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湮灭——南明兴亡录(长篇连载)

二十一、史可法殉国


面对左军东下和清军的三路进攻,督师史可法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他一面多方奔走调兵,一面要求入京面见皇帝禀明军情。史可法在听说了黄得功击败左军的消息后,认为左军可以招抚,而清军则是更凶恶的敌人。这个看法有一定道理,但招抚左军能否行得通,是很难说的。


马士英不让史可法进京面圣,而是让他火速料理军务。在不少文人学者的口中,这又成为了马士英的一大“罪状”。他们认为,马士英怕史可法进京面圣之后影响自己的地位。我想说的是,这个说法明显存在的偏见,是比较扯淡的。马士英因为“拥戴之功”,一直深受皇帝朱由崧信赖,是其心腹重臣。而史可法不过是一个在册立新君时“站错了队”,被排挤出朝的失意官员。要说史可法去见一见皇帝,就能影响马士英的政治地位,是很难说得通的。大敌当前,史可法即便进京见了皇帝,恐怕也难以挽救危局,甚至还浪费时间。马士英调集大量军队对付左军,导致弘光朝廷对清军的防御空虚,是比较有争议的做法,但他让史可法火速料理军务,应该说还是为国家考虑的,不应该肆意抹黑。


弘光王朝两线作战的弊端很快暴露无疑。由于黄得功、刘良佐等人的军队被调去对付左军,大片地区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清军的南下进攻异常顺利,一路上几乎没遇到过像样的抵抗。各地守军将领各怀私心、或逃或降,以致清军先后占领徐州、盱眙等地,于四月十三日到达泗州, 泗州明军逃走,清军不战而得以顺利渡过淮河。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2 19:23:58 +0800 CST  
二十一、史可法殉国


面对左军东下和清军的三路进攻,督师史可法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他一面多方奔走调兵,一面要求入京面见皇帝禀明军情。史可法在听说了黄得功击败左军的消息后,认为左军可以招抚,而清军则是更凶恶的敌人。这个看法有一定道理,但招抚左军能否行得通,是很难说的。


马士英不让史可法进京面圣,而是让他火速料理军务。在不少文人学者的口中,这又成为了马士英的一大“罪状”。他们认为,马士英怕史可法进京面圣之后影响自己的地位。我想说的是,这个说法明显存在的偏见,是比较扯淡的。马士英因为“拥戴之功”,一直深受皇帝朱由崧信赖,是其心腹重臣。而史可法不过是一个在册立新君时“站错了队”,被排挤出朝的失意官员。要说史可法去见一见皇帝,就能影响马士英的政治地位,是很难说得通的。大敌当前,史可法即便进京见了皇帝,恐怕也难以挽救危局,甚至还浪费时间。马士英调集大量军队对付左军,导致弘光朝廷对清军的防御空虚,是比较有争议的做法,但他让史可法火速料理军务,应该说还是为国家考虑的,不应该肆意抹黑。


弘光王朝两线作战的弊端很快暴露无疑。由于黄得功、刘良佐等人的军队被调去对付左军,大片地区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清军的南下进攻异常顺利,一路上几乎没遇到过像样的抵抗。各地守军将领各怀私心、或逃或降,以致清军先后占领徐州、盱眙等地,于四月十三日到达泗州, 泗州明军逃走,清军不战而得以顺利渡过淮河。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2 19:25:06 +0800 CST  
面对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史可法束手无策,只得带兵前往扬州。到了扬州之后,史可法急令各地军队前来增援,但应者寥寥。尤其恶劣的是,原高杰的部将李本深等人,率部分高杰军旧部在扬州一带劫掠一番之后逃走,原高杰部将李成栋也趁乱逃离高邮。这些高杰军旧部,对史可法和弘光朝廷失望透顶,在关键时刻临阵脱逃,不久之后就投降了清军。刘良佐也见风使舵,率军投降。刘泽清曾经率军路过扬州,但他根本没有保家卫国之心,并不参加扬州城防,一路南逃而去,在扬州失陷之后,刘泽清也率部降清。


清军很快赶到,于四月十八日兵临扬州城下。此时扬州的城防兵力十分薄弱,主力是总兵刘肇基部和兵部主事何刚的忠贯营,外加一些散兵游勇,总人数不到万人。由于清军是分批到达,刘肇基认为应该趁清军主力未到之际出城一战挫其锐气,史可法不同意。扬州城西门外地势低,而且树木茂密,扬州城内的将领们屡屡劝史可法派人毁掉这些树木,方便守城,史可法却因为这一带是功臣墓地,也不同意。大难临头,身为督师的史可法依旧如此迂腐,实在是可悲可叹。四月二十一日,甘肃镇总兵李棲凤和监军道高歧凤带领四千兵马入城,不过两人并不是来增援,而是希望说服或者劫持史可法投降。史可法坚决拒绝了他们的劝降,这两个败类眼见扬州城内还有一些军队,硬要劫持史可法估计得把小命搭进去,不敢逗留,转而勾结城内的部分军队出城降清。史可法优柔寡断的性格再次铸错,竟然不敢加以制止,而是听之任之。倘若史可法有魄力杀掉这两个败类,截留他们带来的军队,也能加强扬州城防力量。


多铎在进攻扬州之前,多次派人送信给史可法,劝其投降,均被史可法严词拒绝。多铎眼见劝降无望,调兵遣将兵围扬州。不过由于用于攻城的红夷大炮尚未运到,清军在扬州城下暂时休息,并没有攻城。史可法除了向朝廷“血疏告急”之外,面对围城的清军毫无办法,一点夜袭之类的行动都没有,让清军在扬州城外从容休整、养精蓄锐,简直就是坐以待毙。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2 19:26:08 +0800 CST  
四月二十四日,清军红夷大炮运到,用大炮轰城,大军随即猛攻。史可法也下令开炮,指挥明军浴血奋战,杀伤部分清军。然而由于实力悬殊,明军力战不支,到了四月二十五日,清军攻破扬州。淮扬总督卫胤文、总兵刘肇基、兵部主事何刚、扬州知府任民育等一批文官武将或战死或自尽,为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史可法率军突围不成,被清军俘虏。多铎亲自出面,赞扬史可法竭力报国,并表示只要史可法投降,定有高官厚禄,可大富大贵。史可法毫无惧色,依旧严词拒绝。多铎见劝降不成,随即下令将史可法杀害。


史可法是一个长期被捧在神坛之上的争议人物,很多人歌颂他的气节,不少人诟病他的能力。我觉得,史可法是生错了时代,他为官清廉、勤于政务、为国尽忠,他才具平庸、优柔寡断、误国误民。像史可法这样的人,在太平年间,或许能成为一个好官,但风云变幻、纷繁复杂的乱世,真的不适合他。我敬他的气节,也叹他的能力。史可法,悲哉、痛哉!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2 19:27:38 +0800 CST  
天涯系统出问题了,一部分内容发送提示系统繁忙,结果发送出来重复的两段。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2 19:28:46 +0800 CST  
@伪前排 2016-09-11 23:13:31
@日月昔风
问候!!!
-----------------------------
谢谢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2 19:29:27 +0800 CST  
谢谢支持我的朋友,大家中秋快乐!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5 15:38:50 +0800 CST  
@日月昔风 2016-09-16 20:33:37
二十一、扬州十日
杀掉史可法之后,多铎凶恶的目光,恶狠狠地扫视着繁华的扬州城,他随即下令屠城。清军屠城的原因主要有二:
第一,扬州是清军南下灭明以来遇到的第一座拼死抵抗的城市,清军试图用血淋淋的屠杀来威慑汉人,摧垮汉人们反抗的意志。之后多铎发布的《谕南京等处文武官员人等》文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昨大兵至维扬,城内官员军民婴城固守。予痛惜民命,不忍加兵,先将祸福谆谆晓谕,迟延数日,......
-----------------------------
章节序号错了,应该是二十二、扬州十日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6 20:35:02 +0800 CST  
扬州大屠杀滥杀无辜、惨绝人寰,但一直以来,无论在史学界还是民间,这场大屠杀都伴随着不小的争议。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三个,时间、人数、《扬州十日记》的真伪。我虽然不是考据党,但在这种有争议的重大历史事件上,还是觉得有必要理一理的。


第一,屠杀持续的时间。关于扬州大屠杀持续的时间,主要有七日说、十日说。先来看七日说,“及北警戒严,郊外人皆相扶携入城,不得入者稽首长号,哀声震地。公辄令开城纳之。至是城破,豫王下令屠之,凡七日乃止。”(戴名世《乙酉扬州城守纪略》)再来看看十日说,“自四月二十五日起、至五月五日止,共十日;其间皆身所亲历、目所亲睹,故漫记之如此。”(王秀楚《扬州十日记》)


虽然有着两种不同的记载,但个人更倾向于十日说。关于扬州大屠杀,《扬州十日记》的记载要比其他史料详细得多。《乙酉扬州城守纪略》所说的“七日”,应该是清军屠杀七天后多铎下令“止杀”,但清军的实际屠杀并没有停止,而是一直持续了十日之久。有一些诗文也可以作为佐证,“忆惜荒城破,白刃散如雨。杀人十昼夜,尸积不可数”。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6 20:35:26 +0800 CST  
第二,屠杀遇害的人数。我们还是先来看史料。“廿五日丁丑,可法开门出战,清兵破城入,屠杀甚惨。”“扬州烟爨四十八万,至是遂空。”(计六奇《明季南略》)“查焚尸簿载数共八十余万,其落井投河、闭门焚缢者不与焉,被掳者不与焉。”(王秀楚《扬州十日记》)“八十万”之说也有诗文存世,“扬州督师终可法,鞑虏十日屠城空。忠魂白骨八十万,赤血映日满天红。”


扬州大屠杀的遇难者是否有八十万之多,是有很大争议的。著名历史学家顾诚认为:“古代典籍记载兵员数字和被屠杀人数往往夸大,扬州城内当时未必有这么多居民”。而另两位知名学者萧一山、曹树基则对“八十万”之说持较为肯定的态度。我觉得,无论扬州大屠杀的遇难人数是否有八十万之多,都不能否认清军血屠扬州的凶残暴行,所以“八十万”之说到底是不是有夸大,其实也并不是太重要。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6 20:36:17 +0800 CST  
第三,《扬州十日记》的真伪。对扬州大屠杀记载最为详尽的,当属此事件的亲历者王秀楚所写的《扬州十日记》,由于原文较长,限于篇幅,我就不列出全文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心理承受能力弱者慎看。由于《扬州十日记》在清朝因为严查毁禁而一度销声匿迹,到清朝末年才被人从日本带回国内,所以被一些人称为“清末革命党人的托古伪作”,“是近代日本人伪造的”。其实从《扬州十日记》的内容来看,非亲历者根本难以杜撰,而且此书也并非“绝世孤本”,在清朝的多份书籍史料中都有收录记载。


清朝道光年间公开刊印的《荆驼逸史》中就收录有《扬州十日记》的全文,后来刊印的《明季稗史汇编》中也有《扬州十日记》全文。“ 臣鼒曰,予读王氏《扬州十日记》,言可法抑万里长城之黄得功而用狼子野心之高杰,至谓坏东南之天下者,史道邻也。此盖书生率意妄语,无足论也。”(徐鼒《小腆纪年》)《小腆纪年》成书于清朝咸丰年间,也是一本公开刊印的史书。


由此可见,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由于大兴文字狱,大肆毁书禁书,实行思想文化高压政策,导致《扬州十日记》没有在市面公开出现。但到了晚清,随着清政府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相对放宽,《扬州十日记》已经公开刊印,被不少读书人所熟知了,所以《扬州十日记》是近代人“托古伪作”的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在此特别感谢王秀楚,让今天的我们能更直观、更详细地了解当年的扬州大屠杀,以史为鉴、自强不息。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6 20:36:44 +0800 CST  
二十三、南京陷落


扬州失守,南京门户洞开,形势万分危急,不过似乎还未陷入绝境,因为在清军与南京之间,横亘着一条天险——长江。


在当时,朱由崧、马士英以及文武百官们,无不对这条天险寄予厚望,希望凭借它击退清军、转危为安。他们似乎忘了一点,山难水险固然能在战争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依旧是人。非常遗憾的是,当时为弘光王朝把守长江天险的,偏偏是一个不太中用的人,他的名字叫郑鸿逵。


郑鸿逵本人不太出名,但他有一个非常出名的侄子——郑成功,关于郑成功,我们以后再讲,现在先来讲讲郑鸿逵守长江防线的故事。不过说实话,这段也没啥故事可讲,因为战斗的过程非常简单。郑鸿逵时任镇江总兵,统帅陆军及水师战船列阵于瓜洲、仪真一带,他的兵力本就薄弱,听闻各地的明军或逃或降,更是如同惊弓之鸟。清军到达长江北岸之后,先施放了一些小木船和竹筏,并开炮呐喊造势。精神极度紧张的郑鸿逵以为清军渡江,命令炮兵疯狂炮击,直打得长江江面水柱连连,对清军的杀伤却微乎其微,还浪费无数火药弹丸。1645年五月九日凌晨,在夜色和雾气的掩护下,固山额真拜音图和梅勒额真李率泰奉多铎之命,先后率军渡江。郑鸿逵并无死守阵地的底气和勇气,率先逃跑,手下将士也四散而去。长江天险,就这样被不善水战的清军轻易逾越。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8 13:41:56 +0800 CST  
清军南渡长江,直逼南京,这下,傻子都知道要完蛋了。弘光皇帝朱由崧和首辅马士英等人的反应还算快,很快做出决定——逃。但具体是怎么逃的,各种史料的记载却各不相同。有的记载说朱由崧不厚道,连心腹重臣马士英都不通知一声,就自顾自地逃走了。也有的记载说朱由崧是与马士英一起出逃的。不管哪一种说法是真的,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后来朱由崧和马士英没有在一起,分别往不同的方向跑路,这也导致了后来一连串事件的发生。


皇帝和首辅的跑路情况我们后面再讲,先讲讲他们跑路之后南京的情况。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皇帝和首辅逃走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南京的大街小巷,部分官员也随之出逃,但大部分官员留了下来,并不是与南京共存亡,而是商议筹划投降事宜。


当时的南京,人心惶惶、一片混乱。一些百姓将狱中的“太子”王之明救出,给他穿上“龙袍”(其实应该是戏服),举行所谓的“登基大典”。时任南京守备勋臣的忻城伯赵之龙,立即派兵镇压了这些“乱民”。紧接着,他在贵族官员们的支持之下,派人前往清军大营“议降”,并清查封库,等待清军接收。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8 13:42:23 +0800 CST  
1645年五月十五日,清军至南京城外,忻城伯赵之龙、魏国公徐久爵、保国公朱国弼等勋贵,大学士王铎、大学士蔡奕琛、礼部尚书钱谦益等官员,开城门迎接清军,献城投降。至此,清军不战而得南京。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对勋贵和官员们的投降既气愤又无奈,在清军进南京之后自缢殉国。在秦淮河百川桥下行乞的一个没能留下姓名的乞丐(应该是一个落魄读书人),听说南京陷落,在桥上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纲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存命一条。”写完就投河殉国。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家国破灭,位高权重的贵族官僚们大多贪生怕死、屈膝投降,倒是太监和乞丐自杀殉国,真是绝妙的讽刺!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8 13:42:52 +0800 CST  
@伪前排 2016-09-18 09:50:21
@日月昔风
开工!!
-----------------------------
今天正好又写好了一些,更行了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8 13:44:00 +0800 CST  
二十四、“水太凉”与“头皮痒”


在南京的降清官员中,钱谦益是一个应该被重点提及的人。他不仅仅是东林党晚期的领袖,更曾经是无数文人士子心中的精神楷模。他的投降,让无数的官员、文人、士绅犹豫动摇、彷徨无措,这是明朝士大夫阶层精神支柱的垮塌,所产成的影响难以估量。


关于钱谦益的降清,一直流传着“水太凉”、“头皮痒”的说法。虽然我并不喜欢钱谦益,但也觉得有必要罗列史料说明一下史实。“头皮痒”应该是真的,“水太凉”则恐怕是有人杜撰调侃。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8 16:09:56 +0800 CST  
关于“水太凉”,出自《蘼芜纪闻》引用《扫轨闲谈》的内容:“乙酉王师东下,南都旋亡。柳如是劝宗伯死,宗伯佯应之。于是载酒尚湖,遍语亲知,谓将效屈子沉渊之高节。及日暮,旁皇凝睇西山风景,探手水中曰:冷极奈何!遂不死。”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对此评价说:“尚湖西山皆在常熟,当南都倾覆时钱柳二人皆在白下,时间地域实相冲突,此妄人耳食之谈不待详解。”可见,这段记载的时间地点是不对的,不足为信。


接下来,再来说说“头皮痒”。这一说法出自《恸馀杂记》:“豫王下江南,下令剃头,众皆汹汹。钱牧斋忽曰:‘头皮痒甚。’遽起,人犹谓其篦头也。须臾,则髡辫而入矣!”钱谦益以“头皮痒”为借口,在大家反对剃发令如火如荼之际,选择了剃头留辫子。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8 16:10:23 +0800 CST  
不过,钱谦益在清朝做了一段时间的官之后,又辞官回乡。之后的他暗中支持反清复明的活动,不仅资助抗清志士,还致书南明官员,传递情报,劝降清的将领反正。晚年的钱谦益为抗清出力甚多,甚至因此被清廷两次逮捕入狱、险些送命,仍无怨无悔,继续坚持反清大业。


当然了,不管“水太凉”和“头皮痒”的说法是不是真的,钱谦益都剃发降清了,对于这位曾经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后人给予的评价大多是负面的。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8 16:10:44 +0800 CST  
清朝乾隆皇帝在主持编纂的《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中,对钱谦益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末路逃禅去,原是孟八郎。”“至钱谦益之自诩清流,腼颜降附;及金堡、屈大均等之幸生畏死,诡托缁流:均属丧心无耻!若辈果能死节,则今日亦当在予旌之列。乃既不能舍命,而犹假语言文字以自图掩饰其偷生,是必当明斥其进退无据之非,以隐殛其冥漠不灵之魄。”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也尖锐地批判钱谦益:“人品实在差得很,年轻时是个浪子,中年是热衷的政客,晚年是投清的汉奸,居乡时是土豪劣绅,在朝是贪官污吏。一生翻翻覆覆没有立场,没有民族气节,除了想作官以外,从没有想到别的。”(吴晗《“社会贤达”钱牧斋》,《中国建设》1948年第6卷第5期)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8 16:11:05 +0800 CST  
钱谦益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他热衷官场、争权夺利,他叛国降清、身负骂名,他暗中反清、耗尽余生。


公元1664年,钱谦益以八十三岁高龄去世,葬于虞山南麓。


对于钱谦益,我不想再说什么,就这样吧!
楼主 日月昔风  发布于 2016-09-18 16:11:52 +0800 CST  

楼主:日月昔风

字数:52517

发表时间:2016-08-01 23:3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30 21:53:59 +0800 CST

评论数:18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