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群雄之传奇赵国

第二,在更换了太子后,竟然异想天开,一国两王,妇人之仁之至。赵武灵王后来看到自己的长子赵章又心生怜悯,竟然又想在代地立赵章为王,搞一国两王,这是在人为制造矛盾。以人情而论,朝中大臣为保住自己的位子,哪一个不与未来的继承人搞好关系,那种投机式、投资式的投靠在太子门下的大臣不会在少数,在赵王之后,又设立一个代王,必然形成两股势力,你想,这两股势力能团结在一块吗,特别是赵章一肚子的怨气,即使赵章大度也不行,他的属下也不会干的,人性的贪欲绝不允许这样。即使两兄弟好的不得了,在战国那个年代,赵国如果分裂成两个国家,实力必然削弱,会很快被强大的邻国灭掉。一山不容二虎,连民间都明白这个道理,武灵王竟然不知。
如果赵武灵王觉着小太子赵何年少太不中用,而赵章还可以的话,可以换掉赵何,重新立赵章;如果赵章明显不仁、平庸,且不可动换太子的想法,相反,要大大削弱赵章的势力,而着力培养太子的势力。
赵武灵王心生怜悯,欲立赵章为代王,是为赵国的安定埋下一颗定时大炸弹,就像一个母亲看到儿子读书辛苦,工作辛苦,而不忍心,把儿子放到家里养起来一样,你说这不是妇人之仁是什么?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0 10:35:11 +0800 CST  
第三,太上皇游戏太冒险。古往今来,做太上皇的屈指可数,乾隆,宋高宗,再就是武灵王了,终春秋战国时代,500多年,只有赵武灵王一个,并且开太上皇先河,这个赵武灵王也够可以的了。当父亲的没有不爱儿子的,可是谁都知道,权利,就像一只老虎,掌权者就像骑在老虎背上,一旦下来,那很可能会被老虎咬死的(好像台湾著名学者柏杨说过)。帝王家那可不象普通百姓家,一般儿子再混账,不至于为那一点钱去谋害自己的老爹,帝王家那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金银财宝美女那可都是你的,最重要的是从此没人能管得了你,你说诱惑大不大。有那么句话,1万你不动心,10万你不动心,100万你不动心,100亿你动不动心。当代名言:永远不要去考验人的底线,永远不要去试探人的本性,可怜的美女啊,永远不要用一个比你年轻、比你漂亮的女孩子去试探你的男朋友。
即使皇帝的儿子不想去做,儿子的属下也要鼓动他去做,拥立皇上那可是莫大的功勋,同时皇子间的残酷竞争也不允许自己保持沉默,一旦成功,荣华富贵,一旦失败,极有可能人头不保。后世的隋炀帝杨广的上位,唐太宗李世民的上位不都说明了这个问题吗?清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康熙帝的儿子诸位皇子的下场不都说明这个问题了吗?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0 15:53:17 +0800 CST  
赵武灵王感觉有点和后世的前秦皇帝苻坚、唐明皇李隆基、梁武帝萧衍类似,前半生功业显赫,后半生昏庸失道,你说他是英雄还是蠢才,无他,人生是复杂的,人本身是复杂的。他们前半生小心谨慎,勇于进取,因而取得成功,后半生功成名就,骄傲自大,故而失败灭亡,所以人生在世,就是毛泽东 所的那句话,永远的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就是孟子说的那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那去世的老母亲在世时常常说这样一句话,人这一辈子不容易啊。难道不是这样吗?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0 16:13:12 +0800 CST  
赵武灵王始作俑者,死则死矣,只是可惜了忠臣肥义。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1 08:54:12 +0800 CST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死去,进入其子赵惠文王时期。此期间,正是秦昭襄王时期,此时强大的西方大国秦国已经历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进入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在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后,在这四位君主在位时期,秦国君明、臣贤、将猛,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到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土地面积、人口总数、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已远超东方六国,成为战国时期唯一超级大国,东方六国任何一个国家,包括老牌东方大国齐国,悠久的南方大国楚国都被秦国远远甩在后面,三晋之一的赵国更不用说和秦国也不能相比了。(如果,赵武灵王能够重振简子、襄子雄风,如果东方六国特别是三晋韩魏赵能够结成牢固联盟,如果长平之战不贸然换将,继续使用老将廉颇,如果在战争最后阶段不撤换、杀掉唯一的国之栋梁李牧,则后事不可预知矣,可世上哪有如果)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1 15:55:21 +0800 CST  
蔺相如完璧归赵。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楚和氏璧,世间宝物也,据说夜可光照数里,蚊蝇不敢近,百邪不侵,后世失踪)
听说赵国得宝物,秦国强权本性暴露出来,便来索取,索取总得找个理由,便欺骗赵国说用十五座城来换。世人皆知,秦人欺诈成性,素无信义,强则强矣,实虎狼之国也。想给他,又怕得不到十五座城,不想给他,又怕秦国借此问罪。
你看,秦国不是虎狼之国是什么,你和他哪有道理可讲的。
赵国到了被人勒索的境界了,不知简子、襄子地下有知,作何感想。
赵国君臣上下正在举棋未定,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原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彊而燕弱,而君幸於赵王,故燕王欲结於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於是王召见。
宦者令(分管太监的领导)缪贤推荐其门客蔺相如。原来,缪贤曾犯小错,欲逃往燕国,被蔺相如劝阻:赵强燕弱,故燕王愿意结交你;今你弃赵投燕,赵强燕弱,燕必不敢留你,你不如主动向赵王请罪,或许能得到赵王原谅。后果缪贤依计而行,赵王果然赦免缪贤。故缪贤认为蔺相如有胆有识,足可胜任出使秦国大任。
赵惠文王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彊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柰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原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赵王召见蔺相如问道:今秦王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在世人看来,这对我们来说这是件很合算的事),能不能答应他?蔺相如回答:秦强而赵弱,不能不答应。赵王说:拿走了我的和氏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回答:秦用十五座城换宝物(看起来秦很有诚意)而赵不允许,理亏在赵国。赵国给秦国宝物而秦国不给赵国城,理亏在秦国。比较这两项决策,宁肯答应秦国(而秦国有可能负约)而让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赵王暗示相如能不能走一趟,蔺相如说道:大王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的话,我愿意奉壁入秦。城入赵而壁留秦,城不如,则完璧归赵(我把壁完整无损的带回来)。于是赵王派相如奉壁入秦。
秦乃虎狼之国,素无信誉可言,相如只身入秦,以常理而论,和氏璧被扣下,城得不到,人的生命也可能不保,这在当时的秦国而言,做这些欺诈、无理蛮横的事已经习以为常,他们不觉得脸红,其他六国也奈何他们不得。(当时就是这样,秦国变法的开山始祖商鞅和他的老东家魏国开战,欺骗老朋友魏将公子卬,书信言道: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然而喝完酒后,立即绑架扣留公子卬,发兵攻打群龙无首的魏军,将魏军打得大败;秦昭襄王(就是强要和氏璧的这位)八年,秦昭襄王邀楚怀王在武关会面结盟,途中突然劫持楚怀王到咸阳,强迫楚怀王割地给秦国,后堂堂一国之君楚怀王客死秦国。正如蔺相如所言: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自秦穆公以来二十余位君主,没有一个坚守合约的。此时的秦国,大概和二战前的德、日差不多。)
所以说蔺相如为了国家荣誉,不计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可敬可佩,真勇士也!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1 17:24:00 +0800 CST  
秦昭襄王在章台上(非正式接见外宾场合)接见蔺相如,相如把和氏璧奉上,秦王见壁大喜,果为人间至宝,随即传示众姬妾、大臣,众皆高呼万岁,蔺相如一看秦王态度倨傲,似无给城之意,心生一计,上前说道:壁诚然绝好,然而它有一个很小的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于是让人把壁给相如,蔺相如接过和氏璧,后退一步,倚在朝堂的柱子上,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样子,(怒发上冲冠),大声说道:大王想得到宝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全体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宝璧,给我们的城市恐怕是不能得到的。’商议的结果不想把宝璧给秦国。我认为平民百姓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是大国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就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宝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来到贵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台观接见我,礼节非常傲慢;得到宝璧后,传给姬妾们观看,这样来戏弄我。我观察大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收回宝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头今天就同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做出向庭柱上撞去的样子。秦王怕他真把宝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如此,并召来主管的官员查看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交割给赵国。相如估计秦王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是不可能得到的,于是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秦王估量此事,毕竟不可强力夺取,也不怕相如跑了,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请相如住在广成宾馆。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必定背约不给城邑,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宝璧,从小路逃出,把宝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安排了九宾大典,去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几位君主,从没有一个坚守盟约的(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从小路已到赵国了。况且秦强赵弱,大王派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即就把宝璧送来。如今凭您秦国的强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下宝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之罪应被诛杀,我情愿下油锅被烹,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仔细考虑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并有惊怪之声。侍从有人发怒要把相如拉下去杀掉,秦王趁机说:“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宝璧,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最终还是在殿堂上接见相如,完成了大礼让他回国。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2 09:01:51 +0800 CST  
相如回国后,赵惠文王认为他是一位优秀的大夫(官位),身为使臣出使外国不受诸侯的欺辱,于是封相如为上大夫。秦国最终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没有给秦国宝璧。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2 09:03:42 +0800 CST  
完璧归赵充分显示出蔺相如智勇双全、机智勇敢的过人的才干、胆识。相如奉壁入秦,如锥处囊中,终破囊而出,赵惠文王赏罚分明,将相如从平民身份——一名普通大臣(分管宦官的领导)的门客一跃数级、超规格提拔为一名高级官员——上大夫,也显示出赵惠文王富有魄力、用人不拘一格的杰出品质。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2 09:11:40 +0800 CST  
渑池会(相如勇斗秦昭王)。数年后,秦昭襄王派使者通告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属秦国边境),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赵惠文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议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王于是前往赴会,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考虑到秦国素不讲信用,是虎狼强盗之国,有可能借机劫持赵王,就和赵王约定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见礼仪结束,再加上返回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的妄想。”赵王同意这个意见,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
你看,和秦国的国际间交往简直就是和绑匪谈交易啊,绑匪随时可能翻脸,如秦国简直就是入虎穴啊。世界上有这样的国家简直就是世人之灾啊(就像二战前的德、日),尽管他很强大,但这样的虎狼之国怎么值得世人学习呢?
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寡人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为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缶,以便互相娱乐。”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相如向前递上瓦缶,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缶,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我蔺相如要把脖颈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了!”侍从们想要杀相如,相如圆睁双眼大喝一声,侍从们都吓得倒退。当时秦王不大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缶。相如回头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敲缶。”秦国的大臣们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秦王直到酒宴结束,始终也未能压倒赵国。赵国此时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因而秦国也不敢有什么举动。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2 09:28:08 +0800 CST  
廉颇蔺相如之将相和。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卑贱之人(宦者令缪贤门客),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听到后,不肯和他相会。相如每到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于是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直言进谏说:“我们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恶言,而您却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过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出息,请让我们告辞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厉害?”回答说:“廉将军比不了秦王。”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却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秦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带引,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您是如此的宽厚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为生死与共的好友。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2 14:58:35 +0800 CST  
渑池会后,赵国文有胆识过人之蔺相如,武有大将廉颇,惠文王虽无简子、襄子魄力,却也能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此时赵国综合国力虽不如秦国,却也政治清明,是强秦进军东方的唯一巨大障碍。公元前270年,赵国大将赵奢率军千里奔袭,在阏于大破秦军。
赵秦阏与之战赵奢大破秦军。
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在收租税的时候,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依法处治,杀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管事的人。平原君大怒,要杀死赵奢。赵奢趁机劝说道:“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要是纵容您家而不遵奉公家的法令,就会使法令削弱,法令削弱了就会使国家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出兵侵犯,诸侯出兵侵犯赵国就会灭亡,您还怎能保有这些财富呢?以您的地位和尊贵,能奉公守法就会使国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国家强盛,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稳固,而您身为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平原君认为他很有才干,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2 15:43:49 +0800 CST  
平原君赵胜,战国有名四公子之一,有贤名,不以私废公,闻听赵奢一席话,不怒反喜,认为赵奢乃不可多得之人才,方今国家用人之际,即把赵奢推荐给赵王。
秦军进攻赵国阏与。赵王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回答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又召见大将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两军相遇,狭路相逢勇者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
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停止进军,同时赵奢下令说:“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处以死刑。”秦军驻扎在武安西边,秦军击鼓呐喊的练兵之声,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动了。赵军中的一个侦察人员请求急速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斩首。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
秦军间谍潜入赵军营地,赵奢用饮食好好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间谍把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离开国都三十里军队就不前进了,而且还增修营垒,阏与不会为赵国所有了。”赵奢遣送秦军间谍之后,就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阏与进发。两天一夜就到达前线,下令善射的骑兵离阏与五十里扎营。军营筑成后,秦军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即全军赶来。一个叫许历的军士请求就军事提出建议,赵奢说:“让他进来。”许历说:“秦人本没想到赵军会来到这里,现在他们赶来对敌,士气很盛,将军一定要集中兵力严阵以待。不然的话,必定要失败。”赵奢说:“请让我接受您的指教。”许历说:“我请求接受死刑。”赵奢说:“等回邯郸再说吧。”许历请求再提个建议,说:“先占据北面山头的得胜,后到的失败。”赵奢同意,立即派出一万人迅速奔上北面山头。秦兵后到,与赵军争夺北山但攻不上去,赵奢指挥士兵猛攻,大败秦军。秦军四散逃跑,于是阏与的包围被解除,赵军回国。
阏与之战,一般而论,胜算不大,因为秦军战斗力超强,诸侯国与之作战,几无胜绩,并且邯郸距离阏于太远,路径狭窄,行军困难,劳师袭远,后勤保障,远途行军都是不利因素,正如廉颇所言:道远险狭,难以取胜。
所以赵军若想取胜,非用奇计不可。赵奢不愧一代名将,他采取的计策是:出城三十里即停止进军,不但不进军,而且还修筑营垒,摆出一副畏惧秦军的样子,并且斩掉提议进军的军士,此举对外界更加坚固了不想进军的态度;使用反间计,利用秦国间谍,假传消息,使秦军误认为赵奢畏惧秦军,出兵纯为应付赵王,让秦军产生麻痹心理,放松对赵国援军的警惕性;然后出敌不意,突然抛弃辎重,卷甲疾趋,轻装急行军,两天一夜,进至阏于,并且立即抢占制高点,争取主动,秦军出于意外,仓促应战,赵军则是有备而来,一举击溃秦军。(兵法: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是也)
阏与之战,是秦军自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以来约五六十年的第一次大失败,阏与之战,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意义是很大的。赵奢后封马服君,其后世以马为姓,东汉名将马援(马革裹尸出于其口,激励后人为国捐躯)、三国名将马超乃其后也。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2 16:53:23 +0800 CST  
客观地讲,秦赵阏与之战,赵国胜的侥幸,何也?秦兵善战,而道远地险路狭,所以老将廉颇、大将乐乘均不同意出兵,实在是胜算较少。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毛泽东 说过:不打无把握之仗。纵观阏与之战,兵出三十里即停止不前,反构筑营垒,是不是有点作秀?是不是有点过分,从赵军轻装急行军两天一夜到达距离阏于50里的地方来看,邯郸外30里地离战场还是很远的,距离这么远就构筑营垒,这戏是不是演的有点过分?此其一。
其二,阏于地形情况赵奢事先并不了解,而秦军先我到达阏于,对地理是了解的。赵奢只是在军士许历的建议下抢先占据有利地形制高点北面山头,无意中调动了秦军,秦军一是轻敌,二是仓促应战,秦军争山头不得,被赵军击败。
其三,赵军事先做出假象,令秦军放松了警惕,如果秦军统帅是白起这样的有经验的老将,只需严密戒备来援的赵军,并做好阻击来援赵军的准备就行了,秦军以逸待劳,赵军急行军而来自然疲惫不堪,这样赵军就不得先机,很难将秦军击败。
廉颇、乐乘均为军旅老将,熟悉军事,提出救援很难成功的意见,是很有道理的,而赵奢千里奔袭,劳师袭远,冒险成分较大,并且依据的理由是“譬之犹两鼠斗於穴中,将勇者胜。”,理由并不充分,另外,赵奢在这之前貌似并无带兵经历,在军事上应该不如久在军旅的廉颇、乐乘内行,所以此事的可行性到底大不大,需要打一个问号,如果此时秦军统帅是白起,则万无获胜可能。
关键是可能此事产生了一些后果,如廉颇这样的老将还不太行,相反,新人有可能行。我们今天都知道,人才的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决不会一蹴而就,理论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理论距离实践应用还有一段距离,没有天生的什么家什么家,这是科学。
这种不好的决策理念、决策习惯是不是影响到了后来的秦赵大决战——长平之战。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3 11:05:17 +0800 CST  
约四年后,赵惠文王死,其子即位,是为赵孝成王。
左师触龙说赵太后。赵孝成王元年(前265),秦国进攻赵国,攻下了三座城。赵王刚刚即位,太后掌权,秦国加紧进攻。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说:“一定要让长安君(赵孝成王弟弟)来作人质,才能出兵。”太后不肯,大臣极力进谏。太后明确地对左右说:“有再来谈让长安君去作人质的,老妇一定要唾他的脸。”左师触龙说希望拜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着他。触龙进宫后,慢慢地走着小碎步坐下,自己告罪说:“老臣我脚有毛病,简直不能快跑,没来拜见您有很久了。我私下里宽恕自己,可是又恐怕太后的身体有什么不舒服,所以很想看望太后。”太后说:“老妇我依仗车辇行动。”触龙说:“您的饮食没有减少吧?”太后说:“就靠喝粥罢了。”触龙说:“老臣我近来很不想吃饭,就勉强散散步,每天走上三四里,多少增加了点食欲,身体也舒适一些了。”太后说:“老妇我办不到。”太后不平和的脸色稍有缓和。左师公触龙说:“我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没什么出息,可是我已经衰老,心里很疼爱他,希望他能补上黑衣卫士的空缺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向您禀告。”太后说:“好吧!年纪多大了?”回答说:“十五岁了。虽然还不大,但愿在我还没入土的时候把他托付给您。”太后说:“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回答说:“超过妇人。”太后笑着说:“还是妇人爱得更厉害。”触龙说:“老臣私下里认为您老疼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比爱长安君差得多了。”左师公说:“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为他们考虑得周到长远。您老送燕后远嫁的时候,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想到她要去那么远,也是很可怜她呀。走了以后,并非不想念她,可是祭祀的时候却祷告说‘千万不要让她回来’,难道不是为她的长远打算,希望她子子孙孙都能继承王位吗?”太后说:“是啊。”左师公说:“从现在上推到三代以前,直到赵国每位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继承人还有在位的吗?”太后说:“没有了。”触龙说:“不只是赵国,各国诸侯子孙后代的继承人还有在位的吗?”太后说:“老妇没听说过。”触龙说:“这是由于离得近的灾祸落到自己身上,离得远的灾祸就落到子孙头上。难道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就全不好吗?是由于他们的地位尊贵但没有功勋,俸禄优厚但没有劳绩,而拥有的贵重的宝物又太多了。如今您老让长安君的地位尊贵了,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许多贵重的宝物,可是不趁现在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辞别了人世,长安君凭借什么在赵国立身?老臣以为您为长安君打算得短浅,所以认为疼爱他不如疼爱燕后。”太后说:“好吧,任凭您派他到哪里去吧!”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到齐去做人质,齐国这才出兵。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3 15:14:25 +0800 CST  
前262年,秦国武安君白起进攻韩国,攻克野王。韩国上党郡与外界通道被切断。上党郡守冯亭与众人商议说:“去都城新郑的道路已经断绝,秦国军队每日推进,韩国又无法接应救援我们,不如以上党去归顺赵国。赵国如果接受我们,秦国必定进攻他们;赵国面对秦兵,一定会与韩国亲善,韩、赵联为一体,就可以抵挡秦国了。”(郑道已绝,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受我,秦必攻之;赵被秦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矣。)
于是派使者去告诉赵国说:“我们韩国无法守住上党,想把它献给秦国,但郡中官员百姓都心向赵国,不愿做秦国的属下。我们现有大邑共十七个,愿意恭敬地献给赵王!”赵王把此事告诉平阳君赵豹(赵孝成王之叔,赵惠文王之弟),赵豹说:“圣人认为接受无缘无故的利益不是好兆头。”赵王说:“别人仰慕我的恩德,怎么能说是无缘无故呢?”回答说:“秦国蚕食吞并韩国土地,从中切断,不使他们相通,本来以为可坐待上党归降。韩国人之所以不把它献给秦国,就是想嫁祸于赵国。秦国付出千辛万苦而赵国坐收其利,即使我们强大也不能这样从弱小手中夺取利益,何况我们本来就弱小无法与强大秦国相争。这难道还不是无缘无故吗?我们不应该接受上党。”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3 16:19:19 +0800 CST  
这里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一、野王、上党战役是长平之战的序幕,秦赵长平之战因秦国攻伐韩国野王(城市名)引起,自上党之战开始到长平之战结束,历时四年之久。
二、长平之战是春秋战国期间规模最大战役,双方出动兵力合计近百万人。
三、长平之战时秦国自商鞅变法已近百年,历秦孝公、秦惠文王、齐秦武王、秦昭襄王四世三代,期间基本政局稳定,社会秩序井然,在奖励军耕、蚕食列国的总基调下,统治者已把国家打造成一个超级战争机器。
四、秦昭襄王坚决贯彻奖励军耕、蚕食列国之国策,且执政达五十六年,甚有作为,期间内有良相如魏冉、范睢,外有战国期间超一流大将杀人魔王白起。
五、东方六国经过秦国近一个世纪的打击,许多国家已是气息奄奄,不堪一击,如韩魏燕等,楚国虽大而弱,仅有赵国勉强与之抗衡。
在这个大形势下,野王、上党战役爆发。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4 09:30:44 +0800 CST  
很明显,上党太守冯亭的决定很高明,既挫败了强秦侵占韩国土地的图谋,又为自己拉了一个盟友,当然,这在外人来看,显然的是移祸赵国之计。
所以,平阳君赵豹坚决反对: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弱小,弱小固能得之于强大乎!岂得谓之非无故哉?不如勿受。
“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秦国千辛万苦却无收获,而赵国却不劳而获,此举必然惹怒秦国。而秦国怎么惹得起?
但十七座城的利益太过诱人,须知“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年历岁未得一城也。”于是赵孝成王又与平原君赵胜商议。
赵豹出,王召平原君与赵禹而告之。对曰:“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乃令赵胜受地。
赵国君臣商议,终于定下来要接受这个馈赠。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4 10:05:36 +0800 CST  
于是赵国发兵上党。
秦国派左庶长王龁进攻上党,予以攻克。上党百姓逃往赵国。赵国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接应上党逃来的百姓。王龁于是挥兵攻打赵国。赵军迎战,几战都不胜,一员副 将和四名都尉阵亡。赵王与楼昌(楼缓)、虞卿商议,楼昌建议派地位高的使节与秦国媾和。虞卿反对说:“和与不和,控制权在秦国;秦国现在已下决心要大破赵军。我们即使去求和,秦国也不会同意。我们不如派出使者用贵重珍宝拉拢楚国、魏国。楚国、魏国一接受,秦国就会疑心各国重新结成了抗秦阵线,那时媾和才可成功。”赵王不听虞卿的意见,仍派郑朱赴秦国求和。秦国接待了郑朱。赵王便对虞卿说:“秦国接纳郑朱了。”虞卿说:“大王肯定见不到和谈成功而赵军就被击破了。为什么呢?各国都派使者赴秦国祝贺胜利,郑朱是赵国地位很高的人,秦王、应侯肯定会把郑朱来求和的事向各国宣扬,各国看到赵王派人去求和,便不会再出兵援救赵国;秦国知道赵国孤立无援,就愈发不肯讲和了。”不久,秦国果然大肆宣扬郑朱来使,而不与赵国进行和谈。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4 10:33:58 +0800 CST  
秦使反间计迫赵换将。赵兵屡次被秦军打败,廉颇便下令坚守营垒,拒不出战。赵王以为廉颇损兵折将后更加胆怯,不敢迎敌,气愤得多次斥责他(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范睢又派人用千金去赵国施行反间计,散布说:“秦国所怕的,只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大将。廉颇好对付,而且他也快投降了!”赵王中计,便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蔺相如劝阻说:“大王因为赵括有些名气就重用他,这是粘住调弦的琴柱再弹琴呀!赵括只知道死读他父亲的兵书,不知道随机应变。”赵王仍是不听。起初,赵括从小学习兵法时,就自以为天下无人可比。他曾与父亲赵奢讨论兵法,赵奢也难不倒他,但终究不说他有才干。赵括的母亲询问原因,赵奢说:“带兵打仗,就是出生入死,而赵括谈起来却很随便。赵国不用他为大将也还罢了,如果一定要用他,灭亡赵军的必定是赵括。”待到赵括将要出发,他的母亲急忙上书,指出赵括不能重用。赵王问:“为什么?”回答说:“当年我侍奉赵括的父亲,他做大将时,亲自去捧着饭碗招待的有几十位,他的朋友有 几百人。大王及宗室王族给他的赏赐,他全部分发给将士。他自接受命令之日起,就不再理睬家事。而赵括刚刚做了大将,就向东高坐,接受拜见,大小军官没人敢抬头正脸看他。大王赏给他的金银绸缎,全部拿回家藏起来,每天忙于察看有什么良田美宅可买的就买下。大王您以为他像父亲,其实他们父子用心完全不同。请大王千万不要派他去。”赵王却说:“老太太你不用管,我已经决定了。”赵括母亲便说:“万一赵括出了什么差错,我请求不要连累我治罪。”赵王同意了赵母的请求。
楼主 让历史照亮未来  发布于 2019-05-24 10:40:12 +0800 CST  

楼主:让历史照亮未来

字数:55608

发表时间:2019-04-19 19:34:4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5-31 16:16:48 +0800 CST

评论数:15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