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金刚经》:盘点释伽牟尼在经书中揭示的那些精准预~言和惊世秘密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祖自然明白须菩提的意思呢,于是就给了须菩提一个真正的答案:“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我们说这一品主要是在讲“相之本”,那么这相之本的答案的核心就在“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这一句话上了。

所以,我们只要弄明白“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这句话的含义,这一讲的内容就都通透了。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4:10:58 +0800 CST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的第一层含义:你所看到的现象,都不是真实的。




因为你看到的一切现象,都只是影像资料!

我还在上学的时候,和同学关于一个物理问题引起了争论,争论的内容大致如下:

假如我们通过一个望远镜看到一个距离地球一百光年的星球上的有一个人正在打球,那这个人是目前就在打球还是看到的是他一百年前在打球?

这个问题引发论战,我当时和几个同学认为这个人就是正在打球,也有几个同学认为那个人是一百年前在打球,我们看到的是过去。

我当时觉得难以理解,我们怎么会看到过去?于是坚持己见,直到大家跑去问了物理老师,然后老师讲了各种关于光的传播、速度这些内容后,我才有些不情不愿的接受。

但后来我因为两件事情,让我认可了这个理论。

一天晚上电闪雷鸣,天边闪电划过两到三秒,我才听到雷声传来;而如果闪电在是在近前的话,看到闪电了听到雷声是基本同步的

还有一次,远处在爆破作业,我们距离很远,在我们看到爆破后的两三秒后,爆炸声才传来。

这是声波和光波传递速度导致的差异,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都是通过波传递的,不同的波有不同的速度,所以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时间有差异。

那么,如果你在我面前,我在你面前跳了一个“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其实你看到的也不是真实的,我其实可能已经在0.0000001秒前就完成了这个动作,但是因为这个时间差非常微小,小到我们完全无法判断得出,所以你会觉得这是即时发生的。

那么打个比方,如果,如果我和你面前隔着一层能够极大比例降低光波传递速度的屏障,这个屏障能让光波一个小时以后才传递过来,那即使我就在你面前几米的距离 ,我跳完“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以后,已经在楼下吃着火锅喝着啤酒了,而你却会看到我还在你面前跳舞。

和你一起的一个朋友因为我的舞姿太销魂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走下楼来,却看到我在楼下和朋友开心的吃火锅……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的第二层含义:你所看到的现象都只是表相,并不是事物的“本质”。






我在阳台上种过一些花,有一次一株植物叶子大都枯萎了,我开始不断给这株花浇水,修剪枯萎的枝叶,但这株花仍然没有好转,最后完全枯死了,等我将这株花从土里挖出来的时候才发现,花的根已经全都腐败了。

因此我有了一些经验,后来又有一株花同样出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认真做了分析,认为根源仍然出在根上,于是我又把整盆花挖出来,结果发现,这株花的根叶非常发达,以至于吸收不到充足的营养,花盆过小已经成为花生长的阻碍。我细细的理清了花的根部,重新换了大的花盆,加了泥土,没过几天,我发现这盆花又顽强的活了过来,而且长得生机勃勃。

其实我的第一株花枝叶枯萎只是这株花的根本(根)受到损伤而造成的表相,就像人生病一样,只是“症”而非“病因”,而我努力去浇水,修剪枝叶都只是针对表相去努力改善,就像大家常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实是努力错了方向,所以最终没起到任何作用,花仍然死掉了。

有一年,我曾任职的一家公司,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这项改革让大多数员工都多了一项收入,表面上都给大家都带来了福利,因此施行起来没受到什么阻力,很快便通过并执行起来。其中有一部分员工角色因此而发生了变化,自己从拥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员工变成了没有固定工资,而是造某些区域市场业绩分红的“股东”,但好在收入也多数都有微微的增加,因此也没太过在意。但时间久了以后,却都发现因为政策不断的调整,分红慢慢减少了,再后来,听说公司出了新政策,因为市场因素,甚至连分红都暂停了。
最后,大家总算明白了,其实这一系列的改革,都只是“表相”,裁员才是最“根本的目的”。而这个目的最终成功实现了,以极少的代价裁掉了许多的员工。(公司经营有各种因素,我们不以此论对错。)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的第三层含义:你所看到的现象,大都是不是全面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观看其他事物往往都有一个特定的“视角”,如果我们仅仅是“横看”了庐山,而没有“侧看”,会觉得庐山是“岭”;反之,只“侧看”而没有“横看”,会觉得庐山是“峰”;如果这时候两个人在一起讨论庐山的时候,起了争论,那这种情况如何分对错真假?

都是对的,也是错的,都是真的,也是假的。

在这里,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古人的“阴阳学说”是多么的质朴?有古人认为,事物皆分阴阳,阴和阳单独展现时皆为真;但阴阳共现时又互为假象。

再回过头来看看原文中的前一句“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这时是否对此话有了一定的理解了?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的第四层含义:你所看到的现象(对现象的判断),往往夹杂了自己的“偏私”。





以前在公交车上看见过一个不顾他人一人占两个座位的人,起初众人大都对她一脸厌恶,然而看到后来她在招呼后来上车的一个行动不便老年人过去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对她之前的判断有些武断了。试想一下,如果有人只看到她占座而没看到她让座,对她的印象和认识会是如何?

在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人对同一个事物抱着截然相反的看法。

再说说大家都知道的“中西医之争”。

网上有很多人认为中医无用,好多人都是因为自己或者身边的人用中医治疗无效,甚至认为因此耽误了病情的人,因此不信中医或是攻击中医,甚至全面否定中医。

但同样的网上有很多人喜欢中医,推崇中医,有许多人也是往往因为见证过中医治疗方式的效果。而且网上也有狂热中医情结的人认为中医无所不能的。

那我们先看看下面几个问题:

这许多排斥中医攻击中医的人,即使见过有人用中医中药治好病的人,有多少人因此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那些拥护中医的人,如果见到中医对某些疾病无能为力的时候,是否怀疑过中医仍然有不足的一面?

且不论划分“中医”和“西医”的标准是否妥当,单从一个现象就否定或肯定一个事物是否是正确的?

事实上,那些认为中医无用的人往往是选择性的忽略甚至是有意避开了去思考中医没有治好病的其他几种可能:

1、 遇到的中医医生水平太低
2、 服用的中药药性质量有问题
3、 没按医嘱按时服用
4、 没有遵守服药禁忌……

因为,有时候,他更愿意去维护“自己的观点”,因为,那个观点是“我”的。

此为人心之“偏私”是执于“我相”的表现。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的第五层含义:所有事物的“形体”,都是气、或灵或气灵化合的“表现形式”。




“气”我们可以理解为“能量的储存状态和传递方式”。

比如说一块煤炭,它的本质就是“气”,而这块煤炭的“形”则是“能量”的表现形式,是能量的一种储存状态。

大家都知道煤炭是怎样形成的。

一棵树,因为地质变化的原因,被埋在了地下。千百年以后,被埋在地下的这棵树不断的在吸收地下的能量,当它吸收的能量已经饱和的时候,也就是达到“树木”所能承载的能量的极限的时候,这根树木就发生了“质变”,开始变成了一块“煤”,“煤”的性质是比树木能够承载更多能量的,于是它又能够不断的吸收地下的能量。

煤炭烧完以后,释放完它的能量以后,就成了土渣,这些土渣,就像是能量的“容器”,能量都跑了,我们就“看到了”这些“容器”。

木头也是一样,烧完以后剩下的灰,也是能量的“容器”,但一棵有生命的树和一棵没有生命的树区别在于没有生命的失去了“灵”,有生命的树,还有“灵”的存在。

“灵”我们可以理解为“信息的储存状态和传递方式”。

对于一棵有生命的树,“灵”是怎么体现的呢?

体现在这棵树的树叶长成什么样?
这棵树的生命周期有多长?
这棵树的树皮是什么样?
树干的密度能长到多大?

所以说,一棵有生命的树,它的本质是“气”和“灵”化合的产物。

人也一样,其本质就是气灵化合的产物,“气”是我们的身体,而我们的“意识”、“思维”、也是我们的”基因”也就是DNA,都是“灵”的储存状态和传递方式的总合。我们通过“DNA”将自己的一些基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所以说,所有的花草树木、动物、人,也包括极其微小的有“形”的生命体(如细菌、真菌等)均是气灵化合的产物。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4:12:47 +0800 CST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我们弄明白了“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的含义,再回过头来看原文下文中说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句话的含义大体也有了眉目,“如果我们不执着于事物的表相,不夹杂着自己的偏执私心,才有可能更好的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附: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在日常的生活中的应用

不执于微,知本而为:
做任何事情,要有明确的目的(本),再制定具体的方法,不要执着于一些细枝末节,要仔细但也要有全局的眼光;

知其表里:
任何事物需要一分为二看待,要学会通过各种现象去分析事物更深层次的内因。

广而能全:
多多倾听接纳他人的意见,有可能大家都是对的,只是“视角”不同,而更多的“视角”才能让我们更好的掌握这个事物。

为而不争:
不是说不要大家不去竞争,而是说不要因为和自己的认知不同就轻易的否定他人。在否定他人之前,自己需要先告诉自己:他有可能说的是对的。其次,尽量避免和他人争论,这样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换个角度,对即是错,错却成了对,在发表解释完自己的观点后,尽量平静客观的看待与自己不同的意见。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4:14:03 +0800 CST  
作者:szgyt 时间:2018-03-21 14:04:54
佛系

=====================

呵呵,如果按照我们现在大家对“佛系青年”的概念来说,我算不上的。

有一点点差别,如果我们把所谓的“佛系青年”对待事物的态度总结为“顺其自然,相信美好”的话,我总体上的态度要多四个字,“努力争取,顺其自然,相信美好”。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4:48:01 +0800 CST  
金刚经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2 10:08:33 +0800 CST  


《金刚经》第六品可以说是被曲解得最深的一品内容了,曲解的原因用这一品内容中的两个字来形容特别形象:“法相”。

事实上,绝大多数专于学佛之人都愿意给别人说佛法渡众生,佛法是至高无上的,佛法是万能的,他们自己不会去否定佛法,也见不得他人否定佛法,正是因为抱着一种“法相”,所以即使是佛祖自己说佛法不是万能的,他们也不愿意去接受,反而会想,佛祖一定不是这个意思,是我没弄明白,嗯,是我没弄明白。

于是,自己冥思苦想,反复“揣摩”,最终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圆满”的给经文内容做了释义。

这是着于“相”了的,在前面说“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的时候,若是一个人着于相去看待事物的时候,必然会夹杂着自我的“偏私”在其中。

其实《金刚经》第六品主要是在讲“多”和“无”的关系,同时指出了学习佛法的人最容易犯的两个错误:“过”与“不及”。

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话来说,这一品其实就是在讲“守中之道”。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2 10:08:44 +0800 CST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





须菩提问佛祖,世尊,若是有部分众生听了您所说的内容,(这里指的是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会不会去坚定的相信它呢?

佛祖回答说,你不应该这样说。

为什么佛祖要说须菩提不应该这样说呢?因为佛祖知道,须菩提会问出这个问题,说明须菩提已经对此生了“实信”。

佛祖并不认为对某个事物有“坚定的相信”是对的,若是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抱着坚定不移的态度,其实也是着了“相”的,正是因为这种“坚定的相信”太过了一些,反而成了一种执念。
同时,如果说有人会对一个事物抱着“坚信”的态度,那么这种态度最终会发展为“不信”,为什么呢?执念之所以称之为执念,皆是因为执念是夹带着特定的主观色彩的,一个人一旦生了执念,这种执念也会按照自然规律(阴阳循环、生长收藏)发展,“坚信”发展到极点,那么“不信”就会慢慢开始产生。
最终,就可能会导致有更多的人会因此而更加迷茫,那么佛法便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打个比方,有个小孩,从小一直很崇拜他的爸爸,认为他爸爸说的话都是对的。所以特别听他爸爸的话。

这个小孩慢慢长大以后,慢慢的发现有许多人和事与他爸爸的观点都有分歧,若是他始终抱着“爸爸是对的”这样的观念,那么这个孩子可能始终都走不出他爸爸的“相”,这是一个人的“执念”。

那么有一天,他一直按照爸爸的话去规划自己的生活,然后遭遇了重大挫折的时候,他突然间觉得,他爸爸的话也有不对的。这时候,他失去了原先的价值观,但新的价值观却并没有成型,这时候,他整个人很容易陷入迷茫之中,对以后的生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2 10:10:32 +0800 CST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






佛祖接着说,我离世五百年后,如果有持戒修福者,看了这段话能够相信它,并且认可这段话是真实客观的,我们应该知道,这并非是因为他是因为受这个佛那个佛的影响才变得有智慧,从而认可这段话;

更不是因为他读了成千上万佛经受到教化,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智慧,乃至于他一看到这段话就毫无疑虑的相信。


这段内容中有两个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细细研读的。

第一, 为什么佛祖举一个例子,偏偏要加上一个“五百年后”这样的字眼?

第二,为什么说如果有人认可这段话,并不是因为受到“佛”的教化才产生的“净信”呢?

第一个问题,我想用本品内容里的四个字来说明:“悉知悉见”。

悉知悉见什么意思?大家尽可以往玄忽的方面去想。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佛祖释伽牟尼其实是一个“大预言家”,他准确的预见了五百年后的一些事情。

他很清楚的知道,在五百后以后,“佛门”会发展成什么样。

他深知五百年后,他的后辈门人会以他的思想为核心,创教立派,虽说他本人无意创教立派,但佛教成形却会是必然的产物。

他也深知五百年后,世有“经文八千,旁说四万”的这种情况,后辈门人们纷纷著书立说,解经说典。

所以,佛祖在举这个例子的时候,特意的加了“后五百岁”四字。因为在经过五百年的发展传承后,才会出现他在例子中所说的那种情况,有少数人会自称“成佛”,更有千万的经文旁说流传于世。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佛祖会说若有人认可这段话是真实客观的,并不是因为受到“佛”的教化才会产生的净信呢?
第一是因为佛祖预见了五百年后,后辈门人们纷纷著书立说,解经说典,是时会有“经文八千,旁说四千”的情况,然而经文中或多或少均有个人私意掺杂其中,必然会离原意越来越远。

如果说有人能够从这些经文和所谓的“佛”的教化中就能够真正理解这段话的“真意”,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二点,事实上,佛祖已经在他回答须菩提的这段话中,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答案并不是其他,正是因为他是个“持戒修福”者。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2 12:42:04 +0800 CST  
“持戒修福”



先说“持戒”,被后世之人一分为二成“持”与“戒”。并将“戒”形成了“律”,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等。

到了今天, 我们一看到“戒”字,便自然而然的与佛教的诸多“戒律”相合,等同于“明文规定的禁止的行为”。

但事实上,佛祖释伽牟尼的本意却与此大相径庭。而且在《金刚经》中,这个“戒”须离不得“持”字。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2 14:09:38 +0800 CST  
1.“持戒”的本意为何?




持者,握也,“保持”、“把握”之意。在这里,大致可以理解为“顺道而为”,意思是懂得了一个“道理”,然后按照这个“道理”去做事。

戒者,消之,弱之,除之,在这里是指控制、消弱之意。

这样看来是无法理解的,因为“戒”后面还有一个隐藏的“主语”。

那么这个“宾语”是什么呢?

用现在佛语来说,可以理解为“六欲”,即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之欲”为“贪”为“痴”;“意之欲”为“妄”。

所以说,这里的“戒”是指,能够很好的去控制和消弱自己的贪痴妄念。

我们将“持戒”二字连贯起来,大致可以这样理解:

懂得一个道理后,能够很好的按照这个道理去做事,能够很好的控制和消弱自己的贪痴妄之心,让自己的身体(精气神)及行动和“思想意识”保持和谐统一。

前几年有句话很流行,“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句话引起许多人的共鸣,因为有很多的人都有同感,自己是懂得的很多道理的,但这似乎对改善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帮助,这个问题带给太多人困惑。

但在《金刚经》中,佛祖给出了答案:仅“持戒”二字。

你懂得了一个道理,但你没有因为懂得这个道理,而按照这个道理去相应的调整你的行为,这有什么用呢?其实这也想当于说,其实你没有真正懂得这个道理。

若说一个人真正的明白了某个道理,那一定是他按照这个道理为标准,去调整修正了自己的某些行为。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2 14:10:17 +0800 CST  
2.诸多"戒律"是如何形成的?



先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胖子,自己特别喜欢吃各种美食,但自己又受不了他人随时拿他的体重来调侃他,于是下决心减肥。

他第一个减肥的方法是运动。

在运动一段时间以后,发现体重只是有所减轻,于是停了运动,结果没多长时间体重又反弹回去了,于是他放弃了运动减肥。

又开始执行他的第二个减肥方法:戒肉食。

吃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大白菜以后,他的体重也是略有减轻,但长期的吃素随时随地的饥饿感让他对肉食的欲望越发的强烈,终于有一天,他夹起了一块红烧肉……

体重的问题已经成为他最大的心病,最后,他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去做了胃大部切除手术。

故事完了。

我们再来回过头来说,佛门中诸多"戒律"是如何形成的?

就是这样形成的。

控制不住自己的色欲,于是入空门远离女色;
因为吃了肉食会想人想起动物被杀害的场景,影响内心的安宁,于是戒荤……

消弱自己的贪痴妄念,如果我们只是针对表面的现象去做努力,那么这些努力多会白废,因为方向不对。

像上面这个胖子,其实他并没有去思考分析导致自己肥胖的原因是什么,根源在哪里。

是因为摄入的脂肪太多,消耗的能量太少?还是因为饮食结构出了问题?或是饮食习惯不规律?

没有找到根源而只是针对表面现象去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始终都还会在那里。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2 15:16:48 +0800 CST  
作者:szgyt 时间:2018-03-22 15:17:46
拜读楼主大作,受益非浅,支持

========================
大作不敢当的,感谢支持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2 15:34:32 +0800 CST  
3.不可否认“戒律”中多能导人向善、有益修行的内容。

比如不偷窃、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贪婪、不贪婪等诸多戒律都是能够有益人修行的。

多有佛法注重传播和培养“和美”“与人为善”的人性,让世人能够更完整的认识自我和世界,从而减少诸般苦痛。

然而佛法历代相传几千年,其间不乏有人将个人体会参悟掺杂其中,而个人认知与境界参差不齐,以至佛门经文千万,精华糟粕从此并行于世,让人难分真伪。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2 17:15:57 +0800 CST  
接着说“修福”。




“修”者,正也,有校正、调节、改正之意。

“福”者,我们之前在讲“福德”的时候说过,可以理解为“吉”的意思,是一种“好的正面的影响”。

“修福”连在一起在这里是指,修心(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观念)修行(修正自己行为),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行为。


那么“持戒修福”的意思就直观了,我们把顺序反调一下,说是“修福持戒”(修持)也是可以的。

一个人,通过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意识,修正自己的行为,不多空想,实心实意的去做好自己需要做的事,就能够很好去消弱自己的贪痴妄之心,让自己保持身体(精气神)和“思想意识”的和谐统一,自己自然就会不断朝着好的方面去发展。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2 17:16:20 +0800 CST  
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




佛祖接着上面的内容又说,我很清楚的知道,这样的人(持戒修福者)慧识的提升是没有止境的。为什么呢?

因为真正懂得持戒修福(修持并重)的人,不再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没有法相,没有“非法相”。

那么会是“法相”什么又是“非法相”?

这个问题有点大了,因为关于“法相”的的解释在佛学界上百年来都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但实际上,说来很惭愧,我这个佛学的门外汉基本上是完全看不懂各位前辈们争论的内容的。
所以我还是一样抛开不管,接着说自己的观点。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2 17:17:00 +0800 CST  
“法相”与“非法相”





“法相”与“非法相”是佛祖这一品中首次提出的概念。

前面我们说这一品主要是在讲“多”和“无”的关系,具体体现就在这两个词上。

我们先从整体内容上来说,这一品中,须菩提是在针对“凡所有相,皆为虚妄”来提问引出的内容。

当佛祖知道了须菩提对此产生了“实信”以后,又告诉他这种“实信”也是一种执念,是着了“法相”,但是呢,如果你完全忽略把这段话当成“空气”的话也不对,因为这也是一种执念,是着了“非法相”。

简单来说,就是说“过犹不及”都是有所偏颇的,我们对任何一个事物依赖太“多”和完全“无”视都是着了“相”的。

所以说,我的理解是,“法相”在本品中是说,我们不能过于的倚仗“佛法”,“非法相”是说,我们也不能完全的无视“佛法”。

要懂得平衡有度的去运用“佛法”,做到“用”而不“迷”。

这也是在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该过于的依赖一个事物(固守一种观念);“非法相”则是指我们也不能完全无视一些事物的价值和作用,。

打个比方,现在手机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

手机,本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节约了我们许多的时间、资源和精力。但如果我们太过于依赖手机,却会让我们沉迷于此,迷了本心。想想每天都手机不离手,也会带给我们许多的烦恼。

但是如果我们完全不用手机呢?也不行,这会让我们生活品质受到影响,没法及时联系他人,获得一些必要的信息变得很不方便……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2 17:17:29 +0800 CST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佛祖紧接着又进一步的讲解,如果有人起了我想要修行,我要去读佛经这样的心念,就是着了相了。
其实在这里也是在提点须菩提,你提的这个问题和这种情况是一样的,提前就给自己设了一个“法相”,心里已经有了“读佛经是修行的法门”这样的一个“预设的框架”。

如果你心里已经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框架”,那么你想要跳这个框架就难了,因为你已经不知觉的着了“法相”。

所以说,我们做事的时候,不应该给这事情设置一些条条框框,不要事先就对这个事物有了一个自己的预设,这其实就是自己给自己设了一个“相”。

但我们也不应该对事情没有任何的规划,在自己无所作为的情况下任由这个事情去发展,也是不对的,这种随波逐流的态度,是不用心做事的表现,对事情的发展也是起到负面的作用的,这就是“非法相”。

这让我想到最近很流行的一个词:“佛系青年”,不论遇到什么事都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既没有任何的规划,也没有用心去做事,还认为这是自己真正做到了“淡然”,实则是还远不及“淡然”,只能算是“漠然”而已。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2 17:18:11 +0800 CST  
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你们这些专业跟着我修习佛法的人,都知道我常常给你们说,我讲的这些佛法,就像是你们前行过河的船一样,过了河就不必背着船前行了,那么那些前行时遇到河流却没有船,又不去了解如何造船的人,又如何过得了河继续前行呢?

过了河还背着船走的人,船会成为他前行的负累;遇到河但没有船的人,他则会被困在这里,“无” “法”前行。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2 17:18:30 +0800 CST  
作者:上下卡死6 时间:2018-03-22 22:12:57
很不错!

===============================================
感谢支持:)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3 10:23:03 +0800 CST  
金刚经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金刚经》第七品和前面有所差别,在这一品是佛祖问,须菩提答。

两个简单的问题,却是极有深意的,昭明太子注的这一品的标题也是概括得极为精妙。佛祖是在对第六品中须菩提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深解”:不要站在“得”或“失”的方位去看待“佛法”,因为“大道本无果”;

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个问题告诉大家,“定”与“变”的关系,告诉他“法无定法”的道理。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3 10:46:33 +0800 CST  

楼主:新理砖家

字数:744

发表时间:2018-03-21 20:56:5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22 17:42:22 +0800 CST

评论数:64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