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陆的两端

西方哲学

关于哲学在课本和各种关于哲学的书籍里,我们看到,哲学被普遍认为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一门对其他学科高度抽象和概括的学科,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作为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哲学给人类提供了关于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普遍规律”。哲学可以作为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事物的基本方法论。哲学可以作为深入研究其他学科的方法,为研究的进一步突破寻找切入点,为学科研究提供总纲,起统领作用。哲学与现实相结合会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哲学与科学结合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恩格斯说过一段话:“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哲学的概念性,可以提高现代科研人员的抽象、概括、推理、判断能力;哲学的缜密性、逻辑性,可以提高现代科研人员的分析、实验、预测、评估的能力。哲学还可以引导科学的发展方向,使科学以人为本,为人类造福,而不偏离人类的伦理道德。哲学与政治结合能引导人类社会的进步。哲学与人类的生活结合可以使人理性行动,指导人类选择最有利的行事方法。


但在以上所有哲学的好处之外,哲学因为表述方式的艰涩生僻、佶屈聱牙始终给人一种难以靠近的高冷感。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冷感除了使人们逐渐远离哲学,将它送上神坛,束之高阁,也使哲学因为脱离群众、脱离生活给人一种“无用”的错觉。哲学看起来是神秘的,难以理解的,在普通人或者有些专门学习他的人看来仿佛一个难以解开的包袱。然而纵观哲学的发展过程,哲学的发展像是人类在不断地解开一层层包着人类智慧的包袱,解放自己的思想。每个重要的哲学家都倾注毕生精力和智慧解开人类的智慧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些重要哲学家的思想进行介绍,来描述哲学的发展脉络和面貌,篇幅所限,此处仅介绍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历史和线索。


在苏格拉底之前,西方的智者们已经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哲学观点,发现了一些重要的自然规律,发展出一些耀眼的理论体系。
在这个时期,泰勒斯在古埃及几何学的基础上完善了几何的论证体系,使几何由一种使用的数学变成一门论证严格的学问。他甚至歪打正着地预测了日食的发生。泰勒斯也提出了使他成为古希腊哲学之父的“水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而之后他的弟子阿那克西曼德更是发展出了生物进化论的理论,他说海里的鱼是人类的祖先,让人不要吃鱼。这个理论虽然没有达尔文进化论那么严密的理论体系和确凿的化石证据,但3000年前的古人能有这种深邃的洞察力也足以让人惊异。两、三百年之后的德谟克利特也预见了数千年后的原子理论。这些人类智慧的发现使人类智慧展现出耀眼的光芒。
或许跟泰勒斯一样在埃及学习了数学,后来那个据说发现了勾股定理的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数学,数学主宰着宇宙。后来的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学说”认为,万物是永远变动的,而这种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这个尺度和规律就包含着数学。而与赫拉克利特不同,巴门尼德认为存在是不变的、永恒的,变化只是表象。在解释自己的学说时,巴门尼德以古代的著作为例,他认为如果世界是一直在变的,我们现在的世界已经不同于过去的世界,我们怎么能够理解古人写的东西。巴门尼德的弟子芝诺在与反对派的争辩中,创造了一种惊世骇俗的方法,这就是他的人龟赛跑、飞矢不动理论。在这种论证中,人类常识中动的东西都变成了静止的。与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永远变动的观点相似,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观点看法是随人而异的,随人而变的。这种观点不承认人有共同稳定的价值观,在尊重个体独特性的同时也使人类的思想和辩论陷入混乱。
苏格拉底正是处于智者学派甚嚣尘上的时代。据说苏格拉底曾经与巴门尼德和芝诺见过面。或许是巴门尼德主张“存在不变”的观点影响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开始在与他人的辩论中试图找到人内心中一些共通的观点,以此来教导别人。在谈到我们的思想和智慧的时候,苏格拉底进一步给出了我们的智慧从何而来,以及在肉体死后,这些智慧,我们的灵魂又将何去何从的答案。从苏格拉底自称是神的智慧的代言人,奉神之名来教给人类智慧,以及他临终前关于灵魂不灭的演讲可以看出,苏格拉底认为我们的智慧,我们之所以能创造这些伟大的文化的原因是神给了我们智慧。苏格拉底这种神赐智慧的思想,是在之前的科学的发现和原始神话的基础上产生的,苏格拉底的思想既有科学的理性的一面,也有神的存在,这种神的存在是人类世界观由神话发展到哲学的一个阶段,是对古希腊神话的第一次否定,不彻底的否定,也成为后来宗教思想发展的基础。


其后,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在希腊自然科学和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那里继承来的人本思想基础上,提出“理念”论,并认为“理念”就是柏拉图认为苏格拉底在辩论中试图取得的共通观点。
柏拉图认为宇宙中存在一种精神力量,并称之为理念,这种精神力量是创造万物的根据,像我们制作器物之前脑子里先想好器物的样子,万物只是各种理念的外部体现,而宇宙的本质是各种理念的组合体。对于人类的认识能力,柏拉图认为人类只能在他的能力范围内模糊地、间接地认识理念,像是被绑住面朝洞窟里面的人永远无法看到洞外的东西,只能通过看洞窟墙上外界事物的影子来模糊地认识外界。但有一点,在柏拉图的思想中,神的地位已经不如苏格拉底哲学中重要,柏拉图的哲学中最重要的是理念这个精神实体,柏拉图关于理念的不可知论使柏拉图的思想成为一种不可知论,这与后来康德的物自体不可知理论相似。消除了神的存在,柏拉图的思想在苏格拉底的基础上迈出了一大步。


不同于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由理念创造的,在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中,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探索形成的经验成为主体,而理念就是由这种实践经验形成的。
亚里士多德注重对外界的探索,他的很多学说都是对探索经验的归纳。在这种归纳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形成了自己以归纳和演绎为重要特征的逻辑学说,而逻辑也是几何学的理论基础。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可以通过经验认识世界的思想,这是希腊哲学和科学发展出的最辉煌成果,是对人类思想和认识能力的极大肯定,被有些学者称为科学主义。
而随着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建立的马其顿帝国的快速分裂,曾被统一起来的地中海沿岸和阿拉伯地区快速陷入混乱和灾难之中。古希腊哲学中人的自信力逐渐丧失。取而代之的是不管灵魂、及时行乐的伊壁鸠鲁,以及对绝对智慧和神心怀向往的新柏拉图主义。新柏拉图主义相信宇宙间存在一个最高的不可知、不可问、不可判断、只能信仰的绝对理念。这种非理性的信仰与东方的神秘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基督教思想。在基督教中,上帝成为绝对理念的主人,上帝成为人类思想和灵魂的创造者和管理者,掌握着对人类思想和灵魂的最终解释权和审判权。希腊思想在从神话中短暂走出后又走入神话之中。
在罗马帝国时期,君士坦丁大帝对基督教的接受,又通过宗教与政治的结合,使皇帝对人民的统治得到上帝的授权,即所谓的政教统一和君权神授。基督教对人类认识能力和自由思想的否定和禁锢,使欧洲之后陷入1000年左右的黑暗时期,这段时间被称为中世纪。


在中世纪后期,随着探索活动中形成的经验和思想的积累,人类对基督教的信仰逐渐发生怀疑,并重新开始进行以经验为基础的理性思考。
这个时期,同样具有这种理性思想的亚里士多德的书籍,开始通过阿拉伯人的翻译进入基督教统治下的欧洲。哲学家,也是宗教家的阿奎那在接受到这些思想的之后,开始将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思想植入基督教中,试图用这种符合当时人类理性思考方式的思想来解释基督教。而在这个过程中,阿奎那逐渐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单纯依靠理性来认识世界的,这种理性是哲学的基础,而对上帝的信仰只是神学的基础,这个时候神学与哲学开始初步发生分离。这种分离代表人类的理性思想开始从宗教思想中解冻。
后来与教会产生激烈冲突的奥卡姆直接认为,既然上帝看不到,摸不着,而不考虑上帝的存在也不会影响我们用经验和理性来解释世界,人类就可以干脆从思想、从哲学中踢除上帝。这种将看不到的,臆想的事物踢除、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思想后来被称为奥卡姆剃刀。在奥卡姆哲学的作用下,哲学从宗教中分离出来,哲学中只剩下理性,人类思想从宗教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在这之后,法国的笛卡尔成为理性的忠实信徒。
笛卡尔认为只有理性是绝对正确的,人类可以通过理性或者逻辑推理正确认识世界。但对于理性正确性的解释中,笛卡尔又退回到宗教之中,笛卡尔认为人类的理性是上帝赐予的。因为上帝是完美的,神圣的,所以他不会是个给予人类错误的思想的骗子。笛卡尔一方面肯定了人类的思想能力,但在解释思想的正确性时又退回宗教,这是一种二元论思想,是一种不彻底的思想解放。笛卡尔之后的斯宾诺莎在试图用理性的方式来证明上帝存在的时候,最终用理性证明上帝其实是自然本身,上帝、神并不存在,更不是人类灵魂的终极统治者。
与笛卡尔相反,英国的培根否定那个被认为是正确的理性,而只相信经验。这位哲学家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觉,并最终在一场风雪中因为观察鸡蛋孵化而伤风感冒而死。笛卡尔和培根这两个思想的对手却相同地死于欧洲北方的寒冷和风雪。
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欧洲大陆的哲学以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为主,英国的哲学以培根的经验主义为主。在培根之后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经过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的发展,最终由休谟发现,其实并没有什么理性,理性并非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所谓的理性只是人类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探索外界形成的经验的一种处理方式,这种处理方式,有归纳、有演绎,而归纳演绎是逻辑学的基础、逻辑学又是理性思考的基础。


尽管欧洲大陆和英国在这段时期存在着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但这两种思想的发展并非封闭隔绝的。
就是在休谟关于理性的理论的基础上,康德提出了物自体,认为逻辑和理性只是人类的一种思维习惯、思想机能,并且因为这种机能的存在,人类只能在理性的能力范围内通过经验和对经验的逻辑处理认识世界,而物自体就是那个人类只能有限认识的认识对象。
至此,在人类的思想中,以信仰为基础的宗教和以理性为基础的哲学彻底分离。在人类的思想之中,上帝已死。
在上帝与人类的这场对抗中,人类最终战胜了上帝。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我们的思想只是物质系统的产物。这种唯物论思潮最终促成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07 15:27:35 +0800 CST  
中国哲学小史——我们有没有哲学,我们的哲学是个什么样子的?


胡适先生说,中国哲学到了老子、孔子的时代才真正称得上哲学。虽是一家之言,但无论从文献的准确度和思想内涵的丰富性上,中国哲学到了老子、孔子的时代才真正形成两个思想重镇。这个时代,老子给了自然规律一个名称“道”,并以“万物负阴而抱阳”提出了宇宙中每个事物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认为事物以“返者道之动”的规律不停地在矛盾的两极之间运动变化。这种辩证观点的提出在东方首创了辩证法思想。老子的这种思想在道家的后继者庄周那里发展为一种极端的思想,庄周认为一切都在矛盾的两极之间来回变化,那么就根本没有必要对事物处在哪一个状态做出判断,这是齐物论的思想基础。庄周这种极端的辩证法,模糊了矛盾的两极,模糊了人们对事物对错的判断,陷入一种诡辩论的路子。


和老子同时代,孔子作为没落贵族的后裔也开始登上哲学的舞台。作为贵族,孔子继承了上层社会的行为规范“礼”,并在自己的思想体系里将这种原属于上层社会的文化推广到整个社会,并以“仁”解释人类社会中不同个体和平相处的原因,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是人类社会形成的机理。作为贵族后裔,孔子骨子里有一种参与国家治理的愿望,但最终因为自己思想中的温和而不被重视。孔子死后,他的弟子曾子继承了他的思想。这个曾经以“忠恕之道”来回答孔子的弟子具有深厚的哲学功底。他“忠恕之道”以具体的方法论解释了孔子的“仁”。但是与孔子不同,面对骚乱的社会,曾子为了守护自己的思想的纯洁性和人格的独立性,他没有选择仕途,而是终生以家庭为中心实现着自己的“仁爱”思想。孔子的庶出孙子子思,曾经以“背柴人”自喻,立志继承儒家文化,他从曾子哪里学到了儒家思想。写了《中庸》这部书,对于人的认识活动,中庸提出了“诚”的概念,诚又分为外诚和内诚。所谓诚实际上就是知,外诚就是知道外在世界的道理,而内诚就是了解自己的内心。在这种“诚”的思想的影响下,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行仁义之道是因为人的内心中本来就有仁义的思想存在,教导人们行仁义之道只是让人们了解自己内心的仁义,也就是内诚。


从孔子到孟子实际上都主张仁,都认为人们学习社会规范的方法是通过心领神会,学习中注重内心体验。后来的墨子虽然是儒家的反对派,但他也很可能是儒家最大的改革派。据说墨子早年受业于儒家,后来因为不同意儒家的观点而自立门户。这种异见很重要的一方面体现在,墨子对儒家心悟的治学方法的模糊性的反对。墨子主张学术观点应该是可以验证的,提出了验证观点是非的“三表法”。三表法是墨子在认识论方面提出的判断是非真假的一种标准。三表分别是: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三表法的出发点是唯物主义的,主张根据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和实际效果来判断是非,在认识发展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他过分夸大了感觉的作用,忽视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因而不能分辨古书记载和众人见闻的真伪,也不能区别不同阶级对事物的不同态度,在实际运用中不能不陷入经验论的错误。在这种实证思想的推动下,墨家学说最终成为一种唯物的科学的理论,对中国古代的数学、科学、逻辑学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一时期,语言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公孙龙那些看似强词夺理的诡辩实际上是对不成熟的语言规则的攻击,促进了语言规则的完善。
通过逻辑学和语言学的发展,法律这种讲究逻辑的社会规范的语言表达最终出现了。这是礼的完善,是社会规范理性化和清晰化的产物。法律是用来限制人们做错事的,根本的假设是荀子的人性恶,在不加限制的情况下人类会做坏事。荀子的弟子韩非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也就不难理解了。而法家的核心思想也依然是儒家的出世思想。


之后,偶然,或者是必然,在秦一统天下之后,儒家竟遭遇了焚书坑儒的灾祸。但这位后来汉代的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的诞生埋下了伏线。
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秦国在灭楚的过程中使用了奸诈的诡计。灭楚的同时,“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语已经广为流传。楚国的项羽和刘邦在灭秦后,又经历了楚汉之争,最终刘邦的汉军战胜建立了汉王朝。一定意义上讲,汉王朝的建立也是楚国复仇的结果。汉代在很大程度上也继承了楚国文化。楚国文化作为不同于周王朝的南蛮文明带有很多神秘色彩。这种神秘色彩可以通过对比《楚辞》和北方形成的《诗经》证明。在楚辞里面,神话故事占了很大的篇幅。而在《诗经》中,神话的成分较少,多的是人间的世俗。


在汉代,积极出仕的儒生为了迎合来自楚国的主子,逐渐在自己的学说中加入神仙、谶纬的成分。而因为秦的焚书,儒家的经典有了很多缺损,可供互证的材料太少,这种对残余的经典进行神秘化解读的潮流就愈演愈烈,最终形成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理论,以及孟喜京房的谶纬理论,到东汉发展到顶峰。因为这个学派是今人对残余古书的现代解读,所以又被称为今文学派。盛极则衰,也是在东汉,在对儒家残存经典越来越歪曲,越来越不理性的解读中,一种新的学术潮流开始出现。这种学术潮流不再但从残存的几部儒家经典入手解读他们,而是试图从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中没有被秦火焚烧的著作中侧面解读儒家经典。这个学派又被称为古文学派。这个学派的代表性人物是创作《论衡》的王充,这是一位反迷信,反今文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在东汉末年,这种学风被有识之士倡导,并不断发展。到了曹魏发展出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正始之学。这个风气直接开启了以理性的研究道家经典为主的魏晋玄学。


道家哲学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精神的。王充的理论中就提到了气和天道,气是物质的,因天道成物,体现着天道。西晋统治者的高压统治,以及汉代形成的“举孝廉”等以儒家倡导的伦理标准取士的制度最终使儒家的伦理道德变成了一种意图为官的人的伪装,儒家倡导的伦理道德被庸俗化。魏晋玄学所研究的道家正反对儒家的这些假道学。在这个时期,道家经典不仅给中国哲学注入了理性的元素。也因为它崇尚自然,反对人为造作的思想而解放了被儒家道德伦理紧固的人性。


这个时期的道家学说不仅对官方的儒家学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对从印度传入的佛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佛学作为一种帮助人类接触内心疾苦的学说,在人生虚幻的观点上与道家哲学有了很好的契合。鸠摩罗什在翻译佛学经典的过程中就借用了道家的一些观点。而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和道生又深入的发展了佛学,是佛学成为以“无”为最高义的哲学,成为解放人性,帮助人类解脱内心疾苦的工具。
唐以后,通过魏晋玄学发展,重新获得理性的儒家经典逐渐与佛学相互渗透。禅宗的六祖慧能最终实现了儒佛的合流,实现了佛学的中国化。六祖认为佛教追求的“空”不应该是心中空虚的死寂,如果只是达到了死寂,人就跟死人没有区别了,不是佛家应该修行的方向。六祖认为,佛家的修行最终就是要发现人内心的那些本真的道德观念,发现人性中的善,也就是儒家哲学中孟子提出的“人性本善”。在体会到这种本真的道德后,坦然接受人生的苦厄,对生活保持不悲不喜的平和而积极状态。


经过唐代整理,儒家的理性回复了很多。到了宋代,儒家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张载提出了理和气的学说来解释宇宙,认为理是规律,气是物质,这与王充的学说很相似。张载的这中学说最终发展成注重“理”的研究的新儒学。新儒学因为研究方式的不同又分为理学和心学。在宋代,理学以程颐朱熹为代表,心学以程颢陆九渊为代表。理学认为人为了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理”,需要从儒家经典和对外界的观察中学会“理”。虽然这种治学方法有对外界的观察,看起来像是科学理性的。但这种观察最终却是围绕着解释儒家经典的。这有点像中世纪时期托马斯阿奎那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解释基督教教义。而心学不同于理学的读书学理,而是回到了早期儒家的用心去体验体会“理”。师傅在教授弟子的时候也要使学生心悦诚服地理解“理”,而不是生硬地解释和灌输。


到了明代,朱元璋用了他亲戚朱熹对儒家经典的解读来作为八股取士的知识范围,使程朱理学在明代更加僵化。正是在这个时期,王守仁的阳明心学为明代的儒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解放了被程朱理学过度束缚的人性。王阳明认为“心即理”,认为理就存在于人的心中,道德也存在于人的心中。这种观点很像是慧能的学说,像是儒学向禅宗取了经。在阳明心学的影响下,之后的李贽、王夫之、黄宗羲无不倡导人性解放。
到了明末清初,可能有感于理学心学几百年恩怨导致的实务的荒废。像是那句“我听了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人生”,顾炎武尝试通过经世致用的实学来改造疏空的儒学。这种经世致用之学最终开启了清代以古书考据为特征的乾嘉之学。正是因为有了乾嘉这些鸿儒的考证,我们才能够很好的理解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
清末,西学流入,站在经过乾嘉诸儒铺垫得极为厚实的儒学和来自西方的极为新鲜的学说的交汇口,谭嗣同尝试提出一种学说来贯通东西方哲学。在短暂的一生中,谭嗣同写作了自己的《仁学》,仁学企图以“仁”这种人类内心共通的观念来融合东西方学术。这很像是佛学中国化的发展方向,佛学的中国化正是禅宗将儒家的仁的思想引入自己的思想体系。
到了现当代,西方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新成果,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进入中国,经过改造很好地指导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催生了以无产阶级为领导力量的新中国。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07 15:37:21 +0800 CST  
1、科学之祖:泰勒斯
泰勒斯,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也是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与梭伦、克莱俄布卢、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和欧几里德并称希腊七贤。泰勒斯的学生有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等。
泰勒斯是公认的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因为他第一次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一哲学命题,并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泰勒斯曾游历埃及,利用日影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并准确地预测了日蚀,是首个将一年的长度修定为365日的人。数学上的泰勒斯定理以他命名。他对天文学也有研究,确认了小熊座,被指出其有助于航海事业。他还曾估量太阳及月球的大小。
泰勒斯出生于希腊繁荣的港口城市米利都。米利都是地中海东岸小亚细亚地区的希腊城邦,位于门德雷斯河口,地居东西方往来的交通要冲,是手工业、航海业和文化的中心。它比希腊其他地区更容易吸收巴比伦、埃及等东方古国累积下来的经验和文化。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整个社会还处于愚昧落后的状态,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是理解不了的。
泰勒斯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泰勒斯对希腊哲学产生重要的影响,据说毕达哥拉斯早年曾拜访过他,并听从了他的劝告,前往埃及做研究。泰勒斯是古希腊最早的、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他不仅是当时自发唯物主义的代表,同时也是较早的科学启蒙者,人们称他为“科学之祖”。

世界的本原是水
古希腊七贤每人都有一句特别有名的格言,泰勒斯的格言就是:“水是最好的”。
泰勒斯向埃及人学习观察洪水,很有心得。他仔细阅读了尼罗河每年涨退的记录,还亲自查看水退后的现象。他发现每次洪水退后,不但留下肥沃的淤泥,还在淤泥里留下无数微小的胚芽和幼虫。他把这一现象与埃及人原有的关于神造宇宙的神话结合起来,便得出万物由水生成的结论。

预测日食
通过对日月星辰的观察和研究,他确定了三百六十五天为一年,在当时没有任何天文观察设备的情况下,作出这样的发现是很了不起的。在天文学领域,他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就是正确的解释了日食的原因,并曾预测了一次日食。不过人们更为关心的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泰勒斯是怎样预知日食的呢?
后人做过种种推测和考证,一般认为是应用了迦勒底人发现的沙罗周期。一个沙罗周期等于223个朔望月,即6585.321124日或18年零11日(若其间有5年闰年则是18年零10日)。日月运行是有周期性的,日月食也有周期。日食一定发生在朔日,假如某个朔日有日食,18年11日之后也是朔日,而日月又大致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因此很有可能发生类似的现象。不过一个周期之后,日月位置只是近似相同,所以能看见日食的地点和日食的景象都可能有所变化甚至根本不发生日食。泰勒斯大概知道公元前603年5月18日有过日食,所以侥幸猜对。当然关于这件事,还有一些别的说法,没有统一的定论。

几何证明
泰勒斯年轻时去过埃及,他向埃及人学习了几何学知识。埃及人的几何学在当时只是为了划分地产而研究的,埃及的人们只懂得在一块具体的地面上来规划、计算,以弄清人们的地产界线。因为,每年尼罗河一涨水,所有的地面痕迹都被冲毁了,人们在涨水后不得不重新进行测量计算。埃及人很早在实践中就懂得“所有直径都平分圆周;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则其所对的角也相等”,但都没有从理论上给予概括,并科学地去证明它。
泰勒斯在数学方面划时代的贡献是引入了命题证明的思想。它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这在数学史上是一次不寻常的飞跃。在数学中引入逻辑证明,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保证了命题的正确性;揭示各定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数学构成一个严密的体系,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使数学命题具有充分的说服力,令人深信不疑。
他发现了不少平面几何学的定理,诸如:“直径平分圆周”、“三角形两等边对等角”、“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三角形两角及其夹边已知,此三角形完全确定”、“半圆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等,这些定理虽然简单,而且古埃及、古巴比伦人也许早已知道,但是,泰勒斯把它们整理成一般性的命题,论证了它们的严格性,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在科学上,他倡导理性,不满足于直观的感性的特殊的认识,崇尚抽象的理性的一般的知识。譬如,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并不是指我们所能画出的、个别的等腰三角形,而应该是指“所有的”等腰三角形。这就需要论证、推理,才能确保数学命题的正确性,才能使数学具有理论上的严密性和应用上的广泛性。泰勒斯的积极倡导,为毕达哥拉斯创立理性的数学奠定了基础。

后世影响
从泰勒斯往后的古希腊学者对数学似乎有着特别大的兴趣,尤其是在几何学方面。如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他们都是数学的崇拜者和鼓吹者。据说柏拉图在他所创办的学园的大门口就有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的牌子。
在其他古老的国家里,数学基本上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而在古希腊,他们是着重于向理论发展的。
泰勒斯提出并证明的“圆被它的任一直径所平分”、“半圆的圆周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相似三角形的各对应边成比例”、“若两三角形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则两三角形全等”等几何学基本命题。这些简单的理论,构成了今天极其复杂而又高深理论的根基。几何学对于哲学与科学方法的影响一直是深远的。希腊人所建立的几何学是从自明的、或者被认为是自明的公理出发,根据演绎的推理前进,而达到那些远不是自明的定理。公理和定理被认为对于实际空间是真确的,而实际空间又是经验中所有的东西。这样,首先注意到自明的东西然后再运用演绎法,就好像是可能发现实际世界中一切事物了。这种观点影响了柏拉图和康德以及他们两人之间的大部分的哲学家。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07 15:48:33 +0800 CST  
2、进化论: 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曼德(希腊文?ναξ?μανδρο? 英文Anaximander,约前610-前545) 古希腊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学者、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是帕西亚德斯(Praxiades)之子,出生于米利都。他可能曾在黑海附近的阿波罗尼亚(Apollonia)建立一个新的米利都殖民地。据说他擅长表演,服装与言谈都特别具有戏剧性。他是第一位以散文写下观念的哲学家,而不是像荷马(Homer)或赫西奥德(Hesiod)使用诗歌形式。由于他的时代距离我们已经久远,留下的历史记录多不可考,他的论述只有一个神秘的句子流传至今:万物诞生之源亦为其结束之因,在相遇时,它们为先后对彼此之不公,互相赔偿赎罪。
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但是他并没有解释为什么水会变成万物,水和其他的物质相比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水的存在也需要被解释,从而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无限者”(英文:apeiron或Boundless,希腊文:ἄπειρον)。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开端,而“无限”没有开端。世界从它产生,又复归于它。他还认为,地球是一个自由浮动的圆柱体,人类处于圆柱体的一端表面之上,而我们的世界只是无数世界中的一个。
他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全球地图。尽管在中国西周时期就已有了地图(局部区域图)出现,但阿那克西曼德还是按照自己对地球的了解描绘出全球地图的第一人。与其老师一样将古代东方的科学介绍到希腊。他是第一个使用日晷的希腊人,而在东方的中国人和中亚的巴比伦人、以及埃及人对此已知晓了好几百年了。
他对科学的最重要贡献是在天文学方面,他认识到天体环绕北极星运转,所以他将天空绘成一完整球体,而不是仅仅在大地上方的一个半球拱形。从此,球体的概念首次进入天文学领域,这最终导致托勒密所画的复杂的(但有错误)宇宙图。所以有人认为他是天文学的奠基人。他还认识到大地表面必然呈曲线形,那是因为当你旅行时,星球的位置会有所变化。他认为南-北的曲率是够明显的,所以,他把地球画成为以东西为轴的一圆柱体,其高度为其半径的三分之一。至于地球为球的概念,还是在几十年之后由毕达哥拉斯及其学生所提出。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但是他并没有解释为什么水会变成万物,水和其他的物质相比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水的存在也需要被解释,而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无限者”(英文:apeiron or Boundless,希腊文:?πειρον).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开端,而“无限”没有开端。世界从它产生,又复归于它。
阿那克西曼德的卓越成就之一,是比达尔文早23个世纪提出演化论。阿那克西曼德立论表示,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的陆地动物都是从类似鱼的祖先演化而来的。他认为最早的生命形态是在原始的温暖与潮湿的互动下自发产生的,第一批生物在类似树皮的外壳保护下,栖息于海底。干地出现后,有些生物面临必须适应新环境的问题。阿那克西曼德再度证明他能跳脱人类中心说的限制,自由地思考。人类跟其他所有的陆地动物一样,也是自水中生物演化而来的,只有一点不同:由于婴儿出生时非常无助,因此阿那克西曼德推测,他们在有能力于陆地生存前,必然是由其他种类的海洋生物养育。
阿那克西曼德显然并未建立成熟的演化理论,所以无法解释所有生物的传承。不过,阿那克西曼德至少隐约察觉出演化的概念,但如同达尔文的时代和现代,这个概念让许多人感到不安。在距阿那克西曼德150年后,柏拉图在论述演化时,选择相信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率先提出的灵魂轮回说。柏拉图将这概念转变成一种逆向演化,表示邪恶或愚笨的人会转世成为动物或女人。柏拉图说“栖息在水中的第四类动物,来自最愚蠢无知的人”来暗讽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约前588或585年~前526或525年)米利都人,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出生于中亚的莱普沙克斯。 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哲学家。他继承了前辈关于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思想,同样主张世界的本原是唯一的、无限的,但他不同意把它说成是不定的。他认为万物产生于气,气是无限和永恒的。阿那克西米尼提出气有稀散和凝聚两种对立的运动,与它说明事物所具有的各种性质和气这种元素的量的变化有关,这在认识史上是一个进步。据记载,他把灵魂也看成是气,这反映了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07 15:57:37 +0800 CST  
3、上帝是一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572BC—497BC)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师承泰勒斯、阿纳克西曼德。他认为无论是解说外在物质世界,还是描写内在精神世界,都不能没有数学!最早悟出万事万物背后都有数的法则在起作用的。
毕达哥拉斯出生在爱琴海中的萨摩斯岛(今希腊东部小岛),萨摩斯岛(今希腊东部的小岛)——爱奥尼亚群岛的主要岛屿城市之一,此时群岛正处于极盛时期,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远远领先于希腊本土的各个城邦。毕达哥拉斯自幼聪明好学,曾在名师门下学习几何学、自然科学和哲学。以后因为向往东方的智慧,经过万水千山来到巴比伦、印度和埃及(有争议),吸收了阿拉伯文明和印度文明(公元前480年)的文化。
毕达哥拉斯的父亲是一个富商,九岁时毕达哥拉斯被父亲送到提尔,在闪族叙利亚学者那里学习,在这里他接触了东方的宗教和文化。以后他又多次随父亲作商务旅行到小亚细亚。公元前551年,毕达哥拉斯来到米利都、得洛斯等地,拜访了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菲尔库德斯,并成为了他们的学生。
公元前550年,30岁的毕达哥拉斯因宣传理性神学,穿东方人服装,蓄上头发从而引起当地人的反感,从此萨摩斯人一直对毕达哥拉斯有成见,认为他标新立异,鼓吹邪说。毕达哥拉斯被迫于公元前535年离家前往埃及,途中他在腓尼基各沿海城市停留,学习当地神话和宗教,并在提尔一神庙中静修。
抵达埃及后,国王阿马西斯推荐他入神庙学习。从公元前535年到公元前525年这十年中,毕达哥拉斯学习了象形文字和埃及神话历史和宗教,并宣传希腊哲学,受到许多希腊人尊敬,有不少人投到他的门下求学。
毕达哥拉斯在49岁时返回家乡萨摩斯,开始讲学并开办学校,但是没有达到他预期的成效。公元前520年左右,为了摆脱当时君主的暴政,他与母亲和唯一的一个门徒离开萨摩斯,移居西西里岛,后来定居在克罗托内。在那里他广收门徒,建立了一个宗教、政治、学术合一的团体。
他的演讲吸引了各阶层的人士,很多上层社会的人士来参加演讲会。按当时的风俗,妇女是被禁止出席公开的会议的,毕达哥拉斯打破了这个成规,允许她们也来听讲。热心的听众中就有他后来的妻子西雅娜,她年轻漂亮,曾给他写过传记。这个社团里男女地位一律平等,一切财产都归公有。社团的组织纪律很严密,甚至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每个学员都要在学术上达到一定的水平,加入组织还要经历一系列神秘的仪式,以求达到“心灵的净化”。
他们要接受长期的训练和考核,遵守很多的规范和戒律,并且宣誓永不泄露学派的秘密和学说。他们相信依靠数学可使灵魂升华,与上帝融为一体,万物都包含数,甚至万物都是数,上帝通过数来统治宇宙。
学派的成员有着共同的哲学信仰和政治理想,他们吃着简单的食物,进行着严格的训练。学派的教义鼓励人们自制、节欲、纯洁、服从。他们开始在大希腊(今意大利南部一带)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也因此引起了敌对派的嫉恨。
后来他们受到民主运动的冲击,社团在克罗托内的活动场所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毕达哥拉斯被迫移居他林敦(今意大利南部塔兰托),并于公元前500年去世,享年80岁。许多门徒逃回希腊本土,在弗利奥斯重新建立据点,另一些人到了塔兰托,继续进行数学哲学研究,以及政治方面的活动,直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毕达哥拉斯学派持续繁荣了两个世纪之久。
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而整个宇宙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在这个意义上,他把数理解为自然物体的形式和形象,是一切事物的总根源。
毕达哥拉斯从五个苹果、五个手指等事物中抽象出了“五”这个数。毕达哥拉斯还通过说明数和物理现象间的联系,来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理论。他曾证明用三条弦发出某一个乐音,以及它的第五度音和第八度音时,这三条弦的长度之比为6:4:3。
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在数学上有很多创造,尤其对整数的变化规律感兴趣。例如,把(除其本身以外)全部因数之和等于本身的数称为完全数(如6,28,496等),而将本身小于其因数之和的数称为盈数;将大于其因数之和的数称为亏数。
在几何学方面,毕达哥拉斯学派证明了“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两个直角”的论断;研究了黄金分割;发现了正五角形和相似多边形的作法;还证明了正多面体只有五种——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1”是数的第一原则,万物之母,也是智慧;“2”是对立和否定的原则,是意见;“3”是万物的形体和形式;“4”是正义,是宇宙创造者的象征;“5”是奇数和偶数,雄性与雌性和结合,也是婚姻;“6”是神的生命,是灵魂;“7”是机会;“8”是和谐,也是爱情和友谊;“9”是理性和强大;“10”包容了一切数目,是完满和美好。
因为有了数,几何学才有了点(点是有个数的),有了点才有线、面和立体,有了立体才有了火、气、水、土这四种元素,从而构成万物,所以数在物之先。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由数决定的,都必须服从“数的和谐”,即服从数的关系。在哲学方面,这个发现促使人们相信数是构成实物世界的基础。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从数量上看,夏天是热占优势,冬天是冷占优势,春天是干占优势,秋天是湿占优势,最美好的季节则是冷、热、干、湿等元素在数量上和谐的均衡分布。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探讨美的本质的学派。他们认为,对几何形式和数字关系的沉思能达到精神上的解脱,而音乐却是净化灵魂从而达到解脱的手段。毕达哥拉斯是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不仅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数学,还将数学与自己思想中的神秘部分结合在一起,这也导致后来数学与哲学一直存在一种奇特的关系。但他同时任意地把非物质的、抽象的数夸大为宇宙的本原,认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而整个宇宙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这是片面的。
在宇宙论方面,毕达哥拉斯结合了米利都学派以及自己有关数的理论。他认为存在着许多但有限个世界,并坚持大地是圆形的,不过则抛弃了米利都学派的地心说。
毕达哥拉斯对数学的研究还产生了后来的理念论和共相论。即有了可理喻的东西与可感知的东西的区别,可理喻的东西是完美的、永恒的,而可感知的东西则是有缺陷的。这个思想被柏拉图发扬光大,并从此一直支配着哲学及神学思想。
他还坚持数学论证必须从“假设”出发,开创演绎逻辑思想,对数学发展影响很大。

毕达哥拉斯的最伟大的发现,或者是他的及门弟子的最伟大的发现,就是关于直角三角形的命题;即直角两夹边的平方的和等于另一边的平方,即弦的平方。埃及人已经知道三角形的边长若为3,4,5的话,则必有一个直角。但是显然希腊人是最早观察到32+42=52的,并且根据这一提示发现了这个一般命题的证明。
然而不幸,毕达哥拉斯的定理立刻引到了不可公约数(无理数)的发现,这似乎否定了他的全部哲学。在一个等边直角三角形里,弦的平方等于每一边平方的二倍。让我们假设每边长一时,那么弦应该有多么长呢?让我们假设它的长度是m/n时。那么m2/n2=2。
如果m和n有一个公约数,我们可以把它消去,于是m和n必有一个是奇数。现在m2=2n2,所以若n是偶数,则m也是偶数;因此n就是奇数。假设m=2p。那么4p2=2n2,因此n2=2p2,而因此n便是偶数,与假设相反。所以就没有m/n的分数可以约尽弦。以上的证明,实质上就是欧几里德第十编中的证明。
这种论证就证明了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长度单位,总会有些长度对于那个单位不能具有确切的数目关系;也就是说,不能有两个整数m、n,从而使问题中的m倍的长度等于n倍的单位。这就使得希腊的数学家们坚信,几何学的成立必定是独立的而与算学无关。
数学与神学的结合开始于毕达哥拉斯,他把非物质的、抽象的数夸大为宇宙的本原,认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而整个宇宙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毕达哥拉斯将数神秘化,说数是众神之母,是普遍的始原,是自然界中对立性和否定性的原则。它代表了希腊的、中世纪的以及直迄康德为止的近代的宗教哲学的特征。在柏拉图、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笛卡尔、斯宾诺莎和康德的身上都有着一种宗教与推理的密切交织,一种道德的追求与对于不具时间性的事物之逻辑的崇拜的密切交织。
所谓柏拉图主义的东西倘若加以分析,就可以发现在本质上不过是毕达哥拉斯主义罢了。有一个只能显示于理智而不能显示于感官的永恒世界,全部的这一观念都是从毕达哥拉斯那里得来的。如果不是他,基督徒便不会认为基督就是道;如果不是他,神学家就不会追求上帝存在与灵魂不朽的逻辑证明。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08 20:11:02 +0800 CST  
4、变与不变的逻各斯: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0年-前470年)是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师承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是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出生于伊奥尼亚地区爱菲斯城邦的王族家庭,他本应继承王位,但他把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跑到女神阿尔迪美斯庙附近隐居起来。赫拉克利特是第一个提出认识论的哲学家,他的理论以毕达哥拉斯的学说为基础。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学说”认为,万物是永远变动的,而这种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赫拉克利特著有《论自然》一书,后世有残篇留存。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都是火,世界万物是由火产生的,消亡时又都要复归于火。因为火是诸元素中最精致,并且是最接近于没有形体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火既是运动的,又是能使别的事物运动。他说:“这个万物同一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他的基本出发点是:这个有秩序的宇宙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宇宙本身是它自己的创造者,宇宙的秩序都是由它自身的逻各斯所规定的。这是赫拉克利特学说的本质,它是米利都学派的朴素唯物论思想的继承和深入的发展。
他还认为,人的灵魂是由水和火两部分组成的,火代表高尚,水代表低贱,因此灵魂应该是干燥的。醉酒令人快乐,但也会导致灵魂变湿,如果变成水就代表这个灵魂死掉了。

万物皆流
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皆动”,“万物皆流”,这使他成为当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流动派”的卓越代表。
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河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你这次踏进河,水流走了,你下次踏进河时,又流来的是新水。河水川流不息,所以你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的这一名言,说明了客观事物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这样一个真理。
赫拉克利特还认为,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冷变热,热变冷,湿变干,干变湿。他还明确断言:“我们走下而又没有走下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

逻各斯说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是永远变动的,而这种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这就是他的逻各斯学说,是他的辩证法思想的第二个方面。
万物的运动,无论是火的燃烧和熄灭以及万物的生成和互相转化都是按照一定的逻各斯进行的;这种逻各斯主要就是一种尺度、大小、分寸,即数量上的比例关系。这种尺度当然也是一种规律,但它和通常说的一般规律还有点不同,即尺度还只是一种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一定的比例和关系,而一般规律却不仅表现在数量方面也可以表现在其他方面。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数,它们的存在和变化都根据一定的数的比率关系,整个宇宙就是按一定的数的比例组成的有秩序的科斯摩斯。赫拉克利特用“逻各斯”这样一个简单的概念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完美地表达出来。在这点上,赫拉克利特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是根本一致的。

世界为斗争所支配。
赫拉克利特说,“战争是万有之父和万有之王”。如果没有斗争和对立,世界就会消亡——停滞或者毁灭。对立和矛盾统一起来才能产生和谐。“生与死,梦与醒、少与老,是同样的东西。后者变化,就成为前者,前者便回来,则称为后者。”

赫拉克利特在哲学思想上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辩证法方面。赫拉克利特被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因为他是在古代希腊哲学家中,第一个用朴素的语言讲出了辩证法的要点的人。他提出事物不断运动变化,一切皆流的思想。将运动作为一个哲学问题来探讨,是从他开始的。比他稍后的爱利亚学派和他针锋相对地提出只有静止不动的东西才是我们可以认知的真实的东西。这样,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就成为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展开了。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08 20:22:10 +0800 CST  
5、永恒的存在: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约公元前515年~前5世纪中叶以后)是一位诞生在爱利亚(南部意大利沿岸的希腊城市)的古希腊哲学家。他是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师承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他认为没有事物会改变;我们的感官认知是不可靠的。他第一次提出了“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著有哲学诗《论自然》。
巴门尼德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前5世纪中叶以后,鼎盛期约当公元前五世纪上半叶。他受克塞诺芬尼关于神是不动的的“ 一 ”的理论影响,依靠抽象形象,从感性世界概括出最一般的范畴“存在”。认为存在是永恒的,是一,连续不可分;存在是不动的,是真实的,可以被思想的;感性世界的具体事物是非存在的,是假相,不能被思想的。他认为,没有存在之外的思想,思想中的东西和被思想的事物是同一的。他第一次提出了“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
根据柏拉图的记载,苏格拉底在年轻的时候(约当公元前450年左右)曾和巴门尼德会过一次面,并且从他那里学到好些东西。
巴门尼德的学说表现在一首《论自然》的诗里。他以为感官是骗人的,并把大量的可感觉的事物都斥之为单纯的幻觉。唯一真实的存在就是“一”。一是无限的、不可分的。它并不是象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种对立方面的统一,因为根本就没有对立面。举例来说,他显然认为“冷”仅仅意味着“不热”,“黑暗”仅仅意味着“不光明”。巴门尼德所想象的“一”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上帝;他似乎把它认为是物质的,而且占有空间的,因为他说它是球形。但它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它的全体是无所不在的。
巴门尼德把他的教训分成两部分:分别地叫作“真理之道”和“意见之道”。真理之道是世界的真正规律,而意见之道这是人的感觉和意识,后者我们不必去管它。关于真理之道他所说过的话,就其保存了下来的而论,主要之点如下:“你不可能知道不存在的东西,你也不能说出它来;因为能够被思维的和能够存在的乃是同一回事(不存在的东西不会被想到)”。如果真理只是存在于过去的,现在不存在,现在的你就不会知道,不会说出来,也看不懂古书;如果真理存在于将来,现在不存在,你也不会知道,不会说出来。
这种论证的本质便是:当你思想的时候,你必定是思想到某种事物;当你使用一个名字的时候,它必是某种事物的名字。因此思想和语言都需要在它们本身以外有某种客体。既然凡是可以被思维的或者可以被说到的事物都是存在的,而你可以在这个时刻和另一个时刻同样地思想著一件事物或者是说到它,所以被说到的事物必然在所有的时间之内都存在。因此就不可能有变化,因为变化就包含著事物的产生与消灭。
在哲学上,这是从思想与语言(已有知识)来推论整个世界的最早的例子。
巴门尼德认为字汇有著经常不变的意义;这一点实际上就是他论证的基础,他假定这一点是毫无问题的。巴门尼德又论辩说,既然我们现在能够知道通常被认为是过去的事物,那么它实际上就不能是过去的,而且它一定在某种意义上是现在存在着的。因此他就推论说,并没有所谓变化这种东西。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认为后来的哲学,一直到近时期为止,从巴门尼德那里所接受过来的并不是一切变化的不可能性,那是一种太激烈的悖论了,而是实体的不可毁灭性。“实体”这个字在他直接的后继者之中并不曾出现,但是这种概念已经在他们的思想之中出现了。它变成哲学、心理学、物理学和神学中的根本概念之一,而且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如此。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08 20:50:22 +0800 CST  
6、思想的定身术:芝诺(约公元前490年-约公元前425年)古希腊数学、哲学家,生于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埃利亚。他是埃利亚学派的著名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的学生和朋友。
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巴门尼德》篇中,记叙了芝诺和巴门尼德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去雅典的一次访问。其中说:“巴门尼德年事已高,约65岁;头发很白,但仪表堂堂。那时芝诺约40岁,身材魁梧而美观,人家说他已变成巴门尼德所钟爱的了。”按照以后的希腊著作家们的意见,这次访问乃是柏拉图的虚构,然而柏拉图在书中记述的芝诺的观点,却被普遍认为是相当准确的。

据信芝诺为巴门尼德的“存在论”辩护,但是不像他的老师那样企图从正面去证明存在是“一”不是“多”,是“静”不是“动”,他常常用归谬法从反面去证明:“如果事物是多数的,将要比是‘一’的假设得出更可笑的结果。”芝诺有一本著作《论自然》。
在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篇中,当芝诺谈到自己的著作时说:“由于青年时的好胜著成此篇,著成后,人即将它窃去,以致我不能决断,是否应当让它问世。”
公元5世纪的评论家普罗克洛斯(Proclus)在给这段话写的评注中说,芝诺从“多”和运动的假设出发,一共推出了40个各不相同的悖论。芝诺的著作久已失传,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和辛普里西奥斯(Simplici-us)为《物理学》作的注释是了解芝诺悖论的主要依据,此外还有少量零星残篇可提供佐证。现存的芝诺悖论至少有 8个,其中关于运动的4个悖论尤为著名。
阿基里斯是荷马史诗中最善跑的英雄。芝诺是一名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认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他的论证简要说来是这样的。阿基里斯要追上乌龟,首先必须到达乌龟原来的起跑点。可他跑到乌龟的起跑点需要一定时间,因而当他跑到乌龟的起跑点时,乌龟已经前进了一段路了,于是他又必须花一定的时间赶到乌龟的新的所在的点。而当他赶到乌龟新的所在的点时,乌龟又已经前进了一段路了。因而如此下去,阿基里斯永远也追不上乌龟。其实按照芝诺的分析,阿基里斯不仅追不上乌龟,甚至都不能移动。因为如果阿基里斯要移动一段距离,那么他必然先要移动这个距离的一半,然后是剩下的距离的一半,以此类推,即使再小的一段距离,阿基里斯也是跑不出去的。
芝诺还提出飞矢不动的悖论,由于箭在其飞行过程中的任何瞬间都有一个暂时的位置,所以它在这个位置上和不动没有什么区别。中国古代的名家惠施也提出过,“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的类似说法。
芝诺的上述悖论在理论上证明人们常识里动的东西是不动的,像是给那些主张一切皆动的人的思想下了定身术。
有关芝诺悖论在古希腊数学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在科学史上众说纷纭。P• 汤纳利首先提出,不是巴门尼德而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的不可公约量,对芝诺悖论的提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H•赫斯和H•斯科尔斯则认为芝诺是对古代数学的发展起决定影响的人物,他们试图证明,毕达哥拉斯学派曾假定存在无限小的基本线段,想以此来克服因发现不可公约量而引起的矛盾,而芝诺的悖论反对了这种不准确的做法,从而迫使其他数学家去寻找真正的原因所在。在哲学上,芝诺被亚里士多德誉为辩证法的发明人,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演录中指出:“芝诺主要是客观的辨证的考察了运动,并称芝诺为“辩证法的创始人”。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08 21:09:22 +0800 CST  
7、真理是相对的: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或480年~前420或410年)普罗泰格拉是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他出生在阿布德拉城,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多次来到当时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的中心雅典,与民主派政治家伯里克利结为至友,曾为意大利南部的雅典殖民地图里城制定过法典。普罗泰戈拉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是当时最受人尊敬的"智者"。据说普罗泰戈拉晚年因"不敬神灵"被控,著作《论神》被焚,本人被逐出雅典,在渡海去西西里的途中逝世。普罗泰戈拉的著作除少数片断外,均已失传。他的思想只能从柏拉图的对话《泰阿泰德篇》、《普罗泰戈拉篇》中见到。

普罗泰戈拉接受了赫拉克利特关于万物流变的思想,认为变动不居的感觉现象是真实的,万物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但是他从这种素朴的感觉论走向了相对主义和怀疑论。断言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可靠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根据各自的感觉作出不同的判断,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因此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由此又断定"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他根据这种观点,对传统宗教神学提出了怀疑:"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象什么东西"。
普罗泰戈拉把感觉看成是真理的标准,含有主观唯心主义成分。不过他的本意并不是要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与后来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有区别。他看到了不同人的感觉有对立与差异,触及到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表现了人类认识的深入。他强调人在现实中的地位,在当时有破除传统神学观念的启蒙作用。他把人作为重要的哲学研究对象,这是古希腊自然哲学时期向后一阶段过渡的重要标志。

普罗泰戈拉的伦理思想也具有相对主义特征。他的著名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表现出个人主义思想倾向,后来成为人道主义的一个命题。普罗泰戈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因此,道德是因人而异的。他认为,道德并不神秘,正如技艺一样,它是人在从事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中的智慧的表现,它能调解家庭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参与城邦国家的事务。他指出,公正、智慧、节制等是人们必备的品质,人和人之间应以尊敬和正义为原则。他反对苏格拉底的先天道德论,主张"德行可教",并力图证明德性不能凭天性或自发生成,它是一种可以传授并需经过苦心修养才能获得的品性。

普罗泰戈拉的伦理思想,在当时有力地支持了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对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所包含的相对主义和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因素,也为后来的思想家们所继承和发展。智者派由此引出了两个相反的发展方向,有的为奴隶贵族专制作道德论证,有的得出奴隶制是非正义的结论。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09 11:05:24 +0800 CST  
8、不变的真理: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70年-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苏格拉底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是雅典公民,最终却被雅典法庭 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判刑后,尽管他有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父亲索佛洛尼斯科斯(Sophroniscus)是雕刻匠,母亲费纳瑞特(Phaenarete)是助产妇。
苏格拉底生就有着狮子鼻,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矮小的身体。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
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的雅典带来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年轻时的苏格拉底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格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又曾受业于女智者狄俄蒂玛。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
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
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他还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是神赐给雅典的礼物。神把他赐给雅典的目的,是要用这只牛虻来刺激这个国家,因为雅典好像一匹骏马,但由于肥大懒惰变得迟钝昏睡了,所以很需要有一只牛虻紧紧地叮着它,随时随地责备它、劝说它,使它能从昏睡中惊醒而焕发出精神。
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自己知道自己无知。据说神曾经谕言说苏格拉底是雅典最聪明的人。当许多人向他请教时,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对于神谕,他解释说:“只有神才是智慧的,神并不是在说苏格拉底,他仅仅是用我的名字作为说明,像是在说,人们啊,惟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以自己的无知而自豪,并认为人人都应承认自己的无知。
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并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而死,终年70岁。
苏格拉底确实主张了一个新神,他是道德善、智慧真的源泉:宇宙理性的神。这个宇宙理性神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真正的善——的终极根据,人能有知识,是因为人得到了神的特别关爱,被赋予了神性的一部分,因而有了灵魂,有了爱智的心灵和理智。
苏格拉底热爱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许最神圣的信仰有丝毫的被亵渎,因此,他毅然选择死亡。他并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注重自己的灵魂,他相信神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万事万物都是神有意识有目的的巧妙的安排。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他以一种对哲学的崭新理解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纪元,更以其灵魂转世与净化的基本思想,给柏拉图以极其深刻巨大的影响,并通过他们一直影响到希腊化罗马时代乃至后世的西方哲学。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他曾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人,正是出于这种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苏格拉底开始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的定义应该是热爱智慧的人,而不是有智慧的人,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1、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心灵
从智者(普罗泰格拉)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哲学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

真理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哲学开辟了道路。

2、探问人们内心的理性——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苏格拉底采用一种“苏格拉底方法”,这种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像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的生命诞生。
苏格拉底教他的朋友欧提德谟斯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欧提德谟斯: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欧提德谟斯: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欧提德谟斯: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欧提德谟斯: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欧提德谟斯:这是善行。
据说,柏拉图的堂弟格老孔,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朝思暮想做城邦政府的领袖,非常荣耀而潇洒地面对众多的人进行演讲。但家里人都明白他这是好高骛远,想入非非,怕他冒冒失失地闯上讲坛,落下笑柄。可是没有一个人能说服他不这么做。鉴于和柏拉图的关系,这件事被苏格拉底知道后,他决定开导开导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

一天,苏格拉底看见格老孔迎面走来,很远就喊;“喂,格老孔,听说你决心做我们城邦的领袖,这是真的吗?”为了使格老孔乐意听自己的话,苏格拉底故意装出十分热情的样子,选择了格老孔最感兴趣的话题。
“是的。我的确是这样想的,苏格拉底。”格老孔回答。
“那好极了。如果人间真有什么好事的话,这又是一桩好事了。因为,倘若你的目的能够实现,你想有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将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为你的家庭扬名,为你的祖国增光;你的名声在传遍全城之后,还会传遍整个希腊,甚至在异邦中享有盛名。那时,你无论到那里去,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果然,格老孔听了这番话,大为高兴,就停下来同苏格拉底交谈。
看到格老孔留下来,苏格拉底接着说:“看来很明显,格老孔,如果你想要受到人们的尊敬,你就必须对城邦有贡献。”
“正像你所说的。”格老孔回答。
于是苏格拉底请格老孔谈谈做贡献的打算。正当格老孔思考的时候,苏格拉底问他是不是首先让城邦富裕起来,实现富裕的途径是让税收增多。格老孔表示同意。苏格拉底又问,税收从何而来?总数多少?不足的补充来源是什么?格老孔回答对这些问题没有考虑过。之后,苏格拉底又问他对治理国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的看法,如削减开支、国防力量、防御战略、粮食供应等。格老孔要么回答没有考虑,要么说不清楚,要么推托这类事没必要亲自照管。
看到格老孔为难的样子,苏格拉底进一步开导他说,“国、家一理。国家人口多,一些问题确实很难说上来,但如果能帮助一家,就可以着手帮助更多的人家,你为什么不从增进你叔父家的福利试一试呢?”
格老孔说:“只要叔父肯听我的劝告,我一定能对他们有所帮助的。”
苏格拉底笑了;“怎么?你连叔父都说服不了,还想希望包括叔父在内的整个雅典人都听你的劝吗?年轻人,要当心,你一心想要出名,可不要弄个适得其反呀!看看现实,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些知识最广博的人。反之,都是些最无知的人。如果你真想在城邦获得盛名并受到人们的赞扬,就应当努力对想要做的事求得最广泛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胜过别人;当处理事务的时候,你也就会很容易地获得你所期望的目标了。”
高傲的、一心想做领袖的格老孔被说服了。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与欧提德谟斯的对话)。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但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释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别人的,而是人们本身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借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

3、教育目的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4、苏格拉底之死
古希腊最卓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西方哲学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苏格拉底一生不断探索真理,因为善于辞令,常常把那些自认为知识渊博的浅薄之辈驳得目瞪口呆,因此他在广大青年中享有很高威望,可不幸于公元前399年被民主派贵族以煽动青年、污辱雅典神的罪名当众受审,处以死刑。
根据当时雅典法律规定,处死犯人的方法是赐以毒酒一杯,但在处死前关押的一个月中,法庭允许犯人的亲友探监。当时便有许多青年人天天去监狱探望苏格拉底,其中有位名叫克里同的青年问苏格拉底有无什么遗言时,苏格拉底回答说:“我别无它求,只有我平时对你们说过的那些话,请你们要牢记在心。你们务必保持节操,如果你们不按我说的那样去生活,那么不论你们现在对我许下多少诺言,也无法告慰我的亡灵。”说完他便起身去洗浴了。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在苏格拉底将被处死的那天晚上,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他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打发开,而去同他的学生斐多、西米亚斯、西帕斯、克里同等谈论灵魂永生的问题。不久,狱卒走了进来,说:“每当我传令要犯人服毒酒时,他们都怨恨诅咒我,但我必须执行上级命令。你是这里许多犯人中最高尚的人,所以我想你决不会恨我,而只会去怨恨那些要处死你的人,我现在受命执行命令,愿你少受些痛苦。别了,我的朋友。”说完泪流满面,离开了牢房。苏格拉底望着狱卒的背影说:“别了,朋友,我将按你说的去做。”然后他又掉转头来,和蔼地对那些青年说:“真是个好人,自我入狱以来,他天天来看望我,有时还跟我谈话,态度亲切。现在他又为我流泪,多善良的人呀!克里同,你过来,如果毒酒已准备好,就马上叫人去取来,否则请快点去调配。”克里同回答说:“据说有的犯人听到要处决了,总千方百计拖延时间,为的是可以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请你别心急,还有时间呢!”这时苏格拉底说:“诚然如你所说,那些人这样做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延迟服毒酒就获得了某些东西;但对我来说,推迟服毒酒时间并不能获得什么,相反,那样吝惜生命而获得一顿美餐的行为在我看来应当受到鄙视,去拿酒来吧。请尊重我的要求。”
到了这个时候,克里同只好用目光暗示在旁等候吩咐的小童,那个小孩就走到外面去了。一会儿,这个孩子又走了回来,并且领着一个人进来。这个进来的人手里捧着一只杯子,里面盛的就是鸩,即毒药。于是,随时都可饮鸩就刑了。苏格拉底对这个手里捧着毒药杯的人问道:“请你告诉我,我该怎样做才行?”
那个人说:“你喝下这杯毒药以后,只要不停地在这里走,如果感到两脚逐渐沉重起来,而且越来越重,于是你就躺下来。这就表明毒药已经生效了。”苏格拉底镇定自若,面不改色,他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他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在场的人无不为将失去这样一位好友而悲泣。苏格拉底见状大为不悦,他说:“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为了避免这种场面才打发走家里的人,常言道: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请大家坚强点!”苏格拉底接着在室内踱了一会儿,说自己两腿发麻,便躺了下来。送酒的人走过来摸了摸他的身体,觉得已没有热气。他的最后遗言是:“克里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即药神)一只鸡(意即要克里同替他祭奠药神),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说完,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合上了眼,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苏格拉底的审判在那个时代是相当不寻常的事件,依据人们对前五世纪雅典文明的认识,这样的审判是不太可能会发生的。苏格拉底被起诉的罪名是相信无神论,但雅典是当时全希腊拥有最高程度言论自由的城市,无神论并非法律明文禁止的罪过,同时也有许多笃信无神论的知识份子存在,大众也很少对此加以谴责。喜剧家阿里斯托芬撰写的许多知名剧本不但大肆宣扬无神论、同时还公开嘲笑许多神祇和传统英雄,他甚至将宙斯描述为精力旺盛的无赖、将海格力斯描述为愚笨的人,但阿里斯托芬从没有因此遭受惩罚。

同样令人疑惑的是,苏格拉底在替自己的辩护中经常强调他是阿波罗派遣来人间宣扬哲学的使者,阿波罗在当时是雅典神殿里非常重要的一位神祇。批评柏拉图的人认为苏格拉底事实上是冒犯到了有权势的人,并推测这场审判是苏格拉底的敌人所一手设计的,用以警告其他人不要重蹈他的覆辙。

5、以身殉法
在古希腊,法律被视做城邦安全的基础,具有女神般的尊严,可以说是城邦真正的保护神。在此神灵的保护下,古希腊的城邦按法律治理,任何人的地位都不得高于法律。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法律是公民们一致制定的协议,应该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只有遵守法律,才能使人民同心协力,使城邦强大无比,严守法律是人民幸福、城邦强大的根本保证,他的价值远远高于个人的生命。
苏格拉底还认为,法律同城邦一样,都来源于神,是神定的原则。法律最初体现为自然法,自然法也就是自然规律,它纯粹是一种神的意志或神有意的安排。后来城邦颁布的法律称为人定法。虽然人定法不像自然法那样具有普遍性,而具有易变性,但是,由于人定法来源于自然法,人们接受和服从人定法的指导就意味着人们接受和服从自然法的约束,也就是服从神的意志。一个城邦的理想状态必须是人人从内心守法的状态,这既是苏格拉底一生的理想和信仰。克里同和苏格拉底同年生,是同一区及同一族的人,是总角之交,又是多年的老朋友,有时也去广场听苏格拉底讲学,与苏格拉底间也是“师友间”的“风义”。作为雅典的巨富,他在苏格拉底受审时及苏氏投入狱中后不止一次表示愿意出重金为苏格拉底免除一死。但是苏格拉底执意不领情,舍身取义,为维护雅典民主制度所制定的法律献身、殉道。苏格拉底认为交纳赎金以求免于一死,实际上是承认自己有罪,这是苟且偷生。而不承认有罪,甘愿接受人的审判,虽然被处死了,依然大义凛然,是哲人最崇高的殉道表现。
苏格拉底对他说:“在没有找到别的好办法之前,我不能照你所说的那样去做,我不能听从你的劝告,请原谅我。”随即,苏格拉底甚至说:“就算那些人要使用比现在更加残酷的手段,如监禁、没收财产、杀戮等,我也不愿意逃走。”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09 17:01:11 +0800 CST  
9、普罗泰戈拉与苏格拉底的异和同
普罗泰戈拉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由此又断定"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他根据这种观点,对传统宗教神学提出了怀疑:"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象什么东西"。
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但探究的过程不是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比较两人可以看到,普罗泰戈拉主张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彻底的因人而异,对于一个问题,没有正确的观点,也没有错误的观点。这种现象现在还会出现在辩论赛中,争辩的双方往往是持有相反的意见,通常讲二者是不能兼容、互斥的,一般的眼光来看必有一方是正确的,另一方是错误的。但在辩论赛上,两方的输赢却是个未知数。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我们没法做出任何判断,没法说出任何一种观点。像普罗泰戈拉关于神的观点,正因为持有这种相对的观点,他无法确定神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
初看苏格拉底好像有着跟普罗泰戈拉完全相反的观点,实际上,他们是有很重要的共同点的。那就是他们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都应该来自于人,只不过一个认为这种认识是相对的,一个认为这种认识是绝对的。我们可以看,如果苏格拉底对人类的认识持有普罗泰戈拉一样的观点。那上文中欧提德谟斯就完全没有必要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善行,因为任何行动都可能是善行也可能不是善行。苏格拉底也完全没有必要反问欧提德谟斯让他做出一个判断。苏格拉底也完全没有必要去说服格老孔,因为格老孔的观点在他自己那里是完全正确的。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09 20:02:02 +0800 CST  
10、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前460年——前370年或前356年)是来自古希腊爱琴海北部海岸的自然派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是自然科学家和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古代唯物思想的重要代表。他是“原子论”的创始者,德谟克利特由原子论入手,他建立了认识论。他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是由原子所组成的,原子不可分割。在哲学、逻辑学、物理、数学、天文、动植物、医学、心理学、论理学、教育学、修辞学、军事、艺术等方面,德谟克利特也都有所建树,可惜他的大部分著作都已散轶,现在只能看到一些断简残篇。
德谟克利特一生勤奋钻研学问,知识渊愽,他在哲学、逻辑学、物理、数学、天文、动植物、医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修辞学、军事、艺术等方面都有所建树。
在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载中,他通晓哲学的每一个分支,还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画家、雕塑家和诗人。他是古希腊杰出的全才,在古希腊思想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德谟克利特出生在希腊东北方的工业城市阿布德拉的一个富商之家。阿布德拉是一个繁华的城市,经济发达,文化丰富。
德谟克利特所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公元前440年后,即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奴隶制社会最为兴旺、科学学术活动欣欣向荣的伯里克利时代。他早年一度经商,但由于他童年的教育,使他淡泊名利和学位,他的教师是有学问的波斯术士与加勒底的星相家。
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事物中流射出来的原子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与心灵而产生的“影像”。在伦理观上,他强调幸福论,主张道德的标准就是快乐和幸福。

德谟克利特在自然科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他继承和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论,为现代原子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留基伯是古希腊爱奥尼亚学派中的著名学者,他首先提出物质构成的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无数原子从古以来就存在于虚空之中,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毁灭,它们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着构成万物。
德谟克利特是留基伯的学生,他继承并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学说,指出宇宙空间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原子一直存在于宇宙之中,它们不能被从无中创生,也不能被消灭,任何变化都是它们引起的结合和分离。
根据这样的理论,德谟克利特还提出了他的天体演化学说,即在一部分原子由于碰撞等原因形成的一个原始旋涡运动中,较大的原子被赶到旋涡的中心,较小的被赶到外围。中心的大原子相互聚集形成球状结合体,即地球。较小的水、气、火原子,则在空间产生一种环绕地球的旋转运动。地球外面的原子由于旋转而变得干燥,最后燃烧起来,变成各个天体。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里没有神存在的空间,他认为原始人在残酷而奇妙的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再加上知识的匮乏,只有臆造出神来解释一切的未知。其实,除了永恒的原子和虚空外,从来就没有不死的神灵。他甚至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最活跃、最精微的原子构成的,因此它也是一种物体。原子分离,物体消灭,灵魂当然也随之消灭。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后来又被伊壁鸠鲁和克莱修所继承,再后来被道尔顿所发展,从而形成了近代的科学原子论。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10 16:31:31 +0800 CST  
11、世界的本质是一种理念:柏拉图
柏拉图(前427—前347)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写下了许多哲学的对话录,并且在雅典创办了著名的学院。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们三人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柏拉图的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对话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对话录中苏格拉底的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的苏格拉底,而是被柏拉图改造了的形象。
他的家庭自称是古雅典国王的后代,他也是当时雅典知名的政治家克里提亚(Critias) 的侄子,不过两人之间的关系仍有争议。柏拉图起初打算继承家族传统而从政。但后来在与斯巴达的战争中,雅典民主制失利,随即“三十僭主”上台执政。“三十僭主”转而又被新的代议制政府取代。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
据说约公元前387年,他在四十岁时,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角的Akademy创立了自己的学校—柏拉图学院,这所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学院的名字与学院的地址有关,学院坐落于一处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住过的土地上,因而以此命名。学院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学院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较大,课程设置上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学院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家境优裕,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文法、修辞、写作成绩优秀,对文学也很感兴趣,写过不少诗歌及其他文学作品。他身体健壮、体力过人,非常喜爱体育活动,擅长多项运动项目。他也喜爱音乐和绘画,并有较高造诣。
大约20岁时,柏拉图开始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并跟随苏格拉底8年,是苏格拉底的忠实信徒和亲密朋友。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诬告并处死,株连到柏拉图,柏拉图被迫离开雅典流亡国外,达12年之久。
他逃离雅典后游历了许多地方,如文明古国埃及、北非的希腊殖民地昔勒尼、意大利岛南部的城市塔林敦、西西里岛的城邦叙拉古等。在叙拉古由于与该城邦的僭主发生政治分歧,触怒了僭主,被卖为奴隶,幸遇朋友相助将他赎出,送回雅典,那时他已40岁。
柏拉图提出了比苏格拉底更为完整的教育理论。他的教育理论集中表现在他的最著名的一本著作《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当时希腊各城邦国家的政治制度都不够理想,弊端很多。于是他把当时希腊的各种政治制度以及当时希腊以外(如埃及等)的政治制度加以分析、比较、综合、总结,设计了自己的一种政治制度,作为自己的理想国家。这个“理想国”其实是一个奴隶主统治的等级森严的国家,而且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其中也有不少很好的主张,这些主张对后世的政治有很大影响。《理想国》一书中有相当多的篇幅是谈教育的,所以教育界把它看成一本重要的教育著作。
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认为抓好教育应是统治者的头等大事。他主张教育应该由国家来办理,由国家实行严格控制,教师应由国家聘请,教什么内容应由国家审查。他认为,所有公民,不分男女,不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奴隶除外),都应从小受到强制性的教育。他提出的教育内容非常广泛,主张受教育者应该德、智、体和谐发展。他提倡早期教育,是最早提出胎教的人。按照他的主张,儿童受学前教育应该越早越好。学前教育应以游戏为主。
1、“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柏拉图指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
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因此,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性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但是另一方面,柏拉图把太阳比作正义和真理,强调我们所看见的阳光只是太阳的形式,而不是实质;正如真正的哲学道理、正义一样,是只可见其外在表现,而其实质是不可言说的。
2、受毕达哥拉斯影响
柏拉图曾旅行到意大利南部,在那儿遇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者,后来看来对他产生了影响。柏拉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些主要的共同观点:视数学为万物的本质;宇宙二元论——真理(理念)世界和由影子组成的可见世界;灵魂的轮回和不朽;对理论科学感兴趣;宗教神秘主义和道德禁欲主义。
柏拉图的宇宙观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的宇宙观。他设想宇宙开头有两种直角三角形,一种是正方形的一半,另一种是等边三角形的一半。从这些三角形就合理地产生出四种正多面体,这就组成四种元素的微粒。火微粒是正四面体,气微粒是正八面体,水微粒是正二十面体,土微粒是立方体。第五种正多面体是由正五边形形成的十二面体,这是组成天上物质的第五种元素,叫做以太。整个宇宙是一个圆球,因为圆球是对称和完善的,球面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一样。宇宙也是活的,运动的,有一个灵魂充溢全部空间。宇宙的运动是一种环行运动,因为圆周运动是最完善的,不需要手或脚来推动。四大元素中每一种元素在宇宙内的数量是这样的:火对气的比例等于气对水的比例和水对土的比例。万物都可以用一个数目来定名,这个数目就是表现它们所含元素的比例。
柏拉图企图使天文学成为数学的一个部门。他认为:“天文学和几何学一样,可以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研究,而不去管天上的星界。”柏拉图认为宇宙开头是没有区别的一片混沌(The cosmos itself seemed to Plato to be forever titled toward chaos.)。这片混沌的开辟是一个超自然的神的活动的结果。依照柏拉图的说法,宇宙由混沌变得秩序井然,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造物主为世界制定了一个理性方案;关于这个方案付诸实施的机械过程,则是一种想当然的自然事件。
3、教育观
柏拉图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柏拉图中年开始从事教育研究活动。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柏拉图认为这些都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7岁以后,儿童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从20~30岁,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兴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与和声学等学科,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妙。柏拉图指出了每门学科对于发展抽象思维的意义。他主张未来的统治者在30岁以后,要进一步学习辩证法,以洞察理念世界。经过5年后,他就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王了。
4、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知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同时他又指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5、苏格拉底的问答法
就教学方法而言,柏拉图继承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他反对用强制性手段灌输知识,提倡通过问答形式,提出问题,揭露矛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
柏拉图始终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在《理想国》中,他多次使用了“反思”(reflection)和“沉思”(contemplation)两词,认为关于理性的知识唯有凭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感觉的作用只限于现象的理解,并不能成为获得理念的工具。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心思凝聚,学思结合,从一个理念到达另一个理念,并最终归结为理念。教师要善于点悟、启发、诱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使他们在“苦思冥想”后“顿开茅塞”,喜获“理性之乐”。这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柏拉图夸大了理性发展在教学中的意义。他主张的通过回忆和沉思冥想以致知的教学过程,反映了他对知识学习的唯心主义倾向。特别是他把理性绝对化、孤立化,使感觉和理性之间对立起来的思想,以致成了中世纪经院派教条主义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10 20:08:20 +0800 CST  
12、德谟克利特与柏拉图
据说柏拉图曾经扬言要烧毁所有德谟克利特所写的书,对德谟克利特这位主张原子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大有斩草除根之心。这也许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第一次激烈的较量。虽然现在看来,包括柏拉图的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柏拉图认为理念先于物质,是宇宙的本质是将人的认识过程本末倒置了。但不得不说,正是柏拉图继承和总结了古希腊主要哲学家的思想,使古希腊哲学通过新柏拉图主义成为后来中世纪基督教思想的一部分,使古希腊哲学在文艺复兴以后极大地推进了哲学和科学的发展。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10 20:18:04 +0800 CST  
13、理念与物质: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人,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
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希腊北部色雷斯地区一个叫斯塔吉拉的小城,父亲尼各马可是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的宫廷医生,母亲菲斯蒂丝家境十分富有。亚里士多德18 岁进入柏拉图的阿卡德谟学园,在此之前他曾经学过医学,亚里士多德在阿卡德谟学园学习长达20 年,直到老师柏拉图于公元前347 年去世才离开。
在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的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但亚里士多德不是一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他同大谈玄理的老师不同,他努力的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有记载说,柏拉图曾讽刺他是一个书呆子。
在学院期间,亚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师有了分歧。他曾经隐喻的说过,智慧不会随柏拉图一起死亡。当柏拉图到了晚年,他们师生间的分歧更大了,经常发生争吵。 柏拉图去世后,由于学园的新首脑比较赞同柏拉图哲学中的数学倾向,令亚里士多德无法忍受,便离开了雅典。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继续呆了两年。此后,他开始游历各地。
离开学园后,他开始游历,后来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二世召唤回故乡,成为当时年仅13 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教给了亚历山大道德、政治以及哲学方面的知识,对亚历山大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非常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
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领马其顿军和希腊各邦的联军出征波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打跨了号称百万的波斯大军,接着摧毁了古老的波斯帝国。一个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其领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南包埃及,北抵中亚——建立起来了。
就在这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里,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在那里一住就是二十年,即从亚历山大出发远征的前一年到亚历山大去世的那一年。在这段时间里,虽然马其顿在军事和政治上控制了雅典,但那里的反马其顿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可能肩负有说服雅典人服从马其顿的使命。亚里士多德受到了很多的优待,他得到了亚历山大和各级马其顿官僚大量的资助。
他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在学园里,有当时第一流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等。他在这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据说,亚历山大为他的老师提供的研究费用,为八百金塔兰(每塔兰重合黄金六十磅)。亚历山大还为他的老师提供了大量的人力。他命令他的部下为亚里士多德收集动植物标本和其他资料。
作为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独特的,他的教学方式是教授式的。他非常重视教学方法,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他经常带着学生在学园的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正是因为如此,他的学园哲学被称为“逍遥的哲学”、“漫步的哲学”。
在学院讲学期间,亚里士多德边讲课,边撰写了多部哲学著作。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系统而有条理的。他的著作淡化了宗教成分,语气平和却富有内涵,擅长描写细节和进行批判。
亚历山大去世后,雅典人开始反对马其顿的统治。由于亚里士多德和亚历山大的师生关系,雅典人要以不敬神之罪判处亚里士多德死刑。当年苏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判处死刑的,但亚里士多德没有像前者一样“逆来顺受”,而是把学园交给了别人掌管,自己逃出了雅典。第二年,亚里士多德因身染重病离开人世,终年63 岁。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写下了大量的著作,据说有上千部,主要有涉及哲学、物理学、政治学、诗学等方面。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还对科学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11 19:51:31 +0800 CST  
14、亚历山大与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即亚历山大三世,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生于古马其顿王国首都佩拉,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恺撒大帝,拿破仑)。曾师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以其雄才大略,先后统一希腊全境,进而横扫中东地区,不费一兵一卒而占领埃及全境,荡平波斯帝国,大军开到印度河流域。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占据其三。征服全境约500万平方公里。
公元前323年的亚历山大帝国是当时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超过东方七国领土总和,亚历山大大帝在短短的13年时间里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他促进了古希腊文化的繁荣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经济,融合东西文化,并且鼓励民族间通婚,倡导民族间地位平等,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的远征使得古希腊文明得到了广泛传播。
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是对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马其顿王国的称呼,由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开创,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历史上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第二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
其统治基本沿袭了波斯帝国的旧规,继承并改进了波斯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在原有的基础上并行马其顿军事体系,按照马其顿方式组建陆海军。
亚历山大死后,由部将发起的继承者战争连续不断,帝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仅仅维持了很短的时间便走向了瓦解。
亚历山大一死,他的部将马上展开夺权斗争。经过长期混战,在原来帝国的版图内形成了几个独立的王国。其中以马其顿、埃及(由托勒密王朝统治)和塞琉古三个王国领域最大。为了争夺地中海东部的霸权,它们继续竞争,彼此削弱。塞琉古王国的疆域一度西至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东至印度。公元前三世纪中期,它的东部省分独立,形成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两个王国。公元前二世纪初起,地中海西部新兴的罗马强国不断向东扩张,在一百多年里,先后吞并了马其顿、塞琉古和埃及。公元前二世纪中期,巴克特里亚遭受来自伊犁河流域的大月氏人的入侵,后来也灭亡了。帕提亚王国却日益强盛,到公元前二世纪末成为亚洲西部的强国,同中国和罗马并列为当时世界上的三个大国。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11 20:12:45 +0800 CST  
15、快乐地生活着:伊壁鸠鲁
亚历山大死后,他的部将马上展开夺权斗争。经过长期混战,在原来帝国的版图内形成了几个独立的王国。其中以马其顿、埃及(由托勒密王朝统治)和塞琉古三个王国领域最大。为了争夺地中海东部的霸权,它们继续竞争,彼此削弱。伊壁鸠鲁就生活在这个战争频仍的时代。
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年—公元前270年),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者,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的主要宗旨就是要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代表作品《论自然》,《准则学》 ,《论生活》和《论目的》等。
伊壁鸠鲁出生于萨摩斯。曾在雅典接受军事训练2年。据记载,他自称14岁开始学习哲学,曾就学于柏拉图学派的潘菲劳和德谟克利特学派的脑西芬尼等人,并熟悉亚里士多德和阿那克萨戈拉等早期哲学家的哲学。伊壁鸠鲁继承、修正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哲学,建立起一个思想上统一的完整体系 。前306年到雅典 ,在他自己买的一所花园里办学,由此伊壁鸠鲁学派也称花园学派。伊壁鸠鲁的学校里有男有女,还有奴隶,以充满友谊而著称。追随者把他当作神圣者来崇拜,他的教导被当作正统学说严格执行,形成了花园派独尊师长的传统。
1、快乐地生活着
也许是因为身体状况不好,对肉体和物质有比较深刻的体会,伊壁鸠鲁成功地发展了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他同意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认为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伊壁鸠鲁还认为灵魂是由原子构成,布满全身。人死后,灵魂也就消失了。不过,构成灵魂的原子还在,只是我们再也感受不到它们了。
古往今来,哲学家们对人类生与死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讨,但都比较沉重,而伊壁鸠鲁对生与死的论述却与以往相反。伊壁鸠鲁所处的时代非常艰难,为了让人们从苦难和恐惧中走出来,他发展了自己的一套伦理哲学。他认为人类恐惧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宗教宣扬的受罪,二是对死亡的恐惧。于是,他要创立的伦理哲学宣称神对人世间的事情没有管辖权,并且人死后灵魂会一起消失。
他认为“死亡对于我们无关,因为凡是消散了的都没有感觉;而凡无感觉的就是与我们无关的”、“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这种观点肯定了生活,认为相对于虚幻的我们没法感觉到的死亡,活着的快乐对我们才是有意义的,这种观点与儒家的“未知生,焉知死”也有一定的相似性,而这种看重生命的哲学最终发展成伊壁鸠鲁的即时享乐主义,今朝有酒今朝醉。他有一句名言常常为人所引用:“让我们吃喝,因为明天我们就会死亡。”他劝诫人们及时享乐。
在伊壁鸠鲁之前,快乐被快乐主义者分为两类,即动态快乐与静态快乐。动态快乐是解除痛苦的过程,静态快乐则是一种没有痛苦的平衡状态。伊壁鸠鲁认为,最大的善来自快乐,没有快乐,就不可能有善。快乐包括肉体上的快乐,也包括精神上的快乐;静态的快乐拥有优先的地位,它是“一种厌足状态中的麻醉般的狂喜”,是一种身无疾痛,体无饥寒的消极的快乐。例如,很饿的时候吃东西的过程是动态快乐,吃饱了之后的状态便是静态快乐。静态快乐不用伴随痛苦,又是一种平静的状态,因此伊壁鸠鲁选择这种快乐作为追求。
伊壁鸠鲁对人世间的苦难非常同情和怜悯,所以才让大家都来信仰他的哲学。他还这样告诫人们:不要贪图吃喝,以免肠胃出现问题;不要结婚生子,这样就没有亲人去世的痛苦了;学会欣赏快乐,忽略痛苦;如果痛苦很深或者时间很长,就得依靠心灵的训练只去想那些让人快乐的事情……按照我们今天的标准,伊壁鸠鲁派的学说应该是消极的。但在当时,它们却是帮助人们摆脱恐惧的福音。这些学说能够减轻人的一部分痛苦,尤其是当人处于极度痛苦中时,作用会更大。
伊壁鸠鲁所理解的哲学乃是一种刻意追求幸福生活,不至于给自己招来痛苦和灾祸的实践的体系;它只需要常识而不需要逻辑或数学或任何柏拉图所拟定的精细的训练。他极力劝他年青的弟子兼朋友毕托克里斯“要逃避任何一种教化的形式”。所以他劝人躲避公共生活便是他这些原则的自然结果,因为与一个人所获得的权势成比例,嫉妒他因而想要伤害他的人数也就随之增加。纵使他躲避了外来的灾难,但内心的平静在这种情况下也是不可能的。有智慧的人必定努力使生活没没无闻,这样才可以没有敌人。
对身体健康的格外谨慎,也导致了伊壁鸠鲁的禁欲主义。他认为性爱,作为最“动态”的快乐之一,是应该被禁止的。
2、与世无争的诸神
至于神,则伊壁鸠鲁坚决信仰他们存在,因为否则他就不能解释广泛流行的神的观念的存在了。但是他深信,神自身并不过问我们人世的事情。他们都是遵循伊壁鸠鲁教诫的合理的快乐主义者,从不多管闲事,所以,通神、占卜以及所有这类的行为纯粹都是迷信,信仰天命也是迷信。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要害怕我们会惹神发怒,或者害怕我们死后会在阴间受苦。
伊壁鸠鲁对于科学本身并不感兴趣,他看重科学,只是因为科学对迷信的人认为是神的作用的种种现象提供了自然主义的解释。当有着好几种可能的自然主义的解释时,他主张用不着在其中选择某一种解释。例如月亮的盈亏就曾有过各式各样的解释;但其中任何一种只要它不引出神来,就和别的解释是一样地好;至于试图要决定其中哪一种是真的,那就是无益的好奇心了。所以伊壁鸠鲁派实际上对自然知识并没有做出任何的贡献,也就不足为奇了。由于他们抗议晚期异教徒对于巫术、占星与通神的日益增长的信奉,他们也算做了有用的事。
伊壁鸠鲁认为感觉是判断真理的标准。感觉是直接的,无所谓错误,错误只发生在对感觉的判断中。他依据感觉经验,肯定物体的存在,进一步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学说。修正了德谟克利特关于原子体积和形状有无限多差别的观点(无限多差别是不可能被感觉到的),增加了与原子的运动有关的重量(对感觉经验而言,没有重量的物体也是难以想象的)这一特性。提出原子有三种运动:因重量而垂直下落的运动、稍微偏离直线的偏斜运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碰撞运动。伊壁鸠鲁认为物体的颜色等可以感觉到的性质是客观的,人的感觉是可靠的,概念来源于感觉,克服了德谟克利特以及古代哲学家对感觉不信任的倾向,反对了怀疑论和柏拉图的先验论。
伊壁鸠鲁的学说广泛传播于希腊——罗马世界。伊壁鸠鲁学派作为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延续了4个世纪 。罗马时期伊壁鸠鲁学派的著名代表有菲拉德谟和卢克莱修。卢克莱修写的哲学长诗《物性论》,系统地宣传和保存了伊壁鸠鲁的学说 。3世纪以后 ,伊壁鸠鲁的学说成了基督教的劲敌。在中世纪,伊壁鸠鲁成了不信上帝、不信天命、不信灵魂不死的同义语。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卢克莱修《物性论》的发现和出版,扩大了伊壁鸠鲁学说对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影响。17世纪P.伽森狄全面恢复了伊壁鸠鲁学说,它直接影响了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伊壁鸠鲁的社会契约说是近代社会契约论的直接先驱,他的伦理思想对英国J.边沁、J.S.密尔等的功利主义发生了影响。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11 20:42:42 +0800 CST  
16、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斯多亚学派
如果说面对艰难的环境,伊壁鸠鲁学派选择了消极的逃避,另一个学派,斯多各学派则选择为了人类的福祉积极奔走。
斯多各学派也被译为斯多阿学派,是塞浦路斯岛人芝诺(Zeno)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创立的学派;因在雅典集会广场的廊苑(英文stoic,来自希腊文stoa,stoa原指门廊,后专指斯多葛学派)聚众讲学而得名。斯多亚学派是希腊化时代一个影响极大的思想派别。芝诺被认为是自然法理论的真正奠基者。斯多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巴内斯、塞内卡、埃彼克泰特、马可•奥勒留等。
1、世界理性
斯多葛派认为世界理性决定事物的发展变化。所谓"世界理性",就是神性,它是世界的主宰,个人只不过是神的整体中的一分子。所以,斯多葛学派是唯心主义的。在社会生活中斯多葛派强调顺从天命,要安于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要恬淡寡欲,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幸福。他们自称是世界主义者,打破了希腊人和野蛮人之间的传统界限,宣扬人类是一个整体,只应有一个国家,一种公民,即宇宙公民。而这个国家也应由智慧的君主来统治。这种理论是为马其顿统治希腊服务的。在国家观方面,斯多葛派认为,国家不是人们的意志达成协议的结果,而是自然的创造物。
斯多葛派把宇宙看作是美好的,有秩序的,完善的整体,由原始的神圣的火种演变而来,并趋向一个目的。人则是宇宙体系中的一部分,是一个小火花。因此,人应该协调自身,与宇宙的大方向相协调,最终实现这个大目的。
芝诺说:“与自然相一致的生活,就是道德的生活,自然指导我们走向作为目标的道德。”
塞内卡说:“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与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被赋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那些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
斯多葛派人士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宇宙常识的一小部分,每一个人都像是一个“小宇宙”(microcosmos),乃是“大宇宙”(macrocosmos)的缩影。
他们因此相信宇宙间有公理存在,亦即所谓“神明的律法”。由于此一神明律法是建立在亘古长存的人类理性与宇宙理性之上,因此不会随时空而改变。在这方面,斯多葛学派的主张与苏格拉底相同。
斯多葛学派认为,全体人类(包括奴隶在内)都受到神明律法的管辖。在他们眼中,当时各国的法律条文只不过是模仿大自然法则的一些不完美法条罢了。
斯多葛学派除了否认个人与宇宙有别之外,也不认为“精神”与“物质”之间有任何冲突。他们主张宇宙间只有一个大自然。这种想法被称为“一元论”(monism),与柏拉图明显的“二元论”(du—alism)或“双重实在论”正好相反。
2、民胞物与
斯多各学派代表观点有:1."逻各斯"是一个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 2.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和变化都是有规律的、是符合理性的; 3.人类社会也是有理性的; 4.人同自然界一样都产生于最高的理性-----逻各斯,从而得出人人平等的结论。在人类历史上斯多葛学派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斯多葛学派人士极富时代精神,思想非常开放。他们呼吁人们发扬“民胞物与”、人人平等、互相关爱的精神,也非常关心政治。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后来都成为活跃的政治家,其中最有名的是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Marcus Aurellus,公元121年~180年)。他们在罗马提倡希腊文化与希腊哲学,其中最出类拔萃的是集演讲家、哲学家与政治家等各种头衔于一身的西塞罗(Cicero,公元前106年~公元前43年),所谓“人本主义”(一种主张以个人为人类生活重心的哲学)就是由他创立的。
此外,斯多葛学派强调,所有的自然现象,如生病与死亡,都只是遵守大自然不变的法则罢了,因此人必须学习接受自己的命运。
没有任何事物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物发生都有其必要性,因此当命运来敲你家大门时,抱怨也没有用。他们认为,我们也不能为生活中一些欢乐的事物所动。到了今天,我们仍用“斯多葛式的冷静”(stoic calm)来形容那些不会感情用事的人。
3、道德信仰
斯多亚派虽然把财富,人间的显赫、痛苦、忧伤、快乐都看做是一种空虚的东西,但他们却埋头苦干,为人类谋幸福,履行社会的义务。他们相信有一种精神居住在他们心中。他们似乎把这种精神看做一个仁慈的神明,看护着人类。他们为社会而生;他们全都相信,他们命里注定要为社会劳动;他们的酬报就在他们的心里,所以更不至感到这种劳动是一种负担。他们单凭自己的哲学而感到快乐,好像只有别人的幸福能够增加自己的幸福。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11 21:00:27 +0800 CST  
17、最高的不可知、不可问、不可判断、只能信仰的——太一(世界精神):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nism),古希腊文化末期最重要的哲学流派,并对西方中世纪中的基督教神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该流派主要基于柏拉图的学说,但在许多地方进行了新的诠释。新柏拉图主义被认为是以古希腊思想来建构宗教哲学的典型。新柏拉图主义流行于公元3—5世纪。它虽然被归属于柏拉图主义阵营,但与斯多亚派有着明显的联系。
它的特点在于:建构了超自然的世界图式,更明确地规定了人在其中的位置,把人神关系置于道德修养的核心,强化了哲学和宗教的同盟,具有更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新柏拉图主义最早产生于埃及的亚历山大,那里几百年间一直都是希腊哲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的交会地。该学派的创始人是阿摩尼阿斯•萨卡斯(Ammonius Saccas),不过最重要的人物则是他的学生普罗提诺(Plotinus, 205~270年)生于埃及。普罗提诺早年在亚历山大学习、研究,直到公元243年到罗马定居。普罗提诺的作品主要都是他晚年的讲课笔记,并流露出一定程度的神秘主义色彩。他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基督教神学观念与东方神秘主义等思想熔为一炉,从而为基督教文论的基本取向和奥古斯丁等人的神学思考铺平了道路。 与柏拉图的“理念”相似,普罗提诺也将美的根源归结到彼岸世界。
新柏拉图主义认为,世界有两极,一端是被称为“上帝”的神圣之光,另一端则是完全的黑暗。但新柏拉图主义也相信,完全的黑暗并不存在,只是缺乏亮光而已。世间唯一存在的就是上帝,照耀着神圣之光,但就像光线会逐渐变弱,神圣之光也无法普照整个世界。普罗提诺认为,灵魂受到神圣之光的照耀,物质则位于那光照不到的黑暗世界。因此,新柏拉图主义强调,世间一切事物都有这种神圣之光,但最接近上帝的光芒的,还是人类的灵魂,只有灵魂才能与神秘与伟大合而为一。在一些偶然的时候,人甚至可以体验到自己就是那神圣的自然之光。
普罗提诺论证说太一、理智和灵魂为“三个首要本体”。“本体”,指最高的、能动的原因,现代人也把它译为“原则”。
第一本体为“太一”。 它有肯定和否定两重定义,肯定地说,太一是神本身,是善本身。太一既是无所不包的统一性,又是单一、唯一的神。它不是万物的总和,而是先于万物的源泉。它是生命之源、力量之源。正因为如此,它不能与任何一个有生命、有力量的东西相等同。
普罗提诺特别强调太一或善的否定特征,认为太一不是一个东西,它无形式、无善、无德性、无意志、无思想、无意识、无运动或行动,以此说明它超越了“是”所指示的存在和本质,太一不是一个东西。太一是一个无法感知,不能诘问,不可理解的东西。
普罗提诺说,太一不是理智的对象。理智只能靠概念和范畴去把握对象,而一切概念和范畴都需要区分才能被定义,因此只适用于能被分割的东西,但不适用于不可分割的太一。虽然普罗提诺否认太一是可知的,但同时又说,太一能被观照,被感知。观照不是区别分辨的认知活动,而是热忱的道德追求,即信仰。太一虽然不可理解,但因为在普罗提诺的理论中被认为是世界的本源,处于最高位置,所以我们必须要相信它的存在和正确性,对之无条件的信仰。在这里,普罗提诺是用人神相通的宗教神秘主义来解决人如何观照太一的问题。
普罗提诺虽然没有用过多的概念来规定太一,但却用形象来比喻它。太一时常被喻为“太阳”、“源泉”。按照这些比喻,可以想象,太一虽然不运动,但却能生成其它本体,这一生成过程被称为“流溢”。
“理智”即希腊文的“奴斯”,或译为“心灵”。理智是最先从太一中流出来的本体,理智仍然享有太一的统一性。用柏拉图的语言来说就是,单一的理智是造物主,众多的理智是理念(造物主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理念,然后根据这些理念创造了万物),而理念又存寓于造物主或神圣理智之中,对应于世间万物,而所有的理念都是造物主的一种想法。
灵魂从理智中流溢出来。普罗提诺说,理智的流溢是对太一的流溢的模仿。作为第三本体的灵魂即柏拉图所说的世界灵魂。它是一种能动力量。它的能动性表现在变动不居,活跃于各个领域,即可以作用于与自己本性相一致的理智和太一,也可以作用于与自己本性不一致的低级对象。这是造物主在完成他的作品之后赋予他们的各自不同的灵魂,他们具有不同的形式、目的,但最终还是来自造物主造他们时候给他们设计的目的。
普罗提诺使用哲学与宗教相混杂的表达方式,太一、理智和灵魂是三个本体,但又是同一个最高的神。就是说,三个本体为同一位神。后来的基督教教父将“本体”译为神的“位格”,把神作为单一实体,引申出上帝“三位一体”的概念。
在伦理学上,普罗提诺认为,灵魂趋向自然,同物质相结合是一种堕落。人要克服这种堕落,必须回归到“太一”。他把回归“太一”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净化灵魂的阶段,使灵魂摆脱物欲的束缚,指向纯粹的心智。第二个阶段是理性沉思,在这个阶段上表现为纯粹的概念活动。第三个阶段是出神或直觉。当人达到出神状态,就会排斥一切感性因素和理性判断成分,与神合一。
在普罗提诺的哲学中,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的理性思辨精神已经不多了,代替它的是神秘主义。所以,新柏拉图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古希腊的理性思辨精神的衰落。它对后来的基督教神学和中世纪的 经院哲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11 21:35:31 +0800 CST  
18、太一与道
新柏拉图主义认为太一不是一个东西,它无形式、无善、无德性、无意志、无思想、无意识、无运动或行动,以此说明它超越了“是”所指示的存在和本质,太一不是一个东西。太一是一个无法感知,不能诘问,不可理解的东西。
普罗提诺说,太一不是理智的对象。理智只能靠概念和范畴去把握对象,而一切概念和范畴都需要区分才能被定义,因此只适用于能被分割的东西,但不适用于不可分割的太一。虽然普罗提诺否认太一是可知的,但同时又说,太一能被观照,被感知。观照不是区别分辨的认知活动,而是热忱的道德追求,即信仰。
这种人为太一不可知的说法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因为太一是一切的源头,太一可以变成一切。而我们的理智把握事物的特征实际上是根据正反对比实现的,比如我们认为一个东西是红色的,那我们一定是把这种东西的颜色跟其他颜色对比后,区分了各种颜色之后得出的结论。而如果说太一是红色的,它怎么可能变成其他颜色的的东西。所以只能说太一的颜色是一种不确定的颜色。太一的其他属性也是这样。对宇宙最高存在的这种说法有点像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种太一的观念实际上来自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柏拉图的理念、斯多各学派的世界精神。这种思想在定义了世界本原的同时,也指定了世界主宰。在柏拉图那里,哲学王因为掌握了理念而成为理想国的主宰;在新柏拉图主义这里,上帝代表了太一,所以上帝就是世界的主宰,为后面君士坦丁大帝通过与代表上帝的基督教合作完成君权神授铺平了道路,也为中世纪奥古斯丁等人的神学思考铺平了道路。
楼主 山月无邪  发布于 2019-05-12 19:09:22 +0800 CST  

楼主:山月无邪

字数:151204

发表时间:2019-05-07 23:27:3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5-31 12:20:00 +0800 CST

评论数: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