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国风云----------“五胡乱华”那些事儿

衣冠南渡——王马天下势难共(十九)

当然,那两个相对来说分量还不是很足,可另外两个接下来要介绍的可是出了名的硬家室——周顗和庾亮。一个是汝南周氏,一个是颍川庾氏,也是一等一的豪门,当初在北方时并不亚于琅琊王家的地位。

司马睿让自己的太子娶了庾亮的女儿,又准备将周顗外放到荆州做刺史(之前提到的),可惜由于王敦的阻挠,老周又被调回中央了。而这俩人从性格上来说是天壤之别,老周是出了名的清君子,而庾亮则是实打实的真小人。

庾亮,字元规,由于出身豪门所以自幼受到高等教育,是个典型的文化人,只是做人方面就有些不堪了,以后会提到他搞出的笑话来。不过由于他16岁那年便随司马睿南下,所以非常受司马睿信任。

周顗,字伯仁,按年纪来算可以做庾亮父辈了,这人是出了名的道德高尚,以至于做好事不留名最后反被王敦所害。老周有个嗜好,那便是酷爱饮酒,经常会因为饮酒而误了工作,醉酒后又经常三日不醒,所以人送绰号“三日仆射”。

如今把这两人拉进中央,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针对琅琊王家的,王导倒是好说话,可王敦却不买账了,他立马书信一封斥责司马睿用人失误。王敦的信中用词恶劣粗鄙,态度还异常蛮横,大有司马睿要是不照办他便怎样怎样的架势。这么一来,司马睿大为光火,他立刻喊来了自己的两个心腹——刘隗和刁协(之前被捧出来羞辱周玘的那位)商议对策,刘隗和刁协本非什么世家大族,只是地头蛇一类的恶霸罢了。如今司马睿大发雷霆,他们自然也随声附和:“是啊,王敦是什么玩意,一个臣子,陛下您可是君主啊!历朝历代可曾有过臣子胁迫君主干这干那的?真要有,那想必也是乱臣贼子,如今王敦竟然写信恐吓陛下您,那是摆明了要做大晋的乱臣啊,陛下还能怕他?”

司马睿被手下这么一吹,也突然自我感觉膨胀,雄赳赳地说道:“是啊,他王敦什么东西,只不过是我一介家奴罢了,还真摆不对自己位子了?”想到这些,司马睿是越发恼怒,他准备就此次王敦恐吓信事件,来好好敲山震虎一下。于是司马睿喊来了自己的叔父谯王司马承,将王敦的恐吓信给他看了,并寻求计策,司马承沉吟了片刻说道:“不管怎么说,王敦都是为人臣子的,陛下您应该露出君王的气魄来,好好打压打压他!”

司马睿见自己皇叔给自己打气,也说出了自身的想法:“处理是必须要处理的,只是担心他狗急跳墙,万一他北投胡人或者扯旗造反又该如何?”司马承淡定地说道:“北投胡人绝无可能,就算他想干他手下也不会干,毕竟他们家眷都在江东。至于扯旗造反,这个我觉得吧,与其等王敦发展壮大到难以对付的地步,还不如及早的除掉,这个咱们得下早手。”

打定主意之后,司马睿便开始暗自谋划,经营自己的势力了,他将斗争的矛头不再指向北边,而是对准了长江中上游的王敦。“王与马共天下”的融洽关系已经出现裂痕,并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变得越来越明显,直至无法愈合。

正是司马睿这一战略性的调整,左右了整个东晋开国的局势:祖逖的北伐在得不到司马睿支持下日益变得捉襟见肘,最后一切都付之东流。

而东晋则会随着琅琊王家和司马睿的开战变得动荡不安,长期处于一种军阀林立,派系倾轧的状态。而正是这种状态导致了东晋早期一直疲软无力,对于北方也只能以消极防御为主,直到后来一个人的出场扭转了乾坤,让四分五裂的东晋重新整合起来,并通过对外战争重塑了汉家尊严。

同样在北方,接下来也会发生一件大事,这件事情让原本保持着微弱联合的匈奴汉国走向分裂,刘曜和石勒各自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家,并为最终争夺北方霸权打下第一片基础。而如刘琨等分散势力,最终也难逃被强者兼并的命运,在乱世中平添出几多哀怨与苍凉……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1 12:05:28 +0800 CST  
纠正,女儿应为妹妹,庾亮即为晋成帝舅舅。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1 12:10:48 +0800 CST  
第四章 衣冠南渡——王马天下势难共已经更新完毕了,明天开始更新第五章 北方惊变——矫称汉室终是空
希望大家继续关注。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1 17:18:03 +0800 CST  
北方惊变——矫称汉室终是空(一)

就在司马睿准备和王敦对掐之际,北方的局势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并且在短短的数年内,雄极一时的匈奴汉国走向了分崩离析,让原本已经快要鼎足而立的三国格局又出现了新的偏差。

要揭开匈奴汉国分裂的内幕,我们不去追踪刘曜,也无须探讨石勒,而是从刘聪的继承人事情上说起。之前我们已经说了,刘聪在夺取帝位后,立弟弟刘乂为皇太弟,确立了他对于皇位的合法继承性。而刘乂之所以能做皇太弟,除了嫡子的身份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她的生母单太后和刘聪有着一丝见不得人的秘闻。

刘渊去世的时候,据说单太后还很年轻,那如狼似虎的年纪让她在漫漫长夜中变得很是空虚和寂寞,而刘聪便以请安的名义和她勾搭上了。对于这则八卦新闻我觉得有些疑问,要知道刘聪劈掉的那位兄长便是单太后的儿子(注:刘和生母版本有两说,一说为单皇后子,一说为他人所生,大家自行参考吧),既然他都能做刘聪兄长了,那想必这单太后的年纪也未必会比刘聪母亲年轻吧。虽说匈奴人有娶继母的习俗,可是娶一个年纪比老妈都要大的老女人这是有多重口味额,刘聪能这么干的确让我难以解释,不过既然这个事情被传得是有板有眼的,那咱就姑且相信吧。

而单太后对刘聪既有身体上的需求,又出于保护儿子刘乂的需要,便也默认了和刘聪的地下情。但是,奇怪就奇怪在,本以为是抱着玩玩态度的,没想到刘聪对这个单太后还动了真情,居然为此还冷落了自己的后宫。结果动静闹大了便在朝野内外开始疯传,这一传就传到了刘乂的耳朵里去了,刘乂作为单太后的亲生儿子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便经常话里有话地去责备自己母亲。

也许是刘乂把话说重了,又也许是单太后确实觉得自己丢人丢大发了,竟然为此郁郁而终了,当然也不排除她羞愧之后自杀的可能性,反正是死了吧。而刘聪呢,对于失去单太后表示万分痛心,当他得知单太后的死又是因为刘乂,便对这个皇太弟开始有些厌恶了。

就在单太后去世一年多后,刘聪的呼延皇后也病逝了,呼延皇后生前就求过刘聪一件事,那就是立她俩的亲生儿子刘粲为皇位继承人。只可惜刘聪碍于单太后的关系并没有答应她,如今回想起来也觉得挺对不起自己这位呼延皇后的,便在内心里对刘粲多了一分疼爱,对刘乂又疏远了不少。

只是现在刘聪心目中的头等大事不是易储,而是早日择选美人顶上皇后这一空缺,经过一番全国性的选美大赛,刘聪着实充实了一把后宫。除了册封自己亲生母亲的侄女张氏为皇后外,他还左左右右封了一堆昭仪,上夫人,贵妃等等。甚至不顾他人反对把大臣刘殷家的两个小女儿和四个孙女都一并打包纳入后宫,紧接着他也顾不上军国大事了,成天就和后宫的美女们泡在一起,日子快活似神仙。

想当初刘聪也是白手起家,依靠军功才在百官中树立威信的,可如今却被酒色腐化成这样,确实是个天大的笑话。而对于大臣们的劝谏,刘聪也是摆出一副充耳不闻的态度,甚至有一次竟然要杀掉经常规劝他的大臣陈元达。

这件事的起因还在于修宫室上面,当时刘聪要为刘皇后(此时皇后张氏已死)修建一座新的宫殿居住,而以陈元达为首的百官就开始劝阻说:“陛下啊,如今强敌未灭,国家还不是很富裕,修建这么一所宫殿实在是劳民伤财啊,不如暂且先住旧宫殿,等以后国家富裕了再营造也不迟嘛。”

陈元达的话让刘聪很不爽,当即刘聪就变了脸色,吼道:“你哪里来这么多话啰嗦,朕是当朝天子,盖个房子又花不了你的钱,居然还在我面前指指点点,看来只有杀了你才能建成新宫殿了!”说完就要让人把陈元达推出殿外砍了。

陈元达倒也不慌张,用铁链将自己反绑在柱子上,士兵们无法将他拖走,他则是继续扯开嗓门高声喊道:“陛下啊,臣所说的句句忠言啊,还不是为了陛下的江山稳固,社稷常存么?可如今陛下却要杀臣,难道是想让臣和关龙逢,比干一样吗?”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2 08:34:26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1-22 08:53:12
一直很好奇男人的心理,或者说是生理吧,男人对妻子娘家的女眷有兴趣到底是共性还是个性呢?
-----------------------------
然而嫂嫂和小叔子的段子也不少啊。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2 10:24:38 +0800 CST  
@u_97332888 2015-11-22 16:26:48
顶!楼主我好像以前看你写过南陈,希望楼主有空的时候,帖子里来个副贴能和我们聊聊南北朝时期市井小民、小地主的衣食住行以及对南北何谓正统的那种
-----------------------------
是的,以前写的是陈朝那些事儿。今年6月份完结的,目前在更新五胡十六国的,等有空再转回南北朝吧。谢谢支持。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2 21:21:04 +0800 CST  
北方惊变——矫称汉室终是空(二)

关龙逢是夏朝末代国王履癸的臣子,比干是商朝末代国王子受的臣子,他们都因为劝谏而被杀,所以陈元达这么说,言下之意是叫刘聪想想后果,不要和桀纣划归同一行列。

我们之前就说过,刘聪的汉化水平是相当高的,所以这关龙逢和比干他也是知道来头的,对于陈元达这么反讽自己,刘聪更是怒不可遏。他也不顾这是在大殿上了,拔出刀准备就地将陈元达正法,这一旁的大臣看刘聪这番恼怒的样子,心里明白这位皇帝要动真格了。于是一堆大臣上前抱住或拽住刘聪,嘴里还一个劲地给陈元达求情,说什么陈元达是忠心为主啊,一时言语失当才如此的,希望陛下能看在他忠心的份上饶过他。

但是刘聪可不管这些求情的大臣中有的还是自己的老泰山,不给面子就是不给面子,奋力拖拽着大臣往陈元达这边砍来。关键时刻,一名小宦官带来了刘皇后的一封书信,好歹熄灭了刘聪内心的怒火。

到底是枕边风有用啊,刘聪接到信之后立刻就读,也不顾陈元达了。而那封信表达的大致意思是:一、目前后宫的宫殿完全可以容纳下各个嫔妃,所以无须再新建新的宫殿了,皇上应该节省钱用来作为统一天下的军费。二、朝廷有陈元达这样耿直的大臣是朝廷的福气,陛下应当予以嘉奖,可是陛下却要杀他,传出去会令您英名受损的且于国不利。三,如果让外人得知陛下杀陈元达是因为臣妾,那臣妾便会成为千夫所指的祸水,陛下和汉国都会受到天下百姓的指责,这时臣妾不愿意看到的。四、历朝历代因为红颜祸水亡国的案例有很多,以前臣妾读史书的时候对这些红颜祸水打心眼里看不起,想不到如今自己也成了这般光景,所以还请陛下赐臣妾一死,这样于国于君都是有利的。

刘聪对这位刘皇后是爱惜的不得了,如今看到刘皇后要寻死了,吓得立马释放陈元达,哪里还敢继续追究啊。他赶忙让小宦官去劝住皇后,随即又对大家解释道:“我这几天是心情不好,刚刚又被气糊涂了,才干了这么一件浑事,陈元达是忠臣,不该罚而该赏啊!”随即晚上张罗了一桌宴席,亲自为陈元达压惊,并指着皇后给自己的书信说:“皇后深明大义,及时劝导朕,才不至于酿成大祸啊,元达你也是忠臣,有你在朕身边是社稷之福啊。”

这件事之后,刘聪稍微安分了一段时间,可是不久之后刘皇后也去世了(不清楚刘聪的八字是不是克妻啊,这都换了仨皇后了),这位天子再次沉迷于美色中无法自拔,而如今是再也没有人能劝得住他了。就连当初被他夸奖的谏臣陈元达也是在多次进谏被拒后,在家中绝望自杀。

然而,刘聪除了在后宫荒淫外,他在易储问题上再次动了心思,这正是因为这个心思最终让汉国走向了一条不归路。他加封自己的嫡子刘粲为晋王,丞相、大单于,总揽朝政,一副“太子监国”的模样。相比较刘粲的大权在握,刘乂这个皇太弟却显得寒掺多了,这样的安排透露出这么一个信息:陛下要易储了!

当然,刘乂这边也不都是无能为力之人,相对来说,刘乂比刘粲更得汉人的心,由此他手底下便聚拢了一批汉人谋士,其中就有当年成都王司马颖的智囊卢志。卢志在司马颖失败后便投靠了东海王司马越,可惜这个司马越没过几年也垮了,失去了主公之后的卢志便决定北上投靠刘琨。可惜的是,当他路过汉国境内时却被匈奴兵拉去做了奴隶,好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见到了刘聪。而刘聪早年随父亲在成都王手下干事的时候见过卢志,于是立马将卢志恢复自由身,并将他推荐给自己的皇太弟刘乂做幕僚。

卢志这个人可谓是王佐之才,只可惜司马颖关键时刻没能听他的话才招致大败,如今他投了刘乂便决心依靠这个皇太弟再次施展自己的抱负。因为据他观察,汉国的统治阶级尤其是高层汉化水平相当的高,只要辅助得当,将这个胡人王朝打造成一个胡皮汉血的汉化王朝并非难事。而一旦自己能做成此事,也能一举抹平当初跟随成都王时的劣迹,成为青史留名的功臣。卢志的设想很大胆,因为他的构思开启了一个新的政治模式,后世虽然五胡盘踞中原,但汉人中的有识之士一直都在按着与卢志大同小异的步伐前行——汉化胡人王朝。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3 08:23:07 +0800 CST  
预告下,接下来几天刘聪即将迎来生命的倒计时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3 22:08:14 +0800 CST  
北方惊变——矫称汉室终是空(三)

但是,要想实现他内心的抱负,前提必须是刘乂顺利登基,可眼前刘粲的突然得势,让他内心升腾起一丝淡淡的忧虑。

于是他找来刘乂的亲信崔玮和许遐一同像刘乂进言道:“当初陛下之所以立您为皇太子,全是权宜之计,并非真心情愿。如今昔日的老臣们都已经入土,皇上的权威也是如日中天,他如果想要废去你的地位那是相当容易的。王爷,您看晋王如今做了丞相,这正是对于你的莫大威胁啊!”

刘乂不解地问道:“我侄子刘粲平日里也颇有些军功,担任丞相一职也没什么不可的嘛,你们又何须如此惊扰?”

手下们继续进言道:“自从魏武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凡是当过丞相的,基本都是后来登基称帝的,而司马家篡魏之前就是受封的晋王啊!如今刘粲正是身兼丞相和晋王啊,我看这是陛下摆明了要培养自己儿子了。”

刘乂摆摆手道:“这压根没可比性嘛,我和刘粲是一家人啊,这和他们都不同啊。”

卢志眼看刘乂不开窍,抢先说的:“王爷啊,我看你不仅日后当不成皇帝,只怕也是大祸将近。如果您不愿相争倒不如让出这个皇储之位,也好给自己避祸啊。”

刘乂一听到关于“让位”的话语,心里又有些舍不得了,他说道:“我这个皇太弟之位是当年大家推举得来的,本来是应该我做皇帝的,毕竟我是嫡子,而刘聪是庶子。只是我出于谦让之心才让给哥哥的,而他也以立我做皇太弟作为回报,这可是赖不掉的啊,况且我们匈奴人兄终弟及很正常啊。”

刘乂这种人搁当下就是那种把全部希望寄托于他人的唯唯诺诺之人,从来不想着自己去争取什么。而卢志正是看准了他这一点才劝他最好能急流勇退,以此来激他,见刘乂不想让出皇储之位,手下们继续进言道:“如果殿下舍不得这个至尊之位,我们倒是有一计。”

这句话正中刘乂下怀,刘乂赶忙问道:“什么计策啊,赶紧说出来吧。”手下们左顾右盼了一番,凑近刘乂耳边说道:“如果殿下想除去后顾之忧,我看不如学当年皇上登基的那套,直接武装政变。现在京师中的卫戍部队并不多,殿下可乘此机会直接杀入宫内,到时候还怕陛下不让位么?当然,如果殿下只愿意得过且过,那不如重金收买一名死士,刺杀了刘粲,解自己一时之忧。”

听到手下提出如此大胆的想法,刘乂差点没晕死过去,他连忙阻止道:“不要再胡说八道了,你们这是谋逆的大罪啊!我,我是不可能这么干的。”眼见这位皇太弟前怕虎后怕狼的怂样,卢志只得摇头叹息道:“今日事败矣。”是啊,当日春申君也不会料到那“不期而至的祸”竟然真的会发生,只是庸主害了一群人啊。

由于保密工作做的不到位,刘乂与大臣们的谈话被泄露出去了,刘聪立刻行动,逮捕了以卢志为首的一干汉人大臣,并对他们严刑逼供,妄图将刘乂谋反案坐实。只是这群人素质很高,任凭怎么用刑就是不招,宁可自己死也不出卖刘乂。

没有证据就无法定案,无奈之下刘聪只得将刘乂软禁起来,至于这些汉族大臣,自然是被统统杀光了。可怜卢志一世聪明,却一直未遇明主,只能伴随着两个皇太弟如笑话一般流逝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而被软禁后的刘乂知道自己可能真的要出事了,连忙上书刘聪说自己愿意辞去储君一位,让与皇子刘粲,只不过刘聪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刘乂的垮台引起了刘粲的极大关注,只可惜他对于父亲那种冷处理态度颇为不满,他可不是善男信女,有机会能弄死叔叔自然是最好啦。而就在刘粲一筹莫展之际,一位贵客突然到访,给刘粲献了一计。这个人叫靳准,原先只是一个匈奴小官,只不过他善于发挥自己身边女性亲戚的优势,先后将两个女儿——靳月光和靳月华推荐给了刘聪。刘聪那时候沉迷美色,一看到两个大美人立马就喜笑颜开了,由此靳准被封为中护军,成了汉国名副其实的国丈。只不过,这个国丈对刘乂也是和刘粲一样——恨的牙痒痒。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4 08:15:33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1-24 09:32:56
这个卢志和司马颖的谋主卢志是一个人?
晋书里写,洛阳没,(卢)志将妻子北投并州刺史刘琨。至阳邑,为刘粲所虏,与次子谧、诜等俱遇害于平阳。长子谌。
这是卢谌的父亲司马颖心腹卢志的结局,死在312年,其本传上也没有提过辅佐刘乂,而刘乂的太弟太师卢志在317年刘乂案发的时候还活着。
-----------------------------
额,看来我看书时候不仔细了,把这两人当成一个人了。谢谢指正哈。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4 11:41:42 +0800 CST  
@云淡心远 2015-11-24 18:27:03
是啊,那个时候大多是单名,同名同姓的的确不少
-----------------------------
是的,王莽造的孽啊。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4 21:37:41 +0800 CST  
北方惊变——矫称汉室终是空(四)

靳准和刘乂,一个当朝国丈,一个正牌皇太弟,他们又是如何结怨的呢?说来说去还是为了女人,不过大家千万别想歪了,不是为女人争风吃醋那种。

原来,我们的靳准国丈除了将女儿嫁给了汉帝刘聪外,也顺带着想巴结一下刘乂,便将自己一个堂妹献给了刘乂当小老婆。哪知道,这次的献美最后弄成了马屁拍在马腿上了,这靳准的堂妹原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竟然和刘乂的侍卫通奸,结果被刘乂给杀了。不过,杀也杀了,好歹算是出气了吧,可是刘乂觉得还是不够。因为这件事情已经开始在外边传的沸沸扬扬了,刘乂觉得自己受了侮辱,便将气撒在了靳准身上,每次见到靳准都要拿这件事数落他。

而且,光是这件事还没算完,不久之后又传出来靳准的女儿靳月光偷人事件(这靳准家的女的看来作风确实是不行啊)。这一次也是因为刘聪无法满足靳月光的性需求,于是情欲无法发泄的靳月光便嘱咐小宦官去宫外给他找小白脸来供她消遣。把后宫当做偷人的场所,这靳月光胆子也确实大得能包天了,和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有的一拼。不过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情又让刘乂给知道了,刘乂将这件事情再转告给谏臣陈元达。陈元达是个炮筒子啊,一看能通过这件事情来规劝刘聪远离美色,便直接上书痛诉靳月光的不齿事件。

这种事情毕竟是丑闻,捅出来大家都没面子,陈元达这么一干,靳月光出于畏惧心态立刻自杀了。至于刘聪,虽然对自己老婆偷人很愤慨,可是陈元达大庭广众揭自己短也确实栽面子啊,再加上自己还有些迷恋靳月光的身体,这么一来反倒是反感陈元达了。估摸着陈元达的死和这次事件也脱不了干系。

靳准这边收到消息后也是对陈元达恨得牙痒痒,可后来才得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刘乂挑出来的,于是将仇恨转移到刘乂身上,如今刘乂失势,这正是大好的机会。于是他找到刘粲献计道:“我现在这边有一条稳妥的计策,能帮助相国除去皇太弟!”

刘粲一看这个国丈除了拉皮条外居然还能出谋划策,顿时感觉靳准的形象高大上起来了,连忙向靳准问计。靳准眯着眼睛笑着说道:“如今陛下之所以未能处置刘乂,主要是手里没证据,而我们要逼死刘乂,就要坐实他谋反的罪名!”靳准这话让刘粲大为扫兴:“哎,我说你怎么竟是说半句话啊,我也知道要除去刘乂必须有他谋反的铁证。可是我不是没有么,难不成还能凭空捏造出来?”

靳准听到刘粲这么说,眼睛里顿时闪露出精光,他狡黠地说道:“对,就是要凭空捏造证据栽赃他!我有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给刘乂解禁,被软禁多时的刘乂一旦重获自由身肯定会联合他昔日的党羽商量对策。咱们则趁机告知给陛下,并同时扣下几个刘乂的党羽,一番酷刑之下必能让他们诬告刘乂谋反。”

刘粲摆摆手道:“父皇虽然这几年沉迷美色,可是还是能分辨出是不是屈打成招的,这么做会被识破的啊。”靳准笑道:“别急嘛,我都说了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晋王殿下您让皇上身边已经被你收买的宦官假传圣旨,谎称如今京城不太平,让东宫加强戒备,这么一来刘乂那边必然有军队驻扎。紧接着我们就可以实施第三步了,密报皇上,让他亲自去见证东宫集结军队意图谋反的表象。”

刘粲这时才恍然大悟道:“高,果然是妙计,还是国丈有办法啊,那我这就按照国丈的计策去办,定叫刘乂在劫难逃。”随后刘粲先是撤了刘乂周围的戒严,让他能自由见客,后又散布假消息让刘乂召集了部队在东宫周围。等到这些都做完后,刘乂便去禀告了刘聪说皇太弟要谋反,刘聪起初不信,可亲自走了一遭看到东宫的卫士后,刘聪便不得不信了。

回宫后刘聪立马下令逮捕了刘乂,而这边靳准和刘粲早已通过严刑拷打逼刘乂的一些门客党羽写下刘乂意图谋反的检举信了。人证物证俱在,刘聪也懒得再查了,随即以刘乂谋反的名义,诛杀与东宫相关联的人士达万人以上,并废刘乂为北部王。毕竟刘乂是刘聪的兄弟,还是曾经的皇储,刘聪不想把事情做绝了,准备饶他一条性命。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5 08:14:19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1-25 13:41:30
这是匈奴与氐羌的一次大决裂啊。
-----------------------------
明天要转频道到鲜卑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5 16:38:13 +0800 CST  

@云淡心远 2015-11-25 16:44:58
期待啊
-----------------------------
我准备以刘琨的生死牵出四部鲜卑的大乱斗。这样应该可以让错综复杂的脉络稍微清晰些。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5 19:02:41 +0800 CST  
北方惊变——矫称汉室终是空(五)

然而,被废为北部王的刘粲却没能捡回一条命,因为刘聪已经册封刘粲为皇太子和大单于,等同于承认刘粲接班了。而以刘粲的心胸,这样极具威胁性的废太弟必须除掉,很快他便对亲叔叔刘乂下了毒手。

而当刘聪得知刘乂已死的消息后,不禁悲从心来,联想到先皇诸子中只剩下自己一人还活着时,这位九五之尊竟然在大殿上失声痛哭,并为此还大病一场。而这一年距离处死西晋末代皇帝司马愍才不到一年光景,距离灭亡西晋也仅仅只是过去一年多。

这次的夺位战争表面上看是刘粲赢了,可是实质上为刘粲出谋划策的靳准才是真正的赢家。人们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这个国丈除了拉皮条外,竟然也是一把搞政治斗争的好手,汉国的政局已然开始受到他的操控了。当然,人们都没想到,靳准并没有就此停歇翻云覆雨的手段,日后他还会从内部掏空整个汉国。

而就在刘聪处理家务之时,汉国之外的世界也不太平,北疆被鲜卑四部搞得一团乱麻,而作为“鲜卑人民的好朋友”的刘琨,也在鲜卑各部的内讧中死于非命。先来说下这段时间段部,宇文,拓跋,慕容这四部鲜卑是怎么个情况吧,拓跋鲜卑自从老代王被儿子干掉后,便一直处于剧烈的内耗之中。虽然拓跋普根诛杀了弑父逆贼后稍微稳定了下局势,可不久他因染上重病也去阎王那报到了。

拓跋普根死前曾授意让自己的儿子接班做代王,可是这个拓跋普根的儿子还是个尚未断奶的娃娃,如何能做得了代王啊?不久就传出这位娃娃夭折的消息(严重怀疑这娃娃是非正常死亡),紧接着拓跋鲜卑再次内乱,最后由拓跋普根的堂兄拓跋郁律戡定内乱后继位。经过这一系列折腾,将这么多年来刚刚为实现拓跋鲜卑伟大复兴的经济基础砸了个粉碎,拓跋部的中兴之路一时间陷入了低谷,自然也无法再参与到与其他鲜卑的争霸战中了。

再来说辽北的宇文鲜卑,这个宇文鲜卑相对于其他几部鲜卑来说,纯度大大地降低了,与其说他们是鲜卑人,倒不如说是鲜卑化的匈奴人。因为这个鲜卑宇文部整个部族当中有超过一半具有匈奴血统,也正是凭借着这股天然优势,宇文鲜卑早年间一直猛揍慕容鲜卑。

只可惜今时不同往日了,如今的慕容鲜卑依靠汉化大大地加强了自身的国家凝聚力,并吸附了大量北上的汉人流民,实力大为一振。就好比是朝鲜战争刚结束那会,朝鲜步入“千里马时代”之际,同时期的南朝鲜还是一片贫瘠之地。可恰恰就是南朝鲜在六七十年代抓住机遇,迎头赶上了北边的步伐,以至于成了后来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这边慕容鲜卑对比宇文鲜卑也是一样,宇文部一看当年自己轻轻松松就能虐的对手如今居然比自己还人高马大了,心里百思不得其解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找盟友和自己一起攻打慕容鲜卑。当然,在宇文鲜卑的盟友中,就有一个我们熟悉的名字——高句丽。

一说起高句丽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棒子国,因为前几年的时候,棒子国的狂热青年很多都喜欢穿一件印有棒子版的“三国地图”(即高句丽,新罗,百济)的汗衫。自从“昆明暴恐事件”爆发后,大家对衣服上有星月图案的人是惊惧和厌恶同在。可究其实质,那种棒子版三国图汗衫,与星月图案衣服以及旭日旗装一样的无耻与卑鄙,这也是对我国领土的挑衅和觊觎。

因为就在那种棒子版三国图汗衫上,就囊括了我国的辽东疆界,究其原因,则不得不提到这个高句丽。许多南朝鲜公民声称高句丽是他们的国家他们的历史,当然也有不少我国人民由于愚昧无知,竟然也信以为真,将高句丽和高丽混为一谈。

事实上,高句丽和高丽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国家,高句丽国君姓高,而后世的高丽我们一般将其称之为王氏高丽。如果说棒子追认高丽为自己的祖宗本无可厚非,可高句丽却是实打实的由扶余人建立的王朝,而这扶余人便是生活在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据说也曾隶属于东胡。高句丽大约在东汉末到三国这段时期里建国,随后经过一番扩张,才让版图涉及到朝鲜半岛北端。而事实上,即使是当时的朝鲜半岛北边也是属于汉朝曾经的疆土。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6 11:51:45 +0800 CST  
@云淡心远 2015-11-26 18:13:13
然而,被废为北部王的刘粲却没能捡回一条命,
这里的刘粲应该是刘乂吧
-----------------------------
嗯,这边字误。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6 18:48:03 +0800 CST  
北方惊变——矫称汉室终是空(六)

所以说,综上所述,棒子们认高句丽为自己的始祖只能如同他们的所谓“孔子韩国籍”一般,徒增笑柄罢了。

然而,高句丽这个国家却历经五胡十六国乃至南北朝数百年的乱世依旧屹立不倒,和吐谷浑一般坐视着中原江山换了一轮又一轮的主人。同时,在送走鲜卑人之后,高句丽成了辽东这片土地上的新的霸主,而这个辽东霸主曾经让普六茹坚父子和大野渊父子折戟沉沙。

好了扯远了,回过头来继续说宇文鲜卑和慕容鲜卑。由于宇文鲜卑和高句丽结盟,这让刚刚通过学习汉文明而兴起的慕容鲜卑有些招架不住了,多次与他们爆发小摩擦性质的战争。但是宇文鲜卑联合高句丽也只是勉强能牵制住慕容鲜卑,真正要让这双方之间角逐出胜利者还是要靠第三方的介入,这么一来,同在东北的段部鲜卑就成了双方竞相争取的对象了。

段部鲜卑由于从石勒的手中夺回幽州之地所以实力有所增强,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之前被三家围攻的险境。而同时由于慕容鲜卑就是当初那三家之一,所以段部鲜卑倒向宇文鲜卑那边的概率更大一些,只是目前他们也遇到了麻烦,让他们无法立即表态站队。

这个麻烦和拓跋鲜卑一样,也是内讧问题在作祟。公元318年,辽西公段疾陆眷不幸病逝,围绕领导权之争整个段部分成了两派。一派以段末柸为首,主张与其义父石勒缔结同盟,共分北部天下。另一派则以段匹磾和段文鸯为首,坚持奉行尊东晋为主,打击匈奴汉国恶势力的“尊王攘夷”路线。

两派人马谁也不服谁,其中段末柸抢先一步下手,他联合叔父段涉复辰一举窃取了段部鲜卑的大单于一职。这么一来让不在王城周边的段匹磾很是气恼,好在如今他有刘琨助拳,不怕和段末柸来硬的。于是段匹磾以奔丧为名,带着刘琨的儿子刘群以及数千兵马前来偷袭段末柸。

只可惜段匹磾的保密工作做的实在不行,这次偷袭行动居然被段末柸得知了,于是他找来段涉复辰商议,要求派出十万大军进攻段匹磾的奔丧部队。段涉复辰本是个无能之人,自然对自己这个乖侄子言听计从啊,于是立马派出大军前去征讨段匹磾。可没料到的是,这大军一开拔,王城中就传出了段末柸趁机黑吃黑火拼掉了段涉复辰的消息,段末柸攫取了最高权力。

“不是我不明白,实在是这世界变化太快啊。”我想这句话定会是段涉复辰的临终遗言,他没想到想来夺权的不是段匹磾,而恰恰是自己身边一向装乖卖傻的段末柸,而一切都已经晚了,段涉复辰付出的是全家老小的性命。已经开拔的部队还没弄清出是怎么一回事,就被段末柸急匆匆地召回来了,随后经过段末柸的一番洗脑后,他们再次被派出去阻击段匹磾。

段匹磾原以为自己这次是偷袭,可以赢得漂亮,哪成想段末柸早已磨刀霍霍迎接他了。十万打几千,结果可想而知,段匹磾大败而归,刘琨的儿子刘群也成了俘虏。这次的偷袭对于段匹磾来说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过让他更为恼怒的还在后面的。原来,作为人精的段末柸抓住了刘琨的儿子并没有一刀了事,相反他知道刘琨在北方的影响力,将刘琨争取过来那么打赢段部鲜卑的内战几率就更大了。为此,段末柸释放了刘群,还好生招待,并对刘群说只要他父亲能和自己合作,便保举他为幽州刺史,之前王浚现在段匹磾的地盘都归刘琨管辖。

如今刘琨寄人篱下连块根据地都没,确实不符合他昔日高富帅的身份啊,如果能拿下幽州之地就可以为日后重新杀回山西做准备了。而段匹磾和段末柸都是鲜卑人,跟谁干不是干呢?于是刘群脑子转的飞快,便答应了段末柸,修书一封送去给了自己父亲。

也真是不巧,这封信没有到刘琨手中反倒落到了段匹磾的手里,段匹磾看后大为恼怒:好嘛,我好心好意将你们父子接过来,可你们居然要谋夺我地盘,到底是中山靖王的后人啊,和刘玄德一个德行!于是段匹磾借口军情紧急,召驻军征北城(今北京大兴)的刘琨前来商议对策。刘琨一到段匹磾便将这封书信甩在他面前。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7 08:18:05 +0800 CST  
北方惊变——矫称汉室终是空(七)

刘琨一看这封信,心里就念叨着阿Q的那句“儿子坑死老子了”,心想自己这儿子办事怎么这么不靠谱,就算真要搞事情也做的漂亮点啊。

而段匹磾见刘琨看完信后,还阴阳怪气地说道:“刘大哥啊,如果你真心想捉了我送给段末柸,大可以放在明面上说啊,何必要在背后捅我刀子啊,你就是要我死也得让我死个明白吧?”刘琨听段匹磾这么说,连忙正色地说道:“段兄弟,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啊,我和你志在匡扶晋室,一血国仇家恨,是要和石勒刘聪等人开战的。而段末柸又是石勒的义子,我怎么可能和你背盟转而投靠他去呢?你放心吧,我是绝对不会因为一个儿子而背弃国家,出卖朋友的!”

段匹磾听完哈哈大笑,说道:“我早就说嘛,刘大哥是君子,高风亮节,怎么会做出偷袭人的卑鄙龌龊之事呢?刚才我只是和刘大哥开个玩笑罢了,根本就没怀疑你的心思。”说完段匹磾摆摆手就要放刘琨回去,而段匹磾弟弟段叔军见状连忙把自己这个哥哥拉到一旁,小声说道:“大哥,你缺心眼么?本来你与刘琨相安无事,可现如今出了这件事,你和他已经生了嫌隙,你再放他走还能保证和他继续好下去?”

段匹磾说道:“大丈夫之间有误会解释清楚不就行了么,哪有那么多鸡三狗四的事情啊,我相信刘琨是个坦荡的君子,你莫要以小人之心窥测他。”段叔军又提醒道:“哥哥啊,正因为刘琨是君子,所以仰慕他的人很多,而我们这块土地早先又是王浚的老巢,是胡汉杂居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的汉人们未必服我们,他们只服刘琨,如今一旦刘琨和我们生了嫌隙,你觉得你还坐得稳这幽州之主的位子么?”

段叔军的一席话让段匹磾心中有了些许变化,转而询问道:“那么依你之见,我该如何啊?”段叔军继续说道:“我看咱们也别把刘琨放回去了,既然捉了那就先扣下来吧。如果说刘琨被扣他部下要奋起反击的话,说明刘琨是个祸胎,到时候该怎么办哥哥你懂得吧?”段匹磾随即听从段叔军的建议,将刘琨软禁起来,并派出手下去征北城和刘琨儿子刘遵换防。刘遵原本是想等待父亲的回来,可没想到父亲一去不复返,自己还等来了段匹磾的大军。这一连串的变化让刘遵产生了警惕之心,他生怕一开城门就会被段匹磾的人马杀掉,便带着部众,关上城门据守。

这么一来段匹磾心里更为光火:好小子,果然是早有预谋啊,不然干嘛不接受换防?紧接着他便下令全军急攻征北城,一举擒拿了刘遵。与此同时,北方豪杰们也展开了一场拯救“大兵刘琨”的行动,其中卢志的儿子卢谌最为积极。卢志死后,卢谌逃到了幽州投奔刘琨,刘琨待他很不错,如今刘琨落难,他自然要想方设法营救了啊。卢谌招募死士,悄悄地潜入到羁押刘琨的地方,要将他救出来。哪知道刘琨从容地拒绝了,并一声长叹:“人谁无死?想我刘琨在北方鏖战匈奴羯胡多年,可却始终无法一雪国耻,匡扶晋室,甚至连一席之地都未能保留。”

长叹过后,刘琨挥毫泼墨,写下了一首千古名篇——《重赠卢谌》,来勉励还在幽州的卢谌。刘琨在诗中感慨和氏璧和姜太公因遇明主而名扬天下,同时又引用齐桓公,晋文公不计前嫌从而称霸的故事来告诫卢谌,希望他能摈弃与段匹磾的恩怨,不要因为自己破坏掉和平统一战线。诗中也有刘琨对于自己功业未建却被羁押在此,眼看就要命丧黄泉的无奈与悲凉,感慨自身壮志难酬。其中犹以末尾两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传唱至今。

卢谌派人企图劫狱的消息很快让段匹磾知道了,这更加坚定了段匹磾要杀刘琨的心思。公元318年5月,段匹磾假称刘琨要自立为帝,自己奉了东晋的密诏,将叛逆之徒刘琨处死。刘琨死的时候是四十八岁,同时遇害的还有他的四位子侄。非常滑稽的是,当时的东晋政府由于内耗激烈,竟然对段匹磾矫诏杀刘琨一事毫不在意,甚至为了获取段部鲜卑支持还对段匹磾进行了一番口头表彰。

卢谌在刘琨死后北上投靠了在段末柸那的刘群,而幽州一带的汉人也陆续去了刘群那。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8 11:21:33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1-28 11:19:57
回来补课,这两天赶黑五,不停的买买买,含情出户脚无力,钱包飙血手发软。
不知道为什么刘琨总是让我想到刘虞。
-----------------------------
黑色星期五??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8 13:06:15 +0800 CST  
北方惊变——矫称汉室终是空(八)

段末柸有了刘琨余部的入股,实力变得更强了,于是他打出为刘琨复仇的旗号,派兵攻打段匹磾。而作为段末柸义父的石勒,也有想重新收复幽州的心思,便也起兵北上,与段末柸一南一北夹击段匹磾。

段匹磾对付一个段末柸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如今还要加上一个石勒,很快段匹磾就在交战中败下阵来,带着残兵败将南下投靠了在山东的乐陵太守邵续。而作为段匹磾原先地盘的幽州地带也被石勒和段末柸瓜分完毕,蓟城则被刘群占据。

至此,由刘琨死亡引发的北疆变局才算告一段落。纵观刘琨其人,早年作为贾后一党为虎作伥,干了不少上不了台面的事情。坐镇晋阳期间,也因为个人喜恶导致军事上的失败,最后被迫流亡异域。而他引虎驱狼,联络鲜卑人攻打匈奴人在一些人眼中却也是开门揖盗之举,甚至说他是在玩火,而最终他也却是被这自己纵的火所吞噬,死在了鲜卑人手里。

但是,如果站在民族大义上,刘琨的所作所为当得起一个英雄。尽管他做事并不能尽如人意,尽管他个人私德方面也有些不堪,但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一点他刘琨做到了。曾经的他,一度让晋阳城成为整个黄河以北汉人的向往之地和希望所在……

刘琨殒命北疆,作为他的挚友——北伐中原的祖逖也在孤独与愤慨中走向了生命的终点。祖逖在巩固了河南之地后,便有心东进收复山东,北上收复河北。可是山东被乐陵太守邵续所占据,此人名义上是晋臣,不宜发兵征讨,且刚刚收服了段匹磾余部,实力有所增强。于是,祖逖便把目光继续调转到石勒的身上,准备北上进攻河北。

这时候,段匹磾提议邵续立刻北上夺回幽州之地,一来扩充地盘,二来作为晋朝臣子打压石勒的走狗段末柸是义不容辞的事情。邵续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带着大队人马就直接进攻幽州的首府蓟城。段末柸没有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得率军退守内城,并派出使者像石勒求援。

石勒本想派自己的侄子石虎带兵增援,可是张宾却忧虑地说道:“倘若派兵北上救助段末柸,万一祖逖来攻,我们又能如何抵挡?”张宾的忧虑也让石勒大为犯难,于是他继续问张宾是否有妙计,张宾笑着对石勒一番耳语。

很快,祖逖的大营里来了石勒派来求和的使者,使者告诉祖逖,他远在幽州的祖坟已经被石勒修葺完毕了。尤其是祖逖父亲的坟墓,修得那叫一个高大上,石勒还派了人去做守陵人,并每逢祭日就要好好祭祀一番。石勒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只是想和祖逖握手言和,双方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并互通使节和开放贸易。

同时,祖逖还收到了石勒的一封书信,书信里大致的意思也就是求和,石勒极尽渲染自己的穷孩子苦出身,将自己走到今天这地步全部归咎于社会的不公。同时他又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抨击匈奴人残杀晋朝两位皇帝的野蛮行径,表示自己虽然名义上是匈奴汉国的部属,可是却和他们貌合神离。并且,石勒希望祖逖能明辨是非,认清楚真正的敌人,并赌咒发誓如果祖逖要去攻伐汉国,他必然助一臂之力。

石勒的无耻我们早就见识过了,扮猪吃老虎整死了王浚,可祖逖不是王浚,对于石勒的“祸水东引”之计怎能不识?而且那修葺祖坟一事,表面上看是石勒尊敬自己,可言外之意却是:我既然可以帮你修祖坟,自然也有能力掘了你祖坟,你要是逼我逼紧了,我就把你祖宗的坟墓全给刨了!

多番因素考虑之下,祖逖还是同意了石勒的请求,开放边境,允许互市,并宣布不接纳后赵叛逃过来的人。祖逖这么做倒不是真的怕石勒,而是考虑到一旦进军河北,一来战线会拉得过长,二来也会有被匈奴人抄掉后路的威胁。倒不如先答应下石勒,巩固了西线防御,再来考虑北上河北的战略,并且可以通过和石勒的边境贸易买取北方战马,为后期与胡人骑兵展开大决战打下基础。

祖逖的战略调整非常及时,在他挥军西进后,先后夺取了成皋和虎牢关等地。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29 08:36:49 +0800 CST  

楼主:明轩公子

字数:407698

发表时间:2015-09-01 16: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01 16:16:49 +0800 CST

评论数:23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