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取皇冠上的珍珠——“全唐诗全名句全盘点”

@幸福的城堡2016 2016-04-16 16:02:02
楼主写的很好,已经收藏
-----------------------------谢谢!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18 16:14:42 +0800 CST  
@浅笑轻吟梦几曲 2016-04-16 16:26:02
楼主好文采 赞赞赞
-----------------------------
谢谢!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18 16:15:45 +0800 CST  
(边塞.第九)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用今天的话说,《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是一首典型的正能量作品,它没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式的悲伤,也没有“画阁魂消,高楼目断”般的不舍,有的只是勇往直前的信念,积极进取的勉励。这符合诗人岑参激越高昂的风格。
李副使是诗人的朋友,副使是职务。碛,水中沙堆,引申为沙漠之意。碛(qì)西,唐代对西域的称呼。诗题交代得很清楚了,李副使要到西域打仗,诗人为他送行。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六月的火焰山更加炎热,赤亭道口行人稀少,几欲断绝。诗人在开篇就用环境进行反衬,朋友要去的地方可是穷山恶水,气候暴烈,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环境越差,越能显示英雄气概。
火山,今新疆的火焰山,火焰山东起鄯善,西至吐鲁番。赤亭道,古地名,古代交通要道,在今新疆境内。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我知道你习惯了翻越祁连城,怎么会忧心见到轮台月呢?这两句诗乍看有点跳跃,但潜台词是:你都是习惯在外奔走的人了,肯定是不会因为见到异地月亮而心起思乡愁怀的。瞧,岑参同志一边戴高帽,一边激将法,给老友下套呢。不过,这是一个善良的套,无非是想激励朋友一往无前而已。
祁连城,地名,因位于祁连山旁而得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轮台,地名,在今新疆轮台县。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朋友,请你暂且下马,进来酒家坐下吧,你将西行万里抗击胡人,我就在这里给你饯酒送行。脱鞍,下马。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男子汉的功名,只应通过上马杀敌而取得。你敢于西行从军,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大丈夫啊!
这两句诗掷地有声,具有贯穿长虹的气势,它们既是对朋友李副使的勉励和赞叹,也是自己心声的剖白。
实际上,岑参同志与“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杨炯不同,这个哥们并非只是过嘴瘾,他本人一生中多次出塞从军,以切切实实的行动,贯彻其“功名只想马上取”的观点。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18 17:11:19 +0800 CST  
@仙仙卷 2016-04-18 18:33:25
写得真好,学习!
-----------------------------
谢谢,相互交流:)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18 20:29:28 +0800 CST  
网友尘弋麂对(爱国.第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提了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

龙城飞将,是指单个人么? 西汉与匈奴的龙城之战是卫青率兵打的 飞将是指李广,那龙城呢? 龙城与李广无关却放一块单指李广么? 是诗人对卫青有误解?还是后人不明真相?

蓝河答复如下,与大家共享:

兄台提的问题非常专业。按照《汉书》记载,“青至笼城,斩首掳数百骑”,所以,龙(“笼”)城之战是卫青打的。“飞将”是李广,所以我的个人理解是,“龙城飞将”兼用李卫二人的故事,指代旷世名将。请兄台斧正。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19 14:26:59 +0800 CST  
(边塞.第十)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语语壮健”“何减少陵”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一首激励友人出征的送别诗。正如诗名所提,送别地在轮台(今新疆境内),送别对象是唐朝名将封常清,他被朝廷封为御史大夫,故称“封大夫”。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夜晚,轮台城头唐军吹响了号角,轮台城北代表胡人的昴星陨落了。
旄头,又叫髦头,指二十八星宿中的昴星,按照中国古人的说法,昴是一种“胡星”。胡星坠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失败,乃不祥之兆。当然,这是诗人的YY之语,并非已经发生的事实。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军书昨夜紧急送到渠黎,说外族首领已经带兵来到了金山西。
羽书,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书。渠黎,古地名,在今新疆境内。金山,即阿尔泰山,在蒙语中,阿尔泰意为“金山”。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从哨楼上向西望去,只见烟尘滚滚,敌兵黑压压的仿佛看不到头;我们唐军则严阵以待,屯驻在轮台城的北边。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黑,极言敌人人数之多。汉兵,指代唐兵。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封将军亲自统率军队西征;天亮时吹响军笛,指挥大军前行。
上将,地位高的将领,这里指封常清。旄,古代用牦牛尾放在旗杆头上做装饰的旗子,是军权的象征。拥旄,统率军队。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四周战鼓擂响,仿佛茫茫雪海都被震得澎湃汹涌起来;三军将士大声呐喊,连远处的阴山都好像被摇动一样。雪海,大海般的茫茫雪原。阴山,北方边境东西走向的山脉,大部分都在今内蒙境内,是汉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
这两句诗采取了夸张的手法,气势极其恢宏,是全诗的诗眼所在,有了它们,好比人有了眸子,立马炯炯有神起来。清人施补华说,这是体现了兵法上所谓“其节短、其势险”的好句。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在敌方要塞位置,士兵密密麻麻屯集,好像和远天的乌云连成一片;战场上,无人收殓的尸骨,围绕着地面的草根随意散落。
战场上气氛是如此肃杀森冷,随处可见白骨露于野的惨景,提醒将士们必须全力以赴。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剑河上狂风急刮,大片的雪花飘满天空;沙口的石头冰冷,战马仿佛双蹄被冻脱掉一样,走得很慢。剑河、沙口,都是地名。
这两句诗描写交战地气候之恶劣,既体现了诗人纤细入微的观察力,更展示了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尤其“石冻马蹄脱”五字,简直可称为奇绝之句,惊人之语。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封常青将军尽忠于王事,甘愿含辛茹苦上战场;发誓报答君主的赏识,平定边境的战尘。
亚相,指封常清,他曾被封为“御史大夫”,而在汉朝,御史大夫是仅次于宰相的官职,诗人用亚相称呼封常清,是在表达对他的赞美和尊重。勤王,这里非指解救被困君王,而是尽力于王事。静,使动用法,使之静。静边尘,使边尘静,即平定边境。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自古以来,谁会看不见青史留名的那些人?而今,我相信封将军的功名将更胜古人。这是对封常清的高度评价,对朋友的极大激励。

通览全诗,从双方屯兵对垒、将军指挥出击、遭遇种种困难写到抒发必胜信心,诗人耐心十足地展开重重铺陈,就犹如海中四重波浪接续推高,最后抵达激情的最高潮,在“功名胜古人”的预祝中结束全诗。

《唐贤三昧集笺注》认为这是一首“何减少陵”(不比杜甫差)级别的作品,明人周珽则评价本诗“起伏结构,语语壮健”。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19 14:30:41 +0800 CST  
@何人倚剑白云天 2016-04-20 23:00:10
能否加快更新?
-------------------------
兄弟,还得生活啊,争取加快:)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21 14:35:59 +0800 CST  
(边塞.第十一)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险绝怕绝,中夜读之,毛发竖起”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读完岑参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我们来看它的姊妹篇《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这两首诗是岑参同一时同一地送别同一人所作。
走马川,河名,在今新疆境内。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你看见了吗,走马川紧挨着雪海边,黄沙滚滚,苍茫一片,直入天际。此处表面写沙,实则写边塞之大风,吹得黄沙满天飞。
诗人起笔遒劲有力,逼人气势夺面而来,颇有几分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味道,尤其“平沙莽莽黄入天”一句,描写紧致传神生动,意境极致苍凉雄阔。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九月的轮台,狂风彻夜呼吼,走马川河床里的石头像斗一样大,被风吹得满地乱滚。
上文写白天之风,这里接着写夜晚之风,朔风狂吹,昼夜不停啊。“一川碎石大如斗”是充满戏剧冲突张力的名句,试想,石头都已经大如斗了,怎么还称为“碎石”呢?这完全不符合我们的常识认知嘛。但别忘了,大小都是相对的,当猛到能轻易把大石头吹得满地跑的时候,它就与“小碎石”无异了。一个“碎”字,形象地写出了风力之强。对于这句诗,清人宋宗元评之为“奇景以奇语状出”、“险绝怕绝,中夜读之,毛发竖起”。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秋天草黄季节,游牧民族战马已经养肥;阿尔泰山西边烽烟燃起战尘扬飞;面对来犯敌人,汉家将领毅然领军西征。
边疆战事爆发了,唐军昂然出征了。匈奴,指代游牧民族。秋季马肥,游牧民族往往选择此时发动对汉人的侵略战争。金山,阿尔泰山。汉家大将,指唐将封常清,汉家即唐朝。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将军夜晚也不脱金甲;半夜行军,寂静之中只听到兵器相互触碰的声音;大风像锋利的刀刃,刺割着脸庞。
由于军情紧急,将军心弦绷紧,不敢稍作松懈,于是宿不卸甲。士兵呢,也尽显男儿本色,连夜行军无惧累,朔风刮脸不喊疼。金甲,金属所制的铠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军马的鬃毛上挂着雪花,它们因疾驰而汗气蒸腾;这汗气刚冒出,就立即变成冰;军幕中起草檄文的砚台,里面的墨水也凝结了。
马毛带雪,可见雪之大。五花,五花马,唐人讲究马的装饰,常把马鬃剪成花瓣状,剪成五瓣的叫五花马。连钱,连钱马,这种马的毛色斑点状如连接的铜钱。五花和连钱都泛指骏马。通过这三句诗,我们可清晰地看到,将士们在行军中遭遇了极寒天气。大雪飘飞,万马疾驰,这是何等鲜活生猛的画面!诗人渲染寒冷天气,目的是反衬将士钢铁的意志、凌霜傲雪的激情。同时,它也为下文作了充分铺垫,试想,一支连寒风割面、冰雪冻人都浑然不惧的铁军,还会惧怕敌人吗?拥有这样的精兵,大获全胜也就不在话下了。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胡人骑兵听到唐军西征的消息,应该会胆战心惊,预料他们断然不敢短兵相接,我们就在车师城西门等着捷报传来吧。
最后三句进行战局预测,充满盛唐式的乐观情绪。虏,对外族敌人的蔑称。车师,地名,唐朝北庭都护府所在地。

岑参的这首《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堪称是一首千古“奇诗”,它有三奇:一是形式奇,开篇十六个字就不拘一格,三短一长,中间三顿。之后“句句用韵,三句一转”(清人沈德潜语),这样的形式,乃岑参空前绝后的独创。二是句奇,“平沙莽莽黄入天”被方东树称为奇句,“一川碎石大如斗”则被清人黄培芳称为为“奇句”;三是格调雄“奇”,打上了浪漫主义大师岑参鲜明的个人烙印。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21 14:41:08 +0800 CST  
(边塞.第十二)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壮健之笔,直欲与卫、霍同步塞上”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峰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明人胡应麟认为,盛唐诗人祖咏的《望蓟门》,可与李白、王昌龄、杜甫“竞爽”。这样的评价是很高的,我们不妨来看看,它是否名副其实。

蓟(jì)门:原指蓟门关,后泛指蓟县,古代的边防要塞,在今北京附近。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到了燕台一看,我就感到震撼;唐军兵营吹笳击鼓,声势浩大,军威震天。
燕台,战国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借指蓟门(属于燕地)。客,指诗人自己。心惊,惊者,震撼也,非“惊惧”之意。汉将营,指“唐”将营,唐人写诗,常以汉代唐,譬如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冬日的积雪铺展万里,泛着清冷夺目的光芒;高悬的旌旗猎猎作响,在边塞的曙色中飘扬。
三边,原指幽州、并州和凉州三个边塞要地,这里泛指边疆。曙色,拂晓时分的天色。危旌,高悬的旌旗。此联极力渲染边地战场的肃杀气氛。

“沙场峰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战场上烽火漫天,遮蔽了边塞胡地的明月;苍茫浩瀚的渤海和云海翻滚的燕山,拱卫着蓟城。蓟城南靠渤海,北依燕山,具有易守难攻的天然地理优势。这两句诗应非实际的战斗画面,而是诗人的想象场景,他望着蓟门险峻的地势,仿佛看到关外的胡人领地上战火熊燃,熏得月亮变色,但所幸蓟门关有山海拱卫,战火无法蔓延至关内。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年轻的我虽然没有像东汉的班超般投笔从戎,但内心却也渴望像西汉的终军一样主动请缨,建功立业。少小,指诗人游历蓟门时,处于青少之龄。“投笔吏”,指的是东汉班超,他本职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终成平定西域的伟业。“请长缨”,指西汉终军的典故:南越王提出和亲,汉武帝想趁机让南越称臣,文官终军主动向汉武帝请求,称愿以一根长缨,缚南越王回朝。终军最终说服南越王归顺汉朝,立下旷世奇功。诗人连引两个典故,抒发自己亲眼目睹边关壮丽景象而引发的豪情。

祖咏的这首诗,描写了边疆战场的壮观景致,抒发了诗人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它描写自然景观意境开阔,刻画战争场面扣人心弦,抒发内心情感铿锵激昂,可谓情景合一、水乳交融的佳作。明人唐汝询赞它“调高语壮,是盛唐最上格”,另一明人桂天祥形容得更有意思,说它是“壮健之笔,直欲与卫、霍同步塞上”,其意是本诗气势壮健,恨不得跟卫青、霍去病一起驰骋边塞。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22 14:47:30 +0800 CST  
@长安城南 2016-04-22 16:22:08
好帖留名。
已收藏。楼主继续。
-----------------------------
谢谢支持!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22 21:52:59 +0800 CST  
(边塞.第十三)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语语筋力”

前出塞九首(其六)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唐玄宗统治前期,曾经对吐蕃、大食、南诏、契丹等边疆国家发动战争。这些此起彼伏的战事,到底有多大必要性呢?当然,不排除其中有保家卫国的合理成分,但也或多或少掺杂了皇帝本人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非正义因素。

杜甫共写了十四首《出塞》诗,其中先写的九首,称为《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为《后出塞》。《前出塞》九首,写的是唐朝名将哥舒翰率兵征战吐蕃之事,本诗堪称是九首中的压卷之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用弓就要用强弓,用箭就要用长箭。
一二句哲理性颇强,什么哲理?用四个字形容就是——善用优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射杀敌人,先要射敌人所骑的战马;擒捉敌人,先要捉住敌人的首领。
三四句诗同样哲理性很强,也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抓住要害。
清人黄生对前四句有个很到位的点评:“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杀人也应该有个限度,各国都有自己的边界。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略就可以了,难道打仗是为了多杀人吗?
在后四句中,杜甫大胆对唐玄宗的开边战事进行了抨击,并表达了自己的战争观。杜甫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疆土,战争的目的不是侵略别人,而是制止别人的侵略,而杀死敌人只是战争的手段,而不应是目的。

可以说,杜甫的见解独到而正确,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但可惜它是理想主义的,是不符合人性的。人性中的贪婪,决定了大多数的战争,最后都会演变成血腥而赤裸的掠夺性游戏,而此消彼长、你死我活,就是这种掠夺性游戏的唯一结果。老杜的战争观很好,但放在残酷的中国历史中,却显得过于天真烂漫,它就像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只活在美丽的想象中。

诗中带论,是杜甫的拿手好戏。本诗也属于此类风格的作品,它简明扼要,又干净利落,字字掷地有声,句句观点鲜明,用明人陆时雍的话,叫“语语筋力”,不愧是杜甫多首边塞诗中的代表作。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23 14:16:06 +0800 CST  
@lsh197537 2016-04-22 22:53:18
希望楼主可以坚持到底
-----------------------------
谢谢鼓励,虽然看的人不多,但一直坚持中,放心。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23 14:16:53 +0800 CST  
(边塞.第十四)

后出塞五首(其二) 杜甫
——“如宝马出匣,寒光逼人”

朝进东门营, 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 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 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 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 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 恐是霍嫖姚。

杜甫共写过五首《后出塞》,它们就像一出连环画,以一个普通士兵视角,描绘了其从军五部曲经历:离家投军、行军宿营、部队异化、将领骄横、脱身归来。本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也是最出彩的一首,它被明人陈继儒称为“劈空出想,乃是风骨雄奇”,被清人吴昌祺誉为“如宝马出匣,寒光逼人”。

“朝进东门营, 暮上河阳桥。” 早晨,我进入东门营报到,傍晚,就随部队抵达河阳桥。看,早上还是新兵蛋子,下午就出征边地了,真是兵贵神速,颇有李白笔下“千里江陵一日还”一般的紧张节奏啊!东门营,设在洛阳城东门附近的军营,这是征兵入伍的地方。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黄河上的浮桥,洛阳通往河北的必经之地。

“落日照大旗, 马鸣风萧萧。”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庄严的战旗猎猎飘动,朔风萧萧刮过,战马昂首长鸣。
好一幅生龙活虎的行军画面,表面写大旗战马,实则写将士,他们饱满的精神状态,仿佛近在眼前。这两句诗声色并茂,意格俱佳,是杜甫的传世名句。杜甫应是受了《诗经》的启发,在《诗经.小雅.车攻》中,有这样的句子:“萧萧马鸣,悠悠旆旌”,看,萧萧,马鸣,大旗, 旆旌(大旗),同样的物事,不就是从中化出新句的吗?只是老杜功力深厚,可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明人钟惺认为,“萧萧马鸣”本是《诗经》的经典语,杜甫妙处在于加入了“风”字,简单一字之加,“便有飒然边塞之气矣”。

说来也巧,对于《诗经》这句经典语,李白也曾技痒,他在《送友人》中写道:“萧萧班马鸣”,中间加了个“班”,班马者,离群之马也,一个“班”字,其送别友人后的孤寂不舍感觉全出。而杜甫加的“风”字,则传神地烘托出边塞战场萧杀的氛围。这堪称两位大师是跨越时空的同题PK,都收到了“多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奇效,都可谓匠心别具,自成名句,诗仙诗圣同出妙手,真是不分伯仲,一时瑜亮!

“平沙列万幕, 部伍各见招。” 在平坦的沙地上,排列着千万个住宿帐幕,那些部队将领,正在各自召集麾下士兵回营。
忙碌的一天即将结束,士兵们要休息了。但即便收兵回营也是整齐划一、有条不紊,可见部队之训练有素。

“中天悬明月, 令严夜寂寥。” 入夜后,中天悬着一轮皎洁明月,在严格军令的管制下,营地里雅雀无声,夜晚显得异常沉寂。
“中天悬明月”,是蓝河非常欣赏的名句,简单的五个字,就把月夜意境写得如此雄浑开阔,杜甫真是手握生花妙笔。

“悲笳数声动, 壮士惨不骄。”在万籁无声中,忽然传来了数声悲凉的胡笳声,将士们听到后,心头不禁涌起了悲壮惨烈之情,此前那种自豪激昂的感觉,竟仿佛消失不见了。
看,杜大师开始变换节奏,使出奇招了,他突然打破上句的“静”界,放出音乐去挠你的神经。一声胡笳如天外飞声,突兀撞入士兵们的心坎。试问,出外打仗的人儿,哪个不思念家乡亲人?谁心中没有柔软的角落?士兵们果然不胜其悲,开始心有“惨”情。不过,战士也是人,不可能随时保持钢铁般的意志,这人之常情的流露,丝毫不损军队的战斗力。

“借问大将谁, 恐是霍嫖姚。”这样纪律森严的部队,到底是什么样的将领在统率呢?恐怕得是如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般出色的人吧?嫖姚,即“剽姚”,勇猛劲疾之意。据《史记》记载,霍去病因善骑射,被封“剽姚将军”。

这首《后出塞》以新兵视角,截取白天、黄昏、夜晚三个不同时间横断面,刻画了立体的军营生活:行军迅疾、军容壮盛、调度有序、军纪森严、气氛悲壮……在一气呵成的故事情节中,恰如其分地穿插了落日、萧风、中天、明月等壮观视觉意象,加入宜静宜动的声音效果,及纤细入微的心里描写,就像一出水乳交融的电影,被游刃有余的国宝级大导演杜甫,炮制得淋漓尽致。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28 17:12:34 +0800 CST  
@死生契阔谈宴 2016-04-24 12:12:39
好贴,已收藏。以前有个帖子写诗词也很好,作者叫阳台一隅。这个帖子从名句的角度来解读诗词,挺好的。
-----------------------------
谢谢支持!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28 17:13:19 +0800 CST  
@游戏风尘2016 2016-04-27 18:58:10
学习
-----------------------------
客气了!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28 17:14:06 +0800 CST  
@死生契阔谈宴 2016-04-24 12:15:04
汉武帝和唐太宗都是锐意进取、好大喜功、力排众议的君主,尽管有利有弊,但开疆扩土的 历史 功绩光耀千古。
-----------------------------
大人物都有非常大手笔。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28 17:15:23 +0800 CST  
解读全唐诗,这是一个很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请看到的朋友多留言,给蓝河增加一点积极性:)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28 17:17:22 +0800 CST  
(边塞.第十五)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淡墨素描,似不着力,而天然超妙,最近太白”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明人胡应麟认为,唐开元以后,写七言绝句,应以李益为第一,而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则是整个中唐中最好的绝句,其水平堪与盛唐的李白、王昌龄两大绝句高手相媲美。

受降城在哪?它是唐代灵州的治所回乐县(今宁夏灵武县内),公元646年,唐太宗在此地接受突厥投降,因此又名“受降城”。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县城池外,遍洒的月光如白霜般清冷;在月光映照下,烽火台前的沙丘像雪地般惨白。
前两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色?两个字——寂冷。在这种氛围当中,人很容易变得脆弱。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时,不知从何处传来了芦笛声;凄凉的曲调唤起了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情,他们彻夜不眠,都在遥望着自己的故乡。
将士们背井离乡,孤身处在寂冷的异地,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了幽怨的芦管声,此情此景,远方亲人的面容油然浮现在脑海中,怎不让人思乡肠断?

一个无数文人表达过的触景生情的老故事,由诗人朴实而精准的文字娓娓道来,依然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李益这首诗,婉转含蓄中,带有浓得化不开的乡愁。这种感伤格调,是李益的典型个人标签。
同样写边塞诗,盛唐的岑参说“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王昌龄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高适说“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而中唐的李益,发出的则是“一夜尽望乡”的悲语,时代对于人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矣。

李益的边塞诗成就很高,本首《夜上受降城闻笛》是他诸多边塞诗中的压卷之作。清朝的沈德潜和宋宗元都推它为“绝唱”,另一清人李慈铭誉之为“三高”——“高格、高韵、高调”,近代的刘拜山则说它“淡墨素描,似不着力,而天然超妙,最近太白”。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29 19:32:55 +0800 CST  
@hhhhchina369 2016-04-29 15:19:42
学习
-----------------------------
欢迎交流!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29 19:34:12 +0800 CST  
@骑上大雁去上火星 2016-04-28 18:24:07
很好,学习了,期待更多.
-----------------------------
谢谢关注!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04-29 19:35:01 +0800 CST  

楼主:蓝河逸客

字数:130048

发表时间:2016-04-03 05:2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14 14:30:15 +0800 CST

评论数:8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