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版中国史(长期连载)

@Yangmida 31楼 2015-01-25 13:00
什么时候更新?
------------------------------
我争取每天更新。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5 16:21:06 +0800 CST  
第四节 五帝传说
同“三皇”一样,“五帝”不是什么“帝”或“王”,他们仅是中国中国上古杰出的五位部落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帝。虽然这一时期不再是神话时代,但仍处于传说时代,N代人口口相传的东西,难免有差异。因此,最纠结的还是版本问题,根据不同史料记载,有以下五种说法:
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史记》);
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4、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5、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
“五帝:的人选的说法虽然有几个,但得到公认的是:“五帝”时期相当于原始社会的晚期即父系氏族社会。在父系氏族社会中晚期,原始农耕文明已经比较发达,私有制已经得到发展,一些部族出现了国家的萌芽。
由于这五种说法中,个人觉得《史记》的记载相对比较成系统,那就按照第一个版本叙述吧。
一、黄帝(公元前26-25世纪)
1、炎黄之争
“三皇”以后,因为原始农业的迅速发展,原始先民越来越愿意过定居的农耕生活。所以,我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氏族和部落。渭水流域的有熊部落是其中比较强大的一支。有熊部落的首领名叫少典,少典因为善于射猎,经常出入深山密林。有一次,少典进山打猎,一只大熊看见少典即跪在地上叩头,并卧伏在少典的身边,轻声吼叫着,少典就骑上了熊的脊背。大熊驮着少典,进入了一条阴森的大峡谷,看到一头巨兽正在扑杀熊群。少典目睹这一凄景,领悟了大熊求他消灭巨兽的意思,急忙拉弓对准巨兽喉咙嗖地一箭,将巨兽射死。少典成了熊群的救命恩人,从此可以役使熊群。后来,少典部落被狼部落打败,损失惨重。少典便带领着群熊赶走了狼部落人,夺回土地,重建家园。少典部落就改名为有熊部落,少典就成了有熊国的国君。这个故事很是离奇,可信度存在极大争议,但少典国君神奇的传说并不是他能流芳千古的原因,他被人们记得,主要是因为他生了两个优秀的儿子黄帝和炎帝。
据说,少典国君娶了有乔氏的两个女儿作妃子,长妃叫女登,次妃叫附宝。
有一天,长妃女登在华亭游玩,忽然有一神龙来伴。女登因此怀孕,生了炎帝,取名榆罔。传说炎帝生下来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七天就长全了牙齿,五岁便学会了许多种庄稼的知识。但是,因为他相貌丑陋,少典不大喜爱,就把他和母亲分封养在姜水河畔(在今岐山之东,是渭水的一条支流)。所以,炎帝长大后就以姜为姓。炎帝姜榆罔长大之后,剽悍勇武,智慧过人,便做了部落首领,以“牛”为图腾,标记于旗帜之上。巫师说他以火德旺,所以称作炎帝。
而少典的次妃附宝,也是由于出去郊游,遇到暴雨,突然电光缠身,结果附宝感应受孕,怀胎25个月,生下黄帝,起名叫云,这孩子一生下来,长得漂亮,又灵性非凡,出生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事物看得清楚。 因此深受少典国君的喜爱,被封在了姬水一带。(一说是河南新郑潩水,一说是关中中部武功县一带的漆水河,另一说位于陕北黄陵县附近的沮河,两河均是渭河的支流)黄帝长大以后,便也以姬为姓,名叫姬云。(另一个说法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黄帝长大后,因为他个性豪爽,心怀仁义,很受部族人民尊崇,被拥戴为有熊国的部落首领。他利用姬水两岸天然的地理优势,与丰富的矿产资源,鼓励部族民众发展农牧业生产,使有熊部落很快富庶强盛起来,周围许多弱小部落见他好行仁义,以邻为友,就纷纷前来投奔、归顺,使有熊部族逐渐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部族。巫师说他“以土德王天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帝。
如果没有黄河泛滥,就不会有后来的兄弟部落之间的战争,也许,历史就将改写。但大水无情的来了,淹没了姬水、姜水一带,这里的土地水涝成灾,无法适应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两个部落首领便各自带领部族开始大迁徙。黄帝部落的东迁相对一帆风顺。而炎帝部落沿渭水的南迁却命运多舛,当他们来到了土地肥沃的长江流域想要定居,不可避免与这里土生土长的九黎部落为争夺有限的资源产生了矛盾。双方大战于陈州,九黎部落的首领蚩尤性残暴,喜搏斗,部落军事实力较强,炎帝打不过,带领部族逃跑山东曲阜,蚩尤跟着追到曲阜,炎帝又败退到河北孤泉,蚩尤继续追击,炎帝又逃往涿鹿。此时涿鹿是黄帝部族的势力范围,黄帝派使者说服炎帝归顺,炎帝不听,又与黄帝大战于阪泉。
阪泉之战,华夏文明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为了取得这次战争胜利,都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他们不仅调动了本部落的全部力量,而且也联合了其他部落作为盟军。许多文献记载,黄帝率“熊、罴、豹、貙、虎和雕、鶡、鹰、鸢”参战,但估计他们并非猛兽飞禽,而是各部落图腾的名称。大规模的战役一共三次,厮杀相当激烈。
首先,炎帝在黄帝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先发制人,以火围攻,使得轩辕城外经常浓烟滚滚,遮天蔽日,结果黄帝部族的应龙用水熄灭火焰,黄帝帅兵将炎帝赶回并围困在阪泉之谷。黄帝因仰慕炎帝部落的农耕技术,对炎帝部落围而不攻。炎帝火战失利后势力衰弱,也不敢出营挑衅,两军一直僵持。为了不造成伤亡又取得胜利,黄帝在炎帝营外摆阵练兵,炎帝的士兵觉得营外很热闹,就纷纷围观,结果黄帝以此作为掩护,派人兵日夜不停歇的挖隧道伸向到炎帝营的后方,偷袭了炎帝阵营,活捉了炎帝。炎帝不得已只得归顺黄帝,订盟于邙山,共讨蚩尤。
黄帝与炎帝经过战争促进了部落的融合,也促进了不同氏族部落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引发了文明的创造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炎黄”成为野蛮向文明转化的时代象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5 20:49:55 +0800 CST  
@我爱溪水2015 2015-01-25 20:55:08
有创意
-----------------------------
多谢妹妹支持,我一定努力更贴。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5 20:57:25 +0800 CST  
@钟zmy 2015-01-25 22:59:30
加油楼主,使劲顶,刚刚照这个帖子找了好久,的顶一下啊
-----------------------------
:) 谢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5 23:32:27 +0800 CST  
@堕落天使妖姬 41楼 2015-01-26 00:27
王国统治如何赚钱 王国统治如何赚钱 快速回答
http://img3.laibafile.cn/p/l/
204112787.jpg
------------------------------
汗,你问的是游戏还是历史?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6 00:31:55 +0800 CST  
2、黄帝大战蚩尤(涿鹿之战)

相传九黎部落是苗族的祖先,他们的部落首领蚩尤,是相当彪悍的人物,有兄弟81人,个个能征善战,强悍凶猛,善使刀、戟、弓、弩等锋利武器。战争之初,蚩尤凭借着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连连取胜。后来,黄帝请来龙和其它奇怪的猛兽助战(同炎黄之战一样,这些猛兽应该是一些部落的图腾,而不是真正的猛兽)。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黄帝的军队训练有素,阵法奇妙,蚩尤抵挡不住败逃。

据说后来黄帝带领兵士乘胜追杀,在涿鹿一带展开决战。由于蚩尤请来了“风神”和“雨神”助战,黄帝的兵士无法进攻。黄帝也请来天上的“旱神”帮忙,驱散了风雨。蚩尤又用巫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黄帝利用天上北斗星永远指向北方的现象,造了一辆“指南车”,指引兵士冲出迷雾。经过许多次激烈的战斗,黄帝先后杀死了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并最终活捉了蚩尤。黄帝命令给蚩尤带上枷锁,然后处死他。

黄帝战败蚩尤后,长江流域的部族纷纷归顺黄帝,黄帝成为黄河中游一带(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的大部、包括山东、湖北的一部分地区)部落的最强者,周围部落没有不臣服的。黄帝便在釜山大会天下诸侯(即部落酋长),被推举为天子,完成了统一中华的不朽功勋。这一年,据说是公元前2698年。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6 11:55:55 +0800 CST  
15-01-26 11:55
43#
2、黄帝大战蚩尤(涿鹿之战)

相传九黎部落是苗族的祖先,他们的部落首领蚩尤,是相当彪悍的人物,有兄弟81人,个个能征善战,强悍凶猛,善使刀、戟、弓、弩等锋利武器。战争之初,蚩尤凭借着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连连取胜。后来,黄帝请来龙和其它奇怪的猛兽助战(同炎黄之战一样,这些猛兽应该是一些部落的图腾,而不是真正的猛兽)。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黄帝的军队训练有素,阵法奇妙,蚩尤抵挡不住败逃。

据说后来黄帝带领兵士乘胜追杀,在涿鹿一带展开决战。由于蚩尤请来了“风神”和“雨神”助战,黄帝的兵士无法进攻。黄帝也请来天上的“旱神”帮忙,驱散了风雨。蚩尤又用巫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黄帝利用天上北斗星永远指向北方的现象,造了一辆“指南车”,指引兵士冲出迷雾。经过许多次激烈的战斗,黄帝先后杀死了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并最终活捉了蚩尤。黄帝命令给蚩尤带上枷锁,然后处死他。

黄帝战败蚩尤后,长江流域的部族纷纷归顺黄帝,黄帝成为黄河中游一带(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的大部、包括山东、湖北的一部分地区)部落的最强者,周围部落没有不臣服的。黄帝便在釜山大会天下诸侯(即部落酋长),被推举为天子,完成了统一中华的不朽功勋。这一年,据说是公元前2698年。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6 12:41:54 +0800 CST  
啊,发重了,手机发的,刚才半天看不到,以为没发送成功就又发了一次。汗。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6 12:52:08 +0800 CST  
@暮云海天 46楼 2015-01-26 13:10
陶醉,写得很好!继续支持!
------------------------------
唉唉,多谢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6 15:06:45 +0800 CST  
@tqzrd 10楼 2015-01-23 20:30:00
感觉应该是史海的兄弟?
—————————————————
等我仔细排查。:)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6 16:24:52 +0800 CST  
@tqzrd 2015-01-23 20:30:32
感觉应该是史海的 兄弟 ?
-----------------
@暮云海天 42楼 2015-01-26 09:17
史海中的谁呢?
------------------------------
等我自己排查。:)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6 16:29:10 +0800 CST  
三 国家的雏形

黄河流域统一以后,黄帝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此广袤的土地,应该怎样管理?以往的氏族部落,人员结构不复杂,土地面积也相对较小,管理的难度就不大。但现在,不仅土地空前广阔,人口空前多,管理难度呈几何数的增加。所以,黄帝不得不在大臣的帮助下,开始了对国家的设计。

井田的设计: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黄帝用自己的步子丈量土地,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防止人民发生争夺土地的争端。

职官制度建立:土地制度一旦确立,黄帝开始制定国家的职官制度,如以云为名的中央职官,管宗族事务的称青云,管军事的称缙云,又设置了左右大监,负责监督天下诸部落。风后、力牧、常先、大鸿被任命为治民的大臣。据说设置的官位共计120个。并对各级官员提出廉洁自律、以德治国的要求,尤其是设立“九德”这个职位,教养百姓按照规范的品德行事,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等。

专业军队的创建:原始居民的部落之间,经常会发生大大小小的战争,但那时候的战争类似于打群架,大家上来就群殴,毫无章法,实际作战能力大大减弱。为了打败炎帝和蚩尤,黄帝(一说是黄帝的臣子风后)通过操练,教给士卒进退的规矩、聚散的法度,使士兵熟悉各种信号和口令,在战斗时做到令行禁止,协调一致,发挥了军队整体合力。这样一来,黄帝部落在两次战争中都大获全胜,为了要巩固炎黄部落的既得利益,黄帝继续操练军队,军队后来成为国家机器的重要部分。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6 20:43:53 +0800 CST  
四 黄帝时期的发明

建章建制后的黄帝部落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在这个原始农耕文明的大繁荣期,一系列的发明随之诞生。

衣服:黄帝以前人们一向赤身露体。是黄帝教导人们把兽皮剥下来做成衣服的。后来,黄帝的妻子元妃嫘祖始养蚕做出丝制衣服。

音乐:据说乐官伶伦在山谷找到竹子做成箫管等乐器,制定了定五音十二律。不过有关伶伦制律的事情,虽然古籍记载很多,但因为文字过分夸张渲染,大家觉得可信度不高,中西历代学者,经常都持质疑态度。

医药:黄帝与岐伯、雷公探讨人的病机病理,结果这一次对话被记载了下来,编写成了《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成为中医学说中的瑰宝。(一说,《黄帝内经》为汉代医家所著,只是假托黄帝所作。)

文字:据说仓颉是在看到鸟兽走过后留下的爪印和蹄印后产生灵感创造的汉字。

历法:黄帝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测定日月星辰制定了历法,教导百姓在合适的时间播种五谷,但此历法已经失传,无法考证。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7 07:37:37 +0800 CST  
国家雏形这一段,有朋友提出国家雏形概念是否合适,这个提法,确实是我自己表达的,细想这样可能有些不妥,现在去修改,晚点重新登上来。在此,向提建议的暮云海天致谢哈!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7 11:34:01 +0800 CST  
@赵国师顶贴专用号 57楼 2015-01-27 10:10
莫法,要乱套完
------------------------------
对啊,对啊,无法处理。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7 11:39:45 +0800 CST  
@五柳风 58楼 2015-01-27 11:23:00
楼主真是个好妈妈,业余妈妈
—————————————————
确实很业余啊!??多谢鼓励。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7 12:58:10 +0800 CST  
对不住大家,今天出差,路上信号不好无法更新,刚到家,明日一定连续更新。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7 23:25:44 +0800 CST  
为了表达更准确,将昨天的内容稍作修改
3、国家的雏形(国家雏形是我个人定义的概念,学术上准确的说法是这一时期在向国家政权过渡)
黄河流域统一以后,黄帝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此广袤的土地,应该怎样管理?以往的氏族部落,人员结构不复杂,土地面积也相对较小,管理的难度就不大。但现在,不仅土地空前广阔,人口空前多,管理难度呈几何数的增加。所以,黄帝不得不在大臣的帮助下,开始了对国家的设计。
土地制度: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黄帝用自己的步子丈量土地,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防止人民发生争夺土地的争端。
职官制度建立:土地制度一旦确立,黄帝开始制定国家的职官制度,如以云为名的中央职官,管宗族事务的称青云,管军事的称缙云,又设置了左右大监,负责监督天下诸部落。风后、力牧、常先、大鸿被任命为治民的大臣。据说设置的官位共计120个。并对各级官员提出廉洁自律、以德治国的要求,尤其是设立“九德”这个职位,教养百姓按照规范的品德行事,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等。
军队的创建:原始居民的部落之间,经常会发生大大小小的战争,但那时候的战争类似于打群架,大家上来就群殴,毫无章法,实际作战能力大大减弱。为了打败炎帝和蚩尤,黄帝(一说是黄帝的臣子风后)通过操练,教给士卒进退的规矩、聚散的法度,使士兵熟悉各种信号和口令,在战斗时做到令行禁止,协调一致,发挥了军队整体合力。这样一来,黄帝部落在两次战争中都大获全胜,为了要巩固炎黄部落的既得利益,黄帝继续操练军队,军队后来成为国家机器的重要部分。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8 13:06:33 +0800 CST  
5、黄帝的后裔
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共主,国家文明的大门已经被他叩开,他的继承者必将开创更伟大辉煌的事业。
话说黄帝有四个妃子:正妃是嫘祖;次妃方雷氏、彤鱼氏、嫫母。四个妃子,一共生了25个儿子。25个儿子里面最著名的是正妃嫘祖生的两个儿子,一个是玄嚣(即少昊帝,东夷族的首领,五帝传说中有些记载认为少昊是五帝之一。还有一个说法,少昊帝是方雷氏生的。)被封在江水(四川岷江,考证的说法很多);另一个叫昌意,被封在若水(四川雅安荥经)。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昌仆,生下高阳。黄帝死后,埋葬在桥山,他的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即帝位,这就是颛顼帝。
除了玄嚣和昌意,黄帝还有12个儿子被分封出去做了诸侯,他们根据自己的封地名称为自己命名姓氏,如: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由此这些姓氏可以看出,后来的颛顼、帝喾、唐尧、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这些后裔在黄帝到尧、舜、禹时期大都已经脱离黄帝部落,建立了大批的氏族方国。后来,周武王(姬发)从陕西东出中原建立了周朝,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53个,这些姬姓国又以国为氏,形成了中国的大多数姓氏,所以,中国人自称“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8 13:07:30 +0800 CST  
二、颛顼(公元前25-24世纪)
颛顼又是一个神童。据说他的母亲女枢一次梦见一条直贯日月的长虹飞入腹中,由此怀孕而生颛顼,颛顼生下时头戴干戈,并有“圣德”字样。黄帝死后,将部落联盟政权传给了颛顼,这一年颛顼二十岁。
尽管黄帝功勋卓著,氏族部落争相归附,但他给颛顼留下的并不是和谐的大同社会。首先,各个氏族方国是因为联盟首领强有力的武功而臣服,一旦强权的首领去世,统一就会受到挑战。其次,而且经济利益和文化的差异使各部落矛盾重重,部落之间相互征伐。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原本已经兴旺发达的农业生产遭到破坏。颛顼作为一个上承炎黄,下启尧舜的领袖,历史要求他必须完成重任:巩固统一、宗教改革、发展生产。
1、巩固统一
(1)与共工之战
黄帝通过武力征服了炎帝部落,炎帝部族对此有诸多不满。强权的黄帝在位期间,矛盾被隐藏,一旦黄帝逝世,炎帝的后裔共工氏就决心摆脱颛顼的统治。
当时,颛顼部落居帝丘(今河南濮阳东南),处在黄河(约当今卫河)东岸附近。共工部落,居九有(即九州),在黄河中游河西地区(约在今河南辉县境)。看看地图就知道,共工部落在颛顼部落联盟的上流。当时,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祸及百姓。共工氏部落因为自己在上游,所以想把问题简单化,直接修筑西岸河堤,将大水引至东部河堤,这样不仅可以轻松地解决共工氏部落的水患问题,而且,可以顺道教训或者除去颛顼部落。颛顼闻讯大惊,共工氏部落的河岸一旦筑成,那颛顼部落就是头上悬了一条河。但颛顼还没来得及派人去谴责共工氏,大水就来了。洪水迅速冲毁东岸河堤,颛顼部落伤亡极其惨重。两部落为了利益再次决战。
由于共工的行为残害了无辜生灵,引起了人们的愤怒,所以,颛顼讨伐共工得到百姓的广泛支持。双方大战于澶渊(今濮阳西)。战争十分激烈,传说两个首领亲自上阵,并从天上一直打到一座叫做“不周山”的山脚下。不周山地处西北方向,山形奇崛突兀,是一根极高极高的撑天柱。双方在这里鏖战不息,共工连连失败,又后悔自己造成的生灵涂炭的景象,心里万念俱灰,猛地一头向不周山撞去,不周山被拦腰撞断。从此,西北面的天空因为没有不周山的支撑,倾斜下来,东南面的大地受到山崩的剧烈震动,陷了下去,形成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从此江河的水也不同自主地朝东方流去。
这一次战争的胜利,使颛顼巩固了政权,维护了统一。而共工氏最后的一撞,得到了后人的谅解和尊敬。在共工氏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 (司水利之神)。
关于怒撞不周山一段,完全是神话。还有一个说法是女娲看到水怪共工发洪水残害百姓,所以帅华夏百姓讨伐共工,所以,共工怒撞不周山。
(2)划分行政区域
黄帝时代虽然统一了中原地区,但和九黎部族长期形成对立局面。直至颛顼,才形成各民族真正统一。在此基础上,颛顼对中国区域建置进行明确规划,确定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九州的名称和分辖区域。《史记》上说他统领疆域“北至幽陵(今河北、辽宁一带),南至交趾(今广东、广西、越南一带),西至流沙(今甘肃一带),东至蹯木(今东海),”极其广大。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1-28 13:08:35 +0800 CST  

楼主:tqzrd

字数:702656

发表时间:2015-01-23 21:0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27 14:58:07 +0800 CST

评论数:2456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