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黎明 ——新韩风云五十年 (连载)




目录

序言 一切世界史皆本国史

上篇:韩国——从专制到民主

一  李承晚古稀之年的梦想
二  民主旗号下的传统一幕
三  朴正熙泪洒汉江
四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五  金大中事件
六  中枪倒地,朴正熙最后的一句话是:“我没有关系……”
七  血染汉城之春
八  他面临死亡多得像例行公事一般
九  为民主信念而战!金泳三绝食23天
十  创造经济奇迹的韩国人,也创造了政治奇迹
十一 韩国历史上,在野党候选人第一次当选总统

• 我们国家的道路 (朴正熙)
• 亚洲不适合民主吗?! (金大中在诺贝尔和平奖上的讲话)

下篇:新加坡——从人治到法制

一  被日本人统治的日子
二  别了,康桥!
三  为下层人民服务
四  人民,行动起来!
五  举歩维艰
六  初战告捷
七  珍惜每一个对手
八  李光耀泪洒马来西亚
九  绝境
十  法律!法律!!法律!!!
十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
——民生冤苦,则政权必危
• 住房
• 教育、医疗
十二 为改善民生,行动党人夜不能寐
十三 新加坡离东方传统文化有多远?
• 英语成为新加坡华人事实上的“母语”
• 基督教、佛教成为华裔的二大宗教
十四 外交风云
• 东盟烟云
• 与狼共舞
• 中国
• 取日本人之所长
• 天下虽安,忘战必亡
十五 “好政府”前提下的渐进式民主
十六 世界上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
• 新加坡经验 (李光耀)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一切世界史都是本国史(序言)

中国向来有视外族为“蛮夷”的传统。1840年,英国军队如同借助神力跨越万里海彊而来,将清帝国的军队打得溃不成军,于是好汉不吃眼前亏,屈膝求和。这时,饱读诗书的士大夫们方才放下圣贤之书,打听起英国是何方神圣?方圆多少里?英国离新彊有多远?患了“夜郎自大症”的社会精英们一心忙于升官发财,争权逐利,连“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老祖宗留下的古训也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笔者小时候是听着《霍元甲》的歌声长大的,后来渐渐得知,中国百多年的近代史,是“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历史,以笔者当时的年幼无知,还不知道,这些风靡一时,足以让一个少不更事的农村孩子赤着脚挤在镇上一些机关的窗前看的电视剧,出自有“亚洲四小龙”之称的港台地区。记得当时最时髦的词是从收音机中和几本破旧的连环画中得知的“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我上初一那一年,县里有一个机关职员去新加坡探亲,拒绝了亲戚要他留在新加坡发展的建议,回到家乡后,县里的许多学校请他来做报告,现在,我已经无从回忆起他当时讲了些什么?只记得他当时说那边普通淡水鱼要卖到几十元一斤,那时的几十元对我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听完报告后,我们还写了篇《欢迎某某同志从新加坡凯旋》的作文。从那时起,我就感觉到新加坡和我所处的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时空转眼进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不时从电视或收音机的新闻中时不时得知韩国(当时好像被称为“南朝鲜”)暴发学生运动,在我的印象中,全斗焕、卢泰愚等人镇压学生运动,完全是十恶不赦的刽子手。
九十年代末,飘到北京后,笔者在国家图书馆念“大学”。这八年间,我在国图涉猎了不少韩国、新加坡方面的资料,不时为带领这两个国家走上现代化之路为领导人——朴正熙、金大中、李光耀的事迹所感动,从他们身上,我对丘吉尔的一句话深信不疑:“杰出人物和英雄创造历史”,看来,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东西方在文化理念上经过一次次的冲撞渐渐在找寻共同的支点。用过去的话说,叫“民族融合”。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过去所说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显然不适用于现在的时代环境了。
韩国、新加坡是亚洲现代化之路的先行者,它们为中国现在以至未来任重道远的现代化之路所提供的可资借鉴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因为这两个国家在迈向现代化之初,所面临的问题、背负的历史包袱几乎和中国毫无区别。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大地上所发生的任何一次在我们看来是剧烈的社会变革,都无一幸免地打上了传统的烙印,面对现代化之路的重重阻力,除了努力改造传统社会,别无他途。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毕竟尚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面对成绩,有些人已经开始沾沾自喜,认为中国可以当之无愧地被尊为“大龙”,其他几条“小龙”何足道哉?“夜郎自大”本来是我们形容昔日“蛮夷”而发明的成语,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现在很多时候成了我们一些人的最生动写照。
随着时空的变换,笔者自然早已不是二十余年前赤着双脚站在窗台上看世界的懵懂少年。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柯林武德更进一歩地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笔者生性愚鲁,曾经求索过这二句话的深义,但许多理论性的解释让我显得茫然,只是从自己小时候起,对新加坡、韩国的认知过程中似乎有所顿悟。于此斗胆引申一下——“一切世界史都是本国史”,不知各位读者以为然否?

心月长河
2006年3月8日
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07 18:55:00 +0800 CST  
李承晚古稀之年的梦想

1945年,春。
历史上还没有哪个春天如此受到全人类的瞩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夜。这年的2月4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举行首脑会议,在二战中崛起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苏联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达成协议:苏联许诺,在对德作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向日本宣战。
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场在硝烟中迎来和平。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两地投下了原子弹,如同千雷齐鸣的一声巨响,两座繁华的现代都市沦为废墟。8月8日,在对德作战结束整整3个月后,苏联对日宣战,翌日凌晨零点,苏军越过黑龙江,出兵中国东北,以疾风扫秋叶之势,围歼70万日本关东军。8月12日,苏联进军朝鲜半岛北部。
随着二战的结束,全球格局面临重新洗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自由世界”出于对共产主义的恐惧,东西方两大集团,形成互相对峙的局面,伴随世界大战的落幕,一场世界冷战开幕。看来,人类的斗争哲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朝鲜半岛位属东北亚核心地带,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以前,朝鲜半岛是中国的藩属国,按照“落后就要挨打”的自然法则,古老衰朽的大清帝国被小日本在甲午海战中打得俯首称臣,破巢之下无完卵,只得将朝鲜半岛拱手相让。此际,俄国对朝鲜半岛也是觊觎已久,当然不会坐视日本独吞,按照清帝国发明的“以夷制夷”战术,容许日、俄在中国领土上开战,一时间中国东北境内狼烟四起,无数良田沦为焦土。两国战争以俄国失败告终。怎料日本人占领朝鲜半岛后,更大的胃口是中国满洲,清帝国此种开门揖盗做法,古今罕有,于此可见忠孝仁义、三从四德的古老国度其忍耐精神实非蛮夷所能及。按照日本人的说法是:“当你把刺刀抵在中国人脖子上的时候,他首先会想‘我这么听话,不会这么狠心吧,会饶了我的’,当我把刺刀刺进他脖子里的话,他们就什么也不会想了!”
二十世纪初叶,经过明治维新后的东方日本战胜了一个西方强国。1910年,大韩帝国与日本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日本正式吞并整个朝鲜半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殖民统治的残酷性使半岛沦为经济侵略的牺牲品以及日本吞并中国的前哨。
伴随二战的落幕,美苏争夺朝鲜半岛开始。按照美国的说法,半岛是阻断共产主义向全球蔓延的重要基地。苏联军队在进入朝鲜半岛后,一举攻占北部重镇雄基、罗津、清津等地,随后迅速南下。当时美军主力正在日本南部琉球岛与日军激战,分身无术。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临时代办保莱十分焦急地从莫斯科致电华盛顿,指出形势紧迫,必须迅速出兵朝鲜,还有中国东北!
1945年8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美军将在北纬38度线以南的朝鲜,接受日军的投降,其用意不言自明:美、苏以38度线为界,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在苏联的默许之下,美军于9月8日,由美国陆军中将约翰•霍奇率部从仁川登陆南朝鲜。此时距离苏军占领北朝鲜已近一个月的时间。随后,以38度线为界,南北朝鲜的交通、通讯全被切断。国家分裂于此露出端倪。
此间,亲苏和亲美的北、南朝鲜政治势力开始登场。北朝鲜成立了临时人民委员会,以 为首领的共产主义政权开始执政。1946年2月,在美军占领区军政厅授意下,韩国人组成了国民代表民主议院,由流亡美国多年的李承晚博士担任议长。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08 09:26:17 +0800 CST  

诸位的话意味深远,使我明白了自身的使命,大家齐努力!


作者:抽白沙 回复日期:2008-4-7 19:36:38
大视野,好文章,期待更新中

作者:緈諨壹瞬间 回复日期:2008-4-8 3:23:40
行,有意义,我顶 谢谢您了

作者:存聿生 回复日期:2008-4-8 4:26:40
夜半顶一下。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09 10:53:15 +0800 CST  
美军占领南朝鲜后,李承晚在美国政府支持下,乘坐专机回国。整整离别30年方能踏上故国的土地,已入古稀之年的李承晚心潮起伏,这位在困厄与希冀中度过了一生的老人,其矢志不渝的理想是在一个过去一千年间沿袭中国式君主专制的国家,建立美国式民主共和制政府。
在一般人的眼中,李承晚所持的信念有一种悲剧英雄的色彩。
李承晚无疑是亲美派,但亲美,并不是唯美国之命是从,他同美国国务院不时发生磨擦。美、苏虽然在三八线上对峙,苏联已授意北朝鲜占领区建立了共产党政权,以自由民主楷模自居的美国还想作最后的努力,向苏联提出美、苏、中、英四国托管朝鲜半岛的计划,并成立美苏共同委员会,苏联表示同意。美国人的想法是在朝鲜半岛建立民选政府,从而避免南北分裂,亦可阻断苏联影响。
李承晚与其它政治势力立即发表联合声明,反对托管。1946年元旦,汉城爆发大游行,寒风中飘扬起反对托管的标语,左翼的勤劳人民党也参加了大游行,不过在苏联授意下,许多标语都匆忙作了修改,把“不赞成托管制度”标语中的“不”字涂掉,“打倒托管制度”涂挂成“拥护托管制度”。
李承晚认为,韩国曾经自立了四千余年,“托管”即“侵略”。
1946年3月,美苏共同委员会在汉城开会,讨论成立朝鲜半岛临时政府,苏方希望由所有亲苏的赞成托管的政治势力组成临时政府。可见,苏联人比美国人的味口还要大,谈判不欢而散。在此一个月以前,北朝鲜成立了以 为首的临时人民委员会。1947年2月, 当选为北部人民委员会的委员长。朝鲜劳动党已在北部站稳脚跟。11月,苏联向联合国提出议案,要求美苏双方从南北朝鲜共同撤军,被联合国大会否决。
美国经过多方活动,促使联合国于1947年11月通过方案认为整个朝鲜半岛不应晚于1948年3月31日举行民主选举。苏联对此坚决反对。次年2月,联合国决定不再重提“整个朝鲜半岛”,而是“只在可能的地区进行大选”。文字艺术的背后,是民族分裂的现实。
1948年5月,南朝鲜举行议会大选。李承晚当选为国民议会首任议长。国会的首要工作是制定国家宪法。
驻韩美军首领霍奇中将,发表了制宪的指导性文件——《朝鲜人民权利宣言》,宣言有着浓烈的西方民主价值观念,使饱受专制之苦的人们备受鼓舞。
1948年7月,以南朝鲜大律师俞镇午为首起草的《大韩民国宪法》,获国会通过。宪法开明宗义地说:大韩民国决心建立一套民主的政府体制,致力于改革许多守旧的社会习俗,将人们从传统的等级森严的专制统治中解放出来,每个国民将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得到最全面的发展。
7月16日,国会选举李承晚为总统。8月15日,首届大韩民国政府在汉城宣布成立。9月9日,北朝鲜方面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 任首相。

驻日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在大韩民国政府成立仪式上声称要撤除隔绝韩国南北部的“人为障碍”(即三十八度线)。
麦克阿瑟还宣称:“一旦韩国受到共产主义分子的攻击,我会像保卫(家乡)加利福利亚一样保卫它!”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09 12:35:26 +0800 CST  
李承晚总统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国内形势?二战结束之时,有150多万朝鲜难民从北朝鲜、中国及其它地方蜂涌入南,南朝鲜的人口由1945年8月的1600余万,仅两年之后,猛增至2100万!
美军驻韩三年期间(1945—1948)提供救济款达4.09亿元,但南朝鲜的经济毫无起色。外难方息,而内乱不止。1948年4月,济州岛的共产党游击队袭击警察署,警察和保安部队奋起还击,一时间枪声不断,鲜血淋漓,济州岛战争导致约6万人死伤,大量无辜平民倒在血泊之中。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为防止共产党对南朝鲜的大渗透,韩国国民议会以极快的速度制定《国家保卫安全法》。
南、北朝鲜政府成立之后,根据联合国关于从朝鲜半岛撤出外国军队的决议,苏联、美国分别撤军。美国与韩国签订了《韩美相互防卫援助协定》,保留了500人的军事顾问团,每年提供给李承晚政权10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
南北双方都宣称要尽快结束民族分裂的局面,在意识形态上各尽指责之能事,双方展开政治攻势的同时,边境军事摩擦也时有发生。
当时,韩国军事装备极为落后,没有重型火炮、坦克,即使是反坦克武器也没有,空中力量更是几近于零。李承晚所声称的“午餐平壤吃,晚餐新义州吃!”多是政治鼓动,稳定民心之举。而北朝鲜在苏联的援助下,配备了大量现代化武器;重型火炮、T—34型坦克,自动武器以及大约180架新式战斗机。
在政治攻势和军事对峙的交互作用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全面爆发了!
战争之初,在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苏联的支持下,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军队——人民军发动全线总攻击,很快即占领除大邱、釜山以外的所有国土。随后,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队展开反击,9月15日,麦克阿瑟实施仁川登陆,一路攻占汉城,进而夺取了平壤(北朝鲜首都),直至推进到 鸭绿江西岸,中国对一个世纪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记忆犹新,担心联合国军队的下一目标即是中国东北地区!加之,对社会主义阵营朝鲜的同情态度,于是中国参战,联合国军队全线退却,先后撤出平壤、兴南、汉城,其后开始组织力量反击,再度收复了汉城并越过三八线,至此攻势减弱,战争处于胶着状态,可见战争的对决背后是双方的政治经济实力的考量。眼见冷战变热战的僵局无法打破,于是开始坐下来谈判,结果仍是以三八线为停战线,如此打打停停,分分合合,仅韩国方面,死亡人数达15万人,失踪20万人,受伤25万人,近1/3的房屋被毁,看来,刚从二战噩梦中走出来的人类,又一次地制造了毁灭他人,亦毁灭自己的悲剧。
战争期间的1951年,在前线作战的战士衣食不继,忍饥挨饿,民众饿死倒地者不计其数,而南韩政府的官员却熟视无睹,照旧大肆敛财,侵吞23亿元的国防费用,以及5万石(250万公斤)以上的粮食,腐化堕落到如此境地。1952年,李承晚的4年总统任期将满,而其领导的自由党此际已与民主党纷争剧烈,在国会中,民主党势力占据明显优势。为获得连任,李承晚提出 ,总统选举的方式由国会选举改为全体选民直接选举,这一动议自然遭到了民主党的激烈反对。在李承晚看来,既然“顺应民主潮流”的办法行不通,那只好不客气地采用强制独裁手腕了,自由党政府先是以多名民主党议员涉嫌“容共”等罪名将他们关押起来,随后,出动军警包围国会,于1952年7月12日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总统由人民直接选举。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09 12:36:59 +0800 CST  

是年8月,李承晚当选连任韩国第二任总统。
如果说李承晚第一次 是扛着“民主”的义旗的话,那么在仅隔两年之后的1954年,自由党再度提出 ,要求韩国首任总统可以连任一届以上,这一举动就显得不那么“民主”了,为了当上终身总统,不惜扯下民主的外衣。我们来看看其最终表决结果:总票数203票中,投赞成票的是135票,如果达到总票数的三分之二(135.2票), 即可通过,由于还缺0.2票,国会否决了这一动议。可第二天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自由党发言人在国会宣布:根据数学上的四舍五入计算方法,0.2票理当舍去,135票即已达到了法定 票数。李承晚的第二次改宪就这样成功了,中间这一小小的插曲,说明了政客们在处心积虑地玩弄权术之时,连小学时学过的数学也忘得差不多了,但更是说明了他们心里发虚的一面。“四舍五入”法成了李承晚及其自由党的救命稻草。
1956年,年过80的李承晚第三次当选总统,此际他已经垂垂老矣,身体状况极差,很少公开露面。这个年龄早该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刻,然而,按照中国传统的领袖们的信念:“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就是传统的政治游戏规则,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一点连在美国留学多年,获取博士学位的李承晚也无力改变,无心将权力让位给年轻力壮的贤者。当然,受制于国内外民主呼声日隆的环境,民主的外衣是不能脱的,不管是自由党,还是民主党,这对势不两立的冤家,在这一点上倒是心有灵犀。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09 15:54:02 +0800 CST  
为了未来的精彩,与君等共努力!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09 18:48:41 +0800 CST  
作者:存聿生 回复日期:2008-4-9 22:17:00

请问这些到底是李承晚的想法,还是自由党的想法?有没有界定?

--------------------------------------------
后面会回答这一问题.很多时候,不知您有无这样的感觉:世事如棋,我等皆为棋子.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0 11:35:39 +0800 CST  
在这届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张勉,击败自由党候选人李起鹏,当选为副总统。而1958年的国会议员选举中,在野的民主党更是大获全胜,赢得多数席位。
1958年10月,李承晚政府决心铁腕实行“新国家保安法案”,意在加强对社会的控制,限制反对势力对政府的批评指责,按照当权者的逻辑,这些批评指责很不负责任,有的简直就是扰乱视听,“新闻自由”可以,但后面加上两个字“泛滥”可不行。
这项法案自然遭到了民主党所主导的国会的激烈反对,自由党调来大批警察包围国会,最后不甚光彩地“通过”了提案。

1959年的冬天似乎来的特别早,又一轮总统大选将至,年近85岁的老总统李承晚衰老的身体陷在轮椅中,饮食起居都要靠他人照顾,思维也是十分混乱。知道去日无多,这几年,他已将党政大权逐渐移交给亲信李起鹏。为应对明年大选,自由党提出的正、副总统候选人仍旧是李承晚、李起鹏。上届选举中,李起鹏被张勉击败,出任副总统的计划流产,李承晚对此尤有切肤之痛,而眼下死亡正向自己逼近,今后自由党将何去何从?想到这些,这位行将就木的老人和亲信们不停筹画,彻夜难眠,倍受煎熬。
按以往惯例,大选将于5月份举行。1月29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赵炳玉赴美国接受胃部手术,自由党自然在事先即得知这一消息,经过精心策划,政府于次日突然宣称:为避开5月份的农忙季节,此次总统选举将提前至3月15日举行。这一行动完全打乱了民主党的计划,完全措手不及。兵法上的“出奇制胜”,在迷信强权即公理的社会,被执政的自由党玩弄的得心应手。
数日之后,躺在华盛顿美国陆军医院的赵炳玉气愤难平,心脏病发作,病情迅速恶化,临死前,他说:“自由党从背后给了我一枪……”
大选于3月拉开帷幕,一场闹剧开始上演,投票者受警察恫吓老老实实呆在家中不敢出门,在许多投票站,自由党人将大量伪造后的选票投入票箱。而有些地区,反对派观察员被以各种理由不让进入投票处,内务部出动所有秘密警察,恐吓威逼投票人,成千上万的民主党的铁杆支持者被逮捕,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0 11:38:48 +0800 CST  

作者:三过空门而不入 回复日期:2008-4-10 13:11:47

一本韩国史就是宇宙史
————————————————————————
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小中见大,与诸位共勉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0 15:36:37 +0800 CST  

作者:lastoman 回复日期:2008-4-10 16:58:03
个人认为像亚洲四小龙这些国家和地区,它们没有掌控自己命运的力量,外因是这些地区发展的决定因素。。。。

关于它们的发展道路,值得关注,但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不大。。。。
————————————————————————————

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内因。
至少应该这样说:某个政治势力群体,很好的利用了这种所谓的“外因”。
外因,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结果。对不同的国家,亦然。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0 18:23:01 +0800 CST  
在个别“监管控制不严”的地区,不计其数的票箱被调换,移花接木手段玩弄的淋漓尽致。这场闹剧当然不能被称之谓“选举”,连“舞弊选举”也算不上,毕竟“舞弊选举”还有些许公正成份在其中。
1960年的韩国大选,是“自由民主世界”最丑恶的一页,执政的自由党人视民众为木偶人,他们为这一发现欢欣鼓舞。“选举”结果:李承晚赢得92%“选票”,而李起鹏以70%的得票率超过民主党候选人张勉,当选为副总统。
在决定自身命运的危急时刻,民主党开始反击,宣称选举完全无效,号召人们推翻无视民众存在的政府。随后马山市学生率先发动游行示威,数千名市民也加入其中。警察展开残酷的镇压,当场开枪打死16人,伤者近百人。
4月11日,马山海滩上,渔民发现了一具高中学生的遗体,其头部嵌进一枚催泪弹片,显然这位学生是被警察摧残致死之后扔入海中的!消息像炸了锅一样传遍了整个马山,飞向全国。当日,马山再度爆发示威游行。年青的生命是国家的希望,而政府视生命如草芥,杀人如砍瓜切菜!马山的游行示威迅速向朝鲜半岛南部漫延开来!在首都汉城,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山雨欲来。4月19日,最开始由数千名学生游行队伍向总统府前进,途中有大批学生、市民、教授加入进来,游行队伍汇集成几十万人,人群齐声高喊:
“打倒独裁统治!”
“为了真正的民主自由,我们在所不惜!”
“胆小鬼滚开!”
警察和宪兵先是发射催泪弹,见吓不住游行队伍,便开枪射击,霎时间,一排接一排的手无寸铁的人们倒在血泊之中,愤怒的哭喊声响彻天地,没有自由,勿令死!无数将自由与正义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人们越过倒下者的身体,在血色黄昏中与全副武装的警察队伍展开了肉博战,上演了韩国自由民主史上悲壮的一幕。
这,便是载入韩国现代史册上著名的“四•一九”学生运动,李承晚政府调集了韩军第十五师以及大批警察,在冲突之中有186人英勇牺牲,受伤6千余人,其中大部分为学生和工人。
面对如火如荼的民主运动形势,李承晚政府内部开始分化,内阁出于对稳定形势的需要,主动提出全体辞职。而在4月19日夜间军事戒严会发布后,全副武装的士兵开进汉城。但韩国军方在美国政府的默许之下,在政府和示威者之间严守中立态度,没有开枪镇压。
4月23日晚,李承晚拖着衰病之躯,来到汉城国立大学医院,望着病床上受伤的学生们,眼见一个个昔日朝气蓬勃的身躯上缠满了绷带,这位年已85岁高龄的老人,悲从中来,流下了痛苦的泪水。良久,他问身边的官员们:“为何这些年轻人要受这样的痛苦?他们怎么了?”
此际,民众已经对李承晚政府彻底失望,要求李承晚、李起鹏辞职以谢国人的呼声势不可挡,示威者包围了内务部、国会大厦及李起鹏住宅。
面对眼前的这种情势,李承晚没有再继续走下去,采取独裁者们所惯用的铁血手段下令军方展开大屠杀行动,他所顾虑的是自己一旦辞去总统后,韩国的政治形势会走向空前动荡,但势已至此,别无他法。1960年4月27日,处于两难境地中的李承晚选择了辞去总统职务这一办法,从12年的权力巅峰上跌落下来。一个月之后,在相伴了三十多年的老妻——佛兰西的搀扶下,李承晚离开韩国,飞往美国。伴随着一个时代的崛起与落幕,李承晚个人也在其中沉浮起落,从这一点来看,“自古英雄多寂寞”,似乎谁也难逃这一历史的宿命。

李承晚是韩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对韩国历史及社会的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在朝鲜半岛的民族解放事业方面以及韩国的建立,李承晚功不可没;李承晚在政治体制上照抄美国模式,成为美国民主试验的忠实执行者,直接导致了韩国社会的混乱无序,各级官员浑水摸鱼,腐败盛行(此为专制政府的固疾,在民主试验的韩国亦不例外),在法律被肆意践踏的时代,习惯于被威权统治的韩国人,于此失去精神支柱,社会混乱在所难免,“民主”最后成为一件漂亮的外衣。民众所遭受的苦难愈益深重,韩国的社会格局急需新的整合,这一点,从李承晚引退后的一年多的混乱局面可以见出分晓。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1 09:28:17 +0800 CST  
在个别“监管控制不严”的地区,不计其数的票箱被调换,移花接木手段玩弄的淋漓尽致。这场闹剧当然不能被称之谓“选举”,连“舞弊选举”也算不上,毕竟“舞弊选举”还有些许公正成份在其中。
1960年的韩国大选,是“自由民主世界”最丑恶的一页,执政的自由党人视民众为木偶人,他们为这一发现欢欣鼓舞。“选举”结果:李承晚赢得92%“选票”,而李起鹏以70%的得票率超过民主党候选人张勉,当选为副总统。
在决定自身命运的危急时刻,民主党开始反击,宣称选举完全无效,号召人们推翻无视民众存在的政府。随后马山市学生率先发动游行示威,数千名市民也加入其中。警察展开残酷的镇压,当场开枪打死16人,伤者近百人。
4月11日,马山海滩上,渔民发现了一具高中学生的遗体,其头部嵌进一枚催泪弹片,显然这位学生是被警察摧残致死之后扔入海中的!消息像炸了锅一样传遍了整个马山,飞向全国。当日,马山再度爆发示威游行。年青的生命是国家的希望,而政府视生命如草芥,杀人如砍瓜切菜!马山的游行示威迅速向朝鲜半岛南部漫延开来!在首都汉城,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山雨欲来。4月19日,最开始由数千名学生游行队伍向总统府前进,途中有大批学生、市民、教授加入进来,游行队伍汇集成几十万人,人群齐声高喊:
“打倒独裁统治!”
“为了真正的民主自由,我们在所不惜!”
“胆小鬼滚开!”
警察和宪兵先是发射催泪弹,见吓不住游行队伍,便开枪射击,霎时间,一排接一排的手无寸铁的人们倒在血泊之中,愤怒的哭喊声响彻天地,没有自由,勿令死!无数将自由与正义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人们越过倒下者的身体,在血色黄昏中与全副武装的警察队伍展开了肉博战,上演了韩国自由民主史上悲壮的一幕。
这,便是载入韩国现代史册上著名的“四•一九”学生运动,李承晚政府调集了韩军第十五师以及大批警察,在冲突之中有186人英勇牺牲,受伤6千余人,其中大部分为学生和工人。
面对如火如荼的民主运动形势,李承晚政府内部开始分化,内阁出于对稳定形势的需要,主动提出全体辞职。而在4月19日夜间军事戒严会发布后,全副武装的士兵开进汉城。但韩国军方在美国政府的默许之下,在政府和示威者之间严守中立态度,没有开枪镇压。
4月23日晚,李承晚拖着衰病之躯,来到汉城国立大学医院,望着病床上受伤的学生们,眼见一个个昔日朝气蓬勃的身躯上缠满了绷带,这位年已85岁高龄的老人,悲从中来,流下了痛苦的泪水。良久,他问身边的官员们:“为何这些年轻人要受这样的痛苦?他们怎么了?”
此际,民众已经对李承晚政府彻底失望,要求李承晚、李起鹏辞职以谢国人的呼声势不可挡,示威者包围了内务部、国会大厦及李起鹏住宅。
面对眼前的这种情势,李承晚没有再继续走下去,采取独裁者们所惯用的铁血手段下令军方展开大屠杀行动,他所顾虑的是自己一旦辞去总统后,韩国的政治形势会走向空前动荡,但势已至此,别无他法。1960年4月27日,处于两难境地中的李承晚选择了辞去总统职务这一办法,从12年的权力巅峰上跌落下来。一个月之后,在相伴了三十多年的老妻——佛兰西的搀扶下,李承晚离开韩国,飞往美国。伴随着一个时代的崛起与落幕,李承晚个人也在其中沉浮起落,从这一点来看,“自古英雄多寂寞”,似乎谁也难逃这一历史的宿命。

李承晚是韩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对韩国历史及社会的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在朝鲜半岛的民族解放事业方面以及韩国的建立,李承晚功不可没;李承晚在政治体制上照抄美国模式,成为美国民主试验的忠实执行者,直接导致了韩国社会的混乱无序,各级官员浑水摸鱼,腐败盛行(此为专制政府的固疾,在民主试验的韩国亦不例外),在法律被肆意践踏的时代,习惯于被威权统治的韩国人,于此失去精神支柱,社会混乱在所难免,“民主”最后成为一件漂亮的外衣。民众所遭受的苦难愈益深重,韩国的社会格局急需新的整合,这一点,从李承晚引退后的一年多的混乱局面可以见出分晓。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1 09:30:02 +0800 CST  

朝鲜战争结束后的李承晚,以78岁的衰老病躯,随后盘桓总统之位达7年之久,这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东方民族固有的英雄情结实在让人感慨。在和民主党的争斗中,自由党处于劣势,而李承晚凭借其个人魅力占居总统之位,随着他身体的衰老,政府也日渐腐败无序,这应当是自由泛滥与东方文化二者消极结合的果实,一向以“自由世界”自居的美国人,可能没有想到在韩国进行的民主试验是这一结局。当然,韩国人把这一前进中所遭受的剧痛归吝于李承晚一人,亦不难理解,也许历史永远就是这样,重要的是结果,而原因则是次要的。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1 09:31:08 +0800 CST  

抱歉,重复发了一大段,以后我一定注意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1 10:15:10 +0800 CST  
民主旗号下的传统一幕

李承晚下台,经过许政主持的四个月过渡政府后,民主党在7月29日举行的国会大选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张勉当选为国务总理,尹普善居于总统之位,在民主党所倡导的内阁责任制之下,总统之位没有太多的权力意义,只是以国家的象征出现。
建立自由、民主的社会,可以说是东方民族与生俱来的理想,但是,在专制强权的惯性之下,人们表现出的往往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甚至茫然无措。善良的民主党人在政治体制上比李承晚更加理想主义化,他们经过对以往李承晚“独裁”的反思,在体制上走的更远:其一是加强了内阁与国会之间的权力制衡,政府拥有解散国会的权力,国会拥有对政府的不信任权。其二是取消了李承晚时期对言论、结社、出版、集会自由的限制。其三是新设立了拥有宪法解释权、弹劾权、解散政党案审判权的宪法法院。
在理想主义的光环之下,专制文化的种子仍旧处处开花结果,行贿受贿、贪污、裙带关系、任人唯亲的游戏规则照样大行其道。部长级或局长级的党的领导人,被那些为谋取好处和官位的蜂拥而至的来访者弄得焦头烂额,比菜市场的交易还要嘈杂,大大小小的好处在明里暗里安排着。
民主党在成立之初,即是为了联合各系力量对抗李承晚的自由党。李承晚政府垮台后,民主党经过内部洗牌,分解为新、旧两大派别,旧者尹普善为首,新者张勉居头。民主党在执政后,为分取胜利果实,自然是一番白热化的争夺。之后,权力分配是尹任总统、张任总理,内阁成员多为新派人物。旧派没有尝到多大甜头,又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发动一场倒阁行动。于是新派不得已让步,将内阁中5个部长席位拱手送给旧派……争夺权位之激烈,仅仅张勉执政的九个月时间,内阁改组达四次之多!如此回环往复,内耗不断,政府官员们筋疲力尽,至于老百姓的死活,国计民生,人民公仆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1960年11月,原民主党旧派们组建了民正党,新、旧彻底决裂,分道扬镳。
1961年2月,韩国爆发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丑闻。媒体批露了民主党高级官员插手东京一家公司与韩国钨公司间的4000吨委托购销合同,收受300万美元贿赂。消息一经披露,民主党内的纷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这一事件的调查中,韩国钨公司的经理采用多方手段,软硬兼施,又打又拉,一方在政治上施压(幕后受人指使),一方面送给国会调查组成员每人二至三百万元的贿赂。这桩可耻交易的贿赂总数达到令人吃惊的45亿元。
人们无情地运用权力来谋取好处及个人利益,前汉城市长试图逼迫批准城市屠宰场开业,其要价达1000万元。一些部长、副部长居然发放经营烟草商店的执照,不用说是为了捞钱。民主党人的政治哲学在“自由、民主”的外衣下,是“大家能就捞”的醉生梦死景象。
社会毫无公正性可言。李承晚政府垮台后,张勉政权表面上一派自由繁荣的景象,而实质上是无政府主义者们的狂欢聚会。人们通过游行示威发泄心中不满,而对怎样建立一个有秩序的公正的社会显得茫然无措,思想上的矛盾,传统的重负让韩国人无比痛苦。新闻管制被取消后,形形色色的报刊杂志迅即冒了出来,以引导反政府的社会情绪为目的。结社、集会自由的限制被取消以后,各种力量伺机而起,李承晚下台后的一年间,发生了1800多次的游行示威,参加总人数近百万。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1 11:30:18 +0800 CST  
李承晚政府倒台之后,韩国的社会秩序如此之乱,恐怕是那些善良的人们所始料不及的,而国家的经济形势也是毫无起色。1960年人均产值仅79美元,为全球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失业人数高达数百万人,有数万的农民挣扎在饥饿的惨境中,在青黄不接的时节,成群结队的农民上山剥松树皮、挖草根充饥,通货膨胀更是让人民经受长期的折磨。
五、六十年代,在东方世界大踏步向西方文明迈进的历程中,发生的两件事是颇让人深思的,其一是巴基斯坦议会议长被一位议员谋杀;其二是韩国张勉政府的国民议会被失去理智的游行队伍占领,长达21分钟。
韩国建国历经12年的民主试验,其局势用“一盘散沙”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人们奢侈地享受着“民主自由”的美酒,却对自己的责任与克制全然不知。在一家日报上有这样一幅漫画:一群人正在向另一群示威者示威,以表达对各种示威活动的不满。当《釜山日报》发表了一篇有关东亚大学内部管理欠佳的报道,招致该校学生冲击报馆,打砸得一片狼藉,报纸总编被学生们拳脚交加,扒在地上不能动弹,残酷的折磨之下,总编被迫起草一份道歉声明在报刊上刊登。这位曾在四月学生暴动中,面对警察和刺刀毫无惧色,在业界备受尊重的新闻官员,此际流下了屈辱的泪水。
山河破碎,纷乱不止,如何平息动乱,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作为韩国的主流阶层,深受传统影响,保守主义者们正苦苦思索解决问题的良方。儒家文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感,在现代社会或许显得有些古板,但正是这些坚定的保守主义者们,开始酝酿采用铁腕手段,以最快的速度结束纷乱的局势。

1961年5月的一个清晨,大地刚从沉睡中醒来,一位默默无闻的陆军将领——朴正熙少将在太阳升起之时改写了韩国的历史,让这个传统的东方古国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他发动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军事政变,如他所言,政变的目的是“旨在把我们的国家从动乱和毁灭中拯救出来”。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1 12:31:23 +0800 CST  
与出身于上流社会的李承晚、张勉截然不同的是,朴正熙出身农家,在还没有降生人间之时,他就差点死去,命运对于不同的生命竟然是如此的不公:朴正熙出生的1917年前后,在韩国农村,一年的收成仅够一个男人养家糊口,如果孩子一旦超过两个,无疑是雪上加霜,忍饥挨饿是难免了。当年近半百的朴成彬得知妻子怀上了第八个孩子时,忧郁的脸上不见半点笑容!孩子的母亲每天含泪喝下两大杯酱油,想靠这种民间流传的办法让孩子流产,当这一切并未见效时,她又多次从柴堆上往下跳,同样无济于事。一个母亲为了生存,可以想象这其中忍受了多少痛苦!
既然这个孩子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在降临苦难的人世间之前就经受了生命的严酷挑战而活了下来,朴家用满屋的笑语迎接他的诞生。早年以军官之身投身朝鲜东学党起义,失败后种地为生的父亲给孩子取名正熙,意即正义之光。
当富贵人家的孩子还只知道在母亲怀抱中撒娇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时,朴正熙年仅6岁时,就要穿着粗陋的草鞋,步行十几里地上学念书。他倔强的性格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东方民族教育孩子向来以“听话”为宗旨,那些乖巧,善于看师长眼色行事的小孩,自然是深受宠爱,每当老师厉声训斥朴正熙时,他总是沉默无语,从来就不会违心地回答责问。这种性格在他后来的生活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达成自己的信念,可以忍受一切痛苦和挫折!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个性,朴正熙在学习上能够出人头地,除了因体格瘦弱,体育成绩不佳而外,其他各门功课成绩都居于优等。
1937年,朴正熙从日本人主办的大邱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担任一所私立小学的教师,除交付生活所需的食宿费外,他把余下的工资全部寄给在农村艰难度日的父母。
早年参加东学党起义的父亲的言传身教,自身性格与悟性,使朴正熙在童年始就立志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以此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平平淡淡的教书生涯,三年的光阴,也许对一般人来说早已经随波逐流,现实中安逸、有保障的生活,比起那些飘渺的理想,苦心孤诣的追求,聪明的人们往往会选择前者,而偏偏生性木讷的朴正熙选择的是后者,这种选择在这三年的时间中越来越沉重,难免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日本校长也越来越看他不顺眼,多次的口角之后,终于熬到摊牌的时候了。朴正熙辞职而去,准备前往战云密布的军队中施展自己的抱负。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1 12:33:16 +0800 CST  


1940年,朴正熙考入日本设在中国长春的陆军士官学校,在那里日本人严酷的军规与军事教育,与他不屈和坚忍的性格发生了强烈的撞击,玄雄在《朴正熙》中评价道:
朴正熙从凶狠、顽固而又严厉的日本教官那里接受了基本的军事训练,在这里,又进一步塑造了朴正熙在成为杰出领袖过程中的某些特质——说一不二、斩钉截铁的纪律,象刀刃一样的精确,对朋友的忠诚,对挡路者的无情。这些原存于他孩童时期隐而不露的特质,却在他斯巴达式的严酷军事训练中凸显而出。
得益其勤勉、顽强和不甘居下的天性,朴正熙成为军队中的尖子学员。1944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在日本关东军服役,仅一年后,日本投降,朴正熙被解职后,身无分文地回到老家,穷愁之时,靠他人接济度日。朴正熙一直都是颠沛流离,命运之舟跌跌撞撞,中间在韩国军队中任过职,因卷入“丽水―顺天兵变”,涉嫌“通共”,差点被处死。俗语云:“三十而立”,此际的朴正熙在个人前程上一筹莫展,甚至连“活下去”都成了问题。艰难的处境,正是磨砺英雄的大好时机,这个道理可能谁都听说过,但真正能发现其中真谛的人其实不多,朴正熙应该算这“不多”中的一个。面对美、苏冷战铁幕落下之时的朝鲜半岛形势,军人与生俱来的民族责任感让朴正熙心潮起伏,他说:“为什么我们这个具有辉煌文化传统的祖国会沦落至此?或许是我国所处有战略位置——她像一把利刃从亚洲大陆直指日本——这使我们成了那些强大邻国的猎物,而不是像同盟国领导人在雅尔塔和开罗所许诺的那样,让我们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在国家深重的外患之下,更让人揪心的是“内忧”,朴正熙深有感触地认识到,一种来自朝鲜国内政治人物明争暗斗的慢性病,这种延续了几个世纪的疾病将使国家面临分裂的局面。
韩国建立之初,政治上的腐败便已像瘟疫一般渗透到各个角落,军队不是世外桃源,自然也是巴结逢迎,腐败成风。朴正熙虽然才华出众,但耻于阿谀奉承,抑郁不得志是情理之中。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了,“国难思良将”此际成为真理,朴正熙得以在军中迅速升迁,到1953年停战前夕,朴正熙任第三军炮兵司令。战争结束后,整个统治阶层又回到了歌舞升平的日子,比之战前的腐化风气犹有过之而不及,朴正熙在逢迎上司意图方面不是很擅长,因而又回到从前被冷落的日子,由于他为官廉洁,家庭收入仅靠薪俸,日子难免清苦。但比起饥寒交迫的童年要好多了。
寒苦的出身,使这位理想主义者以实现社会的公正、改善下层民众的贫困为最大目标,当时,在低工资的士气萎靡的军队,朴正熙的这种正直的作风成为不少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贪污腐化之风愈演愈烈,其中釜山军需补给站最为严重。政府这时意识到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军队的战斗力将会衰落。1960年2月,政府下决心整顿和改组釜山的军需给养部门,设立后勤基地司令部,朴正熙被任命为基地司令。
在新建的釜山后勤基地总部,朴正熙举行了他有生以来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午10时他准时出现在记者招待会大厅,在人们几乎忘记了什么是军人的本色时,前任军官们在这种场合一贯姗姗来迟,似乎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身份。他的举动有些像出土文物,在场的记者为之稀罕不已。
朴正熙衣着朴素,刚从演习地赶回来,身上还穿着野战夹克便来到了会场,军帽下面是一张饱经风霜的庄稼人的脸庞,使人们感到一种没有距离感的直率和朴实。这时一名记者单刀直入:“朴将军,您打算如何整顿釜山的军需基地?”
朴正熙的回答出人意料的简短:“我将尽力而为。”记者们本来已经做好记录长篇大论的准备,但好长时间没有听到下文,有几位自制力不佳的记者按捺不住笑出声来。
木讷、严谨的朴正熙不为所动地坐在那里,片刻之后,他向记者们表示“尽力而为意味着”撵走那些掌有实权的将军、政治家,以及政府官员的忠实门徒的中下级军官,以他所信赖的下级军官取而代之,以大换血方式整顿釜山军需基地。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1 15:04:30 +0800 CST  

1940年,朴正熙考入日本设在中国长春的陆军士官学校,在那里日本人严酷的军规与军事教育,与他不屈和坚忍的性格发生了强烈的撞击,玄雄在《朴正熙》中评价道:
“朴正熙从凶狠、顽固而又严厉的日本教官那里接受了基本的军事训练,在这里,又进一步塑造了朴正熙在成为杰出领袖过程中的某些特质——说一不二、斩钉截铁的纪律,象刀刃一样的精确,对朋友的忠诚,对挡路者的无情。这些原存于他孩童时期隐而不露的特质,却在他斯巴达式的严酷军事训练中凸显而出。”
得益其勤勉、顽强和不甘居下的天性,朴正熙成为军队中的尖子学员。1944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在日本关东军服役,仅一年后,日本投降,朴正熙被解职后,身无分文地回到老家,穷愁之时,靠他人接济度日。朴正熙一直都是颠沛流离,命运之舟跌跌撞撞,中间在韩国军队中任过职,因卷入“丽水―顺天兵变”,涉嫌“通共”,差点被处死。俗语云:“三十而立”,此际的朴正熙在个人前程上一筹莫展,甚至连“活下去”都成了问题。艰难的处境,正是磨砺英雄的大好时机,这个道理可能谁都听说过,但真正能发现其中真谛的人其实不多,朴正熙应该算这“不多”中的一个。面对美、苏冷战铁幕落下之时的朝鲜半岛形势,军人与生俱来的民族责任感让朴正熙心潮起伏,他说:“为什么我们这个具有辉煌文化传统的祖国会沦落至此?或许是我国所处有战略位置——她像一把利刃从亚洲大陆直指日本——这使我们成了那些强大邻国的猎物,而不是像同盟国领导人在雅尔塔和开罗所许诺的那样,让我们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在国家深重的外患之下,更让人揪心的是“内忧”,朴正熙深有感触地认识到,一种来自朝鲜国内政治人物明争暗斗的慢性病,这种延续了几个世纪的疾病将使国家面临分裂的局面。
韩国建立之初,政治上的腐败便已像瘟疫一般渗透到各个角落,军队不是世外桃源,自然也是巴结逢迎,腐败成风。朴正熙虽然才华出众,但耻于阿谀奉承,抑郁不得志是情理之中。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了,“国难思良将”此际成为真理,朴正熙得以在军中迅速升迁,到1953年停战前夕,朴正熙任第三军炮兵司令。战争结束后,整个统治阶层又回到了歌舞升平的日子,比之战前的腐化风气犹有过之而不及,朴正熙在逢迎上司意图方面不是很擅长,因而又回到从前被冷落的日子,由于他为官廉洁,家庭收入仅靠薪俸,日子难免清苦。但比起饥寒交迫的童年要好多了。
寒苦的出身,使这位理想主义者以实现社会的公正、改善下层民众的贫困为最大目标,当时,在低工资的士气萎靡的军队,朴正熙的这种正直的作风成为不少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贪污腐化之风愈演愈烈,其中釜山军需补给站最为严重。政府这时意识到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军队的战斗力将会衰落。1960年2月,政府下决心整顿和改组釜山的军需给养部门,设立后勤基地司令部,朴正熙被任命为基地司令。

楼主 心月长河  发布于 2008-04-11 18:50:25 +0800 CST  

楼主:心月长河

字数:100773

发表时间:2008-04-08 02: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11:07:33 +0800 CST

评论数:67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