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为证——孙氏的崛起与东吴的建国》:这是一段青春激昂的三国史!

楼主荣获2015煮酒论史年度十大作者本文荣获2015煮酒论史年度十大佳作



《长江为证》

——孙氏的崛起与东吴的建国


内容简介: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以崛起于江东的孙氏家族为描写对象,全景讲述从东汉末年至三国归晋这百年间东吴政权的兴衰史。

全文以尊重历史为出发点,坚持采正史为纲,年代和人物为主线,兼融小说的笔法,其中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了对当时政治经济、人伦道德的释解,反映了三国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军事、政治斗争,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沧桑巨变,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三国人物。

三国之精彩,何止蜀、魏?

----------------------------------------------------------------------------------------

有道是:没有噱头不成话题。

在不影响主线情节的前提下,

这里有基情四射的异姓“兄弟恋”(总角之好);
又有火辣性感的“嫩模组合”(江东二乔);
还有猥琐大叔“雪夜裸奔”的露骨表演(丁奉劫营)......

当然,虽说这些只是噱头,但可以保证它们绝非在下胡诌臆造的,而是统统皆有据可循。目的则是为了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向大家讲述一段段精彩纷呈的英雄往事。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6 14:02:00 +0800 CST  

楔   子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战端四起。

初平二年,术使孙坚击刘表,表遣其将黄祖逆战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遂围襄阳。表夜遣黄祖潜出发兵,祖将兵欲还,坚逆与战,祖败走,窜岘山中。坚乘胜,夜追祖,祖部曲兵从竹木间暗射坚,杀之。(《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二)

坚时年三十七。庙曰始祖,墓曰高陵。(《吴录》)

【江东之虎——孙坚】




【荆州之主——刘表及其部下黄祖】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6 14:11:44 +0800 CST  
第一章 长子袭业

【我为长子】

对于死去的人而言,一切都结束了,但对于活着的人来说,生活还需继续。

尽管,前景看起来并不怎么美好。

因为孙坚死后,必须有人果断地站出来,为其家、其族料理之后的诸多事务,这个人需要收拾剩下的一盘残局,并重新整合力量,以挽救家族出现的衰败之势。

然而,有谁能担此重任呢?

这时候,不仅程普、黄盖等许多孙氏的老部下在看,其盟友袁术,甚至包括敌人刘表也都在看。

【江表十二虎臣之——程普、黄盖】





【伪帝——袁术】





而就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一名少年昂首挺胸,勃然而立。

他,就是孙坚之子孙策。

其实从父亲死去的那一刻起,孙策便已然清楚自己应当肩负起的一切。

因为,他是家中的长子。

中国的家庭组织中,有一个重要的成员——长子,民间普遍有“长兄如父”的说法,足可见其责任之重。

作为长子,要成为父亲的左右手。

在中国的传统家庭中,为父者无疑是一家之主,扮演的是顶梁柱的角色。青年时的父亲是一条牛,中年时的父亲是一条龙,牛是勤劳的象征,龙是腾飞的标志,而由于年龄和经历等因素,决定了长子最有条件成为父亲的左右手,成为帮助家庭改变命运的有力支持者和参与者,所以,他也自然而然需要比其他弟兄姐妹承担起更多的家庭责任,分担更多父亲的忧愁。

作为长子,要成为弟兄的示范者。

一个家庭的兴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成员间的“和”与“礼”。和睦是家庭兴盛最重要的元素,中国的老百姓千多年来一直笃信“和为贵”的理念,所以才有了“家和万事兴”之说;礼则是家庭兴盛最重要的标志,家无礼不宁,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而在家庭中,长子的为人处世、行为习惯和行事风格,都将深深地影响着其他弟兄姐妹,因此,长子需要凡事以身作则,成为弟兄姐妹行为的示范者。

作为长子,要成为创业的带头人。

一个家庭的延续,关键在于创业,否则即便拥有万贯家财,也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勤俭持家,创业兴家,才是家庭兴盛永恒的真理,因此,长子就必须在创业时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这样方能使家庭壮大并发展下去。

那么,以上的种种要求,孙策能做到吗?

如果说孙策做出的是肯定的回答,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毕竟这时的他,还只是个十七岁的少年,但令人惊叹的是,此后他的成长却异乎寻常地迅速,而且整个过程都在努力,只为可以接过父辈的旗帜,早日重振门风。

猛虎一门,我为长子!

族之兴衰,我来担当!

【小霸王——孙策】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6 21:35:46 +0800 CST  

【善后】

下面,让我们先回过头来了解一下孙策的家庭情况。
除了身为长子的他之外,孙坚夫妇还育有三子,分别是:

次子 孙权 字仲谋
三子 孙翊 字叔弼
幼子 孙匡 字季佐

有道是“知子莫若父”,其实自孙策等人诞生后,孙坚在给他们起名时,便为日后设计好了一幅理想的蓝图,对这几个孩子的将来,分别有着一番用心良苦的安排。

有一定历史知识的朋友都知道,古人在取名时,习惯用“伯、仲、叔、季、显、惠、雅、幼”等早已排序固定了的文字,来给自家的众兄弟区分开年龄的大小,孙策等人自然也遵循此例,这一点通过看他们的“字”便一目了然,没什么出奇的,而我想说的是,这四兄弟在姓名以及表字上一些不为人知的奥妙之处。

先看孙策的“策”,从字面上看,人们一般都把它解释为“策略”或“计谋”,其实不然,它的真正寓意是“策划”或“规划”,可见孙坚希望长子孙策能“掌符”,执孙家之牛耳,为族人策划未来;又看孙权的“权”,它也不是“权力”或“大权”的意思,而是作为一个动词,表达的是“权衡”之意,即一种能够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的决断力,可见孙坚希望次子孙权“能谋善断”,做好兄长的智囊;再看孙翊和孙匡。“翊”和“匡”也同样是动词,也就是“辅助,辅佐,匡扶”的意思,举个例子,大汉杂号将军中的翊军将军,其名号通俗地讲就是“辅军”的意思,匡扶就更显而易见了,再说他们两人的字,一个是“弼”,一个是“佐”,俗话说左辅右弼,意思都体现的是帮助或辅佐,名和字的含义如此一致,也说明了孙坚希望这二人能作为孙策的左膀右臂,帮助兄长共建大业。

如上推断,孙坚心里设计出的理想图应该是这样的——孙策为主,握符柄在手;孙权副之,权衡思量;孙翊,孙匡为辅佐,这四兄弟中,权,匡偏文,策,翊偏武,有文有武,共襄孙氏。
【孙权、孙翊】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7 09:07:33 +0800 CST  

讲到这里,我记起过去曾有过的一个疑惑:
记得《礼记》有曰:“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就是说,古代的男子在二十岁行过冠礼后,才由父母为其另起别字,而孙坚死时包括孙策在内的兄弟四人,都不到弱冠之龄,那么难道他们的字都不是孙坚起的?

后来,结合当时社会的客观形势,我又尝试着自己作了一番回答——《礼记》毕竟记载的是周礼,而三国正处于一个礼崩乐坏的乱世,也就是所谓的非常时期,想必当时的人们对于许多必要的礼仪已不再认真恪守,更何况是异常繁琐的周礼?所以孙坚应该是很早就为诸子起好了字,且同时钦定了孙策作为自己事业的接班人。

毕竟,这个最早跟随其出外征战的长子,各方面都像足了年轻时候的他,尤其是在战场上表现出的横扫千军,舍我其谁的霸气,更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风采,只不过令人叹息的是,这位貌似把一切都考虑得相当周全的父亲,却没有给儿子一份丰厚的家底,反而留下是一个处境险恶的烂摊子。

于是,如何稳善地处理好亡父的身后之事,也就成了对孙策这位年轻家主的一次重大考验。毕竟当时的他只是一个年仅十七岁的未成年人,这个年龄本应是无忧无虑的,就算有也多是因情窦初开而产生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然而现实中这位少年所要面对的,却是一个虎狼遍地的乱世,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需要他妥善解决的难题可着实不少。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7 09:20:11 +0800 CST  
首先,孙策不得不面对的,就是在岘山击毙其父的仇敌——刘表。对于此人,他自然胸怀万般怒火,内心无时不想着如何踏平荆襄,为父报仇,但就当时而言这还只能是一种奢望,相反因为亡父的遗体仍留在襄阳,被刘表所收,因而他当下首先应考虑的,就是如何向刘表索回遗体。


可是,谈判是需要砝码的,而孙策却一无所有,能拿什么去跟刘表谈呢?

(这里加一句:演义里黄盖生擒黄祖,然后孙策用黄祖的性命换回父尸的情节实属虚构)

当这个少年正为此一筹莫展之际,其父昔日的一次伯乐之举为他解决这个难题。

原来,曾任长沙郡功曹的桓阶,自从被当时的太守孙坚举为孝廉后,又得朝廷征辟为尚书郎,孙坚攻打荆州期间,桓阶恰好因父亲去世而辞官还乡,为父守丧。得知孙坚战死的消息后,桓阶为报旧主知遇之恩,冒险求见刘表,并代孙策提出了希望迎回孙坚遗体的要求,刘表一方面碍于曾和桓阶同朝为官的那点面子,另一方面也因统治手段提倡的多是仁义之道,所以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表示愿意成全孙策的一片孝心。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7 09:52:29 +0800 CST  
就这样,孙策在桓阶的帮助下,总算得以从敌人手中接回了父亲的遗体。

而就在那一刻,他由于情绪失控,终于难以自抑地大哭了一场,但在痛痛快快哭过之后,他也第一次清晰地看懂了一样东西——实力。

所谓实力,就是当你和别人产生矛盾,并为此找来几个好友,打算用拳头解决问题的时候,发现对方也拉了帮手,而且数量是你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结果就是你被揍得头破血流,倒地不起,而对方则趾高气昂地扬长而去,这就是实力。

在绝对的整体实力面前,孙策明白了个体的强大根本不值一提,只有实力强大的人才拥有话语权,否则只能被欺辱,被宰割。

荆州一战,无疑是孙策人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拐点,它就像一场噩梦,无情地唤醒了这个沉睡中的少年。从此,他的心境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转变,认识到了实力的重要性,并对其开始狂热地进行追求,一心渴望拥有战胜任何敌人的力量。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7 10:10:28 +0800 CST  
将亡父的遗体做简单处置后,孙策默默地扶着那口冰冷的灵柩,就此黯然离开了荆州这块伤心地。

如果换做普通人,这种时候多半会一路抽泣,以至于思绪堵塞,方寸大乱,然而孙策的脸上,却再也找不到任何伤感的表情,有的只是内心坚定的信念。

踏出襄阳地界的那一刻,他转身回顾,并在心中默然起誓:

刘表,还有黄祖,你们的名字我都记下了!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他日沙场重逢,定要割下尔等头颅,祭奠先父在天之灵!


与孙策同行护送灵柩的,还有孙贲、俞河等族中亲属。

此二人这里多加介绍一二。

孙贲,字伯阳,其父孙羌和孙坚是同胞兄弟,作为孙策的堂兄,他同时还是东吴政权早期极为重要的一员将领,双亲早亡的孙贲,一直跟随孙坚左右,曾任长沙郡督邮、县长等职,孙坚死后,身为族中最年长的同辈人,孙贲暂时替孙策代掌兵权,为了保住仅存的数千旧部,他率军依附了袁术,而袁术则上表推荐他任豫州刺史。

俞河,字伯海,孙策儿时的好友,本系孙氏族子,后来因为由俞家抚养长大,所以才跟了俞姓,他质性忠直,讷言敏行,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追随孙坚从讨四方,战斗中经常作为先锋官冲在最前面,一直被孙坚视为忠贞不二的心腹。

孙策与孙贲等人悲戚戚地往东而行,一路经过江夏、庐江等地,途中又顺道前往舒县(今安徽庐江)接回了母亲吴氏和几个弟弟妹妹,一行人要去往的目的地,是仍相距甚远的江东吴郡。

那里,正是孙氏的故土。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7 10:31:04 +0800 CST  
【归葬】

曲阿,即今天的江苏省丹阳市,始置于战国时期,隶属吴郡管辖,初名为云阳邑,秦灭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改云阳邑为云阳县,不久又更名为曲阿县,直至王莽的新朝,曲阿才一度改名为凤美,东汉初复名云阳,后再复名曲阿。

当孙策等一行人进入吴郡后,并没有往南直奔老家富春(今浙江富阳),而是继续向东前往曲阿,还把父亲的遗体葬在了当地。

为什么孙坚的下葬地是曲阿,而非富春?

个中缘由,多半是因为曲阿当地的豪族弘咨,先前娶了孙坚的女儿为妻,孙策等人回到吴郡后自感势单力薄,于是决定先前往投奔这位妹夫,毕竟作为孝子的他,之后必须偱礼为父守制三年,这段深居简出的日子,势必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庇护。

平心而论,这倒也不失为一个稳妥的考虑。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7 10:52:18 +0800 CST  
【为父守孝】

孙策将亡父葬在了曲阿之后,便与家人一同居于此地,并开始正儿八经地守起孝来,这段时间说长并不长,说短又不短,按儒家定下的规矩,为25个月,其理论依据来源于《礼记?三年问》中的相关记载:

“三年丧制,二十五月而毕”。

守孝期间,家中要设灵堂,家居不可贴对联,逢年过节不得出门到亲朋戚友家拜年相贺,不许燃放鞭炮,禁出仕,禁应考,禁嫁娶,凡事从简,衣着戴孝,以此表达对先人的哀悼。

孙策从初平二年时起,至初平四年,始终磐在曲阿,未离开过半步,不过守孝并不代表他就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在这满打满算的两年时间里,他还是完成了以下几件事:

一、潜习兵法,精研学问。

我们都知道,孙策日后仅用短短数年功夫便横扫江东,独霸扬州,整个过程所表现出的军事才华,令世人皆叹为观止。而所谓的“军事才华”,其实并不单指那项在阵前常见的“一骑讨”(倭国专门名词,即我们常说的单挑)本领,强悍的武力固然重要,可并非是为将者需要必备的条件,与之相比,行军布阵时的统御能力,冲锋厮杀时的指挥能力,以及战况转折时的应变能力等等,才是一名优秀将帅更需要具有的品质。

掌握这些能力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实践,也就是到战场上去,身临其境地干上几仗,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真刀真枪去体验,这样所获的效果才是最好的,但近这两年间,孙策是不可能有机会去打仗,去实践的,所以只能通过学习兵法韬略,先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了。

不仅是习兵法,孙策还充分利用曲阿这一难得的清静之地,潜心充电,大量读书,精研学问。如通过读《论语》,他明白了为人之仁,为学之道;读《老子》,他领会了天人关系的真谛;读《孟子》,他立志要做一个有浩然正气的大丈夫。

这段日子,无疑是孙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治学期,如此地刻苦与努力,固然和他热爱学习有关,同时也源于其内心远大的抱负。自幼随父征战沙场,孙策时常浮想联翩,壮志激昂,渴望有朝一日能“万一雏卵变蛟龙”,当然他也明白,想实现自己不凡的抱负,非得有经世致用的真才实学不可,所以,除了出于实用的目的而学习兵法韬略外,在琴棋书画等艺术领域,孙策也有着很高的造诣(这一点以后有专门介绍)。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7 12:27:23 +0800 CST  
二、制定方略,规划未来。

虽说在曲阿是足不出户,但孙策对于日后的发展,却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具体的实施方案就是——

“欲从袁扬州求先君余兵,就舅氏于丹杨,收合流散,东据吴会,报仇雪耻,为朝廷外籓。”(《吴历》)

该方案可分成五个步骤进行:

1、投靠袁术,请求对方归还孙氏旧部;

2、在舅舅吴景控制的丹杨郡发展势力;

3、渡江东归,回老家开辟新天地,占据吴郡、会稽等地,以为根基;

4、待时机成熟后举江东之兵,攻打荆州,为父报仇。

5、雄踞长江南岸,作一个拥护汉室的地方割据政权。

之后的事实证明,这一套方案成功实现了前三步(第四步正在进行中),只因意外死于几名刺客箭下,孙策才不得不将权力棒传予孙权,由后者接手完成。

三、联络先父旧将,保持沟通与联系。

孙坚死后,其部曲溃散了不少,但仍保留着数千之众,这些人属于浓缩后的精华,袁术自然大为垂涎,分化、收买等手段估计也没少用,然而却终究无法遂愿,这批孙氏旧部始终作为一个较为独立的整体存活着,其中的原因,我想多半正是那几名忠诚度超高的老将,在里面体现出的犹如定海神针般的巨大凝聚力。

朱治、程普、韩当、黄盖等人,无不追随孙坚剿过黄巾,讨过董卓,如果孙策这三年间未与他们持续地联系和沟通过,并事先以书信的方式,向这些先父的老部下征询过他们今后的打算,以及阐明过自己真实的想法,他们是否会一如既往地效忠孙氏,听从调遣,这一点是值得怀疑的。毕竟,要这些能力卓越、经验丰富的人才心甘情愿跟随一个年龄与自己的儿子差不多的年轻人,光面子上就有些挂不住,要知道,他们在乱世中可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以其出众的军政才华,再找一个主公可谓轻而易举,况且孙坚又是战死的,另投他人并不存在道义上的障碍,新的老板也不会因此而怀疑他们的人品。

然而,究竟是什么因素使他们最终选择了孙策呢?

是对孙坚那份难以割舍的忠诚,希望能看到其后人重新振兴崛起的那一天?还是被孙策独到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从此又有了继续效命的热情?

或许,二者都兼而有之吧!

守孝期满后,孙策便领着家人离开了曲阿,渡江北上,然后把家安在了广陵郡的江都县。

是岁,乃为初平四年(公元193年)也。

【东吴老臣——朱治】



【江表十二虎臣之——韩当】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7 13:05:31 +0800 CST  
第二章 飘摇江渚

【移居江都】

广陵郡,和吴郡仅一江之隔,其治下的江都县因位于长江北岸,与曲阿是隔水相望的两个相邻县份,故而两地间的距离非常近,但由于受到长江的阻隔,使它归于徐州管辖,也就是说广陵是徐州牧陶谦的地盘。

孙策举家迁入当地后,不久便引起了陶谦的猜忌。

按说当时的孙策不过一毛头小子,既无兵又无权,连其父死后留下来的乌程侯爵位,他也让给了幼弟孙匡。

那么孙策到底是做了什么,竟让堂堂的徐州之主心生戒备之意呢?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若要究其原由,还得从陶谦执掌徐州后的表现说起。

【徐州之主——陶谦】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7 15:34:45 +0800 CST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中原各地鲜有幸免之处,如董卓乱政期间,关中惨遭蹂躏;之后二袁相互攻伐,中原又一下子成了主战场,而地处最东边的徐州却仍是一片乐土,那里的地理位置优越,相较北方,它的气候温暖,而相较南方,则生产力更强,加上多为平原地带,可大面积进行开垦,所以当地“百姓殷盛,谷米封赡”。

安定的徐州,自然吸引了大批因躲避战乱而四处逃难的民众,其中也包括不少有才学的知识分子,加之淮泗地区自古人才辈出,因此可以这样形容:徐州等于就是一个储备量极为丰富的人才库。只可惜身为一州之长的陶谦并无识人之能,对人才不仅做不到各尽其用,反而宠信并提拔了一批奸恶之徒。

如广陵太守赵昱,系本地知名人士,只因性格忠诚耿直而被陶谦疏远,倒是如曹宏这样喜欢背后搬弄是非,打小报告的无耻小人,特别能讨陶谦的欢心,还有丹杨人笮融,其身份本只是一个靠打家劫舍为生的绿林中人,可当他带着数百喽啰投奔陶谦后,竟然得到重用,被授意监督广陵、彭城等地的运漕,此人在任期间,将属地内上缴的税赋大肆贪污,中饱私囊,占为己有。另外,陶谦还官匪勾结,时常派部下与自称天子的下邳人阙宣合伙,对治下的百姓进行抢劫掠夺。政令和刑法的极度不协调,正义力量被邪恶势力所压制,使徐州逐步滑入到了混乱之中。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7 18:05:52 +0800 CST  
如此糟糕的局面,令身处其中的士人们痛心疾首,而这种状况,又恰恰被时刻怀有复仇之志,暗地里一直积极准备的孙策发现了!

陶谦啊陶谦!
徐州各地之能人志士,何其多也!你却视而不见,未加珍惜,这般糊涂且愚蠢,倒不如大方些给我得了。
可以说,孙策移居江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徐州挖人!(结纳豪俊)

相信喜欢玩光荣公司《三国志》的朋友,都有这么一个共识,那就是游戏中最令人激动的事情,不是打赢某一场战斗(因为难度不大),而是选曹操时从陈留搜索出程昱、典韦,从许昌登用到荀彧、郭嘉、于禁,望着手下这些一流的文臣武将,心情绝对会畅快不已。

因而整个三国史,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便是:

得士者昌,失士者亡。

人才,比什么都重要!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7 19:40:27 +0800 CST  
这一点陶谦不明就里,而孙策却看得很透,或者说,年纪轻轻的他,已经具有了长远的战略眼光。

这世道,什么才是最宝贵的?

金钱?珍宝?还是土地?

不是,都不是。

最宝贵的是人才!

伟大的奇迹要靠人去创造;光辉的事业要靠人去拓展;灿烂的历史要靠人去书写。纵观三国各路军阀,谁能兴旺发达,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他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及其麾下人才的聚集程度。而通过事先的了解,孙策已经得知,散布在徐州各地的人才数量是极为可观的,加之其父孙坚早年曾在盐渎、盱眙和下邳等地为官,且享有不错的声望,所以他才选择了渡江北上,希望招揽散落在徐州各地的人才,为己效力。

很快,身在广陵的孙策就结交到了当地的一位牛逼人士,此人可谓学富五车,名满海内,他将在孙策日后的创业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他的名字叫做张纮。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7 21:38:51 +0800 CST  
【荆扬对】

张纮,字子纲,广陵人。其天资甚高,可以说和仲永属同种类型,都是幼年时就已闻名乡里的天才儿童,但又有所不同的是,尽管天赋异禀,但张纮对于知识的渴求度仍然非常高,学习起来也始终孜孜不倦。早年在外游历时,他先是投入洛阳的著名博学之士韩宗门下,主修《京氏易传》和《尚书》,后又辗转前往外黄,拜濮阳闿为师,学习《韩诗》、《礼记》和《左氏春秋》。

学成回乡后,州郡察举秀才,张纮不去应招,官府辟他为吏,也不赴任,甚至连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及司空荀爽等一干中央大员先后想请他去做属官,他都一律称病不就。然而,当孙策主动上门拜访后,这位一直宅在家里待价而沽的中年大叔,态度才终于发生了转变。

一见面,孙策就开门见山地向张纮请教:

“如今汉室衰微,天下扰攘,各路军阀纷纷拥兵自重,可是却没有谁肯出来扶危济乱,先父与袁术共破董卓,未获成功便不幸被黄祖所害,我虽然年纪不大,但心里还是有一些志向的,具体来讲就是希望先从袁术那里要回父亲的旧部,再去投奔做丹杨太守的舅舅吴景,期间再慢慢收合流散的兵马,东据吴郡、会稽,待时机成熟便发兵荆州,为父报仇雪耻,将来则作为朝廷的外藩,您觉得这个计划(可行性)怎么样?”

张纮听后答道:“我就一俗人,既粗陋不堪,又见识有限,况且还由于母亲去世而有服在身,不好意思,实在给不了你什么好的建议。”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8 09:20:14 +0800 CST  
这般回答显然是在有意地找理由推托,不过张纮的矜持倒也是可以理解的。论年龄,他四十有余,比孙策的父亲还略为年长,对孙策而言本应当奉为叔伯辈的存在;论关系,他又和孙氏从未有过任何交往,可眼前这个年轻人刚一见面,便要与他推心置腹,共商发展大计,如此直白的表现在性格沉稳的张纮看来,显然有些唐突且不合常理,再说知识分子嘛,往往喜欢摆摆谱,张纮也不例外,胸中纵然有千般良谋,你若拿不出足够的诚意,给他足够的面子,是很难请得动这尊大神的。

说到底,有所保留的张纮是想先考验一下孙策,试试这个年轻人的反应。而孙策接下来也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他心知对方是在敷衍自己,却并不恼怒,而是识趣地收起了开始时急切的心情,放低姿态,以一种更为真诚的态度继续恳求道:

“您的大名,可谓海内皆知,远近闻名,晚辈早就仰慕已久啦!今日所谈之事,能成还是不能成,您的意见至关重要,请千万要直言相告,如果我的志向能够得以实现,血仇得报,绝忘不了您的教诲之恩。”

孙策说到动情之处,眼中还不觉地流下了泪水。

张纮见孙策说得慷慨激昂,又言辞至诚,神色间还流露出忠壮之气,内心深受感动,略加思考后,他终于对孙策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8 10:17:54 +0800 CST  
“西周时,因王室威信降低,桓、文才得以应运而起;如果王室安宁,那么诸侯就只能老老实实地贡奉,兢兢业业地尽臣子之本分了。如今你继承父辈的衣钵,有骁勇善战之名,如果能栖身于丹杨,召集吴郡、会稽两地的兵马,荆扬二州自可扫平,报仇雪耻的那一天也就指日可待了。届时,凭借长江天险,奋发图强,扫除群雄,匡辅汉室,我想所建立的功业,绝不在桓、文之下,定将流芳千古,又岂止是一个外藩呢?眼下世乱多难,你若想及早建功立业,就应早日离开徐州,到江东去发展,到时候我将约齐好友一同前往相助。”

获得了张纮的这番大实话,孙策的心潮顿时澎湃难平。

“一言为定!我这就回去筹划!但家中尚有老母弱弟,不便同行,就把他们托付给您了,希望您多加照顾,让我可以再无后顾之忧。”

以上对话,就是在三国时期,对孙策及日后的东吴政权发展都有着重大指导性意义的一大战略构想——“荆扬对”。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8 15:42:19 +0800 CST  
双方交谈的整个过程中,对于孙策开始时坦言的计划,张纮大致上给予了肯定,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大胆地作了扩张性的修改,如孙策并不敢正面提出消灭袁术,全部占领扬州,以及之后全力夺取刘表据守的荆州等意向,而张纮则把它们都明确了下来,即“收兵吴、会”后,便“荆、扬可一”,意思也就是:先收取江东,再攻灭袁术,刘表,全部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另外,他也不满意孙策的最终目标——仅有志于建立一个地方性的割据政权,也就是孙策所说的“外籓”,而是应当“据长江”,北上扫荡群雄,攻灭异己,打着“匡辅汉室”的旗号,一统天下,最终成就千古霸业(说白了终极目标就是做皇帝)。

应该说,“荆扬对”属于一个比较宏观的战略决策,具有长期性、前瞻性等特点,其中既有近期目标,又有远景规划,并将孙策原本有限的思路作了补充和完善,它事关全局,从而成为了东吴政权建国的基本蓝图。

纵观整个三国史,“荆扬对”尽管名声不响,但意义绝对可以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相媲美,两者都提出了各自的“国策”,作为战略性的构思,前者确立了刘备集团奋斗的目标,而后者则明确了孙吴政权发展的方向。不同的是,“荆扬对”简单明了,没有“隆中对”里诸如“复兴汉室”之类空洞的政治口号,也没有“隆中对”那些过分遥远且未必正确的军事期盼,而是一针见血,相当务实地为孙策的创业直接指明了道路。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8 15:47:05 +0800 CST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多年后,这两大著名的战略决策得以最终成型的,并不是诸葛亮的“跨有荆益”,而是张纮的“荆、扬可一”,可见“荆扬对”的实际价值及张纮的远见卓识。


对于张纮,唐代诗人孙元昊曾有诗颂曰:

东部张公与众殊,
共施经略赞全吴。
陈琳漫自称雄伯,
神气应须怯大巫。

孙策用自己的真诚和执着,使倍受感动的张纮答应出山,辅佐孙氏开创基业,并死心踏地为之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期间,曾有过数个势力前来挖角,却都无功而返。

如吕布夺取徐州并自任州牧后,便专门把张纮“追举”为了茂才,希望后者能回乡为己所用,张纮耻于吕布的为人,始终不为所动,而孙策自然也舍不得张纮,出面直接拒绝了吕布的要求,并笑称:

“海产明珠,所在为宝。楚虽有才,晋实用之。英伟君子,所游见珍,何必本州哉?”

还有曹操,也一直想把张纮招至麾下。建安三年,当孙策平定江东后,曾派张纮为使前往帝都觐见天子,送上贡品。曹操趁机对张纮大加笼络,先是增补其为侍御史,没过多久再拜为郡守,希望把他争取过来。谁知张纮对高官厚禄丝毫不感兴趣,一心就想着早日回江东复命,让同样爱才如命的曹丞相着实沮丧了好一阵子。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4-08 15:48:30 +0800 CST  

楼主:含笑看吴钩2015

字数:912398

发表时间:2015-04-06 22: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2 22:37:57 +0800 CST

评论数:77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