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婆达多的心路历程

前面已经说过,提婆达多和佛陀有对怼情节,但提婆达多和佛陀翻脸还没这么快,毕竟佛陀是有王室(王舍城瓶沙王入教)推崇和信众跟随的(矫陈如入教带来了5人,耶舍入教带来了54人,三伽叶,为三兄弟,入教带来了500人),后世的500罗汉由此而来。
提婆达多虽然没有这么多信众,但从后来的行为看(楼主后续)也影响了不少人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17 11:38:31 +0800 CST  
说起佛陀的十大弟子和提婆达多的关系,目前看来因为阿难是提婆达多亲兄弟的关系和阿难关系最好,通过《阿含》我们知道,提婆达多很羡慕佛陀僧侣团里有很多具有“神通”(双足通、天眼通)的人物,想学会这一技能,他向佛陀求教,佛陀不传授给他,他又向号称“神通第一”的目键连和“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求教,基于和佛陀同样的原因,二人也不传授提婆达多。
没奈何,只好向“多闻第一”的阿难求教了。阿难所谓“多闻第一”估计一是记忆力不错,二是他接触佛陀的时间最多(保卫局长的角色,不然十大弟子里面就他“多闻第一”),其时阿难还未为“阿罗汉”(阿难直到佛陀圆寂时也没成为“阿罗汉”,大伽叶以此为由不让他参加第一次集会)。可能阿难听到了佛陀的什么隔壁话,教给了提婆达多,提婆达多终于自学会了神通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20 14:23:07 +0800 CST  
由此我们可以第一步揭开提婆达多的心路历程了,做为王室候选人,提婆达多的排名靠后,祖父为师子颊王,师子颊王有净饭王、白饭王、斛饭王、甘露饭王四子,佛陀为净饭王之子,而提婆达多只是斛饭王(有异说)的儿子,但肯定不是释迦摩尼的亲兄弟(不然他也不会是阿难的亲兄弟),长孙长子对旁支,谁胜谁赢,一看即知。
但提婆达多此人“大姓出家,聪明,有大神力,颜貌端正 ”可以看出他自己是有傲气的,讲究的是“人择原理”而非“世姓贵族”,这也是古印度一直没有整合的原因(直到阿育王时期才改变)
笔者在这里要整理一下印度的四姓制度,一个国家要有竞争力,非要有一个统一的凝聚力不可,印度最缺的就是这个,很难想象一个人口超过十亿,耕田面积大过中国的国家还斗不过一个巴铁?换成是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事,根子就出在印度的四姓制度。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20 14:43:03 +0800 CST  
日本为什么在二战初期咄咄逼人。因为日本人99%都是大和人(现在也是),从上到下都是一条心的做事(四道八弘一直是日本人想干的事),而印度一直有一个上下思想不统一的问题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20 14:54:22 +0800 CST  
教外人物提婆达多和谁最好呢?答案你可能想不到,是伽梨•拘舍梨,因为提婆达多和莲花色尼的关系很好,莲花色尼的性关系很乱(莲花色一生下来就娇艳若莲花,并且浑身散发出莲花的香气。十岁嫁作人妇,生了个女儿,丈夫却跟寡居的母亲苟合。二十多岁,第二任丈夫娶自己跟前夫生的女儿为妾。后来,四十多岁的她又嫁给自己跟嫖客生的从未谋面的儿子为妻;谁知,儿子还娶了自己跟嫖客生的从未谋面的女儿为妾。母女共侍一夫,儿子娶母亲,哥哥娶妹妹,……。总之,人间所有的不伦,孽情全都发生在她身上。为此,她出家了。)。
提婆达多坐在枯树上苦想。伽梨•拘舍梨来了,伽梨•拘舍梨一看到这个情况,生气的往地上摔了一个葫芦瓢,说“但为此止”,也就是说我摔了,如有轮回你能让这个葫芦瓢复原吗?提婆达多开始对佛教的一切本源(因果、轮回)开始怀疑,开始走向对抗佛教的一生。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20 15:18:55 +0800 CST  
Ajita Kesakambala,主张「无因论」或「断灭论」,既否定因,也否定果,认为「无因无缘众生污染, 无因无缘众生清净」。Ajita 是古印度自由思想学派「顺世论」的先驱之一。顺世论(lokāyata,lokāyatika)意即随顺世俗的思想。此学派主张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世间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物质元素组成,人死后一切归无,没有灵魂,没有来世。此论否定轮回,否定业果,道德、苦行、布施、祭祀等皆毫无意义,人生的目的在于享受快乐和满足肉欲;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20 16:07:16 +0800 CST  
笔者为什么要在这这里提一下莲花色呢?因为在《阿含经》里,她是一个时间逻辑上没法辩驳的人物。按佛教的传统(中华佛教)能吹多大就吹多大,实在是不值得为莲花色辩驳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20 16:32:01 +0800 CST  
所以我们来看对莲花色的描述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是莲花色这么一个人物佛陀不提、十大弟子也不提,偏偏在涉及提婆达多的时候就提及了呢?
只有一个原因,提婆达多出身不高贵,和下层有接触有共同语言。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20 16:36:31 +0800 CST  
补充一下,提婆达多在枯树下苦思是以为莲花尼死了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20 16:41:57 +0800 CST  
莲花色尼确实死了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20 16:43:47 +0800 CST  
目前的《阿含》一直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提婆达多为什么在释迦出家以后他没有回到迦毗罗卫国去争夺王位而是和释迦摩尼争起了教权(这道理就和巴拿马不去争法国皇帝而去争梵蒂冈教皇一样),只能说明一点迦毗罗卫国的势力范围太小了而佛教的影响大于北印度所以提婆达多根本不想看迦毗罗卫国的王位之争,也客观印证了法显在迦毗罗卫国只看到了40多户,唐和尚和法显看的差不多,按他们记载,那是一个山脚下的地方,估计也养不了太多人口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20 17:04:35 +0800 CST  
筹,就是竹签,以前佛教有一个传统,就是在僧侣会谈不能下决断的时候各个和尚把自己的意见写在竹签上投票决定,这就是中文“众筹”的来历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20 17:49:21 +0800 CST  
那么提婆达多在伽梨•拘舍梨劝说下干了什么事呢?按佛教的传统说法,提婆达多干了5事,是哪5事呢?
《五分律》(此本有三十多卷)记载:1.不食盐,2.不食酥乳,3.不食鱼肉,4.乞食,5.春夏八月日露坐、冬四月日坐于草庵。
《四分律》记载:1.尽形寿乞食,2.尽形寿著粪扫衣,3.尽形寿露坐,4和5.尽形寿不食酥、盐、鱼与肉。
《十诵律》记载:1.尽形寿坐着纳衣,2.尽形寿受乞食法,3.尽形寿受一食法,4.尽形寿受露地坐法,5.尽形寿受断肉法 .
这里解释一下《五分律》、《四分律》、《十诵律》都是东晋法显以后的传入中国的律书,也是最初的规范和尚出家的规定(佛用语都把规定教律)。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20 18:05:12 +0800 CST  
在这里解释一下佛教名词,所谓“尽形寿”就是你一生的意思。所谓“粪扫衣”就是印度古人家把家里不要的小布料扫了丢了,出家人把它拿来,一块一块的缝起来,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大和尚身上的袈裟一块拼一块的来源于此。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20 18:11:34 +0800 CST  
那么我们一条一条来分析提婆达多的提倡,有问题吗?
第一条“不食盐”,这个问题有些复杂,为什么不能食盐,但如果我们看一下印度的产盐地线图就知道了,有网友问“印度还缺盐?”,拜托那是公元400多年前,你这个问题就好像“齐国的盐为什么到不了秦国一样!”
印度最著名的盐场在古吉拉特邦,位于印度最西部的一个邦,接壤巴基斯坦。生产的是海盐,和尼泊尔有着很远的距离,甘地和莫迪都是这个地方出身的,典型的,是官僚资本和买办资本最容易出人的地方,你要这批人来和佛陀一样讲“大慈大悲“可能吗?
””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20 18:26:39 +0800 CST  
所以以前出家人食盐无所谓(看伙食好坏),但一定要求供奉者食品里一定要有盐就有点苛刻了。提婆达多就比佛陀提出一个更革命的口号“叔叔我们不要盐”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20 18:30:12 +0800 CST  
第二条“2.尽形寿著粪扫衣”,其实在这一条上佛陀和提婆达多没太多的争论,至少在后世和尚的穿着上我没看到佛陀反对的地方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20 18:33:03 +0800 CST  
第三条“不食酥乳,不食鱼肉”这可以归结为一条就是不食荤,连带“荤腥的东西”(比如牛奶和鸡蛋)也不可以。提婆达多没有给出原因(至少我们看到的典籍也被毁了),个人认为,一是提婆达多和大伽叶一样是“苦修派”,不太提倡肉食。二是印度轮回思想比较严重,怕食荤会影响到轮回从而影响到自己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20 18:40:26 +0800 CST  
第四条“4.乞食”,这一点也和佛陀没啥争议,佛陀和僧伽团也是获者乞食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20 18:42:27 +0800 CST  
《五分律》很奇怪,说了提婆达多的一个罪行,叫做“春夏八月日露坐、冬四月日坐于草庵。”我们知道印度很热,八月大概相当于我国的9月(有武汉读书的同学可自行脑补),那么春夏八月日露坐(也就是不穿衣服)很奇怪吗?)反正我9月到武汉都是要脱光衣服的
楼主 理解肥料  发布于 2018-05-20 18:48:53 +0800 CST  

楼主:理解肥料

字数:59

发表时间:2018-05-08 18:51:3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11 19:57:55 +0800 CST

评论数:1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