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为证——孙氏的崛起与东吴的建国》:这是一段青春激昂的三国史!

@nclpjw 2015-04-12 16:24:05
猛然发现,东吴也不想像中的官二代+富二代,
了不起
-----------------------------
或许人们印象中的东吴富二代指的是孙权吧,他不到20岁就继任为江东之主,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富二代了,但又如果和真正的富二代曹丕比,他面临的困难更多,比如延绵了几十年的山越之乱,比如庐江李术的叛变。。。。。。和夏侯氏曹氏已经牢牢把持局面的曹魏比,江东的困难更多。
至于孙策,就实在算不上富二代了,江东是他亲力亲为打下来的,也许是出道前期遇到的挫折比较多,到了真正独立出去发展时,老天爷才垂青了一回他,让攻略江东变得比较顺利,这也可以称得上是厚积薄发吧。

感谢关注帖子,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2 18:37:15 +0800 CST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袁术继续发挥自己的表演天赋,他很是真诚的看着孙策的眼睛,信誓旦旦地说。“不过,我的主力都集中在徐州和刘备打仗,你可以调动的兵力只有那数千孙氏旧部,如何?”

“行!有他们便足够了,攻打庐江一事就交给我吧!”

孙策内心顿时激动不已,因为对于那批“自己人”的战力,他还是很有信心的,而且庐江也是一处不错的地方,若能取该郡为基,与吴景的丹杨连为一体,则既可东入吴、会,经略江东;又能西出江夏,染指荆襄,或进或退,皆游刃有余。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庐江,我来啦!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2 19:52:27 +0800 CST  
【又一次被忽悠了】

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弱冠之龄的孙策第一次独自率军出征。

为了这一天,他早已等待了许久,因为从孩提时开始,成为主帅,带兵作战就是他的一大梦想,每每看到父亲出征的情景,总令他兴奋不已。

那是一个多么光荣的时刻啊!

旌旗飘舞,戎甲铁马,神采飞扬,千万人都将服从于自己的号令,在孙家的大旗下勇往直前,摧城掠地。

这无疑是一种美妙到了极致的感觉,它源于军人血液中那份对战斗的渴望和对事业的荣耀感。

成功!我一定要成功!

要让世人刮目相看!

以往为袁术办事,孙策很难说得上有多么尽心尽力,可这一次不同,攻打庐江,他是全力以赴的。

原因不言而喻,要么就举个例子说明吧。

我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在分配方面实行平均主义,这种制度严重地制约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反正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本来生机盎然的经济,因此而失去了活力,进入八十年代后,中央总结经验,决定打破“大锅饭”模式,逐步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于是国民经济在一派有声有色的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获新生。

说到底,还是一个积极性的问题。

孙策的积极性无疑被充分地激发了出来,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却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2 19:56:44 +0800 CST  
@大胖爱小胖2014 2015-04-12 20:36:15
马克顶楼主
-----------------------------
胖哥晚上好。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2 22:38:49 +0800 CST  

临睡前再更上一段,没怎么修改,写得仓促请大家见谅。


庐江一役,是孙策第一次指挥部队攻打一个防守体系完善,兵力配备齐全的大城市,整个过程,他都遭到了守军的誓死抵抗。

要说陆康其人,尽管在乱世中没什么大志向,但可取之处是深孚人望,很懂得笼络人心,庐江被包围后,一些在外休假的官吏将士,并没有因此而溃散,反倒纷纷选择了主动回归,且不惜“遁伏还赴,暮夜缘城而入”,表现出了愿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

于是,整个战事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对双方而言都艰苦无比的拉锯战,从兴平元年打到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历经一年多的时间,该郡才宣告失守。

孙策已攻拔庐江!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最惊讶的人莫过于袁术,毕竟他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

孙策所部的人数不多,可作为先期的炮灰使用,先去消耗一部分陆康的兵力,就算这小子真有大将之才,顶多也只能形成一个僵持的局面,拿下庐江的可能性并不大,最后肯定是双方拼个两败俱伤,到时候,孙策兵尽力竭,以后仍得唯自己的马首是瞻,而庐江估计也已奄奄一息,用不了多大力气就能搞定,简直就是个一举两得的结局。

而战况的进展,也一度未出袁术所料,庐江坚固的城防,曾令攻方一筹莫展,但袁术想不到的是,孙策竟颇有其父打仗时的二杆子精神,不抛弃,不放弃,围定城池后便死磕不休,憨憨地血战到底,而且所部将士也个个骁勇异常,沙场之上毫不惜命,实不愧为江东猛虎悉心调教出来的一支精锐之师。

现在庐江城破,陆康败亡,一切都木已成舟。

如何是好?

难道当真要信守承诺,把庐江交给孙策?

万万不能!

此人并非嫡系,岂可大用!

想来想去,袁术又一次决定毁约了,反正之前与孙策不过是在一个私下场合作的一个私下约定,又没有签白纸黑字,成文画押,更没有公之于众,世人皆知。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2 23:26:31 +0800 CST  

结果,当孙策仍留在庐江,日夜翘首期盼来自寿春的消息时,苦苦等来的却不是那一纸太守委任状,而是一个令他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的消息——据内部人士透露,袁术准备派刘勋出任庐江太守一职。

刘勋是何许人?不过一介志大才疏,骄横跋扈的武夫罢了,这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讲文化程度,处理政务的能力,论军事才华,杀敌制胜的本领,哪样比得过我,凭什么担此重任?

庐江太守,就应该有材者居之!要不就搞个职位公开竞选之类的活动,能者上,庸者汰,再退一步讲,即使不搞公开竞选,也该给咱一个抓阄的机会呀!

袁大主公,不要再搞一言堂啦,民主些,多少给年轻人一点奔头吧!

然而,当刘勋从寿春一路趾高气昂地到来,并全盘接管过庐江军政大权后,憋屈的孙策心里早已是怒火中烧,连续两次遭到玩弄,让他彻底看清了袁术的真面目,对其一再出尔反尔的卑劣行径,更是有了无比深切的感受。

伤不起啊!

原来那位巧舌如簧的主公,竟是如此下作之人!说过的话如同放出的屁,毫无价值可言,这般言而无信,反复无常,怎能立足于天下?看来当初以为通过树立战功,能从此人那里得到实惠,这个意愿纯属与虎谋皮。

不过孙策也清醒地明白,怒归怒,当忍还是得忍,公然表露出对袁术的不满,只会把自己推向一个更为不利的境地,毕竟淮泗一带,唯此人的势力最大,而自己根基尚浅,所以目前最为明智之举便是——与之虚与委蛇,寻机摆脱控制。

目的:离开寿春,独自发展。

然而,袁术会答应吗?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3 09:05:56 +0800 CST  
第四章 困龙出渊

【北方龙蛇过江来】

袁术居然同意了!!!

而且令人更为惊奇的是,他不仅答应得很痛快,同时又拨给了孙策千余名孙氏旧部,还上表孙策为折冲校尉,赠军马数十匹,钱粮若干。

这是怎么一回事?到底发生了什么?

难道是压力过大,脑子严重缺氧,才导致神经出现错乱?

不会的!

在蜜糖水尚可持续供应的情况下,他的健康暂时还没有出现大问题。

莫非已看破尘世,欲遁入空门,所以良心发现,打算玉成孙策?

不可能!

人家的志向超远,还谋划着要登上九五之尊呢!

再或许……

好啦,不必猜了,我来告诉大家吧,袁术的决定实属无奈之举,君不见这些日子,长江波涛汹涌,起伏难止,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

究其缘由,皆因此地来了一条过江龙蛇。

此獠姓刘名繇,字正礼,青州东莱郡牟平人氏(今山东潍坊一带),他系出皇室,血统高贵,先祖刘将闾乃高祖皇帝刘邦之孙,齐悼惠王刘肥之子。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3 10:12:49 +0800 CST  
@lsyyyxs 2015-04-13 10:13:58
东吴与日本近
-----------------------------

多谢兄台的支持,提到东吴与倭国之间,似乎还是有些距离的,三国时期离倭国最近的,应该是辽东的公孙家族吧。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3 11:08:46 +0800 CST  

刘繇的入世,还是颇具传奇色彩的。

十九岁那年,他因叔父刘韪被盗匪劫持,遂纠集了十多人混入贼窝,并成功将匪首斩杀,从而救出了堂叔,由是显名。后举孝廉,拜郎中,还曾代理过下邑县(今安徽砀山)的县长,为官因铁面无私、清正廉洁而广受好评,与其兄刘岱(兖州刺史,关东讨董诸侯之一)被乡人并称为一对“麒麟儿”。

当初平原名士陶丘洪想推举刘繇为茂才,州刺史反问道:“前年你刚举荐了刘岱,怎么现在又要推举刘繇?”其言下之意就是,你接连举荐了刘岱和刘繇这两兄弟,是不是想搞不正之风啊?

陶丘洪听后笑言:“如果您能用公山(刘岱的字)在前,擢正礼于后,就好比驾飞龙赴长途,纵骏马驰千里,岂不快哉?”

这对兄弟出仕后,似乎也格外能得朝廷的青睐,除了刘岱被拜为兖州刺史外,刘繇也曾先后被任用为司空掾和侍中等职,但他均以世局不稳为由,选择了隐居于淮浦(今江苏涟水),而没有前往就任。

经黄巾和董卓导演的两次动乱,大汉天子威严扫地,中央集权迅速崩溃,四方诸侯也趁机大行割据兼并之事,逐渐公开(或半公开)地谋求与中央分裂。因此为了压制各地心怀异志的军阀,朝廷沿长江一线先后派出了多名皇室宗亲作为军政长官,以求控制局势。如先拜刘焉为益州刺史,出镇上游;再拜刘表为荆州刺史,扼守中游,至于中下游的扬州,则选择了当时一直闲居在家的刘繇。

兴平元年,刘繇被诏拜为扬州刺史,这项人事安排可谓有的放矢,用意是希望刘繇能成为朝廷设在扬州的一根定海神针,针对的无疑是割据九江、窥视徐州的袁术,因为袁术自从杀死前刺史陈温后,便公然自称扬州刺史,且独断专行,不听号令,刘繇到任后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制衡此人。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3 11:40:13 +0800 CST  

与刘表初入荆州时的处境相似,扬州对于刘繇来说也是一块崭新的地域,全州共辖六郡九十二县,其中九江郡被袁术占据,庐江郡则属于陆康的地盘,另外吴、豫章、会稽等郡也都自成体系,军政皆由当地太守把持。

刘繇本系儒生,又属于京派的空投部队,在上述任何一处地方都毫无根基可言,缺乏强大的军事势力作后盾,如果仅靠单枪匹马就想接管如此一大块地方,显然力有不逮,所以他希望像当初刘表进荆州那样,通过与当地有实力的豪强(或世家)结为同盟,利益共享,继而实现压制袁术,主导扬州的目的。

而刘繇的这些心思,竟然被年纪轻轻的孙策觉察到了!获知新刺史即将到来的消息后,他的胸膛顿时如翻江倒海,心情异常澎湃激动。

孙策想到的,是一个破局之策。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3 11:44:54 +0800 CST  
@远山de牧歌 2015-04-13 15:09:52
先顶上去再说。
-----------------------------
远山兄(咦,这个称谓挺不错的,哈哈)下午好!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3 16:35:45 +0800 CST  
@尤大力 2015-04-13 15:49:53
顶一个~~~
-----------------------------
问好,多谢支持!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3 16:36:10 +0800 CST  

刘繇根正苗红,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正统身份,较之于地方军阀袁术而言,主政扬州无疑更加名正言顺,而且作为一股外来势力,介入后势必形成两个扬州,即袁扬州和刘扬州并立的局面,这新兴的一极,将使扬州这潭本就不甚清澈的浑水变得更加混浊,如此一来,自己便有机会在两大势力间浑水摸鱼,从中见缝插针地壮大和发展。

打定主意后,孙策背着袁术出手了。

寿春本是扬州的治所,但已在袁术手上,所以渡江而来的刘繇,只能避之而另择它处开府。于是丹杨的吴景和孙贲等人闻讯后,立即秉承孙策之意,主动与刘繇联系,将这位新到的刺史大人迎置曲阿,使之能够在当地设立治所而立足。由此可见,孙策不仅了解刘繇担忧什么,更清楚刘繇需要什么。

两个扬州的局面终于得以成型,但双雄并立的格局只是暂时的,毕竟双方心里都明白,在瞬息变化的时局下,均势是难以长久维持的。

扬州,早已暗潮涌动,只不过平静的表象还没有被打破罢了。而仅过不久,由于一起事件的发生,令这种均势一下子轰然而倒,变得荡然无存。

事件的始作俑者,不是他人,正是孙策。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3 16:57:58 +0800 CST  

【有关于士族】

其实,无论是袁术还是刘繇,都没有打算公开撕破脸面,直接兵戎相见,因为二人皆无暇他顾。

主动权自然是在实力更强的江西一边,但袁术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徐州,在盱眙和淮阴等地,他率军数次击败刘备,而且还写信策反客居于此的吕布,唆使其釜底抽薪,于是吕布决定反客为主,从徐州后方发动偷袭,趁乱夺取了下邳等地,腹背受敌的刘备心知无力回天,只能心有不甘地将徐州拱手让给吕布。

至于江东方面,刘繇也一点没闲着。到达曲阿后,他便忙于树立威信,收买人心,全力扩充着与袁术分庭抗礼的实力。

所谓的变故,出现在了孙策攻打庐江以后,或者说问题的焦点,都集中在那位庐江太守陆康的身上。

此话怎讲?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陆康的履历,以便对其有个大致的了解。

陆康,字季宁,吴郡吴县人。

康少仕郡,以义烈称;得刺史臧旻举为茂才,除高成令。光和元年,迁武陵太守,转守桂阳、乐安二郡,所在称之。灵帝欲铸铜人,而国用不足,乃诏调民田,亩敛十钱。康上疏谏之,书奏,内幸因此谮康援引亡国,以譬圣明,大不敬,槛车征诣廷尉。待御史刘岱典考其事,岱为表陈解释,免归田里。复征拜议郎。会庐江贼黄穰等与江夏蛮连结十余万人,攻没四县,拜康庐江太守。康申明赏罚,击破穰等,余党悉降。帝嘉其功,拜康孙尚为郎中。献帝即位,天下大乱,康蒙险遣孝廉计吏奉贡朝廷,诏书策劳,加忠义将军,秩中二千石。(《后汉书?陆康传》)

如上可知,陆康的仕途虽说有所波折,但大体上还是比较通顺的,这其中除了自身的才能外,有一点不容忽视的就是——非同一般的家世。

讲到这里,回想起之前章节中曾经出现过的“名门”、“世家”、“豪族”等词汇,它们都有着哪些不同寻常的来历呢?而之于汉帝国又代表着什么特殊的意义?

我觉得,是时候回过头来向大家详细作一番介绍了。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3 17:15:49 +0800 CST  
@lsyyyxs 2015-04-13 17:01:32
东吴
-----------------------------
嗯,是的,东吴。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3 20:03:10 +0800 CST  

秦末乱世,布衣身份起兵的高祖皇帝刘邦,手提三尺利剑,斩白蛇,入关中,战垓下,沙场之上不惜舍命冲杀,才打下了大汉的泱泱基业。

他和那群从沛县走出来的弟兄们一样,身体内都流淌着爱吃狗肉的野民村夫之血,断不会相信王侯将相皆为天生贵种之说,因而建国后,刘邦对于原本处于社会上流阶层的各方地主豪强,也就谈不上有多少好感可言,于是那些原本一直能够呼风唤雨的地方实权派曾一度受到官方的各种打压。

然而,自王莽篡国后,出自大汉皇室旁亲远系的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在光复列祖列宗的基业过程中,却更多地借助和依靠了各方地主豪强的力量。

例如,为了获得北方豪强的认可,他在征战河北之际,立了真定王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为后,统一天下后,为了安抚故乡南阳的地主豪强,他废郭后而另立南阳人阴丽华,虽说倾国倾城的阴丽华一直都是刘秀的梦中女神,但他之所以这么做,更多还是出于一种平衡的考虑,其后继任天子们,在甄选皇后上也大都遵循了这一原则。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3 21:00:22 +0800 CST  

从此,一大批散落在各地的豪强世家,在大汉的恩泽孕育下,又渐渐恢复了元气,重新变得强壮起来,他们作为国家的重要支柱,向上托起天子这个屋顶,向下则镇服着百姓这个基础,而当这些豪强势力真正融入到整个国家的政治体系中以后,也同时获得了更多的利益。

这些利益,主要指的就是儒学官僚士族集团的形成,及其对大汉政权体系的垄断。

纵观东、西两汉,儒学官僚士族集团的出现,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武帝实施“罢黩百家,独尊儒术”的封建统治政策后,儒生的大规模集体参政,这些将孔、孟等儒家先贤的思想奉为经典,再转化为治国之道的读书人,属于社会的精英份子,他们无一例外来自于各地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名门望族(至少也是富裕之家而绝非贫贱寒门)。

因此可以说,无论是从县、乡来的贤达方正也好,孝廉茂才也罢,皆为各地豪强势力的代表。

那么,这些人得以进入国家政治体系中去的具体条件是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通经学。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3 21:04:00 +0800 CST  

经学,顾名思义,即关于经书的学问。

更详细点讲,它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经学,泛指儒、道、佛等各家学说之要义,而狭义的经学则专指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

故而所谓的“经书”,并不如普通人理解的那样,是玄奘大师历经千辛万苦到西天要取的那些东西,其实它和当时刚从阿三那进口回来的佛学典籍,丝毫沾不上边,即便是我国土生土长起来的道教,存在于两汉时期的著名书籍也同样少而少之,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算一部,传说由仙人于吉所遗的《太平清领书》又称得上是一部,再有就是《周易参同契》了(这部似乎知名度不算太高)。

少,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有道是浓缩之中见精华嘛,可关键是佛、道等宗教读物在汉代压根就得不到官方的重视和认可,毕竟占据着当时统治地位的主流学术流派,唯儒家而已,能称之为经书的,也全都是儒家的经典名著,如《诗经》、《尚书》、《春秋》等等。

总而言之,就当时的学术环境而言,读书人想要学以致用,实现出人头地,封侯拜相,衣锦还乡,光耀门楣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得通经学!

只此一路,别无它途。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4 08:40:08 +0800 CST  

当那些以儒家学术为所长的知识分子进入到大汉政体中后,便开始长期地占据其中,再通过家传经学,累世为官等途径,世袭地控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从而形成了一个个庞大而复杂的群体——士族,并渐渐地被社会普遍承认。

如弘农的杨氏,就有着“四世清德,海内所瞻”的美誉,还被世人赞为“我汉杨氏,作代栋梁”,到了东汉末年,“以族举德、以位命贤”这个标准更是成了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如荀淑有子八人,被称为“荀氏八龙”;贾彪兄弟三人,人喻“贾氏三虎”。而他们无不出自当地有名的士族大家。

这个利益一致的政治集团形成后,以其崇高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地位,很快完成了对大汉政权体系的高度垄断,而具体的行为突出表现在察举、辟用和选拔国家的初级官吏上。即该集团通过产生在他们当中的“社会名士”来主持最基层的乡里清议,直接操纵和决定着初级官吏的后选人,从而一步步实现全面控制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权之目的。如汝南袁氏便以“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而闻名,更因“世布恩德,天下家受其惠”而倍受世人的追捧。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4 09:30:38 +0800 CST  
【反目】

前面啰嗦了一大堆,那么究竟陆康又是出自哪一家名门望族呢?

站不改名,坐不改姓,吴郡陆氏!

提起这一家子,在江东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一个积淀深厚的大世族,它与顾氏、朱氏、张氏等其余三家并称为“吴郡四大姓”,自东汉初年起便活跃在了政治舞台上(代表人物名叫陆闳),而且历经两汉、魏、晋等朝代,直到南朝时亦维系不坠,几百年间数十代人仕宦不绝,堪称“江东第一盛门”。

不过对于孙策而言,这类区域性的世家大族,却没有什么值得敬畏的,毕竟他秉承其父的脾性,讲究的是用实力说话。

也许在人生的起点上,你们站得比我高,但命运之神不会把胜利的宝剑或成功的钥匙直接交给某一个人,即使他贵为皇亲国戚,帝胄之后,所以更别说是什么陆氏或是顾氏了,名头再大也无济于事。

有本事,战场上见!

这就是孙策敢于无所顾忌地死磕庐江的原因之一,可他的看法并不能代表所有人,至少在刘繇看来,孙策攻打庐江,便属于是对自己的一种挑衅,一种威胁,使得一直在曲阿感觉如履薄冰的他更加忧虑万分。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14 10:49:02 +0800 CST  

楼主:含笑看吴钩2015

字数:912398

发表时间:2015-04-06 22: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2 22:37:57 +0800 CST

评论数:77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