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为证——孙氏的崛起与东吴的建国》:这是一段青春激昂的三国史!

@泉州楼盘网 2016-09-25 13:54:01
该贴文章透着人性的关辉,
文笔极好,
这样的作者,世上能有几人啊
-----------------------------
兄台的垂青,真叫人感动感激~~~~~~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9-28 00:41:41 +0800 CST  

--------------------------续正文------------------------

【孙权的应对】

黄初四年九月,驻扎于黄河以南的魏国军队陆续开拔,向三个作战地域集结。

一、东线——广陵

征东大将军曹休督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等部出洞口;

二、中线——合肥

大司马曹仁督诸军攻濡须;

三、西线——襄阳

上军大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督右将军徐晃、左将军张合等部攻南郡。

这三路军马当中,曹操时代的那些名将大多仍健在,士兵数量更是充裕,所以魏军的声势远比之前蜀军东征时要浩大得多,总兵力竟超过了十万之众。

在曹丕看来,此行的派头无疑是做足了的,就算不能一举灭吴,至少也可以打压一下对方的锐气,彰显一下上国的威风,树立自己至高的威信,再说东吴还有一些部队没有从西面撤回来,吴郡、丹扬等地比较空虚,可以趁火打劫一下,反正对于不讲信用的孙权,就得要靠人多势众去修理他,如此他总该求饶了吧。

孙权的确求饶了。他给曹丕上书,内容写得很谦卑,声称自己罪大恶极,愿意把江东的土地与民众拱手交给曹丕,只求能够前往岭南养老,以度余生。

这个请求当然是孙权找的又一个借口,既然都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谁还会相信他愿意退隐江湖?不过他不想彻底和曹丕撕破面这一点倒是真的,毕竟夷陵之战过后,吴蜀尚未和好,仍处于战争状态,孙权不希望两面受敌,即便真要打,也需要一点缓冲期,因为朱然、诸葛瑾等部正兼程往江陵、公安等地回防。

先拖一拖,打打文字仗。

这就是孙权的策略。

而收到了孙权的上书后,身在许昌的曹丕随即下诏曰:

“朕之与君,大义已定,岂乐劳师远临江汉。若登身朝到,夕召兵还耳。”

孙权再一次对曹丕的话一笑而之。

他笑的是曹丕竟然如此天真,到现在仍以为他会继续臣服下去,并且还对质子一事抱有希望。

结果这份诏书自然如同泥牛入海,再也渺无音讯。空等了好一段时间,曹丕才意识到自己的话又一次被孙权当成了耳边风。

盛怒之下,他决定御驾亲征,但经过此前一来一去的折腾,已过去了一个多月,东吴也差不多完成了战前的准备工作。

这时的孙权,一改往常对付曹魏的作风,不再玩虚的了,步步皆为实招。

首先,他公然宣布废用曹魏的年号“黄初”,自立年号“黄武”,此举等于明确断绝了和曹魏的臣属关系,不再视其为正塑,而是要自立门户了。

与此同时,针对曹丕派出的三路南下大军,孙权也遣将分别御之。

在襄阳一线,由朱然和诸葛瑾率部赶赴南郡,狙击魏将曹真、夏侯尚、徐晃、张合。鉴于南郡和守备夷陵的陆逊所部相距不远,一旦战况危急,陆逊可以分兵驰援,所以这一路的问题应该不大;

而在合肥一线,则由悍将周泰坐镇濡须,抗击来犯的曹仁。周泰作风顽强,骁勇无比,与曹仁正好是棋逢敌手,再说濡须防备严密,所以这一路的问题也不大。

令孙权最担忧的是东面的广陵一线,出洞口的魏军皆为精锐,其中不仅有名将张辽,还有曹系阵营里优秀的中生代将领曹休,而对付他们的是留守建业的老臣子吕范。

吕范为人方正有威仪,如果让他担任太守之类的职务,肯定会很称职,可惜带兵打仗却非其所长。

不可否认,吕范及其负责的防区应该算是东吴整个防御体系中的一块短板,然而大战在即,孙权实在找不到临阵换帅的理由,尽管他深知吕范并不是合适的大将之选。

偏偏这个时候,又从濡须传来消息,周泰因旧伤复发,突然卧床难起,使得濡须守将出现空缺,而曹仁的部队则正在步步逼近。

连躲在白帝城里的刘备也看到了东吴所面临的处境,他有些幸灾乐祸地写了封短信,想要调侃留镇夷陵的陆逊。

“而今魏军兵临南郡,朕也想趁势出兵打个秋风,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陆逊看过信后又好气又好笑。

刘老头儿你那么调皮,成都的诸葛兄知道吗?

要打我东吴的秋风,也得掂量下自个有没这个能耐呀!

于是,陆逊反唇相讥地写了封回信正告刘备。

“您的雄心壮志,在下深表敬佩,就怕贵军刚刚吃了败仗,疮痍未复,所以还是别瞎折腾为好,难道嫌蜀国将士流的血还不够多吗?如果不自量力,想着穷兵黩武过来占便宜,结局可就是无所逃命了。”

回信寄出后,蜀汉方面马上戛然无声。

刘备的反映并不出于陆逊所料,毕竟目前蜀军想要自保尚且不易,哪还有力量组织起新的攻势,所谓打秋风不过虚张声势罢了。不过,与刘备所作的口舌之争不同,曹丕的那三路兵马均为实实在在的威胁,陆逊倒是很想回师为国分忧,但从武昌大本营的部署来看,似乎还没有动用他的意思,或者说孙权将他视为了战略预备队,而将东线的防御完全交给了吕范和朱然等人。


----------------------未完待续-------------------------------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9-29 00:26:35 +0800 CST  

这里开一贴和大伙儿说个事,明天我就到加拿大了,十一和家人团聚一下,估计得半个月时间才能回来,这段时间只能停更了,最后祝大家国庆愉快!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9-29 00:28:28 +0800 CST  
大家好!
我回来了!从温哥华回到家了,就昨天的事。
一路颠簸,在上海浦东下飞机后转飞广州,到了广州后又开车四个半小时回家。
到家累坏了,直接就睡觉了,更新从今晚开始吧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国庆的祝福,叩首感激!!!!!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10-19 08:54:41 +0800 CST  

-----------------------------续正文-----------------------------

【大军压境】

冬十一月,曹丕从许昌转驾宛城,他的抵近指挥标志着魏军的攻势即将全面展开。

平心而论,这位富二代手里捏着一大把好牌,可是对于此番南征,他和随行的谋臣们却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明晰的思路,或制定过任何有针对性的作战计划。

正因如此,当三路魏军全部到达指定前线后,对于接下来该怎么办,竟然没有一个带兵将领知晓。其中洞口方面的指挥官曹休上疏,希望率军横渡长江,到对岸开辟新战场,但曹丕左思右想后觉得此举过于冒险,立刻喝止了这个请求。

曹休无奈,只好耐下性子在江北等待。

北兵不动,隔江相望的东吴一方自然也不会主动出击。

不过,这种对峙的局面很快便被一个不可抗力的因素打破了。

入冬后,江面不时骤然刮起阵阵狂风。有一次南岸京口的东吴水军部分船只因被吹断了缆绳而失去控制,开始缓缓漂向对岸。

船上的吴兵情急之下,干脆等船靠岸后集合起来,向魏军的阵地发起了攻击,魏军前沿部队仓促应战,略有损失,但曹休又很快调集重兵组织反击,双方一通混战后,人数处于劣势的吴军不出意外地被击垮,死伤和被俘数千人,残部仓皇撤回船上逃生。

曹休先赢了一着,当然不肯罢休,随即开动战船跟了出来,追击途中遇上吴将徐盛的巡逻船队,徐盛兵少,却擅于水战,使曹休很难占到便宜,两军在江面上又是一通混战,不分胜负后才各自勒兵回营。

此次遭遇战,取胜的无疑是魏军,曹丕得知后心情顿感兴奋,急忙下诏吩咐曹休再接再厉,继续扩大战果。

曹休奉诏而行,他让镇东将军臧霸挑选出一万名精壮士兵,带队分乘五百艘轻船过江,去偷袭洞口正对面的徐陵据点。

魏军的此次突袭非常成功,既烧毁了东吴存放在徐陵的一批攻城器具,还斩杀守兵及工匠、农民达数千人,彻底摧毁该据点后,臧霸才下令重新登船撤退。

此时,闻讯的徐盛、全琮等人匆匆赶到救援,双方再次一通混战,尽管全琮奋勇向前,临阵斩杀了敌将尹卢,但却没能阻止魏军的离开。

徐陵之战,东吴又吃了一个不小的亏。

京口方面的防务屡屡出现问题,孙权唯有亡羊补牢,将原本作为第二梯队使用的安东将军贺齐及所部八千精兵调往京口增援。

贺齐这个人之前已有所介绍,是对付山越武装的行家里手,而且还是位时尚达人,喜好精致美观的兵器甲械,连所乘战船也雕刻得十分华丽,他的闪亮登场,一下子把曹休给震住了。

毕竟贺齐多数时间都在东吴后方负责镇压内乱,曹魏对其缺乏足够了解,出于忌惮之心,曹休遂收兵不再出阵。

-----------------------未完待续----------------------------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10-19 20:57:52 +0800 CST  
@xpls 2016-10-19 09:44:33
欢迎归来
-----------------------------
谢谢,谢谢!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10-20 17:12:09 +0800 CST  
@男爵88 2016-10-13 00:41:11
@含笑看吴钩2015 264楼 2015-04-25 13:31:00
就这样,由于感怀孙策的义释之恩,加之被孙策豁达大度的风采所吸引,太史慈终于诚心归降,从此投入孙氏麾下,而后先是得拜为门下督,再被授予折冲中郎将之职。
不久,刘繇所部发生内乱,其派往豫章担任太守的部下朱皓被笮融袭杀,于是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刘繇都把精力用在了平定内乱上,直至笮融被攻破败走,终为民众所杀。
消灭笮融这个祸害四方的贼人......
-----------------------------
就是这个王朗,可惜王朗不是被骂死的,他一辈子没见过诸葛亮,死因也是属于自然死亡,被演义杜撰了一把而已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10-20 17:13:13 +0800 CST  

-----------------------续正文----------------------------

战后,孙权对京口守将中表现突出与作战不利者分别进行了奖罚,安东将军贺齐拜后将军、假节、领徐州牧,建武将军徐盛拜安东将军、封芜湖侯,偏将军全琮迁绥南将军,封钱唐侯,而孙权的异母弟孙朗则因“违令放火,烧损茅芒,以乏军用”遭到逮捕,最终被逐出孙家,判入狱监禁终身。

京口方面的吴军连战失利,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却也因得到增援而阵脚大稳。

其实对于这一路,曹丕原本就没指望能获得多少战果,所以曹休此后再也没有发动过上规模的攻势,双方展开了长时间的对峙。

与广陵方面的战况相似,魏军在西线南郡方面一开始也取得了不小战果,双方厮杀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江陵及其附近的一处江心岛上。

那是一块凸起在长江江面上的无人岛,又名百里洲,是南郡治所江陵城的一处天然屏障,孙权为了确保它,早早就安排将领孙盛率一万军士进驻岛上,还构筑起了简易的防御工事。

吴黄武二年正月,魏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督左将军张合率步骑一万余人,乘船突袭百里洲。守将孙盛由于警惕性太差,被张合一个冲锋就给击溃了,魏军趁机一举拿下整个岛,而溃败后的吴兵只好退守南岸。

百里洲的失守,令江陵陷于孤立,魏军也随即以此为前进据点,安排后续部队渡江。

很快,江陵城外四面均是曹魏的士兵,把整个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在其上军大将军曹真的指挥下垒土山、挖地道、修箭楼,昼夜攻打城池,但守城的东吴将领朱然始终镇定自若,激励将士死守城池。

倘若江陵失陷,则荆州不复再有。

朱然深知这一点,所以他表现得无比之坚韧,在身赴一线指挥的同时,还伺机带队出城,攻破过魏军的两个屯兵点。

然而,朱然的决死而战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战局。坚守一个多月后,江陵守军开始因缺少食物药品,开始出现大量非战斗减员,很多人患上了浮肿,能够继续战斗的只有五千来人,其中还出现过叛变者——江陵县县令姚泰,他负责的是守卫北门,但因为失去了抵抗的信心,姚泰私下给曹真写了投降信,愿意打开城门,迎魏军入城。

所幸这封信在被送出城时遭巡逻军士截获,朱然当即诛杀了姚泰。

这一隐患虽然及时得以排除,可是朱然的心情仍无比沉重,因为继续这么耗下去,恐怕下一个姚泰很快又会出现。

谁能解江陵之围?

-------------------------未完待续-------------------------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10-20 19:17:31 +0800 CST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4-08 15:59:00
说服张纮后,秦松、陈瑞等一批同在广陵的士人,也相继投奔到了孙策帐下,这些高素质的知识分子在孙策的创业过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吸收像张纮这样的淮泗籍地方土人外,几乎同一时间,孙策又间接地得到了一名来自邻州的义气少年,此人南渡长江,先是投奔在依附于袁术的孙氏旧部中,他的不凡之处在于,虽仅为束发之龄,却敢提刀杀人;虽家境贫贱,却少有大志,多年后通过勤奋读书,好学不倦......
-----------------------------
@aq019 2016-10-21 10:45:01
此人肯定是白衣渡江的吕蒙了
-----------------------------
对头!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10-21 16:14:58 +0800 CST  

--------------------续正文----------------------------

【春水方生】

长江北岸,曹魏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东西两路均取得了不错的开端,唯有中路从合肥出发的部队,一直未能打开局面。

曹魏的中路大军由曹仁指挥,其主要目标是东吴苦心经营起来的江防要塞濡须。

由于濡须督周泰病重,孙权火线委任朱桓为主将,全权负责要塞之防务。

和纵横沙场已有四十来年的曹仁比,朱桓只能算是个小字辈,而且按照社会上的某些言论,出自于江东四大姓之一的他,在仕途上的崛起多半有赖于家族的势力。

对手很年轻,不过曹仁倒没有掉以轻心。黄武二年三月,他同时派出了三支部队攻打濡须。先是由其子曹泰正面攻打要塞,同时东中郎将蒋济分兵抢占要塞东面的羡溪城,还有一支是以大将常雕、王双为首的千人突击队,负责劫掠安置在濡须旁边一处江心岛上的朱桓家人,曹仁则率领一万人留驻橐皋,作为曹泰等人的后援。

按照曹仁的计划,蒋济只是佯攻,为的是吸引濡须守军分兵救援,曹泰的任务是拖住朱桓,使之无暇他顾,常雕、王双才是重点,两人一旦得手,朱桓多半会心神大乱,到时候曹泰的机会就来了。

应该说,该计划制定得环环相扣,详略得当,可惜获得的效果却和曹仁的预想大相径庭。

羡溪城与濡须互为犄角,朱桓不得不救,但当他分出一半兵力驰援羡溪后,要塞的守军就只剩下约五千人了。

敌众我寡,东吴将士不免忧心忡忡,于是朱桓开导他们说:

“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兵法曾言‘守方只需半数兵力就能抵挡数倍敌军,这指的是平原作战,而且是在没有城池作依托的情况下,胜负则取决于士兵的勇猛,阵势的齐整等因素’,现在敌方既无指挥之能,士卒又怯战,加之长途跋涉,人马困乏,而我方据高墙,临大江,以逸待劳,为主制客,此乃百战百胜之势也,即使曹丕亲自前来,亦不足虑,何况是曹仁之辈?”

稳定过军心后,朱桓开始对进犯之敌分而治之。他先是命全军偃旗息鼓,外示虚弱,使围上来的曹泰疑神疑鬼,不敢放胆攻城。与此同时,朱桓将打击的重点放在了魏军的那支偷袭部队上。

结果,没等常雕、王双等人驾船登上江心岛,吴将严圭忽然率兵杀出,恰逢偏将军骆统所部奉孙权之命也适时赶到,两军合兵一道,很快便全歼了这股敌人,其中常雕战死,王双被俘。

进攻受挫,大将阵亡,曹仁恼恨交加,最后竟气死在了阵中,时年五十六岁。

主将一死,魏军再无斗志,曹泰担心朱桓得知这个消息后会趁机出兵掩杀,慌忙收拢部队烧屯而去。

至此,曹魏中路军的攻势亦烟消云散。

--------------------------未完待续---------------------------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10-21 19:57:32 +0800 CST  
@泉州楼盘网 2016-10-21 20:56:04
什么什么?【常雕战死,王双被俘】。王双当了俘虏??
王双不是在和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被杀吗??还是王双后面被东吴放回曹魏去了??
还有还有,【曹仁恼恨交加,最后竟气死在了阵中,时年五十六】,曹仁就这样死了?
哎,英雄一世,战死沙场,曹丕估计悔恨了,损失大将啊,看来收拾东吴在曹丕这一代难以完成了。
接着是不是有更加精彩的内容啦。
-----------------------------
演义里有很多很多很多都是杜撰的东西,包括将领的地点和对抗的势力,都会写乱掉,所以无需过于信赖演义。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10-21 21:46:54 +0800 CST  
@东海闲鸥 2016-10-22 12:33:56
闲鸥《末世仙侠传》求收藏阅读各种求
http://ebook2.tianya.cn/book/77693.aspx
-----------------------------
不是帖子的啊???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10-22 14:27:37 +0800 CST  
@泉州楼盘网 2016-10-21 20:56:04
什么什么?【常雕战死,王双被俘】。王双当了俘虏??
王双不是在和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被杀吗??还是王双后面被东吴放回曹魏去了??
还有还有,【曹仁恼恨交加,最后竟气死在了阵中,时年五十六】,曹仁就这样死了?
哎,英雄一世,战死沙场,曹丕估计悔恨了,损失大将啊,看来收拾东吴在曹丕这一代难以完成了。
接着是不是有更加精彩的内容啦。
-----------------------------
精彩继续,曹休之死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10-22 14:28:06 +0800 CST  

楼主:含笑看吴钩2015

字数:912398

发表时间:2015-04-06 22: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2 22:37:57 +0800 CST

评论数:77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