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婆达多的心路历程

请注意古印度是没有纸的,古印度是是用什么记录文字的呢?是贝多罗叶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1 08:16:59 +0800 CST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1 08:17:28 +0800 CST  
贝多罗树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1 08:18:25 +0800 CST  
贝多罗树只生长在热带地,其树叶采摘下来后通过沥水、晒干等工序后,用烫红的铁笔可以在上面络字,这个工序需要很长的的时间。耗费的时间很长。
由此拥有一本或多本贝多罗叶经在古印度可以是财富、身份、知识的象征,那么这个拥有一本或多本贝多罗叶经的人所说的话就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这就是《奥义书》在古印度大行其道的原因,相比古埃及,因为古埃及的知识传播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莎草纸,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很便宜;一个是篆刻于古埃及神像上的铭文的工匠的书写。
知识的传播造成古埃及的的主神不是很稳定,一会是拉神,一会是阿蒙神。
但在古印度就没有这种情况,这不能不说古印度的文明有一半是贝多罗树叶造成的。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1 08:45:32 +0800 CST  
为了说明贝多罗叶经有多耗时间,我们可以来看法显,法显在狮子国的时间为义熙六年及七年也就是410年、411年。按佛寺规则,经书你可以抄但不能带走。那么法显在这两年里都在抄什么经书?
根据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二的记载,分别为:
《长阿含经》
《杂阿含经》
《弥沙塞律》
《杂藏经》
请注意,法显抄这四部经的用料是现成的贝多罗树叶,要是他现采现抄那得用4年时间。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1 08:58:30 +0800 CST  
回到提婆达多,由于古印度的知识传授途径很单一(贝多罗经),所以就会造成传授人有独特的权威性,也就会造成被传授人的盲目性,这就造成了《奥义书》大行其道和提婆达多拥有潜在的信众基础的根基。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1 09:03:37 +0800 CST  
一句话说明一点,古印度普通大众就是流行单一教,只要你把单一教的悖论解释清楚那民众就会跟你走,这也解释了佛教在古印度11世纪就消亡的原因(和突厥人成立德里苏丹国也有一定的原因)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1 09:31:34 +0800 CST  
有朋友问“你说单一教也就是一神论那现在的印度拜那么多的神是咋回事?“,在这里我们要一分为二,印度拜那么多的神,因为他们拜的神是管现实的,所以必须去拜。这个道理和中国的房子被烧了去拜祝融,家庭婚姻破裂了去拜月老一个样。他们要求的不是祝融和月老未来能给他们一个舒服的环境而是要求祝融和月老今世不要给他们添乱。
你见过有人在佛陀像前祷告“让祝融和月老祝福我下世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吗?”,反正我没见过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1 10:38:48 +0800 CST  
考察一个国家的国民到底是信一神论还是多神论主要是看这个国家的国民信奉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比如印度婆罗门教,不管是信毗湿努还是大黑天或者楼陀罗等等最后都归结到“梵”上。而在古希腊你看不到这样的宗教特征,宙斯能归结到什么上面?“闪电”或是“力量”?雅典娜能归结到什么上面?“智慧”?所以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古印度是一神教而古希腊是多神教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1 22:08:24 +0800 CST  
思想我们归结完了,现在来看物质方面,也不知道佛陀是如何想的,前面说过,僧伽团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可以用“筹”这种方式来统一意见,但有一个前提,也就是“筹”这种方式的出现是佛陀和十大弟子不在场的情况下决定,一旦佛陀和十大弟子场,“筹”是
做不得数的。
有一次恰巧出现了这种情况,佛陀就忙着去救场了,这一云游就去了半年,刚好碰上古印度很少见的大饥荒,僧伽团里没吃的了。
没吃的僧伽团就会自乱。这时候就没人念“阿弥陀佛”归度西天了,这时候是提婆达多站了出来也不知道他从何处调来的粮食,因提婆达多之食,很多人认可了提婆达多,这是提婆达多僧众集团壮大的一部分原因。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2 08:23:02 +0800 CST  
依据《长阿含经》之《沙门果经》记载“僧众三百余从提婆达多”,你可以想象提婆达多对佛教僧伽团的损害有多大?换个话说佛陀云游回来发现一半的弟兄不见了,一问都是提婆达多带走的。
楼主似乎看到了黄金荣看杜月笙的脸部表情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2 08:39:27 +0800 CST  
我们一直不知道提婆达多是如何调粮帮助众僧团度过饥荒的,按常理来说,释迦摩尼拥有的权限比提婆达多更大,因为一是释迦摩尼是原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二是释迦摩尼和拘萨罗国王太子只陀太子关系很好,不然给孤独园也不会又叫“只树给孤独园”,“只”为“只陀”太子的意思,“给孤独”即“给孤独”长者。
这精舍园的起名和我们现世是一致的,比如很多的大学图书馆叫“郁达夫楼”一样。
上述说法来自于《贤愚因缘经》,主要是讲佛教故事,是北魏和尚慧觉翻译。很奇怪的是此经不见于诸《阿含》,而和后期的《无量寿经》、《金刚经》相比它又不讲教义,主要是讲一些佛教小故事,结合后期佛经只讲教义而不注重历史的情况,楼主在这里还是认可它有一定的真实度。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4 09:15:20 +0800 CST  
那么提婆达多肯定是有最起码一个王国或一个垄断集团的支持力度了,因为超过350人的伙食不是小数目,古时候的金融体系不是那么发达,不是什么事情都能用金钱摆平的,也就是说你有万贯家财也不见得换得来千斗粮食,能做到这样规模救援的只有国家,也只有国家这种机器能够调动一切。
所以我们说提婆达多背后是有国家支持的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4 09:21:02 +0800 CST  
《资治通鉴》讲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长安的粮食物价是很不稳定的,田熟了有时候7、8个钱就可以换一斗陈麦,有时候1000多个钱才能换一斗陈麦,可见就是当时最牛的长安也没意识到一个硬通物的存在对国家货币流通的影响。当时国际物流又不是那么发达,你就算是用黄金购买粮食也不见得能达到你预期的时间和预期的数量。
所以当时黄金其实不是硬通货,粮食才是。
说了这么多我们就能理解提婆达多的举措了,能一次提供这么多粮食给提婆达多的不可能是商人,只能是国家。
那么这个国家是哪国呢?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4 09:36:06 +0800 CST  
《资治通鉴》讲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长安的粮食物价是很不稳定的,田熟了有时候7、8个钱就可以换一斗陈麦,有时候1000多个钱才能换一斗陈麦,可见就是当时最牛的长安也没意识到一个硬通物的存在对国家货币流通的影响。当时国际物流又不是那么发达,你就算是用黄金购买粮食也不见得能达到你预期的时间和预期的数量。
所以当时黄金其实不是硬通货,粮食才是。
说了这么多我们就能理解提婆达多的举措了,能一次提供这么多粮食给提婆达多的不可能是商人,只能是国家。
那么这个国家是哪国呢?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4 09:36:19 +0800 CST  
有朋友问“也可能不是国家而是粮商啊”,确实诸《阿含》里没提到粮商的事,但稍微有一点常识的都知道,古代是没有专业的某种商人的,不要说古印度了,就是放在我大天朝也没出现过专业的粮商。为什么?粮有其特殊性,一年不卖就成陈粮,两年不卖就会腐烂或被虫吃鼠咬从而出现损耗,也只有具备现代化的存储设备和通风条件下粮食才会出现五年不变的情况(中粮储的粮食汇报情况)。
所以古时候是肯定不会有专业的粮商的,除非饥荒时候如1942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4 10:01:07 +0800 CST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4 19:52:52 +0800 CST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4 19:55:52 +0800 CST  
迦毗罗卫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4 20:00:50 +0800 CST  
《西游记》传言佛祖破凤凰而出认凤凰为母大鹏是他舅舅的灵鹫山,也就是猴子去西天搬兵的地方,该山海拔不高,也就900多米也不知道吴承恩非要认为是一个烟山雾缭的地方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6-04 20:08:11 +0800 CST  

楼主:理解肥料

字数:59

发表时间:2018-05-08 18:51:3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11 19:57:55 +0800 CST

评论数:1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