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崇祯的几点看法

@an_清晨一只鹿 2016-09-30 15:03:33
长姿势了
-----------------------------
其实,我是在头条被狂热的明粉同学们吵烦了,就来这里发了此段小文字。也没有仔细整理归纳,因此,内容窄了一些,深度也不够。不妥之处还真的不少。倒是有很多有识之士指点批评、撰文补充,让我受益匪浅。真的很感谢他们。哪怕是骂我的(人身攻击的就不算了,呵呵),有的观点的确也正确。再次拜上诸文友。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15:13:57 +0800 CST  
@强硬坚持 2016-09-30 12:28:26

@王杰维 赞崇祯赞明朝并不等于崇祯没有问题,从政治能力看,崇祯确实一般。如果崇祯能南渡,大明还有一个核心在,可以号召全国,最次也是一个南北朝,若干年后又复失地,也是可以的

-----------------------------

@夜凤栖 2016-09-30 12:41:04

谬论一个接一个。

南渡有屁用,南渡后有军队吗?你军队在哪里?你的财政税收在哪里?

说历史靠想象的吗?

-----------------------------

@王杰维 2016-09-30 13:01:48

南明不就坚持了二十多年吗?

-----------------------------

@夜凤栖 2016-09-30 14:38:29

十八年居然成了20多年,你挺会发明历史的 。

-----------------------------

@王杰维 2016-09-30 14:57:21

看法不同而已,我是以永历十八年,夔东十三家抗清失败,明朝在大陆的抵抗结束来算的,你是以永历十六年永历被俘计算。而史学界还有人认为:1683年台湾陷落,宁靖王朱术桂自尽标志着南明的结束。

-----------------------------
@夜凤栖 2016-09-30 14:59:20

连剿匪都算上了,不得不承认你牛啊。
-----------------------------
老兄,那些是剿匪?小心被明粉同学喷哦,呵呵。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15:15:07 +0800 CST  
@强硬坚持 2016-09-30 12:28:26

@王杰维 赞崇祯赞明朝并不等于崇祯没有问题,从政治能力看,崇祯确实一般。如果崇祯能南渡,大明还有一个核心在,可以号召全国,最次也是一个南北朝,若干年后又复失地,也是可以的

-----------------------------

@夜凤栖 2016-09-30 12:41:04

谬论一个接一个。

南渡有屁用,南渡后有军队吗?你军队在哪里?你的财政税收在哪里?

说历史靠想象的吗?

-----------------------------

@王杰维 2016-09-30 13:01:48

南明不就坚持了二十多年吗?

-----------------------------

@夜凤栖 2016-09-30 14:38:29

十八年居然成了20多年,你挺会发明历史的 。

-----------------------------

@王杰维 2016-09-30 14:57:21

看法不同而已,我是以永历十八年,夔东十三家抗清失败,明朝在大陆的抵抗结束来算的,你是以永历十六年永历被俘计算。而史学界还有人认为:1683年台湾陷落,宁靖王朱术桂自尽标志着南明的结束。

-----------------------------

@夜凤栖 2016-09-30 14:59:20

连剿匪都算上了,不得不承认你牛啊。

-----------------------------

@王杰维 2016-09-30 15:15:07

老兄,那些是剿匪?小心被明粉同学喷哦,呵呵。

-----------------------------
@夜凤栖 2016-09-30 15:18:20

中央政权没了么,当然就成了匪贼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你还能反了不成?

满清不是好东西,明廷就是好东西吗?半斤八两而已。
-----------------------------
我已经很偏激了,老兄远超于我哦,呵呵。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15:19:42 +0800 CST  
@王杰维 2016-09-30 15:15:07

老兄,那些是剿匪?小心被明粉同学喷哦,呵呵。

-----------------------------

@夜凤栖 2016-09-30 15:18:20

中央政权没了么,当然就成了匪贼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你还能反了不成?

满清不是好东西,明廷就是好东西吗?半斤八两而已。

-----------------------------

@王杰维 2016-09-30 15:19:42

我已经很偏激了,老兄远超于我哦,呵呵。

-----------------------------
@夜凤栖 2016-09-30 15:26:01

我这叫偏激吗?

我这叫做公平,公正,公开。
-----------------------------
我评崇祯,大致不错,但自认为还是稍稍尖锐了些,而且也不够全面和详实,故而一些地方未免过于有失偏颇。老兄观史,更是非常之尖锐哦。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15:38:14 +0800 CST  
@柳新昌 2016-09-30 15:37:20
新任平北侯吴三桂接到崇祯的密旨和吴襄的家书后,进行了一番复杂的利益权衡。一方面全家老小巳随崇祯南下,此时若投顺清国前途莫测,因清国新丧国主,不知继任者盘算如何,要是被清国节制反不如在明朝这边自在。吴三桂决定暂缓行动以观测时局,直到李自成攻占北京后,才发觉巳处于被夹击之中,而且至此粮饷断绝,在此地再也难以立足。吴三桂集团十分缓慢的动作,突然变的疾如奔马,追随太子护驾南下。
-----------------------------
兄台,此段文字是要说明什么?再者,“家小已随崇祯南下”,这是什么情况?没搞懂?……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15:40:46 +0800 CST  
@王杰维 2016-09-30 15:15:07

老兄,那些是剿匪?小心被明粉同学喷哦,呵呵。

-----------------------------

@夜凤栖 2016-09-30 15:18:20

中央政权没了么,当然就成了匪贼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你还能反了不成?

满清不是好东西,明廷就是好东西吗?半斤八两而已。

-----------------------------

@王杰维 2016-09-30 15:19:42

我已经很偏激了,老兄远超于我哦,呵呵。

-----------------------------

@夜凤栖 2016-09-30 15:26:01

我这叫偏激吗?

我这叫做公平,公正,公开。

-----------------------------

@王杰维 2016-09-30 15:38:14

我评崇祯,大致不错,但自认为还是稍稍尖锐了些,而且也不够全面和详实,故而一些地方未免过于有失偏颇。老兄观史,更是非常之尖锐哦。

-----------------------------
@夜凤栖 2016-09-30 15:39:08

我哪里尖锐了,

俺们实事求是。
-----------------------------
哈哈哈哈,兄台是位很执着的人哦。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15:42:13 +0800 CST  
@柳新昌 2016-09-30 14:12:46
1644年4月25日午夜刚过,崇祯皇帝与内臣王承恩一起爬上煤山,最后一次表达了不甘做亡国之君的愤恨之后,在一棵大槐树下自缢而死。

崇祯死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的大顺朝在北京仅仅维持了一个多月便做鸟兽散。而在南方,尽管福王继位成立了南明弘光政权,但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正统,之前皇室藩王间的皇位之争已让这个先天不足的小朝廷元气大伤,清军南下之后便迅速覆亡。

大明朝就这样完了,输得一干二净,江南偏安都无法保全。若崇祯地下有知,不知是否会为自己“君王死社稷”的勇气而后悔。毕竟,崇祯和他的大明朝曾经有那么一次机会,一次或许可以延长国祚百年的机会,在1644年4月初的一次朝会中,崇祯令人敬佩的放弃了这次机会,或许就是一念之差。

尼尔·弗格森在《虚拟的历史》中大胆假设了如果没有发生美国独立战争,希特勒打败了苏联的历史走向,那么,我们不妨也给崇祯一次机会。1644年4月初,李自成的闯军已横扫三晋,兵锋临近居庸关,崇祯陷入了即位以来的最大危机当中。军事上的全面崩溃不得不让崇祯认真思虑起年初时大臣李明睿向他献上的那则“奇计”——迁都南京。崇祯对此一直下不了决心,面子上感情上让这位性格刚烈的皇帝难以接受固然是一个原因,那些爱唱高调的御史言官则更让他头疼,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杨嗣昌力主要和满洲鞑子议和,被这些黄口书生群起而攻之,通敌卖国的大帽子让原本支持杨嗣昌的崇祯最后也弄了个灰头土脸。这次的事在言官们看来就更严重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在他们看来可是理所当然,崇祯之前也探过他们的口风,那个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听说后就跳了出来,扬言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

崇祯再一次进退两难。此时,崇祯意外地收到了一则来自闯军内部的密报,历史在此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这则密报说,光时亨早就被闯军收买,李自成担心崇祯有南迁之意,“密旨”光时亨想办法把这事搅黄,光时亨到目前为止显然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崇祯对此密报自是深信不疑,认为是高皇帝庇佑,让他抓到了继袁崇焕之后的又一个大内奸。恭喜崇祯,这次真的不是反间计。崇祯随即召见了南迁之议的倡导者李明睿和李邦华,谋划一番后决定第二天召开朝会。

在这次关键性的朝会中,崇祯与李明睿、李邦华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剧本上演了一次精彩的“三簧”,援引了宋室“南迁”后国祚延续一百五十年的先例,声称在南京安定后即效法高皇帝举兵北伐,先灭李自成再诛满洲鞑子。崇祯这次喊的口号比反对南迁的大臣们更高,政治更正确,最终在朝堂上将那些大臣彻底击败,定计迁都南京。为免李自成怀疑,崇祯在朝会中佯作盛怒状,下令将正大唱高调的光时亨廷杖伺候,而棍子的力道也正好重了那么点,给了个光时亨做死谏忠臣的待遇。

迁都这事是决定了,但问题马上就来了,据报闯军前锋离北京已不足千里,崇祯若率领他那浩浩荡荡的后宫队伍途经山东走陆路很可能遭到刘备在长坂坡一样的厄运,被闯军半路截杀。正当崇祯与近臣一筹莫展之时,天津巡抚冯元彪突然送上密奏,已备下数百艘海船以供圣驾南幸之用。崇祯闻之大喜,当下决定兵分两路,他与后宫宗室及不耐鞍马劳顿的大臣们直奔天津坐船,太子率大军走陆路。崇祯同时颁下两道密旨,一道命吴三桂放弃山海关,全军入关,以做太子一路的后卫;另一道给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命其率江北四镇集结于淮河一线,拱卫崇祯一众从淮安登陆。而北京城呢,崇祯则留给了原本也极力反对南迁的内阁首辅陈演,谁爱守谁守去,没准他还能搞出个于谦死守北京大败瓦剌的奇迹呢。当然,崇祯也信誓旦旦地保证,很快就会杀回来,让陈演放宽心。

天津离北京城也就两百来里路,崇祯三日内便赶到海边坐上了船。崇祯的运气不错,也正赶上顺风,十余日之后便抵达淮安,确切地说,崇祯是4月25日午夜到达的,如果没有那道密报,他此时应当正在煤山酝酿上吊中。一下船,率三万大军前来护驾的史可法便告诉了崇祯一则最新收到的军报——北京城被李自成包围了。但崇祯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北京已经失守,陈演倒是个忠臣,亲自上城布置死守,但当初自告奋勇要留守的大太监曹化淳却已悄悄地打开了城门,陈演闻讯即自杀殉国。

太子那一边呢,此时也已到了山东境内,山东在当今的大明朝北方算是难得的清静地界,李自成的大军尚未入鲁,太子一行倒还算顺利。李自成刚一包围北京,就想让刘宗敏率自己的老营南下追击,但当时却接到紧急军报,吴三桂来了。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当时有天下无敌之称,也是大明军队中最后一支可以与清军正面野战并不落下风的军队。吴三桂接到圣旨后,即率五万大军入关。上面说李自成因为忌惮吴三桂所以放弃了分兵追击崇祯太子的计划,而吴三桂也怕李自成,不敢主动率军攻击闯军解围北京城。在吴三桂看来,为太子护驾在政治上对自己划算得多,既不用冒太大军事风险,而将只有个内阁首辅的北京城救下也意义不大。因此,吴三桂也刻意绕开了闯军主力,径直追赶太子去了。而李自成呢,最终还是决定将精力放在拿下北京城上。

再说崇祯这边。崇祯到达淮安之后,召开了御前会议,史可法谏言称,守江必守淮,建议将明王朝的主要军力布置在以淮安为中心的淮河一线,自己亲自带领江北四镇坐镇于此,同时,大明的另外一只主力大军——左良玉军则仍旧固守在武昌一线,淮汉两处要地均在大明手中,皇上在南京可保无虞。从北京逃出还惊魂未定的崇祯闻之大喜,当即授予史可法督师江淮的全权,节制江北四镇。

崇祯到达南京之后,太子随后也在吴三桂大军的保护之下安然抵达。近年来逐渐对国事心灰意冷的南京那帮复社书生在天子到来之后又激动了起来,开始大唱高调,在冒辟疆、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黄宗羲等人的带领下,书生们集体向崇祯上书,要求下诏北伐中原,收复京城,钱谦益提出的什么安忍将祖宗陵寝陷于贼手之类的理由让崇祯无法拒绝,只得令吴三桂在扬州设立大营,整军备战。心气一直很高的崇祯在此次南迁之后人其实变得比原本清醒了不少,心里很明白,中兴大业远远不像自己即位时想像的那么简单,更何况,他现在只剩下了半壁江山,北边的李自成还在虎视眈眈。李明睿此时又给崇祯献上一道奇计,建议北上联络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联清抗李。崇祯一听打了个格楞,道君皇帝当年的江山不就是联金抗辽弄丢的么,这传出去还不被清议的唾沫星子淹死。李明睿苦劝崇祯未果后,便抛出了中策——坐山观虎斗,满清势必要入关与李自成一战,待双方筋疲力竭之后,择一上将出兵北伐。崇祯笑道,爱卿的这道中策才是朕的上策啊,决定依计行事,让李明睿召集一帮近臣制订详细计划。

李明睿估计得没错,盛京那边的确早就按捺不住了。吴三桂引军入关之后,洪承畴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必须赶在李自成之前占领山海关,遂极力向多尔衮建言。素有入主中原大志的多尔衮二话不说,当即决定让镶白旗和正红旗两旗大军出兵山海关,待机而变。

进了北京的大顺皇帝李自成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北边的清军就在眼皮底下,南方的明军也在淮河一带布有重兵,大顺军实际上处于两面受敌的险恶处境。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占领了北京,但让崇祯给跑了,大顺朝的正统性受到严重挑战,到北方各地招抚的官员也并不顺利,所有人都在观望,因为大明并没有亡。城破之后,当刘宗敏找到李自成,要求让手下的弟兄们在北京城好好乐乐,享受一下胜利成果之时,李自成大怒,痛斥刘宗敏说,现在是什么......
-----------------------------
我怎么感觉您摘的这段文字不似出自治史之人,倒似写穿越小说?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15:49:43 +0800 CST  
@柳新昌 2016-09-30 14:12:46

1644年4月25日午夜刚过,崇祯皇帝与内臣王承恩一起爬上煤山,最后一次表达了不甘做亡国之君的愤恨之后,在一棵大槐树下自缢而死。

崇祯死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的大顺朝在北京仅仅维持了一个多月便做鸟兽散。而在南方,尽管福王继位成立了南明弘光政权,但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正统,之前皇室藩王间的皇位之争已让这个先天不足的小朝廷元气大伤,清军南下之后便迅速覆亡。

大明朝就这样完了,输得一干二净,江南偏安都无法保全。若崇祯地下有知,不知是否会为自己“君王死社稷”的勇气而后悔。毕竟,崇祯和他的大明朝曾经有那么一次机会,一次或许可以延长国祚百年的机会,在1644年4月初的一次朝会中,崇祯令人敬佩的放弃了这次机会,或许就是一念之差。

尼尔·弗格森在《虚拟的历史》中大胆假设了如果没有发生美国独立战争,希特勒打败了苏联的历史走向,那么,我们不妨也给崇祯一次机会。1644年4月初,李自成的闯军已横扫三晋,兵锋临近居庸关,崇祯陷入了即位以来的最大危机当中。军事上的全面崩溃不得不让崇祯认真思虑起年初时大臣李明睿向他献上的那则“奇计”——迁都南京。崇祯对此一直下不了决心,面子上感情上让这位性格刚烈的皇帝难以接受固然是一个原因,那些爱唱高调的御史言官则更让他头疼,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杨嗣昌力主要和满洲鞑子议和,被这些黄口书生群起而攻之,通敌卖国的大帽子让原本支持杨嗣昌的崇祯最后也弄了个灰头土脸。这次的事在言官们看来就更严重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在他们看来可是理所当然,崇祯之前也探过他们的口风,那个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听说后就跳了出来,扬言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

崇祯再一次进退两难。此时,崇祯意外地收到了一则来自闯军内部的密报,历史在此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这则密报说,光时亨早就被闯军收买,李自成担心崇祯有南迁之意,“密旨”光时亨想办法把这事搅黄,光时亨到目前为止显然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崇祯对此密报自是深信不疑,认为是高皇帝庇佑,让他抓到了继袁崇焕之后的又一个大内奸。恭喜崇祯,这次真的不是反间计。崇祯随即召见了南迁之议的倡导者李明睿和李邦华,谋划一番后决定第二天召开朝会。

在这次关键性的朝会中,崇祯与李明睿、李邦华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剧本上演了一次精彩的“三簧”,援引了宋室“南迁”后国祚延续一百五十年的先例,声称在南京安定后即效法高皇帝举兵北伐,先灭李自成再诛满洲鞑子。崇祯这次喊的口号比反对南迁的大臣们更高,政治更正确,最终在朝堂上将那些大臣彻底击败,定计迁都南京。为免李自成怀疑,崇祯在朝会中佯作盛怒状,下令将正大唱高调的光时亨廷杖伺候,而棍子的力道也正好重了那么点,给了个光时亨做死谏忠臣的待遇。

迁都这事是决定了,但问题马上就来了,据报闯军前锋离北京已不足千里,崇祯若率领他那浩浩荡荡的后宫队伍途经山东走陆路很可能遭到刘备在长坂坡一样的厄运,被闯军半路截杀。正当崇祯与近臣一筹莫展之时,天津巡抚冯元彪突然送上密奏,已备下数百艘海船以供圣驾南幸之用。崇祯闻之大喜,当下决定兵分两路,他与后宫宗室及不耐鞍马劳顿的大臣们直奔天津坐船,太子率大军走陆路。崇祯同时颁下两道密旨,一道命吴三桂放弃山海关,全军入关,以做太子一路的后卫;另一道给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命其率江北四镇集结于淮河一线,拱卫崇祯一众从淮安登陆。而北京城呢,崇祯则留给了原本也极力反对南迁的内阁首辅陈演,谁爱守谁守去,没准他还能搞出个于谦死守北京大败瓦剌的奇迹呢。当然,崇祯也信誓旦旦地保证,很快就会杀回来,让陈演放宽心。

天津离北京城也就两百来里路,崇祯三日内便赶到海边坐上了船。崇祯的运气不错,也正赶上顺风,十余日之后便抵达淮安,确切地说,崇祯是4月25日午夜到达的,如果没有那道密报,他此时应当正在煤山酝酿上吊中。一下船,率三万大军前来护驾的史可法便告诉了崇祯一则最新收到的军报——北京城被李自成包围了。但崇祯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北京已经失守,陈演倒是个忠臣,亲自上城布置死守,但当初自告奋勇要留守的大太监曹化淳却已悄悄地打开了城门,陈演闻讯即自杀殉国。

太子那一边呢,此时也已到了山东境内,山东在当今的大明朝北方算是难得的清静地界,李自成的大军尚未入鲁,太子一行倒还算顺利。李自成刚一包围北京,就想让刘宗敏率自己的老营南下追击,但当时却接到紧急军报,吴三桂来了。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当时有天下无敌之称,也是大明军队中最后一支可以与清军正面野战并不落下风的军队。吴三桂接到圣旨后,即率五万大军入关。上面说李自成因为忌惮吴三桂所以放弃了分兵追击崇祯太子的计划,而吴三桂也怕李自成,不敢主动率军攻击闯军解围北京城。在吴三桂看来,为太子护驾在政治上对自己划算得多,既不用冒太大军事风险,而将只有个内阁首辅的北京城救下也意义不大。因此,吴三桂也刻意绕开了闯军主力,径直追赶太子去了。而李自成呢,最终还是决定将精力放在拿下北京城上。

再说崇祯这边。崇祯到达淮安之后,召开了御前会议,史可法谏言称,守江必守淮,建议将明王朝的主要军力布置在以淮安为中心的淮河一线,自己亲自带领江北四镇坐镇于此,同时,大明的另外一只主力大军——左良玉军则仍旧固守在武昌一线,淮汉两处要地均在大明手中,皇上在南京可保无虞。从北京逃出还惊魂未定的崇祯闻之大喜,当即授予史可法督师江淮的全权,节制江北四镇。

崇祯到达南京之后,太子随后也在吴三桂大军的保护之下安然抵达。近年来逐渐对国事心灰意冷的南京那帮复社书生在天子到来之后又激动了起来,开始大唱高调,在冒辟疆、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黄宗羲等人的带领下,书生们集体向崇祯上书,要求下诏北伐中原,收复京城,钱谦益提出的什么安忍将祖宗陵寝陷于贼手之类的理由让崇祯无法拒绝,只得令吴三桂在扬州设立大营,整军备战。心气一直很高的崇祯在此次南迁之后人其实变得比原本清醒了不少,心里很明白,中兴大业远远不像自己即位时想像的那么简单,更何况,他现在只剩下了半壁江山,北边的李自成还在虎视眈眈。李明睿此时又给崇祯献上一道奇计,建议北上联络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联清抗李。崇祯一听打了个格楞,道君皇帝当年的江山不就是联金抗辽弄丢的么,这传出去还不被清议的唾沫星子淹死。李明睿苦劝崇祯未果后,便抛出了中策——坐山观虎斗,满清势必要入关与李自成一战,待双方筋疲力竭之后,择一上将出兵北伐。崇祯笑道,爱卿的这道中策才是朕的上策啊,决定依计行事,让李明睿召集一帮近臣制订详细计划。

李明睿估计得没错,盛京那边的确早就按捺不住了。吴三桂引军入关之后,洪承畴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必须赶在李自成之前占领山海关,遂极力向多尔衮建言。素有入主中原大志的多尔衮二话不说,当即决定让镶白旗和正红旗两旗大军出兵山海关,待机而变。

进了北京的大顺皇帝李自成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北边的清军就在眼皮底下,南方的明军也在淮河一带布有重兵,大顺军实际上处于两面受敌的险恶处境。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占领了北京,但让崇祯给跑了,大顺朝的正统性受到严重挑战,到北方各地招抚的官员也并不顺利,所有人都在观望,因为大明并没有亡。城破之后,当刘宗敏找到李自成,要求让手下的弟兄们在北京城好好乐乐,享受一下胜利成果之时,李自成大怒,痛斥刘宗敏说,现在是......
-----------------------------
我给您提个建议,如果您要摘内容,麻烦摘些相对专业的内容,别找到东西就复制粘贴。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16:03:43 +0800 CST  
@柳新昌 2016-09-30 14:12:46

1644年4月25日午夜刚过,崇祯皇帝与内臣王承恩一起爬上煤山,最后一次表达了不甘做亡国之君的愤恨之后,在一棵大槐树下自缢而死。

崇祯死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的大顺朝在北京仅仅维持了一个多月便做鸟兽散。而在南方,尽管福王继位成立了南明弘光政权,但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正统,之前皇室藩王间的皇位之争已让这个先天不足的小朝廷元气大伤,清军南下之后便迅速覆亡。

大明朝就这样完了,输得一干二净,江南偏安都无法保全。若崇祯地下有知,不知是否会为自己“君王死社稷”的勇气而后悔。毕竟,崇祯和他的大明朝曾经有那么一次机会,一次或许可以延长国祚百年的机会,在1644年4月初的一次朝会中,崇祯令人敬佩的放弃了这次机会,或许就是一念之差。

尼尔·弗格森在《虚拟的历史》中大胆假设了如果没有发生美国独立战争,希特勒打败了苏联的历史走向,那么,我们不妨也给崇祯一次机会。1644年4月初,李自成的闯军已横扫三晋,兵锋临近居庸关,崇祯陷入了即位以来的最大危机当中。军事上的全面崩溃不得不让崇祯认真思虑起年初时大臣李明睿向他献上的那则“奇计”——迁都南京。崇祯对此一直下不了决心,面子上感情上让这位性格刚烈的皇帝难以接受固然是一个原因,那些爱唱高调的御史言官则更让他头疼,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杨嗣昌力主要和满洲鞑子议和,被这些黄口书生群起而攻之,通敌卖国的大帽子让原本支持杨嗣昌的崇祯最后也弄了个灰头土脸。这次的事在言官们看来就更严重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在他们看来可是理所当然,崇祯之前也探过他们的口风,那个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听说后就跳了出来,扬言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

崇祯再一次进退两难。此时,崇祯意外地收到了一则来自闯军内部的密报,历史在此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这则密报说,光时亨早就被闯军收买,李自成担心崇祯有南迁之意,“密旨”光时亨想办法把这事搅黄,光时亨到目前为止显然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崇祯对此密报自是深信不疑,认为是高皇帝庇佑,让他抓到了继袁崇焕之后的又一个大内奸。恭喜崇祯,这次真的不是反间计。崇祯随即召见了南迁之议的倡导者李明睿和李邦华,谋划一番后决定第二天召开朝会。

在这次关键性的朝会中,崇祯与李明睿、李邦华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剧本上演了一次精彩的“三簧”,援引了宋室“南迁”后国祚延续一百五十年的先例,声称在南京安定后即效法高皇帝举兵北伐,先灭李自成再诛满洲鞑子。崇祯这次喊的口号比反对南迁的大臣们更高,政治更正确,最终在朝堂上将那些大臣彻底击败,定计迁都南京。为免李自成怀疑,崇祯在朝会中佯作盛怒状,下令将正大唱高调的光时亨廷杖伺候,而棍子的力道也正好重了那么点,给了个光时亨做死谏忠臣的待遇。

迁都这事是决定了,但问题马上就来了,据报闯军前锋离北京已不足千里,崇祯若率领他那浩浩荡荡的后宫队伍途经山东走陆路很可能遭到刘备在长坂坡一样的厄运,被闯军半路截杀。正当崇祯与近臣一筹莫展之时,天津巡抚冯元彪突然送上密奏,已备下数百艘海船以供圣驾南幸之用。崇祯闻之大喜,当下决定兵分两路,他与后宫宗室及不耐鞍马劳顿的大臣们直奔天津坐船,太子率大军走陆路。崇祯同时颁下两道密旨,一道命吴三桂放弃山海关,全军入关,以做太子一路的后卫;另一道给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命其率江北四镇集结于淮河一线,拱卫崇祯一众从淮安登陆。而北京城呢,崇祯则留给了原本也极力反对南迁的内阁首辅陈演,谁爱守谁守去,没准他还能搞出个于谦死守北京大败瓦剌的奇迹呢。当然,崇祯也信誓旦旦地保证,很快就会杀回来,让陈演放宽心。

天津离北京城也就两百来里路,崇祯三日内便赶到海边坐上了船。崇祯的运气不错,也正赶上顺风,十余日之后便抵达淮安,确切地说,崇祯是4月25日午夜到达的,如果没有那道密报,他此时应当正在煤山酝酿上吊中。一下船,率三万大军前来护驾的史可法便告诉了崇祯一则最新收到的军报——北京城被李自成包围了。但崇祯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北京已经失守,陈演倒是个忠臣,亲自上城布置死守,但当初自告奋勇要留守的大太监曹化淳却已悄悄地打开了城门,陈演闻讯即自杀殉国。

太子那一边呢,此时也已到了山东境内,山东在当今的大明朝北方算是难得的清静地界,李自成的大军尚未入鲁,太子一行倒还算顺利。李自成刚一包围北京,就想让刘宗敏率自己的老营南下追击,但当时却接到紧急军报,吴三桂来了。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当时有天下无敌之称,也是大明军队中最后一支可以与清军正面野战并不落下风的军队。吴三桂接到圣旨后,即率五万大军入关。上面说李自成因为忌惮吴三桂所以放弃了分兵追击崇祯太子的计划,而吴三桂也怕李自成,不敢主动率军攻击闯军解围北京城。在吴三桂看来,为太子护驾在政治上对自己划算得多,既不用冒太大军事风险,而将只有个内阁首辅的北京城救下也意义不大。因此,吴三桂也刻意绕开了闯军主力,径直追赶太子去了。而李自成呢,最终还是决定将精力放在拿下北京城上。

再说崇祯这边。崇祯到达淮安之后,召开了御前会议,史可法谏言称,守江必守淮,建议将明王朝的主要军力布置在以淮安为中心的淮河一线,自己亲自带领江北四镇坐镇于此,同时,大明的另外一只主力大军——左良玉军则仍旧固守在武昌一线,淮汉两处要地均在大明手中,皇上在南京可保无虞。从北京逃出还惊魂未定的崇祯闻之大喜,当即授予史可法督师江淮的全权,节制江北四镇。

崇祯到达南京之后,太子随后也在吴三桂大军的保护之下安然抵达。近年来逐渐对国事心灰意冷的南京那帮复社书生在天子到来之后又激动了起来,开始大唱高调,在冒辟疆、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黄宗羲等人的带领下,书生们集体向崇祯上书,要求下诏北伐中原,收复京城,钱谦益提出的什么安忍将祖宗陵寝陷于贼手之类的理由让崇祯无法拒绝,只得令吴三桂在扬州设立大营,整军备战。心气一直很高的崇祯在此次南迁之后人其实变得比原本清醒了不少,心里很明白,中兴大业远远不像自己即位时想像的那么简单,更何况,他现在只剩下了半壁江山,北边的李自成还在虎视眈眈。李明睿此时又给崇祯献上一道奇计,建议北上联络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联清抗李。崇祯一听打了个格楞,道君皇帝当年的江山不就是联金抗辽弄丢的么,这传出去还不被清议的唾沫星子淹死。李明睿苦劝崇祯未果后,便抛出了中策——坐山观虎斗,满清势必要入关与李自成一战,待双方筋疲力竭之后,择一上将出兵北伐。崇祯笑道,爱卿的这道中策才是朕的上策啊,决定依计行事,让李明睿召集一帮近臣制订详细计划。

李明睿估计得没错,盛京那边的确早就按捺不住了。吴三桂引军入关之后,洪承畴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必须赶在李自成之前占领山海关,遂极力向多尔衮建言。素有入主中原大志的多尔衮二话不说,当即决定让镶白旗和正红旗两旗大军出兵山海关,待机而变。

进了北京的大顺皇帝李自成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北边的清军就在眼皮底下,南方的明军也在淮河一带布有重兵,大顺军实际上处于两面受敌的险恶处境。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占领了北京,但让崇祯给跑了,大顺朝的正统性受到严重挑战,到北方各地招抚的官员也并不顺利,所有人都在观望,因为大明并没有亡。城破之后,当刘宗敏找到李自成,要求让手下的弟兄们在北京城好好乐乐,享受一下胜利成果之时,李自成大怒,痛斥刘宗敏说,现在是......
-----------------------------
我说的是你摘的这段文字的笔风和客观性,一看就不是搞历史的人写的!您明白了吧?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16:22:32 +0800 CST  
@柳新昌 2016-09-30 14:12:46

1644年4月25日午夜刚过,崇祯皇帝与内臣王承恩一起爬上煤山,最后一次表达了不甘做亡国之君的愤恨之后,在一棵大槐树下自缢而死。

崇祯死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的大顺朝在北京仅仅维持了一个多月便做鸟兽散。而在南方,尽管福王继位成立了南明弘光政权,但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正统,之前皇室藩王间的皇位之争已让这个先天不足的小朝廷元气大伤,清军南下之后便迅速覆亡。

大明朝就这样完了,输得一干二净,江南偏安都无法保全。若崇祯地下有知,不知是否会为自己“君王死社稷”的勇气而后悔。毕竟,崇祯和他的大明朝曾经有那么一次机会,一次或许可以延长国祚百年的机会,在1644年4月初的一次朝会中,崇祯令人敬佩的放弃了这次机会,或许就是一念之差。

尼尔·弗格森在《虚拟的历史》中大胆假设了如果没有发生美国独立战争,希特勒打败了苏联的历史走向,那么,我们不妨也给崇祯一次机会。1644年4月初,李自成的闯军已横扫三晋,兵锋临近居庸关,崇祯陷入了即位以来的最大危机当中。军事上的全面崩溃不得不让崇祯认真思虑起年初时大臣李明睿向他献上的那则“奇计”——迁都南京。崇祯对此一直下不了决心,面子上感情上让这位性格刚烈的皇帝难以接受固然是一个原因,那些爱唱高调的御史言官则更让他头疼,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杨嗣昌力主要和满洲鞑子议和,被这些黄口书生群起而攻之,通敌卖国的大帽子让原本支持杨嗣昌的崇祯最后也弄了个灰头土脸。这次的事在言官们看来就更严重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在他们看来可是理所当然,崇祯之前也探过他们的口风,那个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听说后就跳了出来,扬言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

崇祯再一次进退两难。此时,崇祯意外地收到了一则来自闯军内部的密报,历史在此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这则密报说,光时亨早就被闯军收买,李自成担心崇祯有南迁之意,“密旨”光时亨想办法把这事搅黄,光时亨到目前为止显然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崇祯对此密报自是深信不疑,认为是高皇帝庇佑,让他抓到了继袁崇焕之后的又一个大内奸。恭喜崇祯,这次真的不是反间计。崇祯随即召见了南迁之议的倡导者李明睿和李邦华,谋划一番后决定第二天召开朝会。

在这次关键性的朝会中,崇祯与李明睿、李邦华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剧本上演了一次精彩的“三簧”,援引了宋室“南迁”后国祚延续一百五十年的先例,声称在南京安定后即效法高皇帝举兵北伐,先灭李自成再诛满洲鞑子。崇祯这次喊的口号比反对南迁的大臣们更高,政治更正确,最终在朝堂上将那些大臣彻底击败,定计迁都南京。为免李自成怀疑,崇祯在朝会中佯作盛怒状,下令将正大唱高调的光时亨廷杖伺候,而棍子的力道也正好重了那么点,给了个光时亨做死谏忠臣的待遇。

迁都这事是决定了,但问题马上就来了,据报闯军前锋离北京已不足千里,崇祯若率领他那浩浩荡荡的后宫队伍途经山东走陆路很可能遭到刘备在长坂坡一样的厄运,被闯军半路截杀。正当崇祯与近臣一筹莫展之时,天津巡抚冯元彪突然送上密奏,已备下数百艘海船以供圣驾南幸之用。崇祯闻之大喜,当下决定兵分两路,他与后宫宗室及不耐鞍马劳顿的大臣们直奔天津坐船,太子率大军走陆路。崇祯同时颁下两道密旨,一道命吴三桂放弃山海关,全军入关,以做太子一路的后卫;另一道给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命其率江北四镇集结于淮河一线,拱卫崇祯一众从淮安登陆。而北京城呢,崇祯则留给了原本也极力反对南迁的内阁首辅陈演,谁爱守谁守去,没准他还能搞出个于谦死守北京大败瓦剌的奇迹呢。当然,崇祯也信誓旦旦地保证,很快就会杀回来,让陈演放宽心。

天津离北京城也就两百来里路,崇祯三日内便赶到海边坐上了船。崇祯的运气不错,也正赶上顺风,十余日之后便抵达淮安,确切地说,崇祯是4月25日午夜到达的,如果没有那道密报,他此时应当正在煤山酝酿上吊中。一下船,率三万大军前来护驾的史可法便告诉了崇祯一则最新收到的军报——北京城被李自成包围了。但崇祯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北京已经失守,陈演倒是个忠臣,亲自上城布置死守,但当初自告奋勇要留守的大太监曹化淳却已悄悄地打开了城门,陈演闻讯即自杀殉国。

太子那一边呢,此时也已到了山东境内,山东在当今的大明朝北方算是难得的清静地界,李自成的大军尚未入鲁,太子一行倒还算顺利。李自成刚一包围北京,就想让刘宗敏率自己的老营南下追击,但当时却接到紧急军报,吴三桂来了。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当时有天下无敌之称,也是大明军队中最后一支可以与清军正面野战并不落下风的军队。吴三桂接到圣旨后,即率五万大军入关。上面说李自成因为忌惮吴三桂所以放弃了分兵追击崇祯太子的计划,而吴三桂也怕李自成,不敢主动率军攻击闯军解围北京城。在吴三桂看来,为太子护驾在政治上对自己划算得多,既不用冒太大军事风险,而将只有个内阁首辅的北京城救下也意义不大。因此,吴三桂也刻意绕开了闯军主力,径直追赶太子去了。而李自成呢,最终还是决定将精力放在拿下北京城上。

再说崇祯这边。崇祯到达淮安之后,召开了御前会议,史可法谏言称,守江必守淮,建议将明王朝的主要军力布置在以淮安为中心的淮河一线,自己亲自带领江北四镇坐镇于此,同时,大明的另外一只主力大军——左良玉军则仍旧固守在武昌一线,淮汉两处要地均在大明手中,皇上在南京可保无虞。从北京逃出还惊魂未定的崇祯闻之大喜,当即授予史可法督师江淮的全权,节制江北四镇。

崇祯到达南京之后,太子随后也在吴三桂大军的保护之下安然抵达。近年来逐渐对国事心灰意冷的南京那帮复社书生在天子到来之后又激动了起来,开始大唱高调,在冒辟疆、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黄宗羲等人的带领下,书生们集体向崇祯上书,要求下诏北伐中原,收复京城,钱谦益提出的什么安忍将祖宗陵寝陷于贼手之类的理由让崇祯无法拒绝,只得令吴三桂在扬州设立大营,整军备战。心气一直很高的崇祯在此次南迁之后人其实变得比原本清醒了不少,心里很明白,中兴大业远远不像自己即位时想像的那么简单,更何况,他现在只剩下了半壁江山,北边的李自成还在虎视眈眈。李明睿此时又给崇祯献上一道奇计,建议北上联络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联清抗李。崇祯一听打了个格楞,道君皇帝当年的江山不就是联金抗辽弄丢的么,这传出去还不被清议的唾沫星子淹死。李明睿苦劝崇祯未果后,便抛出了中策——坐山观虎斗,满清势必要入关与李自成一战,待双方筋疲力竭之后,择一上将出兵北伐。崇祯笑道,爱卿的这道中策才是朕的上策啊,决定依计行事,让李明睿召集一帮近臣制订详细计划。

李明睿估计得没错,盛京那边的确早就按捺不住了。吴三桂引军入关之后,洪承畴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必须赶在李自成之前占领山海关,遂极力向多尔衮建言。素有入主中原大志的多尔衮二话不说,当即决定让镶白旗和正红旗两旗大军出兵山海关,待机而变。

进了北京的大顺皇帝李自成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北边的清军就在眼皮底下,南方的明军也在淮河一带布有重兵,大顺军实际上处于两面受敌的险恶处境。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占领了北京,但让崇祯给跑了,大顺朝的正统性受到严重挑战,到北方各地招抚的官员也并不顺利,所有人都在观望,因为大明并没有亡。城破之后,当刘宗敏找到李自成,要求让手下的弟兄们在北京城好好乐乐,享受一下胜利成果之时,李自成大怒,痛斥刘宗敏说,现在是......
-----------------------------
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要摘贴有关历史的内容。最好选取真实、严谨一些的,哪怕是摘古人的原文也可以。交给大家思考评判,否则会误导别人。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18:42:47 +0800 CST  
@柳新昌 2016-09-30 11:19:34
宋代是一个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不仅让人们的义利观念和私有权观念发生变化,也促进了民事法律关系的发展,使以维护私有权为主要内容的民事法律规范更加完备。因而,民法成为宋代法律内容中最丰富,最能反映宋代法律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是民事权利主体的变化。在租佃制、雇佣制盛行的宋代,不仅官户、地主、平民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就是唐代的“贱民”,即宋代的客户、工匠、机户乃至私家雇佣的人力和女使等,在宋代亦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依法享有权利主体的资格,这些“贱民”法律地位的提高,是宋代民事法律体系、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另外,宋代出现的义庄、祭田、学田及寺院等都有独立的财产、完备的管理制度,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社会团体。在法律上,它们具有财团法人和综合法人的性质。

第二是物权法的详备。宋代是一个私有制高度发展,所有权观念深化的朝代,所以调整物权关系、维护私有权利益的法律也相当详备。尽管宋代没有现代概念上的动产与不动产的明显区别,但在内容上已有财物与产业之分,无论是私财还是官物,私产还是公业,都是法律积极维护的对象。宋代法律对动产物权的原始取得(先占、遗失物、漂流物的拣获、埋藏物的发现等)和继承取得(买卖、赠与、继承等)及添附物的处理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对以动产物权作为借贷担保的质、当、典押等亦有明确的立法。凡私自移走支配他人所有财物,在刑法上则构成了盗窃罪,并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此外,宋代法律对以田宅为主要内容的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使用、收益和处分的规定更加详密。

由于宋代统治者对土地的占用、开垦、典卖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为土地所有权的取得带来了新的特点。在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冲击下,土地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使土地所有权的转移相当频繁,买卖成为取得土地所有权的主要途径。宋代租佃制、典卖制的盛行,又使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开始分离,宋代法律不仅承认这种分离的合法性,亦允许占有权、使用权独立有偿转移,并受到法律的保护。永佃权在宋代土地所有权中是一种强有力的物产权,既可以世代相承,亦可以典押转让使用权和收益权。宋代物权法的内容十分丰富,对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起了积极作用。

第三是债权法的发展和契约关系的发达。债是指特定当事人之间请求特定行为的民事法律关系。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商品交换关系复杂化,在买卖、借贷、典当、租佃等契约关系中,因侵权行为、不当得利 、无因管理等法律事实,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为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宋代在法律中对债的发生、债的履行、债的担保、债的免责、债的强制效力及债权人的权利、债务人的义务都作了详细规定,以至于出现了“违契不偿,官为理索”的说法,以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在契约关系方面,宋代的契约作为商品交换关系的法律形式,是为适应私有制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是维护所有权利益的重要法定依据。宋代的契约种类繁多,主要有买卖契约、借贷契约、典押契约、租佃契约,但无论哪类契约,凡经官府印押,交纳契税的,官府都承认其法律效力。为了维护所有权人的利益,宋代法律对契约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担保责任、时效、损害赔偿等都作了严格规定,明确了立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是妇女在婚姻家庭关系中权利的扩大。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妇女的社会性劳动进一步增强。妇女经济地位的变化带动了妇女在婚姻家庭中地位的变化。在婚姻关系中,宋代妇女的法定离婚权冲破了“七出”“义绝”的范围,离婚的主动权有了明显增大。随着人们对妇女贞节观认识的变化,社会各阶层对妇女的再嫁表现出积极的支持态度。在法律上表现为维护妇女再婚自由权的立法相应增多。宋代规定,寡妻既可以另适,也可以招来接脚夫,妇女再嫁在宋代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家庭关系中,特别是夫亡妻在的家庭中,法律确定了寡妻的户主权,在户绝家庭中,寡妇依法享有立继权和代位继承的权利。因此,宋代妇女在婚姻家庭中地位的变化,也是宋代法律变化的重要表现。同时,宋代在财产继承法等方面的制度也非常完备,这反映了宋代对私有权维护的深化程度和法制特色。

宋代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重视程序建设也成为其诉讼法的时代特色。诉讼法是保证实体法正确实现的程序法,依据案件的性质,诉讼法又分为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宋代的法典和前代一样不仅实体法和程序法不分,刑诉法和民诉法也不分。其司法机构设置、诉讼活动原则、诉讼程序、审理方式、判决方法等虽多借鉴唐代的制度,但以程序制约司法权的滥用是其突出的特征。在宋代,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君权的强化,表现在司法上是皇帝越来越广泛行使审判权,当时的审刑院就成为皇帝审断案件的顾问机关。宋代中央的中书、枢密、三司等行政机关直接干预司法审判活动。在地方,强调州县行政长官必须亲自审问案件,既加重了他们的司法责任,也扩大了他们的司法权力。这都是皇帝加强对司法权控制的表现,也是宋代司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制度正义是宋代刑事审判最突出的亮点。为了保证实体法的有效实施,宋代构建了完备的审判、复核、监督检查机构体系,规定了详细的起诉形式,建立了收集、辨别、运用证据的制度。为防止司法官吏在审判活动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造成刑狱冤滥,从制度层面对审判权进行了限制。首先是确定了“鞫谳分司”体制,使审理权与判决权分离;其次是规定了“长官躬亲”制,以防司法审判中的吏奸之弊;其三是推行“亲嫌回避”制,以保证审判的公正;其四是确立了“据状勘鞫”制,以防状外别生奸狱;其五是限制滥施刑讯,防止冤案滋生。在司法制度中,审判程序规定的尤为严密。从刑案现场勘验、取证、审讯到结案,都规定了严格的程序和标准,防止官吏在各个环节中借机生奸。在审理结案之后,检法议刑之前,创立了必须的录问程序,即对徒刑以上大案,另外安排官员提审录问案犯,进一步核查犯罪事实,以防审理中的差误,这是其他朝代审判中没有的程序。录问无枉错之后,由检法官根据案情检出适用法条,这就将定罪量刑限制在法律范围之内。其后则由幕职官根据案情和法条草拟初判意见,交由通判及幕职官集体审核签押后,呈知州定判。如此严密的审理和判决程序,在中国法律史上独树一帜。试图通过制度正义实现法律正义,也是宋代法律建设趋向文明的突出表现。

在宋代,随着民事权利主体的扩大,有关民事诉讼的法律也更加完备和具体。宋代不仅明确规定了受理民诉的“务限”,案件“结绝”的时限,审结后官府给予当事人“断由”,而且对民事诉讼审理不当的案件准许当事人上诉。更值得一提的是,南宋初为了宽恤民力、恢复生产、钳制官吏违法害民,广开越诉法,这不仅丰富了宋代民事诉讼法的内容,扩大了民事诉讼权,也彰显了宋代民事诉讼法的发达。

中国古代的司法中,既没有律师也没有辩护制度,百姓的诉讼全凭官吏决断,被冤之民无法得到法律帮助。至宋代,由于人们私有权观念的深化,人身权利相对扩大,要求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愿望日渐强烈。基于社会的需要,在江南民间产生了“教引讼理”“教授辞讼文书”的讼学。同时也出现了专门指教词讼、替人辩理为业的讼师和以佣笔为业的写状代书人。讼学的产生,讼师和佣笔代书人的出现,是中国封建诉讼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也反映出宋代诉讼活动十分活跃。

同时,为维护国......
-----------------------------
老兄,我们在这里讨论崇祯的问题。您怎么说到宋了。我在前面说过: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中国无疑达到了最高峰。很多科技成就领先世界五六百年乃至上千年。咱别跑题行不?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18:56:40 +0800 CST  
@夜凤栖 2016-09-30 13:03:01

只要满清不犯金分兵的错误 ,那么所谓的南渡根本没什么戏 。为什么呢?因为

明末军阀已经形成 ,皇帝根本指挥不动地方军阀了。

南渡?做春秋大梦而已 。

-----------------------------
@ty_十一狼 2016-09-30 14:02:22

傻B!宋末高宗南渡那会儿,军队没有军阀化?岳飞他妈都把高宗快当逗逼耍了,朝廷的命令他听过几回?南渡不在军阀能不能控,在于崇祯有没有高宗那智慧!蠢材
-----------------------------
兄弟,咱们都要文明讨论,请勿骂人。以前我在这方面也做得不好。从今改正。谢谢大家。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19:05:17 +0800 CST  
@柳新昌 2016-09-30 14:12:46

1644年4月25日午夜刚过,崇祯皇帝与内臣王承恩一起爬上煤山,最后一次表达了不甘做亡国之君的愤恨之后,在一棵大槐树下自缢而死。

崇祯死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的大顺朝在北京仅仅维持了一个多月便做鸟兽散。而在南方,尽管福王继位成立了南明弘光政权,但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正统,之前皇室藩王间的皇位之争已让这个先天不足的小朝廷元气大伤,清军南下之后便迅速覆亡。

大明朝就这样完了,输得一干二净,江南偏安都无法保全。若崇祯地下有知,不知是否会为自己“君王死社稷”的勇气而后悔。毕竟,崇祯和他的大明朝曾经有那么一次机会,一次或许可以延长国祚百年的机会,在1644年4月初的一次朝会中,崇祯令人敬佩的放弃了这次机会,或许就是一念之差。

尼尔·弗格森在《虚拟的历史》中大胆假设了如果没有发生美国独立战争,希特勒打败了苏联的历史走向,那么,我们不妨也给崇祯一次机会。1644年4月初,李自成的闯军已横扫三晋,兵锋临近居庸关,崇祯陷入了即位以来的最大危机当中。军事上的全面崩溃不得不让崇祯认真思虑起年初时大臣李明睿向他献上的那则“奇计”——迁都南京。崇祯对此一直下不了决心,面子上感情上让这位性格刚烈的皇帝难以接受固然是一个原因,那些爱唱高调的御史言官则更让他头疼,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杨嗣昌力主要和满洲鞑子议和,被这些黄口书生群起而攻之,通敌卖国的大帽子让原本支持杨嗣昌的崇祯最后也弄了个灰头土脸。这次的事在言官们看来就更严重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在他们看来可是理所当然,崇祯之前也探过他们的口风,那个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听说后就跳了出来,扬言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

崇祯再一次进退两难。此时,崇祯意外地收到了一则来自闯军内部的密报,历史在此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这则密报说,光时亨早就被闯军收买,李自成担心崇祯有南迁之意,“密旨”光时亨想办法把这事搅黄,光时亨到目前为止显然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崇祯对此密报自是深信不疑,认为是高皇帝庇佑,让他抓到了继袁崇焕之后的又一个大内奸。恭喜崇祯,这次真的不是反间计。崇祯随即召见了南迁之议的倡导者李明睿和李邦华,谋划一番后决定第二天召开朝会。

在这次关键性的朝会中,崇祯与李明睿、李邦华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剧本上演了一次精彩的“三簧”,援引了宋室“南迁”后国祚延续一百五十年的先例,声称在南京安定后即效法高皇帝举兵北伐,先灭李自成再诛满洲鞑子。崇祯这次喊的口号比反对南迁的大臣们更高,政治更正确,最终在朝堂上将那些大臣彻底击败,定计迁都南京。为免李自成怀疑,崇祯在朝会中佯作盛怒状,下令将正大唱高调的光时亨廷杖伺候,而棍子的力道也正好重了那么点,给了个光时亨做死谏忠臣的待遇。

迁都这事是决定了,但问题马上就来了,据报闯军前锋离北京已不足千里,崇祯若率领他那浩浩荡荡的后宫队伍途经山东走陆路很可能遭到刘备在长坂坡一样的厄运,被闯军半路截杀。正当崇祯与近臣一筹莫展之时,天津巡抚冯元彪突然送上密奏,已备下数百艘海船以供圣驾南幸之用。崇祯闻之大喜,当下决定兵分两路,他与后宫宗室及不耐鞍马劳顿的大臣们直奔天津坐船,太子率大军走陆路。崇祯同时颁下两道密旨,一道命吴三桂放弃山海关,全军入关,以做太子一路的后卫;另一道给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命其率江北四镇集结于淮河一线,拱卫崇祯一众从淮安登陆。而北京城呢,崇祯则留给了原本也极力反对南迁的内阁首辅陈演,谁爱守谁守去,没准他还能搞出个于谦死守北京大败瓦剌的奇迹呢。当然,崇祯也信誓旦旦地保证,很快就会杀回来,让陈演放宽心。

天津离北京城也就两百来里路,崇祯三日内便赶到海边坐上了船。崇祯的运气不错,也正赶上顺风,十余日之后便抵达淮安,确切地说,崇祯是4月25日午夜到达的,如果没有那道密报,他此时应当正在煤山酝酿上吊中。一下船,率三万大军前来护驾的史可法便告诉了崇祯一则最新收到的军报——北京城被李自成包围了。但崇祯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北京已经失守,陈演倒是个忠臣,亲自上城布置死守,但当初自告奋勇要留守的大太监曹化淳却已悄悄地打开了城门,陈演闻讯即自杀殉国。

太子那一边呢,此时也已到了山东境内,山东在当今的大明朝北方算是难得的清静地界,李自成的大军尚未入鲁,太子一行倒还算顺利。李自成刚一包围北京,就想让刘宗敏率自己的老营南下追击,但当时却接到紧急军报,吴三桂来了。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当时有天下无敌之称,也是大明军队中最后一支可以与清军正面野战并不落下风的军队。吴三桂接到圣旨后,即率五万大军入关。上面说李自成因为忌惮吴三桂所以放弃了分兵追击崇祯太子的计划,而吴三桂也怕李自成,不敢主动率军攻击闯军解围北京城。在吴三桂看来,为太子护驾在政治上对自己划算得多,既不用冒太大军事风险,而将只有个内阁首辅的北京城救下也意义不大。因此,吴三桂也刻意绕开了闯军主力,径直追赶太子去了。而李自成呢,最终还是决定将精力放在拿下北京城上。

再说崇祯这边。崇祯到达淮安之后,召开了御前会议,史可法谏言称,守江必守淮,建议将明王朝的主要军力布置在以淮安为中心的淮河一线,自己亲自带领江北四镇坐镇于此,同时,大明的另外一只主力大军——左良玉军则仍旧固守在武昌一线,淮汉两处要地均在大明手中,皇上在南京可保无虞。从北京逃出还惊魂未定的崇祯闻之大喜,当即授予史可法督师江淮的全权,节制江北四镇。

崇祯到达南京之后,太子随后也在吴三桂大军的保护之下安然抵达。近年来逐渐对国事心灰意冷的南京那帮复社书生在天子到来之后又激动了起来,开始大唱高调,在冒辟疆、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黄宗羲等人的带领下,书生们集体向崇祯上书,要求下诏北伐中原,收复京城,钱谦益提出的什么安忍将祖宗陵寝陷于贼手之类的理由让崇祯无法拒绝,只得令吴三桂在扬州设立大营,整军备战。心气一直很高的崇祯在此次南迁之后人其实变得比原本清醒了不少,心里很明白,中兴大业远远不像自己即位时想像的那么简单,更何况,他现在只剩下了半壁江山,北边的李自成还在虎视眈眈。李明睿此时又给崇祯献上一道奇计,建议北上联络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联清抗李。崇祯一听打了个格楞,道君皇帝当年的江山不就是联金抗辽弄丢的么,这传出去还不被清议的唾沫星子淹死。李明睿苦劝崇祯未果后,便抛出了中策——坐山观虎斗,满清势必要入关与李自成一战,待双方筋疲力竭之后,择一上将出兵北伐。崇祯笑道,爱卿的这道中策才是朕的上策啊,决定依计行事,让李明睿召集一帮近臣制订详细计划。

李明睿估计得没错,盛京那边的确早就按捺不住了。吴三桂引军入关之后,洪承畴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必须赶在李自成之前占领山海关,遂极力向多尔衮建言。素有入主中原大志的多尔衮二话不说,当即决定让镶白旗和正红旗两旗大军出兵山海关,待机而变。

进了北京的大顺皇帝李自成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北边的清军就在眼皮底下,南方的明军也在淮河一带布有重兵,大顺军实际上处于两面受敌的险恶处境。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占领了北京,但让崇祯给跑了,大顺朝的正统性受到严重挑战,到北方各地招抚的官员也并不顺利,所有人都在观望,因为大明并没有亡。城破之后,当刘宗敏找到李自成,要求让手下的弟兄们在北京城好好乐乐,享受一下胜利成果之时,李自成大怒,痛斥刘宗敏说,现在是......
-----------------------------
关外原来的确是大明的,努尔哈赤不过是李成梁的家奴。再者,崇祯不议和不只是他的政治高度,更重要的是他缺乏魄力和担当。东林清流们大喷特喷,他不敢议和。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19:07:51 +0800 CST  
敬告各位文友:
其实,我是在头条被狂热的明粉同学们吵烦了,就来这里发了此段小文字。发此文时我也没有仔细整理归纳,因此,这段文字的内容不够系统,叙史窄了一些,深度也还远远不够。回头看看不妥之处还真的不少。
感谢很多有识之士批评指正、撰文补充,让我个人从中受益匪浅。真的很感谢他们。哪怕是骂我的的朋友,他们有的观点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在此也感谢他们。
而且,因为我个人这几天工作繁忙,为五斗米四处奔波,心神有些不定。故而,在回复个别文友的尖锐答复时,用词不当,甚至辱骂人家。这是我个人修养不够所导致。特在此向各位文友致歉。再次拜上诸文友。
最后,建议大家文明论事,请勿使用激烈文字和语言。
杰维顿首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19:28:17 +0800 CST  
敬告各位文友:

其实,我是在头条被狂热的明粉同学们吵烦了,就来这里发了此段小文字。发此文时我也没有仔细整理归纳,因此,这段文字的内容不够系统,叙史窄了一些,深度也还远远不够。回头看看不妥之处还真的不少。

感谢很多有识之士批评指正、撰文补充,让我个人从中受益匪浅。真的很感谢他们。哪怕是骂我的的朋友,他们有的观点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在此也感谢他们。

而且,因为我个人这几天工作繁忙,为五斗米四处奔波,心神有些不定。故而,在回复个别文友的尖锐答复时,用词不当,甚至辱骂人家。这是我个人修养不够所导致。特在此向各位文友致歉。再次拜上诸文友。

最后,建议大家文明论事,请勿使用激烈文字和语言。

杰维顿首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19:29:24 +0800 CST  
@外比与贤 2016-09-30 19:23:26
我要说大明王朝不是汉民族政权有人信吗?!而事实确实如此!朱元璋本身并不是汉族,而是回族!只不过他在推翻外族元朝政权时,不得不隐藏自己的异族面目。有很多线索可以看出蛛丝马迹。首先,他老婆叫“马秀英”,《民间有说法,十个姓马九个回》,是不裹脚的,民间叫她“马大脚”,百分之百的回族,那时的汉族女子都裹脚,而少数民族却不用裹脚,而且,当时异族之间是不通婚的,很明显,郭子兴知道朱元璋是回族,所以才把他的干女儿马秀英许配给朱元璋。其次,南京现在最大的伊斯兰教的“净觉寺”,当年就是在明故宫的旁边,以便于朱元璋朝拜。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七下西洋干什么?是去麦加朝拜!什么“耀我大明国威”,那是说给老百姓听的,他真正的目的是去麦加朝拜穆罕默德的。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只能把自己让老百姓看成是汉族,而有意思的是,朱元璋只说过“驱逐鞑奴,恢复中华”后,再也没有说过恢复汉人的天下。这也是他心中有“鬼”的原因吧。
-----------------------------
朱棣的确是派郑和下西洋,郑和去了麦加朝圣,因为郑和是回族。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19:32:35 +0800 CST  
@夜凤栖 2016-09-30 20:02:37
@ty_十一狼

这个SB连基本的常识都还不具备了。

典型的死读书的料。
-----------------------------
你又骂人,汗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20:13:52 +0800 CST  
@夜凤栖 2016-09-30 20:02:37

@ty_十一狼

这个SB连基本的常识都还不具备了。

典型的死读书的料。

-----------------------------

@王杰维 2016-09-30 20:13:52

你又骂人,汗

-----------------------------
@夜凤栖 2016-09-30 20:16:22

我只骂非人,我不骂人。
-----------------------------
更汗,飘走。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20:19:57 +0800 CST  
@陈胜吴广想当王 2016-09-30 22:54:17
崇祯无疑时失败者。但是我们没资格去评论历史人物,因为我们也不是胜利者。明亡是周期率的表现。规律如此,个人很难摆脱影响。不过事遇人,人遇事。不同的人处理事情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同样的人放到不同的环境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总之,历史就是历史,不能改变,后人只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比如蒋介石当初撤出南京,迁都重庆就是吸取教训。当然,崇祯没有学好历史,他要是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就不会拒绝议和,知道唐玄宗李隆基的故事也不会自杀了。李世民杀兄夺父位,内有长安以东叛乱,太子余党作乱。外有突厥兵临长安城下,形势不可谓不危,事实上他也是准备好死的了,你说他命就是好,居然化险为夷了。唐律,守城将官丢掉城池打了败仗是死罪。崇祯杀打败仗的将官是对的,错的是他没有实行收刮官员的财产补充军饷,没有实行汉武帝削藩的政策,就是毛主席的做法,打土豪分田地分财产。
-----------------------------
我觉得您讲的都很高远哦,不太合实际。李自成可以去拷问对立面的明朝的官员,索得大量财富。崇祯作为皇帝却绝不可能这样去掠夺自己的臣下,我党初期的打土豪分田地,也是针对所谓的对立的地主阶级。到了抗战前后,我党已经根据形势调整了这一政策,三三制原则便是体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因此任何人均可以讨论和评价历史,而非仅仅是胜利者。兄台认为如何?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23:06:52 +0800 CST  
@陈胜吴广想当王 2016-09-30 22:54:17
崇祯无疑时失败者。但是我们没资格去评论历史人物,因为我们也不是胜利者。明亡是周期率的表现。规律如此,个人很难摆脱影响。不过事遇人,人遇事。不同的人处理事情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同样的人放到不同的环境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总之,历史就是历史,不能改变,后人只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比如蒋介石当初撤出南京,迁都重庆就是吸取教训。当然,崇祯没有学好历史,他要是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就不会拒绝议和,知道唐玄宗李隆基的故事也不会自杀了。李世民杀兄夺父位,内有长安以东叛乱,太子余党作乱。外有突厥兵临长安城下,形势不可谓不危,事实上他也是准备好死的了,你说他命就是好,居然化险为夷了。唐律,守城将官丢掉城池打了败仗是死罪。崇祯杀打败仗的将官是对的,错的是他没有实行收刮官员的财产补充军饷,没有实行汉武帝削藩的政策,就是毛主席的做法,打土豪分田地分财产。
-----------------------------
另外,李世民可算中国史上最杰出的君王之一,当然,有些关于他的功绩的确是夸大的。但是,您说的这段历史,在玄武门时间后不久,李建成余党未平,突厥来犯,李世民仅带几人面见颉利可汗,方面直斥其违背盟约,勇退其兵。可见李世民的确是不世出的智勇双全的伟大君王。蒋介石一生也是几起几落,他也断不会死守南京,坐以待毙。这两位的作为,当然不是崇祯能比的。
楼主 王杰维  发布于 2016-09-30 23:14:07 +0800 CST  

楼主:王杰维

字数:103930

发表时间:2016-09-24 02:1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02 13:30:40 +0800 CST

评论数:134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