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美国 道美国----一个现代帝国的传奇崛起[连载]

作者:@zlt4 时间:2015-05-11 17:43:01
圣踏 安纳是西班牙人还是墨西哥人?
--------------------------------------
谢谢,是墨西哥人。
他爸爸是西班牙人,母亲是法国人。圣塔.安纳出身于墨西哥,当时墨西哥还没从西班牙手里独立。墨西哥闹独立时,圣塔.安纳站在西班牙一边,参与镇压叛乱,但很快参与叛乱,反抗西班牙,并获得独立。独立后他属于墨西哥公民,且他生于墨西哥,故而算墨西哥人。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11 20:28:01 +0800 CST  
主力部队逃走,剩下的散兵和老百姓的抵抗是无力的。美军进入墨西哥城实行军管,很快控制了局势。
圣塔.安纳逃跑后,宣布辞去总统,并带领军队进攻美军占领的普埃布拉,无果。他的逃跑行为导致他失去民心,墨西哥另外成立政府,免除他的军事指挥权,将他赶出墨西哥。他不得不到牙买加避难。
美墨两国谈判,败国无筹码。1848年2月2日,两国签订《瓜达鲁普--伊达尔戈条约》。墨西哥正式把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卖给”美国,承认格兰德河为两国边界。美国付给墨西哥1500万美元,放弃墨西哥所欠325万美元债务。
美国面积增加了120万平方英里,墨西哥领土缩小了一半,美国领土则增加了一半。若加上俄勒冈,则增加了60%。
一些史学家经过艰苦的考证后,曰:“这是这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土地抢夺行为”。
这些新土地后来分为德克萨斯、新墨西哥、亚利桑那、犹他、内华达、加利福尼亚6个州,以及怀俄明州与科罗拉多州的一部分
单就土地面积而言,波尔克是美国扩张领土最大的总统。
战争中,墨西哥5万多人丧命,其中一半是军人。美军死亡1.3万人,真正阵亡的仅有1700人,其他人死于疫病。美国战争费用达1亿美元。在《瓜达鲁普—伊达尔戈条约》签订9天后,加州发现金矿,大量移民涌入,疯狂掀起淘金热,头十年就挖掘出价值5亿美元的黄金。到1849年,加州人口已达125万。
美墨战争,让美国大发了。
《瓜达鲁普—伊达尔戈条约》让墨西哥老百姓很愤怒。他们高呼:
“把武器发给我们,我们继续和美国佬战斗!”
但是,墨西哥上层----由西班牙白人后裔组成的寡头集团,对打仗没有一点信心。相反,他们担心继续打仗,会导致墨西哥更加贫困,进而会爆发革命。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12 00:08:17 +0800 CST  
要是这样,那就不好玩了。美国入侵,只是要土地;百姓革命,要的是政府的命,特别是官员的老命。这仗,还敢打不?
但美墨战争的失败,和国土的丧失,让老百姓愤怒不已,墨西哥重新陷入政治危机。圣塔.安纳乘机回到国内,顺应民心假扮英雄,于1853年4月20日再任墨西哥总统。
同年12月30日,美国以修建通往加利福尼亚铁路的需要为由,要求从墨西哥购买亚利桑那南部约4.5万平方英里的希拉河流域。圣塔.安纳深知美国人的厉害,不得不答应。谈判前讲好的价格是1500万美元,最后成交价压到1000万美元。
圣塔.安纳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墨西哥国民和反对党的愤怒,他们抛弃圣塔.安纳,选举了新总统,圣塔.安纳外逃古巴,政治生命结束。
美国利用军事征服、政治外交和强行购买等手段,先后夺取墨西哥原国土面积约55%的土地,约230多万平方公里。 美国由此迈入世界大国行列,成为美洲的主宰。原美洲大国墨西哥,原世界经济大国墨西哥,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与美国争衡,变为世界不入流的国家。
战后,斯科特被授予金质奖章,获中将军衔,与开国将军华盛顿比肩。英国惠灵顿公爵对斯科特大胆出色的指挥很佩服,得志斯科特获胜后,称斯科特是当世“活着的最伟大的军人”,并要求英国军方研究美墨战争的部分战役。
斯科特红了。匪夷所思的是,属于辉格党的他,以违抗军令为名,逮捕了他的两位重要部下沃思和皮洛两位将军。这两位偏偏是民主党总统波尔克的重要政治盟友,波尔克命令放人,一怒之下撤销斯科特的职务。
斯科特没红几天,就黑了。军人玩政治,确实缺少一根筋。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12 00:08:47 +0800 CST  


斯科特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12 12:03:30 +0800 CST  
第五节 老粗总统小泰勒

签订《瓜达鲁普--伊达尔戈条约》,标志波尔克任前许下的四大目标提前完成----他获得的不是加利福尼亚,而是好几个加利福尼亚。这些巨大政绩,是在短短三年内完成的。
波尔克做事的环境不算好,国会反对力量占上风,手下两个最重要的将军小泰勒和斯科特,都是反对党辉格党人。在这种环境下,他依靠的力量只有一样:勤奋。
天不助我我自助,人不帮我勤来补。凡事不要指望别人,靠自己。波尔克以自己的勤奋,带动内阁高效运转,进而带动各项工作快速运转。
他在白宫,几乎没有爱好,没有娱乐,唯一的爱好就是工作。工作起来没日没夜,非常严肃,连和身边人开玩笑都很少,仿佛除了工作,他就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
当他检视自己的成就时,收获的是欣慰,是人生的无憾。但他还不满足,又干了一件令美国人肃然起敬的事:在1848年7月4日独立纪念日,动工建设华盛顿纪念碑。
创业者理解创业者,成大事业者与成大事业者心理相通。波尔克深深敬重开国元勋,决心建碑纪念。只是他没有料到,这个纪念碑,一修就是36年。今天,旅游者看到纪念碑,想到的是华盛顿,其实也凝聚着波尔克勤奋为国的拼命精神。
白宫4年,他决定干什么,就坚定地干什么,毫不犹豫,全力以赴,绝不拖泥带水。他除了工作,工作,还是工作。国务卿布坎南说:“他是我所认识的最勤奋的人,仅仅四年的任期,就让他变成了一个老人。”他进入白宫49岁,正值壮年,任期结束时,满头青丝变成白发,精壮的身体变得虚弱。
工作,掏尽了他的精气神。
1848年大选之年,他的辉煌业绩让大家期望他竞选连任,但他早早表态,绝不违背诺言,放弃连任机会。
这样,其他人就有机会了。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14 23:39:15 +0800 CST  
民主党5月22日在巴尔的摩开会,推举刘易斯.卡斯为总统候选人。卡斯上届提名时,就票数不错,开始只比范.布伦少一点,后来被波尔克这匹黑马给黑掉了。这次波尔克放弃,刘易斯.卡斯和范.布伦竞争,范.布伦是过气明星,支持者大减。两派发生激烈争论,最后刘易斯.卡斯出线。
支持范.布伦的人叫“烧谷仓派”,这批人极力反对奴隶制。民主党很多人认为,反奴隶制是对的,但不能影响民主党的政治前途。如果民主党反奴隶制过于强烈,就得不到南方的支持,无法在大选获胜,会危及党的生命。但范.布伦派恰恰强烈主张废奴,民主党内有人揶揄说:谷仓内有老鼠,想烧死它们是对的,但不能为了烧老鼠,连谷仓都烧掉哦。因而戏称范.布伦派是“烧谷仓派”。
范.布伦派欣然接受这个称谓。
1848年,奴隶制问题日益尖锐,在社会上热炒。有志于大选的人,无人能够装聋作哑,不亮出自己的主张。
这个问题的难处在于,你若赞成奴隶制,就得罪北方人,若反对奴隶制,就得罪南方人。无论得罪哪一方,大选都有可能没戏。
这是个烧脑的考题,考验候选人的能力和水平。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17 23:01:03 +0800 CST  
刘易斯.卡斯思量再三,提出“新开地主权论”,就是联邦新开辟土地上定居的人,有自主决定是否蓄奴的权力。
这个“新开地主权论”,一看即知,就是卡斯巧妙地回避表态,把球踢给新开地群众。这样一来,自己既不得罪北方人,也不得罪南方人。
卡斯好聪明啊!
在提名大会上,“烧谷仓派”认为卡斯反奴隶制不坚决,很生气。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退出会场。不久即团结社会力量,组成自由土壤党。主要政治力量包括四部分:辉格党良心派(英格兰地区反奴隶制的良心派)、民主党的自由土地派(民主党北方派)、自由党(主张废奴的党派)、民主党纽约州内的不满分子(范.布伦的死忠粉)。一看这个自由土壤党的人员构成,就知道是个坚决反奴隶制的党。这个党提名范.布伦为总统候选人,提名前总统亚当斯之孙为副总统候选人。
共和党6月在费城开会,他们在推举总统候选人时,遇到甜蜜的烦恼:他们有两个颇具声望的候选人----小泰勒和斯科特。
这两位不用说,都是军功显赫、名望极高之人。美国人有爱英雄的习惯,选谁都有可能胜利。
到底选谁呢?
他们仔细权衡,觉得还是选把握更大的人出来参选。选举是一项风险事业,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冷静些好。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17 23:01:21 +0800 CST  
他们考量再三,觉得扎卡里.泰勒更好。因为小泰勒出生弗州,又是拥有100名奴隶的种植园主,一个活脱脱的标准南方人,还怕南方人不喜欢他?他是战争英雄,会得到北方人的青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长期服役,是个大老粗,不知政治为何物,没人知道他的政治观点,也就没有口实落在对手手里。
于是,共和党推举小泰勒为总统候选人。为吸引北方选民,提名辉格党北方重要领导人----纽约州前国会议员米勒德.菲尔莫尔(Millard Fillmore)为副总统候选人。
三党大选,热热闹闹,污蔑、攻讦、花招轮番上演。但这些不过是大选佐料。审视大选主菜,辉格党惊讶地发现,小泰勒最大的对手不是卡斯,而是波尔克。波尔克总统超常的政绩为民主党赢得人民的心。民主党也惊讶地发现,卡斯的最大对手不是小泰勒,而是他自己。他的“新开地主权论”,本意是不得罪南北方,但一进入大选,社会的反响刚好相反,北方人怪卡斯反对奴隶制不坚决,南方人怪卡斯拥护奴隶制不坚决,一个好好的“新开地主权论”,成了得罪南北方人民的利器。
选举结果出炉,小泰勒险胜卡斯。普选票小小泰勒136万张,卡斯122万张,仅差14万张。选举人票相差36票,看上去不小,实际就等于纽约州的选举人票。
卡斯失败,不是败在小泰勒手里,而是败在自由土壤党手里,该党抢走了卡斯好几个州的选票,否则卡斯会在选举人票上大胜小泰勒。
追根溯源,问题还是出在“新开地主权论”上,正是这个主张激怒了反对奴隶制的人,促成自由土壤党的组建,分流了卡斯的选票。
卡斯的做法看似聪明绝顶,实际等于自杀。
记住:面对广大百姓,还是真诚点好。与群众玩小聪明,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是砸自己的头。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17 23:01:40 +0800 CST  
小泰勒如愿以偿当上总统,本应于1849年3月4日就职,可他一看,坏了,该日是星期天。按照基督教规定,星期天是安息日,不宜工作。小泰勒可不敢违背基督诫令,他向联邦最高法院抛出一句话:3月4日俺不就职,推迟一天就职。

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目瞪口呆:哪有因这种无足轻重的原因,推迟就职的道理?再说,波尔克任期到3月3日截止,哪3月4日不就没总统了吗,这怎么行?

首席大法官刚想给小泰勒言明轻重厉害,可看到小泰勒不容分说、毫不在乎的神情,法官大人到嘴的话咽回去了。

跟老粗讲道理,还不如给自己省点力气。

可国家不可一日无总统呀。

别担心,有制度保障。按照1789年总统继任法的规定,总统缺位时,由参院临时议长代行职权。当时的参院临时议长叫大卫.莱斯.艾奇逊,他获知消息后也是惊呆了:天下竟然有这样的奇事,自己不用竞选,就可以当总统,哈哈哈。

艾奇逊毫不犹豫地就任总统,还煞有介事地任命了内阁,让一帮狐朋狗友过了一番当一日内阁大员的瘾。可惜的是,这天参院事情多,艾奇逊总统忙得不可开交,忙完工作后筋疲力尽,随即睡大觉去了,并没有干一件总统份内的事情。

3月5日,小泰勒就职。波尔克参加完仪式后动身回纳什维尔。长期高强度的工作,损害了他的身体,患上了慢性腹泻,长途劳顿后病情加重。回家后休养了几天,可他忙惯了,闲不下来,决定建立总统图书馆。一忙,身体很快就垮了,三个月后竟然不治逝世。

波尔克是忙死的,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总统”,什么叫 “人民公仆”。

小泰勒一上任,就遇到一件棘手的事。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18 23:38:03 +0800 CST  
当时南部棉花种植兴旺,亟需奴隶。但国家早就禁止进口奴隶,那怎么办呢?那些奴隶主们千思万想,竟然想出一个绝佳的“歪主意”:美国隔海相望的古巴,有很多奴隶,虽然无法进口,但可以攻占古巴,这些奴隶不就可以运进美国吗?

这是个好主意。可行吗?

答案是:可行。

1849年南部扩张分子接触了一名古巴冒险分子,此人老想回古巴搞叛乱。南部一些奴隶主见有机可乘,就组织一支部队,准备交给古巴冒险分子,作为叛乱的军事力量。南部扩张分子计算好了,只要部队大规模进入古巴,叛乱一定会成功。最关键的是,只要部队留在古巴,古巴人就得听美国的,包括冒险分子。这样过一段时间,美国就可以轻松吞并古巴,成为一个新的蓄奴州。古巴奴隶就可以转运到各州(不算进口),满足南部需求。

出兵打仗,必须中央政府同意。总统会赞成吗?

一定会赞成。因为总统就是一个奴隶主,又是一位热衷国土扩张的人,攻打墨西哥很卖力,哪会不赞成?估计他比谁都积极。

军队很快组织好了,驻军新奥尔良,只等一声令下,出发。

南部奴隶主们千算万料,没想到真实的总统,与他们料想的刚好相反:小泰勒虽然是个奴隶主,却偏偏反对奴隶制;虽然进攻墨西哥屡立奇功,却非常反对侵略别国。

南部奴隶主们忘记了小泰勒是弗州人。弗州以北反对奴隶制,以南赞成奴隶制,弗州夹在中间是个过渡带,很多人思想上受北方影响,否定奴隶制;行动上沿袭南部旧传统,保留奴隶制,呈人格分裂状态。即使是华盛顿、杰弗逊这样的革命者,也是矛盾体,直到死前才给部分奴隶自由。小泰勒就是这样一位人格分裂者。

小泰勒看似打墨西哥很卖力,其实他心里不赞成。但碍于总统的命令,作为军人的他,只得满腹怨言,领军入侵墨西哥。

果然,小泰勒下令,不准入侵古巴,并警告南部公民,不得随意侵犯友好国家的领土。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20 00:20:38 +0800 CST  
南部奴隶主这才看清小泰勒的真面目,原来与他们不是一条心。

哎,大选投票投错了,被这个伪南方人给骗了。有机会吞并古巴这等好事,要是搁在杰克逊、波尔克手里,那是绝对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的,哪还管什么狗屁国际道义。

大老粗就是大老粗,想什么都很简单。好好的机会就这么浪费了。

其实,小泰勒制止侵略古巴,不完全出于道德正义。他有个担心,怕吞并古巴引发奴隶制争议,导致北方抗议甚至内乱。这样的话,他这个总统就不好当了。

小泰勒处理的第二件事,是与英国谈判签合同。1840年代,英国的手很长,伸到了中美洲,控制了一部分小国。还想在中美洲修条运河,接通大西洋和太平洋。若控制了这条运河,将有无可估量的经济和军事价值。此举引起美国愤怒。在美国人看来,英国这是在美国家门口挑事。

早在门罗时代,美国就发表门罗宣言,宣布“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英国越过大西洋来占地盘,实在是“孰不可忍也”。波尔克态度强硬,与中美洲一些国家签订协约,共同对付英国。

英国是世界老大,岂会怕美国?于是两国关系越来越紧张,有爆发战争之虞。小泰勒上台,这事就由他来决断了。

小泰勒虽是军人出身,却热爱和平。1850年4月他派国务卿国务卿克莱顿与英国驻美大使布尔沃谈判,想和平了结此事。

谈判比较顺利,4月19日就草签《克莱顿--布尔沃条约》,条约规定:
一是在中美洲修建运河必须是中立的,两国都不能控制运河;
二是两国都不在运河上修建或保留军事工事;
三是两国都不对中美洲任何地方实施侵占、设防、移民、谋求主权或者行使统治权。

小泰勒觉得条约内容过得去,就同意了。可条约内容让美国舆论大哗。大家纷纷指责总统,对英国太软,应该不承认英国对中美洲的殖民权,应该把英国势力赶出美洲。

尤其是条约第三条,内容不清晰、不准确。英国认为,是指以后不再殖民。美国认为包括以前殖民,即英国必须从以前的殖民地撤走,今后不准再殖民。两国为此争论不休。美国舆论大骂总统和他的外交班子,连签个条约都破绽百出,真是大老粗。

小泰勒哀叹:我哪里知道英国佬这么不要脸,在文字上埋伏笔,玩弄文字游戏啊?玩政治,比军事难多了。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20 00:21:44 +0800 CST  
小泰勒遇到的第三件啰嗦事是加尔芬家族索赔案。很早以前,美国政府需要向佐治亚的加尔芬家族赔偿一笔不小的资金。到小泰勒上台时,本金赔偿已经到位,但加尔芬家族要求政府续赔19.1万美元利息。财政部长有点想拖,司法部长建议财政部长赶快赔,反正早迟要赔,不如快点了结。财政部长见司法部长说了,觉得这个面子还是要买的,于是同意了。

本来这就是件小事,可突然爆出惊人的内幕:小泰勒内阁的陆军部长,暗中与加尔芬家族勾结,一起向政府索赔。他们之间签订了一个协议,规定加尔芬家族无论索赔到多少钱,都分一半给陆军部长。

这消息一传到社会上以后,掀起轩然大波,批评和责难像潮水一样涌向总统。小泰勒不得不分辨,说自己事先不知道陆军部长与加尔芬家族勾结之事,但这种分辨没用,政府陷入信任危机。

小泰勒十分被动,震怒之下决心改组内阁。

与此同时,还有一件更麻烦的事困扰着他。

美国经过美墨战争,夺取了大片土地。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在这些新土地上,到底实不实行奴隶制?

很显然,南北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早在1846年的美墨战争中,波尔克曾经想与墨西哥议和购地,国会决定为此拨出专款,用于谈判。在这个拨款法案中,附加了一个威尔莫特提出的附件,附件规定,在所有美墨战争中获得的土地,都禁止施行奴隶制。这个附件史称“威尔莫特但书”。

“威尔莫特但书”一出现,就激起了国会的激烈争议。南方强烈反对,北方一再坚持。当时众议院废奴派议员占优势,多次通过了“威尔莫特但书”,但到参议院受阻,原因很简单,参院南北议员人数相等,废奴派议员不占优势,故而通不过。

这个问题争论了三年,毫无结果。到小泰勒当政时,争论加剧。因为新土地急着要建州,首先就要明确,这些州准不准许实行奴隶制。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21 01:37:45 +0800 CST  
事情搁到小泰勒手里,他不得不提出处理意见。他主张,新地方蓄不蓄奴,应当由当地居民自由选择,最省时省力的办法是,鼓励各地建州,然后由各州自己立法,决定蓄不蓄奴。
这个办法,是卡斯在大选中所提“新开地主权论”的翻版,卡斯同志因为这个输掉大选,想不到当选总统反而捡起来,作为施政主张。很显然,小泰勒的命运与卡斯一样:被南北方骂得狗血淋头。
大老粗啊大老粗,怎么说你呢?你明明看见卡斯在此地摔跤,干嘛你还要走到这里,认认真真摔一跤呢?
国会继续辩。
新地各州可等不及了,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正式提出申请,要求以自由州的身份加入联邦。

国会必须尽快作出答复,这让争论陡然升级。在这个重要关头,南北方谁都想占上风,故而争论进入白日化状态,争论变成了争吵,争吵变成了打架。

1849年1月5日,国会举行大辩论会,双方情绪激动,踊跃发言,激辩不断,是美国历史上少有的大辩论之一。

辩论由副总统兼参院议长菲尔莫尔主持。他身为副总统,却与总统唱反调。总统坚决反对奴隶制,菲尔莫尔却主张妥协,并斗胆向总统说,假如参院投票出现平局,他将站在妥协一边。

总统副总统各站一边。

连老大老二都这么撕破脸,议员们就更顾不得什么了。很多议员事先作好充分准备,锻炼身体,然后排兵布阵,在会场大打出手。有的携带武器入会,准备拼命。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21 01:38:42 +0800 CST  
打架也好,拼命也好,都没能解决问题。南方代表决定,在6月份另外召开南方大会,采取一致行动。
所谓一致行动,就是脱离联邦,另外建国。
这一新动态,把小泰勒吓得很紧张。他把扬言脱离联邦几个南方议员喊到一起,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会上,小泰勒展现出老粗军人铁腕的一面,他警告南方领导人:你们要是真搞分裂,我将亲自统军维护联邦统一;你们要是在叛变中被我捉住,我将像绞死墨西哥逃兵和间谍一样,毫不犹豫地将你们统统绞死!
会后,小泰勒发表演讲,号召南方同胞,不管冒什么样的危险,都要维护联邦,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动摇!

他的威吓起了作用,不过是反作用,更加激化了南方情绪。小泰勒展现了杰克逊式的强硬,却没有展现杰克逊式的灵活,只知挥舞大棒,却不递送胡萝卜,因此南方更加激愤,形势更加恶化。

眼看情况不可收拾,可事情突然出现重大变化。7月4日纪念日下午,小泰勒兴致勃勃在烈日下参加庆典活动。回白宫后感到又饥又渴,就放开肚子,大吃大喝冷饮冷食,据说吃了一大盘冰镇樱桃,又喝了整整一壶冰镇牛奶,结果引发急性肠胃炎。医生赶忙救治,像往常一样用甘汞和鸦片医治,稍有见效后又突然恶化,居然在9日去世了。

总统一去世,妥协派日渐占上风,激烈的形势逐步得到缓解。

韦伯斯特目睹了整个事件过程,觉得惊心动魄,他后来心有余悸地说:假如小泰勒不早死的话,南北战争在1850年就爆发了!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21 01:40:46 +0800 CST  


一天总统艾奇逊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21 17:28:21 +0800 CST  


小泰勒戎装像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21 17:29:10 +0800 CST  
第六节 穷人的梦想

与小泰勒同年去世的,还有一位政治家---卡尔霍恩。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卡尔霍恩是南部代表人物,顽固坚持奴隶制,极端维护南部利益。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政界少见的政治思想家。

美英战争后,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加速,北部工业快速发展。北部无论是工业、商业、人口还是居民生活水平,增长都比南部快。

1790年卡尔霍恩8岁时,南北人口基本相等,到1850年卡尔霍恩去世时,北部人口已达1352.7万人,南部人口仅961.2万人,相差391.5万人。经济上,北方以工商业为主的资本主义经济,对南部奴隶制农业经济,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竞争力,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就在人们纷纷赞扬北部发展快时,卡尔霍恩却以深邃的目光,看到了北部风光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矛盾和问题。

他很早就预言:

1.(北部榨干南部后),斗争将在资本家和操作者(工人)之间展开,因为它终将把社会划分为这两个阶级,必将会出现与欧洲同样的斗争问题。

2.在这种制度(剥削制度)影响下,工资的下降必然快于物价的下降,直到操作者(工人)的地位降到最低----他们凭劳动所得难以为生。

3.随着社会人口和财富的增加,贫富差距将更加强烈地显示出来,穷人和处于依附地位的人比例将加大。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冲突将加剧。

在按数量多数统治的政府中,(处于少数的)富人和野心家为了取得控制权,一定会出现对穷人大众进行(欺骗性)鼓动和引导的领袖人物。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23 00:34:27 +0800 CST  
4.资本家拥有劳动工具,孜孜以求从劳动中榨取全部利润,使劳动者老无所依、病无所助,不得不靠自己解决。

5.我担心,政治科学的进步,远远落后于跟物质相关的进步,后一种进步会导致动乱和革命,有可能阻止或者扼制前者。

6.我看出,人类发展史的每一个时期。都存在阶级斗争和剥削。事实上,从来就不曾存在过,一部分人不靠他人劳动生活的文明富裕社会。
……

要知道,以上预言,是在美国资本主义还未充分发展,社会矛盾还未充分暴露时期作出的。而其他政治家,正在为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欢呼叫好,对未来充满乐观情绪。

同期,远在欧洲大陆的一位思想家,正在思考完善以下东东:
关于遍及整个人类历史的剥削和阶级斗争的思想;
关于劳动价值理论和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的理论;
关于资本集中导致劳动者生活降至生存线以下的论断;
关于劳动者对资本家反抗加剧,进而导致社会革命的论断;
……

这个人,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他就是马克思同学。远隔重洋的两个人,观点惊人的相似。

马克思看到的欧洲,工业革命领先美国半个世纪,各类矛盾在英国已经大量出现,而卡尔霍恩看到的美国,工业社会才在东北地区刚刚成形,各类矛盾才“犹抱琵琶半遮面”,很少有人对之进行深入思考,卡尔霍恩无疑是敏锐的。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23 00:35:23 +0800 CST  
卡尔霍恩所处的时代,正是美国北部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1812年美国制造业年产值不足2亿美元,仅仅5年后,制造业年产值就增长了10倍,达到20亿元,这种速度,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其中东北部制造业年产值12.7亿元,占全国的63.5%。可见,当时的美国工业,集中在新英格兰地区。

1825年至1850年间,工业发明创造勃兴,缝纫机、硫化塑胶、气缸压榨机、火柴、铅笔、苏打水等接连出现。无烟煤和蒸汽的使用提供了新能源,运河兴修狂热。

1820年代,一位外国游客发现,美国人一听到“发明”一词,就竖起耳朵,高度关注新发明、新创造,一切新鲜事物很快就能得到推广……这个年轻的国家,追求工业时尚,一派生机勃勃。

1830年出现第一条铁路(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1848年铁路扩张到6000英里,12年后增长5倍,达到30636英里。1855年从芝加哥到东海岸,只需两天,十年前则需要21天。

快速发展带来美国人生活水平提高,他们比欧洲富裕多了,而且贫富差距也较小。当时美国北部人,一边务农,一边做工,务农能保吃穿住,务工能增加现金收入,可谓农工兼收,旱涝无忧。

美国的穷人主要是新移民,他们如果西迁,西部广阔天地机会多多,多数不久就能改变命运。而那些留在城市的务工者,看似马上有工资,可免于西迁奔波之苦,但多数无土地无积蓄,只能靠工资生活。

迁往西部务农的可以圈地扩张,数年间可以致富。东部务工的工资增长较难,时间越长越陷入贫困,成为美国贫困一族。纽约、波士顿等工业名城,都存在一批需要救济的贫困人口。

卡尔霍恩就是看到这些,敏锐地发现,工业把人们划分为两部分---老板和打工仔(资本家和工人),前者富得流油,后者穷得无血。造成贫富差距的根源在于剥削,剥削让一个平等均富的社会,变成贵贱贫富差别很大的社会,人世间变成有钱人的天堂,无钱人的地狱。

工业,改变社会。

当然,相比欧洲特别是英国而言,美国的贫困问题是小巫见大巫。当时很多欧洲穷人,移民美国改变命运。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23 23:54:33 +0800 CST  
1824年11月,一对父子从英国渡洋而来,登陆纽约。他们不是穷人,是富人。他们来美国的目的,不是兴家立业,而是来拯救穷人。他们的目标不是拯救美国的穷人,而是拯救全世界的穷人。
哪来的俩神经病?
再吹牛也有个度,一开口就是拯救全世界,你以为你是钢铁侠?
不过,他俩还真不是脑子有问题,他们是真心诚意想这么干的。能不能拯救世界不好说,但说出他们此行的目的,你就知道,他们没有吹牛。
他们,是来搞共产主义实验的。他们想搞一个试点,先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共同劳动、按需分配、公正公平的理想社区,然后向全世界推广,这样不就消灭了贫富差距,实现了公平正义,挽救了所有的穷人吗?
能建成吗?
他俩相信能。因为他们在英国搞过实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某些方面取得不错的成效。他们相信,在自由包容的新热土美国,一定能取得成功。
父亲的名字叫罗伯特.欧文,儿子叫威廉.欧文。父亲就是历史书上大名鼎鼎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与圣西门、傅立叶齐名。
罗伯特.欧文是英国人,1771年出生于一个小康人家。欧文像家乡很多人一样,很小就到工厂当学徒,后来升到工厂经理,又和别人合伙开厂,管理经验丰富,是个成功的资本家。他喜欢学习,赶上启蒙时代的思想爆炸,思想观念很潮。
欧文否定宗教,认为英国历史上的宗教纷争,不是神在打架,而是人借神的名义在打架。一切宗教都是骗人骗己的幻觉,它不是把人变笨变傻,就是变痴变狂,变得不可理喻,群众深受其害。欧文在一个宗教国家否定宗教,是很激进的。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25 00:20:22 +0800 CST  

楼主:潇湘观渔

字数:1426373

发表时间:2010-05-04 00: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5 09:03:54 +0800 CST

评论数:3648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