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美国 道美国----一个现代帝国的传奇崛起[连载]



丹尼尔·韦伯斯特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4-26 21:41:29 +0800 CST  


耆英像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4-27 12:40:07 +0800 CST  


顾盛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4-27 12:41:55 +0800 CST  
第三节 扩张总统波尔克

泰勒没有当选总统,但他决定尽职尽责,直到总统任期最后一天。赞成合并德克萨斯的波尔克当选总统,泰勒从中得到启示:虽然国会为奴隶制吵得不可开交,其实人民大众非常热爱扩张,从心底里赞成合并德克萨斯。他决定顺应民意,为此努力到最后一天,为自己的任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如果直接向国会提出合并案,肯定无法获得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泰勒经过深思,决定耍个花招。他出人意料地提出,由国会参众两院通过联合决议来决定。这么做,只需半数以上同意即可。
泰勒成功了。合并议案在众议院1845年1月通过,参议院2月27号通过,泰勒3月1号签字生效。
3月3日,是泰勒执政的最后一天,他很忙,签署了佛罗里达成为联邦第27个州的法案。他正高兴,国会传来一个让他郁闷的消息:此前,他曾否决过国会通过的一个建立税务快艇的法案,现在国会反扑,对总统的否决进行反否决,结果达到三分之二多数,国会反否决成功。
此前国会反否决还没有成功过,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
泰勒总统可算是政绩卓著,除文中所及的成绩外,他还改革美国海军,建立美国气象局,结束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平息罗得岛多次叛乱,等等。但由于没有大党派的力量作支撑,他执政的最后一天还在收获屈辱。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4-28 00:31:22 +0800 CST  
3月4日举行新总统就职仪式,当时天下大雨,很多人打起伞。波尔克夫人莎拉坚持不打伞,冒雨完成仪式。
----夫妇俩对总统职位郑重以待,把履行总统职责视为神圣使命。
波尔克竞选时承诺,只做一任,不谋求连任。他认为,若追求连任,做起事来就会瞻前顾后,束缚手脚。只做一任的话,就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干,不用顾及后果。
这是个干事的主。
果然,他在就职演说中宣布,决心任内完成四件事:
(一)降低关税;
(二)恢复独立国库制度;
(三)解决俄勒冈问题;
(四)取得加利福尼亚地区(当时属于墨西哥)。
听众闻之,无不惊叹。这四件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事,恐怕只有超人,才能在短短四年内完成这艰巨的些任务。
就职仪式结束后,泰勒轻松朝老家奔去。而波尔克,开始甩开膀子,准备大干一场,他没有时间休息。
大干之前,先亮亮他的内阁班子:
副总统乔治.达拉斯(George Miffin Dallas),在关税问题上与总统相左;
国务卿詹姆斯.布坎南(James Buchanan),一个想当总统的人;
财政部长罗伯特.沃尔(Robert Wall),还有乔治.班克罗夫特(George Bancroft)。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4-28 00:31:49 +0800 CST  
@killywen @一剑飞飞
-----------------------
上面答复第三小点“土改”用词不准确,致歉,而是农村合作化以后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4-28 13:12:42 +0800 CST  
作者:@killywen 时间:2015-04-28 12:29:44   潇湘观渔 2013-09-28 00:49:50
大约与此同时,美国民间自觉不自觉地开始了工业革命,由于缺乏国家的有力支持,任其自然,自生自灭,发展速度不算快,只能跟在英国屁股后面。
大约半个世纪以后,美国人才反应过来,汉密尔顿是对的。他们从故纸堆里翻出汉密尔顿的报告,反复学习,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加速工业发展的国策。
又过了半个世纪左右,美国工业超过英国,成为世界老大。
如果汉密尔顿的报告获得通过,美国有可能提前半个世纪超越英国。
......
-----------------------------
killywen 2015-04-28 11:14:11
我感觉你这里说的不对。
美国搞工业化,明摆着对北方有利,而要牺牲南方农场主的利益。
这样下来,南方肯定不想做。议会通不过。只能靠林肯打仗了。
中共也是借着打仗后的威望,让农民乖乖交出东西来搞工业化。 美国的农场主,本质上也是农民,而且比农民的地位还高。凭啥就要损失他们的利益呢?
工农商全面发展是不可能的。不可能中国碰到的难题,美国就依靠“体制”完美解决。那太高看体制了。
-----------------------------
@一剑飞飞 2015-04-28 11:45:44
让农民乖乖交出来,靠,抢就抢了,还说乖乖
-----------------------------
这当然是好听一点的说法了。
在美国那里不也一样吗,没强大的军事后盾,南方农民岂肯听你的?
-------------------------------------------------------------------
1.汉密尔顿的工业化计划没有通过,党争的因素是主要的。
2.美国南北战争是南部先挑起的,战后南部农业发展也较正常,并不需要把大量的土地用于工业化。
3.中国实行土地公有化的主要目的,是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工业化不是第一位的原因。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4-28 20:52:01 +0800 CST  
这个班子,当时公认为是一个行动力很强的干事班子,精干有力。
波尔克率领他的班子,夜以继日地干起来了。
降低关税和恢复独立国库制度,是内政。这两件事本身不是什么新鲜事,技术上不存在问题,关键是要获得国会批准。
反对党辉格党不可能赞成这两件事。辉格党领袖、参院领袖克莱同志,是废除独立国库第一人,他作为一个北方人,也不可能赞成降低关税。波尔克的部下,跑到参院与克莱吵,不断争来争去。
没什么效果。
波尔克要成功,得靠自己党派支持。可是,民主党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支持本党总统,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民主党重量级人物范.布伦,愤怒于波尔克抢了他总统候选人的提名,对总统施政漠然处之。范.布伦一派的人不支持总统,国会民主党对辉格党就处于下风。总统提出的法案,就难以通过。
搞政治,最难的工作不是业务本身,而是争取人心。波尔克要攻下的,是克莱,更是范.布伦。
要他俩支持总统,几乎不可能。
波尔克并不绝望。他和班子一道,耐心做议员们的工作,该争取的争取,该妥协的妥协,该屈尊的屈尊,该交易的交易,花费巨大心力,慢慢打动议员,争取支持。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846年,国会终于通过了这两个法案。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4-29 00:19:05 +0800 CST  
与此同时,捡起俄勒冈问题,排入工作日程。
英美围绕俄勒冈地区,扯了几十年的皮。
俄勒冈地区的范围:东西向太平洋到落基山脉,南北向从北纬42度至54度40分,面积广大,山川秀美,森林资源和毛皮资源丰富。
关键是还有一条河通向太平洋----哥伦比亚河,是西部内陆走向海洋的黄金水道。
16/17世纪,英国、西班牙等国有人到此探险。美国总统杰弗逊曾于1805年派人到此考察。1811年,美国太平洋毛皮公司在哥伦比亚河口建立贸易站。两年后贸易站出售给了加拿大西北公司,1821年该公司与英国赫德森湾公司合并,变成了英国所有。基于此,英国认为俄勒冈地区属于英国。
美国当然不同意,两国争吵。吵来吵去烦了,两国签订协约,10年内共同占有俄勒冈地区。1827年两国协商,同意共同占有俄勒冈地区的时间,由10年改为无限期。
鬼才相信,土地会无限期由两个国家共同拥有主权。只不过是两国谁也无力独占,又不想天天争吵而已。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4-29 00:19:35 +0800 CST  
1840年代,美国人涌入俄勒冈地区拓荒,居民力量失衡,美国渴望完全占有此地。
波尔克竞选时提出“54度40分OR开战”的口号,就是要全拿,不留给英国一寸土地。
两国共有的土地要独吞,英国肯定不会答应。波尔克要兑现竞选承诺,一看就知道很难。
美国与英国接触,英国坚决不答应。美国想不付出代价就全拿,天下没这样的道理。
两国为此事吵了一年多都没有进展。
波尔克进行理性思考,发现美国来硬的不行。要知道,英国也不是吃素的,真为此打仗,那就复杂了。为这片不毛之地与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开战,值得吗?
波尔克决定妥协。
英国也很明智,知道两国共同拥有主权的状态,是无法持久的,分开是早迟的事,问题是怎么分。既然美国从全拿的立场开始退步,英国也就要退步----否则,只有打仗一途了。
为这片不毛之地与没国开战值得吗?英国也在问。
除了打仗,英国无法与美国竞争。因为英国离俄勒冈地区非常遥远,很难殖民。美国民众则源源涌入,力量越来越壮大。在现实中,英国拿什么与美国民众争?
时间站在美国这一边。拖得越久越有利于美国,何不趁美国退步,一起妥协,划定边界,实现和平?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4-29 00:20:03 +0800 CST  
还有,英国以前之所以坚持要全部主权,是因为英国哈得逊湾公司交易所设在哥伦比亚河。可后来交易所向北搬到了温哥华岛,这样一来,也就没必要非要全部主权不可了。
两国都放下架子,妥协。
怎么划界呢?
英国外交大臣提出以北纬49度为界,把俄勒冈一分为二,北属英,南属美。波尔克知道后大笑,英国外交大臣提的方案,和波尔克的方案完全相同。
美国西部领袖叫嚣,要拒绝英国方案,全部占有俄勒冈。波尔克不愿纠缠,提交参议院表决,结果参议院同意英国方案。1846年俄勒冈问题获得和平解决。
波尔克第四个许诺取得加利福尼亚地区,与前面三项工作同时铺开。可这第四项,做起来就不容易了。因为这第四项,是要从老冤家墨西哥手里夺取土地。单一个德克萨斯问题,就惹得墨西哥全国愤怒,现在美国还想从愤怒的公牛身上剥块皮,公牛会答应吗?
墨西哥肯定不会答应。
但是,美国不夺取加利福尼亚地区,实在是心痛啊。要知道,美国对这块土地患上了单相思,苦苦暗恋了很多年。
相思是痛苦的,美国实在是忍受不下去了,决定冒险表白。当时泰勒总统指令美国驻墨西哥大使沃迪.汤普森,要设法收购加利福尼亚。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4-30 00:33:32 +0800 CST  
沃迪.汤普森早就着迷于加利福尼亚的风韵和美丽,他说,加利福尼亚是世界上最富有、最美丽、最健康的土地。单旧金山港就足以容纳世界上所有海军,有朝一日,旧金山将控制太平洋的全部贸易。
正因为加利福尼亚土地丰饶、位置重要,墨西哥很看重,不可能愿意把它卖给万恶的美国。
在此之前的1842年10月还发生了一件事,加剧了美墨矛盾。当时美国驻太平洋海军指挥官托马斯.琼斯,听说美国要夺取加利福尼亚,以为跟墨西哥开战了,就迅速率领海军舰艇占领加利福尼亚首府蒙特里。两天后,琼斯发现自己错了,羞赧不已,向墨西哥表示道歉,随后撤走。
他的行动激怒了墨西哥领导人,加上受德克萨斯并入美国的刺激,墨西哥对美国收购加利福尼亚的要求一口回绝。
波尔克就职总统后,派特使前往墨西哥,努力修补两国关系。当时墨西哥总统是何塞.华金.埃雷拉。埃雷拉起初同意跟美国接触,但他很快垮塌了。新上台的墨西哥政府,拒绝与美国谈判。
波尔克和他的外交官坚信,美国要得到墨西哥领土,只能使用武力。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4-30 00:34:12 +0800 CST  


詹姆士.诺克斯.波尔克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4-30 21:28:32 +0800 CST  
第四节 美墨战争
墨西哥软硬不吃,惹恼了波尔克,美国总统决定动武。
动武,就是侵略哎。
波尔克又不是没文化的人,当然知道这是侵略。可是,在善良人眼里,侵略是个缺德行为,是个残暴行为,是个卑鄙行为,谁做谁无耻。有道德、有知识、有善心的人,那里做得出?
搞侵略,第一关不是杀人,而是说服自己侵略是对的,所以第一关是过自己这一关。否则,搞起侵略来心里好别扭、好难受。
怎么说服自己呢?侵略就是侵略,干侵略的都是坏家伙。
白人从登上美洲大陆起,就在不停地侵略扩张。开始的理由是宗教,侵略者安慰自己说,我不是恶意侵略,不是抢土地的杀人犯,我没那么俗得掉渣。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拯救美洲大陆的异教徒,我很高尚。
我们是人类的灯塔,要照耀全世界,是上帝赋予我们使命,必须开疆拓土。
开疆拓土,是我们的天定命运。
有了这样一个高大上的理由,侵略起来愧疚感就少多了。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4-30 23:59:34 +0800 CST  
1840年代,有个叫约翰.奥沙利文的人,综合美国人的对天定命运思想,对之进行了文字论述。1839年他在文章里写道:在平等、良心和个人解放的价值观上,美国拥有一个“神赐的命运”----在地球上建立道德尊严,并拯救人类。
1845年他在《民主评论》上发表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兼并》,第一次使用“天定命运”一词。他说,美国兼并德克萨斯,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德克萨斯自己想并入美国,第二是“上帝为了我们千千万万人民的自由发展,指定我们扩张到整个北美大陆。”
不过,约翰.奥沙利文“天定命运”的本意,不是国家动用武力侵略别国,而是指美国人移民新地方,建立民主政府,然后想办法加入美国。
但到了政界,“天定命运”一词含义就扩大了。政客们认为,所谓“天定命运”,在民间层面就是移民扩张,在国家层面就是武力扩张,方式不同,结果一样。
扩张就是上帝布置的人物,是一件伟大、光荣、正确的事。
有了这个理由,美国人的六经八脉全部打通,再也不会为侵略而不好意思,相反,不侵略才是错的。
发动侵略的第一关,过了。此后,波尔克不断宣扬“天定命运”,理直气壮地发兵墨西哥。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01 00:00:36 +0800 CST  
作者:@tqzrd 时间:2015-04-30 22:11:28
潇湘观渔 :本土豪赏1个五道杠(5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楼主这么赞,更新这么勤快,打赏一下楼主以示鼓励吧!【我也要打赏】
------------------------------------
深为感谢,祝生活愉快,万事如意!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01 00:08:01 +0800 CST  
德克萨斯独立后,墨西哥大怒,视其为反叛,拒绝承认其独立地位。墨西哥知道这是美国背后搞的鬼,所以警告美国,只要德克萨斯并入美国,就意味着战争,明言将来一定要夺回。
美国巴不得,正希望美墨边境出事,好进兵夺取土地。德克萨斯并入美国既成事实后,墨西哥断绝与美的外交关系。墨西哥民间战争声起,奈何墨西哥政府不稳定,自顾不暇。1846年这一年,墨西哥总统换了4人,国防部长换了6人,财政部长换了16人。尽管朝野一致对美国很愤怒,奈何难以团结一心合力对外。
波尔克抓住机会,下令扎卡里.泰勒(此泰勒是军人,不是前面的约翰.泰勒总统,为示区别,以后称扎卡里.泰勒为小泰勒),将驻守在德克萨斯的的军队,向南挺进到格朗德河一带。
德克萨斯并入美国后,美国宣称格朗德河是美墨边界线,墨西哥反对,他们认为格朗德河一带属于墨西哥。波尔克此时命令军队挺进争议地区,目的很明显,就是激怒墨西哥,挑起战争。
这是早就计划好的一步棋。
早在一年前的1845年,波尔克就着眼全局,部署下一盘大棋。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02 21:06:36 +0800 CST  
南面,波尔克派遣扎卡里.泰勒率3500名士兵,前往德克萨斯,名为保卫德克萨斯,实为等待时机,挑起战争。
西面,波尔克先是派遣一支西部远征探险队,深入加利福尼亚腹地,建立军事堡垒。另外暗中派遣拉金为密使,潜入加利福尼亚,组织当地的美国移民准备起义闹事。
北面,迅速与英国妥协,解决俄勒冈问题,集中力量对付墨西哥。
经过一年努力,三面都见成效。北面前文已述,俄勒冈问题和平解决,美国得以空出手来,集中在南面和西面发力。
南面,波尔克命令小泰勒挺进格朗德河,占领德克萨斯堡,挑衅墨西哥。墨西哥忍无可忍,命令马里亚诺.阿里斯塔率军抵抗美军入侵。5月,阿里斯塔率军包围德克萨斯堡,在帕洛阿尔托山脊一带,向美军发起进攻,准备夺取堡垒。美墨战争正式爆发。
小泰勒当时不在德克萨斯堡,而在补给基地接受后勤物资。他听见炮声后连忙率军驰援,阿里斯塔早就料到这一着,安排军队挡住小泰勒。小泰勒不得不留下500名士兵守住另一个前沿堡垒----泰勒堡,然后把主力撤到补给基地,保卫后勤基地。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02 21:06:58 +0800 CST  
后勤基地很重要。丢了堡垒还可以边战边退,丢了后勤基地那就没吃没穿,军队只好打道回府了。
小泰勒远远听到墨军进攻德克萨斯堡的炮声惊天动地,心里极为担心,不知道这个堡垒能否顶得住。
一名突击队员也很担心。他居然带领4名同伴,偷偷越过墨军防线,潜回德克萨斯堡,看看到底能否顶得住墨军进攻。
这5人看了现场之后,欢天喜地。
他们亲眼看到,墨军炮火齐射,十分壮观,但就是没有一颗炮弹能够打到堡垒----射程不够。
墨军明明知道射程不够,大炮却打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这5人放心了,又穿越墨军防线,回到补给基地向小泰勒报告军情。墨军的表现,让小泰勒惊喜不已,心里大为宽慰。
墨军的炮击也好,防线也好,都是渣渣。他们好像不是来打仗的,是组团来旅游的。
7日,有一支美军前来代守后勤基地,小泰勒遂领兵救援德克萨斯堡。第二天下午抵达墨军防线。墨军见到美国大军,连忙发炮,声震天地,就是没一炮打中美军----还是射程不够。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02 21:07:26 +0800 CST  
美军大炮还击,炮弹落处,墨军血肉横飞。墨军看到正面不行,就偷偷攻击美军侧翼,还是不行。墨军还好,坚持不退,两军炮弹互射,一直到夜幕降临才停止。
9日拂晓,墨军转移到格朗德河老河床一处有利地形,挖战壕布防。美军跟上,先炮打,再发动系列攻击,墨军凭借有利地形,有效抵挡住了美军进攻。
小泰勒杀红了眼,命令军士不顾一切,进攻、进攻、再进攻。一小股美军不怕死,设法攻取了墨军一个关键炮兵阵地,打破缺口,然后美军包抄墨军右翼,冲破防线。墨军慌忙逃跑,撤到格朗德河对面去了。
双方伤亡不成比例,美军大获全胜。
两军相比,墨军的弹药差,导致射程较短,有的弹药还会提前爆炸,士兵们只好减少放入大炮的火药量,这样更影响射程。另外,墨军的枪是燧石枪,相当于独立战争华盛顿军队的水平,焉有不败之理?
得知前线战争爆发,波尔克甚喜,于11日报告国会。13日美国国会正式向墨西哥宣战。墨西哥总统马里亚诺.帕雷德斯23日发表宣言,7月7日墨西哥国会向美国宣战。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5-05-02 21:13:35 +0800 CST  

楼主:潇湘观渔

字数:1426373

发表时间:2010-05-04 00: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5 09:03:54 +0800 CST

评论数:3648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