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金刚经》:盘点释伽牟尼在经书中揭示的那些精准预~言和惊世秘密

《金刚经》是目前所存经书中最接近释伽牟尼本意的一部佛经。但这部佛经从古至今都一直饱受争议,原因也比较多,其中有一个最为普遍的就是《金刚经》中的表达方式,通篇中处处都是“X X 非X X,是名 X X”这类表述,让人摸不着头脑。

古代多有儒家的人批评《金刚经》就是说它不讲逻辑,什么叫身相即非身相,是名身相?身相既然不是身相,你叫它身相干嘛?

他们绝不会想到,正是因为他们着了“身相”,所以看不懂“身相”。我为什么说他着了“身相”?


因为,我们懂得的道理,都是偏执之见!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曾经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两种截然相反的道理却都能够得到无数人的簇拥呢?

为什么有许多人都说“好人有好报”,但也有“好人不长命,祸 害 遗 千 年”的说法呢?

以上的道理,你相信哪一个?如果你相信“好人有好报”,你会对“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这个说法抱着什么样的态度?

其实,不论你相信的是哪一个,我们都能找到无数的例子来举证,但或许极少有人去思考为什么会这两种相反的道理看上去也成立?事实上,是没有什么人真的去关心真相的。

为什么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人性的一个弱点,这个弱点我们可以称为“攻 击和保 护机制”。

通常,人们遇到和自己相左的观点的时候,本能的反应是保护自己的观点,近而会通过攻击相左或是对立的观点来保护自己的观点,即使是人们听了对方的举证似乎无可驳斥,多数人仍然会一边感到迷惘,一边继续保护自己相信的观点,然后继续忙着攻击对方的观点。


然而,从古至今,我们绝大多数人,正是从小就接受着这些“带着偏执之见的道理”成长起来的,然后这些偏执之见被我们自身所吸收,成为构建起自己思想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基础,然后以自己的三观,去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2:56:56 +0800 CST  
这样的偏执之见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影响?

它会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痛苦,也会让我们失去“独立思考”真正了解世界的能力。

有人给你说,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如果你相信了这个道理,你努力种地二十年,仍然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时候,你会因此而痛苦吗?你会怎么想呢?你是不是会想“难道是我还不够努力吗?为什么我还是这么穷?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到什么时候?老天为什么会这样对我?……”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2:58:37 +0800 CST  
有人给你说,苦尽才会甘来,然后让你相信了,你现在所受的苦就是为了后来的“甘来”,每当自己想着要去改变这种“痛苦”的时候,你又听到一些人说当年自己如何吃苦如何奋斗最终苦尽甘来的传奇经历以后,又让你坚定了继续吃这些“苦”。

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你,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社 会环境、资 源人 脉、自身的努力、努力的方向,做事的方式等等都是构成“成功”的纬度,你抓着其中一个就想认为了解了“成功”,得到了成功的法门,那么等待你的,最可能的或许是“努力的失败”。

也没有人告诉过你,正是因为你有了“苦尽甘来”的这种思想,才让你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你错过了“重新选择”(有时候放弃是给了自己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的机会,反而让自己的人生“苦不尽,甘不来”。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2:58:49 +0800 CST  

我们回到《金刚经》上来,如果我们站在自己所积累认知的角度上去解读《金刚经》,那么自己觉得读不懂还要好些,要是觉得自己读懂了,那问题其实还更大一些,因为你只是读懂了你自己的《金刚经》。

那如果有人又说,照你这么说,不站在自己认知的角度,就能够读懂《金刚经》吗?如果有人问这个问题,说明上面的内容他还没看懂。

这个世间的事物,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有可能黑的对面还是黑,所以我们还得去掉非此即彼的固定思维。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2:59:07 +0800 CST  
如果不站在自己认知的基础上,我们虽然说还是读不懂《金刚经》,但至少,我们有了读懂它的可能性,我们会更容易思考分析得出答案,我们要如何去读懂《金刚经》。


具体的方法我们不多说,正如《金刚经》中所说,“法无定法”,我们要认识一个事物,并不是只有一种固定的方法,现在我所解读的《金刚经》也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的参考,最终,答案都应该由自己自行思考分析而得来。

我不是佛 门中人,不是道 门中人,也并非修 行 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市民,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市民版”的《金刚经》,权当是大家生活中的一个小小调味品,有喜欢的朋友可以在做菜时加上一些,不喜欢的朋友,还是吃自己习惯的味道就好的。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2:59:25 +0800 CST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在金刚经的第一品中,有几个关键词,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到“其时其境其地其脉”,因此并不能够将这段看似并无太多“经典意义”的章句理解透彻。

多数人只是将其做为一个背景介绍而已了,而且,即使是背景介绍都没有太多人知道这“背景介绍”实际上是很重要的,正是因为后世许多人将这个背景介绍给忽略掉了,以至于后世中有许多“佛法”实际上都被极大的曲解了,甚至被误解到已经完全有背佛祖的本意。

除此之外,在《金刚经》的第一品中,还隐含了两个极其重要的信息:

1.“乞食”(化缘)的源起与最初目的。
2.“打坐”的源起与最初目的。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00:36 +0800 CST  
我们逐段来看。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这段话中隐含了以下这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背景”:

佛祖释伽牟尼当时的社会地位极高,影响力极大。

有门人弟子专门为其搭建的佛堂,有一千二百五十人来听他讲法。事实上,当时佛祖释伽牟尼是受国王供奉的,其地位相当于“大国师”级别的,而当时听他讲法的多有王公贵族。

这一点,从“衹树给孤独园”可看出,祇树和给孤独均为当时的贵族土豪,他们共同为佛祖释伽牟尼建造了佛堂,这个佛堂被称为“衹树给孤独园” (又有言说园有树为祇陀太子所施,故称衹树)。

这个背景极为重要,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个背景,那么之后的许多内容都容易被误解,甚至会得出与佛祖的本意完全相反的理解。

其中,被曲解到完全背其本意的内容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苦修”二字。

伄祖的本意是不要“禁欲苦修”,但千年以来,离世禁欲苦修却成了佛门主流,实在是与佛祖的本意背道而驰了。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样说没有根据,佛祖曾经有过这样的言论,他说一个人不能执着于吃穿,要清贫朴素,要吃得了苦。

这就是因为忽略了这个“非常重要”的背景,才会导致后世的理解完全背其道而行之。

上面说了佛祖当时是受到国王的供奉的,而且他当时的第一批弟子学生其实大都是“官二代”或“富二代”,他们被集中起来专业学习的时候,午餐都是在一起吃的,而且都是吃的简餐,结果饭菜送来了以后这些官二代富二代们就说这吃的太差了啊,你看这菜,蔬菜那么多,肉那么少,牛排也煎得太老了,味道也不够好,还有这汤味道太淡了,大家都说这里吃的比家里的饭菜有差距。

于是,后来讲法的时候佛祖就和他们说了:一个人不能只念着口舌上的享受,应该学会和适应过清贫的日子,能够吃得了苦。

但是大家应该注意的是,这里佛祖所说的清贫并非是真清贫,苦也并非就是真的苦,而是要他们学会过上最普通和基本的生活。

意思就是你不要老是拿王宫贵族的生活标准去奢求你生活中的一切。

所以说,这里说的清贫和苦,都是“相对而言”的,只是让这些官二代和富二代们降低他们对物质上的标准和要求,做到和普通老百姓一样。

但后世却把这个重要的背景给忽略掉了,只是单单的强调吃苦,说是遵照佛祖的本意,但却从来不知道佛祖的本意,不是要让人去吃苦,反而是要减少世间的诸般苦。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01:31 +0800 CST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

这段内容,关键字是“著衣持钵”、“乞食”。

但是,我们应当有个疑问,以佛祖释伽牟尼当时的地位,他需要去乞食吗?

先不说他在当时本身“贵族”的身份,根本不愁吃穿,就以他当时的地位,他想吃香的喝辣的也会有无数人愿意排队给他送来。

而且,特意说明的“著衣持钵”四个字,也很能说明问题。

一个人,特意换上朴素的衣服,捧着饭碗,不论贫富的挨家挨户去乞食,自然不是穷得没饭吃的乞丐会做的事。

乞食,只是一个形式,是为了“化缘”。

化什么缘?简单说就是搭讪的一个形式,以此来建立和他人沟通的机会,以相机渡化。

“施主,我很饿啊,行行好给点吃的吧。”
“谢谢施主,你真是善良的人,不过,我看你眉间不展,最近是不是有什么烦恼啊?”
“你看,你好心给我食物,不如把烦恼说给我听听,或许我能帮你解决呢?”
……

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以“乞食”的“形式”,得到了帮助他人解决烦恼传播智慧的一个机会。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02:09 +0800 CST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句话从字义上来看,可是这样理解的: 当乞食完以后,把自己的衣服和碗两个“道具”收起来,洗干净脚,开始静坐。

在这中间还有些不为人知的背景在其中,而且在这里其实也道出了佛门中“打坐”的起源以及最初的目的。

佛祖释伽牟尼在自己的一次远行归来的途中,无意发现“乞食”是一个很好的和他人建立沟通的方式,能够更好的传播“慧识”,因此后来他为了让弟子们都去“乞食”,希望门人弟子通过这样方式能够更方便更广泛的去影响到大众。

然而,在这过程中,他发现很多门人弟子乞食回来以后,大都在谈些与“乞食”相关的问题,而忘记了乞食的目的。

于是,他严肃的教育了门人弟子们。“你们都过于注重表相了,乞食只是一个表相,你看你们一回来都在说这家的羊肉好吃,那家的饼做得外焦内嫩,要不就是没乞到食走累了回来就睡觉,完全都忘记了乞食的目的,这样就让一切行为都失去意义了。”

“不能这样下去了,这样吧,你们乞食回来以后再累都不要睡觉,也不能老说吃的,都需要潜心静坐,思考今天都有些什么收获,帮助什么人解决了什么问题,明天应该怎么做怎么说。”

事实上,“打坐”最初的源起和目的就是这么简单,目的就是让大家能够总结自省思考,如何去修正自己的言辞和行为。

后来,后世的诸多门人弟子,在打坐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或多或少的具备了一些“异于常人”的能力(这些能力此后被形象化细分为眼通、耳通、身通、意通等),以至到了千百年后的今天,许多人打坐其实都已经是奔着“神通”去的了。

那么,佛祖知道打坐到一定程度会让人产生“神通”吗?

知道的。

但为什么佛祖对“打坐的好处”只字未提?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02:52 +0800 CST  
概是因为,佛祖深知“大道无能”。

什么是“大道无能”?

众人皆知修佛,需消解自身的贪嗔痴妄之念,其根不除,六根不净,自乱心神,心神自乱,自然魔生。

想要得到“神通”这样的心念,本就是自身的“贪妄”之心起的妄思,而想要自己的佛法精进,本就是要消解自己的贪妄之心。

如果让人产生了打坐入定多久以后就能够得到什么神通,那样反而会减弱他明心知“道”的努力。另一方面,如果佛祖给人说了打坐入定能够获得什么神通这样的话,必然会被后人无限放大解读,反而使得众人生出贪、痴之念,这些念头与打坐入定的目的是相反的,反而会对打坐入定的效果起到消弱的作用。

因此,想要获得“大道”(无上慧识),我们如果抱着一个特定的目的(获得神通)去打坐,从长久来说,反而会成为其人境界提升的“障碍”。所以说我们尤其需要看清看明,“神通”只是“打坐”修行的副产品,应作如是观。

如此来看,佛祖的知而不言,才是更高的智慧。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03:21 +0800 CST  
金刚经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04:30 +0800 CST  
《金刚经》第二品中的内容,是很有趣的,我们要更深刻的了解金刚经第二品的含义,有两个很好的方法:

1.融入“场景”,从内容的描述入手设身处地的去想象当时的场景。
2.抓住几个关键词:“善护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降伏其心”“应如是住”。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04:48 +0800 CST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大家融入当时的场景来看看,假设我们当时也在现场。

当时大家都在法会中盘腿静坐,这时候,须菩提站了起来,向佛祖恭敬的行礼。

然后听须菩提请教佛祖:“世间稀有的拥有至高无上大智慧的尊者啊,您平时总是教导诸位菩萨们要好好的照应护持好心念,那么现在多有“慧根”的男女发心想要修习“无上佛法”,然而杂念横生,要如何才能够让心念停留在清静的状态上,消除掉那些横生的杂念呢?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05:05 +0800 CST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祖这时候睁开了眼睛,“须菩提,你这个问题问得好,问得好。刚才你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是不是?”

“我是这样说的。”

“你现在仔细听啊,我要回答你了。”

“有人发心想要修习无上佛法,应该这样去保持清静,应该这样去除杂念。”

佛祖说完又闭上了眼睛。

须菩提久久不见动静,又问道:

“世尊,我非常乐意听您的答案。”
“世尊,世尊,我非常乐意听您的答案。”
“世尊???”

怎么闭上眼睛了?怎么就不说话了?

……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05:31 +0800 CST  
当我们设身处地的融入这个场景后,我们会很容易发现,佛祖的回答其实是极有深意的,他其实是在暗示和“提点”须菩提:

你想要的答案,就在你提出的问题中。

我们对佛祖的回答稍作分析,就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佛祖回答的话中,答案就在“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句话中。

而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就是“善护念”。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05:50 +0800 CST  
“善护念”

此后的内容中说到善男子、善女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知“云何应住”,不知如何“降服其心”的问题答案都在于“善护念”三个字上。

所以我们只需要弄明白“善护念”讲的是什么,基本就能算是掌握了《金刚经》第二品的大意了。

在这之前,我们先讲这个被误解千年的一个字:“念”。

很多人都知道,目前佛学中对“念”的释义为:一呼一吸之间称为“念”。

这释义本是比较形象的,但大多数人都有误解,原因在于没弄明白这释义是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来释义。

在这里,“一呼一吸”其实是喻指。

“呼吸”现代生物学中恒量生命体征的基本指数。而且大家也知道人的呼吸循环往复,没有停歇。

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的“一呼一吸”是喻指“自然规律”,即“一阴一阳”交替循环的自然规律。

如同白天和黑夜循环往复,也如同一年四季生长收藏的循环往复。

其次,呼吸在这里还有一层含义,喻指的是“实相”(有)。

不管是“呼”和“吸”,都是大家可感可知可见的,就如同白天和黑夜,春夏秋冬一样大家都是可感可知的。

但在这里,其实最重要的反而是“之间”二字。

一呼一吸“之间”指的是“将呼未呼,将吸未吸”的那一个瞬间,那是一个“奇点”。

那是“阴”和“阳”之间开始转化的那个瞬间,就像白天和黑夜转化的那个奇点。

而这个 “生而未生,化而未化”的时刻,是最为玄妙的,人们虽然可以感知到,但却无法“捕捉”难以描述,佛祖将之称为“空”。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心念,生于“空”,但当“心念”生出的那一瞬间,就如同“呼”或是“吸”已经开始了,已经化为“实相”(有)了。

所以,佛学中一直以来有一个根本的观点就是,万物之色生于空。

而佛祖认为,化解“实相”(有)最好的方法就是“实消”。

我们明白了以上“念”的源起,才有可能真正懂得“善护念”的含义。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06:27 +0800 CST  
“善护念”的第一层含义:“世之杂念(烦苦),多起于心念”,诸多杂念的源头,就是我们自己生出的心念。

打个比方,我刚刚起了个念头,我想吃回锅肉。

那么紧接着,我又生出了一连串的念头:

我知道有家回锅肉做得地道的饭馆离我比较远,又不太想走这么远。

现在这个时间也不知道那家饭馆还有没有在营业,如果我走这么远又没吃到怎么办?浪费时间又浪费力气。

离我最近的一家牛肉味道也很好,我要不要吃就吃牛肉算了?
……

我后面起的心念都让我很是烦恼,纠结于去还是不去,是吃回锅肉还是牛肉。

但这时候,我往往不会意识到我现在的纠结烦恼是因为我最初的那个“我想吃回锅肉”的念头引起的。

而我要消除我的这个烦恼应该如何去做呢?

我要的这个答案,其实也在我的问题当中,就是两个字“去做”。

我要么就不再管远不远,不再管饭馆是否还在营业,去了再说。

如果去了这家饭馆还在营业,我就吃。
如果没有,我就回来吃牛肉。

但是不管我去了有没有吃到,最后是吃了回锅肉还是吃了牛肉,我之前的纠结和烦恼其实都已经解决了。

做了,做了,做过便了,此为“以行止念”,此为“实相实消”。

我们用一个更准确的词来总结“善护念”的第一层含义:“有劳而作”。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06:53 +0800 CST  
“善护念”的第二层含义:想要去除杂念的念头,本身就是一种“杂念”。

打个比方,如果将我们内心清静的状态比为一个平静的湖面,有杂念生出来的时候,就像这个湖面被投入了一个小石块,泛起一圈圈波纹。

这时候,如果我们看见这些波纹,又起了一个念头说怎么才能把这些波纹消掉的时候,相当于在湖面又投入一个小石块,只会让波纹无何止的存在下去。

因为这时候,你消杂念的心念,事实上也成了一个“杂念”,反而让湖面的波纹无休止的时候。

就像我们打扫卫生时,若是在阳光下细看,我们会发现除尘的同时,本身也是一个制造尘埃的过程。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消除这些杂念呢?

那就是不执于杂念,不去管它。

当我们因为想要清除杂念而生出新的心念来的时候,实际就是在生发一个更大的杂念,反而陷入了杂念中无法自拨。

佛祖其实是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人有杂念是正常的,自然而然的事情,一个执着于想要清除人所有杂念的想法,本身就是更强大的杂念,他本身和其他所有的杂念一样,会扰乱你内心的清静,而且会更大的扰乱内心的清静。

我们也用一句话去总结“善护念”的第二层含义:不以为碍,自生自消,释然而不相介怀。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07:17 +0800 CST  
“善护念”的第三层含义: “善护念”,与 “不护念”没有分别。

若是我们了解了,杂念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产物,并能够不执于杂念,将它当成内心的挂碍这个道理,我们自然会知道消解杂念的方法。

若是我们明白了,杂念本身就是由心念产生的,少生心念才是根本的道理,我们自然能够知道减少杂念的根源。

若是我们懂得了,想要消除杂念这样的想法,本生就是一种杂念,我们同样也会知道,“善护念”本身也是“念”,真正完全做到“善护念”就是不护念。

说到这里,想起在我们现世生活中,身边有很多人都在说要放下。

放下名,放下利,放下执着……

但事实上有许多东西,我们从来不曾拿起,又谈何放下?

即便是我们拿起了的东西,要说放下,也并不等于是舍弃,只是要先去掉行为上的执迷,不再让执着覆没自己的心灵。

比如说明星,不是说就要让你放弃明星的身份,而是说让你不要过于执迷于“明星”这个身份,因为这个身份而看不见自己的“本心”。

放下了也不是禁止,而是要消解内心的挂碍之疾。

比如一个非常有钱的商人,放下并非是让你放弃你巨大的物质财富,而是说让你不要因为你“巨大的物质财富”改变了你做事待人的方式,违背人性道德。

放下从来都不是目的,也不是必须。

所以从这样来说,放与不放,其实都是一样的。

只要我们实心去做事,言语行为能够很好的应上我们的心念,那么护与不护,其实也是一样的。

最后,我们还是用一句话去总结“善护念”的第三层含义:“因自然故”,护与不护,自然而然。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07:47 +0800 CST  
附:比拟《金刚经》第二品场景化的案例

小子:禅师,我这个人总是很容易纠结,容易烦恼,请问该怎么破?
您看,今天我想吃回锅肉,但是那家饭馆又离我比较远,我不太想走这么远。
还有就是也不知道这个时间那家饭馆还有没有在营业?
如果我去了也不见得一定能吃到。我这附近倒是有一家做得不错的牛肉,离我近也能吃到。
禅师啊,我真的很纠结,很烦恼,我到底应该去吃牛肉还是回锅肉啊?

禅师:唉,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啊,你刚才说你想吃回锅肉是吗?

小子:是啊。

禅师:你仔细听好了,你的纠结应该这样解决,你的烦恼这么破。

良久……

小子:禅师,您说吧,我很乐意听您的教导呢。

大师,大师……您怎么睡着了?
楼主 新理砖家  发布于 2018-03-21 13:08:18 +0800 CST  

楼主:新理砖家

字数:744

发表时间:2018-03-21 20:56:5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22 17:42:22 +0800 CST

评论数:64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