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金刚经》:盘点释伽牟尼在经书中揭示的那些精准预~言和惊世秘密

金刚经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11:13 +0800 CST  
《金刚经》第三品在整篇经文中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这一品首次阐述了三个贯穿《金刚经》整篇的中心思想:
1. 对待众生无分别心
2. 渡化与“自渡”
3. 四相:世人的成相、着相与乱相(破相)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11:25 +0800 CST  
1.对待众生无分别心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佛祖对须菩提说,所有的大菩萨们,应当这样去降伏其心。

接着指出了众生的定义:不论是卵生的生灵,如鸟、鸡、鸭类;胎生的生灵,如人、牛、羊等;湿生的生灵像苍蝇、蚊子等;化生的生灵如飞蛾、蜻蜓、蝉、蝴蝶类;有形体的;无形体的;有灵性的;无灵性的,有情感和无情感的,都是众生。

因此,凡是众生,菩萨都应该不生分别心的去对待,去渡化,只有菩萨无分别心的去看待众生的时候,才不会夹杂个人好恶和偏私在其中,所传播的佛法才会更为的接近“本真”。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12:45 +0800 CST  
2.“渡化”与“自渡”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

但是紧接着,佛祖又说,如果我们对众生真正做到无分别心的去渡化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又相当于没有任何对象可以渡化的。

为什么呢?

这个答案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在这个问题的本身,而后半部分的答案据前半部分的逻辑推导而来的。

我们先看前半部分的答案。

刚才说到了,菩萨如果对众生不抱有分别心都要一视同仁的去渡化,那么要如何才能何故 到这个“无分别心”呢?

众生又称生灵,就是因为众生有“生”有“灵”,这是众生的“共性”,不去分别众生灵的大小、种类、正邪、善恶、信仰、地域等等,这些都是生灵的“个性”。

因此,要做到无分别心的第一点,就是道德要要知道众生的“共性”是众生“个性”的本质,因此,应更加注重众生的“共性”,而不去执于众生的“个性”。


众生的“个性”是“表”,“共性”是“里”。

因此,从众生的共性出发,菩萨与众生均为“生灵”,无有分别,菩萨就是众生,众生就是菩萨。

基于以上的理解,当菩萨无分别心看待众生的时候,菩萨就是众生,众生就是菩萨,那菩萨又需要渡化什么呢?

所以,后一半的答案就是:

众生渡化众生,菩萨渡化菩萨。

即——众生自渡。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13:10 +0800 CST  
佛祖讲这个道理,源自于他早年时的一个感悟。

当时佛祖释伽牟尼曾思考,若是“我”要去渡化世人,一生不遗余力,或可渡化了数万人,让数万人增长慧识,能让这数万人在世的数十年摆脱了诸般苦痛。

那么一百年后呢?五百年后呢?

若以五十年为单位的时间来看,我似乎是能做的都做了。

但若以百年为单位的时间来看,我又什么都没做。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佛渡世人”为相,“世人自渡”方为本。

因此,他最终想明白了这一点,我不再直接去渡化众生,而是要教会“众生渡众生”,即“众生自渡”。

于是,佛祖此后开始着力的培养“罗汉”和“菩萨”,将“慧识”教授给罗汉和菩萨,让罗汉和菩萨去传播佛法慧识,渡化世人,最终去实现“众生自渡”。

只有这样方能让佛法慧识在世间“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13:34 +0800 CST  
3.四相:世人的成相、着相与乱相(破相)

对于“四相”来说,我个人认为鸠摩罗什把它翻译归纳起来叫做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非常贴切的。而玄奘的翻译,加了三个,成为七相(命者想、士夫想、补特伽罗想、意生想、摩纳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虽是更细化了些,但反而让人多生疑虑,我们在这里仍以鸠摩罗什的四相作解。

然而,现在比较权威的四相释义,大家看过以后仍是觉得晦涩难懂,而且这个释义本身也是有问题的。

我们先来看看现在的四相释义:

众生对个体心身所错执之四种相。又作四见、我人四相、识境四相,即:

(一)我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我所为实有。
(二)人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生于人道为人,而异于其余诸道。
(三)众生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依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
(四) 寿者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从生至死)之寿命,长短不一,因人而异。

对以上的释义,因为我的佛学基础太差,反正我是看不明白的,我自己也逐字的对照字义翻译成白话文来看了,仍然没弄懂这其中的道理。

索性便不再去深究了,清空脑子里的这些内容,我们换个思维重新来解过。


在说“四相”前,我们首先得先溯源,先要弄清楚佛祖释伽牟尼对“相”的核心理论。

佛祖释伽牟尼认为,世间万事万物,均有生有灭,有成(兴盛)有败(衰退),这与我们中国古文化中认为的万物均顺应“生长收藏”的根本规律实际是一样的。

而这些规律在万事万物中会通过外在的现象的体现,我们把这些事物外在的现象在人的心脑中形成的内在的观念或认知,称之为“相”。

正是因为“相”是基于人们对事物外在的现象的分析判断认识而产生的观念或认知,所以说“相”其实代表了这些观念或认知往往是偏离本质的,固此,“相”也被称之为“虚相”。

佛祖又对人容易着的“相”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分类,于是就有了“四相”的说法。

因此,我们要了解“四相”,首先要知道这“四相”是哪四相,又是如何产生的。


佛祖释伽牟尼之所以拥有“无上慧识”,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与他善于从多纬度去看待一个事物是息息相关的。

而当他以“相”为象,来看一个人从生到灭的过程的时候,便将这个世人诸“相”的发展看得透彻了。

他将世人的“相”的发展分为了“成相(生相)”、“乱相(破相)”“无相(离相)”三个阶段。

我们逐个来看。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30:23 +0800 CST  
第一部分:世人之成相


1. 成相之我相

一个人,在TA产生独立意识(即意识到自我存在)的那一刻开始,事实上,他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他的意识上都在从一个纬度或多个纬度不断的在填充“我是谁”这个问题。

比如,我们首先是从这个纬度去填充问题的,“我是妈妈和爸爸的孩子。”

慢慢的,这个纬度越来越多。

我是出身于“教师家庭”的孩子;
我是XX的长辈,XX的晚辈;
我是出生于“中国XX省”XX民族的孩子;
我是一个文科生。
我是国内著名XX大学的经济管理系的高材生。
我是XX地分管“经济”的县长;
我是XX的领导,是XX的下属……



好了,我们现在可以理解什么是“我相”了:
我们在这个世间所 “天然生成”的“特定”的每一个“角色”。


是的,“我相”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那么,什么又是执于“我相”呢?

1).执于我相之单纬度成相

打个比方,一个男孩在出生的数年时间内,或许TA最重要的角度就是“我是妈妈/爸爸的孩子”,这是正常的。
但如果这男孩都长到二十几岁了,还是只习惯“我是妈妈的孩子”,那就有问题了。

我们想想,这个男孩去相亲谈恋爱,在和他的女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十句话里面有八句都是:
“哦,这个啊,我妈说……”,
“哦,那个啊,我妈说……”

现在网上给这类人创造了一个词,“妈宝男”,绝大多数女生都对其抱着避而远之的态度。


在上面的内容中我提到了“纬度”一个词,大家也发现了,我们的“角色”是多纬度的,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这个“角色”都在发生着变化。

而如果一个人总是习惯以自己一个单纬度的“角色”自居,思想和意识都固守在这个“角色”里不出来或是出不来,那就是执于“我相”了。

像上面说的这个男孩,思想和意识都长期的固守在“我是妈妈的孩子”这个角色里的,他的“自我认知”基本上属于是单纬度的。

这个可怜的孩子算是属于“成相”失败的一种,算得上是“执于我相”中最初级的一类了。

2).执于我相之角色切换障碍

执于我相还有一种类型,就是一个人有自我角色的多纬度意识,但太过于“沉迷”其中一个纬度的角色,而难以实现角色的切换。

我在上面的内容提到过,一个人的角色是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比如说,我们在学校上学的时候,是“学生”,乘车回家的路上是“乘客”,出去旅游的时候是“游客”,在菜市场买菜的时候是“顾客”……

如果我们在这些时候的角色切换存在障碍,只会让自己徒增烦恼。

打个比方,我上面提到的那个上了国内著名XX大学的经济管理系的高材生毕业后几经努力终于成了XX地XX县分管经济的副县长。

平时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下属和邻居亲戚都对他毕恭毕敬,不论是言语上还是行为上都饱含着浓浓的“敬意”在其中,让他很是受用。

这天我们这个副县长去菜市场买菜,菜贩隔着摊位把菜扔在他面前,他瞬间就起火了!
“干嘛呢?”
“怎么就扔过来了?”
“你这什么态度啊?”
“你懂不懂礼貌了?”
“有这样拿东西的吗?”
“你知道我是谁吗?”
……
我们这个副县长气得不行,我堂堂一个副县长来买你的菜是给你面子,你居然把菜直接给我扔过来,有这样的吗?

这就是典型的“角色切换障碍”,在菜市场这个纬度的时候,大家的角色就是商贩和顾客两种,商贩隔着摊位把菜扔过来在这个纬度可能就是一个通用有效率的做法,而我们的副县长,还沉浸在“副县长”的职位角色带来的尊荣中不愿出来。

当他还以“副县长”这个角色出现在菜市场,而不愿意切换到“顾客”这个角色,才是造成他愤怒、烦恼的根源。

事实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许多领导从“位子”上退下来以后,得抑郁症和重病(尤其是肝经疾病)的概率比例都要高很多。

其根本也在于他们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活在“我是领导”的特定身份中,然而当自己从这个角色脱离出来以后,仍然难以脱离这个角色所带给他们的“习气”。

让自己的“本心”迷于这个“我执”中,难得明心见性。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35:42 +0800 CST  
2)成相之“人相”

什么是人相?

我们可以简单化理解:我们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而着人相则是指我们为了维护自己在他人中的形象而生出的诸般行为。

还是用我们那个副县长来打个比方。

我们副县长原来是国内知名XX大学经济管理系的高材生,因为自己在经济方面水平特别高,所以,他周围的人都尊敬他为经济大师。
“X县长,您作为一个经济大师,有什么大作吗?我一定去买来看看啊?”

我们副县长一听,嗯,对啊,我一个经济大师怎么能没有出过书呢?
不行,我得写一本关于经济方面的书。
怎么写呢?写什么好?
这书内容一定要有价值啊,要不会弱了我大师的名头啊。
于是我们副县长写书去了。
……
“X县长,你们经济学界的大师,平时都怎么娱乐啊?作为上层人士,您肯定打高尔夫球吧?能不能指导一下?”

额,高尔夫球,高尔夫球……
对啊,我也是个“上层人士”了,不会打高尔夫球,多丢人啊。
我得学,一定得学,还要打出水平来。
否则,怎么对得起“上层人士”的身份呢?
于是副县长又去学打高尔夫球去了。
……
“咦,X县长,您怎么也在这里吃饭?您也喜欢吃这家的红烧肉?我还以为您这样的大领导,不会来这种小餐馆吃饭呢?”

有道理啊,我堂堂一个副县长,在这种小餐馆吃饭确实和身份不符啊。
这红烧肉的味道……哎,算了,得注意身份,以后不来了。
以后还是去大饭店吃得好。
副县长再也没去那家小餐馆吃过饭。
……
再说一个例子:

有个女孩,有天一时心血来潮临时起意,穿得特别淡雅清爽,这突然变化的打扮,让他人耳目一新,于是得到别人的一致称赞,都说她是“淑女”。

这让她很是受用,心里充满欢喜,于是自己之前的运动鞋牛仔裤都不穿了,每天都穿得特别淡雅的风格。

后来她进一步了解到了淑女都是笑不露齿,从不跑跑跳跳,于是她爽朗的大笑和活泼爱运动都被她扔掉了。

最终,她成为了别人眼中的真正的淑女。

但是,她的本心,如果她还找得到自己的本心的话,她真的是想做一个“淑女”吗?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37:45 +0800 CST  
3)成相之“众生相”

什么是众生相?在这里,众生相和上面所讲的人相,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个“众”和“人”。

简单点说就是,众人设定了一个特定的角色,和人相相比就是一个人数多少的问题。

所以说着众生相即是指:

这个社会设置了一些特定的角色,然后我们就按照这个社会社定的角色标准去过自己的人生。

我们继续用副县长来举例:

我们副县长刚当上领导后,立志做一个好官,然后学习为官之道。

他发现所有的书上都说,要当一个好官,应该清正廉明,艰苦朴素。

书上说,生活要过得朴素,一个整天大鱼大肉的官员一定不是清官。

书上说,当一个好官就应该学习孔繁森,要学习焦禄录,他们都是当官的榜样。

自己的吃穿都极其简朴,省下来的钱都捐给他人,虽然自己过得清贫,但心怀百姓,一心让老百姓过得更好。

于是,他开始按照“焦禄录”“孔繁森”式为官之道来要求自己。

饮食:一个星期只吃两顿肉,平时多吃素菜粗粮。
衣服,不买名牌,春夏秋冬各三套,绝不多买。
交通:买辆二手自行车上下班。
工资:除开支以后的,都捐出去。

这个社会设定了一个”好官”“清官”的角色,为这个角色设定了具体的生活方式和标准,然后我们的副县长就案例按照这个标准去规划自己的人生,过自己的生活。

他并没有去想过,做一个“好官”和“清贫”有什么必然联系;
他也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让老百姓过得好,自己就得过得很差;
他更没有想过,这个所谓的“好官”的标准和做一个好官,究竟是不是必须。

再说个例子:

一个女孩从小立志当一个优秀科学家,而她一直以来接受的“优秀的科学家”这个角色的标准就是“立志终身为人类科技进步而努力”;

“优秀科学家”的榜样就是像居里夫人、爱迪生这样的不顾个人安危、废寝忘食,一心为人类科技进步的大局而奋斗的科学家。

她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最终成功进入某科研机构,一心铺在了科研上,立志要研究出举世震惊的科研成果。

而她,过了三十岁,还没谈恋爱,更别说成家了,她几乎没有任何的业余爱好,她也不会做饭,甚至不会用微波炉。

她没有想过,她从小立志要达成的目标,是不是她真正的人生目标;

她也没有想过,有一天她达成目标以后,生活不会因为她达成目标以后停止,她又应该再树立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她并没有想过,或许她一心追求的目标并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目标”,只是“科学家”这个角色的其中一个目标,而这个角色,应该只是她人生中诸多角色中的一个。

所以,我们说的执于众生相,就是一个人沉迷于一个社会所设定的一个角色中,无法脱离这个角色的预设。

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真实的自己,不被这些特定的“角色”所绑架。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40:02 +0800 CST  
4)成相之“寿者相”

寿者相,也可以称之为“知见相”。

这里的“寿者”是喻指“年长、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人。

寿者相的意思是说,在某个领域或行业具有一定地位、权威和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习惯以自我的“知见”为标准去对其他事物给出建议和评价。

还是用副县长举例:

我们的副县长算是是一个经济学的专业人才,然后有天他的一个下属写了一篇关于经济学的文章,请他指正。

他看完之后,对着他的下属一通大骂:
“就你文章这水平也好意思说是在分析经济?
你说你懂经济吗?
你知道经济发展的规律吗?
你看看你这个文章连基本常识都没有,还写什么写?”

然后下属弱弱的回复说,我文章的基础理论是基于国内XXX老师的XX理论。

“XXX他懂经济吗?他懂个P,他写的那些东西能称为理论吗?
他就是在瞎忽悠,专忽悠你们这种小年轻!”
……

说个正面的例子:
有个学习艺术的学生去拜访大学里一个比较权威的教授,这个学生给教授说,他想办一个艺术展,并将这个艺术展的档次拉高,邀请业内的许多知名大师都来参加。

教授听过以后呢,并没有骂这个学生。
而是很平和的给了他意见:

你要做这个艺术展呢,是很好的。只是以你现在的资源和影响力,你想把这个艺术展办成大规模的就比较困难了。
你看,要办大规模的艺术展需要有很好的艺术家人脉和资源;
还需要有水平有影响的艺术作品,而且数量还不能少;
另外场地的选择和装饰还需要投入比较大的资金。

这件事情上啊,如果你能把作品、场地的问题解决呢,那我可以介绍XXX老师给你认识。
他是市XX协会的理事,认识很多知名的艺术家,如果他同意帮助你的话,那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
所以我建议你呢先在后两个问题上去努力看看,如果能解决到时候再来找我,如果解决不了,那这件事你就再等等,有合适的时机和资源的时候再做,你看怎么样?
……

寿者相,是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会“着”的相,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而若是有人在这个领域和他的认知相异,这时候,就最容易着寿者相。

其实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教授以他的经验来分析,以这个学生的现在的能力,是基本不可能办成这件事的。
但他并没有凭自己经验去完全否定这件事情,而是从他的角度去帮那个学生换了个角度分析问题,让学生对这件事情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然后把决定权交给这个学生。

这就是不着于寿者相。

换句话说,事实上教授的认知也并不一定全对,因为教授他本身的认知也并非就是全面的,有可能他并不完全了解这个学生还有哪些可以利用的潜在资源会对这件事情有帮助。

也就是说,这件事并非完全会如他所料无法开展,但他因为未着于寿者相,因此并未将此事下定论,反而给了这件事增加了更大的机会。

在潜意识中,我们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认知是对的,是客观的;与自己相异的就是错的,是主观的。

尤其是正好在遇到自己认为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的时候,一旦发现和自己理解的不同,大多数人连想都不想就先去争论,去维护自己的观点。

因此,寿者相,也可称为知见相,这是一个在“多知多见”的人身上更容易着的相。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41:44 +0800 CST  
第二部分:世人之乱相(破相):

什么是乱相?
乱相是指,一个人开始对之前自己的“成相”开始产生动摇和质疑。


比方说,我们的副县长突然有一天,想到以下一连串的问题:

我真的是名牌大学的经济学高材生吗?
我真在的经济学上很专业吗?
我真的是经济学界的权威吗?
我真有必要写一本书吗?我真的是上层人士吗?
我就是副县长,副县长就是我吗?
我真的要做一个清贫的“好官”吗,我过得不清贫就不能做好官了吗?

“我”和这些“身份”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这些“身份”就是“我”?还是“我”就是这些“身份”?
如果我放弃了这其中的一个“身份”,我还是我吗?
如果我放弃了所有的这些“身份”,那么我是谁?

他的这些想法我们看上去很乱,但其实这也是他第一次意识到 “相”和“真我”有所区别。
当他意识到有“相”的存在,并思考“相”与“真我”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就是乱相。

而只有“乱相”,才可能会“破相。”

所以说,乱相其实是一个人成长的标志,是一个人的慧识得以突破的门槛。

而“破相”是指在对自己的“相”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以后,让自己的思维和意识跳出了这个纬度和“角色”

我们接着说副县长。

副县长觉得自己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情,我认可自己在经济学的专业性,但我决定不写书了。
因为,他想来想去,也没想明白,为什么是经济大师就一定得写书。

在他决定不写书的那一刻,他破了一个自己的“人相”。

同时,我们副县长再一次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菜贩和第一次一样,又把菜扔在了他面前,他刚要发怒的瞬间,突然间又生出一个念头:算了,他也不知道我是副县长,犯不着和他生气。

然后突然又想到,其实我现在就是一个买菜的,什么县长不县长的呢?县长只是我工作的一个职位嘛,我时时以副县长自居,是不对的。

哎,怪不得我自己老是生气上火,原来都是这个原因啊。

在我们副县长想明白“副县长”只是他工作的一个职位的时候,他破了一个自己的“我相”。

我们副县长继续一如既往的买蔬菜的时候,忽然看到了一大块五花肉,这让他一下子想起了那家小餐馆的红烧肉。
然后, 他突然想要不我买一块肉回去自己做来试试。
但转念又自我否定了。
我是一个好官,清官,我应该朴素节俭,要像焦禄录一样,过得了清贫的生活。

走过五花肉的肉摊后,他再次起了念头:做一个好官清官和节俭清贫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对啊!有什么关系呢?
我用自己正当的收入买五花肉做红烧肉,有什么不对呢?
这也不会影响到我做一个好官和清官啊。
我花自己的钱让自己吃好点穿好点又怎么样呢?
我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的钱都捐出去给其他人呢?
把经济工作上做好一些比捐我几十年上百年的工资都要管用啊。

于是我们副县长掉头回去买了一大块五花肉,自己回家做红烧肉去了。
这是破了一个自己的“众生相”。

晚饭美美的吃了一顿红烧肉,我们副县长心满意足的开始上网看新闻打发时间,他发现了一篇关于经济分析的文章还挺有意思,于是看了看作者。
咦,就是上次那个下属说的那个经济学家嘛。
发现这一点,自己就不由的想去点关闭键。
在要关掉窗口的一瞬间,他突然又想,我没看作者是他以前,怎么没这么快想关掉呢?还觉得写得有点意思,难道我是因为看到作者是他才抗拒的?
因为看到他以前的一些观点和自己不一样,觉得他是错的,水平低,所以对他写的东西都产生了抵抗?
嗯,先看完再去反驳他。

然后我们副县长,认真的把文章看完了。
看完之后,他发现,按这个经济学家的逻辑,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毛病啊。
自己以前怎么会有完全相反的判断呢?

第二天,我们副县长又叫之前写文章的那个属下过来,重看了一遍他的文章。
看完以后,他认真分析了一下,对他下属说:

嗯,你这个文章,如果基于这个理论的话,在XX方面你觉得写全面了吗?还有XXX这个问题,也应该还有这几种解决方法对不对?
另外,你看,把这个理论用在这种情况的时候,是不是不太妥当,你看换成XX理论是不是更合理一些?
好了,你自己回去想想,再改改,回头可以再拿来,我再给你些意见。
……
我们副县长,这破了自己的一个“寿者相”。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42:55 +0800 CST  
第三部分:世人之无相(离相):

关于“无相”的释义,《大乘义章》中将其分为两义,内容如下:

《大乘义章》:言无相者、释有两义。一、就理彰名。理绝众相、故名无相。二、就涅槃法相释。涅槃之法离十相、(《涅槃经》三十: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故曰无相。


《大乘义章》认为,无相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理绝众相”,第二个是“离十相”。

先看第一个“理绝众相”,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我“了解”什么是万物的“相”,所以能够“断绝”诸相。

“离十相”呢,就显得狭义而具体一些了,是佛门中人以修行的角度,将诸相形象的分类总结为十相,然后呢,告诉大家在修行过程中,我们不能“执于”这些相,要知道如何将自己的思维和十相分离开来。

总体来说,这样的释义还是比较形象和贴切的。

先将“无相”放一放,我们先回到《金刚经》第三品的内容中来,对经文内容做一个通解。


佛祖对须菩提说,诸菩萨应该这样去清除自己的杂念保持清静。

佛祖说这句话的深意在于,当佛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诸菩萨已经将注意力(念力)都放在佛祖身上去了,而暂时把“我要如何降伏其心”的念头放一边不再去管它了。当菩萨们把这一念头抛一边不去管它的时候,事实上菩萨已经在“降伏其心”的“状态”了。

佛祖停顿了一会,看见诸菩萨都还一脸期待的等着他说下文。

不明白?好吧,佛祖退而求其次,继续开讲。

你们平时都想着要“灭度一切众生”的意志,那我就以你们这个“灭度一切众生”的意志来给你们举例说明一下好了。

在这世间,不论是卵生的生灵,如鸟、鸡、鸭类;胎生的生灵,如人、牛、羊等;湿生的生灵像苍蝇、蚊子等;化生的生灵如飞蛾、蜻蜓、蝉、蝴蝶类;有形体的;无形体的;有灵性的;无灵性的,有情感和无情感的,都是众生。

因此,凡是众生,菩萨都应该不生分别心的去对待,去渡化,只有菩萨做到无分别心的去看待众生的时候,才不会夹杂个人好恶和偏私在其中,所传播的佛法才会更为的接近“本真”。

但是呢,如果我们真的做到了无分别心去渡化众生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又相当于没有任何对象可以渡化的。

为什么呢?
这第一点,若是我们“看到”了“众生”的共性,而不去执于众生灵的大小、种类、正邪、善恶、信仰、地域等个性的时候,菩萨就是众生,众生就是菩萨,那菩萨又需要渡化什么呢?

所以说啊,这第二点就是我们不应该抱着要渡尽众生的“心念”去做事,你想想,既然世间生灵,“异形而同灵”,菩萨就是众生,众生就是菩萨,那就不存在渡化不渡化的问题了。

而是“众生自渡”。

所以说,诸菩萨抱着“渡化众生”的心念去渡化众生,实际上还是没有做到“无相”,仍然是着于“菩萨”这个相渡化众生。

如果诸菩萨不能够脱离“四相”,那菩萨就算不得是“菩萨”。

讲完了这些,诸菩萨可明白如何去“降伏其心”了吗?




好了,通解完以后,我们再回头说“无相”。

“无相”者——对世间诸相,“了然而无所住”。

什么意思呢?

就是,首先我们要对“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们在此基础上去做到让自己的思维在“四相”上“无所住”,而得以离四相。

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明白,所谓的“无相”不是说让我们做什么都“漫无目的”,反而是要让大家明确做事的“初心”,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事,以此来了却这个“初心”。

我们去买菜的时候,自己就是个顾客,我们不能够否认这个身份,同时,要懂得让自己的身心去匹配这个“身份”(即实心实意去做好买菜这件事),买完菜回家的路上,我们是司机,我们也需要去匹配这个身份,并做好司机应该做的事,礼让行人,懂得自我保护和保护路人……

再打个比方,我想给我侄子做个我小时候很喜欢玩的风筝,做这件事情的初心是“让侄子体验到我这个时代童年的乐趣”、“做件事会让我感觉到开心”。

然后,在我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有人给我说,“你做的这是什么啊,太难看了吧,市场上卖的比你的好看多了。”

还有人说,“你花这么多时间去做这些“没用”的事,不觉得是在浪费生命吗?”

也有人这样说,“你的行为太幼稚了,没头脑啊,直接去买一个多方便啊,省时又省力。”
……
我若是听了他们的话,按现在的卖的风筝的样子做了改变,或是听了他们的话不再“浪费自己的时间”,而是去直接买 了一个风筝给我侄子。

那么,我反而是“有相”了。

可能我按他从的想法改变了做法以后,说明我做这件事的时候是不够用心的,我也反而是失去了做这件事的“初心”。

所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做到“无相”,是要找到自己本心的需求,了解自己所处的阶段,不会迎合别人,不会固执于自己,不会去迎合专家权威,只遵从自己本心的意愿。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抱着“初心”实心实意,脚踏实地的去做好它,才会让自己避免生出过多“杂念”,才能真正的做到“无相”。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48:09 +0800 CST  

现在,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在《金刚经》的第三品中,佛祖在告诉诸菩萨如何“净杂念,守静笃”的方法:

菩萨们想要“降伏其心”这样的念头,就像沾在你身上的尘埃一样,现在你想要除去身上的尘埃,需知那些尘埃便是你的心念,你不动它,它就不会杂乱起来,就像你除尘的过程,便是造尘的过程,诸菩萨想着要“降伏其心”的念头,就是让你迷失本相,看不清自己的“尘埃”。

诸菩萨们“渡尽众生”这样的念头也是如此。

所以说,诸菩萨想要清杂念,保持内心的清静,不是要人去不停的想着(动念)如何才能让心灵的湖面平静,而是脚踏实地、安心静气,不去过多计算得失利害的去做事。

脚踏实地、安心静气的去做任何事情,不要总是执于做这件事的“得失与结果”(无相),不要过多的要求这样做的所“得”(获得内心的清静),那样反而会生出许多的烦恼和妄念来,它们就像落在你“心灵湖面”的石块一样,让你迷失和看不清自己。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49:16 +0800 CST  
金刚经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布施”

在佛学中,目前比较权威的释义认为布施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止观)、般若(智慧))之首,六度是指“波罗蜜”(获得无上慧识)的六种方法,关于六度的释义是否有偏差,在这里暂不论,此后再行细究。

我们先看现在佛学中对布施的释义。

布施意为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

1.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以改善众生的心性。

2.无畏布施——凡对痛苦的人,用温暖爱心加以安慰,遇人困难,施于援手解难,使受苦受难者心中得到平安,没有恐怖感。如对寺庙佛堂等,献出劳力清扫维护;或对毁谤正法者,能以无畏精神伸张真理感化之。

3.法布施——以自己所学,领悟的佛法真理,向世人宣说,使众生同沾法雨,转迷成悟。

将“布施”分为财布施、无畏布施、法布施三类是极为形象的,然而在其释义上,还可以更为直观易懂。

1.财布施:给予穷苦之人物质上的帮助,让他们得以减轻“身理”上的苦痛。
2.无畏布施:给予感到痛苦的人安慰宽解,消解他们内心的痛苦。
3.法布施:教授那些身些痛苦的人解决苦痛的方法(智慧),让世人具备解决解决自我痛苦的能力。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4:01:08 +0800 CST  
“有色之相与无色之相”

《金刚经》的第四品第一个词是“复次”,我们可以理解为“其次”、“再次”的意思。

这说明了《金刚经》第四品的内容是紧接着第三品来讲的,两品的内容具有很强的连贯性。而当初昭明太子给金刚经分品加标题的时候,将其分为两品,多是从内容讲义上来区别。

也就是说第四品的内容是紧接着第三品的,佛祖将他想要讲的道理分为两个方面来阐述,第三品是第一个方面,而第四品是他所讲内容的第二个方面。

那么第三品和第四品之间具体是以什么标准来作区别的呢?

《金刚经》第三品中佛祖所讲的佛法一大核心内容为佛祖在教导菩萨不要着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都属于“无色之相”。

什么是“无色之相”?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对人们对认识自我和世界的逐渐成型的“自我思维意识”上容易导致的 “认知障碍”的归类总结。

而《金刚经》第四品,则讲的是“有色之相”。

但是,我们不能将“有色之相”理解为这些“相”就是有形的,而是指人们在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过程中在对“有形事物”的认知层面上,而导致的“认知障碍”的归类总结。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4:01:30 +0800 CST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这段话,我们可以大致这样去理解:

佛祖说,须菩提,这其次呢,诸菩萨正确的修行的方法,应当是心无所“住”,即让内心保持在“空明”的状态上去传播慧识。

佛祖紧接着细说道,要保持“内心空明”的话就要不让自己执于“色”去布施,不执于声、香、味、触的感观层次上去传播慧识。

但为什么在这里,佛祖要将“色”和“声、香、味、触”分开来说呢?

因为在这里,“色”并不仅仅指的是“五色”(可观之色)的意思,在佛学中,用一个“色”字归总了世间不同状态的“事物”。

目前佛学中对“色”较为权威的解释,是将“色”法分为有表色、无表色、极微色、极迥色四类。

这种分类倒是极为形象的,但释义的内容有些偏差与不足之处,我们对此做一些微调:

有表色是指世间一切可以通过人体的感官去识别和“相对”形容的事物。比我们直接能够看到分辨的青红黑白黄等颜色,比如花草树木等。还有比如像“长短”、“胖瘦”、“高矮”等能够“相对”去形容的事物。

无表色是指世间可感可知但没有特定的“实形”的事物。比如热能、电能、原子能这类看不见但却能够感知到的“能量”等事物。

极微色是指世间肉眼看不见的至小至微的事物。比如细菌、病毒、细胞核、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事物。

极迥色是指世间致大致稀的事物。比如地球大气、太空、银河等事物。


在佛祖说了“不住色布施”以后,紧接着又说,“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这里既有并列关系,也是对“不住色”作一个细化补充的说明。

意思是我们通常是通过声音、视觉、味道、触摸等方式去认知事物的。但如果说我们过于依赖和相信“声音、视觉、味道、触摸”去认识世间的这些事物,就容易对事物产生“偏执”的认识。

我们举个例子,在一个漆黑的夜里,有人打开门问我,你知道屋里有什么吗?我一看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这时候,我若仅是依据“可视”的角度来看的话,我会说,漆黑一片,什么都没有。

但当这个打开灯以后,我们发现屋里放了各式各样的东西。

或许这个例子会让许多人觉得有漏洞,但我们可以想一想,现在有多少人不是抱着这样的观念呢?有他眼睛看不见的,就不相信那个事物的存在。所以,现在有一些人说,“眼见唯实”才是最大的“唯心主义”也不是毫无道理的。

同样的道理,若我们仅是以一个事物的声音、味道、触觉、形状来作为我们对该事物的“认知”,必然都是不全面的。

那么我们通过声音、视觉、味道、形状、颜色综合来判断事物的时候,是不是就对这个事物有全面认知了吗?

也不全面。

多了几个纬度,是会让我们对事物认知更接近这个事物的程度更深一些,不会那么偏颇,但也不会全面。

天地分阴阳,事物分表里,执于色、声、香、味、触只是让我们认识事物的“表相”的方式,若执于表,则失其里。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4:02:28 +0800 CST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佛祖接着对须菩提强调说,菩萨应该这样不住于相的去布施,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菩萨不住于相的去布施,那么他的获得的福德将是无可估量的。

有人可能会想,佛祖这怎么像是在以“布施”的好处来利诱菩萨去“布施”呢?

实则有这样的理解是因为对“福德”一词的理解出现了较大偏差的原因。

福德一词,我们首先需要分开来看。

福者,吉也。在这里是指,因为自身的行为导致的外界的事物带来的“好的影响”。

比如说,有菩萨在灾荒之年,拿出自家的存粮布施给灾民,这些灾民非常感念菩萨的恩德,主动帮助菩萨做许多事情解决了许多难题,这也是“福”的一种。

佛学中有一个词叫做“回向”,用在这里倒是更适合一些,就是菩萨的善行得到外界的“回向”。

德者,合道也。是指懂得顺应规律的去做事,在这里代指“智慧的境界”。

意思是说,如果菩萨不住于相的去布施是顺应规律的,只有不断的顺应规律的去做事,不断的积累,才会让自己智慧的境界不断提升,没有止境。

上面说到的菩萨在灾荒之年,拿出自家的存粮布施给灾民,也是在顺应规律做事,这里的“规律”则是指“人心所向”,即人性的规律。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4:03:06 +0800 CST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这段内容,佛祖是在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两个问题:

1. 菩萨不住于相的布施,于人能获得更多的信念尊敬,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于己能扫除自己获得更高智慧的障碍,让智慧的提升少有障碍。

2. 你们不要听我说了“福德不可思量”,就又因此而“住了福德的相”,菩萨不住相的布施,福德虽不可限量,但福德也如同“虚空”一样,不可去“思量”。

最后,佛祖还在强调说菩萨要记住这两点。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4:03:26 +0800 CST  
金刚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金经经》的第五品,中心思想是在说明“相”之本。

相之本是什么?

就是这一句:“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我们在前面说过,“相”是指事物外在的现象在人的心脑中形成的内在的观念或认知。

也正是因为“相”是基于人们对事物外在的现象的分析判断认识而产生的观念或认知,所以说“相”其实代表了这些观念或认知往往是偏离本质的,因此,“相”也被称之为“虚相”。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4:10:13 +0800 CST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须菩提,你认为若是我们通过一个人的“形象”能够全面的认识他吗?

在这里,身相指人之形象。

而“如来”在这里并不是指的是“佛陀”,也不是指“无上慧识”,而是用来代指事物的“本质”。

佛祖这样问的意思是,我们能不能够通过事物的“形状”来全面的认知这个事物呢?

接着须菩提说,不能啊,只通过一个事物的“形状”是不可能做到对这个事物的全面认知的。

他说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那“佛祖”不是说过吗?一个事物的形象,并不能反映真正的“形象”。

须菩提也是挺好玩的,这回答看似回答了,事实上呢也相当于没有回答,而是把问题又抛回给了佛祖,这可是您说过的话啊。这里也有一个潜在的意思是,这个问题还是要您给我们详细讲解呢。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4:10:36 +0800 CST  

楼主:新理砖家

字数:744

发表时间:2018-03-21 20:56:5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22 17:42:22 +0800 CST

评论数:64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