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逻辑 ——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二章 后膛装填的撞针枪

在普奥战争中具体到战场上的对决普军士兵比奥军士兵仍然享有巨大的优势,这就是他们手中的后膛装填的撞针枪。而他们的对手,奥军士兵手中则是落后的前装枪。

为了能够充分理解这两种步枪的性能差异,我们不妨从头开始了解枪械的发展历史。既然是说枪的历史,那就要从最早的炸药——黑火药开始讲起,原因很简单,没有黑火药就没有枪。每个有小学毕业证书的中国人都知道黑火药是咱们中国人发明的,是被咱们反复提及念兹在兹的“四大发明”之一。但是黑火药到底是谁发明的,又是如何发明的直到目前我们还不知道,只是根据史料的零星记载推断出黑火药应该是在唐朝由炼丹的术士们无意间发明的。中国古代的道士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给皇上炼丹,好让皇上吃了后长生不老,永永远远的骑在劳苦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所谓的炼丹就是把朱砂、钟乳石等一些矿物放在丹炉里煅烧,这样练出来的丹药当然不会让皇上长生不老,倒是要了不少皇帝老儿的性命。服用丹药而枉送了性命的就有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还有雍正皇帝。黑火药就是这些术士们在炼丹的时候无意中发明出来的。虽然鲁迅先生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但先生的这句话却并不全面。事实上黑火药的发明直接导致了步枪的原始雏形——突火枪的出现。

突火枪出现在南宋时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突火枪并不能算是真正的枪,因为它的枪管居然是用竹子制成的!竹制的枪管当然不可能承受较高的膛压,否则便会炸膛,不但不会射伤敌人反倒会把持枪的士兵炸死炸伤。突火枪里的子弹是和黑火药混装在一起的,子弹的直径也小于枪管的口径,发射时子弹随着火药气体一起喷出,这样的子弹当然没有什么杀伤力,火药爆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都从敞开的枪口流失了而不是传递给子弹。竹制的突火枪使用寿命也极其有限,火药爆炸所产生的高温导致竹制枪管很快炭化而报废。为解决突火枪膛压低及使用寿命有限的致命缺陷,全金属结构的火铳出现了,火铳也就是欧洲人所说的火门枪。

火门枪由青铜或熟铁铸造而成。由于当时的金属加工及铸造工艺不过关,为保证较高的膛压枪管不得不铸造的比较厚以免出现炸膛。其使用方法之繁琐简直就能让今天的士兵们崩溃!

使用火门枪的士兵们先要把一些黑火药从枪口处倒入枪管底部,然后再把子弹从枪口塞入枪管,接着还要用一根通条把子弹和火药捣实。因为要把子弹从枪口处塞入枪管,所以子弹的直径就必须小于枪管的口径,这就导致大量的火药气体从枪口处流失从而大大的影响了火门枪的射程和杀伤力。也因为要把子弹从枪口处塞入枪管,所以火门枪的子弹大多都是质地柔软的铅弹。在把子弹和火药捣实之后士兵们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少许火药倒在一个叫火门的小火药池里,这也是火门枪名字的来历。这个叫做火门的小火药池通过一个小孔与用来发射子弹的发射药相通。然后士兵们再点燃一根捻子或用一根灼热的金属丝或用烧红的木炭将火门里的火药引燃,火门里的火药爆炸后所产生的大量高温气体迅速引爆发射药,从而完成一次射击。

之所以要先引燃火门里的火药而不是直接点燃发射药是因为黑火药的燃烧速度比较慢,用捻子直接引燃发射药只会使捻子周围的火药爆炸,在大部分黑火药还没有来得及爆炸的时候子弹就已经飞出枪口了。为解决这个问题,只好先引燃火门中的火药,然后通过火门中火药爆炸产生的大量高温气体来同时引爆发射药。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命悬一线的战场上,在完成这么复杂繁琐的动作后您才只能发射一发子弹,您的活命几率有多大?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一分钟也发射不了一颗子弹,而这颗子弹的射程也只有一百多米!一百多米的距离,骑兵几秒钟就到了,步兵也只需要半分钟。也就是说,使用火门枪的士兵基本上只有一次射击的机会。更让士兵们绝望的是子弹的准头还大大的有问题,因为士兵们不得不单手持枪,好腾出另外一只手来引燃火门里的火药,想要精确的瞄准目标根本就不可能,因为士兵的眼睛要盯准的不是目标而是火门。士兵对火门枪的评价是“单人操作火门枪,得有两双眼睛三只手才行!”为解决火门枪的瞄准问题,就不得不安排两个士兵共同操作一杆火门枪,一个负责瞄准一个负责点火。但即使是这样,火门枪的准头还是远远不能让人满意。因为火门枪没有准星,也没有膛线,子弹的直径还小于枪管的口径,这样射出的子弹当然不会有什么准头。反正对着人堆里放就是了,瞄准的是查理,被打翻的是杰克那是常有的事。
使用火门枪来作战,您还要时不时的抬头看看天气,从佛祖释迦摩尼到圣母玛利亚再到真主安拉全都拜到,祈祷各路神仙赐给您个好天气,千万可别刮风下雨。一旦刮大风火门里的火药就要被吹跑了,至于下雨那就更惨了,您的火门枪也就只好当根棒子使了。
火门枪与现代步枪最大的区别就是火门枪是前装枪,而现代步枪是后装枪。前装枪就是发射药和子弹都是从枪口装入枪管的,而后装枪则是从枪管后部装入枪管的。二者在实战中的区别非常大,后装枪不但子弹填装速度快而且士兵在卧倒时仍然可以填装弹药。而使用前装枪士兵们就不得不爬起身来填装弹药,从而成为敌人的靶子。

既然后装枪这么好那火门枪为什么不采用后装方式来填装弹药呢?最大的原因还是当时的金属铸造和加工工艺技术不过关。为了做到后装填弹那就不得不在枪管后部开一个比较大的孔,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法对开孔进行完全密闭,这就会导致火药气体大量逸出从而影响子弹的射程。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开孔处的金属会在发射药爆炸时承受更大的膛压,在金属铸造和加工工艺技术不过关的情况下,这很可能会导致炸膛!为避免这两种情况出现,一次浇铸成型的前装枪枪管成为当时技术条件下人们唯一的选择。

为彻底解决火门枪点火与瞄准的问题,欧洲人又发明了火绳枪。火绳枪其实就是用一根缓慢燃烧的绳子来代替火门枪手手中的灼热金属丝和木炭。火绳枪手在扣动扳机后,一根缓慢燃烧的绳子就会迅速下落点燃火门中的火药,从而完成发射。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技术革新但却在实战中取得了很大的优势,由于扣动扳机与击发子弹几乎在同时完成,火绳枪的出现第一次使得精确瞄准成为可能,相应的在枪管上也就出现了用于瞄准的准星。当年西班牙的殖民者就是靠着火绳枪征服了整个拉美地区,当印第安人看到自己的士兵在西班牙士兵的火绳枪下一个个中弹身亡,无不魂飞魄散,以为西班牙人有神相助,遂斗志全无。火绳枪在明朝后期传入中国,使得只有火门枪的中国人大为惊讶,称其为“鸟铳”,意思是说就连天上飞的鸟儿都打得中!虽然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使用火绳枪每两分钟也只能发射三发子弹,比起弓箭的发射频率低多了,两者的射程也差不多。但为什么火绳枪没有被弓箭取代呢?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05 14:14:49 +0800 CST  
@我再试试 2016-02-05 21:33:46
楼主好文采,速度更新
-----------------------------
谢了!还有,你很有眼光。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05 22:25:20 +0800 CST  
@嘉陵江上的渔夫L 2016-02-08 09:38:43
顶帖
-----------------------------
谢过了!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08 10:45:05 +0800 CST  
这是因为如果要让弓箭达到比较远的射程就要用很大的力气拉开弓弦,而且由于欧洲没有复合弓,只有单体弓,为了达到较远的射程只能把弓做的很长。最著名的英格兰长弓一般都有1.5米,最长的竟然达到1.8米。这就使古代欧洲对于弓箭手的要求很高,不但要个子高臂展长而且臂力要大。在古代人们普遍营养不良的条件下选拔合格的弓箭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在弓箭手入伍后还要专门针对他们进行臂力的训练,这一切都使培养弓箭手的成本大大增加。火绳枪的射程和发射频率虽然都不及弓箭,但培养火绳枪手的成本却大大低于弓箭手。随便一个智力正常的农民经过一天的培训就能上阵杀敌了。相较于弓箭的远程射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火绳枪在大量装备由农民组成的军队方面更有成本优势。符合战争狂人们对于炮灰低成本大量制造的要求。

由于火门枪和火绳枪发射频率太低,放不了几枪手持大刀长矛的敌人就已经冲到面前了,所以还不得不专门安排手拿长矛的士兵来保护这些火枪手们。为了让火枪手也能光荣的加入到血肉横飞的肉搏战中,作为步枪的附属品,刺刀也被发明了出来。还是由于金属加工工艺技术不过关,刺刀无法牢固的卡在枪管上,所以早期的刺刀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套在枪管上的而是直接插在枪管里,好在当时无论是火门枪还是火绳枪都是滑膛枪,没有膛线的困扰,插在枪管里倒也方便。

火绳枪虽说解决了点火与瞄准的难题,使得精确射击成为可能,但是火门枪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火绳枪中仍然存在。使用火绳枪仍然要受到天气的影响,刮大风下雨的时候火绳枪就无法使用。而且使用火绳枪还有一个很大的困扰,那就是必须在开战前点燃火绳,要是一直让火绳燃烧着倒是能够随时作战但是士兵们每人就得背上一大捆火绳才行,这显然不可能,所以使用火绳枪的军队一旦遇到突然袭击就会陷入被动。使用火绳枪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在黑暗中亮如星火的火绳使得军队无法隐蔽,亮闪闪的火绳无疑会暴露目标从而成为敌人的靶子。

如何才能做到随时射击并且在黑暗中不会暴露目标呢?火绳枪的升级换代产品——燧发枪在战争狂人和广大反侵略反压迫的人民的共同呼唤下应运而生了。燧发枪就是用一块可以摩擦生火的燧石代替了火绳。现代的人们想用火很方便,我们连火柴都淘汰了,打火机随时能够给我们提供火源,无论您是想烧火做饭还是抽烟毒害身体或是打算杀人放火,只需轻轻一按,一个火苗就会喷薄而出充分满足您或美好或罪恶的欲望。但是我们的老祖宗可没这么好的福气,他们不是钻木取火就是钻燧取火。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在那个大家基本上都还光着屁股跑来跑去的年代有个家伙就因为发明了“钻燧取火”而以“燧人氏”的名号而扬名天下,最后还当了王,成为牛逼哄哄的三皇五帝之一。燧石也叫火石,现在的生活中已经很难看到了,如果您周围有抽烟的朋友不妨注意一下他的打火机,如果他的打火机上有个滑轮,转动滑轮的时候您就能看到有星星之火冒出,冒出这星星之火的东西就是燧石。

使用燧发枪时士兵只需轻轻扣动扳机,一个带有弹簧的击锤就会猛击燧石,燧石摩擦起火点燃火门中的引火药,从而完成射击。燧发枪相较之于火绳枪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但能够随时击发而且不会在黑暗中暴露目标,士兵们也不用担心火绳是不是快烧完了从而能够集中精力一心一意的去杀人了。由于燧发枪不像火门枪和火绳枪那样依赖外部火源来点燃引火药,所以可以在火门的位置加一个密封用的铁片,这样一来就算是刮风下雨士兵们也可以凑合着射击了。

从火门枪到火绳枪再到燧发枪,基本上都只在点火装置上进行了改进。在子弹做到弹头和发射药一体化以前,步枪点火装置的改进基本上就告一段落了,下面我们在说说对于精确射击及步枪射程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膛线。

如果我们从一支现代步枪的枪口往里看的话,我们就会看到枪管里面并不是平滑的,而是有许多螺旋形的线,这就是膛线。膛线一词的英文为“rifle”,音译为“来复”,本意为沟槽,带有膛线的步枪则被称为“来复枪”。由于膛线对于步枪的意义实在过于重大,所以“rifle”一词在英语中就是步枪的意思。步枪的口径就是两根相对的膛线之间的距离而并不是枪管的内直径。膛线的出现非常早,大概在十五世纪就有部分枪支有了膛线。膛线出现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与它最重要的用途——精确射击毫无关系。人们之所以会想到在枪管内壁刻出膛线是因为黑火药在燃烧后往往会有残渣附着在枪管内壁上,这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些残渣很可能会堵塞子弹从而引发炸膛!为了给这些残渣找个藏污纳垢的地方,人们想到了给枪管内壁刻出些沟槽来。稍微对枪械有些了解的朋友都会知道膛线对于枪支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前装枪时代膛线的意义其实并不大,因为膛线必须要紧紧的夹住子弹才能够让子弹在被射出枪管前高速旋转,从而保证子弹的精确射击。但是在前装枪时代子弹的直径是小于枪管的口径的,也就是说膛线派不上什么用场。如果非要使用带有膛线的步枪的话,那对于使用它的士兵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士兵们不得不用一根铁质的通条费劲的把子弹砸进枪管里,在那个还没有进入机器大生产的时代步枪和子弹都是工匠们手工打造的,标准化生产根本就谈不到,遇到子弹直径大一点儿的,士兵们甚至不得不请榔头帮忙来把子弹送入枪管,其射击频率之低大家不难想象,这么低的射击频率即使火枪手们个个都是神枪手也不会对战争的结局产生大的影响,往往是还没等您放第二枪呢敌人的骑兵就冲到您眼前了,您能落个重伤就算是祖宗保佑了!

为了解决来复枪子弹填装困难的问题,人们发明了将子弹的直径做的稍小一些,用动物油脂浸润的布或皮革包裹子弹的办法。子弹与枪管之间的空隙被外包的布或皮革填满,这样一来不但填装容易了而且由于子弹与枪管之间的空隙被填满,子弹的射程和精度都大大提高了!对坦克炮比较了解的军迷们可能会想到尾翼脱壳穿甲弹,其实二者的原理差不多。

使用布或者皮革来包裹子弹还是太麻烦,17世纪时瑞典人对子弹进一步做了革新,把子弹和发射药装在同一个纸筒里,装填时将纸筒咬破,然后把发射药和子弹一块装入枪膛中去。但这种纸壳包装的弹药仍然要靠动物的油脂来润滑,虽说使用动物油脂纯粹是为了解决填装弹药的技术问题,但由于宗教信仰,所以在使用什么动物油脂的时候还是要小心的。震惊大英帝国的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索就是英国人涂抹在子弹上的润滑油使用的是猪油和牛油,信仰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印度士兵们当然很恼火了,结果就兵变了,结果不堪忍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印度人造反了,差点就把英国人给赶走了!
瑞典人的这项发明这是弹药一体化的雏形,在此之前的发射药和子弹是完全分开的,这就导致发射药的装填量完全靠士兵的经验来掌握,装多装少的情况屡见不鲜。装少了还好说,顶多是影响射程,装多了就有可能炸膛了。

用动物油脂浸润的布或皮革来包裹子弹无论使用还是制造起来还是很麻烦,不但严重影响杀人效率还大大的提高了杀人的成本,怎么才能多快好省的杀人呢?聪明的法国人米尼为战争狂人们献上了一份大礼——米尼弹。米尼把他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了无限的杀人事业中去。他把子弹的底部做成向里凹的形状,这样一来在发射药爆炸的巨大压力下子弹的底部就会膨胀从而紧紧的咬住枪管,不但能够完全封闭火药气体从而提高子弹的射程而且能够使子弹紧密咬合膛线,从而保证了射击的精确度。米尼发明的这种杀人利器便被称为米尼弹。由于子弹可以自行膨胀所以子弹的直径就可以做得比枪管口径小一些,也不用动物油脂浸润的布或皮革啦。子弹的形状也由早期的球形逐渐变成我们现在见到的长圆形。长圆形的子弹空气阻力小,而且与枪管内部摩擦面积大,所以其射程和精确度都远远高于球形的子弹。

直到十九世纪,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步枪的点火装置才有了质的飞跃,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雷汞。雷汞在受到撞击时就会爆炸,是当时最理想的引火药,比燧石可靠的多。直到现在雷汞仍然活跃于广阔的杀人天地,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变成一堆堆模糊的血肉。

随着金属铸造和加工工艺的发展及全金属子弹的出现,后膛装填的撞针终于横空出世了。后装枪往复拉动一次枪栓即可一次性完成退壳、装弹、闭锁等动作,而只需轻轻扣动扳机即可完成射击。1866年普奥战争中的普鲁士士兵手中拿的就是这种枪,具体的来说就是著名的德莱赛1841型撞针枪,之所以叫撞针枪就是因为该型号的步枪装有一根撞针,扣动扳机后撞针撞击雷汞制成的底火,从而完成射击。而奥地利士兵手中还是老式的前装枪,即1854年型洛伦茨步枪。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08 10:52:17 +0800 CST  
后膛装填的撞针枪相较于前膛装填的老式步枪最大的优势就是射速快。由于德莱赛1841型撞针枪装填子弹的速度大大快于洛伦茨步枪,这就使德莱赛步枪的射速大大超过洛伦茨步枪。据测算德莱赛步枪的射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10—12发,而洛伦茨步枪每分钟的射速只有2发。也就是说即使普军和奥军的人数相等,普军的火力也将是奥军的5倍。在纳霍德战斗中,六个半营的普军单凭这种步枪火力,就有效地阻止了奥军二十一个营达两个多小时之久,而且使奥军遭受了五倍于他们的损失。正如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所说的,“如果没有撞针步枪,那么两个普鲁士军团能否实现会合,就值得怀疑了;而且可以确定的是,没有如此优势的火力,那么就无法获得这一极大而迅速的胜利,因为奥地利军队习惯上比大多数欧洲军队更为坚定([美]马克斯•布特:《战争改变历史》,石祥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第138页)。(1)”

第二,由于采用了德莱赛步枪采用的是后膛装填方式,所以普军士兵可以始终采用隐蔽性最好的卧姿进行射击。而使用洛伦茨步枪的奥军士兵则不得不站起身来给步枪装填弹药,从而成了普军的靶子。“战后一位奥军上校说,在战斗中,他的士兵总觉得他们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没有武装的情况之下,而普鲁士人却总是准备着开火([英]富勒:《战争指导》,绽旭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第139页)”(2)。这对奥军士气是一种毁灭性的的打击。

指挥普军取得普奥战争胜利的老毛奇深刻的认识到了后膛装填撞针枪对于战争格局的改变,他认为:后膛枪使防御成了较强的作战形式,决定性的进攻要通过包围来实现。老毛奇说:“单纯的正面进攻只能得到小小的成功,但却要付出很大的损失。所以,我们应该转到敌人的侧翼位置,从侧翼向敌人发起进攻([美]马克斯•布特:《战争改变历史》,石祥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第138页)”(3)。

现代意义上的步枪定型于德国毛瑟兄弟设计的毛瑟1871式步枪。该种步枪及其衍生型号驰骋在一战及二战的战场上,成为步兵手中最重要的装备。其中中国人最为熟悉的就是抗战时期日本人手中的三八大盖儿了。因为该枪设计定型于明治38年,即公元1905年,枪上还有一个防尘盖,所以叫做三八大盖儿。

随着希特勒在苏联的闪电战的破产,东线的战事陷入僵持,类似斯大林格勒这样的残酷巷战不断出现。德军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像传统步枪那样既能远距离精确射击又能在短兵相接时快速连射的步枪,于是结合了传统步枪及冲锋枪两者优点的新型步枪出现了,那就是自动步枪。世界上第一款自动步枪就是德国人设计的StG44突击步枪,该枪的外形酷似苏联生产的AK—47(注:应按俄语发音为“阿卡”)。看过《帝国陷落》的朋友如果注意的话就能看到保卫德国总理府地下室的德军士兵手中拿的就是StG44突击步枪。

自动步枪之所以能够连续发射其原理就是利用发射药爆炸后的膨胀气体来做功,并在弹簧的协助下完成退壳、装弹、闭锁等动作,只要抠住扳机不放,自动步枪就可以连续打完一整匣子弹。现代军队士兵手中装备的基本都是自动步枪,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苏联生产的AK—47和美国生产的M—16。

以毛瑟1871和三八大盖代表的非自动步枪和以AK—47代表的自动步枪之间还有一种半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就是不用拉动枪栓来装弹但却不能连续发射的步枪,只能扣一下扳机打一枪,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二战中美军使用的M1式加兰德步枪。在《拯救大兵瑞恩》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当德军士兵还在打一枪拉一次枪栓的时候,美军士兵就可以轻松的连续扣动扳机射击了。

步枪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战争的形态,从此类似于成吉思汗这样的草莽英雄便不可能再出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不再是士兵的勇敢与指挥官的智慧,更多的是双方的工业生产能力。步枪的结构并不复杂,但却需要强大的工业作为支撑。拥有强大的工业也就意味着拥有强大的国防,游牧民族的风光不再,彻底沦为拥有强大工业民族的奴役对象。随着步枪的出现,驰骋疆场数千年的骑兵开始衰落了,拥有强大工业生产能力的西欧各国开始了对全世界的殖民统治。

(1)[美]马克斯•布特:《战争改变历史》,石祥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第138页
(2)[英]富勒:《战争指导》,绽旭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第139页
(3)[美]马克斯•布特:《战争改变历史》,石祥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第138页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11 19:14:37 +0800 CST  
第三章 电报


在普奥战争中老毛奇使用5条铁路线将二十余万大军分三路攻入奥地利境内,但他是如何协调指挥这二十余万大军的呢,是电报。

在电报出现之前传递信息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代价非常昂贵。最为常见的就是驿站,使用马匹传递信息。在传递紧急军情的时候驿站“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兼程,风雨无阻”,最快的一天可达600里,谓之“六百里加急”,这可算是古代信息传递的极限速度了。据史书记载安禄山在范阳(注:今北京市)发动叛乱,唐玄宗当时在长安(注:今西安市),仅仅6天后便得知消息,两地相距三千里,消息传递的速度是每天500里,这在当时已可谓是神速了。但是建设并维持一套覆盖全国的驿站系统是相当昂贵的,明末的义军领袖李自成原先就是驿站的驿卒,因为大明不堪驿递系统的沉重负担裁撤驿站而失业,这才开始闹革命。

除了驿站,用来传递信息的手段还包括击鼓、烽火、旗语、信鸽等。但击鼓、烽火、旗语能够传递的信息非常有限,而且受地形、气候等外界干扰因素影响很多,并不可靠。这一类的通讯手段信息传送的距离也非常有限,若要远距离传输就要专门建立一整套的系统,代价也是非常高昂的。烽火是得到最大范围应用的古代信息传递系统,西周和唐朝都在秦岭的山峰上建立烽火台,一旦有紧急军情则白天放烟晚上放火,远方的烽火台一站一站的采用接力的方式将军情送达长安。烽火台传递信息的速度虽然很快,但其传递的信息量却非常有限,只有两种,不冒烟不放火的时候表示一切平安,冒烟放火则表示敌军大举来犯。但烽火台的信息传递不但非常简单而且是单向的,信息只能由前方传回后方指挥部,后方的指挥部却无法通过烽火命令各地的驻军驰援前线。

我曾经非常困惑,为什么不用信鸽来传递信息,又快又准,简直就是古代版的短信嘛。但其实不是这样的,信鸽之所以能传递信息是因为信鸽有归巢的特性,这就决定了信息只能单方面传递。而且在使用信鸽之前还要把信鸽带到外地,然后等待信鸽归巢时带回外地的信息,使用起来也很麻烦的。对于经常处于流动状态的军队来说信鸽的使用价值就更低了,固定不动的司令部可能会接到前线的消息,但司令部却无法通过信鸽向部队传递命令,况且司令部也是常常移动的。所以在电报出现之前骑马的传令兵是传递信息发布命令最可靠最快捷的方式。不难想象,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骑马的传令兵显然是无法满足战争的实际需要的,许多稍纵即逝的战机就仅仅是因为统帅没有及时获得前线的报告而失去了,至于统帅的命令没有及时送达各级指挥官而导致失败的战例就更多了。在滑铁卢战役中就是因为格鲁希元帅没有及时得到拿破仑要求增援的命令而导致了战役的失败。

但1866年的老毛奇显然要比1814年的拿破仑有利的多,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有了电报,虽然还只是有线电报,但这已经足以让他能够每天都得到各路大军的汇报,并及时的下达命令。正是因为有了电报才能使老毛奇从容的指挥分布在250公里宽大正面,兵分三路的二十余万大军,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真正使电报进入实用的是美国人摩尔斯。他创立了一套非常简单的编码系统,即用电流的接通和断开这两种状态代表“点” 和“划”,再以“点” 和“划”的不同组合代表不同的字母,然后以不同时长的停顿代表单词及句子之间的间隔,最终将一段完整的信息以电讯号的形式发送出去。例如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SOS在摩尔斯电码中的代码就是“...---...”,之所以选择以这个代码表示求救是因为这段代码最容易发送,也最容易识别。摩尔斯电码的编制原理非常简单,所以很快在其它的领域内也有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海军舰艇之间用的灯语,间谍特务用手电筒的明暗发送信号,甚至在赌场里赌徒也用摩尔斯密码进行秘密的交流以达到作弊的目的。

1844年5月24日,摩尔斯使用他所发明的电报机在美国国会大厦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发给了他远在64公里外巴尔的摩的助手。这份电报的原文是“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他的助手准确的将原文翻译了出来,电报成功了。从此电报就成为传递信息最可靠最便捷而且也最廉价的方式,当时的报纸为了表示自己的新闻是最新的纷纷以电讯作为报纸的名称,最著名的就是现在还在发行的《每日电讯报》,虽然这家报纸早就不用电报传递稿件了。顺便说一句,摩尔斯其实是个很有成就的画家,搞电报不过是半路出家。希特勒也是个画家,他的画作我看过,以我这个美术绝对外行的眼光来看,还是很不错的。

老毛奇虽然可以通过有线电报从容指挥和调度二十余万大军,但我们知道不可能每支部队都能把电报线架设到战场上去的,所以真正到了战场上老毛奇仍然不得不依靠骑马的传令兵来发布命令。这个问题要等到无线电报的发明才得以解决,由于不再依赖电缆,无线电报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任何人进行及时的交流,前提只有一个,那就是拥有一台无线电收发报机。在二十世纪的谍战题材电影小说里无线电收发报机也就是所谓的电台是间谍的标准配置。

无线电收发报机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利用“电生磁”的原理将电讯号转变为电波,接收方再利用“磁生电”的原理将电波的讯号转变为电讯号,从而解读出有效信息。由于短波遇到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会反射,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地球上任何一处发出的短波信号都可以被接收到。很多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纷纷设立无线电广播台利用短波讯号传递和平演变的歪理邪说,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就是“美国之音”、“自由亚洲”,虽然这些电台设立在千里之外甚至万里之外,但很多中了毒的迷途羔羊们却用短波收音机来收听,真是令人痛心疾首啊!对于这样的坏人坏现象不斗争行吗?所以当我打开短波收音机,调到“自由亚洲”频道时听到的全都是敲锣打鼓的声音,我就心满意足的笑了。

最早把无线电报技术发展到实用阶段的是意大利人马可尼。1901年12月,马可尼在加拿大的圣约翰斯用风筝牵引天线,成功地接收到了来自英国波特休的无线电报,两地相距3381公里。试验成功的消息轰动全球,从此无线电报正式进入实用化阶段。而破译无线电密码从此也就成为二十世纪谍战小说和电影的重头戏,其中最为惊心动魄的就是二战时期英国破译德国潜艇部队的“恩尼格”密码。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12 15:07:02 +0800 CST  
@玉珽 2016-02-12 20:00:59
是太监了吗?
-----------------------------
这位兄台,我是没有太监的。只是楼上的那位强行插入,又长又多,已被我老人家列入黑名单,下面是再也没有了。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13 10:53:29 +0800 CST  
@boming20002000 2016-02-13 22:56:59
没有了吗?
-----------------------------
有的有的,而且很长很长,一直要把二战讲完,顺带还要说说冷战。冷战的格局就是由二战决定的。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14 09:44:34 +0800 CST  
第三篇 德国统一

对于欧洲乃至于世界的近现代史来说,德国统一实在是一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世界的权力中心”——欧洲的格局。随着德国的统一,法国长期称霸欧洲大陆的格局被根本改变,德国成为欧洲权力格局中最为重要的一极。一个传诵一时的比喻是,“从此欧洲少了一个女管家,来了一个男主人(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59页)”(1)。

(1)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59页

第一章 普法战争


当得知奥地利被普鲁士打败后巴黎一片哀嚎。法国军事大臣郎东元帅对周围的人说:“我们,法国也在萨多瓦吃了败仗(郭华榕:《法兰西第二帝国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82页)”(1)。法国资深政治家梯也尔哀叹,“奥地利的失败意味着法国400年来遭到的最大灾难。从此失去了一张阻止德国统一的王牌!”梯也尔一语道破了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误,从此要阻止普鲁士统一德国就只能法国亲自赤膊上阵了。1867年3月,仅仅只是在普鲁士打败奥地利之后的半年,法国首相欧仁·鲁埃尔就公开表示德意志“分成三块”对于法国有利。拿破仑三世更是露骨的说:“只有俾斯麦尊重现状,我才能保证和平。如果他把南德意志诸邦拉入北德意志联邦,我们的大炮就会自动发射(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2卷,第420页)”(2)。

而俾斯麦更是明白,如果要实现德国统一必将与法国一战,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挑起战争,而突破口就是卢森堡。

早在普奥战争之前俾斯麦就曾口头答应法国可以吞并卢森堡,当时拿破仑三世以为普鲁士必将在普奥战争中遭到严重削弱,梦想届时从普鲁士身上榨取更多的利益,所以并没有要求普鲁士签订条约以书面的方式承诺此事。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普奥战争竟然结束的如此之快,普鲁士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变得更为强大。拿破仑三世于是要求俾斯麦兑现承诺,建议法普两国结盟,支持他吞并卢森堡,并且要求普鲁士在法国决定以武力吞并卢森堡的时候出兵相助。但此时的俾斯麦已经不再需要法国了,而且还在处心积虑的要和法国决战,怎么会答应拿破仑三世的要求?在收到拿破仑三世提出结盟的草约后俾斯麦置之不理,根本就不做任何答复。此时离他三次亲赴法国拜谒拿破仑三世还不到一年,拿破仑三世显然没有跟上形势的变化。

卢森堡的情况比较复杂,居民虽然使用德语,但其社会习俗却与德意志人相别甚大。但德意志民族却将卢森堡视为德意志人的土地,卢森堡还曾是德意志邦联的成员,普鲁士受邦联的委托派兵驻防。但在法律上来说卢森堡却又属于荷兰。

拿破仑三世无法得到普鲁士的支持索性以武力威胁荷兰,要求荷兰将卢森堡卖给法国。荷兰国王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但却坚持要把这个消息通知柏林,希望借助普鲁士的力量抵制法国。俾斯麦当即认定这是个在外交上孤立法国的大好机会,立即将此消息透露出去。得知法国将要强行吞并卢森堡,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怒火顿时被点燃了,强烈反对法国的无耻行径。俾斯麦趁机对拿破仑三世说他无法违背德意志人民的民族感情,不能支持法荷之间的交易。

正如俾斯麦所料,拿破仑三世要强行吞并卢森堡的消息泄露出去后引起了英国的强烈不满。英国本土的安全全凭一道并不宽阔的英吉利海峡屏障,所以英国对于海峡对岸任何领土的变更都非常敏感。尤其是比利时,其著名良港安特卫普距离伦敦不过300公里,如果落在一个大国手里英国真的就要寝食难安了。而卢森堡是比利时的屏障,拿破仑三世强行吞并吞并卢森堡其醉翁之意正在比利时。用法国驻普鲁士大使贝内代蒂的话说就是“我们一旦进了卢森堡,就上了去比利时的道路;有了普鲁士的中立,我们到那里就更有把握了([英]A.J.P.泰勒:《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1848——1918》,商务印书馆,沈苏儒译,1987,第209页)”(3)。拿破仑三世的野心自然瞒不了英国,于是英国自然也介入到这场纠纷中来了。而这正是俾斯麦所要达到的目的。

1867年5月,关于卢森堡危机的国际会议在英国的倡议下在伦敦召开。与会的有普鲁士、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意大利和荷兰。荷兰没有什么实力,基本只能听任大国的摆布,俄国、奥地利、意大利在卢森堡并没有什么利益,所以保持中立。普鲁士和法国都没有压倒对方的把握,所以会议最终做出了最有利于英国的安排,卢森堡成为中立国,所有的与会国共同担保其独立与安全。

荷兰自然是倒了大霉,白白丢了一块地盘,一分钱的补偿也没有拿到,但没有人在意一个小国的荣辱。拿破仑三世在这次会议上遭到了彻底的失败,本来已经谈好的买卖被俾斯麦给搅黄了,自己还被迫承认了卢森堡的中立地位,并且因此还得罪了英国,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卢森堡危机后拿破仑三世才真正意识到普鲁士不但已经强大到了他根本无法操弄的程度,而且还已经成为法国最危险的对手。为了给未来的普法战争做准备拿破仑三世开始了积极的外交结盟工作。

奥地利自然是拿破仑三世首选的拉拢对象,但此时的奥地利已是今非昔比。奥地利国内出现了重大变化,变化之大到奥地利已经不复存在了。普奥战争失败后奥地利被严重削弱,其境内的匈牙利人趁机要求独立。维也纳被迫与匈牙利人达成协议,改组奥地利帝国。 1867年7月奥地利帝国正式改组为二元制的奥匈帝国,奥地利境内的匈牙利人获得了与德意志人平等的地位。奥匈帝国成为奥地利与匈牙利两个主权国家的联合体。他们各自拥有独立内阁和首相,只有战争大臣、财政大臣和外交大臣是两国共同拥有的。帝国以奥地利皇帝同时兼任匈牙利国王的形式确保两国的联合。实力相对弱小的匈牙利人不愿意帝国再介入德意志内部的纷争,这对他们毫无益处。战胜了只会导致德意志人在奥匈帝国国内拥有更大的权力,战败了自己还要承受损失。对于匈牙利人来说维持住奥匈帝国,与德意志人共同统治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才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的。因此奥匈帝国此时的重点已不再是雪洗萨多瓦的耻辱,而是与俄国争夺巴尔干半岛。至于为什么要与俄国争夺巴尔干半岛下文将会详述,此处暂且略过。况且普鲁士在俾斯麦的主导下与奥地利签订的《布拉格和约》十分宽大,奥匈帝国并不觉得承受了多少损失和侮辱,所以拿破仑三世试图与奥地利结盟的愿望落空了。

在与奥匈帝国结盟失败后拿破仑三世又试图拉拢俄国。但俄国此时的愿望却是削弱法国,因为俄国在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败与英法而使俄国在黑海的利益严重受损。俄国其实希望法国受到削弱,以便恢复自己在黑海的利益,怎么可能与法国结盟?

接连在奥俄碰壁后,英国又成了拿破仑三世外交争取的目标。但英国一向奉行大陆均势政策,一个强大的法国并不符合英国的利益。相反,英国倒是希望普鲁士能够强大起来以便制衡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而且拿破仑三世对于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野心也让英国耿耿于怀,自然不肯和法国结盟了。
甚至连最软弱无能的意大利拿破仑三世都没有放过,但自从奥地利手中收回威尼斯地区后意大利统一唯一的缺憾就是法军驻守的罗马了。意大利正盼着法国失败好趁机收回罗马,怎么还会与他结盟?

法国被彻底孤立了。

真正导致普法开战的是西班牙王位的继承问题。1868年9月西班牙爆发革命,女王伊莎贝拉被推翻,出逃法国。为平衡国内各派的利益西班牙新政府决定选择一个外国人来担任西班牙国王。新政府最终选定霍亨索伦家族的利奥波德亲王作为西班牙王位的继承人。

这个决定引发了法国的强烈不满。霍亨索伦家族就是普鲁士的王室,而西班牙位于法国南方,当时普法的关系已经非常紧张了,如果西班牙的王位由一个霍亨索伦家族的人继承势必会使法国陷入西普两国两面夹击的不利处境。法国外交大臣安托万·格拉蒙宣称,法国决不容忍“一个外国把自己的一名亲王捧上查理五世(注:西班牙最强盛时代的君主)的王位,从而破坏欧洲列强目前的平衡而使我们吃亏,危害法国的利益和荣誉(郭华榕:《法兰西第二帝国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第279页)”(4),并威胁说“谁想回复查理五世帝国,法兰西将立即与它开战(郭华榕:《法兰西第二帝国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第275页)”(5)。法国舆论也一片沸腾,一致认定这是普鲁士的阴谋,强烈要求政府对普鲁士实行强硬政策。

虽然俾斯麦出于与法国开战的目的请求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接受西班牙的邀请。但威廉一世却担心普鲁士却由此陷入西班牙革命和内战,所以对西班牙的邀请并不热心。在受到法国的压力后威廉一世随即同意放弃由霍亨索伦家族成员继承西班牙王位,紧接着利奥波德亲王的父亲也代表他发表声明,宣布放弃西班牙王位。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14 10:27:08 +0800 CST  
拿破仑三世没有想到普鲁士竟然如此痛快的接受了自己的条件,自信心顿时膨胀,决定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战果。1870年7月12日,就在利奥波德亲王的父亲宣布利奥波德亲王放弃西班牙王位的当天,拿破仑三世召集御前会议,与会者被法国的外交胜利陶醉的几近痴呆,居然一致决定此事不能就此罢休,一定要趁机狠狠的羞辱普鲁士一番,好出卢森堡的一口恶气。陆军大臣勒伯弗狂妄的宣称:“我们的军队一切就绪,一直到最后一个士兵的鞋套上的最后一个纽扣(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53页)”(6)。
7月13日法国驻普鲁士大使贝内代蒂奉命再次紧急求见时在埃姆斯温泉疗养的威廉一世,向他转达了巴黎的指示:普鲁士国王必须保证在将来永远不支持霍亨索伦家族成员登上西班牙王位。贝内代蒂还根据拿破仑三世的指示特意选择了带有侮辱性的强硬措辞。

威廉一世当然不能接受这种带有最后通牒意味的要求,况且在他看来普鲁士已经满足了法国的要求,再做出这样的保证不但毫无必要而且显然有辱霍亨索伦家族的声望。但威廉一世还是用尽量委婉的外交辞令来应付贝内代蒂。但贝内代蒂却是非常的执着,反反复复纠缠不休。威廉一世不胜其烦,只好说:“大使先生,我已无更多的话要讲了,请允许我告辞(郭华榕:《法兰西第二帝国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79页)”(7)。

当晚不死心的贝内代蒂又要求晋见,不胜其烦的威廉一世派侍从武官挡驾,转告威廉一世的话说这件事已经结束,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更多要说的了。贝内代蒂只得悻悻离去。威廉一世认为这件事到此已经结束,随即电告了远在柏林的俾斯麦。

俾斯麦一心指望利奥波德亲王能够继承西班牙的王位,并希望由此挑起与法国的战争,威廉一世的退缩让他大失所望。接到威廉一世的电报后俾斯麦觉得机会又来了,他问老毛奇普军是否做好了战争准备。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胆大妄为的俾斯麦擅自修改了威廉一世的电文,将威廉一世与贝内代蒂的交涉描述为一场针锋相对,互相折辱的过程,并且在最后说:“国王陛下拒绝以后再接见法国大使,并且吩咐值日副官转告法国大使说,国王陛下再也没什么可说的了(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54页)”(8)。

看了俾斯麦修改的电文后老毛奇说:“原来听起来是退却的信号,现在是回答挑战的号角(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54页)”(9)。

俾斯麦则洋洋得意的说这封电报一经公开将起到“红布对高卢牛的作用(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54页)”(10)。

果然,这封被称为“埃姆斯急电”的电文公开后法国上下群情激奋,深感受辱的法国人狂热的叫嚣战争,法国的《马赛曲报》等报纸号召“打到柏林去!”而普鲁士人的民族主义也被深刻的激发出来,在柏林的大街上狂喊“打到巴黎去!”

1870年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正式爆发。战争之初法国人之乐观几近癫狂,法军将领狂妄的叫嚣普鲁士军队“一文不值”,要再现耶拿之战的辉煌,还说要赶在8月15日拿破仑三世生日之前攻占柏林,让皇帝陛下在柏林过生日。

拿破仑三世虽然是意气风发顾盼自雄,他手下的将领也雄心壮志豪气冲天,无奈却统统都是一群低能儿。虽然法国陆军大臣吹嘘说“我们的军队一切就绪,一直到最后一个士兵的鞋套上的最后一个纽扣(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53页)”(11)。但实际上法军的动员能力却极差,将军们甚至连一张普法边境的地图都找不到。紧急动员后的法军一片混乱,有的将军甚至找不到自己的部队。开战两周后法军才动员了26万人,而普鲁士则动员了45万大军。开战后法军连战连败,1870年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色当率领8.6万残兵败将向普鲁士投降,至此普法战争的大局已定,此后战事的延续不过是法国人的挣扎而已。

普鲁士之所以能够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便彻底打败法国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首先,普鲁士在经济实力上已经远远的超过法国。象征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煤炭和钢铁产量、蒸汽机动力总数、铁路线长度等方面普鲁士均超过了法国。从两国的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来看, 1870年,普鲁士占13%,法国占10%。就经济实力来说,普鲁士已占有优势。

其次,普鲁士的军事动员能力远远超过法国。早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普鲁士就形成了一整套动员和保证后勤供应的军事制度。它规定每一地区的司令部分别承担动员工作和后勤事务。各个司令部都存放着最新的预备役兵员手册,并且储备着大批被服、装备和军火,一旦接到命令就能够及时地召集装备并运送一个军团到指定的集结地区。反观法国,7月20日,战争已经爆发了,法国军需总监才致电陆军部说:部队“没有砂糖,没有咖啡,没有粮食,没有酒,没有盐,很少油脂和饼干(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人民出版社1882年版,第1册,第164页)”(12),需“火速运送至少一百万份口粮到第昂维尔(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人民出版社1882年版,第1册,第164页)”(12)。

第三,普鲁士的铁路网优于法国。由于普法两军都装备了后膛装填的撞针枪,这就使正面的强攻很难取得成功。普军的取胜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侧翼的迂回包抄,这就需要部队拥有高度的机动和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正如一位英国军事学家所说:“德国铁路系统优越的运输能力,是它在1870年赢得胜利的一个有力因素(转引自欣斯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卷,第298页)”(13)。

第四,普鲁士良好的教育制度。早在1825年普鲁士就实行了强制的义务教育,到1860年代普鲁士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就达到了惊人的97.5%,以洪堡大学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大学相继建立,这使德国在各个领域都人才辈出,综合国力大大提升。受过教育的人更有组织能力,更能够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军队,受过教育的人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就军队来说受过教育的士兵更能够领会上级的意图,能够更快的掌握技术兵器的使用,也更有组织性和纪律性,这一切都可以在战场上转化为战斗力。就在普法战争结束的1871年,法国人也不得不承认:“受过更好的教育的人民赢得了胜利(于兆兴:《普法战争普胜利之经济原因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14)。

(1)郭华榕:《法兰西第二帝国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82页
(2)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2卷,第420页
(3)[英]A.J.P.泰勒:《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1848——1918》,商务印书馆,沈苏儒译,1987,第209页
(4)郭华榕:《法兰西第二帝国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第279页
(5)郭华榕:《法兰西第二帝国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第275页
(6)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53页
(7)郭华榕:《法兰西第二帝国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79页
(8)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54页
(9)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54页
(10)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54页
(11)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53页
(12)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人民出版社1882年版,第1册,第164页
(13)转引自欣斯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卷,第298页)
(14)于兆兴:《普法战争普胜利之经济原因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15 17:00:21 +0800 CST  
@插翅之虎 2016-02-16 11:47:18
顶起 期待楼主解读 巴尔干这个火药桶。
-----------------------------
不着急,后文有详解,专门占去了两篇的篇幅。巴尔干的问题确实很复杂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16 15:31:06 +0800 CST  
第二章 德意志帝国建立

1870年9月4日,法军在色当惨败的消息传到巴黎后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拿破仑三世建立的法兰西第二帝国这个怪胎,成立了第三共和国。普鲁士军队继续向巴黎推进,9月19日普鲁士军队包围巴黎,并粉碎了法军所有的解围企图。1871年1月28日,新成立的法国国防政府与普鲁士签订停战协定,普法战争结束。

色当大捷后德意志的民族主义更加高涨,而法国的战败也已成定局。在相继失去奥地利和法国的保护后南德诸邦知道自己再也无法保持独立。1870年11月前后游离于北德意志联邦之外的南德四邦主动派出代表前往凡尔赛与普鲁士洽谈加入联邦事宜。为了应对已是鼎沸盈天的德意志民族主义狂潮,避免再出现“兄弟阋墙”式的悲剧,俾斯麦做出了重大让步,同意巴伐利亚和符腾堡这两个较大的邦国在军事、邮政和税收等方面享有独立的权利,并且不惜重金对独立倾向性最强的巴伐利亚国王及其近臣进行贿赂收买。到11月25日,普鲁士先后与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及黑森—达姆斯特塔四个邦签订了联合条约,至此除奥地利外,所有的德意志邦国全都加入了“德意志联邦”,这个“德意志联邦”的名称叫做“德意志帝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各邦国王公大臣的簇拥下于凡尔赛宫的镜厅举行加冕仪式,威廉一世登基为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则出任帝国宰相,德国统一!这个德意志帝国因在神圣罗马帝国之后,因此被称为“第二帝国”,这就是纳粹德国自称“第三帝国”的原因。





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包括 4 个王国: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符腾堡;6 个大公国:巴登、黑森、麦克伦堡—施威森、麦克伦堡—施特雷利茨、 萨克森—魏玛和奥尔登堡;5 个公爵领地:不伦瑞克、萨克森—迈宁根、萨 克森—阿尔腾堡、萨克森—可堡(图林根城名)—哥达、安哈尔特;7 个侯 爵领地:施瓦茨堡—鲁多斯塔特、施瓦茨堡—宗得斯豪申、瓦尔德克、罗伊 斯(老系)、罗伊斯(新系)、绍姆堡—利珀、利珀;3 个自由市:吕贝克、 不莱梅、汉堡;另有一个直辖地:阿尔萨斯—洛林。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德意志帝国是联邦性质的,是由德意志各邦国联合组成的,只是由于普鲁士一强独大的实力才使各邦国承认普鲁士国王的德意志皇帝地位,各邦仍然保留了不同程度的独立性。这与中国历代统一是有质的不同的。中国历代的统一战争基本都是在内部进行,由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方以武力消灭割据的军阀,最终实现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也就是说中国的历代统一都可以视为某一方本身的膨胀,最后其实力膨胀到全中国,于是中国就统一了。我们可以把普鲁士统一德国与秦始皇统一中国进行比较。

首先,秦始皇统一中国发动的战争都是在中国内部,针对的都是要统一的对象,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从而统一了中国;而普鲁士发动的统一战争都是对外的,都不是要统一的对象,第一次是对丹麦,第二次是对奥地利,第三次是对法国,这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由于六国被完全消灭,其统治阶层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所以秦始皇统一中国完全可以看做是秦国本身的扩大,统一中国是秦国自身扩大的结果;但普鲁士统一德国却不是这样,普鲁士在德意志内部的领土扩张很少,德国统一是德意志各邦国在普鲁士武力威胁下的联合,而绝非普鲁士本身的扩大。相反,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倒是非常担心普鲁士本身会因德国的统一而被稀释,就好像纯洁的革命队伍里混进了臭鱼烂虾,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混乱了队伍搞乱了人心。事实上威廉一世并不愿意担任什么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因为他不愿“同老普鲁士分离”。威廉一世还认为接受德意志皇帝称号等于“把老的普鲁士称号撂下”,因而起初不肯接受“普鲁士国王”以外的新称号。

第三,由于统一后的德国实行的是联邦制而非我们中国人熟悉的中央集权制,所以各邦国都或多或少的保留了独立性,并且还在帝国联邦议会中有投票权。
第四,所谓的德意志帝国皇帝其权力远远不能与中国古代的皇帝相比。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但是也要注意,普鲁士国王在其国内实行的却是独裁专制的统治,当其权力扩展到德意志帝国时虽然由于国体联邦性质的限制并不能做到如臂使指,但其权力仍然非常大。德意志帝国就其权力结构来说是独裁君主制与民主代议制的混合;在统一后的德国中普鲁士一国就占据了德国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人口则占全德国的五分之三,军队占了德军总数的三分之二,这就导致了普鲁士一强独大的局面。而正由于普鲁士一强独大的地位,所以统一后的德国国体又是中央集权制与联邦制的混合。德国的这一混乱的政治架构给其内政外交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只有明白了德国统一的性质我们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德国在统一后的一切内政外交政策,尤其是他对奥匈帝国外交政策。

德国统一是欧洲近代史最具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从此欧洲地缘政治的格局被彻底改变。长期保持欧洲大陆霸权的法国被严重削弱,不再具备左右欧洲局势的能力,相反其自身安全还受到德国的严重威胁。法国从此不得不更深的依赖与英、俄两国的外交来维护其自身的安全,并实现自己复仇的心愿。由于统一后的德国国力远远超过欧洲大陆的任何一个国家,德国因素成为各国政治、经济尤其是外交政策制定的首要考虑条件。相对于法国较为温和的霸权,军国主义盛行的德国更富侵略性,一个当时流传甚广的比喻是“从此欧洲少了一个女管家,来了一个男主人(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59页)”(1)。

(1)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59页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16 15:36:57 +0800 CST  
@l1361859 2016-02-17 11:45:24
很精彩,希望继续!
-----------------------------
第一,确实很精彩;第二,一定会继续;第三,谢过了!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17 14:35:47 +0800 CST  
第三章《法兰克福和约》

德国统一后继续对法国的战争。其实在色当战役后法国就已经不再具备阻碍德国统一的能力,德国继续向法国腹地进军并包围巴黎其目的就不仅仅是要统一德国而是要彻底削弱法国了。普法战争的性质也就由德意志民族的统一战争演变为德国对法国的侵略战争。1871年3月8日巴黎爆发革命,起义工人成立“巴黎公社”,梯也尔领导的临时政府被迫逃往凡尔赛,俾斯麦趁法国后院起火的大好机会迫使法国在和谈中做出更多的让步。出于对革命群众的共同仇恨,反动的俾斯麦和更反动的梯也尔达成协议,德国释放了十余万法军战俘充当梯也尔政府镇压革命群众的打手和鹰犬。为了镇压巴黎公社的革命群众,俾斯麦甚至允许法军通过德军的防线去进攻巴黎。可见这些反动头子们虽然为了争抢一根骨头就可以打的你死我活,但在镇压各国革命群众方面却是是出奇的一致。在政府军的疯狂进攻下巴黎公社终于在5月28日失败了。

5月10日梯也尔领导的临时政府与德国签下了极其丧权辱国的《法兰克福和约》。和约规定:1、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连同战略重地麦茨要塞并入德国;2、法国赔款50 亿法郎;3、在赔款付清前普军继续驻守法国领土,一切供养费用由法国负责。

我们对比普奥战争后俾斯麦对奥地利的《布拉格和约》就可以发现《法兰克福和约》是极其苛刻的。首先,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虽然居民都说德语,但已归属法国数百年,法国上下都认为这两地是法国领土,如今被德国强行割去无疑是极大的伤害了法国人的自尊心。《最后一课》一文就非常深刻的反映了法国及当地人民对于这两地的不舍,虽然这篇小说的真实性非常可疑。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的居民大部分的母语是德语,很难想象小镇上的居民们会跑去上法语课,并以此来表达对法国的热爱。

其次,赔款的数目极其巨大。50亿法郎大概相当于当时大清的7.2亿两白银。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甲午战败后大清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1、割让台湾(注:原有割让辽东半岛的条款,后在列强干涉下由大清出价三千万两白银赎回);2、赔款二亿两白银。

《马关条约》签订后全中国上下无不认为是奇耻大辱。台湾的土地面积约有3.6万平方公里,但台湾当时尚未开发,大部分地区还是一片蛮荒,而且与大陆的联系并不密切,即便如此割让台湾仍然极大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阿尔萨斯和洛林土地面积约有1.3万平方公里,阿尔萨斯是法国棉纺织业中心,其产量占法国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洛林则是法国第一大棉花和煤炭产地,煤炭产量占到法国的四分之一,同时还是法国最大的铁矿所在地。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以煤和铁作为工业发展基础的,失去了这两块地区对法国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普法战争后在巴黎的协和广场竖立起斯特拉斯堡市(注:阿尔萨斯省省会)的雕像,它的上面悬挂着黑纱。

在整个普法战争期间由于战场在法国境内,法国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包括赔款在内法国共计损失高达200亿法郎。普鲁士士兵在法国的土地上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也让法国普通民众对新生的德国充满了憎恨。自从《法兰克福和约》签订的那一天起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向德国复仇就成了法国上下共同的愿望,从此法德成为世仇,再无和解的可能,一直到二战结束这两地重归法国才算是了断了两国间七十余年的恩怨。

其实按照当时的军事形势普鲁士彻底占领法国也完全是有可能的。但俾斯麦明白迫使法国接受《法兰克福和约》已是列强们所能容忍的极限,列强们绝不愿意看到德国的进一步强大,如果德国再不见好就收那英国、俄国甚至奥地利和意大利都会卷入进来,德国不但要吐出已经吃进嘴里的胜利果实反而很有可能在列强的干涉下重新陷入分裂。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17 20:42:35 +0800 CST  
@CVN_77 2016-02-17 22:12:30
马克之,楼主一定要努力完成哈
-----------------------------
嗯,那是一定要完成的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17 23:10:42 +0800 CST  
第四章 俾斯麦对于《法兰克福和约》的考虑

相较于俾斯麦对于奥地利的宽大其对法国的苛刻实在是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他是清楚的知道的,如此苛刻的条件必然会引起法国对德国的极端仇恨,但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首先,俾斯麦认为即使德国向法国提出了宽大的条件也无法保证法德之间的和平。与腐朽的奥地利不同,长期保持欧洲大陆霸权的法国是无法容忍一个比自己更为强大的德国的,因此两国之间的根本矛盾不在于和约宽大与否,而是对欧洲大陆霸权的争夺。《法兰克福和约》签字后三个月,俾斯麦曾公开对法国大使说:“我完全确信,这次战争不过是德法之间将要发生的许多次战争中的第一次,在它之后还要爆发一系列其他的战争(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七世纪中叶~一九四五年》, 北京: 法律出版社, 1986,第110页)。(1)”所以俾斯麦就趁此机会尽最大努力削弱法国,为下一次的战争争取有利条件。

其次,俾斯麦之所以在普鲁士总参谋长老毛奇的坚持下强迫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除了出于民族主义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外,主要还是从军事角度着眼于这两块地盘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就严正指出“占领了麦茨和斯特拉斯堡后,德国就有了一道极其坚固的防御线。只要比利时和瑞士保持中立,法国人就只能在麦茨和佛日山脉之间的狭长地带采取大规模的行动(恩格斯:《暴力在历史中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09页)”(2)。如果阿尔萨斯和洛林留在法国人的手里那么法国就将保有一块从西南部进攻德国的前哨阵地。德国人占有它,则可掌握孚日山脉(南)和阿登山脉(北)之间的大平原——“孚日空隙”,在最好的作战方向上进击巴黎。 俾斯麦是在为将来的法德战争争取有利地形。

第三,由于南德诸邦长期受法国的影响其分裂的倾向也让俾斯麦非常忧虑。与普遍信仰新教的德国不同,南德居民主要信仰天主教,与法国人的宗教信仰相同。南德诸邦不过是在普鲁士武力威胁下才不情愿的加入德意志帝国的,反普的情绪非常强烈。拿到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并将其列为帝国的直属地就从地理上把南德和法国隔开了,有利于保证德国的统一。
第四,强迫法国赔款50亿法郎则是从经济上削弱法国增强德国的措施。俾斯麦知道法德矛盾无法调和,于是就要从经济上削弱法国,使法国无力与德国对抗。

(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七世纪中叶~一九四五年》, 北京: 法律出版社, 1986,第110页
(2)恩格斯:《暴力在历史中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09页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18 15:32:05 +0800 CST  
第四篇 俾斯麦外交的背景

德国统一深刻的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并极为深远的影响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走向。俾斯麦知道一个强大的德国是遭人嫉恨的,所以在他主政的年代德国的外交政策基本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韬光养晦,在不涉及德国根本利益的情况下尽量不与列强发生冲突,在国际关系中尽量保持超脱;二是孤立法国。俾斯麦知道法德矛盾无法调和,但法国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打败德国,于是在外交上孤立法国,不使法国与奥匈,尤其是俄国结盟来夹击德国就成为俾斯麦时代德国外交的核心。

第一章 争取俄国的中立

德国在地理上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他位于欧洲中部,强邻环伺。西南方向是死敌法国,东南方是奥匈帝国,东方则是庞大的俄罗斯。对于德国来说最可怕的就是法国与奥匈,尤其是与俄国结盟。俾斯麦曾在一份备忘录中说:“这类结盟的噩梦对一个德国大臣而言始终是情理中事。反对我们的同盟是可以在西方大国(注:指法国)加上奥国,抑或更可怕的是俄、奥、法联合的基础上结成(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3卷,第3页)”(1)。

由于奥匈帝国早已腐朽,其境内的少数民族不断谋求独立,所以并没有力量对德国构成严重威胁,真正让俾斯麦担忧的是俄国。俄国虽然腐朽落后但其军队却极为庞大,能够动员数百万士兵作战。如果法俄联盟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德国则德国必败,所以俾斯麦孤立法国政策的核心就是一定不能让法俄结盟。

但俄国人不是傻瓜,他当然明白自己对于德国和法国的价值。如果德国主动靠上前去接近俄国那只会让俄国漫天要价,德国将被迫为了俄国的利益而承受完全不必要的损失,也就是说德国将被绑在俄国的战车上。对此俾斯麦是了然于心的,那怎么才能达到阻止法俄结盟的目的呢?俾斯麦的做法是是打压俄国,逼着俄国自己乖乖的主动找上门来要求与德国友好。在人情练达世事洞明的俾斯麦看来,人人都是贱骨头,不给他两个大嘴巴他就不知道我俾斯麦大人是何方神圣。但大嘴巴打到哪里,力度如何,什么时候打下却是极难掌握的,而这却正是俾斯麦的过人之处。他一把就攥住了俄罗斯的睾丸随后转身便走,他知道,俄国人是一定会跟上来的。

(1)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3卷,第3页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18 15:39:45 +0800 CST  
@大圣小爱 2016-02-18 18:21:20
好文,支持朋友,一起加油!!!
-----------------------------
好的,一起加油!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18 20:18:16 +0800 CST  
@xingyuewandao 2016-02-18 20:46:51
先马后看
-----------------------------
这是一个好习惯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18 21:48:28 +0800 CST  
第二章 不冻港

俄国是由内陆小国莫斯科公国发展而来的,对于内陆国家来说获得出海口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俄国的版图扩张中有一个很明确的方向,那就是获得出海口,尤其是获得不结冰的温暖海港。

1478年,沙皇伊凡三世在位期间俄国第一次获得了出海口,取得了北冰洋沿岸的广大地区(注:当时也获得波罗的海芬兰湾的一小段出海口,但1583年丢失于瑞典);1689年俄国版图扩展到太平洋沿岸,但由于俄军在雅克萨之战中败于大清,俄国人的势力被赶出了黑龙江流域,所以其太平洋海岸线位于靠近北冰洋的最北方;十八世纪初彼得大帝在位期间俄国打败了瑞典,稳固的取得了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大片领土;十八世纪的最后二十年,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称为“大淫妇”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俄国打败土耳其,取得了黑海和亚速海北岸的大片领土,并且并吞了克里米亚半岛,使亚速海完全成为俄国的内湖;1860年俄国强迫大清割让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领土,俄国在太平洋的海岸线由此大幅南移。

这就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国之初俄国海岸线的情况。下面来逐一分析各段海岸线的经济和军事价值,由此我们便能更为深刻的理解沙俄的外交政策。

俄国在太平洋沿岸的海岸线基本没有商业价值,其军事价值也很有限,我们就以最大也是最靠南的海参崴港(注:俄国称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来举例说明。第一,海参崴位于北纬43°08′,比沈阳还偏北,冬季非常寒冷,每年约有100天的结冰期,这对于航运和俄国海军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这就是俄国包括以后的苏联屡屡垂涎于我国大连和旅顺的根本原因,大连和旅顺都是不冻港;第二,太平洋沿岸背靠还处于蛮荒状态的西伯利亚,远距俄国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一万余公里,在商业上基本没有什么价值。

下来我们再分析北冰洋沿岸。北冰洋沿岸的情况更糟糕,由于地理位置更偏北,北冰洋沿岸的冰期长达半年之久。幸运的是由于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北冰洋沿岸的西部,所以北冰洋沿岸还有一个港口是终年不结冰的,这个港口就是摩尔曼斯克。但摩尔曼斯克的商业价值和军事价值也非常有限。第一,港口虽然终年不冻,但是北冰洋航线却有半年都是冰封的。即使是在最温暖的夏季四处漂浮的冰山也会让当时的人们认为去北冰洋航行无异于自杀;第二,摩尔曼斯克位于北纬69°,已在北极圈以内,邻近地区皆是冰天雪地的酷寒之地,人烟荒芜物产极少,所以其在商业上并无多少价值。

接着再来看看波罗的海。彼得大帝在经过21年的苦战后才从瑞典手中夺取了波罗的海东岸的土地,这是俄国第一次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出海口,彼得大帝兴奋至极,在波罗的海沿岸兴建了一座新城——圣彼得堡,称其为“瞭望欧洲的窗口”,并把首都从莫斯科也迁来此处。但正如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所说的“沙皇的这样大的一个帝国只有一个港口(注:指圣彼得堡港)作为出海口,而且这个港口又是位于半年不能通航,半年容易遭到英国人进攻的海上,这种情况使沙皇感到不满和恼火,因此,他极力想实现他的先人的计划——开辟一条通往地中海的出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二版,第9卷,第240—241页)”(1)。就以俄国在波罗的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圣彼得堡港为例,该港位于北纬59°56’,从每年的11月下旬即开始结冰,直到第二年的4月才解冻,这就严重限制了港口的商业和军事价值;其次,1870年代的俄国相较于西欧各国还非常落后,其出口的最重要的商品是小麦。而俄国小麦的主产区又位于气候温暖的南方,这就进一步降低了波罗的海出海口的经济价值;第三,波罗的海只有一个出口通往大洋,航线不但要经过德国而且出口直接面对英国,这就导致其在战时很容易被英、德等国的海军封锁。

对于俄国来说最具经济价值的出海口就是黑海。第一,黑海位于温暖的南方,终年不冻;第二,黑海腹地是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的南俄,非常适于小麦的耕作,尤其是被称为“欧洲面包篮”的乌克兰就在黑海北岸,出口十分便利;第三,顿河和第聂伯河这两条可以通航的大河在流经南俄后分别注入亚速海和黑海,小麦的运输非常便捷而且廉价。俄国的小麦有80%都经由黑海和亚速海出口。




上图是俄国1840年亚速海和黑海的出港量与波罗的海和白海出港量的比较,单位:夸特(注:英制谷物计量单位,相当于250公斤),可见亚速海和黑海已在俄国的出口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经由黑海(包括亚速海)的贸易航线已经是俄国的经济命脉,俄国由黑海出口小麦,换回工业制成品和机械设备以满足国内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但这条俄国的经济命脉却被两条海峡所紧紧扼守,这两条海峡就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俄国出口的小麦必须首先经过黑海来到狭窄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到达很小的马尔马拉海,再穿过狭窄的达达尼尔海峡才能够到达地中海,再穿过直布罗陀海峡才能到达大西洋。




博斯普鲁斯海峡全长30.4公里,最窄的地方仅有747米,最宽的地方也不过3.7公里。



达达尼尔海峡全长65公里,最窄的地方仅有1.2公里,最宽的地方也不过6.4公里。


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及达达尼尔海峡三块海域合称土耳其海峡或黑海海峡,全长345公里。

黑海海峡是如此险要,以至于掌握它的土耳其只要在海峡两岸架起几百门大炮就可以彻底封锁海峡,掐断俄国的对外贸易的命脉。偏偏土耳其又对俄国是恨之入骨,因为土耳其是俄国领土扩张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在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俄国先后对土耳其发动了10次战争,土耳其只胜过两次,其余八次尽皆惨败,导致土耳其在高加索、克里米亚及黑海沿岸大片领土沦丧。但土耳其又对俄国怕得要命,因为自己总是打败仗,所以轻易不敢招惹俄国,也就更不敢随意封锁黑海海峡了。但自己的贸易命脉掌握在敌人的手中总是让历代的沙皇们很不痛快,他们做梦都想控制黑海海峡,并占领海峡旁的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注:土耳其称为伊斯坦布尔)。沙皇连君士坦丁堡的新名字都取好了——“沙皇格勒”。一旦控制了黑海海峡不但俄国的对外贸易命脉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其黑海舰队从此就可以自由的进入地中海。诚如英国首相小皮特所言,“俄国现在还不是一个海上强国,但一旦拥有了黑海,它很快就会变为海上强国(赵军秀:《英国对土耳其海峡政策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2)。控制黑海海峡是出于经济和军事的目的,但占领海峡旁的君士坦丁堡沙皇们却还有更多的考虑。

首先是出于俄国国内的政治目的。1472年11月,当时还是莫斯科公国大公的伊凡三世迎娶了东罗马帝国末代皇帝的侄女索非娅公主。索菲亚的孙子伊凡四世便以东罗马帝国的后裔自居,并自称沙皇,“沙皇”一词即来源于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凯撒”。俄国的国徽“双头鹰”图案也来自东罗马帝国的国徽。

由于俄国沙皇的这种一厢情愿妄图抬高自己身份的想法所以其占领君士坦丁堡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了。因为君士坦丁堡就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1453年被土耳其人攻占。如果能赶走土耳其人,重新回到自己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奶奶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那岂不更加证明了自己东罗马帝国皇室后裔的高贵身份了?也更加证明了沙皇统治的合法性。其实沙皇的这种心态和阿Q坚称自己和赵太爷是本家,自己也是姓赵的差不多,无聊至极。但沙皇就是信这一套。

第二,自公元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后,君士坦丁堡便是东正教的中心,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攻占后信仰东正教的俄国便成为东正教的中心,莫斯科更是被称为第三罗马(注:第二罗马指君士坦丁堡)。而包括俄罗斯人在内的东欧各民族很多都信仰东正教,如果能占领君士坦丁堡,让东正教重新回到君士坦丁堡则势必大大加强俄国在东正教徒中的影响力。

正是基于以上几点的考虑,夺取黑海海峡及其近旁的君士坦丁堡便成为历代沙皇执着而坚定的梦想。其实当时统治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是极端腐朽,程度更在大清之上,被称为“西亚病夫”或是“欧洲病夫”(注:当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着西亚、北非和欧洲的巴尔干半岛等地),正好和大清是一对难兄难弟。俄国要拿下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本是轻而易举的,但历代沙皇们努力了一百多年为什么就是没能得逞呢?是因为英国在竭力遏制俄国。但是英国为什么要帮助土耳其遏制俄国呢?这是因为一个极其遥远的地方——印度。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二版,第9卷,第240—241页
(2) 赵军秀:《英国对土耳其海峡政策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楼主 苏肄海  发布于 2016-02-21 15:16:31 +0800 CST  

楼主:苏肄海

字数:566445

发表时间:2016-01-25 23:3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7-08 20:42:56 +0800 CST

评论数:100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