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演义(原创、首发、每日更新)

@莫不明 2018-10-17 13:00:02
月明如水,物我如一。
仰天长啸,声传百里。
-----------------------------
谢谢朋友长期关注。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17 18:11:09 +0800 CST  
@信陵小司徒 2018-10-17 15:46:00
支持
-----------------------------
谢谢朋友关注。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17 20:13:38 +0800 CST  
于是李翱马上派人拿着自己的名帖来到了药山寺,请惟俨禅师到自己府上来喝茶聊天。不料,李翱多次派人来到药山寺,惟俨禅师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你不下山,那我上山来总可以吧。于是,李翱抽了个空,带着一帮随从来到了药山寺拜访惟俨禅师。
看到本地的一把手来了,药山寺负责接待工作的知客赶紧出来迎接。
知客陪着李翱一路来到了方丈室,此刻惟俨禅师正拿着本经书在看呢,对于外面来了一大帮人,惟俨禅师根本就没理会,继续看着他的经书。真正的禅师,佛来亦不著,何况来的是俗人。
看到当地的一把手被晾在了一边,所有人立马都紧张了起来。
一旁的侍者赶紧上前提醒惟俨禅师道:“师父,刺史大人来了。”
可是惟俨禅师根本就没搭理侍者,继续在那儿看着他的经书。
李翱一看,不由得火冒三丈,自己作为当地的最高长官,三番五次请你你不来,我亲自来了你还爱理不理的,真是岂有此理。于是李翱怒气冲冲的吼道:“见面不如闻名。”说完后,李翱转身就走。
就在这个时候,惟俨禅师喊道:“李刺史。”
李翱听到惟俨禅师在招呼他,自然应答着回过头来。
惟俨禅师望着他道:“刺史大人何得贵耳贱目呢?”
你靠着你的耳朵听闻了我的名声而来,现在你又靠着你的眼睛所见而去。你先前相信自己的耳朵而忽略了应该眼见为实,现在又相信自己的眼睛而认定自己先前所闻为虚。
可是我还是我,并没有随着你耳朵听到的不同和眼睛看到的不同而有任何的不同啊。
但是你的心却已经随着自己的耳朵和眼睛生起分别了啊。
李翱是个读书明理之人,惟俨禅师的话意他自然一下就明白了。看来,这个禅师实在不得了啊。于是李翱立即上前拱手致谢不已。
双方重新寒暄落座后,李翱恭敬的问道:“请问师父,如何是道?”
对于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惟俨禅师没有说话,而是用手指了指上面然后又指了指下面。然后问道:“会么?”
对于禅师的这种作略,李翱自然是搞不清楚的。所以他只得老老实实的道:“不会。”
惟俨禅师只得继续开示道:“云在青天水在瓶。”
云在天上,水在瓶中,这是自自然然的事情啊,原来禅法并不是那么的高深玄妙不可企及啊。
李翱听后心中忽地有所领悟,不由得非常高兴的对着惟俨禅师作礼致谢。并且李翱当场就作偈一则献给惟俨禅师,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悟境。偈曰: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对于这个公案,后来的很多禅师纷纷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
北宋临济宗祖师汾阳善昭禅师作偈评唱道:
云在青天水在瓶,恐君妄解作惺惺。
汾阳问你幽魂听,如实神通现姓名。
宋朝北海心禅师作偈评唱道:
云在青天水在瓶,平生肝胆向人倾。
真金自有真金价,终不和沙卖与人。
元朝松隐德然禅师在给学生们评论这个公案道:“我这里则不然,今日若问德然如何是道?但云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且道与药山还有优劣也无?”说完后,德然禅师把拄杖放在一边就下座去了。

李翱和惟俨禅师两人聊了会儿天,李翱又问道:“师父,如何是戒定慧?”
惟俨禅师直揭根本道:“贫道这里无此闲家具。”
李翱一听,立马就愣在了那儿茫然不知所措。别说李翱,就是现在的大部分参禅悟道之士听了这话后,估计都会茫然不知所措的。
戒定慧,那是佛教的根本理论和修行方式,所谓以戒生定,以定生慧,这是每个僧人都知道并且要去努力修行的。
可是惟俨禅师不但不在意戒定慧这些东西,反而把它们当做无用的闲家具,甚至于这些闲家具都没得。这充分表现了禅是一物无倚的,是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的。
可是,如果没有这些所谓的闲家具的话,僧人们又该如何修行呢?
望着李翱迷惑不解的眼光,惟俨禅师只得继续开示道:“李刺史欲得保任此事,直须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闺合中物舍不得便为渗漏。”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这是中国禅宗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句话。自从惟俨禅师的这句话传入江湖后,立即就被所有的佛学院写进了各自的教案中,成为了老师们教育学生的重要禅语。
登山不到顶,不知宇宙之宽广。入海不到底,不知沧溟之浅深。所以,一个禅客,既要知道宽广也要知道浅深。要能上,更要能下。要能经得住山林的孤寂和清冷,也要能入得了红尘的繁华和喧嚣。如此,才能彻悟大事,纵横于天地间,不受人惑,且能作得天人师。
数十年后,有僧人曾经问唐朝末期的镜清道怤禅师:“如何是高高山顶立?”
道怤禅师道:“只处峭峭。”
这个僧人继续问道:“如何又是深深海底行?”
道怤禅师道:“深湛履践。”

后来,惟俨禅师登山经行,望月长啸,声震九十里。弄得整个江湖为此惊叹不已。
李翱获知后,立即写了一首诗送给惟俨禅师。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笑一声。

当然,李翱在其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著名的作品,是他创作的《复性书》上中下三篇。
《复性书》可以说是宋代理学的根本来源,对于宋代的儒家、理学家们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即便是陆九渊和王阳明之心学,也是深受《复性书》之影响。
可是,纵观《复性书》,其要旨皆从禅而来,只不过把一些词语和语句从佛语禅语转用成了儒语或俗语而已。
由此可知,李翱在惟俨禅师那里,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的。

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十二月六日,惟俨禅师来到了法堂上,忽然,惟俨禅师扯起个嗓门高声大喊了起来:“法堂要倒了,法堂要倒了。”
跟随在惟俨禅师身边的人和法堂外面的人一听,一个个不由得大惊失色,大家赶紧七手八脚的找来木柱,然后在各个方向上把法堂撑住。
惟俨禅师在一旁举手把他们招过来道:“你们都没有领会我的意思啊。”
说完后,惟俨禅师就来到禅座上,端坐着圆寂了,享年八十四岁。
惟俨禅师圆寂后,他的入室弟子冲虚等人在药山寺东边修建了墓塔,把惟俨禅师全身安置在了那里。
唐文宗得知惟俨禅师圆寂后,敕与惟俨禅师“弘道大师”的谥号,敕与墓塔“化城”之号。
可是,惟俨禅师的碑铭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来撰写。
惟俨禅师圆寂八年后,他的弟子拿着惟俨禅师的个人资料,来到了京城,先是找到了崇敬寺的主持,想请这个主持来给惟俨禅师撰写碑铭,这名主持的表弟是唐伸,唐伸文采出众,又是个有名声的官员,所以大家最终礼请了唐伸来为惟俨禅师撰写了碑铭。

惟俨禅师的药山寺盛极一时,在当时是为天下禅学的中心之一。跟随惟俨禅师学习的弟子也是非常的多,不过,其中最著名者,当属云岩昙晟、道吾宗智、船子德诚、高沙弥数人。
其中云岩昙晟的弟子洞山良价禅师,更是创立了禅宗五家之曹洞宗。
不过,世事沧桑,曾经是天下参禅悟道之士心目中之圣地的药山寺,在经过多次兴废后,最终在近代那场众所周知的浩劫中,被摧毁得面目全非不忍直视了。好在近年来,当地政府花了大量的功夫重建药山寺,现在药山寺已是颇具规模,值得一观了。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18 08:44:30 +0800 CST  
@一阵疯818 2018-10-18 16:37:20
支持一下!
-----------------------------
谢谢朋友的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18 19:12:07 +0800 CST  
@春秋乐奕 2018-10-18 18:07:00
楼主的文章别具一格,赞一个。
-----------------------------
谢谢朋友的关注和鼓励。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18 20:30:04 +0800 CST  
@时年拾年qq 2018-10-18 18:33:33
好久都没有像今天这样闲下来静下心看会儿禅宗故事了,看过之后感觉心里很平静,很豁达,很舒服
佛能净化心里的零零杂碎,看来此话不假呀
-----------------------------
谢谢朋友关注。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18 22:13:58 +0800 CST  
第三十三节 大珠慧海

在中国禅宗史上,在中国禅宗高手层出不穷的禅师队伍中,大珠慧海禅师是一个异常特别的存在。
禅宗,历来是反对在故纸堆中打滚的,是反对死读书读死书的。禅宗,同样是反对把佛理或者禅理说得头头是道,分析得条理分明的。
因为语言文字常常是词不达意词不尽意的。而禅,同样是无法说也是不可说的。
无法说者,一来法本无说,二来说似一物即不中。所以,当你说出来的时候,就已经不是那个东西了。
不可说者,别人说出来的,终究是别人的,禅宗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高明的禅师只是引导你看向“那个”而已,至于“那个”到底是个什么?你就要自己去看,自己去品尝了。
但是,在中国禅宗史上,偏偏就有这么一个人,能把不可说的禅理说出来,而且说得天衣无缝说得头头是道,并能契合佛家经论之要旨。也能把枯燥艰涩的佛理说得极具禅味,让那些在故纸堆中打滚之人也能恍然大悟。不但如此,面对无数禅师和法师的轮番挑战,他都能应付自如,并且靠着一副伶牙俐齿让这些前来踢场子之人一个个哑口无言懡囉而退。
这个人就是大珠慧海禅师。
在深厚的佛学功底和出类拔萃的禅宗功夫的支持下,大珠慧海禅师的嘴皮子功夫在当时打遍天下无敌手。而且纵观整个中国禅宗史,也只有宋朝禅宗江湖第一高手圆悟克勤禅师可以和他相提并论。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珠慧海禅师那些让人耳目一新且能发人深省的说理功夫吧。

大珠慧海禅师,虽然在当时是个知名度非常高的禅师,而且诸多的禅宗典籍中也记载了他众多的机缘语录,并且还有《顿悟入道要门论》这种禅宗史上非常重要的专著面世。不过,不知为何,对于大珠慧海的个人履历,所有的典籍都言辞甚少。
关于大珠慧海的个人履历,现在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是大珠慧海禅师是福建省建瓯市人,俗家姓朱。在浙江绍兴市大云寺道智法师那里出家为僧学习佛法。
不过,慧海禅师在大云寺学习了多年的佛法,虽然也是满腹经纶,可是慧海禅师却对自己所学不甚满意,总想着能更上一层楼。
此时,希迁禅师和马祖道一掀起的走江湖浪潮早已席卷天下,风气所向,大珠慧海也坐不住了,他也背起包袱,一路跋涉来到了江西南昌开元寺参拜马祖道一。
马祖道一看着风尘仆仆的大珠慧海道:“你从哪里来的啊?”
慧海禅师道:“我从绍兴市大云寺来的。”
绍兴离南昌,有千里之遥啊。马祖不由得问道:“你千里迢迢不辞艰辛的来到这儿,想干嘛呢?”
慧海禅师直截了当的道:“我是来求佛法的。”
你要求佛法,那我就给你点我的独门佛法呗。马祖马上呵斥道:“我这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
慧海禅师听得莫名其妙的:“请问师父,哪个是我的宝藏?”
马祖继续开示道:“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
马祖的这个话语非常的高妙啊。《金刚经》曰:“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金刚经》又曰:“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金刚经》又曰:“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既然法本无可说,本无可得,本无可取。哪么你来求个什么呢?我又说个什么呢?我又能给个什么呢?
当你所求之心当下熄灭,能给之物遍界无踪,自然就是一物也无了。到了这个时候,你才发觉,你所要求的那个东西,并不在师父那里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它原本就一直在你的身上从未离开过片刻,并且圆满自足周行不殆运用无穷。
慧海禅师是个学识渊博悟性颇高之人,一听之下,立马就认识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他不由得踊跃上前,对着马祖礼拜致谢不已。
自然,慧海禅师就留在了开元寺,跟随马祖道一学习洪州宗禅法。
这一学,就是整整六年。
有一天,慧海禅师得知自己在大云寺的受业恩师道智法师年老体衰需要人照顾时,他便来到方丈室拜别马祖,一路跋涉,回到了大云寺照顾道智师父。
慧海禅师在大云寺为人非常的低调,从不以自己在天下第一高手马祖道一那里深造过六年而自居。
他每天除了用心照顾道智师父外,一天到晚都规规矩矩谨言慎行的,而且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一个呆板木讷的僧人一样。
所以,慧海禅师在大云寺生活了许久,寺里的僧众从来就没有一个人发觉慧海禅师原来是个深藏不露的绝顶高手。
慧海禅师虽然为人低调,外示木讷,不为人知。但是他有一个爱写笔记的习惯。每当有空的时候,他就在房间里把自己参学多年的心得体会写在笔记本上。久而久之,慧海禅师居然就创作了一本书出来,书名叫做《顿悟入道要门论》。
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慧海禅师没事老往房间跑,而且进去就是很长一段时间才出来,也不知道在写些什么,这就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就是慧海禅师的师侄玄晏。
玄晏发现这个问题后,有一天趁着慧海禅师照顾道智法师去了,他就趁人不注意悄悄的溜进了慧海禅师的房间。
进去后,玄晏发现房间跟自己的一样简陋,并没有什么不同。可是书案上有一个小册子,封面写着“顿悟入道要门论”。玄晏一想,慧海禅师多半是在写这个东西。
于是玄晏就在那里翻阅了起来,一看之下,玄晏不由得对里面的内容感到非常的惊讶。原来慧海禅师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啊。
可是书中同样有很多惊世骇俗的高论,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看来,应该把这个小册子拿去给老师鉴定下才行。
既然慧海禅师曾经在马祖道一那里学习过,那么马祖这个当世的第一高手应该能看出个所以然来的。
于是,玄晏立即就把这个小册子揣在怀里,然后不远千里来到了江西开元寺,把这本书拿给马祖审阅。
《顿悟入道要门论》,是中国禅宗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对于佛教哲学和禅学,都有着重大的理论贡献。而且,这种理论,跟历史上的任何理论作品完全是两回事。因为慧海禅师在书中能把枯燥、深奥、艰涩的佛教经论说得深入浅出且极具禅味。还能把人们眼中玄妙莫测不可言说的禅说得头头是道且契合佛家经论。而这,没有深厚的佛学知识和出类拔萃的禅宗功夫,那是绝对办不到的。
自然,马祖道一一看之下,不由得非常的高兴,想不到自己的这个学生竟然有如此深厚的功夫。
于是马祖利用给同学们上课的机会,对大家道:“越州有大珠,圆明光透自在,无遮障处也。”
对于马祖的这个话,同学们下课后不由得议论纷纷。马大师这种人物可不会随便乱讲的呢。越州有大珠,以前的同学中,只有慧海禅师在越州啊,而且慧海禅师俗家也姓朱呢。那么马大师说的人,应该就是慧海禅师了。圆明光透自在无遮障处也,是说慧海禅师已经悟道了啊。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19 09:25:06 +0800 CST  
@信陵小司徒 2018-10-19 07:30:59
早上好
-----------------------------
谢谢朋友的问候。
同好。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19 10:31:40 +0800 CST  
@kkcolcol 2018-10-19 11:47:23
顶一个,百度一下《顿悟入道要门论》,确实通透,以有相的文字,明无相的般若,真是难得。
-----------------------------
谢谢朋友一路关注和支持。
朋友说的是啊。没有深厚的佛学造诣和出类拔萃的禅宗功夫,那是写不出《顿悟入道要门论》这种作品来的。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19 14:43:07 +0800 CST  
@一阵疯818 2018-10-19 11:56:45
顶楼主大作,关于禅宗的内容,还要向你学习。有一些内容可能引用。
-----------------------------
谢谢朋友支持。
共同学习,互相进步。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19 16:43:07 +0800 CST  
@Shmxjdly 2018-10-19 14:45:34
高堂素壁,漫生绡十幅,图张消暑。
不奈火云烧六合,逃也略无逃处。
小派秋声,巨籭凉点,吸焱欠来何许。
故人词翰,此时飞落蓬户。
何幸一笑掀髯,停杯浩唱,三叹遗音古。
雪碗冰瓯无表里,更贮三危鲜露。
咀咽生香,清寒入梦,展转忘宵曙。
对床误喜,与君同听风雨。
-----------------------------
谢谢朋友关注。
这首词,应该是宋朝冯取洽所作的念奴娇吧。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19 19:20:06 +0800 CST  
@时年拾年qq 2018-10-19 12:06:56
一直想问个问题哈,楼主既然能写出来这么多有实力的禅师,想必阁下也挺有能耐的吧,你笔下的那些禅师各个都是辩论高手,估计楼主深得真传,也是个能说会道而且没有几个能赢得了你的人吧
-----------------------------
谢谢朋友长期关注。
本人是个没有能耐的人。至于嘴皮子功夫嘛,多少有一点点,不过,这些都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当不得真的。哈哈哈。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19 22:11:51 +0800 CST  
马祖道一乃是当时禅宗江湖的第一高手,佛法高深莫测,禅机迅猛,能入得了他的法眼之人,天下没几个呢。这个慧海禅师却能得到马大师如此的好评,看来慧海禅师应该是个非常厉害的人了。
于是,一些学生和许多行走江湖之人,就成群结队的来到越州大云寺,找慧海禅师学习交流禅法。并且因为马祖的评语,大家都把慧海禅师尊称为大珠和尚。
不过,虽然有很多人不远千里来到浙江绍兴市大云寺参学于慧海禅师,可是慧海禅师却非常的谦虚,他出来对着大家道:“各位同道,我实在是不会禅啊,也没有任何一法可以展示于你们,所以请你们不用待在这儿了,大家各自散去吧。”
红尘洗梦曰:“其实慧海禅师已经展示一法了啊,具眼者辨取。”
可是,这些人没有一个相信慧海禅师的话,因为马大师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啊,而马大师的话,自然是不会错的。自然,光凭慧海禅师的几句话,是不能把众多前来参学之人打发走的。
大云寺的僧众看到寺里一下来了这么多的人找慧海禅师学习佛法,一个个都感到非常的惊讶,这个平时木讷呆板的僧人,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是个禅法高深的高手吗?
不过,这个问题,实在是太简单了,随便找个什么问题去问问他不就明白了吗。
于是,大伙儿就轮番上阵,各自提出自己的问题来咨询或者勘辩慧海禅师。
慧海禅师推辞不掉,只好来者不拒,随问随答。
一番较量后,所有前来参问之人,竟然没有一个人能难住慧海禅师的。
这一来,不但整个大云寺立即就轰动了起来,事情传入江湖后,也立即就在江湖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越没人能难住你,就越会有人来为难你。你的功夫越高,前来学习的交流的乃至于来踢场子的人就越多。当然,搬个板凳泡杯茶在一旁看热闹的人同样的多。
所以,大云寺很快就在江湖上火了起来,一天到晚前来参学的各色人等那是络绎不绝啊。
不过,不管是哪个来,慧海禅师都是来者不拒,并且随机应变,见招拆招,让任何一个来大云寺参学之人都是叹为观止,敬佩不已。

有几个饱读经书的法师听说慧海禅师也是饱读经书并且辩才无碍,从来没有人能用经书上的内容辩倒过他。他们几个自然是非常的不服气,于是结伴来到了大云寺踢场子。
见到慧海禅师后,带头的法师谦虚的问道:“我们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师父,师父还回答吗?”
看到有人踢场子来了,慧海禅师平静的道:“深潭月影,任意撮摩。”你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随问随答就是了。
既然你不客气,那我也就不客气了。法师马上问道:“如何是佛?”
慧海禅师道:“清潭对面非佛而谁?”
你就是佛啊。这几个法师一听到这话,一个个都瞠目结舌茫然不知所措。自己一个凡人怎么会是佛呢?自己一个凡人又怎么敢作佛呢?
后来法眼宗的掌门人文益禅师评论道:“是即没交涉。”
南宋石溪心月禅师也作偈评唱道:
偃蹇苍髯十万本,参差翠玉数千竿。
风敲月户三秋冷,雨打茅堂六月寒。
过了好半天,这几个法师才回过神来。带头的法师又问道:“师父平时说何法度人?”
慧海禅师道:“贫道未曾有一法度人。”
看到慧海禅师又用禅宗这种招数来回答,这个法师满脸的不高兴:“你们这些禅师就是爱用这种招数糊弄人。”
因为不止是法师也好,还是普通人也好,对于什么问题,都想着我明明白白的问,你清清楚楚的答,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交流啊。可是,他们忘了,很多东西是要明白言外之意才行的。
慧海禅师没有和他争辩,而是反问道:“大德说何法度人?”
既然你们都是法师,肯定要给大家宣讲经论的啊。
这个法师回答道:“我平常都是给大家宣讲《金刚经》。”
既然你是专门讲《金刚经》的,对于《金刚经》自然是非常熟悉的了,那么我们就来交流下《金刚经》的内容吧。
所以慧海禅师不动声色的道:“你曾经宣讲过多少次《金刚经》呢?”
法师有点自得的道:“我已经宣讲过二十多次了。”
慧海禅师接着问道:“《金刚经》是哪个说的啊?”
法师一听,不由得立马就大声的反驳道:“你们这些所谓的禅师就是爱这样故弄玄虚戏弄大家,出家人哪个不知道《金刚经》是我佛如来说的呢。”
慧海禅师也没生气,而是平静的道:“若言如来有所说法,则为谤佛,是人不解我所说义。若言此经不是佛说,则是谤经。离此之外,请大德为我说说看。”
这可是个两难的问题啊。因为《金刚经》道“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既然我佛如来都不承认自己有所说法,那么《金刚经》就不是佛祖说的了。可是若言此经不是佛说,则是谤经。因为法师刚才也说了,这个世界有谁不知道《金刚经》是佛说的啊。既然讲经不对,不讲经同样不对,请问你又如何给我讲呢。
这几个法师一听,立即就把嘴巴闭上了,因为他们对此实在是无解啊。
读者朋友们有兴趣的话,也可以想想如何才能回答慧海禅师的问题。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本觉守一禅师作偈评唱道:
百非四句都拈了,敢问云何会此经。
却是虚空能讲得,炽然常说有谁听。

有个行者也来找慧海禅师参学:“请问师父,即心即佛,哪个是佛?”
慧海禅师马上反问道:“你怀疑哪个不是佛?指出来给我看看。”
这个行者立即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慧海禅师开示道:“达即遍境是,不悟永乖疏。”
任何高明禅师的开示,都不能死抱着不放,哪怕是马祖道一这种天下第一高手的奇言妙句。对于书本上的文字也好,师父口中的语言也好,学人都要能透过语言文字,领悟到后面的真意才行呢。

有个名叫法明的律师也来踢场子,他对慧海禅师道:“你们禅师家多落空。”看来,法明对于禅师不依经解义,不按照书本上的内容来交流传授,一天到晚只晓得玄之又玄答非所问的空谈非常的不满。
慧海禅师却反驳道:“却是你们这些宣讲经论的座主多落空啊。”
法明一听,不由得大惊失色的道:“何得落空?”我们讲课的教案全部来自于经论,而且每一句话都是在经论上有出处的,怎么可能落空呢?
慧海禅师道:“经论是纸墨文字,纸墨文字者俱空,设于声上建立名句等法,无非是空。座主执滞教体,岂不落空?”
法明律师也反问道:“哪么你们禅师落空吗?”
慧海禅师道:“我们禅师不落空。”
法明律师不解的道:“为什么我们座主落空,你们禅师就不落空呢?”
慧海禅师道:“文字等皆从智慧而生,大用现前那得落空。”
法明律师听后,不由得对慧海禅师赞叹不已,随即便对着慧海禅师作礼致谢,然后就回去了。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20 08:50:25 +0800 CST  
@信陵小司徒 2018-10-20 10:05:27
顶起来
-----------------------------
谢谢朋友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20 11:47:55 +0800 CST  
@kkcolcol 2018-10-20 10:50:57
顶一个,慧海禅宗的讲法,在当时很新颖,现在已经成为佛油子的口头禅了。
-----------------------------
朋友说的是啊。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20 14:04:29 +0800 CST  
@一阵疯818 2018-10-20 08:43:21
我研究过一段时间的禅,请问您对禅的理解是什么?
-----------------------------
谢谢朋友关注。
禅者,归家之路也。当你跋涉千山万水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找到回家的路,进而归家稳坐之时,你蓦地发觉,你根本就没有离开过自己家园半步。
禅者,解黏去缚之道也。当你费尽心思去除掉你心内的怨气、杀气、怒气、傻气、火气、官气、财气、傲气、呆气、贪气、酒气、才气等等等等,直至去无可去之处,你蓦地发觉,本自无缚,何解之有?
当你终至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之地,这个时候,世界的万事万物都不能迷惑你了,对你来讲,行住坐卧无非是道,纵横自在无非是法。你确实可以在天地间作逍遥游了。
当本人正在这里口若悬河怡然自得的说着这些自以为是的高论时,旁边终于有人按捺不住,走过来一记耳光就扇了过来,并且呵斥道:“这个世界本就清凉如斯,何得在此聒噪不已?”
面对呵斥,本人也只能捂着脸懡囉而退,还这个世界本来清静。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20 21:54:27 +0800 CST  
有个三藏法师有天也跑来和慧海禅师切磋佛法。他问道:“真如有变易吗?”既然是法师,他问的问题肯定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了。
慧海禅师岂有不知之理,他平静的道:“有变易。”
三藏法师马上抓住了漏洞:“师父错了啊。”既然称之为真如,那么它就是非实非虚,非真非妄,非有非无,非生非灭,非增非减,非垢非净的。既然是真如,那么它就是真性常如,无变异,不转易的。这个佛家的各种经论上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呢。
慧海禅师马上问道:“请问有真如吗?”
真如肯定有的啊。所以三藏法师毫不迟疑的就回答道:“有。”
慧海禅师道:“若无变易决定是凡僧也。岂不闻:善知识者能回三毒为三聚净戒,回六识为六神通,回烦恼作菩提,回无明为大智真如。若无变易,三藏真是自然外道也。”
三藏法师一听,这话有道理啊。于是他说道:“这样说来,真如确实是有变易的了。”
慧海禅师马上批评道:“若执真如有变易亦是外道。”
三藏法师一听,万分不解的道:“师父先前说真如有变易,如今又道不变易。请问如何才是呢?”
慧海禅师道:“若了了见性者,如摩尼珠现色,说变亦得,说不变亦得。若不见性人,闻说真如变便作变解,闻说不变便作不变解。”
三藏法师听后,不由得大为叹服道:“你们南宗的顿悟禅法实在是深不可测的啊。”
在慧海禅师的这则开示中,我们除了领略到慧海禅师辩才无碍外,还可以看出慧海禅师对于佛家经论的的高度领悟。佛法,是不二法门,真如,你说变和不变,都是外道的二边之见,没有领会到佛法的真谛啊。所以,慧海禅师的开示,才显得如此的精彩绝伦而意义深刻。

有几个平时专门宣讲《华严经》的法师也来到大云寺找慧海禅师切磋功夫。见到慧海禅师后,带头的志法师问道:“我们听说师父不赞同‘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说法,请问为什么呢?”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句话来自于东晋、南朝宋时僧人竺道生的说法。
数十年前,也有僧人拿着这句话去请教南阳慧忠国师:“竺道生曾经讲过:‘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有人不许,认为是邪说。亦有人信,觉得这个说法不可思议。不知若为?”
南阳慧忠道:“此盖是普贤、文殊大人之境界,非诸凡小而能信受。皆与大乘了义经意合。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乎?又《摩诃般若经》曰:‘色无边,故般若无边。'黄花既不越于色,岂非般若乎?此深远之言,不省者难为措意。”
既然经论上说得清清楚楚,而且禅宗功夫登峰造极的南阳慧忠国师也作了充分的说明和肯定,可是你又凭什么不认同这个观点呢?
面对这伙法师有备而来而且自认道理十足的逼拶,慧海禅师平静的道:“法身无像,对翠竹以成形;般若无知,对黄花而现相。非彼黄花翠竹,而有般若法身乎?《金光明经》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黄花若是般若,般若则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如人吃笋,应总吃法身也。如此之言宁堪齿录?对面迷佛长劫希求,全体法中迷而外觅。是以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
这几个法师一听,马上就把自己的嘴巴闭上,再也不提任何问题来挑战慧海禅师了。

一个法师听闻慧海禅师的大名后,也来到了大云寺和慧海禅师切磋佛法。
慧海禅师问道:“法师平常宣讲何经?”
法师道:“我平常给大家宣讲《三昧经》。”
慧海禅师马上提起自己身边的拄杖道:“这个是三昧?不是三昧?”
对于这种禅家的作略,这个一辈子照本宣科的法师自然是茫然不知所措的。
看到满脸通红愣在那儿的法师,慧海禅师道:“贫道主持事繁,没功夫打你。”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儒释道三家历来都是争论不休,各说其理的。但是,很多人对于儒释道三家之间的争论还是没个准的。
于是有僧人问慧海禅师道:“请问师父,儒、释、道三教同异如何?”
慧海禅师道:“大量者用之即同,小机者执之即异。总从一性上起用,机见差别成三。迷悟由人,不在教之同异也。”
不论是儒释道三教,还是万事万物,都是一心之作用,三教之不同,乃至于万事万物之不同,并不在于它们本身有什么差异,而是迷悟由人而已。
慧海禅师的这段简短的开示,却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因为它不但说理深刻,颇具禅意。而且这还是中国佛教史和中国禅宗史上,关于儒释道三教一体的最早最重要的论述。这个观点,对于后世的禅师,对于中国佛教史和中国文化史,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既然那么多的法师、律师和禅师之间互相切磋交流乃至于互相攻讦,谁也不怕谁,谁也不服谁。所以王长史问慧海禅师:“法师、律师、禅师,阿那个最胜?”
慧海禅师道:“法师者,居狮子座。泻悬河之辩,对稠人广众,启凿玄关,开般若之妙门,等三轮之空际,若非龙象蹴踏,安敢当人?律师者,启毗尼之法藏,传寿命之遗风,洞持犯而达开遮,秉威仪而行轨范,叠三翻之羯摩,作四果之初因,若非宿德白眉,安敢造次?禅师者,扬其枢要,直了心源,出没卷舒,纵横应物,咸均事理。顿见如来,拔生死之深根,得现前之三昧。若不安禅静虑,到者里总须茫然。随机授法,三学虽殊,得意忘言,一乘何异?”
如此看来,慧海禅师并不以自己是禅师而贬低同行的律师和法师,这和他对于儒释道三家的见解完全一致啊。
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慧海禅师是如此说的,而他自己,确实就是这种难得之人啊。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21 09:30:23 +0800 CST  
@信陵小司徒 2018-10-21 07:09:47
早啊
-----------------------------
谢谢朋友关注。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21 11:07:12 +0800 CST  
@kkcolcol 2018-10-21 11:32:39
顶一个
-----------------------------
谢谢朋友一路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21 12:00:09 +0800 CST  
@时年拾年qq 2018-10-21 22:54:58
@四川红尘洗梦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礼轻情意重!【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土豪打赏。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0-21 23:34:57 +0800 CST  

楼主:四川红尘洗梦

字数:1665631

发表时间:2018-03-18 19:25:4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8 00:53:01 +0800 CST

评论数:282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