲和他两个叔叔的话也就三次而已,紧接着南庚那儿就开始坏事了。那么究竟是南庚破坏了这个制度呢,还是一开始就不存在这个制度?
而且在比九世乱之前,在位75年的老头太戊就是小弟弟,但是他没有把王位传给哥哥的儿子,而是给了自己的儿子;而比九世乱之后,王位紧接着在后面又传了几个弟弟,然后又被弟弟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后面再说),你非说有这么个祖宗之法,那这群子孙就真是龟孙子了:祖宗的面子都被他们给丢尽了!
旁证也是很重要的。翻开后来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民族崛起的历史记载,我们也没能看到他们有什么兄终弟及的明确制度。当然,弟弟接班是常有的,不过那也大多是在厮杀中实现的,那么以此类推,最早的商族文明发展程度也就那样,不会好多少,那么他们凭什么就能定出个这样的制度出来呢?主角光环?
我自己唯一找到的一个制度规定兄终弟及的反而是由几千年后的朱元璋先生制定的,不过他明确说道:“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而这就明显跟我们现在所讲的兄终弟及不是一回事。至于国外的话,也没找到,只是说实际上形成过兄终弟及的情况,但却并不被大家观念所认可。说白了就是每个弟弟在夺取了哥哥的位置后都想传给自己的儿子,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他们死后王位经常又都被自己弟弟给抢了。
至于商朝王位为何会几次回到大哥儿子手上?我觉得也只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罢了。大哥当然年纪最大,他儿子当然也很容易比弟弟的儿子们大。等到弟弟们都死光了,这时老大的儿子当然就更有竞争力了咯。
至此,本帖关于“要儿子还是要弟弟”的争论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了。然而全言我却并不打算就此收手,下一节却还要讲点别的东西,那才是兄终弟及的最终话,敬请大家关注!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22:05:13 +0800 CST  
067、要儿子还是要弟弟(5)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讨论了这么久有关“要儿子还是要弟弟”的话题,却完全没有涉及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人类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思维。
这个不是提到了吗?实力对比的结果嘛!这当然是一方面的,但绝不是根本的。这就好比人们贪图金钱,但真的是贪图那一张张纸吗?非也。那么兄终弟及思想的源头是什么呢?我以前也完全想不通,直到初中的时候在一本教辅书上看了一个故事才恍然大悟。由于时隔久远(约十二三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刚十岁出头),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具体是怎样现已不可考,百度了几次也没查到,似乎有点像是古代传奇小说,也不排除是今人杜撰,希望有同见过这故事的朋友能指出,不甚感谢。
剧情是这样的,春秋战国时期,楚王因为战乱而逃走,身边跟随有母亲、弟弟、老婆、儿子。由于形势紧迫,楚王被迫要做出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每次都要抛弃一个亲人(换取车子提速?确定这不是汉高祖刘邦么)。
这故事有点像是今天“老妈和老婆一起掉海里,你救谁”的无聊问题,所以本身没什么价值,但是楚王的选择和理由却很有意思。
他首先抛弃的是妻子,然后是母亲,再是儿子,最后是弟弟——我想很多人都不会想到是这个结果,那么楚王的理由是什么呢?
很简单,妻子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母亲身上也没有王室的血统,儿子虽然有,但只继承了自己的,另一半还是外人的。至于弟弟,虽然也只有一半的王室血统(废话,不然还老爸和姑姑结婚啊?又不是杨过),但是他的血统更加纯洁,更加古老,所以楚王最后才抛弃他——其实我不记得最后抛弃弟弟没有,反正故事是个大团圆结局。
读完这个故事,我立刻就理解了什么是“兄终弟及”的观念,因为血统啊!你看那什么吸血鬼小说里不也是始祖家族最霸气嘛(话说克劳斯那一家弱爆了的始祖家族现在怎样了呢,好久没关注了)!
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文明发展到高度状态的时候,父死子继就是常识了,所以苛求落后时代的人们就将兄终弟及写入法律是非常不现实的——你可以说商朝没有兄终弟及制度,也可以说他有,因为他也没任何制度规定说王死了是儿子即位啊?既然商朝出现了这么多的兄终弟及,那么我们说这个朝代是采用两种继承法有什么问题呢?
兄终弟及思想之所以在各族历史上曾经成为过一种不成文法,原因就在于那个时期正好是各文明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型的时候,所以兄终弟及比较能让母系残余力量接受——兄弟毕竟也都是老妈生的嘛!
大体来说,人类社会的性别权力分配就是走的这样一个过程:母权至上(爸爸是谁都不知道,哪来什么男权呢)、舅权崛起(舅舅是男的,体力当然好,而且又有和妈妈有一样的血统)、手足相连(都是妈妈的好孩子嘛,像黄帝之后的五帝之所以能来自两个兄弟的家族,也与这两兄弟都是嫘祖的儿子有关系)、父死子继(这个不用解释了吧)。
因为男性毕竟再身体素质上绝对压过女人,所以男权才会不断上升,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只有到大机器生产时代,男女有了平等的劳动机会的时候女权主义才能真正抬头,毕竟操作机器还是没有什么性别差异的嘛!而在此之前你想让整天累死累活的男人还有闲心来绅士,怎么可能呢!
商朝直到五帝时代还是母系氏族社会,后来夏朝四百年才慢慢进化出父权,因此而保留古老的残余是很正常的。至于夏朝的话我们也看到了,一直都在父死子继,所以华夏族确实是先进于东夷的,最终鸟儿没能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也是很正常的——正本溯源的话,东夷只是后来者罢了,他们最终还是没能同化华夏,而是被同化了。
现在“要儿子还是要弟弟”的话题终于可以打止了。之所以这里要扯这么多,一个是本帖本来就不是一个故事集合帖,再一个,之后我们讲少数民族崛起的时候又要涉及到他们的早年历史,所以有些共同的话题还是早些讲完比较省事。
OK,比九世乱算是就此结束了,接下来商朝就要来个大转折了,是啥?我们下节再见!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22:09:00 +0800 CST  
068、盘庚登场
千呼万唤下,盘庚终于要“始出来了”(听着怎么怪怪的)。
历史上有这么一种人,他的作为和能耐其实远配不上其在后世所获得的名气,但是人家就是做到了。比如今天的美国总统,别说跟四大总统比,就是将国父系列总统(约翰逊、杰斐逊)、肯尼迪等拉出来估计也能爆他几条街,但是后世一定会牢牢记住他,原因很简单——他是美国的第一位黑人总统。然后就是一堆客套话来了:这是美国民权史上里程碑的一刻、美国民主史上光辉的一页……跟他本人反而没啥关系了。
不得不说,盘庚也是这么一个角色。
盘庚之前,比九世乱,商朝衰败不堪;盘庚之后,其实大家还是该怎么着怎么着,兄终弟及制度还是在胡搅蛮缠着,国运也没有啥起色,一直到他下一任的下一任的下一任的时候才总算重归了正轨,你说盘庚有啥值得称赞的?
然而人家就是很牛逼地被记住了,知名度几乎仅次于汤和纣……咳咳,应该是纣和汤。
原因很简单:他迁了个都。因为这个迁都,整个商朝的名字都改变了,你说厉害不厉害?要下次一个美国总统接班了然后美利坚合众国变成了美利坚帝国,我估计奥巴马都要靠边站了。
Ps:历史上倒是确实有美国皇帝,请搜索“诺顿皇帝”词条,不谢!
盘庚是祖丁的儿子,这里我们又要把时间轴拉出来一下,不然大家会迷糊的。祖丁之后是祖丁弟弟的儿子沃甲即位,沃甲后回到祖丁的儿子阳甲手上,阳甲就是盘庚的哥哥。阳甲崩了后就是弟弟盘庚了。
盘庚即位的时候商朝的国都还在山东曲阜的奄(南庚的南字所在),前面说了,这地儿非常偏僻,完全不是一个天下主宰所应呆的地方。一般只有现代国家在选择都城的时候相中偏僻地区,为了国防需要,古代当然更看重国防,问题是不是南庚这个搞法。你说今天中国会把首都迁到青海去吗?南庚就是典型的右倾逃跑主义,一个蜗居在奄的商朝肯定做不到号令群雄,我倒是想听你命令呢,大王,你离我离得也太远了吧!
有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商朝之所以没完没了地迁都,原因就在于新王要摆脱旧王的势力,重塑自己的城邦。但是这个说法就有点奇怪了,首先商朝前五次迁都的人都有儿子有弟弟,其次迁都完了也并没有什么卵用,这又如何能说迁都是为了权力斗争呢?
反正我实在想不通迁都和摆脱旧王之间的必然联系,倒是祖乙是真真切切地因为水患从耿迁都到过邢(“祖乙圮于耿”,河水所毁曰圮)。至于另外几次迁都是否跟水患有关,我不清楚。但还是那句话,不管你迁都的理由是什么,越跑越远是完全不负责任的态度——老祖宗汤要是泉下有知的话一定会破口大骂:“软蛋!怂鬼!你怎么不跑到岛国去算了!”
盘庚即位后是想有一番作为的,因为年代久远,我们已不可探知其具体心理活动,但是不外乎就是崇祯那种不堪忍受家业破败的心情,毕竟商朝自太戊以来就没怎么安宁过,来回折腾九次了,也该收场了。
所以盘庚上台后立马便制定了一个“返乡”计划,旨在带领族人重回河南地区的怀抱,那么他的愿望能否实现吗?商朝能否因此转衰为安?
接下来大家就会知道了。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22:11:03 +0800 CST  
069、盘庚退场
好吧,其实盘庚的那点事儿一节就可以结束的,楼主我是强行把他撕成了两节,为的就是突出他的小主角光环。不过这也公平,谁要他名气这么大呢!
有关迁都的故事,我们要多角度思考。首先是迁都的准备工作,显然盘庚是找好了地儿才敢带领大家迁都的,因为这一迁可不是盘庚一个人带着一家老小十几几十口人的变动,而是对整个商族生活的调整,你总不能让大家跟着你跑了半天,最后一声令下:“Sorry,没找到合适的地儿,我们还是回去吧!”那就作死作大了。
而且我们知道,小盘迁都的时候尚且遇到了那么多阻力,迁都前不拿出一整套方案出来的话怎么可能说服大家和他一起走,他自己又会觉得靠谱吗?
所以此次迁都一定是有组织、有预谋的一次行动,事先盘庚也一定派出了探子到四处去踩点,情报准确后才决定动手的(有点像抢银行)。最终,盘庚敲定了殷(今河南安阳)这个地方。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是这里?
现在的我们已经无法获得盘庚迁都座谈会的相关资料,所以并不能清楚他为什么要将目的地选择在殷。但是翻史书过后大家却能发现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殷以前做过商族人的都城。
什么时候?
王亥(原谅我每次念他名字的时候就不自觉地变成了王猪)和王恒时。
还记得这两兄弟(没错,他们也是兄终弟及)吗?王亥,商族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作王的男人,商界领袖,政坛二逼,民族英雄,为了一桩有关畜生的经济纠纷而深入贸易伙伴处,结果被火并身亡。王恒也与之同行,最终不知所踪。正是因为这起恶劣刑事案件才激活了他们的下一代——上甲微体内的杀戮细胞,最终上甲微血洗了仇人一族,将本族从契约社会带回了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中。
可以想象,盘庚之所以最后选择王亥的据点作为复兴商族的根据地,绝对不是想重走这位祖宗的倒霉老路,而是怀着一种“从头再来”的想法:我们姓子的就是在这个地方开始的王图霸业,今天我也要做到!
接下来的工作不外乎就两项,一方面是派出先头部队去清场,挑选好筑城地址,有当地居民什么的肯定就一并强拆赶走;另一方面,那就是劝说本族人同心同德,共赴黄……呃,我是说共渡黄河。
阻力是巨大的,按照《史记》的说法是,“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曲阜这个地方偏远是偏远了,但是毕竟大家住了很多年了,搬家什么的总之是劳民伤财的,何必呢!这时候的商族恐怕早已没了“夏朝马车夫”的精神。而且话又说回来了,这事儿也不能怪我们老百姓啊,再怎么马车夫也经不起这么多的来回折腾嘛!法克鱿你们九个王迁了五次都城,现在你盘庚又要来第六次,有完没完啊!
面对大家的非议,盘庚没有退缩,而是高调反驳道:“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则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
其实这话本身是没什么底气的。如果盘庚真是霸气侧漏,那么他的答复应该是:“枪在手跟我走,谁不走,打死你!”而但凡要把祖宗什么抬出来,或者说“我们(或者我们的祖宗)当年不也曾一起一起怎么怎么样”之类的时候,那情况都是很不妙的,不然没必要抬出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东西来感动天感动地——你看诸葛亮有事没事就把先帝给抬出来,说白了就是他要搞北伐阻力太大了,所以才要借刘备的尸还自己的魂,盘庚这一套说辞,也是这么个道理。
最终商族人还是没有完全堕落,而是选择了继续前行,一番折腾后大家总算回到了当年东亚文明圈的核心地带。随后盘庚“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而各地的诸侯也是好久没看到曾经的老大商族出现了,一见盘庚如此意气风发,大概都有些不明底细,思忖再三后也纷纷派出使臣前来祝贺,一时间商朝也重新恢复了“诸侯来朝”的繁荣局面。
但是一个王朝的衰败真的仅仅靠一次迁都就能解决?盘庚的种种努力是否真能复兴祖宗的大业?十八岁少男痴情缘何……呃拿错讲稿了。
历史的打脸又即将到来……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22:12:33 +0800 CST  
070、盘庚后事
学过初高历史而且还记得的朋友们都知道,盘庚在历史上的最大“功绩”就是将商朝的国都迁到了殷,从此再未变动,因此后世又将商朝称为殷朝。
不过前文我已经说了,盘庚本人在历史上的贡献其实是很一般的,不信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君主的身后之事吧!
商朝前期历史的一般规律就是,如果一个王干得好,那么接他班的就应该是儿子,不然就是弟弟或者侄子。你看那几个有所作为的帝王,汤、太甲(浪子回头金不换)、太戊、祖乙,无一不是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而太戊更是连长子都不是,可还不照样父死子继了?
这个规律其实很容易想明白,因为有绩效的领导当然更受人尊重,其管(嫡)理(系)团(力)队(量)当然也比较有能力,且因为有功劳而一点点强大(请参考禹的崛起),因此无论是民心向背还是实力对比,其儿子都比弟弟要有优势。可是你要是做得不好,大家都巴不得你立刻就下台了,没提前搞个什么禅让制将你轰下去就罢了(请参考尧的历史),还想传位给儿子?做梦去吧!
而被传得那么牛逼的盘庚,最后也没能传位给儿子,而是被弟弟【小辛】接了班。
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小辛在位期间商朝再度衰败,老百姓缅怀盘庚的德政,所以“作盘庚三篇”来歌颂他。可即便如此,小辛死后大家也没将盘庚的儿子扶上王位,即位的人是盘庚和小辛的弟弟【小乙】。
看见了吧,将盘庚放之于漫长的商朝历史里,别说和汤、纣相较,就是和太戊以及后来的另一位更牛逼的商君比起来也是很不如的。当然,他还算是一个明君,只是水平一般罢了,大概他迁都的时候也不会料到自己之后就再无人带着族人跑来跑去,而他这么弄一下竟然就莫名其妙地奠定了之后商朝300年的格局,那么这个加1000威望的“迁殷”决议如何会最终落到了他的头上呢?
答案或许很简单:他就是正好碰到了而已。
大家其实都厌倦了这么居无定所的生活,大家其实都怀念一个强大而昌盛的国家,大家其实只是希望着有一天这样的日子早点结束罢了。我们甚至有理由相信,如果盘庚不迁都,说不定商朝就在曲阜定下来了,然后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挖出一个“奄墟”而不是“殷墟”。但是既然大王说我们要重回老家、再创辉煌,那好吧,我们跟你走。但是,这是最后一次了。
盘庚之后,所有商人,无论是王还是民众,都受够了过去那样的生活,所以此后三百年,商朝再无迁都之事。
除了一次例外,而那一次之后,商朝也再不复存在了。
小乙之后,王位还是没有轮到盘庚的儿子,而且也没有轮到他们的大哥阳甲的孩子手中,而是被他给私吞了。事实上小乙在政治上的表现也非常一般,商朝的国运在他手上也没什么起色,但是他在位期间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在黄河边上开了一个家庭学校,让一个叫甘盘的贤明知识分子在此为他的一个儿子传道授业解惑。
若干年后,当小乙走到人生的尽头后,这个小孩成为了新的王者。而他,将最终带领商朝走向一个真正的“中兴”与高潮!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22:14:41 +0800 CST  
071、武丁!武丁!
写到这里,本文不得不温馨提示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现在出现的几乎所有商王以及大部分远古人物,都没有使用其真实姓名,而是用的后人为他们定的庙号(供奉在庙里时的称呼)、谥号(死后的评价称呼)以及其他比较出名的称呼。
比如禹就是个谥号,所谓“渊源通流曰禹、受禅成功曰禹”,这个字应该就是为姒文命量身打造的;汤本来的姓名叫子履,汤应该也是谥号,即“除残去虐曰汤”;至于盘庚为什么叫盘庚(原本姓子名旬),这个有点意思,那是因为商人是在庚日用盘这种祭司方法祭祀他,于是便这么称呼了(别问我具体怎么祭祀的,我也布吉岛)。所以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如果有一天大家“有幸”穿越到了那个年代,假设大家能言语沟通(基本不可能),你在被抓起来要砍头的时候高喊“我要见盘庚”是没什么用的——盘庚表示劳资还没死呢,怎么可能被人称作这个名字!
帝王君主本身是有很多名字的,汉武帝之后,大家可以以庙号、谥号、年号来称呼他们(直呼其名当然也可以,不过你试试吧);汉武帝之前虽然没有年号,但是大王们大多有各种各样的称呼,比如“盘庚”这种词就是以前有后来不采用的。
而更古老的时候还会用姓氏之类的名词来指代一个有头有脸的人,比如尧,他原本出自黄帝家族,所以是可以打出轩辕氏的名号的;但是因为分了家,先后被封在陶地和唐地,所以又被称作陶唐氏;除此外他在氏族以下还有一个本姓伊祁——姓氏是两码事,你我都是陶唐氏,但说不定你就是王而我就只是个平民而已,所以一般贵族都是报上自己的姓而不是氏,这样更能凸出自己的身份;而最后那个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尧”字反而只是个谥号了:“翼善传圣曰尧、大而难名曰尧”。
言归正传,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商王就非常牛了,因为他是第一个名字里以“武”字而闻名历史的中国人,他就是商朝第二牛的君主——武丁。
一般中国历史上的长命王朝有两种国运,一种是一个长期的顶峰状态然后逐渐衰败到灭亡的单峰驼式国运,“眼看着建起了高楼,眼看着宴请了宾客,眼看着楼塌了”;一种是有着明显的一乱一治一乱一治两个高峰的双峰驼式国运,“眼看着建起了高楼,眼看着楼歪了,眼看着楼主翻修了一遍,也看着最后还是塌了”。前者的典型代表就是清朝,康雍乾三人打造了一百三十余年的盛世,然后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了灭亡;后者就以商朝为代表,商朝的第一次昌盛当然是在汤、伊尹、太甲时期,而第二次就是武丁了。
Ps:三峰驼状的国运貌似没怎么见到过,毕竟中国一个王朝撑死也就四百年左右。周八百后半段显然是在凑数,算起来还只有商朝算是玩了五六百年,所以它的两个驼峰也非常的明显,其他王朝的话反而难凑出来——唐朝的双峰挨得比较近(太祖玄宗),宋朝貌似没有,明朝有些一平如水,就是两汉加起来的话……东汉确实有些太“倾颓”了一点。
通过全言我这么大段大段的铺垫,相信各位应该已经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气场从“武丁”二字上扑面而来了。OK,废话不多说了,让我们立刻进入那个传说中的威武时代!
当然,那是下一节的故事了……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23:08:51 +0800 CST  
072、武丁之早年生涯
所有那个时代人的早年历史基本都是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的。但是武丁这娃儿注定与众不同,因为《竹书纪年》就很罕见地提到了其早年生活,虽然只有一句,不过到底是聊胜于无的。
“(小乙)六年,命世子武丁居于河,学于甘盘。”
这句记载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很早以前的中国本是没什么亲民意识的——所谓敬天保民,那都是周朝以后的思想。周以前,君是君主,民是贵族,至于贱民、奴隶什么的,是没资格进入王上眼中的。所以贵族除非是实在没得办法了(比如大禹就不得不亲自带队去治水),否则也绝不会深入到民间瞎转悠的,不然就是折了身份。所以吕思勉先生就曾推断所谓赵高矫诏立胡亥未必属实,因为秦朝说到底还是贵族社会的,所以如果扶苏真的是秦始皇相中的太子的话他绝不可能将其外放到边塞之地,太掉价了!老子是千古一帝,接班人却曾经和士卒为伍,咱这脸往哪儿搁呢!
于是问题就来了,小乙到底脑袋出什么毛病了,竟然将儿子外派出去搞学习?而且学习就罢了,问题是这在黄河边上学习的情景,总让我不自觉想起了太康那五个兄弟在河边唱歌的惨状,怎么都不像是正常的安排调动,实在是太诡异了。
除此外,为武丁教书的甘盘在武丁即位后被封为了卿士(“居殷,命卿士甘盘”),那么我们倒过来推的话,是不是在此之前甘盘并没有什么地位和职务,不然何以要单独说这么一句话呢?
种种迹象表明,所谓的小乙栽培武丁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个意思,而是后人脑补的结果。相反,武丁说不定是一个不受宠的王子,所以被下放到民间,整日里跟着一个叫甘盘的老头钓鱼,学习什么的估计也是扯淡,因为这个甘盘显然也不是个多么厉害的人物,为什么呢?这里我们又要结合史实来进行反推。
根据传说,武丁即位后想振兴商朝,但是却求贤而不可得,于是不但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而且还三年不下命令,将一切国事交给属下处理。那么这就是一个矛盾了,如果甘盘真的特别有能力,那么武丁就不存在没有人才辅佐的问题。所以甘盘大概就是个高级保姆的角色,只是因为在领导落魄的时候走得比较近,所以后来才得以获得高位。不然就算他没什么实际能力,就是吹牛扯淡这种知识分子的基本技能应该也会在历史上留下几句醒世恒言警世通言,然后博得一个伊尹那样的“帝师”的名头,然而我们却并没有看到相关的记载和传说。
而且甘盘死得也比较早——他教武丁的时候应当比武丁大很多,至少是一辈,否则就不大好说是武丁“学于”他。两人在黄河边蹲点的时候是小乙六年,二十年后武丁才接班当王,则此时甘盘的年龄当在五十岁上下,或许更大。这年纪在那个年代的话……我只能说是可以去史的岁数了。
不过尽管一开始求贤未得,但好在集权社会的总头头到底还是君主,一个好皇帝(王)远胜过一切,不然你就是拉一车的贤臣良将,结果摊上了晋惠帝隋炀帝这种主子,那神仙也救不了。那么武丁算是个好君主吗?
至少,他是具备做一个好君主的潜力的。
长期贴近民间的生活经历增长了武丁的阅历,让他免于成为又一个不学无术的公子哥们;上台后不搞大新闻、潜心物色帮手,说明他不好大喜功,决策沉稳有耐性——可不要小看了“忍”这个字,双十一刚过,有多少剁手党连那么一点点诱惑都没忍住,哪天让你也拥有了无上的权威和财富,有几人能做到三年不耍威风的?正所谓大家之所以反贪,是因为大家没机会贪罢了。你看看人家楚庄王一鸣惊人前的三年都在干嘛?再看看人家武丁!哼哼!
种种迹象表明,商朝的中兴就即将在眼前了。但是光是不败家和闷骚肯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现实不是心灵的鸡汤,历史也从来都很残酷。而且武丁在位期间的商朝乃至整个东亚地区都将遭受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那么他能否中流砥柱、进而带领族人实现本朝的伟大繁荣复兴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23:11:34 +0800 CST  
07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之前我们已经讲过了“舜发于畎亩之中”的故事,所以武丁篇章开始的时候大家就肯定猜得到,接下来就要说的,就是“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了。
温馨提示,傅说的“说”字读“悦”,想当年楼主还是个青葱少年的时候就一直在那傅说傅说了半天,后来才发现说错了,丢脸啊丢脸……
上一节说道,武丁即位时感慨身边没什么人才,唯一一个靠得住的甘盘又老不给力,最后更是直接老死了,无奈之下他只得继续求访贤人,最终在位于今山西平陆县东的傅岩发现了一个很有才的人物,不消我说大家都知道,那便是傅说了。
和伊尹的故事一样,武丁见傅说的经历也笼罩着一大片迷信的色彩。这不武丁即位后沉默了三年嘛,本来臣子们都以为君主得了抑郁症什么的,结果突然有一天大家都被召唤到了宫里。就在众人都莫名其妙的时候,只见一豹头环眼、双耳垂肩、面如重枣(别信楼主的,这是我邻居张玄长)的男子出现在了他们面前,那就是他们朝思暮想的大王了。
“今天找大家来,是有一件重要事情。”武丁说道。
肯定很重要啦,三年不鸣,一鸣肯定要惊人的嘛!大家纷纷拍马屁道:“啊!通晓事理的叫做明哲,明哲的人就是可以以身作别人则的人。天子统治万邦,大家都要听你的话。大王要是再不说话,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可就无从接受教命了呀!”
(上面这段恶心的话不是我编的,出自《尚书》)
“那我说出来你们保证不打死我?”
“呃,貌似有些不对劲……你说吧!我们听完再决定……”
武丁不慌不忙地说道,“我做了一个梦。”
梦?什么梦?
“具体梦境是这样的……”
(一个时辰后)
“咳咳,重点来了!”武丁叫醒了已经在打瞌睡的众人,然后说道,“你们这些人都不懂,我之所以不说话,是因为自我感觉修养还不够,没资格说什么。但是上帝(耶和华:咳咳,跟我没关系)就懂我啊,所以赐给我一个贤人,以后就让他代替我说话吧!”
听到这消息,大家都表示莫名其妙,以为大王是精神错乱了,所以都没怎么当回事。然而武丁却非常将这个梦以为然,而且还派人按自己的梦境去寻找那个人,结果还真找到了,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此人是个奴隶。
所谓版筑,就是在夹版中填入泥土,用杵夯实。古代(包括现在一些地方)的建筑多用泥土建造,但是人们肯定是不能像捏泥塑一样的那么弄,不然肯定是要倒塌的,所以大家就要先将建筑分级分层,然后在中间填泥土——这个理念发展到后面就是砖块拼接建筑了。根据史书推测,傅岩本是一个交通要道,所以经常要搞土木建设,所以傅说就是一个在此干体力活的下等贱民(maybe都不被看做是人)。
Ps:据说陕西发现了五千年前的砖块,不知道傅说当年是否也是搬砖一族?
前面我们说了,先秦的等级制度是非常森严的,武丁要启用一个奴隶做臣子阻力是非常大的。想当年伊尹还是个高级奴隶(厨子),尚且被汤的司机看不起,这搬砖的似乎还不如那做菜的吧?这就是所谓的阶级恐慌,主子就是主子,奴才就是奴才,岂能乱了身份?今天你让一个奴隶翻了身,开了这个头,那明天奴隶们是否会自己觉醒来推翻压在身上的大山?
但是武丁的态度却是强硬的,他迅速提拔傅说成为了自己卿士,随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计划,问题是:这一切真是天意使然吗?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23:19:37 +0800 CST  
074、因果顺序不能错
武丁和傅说的故事看着非常传奇,要是再添加点调料的话估计就要被腐女们妥妥地掰弯了。不过我们都知道,鬼神是不存在的(想要以证伪学识和我争论的还是请绕道吧),而既然鬼神不存在,那么武丁就不可能做梦梦见傅说,则后面的那一堆事情就肯定都是扯淡的。所以历史的真相就是:他撒谎了。
他当然要这么做,因为傅说的地位实在是太卑贱了,为了摆脱贵族们的非议,武丁只得借助商人迷信的传统而糊弄大家,不然没法服众。
那么既然武丁是在骗人,那么他又是怎么找到傅说的呢?
最简单的解释往往就是最合理的(请始终记住这句话):他俩早就认识了。
所以故事的经过应该是这样的——武丁即位三年后一直在寻找人才,而因为他曾经久居民间,所以能够放下身段来打探下层人民的口风,七里八里地便听闻了傅岩那里工地里有个搬砖的家伙特别有才,经常和城管、包工头谈笑风生,偶尔还会迸出几句“苟富贵勿相忘”的语句,于是武丁便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产生了关系(听着怎么怪怪的),一番促膝长谈后,他被这个民工渊博的见识所折服,所以想让他来朝堂主持改革。而为了减少上层的阻力,武丁被迫编出了那么个上帝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梦境出来,最后终于顺理成章地将傅说给带了回来。
至于后世的话,写史书的也都是些上层知识分子(呃,我读书少,古代下层貌似没有知识分子)出于粉饰历史的需要,于是便强行将傅说的阶级属性划为了“隐士”,还有模有样地说他本是一世外高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只是隐居太久没饭吃了,所以便出山搬起了砖。隐士嘛,不拘小节!不过虽然他干的是粗活贱活,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咱们统治阶级的人,所以那些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童鞋们还是洗洗睡吧!这社会是我们的,有时候也是你们的,但终究还是我们的!
这些人无法相信、也不愿意相信,一个扭转了商朝乾坤的人,来自底层,来自民间,来自贫民。但是历史一直都是这样的,不是吗?
平心而论,上层人有上层人的长处,优雅、大方,因为条件宽裕,所以他们能够有时间有精力来承担一般人所无法承担的推动文明发展进程的事情,比如艺术创作、科学发明等。但是我们更多要看到的是,大部分公子小姐的人生确实是在虚幻的享受中度过的,尤其当一个人自我感觉高人一等的时候,他是无法理解什么是屌丝文化、什么是民众需求的。哪怕是武丁这样的英明领袖,面对商朝复杂的社会情况,他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他也只能算是二等君主。
按我的标准,君主也好,其他各个时期的上层领导人也罢,大体可分为五种,最差的是隋炀帝、晋惠帝这种往死里作、最后终于光荣作死了的(当然,晋惠帝是个白痴,按照现在的法律,他的行为是可以不负责的);好一点的就是大多数浑浑噩噩度过自己(执政)生涯的;往上就是崇祯那种,起码知道有问题,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最后越办越砸;再就是武丁,虽然也不晓得怎么具体解决问题,但至少知道该怎么决策、该相信什么人。
最厉害的皇帝是既知道问题所在而且能亲手解决问题的人——这个水平一般就只有开国君主能达到,因为他们大多就是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不但知道底层是什么情况,而且还比一般人更清醒。所以你看朱元璋就敢往死里砍头,从上至下砍个精光他都满不在乎,这在别的王朝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但是老朱就有这个底气:你们都死了,我照样可以从下到上重建一个班底出来,因为劳资是全中国出身最低贱的皇帝!
OK,言归正传,既然武丁如此信任傅说,那么傅说能否投桃报李,帮助这位沉默寡言的君主实现其理想呢?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05 23:24:31 +0800 CST  

楼主:全言

字数:236529

发表时间:2016-01-30 02:2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1 09:29:47 +0800 CST

评论数:3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