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草付应王宝锦



冯太后的书法是这张?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07 04:29:41 +0800 CST  
@草付应王宝锦


我来贴张元彬墓志。邪魅风格?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07 12:52:25 +0800 CST  
@草付应王宝锦



芝加哥美术馆的文物,隋代作品。具体信息不详。

那个馆的中国文物不少,包括一批青铜器,在我看来都是精品,但比较低调,好像都不怎么宣传。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07 13:01:12 +0800 CST  

在贴正文之前小结一下。前面请豹儿贴了好几张北魏的碑刻,主要是体会一下从南北朝到唐朝的书法演变。书法的演化史与律诗的成型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的感觉,从南北朝经过隋朝到唐朝,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0 20:29:00 +0800 CST  
~~下面继续贴正文,这一章也是以前贴过的,所以一次贴出~~

据考证,武则天的诗歌传到今天的一共有59首,其中大部分收录在《全唐诗》和《全唐诗外编》之中,是我们在网上很容易搜索到的。另外一些则散落在洛阳附近的石刻以及地方志中。当然了,严格说来,这些诗作只是归入武则天名下的作品,其中有没有搞错的,有没有别人代做的,就不晓得了。有人就认为她的部分诗作是学士元万顷、崔融代笔。但不管怎样,那几首广为流传的诗作还是很有个人风格,应该是武则天本人的作品。


【看朱成碧】
比如经常被提及的《如意娘》,一般认为是武则天年轻时在感业寺写给唐高宗的情诗: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如意娘》是当时的一种曲调名称,此诗就是按曲填词。“看朱成碧”一句特别为人所称道,寥寥四个字,不但画面优美,而且涵义丰富,既可以理解为思绪纷乱,愣是把红的都能看成绿的,也可以理解为相思漫漫,花开花又落,从红一直等到绿。其实这四字并非年轻的武媚娘同学原创。据考证,最早写“看朱成碧”的是南朝时的梁朝人王僧儒。他的一首诗中有一句说:“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

而王僧儒可能也是学习前辈的。三国时有一位叫郭遐叔的,在写给名士嵇康的诗中就有一句说: “心之忧矣,视丹如绿。” (感谢元豹儿的指点)

虽说不是原创,但时至今日“看朱成碧”四个字能够成为一句成语,还是要归功于武则天的这首诗。化用前人的诗句,从来都是中国诗词创作的一项传统,关键看用得是否恰当。武则天的这首《如意娘》,巧用看朱成碧的典故来寄托相思,用得极为贴切。她自己相思一下倒没什么,可是那一片小儿女的爱恨情愁,却给不相干的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别样风情的武则天形象。传说中那个高高在上、杀伐决断的女主,在这首曲子中哪儿有一点儿踪影啊?纵观武则天的几十首诗作,这大约是唯一的一首“闺阁体”。

《如意娘》这首小诗写得既委婉又直白,最后一句中的“石榴裙”,还颇有点儿亲昵挑逗的意味。石榴是个外来品种,从西域传入,一直很受中国人喜爱,原因嘛,一则色彩红艳,二则多籽,喻示“多子多福”。据考证,古时候石榴花也会被用来作胭脂或者红色染料,染成的布料深受广大老中青女同胞们的喜爱,于是渐渐有了“石榴裙”一说。梁朝诗集《玉台新咏》里有何思澄的诗句:“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南苑逢美人》);《乐府诗集》里也有南朝梁元帝的诗句:“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乌栖曲》)

在诗词歌赋中,“石榴裙”就是美女的代名词。不过,这一般是男性作者用来形容他眼中的审美对象的。如果是女性作者自己提到“石榴裙”,而且还是闺房里压箱子底的裙子,那只能是写给亲密之人的啦。所以李白后来写《长相思》,内容也是描写闺中离愁,最后一句说:“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结果李白的太太读后就直撇嘴,说:“君不闻武后诗乎?‘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然后李白就“爽然自失。”--据说李白写这一组《长相思》是为了寄托他自己怀才不遇的愁绪。看起来,男人的伪闺怨到底不如女人的真感受来得鲜活。

李白的这位妻子是高宗朝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这个故事主要是说李白与许氏夫人的闺房乐趣,但又何尝不是武则天《如意娘》的佳话呢?

还有一点须要指出,这首《如意娘》的格律化程度很高,是“典型的七言四句体粘式律诗。”(参见王明好、吴萱的分析文章)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0 20:31:58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8)武则天本人的诗文--02

【诏令百花】
武则天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便是霸气测漏的《腊日宣诏幸上苑》: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此诗不但极其符合皇帝的身份,在我看来,这首诗的构思还洋溢着浓厚的“武氏风格”,那就是异想天开,妙趣横生。这诗虽然写得霸气,甚至可说是霸道,但是细想之下,终究不过是一场无伤大雅的玩乐。

但这首诗背后还有故事。宋朝人计有功编撰的《唐诗纪事》说:“天授二年腊(日),卿相欲诈花发,请幸上苑,有所谋也。许之,寻疑有异图,乃遣使宣诏云云。于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

短短几句话,信息量却不少。看起来,在御花园里发生了一场政变与反政变的激烈较量。天授二年腊日,离武则天登基称帝还不到半年,正是一个敏感时期。按《唐诗纪事》上的说法,先是有大臣谎称在上苑有什么花儿忽然盛开--肯定是违反时令的花,但是花儿如果在不该开放的时候开放了,岂非吉兆?武则天最喜欢祥瑞了。心怀逆谋的大臣很可能因此投其所好,筹划着以冬天开花为借口,把女皇诓骗到预定地点,以便成事--“有所谋也”,也许是绑架逼宫,也许是谋刺,总之不会有啥好事。

武则天一开始答应了,但随后就察觉不对头,于是来了个将计就计。她写下了这首诗,然后“遣使宣诏”。

好玩儿的事情来了。她这个“遣使宣诏”的对象并非众臣,而是百花众神。这位人间君主忽发奇想,对花神们下达一个通知:“明朝游上苑”,然后要求花神们赶紧准备起来:“火急报春知。”女皇的具体要求是大家连夜就得开花,等到天明再开算你迟到旷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这个对花神们宣诏的仪式可能还搞得大张旗鼓,恨不得让整个洛阳城的人都知道,具体操作估计就是把写有诗句的纸张或者绢帕拿到御花园去焚烧了。然后到了次日凌晨,在约定的时间、约定的地点,心怀叵测的大臣们到花园里一看,居然真的“名花布苑”,百花盛开,于是就在私下里嘀咕:看来皇帝是早有准备啊!再贸然动手怕是要吃大亏。弟兄们,撤!

这场未遂政变不知是否真有其事,反正在几本正史、几本笔记小说中,都不见丝毫记载。不过从技术上说,武则天搞出这样一场“寒冬腊月百花开”的把戏未必不可能。当然不会真有花开,但她可以让人事先准备好假花。如果她的目的是为了将计就计平息一场政变,那么事先准备好满园的绢花,到时候就足以震慑那些打算有所异动的臣子了。如果放到政治斗争的背景下来看这首《腊日宣诏幸上苑》,其短短二十个字就绝不是什么风花雪月,而是真的在震慑百官了。

不过,此诗即便真是政治宣言,给她写得如此趣味盎然,便也有了自己独立的生命力。不管此诗出台的背景究竟如何,都是只有武则天才能写出来的诗句。她大约是真的认为自己能够与神仙界进行交流,无论是拜祭洛水,或是搞嵩山封禅,都对当地的山神、水神大加封赏。这首诗也贯彻了同样的精神,只是对神仙们的态度却有天壤之别。女皇对众花神不但直接下达命令,一点儿不讲礼数,还严重违反自然法则,也难怪在后来的传说故事中,她与牡丹花的关系就变得十分之糟糕。根据盛行的传说,一日隆冬大雪,女皇醉后写下这首诗,通知众花神必需在寒冬腊月里开花,结果别的小花神都忍气吞声地答应了,唯有花中之王牡丹傲然不屈,拒绝从命。武则天大怒,就刀劈火烤地把牡丹花从长安贬到了洛阳。不料结果竟是成就了牡丹花在洛阳的繁盛。“洛阳牡丹甲天下”,女皇虽然生气也奈何不得--这个故事大概是宋朝的某位反武急先锋首先编出来的吧?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0 20:35:25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8)武则天本人的诗文--03


【诗作中透露的亲情】

武则天有一首《游九龙潭》,全诗如下:

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
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九龙潭在登封附近,离洛阳不远。根据当地县志,武则天在九龙潭建有离宫。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在于,据称这是武则天与太平公主同游时所作。《唐诗纪要》上有这么一句话:“同太平公主游九龙潭,则天御制……”所以一般认为,此诗中的“岩顶翔双凤”就是说的母女一同登山。尽管我对这种解读持怀疑态度,但不深究。

太平公主虽然是武则天的爱女,但在正史中极少记载母女二人的互动,即便有也是诸如公主向母亲介绍男宠之类的事情。这首诗有母女一起出去登山游乐的背景,史料价值似乎大过诗作本身。这首诗的感觉就像现在大多数人写的游记,对旅游点的景色以及游客的活动进行了记录--无非就是在一处有山有水的地方先看风景然后吃吃喝喝。虽然没有什么太惊艳的句子,但是看得出来大家都轻松愉快,乐在其中。

这首诗本身写得中规中矩。格律专家指出,此诗尚不是严格的“粘式律”,但也部分地使用了粘对法则。而且此诗的对联技巧十分高超,其中“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一联尤佳。(参见王明好、吴萱的分析文章)

武则天的另一首诗《从驾幸少林寺》,则寄托了她对母亲杨氏夫人的思念之情,格调大不一样。诗曰:

陪銮游禁苑,侍赏出兰闱。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旂。
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
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
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实赖能仁力,攸资善世威。
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

先说此诗的史料价值。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在于我们今天能见到碑刻。少林寺藏有一块《大唐天后御制诗文碑》,字迹依然清晰可读。石碑上不但刻有这首诗的正文,还有说明,让读者有机会了解此诗的写作背景。

结合史料可知,这首诗作于高宗朝末期,据考证为永淳二年。当时唐高宗以及整个朝廷都在洛阳。高宗虽然身体已经很差了,但依然勤政。他带着武则天驾临嵩山少林寺,应该是想为封禅嵩山进行准备,但也趁机疗养。不过对武则天而言,这次来少林寺不单单是陪同高宗,也有她自己的私事,就是视察亡母在少林寺的功德所的营建情况。所以诗前的小序说:“从驾幸少林寺,睹先妃营建之所,倍切茕襟,愈凄远慕。聊题即事,用述悲怀。”序文中的“先妃”就是指杨氏夫人。当时她父亲武士彟已经被追封为太原王,母亲则封为太原王妃,到武则天写这首诗时已经去世十多年了。

诗碑的正文又进一步对事件进行了解释,说上一次自己陪同皇帝来少林寺,看到母亲的功德所仍然没有完工,十分难过,“倍轸摧心之疼,愈添切骨之哀。”她让武三思带足了赠金,到少林寺恳请工程加快进度(看来那时武三思已经在为姑姑跑腿办事了)。到这次再上嵩山,见功德所终于完工,倍感欣慰,于是写下诗文立碑纪念。

碑文的原文如下:“暑候将阑,炎序弥溽,山林静寂,梵宇清虚。宴坐经行,想当休悆。弟子前随凤驾,过谒鹫岩,观宝塔以徘徊,睹先妃之净业。薰修之所,犹未毕功,一见悲凉,万感兼集。攀光宝树,载深风树之哀;吊影珠泉,更积塞泉之思。弟子自薄祐,镇切茕怀,每届秋期,倍轸摧心之疼;炎凉递运,愈添切骨之哀。未极三旬,频钟二忌。恨乘时而更恨,悲践露而愈悲。惟托福田,少申荒思。今欲续成先志,重置庄严,故遣三思賫金绢等物,往彼就师平章。幸识斯意,即务修营。望及讳辰,终此功德。所冀罄斯诚恳,以奉津梁。稍宣资助之怀,微慰萦迷之绪。略书示意,指不多云。”

回到这首五言诗。诗的前半部分描写陪銮驾游幸少林寺的所见,中间几句“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是描写少林寺曾经遭遇火灾,后来幸得重建,最后四句则是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0 20:37:30 +0800 CST  



少林寺的那块诗碑。图片来自网络。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0 20:42:24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8)武则天本人的诗文--04

【夏日游石淙】

石淙会饮,君臣母子十七人,人人都写了七律。武则天的这首如下:

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峤金峦镇紫微。
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
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
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

根据专家的分析,这首诗在格律上虽然没能完全达标,但格律化程度已经不俗,对仗尤其工整。这次诗会是一次探索七律创作的聚会,尽管作品中佳作不多,但仍有重要意义。

武则天的这首诗洋溢着皇家气象,是典型的帝王诗。其中“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一联,还被郭沫若视为武则天搞均田制的一项证据--郭沫若大约也是半开玩笑吧?但不管怎样,这一联写得朗朗上口,应算得佳句。


【各种颂诗】

武则天的现存诗作中,数量最多的其实是“颂诗”,也就是为各种重大礼仪场合而作的诗篇,比如有关南郊祭祀的、明堂祭祀的、拜洛水的、祭祀武家祖庙的。这些诗篇大多用词古雅,虽然华丽,但形式大于内容,也没有多少个人风格在内。不过这里面有些诗作还是具有观赏价值。

比如《明堂乐章·迎送王公》:
千官肃事,万国朝宗。载延百辟,爰集三宫。
君臣德合,鱼水斯同。睿图方永,周历长隆。

“千官肃事,万国朝宗。”这样的大国气派,岂止是武则天治下的武周朝,应该是所有皇朝的共同理想吧。

再比如《大飨拜洛乐章·致和》:
神功不测兮运阴阳,包藏万宇兮孕八荒。
天符既出兮帝业昌,愿临明祀兮降祯祥。

这是武则天拜祭洛水神而作的组诗之一,采用七言四句体。按正史记载,武承嗣派人伪造了一块石头,上书“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字样,谎称是洛水出图--这应该算祥瑞里面的天字第一号了吧。别管是真是假,反正武则天把它当成真的。不但如此,武则天还要求天下人都把该祥瑞当真,于是搞了一场十分隆重的洛水拜祭仪式,并作组诗《大飨拜洛乐章》14首。从这首“致和”的内容来看,她当时不但以天下之主自居,而且“天符既出兮帝业昌”,改朝换代的心思也若隐若现了。

再比如《曳鼎歌》,是武则天的颂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诗曰: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
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
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正史上对这首诗的出台背景有明确记载。武则天称帝后搞了几个大型视觉公关项目,其中一项是铜铸的九州鼎,用意是要告诉群臣,她的大周朝跟古代的那个周朝一脉相承。这九只大鼎于万岁通天元年终于铸成,按计划是准备安放在明堂前面的大院里(《唐会要》:“铸铜为九州鼎成,置于明堂之庭,各依方位列焉。”)这九只鼎实在太大太重,为了安放到位,朝廷动用了十万士兵,外加大牛、白象。武则天还亲自做了一首劳动号子,让大家一边拉鼎一边唱。

《全唐诗》把上面那首诗冠名为《曳鼎歌》,似乎不妥。这么文绉绉的词,拉大鼎的士兵们听得懂吗?按《唐会要》上的记载,此诗应该是九鼎铭文中的《蔡州鼎铭》。到开元二年,太子宾客薛谦光向唐玄宗献上《东都九鼎铭》,其中的“蔡州鼎铭”是武则天作的这首。当时的宰相姚崇认为这是一个祥瑞,应该送到史馆好好保存。或许是诗中出现了“隆基”字样?总之,玄宗批准了,所以此诗能够保存下来。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0 20:45:59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8)武则天本人的诗文--05

【多才多艺的武则天】
总的来说,武则天的诗作没有脱离宫廷诗的格调(好像是废话哦),并且与她的皇后、皇帝身份十分相称,具体表现就是字面典雅,章句工整,感情节制,宁缺毋滥。而《如意娘》的媚惑、《腊日宣诏幸上苑》的霸气,在她的几十首作品中属于特例,也正因如此,反而能够广为流传。

除了诗作,武则天还有多篇文章保留下来。《全唐文》中收录了她的几十篇文字,除去各式各样的简短圣旨,余下的多为文采华丽的篇章,包括极有史料价值的《改元光宅赦文》、《改元载初赦文》、《求访贤良诏》、《置鸿宜鼎稷等州制》等,为唐高宗写的《高宗天皇大帝哀册文》、《乾陵述圣记》,为官员们编写的品德修养教材《臣轨》及其序言,纯文学作品《升仙太子碑》铭文并序,以及记录闲情的《夏日游石淙诗序》、《织锦回文记》。

武则天的文章中,有关佛教内容的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比如她为父母祈福的《大福先寺浮图碑》,为佛经写的序文《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三藏圣教序》等。说到这里,又不能不提武则天写的四句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首《开经偈》在今天广为流传,相传是武则天为新译成的《华严经》做的。这首偈字面浅白,通俗易懂,但又百读不厌,很受佛教界人士的赞许。

武则天不但能作诗文,还精通乐舞。李唐诸帝中多有音乐舞蹈天赋,而武则天这位李家媳妇也不逊色。根据正史记载,唐高宗与武则天合作有《圣寿乐》。这实际上是宫廷里面的集体舞表演。《旧唐书》描述说:“《圣寿乐》,高宗武后所作也。舞者百四十人。金铜冠,五色画衣。舞之行列必成字,十六变而毕。 有‘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年,宝祚弥昌’字。”

按《唐会要》记载,武则天自己又作有《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其中《鸟歌万岁》大约是游戏之作,因为当时宫里养的鸟能说“万岁”,武则天一高兴,就编了这么一支舞。武则天还作有《神宫乐》,用于明堂祭祀。《资治通鉴》上说:“(长寿二年)正月,壬辰朔,太后享万象神宫(明堂),以魏王承嗣为亚献,梁王三思为终献。太后自制神宫乐,用舞者九百人。 ”--看起来是一场规模很大的团体舞蹈表演。

武则天还是个书法家,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极少,但其中的《升仙太子碑》却保存得相当好。当时的惯常做法是武则天写文,让工于书法的大臣来书写,然后刻碑,但是这篇《升仙太子碑铭》由她本人作文,本人书写。当时她已经76岁高龄了。

武则天当然也是一位书法鉴赏家。她曾经为一幅陶渊明的书法题辞说:“知晋代风标朝野,一致如陶潜者,世徒谓其文咏可念,不知动笔静秀,楚楚涓涓,如深谷芝兰,无人自媚,洵可玩重,永炳千秋。”

“深谷芝兰,无人自媚。”如果她自己没有那么热热闹闹的做过一番大事业,只是安静地过小日子,那应该也是如此吧。

.................................
参考文章:

《试论武则天于初唐格律诗定型之贡献》,作者:王明好(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吴萱(河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从嵩山武则天诗碑看初唐诗坛盛况》,作者:刘玉娥(郑州师范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所)。本文原载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5月期。

《论武则天诗歌及其对唐诗发展的贡献》,作者:朱焕玺(河南洛阳市老城区宣传部)。本文为“武则天与神都洛阳”论文集之一。

《武则天在洛阳的诗歌创作》,作者:郭海文(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文为“武则天与神都洛阳”论文集之一。

网文《武则天的情诗“如意娘”》,作者:积尘斋主人。
网文《“石榴裙”的由来与故事》,作者不详。
网文《草根讲坛:武则天贬牡丹玄虚之外的那些事儿 》,作者:寻梦向天歌。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0 20:53:07 +0800 CST  


贴贴武则天的书法。《升仙太子碑》局部

。。。。。。。。。。。。。。。。。。。。。。。



品评陶渊明书法,武则天手书。题跋内容:“圣历二年十月,凤阁舍人韦嗣立以晋处士陶潜手书所赋杂咏呈进,朕欣然循览。知晋代风标朝野,一致如陶潜者,世徒谓其文咏可念,不知运笔静秀,楚楚涓涓,如深谷芝兰,无人自媚,洵可玩重,永炳千秋。御览。”这篇碑文中有几个则天文字,比如“年”、“月”。(图片来源:晨风轻扬的新浪博客)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1 10:17:09 +0800 CST  
◇◆◇◆◇◆◇◆

关于武则天的诗作,还要补充一首《花月夜》。

这是网友 植莲 发掘出来的珍贵史料。


诗歌正文如下:

《花月夜》
春水绿堪染,春花红欲然。
月华金涣漾,夜气玉暄妍。
变绕回文锦,联龙飞步仙。
赏心逢美景,欢娱正妙年。

。。。。。。。。。。。。。。

这首诗出自《唐宫闺诗》下卷,编撰者是清朝文士刘云份。诗作本身比较普通,所以没有《如意娘》那么流传广泛。但是此诗附带的史料价值很高。诗歌后面的注解说,此诗作于永徽二年,诗稿上还有“昭仪”的印记!

所以,这首诗的诗稿属于民间私家藏品,所以官方编撰的诗集比如《全唐诗》上没有收录。诗稿上不但有文字,还有年份“永徽”,还有印记“昭仪”

由此可以推知,武则天在永徽二年就已经被高宗接回宫里,并且封为昭仪。这当然与几本正史的记载不符。根据正史的说法,武则天是被王皇后接回宫里的,是给王皇后充当宫斗棋子。根据这个说法,不但武则天的形象非常窝囊,唐高宗也是一个三心二意的渣男相。我认为这是后来的史官们同情王皇后、抹黑武则天的结果。

武则天在永徽二年就进宫,这更合情理,更与后来的历史吻合。唐高宗自从与武则天在一起后就对她一心一意,甚至排除各种阻力抬高她的身份,如果之前没有一点儿感情基础如何做到?

武则天的二进宫就是高、武二人的爱情故事,与王皇后并没什么关系。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3 21:29:47 +0800 CST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3 21:38:16 +0800 CST  
~~继续贴正文~~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9)给臣子讲从前驯马的故事--01


【别把八卦不当历史】

武则天最初是唐太宗的才人,可是她在太宗朝的经历基本上不为人知。但是也有一个故事被写进了正史,并因此“流传千古”,只不过被传得越来越走样。这就是著名的武则天驯马故事。

后人说起这个驯马故事,一般都会这样讲:唐太宗有一匹烈马名叫狮子骢,一直没法驯服。有一天,年纪轻轻的武才人就对太宗说:我有办法驯服此马,但需三样东西,铁鞭、铁锤、匕首,先拿铁鞭抽它,还不服就拿铁锤敲它脑袋,再不服就用匕首把它宰了……

不知从何时起,这个故事被广大八卦爱好者们广泛用来解释武则天为什么在唐太宗那里不得宠,说都是因为武则天小小年纪就如此凶恶,所以太宗从此就不喜欢她了。可是首先,后人咋知道武媚娘同学在太宗朝一定不得宠呢?如果她在太宗朝的事情在当时广为人知,那高宗天皇大帝又情何以堪啊?

把驯马故事当成纯八卦来解读,错误在于完全忽视了该故事的上下文。其实后人都是从《资治通鉴》里知道此事的。编年体的《资治通鉴》在讲这件事时,把时间放到了久视元年。这时已经是武周朝后期,武则天已经七十多岁了,把李显立为太子已有两年。驯马故事与其说暴露了武则天如何如何残暴,倒不如说反映出她晚年对武家子弟前途的焦虑。

驯马故事是武则天自己讲给别人听的,听者是她当时的一个宠臣吉顼(xu1)。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是因为武则天忽然对吉顼很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是吉顼竟然当着她的面欺负她的堂侄武懿宗。河内王武懿宗大概是武氏诸王中最窝囊的一个,长得还矮小,而吉顼不但口才好,又生得相貌堂堂,加上当时正受宠,拜为宰相,于是不免有些忘乎所以,居然当着武则天的面就对武懿宗“声气凌厉”,不拿王爷当皇亲。所以武则天在事后发牢骚说:“顼在朕前,犹卑我诸武,况异时讵可倚邪!”--吉顼在朕面前都敢这么欺负我武家侄子,以后(我不在了)还能靠得住吗?

后来又有一天,吉顼在武则天跟前奏事,又是得意洋洋高谈阔论,武则天可能越看他越来气,就打断他,又讲了个故事,便是这个“驯马”。资治通鉴的原文如下:

太后怒曰:“卿所言,朕饫闻之,无多言!太宗有马名师子骢,肥逸无能调驭者。朕为宫女侍侧,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楇楇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太宗壮朕之志。今日卿岂足污朕匕首邪!”

先看八卦。首先,武则天说自己当初在太宗身边,是“宫女侍侧”,她可没说自己是五品才人。联想唐高宗在立她为皇后时的诏书,说“(先帝)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高宗说,武氏是太宗赐给他的,仿效汉朝王政君的先例。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确实是汉元帝在做太子时,他爸爸汉宣帝赐给他的。王政君在成为太子的姬妾之前,正是后宫里没有名份的宫人,汉朝称作“家人子”。这样看来,武则天自称是太宗后宫里的随侍宫女,完全符合高宗立皇后诏书上的说法。《资治通鉴》中的“驯马”故事,与唐高宗的诏书是吻合的。

其次,根据武则天自己讲的故事,太宗听完她对付烈马的“狠毒”三招,根本就没有生气,相反还大加鼓励。武则天说:“太宗壮朕之志。”所以后来的各路八卦界人士非要把驯马故事说成什么武则天因此在太宗朝失宠,完全是一厢情愿的解读,不但脱离了武周后期的政治背景,而且连这个八卦故事本身都给拦腰砍断,硬把太宗的鼓励给华丽地省略了,然后自己尽情地脑补武则天在太宗时代是如何如何悲惨。其实,如果我们愿意相信《资治通鉴》上这个记载,那从中得出的结论只能是:她在太宗朝也过得很开心,不但经常跟随在太宗身边,而且还能胡言乱语,然后太宗还要鼓励她。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3 21:46:49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9)给臣子讲从前驯马的故事--02


【为武家子弟的前途进行筹划】

撇开八卦,说回武周后期的政治。武则天把李显立为太子,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但轻松的日子没过几天,新的隐患就越来越明显了。武、李两家的矛盾,武家子弟的前途,都让武则天担心。

话说当时武则天给吉顼讲完故事,然后问他:“你配不配污朕的匕首啊?”

吉顼虽然忠心于武则天本人,但政治立场十分鲜明,就是一位“拥李反武派”。或许正因为如此,武则天在讲故事教训他的时候,才会把唐太宗给抬出来,一则以“驯马”来恫吓,二则以太宗来提高自己的声势--你不是心向李唐吗?可是当年连太宗都支持我,你小子服不服?

吉顼吓得汗流浃背,跪地求饶(惶惧流汗,拜伏求生),武则天当场便饶了他。不过后来吉顼仍然被贬官了,到地方上去当县尉。吉顼去向武则天辞行,君臣一场,武则天召见了他。吉顼看来是真的很伤感,掏心掏肺地说:“臣今远离阙庭,永无再见之期,愿陈一言。”武则天让他坐下慢慢说。吉顼便对武、李两家的前景发表了一番谏言,希望武则天主动抑制武家的势力,以免后患无穷。

吉顼首先问:“把水和土合成泥,水和土会相争吗?”

武则天说:“不会。”

吉顼又问:“把这团泥分成两半,一半塑成佛,一半塑成天尊,会相争吗?”

武则天说:“会争。”

吉顼就说:“宗室、外戚如果能各守本份,大家都会相安。可是如今呢,太子已立,但外姓依然封王,陛下这是留下隐患啊。以后两家必然会争斗起来,双方都不得安宁。”(宗室、外戚各当其分,则天下安。今太子已立而外戚犹为王,此陛下驱之使他日必争,两不得安也。)

武则天无奈地回答:“朕亦知之。然业已如是,不可何如。”

从《资治通鉴》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武则天一旦立李姓的儿子立为太子,就等于承认自己的失败了。尽管武则天还在自欺欺人,把李显赐姓武(李旦早就赐姓武了),但是君臣彼此都心照不宣:今后仍是李唐天下。虽然当时还是武周政权,武姓诸王是宗室,但吉顼却直呼他们为“外戚”,说不该封王。而武则天并不反对他的意见,只是她依然执拗,不肯纳这个谏。

武则天似乎仍抱有梦想,希望武、李两家能够和睦相处,而武家子弟的显赫地位也能保持下去--回顾她这一辈子,多少别人无法想象的事情都给她做成了,多一件又何妨。况且从后续来看,甚至可以说她取得了部分成功。中宗李显登基后,武家子弟的待遇依然很高,武三思甚至比在武周朝还要威风。中宗的失败在于他没有好好培养继承者,武三思的失败在于他卷入权力核心却又下错赌注。最后,在李显、李旦这两房的李姓皇室内部斗争中,李显一支完败,依附于李显的这一批武家子弟也就下场悲惨。但这是另外的故事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4 21:07:54 +0800 CST  
@青梅煮酒1970 2016-10-15 21:08:58
-----------------------------

多谢师弟打赏。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6 12:08:38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9)给臣子讲从前驯马的故事--03

【吉顼是谁?】
这位吉顼同志,在史料中是一个很有存在感的人物。他属于酷吏团体的边缘分子,但总算避免了被官方正式扣帽子,因为他有功于李唐。所以,虽然《旧唐书》把他列入“酷吏传”,但《新唐书》却把他与裴炎、刘祎之、李昭德等较有争议的人物放在一起。

吉顼之所以被视为酷吏,是因为他是靠一桩牵连广泛的大案发家的。他出身庶族,考中了进士,可见学问是好的。当时虽然考中进士的人都很牛,但做官基本上还得从芝麻官做起,吉顼也是如此,在发达之前只是明堂县的县尉。他辗转打听到一件事,说是有个叫綦(qi2)连耀的人可能谋反,就向来俊臣通风报信。当时正值契丹叛乱,而契丹叛乱不仅是契丹与武周的交锋,也是“拥李派”狙击武家子弟的一个战场,因而相当敏感。武则天不惜再兴大狱,下令严查此案,派了有酷吏之风的武懿宗主持查案。结果这个案子牵连了三十六家。《旧唐书·吉顼传》说:“(三十六家)皆海内贤士名家,天下冤之,亲故连累窜逐者千余人。”

不过那时酷吏政治毕竟已近尾声。当时来俊臣本已被贬官,因为揭发此案“有功”而重获启用,但这次他没猖狂多久,几个月后就被武家王爷们和太平公主联手扳倒,下狱等着问斩。与此同时,吉顼也因为揭发此案“有功”而获得提拔,调进中央当了右肃政台中丞(御史中丞),并且受到武则天的赏识。吉顼本来就有些才干,不象来俊臣只有整人在行。

尽管吉顼和来俊臣都因为这个案子升了官,但两人却反目成仇。来俊臣下狱后,已经定了死罪,但武则天迟迟不舍得杀,还是吉顼最后推动了一下。《资治通鉴》说,当时武则天在花园里遛马,吉顼给她牵着马缰--可见他升官没多久就相当受宠了。武则天问起外面的新鲜事,吉顼就说:大家都奇怪陛下为何还不杀了来俊臣。武则天说:“俊臣有功于国,朕方思之。”吉顼就说:“俊臣聚结不逞,诬构良善,赃贿如山,冤魂塞路,国之贼也,何足惜哉!”武则天终于下了诛杀的决心。

吉顼显然是个相当聪明的人,虽然靠不光彩的揭发而起家,却在继承人问题上押对了宝,所以在李唐复辟之后非但免受制裁,还获得追赠。

契丹叛乱平定后,武则天虽然已经放弃了传位武家的念头,但迟迟没有明确表态。这种悬而不决的状态促使多位臣子游说武则天尽早抉择,其中就有吉顼。他可能是因为长得英俊高大,也进了美男集中的控鹤府,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亲善。按《大唐新语》,吉顼首先说服二张,给他们分析说:“你们兄弟俩现在这么富贵,可并不是靠自己的功劳或者德行,这得多遭人恨啊,将来肯定要倒霉,还是赶紧想条后路吧。”

二张一听也害怕了,含泪询问计策,吉顼就说:“天下思唐德久矣,主上春秋高,武氏诸王殊非所属意。公何不从容请相王(李旦)、庐陵(李显),以慰生人之望!”二张立刻采纳,跑到武则天跟前进言去了。武则天后来了解到这实际上是吉顼的主意,就把他叫来当面询问。吉顼就说:“庐陵、相王皆陛下子。高宗初顾托于陛下,当有所注意。”

在局面尚未明朗化之前,吉顼以一个新得宠的后进身份,敢于公然支持李唐,可说是有勇有谋。武则天一直很欣赏他,一度让他做了宰相(天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但他官做高了以后太过得意,加上早已得罪武氏诸王,所以最终落得贬官的下场,而且没几年就死了。尽管如此,后来唐睿宗念及他当初的忠心,追赠他为御史大夫。这种追赠虽然他本人享受不到,但将惠及子孙。

不过,吉顼他们家大概注定只能出歪才。他勉强摆脱酷吏的恶名,他的侄子吉温却成为玄宗朝的酷吏,与另一酷吏罗希奭合称为“罗钳吉网”。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6 12:14:01 +0800 CST  
@sdhzdmhfszcb

谢谢师兄(or 师弟?)一直以来的支持!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7 23:03:22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0)苏安恒的上疏--01


武则天决定传位给儿子,使得武周后期的朝堂上出现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时期,但这绝不是说天下从此太平无事了。实际上围绕皇权的争斗永远不会消停。对于“李唐派”来说,李显被立为太子之后,他们就要再接再励,不但要让武家子弟取消王爷的爵位,还要争取让武则天早日下台,最好是李显能立刻登基。

吉顼向武则天进言,提醒她尽早处理武、李两家的矛盾,这只是大臣和武则天的私下交流。而一位平民苏安恒的铜匦投书,却是石破天惊。他公然要求李唐早日复辟。而武则天看到这篇言辞激烈的上疏,非但没有责备他,反而勉励了一番。

苏安恒应该算一位“在野遗贤”。史书上说他博学,尤其通晓儒家经典《周礼》和《春秋左氏传》。这样的人才,朝廷是希望他能够出来做官的。

按《资治通鉴》,苏安恒上疏的时间是大足元年,也就是武则天给吉顼讲驯马故事之后的一年。这篇《请复位皇太子疏》流传下来,被收入《全唐文》中。

文章首先说:陛下你当年是受先帝委托,加上儿子愿意让位,所以你才能当上这个皇帝,到如今二十余年啦,够本儿了哦!(陛下钦先圣之顾托,受嗣子之推让,岂不以极斯大节,成此鸿勋,应天顺人,于今二十馀年矣。)

又说:想当年,吕后趁着汉惠帝年幼,大权独揽,也不过只干了八年。陛下你登上大位,又把国家搞得四海升平,比吕后强啊。(洎汉朝以惠帝幼冲,吕后监抚,享国八岁,日不暇给,是传简策,亦乌足道哉?岂如陛下之在位,五星同色,四海无波?)

又说:陛下你造了明堂,封了中岳,还接受了河图洛书,这么拉风的事情都做过了,也算功成业就啦。(陛下造明堂,即祖文宗武之业也;封中岳,则万代一时之事也;受宝图,即河图洛书之瑞也。)

拍完马屁,接下来苏安恒就说正事儿了。他说:陛下功业已成,所以臣劝你啊,见好就收吧,学学古圣先贤,该让位就让位,该逊国就逊国,这才是硬道理啊。(功既大矣,业既成矣,即当捐其犬马,减其服御,观四大其如遗,视万乘其若脱。陛下岂不闻虞舜褰裳,周公复辟,良以大禹至圣,成王既长,推位逊国,其道备焉。)

又说:太子是陛下的亲儿子,母子情深,太子继位,与陛下自己当皇帝有什么区别啊?陛下年纪大了,何不早点儿让位于东宫,自己回去享清福呢?陛下你不是已经取消了“金轮圣神”等等尊号吗,这就是厌倦政务的徵兆啊,这是天意嘛。陛下的两个儿子,太子从前被奸臣蒙蔽,现在已经改过自新,相王又主动让位,这是多好的儿子啊,天下人都赞叹,可见是天意人事都钟情于圣朝啊。现在大臣们不敢进言,这是害了陛下。(今太子孝敬是崇,春秋既壮,若使统临宸极,何异陛下之身?陛下年德既尊,宝位将倦,机务殷重,浩荡劳心,何不释位东宫,自怡圣体?陛下纵日慎一日,虽休勿休,其若大宝何?其若人事何?陛下辍金轮圣神等号,即是厌倦万机之象,此谓天意也。太子以奸臣枉构,久已自新,相王推位青宫,退居朱邸,天下闻之,莫不讴吟圣代,此谓人事也。故知天意人事,锺我圣朝。大臣重禄不言,近臣畏罪不谏,使吾君有尧舜之位,不行尧舜之道,故《书》曰“后德惟臣”,此之谓也。)

(待续)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7 23:40:49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0)苏安恒的上疏--02

苏安恒还说到了武家子弟,明确提出诸武不应该封王,应该降为公侯,然后打发他们去做闲差。

苏安恒还进一步提出,对于李唐的子孙应该封王,并且让他们得到封地(臣又闻陛下有二十馀孙,今无尺土之侯,此非长久计也,臣请四面都督及要冲州郡,分土而王之)。这简直是公然提出恢复已经被抛弃的封建制了。但是这也不能怪人家苏安恒,因为武则天自己要建立大周朝,那就按周朝的规矩来呗--“将以夹辅周室,藩屏皇家,使累叶重光,飨祀不辍,斯为美矣,岂不大哉?”

苏安恒还说,现在边境不安,国家连年打仗,搞得百姓疲惫,如果陛下能让位于太子,并分封诸王,到时候四夷自然臣服,那就天下大治了。(陛下若能告倦万岁,推位太子,分州列郡,以王子孙,自然四夷闻之,系颈面缚,百姓闻之,鼓腹击壤。)

苏安恒在文章的最后说:我爸爸对我讲,大丈夫在有生之年应该为天下出谋划策;我妈妈对我讲,你如果能够给皇帝上书献策,对父母和子孙都是荣耀。所以臣子我感佩父母的教诲,千里迢迢给陛下出主意来了。(臣来日,跑而辞父,父谓臣曰:“丈夫处代,君子生年,必当献一谋、画一策,厥涂不就,草木何殊?有尧舜之德,下有稷皋之位。古人有言:‘欲安其家,必先安其国;欲安其亲,必先安其君。’当今天下虽安,亦有未然之计。故书曰:‘若昔大猷,制理於未乱,保邦於未危。’此其谓也。”臣母又谓臣曰:“朝暮倚闾而望,汝若能上人主,进书献说,扬名後代,以荣父母,是吾之子也!”臣感父母之言,明发不寐,今故杖策千里,徒步三川,虽牵拙而无同,敢献芹而窃。)

《资治通鉴》上说,武则天接到苏安恒的上疏后,不但召见了他,还请他吃饭,好言好语地把他打发走了。

不管放到哪朝哪代,苏安恒公然要求退位,都是十分大胆的举动。他之所以安然无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平民百姓身份--当皇帝的,为难一个小百姓,说出去很难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武则天当时也在为还政于李唐进行努力。苏安恒的话虽然尖锐难听,但大方向与武则天的思路并不矛盾。想当初,武则天准备称帝之时,有个名叫俞文俊的人,也是老百姓,出来批评武则天女人当政,导致灾难:“今陛下以女主处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隔塞而山变为灾。”当时的武则天可没那么好脾气,大怒之下把俞文俊流放岭南。史书上说,后来六道使杀流人,俞文俊也是被杀者之一。这样一对比,可知武则天的政策无论是严是宽,主要是根据她的政治需要来的。

苏安恒的意见,显然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大臣的愿望。很可能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身后有大臣的支持。但就算这样,武则天也没有去查。

值得一提的是,苏安恒这次进谏是通过铜匦投书。铜匦是武则天执政之初的一项发明(其实是对前朝类似装置的改进),但是被史书大力渲染成告密工具。但是从苏安恒的例子可知,铜匦当中接到的投书绝不止是告密。其实,平民百姓想对皇帝提什么意见,铜匦投书恰恰是最为畅通的渠道,因为武则天当初设置铜匦,用意本来就是绕过官僚阶层,直接与百姓沟通。

苏安恒后来又有两次上疏,一次是再次要求武则天逊位于太子,一次是弹劾二张。这两次的话说得更加不客气。武则天没有再召见他,但也没有为难他。二张曾想杀了他,但朝中有人保他,就没有杀成。然而到了中宗朝,苏安恒出来做了官,却受到太子李重俊叛乱的牵连,被中宗杀了。再后来,睿宗下诏对苏安恒进行表彰,追赠他为谏议大夫。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0-18 21:17:57 +0800 CST  

楼主:枫昀

字数:588296

发表时间:2015-07-11 13: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8 17:03:13 +0800 CST

评论数:49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