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湮灭——南明兴亡录(长篇连载)

首先,弘光君臣对北方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击败李自成后,各种消息满天飞。当时各地盛传大明大将吴三桂击败了李自成,杀回北京,甚至有吴三桂奉崇祯太子回北京继位的说法。弘光朝廷的高官们,只是听说了吴三桂联合清军击败“流贼”李自成,并不清楚吴三桂已经降清。他们普遍还把吴三桂当“自己人”,觉得他与清朝方面是联盟关系,而非隶属关系,想当然的认为可以拉拢吴三桂,通过吴三桂与清朝交好。


第二,就当时来看,吴三桂与清军击败李自成,对弘光王朝来说是一件“好事”。李自成自从在1643年击败明朝悍将孙传庭之后,实力与威望大增,一直到1644年三月攻破北京,他都是明朝最为重大的威胁。李自成在平定北方之后,自然不会放过南明。尤其是李自成在荆襄一带部署了七万大军,不仅让左良玉头痛不已,更让南京的明朝官员们深深的感受到来自长江上游的威胁。现在“流贼”大败,李自成自顾不暇,着实让弘光君臣松了一口气。


第三,弘光君臣没有料到“大顺”会败亡得如此之快。很多明朝官员都认为,“大顺”与“大清”会在北方陷入长期对峙胶着的状态,最终两败俱伤。所以弘光君臣非常乐与坐山观虎斗,希望能在日后收取渔人之利。遗憾的是,李自成的种种失策与清军的“闪电战”,让南明方面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8-31 18:49:20 +0800 CST  
第四,明朝的不少官员既有着“恐清症”,又对清朝方面抱有幻想。自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明朝在与清(后金)的作战中败多胜少。尤其是崇祯年间,皇太极多次率军破关而入,大掠中原,给明朝官员们以极大的心理震撼,但同时也让明朝官员们觉得,满清权贵们并非想要入主中原、定鼎天下,只是贪图财富而已,烧杀劫掠之后就会撤走。明朝的官员们并不清楚,随着局势的变化,满清权贵们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他们想要的已经不只是财富,更是整个天下。




第五,弘光朝廷内部党争激烈、矛盾重重。不仅文官集团党同伐异、内斗不断,武将们也拥兵自重、不听指挥、结党恶斗,甚至兵戎相见。高杰为了吞并黄得功的军队和地盘,曾经派军队袭击黄得功及其部下,险些引发“内战”,在史可法的调停下才勉强平息。刘泽清早期与东林党交好,拥戴潞王,但在得知高杰、黄得功、刘良佐都拥戴福王之后,他立即转向,加入“拥福派”,让东林党人们恨之入骨。左良玉早年受东林党人侯恂提携,与东林党渊源颇深,东林党以黄澍为“中间人”,结交左良玉向马士英等人施压。马士英于是下令修筑军事要塞板机城,防左良玉东下……这样一个派系林立、内斗不止的政权,是难以积极进取、大展宏图的,因此“借虏平寇”可以说成了唯一的可行之举。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8-31 18:49:47 +0800 CST  
十六、“宁为南鬼,不为北王!”


既然已经确定了“借虏平寇”的策略,那必然是要将其付诸实施的。第一步,就是选派官员组建使团,北上与清朝接洽。但这第一步,对弘光王朝来说,还真有点难。平日里高呼“精忠报国”、“为国为民”、“视死如归”的东林党人们,一听说要去“虎狼之国”、“夷狄之邦”,之前的豪言壮语顿时灰飞烟灭,一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


不过,自告奋勇者也还是有的,前都督同知陈洪范主动请求担任使臣。另一位叫左懋第的官员由于其母灵柩在北京,也主动表示要充当使节。还有一位马绍愉曾经在崇祯年间出使清国,与皇太极谈判,弘光朝廷把他也凑上,最终组成了以左懋第、陈洪范、马绍愉三人为使臣,规模达数百人的使团。


弘光朝廷照例晋升了使臣的官职,左懋第为南京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陈洪范为太子太傅,马绍愉为太仆寺少卿,以示隆重。1644年六月二十一日,使团携带携带《大明皇帝致书北国可汗》的御书,册封吴三桂为“蓟国公”的诰敕,白银十万两、黄金一千两、绸缎一万匹,从南京出发北上。弘光朝廷为了拉拢吴三桂,本来还打算通过漕运向吴三桂军队运输十万石米粮,不过用于运输的船只被刘泽清扣下扩充水师,这才作罢。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02 21:15:21 +0800 CST  
使团出发前,在弘光朝廷内部,曾经为与清方谈判的条件争吵不休。有人认为可以暂时以淮河为界,但有人则主张应该将边界向北推,将山东也囊括在明的版图之内……不过其实这些根本不重要,因为此时的清朝摄政王、实际掌权者多尔衮,根本没有与南明议和通好的打算,因此清方对明方使团的态度极为傲慢和冷淡。而且,在明朝使团中很可能潜伏着叛徒,也对此次出使十分不利。


之所以说“很可能”,是因为陈洪范究竟是何时叛变的,有不同说法。按照陈洪范自己所写的《北使纪略》,在出使清朝时,陈洪范是效忠明朝的。但按照清朝方面的记载,陈洪范似乎是在出使之前就已经降清。虽然有一定争议,不过基本可以确定的是,陈洪范在出使期间已经降清了。“招抚江南副将唐起龙自军中奏报:臣抵清河口,闻南来总兵陈洪范已到王家营;臣随见洪范,备颂大清恩德,并赍敕缘由。洪范叩接敕书,开读讫。”(《清实录•世祖实录》卷之八)


南明使团一路历经波折,于1644年十月十二日到达北京。清朝方面将他们安置在鸿胪寺,派兵看守,形同软禁。使团成员在北京期间,清朝官员们傲慢无礼。多尔衮由于根本没有与南明议和通好的打算,根本不接见使团成员,派人收取使团带来的金银绸缎之后,就打发他们滚蛋。清朝原本派兵“护送”使团成员南下,刚走不久,多尔衮突然反悔,派人将左懋第、马绍愉等人带回,只允许陈洪范回南明。一般认为,这是陈洪范暗中使坏,密报清廷,让其扣押使团其他成员,只放陈洪范回去“活动”,为清朝刺探情报,招降南明官员。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02 21:15:58 +0800 CST  
多尔衮无心交好南明,却打起了使团成员的主意。他觉得这使团中不乏人才,倒是可以为我所用。多尔衮是当时的满清贵族中受汉化较深者,清楚征服天下既要靠武力搏杀,也要靠政治手段。因此这位清朝的实际统治者十分注重收揽人心,尤其是“官心”。在入关之后,他很快下令,“凡文武官员军民人等,不论原属流贼,或为流贼逼勒投降者,若能归服我朝,仍准录用。”(《清实录•世祖实录》卷之五)应该说,多尔衮的这一招是相当高明有效的,让北方的大量官吏士绅地主归顺了“大清”,大大巩固了清朝的统治。但在内心深处,多尔衮对这些贪生怕死、趋炎附势之徒十分鄙视,也十分猜忌,所以他“乱世用重典”,动辄将降清的汉官逮捕治罪。


左懋第等人被带回北京后,囚禁在清朝的太医院内。多尔衮派洪承畴、李建泰等原明朝的降官劝左懋第投降,均被左懋第骂走。多尔衮自入关以来,见了太多卑躬屈膝的无骨官员,听闻左懋第忠贞不屈,心中顿生敬佩,因此他一直将使团成员们囚禁,并未杀害。光阴如梭,转眼到了1645年五月,清军下江南,占领南京。多尔衮认为“时机已到”,通知使团成员:“大明已亡”,你们赶紧归顺投降。左懋第听到南京失陷的消息,老泪纵横、提诗明志:“峡坼巢封归路回,片云南下意如何?寸丹冷魄消难尽,荡作寒烟总不磨!”



左懋第大义凛然、铮铮铁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他那样有骨气。听闻弘光朝廷已经崩溃,不少使团成员都动了投降的心思。其中有一个叫艾大选的人偷偷剃发,要向清朝投降。左懋第得知后,立即召集使团成员们,当众将艾大选乱棍打死。这下,多尔衮忍无可忍了,你自己不投降也就算了,还阻止别人投入“我大清”的怀抱,要气死我啊!


多尔衮很快派兵进入太医院,强令使团成员们投降,否则死路一条。在死亡的恐惧之下,不惧者往往是少数。使团大部分成员都在威逼下投降,但左懋第、王一斌、王廷佐、刘统、张良佐、陈用极六人坚决不降。多尔衮于是将这六个人投入水牢之中施以酷刑,但这六人还真是硬骨头,吃尽了苦头就是不低头。多尔衮在感慨他们忠义的同时,也很希望能招降这六个忠义之士,为明朝的官员们树立降清的样板和榜样。于是,多尔衮亲自召见、设宴款待,当众赞扬六人的忠义,表示如果六人能归顺投降,必得厚待!并让已经降清的前明朝官员们轮番劝说。但六人均意志坚定、视死如归,对清朝给的高官厚禄丝毫不为所动。多尔衮无奈,只得下令将六人处死。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02 21:16:40 +0800 CST  
1645年六月十九日,左懋第、王一斌、王廷佐、刘统、张良佐、陈用极六人被押赴刑场斩首。临刑前,多尔衮还不死心,表示如果有人肯投降,就可封王。左懋第斩钉截铁地说出了遗言:“宁为南鬼,不为北王!”言罢,左懋第即与其他五人从容赴死,临刑毫无惧色。


弘光王朝的“北使”行动,完全是一厢情愿、热脸贴冷屁股,成为了人类外交史上的笑柄。左懋第等人的一腔热血,既弘扬了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坚贞不渝、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也是对弘光王朝“借虏平寇”国策的血腥讽刺。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02 21:17:14 +0800 CST  
十七、“书信交锋”


就在南明使团出发之后不久,史可法接到了多尔衮的来信(其实应该是降清的汉官们所写,以多尔衮的名义送出),史可法在阅览之后,很快也给予回信,即《清摄政王致书于史老先生文几》和《大明国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这两封信件是南明高层与清朝高层交往的重要文件,史料价值极高。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可能是由于清朝对史料进行销毁和篡改,这两封信并无原文搞存世,内容也变的扑朔迷离,各种记载多有出入。到了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诚多方查阅、钩沉、考证,认为流传至今的《清史列传》和《史可法集》中的相关内容应该最接近原文。在此特别感谢顾诚先生!


由于两封信的内容较长,“之乎者也”一大堆,为了不至于让大家看的太累,我这里就不列出全文了。大概说一下这两封信表达的意思,我的表述绝对通俗易懂接地气。



《清摄政王致书于史老先生文几》大致内容如下:


闯贼李自成攻入北京,逼死崇祯皇帝。吴三桂向我大清求援,我们念在两国友谊源远流长,所以出兵相助。我大清跟闯贼,那是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啊!可就是为了替你们大明崇祯皇帝报仇,才出兵痛击闯贼,话说你们该怎么谢我们来着?


我大清入关之后,优待原来明朝的贵族官员,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真是天命所归、人心所向。反观你们呢?皇帝被闯贼逼死,不拼死相救、尽忠而死,反而贪图富贵,在南京另立皇帝,搞“伪朝廷”,跟我大清相抗衡。你们根本就是一帮不忠之臣,良心大大的坏了。史老先生你是名流,不用我教你怎么做忠臣吧?


我大清雄师即将南下,你们肯定打不过,要是识相赶紧投降,我们也自然会给你们优待。要是你们还不识时务,敢抵抗,通通死啦死啦的!


说实话,我还是挺佩服多尔衮的,能这样一本正经的说瞎话。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史可法的回信。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05 20:44:14 +0800 CST  
《大明国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大致内容如下:


我们已经接到了贵国出兵帮助吴三桂击败闯贼的消息。对于大清的慷慨相助,我们大明臣子真的是打心眼里感激啊!历史上,回纥曾经帮助唐朝平定叛乱,我们衷心希望大清能像回纥助唐那样帮助我们大明。等闯贼被消灭了,我们大明自然是少不了给你们大清的好处的,不仅会馈赠大量财物,还愿意与你们永结同盟、世代友好。


我大明皇位代代相传,在目前的皇帝之前,就已经传了十六代了,真是名正言顺的正统。现在我们大明的皇上,是神宗皇帝的孙子,光宗皇帝的侄子,崇祯皇帝的堂兄,继位名正言顺、天与人归。皇上到南京时,百姓夹道欢迎。祭告太庙时,天上飘着紫色的祥云。不久之后,长江上又突然出现一批木材,正好给我们修建新宫殿。这些“祥瑞”,可都是天意啊!


愿大清能顺天应人,帮助我们大明消灭闯贼,我们感激不尽、感激不尽、感激不尽……



多尔衮的信咄咄逼人、恫吓之意昭然若揭,史可法的信客气委婉、胆怯之态跃然纸上,两相对比,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这次“书信交锋”之后,多尔衮对弘光君臣的消极与怯懦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吞并江南、一统天下之志也更加坚定了。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05 20:44:46 +0800 CST  
十八、弘光王朝的军力概况


弘光王朝虽然实行“借虏平寇”的保守消极策略,但随着局势的变化,也并非完全没有振作之举,高杰北伐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讲高杰北伐之前,有必要先梳理一下弘光王朝的军力情况。


弘光王朝的军队数量,各种史料的记载出入很多。尤其是左良玉的“楚镇”,有“八十万之众”的说法,实在是太夸张了。关于弘光王朝军队数量和军饷情况,当时的工部工科都给事中李清的记载,可信度很高。


“上即位后,楚镇及四镇频以匮告,而司兵惟务姑息,不知汰无用, 核虚名。楚镇兵五万余,需银一百八万;四镇兵各三万,需饷二百四十万, 本色一百万。五镇不足恃,且还为我虞。居重驭轻,有京营六万,需饷一百二十万,锁上游,控江北,复有江督、安抚、芜抚、文武操江、郑鸿逵、郑彩、黄斌卿、黄蜚、卜从善等八镇,共兵十二万,计饷二百四十万。合之七百余万,而川、楚、东、豫督、抚、镇不与焉。”(《三垣笔记》卷下)


需要指出的是,李清所记的,是弘光朝廷发军饷的“定额”。乱世之中的军阀部队往往“超编”,各个军镇的实际军队数量,应该更多一些,但也不太可能多出太多。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07 18:37:56 +0800 CST  
朱由崧在武将的拥戴下坐上皇位,自然投桃报李,给四位武将加官进爵。封高杰为兴平伯,驻守徐州、泗州一带;封刘良佐为广昌伯,驻守凤阳、寿州一带;封刘泽清为东平伯,驻守淮安、庐州一带;封黄得功为靖南侯,镇守滁州、和州一带。


这四镇总兵名为大明将领,实为军阀头目,拥戴朱由崧登基之后,他们成为了“天子恩人”,更加飞扬跋扈,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各个军镇将领不仅向朝廷索要巨额军饷,还在自己的防区驻地鱼肉百姓、搜刮钱财,防区驻地的赋税也留作自用,不上交朝廷。黄得功接到朝廷旨意,有时因为“看不惯”,竟会将诏书撕裂。刘泽清不仅傲慢无礼,还频频干预朝政,提出大量无理要求,朝廷没有足够的实力,往往只得顺从他的意思。


“京师陷,泽清走南都,福王以为诸镇之一,封东平伯,驻庐州。时武臣各占分地,赋入不以上供,恣其所用,置封疆兵事一切不问。与廷臣互分党援,干预朝政,排挤异已,奏牍纷如,纪纲尽裂,而泽清所言尤狂悖。王初立,即援靖康故事,请以今岁五月改元,又请宥故辅周延儒助饷脏银。都御史刘宗周劾诸将跋扈状,泽清遂两疏劾宗周,且曰:‘上若诛宗周,臣即卸职。’朝廷不得已,温诏解之。又请禁巡按不得拿访追脏,请法司严缉故总督侯恂及其子方域,朝廷皆曲意从之。”(《明史》卷二百七十三•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史可法自请就任督师之后,成为了“四镇”的顶头上司,但他与其他的文官一样,也对蛮横的军阀头目们毫无办法。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07 18:38:22 +0800 CST  
十九、高杰北伐


1644年年末至1645年年初,高杰在史可法的督促下率军北伐。弘光王朝之所以发起此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也是有着多重原因的。


第一,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山海关战败之后,迅速西撤,而清军也忙于追击大顺军,并没有很快接管大顺军撤出的大量地盘。当时的山东和河南两省,基本处于权力真空状态,很多地区落入了形形色色的地方势力手中。这些地方势力大多由原明朝的官吏和士绅地主组成,他们大多倾向明朝,这对弘光王朝向北扩张势力是十分有利的。


第二,在接到多尔衮的“恐吓信”之后,南明使团也派人禀报说清方态度傲慢,根本无心议和通好。这让史可法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外策略,他加强了战备,并表示:“今和议不成,惟有言战。”(《史可法集》卷二)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07 19:40:41 +0800 CST  
虽然史可法等高级官员还是主张避免直接挑衅清军,所以北伐打的是“击灭流贼”的旗号。但从明军的进军路线来看,也是想趁清军在河南、山东等地立足未稳,将这些地区的清军赶走或是消灭,恢复中原。



高杰或许是怀揣着个人野心,对北伐十分积极,不过让人无奈的是,此次北伐在开始之初就十分曲折。出发前,高杰要把自己的部分军队和军队家属安置到扬州。但由于高杰的军队军纪很差,之前曾经在扬州一带抢掠,让百姓们愤恨不已。扬州百姓群起闹事,不让高杰军队进城。高杰岂是好惹的,愤而率军攻城。最终还是史可法出面“和稀泥”,将扬州附近的瓜州划给高杰才作罢。祭旗誓师时,高杰军队的一门红夷大炮炸膛爆裂。其实这也正常,官员们都忙着贪污腐败、搞政治斗争,军工生产缺乏有效的管理,产品的质量自然没保障。不过当时的人往往不会往这方面去想,而是将此事与天意征兆联系起来。高杰军队的将士们议论纷纷,大军北伐在即,祭旗誓师之际。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实在太不吉利。



不过高杰不信邪,依然率领大军北上。1645 年正月初十日,高杰率军逼近睢州,高杰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戎马半生、历经无数风浪,竟然会在小小的睢州丢了命。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07 19:41:22 +0800 CST  
当时的睢州,在许定国手中。许定国本是明朝将领,一生历经波折,曾经被崇祯皇帝下令逮捕入狱,后又被放出“戴罪立功”。早在崇祯年间的后期,他就已经是盘踞在睢州一带的军阀头目。许定国手下虽然也有一万人左右,但大多是些散兵游勇,战斗力极弱。清军入关之后,大顺军西撤,河南很快陷入军阀割据、土匪横行的状态。河南西部仍然有部分大顺军,北部一些地区被清军占领,东南部有不少“明军”(多为地方军阀)。在复杂的局面中,许定国不思报效国家,而是想方设法保住自己的军队和地盘。他“刀削豆腐两面光”,一面向南明弘光王朝表忠心,一面与清朝暗通款曲。随着局势的进一步明朗,许定国被清军凌厉的攻势所吓倒,倒向了清朝。他不仅派人向清朝表达投降之意,还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入清军大营,以此来表示自己的“忠诚”。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07 19:41:54 +0800 CST  
高杰率军逼近睢州后,派人送信给许定国,让他跟随自己北伐。许定国不敢北上攻打清军,又害怕高杰,于是很希望清军能对他施以援手。不过,当时清军忙于跟大顺军作战,根本不来支援许定国。许定国急得直跳脚,思来想去,只好设计杀害高杰。


关于许定国杀害高杰的具体情况,《三垣笔记》、《绥寇纪略》、《豫变纪略》等多种书籍史料都有记载,内容各有不同。我在这里“综合”一下,简单向大家说明。


高杰安排大军北上,只带了数百随从亲兵到睢州。一到睢州后就受到了许定国的“热烈欢迎”。许定国在城中大摆宴席款待高杰及其随从亲兵,并召集了一批妓女作陪。高杰毫无防备,与随从亲兵们喝的烂醉如泥,于1645年正月十二日(另一说法为正月十三日)被许定国派兵杀害。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07 19:42:23 +0800 CST  
杀害高杰之后,许定国深知高杰的军队会来报复,不敢逗留,立即率领自己的乌合之众一路北逃投靠清朝去了。高杰虽然蛮横凶残,但他治军确实很有一套,平日里对手下将士们不错。听闻“老大”被杀,高杰军队的将士们怒气冲天。他们怀着为主帅报仇的渴望,以及劫财劫色的私心,气势汹汹杀奔睢州而来。许定国逃的快,躲过一劫,睢州及其周边地区的百姓悲剧了。狂性大发的高杰军将士们,将睢州一带的百姓屠杀殆尽。睢州城内尸山血海,简直成了人间地狱。



史可法听闻高杰被杀的消息,流泪叹息:“中原不可复矣!”他急忙赶到高杰军营处理“善后事宜”,立高杰的儿子高兴平为世子,任命高杰的外甥李本深为提督,高杰的部将李成栋为徐州总兵。高杰的妻子邢氏知道儿子年幼难以服众,恰好史可法又没有儿子。于是她提出让高兴平拜史可法为义父,希望借用史可法的官职和威望来稳定军心。但史可法拒绝了这一提议,转而让高兴平拜太监高起潜为义父。史可法的这一举动非常不妥当,高杰本人和高杰手下的不少将士以前都参加过农民起义军,是“流贼”出生,为明朝效力本来就有疏离感和自卑感。史可法的做法让高杰军将士们觉得受了歧视与侮辱,大寒高杰军将士之心。


高杰被杀之后,其属下将士们义愤填膺、磨拳擦掌,打算北上找许定国算账。此时清军主力还在陕西与大顺军激战,在河南和山东的兵力十分薄弱,北方不少还在抗清的“义兵”(地方武装)也在盼着明军北上。应该说,这正是南明恢复中原的好时机。正所谓“哀兵必胜”,史可法如果趁此机会北上,或许能大有作为。但是高杰死后,史可法六神无主、归心似箭,在没有任何追兵的情况下,率领高杰军一路南逃,一直逃回扬州一带。至此,高杰为北伐作出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左右有言使公惧,拔营退走扬州去。两河义士雄心灰,号泣攀辕公不驻。”当时流传的这首诗,辛辣的讽刺了史可法的胆怯与狼狈。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07 19:42:43 +0800 CST  
更糟糕的是,高杰死后,南撤的高杰军将士们再次陷入到了内斗的漩涡之中。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都想吞并高杰留下的军队和地盘。之前就与高杰有仇的黄得功甚至率兵直驱扬州而来,试图压服群龙无首的高杰军,又差一点引起“内战”。马士英也插了一手,派人到高杰军中加以牵制。最终还是史可法再一次出来东奔西走“和稀泥”,才让高杰军稳定下来。


经过这一系列事件,高杰军将士们既领略了史可法的胆怯与无能,更看透了弘光王朝的内斗与脆弱,军心大变,为后来这支军队齐刷刷降清埋下了伏笔。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07 19:43:10 +0800 CST  
二十、左良玉“清君侧”与清军南下


1645年三月,李自成率“大顺”残部到达荆襄一带,与原本驻扎在这一地区的大顺军大将白旺及其手下七万大军会合。不过,此时的李自成已经被清军打的丧失了信心,他不听白旺固守襄阳、承天、德安、荆州的建议,而是决定率军东下,灭掉相对较弱的南明弘光王朝,先占领江南富庶之地再作打算。



李自成率军东下,把镇守武昌的左良玉架到了火山口上,面对李自成的大军,他陷入了极度矛盾之中。左良玉和李自成也算是熟人了,打了很多年的仗,互有胜负。应该说,左良玉因为与李自成积怨很深,加上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在李自成东下之初还是尽守土之责的。他一面连续派人上疏弘光朝廷告急,一面调兵遣将抵御大顺军。但左良玉与弘光朝廷的矛盾也很深,具体情况前文已经说了,这里就不重复了。如果左良玉与弘光王朝关系好,那他或许会尽力对付李自成,但在他与弘光朝廷矛盾重重的情况下,他根本不愿意为弘光朝廷抵挡李自成。而弘光朝廷对左良玉的态度也很耐人寻味,马士英等人希望这个飞扬跋扈、不听指挥的军阀头目与李自成打个两败俱伤,所以对左良玉的求援反应冷淡。江西总督袁继咸倒是带了一支军队前来支援,不过实力十分有限,对左良玉的帮助不大。


左良玉多与东林党人来往,尤其与黄澍关系很不错。这个黄澍搞出了“打马案”,在南京与马士英交恶之后,对弘光朝廷更是怨毒满腹。弘光三案,尤其是“北来太子案”的爆发,让黄澍等人找到了借口。他们天天在左良玉面前叫嚷“太子”是真的,弘光皇帝朱由崧和首辅马士英等人迫害“太子”和东林党的“正人君子”们,煽动左良玉起兵造反。左良玉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在煽动下逐渐倾向于造反,似乎是想在临死前攻占南京,过一把皇帝瘾。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0 18:28:26 +0800 CST  
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左良玉假称接到“太子”密旨,率军前往南京救“太子”,并讨伐马士英等“奸臣”——“清君侧”。大军乘船东下,杀向南京。更为缺德的是,临走之前,左军将士们趁机在武昌烧杀劫掠,让武昌百姓深受其害。



其实,此时的左良玉垂垂老矣、重病缠身。此次出师虽然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但自古以来,提出“清君侧”这三个字就相当于在额头上贴上了造反的标签。左良玉的军队本就鱼龙混杂,不少是明末的“流贼”,出于利益才黏合在一起,并不愿意为左良玉拼命。左军将士们深知造反风险极大,要是失败了全家性命堪忧,因此惶惶不可终日、离心离德,可谓毫无战心。不过,弘光朝廷的官员们在当时是意识不到这些的。左军东下的消息传到南京,南京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无论“忠臣”还是“奸臣”,“君子”还是“小人”,一个个都原形毕露,吓的屁滚尿流,不少人甚至连官都不当了,赶紧拖家带口细软跑。


不少与左良玉关系密切的官员也反对左良玉的做法。湖广巡抚何腾蛟被左良玉劫持到船队中,但他坚决反对左良玉的“清君侧”,趁看守的士兵松懈之际,跳水逃走。左军一路烧杀劫掠,到达九江后,江西总督袁继咸也被左良玉“请”到军中,左良玉自然是逼着袁继咸跟着自己一起“清君侧”,袁继咸坚决不从,不仅苦劝左良玉放弃“清君侧”,还苦口婆心地对左良玉手下的将士们反复讲道理,希望他们停止祸国殃民的行为。身在重病中的左良玉开始犹豫,一些左军将领也为之动容,袁继咸被允许回到九江城。袁继咸回城之后,严令手下将士严防死守,绝对不能让左军进城。但遗憾的是,袁继咸的部将张世勋已经同一些左军将领私下勾结,于夜间在城中纵火,九江城顿时大乱,左军将士趁乱进城烧杀劫掠,袁继咸又一次被“请”到了左良玉军中。此时的袁继咸万念俱灰,投水自尽,被救起后,左良玉再三表示,自己对弘光皇帝“忠心一片”,只不过是讨伐马士英等“奸臣”罢了,袁继咸才勉强放弃了寻死的念头,留在左军之中。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0 18:28:48 +0800 CST  
就在左军打算继续东下之际,又出了一件大事——左良玉死了。1645年四月四日,身患重病的一代大军阀左良玉于战船中吐血而亡,留下个一个混乱不堪的烂摊子。左良玉死后,其统帅地位由其子左梦庚继承。左梦庚深知造反这种事,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于是,他指挥大军继续东下,依旧向南京杀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左良玉东下之后不久,又传来了清军南下的消息。多尔衮早有灭明之心,早在1644年十月,清军大体上平定了山西之后,多尔衮就下令兵分两路,一路由英亲王阿济格等人率领西征大顺,另一路由豫亲王多铎等人率领南征大明。后来因为大顺军在怀庆打败清军,多尔衮才急令多铎率军向西,与阿济格两路夹击大顺军,让南明弘光王朝逃过一劫。


清军将大顺军逐出陕西之后,再次腾出手来对付南明。英亲王阿济格率军经陕西商洛、河南邓州,进入湖北襄阳、荆州、武昌等地,直到江西九江一带,一路对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残部穷追猛打,准备在消灭大顺军之后东下灭明;豫亲王多铎率军出陕西潼关,经洛阳、商丘一线,再向南攻取泗州、扬州,最终进攻南京;固山额真准塔也率军从山东沿京杭大运河南下,向江苏杀来。此次清军兵分三路、气势汹汹,抱定灭明之心,让南明弘光王朝陷入了更大的危机之中。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0 18:29:09 +0800 CST  
在左军东下,清军南下的危急时刻,弘光皇帝朱由崧召集群臣商讨对策,马士英在朝堂上大叫道:“尔辈东林,犹藉口防江,欲纵左逆入犯耶?北兵至,犹可议款,若左逆至,则若辈高官,我君臣独死耳!臣已调良佐兵过江南矣。宁死北,无死逆。”(《三垣笔记》卷下)马士英与左良玉矛盾很深,因此将左良玉视为头号威胁,也可以理解。不过,要说弘光朝廷对清军完全不设防,也不尽然。面对两大强敌,弘光朝廷下令:“上游急,则赴上游;敌急,则御敌。”(《南渡录》卷五)军阀头目们本就各怀私心、不听指挥,对这种模糊的命令,自然推诿敷衍,使战局更为不利。


所幸,黄得功还对大明忠心耿耿,他在荻港、铜陵等地率军拼死奋战,打败了外强中干的左军。左军兵败之后,不敢再与黄得功交锋,基本龟缩于九江一带。到了1645年五月,多铎路清军南下,阿济格部清军也在再度击败大顺军之后到了九江一带。黄澍眼见大势已去,彻底撕下了“忠臣”的面具,劝左梦庚向清军投降。左梦庚在其劝说下,于五月十三日率军投降了清军。在明末称雄一方的“楚镇”左氏军阀,至此宣告终结。


左梦庚投降后,清朝既优待又猜防,将他编入汉军正黄旗,除了跟随英亲王阿济格率军攻打降而复叛的姜瓖之外,再未被起用,最终于1654年病逝。值得一提的是,江西总督袁继咸在被左军裹挟到清军大营之后,拒绝清朝的高官厚禄,坚决不降清,在1646年被清朝杀害。左梦庚与袁继咸,降将与忠臣的鲜明对比,真是高下立判。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0 18:29:29 +0800 CST  

楼主:日月昔风

字数:52517

发表时间:2016-08-01 23:3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30 21:53:59 +0800 CST

评论数:18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