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国风云----------“五胡乱华”那些事儿

北方惊变——矫称汉室终是空(十九)

首先,司马睿对自己的两位亲信——刁协和刘隗进行了重赏,他调任刁协为尚书令,以此来架空王导。随后又委派刘隗出镇淮阴,升任为镇北将军,都督青、徐、幽、平四州诸军事,同时还委派戴渊为征西将军,出镇合肥,都督司、并、兖、豫、雍、冀六州诸军事。

司马睿希望依靠这两个临时任命的战区总司令来对抗王敦这个东晋军界的“一哥”,比较寒碜的是,这两位看起来像是管了不少地方,可事实上有不少都是沦陷区,真要和王敦硬碰硬或许还相当吃力。

司马睿又借机将王导明升暗降封为司空,以此“敲山震虎”恐吓王敦。可是咱们的跋扈将军却全然不当回事,反而一连上了数封类似于恐吓性质的申诉信,信中他明确提出,国家如果不重用王导,绝对得出事,皇上这么做会被人耻笑!

这么一来,司马睿对于这位跋扈将军的嚣张情绪更愤慨了,他亲自找来自己的老叔王——谯王司马承说道:“阿叔啊,你看看吧,前番我用庾亮和周伯仁,王敦就上书为王导鸣不平。如今我用一下刁协和刘隗,他依旧是这副腔调,难道他还真以为这天下有他琅琊王家的一半?朕当初的一时客气换来的竟然是此贼的得寸进尺!”

司马承也接话道:“可不是嘛,陛下有所不知,王敦每每宴饮宾客,酒酣之际必要吟诵曹孟德的《龟虽寿》。一边吟诵,一边用筷子敲击酒碗,以至于他家的酒碗都被他敲出了一个个口子。”

“竟有此事?”司马睿听叔父这么说,脸色大变:“如此说来,这王敦早就有了谋朝篡位之心啊!”司马承接着说道:“陛下,当初您安排周访,甘卓,陶侃三人制衡王敦,可现如今,只余甘卓一人了啊。”

司马睿被提醒了一下,说道:“是啊,叔父你不说朕还忘了。周访死后,梁州刺史这一职位便空了出来,我调甘卓去顶替梁州刺史,可甘卓原先的湘州刺史便又空了下来。朕还没考虑好让谁去做湘州刺史呢,他王敦倒是又跳出来给我弄事情,一味推举沈充接替。”

司马承连忙摆手道:“不可啊陛下,沈充乃是王敦爪牙,当初琅琊王家便是和吴兴沈家勾结,一同害死的周玘,最后反倒把祸事全推我们身上。如今王敦控制着江州和荆州,再要让他得了湘州,那我大晋朝现今所有的八州中有三州便会是王敦所掌控。”

“不止如此,”司马睿又继续接话道:“交,广,梁三州偏僻闭塞,而湘州却相当富庶,且又毗邻荆州和广州。一旦湘州落入王敦手里,只怕广州,交州不久之后也会被王敦所掌控啊。”

司马承看着司马睿一脸的犯难,突然目光坚定地说道:“老臣不才,愿以这残躯为陛下堪忧,请陛下委派老臣去做湘州刺史。臣必定为陛下紧盯逆贼王敦的一举一动,让他不敢有犯上作乱之心。”

听到自己的叔王对自己表忠心,司马睿激动地握住了谯王的手说道:“果然还是叔王愿意为国堪忧啊,朕在此拜托叔王了。”司马承则又凑近对司马睿说道:“请陛下放心,老臣纵使粉身碎骨也要力保我大晋江山无虞!只是湘州刚刚经历过两杜之乱,民生凋敝,不堪再战,农事不举,恐怕短时期内难以恢复。需等我休养生息三年后,陛下才可与王敦正式开战!”司马睿连连应允,随即送谯王上路了。

至此,司马睿所能用来对抗王敦的全部力量已经配置完毕,而接下来等待的便是王敦那边的动作了。而就在东晋“王马大战”的同一时间段,北方的刘曜和石勒也在卯足全力消灭境内的大小势力,为最终角逐北方霸主做好充足准备……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11 13:17:00 +0800 CST  
今日双更。福利送上。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11 13:17:53 +0800 CST  
第四章 北方惊变——矫称汉室终是空 已经更新完毕了,今天开始更新第五章 谁主沉浮——屠各羯胡竞中原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12 12:20:27 +0800 CST  
谁主沉浮——屠各羯胡竞中原(一)

面对司马睿的步步为营,我们的跋扈将军王敦倒也不闲着,虽然没能给他盟友沈充捞到湘州刺史的职位,但是他却悄悄安排沈充去了吴郡(今天浙江)任职。而沈家历来就是那一带的大户,如今又是朝廷任命的父母官,自然一下子威信积聚不少,而沈充也利用这一便利条件,以吴郡为中心,秘密倒朝廷。

而对于朝廷新任命的湘州刺史,王敦也准备摆他一道。他特意在武昌设宴款待即将赴湘州上任的谯王司马承,司马承也毫不畏惧,单刀赴会。双方一番觥筹交错后,王敦便在席间笑着问道:“谯王今年贵庚啊?”司马承说道:“有五十多了。”王敦听完哈哈大笑:“王爷如此年迈,应该在建康城里享福才是,何必要不辞辛劳去湘州赴任呢?况且,湘州刚刚经历过叛乱,民生凋敝,盗匪丛生,谯王你能治理得了湘州?”

司马承正色道:“公未见知耳,铅刀虽钝,岂无一割之用?”这里我们要解释下,铅制品在硬度上并不是很好,更何况我们国人一般喜欢把石墨称为铅,如铅笔等。所以这里提到的铅刀很可能也是一种石墨制作的刀,这种刀具只要割一下就会因为发软而变得钝了。最早说这话的便是东汉时期征服西域的大英雄班超,这里谯王是引用古人言语,表面上看是自谦,实则是傲气十足。

看着王敦一脸哂笑的样子,司马承又继续说道:“人说‘五十而知天命’,老夫深知为陛下堪忧就是天命。那些意图谋朝篡位的臣子,虽能逞凶一时,但终将计划败露,身败名裂而死,将军可不要学这种逆臣啊!”

王敦舔着笑脸送别了司马承,钱凤看见司马承上了船,有些忧虑地说道:“将军,如若放任谯王去了湘州,日后我们起兵他便会是在我们大后方的心腹之患。纵虎归山,悔之何及啊!我看不如将其扣押,到时候……”

王敦摆了摆手,说道:“你当谯王是猛虎,我只当他是黔驴啊。他无知无畏,空口说大话正反衬出他志大才疏啊!还想学班超,只怕是徒增笑柄而已。暂时我们还没和皇帝闹翻,此时扣他时机不行,再等等吧。”

钱凤又说道:“只是如此等下去,我怕会久拖不利啊。司马睿如今已经在调动人马了,我们要是坐视他安排完毕,只怕会在开战的那天落于下风啊。”

王敦说道:“你这么说也不无道理,可是没个由头师出无名啊,要不你帮我拿个主意?”

钱凤说道:“我看要不咱们向建康城示好,我想以目前朝廷中的态度来看,他们肯定不会答应,到时候我们便可以把这么个轻启战端的罪责推给朝廷那边了。在道义上,我们也就不亏欠什么了。”

王敦疑惑道:“示好?牛睿那小子原本就怂,我只怕我这一示好,他那边也借坡下驴,把这事情给冷处理了,日后要是翻起旧帐来,可…….”

钱凤眯着眼睛笑道:“将军您可是大错特错啊,您不是像皇帝示好,而是像刁协和刘隗示好。您要记住,您这次的行动是‘清君侧’,针对的便是刁协和刘隗这种小人,而不是当朝皇帝。”

“清君侧?”王敦的眼珠子转悠了两圈,喃喃说道:“记得当初汉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中,吴王刘濞打出的旗号也是清君侧啊。好吧,那我就给刁协和刘隗个面子,也让他们当一回晁错。”

很快,王敦便修书一封送去建康,这封书信是送给刘隗看的,信中言辞极尽谦卑。大致是给刘隗表达了这么一个意思:老夫我坐镇地方,而刘大人您坐镇中央,我觉得我们平日里的联系太少了,应当适当多走动走动,搞好下关系,也能促进朝野的良性发展啊。

而刘隗对于这么一封来自王敦的“交好信”不屑一顾,他刷刷刷写了一封回信,表明了自己与王敦誓不两立的坚决态度。其中就提到了这么两句——“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12 12:34:08 +0800 CST  
谁主沉浮——屠各羯胡竞中原(二)

收到这么一封回信,王敦自然是又气又喜。自己热脸贴了冷屁股自然气,可喜的是,刘隗果然中计,给了自己出兵的由头了。

就在王敦准备妥当,等候良机出兵之际,老天又给王敦送来了一个好消息,让他可以肆无忌惮地与司马睿开战了。原来,那时候正是北方祖逖病故的时间点。祖逖死后,其弟祖约承袭了他的平西将军、豫州刺史一职,继续屯兵河南,以待时机北伐。

这个消息可把王敦高兴坏了,他激动地对他的狗头军师钱凤说道:“自打周玘死后,整个朝中能让我所忌惮的也只有周访和祖逖一南一北两人而已,如今两人俱亡,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永昌元年(公元322年)正月,王敦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表示要诛杀皇帝身边的刁协,刘隗等人。随后王敦兵分两路,水陆并进,直指建康。而王敦那边一起兵,身处吴郡的沈充自然也是不甘落后,尽起吴郡兵马响应王敦。

王敦叛乱的消息传到中央,司马睿居然丝毫都没有惊讶,或许在他心中早已明白:这一天终究是要来的。司马睿拿出少有的壮志豪情,下诏道:“有杀逆贼王敦的义士,赏千金,封万户侯!朕也当亲率六军诛除逆贼王敦!”是可忍,孰不可忍,琅琊王家作威作福久了,已经把这天下想当然的当成是自己家的了,而此时王敦的所作所为已经触及到司马睿底线了。

不过话虽然说出口,可司马睿心里底气还不是很足,毕竟自己所能依赖的五大臣:戴渊,周伯仁,刁协,刘隗,庾亮都是搞政治的文官,让他们带兵和王敦开战就好比让酸秀才去扛鼎,太难为他们了。所以决战前,司马睿把他们都紧急调回了中央,一起商讨制定作战方略。

刘隗一脸严肃地说道:“别的咱们暂且先不谈,陛下您应该先做一件事。”刘隗一来什么主意都没出,反倒让司马睿做一件事,这让司马睿有些不爽,他耐住性子问道:“那刘爱卿倒是说说看,朕该先做哪件事啊?”刘隗眯着眼睛,笑着说道:“咱们先把京城里琅琊王家的人全部给抓起来处死,一来能气一气王敦,二来也可吓得王敦胆寒,让他知道谋反的代价。这三来嘛,咱们也可以防止日后这帮留在京城的琅琊王家子弟与王敦串联,对我们造成威胁。”

“说得好啊,像这帮北侉子早该杀干净了。”刁协也随声附和着刘隗的主意,刁协本是京口大族,可如今却在朝中屡屡受到琅琊王家的置气,如今有能出气的机会他岂能放过?

司马睿却不这么想,琅琊王家在朝做官的子弟遍布各个角落,盘根错节,你这要是一网打尽还不得让朝野为之一空啊。更何况王导在朝中素有威望,要是把他杀了,不仅让这事情没有转圜的余地,更是会引发朝野的震惊啊。越是到这样的节骨眼,越不能意气用事,这点司马睿还是拿捏的清的。

于是司马睿说道:“尽诛琅琊王一事我们还要从长计议,反正他们都在京城,也跑不了。更何况,真要是到了关键时刻,他们还可以作为我们与王敦谈判的筹码。大家还是先讨论下破敌方略吧。”

周伯仁和刁协以自己是文官的缘故,很快推辞了担当破敌总指挥这一职责,刘隗也是说自己一介文官却做了一个战区的总司令,显得不合适,便也甩下了包袱。这么一来,这个苦差事还是只能落在戴渊头上了,无奈之下的戴渊只得身兼两个战区总司令的头衔,调动京城所有人马与王敦叛军决战。

而这边王导在朝中的耳目早已将刘隗建议司马睿诛杀琅琊王全部在京人口的消息传递出去了,王导听闻这一消息,心里拔凉拔凉的。于是王导立刻开了一个家庭大会,挑选了家族中王侃、王舒、王彬等骨干分子一同商议。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去向司马睿负荆请罪,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13 08:15:27 +0800 CST  
谁主沉浮——屠各羯胡竞中原(三)

一大清早,琅琊王家的一干人等便齐刷刷地跪在宫外请罪,这场面蔚为壮观。也正好是在这时候,周伯仁大摇大摆地上朝了,王导瞧见周伯仁,赶忙说道:“伯仁大哥啊,我琅琊王家几百口人的性命可全都托付给你了,您一定要帮我去陛下那澄清一下,救救我等性命啊。”

周伯仁此时的心情应当是相当矛盾的,原先因为王敦起兵,所以他内心对琅琊王家厌恶到了极点,觉得王导可恨。可如今看到王导这副衰样,心中又有些不忍,觉得王导可怜。无奈之下周伯仁只得背过脸去,不去看王导等人,直直地进了皇宫。

刚一进宫,周伯仁就听见刘隗和刁协吵吵嚷嚷的声音,仔细一辨析,原来都是在劝司马睿立刻处决王导等人的话语。周伯仁这时朗声说道:“皇上,王导等人不可杀!一旦杀之,决计不祥。”司马睿不解地问道:“为何如此说?”

周伯仁把王导一族跪在宫外的情形叙说了一遍,又补充说道:“王导是个忠臣,且有功于江山社稷,一旦错杀了他,便有愧于王导对于晋国的恩情。而且依他跪在宫门外的样子来看,绝对不可能和王敦合谋造反。”

周伯仁的言之凿凿让刁协和刘隗很不舒服,可接下来周伯仁又补充了一句,差点让这俩人炸毛,老周说:“陛下,如今您非但不能杀王导,而且还要重用,就由他来担任三军总指挥,迎击王敦叛军。”

这句话一出口,非但刁协和刘隗懵了,连司马睿也是迷迷糊糊不知所措,连声问道:“这,这又是为何啊?”周伯仁笑着解释道:“陛下,平心而论王导领兵才能肯定胜过刁协和刘隗,这点从周玘,石勒身上就能看出了。既然王导能平周玘,败石勒,那对于王敦必然也有克敌制胜的妙招。其次,琅琊王家并非铁板一块,许多琅琊王的宗族或许只是迫于形势才和王敦造反,倘若让他们知道平叛总指挥是王导,那整个琅琊王内部必然分化,这对于我们可是有利的。”

听周伯仁这么一解释,司马睿倒也是茅塞顿开了,他佩服得拍了拍周伯仁的肩膀,笑着说道:“伯仁啊伯仁,关键时刻还是你脑子转得快啊,这样吧,你留下来与朕共饮几杯。”周伯仁便应允下来,这一喝酒,老周的贪杯毛病上来了,一杯接着一杯,直喝得酩酊大醉。

饭局结束后,醉醺醺的周伯仁晃晃悠悠地走出宫来,跪了一天的琅琊王子弟一看周伯仁出来了,等同于见到了救世主一般。王导作为带头大哥,赶忙爬过去拉住周伯仁的衣服说道:“周兄,伯仁大哥,你有没有和皇上说说情,救我王家子弟的性命啊?”周伯仁如今喝高了,满嘴酒气说道:“我,我今年要杀了你们这帮贼胚,把,把官印挂这胳膊上。(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说完还比划了一下,让王导一下子心凉了。

看着扬长而去的周伯仁,王导恨恨地说:“好你个天杀的周胖墩,往日还和我说你那大肚子能装得下一百个王导,你我之间的交情只有我心里明白,你肚里清楚。可没想到如今我大难临头,连你也想害我啊!”

不过就在王导心灰意冷的时候,司马睿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第二天司马睿紧急召见王导,就在王导误以为自己要被定死罪之时,却得到了司马睿任命他为前锋大都督,统率京畿部队的诏令,连所有在京的琅琊王子弟也被一并赦免。

得到司马睿特赦后的王导激动地说道:“古往今来,乱臣贼子不胜枚举,想不到今朝竟然出自我琅琊王,还是我族兄王敦。臣惭愧万分,愿为陛下拼死一战!”有了王导的表忠心,司马睿心里也多了几分底气。随即他又分派刘隗和周札驻防金城和石头城,而恰恰是他的这一举措,导致了整个局势的恶化。

周札这个人我们之前没有提到,但是他的哥哥和父亲的故事已经给大家讲述了。没错,周札出自义兴周家,他的父亲是射虎斩蛟的周处,而他的哥哥则是三定江南的周玘。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周札对于司马睿的态度会是多恶心了吧?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14 08:18:22 +0800 CST  
谁主沉浮——屠各羯胡竞中原(四)

一定程度上,司马睿对于周札是有着杀兄之仇的,这么紧要关头却把防卫石头城的重任交给他,无异于是开门揖盗了。

不过司马睿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当初周玘的死是他和琅琊王家合力造成的,就算要追究那也是责任均摊,所以周札即使恨自己,可也应该是恨琅琊王家更多一些。但是这些最终被证明是司马睿的一厢情愿,在周札心目中,他大哥死的这笔账绝对是记在司马睿头上。

很快,前方传来戴渊部队与王敦交战失利的消息,戴渊单骑逃回。紧接着,王敦大军逼近石头城,正当司马睿做出决定,派刘隗部增援石头城之际,又传来周札弃了石头城归降王敦的消息。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只得让刘隗部和戴渊领兵一同反攻石头城,因为石头城一旦被敌军控制,整个建康城便无险可守。

除了派戴渊和刘隗去反攻石头城外,司马睿也委派周伯仁去动员建康城的青壮年上城头参与保卫首都这一军事行动。只是戴渊和刘隗实在不中用,这两个昔日被司马睿任命为两大战区作战总指挥的司令员居然连个周札都打不过,接连败下阵来。他们这一败,城内的人心就更加涣散了,为了巩固人心,周伯仁,王导,刁协等人也只得带着刚刚组建的志愿军去和叛军硬抗。可如今王敦和周札的部队已经合流了,面对这些临时拼凑的部队的车轮战,叛军对付起来不费吹灰之力。而另一条战线上,沈充的部队也是打得势如破竹,一路从浙江北上打进了江苏,兵锋直指建康城。

眼瞅着大势已去,刁协和刘隗这两个司马睿昔日的亲信只得齐齐跑到司马睿面前痛哭流涕,像皇帝请罪。而这个时候,司马睿降罪给他们也是无济于事,他没有像汉景帝杀晁错一样把这俩当成替死鬼,反倒宽慰道他们说:“你我君臣一场,如今朕是保不住你们了,可是朕也不忍心把你们交给王敦,你们还是各自逃命去吧。不用担心朕,这逆贼王敦暂时还不敢起弑君的心思。”

听闻司马睿这么说,刁协和刘隗两人又是一阵痛哭,哭完便回家收拾行装,带着家小上路了。要说这刁协平时肯定是人品太差,以至于跑路的时候都遭人恨,逃到京口(今镇江)的时候被手下给宰了,人头直接拿去王敦那领赏了。倒是刘隗运气不错,带着一家老小竟然也能躲过王敦叛军的追捕,安全得到达后赵境内申请政治避难。

王敦由此便趾高气扬地进入了建康城,随后他下令手下士兵放松休息,洗劫首都,自己则去石头城等待朝廷表态了。要说王敦到底是跋扈将军,试想一个臣子哪有那个胆子公然纵兵洗劫首都啊,还不主动去面见皇帝,而是摆出架子要皇帝来见自己。这一刻,东晋皇权的威严荡然无存!

在封建时代,一个王朝如果帝王的权威被砸得粉碎的话,那么这个王朝必将陷入无序的动荡和黑暗中。东汉中后期就是因为皇权衰弱,才一直萎靡不振,分崩离析的,而欧洲的中世纪依旧如此。这里王敦开了个不好的头,随后几位权臣有样学样,将皇帝如同提线木偶一般操控。直到最后那个叫刘寄奴的人觉得这么做太碍事,直接连这个提线木偶都替换掉了,正儿八经地走上台前。

此时此刻,面对建康城如此纷杂无序的现状,作为皇帝的司马睿明白自己应该表个态了。他派手下去给王敦传话:“当初公进京打出的是‘清君侧’的旗号,可如今刁协已死,刘隗已逃,你的目的已经达到。如果王公不忘初心,仍愿忠于本朝,便请提兵回去,我们依旧维持‘王马共天下’的现状。如果说王公你真有心要取而代之,那朕甘愿回琅琊封地去,让位与你。”

王敦要的从来就不是共分天下,否则也无须要起兵了,而司马睿心里也一样的想法,现在他能说出这样的话只不过是形势所迫。一旦给司马睿咸鱼翻身了,还会有第二个刁协,第三个刘隗蹦出来恶心自己,所以王敦不愿就此休兵。但是,建康城里面尚有上万禁军,就算自己能打得过他们,可要是真把司马睿逼死了,那接下来又该如何收场,所以王敦不回应。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15 08:20:28 +0800 CST  

网上看到一张神图特搞笑。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15 11:21:34 +0800 CST  
谁主沉浮——屠各羯胡竞中原(五)

司马睿见王敦不给出答复,又只能压住脾气再次示弱一回,他亲自颁布诏书,肯定了王敦清君侧的正确性和伟大性,并为此大赦天下。同时加封王敦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武昌公,又派满朝文武去朝拜王敦,希望王敦给出明确的答复。

堂堂一个开国之君居然让满朝文武去朝拜一个臣子,这么一来王敦算是长足了脸了。志得意满的王敦开始审视着这些到场的官员,其中有他的族弟王导,也有戴渊,周伯仁这些反对派。

王敦笑着对戴渊说道:“老戴啊,我们之前沙场相会,不知道你有没有尽全力打啊?”戴渊急忙回应道:“哪能不尽全力啊,只是我能力与你相去甚远,比不得啊!”王敦听完哈哈大笑:“那么,你服不服?”戴渊谄媚道:“不服不行啊。王公你文成武德,千秋万代,一统江湖。”王敦这时收住笑容,又问:“那你说,我这次起兵,天下将怎么看我?”戴渊说道:“骂王公的人肯定是有的,不过都是草民,不需要和他们一般见识。从表面上看你这次举动无异于反叛,可要是了解了王公内心的初衷便会夸赞你这高义之举。”

戴渊的一通拍马溜须让王敦非常受用,他翘起大拇指说道:“说得好,老戴你可真会说话!”紧接着王敦又走到周伯仁面前,厉声呵斥道:“姓周的,你就不是个东西了,听说你和刘隗,刁协等人曾经建议皇帝要把我琅琊王氏在京人员全部杀死,你说你对得起我么!”

周伯仁不比戴渊,本就憋着一股火要发泄,如今王敦找上自己了正好是自讨没趣。周伯仁冷冷地说道:“是啊,我确实对不起你,本来你反叛我要是能将你击败,倒也全了琅琊王氏一家族的名声。可如今反倒让你打进了建康城,欺凌我陛下,让你成了后世口诛笔伐的乱臣贼子,我给你招来了如此恶劣的名声,怎么会对得起你呢!”

原本被戴渊捧得飘飘然的王敦却在周伯仁这边碰了钉子,心里没有准备竟然愣在了当场,一言不发。这时王导出来悄悄地拉了拉王敦的衣服,小声说道:“大哥,你威风也摆了,气也出了,见好就收吧。”王敦被这么一劝,又来劲了,说道:“小弟啊,你真没出息,瞧你那怂样。虽然刁协已死,刘隗已逃,可如今难保朝中没有和这俩逆贼沆瀣一气的,我要是不探探诸臣的口风,又怎么知道谁忠于我,哦不,是忠于朝廷呢?”王导问道:“那你还想干嘛?”王敦说道:“还想干嘛?杀人啊,你说我还想干嘛。要不趁着这次机会把朝中刁协,刘隗的同党清洗干净,日后只怕还有宵小要质疑‘王马共天下’的格局!”

王导无奈道:“如今朝中哪个还敢质疑你?皇上都已经加封你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了,你又何必得寸进尺?”王敦自知和自己这个弟弟说不通,白了他一眼就不再搭理王导。这时候王敦突然高声说道:“太子何在,怎么不见太子啊?”中庶子温峤出来回应道:“太子最近偶然风寒,不便见王公。”

王敦脸色一扳,“哼,感染风寒,我看他是做贼心虚,不敢见我是真的!”温峤疑惑道:“王公你这说的是什么话?”王敦说道:“大实话!我听闻我在城外与刁协,刘隗等逆贼鏖战之际,这个黄发鲜卑小儿还想整顿宫中禁军与我决一死战。温峤,你说老夫说的是也不是?”温峤只得嬉笑着说道:“太子年少不懂事,误会了王公兴兵的用意,我已经劝说他打消动武念头了。”

王敦说道:“恩,你倒是个明白人,只不过,既然太子年少不懂事,我看不如趁早换人,以免日后贻害天下!”温峤接着说道:“不可,皇太子以孝闻于天下,岂能轻易废黜?”王敦撇了撇嘴道:“圣人言,‘事父母几谏。’皇上被奸臣所惑,太子却不劝阻,明显有违孝义啊!”温峤也说道:“沟渠深远,岂是我们能看得清的?(钩深致远,非浅见所能窥。)王公你久居地方,自然看不见太子劝阻皇上的时候啊。我长期陪伴太子左右,自然能见到太子的孝义之举。”百官见温峤仗义执言,也纷纷帮腔,盛赞太子美德。一时之间,王敦陷入了骑虎难下的窘境,便以天色已晚为由,吩咐百官各自回去了,独独留下了王导。

夜里,王敦府中灯火通明,王敦和王导两兄弟齐聚一堂,一起商议日后朝中的人员。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16 08:17:32 +0800 CST  


插一下王敦之乱形势图,图上基本东晋南边近一半的疆土被王敦所控制。除广州在陶侃手中,湘州在谯王手中,梁州在甘卓手中(图上将湘州,梁州都划入王敦势力范围,明显有些失误了),基本长江中西部流域都为王敦掌控。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16 13:24:09 +0800 CST  
谁主沉浮——屠各羯胡竞中原(六)

王敦对王导说道:“钱凤劝我将周伯仁和戴渊尽早铲除,不过我想听听你的意见。”王敦询问王导,王导却没有半点反应,于是王敦试探性地说道:“周伯仁是北方大户,戴渊又是江南豪门,即使位列三公也是无可厚非的。如今我清除刁协,刘隗一党杀了不少人,急需一些可靠的人在朝中帮我运作,所以我想好好拉拢他俩。”

王导却一言不发,王敦便又转换了口气:“既然你不赞同他们出任三公,那做做仆射尚书是否可行?”王导依旧沉默不语,这下子王敦脸色不好看了,冷冷地说道:“看来你是不想在朝堂上再见他俩了,我索性将他们都杀了,一了百了!”王导依然保持沉默是金的态度,不过王敦已经看出王导的意思了。

第二天,王敦便命令部将直接拉着部队去把周伯仁和戴渊捉了过来,顺道伪造了一份圣旨,将他俩绑了押送到城外处斩。老周被押上囚车之际还大声骂骂咧咧地吼道:“晋朝列代帝王,你们在天有灵就睁眼看看吧,逆贼王敦,兴兵犯上,残杀忠良,罪该万死啊!”周围押送他的小兵嫌他嘴太臭,就用利刃豁开了他的嘴,鲜血汩汩流出,而周伯仁犹叫骂不止。

王导认为,周伯仁在自己危难之时落井下石,自己没主动开口要杀他已然是对他很讲情义了,所以觉得周伯仁死便死了,没什么可惋惜的。可不巧的是,过了几天后他去整理皇宫内档,从一堆卷宗里发现了当日周伯仁为自己像皇帝求情的谈话记录,这下子王导才明白自己是彻底误会周伯仁了。

真相大白之后,王导痛哭流涕,越发觉得自己对不起这位老朋友,内疚地说道:“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而这句话后来也被人反复运用,一直流传至今。

有人认为,周伯仁纯粹是自己找死,既然帮了王导那就直接言明嘛,何必还要恶狠狠地痛骂王导一番?可是我们要注意下当时的背景,当时周伯仁喝得醉醺醺,哪里还能理清楚正常思维,酒后胡言乱语本属正常,可王导却把他的醉话当真,这不滑稽么?更何况,琅琊王氏密谋叛乱,虽然祸首是王敦,可是王导就能推脱掉干系了?周伯仁那番话语说的也没有错,指责王导为贼却也是事实。

当然,我们如果要从王导的角度上来看,他就做得非常不地道了。周伯仁说的话本无心害人,而王导一言不发中却包含了杀人之心。王敦是王导的族兄,这便让王导和王敦之间有着相当好的默契度,随便一个眼神就能知道意思了。王导虽然没有开口提议杀周伯仁,但王敦却从他一言不发的态度中读懂了他的意思,并作出了杀周伯仁和戴渊的决定。有人要说了,王导不说话也未必就是真想杀周伯仁啊,万一是王敦会错意了呢?

可我们能看到,当王敦下决定杀戴渊,周伯仁的时候,王导也没有去劝阻啊。正如《神雕侠侣》中一灯大师教导慈恩的那句话一样:“你虽以为它是雪人才下手,可当你发掌之时,心中已经有了杀机,业障已生。”这边的王导也一样,当王敦询问他的过程中,他对周伯仁便也已经产生了杀心。

另外,我们或许忽视了一点,这一次被杀的除了周伯仁外,还有戴渊。王导心里暗恨周伯仁或许有可能,可戴渊和他有什么仇什么怨呢?相反,当初戴渊和王导都是晋元帝司马睿任命的讨逆军总司令,按理说是战友啊。尽管说戴渊在城破后拍了王敦马屁,但那也只是为了活命,要忌恨也该是司马睿去忌恨戴渊,干王导何事?

如果我们从戴渊和周伯仁死后谁获利最大的角度看,我们就会发觉,王导才是幕后最大的受益者。首先,王敦出镇武昌,即使受封丞相他也必然不会呆在京师,他会和自己的部队牢牢地在一起,以防京中的变局。而王导作为王敦的族弟,虽然表面上看两人并不对胃口,但这也只是从表面上看,用王导在朝中照应着王敦还是可以放心的。其次,之前司马睿的一些人事调动已经架空了王导在朝中的权力,取而代之的是戴渊,周伯仁,刁协,刘隗四人。如今刁协,刘隗已死,再除掉戴渊和周伯仁,那么朝野之上也依旧是他王导说了算的。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17 08:19:45 +0800 CST  


插一张王敦极盛时期的势力范围。大致控制了东晋三分之二的国土(云贵高原那一带东晋的实际掌控能力并不强),梁州的甘卓,湘州的司马承都在这一时期被王敦荡平。接下来两三天会交代下这两位司马睿仅存的希望的最终结局。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17 12:24:16 +0800 CST  
谁主沉浮——屠各羯胡竞中原(七)

至此我们已经明白,这场战争表面上看王敦是最大受益者,其实最大受益的恰恰是被誉为“老好人”的王导,他一言不发的同时,却让局势朝着有利于他的态势发展。王导给司马睿,给天下人展示的都是一幅忧国忧民,为国堪忧的伟光正形象,可是他却在这伟光正形象的背后,为自己重新攫取了朝中的顶层权力。

王导是个人精,更是个高深的政客,很少有人能像他一般在揽权的时候还能保持着高风亮节的姿态。或许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后来王敦失败后他依然没有受到波及,即使是苏峻这样一个兵头入寇建康,也依然要将王导拉出来装饰门面的原因了。大奸似忠,或许说的便是王导这样的人,如果说王敦是孤傲的苍狼,那王导便是狡黠的野狐。苍狼永远无法抗拒猛虎的威严,但是野狐却可以假借猛虎的威严震慑四方。

不过周伯仁的死也还是引起了琅琊王氏一些人的自责,王敦族弟王彬就曾在周伯仁死后为其哭吊一场。而事后被王敦知道了,王敦大为不满,他喊来王彬问道:“周伯仁死有余辜,你怎么还去像我琅琊王氏的仇人吊丧啊?”王彬反而说道:“伯仁如何死有余辜?他为人耿直刚毅,不结党隐私,却要落得如此下场。虽然他与我关系一般,但是如此忠直之士却要枉死,我怎能不伤心惋惜啊!”

王敦被弟弟这么一说愣在当场,没有言语,可王彬却继续说道:“大哥,你残害忠良,欺君罔上,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我恐怕日后我琅琊王氏要因为你而遭殃了。”王彬说这话的时候大义凛然,丝毫没有畏惧的样子,结果王敦听完这话差点气得背过去,他指着王彬骂道:“你,你,你,你莫不是想要我把你也杀了,去陪周伯仁?!”

左右见王敦已起杀心,连连催促王彬赶快磕头谢罪,没想到王彬是个“强项令”,以脚疼为由拒不下跪道歉,还一再声称自己没说错。王敦随即拔出宝剑,厉声说道:“既然你脚疼,那我就让你脖子也疼一下,看看孰轻孰重!”

王彬见王敦提剑朝着自己杀来,赶忙撒腿就跑,跑的过程中还大声喊道:“前番你杀王澄,如今你又要杀我,毫不顾及宗族之情啊!”就在王敦和王彬追逐之际,王敦的大哥王含却灰头土脸地跑了进来,大声喊道:“武昌沦于甘卓之手!”惊闻噩耗,王敦扔掉宝剑也不去追赶王彬了,而是赶忙拉住王含询问详情。因为武昌是王敦的大本营,一旦被人夺占,那王敦可就无家可归了。

我们之前就说道,司马睿早在中央军入湖广之际,便已经开始着手防备王敦了,他亲自在荆州地界上安排了周访,陶侃,甘卓三人制衡王敦。如今周访虽死,陶侃虽走,可甘卓还在,况且还要加上个司马睿新委派的湘州刺史谯王司马承。这司马承和甘卓的存在无异于是王敦大后方最为不稳定的因素,时刻牵动着王敦的神经。

这一次王敦大军东进,留自己哥哥王含守武昌,给了司马承和甘卓可乘之机,谯王司马承便在王敦走后,联合各方诸侯,一道进军武昌。起初司马承号召各路诸侯一同讨伐王敦的时候,响应者甚寡,只有零陵太守尹奉、建昌太守王循、衡阳太守刘翼等市长级别的官员响应。这时,司马承的手下长史虞悝就说了:“王爷,咱们这边刚刚经历战乱不久,战后的重建工作都没完成,兵粮奇缺。靠着我们下面辖区的地方部队要想组建成一支抗衡王敦的铁甲雄狮根本没可能,我看我们还是先固守城池为好;另外修书一封给甘卓,邀他一同前来会盟讨伐王敦。甘卓当年和陶侃,周访一样,都是让王敦有所顾忌的大将,他的辖区又在边境线一带,手下的部队都是常年和胡人交战淬炼出来的,战斗力肯定强。如果甘卓愿意出兵进攻王敦,那么我们胜算就大多了。”

虞悝的建议让司马承很满意,他立刻修书一封派主簿邓骞送往襄阳,请甘卓发兵。而老邓前脚刚走,后脚王敦的部将便领兵来寇湘州。

甘卓收到信件后,一直无法下决定到底是一同起兵还是按兵不动,只得让老邓先候着,自己则跑去和参军李梁商议。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18 08:19:32 +0800 CST  
谁主沉浮——屠各羯胡竞中原(八)

李梁坚持让甘卓按兵不动,他给出的理由是:“假使主公您出兵参与对王敦的行动,那日后的荣辱全取决于战争的胜负了。赢了固然好,你与司马承等人共分王敦的领地,可要是输了呢?岂不是身家性命全部搭进去了?假使您选择按兵不动,那王敦如果成功,你依旧做你的梁州刺史,没什么损失。如果王敦失败了,那您就有机会受到朝廷重用了。如此一来坐观成败便能达到的效果,何必去拼死一战呢?”

甘卓觉得有理,便把李梁的话转告给了老邓,结果老邓听完哈哈大笑。甘卓忙问:“怎么?我的参军所说的不对?”邓骞正色道:“李参军所言,真是无知无畏,徒增笑柄罢了。甘将军,您目前所处的梁州本是四战之地,北边与胡国毗邻,南边便是王敦的地盘了。倘若王敦取胜后,回师荆州,到时候切断您与湘州,与建康城的联系,那您的梁州真可谓是一座孤岛了。到时候王敦若挟天下之重率兵前来,您又将如何抵挡?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哪有说等别人掌控大权之后,还能保持不败地位的?将军你千万别忘了,你和王敦并不是一路人啊,况且你本是晋室臣子,如今天子被逆贼所迫,你却作壁上观,这可有违人臣之道啊?”

司马承选的使者确实是选对了,在外交辞令方面老邓绝对有两把刷子,三言两语便让甘卓有些犹豫了。老邓见甘卓内心有些松动,便又趁热打铁地说道:“将军你要是随王敦附逆便是国家的奸贼,要是拥护朝廷帮助平叛,那你就是社稷的栋梁,何去何从,将军可一定要下个主意啊。否则如将军这般首鼠两端,只能是两边都不讨好,早晚必将惹祸上身,是取灭之道啊!”

听邓骞这么分析,甘卓也是感触良多,可他依旧面有难色地一言不发。邓骞似乎看出了甘卓的顾虑,便凑近说道:“将军如今还犹豫莫不是担心自己打不过王敦?其实将军对于这方面大可不必担忧,王敦已经率主力部队东进了,剩下还有两万人马正在围攻湘州。如今的武昌城内只有王含所部的五千士卒,我想区区一个王含,您对付起来应该很容易吧?您只要拿下武昌城,便是控制了王敦的整个大后方,到时候切断了王敦的粮草供应,王敦叛军不得归来,时间久了必将溃散。而您再以武昌为据点,号召天下勤王之师声讨王敦的罪行,必然能达到你所期望的号令天下的目的。”

邓骞的话让甘卓五体投地,他激动地握住老邓的手说:“谯王果然厉害啊,连一个使者都能指点江山,我必将依先生计策而行。”随后甘卓领兵数万,南下武昌,对外则宣称是给王敦助拳的。王含这个二愣子竟然不疑有诈,面对甘卓的兵临城下他竟然大开城门以示欢迎,结果甘卓手下的士兵趁势占据了武昌城。王含多亏手下拼死护卫,才侥幸捡回一条命,往建康方向逃去。

如今王敦老巢被占,已然是进退无据,焦急之下的王敦决定直接入主建康城,而后以天子的名义再行征讨甘卓。他的谋士钱凤再次给他出主意了:“王公,早些时候你不入主建康城,如今再想打进去怕是错过了最佳时期了。要知道,如今的宫中禁军早已做好了防备工作,依托建康城的城墙,挡我们一段时日倒也不难。真到那时候,大军困于坚城之下,进退不得,我们便危险了。”

王敦便问道:“那依你之见,我们又该如何?”钱凤笑着说道:“倒也不难,甘卓离这较远,想必他还不知道我们已经诛除刁,刘,戴,周等人的事情。你只需要派一名使者前去武昌告知甘卓朝中的一切,声称我们已经控制了朝廷,那这样一来,以甘卓犹豫不决的毛病必然方寸大乱。到时候,他知道战局已定,自己失去了出兵借口,必然撤兵回去。”

钱凤的建议给得很及时,王敦立马照做,派人去知会甘卓朝中情况。甘卓得知王敦已经得手,刁协,周伯仁等人也已经被杀,明白自己晚了一步,不禁失声痛哭。哭完之后,甘卓审时度势也只得无奈地选择退了兵。与此同时,陶侃已经派部将领兵两万北上增援了,可那边一见甘卓撤了军,便也打道回府了。王敦见甘卓,陶侃俱已罢兵,便也从容地收拾部队,返回了武昌。甘卓不会想到,这一次自己的撤军等同于在王敦面前缴械,剩下的只有等死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19 12:05:28 +0800 CST  

插一张公元320年时局图,明天起要转回北方主场地了。接下来一周的时间会基本介绍刘曜的经略西北等一系列内容。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19 21:08:40 +0800 CST  
谁主沉浮——屠各羯胡竞中原(九)

回到武昌之后的王敦对于甘卓的这次军事行动表示很愤怒,依跋扈将军的脾气,凡是惹了他的人,必然要付出生命作为代价。所以,王敦也开始谋划如何除掉甘卓了。

甘卓身为梁州刺史,好歹也算是晋王朝的封疆大吏,手下兵马也有数万之众。如果贸然攻打必然滋事体重,局势可能会陷入失控的地步,外加上司马承那边还要应付,王敦此时可当真不想再搞军事冲突了。思前想后,王敦决定用刺客去摆平此事,他拉拢甘卓部下——襄阳太守周虑,让其负责刺杀行动。周虑用计策骗走了甘卓的守卫,随即带着一班人马杀入甘卓府内,当即袭杀了甘卓。

甘卓死了,王敦的心情大好,于是他便以皇帝的名义安排周访之子周抚去接替甘卓梁州刺史的职位。周抚这人也挺奇怪的,和周札差不多,明明亲属都和王敦有仇,可偏偏自己要和王敦混一起。这边再来交代一下周札日后的下场,后来周札与王敦翻脸(估摸着是打入建康城后分赃不均引发的),王敦便再次喊他在三吴之地的盟友沈充去打周玘。当时周札的府库里有一批精良的武器装备,手下就建议周札拿出来分发给将士,以此拱卫义兴城。奈何这周札脑子不知道是不是被驴踢了,居然以装备价值不菲为由拒不发放,于是一帮拎着破铜烂铁的部队自然扛不住大刀长矛的沈充部队啊,一战即溃,连周札本人也死于阵中。

要钱不要命到这般地步的还真心的少,估摸着也就梁朝末期的武陵王萧纪才能和他有得一比,若是周处和周玘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随着周札的离世,显赫一时的江南大族义兴周家彻底退出了东晋王朝的历史舞台,即使在宋齐梁时期也一直被人忽视,直至后来陈朝建国。

安定了梁州,王敦又加紧了对于湘州的攻夺,他派部将李恒率兵增援围城部队。司马承几次突围都以大败告终,手下大将多名战死,可他依旧拒不投降,大声嚷道:“我乃堂堂的晋朝宗室,受天子之命坐镇湘州,绝不会投降尔等逆贼,誓与此城共存亡!”

司马承精神可嘉,可是无力回天,长沙城被围困百余日后终于被攻破,司马承登上城头,望着东边自刎而死。其余司马承的手下也被王敦部队斩尽杀绝,至此,王敦控制了湘州。湘,江,荆,梁,东晋八州王敦此时控制了四个,成了名副其实的东晋最有权势之人。皇帝司马睿已经被完全架空,朝廷中百官俱是王敦一党,就连各地官员的任命也是王敦颁布的,跋扈将军到达了人生的顶点。



与南方东晋政权内部激烈动荡的局面相比,分裂的北方只能用“乱”字来形容了。自从匈奴汉国分裂后,这片土地上的刀兵之祸便一日胜似一日,一天犹酷一天,两个赵国的横空出世注定了要争夺这片土地最终的霸权。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并没有就此陷入旷日持久的激战中,而是将主要精力投注到消灭辖区内的异己分子上。

先来说前赵,刘曜将都城从平阳迁到长安后,为了拓宽生存空间,便开始像西部大进军,首先就遇到了盘踞在陇西的司马保。这个司马保我们之前说过,承袭了父亲南阳王司马模之位,自觉自己比牛睿这个野种更有资格继承晋王朝的皇帝之位。但是呢,偏偏令他揪心的是,他那块地方太蹩脚了,就卡在河西走廊那一带,夹在前凉和前赵两大势力之间。无论哪一方要想拓宽生存空间,肯定要拿他开刀,前凉是像东晋称臣的,对于司马保这种搞“两个晋朝”的叛乱分子肯定是要严打的。前赵就更不用说了,司马保他爹司马模就是死在刘曜手里的。

可前凉毕竟拉不下脸来对司马保动武,于是消灭司马保的任务就落在了前赵头上,刘曜动作迅速,很快兵发陈仓,安定两地。面对匈奴人的来势汹汹,还在幻想着做皇帝的司马保终于明白了自己已是穷途末路了,还未等到他决定是抵抗还是投降,他手下的士兵便哗变了。司马保的部下砍下司马保头颅,作为归降刘曜的贺礼,刘曜收揽司马保部众后,班师回朝。

回到长安后的刘曜做了一件令人咋舌的事情,这件事情让他和匈奴贵族产生了裂痕。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20 08:21:52 +0800 CST  
谁主沉浮——屠各羯胡竞中原(十)

刘曜做的这件事便是废掉之前的皇后卜氏,册立羊献容为皇后。自从公元300年被司马衷立作皇后之后,经过了整整18年的时间,羊献容再次获得母仪天下的机会,并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两国皇后。

然而,羊献容的第一次皇后经历太过辛酸和坎坷,司马衷是个连自己命运都无法掌控的傀儡皇帝,作为他的皇后,羊献容又如何能有皇后的威严呢。甚至说,作为晋国皇后的羊献容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无法主宰,可刘曜给予她的则是一个真正的皇后,具备了威严与权力的后宫之主。一个男人所能给予自己心爱女人的一切,刘曜都尽力去做到,而能让刘曜痴迷至此,我想羊献容靠的绝不单单是倾城的容貌,而是内在的气质与涵养。

然而,在外人眼中刘曜的浪漫却耗费地相当昂贵,首先刘曜的发妻卜氏是匈奴上层贵族四大姓(呼延,卜,兰,乔)之一,拥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且她与刘曜已经育有一子。如今刘曜将她无端废黜,很明显要开罪相当一部分匈奴贵族,这将大大折损刘曜与匈奴上层贵族的契合性。其次,倘若册立的是个匈奴女子倒也罢了,可如今册立的却是个汉人,而且恰恰是被汉国灭亡的晋朝的前皇后,这可是属于敌对势力啊,刘曜如此做很难得到匈奴人的理解。

但是即使如此,刘曜依然毅然决然地册立羊献容为皇后,因为他当初的一个承诺,一个男人对女人最为真挚的承诺。刘曜的这一举动,似乎也是在像匈奴人宣誓:“羊献容我是一定要册立为皇后的,为了她,朕宁可外树强敌,内失臣心!”刘曜对羊献容爱的义无反顾,而羊献容呢?她对于刘曜的感情还是通过一则小故事展示吧:

有一天晚上,刘曜突然来了兴致,问起羊献容道:“容容,朕想知道,在你心里,我比起司马衷来,哪个更厉害些?(吾何如司马家儿?)”这样的话语一般都会在二婚家庭中被提及,或是男方问起,又或是女方问起。不过一般这些问题都属于心血来潮,倒不是真是所谓的矫情,因为嫉妒心作祟,人都喜欢拿自己和他人做比较。

羊献容对于这个问题虽然有些猝不及防,但是很快便镇定地回复道:“您何必要把自己和亡国之君相比呢?司马衷作为皇帝却不能保护住妻儿乃至自身,又遑论其他啊。(彼亡国之暗夫,有一妇一子及身三耳,不能庇之。)”羊献容说得很从容,如一池波澜不惊的湖水。刘曜却听闻这么一说有些恍惚,错愕地盯着羊献容望到。

羊献容不明白刘曜怎么突然沉默了,于是又补充说明道:“我出生于高门大户,曾经认为天下的男子都一个样。只是自从侍奉您以来,才知道这世上还是有大丈夫的。(妾生于高门,常谓世间男子皆然。自奉巾栉以来,始知天下有丈夫耳。)”这一番话说完,刘曜都震惊了,本来他只是随意问问而已,却没想到羊献容竟然给予自己这么高的评价,以至于刘曜都有些受宠若惊了。

后人以此来抨击羊献容背叛家国,背叛夫君的无耻行为,可是,细想之下,羊献容所说的话试问又有哪一句是假的?司马家为争权夺利而内讧,结果却是将千千万万百姓卷入了战火,晋惠帝身为九五之尊,却没有履行过一次皇帝的职责,这样的人又如何能期许别人高度评价他呢?而反观羊献容,她只是一个女人,一个柔弱无辜,脆弱无助的女人。她虽然名义上是皇后,可却被臣子五废六立,身处深宫之中的她没有一丝一毫的安全感,更何谈行使皇后的权力?!

是刘曜给了她再世为人的勇气,刘曜用尽一切去爱她,甚至可以力排众议坚持立她为皇后。他给了羊献容安全的栖身之所以及皇后真正的权威,对比司马衷,孰好孰坏,羊献容自然能分清。后人骂羊献容,也只是从道德的至高点去抨击她,可是五胡乱华之后,世间还有道义可言?北方胡人肆意残杀汉人,南方逆臣威逼皇帝,臣不臣,君不君,国不国,家不家!坚持抗争的将领客死他乡,为国立功的元勋含恨而亡,社会的秩序早已坍塌,这不是一个人的原因,而是芸芸众生所处的真实境况!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21 08:22:28 +0800 CST  

八王之乱——同室操戈相煎急(八)
但是,司马玮明显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他现在已经是卷入权力的漩涡了,而这个漩涡是有来无回的,要想回去,付出的代价只能是生命。可是,岐盛的眼光明显比他长远,他知道盟友之所以存在,是在于有共同的利益去支配,可一旦这共同的利益消失殆尽,那盟友自然也就做不长了。
望着执迷不悟地司马玮,岐盛说了一句最后的劝告:“今日你不杀她,明天她必杀你,只可惜我得都要为你陪葬......
-----------------------------
@如是Cally 2015-12-21 11:42:22
哈哈,吃饭去。下午接着看
-----------------------------
欢迎新朋友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21 12:27:23 +0800 CST  


今日被推荐,晚些二更。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21 19:11:21 +0800 CST  
谁主沉浮——屠各羯胡竞中原(十一)

说到底,羊献容终究只是一介女流,既然那个时代许多男的都未能坚守住操守,我们又何必去苛责她呢?

这一点,司马温公也是明白的,可是他仍然把羊献容和刘曜的这段夜话记录到《资治通鉴》里面。其目的并不是要我们去指责羊献容,而是通过这件事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作为帝王,如果你无法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么即使是与你最亲近的人,她也会背弃你,离开你!所以,后世的君王一定要引以为戒,不要给你的女人有拿你和他人做比较的机会!

羊献容的回答让刘曜很感动,也让刘曜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回报的,这个女人为了和自己在一起也付出了很多。她背弃了自己的国家,背弃了自己的家族,甚至背弃了自己的民族,刘曜发誓一定要让羊献容成为全天下最幸福的女人。

羊献容的被封后也在像外部透露出一个信息:前赵国君开始像汉化靠拢了。与之相对应的是,羊献容频繁地参与到刘曜的内政国事上,这个君主的许多决策,都是在与羊献容商议后执行的。

不过,此时的前赵国内并不太平,尤其是西北之地上还存在不少大小割据势力,就在刘曜准备兵发凉州之际,国内却爆发了一场反对他的叛乱。因为对刘曜汉化政策的不满,前赵国的解虎和尹车两位将军趁机发动军事政变,此次政变参与者还有氐族的句徐,库彭两位酋长,只不过这场政变最终以失败告终。

事后刘曜开始清算叛逆者,尹车和解虎这两个叛国分子自然是被立即处决了,而至于句徐和库彭两位,因为考虑到是外籍分子,只是暂时将其关押,以待后效。时任光禄大夫的游子远去和刘曜说道:“皇上,此次叛变您已经诛杀了首恶了,剩下的还请网开一面,以示您的恩德。”刘曜原本就在犹豫如何处决这帮外籍人士,可游子远这么一说,反倒激起了他的杀心。刘曜下令将游子远关押,至于句徐等氐族人自然是被统统杀光了,而且为了警惕其他人,刘曜还将句徐等人的尸首示众十天后,统统丢进了水中。

这么一来,少民们自然不干了,巴族人联合氐族人聚兵关中,打响了反刘曜的战争。他们推举句渠知为统帅,建国“大秦”,改元“平赵”(这年号起的很有气魄),同时,关中一带的羌人和羯人一看造匈奴人反的机会来了,也乐呵呵地参与进去。这件事情是否与石勒有关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出了这档子事,石勒铁定最开心。由于造反的少民实在太多,据称有三十万之众,整个关中都乱成一团,各地的城池也都只能紧逼城门了。

一听闻局势恶化到这般地步,狱中的游子远也不顾自己是戴罪之身,连忙上书给刘曜,声称自己能平乱。这时候的刘曜正在为关中之乱忙得焦头烂额,收到游子远的信后怒火中烧,一把撕得粉碎,吼道:“他算个什么东西,原本是在大荔做奴仆的,现在自己都身陷囹圄,还来对我指手画脚,难道不想活了么!”说完就想杀掉游子远,手下一见刘曜要开杀戒了,连忙围着劝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为游子远说话,称他自己虽然身处牢狱之中,却一心想着为君王堪忧,这是大忠大义之人啊;他不顾安危冒死上谏,陛下怎么忍心将其杀害呢?您可千万别学袁绍啊!

可刘曜正是气头上,任谁都劝不住,百官无奈之下只得齐声说道:“游子远一心为国却不能被陛下所容,臣等寒心啊,愿与游子远一道赴死。怕只怕陛下至此以后,手下再无忠臣直言上谏啊!”

大臣们这一类似于“逼宫”的举动让刘曜静下心来仔细思索,他觉得自己这般行为确实做得太过火了,于是下令将游子远放出。游子远重获自由后便找到刘曜,声称自己能破敌。刘曜来了兴趣,便问道:“你平叛需要花多长时间?”游子远信心十足地说道:“一个月就够了。”游子远的话差点没让刘曜再次下令砍他脑袋,刘曜满脸怒气地说道:“是你疯了还是把朕当成疯了?一个月,敌人有三十万人呢,你倒是给我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2-21 19:40:09 +0800 CST  

楼主:明轩公子

字数:407698

发表时间:2015-09-01 16: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01 16:16:49 +0800 CST

评论数:23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