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国风云----------“五胡乱华”那些事儿

@元豹儿 1176楼 2015-12-28 13:42
其实我也倾向“夜惊”的说法,如果是夜袭,可以明写,匈奴人也不是没吃过这亏,我的看法是,夜惊不是无缘无故的,营里有奸细,但是我对两千精锐埋在营中的说法持异议,目标太大。
-----------------------------
嗯嗯,目前为止基本是夜惊和夜袭两种说法,范伟的鲜血与风流持夜惊说法,和心远叔一致,月满西楼当初则是用了夜袭一说。不过个人还是不倾向于怪力乱神一说。你说的对,两千数目确实多了些,几百可能贴近真实吧。说到天意,反倒想起羊公早年挖祖坟那个梗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28 14:05:20 +0800 CST  
@成都南门巴乔 2015-12-28 13:51:57
那一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虽不属于此时代。。。
但也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当时百姓 心中的 凄凉 无望。。。。
所以,近代,中国 历史 也感觉好危险啊。。。
就像楼主一章里的话:“公报私仇” (加条:为了私利私欲) 一旦一个国家成天有一群人琢磨着这种事 那它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所以中华千万别再陷入分开啊。。。外面豺狼可是虎视眈眈的等着呢
前些年的一些新......
-----------------------------
感兴趣可以移步去我之前一个已经完结的帖子——陈朝那些事儿http://bbs.tianya.cn/post-no05-359420-1.shtml讲的是南北朝后期的那段史实,应该会和你胃口吧。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28 15:38:06 +0800 CST  
@云淡心远 2015-12-28 17:11:41
一时间无法击破石虎和石生的两路大军,刘曜便退军三十里略作休整,准备等待时机再给石虎的部队致命一击。可是石虎却不愿放弃这个扩大战果的机会,他派了两千精骑悄悄地化妆成匈奴兵的样子混入刘曜军营,一等到晚上便在营中大喊:“石虎劫寨了!”
这个不知有没有史料依据?
-----------------------------
曜亲率军援岳,季龙率骑三万来距。曜前军刘黑大败季龙将石聪于八特坂。曜次于金谷,夜无故大惊,军中溃散,乃退如渑池。夜中又惊,士卒奔溃,遂归长安。《晋书》

曜自将兵救岳,虎帅骑三万逆战。赵前军将军刘黑击虎将石聪于八特阪,大破之。曜屯于金谷,夜,军中无故大惊,士卒奔溃,乃退屯渑池;夜,又惊溃,遂归长安。《资治通鉴》

主要两本史籍都是用了“夜惊”,但细细推敲之下仍有两处疑点。其一,在第一次夜惊退回渑池的过程中,石虎军没有丝毫的动作,坐失完全可以重创刘曜的机会,这是其一。(因为当时石虎的部队也有三万,兵力相对等)。其二,在刘曜撤回长安,部众分散之际,石虎依然没有发动大的攻势进行“斩首行动”。

因而,唯一的解释是,石虎当时和自己的大军是分散开的,否则由石生围着刘岳就可以了,而石虎则可以趁着刘曜的两次“夜惊”大举进攻。就算石虎大意错过了第一次,也不至于两次机会都坐失吧。因为此战过程中,刘曜的部队并为损失惨重,多半后来都回到长安了,可见他们并没有遭到后赵大规模的追杀,按照石虎以往的作战,很难相信他如果在军中不会趁火打劫。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28 19:47:10 +0800 CST  

@云淡心远 2015-12-28 19:58:39
这个我觉得可以理解啊。
第一次夜惊,石虎军刚败了一次,而且很可能退回洛阳附近了,和刘曜军有一定距离,对刘曜军的夜惊并不知道,当然不会追击。
而第二次,刘曜军已经退到渑池了,和洛阳相距近两百里了,而石虎此时仍在洛阳,围攻刘岳,当然更不会追击。
-----------------------------
首先,金谷园和洛阳的距离很近。打仗的时候,双方都是会互派游骑侦查的,刘曜刚获胜,石虎更会加强夜间的侦查,几万部队的夜惊不可能不引起对付的注意,所以即使刘曜军夜惊,很短时间石虎也会得知的。而刘曜需要收拢早先溃败的部队,所以他到达渑池的行军速度就大大降低了,这个时间完全可以弥补石虎在收到消息并作出反应这一过程。

其次,最重要的一点是石虎既然能想到和石生分兵拒敌,那怎么可能会让双方人马都窝在洛阳城下坐等刘曜自行撤兵而无所作为呢?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28 20:19:41 +0800 CST  


同步插图。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28 20:30:43 +0800 CST  
谁主沉浮——屠各羯胡竞中原(十九)

刘曜回到了长安,与此同时,溃败的匈奴大军也陆陆续续到达了长安,这倒是有点像拿破仑远征俄国失利的景象了,前赵帝国也在这一刻开始走向了坟墓。

失去了刘曜的大军援助,困守石梁的刘岳部队再也撑不下去了。不久,石梁陷落,刘岳的这支孤军全部成了石虎的俘虏。众所周知,石虎手下从没有活着的俘虏,这边也一样,刘岳以及投降的全体将士全部被石虎坑杀,无一生还。此次石虎统共坑杀了近百名匈奴军官,士兵死亡则高达万人。当然,这并不是石虎残杀俘虏记录里人数最多的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以后如此惨绝人寰的景象会在中华大地上不断上演,直到羯胡这个邪恶的民族彻底消失。

刘岳的死让刘曜大受打击,经过靳准之乱后,刘曜的亲人已经不剩下几个了。如今刘岳又死于石虎之手,刘曜亲自一身缟素出城祭奠刘岳以及阵亡的将士,一连哭了七天七夜。这一次打击过后,刘曜是彻底地颓废下去了,从那以后,他除了嗜酒如命之外,把国家的重心抛到了修筑陵墓上去了。以前未能修筑的西宫等建筑又被重新修筑起来,刘曜还征发大量民夫在霸陵的西南郊外为其修筑百年之后的寿陵以及凌霄台。修完了自己的陵墓,刘曜又开始修筑他父母的陵墓,百官纷纷劝谏刘曜要爱惜民力,不要做些劳民伤财的事情。可是如今这些话刘曜根本就听不进去了,他还下令禁止百官再对其言论朝政,前赵国的政治机器彻底陷入了瘫痪状态。

刘曜自甘堕落,石勒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他指挥部队不断蚕食前赵国的领土,刘曜的处境一日难过一日。五年后,即公元328年,石勒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后,趁着东晋正值苏峻之乱,无力北上之际,发动了对刘曜的全面进攻,此战他志在一统北方。

石勒命石虎领兵四万进攻蒲阪,由此揭开了灭亡前赵国之战的序幕。石虎兵锋强盛,所到之处沿途州县纷纷投降,一下子便席卷了前赵国五十余座城池,当然,老规矩——沿途也是一路杀降。各地战报频起,石虎一路向西的消息让醉得不省人事的刘曜也坐不住了,他命令皇太子刘熙驻守长安城,自己集结了国中十五万大军前去迎战石虎。

刘曜此番行为遭到了百官的一致反对,他们都认为如此行事太过于意气用事了,君王亲身涉险,一旦出了什么突发状况可是悔之晚矣。于是,有人劝谏刘曜说:“陛下,倾国之师不宜轻易发动,如今石虎带兵来犯,陛下只需派一名将领率军将其击退便可。”

这时刘曜突然大声咆哮道:“昔日朕救援不力,乃至刘岳惨死异域,每每回想起来便心痛难当。如今好不容易有此机会能报洛阳之仇,朕又岂能就此罢手?!!”刘岳的死对于刘曜打击相当之大,以至于他的这次作战更像是为逞一时之快。

刘曜的大军很快便渡过黄河包围了石虎,石虎纵使骁勇异常,可面对近三倍于己的敌军,还是无法逆转局势,很快便被刘曜部队打得七零八落。吃了败仗的石虎只得拼命往东逃,而刘曜则誓不放过这个屠夫,指挥着部队紧紧追击,石虎的四万部队很快就被追歼的不剩下几个了。

关键时刻,石虎大喝一声:“吾儿石瞻(冉瞻)安在?!”一名手持双刃矛的小将策马而出,带着剩余数千人马迎战刘曜大军,石虎则趁着义子石瞻拖住刘曜之际,侥幸逃过了一劫。而留下垫后的石瞻就没那么好运气了,在击杀了大批匈奴兵之后,他终于力竭而亡,死在了乱军之中,也算是为他义父尽孝了。

事后,石虎这个大魔头想起自己义子的功劳,便将石瞻唯一存世的儿子石闵收为养孙,对他进行魔鬼式的胡化训练。果然不出石虎所料,那个叫石闵的小子长大后真成了一部杀人机器,在为后赵国取得赫赫战功之后,将屠刀伸向了羯胡人……

逃出生天后的石虎并没有就近投奔驻守洛阳的石生,而是取道逃回了朝歌,因为他知道,刘曜下一个目标便是石生。果然,在击溃了石虎部队后,刘曜又调转大军转攻洛阳,洛阳的石生见此情形紧闭城门,坚守不出。刘曜则派兵将洛阳城团团围住,围城三月后,刘曜又掘开了洛阳旁边的黄河堤坝,引黄河水猛灌洛阳。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29 08:17:57 +0800 CST  


在前后赵国交锋之际,前凉也开始在西域扩充自己的势力。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29 10:29:39 +0800 CST  
@咫尺_zhichi 2015-12-29 10:58:22
楼主有做成剧本的计划吗?期待变成 历史 剧
-----------------------------
这段历史是禁区,所以剧本几乎无可能,及时拍的电视都是阉割到底的那种。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29 12:03:34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2-29 18:19:36
二赵版水淹七军。
你这冉闵也露头了,这两天看煮酒突然冒出好多冉闵帖。
-----------------------------
然而并没有露头,这边只是提到他父亲顺带着预告下他,昌黎之战还要等下下章捏。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29 19:16:49 +0800 CST  


窃以为这图很符合酗酒买醉之下的刘曜气质的。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29 21:09:08 +0800 CST  
谁主沉浮——屠各羯胡竞中原(二十)

可是尽管洛阳城被泡在了黄河水中,石生的防御却丝毫没有松懈的迹象。久攻无果的情况下,刘曜只得分兵袭取了河内、荥阳和野王等地。

与后世的大军顿于坚城之下的战绩相比,刘曜这边面对围攻洛阳不利的局面而所做的一些举措可谓相当得出彩,只是,此时要想真正扭转乾坤,相当得出彩已经无法满足严苛的现实条件了。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刘曜的这次失败从洛阳城下便已注定。

刘曜四处攻城略地的消息传到后赵首都襄国后,百官哗然,朝野震惊。石勒却是出奇的冷静,在思索了一阵后,石勒决定亲率大军与刘曜决战。石勒手下程遐说道:“刘曜此时兵锋正盛,我们应当避其锋芒,不与其进行正面接触。想来依靠洛阳城坚固的城墙,又有石生坐镇,应该不会被攻取,等到刘曜打累了,他自会退兵,大王无须烦忧。”

从现有的情形上看,这番分析确实没有任何逻辑上的硬伤,但是,这番论据遗落了最为重要的一点,那便是程遐自始至终都没搞清楚这场战争的性质!这是一场志在统一北方全境的战争,并不是以往的那种小打小闹的边境摩擦,以往的战争只求捞到些好处便见好就收了,而这次却是不同。这一次,失败的一方将会输掉一切,所以尽管可能会遇到不少麻烦,可刘曜绝不会轻易撤军。同样,对于石勒来说,他也要抓住这次机会一举消灭刘曜,而不是等他打累了再送他出境。

所以,对于程遐的这番话石勒很反感,感觉这厮就是说了一通屁话,连自己心里想干什么都没摸清楚就出来大放厥词了。于是石勒把脸一扳,说道:“你给我出去,少在这胡说八道!”随即便命人将程遐轰将出去。

这边要提一下,石勒的首席谋士张宾已经在公元322年(羊献容去世同一年)因病去世了。张宾去世之后,石勒异常惋惜,他悲叹道:“老天是不想让我完成千古大业啊,把我的右侯夺走地太早了!(天欲不成吾事耶?何夺吾右侯之早也)”

如今石勒更是感到这种孤独,手下这帮碌碌无为之辈全然无法窥测自己内心的心思。他叹息道:“张宾走了,让我要和你们这帮人谋事,真是太残酷啊!(右侯舍我去,令我与此辈共事,岂非酷乎!)”

话音刚落,立马就有人站出来说道:“上天如今要将前赵国赐予大王,特派刘曜来送死,大王又岂能弃之不理呢?!”说此话者正是参军徐光。石勒顿时眼前一亮,感觉这个徐光能读懂他的内心,便问道:“你何出此言啊?”

徐光镇定地说道:“刘曜取胜之后,当一鼓作气直捣我国首都,这才是上策。弃襄国不打而去打固若金汤的洛阳城,这实为不智之举。如今刘曜大军顿于坚城之下,败象已现,这正是上天赐予大王消灭他的机会。如今,大王应该集结重兵出击刘曜,一统北方,勘定天下的大业必将在此一战啊!”

徐光说的话让石勒很是满意,他拍着徐光的肩膀说道:“你说的这些话很符合我的心意,终于找到能帮我出谋划策的人了。”于是,石勒立刻发起了全国总动员,征召全国年满16岁的男子入伍,并派石聪、桃豹等部会师荥阳,以为石生的策应;石勒自己则亲率主力部队前去正面迎击刘曜。

在进军的路上,石勒再次询问徐光道:“依你之见,刘曜与我们决战,他有多大胜算啊?”徐光自信满满地说道:“我已经为他拟定了上中下三策,就不知他会用哪一策了。”石勒听徐光这么说来了兴趣,忙问:“是哪三策啊?”

徐光缓缓说道:“刘曜屯兵成皋关,剧险而守,这是上策,我军将无计可施。陈兵洛水与我军对阵,这是中策,胜负难以预料。倘若他仍是顿兵于洛阳城外,那便是下策,是天要灭他,刘曜必为我军所擒!”

徐光分析得头头是道,石勒很满意,于是说道:“不错,那我们就要与刘曜拼时间,传令三军火速进抵成皋关,我们要赶在刘曜前头到达那边!”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30 08:20:24 +0800 CST  
这里提一下,上中下三策其实是石勒提出的,这边只是虚拟下对话场景,推出下徐光的智囊作用。

同时,大凡提及到羯胡屠城我都会将数目列一下,因为很多人关注度在于阐述何时何地,石赵如何斩官破城,而忽略了他们究竟杀了多少人。这一点很本末倒置的,就拿青州举例,很多人都会简要的介绍下青州被攻占这一事实,但对于石虎的一路屠城却基本漠视。那么,写的人如此写了,读的人或许就不假思索地认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攻伐战。其实这是极大的误区,为何羯胡这个民族是罪恶的,垃圾的,凶残的,应该进历史垃圾堆,正是因为这些屠城的举证,如果不列出这些自然很多人会指摘日后“杀胡令”的不合理化。

恰恰是因为青州之难这个事件反映出来的道理:即使投降,你也换不来出路,那么你只能拼命了。所以后世汉人会疯狂报复羯胡,这绝不是一个人的作用,一个野心家如果颁布的一项法令得不到驭下人民的认可是不可能推行的。就像二战阿道夫上台后的绝大多数政策是得到其国民的支持的,在后赵末年杀胡令的颁布也是适应了时代的呼声,当然,就像现在那些民族虚无主义者侃侃而谈依然会受到吹捧一样。今朝的麻木气息注定了民族虚无主义拥有适合生存的土壤,以至于掌握舆论的永远是那些......(此处略去若干字)

所以,一个真正的治史者最该有的不是充足的储备知识以及务实的态度,而是你的立场和责任,如果你都对你的民族不认可,那别人何必要给你脸呢?


因为正好有人提到这个问题,结合前些日子所见所谓有些东西提前说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30 10:42:14 +0800 CST  


插一张刘曜石勒中原大战示意图,其中注意下北亚局势,鲜卑诸部已经开始撤离漠北转而南下,高车人等开始称雄北亚,为后来柔然汗国的崛起开辟了道路。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30 13:26:54 +0800 CST  
谁主沉浮——屠各羯胡竞中原(二十一)

当石勒的部队到达成皋关之时,一眼望去丝毫不见匈奴人的踪影,石勒大喜过望,与刘曜的决战他已经有了三分胜算了。

骑在马上的石勒笑着对徐光说:“我看羊献容一死,他刘曜已然是魂魄不齐了啊,频出昏招,这是上天要我灭掉刘曜,统一北方啊!”随后,石勒发布命令,邀石虎、石堪、石聪、桃豹等各路军马会师成皋关,随后一同杀往洛阳,迎战刘曜。

此时的刘曜还依旧在洛阳围攻石生,听闻石勒集结了十多万大军杀来,他心里吃了一惊,赶忙撤下洛阳之围,并召回了各地还在攻城略地的部队。刘曜集合了部队后也不就此离开,而是驻军在洛阳城西。

刘曜撤了围,石勒由此轻松与洛阳城内的石生部队会师,随后石勒对所带大军进行了新的部署,石虎、石堪等部分率大军驻守洛阳城外的四周,自己则带着主力部队进了洛阳城。进城之后,石勒与徐光登上城楼审视刘曜大军布防,石勒笑着说道:“刘曜真是昏了头了,居然还驻军城外,且又不以洛水结阵,这是摆明了要用下策啊!”徐光则在一旁笑着说道:“那在下就预先祝贺大王一统北方,完成千古帝业了!”

在洛阳城内休整了一日后,第二天石勒便率领部队,发起了对刘曜军的总攻。石勒亲自领军三万出城直击刘曜中军,其他驻扎在城外的各部人马也应声而动,配合石勒一同围攻刘曜。双方近三十万兵马混在一起,厮杀声震天,从早上一直杀至黄昏。渐渐地,匈奴部队这边有些支撑不住了,战线开始后移,而本应该作为全军灵魂的主帅刘曜,此时却是喝得酩酊大醉。刘曜醉酒,战事失去了最高指挥官,匈奴兵抵抗不住后开始退败,而一小波的退败很快便演变成了一场全军的大溃败。

醉醺醺的刘曜也被败兵裹挟着往回撤,可惜他的帅旗太引人注目了,吸引了大批羯胡士兵的围拢。最后,刘曜本尊在洛河的北岸被追击上来的羯胡兵擒获,得知刘曜被捉的消息后,石勒欣喜若狂,下令三军暂停对匈奴兵的追击,声称捉住了刘曜已然是大获全胜了,其余残兵任由其逃命吧。

刘曜被捉后,拒不向石勒下跪,反而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昔日朕与赵王你曾一同受命于光文帝(刘渊)帐下,也曾一同打下过洛阳城。奈何,如今依旧在洛阳城,只是却要人鬼殊途了啊!”刘曜的一番叙旧让石勒也有些动容了,连忙上前为其松绑,并说道:“今日你我沙场相会实乃天意,并非人力所能主宰的,以前的事切莫再提了。”随后石勒又喊来医官为刘曜疗伤,并带回了襄国。

只不过石勒虽然为刘曜治伤,可治好后便将他软禁了起来。等到了来年(公元329年),石勒调集大军准备一举吞并前赵国之际,他又派人去狱中要求刘曜给自己在长安监国的儿子写劝降信。面对石勒提出的要求,刘曜仰天大笑,随后挥笔写下了“匡维社稷,勿以朕易意也”几个字。

胁迫不成的石勒恼羞成怒,再次显露出他下三滥的本色,派人将刘曜杀害了。随后派石虎和石生兵分两路,进攻长安。

刘曜被杀的消息传来,在长安监国的太子刘熙吓得六神无主,以南阳王刘胤为首的宗亲一致建议放弃长安,退守西北方的秦州。这一决定遭到了一干大臣们的反对,他们说:“皇上虽然不在了,可是我赵国的领土并未完全丧失,先帝在世时爱民如子,将士都能效死命。如今我们凭借潼关之固,崤函之险,必能挡住敌人的进攻,殿下要三思啊!”

主张逃亡秦州的一派人士却发话了:“陇西才是险要之地,此时不逃,难道要等到石勒兵临城下才逃,到时候还来得及么!”胡勋仗义执言道:“还未交战,怎知不敌!?今日逃长安,明日遁秦州,再往后还能跑去哪里?!”

胡勋的一番忠言很是逆耳,南阳王刘胤以胡勋妖言惑众为由,让人将其拖出去斩了。大臣们见胡勋一死,也都三缄其口,不再说些什么了,迁都决议由此打定。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31 08:19:00 +0800 CST  
@三薪两亿 2015-12-31 11:08:12
楼主,写得精彩分析的到位,
-----------------------------
欢迎新人。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31 12:08:55 +0800 CST  

预告下,明天将迎来前赵的灭亡,后赵一统北方。同时本章也将结束,雄极一时的前赵国终究要落下帷幕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31 12:29:46 +0800 CST  
@莫西干会下雨 2015-12-31 13:46:20
为了看此贴 潜水几年 今天专门申请账号 公子加油
-----------------------------
受宠若惊啊。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31 16:18:35 +0800 CST  

这是网上找到的另一个版本的后赵统一北方图,图做得有些粗糙,北边的代国和铁弗匈奴都被无限制放大。而后赵在江右部分的领土也极度夸张,逼近九江了。唯一可圈可点之处也仅仅是前凉的颜色与东晋一致。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31 19:59:35 +0800 CST  
@元豹儿 2016-01-01 02:20:44
公子新年好!
-----------------------------
新年好,姐姐。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01 08:14:08 +0800 CST  
谁主沉浮——屠各羯胡竞中原(二十二)

刘熙和刘胤走了,剩下了蒋英和辛恕留守长安。各地守将本来就人心浮动,此时一看太子党都弃了国都逃跑了,也都纷纷自谋出路,或是投降了羯胡部队,或是弃城而逃。石生和石虎的大军由此得以从容地挺进到长安城下,守卫长安的蒋英和辛恕也懒得再做前赵国的忠臣了,一齐献关投降了。

拿下了长安并不算完,刘熙的残留部队一日不消灭,前赵国便仍有翻盘的机会。基于这一点,石虎和石生进驻长安后便兵分两路,石生率部镇守长安,石虎则带着另一路人马往西北方追击刘熙去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石虎,刘熙彻底慌了手脚,带着仅剩的人马在上邽与石虎军展开决战。十几岁的刘熙哪里是大魔头石虎的对手啊,一战便成了俘虏,与之一同被俘的还有前赵国整个的朝廷班子和三万大军。落在石虎的手里等同于进了鬼门关,这一次也不例外,石虎依旧发扬了他杀俘虏的“优良传统”,前赵国五千余名王公贵族以及数万将士全部被坑杀,至此,前赵彻底灭亡。

如果从公元304年刘渊立国算起,屠各部所建立的这个匈奴王朝共延续6王23年,如果从刘曜登基算起,时间则更为短暂。随着前赵的灭亡,雄极一时的匈奴人也淡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虽然后来又陆续有刘勃勃和沮渠蒙逊这两人自称匈奴的继承者,可是他们已经或多或少的被鲜卑化和西域化了,再也没能重温匈奴帝国的荣光了。倒是在西欧,一个叫“匈人”的民族在首领阿提拉的带领下,掀起了一场摧垮西罗马帝国的“蛮族入侵”运动。

依照惯例,前赵灭亡又是到了总结原因的时候了。之前我就已经说过,汉国和前赵应该拆分开来对待,关于汉国灭亡的原因我之前已经说了,现在就来说下前赵灭亡的原因。

前赵国实际来算更像是刘曜的一世王朝,起于刘曜也亡于刘曜,犹如昙花一现。从政治框架上看,前赵比起汉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甚至可以说它的一只脚已经踏在了汉化之路上,可是最终它依然走向了灭亡,为什么呢?

因为前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半汉化,但是这是刘曜依靠个人魅力所促成的,在刘曜努力推行汉化的过程中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的。这些压力在平时或许会被压制,可是一旦在刘曜权威受到打压之际便会一股脑地迸发出来,最终让帝国从内部走向奔溃。

这也说明了为何同样是遭到外部入侵,西晋在灭亡之后仍能建立起东晋,而前赵却彻底绝灭了,正是因为这个国家不是扎根于土中,而是零落在沙里,随风一吹,便四处飘散了。表面上看似前赵亡于外来入侵,实则却是亡于内部缺乏凝聚力,如水中月,镜中花一般虚幻缥缈。在这一点上,后来的前秦也有相似之处。

当然,刘曜个人因素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刘曜是个重情义之人,但是一个讲究情义的人是做不了合格的帝王的。千载之后,不会有人记得他因羊献容之死而变得意志消沉,人们只会记得,前赵是亡于他手中的,历史永远是那般残酷。

不过,尽管如此,刘曜还是踏出了汉化的第一步,对于他个人是一小步,可是对于后世胡人入主中原建立王朝来说,却是一大步。因为在那以后,游牧民族终于找到了能长期统治汉人的方法,多年后,同样是在关中,苻坚重新扛起了汉化的大旗,并再次统一的北方。又过了百余年,孝文帝元宏则进行全面的汉化,给后世的胡人政权树立了标杆,而这一切都起步于刘曜……

汉化的前赵败给了胡化的后赵,北方由此走上了一条弯路,一条迷信武力便可解决一切的弯路。然而,最终的历史证明,穷兵黩武给后赵带来的并不是长治久安,而是差一点的种族灭绝,胡化终究是一条不归路!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01 08:19:40 +0800 CST  

楼主:明轩公子

字数:407698

发表时间:2015-09-01 16: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01 16:16:49 +0800 CST

评论数:23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