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球马陆&蟠马陆简介

虽然马陆并不是昆虫,但是千足虫吧人实在是太少了
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些神奇的生命,所以在此对它们做一个介绍。
本贴包含如下内容:
1.球马陆、蟠马陆饲养方法简述
2.球、蟠马陆的生物学地位
3.部分球蟠品种介绍(以拉丁学名为准)
宝石蟠镇楼,它不是真正的球马陆哦~它其实是蟠马陆,属于Zephronia(泽马陆)属。

本篇母贴(母贴经整理得到此贴):https://tieba.baidu.com/p/6611401090



本贴完全为个人整理得到的经验,可能会有疏漏,欢迎大家纠错、讨论!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1 19:16:00 +0800 CST  
先发一下关于饲养的内容吧。
我饲养球蟠马陆已经数年,这两类马陆的饲养是比较困难的。
它们害怕高温,而且体型越大的品种对于温度的要求越高。若要饲养的话,必须准备控温设备。请谨慎购买!!!
温度在20~23度是绝对没问题的,高过25度的话一楼的宝石蟠就要撑不住了
如果你确定了你已经拥有了饲养球蟠马陆所需的控温设备,请准备如下用品:

1.阔叶树的腐叶,淘宝上搜“腐叶土橡树叶”即可。别买那种黑黑的粉末状的腐叶土,那种就没营养了。千万不要用针叶树腐叶,其中的各类蜡质、油脂、芳香物质可不太好,会弄死你家马陆。更不能有添加剂,珍珠岩啥的不行。
这样的就很好: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1 19:23:00 +0800 CST  
2.发酵木屑,甲虫用的那种。可以买深度发酵木屑拌好放大概一个月,也可以直接用废土。
如果你的木屑是干的,就加水调配到含水率55%-60%(按质量算。这个配比也可以拿来养各种甲虫!我一直有养锹甲)。手握着湿润,粘手但不滴水即可。如果是湿的木屑,直接拿来用即可。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1 19:26:00 +0800 CST  
3.一些爬虫钙粉。如果没有的话就鸡蛋壳打成粉(碎的不行,要是粉)。无维生素D3的更好,有D3也没啥大事。


4.活的苔藓,蟠马陆的零食。苔藓种植需要微弱的散射光照,需要经常滴水(或者喷水)但是不要有积水,禁止阳光直射。


5.控温设备,饲养球形马陆的关键。
可以用空调、温控柜或者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片配合温度计使用)。不要用“空调扇”,容易有积水,而且几乎没有实际降温能力。


6.一个长、宽至少是马陆体长5倍,高度至少是马陆体长2倍的盒子,孔不要太多(容易失水)也不要没有(憋死就很尴尬)。盒子千万不能太小,马陆在夜里很活跃。


7.充足的电费,这非常重要。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1 19:32:00 +0800 CST  
接下来,用上面说的用品为球蟠马陆构建它们的小家:


第一步:把腐叶切碎,加热消毒(里面可能会有各种不速之客)并将处理好的腐叶和水分合适的发酵木屑搅拌均匀。加入一些钙粉(一点点就好),在室温下静置一周左右,不要密封。【如果有异味或者发热就要注意了,这是二次发酵了。请每天拌匀一次(防止温度过高造成有害菌爆发或者无氧发酵产生氨气),直到冷却无异味为止】


第二步:木屑没问题了就可以下单马陆和苔藓了。夏天一定要拍冰袋!!!冬天最好别买,加热包可能会热死球、蟠马陆。


第三步:发酵木屑和腐叶的湿润混合物放入盒中微微压实,厚度至少10cm,把苔藓压在垫材上,然后把马陆放进去。放在弱光处,绝对禁止阳光直射。开启你的温控设备,保证合适的温度。
PS:垫材干了要及时喷水!喷湿表面就行了,不要造成积水。也不要喷到马陆身上,可能会把它们憋死。
—————————————分割线—————————————
【球、蟠马陆的习性】
球蟠马陆怕光,白天它们会在垫材里挖洞躲藏,白天基本不活动,夜晚才出来进食腐殖质。在夜晚它们的活跃度很高,不停爬动着寻找 “湿与远方”【这就是为什么我4楼说 不要使用太小的盒子饲养】……
如果你不是夜猫子的话,养它们可要耐得住寂寞。几天之后如果有颗粒状粪便的话,就说明你已饲养成功!


【球、蟠马陆的繁殖】
待到交配季节(不同产地的马陆繁殖季不一样,东亚品种一般是在春季),球蟠马陆们会交配(头对尾抱住)并产卵,雌虫会把卵埋在自己的粪便里,因为粪便中有幼虫消化腐殖质所需要的肠道益生菌(马陆自己消化不了腐殖质里面的纤维素),所以繁殖季的粪便不要扔……
幼体很小,刚孵出来时大概2~4mm,是白色的。它们很脆弱,不要用手拿哦!成体不会伤害幼体,可以养在一起。
如果你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繁殖的话,就找个箱子吧。每次换土的时候把混着粪便的旧土放进去,不时喷水保持湿润,等几个月看看有没有幼体孵出来。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1 20:28:00 +0800 CST  
饲养已经介绍完了,下面进入专业领域:球蟠马陆的生物学分类(当然还有分辨方法)。
——————————————分割线————————————
球形马陆(包括球马陆和蟠马陆)在生物学上称为 蟠形总目(Oniscomorpha)。
蟠形总目下包含两个目: 【蟠形目(Sphaerptheriida)】和 【球马陆目(Glomerida)】。蟠形目就是我们说的“蟠马陆”,球马陆目就是真正的“球马陆”了。
它们虽然都能卷成球,但是蟠马陆和球马陆 并 不 一 样!!!


这两类马陆最大的不同就是:
【蟠马陆总共有13节,卷起后可以看到12节;球马陆总共有12节,卷起后可以看到11节】
请大家牢牢记住这个分类法则(头部当然也是算一节的)
这个办法(至少到现在为止)是不会出问题的,还没发现哪种球(蟠)马陆违背了此原则。


举俩栗子:
下面这个是Hyleoglomeris japonica,木球马陆属的,总共12节,可以自己数。

下面这个,被很多人误传为“木球马陆”然而它卷起来有12节,其实这货压根不是球马陆……
这是一种蟠马陆,属于Zephronia属。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1 22:23:00 +0800 CST  
接下来,我会对这两类马陆作更细致的介绍。
先介绍球马陆目吧,字数少点……


Glomerida 球马陆目(或称球形目)


本目成员体节12节。其触角的第三节、第六节延长,导致它们的触角看起来比蟠马陆长很多。
球马陆的体型普遍较小,最大的品种也不超过20mm。除了体节外,体型同样是分辨球、蟠马陆的重要依据,但是这个有例外(蟠形目的 Microsphaerotherium 微蟠马陆属,下面会有提及)所以并不是专业分法。
球马陆对于高低温耐性比较强,分布范围广泛。整个亚欧大陆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已知最北的分布记录位于瑞典,而最南的分布记录则在东南亚,可谓是十分成功。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1 22:37:00 +0800 CST  
Sphaerptheriida 蟠形目

此目成员体节13节。其触角较短,6节长度基本相同(所以摆动的时候很萌)。
它们体型普遍较大,除了一个属(即Microsphaerotherium 微蟠马陆属)以外体型都在20mm以上。


蟠马陆多分布于热带地区的雨林地带,少数分布于亚热带地区。所有蟠马陆都生存在森林环境中。由于长期生活在稳定的环境,蟠形目对温度要求很高,这也是它们难以饲养的主要原因。
到目前为止国内能购买到的蟠马陆品种都是雨林低温品种,都不能在高于27度的环境下生存。


由于体型更大更显眼,蟠马陆在国内“冒名顶替”了球马陆,成为了网上大多数“球马陆”的本尊。下面这张图其实是蟠马陆,但是被标作球马陆……




世界上最大的蟠马陆是巨翠蟠马陆(商品名翡翠球马陆,zoosphaerium neptunus),其雌性极限体长达到惊人的90mm,关于它的具体介绍日后会放出,先上个图瞻仰一下: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1 22:50:00 +0800 CST  
谢吧主大大加精,接着更新
本楼资料均来自Thomas Wesener博士(德国),下面是他的论文原址: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12498514_The_Giant_Pill-Millipedes_order_Sphaerotheriida_-_An_annotated_species_catalogue_with_morphological_atlas_and_list_of_apomorphies_Arthropoda_Diplopoda



截至2016年10月,蟠形目下分5个科、24个属(见下图),共有约350个种。


蟠形目下5个科的介绍,由我本人整理而成:
1. Arthrosphaeridae科【图中绿色部分】
此科是目前相对了解较多的一个科,下分4个属。
此科同时包含了蟠马陆中最巨大的Zoosphaerium属(巨翠蟠马陆就在这个属)和最小的Microsphaerotherium属(就是这个属!!还没有球马陆大的奇葩,全属没有一个成员突破20mm体长)。
除了Microsphaerotherium这个叛徒以外,此科另外三个属都是蟠马陆中的巨人,牢牢占据了蟠形目平均体型前三大属的位置:
Zoosphaerium属都分布于马达加斯加东部低地雨林,所有种都在50mm以上,极限体型约90mm;
Arthrosphaera属分布于非洲东部、印度西高止山脉和喜马拉雅南麓(这个属的奇特分布规律正是蟠马陆演化史的最好例证),所有种都在40mm以上,极限体型约70mm;
Sphaeromimus属都分布于马达加斯加东、中部山地雨林,除了一个种(Sphaeromimus inexpetatus,体长约20mm,其种名的意思正是”出乎意料的“,指其体型小)外都在40mm以上,极限体型约50mm。
——————————————————————————————
2.Sphaerotheriidae科【图中蓝色部分】
下分两个属,分布于非洲东南角。我查了很久,它们的资料少的可怜。我所能搜索到只有几张已然干瘪掉色的标本照片,证明它们是体型30~50mm的中大型蟠马陆。
它们分布的地区气候比较干旱,这些蟠马陆在理论上应当是比较耐旱的种类。
——————————————————————————————
3.Cyliosomatidae科【图中暗黄色部分】
下分两个属,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分布范围几乎与Procyliosomatidae完全重合。关于这个科的专业资料几乎没有,图片倒是有几张。
——————————————————————————————
4.Zephroniidae科【图中红色部分】
下分15个属,是个大家庭。全部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是中国人最常接触到的科。国内能买到的蟠马陆 除了巨翠蟠(现在应该已经不流通了)以外全部都是这个科的成员。
极限体型约50mm,体型最大的种类都分布于马来地区,1楼的宝石蟠是其中之一。
本科的Zephronia属(中文正式名 泽马陆属)包含了国内我们能接触到的绝大部分蟠马陆种类,比如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Zephronia profuga香港泽马陆(下面会介绍)。
——————————————————————————————
5.Procyliosomatidae科【图中明黄色部分】
2009年才刚刚建立的新科,大量分布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东部。这个科的成员拥有一些不同寻常的特征,比如甲壳上生长了稀疏的刚毛,这些毛的作用还未知。
此科还有一些与其它蟠马陆都不一样的奇怪特征,日后会介绍这个科一些常见的品种。




蟠形目五个科的分布图,与上面分类树的颜色相对应,供参考。

蟠马陆的分布图就是地球地质运动的直接体现。
2亿年前,南方的冈瓦纳古陆开始分裂,印度、非洲、马达加斯加和澳大利亚相互分离了开来。原本栖息在冈瓦纳古陆的蟠马陆也随着大陆一起移动,形成了今天奇特的分布格局。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2 13:35:00 +0800 CST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83612103_Pill-Millipedes_Glomerida_Diplopoda_In_Taiwan
而球马陆的分类则可以在这篇“台湾的球马陆”当中一窥端倪。
原文:


球马陆目(Glomerida)下分两个超科:
包含Glomeridellidae科的【Glomeridelloidea超科】 以及包含了Protoglomeridae科和Glomeridae科的【Glomeroidea超科】。
其中,最后的这个Glomeridae科占据了球马陆目的半壁江山。
Glomeridae科下分3个亚科:Haploglomerinae亚科,Glomerinae亚科和Doderiinae亚科。


Haploglomerinae亚科下分8个属,5个属分布于欧洲,3个属分布于东南亚地区;
Glomerinae亚科分类相当混乱,包含数个(原文即如此)属,只分布于欧洲;
而Doderiinae亚科下分11个属,有9个分布在欧洲,1个在东南亚,还有最关键的一个:Hyleoglomeris属(中文正式名 木球马陆属),分布于东亚。


Hyleoglomeris属包含了中国境内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球马陆种类,大家认识这个属就好。
自己做的(超毛糙)分类图,仅供参考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2 14:29:00 +0800 CST  
好的,球蟠马陆的生物学地位已经介绍完成了。第三部分,也是我们的重头戏到啦:
常见球蟠品种介绍。
介绍顺序是这样的:先介绍球马陆 再介绍蟠马陆,先介绍国内的 再介绍国外的。
包含球蟠图片、拉丁学名、中文译名(我介绍的大部分种类没有译名,因为国内对于球蟠马陆几乎没有研究)、发现地点、可能的分布区域以及(可能的)环境需求,还有部分品种的补充信息。
希望能帮助大家进行球、蟠马陆品种的分辨。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2 15:00:00 +0800 CST  
emmm……突然想起来有一种生物和球、蟠马陆长得很像,而且也可以卷起来,时常有人分不出来啊……
那就插个楼,先讲讲【球、蟠马陆和球鼠妇的分辨】吧!


下图是一只黑球马陆(Glomeris marginata)。


而这则是一只球鼠妇。


请注意图中画蓝圈的部分。
球、蟠马陆的身体末端仅有一个较大的、完整的尾节,而球鼠妇的身体末端则分了很多节。这是个好用的办法。


它们还有一个显著的区别:
球马陆和蟠马陆都十分胆小 且动作缓慢,它们一旦进入防御状态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再次开始活动。
一般来说,一只球马陆从它确定”危险解除“到它重新打开的所需时间在1分钟左右。蟠马陆则更慢些,一般在2~3分钟,大型蟠马陆重新打开的所需时间可以达到5分钟。


而球鼠妇呢?缩起来几秒钟就伸展开 跑路了……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2 16:13:00 +0800 CST  
开始介绍球马陆了!


1.Hyleoglomeris vittata
商品名“熊猫球马陆”、“鸭仔球马陆”,广泛分布于中南半岛北部以及中国东南部地区,包括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本种色系特别多样、种群数量巨大,是中国境内最常见的球马陆之一。
有熊猫色的:

有黄黑相间的:

还有纯黑色的!!!


真正的黑球马陆(见14楼)只分布在欧洲,所以国内所有的 “黑球马陆” 其实都是Hyleoglomeris vittata的黑色系……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2 16:24:00 +0800 CST  
人这么多,我受宠若惊啊……


2.Hyleoglomeris bicolor 变色木球马陆
这种球马陆体长约10mm,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和中南半岛一带,在香港、广西和云南是很常见的品种。由于色彩不显眼,它在国内市场上暂时还没有流通。
顺带说一句,它不会变色……(哪里有马陆会变色啊喂!)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2 19:38:00 +0800 CST  
3.Hyleoglomeris sinuata
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如我国台湾,福建,广东等地。本种有两个差异明显的色系,其中一个(图中右侧者)和H. vittata的黑白色系长得非常像,所以网上售卖的“熊猫球马陆”里实际上混杂着H. vittata和H. sinuata……我也不知道怎么分辨,因为我实在是没发现它们有什么很明显的不同。
当然,左侧的这个色系就很好辨别了。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2 20:18:00 +0800 CST  
4.Hyleoglomeris qiyi 奇异球马陆
2012年发现的新种。只有一张图,除了生活在广西之外什么也不知道……
好多球蟠都处于这样莫名其妙的状态,还有十几个种类连图都没有一张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3 09:07:00 +0800 CST  
这楼介绍两种来自广西的球马陆,均摘自https://pdfs.semanticscholar.org/83e1/10468646d2054e9eb4534473df5afd5c6400.pdf


5.Hyleoglomeris rukouqu 入口区球马陆
由于文中没有提供译名,这个“rukouqu”到底怎么翻译困扰了我半天,我实在想不出来这个词能是什么意思……
结果随便翻了翻原文,发现了这个:

……这名字起的真够草的
黑白配色在球马陆里好像挺火的,Hyleoglomeris rukouqu也主打黑白熊猫风格。不过由于它的黑斑是越往后越窄的水滴型,它还是能与H.vittata与H.sinuata区分开的。



6.Hyleoglomeris xuxiakei 徐霞客球马陆

就这么一张图,在原文中和入口区球马陆的图片靠在一起。
这是一种纯白色的洞穴栖球马陆,体长约6mm(没别的资料了)。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3 09:26:00 +0800 CST  
7.Hyleoglomeris emarginata 凹木球马陆
到目前为止这种球马陆仅在江苏省南部被记录,但实际的分布范围应当还包括周围的几个省区。
一道明黄色细带纵贯它黑棕色的甲壳,这个特征使得它相当好辨认。它的体长在7~8mm。
此图为酱油君拍摄:


https://pdfs.semanticscholar.org/a1d0/a2063e2ef5751f33e344916b046b65105472.pdf?_ga=2.244607238.2085913210.1594604396-883894783.1581825492
这是其发现者Sergei I . Goloyatch 于1981年留下的发现记录。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3 09:52:00 +0800 CST  
由于想要将球、蟠马陆的图片和学名对应上实在是太难了,未来的更新速度应该会比较缓慢,能介绍的物种也不多
对于球、蟠马陆的研究实在是太稀少了。


8.Hyleoglomeris aurata
本种有着浅黄色或者金色的底色,间杂大小不一的黑斑。体型在8~10mm,仅在台湾台东县被记录到。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3 12:11:00 +0800 CST  
9.Hyleoglomeris proximata
本种与H.aurata比较类似,但体型更小(6~7mm),黑斑大小几乎相同,第一体节(第二节)和尾节上均有黑斑(而H.aurata并没有)。
仅在台湾台东县被记录。


楼主 xxh050530  发布于 2020-07-13 12:24:00 +0800 CST  

楼主:xxh050530

字数:19034

发表时间:2020-07-12 03:1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07 20:12:18 +0800 CST

评论数:15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